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53403B - 一种发光二极管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光二极管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53403B
CN109253403B CN201811052817.8A CN201811052817A CN109253403B CN 109253403 B CN109253403 B CN 109253403B CN 201811052817 A CN201811052817 A CN 201811052817A CN 109253403 B CN109253403 B CN 1092534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cket
foot rest
frame
anode
cath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5281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53403A (zh
Inventor
丁嵩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GZHOU ZHONGLAN RARE EARTH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Cangzhou Zhonglan Rare Earth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gzhou Zhonglan Rare Earth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ngzhou Zhonglan Rare Earth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5281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534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2534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534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534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534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KNON-ELECTRIC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ESCENCE;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LIGHT SOURCES USING CHARGES OF COMBUSTIBLE MATERIAL; LIGHT SOURCE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K9/00Light source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 lasers
    • F21K9/20Light sources comprising attachment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15/00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damage
    • F21V15/04Resilient mountings, e.g. shock absor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19/00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 F21V19/02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with provision for adjustment, e.g. for focus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3/00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 F21V23/06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the elements being coupling devices, e.g. connec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THE FORM OR THE KIND OF THE LIGHT SOURCES OR OF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EMITTED
    • F21Y2115/00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light sources
    • F21Y2115/10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光二极管结构,包括灯头、正极引脚架、负极引脚架、下托座、上托座和若干个焊座,所述下托座上方两端对称设置有上托座,且所述下托座和上托座均为内凹的框形结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用上托座内的内托座对正极引脚架和负极引脚架套放,避免灯头在正常工作时与别的元器件发生擦碰,提高了灯头的使用寿命。保证了使用的安全性;灯头的灯芯两侧均设置有透明的环氧树脂板,提高了该二极管的照明范围,使该二级管照明提示时更有辨别度;若干个上隔片之间均设置有空隙,在保证该二极管良好的散热性能的同时,又保证正极引脚架和负极引脚架与外部元器件隔离开来;该发光二极管牢固耐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适合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发光二极管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极管结构,具体为一种发光二极管结构,属于发光二极管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简称LED。发光二极管的灯头内部的灯芯由含镓(Ga)、砷(As)、磷(P)、氮(N)等的化合物制成,当电子与灯芯中的空穴复合时能辐射出可见光,因而可以用来制成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在大型机械内的电路板及仪器中作为指示灯,或者组成文字或数字显示。
现有的发光二极管结构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现有的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正、负极引脚分别设置在二极管的灯头两侧,二极管整体占用的体积和面积较大,且二极管上的正、负极引脚直接裸露在外部,无任何套设部件,在大型机械进行高强度移动工作时,引脚极易与电路板上的其余部件发生擦碰,造成损坏或电路电路,使用的安全性差,且二极管使用的稳定性差,二极管使用的寿命低,且二极管工作时灯头照明的面积和范围较小,二极管照明提示时的辨别度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正、负极引脚分别设置在二极管的灯头两侧,二极管整体占用的体积和面积较大,且二极管上的正、负极引脚直接裸露在外部,无任何套设部件,在大型机械进行高强度移动工作时,引脚极易与电路板上的其余部件发生擦碰,造成损坏或电路电路,使用的安全性差,且二极管使用的稳定性差,二极管使用的寿命低,且二极管工作时灯头照明的面积和范围较小,二极管照明提示时的辨别度低。的问题,而提出一种发光二极管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发光二极管结构,包括灯头、正极引脚架、负极引脚架、下托座、上托座和若干个焊座,所述下托座上方两端对称设置有上托座,且所述下托座和上托座均为内凹的框形结构,所述下托座和上托座内部均套设有内凹的内托座,且所述正极引脚架和负极引脚架下方平行设置在下托座的内托座中,所述正极引脚架和负极引脚架上方分别设置在两个上托座的内托座中,所述灯头设置在正极引脚架和负极引脚架顶部之间,且若干个所述焊座等间距设置在所述上托座和下托座底部,所述正极引脚架和负极引脚架分别套设在内托座内的两个框中,且两个套框呈平行设置,且两个套框之间设置有隔板,且正极引脚架和负极引脚架一侧与内托座侧壁之间均安装有内垫板,所述内托座内部上方水平设置有若干个上隔片,若干个所述上隔片中部一侧均设置有凸起的插板,且若干个上隔片中部另一侧均设置有与插板相匹配的板槽,若干个所述焊座两端均纵向设置有纵缓冲座,且两个所述纵缓冲座底部均设置有圆柱形的连接块,两个连接块之间垂直设置有横缓冲座,所述连接块侧壁两端均对称设置有两个倾板,所述倾板底部均设置有圆形的焊脚,两个所述纵缓冲座和横缓冲座上均设置有中空圆柱形的装圈,所述装圈内部设置有活动槽,且所述装圈上方贯穿安装有圆柱形的伸动杆,所述伸动杆底部纵向设置有减震弹簧,且所述减震弹簧底部与装圈底部连接,所述伸动杆底部套设有内橡胶圈,且活动槽内部侧壁设置有与内橡胶圈相匹配的外橡胶圈,两个所述内垫板上方均设置有内凹的上夹槽,所述上夹槽下方设置有内夹槽,且所述内夹槽上设置有下夹槽,两个所述内垫板上方一端均设置有与上托座卡接的卡框,所述灯头内部设置有灯芯,且灯头两端均设置有透明的环氧树脂板,所述灯头底部焊接有中空圆柱形的翻圈,且所述翻圈中贯穿安装有圆柱形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两端均套设有方便对翻圈固定的固定螺圈,所述灯头两端均设置有接脚槽,两个所述接脚槽分别与正极引脚架和负极引脚架相匹配。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在于:所述上托座和下托座均为L形结构,且上托座和下托座的拐角处均为圆弧形结构,方便该二极管与电路板连接使用,且上托座和下托座两端均纵向设置有侧板,保证上托座和下托座对正极引脚架和负极引脚架能够进行套设固定。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在于:所述套框为中空结构,且套框的截面为矩形结构,且套框与上托座和下托座均呈平行设置,通过套框对正极引脚架和负极引脚架进行套设,防止正极引脚架和负极引脚架与电路板上的外部元器件相互碰触造成短路。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在于:若干个所述上隔片两两之间均通过插板连接到相邻的上隔片的板槽中,且若干个上隔片两两之间两端均设置有空隙,在保证该二极管良好的散热性能的同时,又保证正极引脚架和负极引脚架与外部元器件隔离开来,避免该二极管在大型机械中使用时,因机械强烈抖动导致二极管与外部元器件发生刮碰,避免安装该二极管的电路板元器件发生擦碰损坏,且若干个上隔片均通过两端的焊片与内托座内壁焊接。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在于:所述内托座顶部两端均设置有圆柱形的定位条,且定位条下方通过焊块与内托座的侧板焊接,通过定位条与电路板上的固定组件进行卡接,保证该二极管与电路板的连接位置更加精准、适宜,且该二极管工作时更加牢固。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在于:两个所述倾板均呈倾斜设置,且两个倾板之间的夹角为度。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在于:所述纵缓冲座的伸动杆顶部与上托座和下托座底部均垂直连接,且装圈底部与连接块焊接,保证若干个焊座对该二极管整体撑托更加稳固。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在于:所述内橡胶圈边缘处与外橡胶圈贴合,活动槽为圆柱形结构,且活动槽的直径比伸动杆的直径大。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在于:所述上托座和下托座顶部两端均垂直设置有挡板,通过挡板对内托座卡挡,避免其与上托座和下托座脱离,且下托座一端侧壁贯穿设置有方便与电路板连接的卡孔。
该发光二极管结构工作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该二极管结构的正极引脚架和负极引脚架下方并排平行套设在内托座中,内托座套设在下托座和上托座的装座槽中,通过正极引脚架和负极引脚架分别连接到灯头两端侧壁的接脚槽中对灯芯供电,灯芯正常亮起;
步骤二:通过两内垫板中的上夹槽、内夹槽分别对正极引脚架和负极引脚架两侧进行卡接,且通过上夹槽内的绵垫对正极引脚架和负极引脚架侧边贴合,正极引脚架和负极引脚架套放在内托座的套框中,套框对引脚防护;
步骤三:内托座的套框的上方等间距卡设有若干个上隔片,相邻之间的上隔片通过插板卡接到板槽中,若干个上隔片之间均设置有空隙,正极引脚架和负极引脚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从空隙中通出,通过等间距设置的若干个焊座底部两端的若干个焊脚与电路板焊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二极管结构的正极引脚架和负极引脚架下方并排平行套设在内托座中,内托座套设在下托座和上托座的装座槽中,正极引脚架与负极引脚架之间设置有隔板,在保证正极引脚架与负极引脚架不会相互接触的同时,将正极引脚架和负极引脚架下方并排平行套设在内托座中,极大的减小了正极引脚架和负极引脚架的占用体积和面积,且正极引脚架和负极引脚架另一端分别卡设在灯头两侧,并用上托座内的内托座对正极引脚架和负极引脚架套放,避免灯头在正常工作时与别的元器件发生擦碰,提高了灯头的使用寿命。保证了使用的安全性。
2、通过下托座和上托座中的内托座进行卡放正极引脚架和负极引脚架,且正极引脚架和负极引脚架一侧与内托座的连接处均安装有内垫板,通过两内垫板中的上夹槽、内夹槽分别对正极引脚架和负极引脚架两侧进行卡接,且通过上夹槽内的绵垫对正极引脚架和负极引脚架侧边贴合,且正极引脚架和负极引脚架套放在内托座的套框中,在保证正极引脚架和负极引脚架在工作时固定更牢靠的同时,又减少了正极引脚架和负极引脚架工作时因受到外力抖动,且在内托座的套框的上方等间距卡设有若干个上隔片,相邻之间的上隔片通过插板卡接到板槽中,若干个上隔片之间均设置有空隙,在保证该二极管良好的散热性能的同时,又保证正极引脚架和负极引脚架与外部元器件隔离开来,避免该二极管在大型机械中使用时,因机械强烈抖动导致二极管与外部元器件发生刮碰,避免安装该二极管的电路板元器件发生擦碰损坏。
3、下托座和上托座底部均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焊座,通过焊座底部两端的若干个倾板底部的焊脚与电路板焊接,在大型机械高强度移动工作时,机械内电路板上的元器件发生抖动,两个纵缓冲座和横缓冲座上的伸动杆在装圈中内外活动,减震弹簧通过伸动杆对托座提供缓冲力,且伸动杆底部的内橡胶圈由于与外橡胶圈的摩擦阻力左右,使伸动杆上下移动更加缓慢、移动幅度更小,减少了该二极管的抖动,保证了使用的稳定性,且减少了该二极管上的组件之间以及二极管与电路板上的其它元器件之间的摩擦损耗,提高了该二级管的使用寿命。
4、该二极管的灯头通过翻圈可围绕连接柱上下翻动,方便工作人员调节灯头亮起位置和角度,方便该二极管与不同的电路板进行适配使用,且灯头的灯芯两侧均设置有透明的环氧树脂板,提高了该二极管的照明范围,使该二级管照明提示时更有辨别度;该发光二极管牢固耐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2中A区域细节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纵缓冲座截面图。
图5为本发明内垫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5中B区域细节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下托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图7中C区域细节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灯头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灯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上隔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灯头;2、正极引脚架;3、负极引脚架;4、下托座;5、焊座;6、上托座;7、内垫板;8、内托座;9、隔板;10、套框;11、上隔片;12、定位条;13、纵缓冲座;14、连接块;15、横缓冲座;16、倾板;17、焊脚;18、装圈;19、活动槽;20、伸动杆;21、减震弹簧;22、内橡胶圈;23、外橡胶圈;24、上夹槽;25、绵垫;26、内夹槽;27、下夹槽;28、卡框;29、装座槽;30、挡板;31、卡孔;32、环氧树脂板;33、翻圈;34、连接柱;35、固定螺圈;36、接脚槽;37、灯芯;38、插板;39、板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1所示,一种发光二极管结构,包括灯头1、正极引脚架2、负极引脚架3、下托座4、上托座6和若干个焊座5,下托座4上方两端对称设置有上托座6,且下托座4和上托座6均为内凹的框形结构,下托座4和上托座6内部均套设有内凹的内托座8,且正极引脚架2和负极引脚架3下方平行设置在下托座4的内托座8中,正极引脚架2和负极引脚架3上方分别设置在两个上托座6的内托座8中,灯头1设置在正极引脚架2和负极引脚架3顶部之间,且若干个焊座5等间距设置在上托座6和下托座4底部,正极引脚架2和负极引脚架3分别套设在内托座8内的两个框10中,且两个套框10呈平行设置,且两个套框10之间设置有隔板9,且正极引脚架2和负极引脚架3一侧与内托座8侧壁之间均安装有内垫板7,内托座8内部上方水平设置有若干个上隔片11,若干个上隔片11中部一侧均设置有凸起的插板38,且若干个上隔片11中部另一侧均设置有与插板38相匹配的板槽39,若干个焊座5两端均纵向设置有纵缓冲座13,且两个纵缓冲座13底部均设置有圆柱形的连接块14,两个连接块14之间垂直设置有横缓冲座15,连接块14侧壁两端均对称设置有两个倾板16,倾板16底部均设置有圆形的焊脚17,两个纵缓冲座13和横缓冲座15上均设置有中空圆柱形的装圈18,装圈18内部设置有活动槽19,且装圈18上方贯穿安装有圆柱形的伸动杆20,伸动杆20底部纵向设置有减震弹簧21,且减震弹簧21底部与装圈18底部连接,伸动杆20底部套设有内橡胶圈22,且活动槽19内部侧壁设置有与内橡胶圈22相匹配的外橡胶圈23,两个内垫板7上方均设置有内凹的上夹槽24,上夹槽24下方设置有内夹槽26,且内夹槽26上设置有下夹槽27,两个内垫板7上方一端均设置有与上托座6卡接的卡框28,灯头1内部设置有灯芯37,且灯头1两端均设置有透明的环氧树脂板32,灯头1底部焊接有中空圆柱形的翻圈33,且翻圈33中贯穿安装有圆柱形的连接柱34,连接柱34两端均套设有方便对翻圈33固定的固定螺圈35,工作人员通过旋拧固定螺圈35对翻圈33进行固定,保证灯头1在工作时更加稳固牢靠,灯头1两端均设置有接脚槽36,两个接脚槽36分别与正极引脚架2和负极引脚架3相匹配。
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上托座6和下托座4均为L形结构,且上托座6和下托座4的拐角处均为圆弧形结构,方便该二极管与电路板连接使用,且上托座6和下托座4两端均纵向设置有侧板,保证上托座6和下托座4对正极引脚架2和负极引脚架3能够进行套设固定。
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套框10为中空结构,且套框10的截面为矩形结构,且套框10与上托座6和下托座4均呈平行设置,通过套框10对正极引脚架2和负极引脚架3进行套设,防止正极引脚架2和负极引脚架3与电路板上的外部元器件相互碰触造成短路。
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若干个上隔片11两两之间均通过插板38连接到相邻的上隔片11的板槽39中,且若干个上隔片11两两之间两端均设置有空隙,在保证该二极管良好的散热性能的同时,又保证正极引脚架2和负极引脚架3与外部元器件隔离开来,避免该二极管在大型机械中使用时,因机械强烈抖动导致二极管与外部元器件发生刮碰,避免安装该二极管的电路板元器件发生擦碰损坏,且若干个上隔片11均通过两端的焊片与内托座8内壁焊接。
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内托座8顶部两端均设置有圆柱形的定位条12,且定位条12下方通过焊块与内托座8的侧板焊接,通过定位条12与电路板上的固定组件进行卡接,保证该二极管与电路板的连接位置更加精准、适宜,且该二极管工作时更加牢固。
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两个倾板16均呈倾斜设置,且两个倾板16之间的夹角为120度。
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纵缓冲座13的伸动杆20顶部与上托座6和下托座4底部均垂直连接,且装圈18底部与连接块14焊接,保证若干个焊座5对该二极管整体撑托更加稳固。
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内橡胶圈22边缘处与外橡胶圈23贴合,活动槽19为圆柱形结构,且活动槽19的直径比伸动杆20的直径大,方便伸动杆20能够在活动槽19中上下伸动。
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上托座6和下托座4顶部两端均垂直设置有挡板30,通过挡板30对内托座8卡挡,避免其与上托座6和下托座4脱离,且下托座4一端侧壁贯穿设置有方便与电路板连接的卡孔31。
该发光二极管结构工作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该二极管结构的正极引脚架2和负极引脚架3下方并排平行套设在内托座8中,内托座8套设在下托座4和上托座6的装座槽29中,通过正极引脚架2和负极引脚架3分别连接到灯头1两端侧壁的接脚槽36中对灯芯37供电,灯芯37正常亮起;
步骤二:通过两内垫板7中的上夹槽24、内夹槽26分别对正极引脚架2和负极引脚架3两侧进行卡接,且通过上夹槽24内的绵垫25对正极引脚架2和负极引脚架3侧边贴合,正极引脚架2和负极引脚架3套放在内托座8的套框10中,套框10对引脚防护;
步骤三:内托座8的套框10的上方等间距卡设有若干个上隔片11,相邻之间的上隔片11通过插板38卡接到板槽39中,若干个上隔片11之间均设置有空隙,正极引脚架2和负极引脚架3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从空隙中通出,通过等间距设置的若干个焊座5底部两端的若干个焊脚17与电路板焊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二极管结构的正极引脚架2和负极引脚架3下方并排平行套设在内托座8中,内托座8套设在下托座4和上托座6的装座槽29中,正极引脚架2与负极引脚架3之间设置有隔板9,在保证正极引脚架2与负极引脚架3不会相互接触的同时,将正极引脚架2和负极引脚架3下方并排平行套设在内托座8中,极大的减小了正极引脚架2和负极引脚架3的占用体积和面积,且正极引脚架2和负极引脚架3另一端分别卡设在灯头两侧,并用上托座6内的内托座8对正极引脚架2和负极引脚架3套放,避免灯头在正常工作时与别的元器件发生擦碰,提高了灯头的使用寿命。
2、通过下托座4和上托座6中的内托座8进行卡放正极引脚架2和负极引脚架3,且正极引脚架2和负极引脚架3一侧与内托座8的连接处均安装有内垫板7,通过两内垫板7中的上夹槽24、内夹槽26分别对正极引脚架2和负极引脚架3两侧进行卡接,且通过上夹槽24内的绵垫25对正极引脚架2和负极引脚架3侧边贴合,且正极引脚架2和负极引脚架3套放在内托座8的套框10中,在保证正极引脚架2和负极引脚架3在工作时固定更牢靠的同时,又减少了正极引脚架2和负极引脚架3工作时因受到外力抖动,且在内托座8的套框10的上方等间距卡设有若干个上隔片11,相邻之间的上隔片11通过插板38卡接到板槽39中,若干个上隔片11之间均设置有空隙,在保证该二极管良好的散热性能的同时,又保证正极引脚架2和负极引脚架3与外部元器件隔离开来,避免该二极管在大型机械中使用时,因机械强烈抖动导致二极管与外部元器件发生刮碰,避免安装该二极管的电路板元器件发生擦碰损坏。
3、下托座4和上托座6底部均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焊座5,通过焊座5底部两端的若干个倾板16底部的焊脚17与电路板焊接,在大型机械高强度移动工作时,机械内电路板上的元器件发生抖动,两个纵缓冲座13和横缓冲座15上的伸动杆20在装圈18中内外活动,减震弹簧21通过伸动杆20对托座提供缓冲力,且伸动杆20底部的内橡胶圈22由于与外橡胶圈23的摩擦阻力左右,使伸动杆20上下移动更加缓慢、移动幅度更小,减少了该二极管的抖动,保证了使用的稳定性,提高了该二级管的使用寿命。
4、该二极管的灯头1通过翻圈33可围绕连接柱34上下翻动,方便工作人员调节灯头1亮起位置和角度,方便该二极管与不同的电路板进行适配使用,且灯头1的灯芯两侧均设置有透明的环氧树脂板32,提高了该二极管的照明范围,使该二级管照明提示时更有辨别度;该发光二极管牢固耐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适合推广使用。
本发明在使用时,该二极管结构的正极引脚架2和负极引脚架3下方并排平行套设在内托座8中,内托座8套设在下托座4和上托座6的装座槽29中,正极引脚架2与负极引脚架3之间设置有隔板9,通过隔板9保证正极引脚架2与负极引脚架3不会相互接触的同时,将正极引脚架2和负极引脚架3下方并排平行套设在内托座8中,极大的减小了正极引脚架2和负极引脚架3的占用体积和面积,正极引脚架2和负极引脚架3另一端分别卡设在灯头两侧,并用上托座6内的内托座8对正极引脚架2和负极引脚架3套放,避免灯头在正常工作时与别的元器件发生擦碰,提高了灯头的使用寿命,通过下托座4和上托座6中的内托座8进行卡放正极引脚架2和负极引脚架3,且正极引脚架2和负极引脚架3一侧与内托座8的连接处均安装有内垫板7,通过两内垫板7中的上夹槽24、内夹槽26分别对正极引脚架2和负极引脚架3两侧进行卡接,且通过上夹槽24内的绵垫25对正极引脚架2和负极引脚架3侧边贴合,正极引脚架2和负极引脚架3套放在内托座8的套框10中,在保证正极引脚架2和负极引脚架3在工作时固定更牢靠的同时,又减少了正极引脚架2和负极引脚架3工作时因受到外力抖动,且在内托座8的套框10的上方等间距卡设有若干个上隔片11,相邻之间的上隔片11通过插板38卡接到板槽39中,若干个上隔片11之间均设置有空隙,在保证该二极管良好的散热性能的同时,又保证正极引脚架2和负极引脚架3与外部元器件隔离开来,下托座4和上托座6底部均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焊座5,通过焊座5底部两端的若干个倾板16底部的焊脚17与电路板焊接,在大型机械高强度移动工作时,机械内电路板上的元器件发生抖动,两个纵缓冲座13和横缓冲座15上的伸动杆20在装圈18中内外活动,减震弹簧21通过伸动杆20对托座提供缓冲力,且伸动杆20底部的内橡胶圈22由于与外橡胶圈23的摩擦阻力左右,使伸动杆20上下移动更加缓慢、移动幅度更小,减少了该二极管的抖动,保证了使用的稳定性,提高了该二级管的使用寿命,该二极管的灯头1通过翻圈33可围绕连接柱34上下翻动,方便工作人员调节灯头1亮起位置和角度,方便该二极管与不同的电路板进行适配使用,且灯头1的灯芯两侧均设置有透明的环氧树脂板32,提高了该二极管的照明范围,使该二级管照明提示时更有辨别度。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发光二极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头(1)、正极引脚架(2)、负极引脚架(3)、下托座(4)、上托座(6)和若干个焊座(5),所述下托座(4)上方两端对称设置有上托座(6),且所述下托座(4)和上托座(6)均为内凹的框形结构,所述下托座(4)和上托座(6)内部均套设有内凹的内托座(8),且所述正极引脚架(2)和负极引脚架(3)下方平行设置在下托座(4)的内托座(8)中,所述正极引脚架(2)和负极引脚架(3)上方分别设置在两个上托座(6)的内托座(8)中,所述灯头(1)设置在正极引脚架(2)和负极引脚架(3)顶部之间,且若干个所述焊座(5)等间距设置在所述上托座(6)和下托座(4)底部;
所述正极引脚架(2)和负极引脚架(3)分别套设在内托座(8)内的两个套框(10)中,且两个套框(10)呈平行设置,且两个套框(10)之间设置有隔板(9),且正极引脚架(2)和负极引脚架(3)一侧与内托座(8)侧壁之间均安装有内垫板(7);
其中,所述内托座(8)内部上方水平设置有若干个上隔片(11),若干个所述上隔片(11)中部一侧均设置有凸起的插板(38),且若干个上隔片(11)中部另一侧均设置有与插板(38)相匹配的板槽(39);
若干个所述焊座(5)两端均纵向设置有纵缓冲座(13),且两个所述纵缓冲座(13)底部均设置有圆柱形的连接块(14),两个连接块(14)之间垂直设置有横缓冲座(15),所述连接块(14)侧壁两端均对称设置有两个倾板(16),所述倾板(16)底部均设置有圆形的焊脚(17);
其中,两个所述纵缓冲座(13)和横缓冲座(15)上均设置有中空圆柱形的装圈(18),所述装圈(18)内部设置有活动槽(19),且所述装圈(18)上方贯穿安装有圆柱形的伸动杆(20),所述伸动杆(20)底部纵向设置有减震弹簧(21),且所述减震弹簧(21)底部与装圈(18)底部连接;
其中,所述伸动杆(20)底部套设有内橡胶圈(22),且活动槽(19)内部侧壁设置有与内橡胶圈(22)相匹配的外橡胶圈(23);
两个所述内垫板(7)上方均设置有内凹的上夹槽(24),所述上夹槽(24)下方设置有内夹槽(26),且所述内夹槽(26)上设置有下夹槽(27),两个所述内垫板(7)上方一端均设置有与上托座(6)卡接的卡框(28);
所述灯头(1)内部设置有灯芯(37),且灯头(1)两端均设置有透明的环氧树脂板(32),所述灯头(1)底部焊接有中空圆柱形的翻圈(33),且所述翻圈(33)中贯穿安装有圆柱形的连接柱(34),所述连接柱(34)两端均套设有方便对翻圈(33)固定的固定螺圈(35);
其中,所述灯头(1)两端均设置有接脚槽(36),两个所述接脚槽(36)分别与正极引脚架(2)和负极引脚架(3)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托座(6)和下托座(4)均为L形结构,且上托座(6)和下托座(4)的拐角处均为圆弧形结构,且上托座(6)和下托座(4)两端均纵向设置有侧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框(10)为中空结构,且套框(10)的截面为矩形结构,且套框(10)与上托座(6)和下托座(4)均呈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上隔片(11)两两之间均通过插板(38)连接到相邻的上隔片(11)的板槽(39)中,且若干个上隔片(11)两两之间两端均设置有空隙,且若干个上隔片(11)均通过两端的焊片与内托座(8)内壁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托座(8)顶部两端均设置有圆柱形的定位条(12),且定位条(12)下方通过焊块与内托座(8)的侧板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倾板(16)均呈倾斜设置,且两个倾板(16)之间的夹角为120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缓冲座(13)的伸动杆(20)顶部与上托座(6)和下托座(4)底部均垂直连接,且装圈(18)底部与连接块(14)焊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橡胶圈(22)边缘处与外橡胶圈(23)贴合,活动槽(19)为圆柱形结构,且活动槽(19)的直径比伸动杆(20)的直径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托座(6)和下托座(4)顶部两端均垂直设置有挡板(30),且下托座(4)一端侧壁贯穿设置有方便与电路板连接的卡孔(3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发光二极管结构工作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该二极管结构的正极引脚架(2)和负极引脚架(3)下方并排平行套设在内托座(8)中,内托座(8)套设在下托座(4)和上托座(6)的装座槽(29)中,通过正极引脚架(2)和负极引脚架(3)分别连接到灯头(1)两端侧壁的接脚槽(36)中对灯芯(37)供电,灯芯(37)正常亮起;
步骤二:通过两内垫板(7)中的上夹槽(24)、内夹槽(26)分别对正极引脚架(2)和负极引脚架(3)两侧进行卡接,且通过上夹槽(24)内的绵垫(25)对正极引脚架(2)和负极引脚架(3)侧边贴合,正极引脚架(2)和负极引脚架(3)套放在内托座(8)的套框(10)中,套框(10)对引脚防护;
步骤三:内托座(8)的套框(10)的上方等间距卡设有若干个上隔片(11),相邻之间的上隔片(11)通过插板(38)卡接到板槽(39)中,若干个上隔片(11)之间均设置有空隙,正极引脚架(2)和负极引脚架(3)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从空隙中通出,通过等间距设置的若干个焊座(5)底部两端的若干个焊脚(17)与电路板焊接。
CN201811052817.8A 2018-09-10 2018-09-10 一种发光二极管结构 Active CN1092534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52817.8A CN109253403B (zh) 2018-09-10 2018-09-10 一种发光二极管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52817.8A CN109253403B (zh) 2018-09-10 2018-09-10 一种发光二极管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53403A CN109253403A (zh) 2019-01-22
CN109253403B true CN109253403B (zh) 2020-07-17

Family

ID=65046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52817.8A Active CN109253403B (zh) 2018-09-10 2018-09-10 一种发光二极管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53403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3651A (zh) * 2010-12-01 2011-04-06 中山市科顺分析测试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led柔性灯带
CN202452195U (zh) * 2012-01-16 2012-09-26 绍兴亮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字典灯面光源
JP2013254654A (ja) * 2012-06-07 2013-12-19 Ntn Corp Led照明用帯状基板、led照明、led照明装置、およびled照明用帯状基板の製造方法
EP2927564A1 (de) * 2014-03-20 2015-10-07 RIDI Leuchten GmbH Leuchteinrichtung für leuchtmittel
CN108278516A (zh) * 2018-02-28 2018-07-13 杭州小太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灯带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3651A (zh) * 2010-12-01 2011-04-06 中山市科顺分析测试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led柔性灯带
CN202452195U (zh) * 2012-01-16 2012-09-26 绍兴亮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字典灯面光源
JP2013254654A (ja) * 2012-06-07 2013-12-19 Ntn Corp Led照明用帯状基板、led照明、led照明装置、およびled照明用帯状基板の製造方法
EP2927564A1 (de) * 2014-03-20 2015-10-07 RIDI Leuchten GmbH Leuchteinrichtung für leuchtmittel
CN108278516A (zh) * 2018-02-28 2018-07-13 杭州小太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灯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53403A (zh) 2019-0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164827U (ja) 落下防止機能付きのled照明装置
CN109253403B (zh) 一种发光二极管结构
CN212239959U (zh) 一种螺钉与垫圈组装装置
CN210004168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发光二极管
CN202494057U (zh) 一种灯座支架
CN211705823U (zh) 一种便携式球网架
CN212390139U (zh) 灯丝灯芯柱结构及灯丝灯
CN210800925U (zh) 一种环保型装饰灯安装结构
CN207611120U (zh) 一种防止pcba漏插针检测装置
CN210149830U (zh) 一种便于固定的灯管存放装置
CN215892260U (zh) 一种灯具外壳及使用该灯具外壳的灯具
CN111122926A (zh) 一种可单独取下探针的测试探针座
CN210717157U (zh) 一种灯具的定位结构
CN210346768U (zh) 一种pcba检测装置
CN218732010U (zh) 一种pcb板连接结构
CN217543608U (zh) 一种防静电miniLED背光源
CN215745762U (zh) 一种机车配件加工装置
CN218441868U (zh) 一种灯丝型led灯的灯丝支撑机构
CN210687999U (zh) 一种防坠落路灯灯具
CN215099788U (zh) 一种防止料袋倾斜的货架
KR101487395B1 (ko) 멀티비전용 패널 거치 구조
CN210906277U (zh) 一种新型医疗检验科用试管架
CN216251692U (zh) 一种集成式配电柜安装结构
CN211160885U (zh) 一种高压清洗机
CN207741671U (zh) 一种香水瓶卡套成形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624

Address after: 341000 workshop B1 of Jiangxi ion rare earth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No. 36, Huangjin Avenue, Gan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anzhou City, Jiangx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CANGZHOU ZHONGLAN RARE EARTH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21408 No. 1 Houqian, Chencun Village, Rongjiang Township, Jinyun County, Lishui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JINYUN KEERWO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