CN109254410B - 空间成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间成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54410B
CN109254410B CN201811342440.XA CN201811342440A CN109254410B CN 109254410 B CN109254410 B CN 109254410B CN 201811342440 A CN201811342440 A CN 201811342440A CN 109254410 B CN109254410 B CN 1092544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
light
unit
light source
arr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4244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54410A (zh
Inventor
黄琴华
李文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kyworth New Worl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kyworth New Wor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kyworth New Worl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kyworth New Wor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4244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544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2544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544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544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544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27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lenticular array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28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for polarising
    • G02B27/283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for polarising used for 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 G02B27/285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for polarising used for 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comprising arrays of elements, e.g. micropris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chanical Optical Scan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间成像装置。该空间成像装置包括微振镜阵列、光源阵列模组、光反射板和调控模组,通过调控模组将光源阵列模组发出的光线耦合进微振镜阵列,并控制微振镜阵列向空间中的多个虚拟物点投射细光束,以使投射到每个虚拟物点上的多束细光束形成发射光束。当用户在特定的观察区观接收微振镜阵列投射的光束合集时,视觉上等效于由虚拟物点向人眼发射光束,如果向空间中的不同虚拟物点高速扫描光束,由于人眼的视觉暂留现象,人眼会将高速扫描的光束识别为连续光束。因此,在空间成像装置向空间中的多个虚拟物点高速扫描光束时,看起来像将虚拟场景显示在真实空间中。从而,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能够实现裸眼3D显示的空间成像装置。

Description

空间成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维立体显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间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三维投影显示采用的方法主要有视差屏障法、柱状透镜法和指向性光源法。视差屏障法是在屏幕表面设置称为视差屏障的纵向栅栏状光学屏障来控制光线行进方向,让左右两眼接受不同影像产生视差达成立体显示效果;视差屏障后期发展为液晶薄膜,通过液晶薄膜的液晶分子的翻转实现光的开与关,达到栅栏状光学屏障相同的实现效果,缺点是部分方向光线被遮挡,亮度低,观看角度要求严格,分辨率损失严重。柱状透镜法是在显示屏前设置一细长的半圆柱透镜阵列,显示像素的光线通过柱透镜的折射,将视差图像分别投射至左右眼,经视觉中枢的立体融合获得立体感,缺点是观看角度严格,分辨率损失严重。指向性光源法是在LCD的像素后使用并排的宽度极小的线状光源提供背光照明,使得奇偶列像素的图像传输路径分离,从而使得左右眼看到对应的画面,缺点是观看角度要求严格。上述的三种传统的三维投影显示技术均是基于双目立体视差原理,通过分别向左右眼输送具有略微差异的2D视差图像,在大脑中融像,从而产生立体视觉感,故造成视觉辐辏冲突,进而导致头痛、眩晕等症状的产生,同时运动视差的缺失会导致视觉转换的突兀,从而降低了视觉体验的真实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间成像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间成像装置,包括:
微振镜阵列,由多个微振镜单元构成,相邻微振镜单元具有同一固定间距;
光源阵列模组,位于所述微振镜阵列的入射光路上,为所述微振镜阵列提供阵列细光束;
其中,所述光源阵列模组提供的阵列细光束的光束数量与所述微振镜阵列的微振镜单元的数量相等;
光反射板,为集成有多个满足折反射定律的微反射单元的平板,位于所述微振镜阵列远离所述光源阵列模组的一侧,用于将所述光源阵列模组输出的每束细光束导入到所述微振镜阵列的每个微振镜单元,所述微振镜阵列的微振镜单元与所述光反射板上的微反射单元一一对应;
调控模组,用于根据待显示的虚拟场景,调控所述光源阵列模组输出具有与待显示虚拟场景灰度对应能量的细光束,并根据所述待显示虚拟场景对应的多个虚拟物点的空间位置信息和扫描信息的映射关系控制所述微振镜阵列向空间中的多个所述虚拟物点投射细光束,以使投射到每个所述虚拟物点上的多束细光束构成虚拟物点的发射光束锥;
其中,所述空间位置信息包括所述虚拟物点相对于所述微振镜阵列的方位信息和深度信息,所述扫描信息至少包括所述微振镜阵列中与每个所述虚拟物点对应的多个微振镜单元的扫描时刻、扫描角和光源阵列模组输出的光束能量。
可选地,所述光源阵列模组由多个光源单元构成,每个光源单元包括照明光源和光准直合束单元;
所述光源阵列模组包括的光源单元的数量与所述微振镜阵列包括的微振镜单元的数量相等。
可选地,所述光源单元的出射光轴实质平行于所述光反射板的工作平面的法线方向,所述微反射单元的反射平面的法线N3与所述光反射板的工作平面的法线N1之间角度fov2满足如下关系:
((W-D0)/2+d1)/L2<tan(2*fov2)<((W+D0)/2+d1)/L2;
d1<d;
其中,W为微振镜单元在X方向最大的宽度值,D0为微振镜单元的有效光学口径沿着X方向的最大尺寸,d1为各光源单元的出射光轴距与其相邻的微振镜单元沿着X方向的距离,L2为微振镜单元的工作面到光反射板中的微反射单元沿着Z方向的距离,d为相邻两个微振镜单元沿着X方向的间距。
可选地,tan(2*fov2)=(W/2+d1)/L2。
可选地,所述微反射单元的反射平面的法线N3与所述光反射板的工作平面的法线N1实质上平行,所述光源单元的出射光轴与所述微反射单元的反射平面的法线N3的夹角afa1满足如下关系:
(W/4-D0/2+d2)/L3<tan(afa1)<(W/4+D0/2+d2)/L3;
其中,W为微振镜单元在X方向最大的宽度值,D0为微振镜单元的有效光学口径沿着X方向的最大尺寸,d2为各光源单元的出射光轴距与其相邻的微振镜单元沿着X方向的距离;L3为微振镜单元的工作面到光反射板靠近微振镜阵列一侧的工作平面的距离。
可选地,tan(afa1)=(W/4+d2)/L3。
可选地,所述光源单元的出射光轴与所述微反射单元的反射平面的法线N3的夹角记为afa1,所述微振镜单元的工作平面的法线N2与所述光反射板的工作平面的法线N3的夹角记为afa4,设置afa4等于afa1值。
可选地,所述光源阵列模组包括光纤耦合光源和光分束调制单元,所述光纤耦合光源包括光源单元和带第一输出光纤的耦合准直器,所述光源单元包括照明光源和光准直合束单元;
所述光源单元输出光准直合束光束,由带所述第一输出光纤的耦合准直器耦入所述光分束调制单元;
所述光分束调制单元的输出端耦接有第二输出光纤,用于将所述光纤耦合光源输出的光束分成在数值上与所述微振镜阵列的微振镜单元的数量相等的多束细光束。
可选地,所述微振镜阵列与所述光反射板之间还设置有一相位延迟模组,及微反射单元为镀有对第一线性偏振方向反射及对第二线性偏振方向透射的偏振膜层,其中,第一线性偏振方向和第二线性偏振方向垂直;
所述相位延迟模组为一透明薄板,其上集成有间隔排布的多个四分之一相位延迟膜层。
可选地,所述相位延迟模组还包括位于每两个所述四分之一相位延迟膜层的与偏振片功能相同的偏振片功能膜层,所述偏振片功能膜层具有第二线性偏振方向。
本发明提供的空间成像装置包括微振镜阵列、光源阵列模组、光反射板和调控模组,通过调控模组将光源阵列模组发出的光线耦合进微振镜阵列,并控制微振镜阵列向空间中的多个虚拟物点投射细光束,以使投射到每个虚拟物点上的多束细光束形成发射光束。当用户在特定的观察区观接收微振镜阵列投射的光束合集时,视觉上等效于由虚拟物点向人眼发射光束,如果向空间中的不同虚拟物点高速扫描光束,由于人眼的视觉暂留现象,人眼会将高速扫描的光束识别为连续光束。因此,在空间成像装置向空间中的多个虚拟物点高速扫描光束时,看起来像将虚拟场景显示在真实空间中。从而,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能够实现裸眼3D显示的空间成像装置。显而易见,该空间成像装置也可以实现2D显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间成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空间成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空间成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源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源阵列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一种光分束调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的另一种光分束调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所示的空间成像装置的一说明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空间成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空间成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空间成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空间投影成像的原理示意图。
图标:1-空间成像装置;10-光源阵列模组;30-微振镜阵列;50-光反射板;70-调控模组;31-第一微振镜单元;32-第二微振镜单元;33-第三微振镜单元;34-第四微振镜单元;35-第五微振镜单元;36-第六微振镜单元;11-第一光源单元;12-第二光源单元;13-第三光源单元;51-第一微反射单元;52-第二微反射单元;53-第三微反射单元;S1-第一平面;S2-第二平面;S3-第三平面;111-照明光源;113-光准直合束单元;115-光纤耦合光源;117-光分束调制单元;1153-耦合准直器;11531-第一输出光纤;1171-第二输出光纤;90-相位延迟模组;91-第一四分之一相位延迟膜层;92-第二四分之一相位延迟膜层;93-第三四分之一相位延迟膜层;901-第一透明区;902-第二透明区;903-第三透明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只是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图1示出了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间成像装置1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空间成像装置1包括光源阵列模组10、微振镜阵列30、光反射板50及调控模组70。为更好的对本发明实施例清晰说明,定义与光反射板50平行的平面为XOY平面,定义垂直于XOY平面且从微振镜阵列30指向光反射板50的方向为Z方向,定义垂直于纸面向外的方向为Y方向。
微振镜阵列30包含多个微振镜单元。优选地,每个微振镜单元是一种可实现精确控制的二维微机电扫描器件。显而易见,每个微振镜单元也可以是两个微机电一维扫描器件,其相比于微机电二维扫描器件,能够实现相同的功能,但结构会复杂。多个这样的微振镜单元被排布为二维阵列形式,两个相邻的微振镜单元之间的间距根据显示要求设置,任意两组相邻微振镜单元的间距相同且固定不变。多个微振镜单元可以都布置在同一平面内,例如,如图1所示。多个微振镜单元也可以布置在相互平行的不同平面,例如,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便于描述,将微振镜阵列30包含多个微振镜单元记为第一微振镜单元31、第二微振镜单元32、第三微振镜单元33、第四微振镜单元34、第五微振镜单元35、第六微振镜单元36……。
多个微振镜单元分别分布在两个相互平行且相距h的平面上,例如,如图2所示。定义第一微振镜单元31所在的平面为第一平面S1,第二微振镜单元32和第三微振镜单元33位于第一平面S1,定义第四微振镜单元34所在的平面为第二平面S2。第一平面S1和第二平面S2相距h,且h满足如下关系:
h<tan(fov)*(d+W/2)
其中,fov为微振镜单元预设的扫描方向与XOY平面之间的最大夹角;d为相邻微振镜单元之间的间距;W为微振镜单元在X方向最大的宽度值。如此,位于第二平面S2的微振镜单元不会对与位于第一平面S1的微振镜单元的扫描光线造成遮挡。
多个微振镜单元也可以分别分布在三个相互平行的平面上,例如,如图3所示。第一微振镜单元31、第二微振镜单元32、第三微振镜单元33和第五微振镜单元35位于第一平面S1。第四微振镜单元34位于第二平面S2,第六微振镜单元36位于第三平面S3。第三平面S3和第一平面S1的距离记为h2,当h2<tan(fov)*(d+W/2),位于第三平面S3的微振镜单元不会对与位于第一平面S1的微振镜单元或第二平面S2的微振镜单元的扫描光线造成遮挡。
同理,多个微振镜单元也可以分别分布在四个或更多个相互平行的平面上,在此不做赘述。
请继续参考图1,光源阵列模组10位于所述微振镜阵列30的入射光路上,为所述微振镜阵列30提供阵列细光束。光源阵列模组10提供的阵列细光束的光束数量在数值上与微振镜阵列30所包含的微振镜单元的数量是一致的。例如,微振镜阵列30设置为Y方向m行,X方向n列的微振镜单元组成,则总共有m*n个微振镜单元。相应的,光源阵列模组10需要输出的细光束数量为m*n。
如图4所示,光源阵列模组10可以是由多个光源单元构成。每个光源单元包括照明光源111和光准直合束单元113组成。照明光源111可以是单色或多色的激光LD发光装置,也可以是LED光源。本实施例中照明光源111为包括R、G、B三种波长的激光LD发光装置。光准直合束单元113可以采用常规技术中的准直透镜组与空间光耦合器来实现对激光LD发光装置发出的光束的准直及三种波长的准直后的光束的合束,在此不做限制。m*n个这样的光源单元排布成m行n列的形式,且设置合束后光束的出射光轴位于相邻的微振镜单元一侧。同理,为了便于描述,将光源阵列模组10包含多个光源单元记为第一光源单元11、第二光源单元12、第三光源单元13……。第二光源单元12的光出射光轴位于第一微振镜单元31和第二微振镜单元32之间的区域B处,第三光源单元13的光出射光轴位于第二微振镜单元32和第三微振镜单元33之间的区域C处,依此类推设置各光源单元的排布。对于第一光源单元11,设置于第一微振镜单元31远离第二微振镜单元32一侧的区域A。
如图5所示,在另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光源阵列模组10包括光纤耦合光源115和光分束调制单元117。光纤耦合光源115可以是由一个图4所示的光源单元和带第一输出光纤11531的耦合准直器1153构成。光源单元输出R、G、B三种波长的光准直合束光束,由带第一输出光纤11531的耦合准直器1153耦入光分束调制单元117。光分束调制单元117的输出端耦接有第二输出光纤1171,用于将光纤耦合光源115输出的光束分成N束光束,且每一束光束的输出能量可以独立控制,其中N的数值与微振镜阵列30中的多个微振镜单元的数量(m*n)是一致的。
如图6所示,光分束调制单元117可以是在硅基底上集成了一个1-1*N型PLC平面波导分路器(图中A1所示)、N个M-Z型光调制器(图中A2所示)和N束第二输出光纤1171(图中A3所示)的器件。1-1*N型PLC平面波导分路器是能够将1束输入光束均匀分成N束输出光束的光学器件。M-Z型光调制器是一种电光调制器,输入光波经过一段光路后在一个Y分支处被分成相等的两束,分别通过由电光材料制成的两光波导传输,此电光材料其折射率随外加电压的大小而变化,能够使两束光波到达第2个Y分支处产生相位差。若两束光的光程差是波长的整数倍,两束光相干加强;若两束光的光程差是波长的1/2,两束光相干抵消,调制器输出很小,因此通过控制电压就能对光波进行调制。具体实施过程中,光源单元输出的光束通过常规的光纤耦合准直器1153器耦合入光分束调制单元117,光分束调制单元117的1-1*N型PLC平面波导分路器将耦入的光束均等分为N束光后依据待显示虚拟场景的灰度信息分别被M-Z型光调制器进行能量调制,调制后的N束光束通过第二输出光纤1171输出。第二输出光纤1171的输出端可以熔接有自准直透镜,或是物理上连接有光束准直微透镜,使得第二输出光纤1171输出后的光束为准直光束,或是第二输出光纤1171自身具有极度小的数值孔径NA值,输出光束近似准直光束。
如图7所示,在另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光分束调制单元117包括1个1-1*m型PLC平面波导分路器(图中E所示)、m个带耦出光纤的1-1*n型PLC平面波导分路器(图中A5所示)、m*n个M-Z型光调制器(图中A6所示)和m*n束第二输出光纤1171(图中A7所示),m*n在数值上与微振镜阵列30包含的微振镜单元的数量是一致的。光源单元输出的光束通过常规的光纤耦合器耦合入光分束调制单元117,光分束调制单元117中的1-1*m型PLC平面波导分路器将耦入的光束均等分为m束光束,m束光束的每一束光束再次耦入1-1*n型PLC平面波导分路器后被分成n束光束输出,m束光束共被分成m*n束光束,依据待显示虚拟场景的灰度信息m*n束光分别被m*n个M-Z型光调制器进行能量调制,调制后的光束由光分束调制单元117自带的第二输出光纤1171导出。
请继续参考图1,光反射板50位于所述微振镜阵列30远离所述光源阵列模组10的一侧,用于将所述光源阵列模组10输出的阵列细光束导入到所述微振镜阵列30。可选地,光反射板50为集成有多个微反射单元的平板。所述光反射板50上的微反射单元与所述微振镜阵列30的微振镜单元一一对应。为了便于描述,将光反射板50包含多个微反射单元记为第一微反射单元51、第二微反射单元52、第三微反射单元53……。第一光源单元11输出的光束传输到光反射板50上的第一微反射单元51,第一微反射单元51将光束反射导向第一微振镜单元31,第一微振镜单元31通过振镜的扫描运动对入射的光束进行角度扫描。第二光源单元12输出的光束传输到光反射板50的第二微反射单元52,第二微反射单元52将光束反射导向第二微振镜单元32,第二微振镜单元32通过振镜的扫描运动对入射的光束进行角度扫描。依此类推,m*n个微振镜单元分别对各自入射的m*n束光束进行角度扫描。本实施例中微反射单元具体为微型反射平面镜,微型反射平面镜内嵌于光反射板50,且其反射平面法线方向N3与光反射板50工作平面的法线方向N1之间角度为fov2,微型反射平面镜的反射作用遵循反射定律,即光源单元的光束出射方向、微型反射平面镜的法线方向及微型反射平面镜反射光束的反射方向满足反射定律。
光源阵列模组10中的多个光源单元可以等间隔排布,即任意相邻两个光源单元的间隔都是一样的,也可以不等间隔排布,即任意相邻两个光源单元的间隔并不都是一样的。当等间隔排布时,光反射板50中的多个微反射单元与多个光源单元一一对应等间隔排布,此举有利于生产、加工、装配。
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8,光源阵列模组10中的多个光源单元等间隔排布,各光源单元的出射光轴距与其相邻的微振镜单元沿着X方向的距离为d1,d1<d,其中d为相邻两个微振镜单元沿着X方向的间隔。当所述微反射单元的反射平面的法线N3与所述光反射板的工作平面的法线N1之间角度fov2具有如下关系,((W-D0)/2+d1)/L2<tan(2*fov2)<((W+D0)/2+d1)/L2,都能够使光源单元的出射光束被其对应的微反射单元反射后的光束入射到与该光源单元相邻的微振镜单元上。其中,L2为微振镜单元的工作面到光反射板50中的微反射单元沿着Z方向的距离;D0为微振镜单元的有效光学口径沿着X方向的最大尺寸。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由于加工装配误差的存在,当设置fov2满足tan(2*fov2)=(W/2+d1)/L2时,能够最大避免加工装配误差导致的入射到微振镜单元的光束落在微振镜单元的非有效光学口径之外。
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光反射板50的制作可以是先加工多个长条形斜棱镜,X方向为斜棱镜的宽度方向,Y方向为斜棱镜的长度方向,在斜棱镜的长度方向的两个倾斜工作面镀反射膜,多个这样的斜棱镜通过光学胶合方式或物理拼接方向组合成反射板。
如图9所示,在另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微反射单元的反射平面的法线N3与所述光反射板50的工作平面的法线N1实质上平行,即设置微反射单元位于光反射板50的靠近微振镜阵列30一侧的工作平面上,此时通过设置光源单元的光出射方向,使光源单元的出射光束经对应的微反射单元反射后入射到相邻的微振镜单元上。所述光源单元的出射光轴与所述微反射单元的反射平面的法线N3的夹角记为afa1,当角度afa1具有如下关系,(W/4-D0/2+d2)/L3<tan(afa1)<(W/4+D0/2+d2)/L3,都能够使光源单元的出射光束被其对应的微型反射平面镜反射后的光束入射到与该光源单元相邻的微振镜单元上。其中,d2为各光源单元的出射光轴距与其相邻的微振镜单元沿着X方向的距离;L3为微振镜单元的工作面到光反射板50靠近微振镜阵列30一侧的工作平面的距离;D0为微振镜单元的有效光学口径沿着X方向的最大尺寸。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由于加工装配误差的存在,当设置afa1满足tan(afa1)=(W/4+d2)/L3时,能够最大避免加工装配误差导致的入射到微振镜单元的光束落在微振镜单元的非有效光学口径之外。
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光反射板50可以通过在透明平板上镀制多个阵列排布的具有一定形状的反射区来实现,可以先加工一透明板并抛光,与透明板同等尺寸的具有m行n列圆孔的模具叠放于该透明板上,对透明板上的m*n个圆形区域镀反射膜层。其中圆形区域的尺寸设置为略大于光源单元输出的光束的光斑尺寸,相邻两圆形区域在X方向的间距和Y方向的间距分别与相邻光源单元出射光束在光反射板50工作平面上的位置在X方向的间距和Y方向的间距是一致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中的与微反射单元对应的微振镜单元可以是在X方向与微反射单元相距最近的微振镜单元或其它微振镜单元。例如,图1所示中,第一微反射单元51反射的光束可以入射至第一微振镜单元31,也可以入射至第二微振镜单元32,此时可以通过调整第一光源单元11的光出射方向或调整第一微反射单元51的反射平面的法线N3与光反射板50的工作平面的法线N1之间的夹角来实现。
如图10所示,与图9所示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微振镜阵列30中的每一个微振镜单元的工作平面不在XOY平面内,如第一微振镜单元31的工作平面不再平行于光反射板50的工作平面,而是其法线方向N2与微反射单元的工作平面的法线方向N3具有一角度afa4,设置afa4等于afa1值,从而使得在未施加电压给微振镜单元的状态下,光源单元出射的光束经微反射单元反射的光束被微振镜单元以垂直于微振镜单元工作平面的方向反射出射。此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施加幅值对称的交流电压调控即可获得以微振镜单元工作平面的法线方向对称的光束扫描范围。
调控模组70,用于根据待显示的虚拟场景,调控所述光源阵列模组10输出具有与待显示虚拟场景灰度信息一致对应的能量的细光束,并根据所述待显示的虚拟场景对应的多个虚拟物点的空间位置信息和扫描信息的映射关系控制所述微振镜阵列30向空间中的多个所述虚拟物点投射细光束,以使投射到每个所述虚拟物点上的多束细光束构成虚拟物点的发射光束锥。其中,所述空间位置信息包括所述虚拟物点相对于所述微振镜阵列30的方位信息和深度信息。所述扫描信息至少包括所述微振镜阵列30中与每个所述虚拟物点对应的多个微振镜单元的扫描时刻、扫描角和光源阵列模组10的输出细光束能量。
可选地,在微振镜阵列30与所述光反射板50之间还设置有一相位延迟模组90,及微反射单元为镀有对第一线性偏振方向反射及对第二线性偏振方向透射的偏振膜层。其中,第一线性偏振方向和第二线性偏振方向垂直。相位延迟模组90具体为一透明薄板,其上集成有多个四分之一相位延迟膜层间隔排布的阵列膜层。例如,在图1的基础上设置相位延迟模组90和偏振膜层后如图11所示。为了便于描述,将相位延迟模组90包括的多个四分之一相位延迟膜层记为第一四分之一相位延迟膜层91、第二四分之一相位延迟膜层92、第三四分之一相位延迟膜层93……。第一四分之一相位延迟膜层91与第二四分之一相位延迟膜层92之间距离为d3,d3值设置为略大于相邻微振镜单元的间隔d1。以第一四分之一相位延迟膜层91为例对其工作原理进行说明。具体实施中,当光源阵列模组10输出的为非偏振光束时,第一光源单元11输出光束透过相位延迟模组90的第一透明区901后,其中具有第一线性偏振方向的部分光束被第一微反射单元51反射后向第一微振镜单元31方向传输,此具有第一线性偏振方向的光束第一次经过第一四分之一相位延迟膜层91后其偏振方向被转换为椭圆偏振方向,具有椭圆偏振方向的光束被第一微振镜单元31反射扫描后的光束再次经过第一四分之一相位延迟膜层91后其偏振方向被转换为第二线性偏振方向,此具有第二线性偏振方向的扫描光束透过光反射板50。由于光反射板50中的微反射单元是对第二线性偏振方向的光束透过的,因此,其不会对微振镜阵列30扫描后入射至任一微反射单元的光束进行遮挡。在此过程中,光源单元输出光束中的具有第二线性偏振方向的部分光束将直接透过微反射单元出射,形成背景光,降低投影图像的对比度。因次,可以通过在每一个光源单元的出射端设置一具有第二线性偏振方向的偏振片来限制入射至微反射单元光束的偏振性,从而达到消除背景光的目的。也可以直接在相位延迟模组90上的透明区集成有多个间隔排布的偏振片功能膜层,在第一透明区901、第二透明区902、第三透明区903……设置有偏振片功能膜层,所述偏振片功能膜层具有第二线性偏振方向。
如图12所示,下面将简单介绍空间投影成像的原理。人眼之所以能够看到物体,本质上是人眼对照射到物体上的光波发生光的反射或折射或散射作用后的光束的接收,人眼的特性使得能够将由此物体发出的光转换为对应的图像信息并估算出此物相对于人自身的位置。根据Levoy的光场渲染理论,空间中携带强度和方向信息的任意光线人眼因此可以通过重构。学术上将空间中所有各向异性光线的光辐射函数总体称为光场,是空间中同时包含位置和方向信息的四维光辐射场的参数化表示。人眼的特性使其只需要具有光线的方向信息和能量信息就能够通过大脑的信息转换获得图像的空间位置信息。虚拟3D场景可以认为是由有限个并非真实存在的虚拟物点构成,可以通过重构每一个采样虚拟物点所具有的光线方向信息和能量信息来重构三维场景。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控制微振镜阵列30以不同角度向空间中的同一位置E处扫描投射多束具有特定光能量的光束形成具有空间点光源分布特性的虚拟物点,当用户在特定的观察区观看时,视觉上这些光束都是由虚拟物点E向外发出的光束锥。根据待显示虚拟场景对应的有限个采样虚拟点的空间位置信息和各微振镜单元的扫描信息的映射关系,控制微振镜阵列30向空间高速扫描投射光束,从而在空间中形成有限个具有特定光束特性和空间位置关系的有限个虚拟发光点,由于人眼的视觉暂留现象,人眼接收后,视觉上犹如虚拟场景显示在真实空间中。
具体实施过程中,每个微振镜单元在每一个预设时刻可以投射一束光束,每一个待显示的虚拟物点由至少两个微振镜单元提供与之对应的发散光束锥,多个微振镜单元在预设时间内投射出的光束构成了此预设时间内须显示的虚拟物点的光束锥,如图12所示,三个微振镜单元分别为虚拟物点E和虚拟物点F各提供一束光束,构成虚拟物点E和虚拟物点F的部分发散光束锥,用户在观察区某一位置处,接收到虚拟物点E和虚拟物点F的后,视觉上认为在距其观察位置一定距离的待显示区存在虚拟物点E和虚拟物点F。
本发明提供的空间成像装置1包括微振镜阵列30、光源阵列模组10、光反射板50和调控模组70,通过调控模组70将光源阵列模组10发出的光线耦合进微振镜阵列30,并控制微振镜阵列30向空间中的多个虚拟物点投射细光束,以使投射到每个虚拟物点上的多束细光束形成发射光束。当用户在特定的观察区观接收微振镜阵列30投射的光束合集时,视觉上等效于由虚拟物点向人眼发射光束,如果向空间中的不同虚拟物点高速扫描光束,由于人眼的视觉暂留现象,人眼会将高速扫描的光束识别为连续光束。因此,在空间成像装置1向空间中的多个虚拟物点高速扫描光束时,看起来像将虚拟场景显示在真实空间中。从而,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能够实现裸眼3D显示的空间成像装置1。显而易见,该空间成像装置1也可以实现2D显示。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空间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微振镜阵列,由多个微振镜单元构成,相邻微振镜单元具有同一固定间距;
光源阵列模组,位于所述微振镜阵列的入射光路上,为所述微振镜阵列提供阵列细光束;
其中,所述光源阵列模组提供的阵列细光束的光束数量与所述微振镜阵列的微振镜单元的数量相等;
光反射板,为集成有多个满足折反射定律的微反射单元的平板,位于所述微振镜阵列远离所述光源阵列模组的一侧,用于将所述光源阵列模组输出的每束细光束导入到所述微振镜阵列的每个微振镜单元,所述微振镜阵列的微振镜单元与所述光反射板上的微反射单元一一对应;
调控模组,用于根据待显示的虚拟场景,调控所述光源阵列模组输出具有与待显示虚拟场景灰度对应能量的细光束,并根据所述待显示虚拟场景对应的多个虚拟物点的空间位置信息和扫描信息的映射关系控制所述微振镜阵列向空间中的多个所述虚拟物点投射细光束,以使投射到每个所述虚拟物点上的多束细光束构成虚拟物点的发射光束锥;
其中,所述空间位置信息包括所述虚拟物点相对于所述微振镜阵列的方位信息和深度信息,所述扫描信息至少包括所述微振镜阵列中与每个所述虚拟物点对应的多个微振镜单元的扫描时刻、扫描角和光源阵列模组输出的光束能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阵列模组由多个光源单元构成,每个光源单元包括照明光源和光准直合束单元;
所述光源阵列模组包括的光源单元的数量与所述微振镜阵列包括的微振镜单元的数量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间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单元的出射光轴实质平行于所述光反射板的工作平面的法线方向,所述微反射单元的反射平面的法线N3与所述光反射板的工作平面的法线N1之间角度fov2满足如下关系:
((W-D0)/2+d1)/L2<tan(2*fov2)<((W+D0)/2+d1)/L2;
d1<d;
其中,W为微振镜单元在X方向最大的宽度值,D0为微振镜单元的有效光学口径沿着X方向的最大尺寸,d1为各光源单元的出射光轴距与其相邻的微振镜单元沿着X方向的距离,L2为微振镜单元的工作面到光反射板中的微反射单元沿着Z方向的距离,d为相邻两个微振镜单元沿着X方向的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间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tan(2*fov2)=(W/2+d1)/L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间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反射单元的反射平面的法线N3与所述光反射板的工作平面的法线N1实质上平行,所述光源单元的出射光轴与所述微反射单元的反射平面的法线N3的夹角afa1满足如下关系:
(W/4-D0/2+d2)/L3<tan(afa1)<(W/4+D0/2+d2)/L3;
其中,W为微振镜单元在X方向最大的宽度值,D0为微振镜单元的有效光学口径沿着X方向的最大尺寸,d2为各光源单元的出射光轴距与其相邻的微振镜单元沿着X方向的距离;L3为微振镜单元的工作面到光反射板靠近微振镜阵列一侧的工作平面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间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tan(afa1)=(W/4+d2)/L3。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间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单元的出射光轴与所述微反射单元的反射平面的法线N3的夹角记为afa1,所述微振镜单元的工作平面的法线N2与所述微反射单元的工作平面的法线N3的夹角记为afa4,设置afa4等于afa1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阵列模组包括光纤耦合光源和光分束调制单元,所述光纤耦合光源包括光源单元和带第一输出光纤的耦合准直器,所述光源单元包括照明光源和光准直合束单元;
所述光源单元输出光准直合束光束,由带所述第一输出光纤的耦合准直器耦入所述光分束调制单元;
所述光分束调制单元的输出端耦接有第二输出光纤,用于将所述光纤耦合光源输出的光束分成在数值上与所述微振镜阵列的微振镜单元的数量相等的多束细光束。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空间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振镜阵列与所述光反射板之间还设置有一相位延迟模组,及微反射单元为镀有对第一线性偏振方向反射及对第二线性偏振方向透射的偏振膜层,其中,第一线性偏振方向和第二线性偏振方向垂直;
所述相位延迟模组为一透明薄板,其上集成有间隔排布的多个四分之一相位延迟膜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间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延迟模组还包括位于每两个所述四分之一相位延迟膜层的与偏振片功能相同的偏振片功能膜层,所述偏振片功能膜层具有第二线性偏振方向。
CN201811342440.XA 2018-11-13 2018-11-13 空间成像装置 Active CN1092544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42440.XA CN109254410B (zh) 2018-11-13 2018-11-13 空间成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42440.XA CN109254410B (zh) 2018-11-13 2018-11-13 空间成像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54410A CN109254410A (zh) 2019-01-22
CN109254410B true CN109254410B (zh) 2023-10-10

Family

ID=650437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42440.XA Active CN109254410B (zh) 2018-11-13 2018-11-13 空间成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544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03458A (zh) * 2019-10-23 2020-01-17 绍兴柯桥浙工大创新研究院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设计用三维虚拟展示平台
WO2023240431A1 (zh) * 2022-06-14 2023-12-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系统的驱动方法、显示系统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72000A (ja) * 2003-03-10 2004-09-30 Sony Corp ホログラム動画表示装置
CA3148330A1 (en) * 2013-10-20 2015-04-20 Mtt Innovation Incorporated Light field projectors and methods
CN105008986A (zh) * 2013-02-25 2015-10-28 株式会社尼康 光学系统、光学部件、微镜阵列、显示装置及摄像装置
CN107561701A (zh) * 2016-07-01 2018-01-09 成都理想境界科技有限公司 近眼显示系统、虚拟现实设备及增强现实设备
CN108628087A (zh) * 2017-03-20 2018-10-09 成都理想境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装置及空间成像方法
CN208999671U (zh) * 2018-11-13 2019-06-18 深圳创维新世界科技有限公司 空间成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72000A (ja) * 2003-03-10 2004-09-30 Sony Corp ホログラム動画表示装置
CN105008986A (zh) * 2013-02-25 2015-10-28 株式会社尼康 光学系统、光学部件、微镜阵列、显示装置及摄像装置
CA3148330A1 (en) * 2013-10-20 2015-04-20 Mtt Innovation Incorporated Light field projectors and methods
CN105993166A (zh) * 2013-10-20 2016-10-05 Mtt创新公司 光场投影装置及方法
CN107561701A (zh) * 2016-07-01 2018-01-09 成都理想境界科技有限公司 近眼显示系统、虚拟现实设备及增强现实设备
CN108628087A (zh) * 2017-03-20 2018-10-09 成都理想境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装置及空间成像方法
CN208999671U (zh) * 2018-11-13 2019-06-18 深圳创维新世界科技有限公司 空间成像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54410A (zh) 2019-0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20205208B2 (en) Multiple depth plane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 using a wave guide reflector array projector
US8797620B2 (en)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 assembly based on digital semiplanar holography
KR20180066162A (ko) 와이드 필드 헤드 장착 디스플레이
EP3770668B1 (en) Display device, vehicle-mounted display system, vehicle, and holographic lens manufacturing method
JP2874208B2 (ja) 画像表示装置
CN208805627U (zh) 用于实现三维图像近眼显示的装置
CN112305776B (zh) 基于光波导耦出光出瞳分割-组合控制的光场显示系统
CN109254410B (zh) 空间成像装置
CN109375469B (zh) 空间投影显示装置
CN208984945U (zh) 三维投影显示装置
CN208984931U (zh) 投影显示装置
CN109212871B (zh) 投影显示装置
CN109307935B (zh) 空间投影显示设备
CN208999671U (zh) 空间成像装置
CN208984944U (zh) 空间投影显示装置
CN110531525A (zh) 用于实现三维图像近眼显示的装置
CN208999672U (zh) 空间投影显示设备
CN218446223U (zh) 一种基于投影超透镜的近眼显示系统和头戴式显示设备
CN114578580B (zh) 一种准直背光源、多向背光源及三维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