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46286B - 智能终端应用操作的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智能终端应用操作的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46286B
CN109246286B CN201810771119.7A CN201810771119A CN109246286B CN 109246286 B CN109246286 B CN 109246286B CN 201810771119 A CN201810771119 A CN 201810771119A CN 109246286 B CN109246286 B CN 1092462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lligent terminal
target scene
interface
user
operation i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7111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46286A (zh
Inventor
饶俊成
李媛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per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per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per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per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77111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4628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2462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462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462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462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6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for operating the device by selecting functions from two or more displayed items, e.g. menus or icons
    • H04M1/72472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for operating the device by selecting functions from two or more displayed items, e.g. menus or icons wherein the items are sort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criteria, e.g. frequency of us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1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using ic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with interactive means for internal management of messa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8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herein functions are triggered by incoming communication ev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1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sensor for measuring a physical value, e.g. temperature or motion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智能终端应用操作的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本发明通过结合AR技术及动作识别,来进行应用的选择、进入与退出等操作,无需用户进行手动点击,消除了手指软骨可能会造成损伤的隐患,解决了操作过程机械度高、存在手指操控盲区的技术问题;实现了从体验感知方面,虚拟和现实完全融合,操作方便的智能终端应用程序操作方式,告别枯燥乏味的机械化操作,更符合用户习惯和生活特性,操控简单、易用并方便传播,提高了用户体验。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智能终端应用程序控制系统。

Description

智能终端应用操作的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控制领域,具体为智能移动终端应用操作的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用户对智能设备的操作,大多通过手指滑动操作进行,如手机各屏幕之间的切换,并通过手指点击选择桌面ICON(桌面图标)进入APP(应用)。从医学角度看,长时间通过手指点击屏幕可能会损伤手指软骨;同时,用户通过手指点击操作枯燥乏味,整体体验过程机械度高,虚拟和现实完全隔开;且随着手机屏幕逐渐增大,点击难度提高,单手控制不易,手指点击盲区增大。
综上,该技术有必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智能终端应用操作的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智能终端应用操作的控制方法,包括:
扫描目标场景,扫描成功后在所述智能终端的显示屏幕上呈现AR显示界面,所述AR显示界面基于所述目标场景以增强现实的方式呈现界面图标;
获取第一用户操作指令,根据第一用户操作指令在所述AR显示界面中选中一个所述界面图标;
获取第二用户操作指令,根据第二用户操作指令进入选中的所述界面图标对应的应用程序。
优选的,所属方法还包括:获取第三用户操作指令,根据第三用户操作指令退出当前运行的应用程序。
优选的,所述第一用户操作指令包括智能终端的垂直移动信号;所述获取第一用户操作指令,根据第一用户操作指令在所述AR显示界面中选择至少一个所述界面图标,具体包括:获取所述智能终端的垂直移动的动作信号,当所述界面图标的显示面积超过预设面积时,确定为选中所述界面图标。
优选的,所述第二用户操作指令包括智能终端相对目标场景倾斜第一角度的动作信号;所述第三用户操作指令包括智能终端相对目标场景倾斜第二角度的动作信号。
优选的,所述扫描目标场景,扫描成功后在所述智能终端的显示屏幕上呈现AR显示界面,所述AR显示界面基于所述目标场景以增强现实的方式呈现界面图标之前,还包括:依次扫描多个目标场景,扫描成功后获取用户设定指令以设定基于各个目标场景的界面图标及其对应的环境模式。
优选的,所述环境模式包括工作环境模式、娱乐环境模式、勿扰环境模式、购物环境模式或聊天环境模式,所述环境模式的工作状态设置包括免信息提醒工作状态和/或免来电提醒工作状态和/或振铃工作状态和/或震动工作状态。
优选的,所述扫描目标场景,扫描成功后在所述智能终端的显示屏幕上呈现AR显示界面,所述AR显示界面基于所述目标场景以增强现实的方式呈现界面图标,具体包括:扫描任一目标场景,扫描成功后在所述智能终端的显示屏幕上呈现AR显示界面,所述AR显示界面基于所述目标场景以增强现实的方式呈现该目标场景下对应的界面图标,并且开启该目标场景对应的环境模式的工作状态设置。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智能终端应用操作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界面图标显示模块,用于以增强现实的方式显示智能终端的界面图标;
界面图标选择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用户操作指令,并根据第一用户操作指令选中一个所述界面图标;
进入应用程序模块,用于获取第二用户操作指令,并根据第二用户操作指令进入所述界面图标对应的应用程序。
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界面图标分类与环境模式预设模块,用于依次扫描多个目标场景,扫描成功后获取用户设定指令以设定各个目标场景对应的环境模式。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智能终端应用操作的控制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智能终端应用操作的控制方法。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智能终端应用操作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结合AR技术及动作识别,来进行应用的选择、进入与退出等操作,无需用户进行手动点击,消除了手指软骨可能会造成损伤的隐患,解决了操作过程机械度高、存在手指操控盲区的技术问题;实现了从体验感知方面,虚拟和现实完全融合,操作方便的智能终端应用程序操作方式,告别枯燥乏味的机械化操作,更符合用户习惯和生活特性,操控简单、易用并方便传播,提高了用户体验。
另外,本发明还通过桌面图标的全新分类放置,让用户工作、娱乐(包括但不限于工作、娱乐模式)完全分开,不仅可以让用户更好的进行全方位的自由操作,而且更容易让用户集中注意力专注某一类事不被干扰。
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智能终端应用程序控制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场景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第二用户操作指令动作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第三用户操作指令动作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界面图标分类与环境模式预设定步骤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AR显示步骤、判定选中步骤和进入应用程序步骤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推出应用程序步骤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智能终端应用操作的控制系统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文所采用的“第一”“第二”“第三”等字样并不对数据或执行次序进行限定,仅是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智能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等具有通信功能的智能终端,下面仅以手机100为例;本发明所述的界面图标包括桌面图标、应用程序内部图标等,下面仅以桌面图标为例;本发明所述的目标场景可以是任意现实场景,下面仅以平面场景200为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下列实施例中,通过手机内置的摄像头采集图像/视频信号,实现获取多种用户操作指令等,具体包括:
扫描目标场景、获取场景图像:通过摄像头(手机后置摄像头或前置摄像头均可)扫描现实中的场景或获取现实场景中的图像/视频。
手机的垂直移动信号:通过陀螺仪感应手机的位移动作(交互手势/手机与平面的方位),当手机沿平面场景的垂直方向移动(即手机上下移动)时,判定为手机的垂直移动信号。其中,所述垂直方向指的是垂直于平面场景200所在平面的方向,当手机沿该方向移动时,表现为手机靠近或远离平面场景200。
智能终端相对目标场景倾斜第一角度的动作信号:如图2所示,当用户选中一个界面图标后,用户将手机“上部朝下”倾斜超过第一角度(如30度)时,判定为用户的点击操作,则根据该动作信号进入选中的所述界面图标对应的应用程序(APP)。其中,所述“上部朝下”中的“上部”指的是手机的顶部(一般而言,手机具有听筒或前置摄像头的一端为手机的顶部),“朝下”指的是手机顶部向平面场景200/地面方向的倾斜动作(即沿如图2中的箭头方向转动)。
智能终端相对目标场景倾斜第二角度的动作信号:如图3所示,当用户正在使用应用程序(APP),此时用户将手机“上部朝上”倾斜超过第二角度(如30度)时,判定为用户的点击操作,则根据该动作信号退出当前运行的应用程序。其中,所述“上部朝上”中的“上部”指的是手机的顶部(一般而言,手机具有听筒或前置摄像头的一端为手机的顶部),“朝上”指的是手机顶部向手机屏幕的上空方向的倾斜动作(即沿如图3中的箭头方向转动)。
下列实施例中,通过手机内置的陀螺仪传感器检测并获取手机的移动动作信号等,具体包括:
手机的垂直移动信号:通过陀螺仪感应手机的位移动作,当手机沿平面场景的垂直方向移动(即手机上下移动)时,判定为手机的垂直移动信号。
下列实施例中,通过手机内置的方向传感器检测并获取手机的位置或姿态信号等,包括:
智能终端相对目标场景倾斜第一角度的动作信号:通过方向传感器感应手机的角度变化,当手机向上倾斜角度变化符合倾斜第一角度(如向上角度变化大于等于30度)时,判定为手机相对目标场景倾斜第一角度的动作信号。
智能终端相对目标场景倾斜第一角度的动作信号:通过方向传感器感应手机的角度变化,当手机向下倾斜角度变化符合倾斜第二角度(如向下角度变化大于等于30度)时,判定为手机相对目标场景倾斜第二角度的动作信号。
下列实施例中,通过光线传感器感知环境光照情况,以便调整虚拟物体(桌面图标)的亮度。
实施例一
如图4至图6所示,界面图标分类与环境模式预设定步骤:依次扫描多个目标场景,扫描成功后获取用户设定指令以设定基于各个目标场景的界面图标及其对应的环境模式。
AR显示步骤:扫描目标场景,扫描成功后在所述智能终端的显示屏幕上呈现AR显示界面,所述AR显示界面基于所述目标场景以增强现实的方式呈现界面图标。
判定选中步骤:获取第一用户操作指令,根据第一用户操作指令在所述AR显示界面中选中一个所述界面图标。
进入应用程序步骤:获取第二用户操作指令,根据第二用户操作指令进入选中的所述界面图标对应的应用程序。
退出应用程序步骤:获取第三用户操作指令,根据第三用户操作指令退出当前运行的应用程序。
下面详述各个步骤的具体实现过程。
1.界面图标分类与环境模式预设定步骤
如图4所示,扫描第一个目标场景(如工作台的桌面),扫描成功后,手机通过对用户已装应用程序(APP)进行读取,界面呈现类别标签供用户选择,用户根据需求进行点击设定(如将界面图标分类为:工作环境模式);设定完成后选择扫描第二个目标场景(如客厅沙发),扫描成功后,手机通过对用户已装应用程序(APP)进行读取,界面呈现类别标签供用户选择,用户根据需求进行点击设定(如将界面图标分类为:娱乐环境模式);……以此类推,扫描第N个目标场景(如客厅茶几),扫描成功后,手机通过对用户已装应用程序(APP)进行读取,界面呈现类别标签供用户选择,用户根据需求进行点击设定(如将界面图标分类为:聊天环境模式)。实现基于各个目标场景的界面图标的分类及其对应的环境模式的设定。
所述环境模式包括工作环境模式、娱乐环境模式、勿扰环境模式、购物环境模式或聊天环境模式等,所述环境模式的工作状态设置包括免信息提醒工作状态和/或免来电提醒工作状态和/或振铃工作状态和/或震动工作状态等等。例如,娱乐环境模式对应的工作状态设置为免信息提醒工作状态,可避免用户玩游戏时,弹出信息。通过界面图标不同环境模式的分类,让用户在面对不同环境进行操作时,完全隔离其他环境打扰,让用户工作、娱乐完全分开,可更好的进入沉浸式空间,更容易集中注意力,体验感提高。
2.AR显示步骤
如图5所示,扫描任一目标场景(如工作台的桌面),扫描成功后在所述智能终端的显示屏幕上呈现AR显示界面,所述AR显示界面基于所述目标场景以增强现实的方式呈现该目标场景下对应的界面图标(如邮件、文档处理等办公应用程序的桌面图标),并且开启该目标场景对应的环境模式的工作状态设置(如免信息提醒工作状态和免来电提醒工作状态)。本实施例中,当所述手机100对准AR显示界面中桌面图标并逐渐靠近所述目标场景时,所述桌面图标在所述AR显示界面中的显示面积逐渐增大;当所述手机100逐渐远离所述目标场景200,所述桌面图标在所述AR显示界面中的显示面积逐渐缩小。
3.判定选中步骤
获取第一用户操作指令,根据第一用户操作指令选择一个桌面图标;所述第一用户操作指令包括手机的垂直移动信号等等。下面仅以第一用户操作指令为手机的垂直移动信号为例展开说明。
将手机100垂直于平面场景200进行移动靠近(手机的垂直移动信号),通过不断调整手机100与平面场景200之间的距离,使得手机100显示屏幕中只显示目标图标(目标桌面图标),同时继续靠近平面场景200,目标图标在显示屏幕上的显示面积逐渐增大;当显示面积超过系统预设面积时,判定选中目标桌面图标。
4.进入应用程序步骤
当用户选中一个界面图标后,用户将手机“上部朝下”倾斜超过第一角度(如30度)时,判定为用户的点击操作,则根据该动作信号进入选中的所述界面图标对应的应用程序(APP)。
5.退出应用程序步骤
如图6所示,当用户正在使用应用程序(APP)并想推出该应用程序时,用户将手机“上部朝上”倾斜超过第二角度(如30度),判定为用户的点击操作,则根据该动作信号退出当前运行的应用程序。
实施例二
参照图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智能终端应用操作的控制系统,包括:
界面图标分类与环境模式预设模块,用于依次扫描多个目标场景,扫描成功后获取用户设定指令以设定各个目标场景对应的环境模式。界面图标分类与环境模式预设模块可以利用包括但不限于手机摄像头、陀螺仪、光线传感器、触摸显示屏实现。具体的,先利用摄像头扫描第一个目标场景(如工作台的桌面),扫描成功后,手机通过对用户已装应用程序(APP)进行读取,界面呈现类别标签供用户选择,用户根据需求进行点击设定(如将界面图标分类为:工作环境模式);设定完成后选择扫描第二个目标场景(如客厅沙发),扫描成功后,手机通过对用户已装应用程序(APP)进行读取,界面呈现类别标签供用户选择,用户根据需求进行点击设定(如将界面图标分类为:娱乐环境模式);……以此类推,扫描第N个目标场景(如客厅茶几),扫描成功后,手机通过对用户已装应用程序(APP)进行读取,界面呈现类别标签供用户选择,用户根据需求进行点击设定(如将界面图标分类为:聊天环境模式)。实现基于各个目标场景的界面图标的分类及其对应的环境模式的设定。
界面图标选择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用户操作指令,并根据第一用户操作指令选中一个所述界面图标。例如,可利用陀螺仪感应手机动作信号。将手机垂直于平面场景进行移动靠近,并不断靠近平面场景,通过不断调整手机与平面场景之间的距离,使得手机显示屏幕中只显示目标图标(目标桌面图标),同时继续对准并靠近平面场景,目标图标在显示屏幕上的显示面积逐渐增大;当显示面积超过系统预设面积时,判定选中目标桌面图标。
进入应用程序模块,用于获取第二用户操作指令,并根据第二用户操作指令进入所述界面图标对应的应用程序。例如,可利用方向传感器感应手机动作信号。当用户选中一个界面图标后,用户将手机“上部朝下”倾斜超过第一角度(如30度)时,判定为用户的点击操作,则根据该动作信号进入选中的所述界面图标对应的应用程序(APP)。
退出应用程序模块,用于获取第三用户操作指令,根据第三用户操作指令退出当前运行的应用程序。例如,可利用方向传感器感应手机动作信号。当用户正在使用应用程序(APP),此时用户将手机“上部朝上”倾斜超过第二角度(如30度)时,判定为用户的点击操作,则根据该动作信号退出当前运行的应用程序。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智能终端应用操作的控制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基于增强现实的智能终端应用操作的控制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实施例中的基于增强现实的智能终端应用操作的控制系统与上述实施例一中的基于增强现实的智能终端应用操作的控制方法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因此,方法实施例一中的相应内容同样适用于本系统实施例,此处不再详述。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中,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所述的基于增强现实的智能终端应用操作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优点包括:
1.以更智能更熟悉的交互方式进行手机桌面点击/退出APP的操作,告别枯燥乏味的机械流程,让体验更人性化;
2.通过桌面图标的全新分类放置,让用户工作、娱乐(包括单不限于工作、娱乐模式)完全分开,不仅可以让用户更好的进行全方位的自由操作,更容易让用户集中注意力专注某一类事不被干扰;
3.通过增强现实技术打造更自然的人机交互,通过自然熟悉的交互手势进行桌面图标的选择,增强了人对现实的感知,操作过程带入感极强,打破枯燥乏味的机械化流程。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实施例中的基于增强现实的智能终端应用操作的控制系统与上述实施例一和二中的基于增强现实的智能终端应用操作的控制方法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因此,方法实施例一中的相应内容同样适用于本系统实施例,此处不再详述。
以上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智能终端应用操作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扫描目标场景,扫描成功后在所述智能终端的显示屏幕上呈现AR显示界面,所述AR显示界面基于所述目标场景以增强现实的方式呈现界面图标;
获取第一用户操作指令,所述第一用户操作指令包括智能终端的垂直移动信号,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操作指令在所述AR显示界面中选择一个所述界面图标,具体包括:获取所述智能终端的垂直移动的动作信号,当所述界面图标的显示面积超过预设面积时,确定为选中所述界面图标;
获取第二用户操作指令,根据所述第二用户操作指令进入选中的所述界面图标对应的应用程序,所述第二用户操作指令包括所述智能终端相对所述目标场景倾斜第一角度的动作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增强现实的智能终端应用操作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第三用户操作指令,根据所述第三用户操作指令退出当前运行的应用程序;所述第三用户操作指令包括所述智能终端相对所述目标场景倾斜第二角度的动作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增强现实的智能终端应用操作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目标场景,扫描成功后在所述智能终端的显示屏幕上呈现AR显示界面,所述AR显示界面基于所述目标场景以增强现实的方式呈现界面图标之前,还包括:
依次扫描多个目标场景,扫描成功后获取用户设定指令以设定基于各个目标场景的界面图标及其对应的环境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增强现实的智能终端应用操作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模式包括工作环境模式、娱乐环境模式、勿扰环境模式、购物环境模式或聊天环境模式,所述环境模式的工作状态设置包括免信息提醒工作状态和/或免来电提醒工作状态和/或振铃工作状态和/或震动工作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增强现实的智能终端应用操作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目标场景,扫描成功后在所述智能终端的显示屏幕上呈现AR显示界面,所述AR显示界面基于所述目标场景以增强现实的方式呈现界面图标,具体包括:
扫描任一目标场景,扫描成功后在所述智能终端的显示屏幕上呈现AR显示界面,所述AR显示界面基于所述目标场景以增强现实的方式呈现该目标场景下对应的界面图标,并且开启该目标场景对应的环境模式的工作状态设置。
6.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智能终端应用操作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界面图标显示模块,用于以增强现实的方式显示智能终端的界面图标;
界面图标选择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用户操作指令,所述第一用户操作指令包括智能终端的垂直移动信号,还用于获取所述智能终端的垂直移动的动作信号,当界面图标的显示面积超过预设面积时,确定为选中所述界面图标;
进入应用程序模块,用于获取第二用户操作指令,并根据第二用户操作指令进入所述界面图标对应的应用程序,所述第二用户操作指令包括所述智能终端相对目标场景倾斜第一角度的动作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智能终端应用操作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界面图标分类与环境模式预设模块,用于依次扫描多个目标场景,扫描成功后获取用户设定指令以设定各个目标场景对应的环境模式。
8.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智能终端应用操作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810771119.7A 2018-07-13 2018-07-13 智能终端应用操作的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2462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71119.7A CN109246286B (zh) 2018-07-13 2018-07-13 智能终端应用操作的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71119.7A CN109246286B (zh) 2018-07-13 2018-07-13 智能终端应用操作的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46286A CN109246286A (zh) 2019-01-18
CN109246286B true CN109246286B (zh) 2021-02-02

Family

ID=65072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71119.7A Active CN109246286B (zh) 2018-07-13 2018-07-13 智能终端应用操作的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46286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7658A (zh) * 2011-02-12 2011-08-10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实现扩增实境互动的方法、扩增实境互动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4391581A (zh) * 2014-12-15 2015-03-04 上海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应用程序的操作界面的投影方法
CN105229720A (zh) * 2013-05-21 2016-01-06 索尼公司 显示控制装置、显示控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CN106325378A (zh) * 2015-07-01 2017-01-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虚拟现实中的基于上下文的应用分组的方法和装置
CN107765843A (zh) * 2017-04-10 2018-03-06 青岛陶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智能交互式教学的系统
CN107809755A (zh) * 2016-09-06 2018-03-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037830A (zh) * 2017-01-23 2018-05-15 苏州梦想人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现实的实现方法
CN108196771A (zh) * 2018-01-02 2018-06-2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虚拟对象操作方法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95040B1 (ko) * 2011-06-21 2017-11-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단말기의 어플리케이션 설치 방법
US9924102B2 (en) * 2013-03-14 2018-03-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Image-based application launcher
CN105354024A (zh) * 2015-10-21 2016-02-24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应用信息的获取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US20170249785A1 (en) * 2016-02-29 2017-08-31 Vreal Inc Virtual reality session capture and replay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6371629A (zh) * 2016-09-06 2017-02-01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操作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EP3324270A1 (en) * 2016-11-16 2018-05-23 Thomson Licensing Selection of an object in an augmented reality environment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7658A (zh) * 2011-02-12 2011-08-10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实现扩增实境互动的方法、扩增实境互动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5229720A (zh) * 2013-05-21 2016-01-06 索尼公司 显示控制装置、显示控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CN104391581A (zh) * 2014-12-15 2015-03-04 上海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应用程序的操作界面的投影方法
CN106325378A (zh) * 2015-07-01 2017-01-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虚拟现实中的基于上下文的应用分组的方法和装置
CN107809755A (zh) * 2016-09-06 2018-03-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037830A (zh) * 2017-01-23 2018-05-15 苏州梦想人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现实的实现方法
CN107765843A (zh) * 2017-04-10 2018-03-06 青岛陶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智能交互式教学的系统
CN108196771A (zh) * 2018-01-02 2018-06-2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虚拟对象操作方法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46286A (zh) 2019-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16789B2 (en) Automatic selection of a wireless connectivity protocol for an input device
CN107632895B (zh) 一种信息共享方法及移动终端
US10205873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touch screen of the electronic device
CN103348311B (zh) 用户界面上的拖移手势
EP2400367A2 (en)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an interactive three-dimensional object
KR20220032653A (ko) 증강 및 가상 현실 환경들과 상호작용하기 위한 시스템들, 방법들, 및 그래픽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들
US11941764B2 (en) Systems, methods,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for adding effects in augmented reality environments
US20150338942A1 (en) Definition and use of node-based shapes, areas and windows on touch screen devices
WO2019212919A1 (en) Multi-surface object re-mapping in three-dimensional use modes
CN110347317B (zh) 一种窗口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交互智能平板
CN108064369B (zh) 柔性显示屏的交互方法及装置
US20120326994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AU2013360585A1 (en) Information search method and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thereof
WO2013052789A1 (en) Multi-dimensional interface
CN110347459B (zh) 一种窗口最小化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交互智能平板
US20150063785A1 (en) Method of overlappingly displaying visual object on video,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1733855B2 (en) Application identifier display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WO2013103616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media recommendations
CN105094538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US20240153219A1 (en) Systems, Methods,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for Adding Effects in Augmented Reality Environments
CN112948049B (zh) 多内容并行显示的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24088187A1 (zh) 信息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246286B (zh) 智能终端应用操作的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8068364A1 (zh) 用于页面显示的方法、装置、图形用户界面及移动终端
CN115373558A (zh) 投屏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