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41482A - 确定变更事件发布成功的方法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确定变更事件发布成功的方法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41482A
CN109241482A CN201810987453.6A CN201810987453A CN109241482A CN 109241482 A CN109241482 A CN 109241482A CN 201810987453 A CN201810987453 A CN 201810987453A CN 109241482 A CN109241482 A CN 1092414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data target
altering event
reference standard
pre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8745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cweb Singapore P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Ucweb Singapore P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cweb Singapore Pte Ltd filed Critical Ucweb Singapore Pte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98745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41482A/zh
Priority to PCT/IB2018/057151 priority patent/WO2020044090A1/zh
Publication of CN1092414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414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6Preventing errors by testing or debugging softwa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8Organisation or management of web site content, e.g. publishing, maintaining pages or automatic link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60Software deployment
    • G06F8/65Updat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70Software maintenance or management
    • G06F8/77Software metric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确定变更事件发布成功的方法及其装置。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根据变更事件的发布信息,确定所述变更事件对应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变化信息;若确定所述线上数据指标的变化信息符合预设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参考标准,则确定所述变更事件发布成功。该具体实施方式有效地实现了依据线上数据指标的变化信息有效地确定变更事件是否发布成功,减小了人工成本,无需针对动态变化的线上数据指标设置动态阈值,降低了难度;且可以减小出现的漏报、误报等情况,从而减少可能导致的用户损失。

Description

确定变更事件发布成功的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确定变更事件发布成功的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终端中使用的软件或系统大多支持更新、功能扩展、配置变更等,这些大多是通过执行变更事件来实现的。具体地,例如在更新软件或系统时,可以发布一个更新包,通过安装更新包可以将原有的插件替换为新的插件、更改软件或系统的配置文件等,从而实现软件或系统的更新,这些替换插件或更改配置文件的事件即变更事件。
在变更事件执行完成后,若变更事件存在异常,则会对部分线上数据指标产生影响,例如更新软件的中的插件异常时,可能会对软件的响应速度产生影响,或者对软件的网速产生影响,进而导致线上数据指标存在异常。通过监督线上数据指标的异常情况,可以确定变更事件是否存在异常,进而确定变更事件是否发布成功。
现有的监督方法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通过人工检查checklist库,确定各个指标是否正常;另一种是人工设置各项检查项以及对应的发布阈值,然后根据设置的发布阈值进行计算来确定是否发布成功。
但是现有的监督方法中,第一种方法需要依靠人工进行检查,导致人工成本高,第二种方法中设置的发布阈值是静态的,且设置动态阈值的难度较大,但实际使用过程中线上数据指标的值可能是动态变化的,例如网速等,通过静态的发布阈值无法准确地监督动态变化的线上数据指标,进而出现漏报、误报等,即将失败的发布结果错误判断为发布成功,进而导致用户损失。
有鉴于此,现有技术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可以更加有效地确定变更事件发布成功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确定变更事件发布成功的方法及其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有效地确定变更事件是否发布成功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确定变更事件发布成功的方法,包括:
根据变更事件的发布信息,确定所述变更事件对应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变化信息;
若确定所述线上数据指标的变化信息符合预设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参考标准,则确定所述变更事件发布成功。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变更事件发布成功的装置,包括:
信息确定单元,配置为根据变更事件的发布信息,确定所述变更事件对应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变化信息;
发布确定单元,配置为若确定所述线上数据指标的变化信息符合预设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参考标准,则确定所述变更事件发布成功。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终端/服务器,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介质,配置为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确定变更事件发布成功的方法及其装置中,通过根据变更事件的发布信息,确定所述变更事件对应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变化信息;若确定所述线上数据指标的变化信息符合预设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参考标准,则确定所述变更事件发布成功,从而可以依据线上数据指标的变化信息有效地确定变更事件是否发布成功,减小了人工成本,无需针对动态变化的线上数据指标设置动态阈值,降低了难度;且可以减小出现的漏报、误报等情况,从而减少可能导致的用户损失。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确定变更事件发布成功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确定变更事件发布成功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三中确定变更事件发布成功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四中确定变更事件发布成功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五中确定变更事件发布成功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六中设备/终端/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七中设备/终端/服务器的硬件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配置为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一种确定变更事件发布成功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1、根据变更事件的发布信息,确定所述变更事件对应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变化信息。
本实施例中,变更事件可以包括:在项目运营时执行的变更事件、发布软件新版本时执行的变更事件、变更配置文件时执行的变更事件、为数据库增加新的数据模块时执行的变更事件、为网页增加一个新的脚本时执行的变更事件等,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本实施例中,变更事件的发布信息为变更事件发布时的相关信息,例如,变更事件的名称、变更事件的摘要信息、变更事件的发布时间;若是针对软件或系统的变更事件,变更事件的发布信息还可以包括变更事件对应的软件或系统的ID值等。
本实施例中,可以预先设置需要监督的线上数据指标,然后根据变更事件的发布信息,可以确定变更事件执行后,线上数据指标的变化信息。
需要监督的线上数据指标可以根据需求确定,不同的变更事件需要监督的线上数据指标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若变更事件是软件更新时执行的变更事件,则线上数据指标可以包括软件的启动时间、软件的响应时间、软件使用时的网络速度等;若变更事件是系统更新时执行的变更事件,则线上数据指标可以为该系统的接口调用时间等。
当变更事件执行时,若变更事件执行过程中,被变更的内容存在错误,会使得线上数据指标存在异常。然而,由于线上数据指标的值不仅受变更事件执行后被变更的内容的影响,还受其他事件的影响,例如网速的变化还受到终端所在的网络的影响等,因此,仅仅设置静态阈值不能准确地确定线上数据指标是否正常。但是线上数据指标的变化是存在规律的,则可以依据线上数据指标数据的变化规律,确定变更事件执行后线上数据指标数据的变化信息,进而通过下述步骤S12确定变更事件是否发布成功。
S12、若确定所述线上数据指标的变化信息符合预设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参考标准,则确定所述变更事件发布成功。
本实施例中,由于线上数据指标数据的变化存在规律,因此本实施例中,预设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参考标准根据线上数据指标的变化规律确定。例如,用户进行人工设定,或者通过采集已经发布成功的变更事件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变化信息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变更事件发布成功的方法,根据变更事件的发布信息,确定所述变更事件对应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变化信息;若确定所述线上数据指标的变化信息符合预设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参考标准,则确定所述变更事件发布成功,从而可以依据线上数据指标的变化信息有效地确定变更事件是否发布成功,减小了人工成本,无需针对动态变化的线上数据指标设置动态阈值,降低了难度;且可以减小出现的漏报、误报等情况,从而减少可能导致的用户损失。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一种确定变更事件发布成功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其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21、确定需要监督的变更事件,并获得变更事件的发布信息。
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设置webhook的方式设置需要监督的项目,每个项目对应一个webhook的地址。当针对某一目标的变更事件发布之后,则可以通过调用该目标所在项目的webhook地址,确定变更事件的发布信息。通过设置webhook地址的方式确定变更事件的发布信息,可以使得监听部分与变更事件针对的目标相互独立,两者之间通过webhook地址连接,使得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实现时更加简单,不受目标的类型、接口、函数等的限制,从而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可以对任何面向B端(商家端)或者C端(用户端)的变更事件自动进行判断,确定变更事件是否可以发布成功,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当然,本实施例的另一实现方式中,还可以通过监听方式来确定变更事件的发布信息,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S22、根据变更事件的发布信息,确定所述变更事件对应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变化信息。
本实施例中,若包括多个不同的监督项目,则发布信息可以包括变更事件对应的项目编号等。确定变更事件对应的项目编号后,即可确定需要监督的线上数据指标到具体包括哪些。
发布信息还可以包括变更事件的发布时间,从而可以根据发布时间确定需要采集线上数据指标的时间,进而根据所述变更事件的发布时间确定所述变更事件对应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变化信息。
本实施例中,线上数据指标的变化信息具体可以包括:与所述变更事件执行前相比,所述变更事件执行之后所述线上数据指标的增长率。其中,本实施例中的增长率不仅可以为正也可以为负,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另外,不同的线上数据指标,其增长率的确定方法也不同。
例如,线上数据指标随时间递增,则确定其增长率时,可以采集变更事件之后的预设时长对应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值,并计算变更事件执行之后线上数据指标的值与变更事件执行前相比增加的百分比。
再例如,线上数据指标以天为单位成周期性变化,则确定其增长率时,可以计算变更事件执行后线上数据指标的值,与线上数据指标上一周期的环比增长率。
本实施例中,为了使确定的发布成功的结果更加准确,可以根据变更事件的发布时间,确定多个时间节点,并确定多个时间节点对应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变化信息,对应的,在下述步骤中确定的所述预设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参考标准同样包括多个时间节点对应的预设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参考标准,从而根据多个时间节点确定变更事件是否发布成功,进而增加发布成功结果的准确性。例如,可以确定发布时间之后的10分钟内每分钟均为一时间节点,或者确定发布时间之后的1小时内每10分钟为一个时间节点。
S23、确定所述变更事件对应的变更事件样本以及所述变更事件样本对应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变化信息。
S24、根据所述变更事件样本及其对应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变化信息,确定预设的线上数据指标参考标准。
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23中可以确定多个已经变更成功的变更事件作为变更事件样本,并确定每个变更事件样本对应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变化信息,具体确定变化信息的方法可以参考上述步骤,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若所述线上数据指标的变化信息包括与所述变更事件执行前相比,所述变更事件执行之后所述线上数据指标的增长率。则本实施例中步骤S24确定的预设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参考标准包括:线上数据指标的增长率的预设阈值范围。
具体地,所述线上数据指标的增长率的预设阈值范围的确定方法如下:
在步骤S23中,确定多个变更事件样本,以及所述多个变更事件样本对应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多个增长率;在步骤S24中,确定所述多个增长率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以确定所述线上数据指标的增长率的预设阈值范围。
通过确定线上数据指标的增长率,并将增长率的预设阈值范围作为预设的线上数据指标参考标准,可以使确定的线上数据指标的阈值更加准确,进而使得确定的变更事件成功发布的准确性更高,同时,增长率可以适用于多种线上数据指标。
下面以线上数据指标为处理时长为例,对确定增长率的具体实现方案进行举例说明。
表一
参见上述表一,以线上数据指标为处理时长为例,示出了两个变更事件样本,分别为样本一以及样本二。
样本一的发布时间为5月30日,样本一的增长率包括[5%,3%,2%],分别为第一时间节点、第二时间节点、第三时间节点对应的增长率;样本二的发布时间为5月31日,样本二的增长率包括[2%,1%,14%],同样分别为第一时间节点、第二时间节点、第三时间节点对应的增长率。
则,根据上述样本一以及样本二,可以确定处理时长对应的增长率的阈值范围[(2%,5%),(1%,3%),(2%,14%)],其中,(2%,5%)为第一时间节点对应的增长率的阈值范围,(1%,3%)为时间节点二对应的增长率的阈值范围,(2%,14%)为时间节点三对应的增长率的阈值范围。
当然,上述表一中仅示出了两个样本,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样本的数量可以随意设置,例如二十个等。在根据多个样本确定线上数据指标的阈值范围时,可以直接取多个样本的最大值以及最小值作为阈值范围。
S25、若确定所述线上数据指标的变化信息符合预设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参考标准,则确定所述变更事件发布成功。
具体地,若上述步骤中确定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变化信息为增长率,确定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参考标准为增长率的阈值范围,则步骤S25具体为:若确定所述线上数据指标的增长率处于所述预设阈值范围内,则确定所述变更事件发布成功;相反,若确定所述线上数据指标的增长率处于所述预设阈值范围外,则确定所述变更事件发布失败。
在确定变更事件发布成功或发布失败后,可以将发布结果进行展示,展示的内容可以包括监督的各个线上数据指标、变更事件执行后线上数据指标的变化信息、线上数据指标的参考标准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21、S22、S25之间的时序关系是确定的,步骤S23、S24之间的时序关系是确定的,但是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步骤S21以及步骤S23之间的时序关系,只要能够在步骤S25执行之前确定出对应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参考标准即可,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步骤S23、S24可以执行多次,也仅执行一次后依据已经确定的线上数据指标信息确定多个变更事件是否发布成功;并且,若在确定某一变更事件是否发布成功时需要增加或删除线上数据指标,则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23之前还包括:增加或删除所述线上数据指标,以根据增加或删除操作更新线上数据指标的参考标准。
具体地,若删除某一线上数据指标,则在确定变更事件是否发布成功时,直接将其对应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参考标准不做考虑即可;若增加某一线上数据指标,则增加后需要通过步骤S23、S24确定该线上数据指标的参考标准,确定时更新事件样本可以重复使用,无需增加新的更新事件样本。
进一步地,可以预先设置多种确定线上数据指标的变化信息的方法,在增加线上数据指标后,确定增加的线上数据指标对应的确定变化信息的方法,并通过确定的方法处理更新事件样本数据,进而确定增加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参考标准。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步骤S25中确定的变更事件是否能够发布成功,更新所述预设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参考标准。
具体地,在确定变更事件发布成功或失败后,用户可以根据展示的发布结果,验证确定的变更事件发布成功或失败的准确性,从而可以根据变更事件是否能够发布成功,更新预设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参考标准。
例如,若线上数据指标的参考标准为增加率的阈值范围,且通过上述方法确定变更事件发布失败,但是经验证后确定该变更事件发布成功,则可以将该变更事件作为变更事件样本,从而扩大增加率的阈值范围;相反,若通过上述方法确定变更事件发布成功,但是经验证后确定该变更事件发布失败,则将该变更事件作为变更事件样本,以减小增加率的阈值范围。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24之后,还可以包括:根据预设的更新周期更新所述线上数据指标的参考标准。步骤S25中,可以根据更新前或者更新后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参考标准确定更新事件是否发布成功,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具体地,更新周期可以人工设置,也可以根据线上数据指标自动设置,例如线上数据指标呈周期性变化,则预设的更新周期可以为线上数据指标变化周期的n倍,其中n为正整数。
通过设置更新周期,可以实现线上数据指标的参考标准周期性动态更新,进而可以保证线上数据指标的参考标准更加准确,从而保证了确定变更事件发布成功的可靠性。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还可以人工调整所述预设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参考标准。
具体地,在展示变更事件的发布结果时,同样会展示线上数据指标的参考标准,若技术人员发现线上数据指标的参考标准需要调整,则可以直接进行人工调整。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部分线上数据指标会受场景的影响,则在具体使用时可以根据所述变更事件的发布场景,确定与所述发布场景对应的预设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参考标准。对应的,在确定变更事件是否发布成功时,先确定变更事件对应的发布场景,根据发布场景确定对应的预设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参考标准,以根据该参考标准确定变更事件是否发布成功。
例如,线上数据指标为服务器的响应时间,即服务器中包括多个线程,每个线程可以响应一个需要响应的事件,则使用场景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为响应高峰期,在这个使用场景中需要服务器响应的事件较多,则针对某一需要响应的事件,需要等待的时间较长,服务器响应时间较长;第二种为响应低谷期,在这个使用场景中需要服务器响应的事件较少,则针对某一需要响应的事件,无需等待或需要等待的时间较少,服务器响应时间较短。则在上述两种场景中,响应时间的值差别较大,响应时间的变化信息差别也较大,因此,在确定线上数据指标的参考标准时,可以针对两个使用场景,分别确定两个参考标准。在确定变更事件是否发布成功时,可以先确定变更事件的发布场景属于上述两种的哪一种,然后确定发布场景对应的预设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参考标准,以根据该参考标准确定变更事件是否发布成功。
当然,发布场景也可以是其他,例如特殊节假日等,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类似的,当线上数据指标随时间增加成周期性变化时,可以设置多个线上数据指标的参考标准,每个参考标准分别对应变化周期中的一个小区间。对应的,在确定变更事件是否发布成功时,可以先根据发布时间确定所处周期中的位置,然后确定该位置对应的线上数据指标参考标准,以根据该参考标准确定变更事件是否发布成功,这样可以针对一个线上数据指标设置时间维度的发布标准,进而提高确定变更事件发布成功的准确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可以实现线上数据指标的参考标准动态的改变,也可以实现监督的线上数据指标动态地改变,进而可以提高确定变更事件发布成功的灵活性。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三中一种确定变更事件发布成功的方法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以发布软件新版本为例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其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31、预先根据需要监督的软件设置监督项目,并在该监督项目下设置需要监督的线上数据指标、配置该监督项目对应的webhook地址。
本实施例中,需要监督的线上数据指标可以预先设置,也可以在变更事件发布之后再进行设置,可以通过人工进行设置,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例如从数据库中读取列表等方式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另外,还可以设置不同的监督项目,每个监督项目可以监督一个目标的变更事件,例如被监督的目标是软件时,则软件目标的变更事件可以是发布软件新版本。每一个监督项目下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需要监督的线上数据指标,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具体地,在设置监督项目时,可以输入软件的ID,发布软件新版本时,变更事件的发布信息中包括该软件的ID值,从而可以通过软件ID值识别对应的变更事件。
本实施例中,设置的线上数据指标可以有多个,分别为指标1、指标2…指标n。
S32、确定软件的历史版本对应的变更事件,将其作为变更事件样本,并确定变更事件样本对应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变化信息。
S33、根据变更事件样本及其对应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变化信息,确定线上数据指标指教的参考标准。
本实施例中,一个线上数据指标至少对应一个线上数据指标的参考标准。当然,针对不同的场景或指标,可以为一个线上数据指标设置多个参考标准。
S34、当软件发布新版本后,生成对应的新版本发布消息,并调用webhook地址,以根据新版本发布消息确定软件发布新版本对应的变更事件的发布信息。
具体地,软件发布新版本时,发布消息中包括该软件对应的ID值,从而可以根据ID值确定对应的监督项目。
S35、确定变更事件的发布信息,以根据发布信息确定变更事件对应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变化信息。
步骤S31中设置了监督项目下的多个需要监督的线下数据指标,则确定了监督项目后即可确定需要监督的线下数据指标。之后,即可根据发布信息,确定变更事件执行之后,这些线下数据指标的变化信息,即变更事件对应的线下数据指标的变化信息。
S36、判断所述线上数据指标的变化信息是否符合预设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参考标准。
S37、若符合,则确定所述变更事件发布成功,即确定软件新版本发布成功。
S38、若不符合,则确定所述变更事件发布失败,即确定软件新版本发布失败。
S39、向用户展示结果。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四中确定变更事件发布成功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其可以包括如下单元:
信息确定单元401,配置为根据变更事件的发布信息,确定所述变更事件对应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变化信息;
发布确定单元402,配置为若确定所述线上数据指标的变化信息符合预设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参考标准,则确定所述变更事件发布成功。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五中确定变更事件发布成功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可选地,如图5所示,预设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参考标准通过下述单元确定:
样本确定单元403,配置为确定所述变更事件对应的变更事件样本以及所述变更事件样本对应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变化信息;
标准确定单元404,配置为根据所述变更事件样本及其对应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变化信息,确定预设的线上数据指标参考标准。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更新单元,配置为根据变更事件是否能够发布成功,更新所述预设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参考标准。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人工调整单元,配置为人工调整所述预设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参考标准。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线上数据指标的变化信息包括:与所述变更事件执行前相比,所述变更事件执行之后所述线上数据指标的增长率。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预设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参考标准包括:所述线上数据指标的增长率的预设阈值范围。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样本确定单元403进一步配置为确定多个变更事件样本,以及所述多个变更事件样本对应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多个增长率;标准确定单元404进一步配置为确定所述多个增长率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以确定所述线上数据指标的增长率的预设阈值范围。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若确定所述线上数据指标的变化信息符合预设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参考标准,则所述发布确定单元402进一步配置为若确定所述线上数据指标的增长率处于所述预设阈值范围内,则确定所述变更事件发布成功。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变更事件的发布场景,确定与所述发布场景对应的预设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参考标准。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变更事件的发布信息中包括发布时间,则所述信息确定单元401进一步配置为根据所述变更事件的发布时间,确定所述变更事件对应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变化信息。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信息确定单元401进一步配置为根据所述发布时间确定多个时间节点,并确定所述多个时间节点对应的所述线上数据指标的变化信息;
对应的,所述预设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参考标准包括多个时间节点对应的预设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参考标准。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六中设备/终端/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该设备/终端/服务器可以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601;
计算机可读介质602,可以配置为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确定变更事件发布成功的方法。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七中设备/终端/服务器的硬件结构;如图7所示,该设备/终端/服务器的硬件结构可以包括:处理器701,通信接口702,计算机可读介质703和通信总线704;
其中处理器701、通信接口702、计算机可读介质703通过通信总线7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可选的,通信接口702可以为通信模块的接口,如GSM模块的接口;
其中,处理器701具体可以配置为:根据变更事件的发布信息,确定所述变更事件对应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变化信息;若确定所述线上数据指标的变化信息符合预设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参考标准,则确定所述变更事件发布成功。
处理器7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配置为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中央处理单元(CPU)执行时,执行本申请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可以但不限于是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介质(RAM)、只读存储介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介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介质(CD-ROM)、光存储介质件、磁存储介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配置为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配置为执行本申请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申请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配置为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上述具体实施例中有特定先后关系,但这些先后关系只是示例性的,在具体实现的时候,这些步骤可能会更少、更多或执行顺序有调整。即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单元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例如,可以描述为:一种处理器包括信息确定单元、发布确定单元。其中,这些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例如,信息确定单元还可以被描述为“根据变更事件的发布信息,确定所述变更事件对应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变化信息”。
作为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方法。
作为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装置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装置中。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装置执行时,使得该装置:根据变更事件的发布信息,确定所述变更事件对应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变化信息;若确定所述线上数据指标的变化信息符合预设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参考标准,则确定所述变更事件发布成功。
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表述“第一”、“第二”、“所述第一”或“所述第二”可修饰各种部件而与顺序和/或重要性无关,但是这些表述不限制相应部件。以上表述仅配置为将元件与其它元件区分开的目的。例如,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表示不同的用户设备,虽然两者均是用户设备。例如,在不背离本公开的范围的前提下,第一元件可称作第二元件,类似地,第二元件可称作第一元件。
当一个元件(例如,第一元件)称为与另一元件(例如,第二元件)“(可操作地或可通信地)联接”或“(可操作地或可通信地)联接至”另一元件(例如,第二元件)或“连接至”另一元件(例如,第二元件)时,应理解为该一个元件直接连接至该另一元件或者该一个元件经由又一个元件(例如,第三元件)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相反,可理解,当元件(例如,第一元件)称为“直接连接”或“直接联接”至另一元件(第二元件)时,则没有元件(例如,第三元件)插入在这两者之间。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24)

1.一种确定变更事件发布成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变更事件的发布信息,确定所述变更事件对应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变化信息;
若确定所述线上数据指标的变化信息符合预设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参考标准,则确定所述变更事件发布成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预设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参考标准通过下述方法确定:
确定所述变更事件对应的变更事件样本以及所述变更事件样本对应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变化信息;
根据所述变更事件样本及其对应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变化信息,确定预设的线上数据指标参考标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根据变更事件是否能够发布成功,更新所述预设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参考标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人工调整所述预设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参考标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上数据指标的变化信息包括:与所述变更事件执行前相比,所述变更事件执行之后所述线上数据指标的增长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预设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参考标准包括:所述线上数据指标的增长率的预设阈值范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上数据指标的增长率的预设阈值范围的确定方法如下:
确定多个变更事件样本,以及所述多个变更事件样本对应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多个增长率;
确定所述多个增长率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以确定所述线上数据指标的增长率的预设阈值范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确定所述线上数据指标的变化信息符合预设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参考标准,则确定所述变更事件发布成功包括:
若确定所述线上数据指标的增长率处于所述预设阈值范围内,则确定所述变更事件发布成功。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变更事件的发布场景,确定与所述发布场景对应的预设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参考标准。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更事件的发布信息中包括发布时间,则所述根据变更事件的发布信息,确定所述变更事件对应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变化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变更事件的发布时间,确定所述变更事件对应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变化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发布时间,确定所述变更事件对应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变化信息包括:根据所述发布时间确定多个时间节点,并确定所述多个时间节点对应的所述线上数据指标的变化信息;
对应的,所述预设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参考标准包括多个时间节点对应的预设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参考标准。
12.一种确定变更事件发布成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确定单元,配置为根据变更事件的发布信息,确定所述变更事件对应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变化信息;
发布确定单元,配置为若确定所述线上数据指标的变化信息符合预设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参考标准,则确定所述变更事件发布成功。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预设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参考标准通过下述单元确定:
样本确定单元,配置为确定所述变更事件对应的变更事件样本以及所述变更事件样本对应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变化信息;
标准确定单元,配置为根据所述变更事件样本及其对应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变化信息,确定预设的线上数据指标参考标准。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更新单元,配置为根据变更事件是否能够发布成功,更新所述预设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参考标准。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人工调整单元,配置为人工调整所述预设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参考标准。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上数据指标的变化信息包括:与所述变更事件执行前相比,所述变更事件执行之后所述线上数据指标的增长率。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预设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参考标准包括:所述线上数据指标的增长率的预设阈值范围。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样本确定单元进一步配置为确定多个变更事件样本,以及所述多个变更事件样本对应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多个增长率;
标准确定单元进一步配置为确定所述多个增长率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以确定所述线上数据指标的增长率的预设阈值范围。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确定所述线上数据指标的变化信息符合预设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参考标准,则所述发布确定单元进一步配置为若确定所述线上数据指标的增长率处于所述预设阈值范围内,则确定所述变更事件发布成功。
2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变更事件的发布场景,确定与所述发布场景对应的预设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参考标准。
21.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更事件的发布信息中包括发布时间,则所述信息确定单元进一步配置为根据所述变更事件的发布时间,确定所述变更事件对应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变化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确定单元进一步配置为根据所述发布时间确定多个时间节点,并确定所述多个时间节点对应的所述线上数据指标的变化信息;
对应的,所述预设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参考标准包括多个时间节点对应的预设的线上数据指标的参考标准。
23.一种设备/终端/服务器,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介质,配置为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24.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1810987453.6A 2018-08-28 2018-08-28 确定变更事件发布成功的方法及其装置 Pending CN1092414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87453.6A CN109241482A (zh) 2018-08-28 2018-08-28 确定变更事件发布成功的方法及其装置
PCT/IB2018/057151 WO2020044090A1 (zh) 2018-08-28 2018-09-18 确定变更事件发布成功的方法及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87453.6A CN109241482A (zh) 2018-08-28 2018-08-28 确定变更事件发布成功的方法及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41482A true CN109241482A (zh) 2019-01-18

Family

ID=65068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87453.6A Pending CN109241482A (zh) 2018-08-28 2018-08-28 确定变更事件发布成功的方法及其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41482A (zh)
WO (1) WO202004409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59013A (zh) * 2019-04-24 2019-07-26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软件升级后正常运行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1552487A (zh) * 2019-02-11 2020-08-18 福建省天奕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H5跨引擎客户端本地数据代理方法、存储介质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9810A (zh) * 2011-09-29 2011-12-28 北京新媒传信科技有限公司 群组变更事件的通知方法和系统
US20120254850A1 (en) * 2011-03-31 2012-10-0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for inspecting information processing unit to which software update is applied
CN103647698A (zh) * 2013-11-28 2014-03-19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关注事件变更的提醒方法和装置
CN105490829A (zh) * 2014-10-13 2016-04-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报文传输的方法、装置和网络功能虚拟化系统
CN106547693A (zh) * 2016-10-31 2017-03-29 北京珠穆朗玛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系统测试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844210A (zh) * 2017-01-20 2017-06-13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事件变更信息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6855804A (zh) * 2016-11-03 2017-06-16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代码变更管控方法及装置
CN107729232A (zh) * 2017-09-27 2018-02-23 深圳市赛亿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js的脚本调试方法及装置
CN107846305A (zh) * 2017-09-28 2018-03-27 贵州白山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变更任务管理方法及装置
US20180121322A1 (en) * 2016-10-31 2018-05-03 Facebook,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Testing Versions of Applications
CN108268272A (zh) * 2017-02-17 2018-07-10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wsus的补丁更新方法和装置
CN108376118A (zh) * 2018-02-09 2018-08-0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服务发布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54850A1 (en) * 2011-03-31 2012-10-0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for inspecting information processing unit to which software update is applied
CN102299810A (zh) * 2011-09-29 2011-12-28 北京新媒传信科技有限公司 群组变更事件的通知方法和系统
CN103647698A (zh) * 2013-11-28 2014-03-19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关注事件变更的提醒方法和装置
CN105490829A (zh) * 2014-10-13 2016-04-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报文传输的方法、装置和网络功能虚拟化系统
CN106547693A (zh) * 2016-10-31 2017-03-29 北京珠穆朗玛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系统测试方法及移动终端
US20180121322A1 (en) * 2016-10-31 2018-05-03 Facebook,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Testing Versions of Applications
CN106855804A (zh) * 2016-11-03 2017-06-16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代码变更管控方法及装置
CN106844210A (zh) * 2017-01-20 2017-06-13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事件变更信息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8268272A (zh) * 2017-02-17 2018-07-10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wsus的补丁更新方法和装置
CN107729232A (zh) * 2017-09-27 2018-02-23 深圳市赛亿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js的脚本调试方法及装置
CN107846305A (zh) * 2017-09-28 2018-03-27 贵州白山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变更任务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8376118A (zh) * 2018-02-09 2018-08-0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服务发布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52487A (zh) * 2019-02-11 2020-08-18 福建省天奕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H5跨引擎客户端本地数据代理方法、存储介质
CN111552487B (zh) * 2019-02-11 2022-07-05 福建省天奕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H5跨引擎客户端本地数据代理方法、存储介质
CN110059013A (zh) * 2019-04-24 2019-07-26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软件升级后正常运行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44090A1 (zh) 2020-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39222B (zh) 一种服务实现方法及装置
US9075633B2 (en) Configuration of life cycle management for configuration files for an application
CN108255653A (zh) 一种产品的测试方法及其终端
CN109683826A (zh) 用于分布式存储系统的扩容方法和装置
CN109656767A (zh) 一种cpld状态信息的获取方法、系统及相关组件
CN104699511B (zh) 插件升级方法及装置
CN109495584A (zh) 物联网设备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6685894B (zh) 一种风险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241482A (zh) 确定变更事件发布成功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9656744A (zh) 基于Java注解实现数据校验和注入的方法和装置
CN107360265B (zh) 一种设备唯一标识码获取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0515795A (zh) 一种大数据组件的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CN104994220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8399046A (zh) 文件操作请求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0321242A (zh) 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0245014A (zh) 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6341449B (zh) 数据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10347329A (zh) I/o数据读写并发冲突的处理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CN108037948A (zh) 脚本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669807A (zh) 业务事件的校验方法及装置、处理器、存储介质
CN115604113B (zh) 一种fan网络设备快速升级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04462116A (zh) 数据选择的方法及装置
CN110362294A (zh) 开发任务执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417461B (zh) 多故障点的光缆定位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9901892A (zh) 一种动态属性验证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