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42403A - 一种需求管理方法及计算机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需求管理方法及计算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42403A
CN109242403A CN201810654788.6A CN201810654788A CN109242403A CN 109242403 A CN109242403 A CN 109242403A CN 201810654788 A CN201810654788 A CN 201810654788A CN 109242403 A CN109242403 A CN 1092424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mand
file
operation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demand desig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5478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42403B (zh
Inventor
梁烨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5478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42403B/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09662 priority patent/WO2019242167A1/zh
Publication of CN1092424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424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424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424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需求管理方法及计算机设备,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其中,该需求管理方法包括:首先,获取需求设计文件;然后,响应于第一操作信息,显示所述需求设计文件;从而,获取针对于所述需求设计文件的第二操作信息,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信息生成评审后的需求评审文。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需求评审过程不需要开发人员和需求评审人员一起完成,需求评审时间和地点灵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需求评审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需求管理方法及计算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需求管理方法及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信息的发展,人们对于产品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为了满足人们的日益增长的需求,需要不断研发新的产品或者优化已有的产品。
而为了让生产的产品更能贴近用户的需求,在实现研发新的产品或者优化已有的产品之前,通常产品开发人员需要先编写产品的需求设计,然后,开发人员在与需求评审人员约时间和地点,就开发人员编写产品的需求设计开会进行评审,开发人员在根据会议评审结果对需求设计进行修改。
现有的这种操作流程,在对一个需求设计进行评审时,需要考虑参加评审的开发人员的时间以及需求评审人员的时间,此外,还需要考虑会议室的使用时间,要求参加评审的开发人员、需求评审人员以及会议室的使用时间这三个时间相互配合才可以。有时候为了加快研发进度,在开发人员、需求评审人员以及会议室的时间无法配合上时,开发人员先进行开发,等待开发人员、需求评审人员以及会议室的时间无法配合上后才开始评审,一旦评审不通过就需要重新做需求。因此,现有的这种操作方式,对于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操作流程不灵活,严重影响需求评审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需求管理方法及计算机设备,能够实现需求评审过程不需要开发人员和需求评审人员一起完成,需求评审时间和地点灵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需求评审效率。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需求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需求设计文件;
响应于第一操作信息,显示所述需求设计文件;
获取针对于所述需求设计文件的第二操作信息,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信息生成评审后的需求评审文件。
如上所述的方法和任一可能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实现方式,所述获取需求设计文件,包括:
响应所述开发人员输入的指定操作,显示需求设计模板选择列表;
获取针对所述需求设计模板选择列表的第三操作信息,显示所述第三操作信息指示的需求设计模板;
获取针对所述需求设计模板的第四操作信息,并根据所述第四操作信息生成对应的所述需求设计文件。
如上所述的方法和任一可能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实现方式,所述获取针对所述需求设计模板的第四操作信息,并根据所述第四操作信息生成对应的所述需求设计文件,包括:
响应于针对需求设计模板的所述第四操作信息,显示需求设计选项;
获取针对所述需求设计选项的第五操作信息,将所述第五操作信息指示的需求设计选项对应的信息写入所述需求设计模板中,以生成对应的所述需求设计文件。
如上所述的方法和任一可能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实现方式,在所述获取针对于所述需求设计文件的第二操作信息,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信息生成评审后的需求评审文件,包括:
当获取到多个针对于所述需求设计文件的第二操作信息时,对多个第二操作信息汇总,得到汇总结果;
根据所述汇总结果,生成所述需求评审文件。
如上所述的方法和任一可能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实现方式,所述当获取到多个针对于所述需求设计文件的第二操作信息时,对多个第二操作信息汇总,得到汇总结果,包括:
获取任意两条第二操作信息的相似度;
当所述相似度达到阈值时,合并所述任意两条第二操作信息,得到合并信息。
如上所述的方法和任一可能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实现方式,所述当所述相似度达到阈值时,合并所述任意两条第二操作信息,得到合并信息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合并信息对应的合并次数;
当所述合并次数大于预设数量值时,为所述合并信息配置合并标识。
如上所述的方法和任一可能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实现方式,在所述获取针对于所述需求设计文件的第二操作信息,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信息生成评审后的需求评审文件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合并标识,按照指定方式显示所述需求评审文件。
如上所述的方法和任一可能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实现方式,在所述获取针对于所述需求设计文件的第二操作信息,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信息生成评审后的需求评审文件,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操作信息对应的用户标识;
根据所述用户标识以及所述第二操作信息,生成所述需求评审文件。
如上所述的方法和任一可能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需求处理各阶段的时间节点信息以及处理人员信息;
根据所述需求处理各阶段的时间节点信息,确定当前时刻对应的需求处理阶段;
检测是否存储有所述当前时刻对应的需求处理阶段的文件信息;
若未检测到,根据所述当前时刻对应的需求处理阶段对应的处理人员的信息,发送时限提醒信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需求管理平台,所述需求管理平台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需求设计文件;
显示单元,用于响应于第一操作信息,显示所述需求设计文件;
处理单元,用于获取针对于所述需求设计文件的第二操作信息,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信息生成评审后的需求评审文件。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例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需求管理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指令,当计算机读取并执行上述计算机可读指令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任意一项所述的需求管理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需求管理平台获取需求设计文件,然后,需求评审人员通过操作该需求管理平台,触发需求管理平台显示需求设计文件,然后,需求管理平台获取若干个需求评审人员针对于需求设计文件的第二操作信息,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信息生成评审后的需求评审文件。从而,开发人员和需求评审人员只需要通过对需求管理平台进行相关操作,就可以触发需求管理平台执行需求管理方法,协助开发人员和需求评审人员完成需求评审流。如此,在对需求设计文件进行评审时,每个需求评审人员可以通过操作需求管理平台随时随地对需求设计文件进行评审,且开发人员要查看评审结果时,只需要从需求管理平台上下载即可,这样需求评审过程不需要开发人员和需求评审人员一起完成,需求评审时间和地点灵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需求评审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需求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需求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需求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需求管理平台的功能方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功能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操作信息,但这些操作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操作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操作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操作信息,类似地,第二操作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操作信息。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请参考图1,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需求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该需求管理方法包括:
101、获取需求设计文件。
102、响应于第一操作信息,显示所述需求设计文件。
需求评审人员通过外部输入设备或者用户终端的触控屏输入操作息,从而,执行主体接收第一操作信息,并根据第一操作信息生成控制指令,响应该控制指令,触发显示执行主体中存储的需求设计文件。
其中,需求评审人员输入的触发显示需求设计文件的操作可以是单击操作、双击操作、长按操作、点击指定控件等操作中的一种,对此本发明不做限定。
103、获取针对于需求设计文件的第二操作信息,根据第二操作信息生成评审后的需求评审文件。
其中,第二操作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需求评审意见、操作位置等。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需求管理平台获取需求设计文件,然后,需求评审人员通过操作该需求管理平台,触发需求管理平台显示需求设计文件,然后,需求管理平台获取若干个需求评审人员针对于需求设计文件的第二操作信息,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信息生成评审后的需求评审文件。从而,开发人员和需求评审人员只需要通过对需求管理平台进行相关操作,就可以触发需求管理平台执行需求管理方法,协助开发人员和需求评审人员完成需求评审流。如此,在对需求设计文件进行评审时,每个需求评审人员可以通过操作需求管理平台随时随地对需求设计文件进行评审,且开发人员要查看评审结果时,只需要从需求管理平台上下载即可,这样需求评审过程不需要开发人员和需求评审人员一起完成,需求评审时间和地点灵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需求评审效率。
下面对上述各步骤的实现过程进行详细的阐述。
其中,步骤101获取需求设计可以通过以下任一种方式实现:
第一种方式:由开发人员直接输入已经设计好的需求设计文件。
具体的,开发人员可以线下填写需求设计文件,然后,将填写好的需求设计文件上传到管理平台。
第二种方式:本发明中的执行主体(即需求管理平台)设置需求设计文件编辑功能,利用需求管理平台上供的需求设计文件编辑功能,根据开发人员通过操作需求设计文件编辑功能,在需求管理平台上填写的相关内容,生成需求设计文件。其中,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第二种实施方式具体包括:
1011、响应指定操作(如,点击显示界面中的需求设计控制),显示需求设计模板选择列表。
其中,需求管理平台中预存有多种需求设计模板,如,原产品版本升级模板、新产品研发模板、原产品修复模板等,而为了便于用户查看和选择对应的模板,根据这些预存的需求设计模板的相关信息生成一个映射列表(即需求设计模板选择列表),并且将这个映射列表显示给开发人员,从而开发人员可以一目了然地从该需求设计模板选择列表中选择出符合的需求设计模板,节省开发人员查找需求设计模板的时间。
1012、获取针对需求设计模板选择列表的第三操作信息,显示所述第三操作信息指示的需求设计模板。
具体的,开发人员对需求设计模板选择列表输入指定的操作,已触发需求管理平台获取针对需求设计模板选择列表的第三操作信息,并根据该第三操作信息生成相应的调用指令,调用开发人员选择的需求设计模板,从而,将需求设计模板显示给开发人员。
1013、获取针对选择的需求设计模板的第四操作信息,并根据该第四操作信息生成对应的需求设计文件。
第一种实现方式:开发人员通过鼠标、键盘等外部输入设备,向需求管理平台当前显示的需求设计模板中填写自己的需求设计,从而,使得需求管理平台获取到开发人员填写的需求设计信息,并根据获得的需求设计信息生成对应的需求设计文件。
第二种实现方式:响应于针对需求设计模板的第四操作信息,显示需求设计选项,然后,响应于针对需求设计选项的第五操作信息,将所述第五操作信息指示的需求设计选项对应的信息写入当前显示的需求设计模板中,以生成对应的需求设计文件。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需求管理平台中的需求设计选项,开发人员只需要通过操作需求设计选项就可以实现对需求设计文件编写,不需要开发人员手动输出每一个需求设计信息,简化了开发人员填写需求设计文件的操作过程,节省了人力成本。
步骤103获取针对于所述需求设计文件的第二操作信息,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信息生成评审后的需求评审文件的实现相关阐述如下:
为了提高产品前期需求设计的准确率,从而进一步缩短产品的研发周期,在开发人员设计的需求设计文件可以通过多个需求评审人员审核,从而综合多个需求评审人员的评审意见,做出相应的调整。基于此,步骤103的实现可以包括:首先,当获取到多个针对于所述需求设计文件的第二操作信息时,对多个第二操作信息汇总,得到汇总结果,然后,根据所述汇总结果,生成需求评审文件。
具体的,对多个第二操作信息汇总,得到汇总结果实现过程包括:首先,获取任意两条第二操作信息相似度,然后,当这两条第二操作信息的相似度达到阈值时,将这两条第二操作信息合并为一条,得到合并处理后的合并信息,然后,以该合并信息为基准,获取其他为操作过的第二操作信息与该合并信息的相似度,当其相似度达到阈值时,再次进行合并处理,如此,重复执行上述两步,直到遍历完所有相关的第二操作信息为止,从而得到最终汇总结果。这里补充说明的是在执行上述过程汇总,当任意两条第二操作信息的相似度未达到阈值时,则分别存储这两条第二操作信息。
其中,上述实施例中获取任意两条第二操作信息相似度具体为:比较任意两条第二操作信息中的操作位置是否相同,若相同,分别获取需求评审意见的关键词,根据获得到关键词,获取关键词的相似度,以作为任意两条第二操作信息的相似度。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对这些第二操作信息进行汇总的过程汇总,在执行当所述相似度达到阈值时,所述任意两条第二操作信息合并,得到合并信息之后,还实现过程还包括:获取所述合并信息对应的合并次数;并且,当所述合并次数大于预设数量值时,为所述合并信息配置合并标识。其中,当该合并次数大于预设数量值时,说明该需求评审意见对应的问题较为公认、或者较为突出,因而,通过设置相应的合并标识进行标记,以实现与其他对应的需求评审意见进行区分。
此外,为了能够提起查看该需求评审文件的开发人员的关注,在显示该需求评审文件给开发人员时,可以根据合并标识,按照指定方式显示需求评审文件。具体可以为,以通过高亮或闪烁等指定方式显示需求评审文件中该合并标识对应的内容,以正常显示方式显示需求评审文件中非合并标识对应的内容显示,以提示开发人员需求评审文件中重要的需求评审意见。
进一步的,结合上述实施例为了便于开发人员在查看需求评审文件时,能够快速获知到需求评审文件中的各条需求评审意见是哪位需求评审员提出的,针对于此,在生成评审后的需求评审文件之前,还包括:获取每个针对于需求设计文件的第二操作信息对应的用户标识,然后,根据用户标识以及需求评审人员针对于需求设计文件的第二操作信息,生成需求评审文件,从而,开发人员通过查看需求评审文件中各条需求评审意见对应的用户标识,就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各条需求评审意见是由哪位需求评审人员提出的。
其中,上述用户标识可以为用户的ID号、用户名等。
在一个具体应用场景中,需求评审人员先在该需求管理平台进行注册登录,从而需求评审人员在对需求设计文件进行评审时,需要登录该需求管理平台,从而执行主体就可获取到用户的ID号和/或用户名,并将该ID号和/或用户名与该第二操作信息进行关联,实现上述基于用户标识需求评审意见的方案。
为了能够避免开发人员和/或需求评审人员由于某些原因,忘记填写需求文件或者忘记对需求设计文件进行评审,造成产品研发周期长的问题,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另一种需求管理方法,请参考图3,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需求管理方法的流程图,需求管理方法还包括:
201、获取需求处理各阶段的时间节点信息以及处理人员信息。
其中,需求处理各阶段的时间节点信息至少包括但不限于:需求设计文件填写完成时间节点、需求评审完成时间节点,以及,需求设计文件确定时间节点等。
其中,需求处理各阶段的处理人员信息至少包括但不限于:开发人员的联系方式以及需求评审人员的联系方式。
202、根据需求处理各阶段的时间节点信息,确定当前时刻对应的需求处理阶段。
确定当前时刻对应的需求处理阶段实现过程可以为:比较当前时刻与需求处理各阶段的时间节点,得到比较结果;根据比较结果,确定当前时刻对应的需求处理阶段。例如,开发人员填写需求设计文件的完成时间节点为2018年03月20日,当前时刻为2018年03月10日,通过比较这两个时间,确定出当前时刻处于需求设计文件填写阶段;又例如,开发人员填写需求设计文件的完成时间节点为2018年03月20日,需求评审完成时间节点为2018年03月30日,而当前时刻为2018年03月25日,通过将当前时刻与需求处理各阶段的时间节点,确定出当前时刻处于需求评审阶段。
203、检测是否存储有当前时刻对应的需求处理阶段的文件信息。
其中,文件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件类型、文件完成标识、文件名称等。
204、若未检测到,根据当前时刻对应的需求处理阶段的处理人员的信息,发送时限提醒信息。
其中,向对应的处理人员发送时限提醒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该需求处理阶段对应的时间节点,以及,剩余处理时间等。此外,发送的时限提醒信息可以是文字形式,图片形式或者表格形式等。
具体的,若处理人员的信息为电子邮件地址,若未检测到,根据当前时刻对应的需求处理阶段的处理人员的电子邮件地址,通过电子邮件向对应的处理人员发送时限提醒信息。
具体的,若处理人员的信息为电话号码,若未检测到,根据当前时刻对应的需求处理阶段的处理人员的电话号码,通过短信息向对应的处理人员发送时限提醒信息。
补充说明的,若检测到存储有当前时刻对应的需求处理阶段的文件信息,则不需要发送时限提醒信息,而是等待进入下一相邻需求处理阶段。当进入到下一相邻需求处理阶段之后,重新执行步骤202-204。
本发明提供了实现上述需求管理方法的装置,请参考图4,其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需求管理平台,该需求管理平台用于实现上述需求管理方法。该需求管理平台包括:
获取单元31,用于获取需求设计文件;
显示单元32,用于响应于第一操作信息,显示所述需求设计文件;
处理单元33,用于获取针对于所述需求设计文件的第二操作信息,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信息生成评审后的需求评审文件。
可选的是,本发明中的获取单元31具体用于:
响应于指定操作,显示需求设计模板选择列表;
获取针对需求设计模板选择列表的第三操作信息,显示所述第三操作信息指示的需求设计模板;
获取针对所述需求设计模板的第四操作信息,并根据所述第四操作信息生成对应的需求设计文件。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获取单元31在用于实现获取针对所述需求设计模板的第四操作信息,并根据所述第四操作信息生成对应的需求设计文件时,其具体执行过程可以包括:响应于针对需求设计模板的第四操作信息,显示需求设计选项;然后,获取针对需求设计选项的第五操作信息,将所述第五操作信息指示的需求设计选项对应的信息写入当前显示的需求设计模板中,以生成对应的需求设计文件。
可选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单元33用于实现获取针对于所述需求设计文件的第二操作信息,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信息生成评审后的需求评审文件时,具体用于:
当获取到多个针对于所述需求设计文件的第二操作信息时,对多个第二操作信息汇总,得到汇总结果;
根据所述汇总结果,生成需求评审文件。
其中,处理单元33在实现当获取到多个针对于所述需求设计文件的第二操作信息时,对多个第二操作信息汇总,得到汇总结果时,可以执行一下操作:获取任意两条第二操作信息的相似度;然后,当所述相似度达到阈值时,合并所述任意两条第二操作信息,得到合并信息。
具体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处理单元33执行当所述相似度达到阈值时,所述任意两条第二操作信息合并,得到合并信息之后,还用于执行:获取所述合并信息对应的合并次数;以及,当所述合并次数大于预设数量值时,为所述合并信息配置合并标识。
此外,结合上述发明实施例,在处理单元33执行完获取针对于所述需求设计文件的第二操作信息,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信息生成评审后的需求评审文件之后,显示单元32还用于根据所述标识,按照指定方式显示所述需求评审文件。
可选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处理单元33具体还用于:
获取所述第二操作信息对应的用户标识;
根据所述用户标识以及所述第二操作信息,生成需求评审文件。
可选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各单元还用于:
获取单元31,还用于获取需求处理各阶段的时间节点信息以及处理人员信息;
处理单元33,还用于根据需求处理各阶段的时间节点信息,确定当前时刻对应的需求处理阶段;以及,检测是否存储有当前时刻对应的需求处理阶段的文件信息;若未检测到,根据当前时刻对应的需求处理阶段对应的处理人员的信息,发送时限提醒信息。
请参考图5,其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功能框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例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41、处理器42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41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4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42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需求管理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该计算机程序被调用时,计算机执行上述需求管理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需求管理平台获取需求设计文件,然后,需求评审人员通过操作该需求管理平台,触发需求管理平台显示需求设计文件,然后,需求管理平台获取若干个需求评审人员针对于需求设计文件的第二操作信息,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信息生成评审后的需求评审文件。从而,开发人员和需求评审人员只需要通过对需求管理平台进行相关操作,就可以触发需求管理平台执行需求管理方法,协助开发人员和需求评审人员完成需求评审流。如此,在对需求设计文件进行评审时,每个需求评审人员可以通过操作需求管理平台随时随地对需求设计文件进行评审,且开发人员要查看评审结果时,只需要从需求管理平台上下载即可,这样需求评审过程不需要开发人员和需求评审人员一起完成,需求评审时间和地点灵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需求评审效率。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装置(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装置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需求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需求设计文件;
响应于第一操作信息,显示所述需求设计文件;
获取针对于所述需求设计文件的第二操作信息,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信息生成评审后的需求评审文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需求设计文件,包括:
响应指定操作,显示需求设计模板选择列表;
获取针对所述需求设计模板选择列表的第三操作信息,显示所述第三操作信息指示的需求设计模板;
获取针对所述需求设计模板的第四操作信息,并根据所述第四操作信息生成对应的所述需求设计文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针对所述需求设计模板的第四操作信息,并根据所述第四操作信息生成对应的所述需求设计文件,包括:
响应于针对所述需求设计模板的所述第四操作信息,显示需求设计选项;
获取针对所述需求设计选项的第五操作信息,将所述第五操作信息指示的需求设计选项对应的信息写入所述需求设计模板中,以生成对应的所述需求设计文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针对于所述需求设计文件的第二操作信息,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信息生成评审后的需求评审文件,包括:
当获取到多个针对于所述需求设计文件的第二操作信息时,对所述多个第二操作信息汇总,得到汇总结果;
根据所述汇总结果,生成所述需求评审文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获取到多个针对于所述需求设计文件的第二操作信息时,对所述多个第二操作信息汇总,得到汇总结果,包括:
获取任意两条第二操作信息的相似度;
当所述相似度达到阈值时,合并所述任意两条第二操作信息,得到合并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相似度达到阈值时,合并所述任意两条第二操作信息,得到合并信息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合并信息对应的合并次数;
当所述合并次数大于预设数量值时,为所述合并信息配置合并标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针对于所述需求设计文件的第二操作信息,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信息生成评审后的需求评审文件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合并标识,按照指定方式显示所述需求评审文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针对于所述需求设计文件的第二操作信息,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信息生成评审后的需求评审文件,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操作信息对应的用户标识;
根据所述用户标识以及所述第二操作信息,生成所述需求评审文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需求处理各阶段的时间节点信息以及处理人员信息;
根据所述需求处理各阶段的时间节点信息,确定当前时刻对应的需求处理阶段;
检测是否存储有所述当前时刻对应的需求处理阶段的文件信息;
若未检测到,根据所述当前时刻对应的需求处理阶段对应的处理人员的信息,发送时限提醒信息。
10.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810654788.6A 2018-06-22 2018-06-22 一种需求管理方法及计算机设备 Active CN1092424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54788.6A CN109242403B (zh) 2018-06-22 2018-06-22 一种需求管理方法及计算机设备
PCT/CN2018/109662 WO2019242167A1 (zh) 2018-06-22 2018-10-10 一种需求管理方法及计算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54788.6A CN109242403B (zh) 2018-06-22 2018-06-22 一种需求管理方法及计算机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42403A true CN109242403A (zh) 2019-01-18
CN109242403B CN109242403B (zh) 2023-07-14

Family

ID=65072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54788.6A Active CN109242403B (zh) 2018-06-22 2018-06-22 一种需求管理方法及计算机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42403B (zh)
WO (1) WO201924216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91999A (zh) * 2019-11-14 2020-05-22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研发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49262A (zh) * 2021-02-09 2021-06-11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评审单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35403A1 (en) * 2009-01-14 2010-09-16 Mathematical Science Publishers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Method and system for on-line edit flow peer review
CN101983380A (zh) * 2008-03-31 2011-03-02 微软公司 文档的同步协作审阅
JP2011145996A (ja) * 2010-01-18 2011-07-28 Fujitsu Ltd レビューワ評価装置、レビューワ評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5512034A (zh) * 2015-12-04 2016-04-20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评审方法和评审系统
CN105739968A (zh) * 2016-01-20 2016-07-06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Git的更新内容的评审方法和装置
CN107622375A (zh) * 2017-08-01 2018-01-23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文档自动生成方法、文档自动生成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95827B2 (ja) * 2011-02-23 2014-01-22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苦情検索装置、苦情検索方法、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CN108089984A (zh) * 2017-12-14 2018-05-29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代码评审的实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8153599B (zh) * 2017-12-26 2022-01-25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项目管理平台、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83380A (zh) * 2008-03-31 2011-03-02 微软公司 文档的同步协作审阅
US20100235403A1 (en) * 2009-01-14 2010-09-16 Mathematical Science Publishers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Method and system for on-line edit flow peer review
JP2011145996A (ja) * 2010-01-18 2011-07-28 Fujitsu Ltd レビューワ評価装置、レビューワ評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5512034A (zh) * 2015-12-04 2016-04-20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评审方法和评审系统
CN105739968A (zh) * 2016-01-20 2016-07-06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Git的更新内容的评审方法和装置
CN107622375A (zh) * 2017-08-01 2018-01-23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文档自动生成方法、文档自动生成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91999A (zh) * 2019-11-14 2020-05-22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研发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91999B (zh) * 2019-11-14 2023-07-28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研发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49262A (zh) * 2021-02-09 2021-06-11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评审单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949262B (zh) * 2021-02-09 2024-05-28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评审单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242167A1 (zh) 2019-12-26
CN109242403B (zh) 2023-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andoyo et al. Ticketing chatbot service using serverless NLP technology
CN105051721B (zh) 为电子表格将自然语言描述转换为因因域而异而异的语言的程序
Perkowitz et al. Mining models of human activities from the web
Inostroza et al. Usability heuristics for touchscreen-based mobile devices: update
Diaper Understanding task analysis for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CN108475365A (zh) 将管理任务分类和划分优先级
CN108073760A (zh) 用于获取分析模型编写知识的方法及系统
CN107924679A (zh) 输入理解处理期间在响应选择中的延迟绑定
CN113377850A (zh) 认知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平台
Harms Automated usability evaluation of virtual reality applications
EP3857484A1 (en) Document contribution management system
CN107111725A (zh) 在输入理解系统中保护私有信息
CN112509690B (zh) 用于控制质量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139918A (zh) 以每用户为基础定制程序特征
CN103324674B (zh) 网页内容选取方法及装置
CN109299399A (zh) 一种学习内容的推荐方法及终端设备
WO2012158571A2 (en) Training statistical dialog managers in spoken dialog systems with web data
CN106796618A (zh) 时序预测装置和时序预测方法
CN109298882A (zh) 接口的管理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终端设备
Yordanova et al. A process for systematic development of symbolic models for activity recognition
CN110442515A (zh) 应用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242403A (zh) 一种需求管理方法及计算机设备
CN109740041A (zh) 网页爬取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Gehlot From petri NETS to colored petri NETS: A tutorial introduction to NETS based formalism for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CN109658776A (zh) 一种背诵流畅度的检测方法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