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41157A - 数据调用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调用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41157A
CN109241157A CN201810873841.1A CN201810873841A CN109241157A CN 109241157 A CN109241157 A CN 109241157A CN 201810873841 A CN201810873841 A CN 201810873841A CN 109241157 A CN109241157 A CN 1092411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calling
data call
tag
label tex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7384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41157B (zh
Inventor
聂自非
李英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entral TV Station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entral TV Sta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entral TV Station filed Critical China Central TV Station
Priority to CN20181087384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4115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2411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411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411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411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调用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客户端确定至少两个调用对象及调用对象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基于标签语法,将所述至少两个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编译成第一标签文本;将所述第一标签文本发送至监控系统;获取所述监控系统基于所述第一标签文本从监控服务器得到的所述至少两个调用对象的数据。

Description

数据调用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调用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监控系统用于对监控服务器进行实时监控,通过安全防范措施和保密机制,对监控服务器的运行环境、性能、安全等方面实时监控,实现及时识别监控服务器的安全隐患,可防止非法侵入、非法操作。相关技术中,如图1所示,在客户端需要获取监控服务器中的数据时,需要先向监控系统发送数据调用请求,监控系统再将客户端的数据调用请求转发至监控服务器中,监控服务器再根据监控系统转发的数据调用请求将调用对象的数据发送给监控系统,最后,监控系统再将调用对象的数据转发给客户端。
相关的数据调用方式中,当需要获取多个调用对象的数据时,客户端需要针对每个调用对象的数据,都通过数据接口向监控系统发送一次数据调用请求,也就是说,当获取多个调用对象的数据时,需要多次通过数据接口发送数据调用请求,如此,调用效率低;此外,当同时需要获取很多个调用对象的数据时,容易因数据接口反复被调用而导致出错。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调用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调用方法,应用于客户端,包括:
确定至少两个调用对象及调用对象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
基于标签语法,将所述至少两个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编译成第一标签文本;
将所述第一标签文本发送至监控系统;
获取所述监控系统基于所述第一标签文本从监控服务器得到的所述至少两个调用对象的数据。
上述方案中,所述基于标签语法,将所述至少两个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编译成第一标签文本,包括:
针对每个调用对象,基于标签语法,将相应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编译成第一标签语句;
将所述至少两个调用对象的第一标签语句形成所述第一标签文本。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调用方法,应用于监控系统,包括:
接收客户端的第一标签文本;
基于标签语法,从所述第一标签文本中识别至少两个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
针对每个调用对象,根据接口数据变换规则,将相应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转换成对应所述相应调用对象的数据调用请求,并将数据调用请求发送至监控服务器;
接收所述监控服务器基于相应数据调用请求发送的调用对象的数据,将所述至少两个调用对象的数据发送给所述客户端。
上述方案中,所述基于标签语法,从所述第一标签文本中识别至少两个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包括:
将所述第一标签文本拆分成至少两个第一标签语句;
针对每个第一标签语句,基于标签语法,识别相应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
上述方案中,在识别的所述相应调用对象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为空时,将与所述相应调用对象对应的默认预设条件确定为与所述相应调用对象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
上述方案中,所述根据接口数据变换规则,将相应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转换成对应所述相应调用对象的数据调用请求,包括:
根据所述相应调用对象确定监控对象;
根据所述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确定所述监控对象的操作范围;
基于数据接口的通信协议,利用所述监控对象及所述监控对象的操作范围形成所述相应数据调用请求。
上述方案中,所述将所述至少两个调用对象的数据发送给所述客户端,包括:
基于标签语法,将所述至少两个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编译成第二标签文本;
将所述第二标签文本发送给所述客户端。
上述方案中,所述基于标签语法,将所述至少两个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编译成第二标签文本,包括:
针对每个调用对象,基于标签语法,将相应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编译成第二标签语句;
将所述至少两个调用对象的第二标签语句形成所述第二标签文本。
本发明实施例又提供了一种数据调用装置,包括:
对象确定单元,用于确定至少两个调用对象及调用对象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
文本编译单元,用于基于标签语法,将所述至少两个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编译成第一标签文本;
文本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标签文本发送至监控系统;
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监控系统基于所述第一标签文本从监控服务器得到的所述至少两个调用对象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调用装置,包括:
文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客户端的第一标签文本;
对象识别单元,用于基于标签语法,从所述第一标签文本中识别至少两个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
请求转换单元,用于针对每个调用对象,根据接口数据变换规则,将相应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转换成对应所述相应调用对象的数据调用请求,并将数据调用请求发送至监控服务器;
数据转发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监控服务器基于相应数据调用请求发送的调用对象的数据,将所述至少两个调用对象的数据发送给所述客户端。
本发明实施例又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包括:第一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第一存储器,
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客户端侧任一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包括:第二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第二存储器,
其中,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监控系统侧任一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客户端侧任一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上述监控系统侧任一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调用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客户端中,确定至少两个调用对象及调用对象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基于标签语法,将所述至少两个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编译成第一标签文本;将所述第一标签文本发送至监控系统;在监控系统中,接收客户端的第一标签文本;基于标签语法,从所述第一标签文本中识别至少两个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针对每个调用对象,根据接口数据变换规则,将相应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转换成对应所述相应调用对象的数据调用请求,并将数据调用请求发送至监控服务器;接收所述监控服务器基于相应数据调用请求发送的调用对象的数据,将所述至少两个调用对象的数据发送给所述客户端。由于在客户端与监控系统之间采用标签文本进行数据传输,在客户端需要获取多个调用对象的数据时,可一次将多个调用对象同时发送给监控系统,然后在监控系统接收到监控服务器基于相应数据调用请求发送的调用对象的数据时,能够同时将多个调用对象的数据一次发送给客户端,可避免客户端与监控系统间的数据接口反复被调用而导致出错,且可提高数据调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相关技术中客户端、监控系统和监控服务器的一种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为相关技术中客户端、监控系统和监控服务器的另一种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调用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调用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数据调用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调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调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调用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相关技术中,由于监控系统和监控服务器的宗旨是为了实现监控,所以在进行资源配置时,已将大部分的资源用于实现监控功能,只留有极为有限的资源用于数据处理上。此外,为了实现对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且为了保证数据安全,将客户端、监控系统和监控服务器间的数据调用机制设置得比较单一,即,客户端、监控系统和监控服务器间所有的数据传递均通过数据接口实现,且客户端在进行数据调用时,每获取一个调用对象的数据,需要发送一次数据调用请求给监控系统,然后,监控系统将数据调用请求转发给监控服务器,然后,监控服务器依据数据调用请求将与调用对象对应的数据返回给监控系统,最后,监控系统再将接收到的调用对象的数据转发给客户端。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客户端通常用于供运维人员使用,且用于获取监控服务器的各项数据,且将各项数据进行统计、汇总、展示等。如图1所示,客户端通过监控系统调用监控服务器中的数据时,具体的数据调用过程为:首先,针对一个调用对象,客户端发送一个数据调用请求给监控系统;然后,监控系统将收到的数据调用请求转发给监控服务器;然后,监控服务器基于数据调用请求将调用对象的数据发送给监控系统;最后,监控系统将接收到的调用对象的数据转发给客户端,完成对一个调用对象的数据的获取。当然,如果需要同时调用多个调用对象的数据时,客户端需要针对每个调用对象执行上述过程。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客户端每获取一个调用对象的数据需要向监控系统发送一次请求,且当客户端需要同时获取多个调用对象的数据时,需要向监控系统发送多次请求,调用效率很低,此外,由于监控系统的数据接口的数量有限,必然会存在数据接口反复被调用,容易出现接口调用出错。
此外,如图2所示,监控系统所要监控的监控服务器的数量可以不止一个,图2中,监控服务器的种类可以有:云、服务器和数据库,其中,每一类监控服务器的数量也可以不止有一个,且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不断增加。此外,图2中,客户端的种类可以有显示终端、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就监控系统而言,其所要监控的监控服务器的量越大,则可能接收到客户端的数据调用请求会越多,则性能消耗也越大。也就是,客户端每调用一个数据,需要向监控系统发送一次数据调用请求的这种单一调用返回的方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监控服务器数量的需求,会降低数据调用效率。
基于此,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在客户端与监控系统之间采用标签文本进行数据传输,在客户端需要获取多个调用对象的数据时,可一次将多个调用对象同时发送给监控系统,然后在监控系统接收到监控服务器基于相应数据调用请求发送的调用对象的数据时,能够同时将多个调用对象的数据一次发送给客户端,可提高数据调用效率。此外,本发明中的基于标签文本实现的客户端与监控系统间的并行的数据传输方式,可实现多调用对象并行调用同时返回数据,可有效解决日益增长的监控服务器数量导致的监控系统性能消耗大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调用方法,应用于客户端,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301:确定至少两个调用对象及调用对象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
步骤S302:基于标签语法,将所述至少两个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编译成第一标签文本;
步骤S303:将所述第一标签文本发送至监控系统;
步骤S304:获取所述监控系统基于所述第一标签文本从监控服务器得到的所述至少两个调用对象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调用方法,由于在客户端与监控系统之间采用标签文本进行数据传输,在客户端需要获取多个调用对象的数据时,可一次将多个调用对象同时发送给监控系统,可提高数据调用效率。
本实施例中,根据用户操作,确定至少两个调用对象及调用对象对应得数据调用条件。需要说明的是,每个调用对象对应监控服务器中的一项监控数据。此外,调用对象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用于对调用对象对应的监控数据进行数据筛选,可以为时间限定条件,也可以是状态限定条件,还可以为其它的限定条件。例如,获取上午七点至上午九点的CPU空闲率,这里,CPU空闲率为调用对象,上午七点至上午九点为时间限定条件,即调用对象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此外,实际应用中,数据调用条件在第一标签文本中以表达式的形式存在。此外,本实施例的方法同样适用于只具有一个调用对象的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标签语法,将所述至少两个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编译成第一标签文本,包括:
针对每个调用对象,基于标签语法,将相应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编译成第一标签语句;
将所述至少两个调用对象的第一标签语句形成所述第一标签文本。
这里,一个调用对象,在第一标签文本中具有一个第一标签语句,存在多个调用对象时,则第一标签文本中有多个第一标签语句。其中,第一标签文本可以为XML格式文件,且在第一标签文本为XML格式文件时,所述标签语法为XML语法。
具体地,实际应用时,在形成第一标签文本后,通过数据接口将第一标签文本发送至监控系统中。由于第一标签文本中存有多个调用对象的第一标签语句,且由于第一标签语句与调用对象的数据调用需求直接关联,将第一标签文本发送至监控系统,即为将多个调用对象的数据调用需求统一发送至监控系统,可以提高数据调用效率。此外,将多个调用对象的数据调用需求统一发送至监控系统,只需对数据接口进行一次调用,可避免数据接口反复被调用而导致出错。
此外,在将第一标签文本发送给监控系统后,监控系统会基于第一标签文本从监控服务器获取各调用对象的数据,然后将各调用对象的数据发送给客户端,完成多调用对象的数据调用。
以上各步骤的处理具体可由客户端对应的通信设备来完成,所述客户端对应的通信设备可以是终端,其中,上述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个人计算机、显示终端等。
对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调用方法,应用于监控系统,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401:接收客户端的第一标签文本;
步骤S402:基于标签语法,从所述第一标签文本中识别至少两个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
步骤S403:针对每个调用对象,根据接口数据变换规则,将相应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转换成对应所述相应调用对象的数据调用请求,并将数据调用请求发送至监控服务器;
步骤S404:接收所述监控服务器基于相应数据调用请求发送的调用对象的数据,将所述至少两个调用对象的数据发送给所述客户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调用方法,接收到第一标签文本后,从第一标签文本中识别至少两个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且针对每个调用对象,将相应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转换成数据调用请求,其中,数据调用请求的数量与调用对象的数量相等;之后,将相应调用对象的数据调用请求发送给监控服务器,监控服务器会基于数据调用请求将相应调用对象的数据发送至监控系统;监控系统接收到了各调用对象对应的数据后,会将各调用对象对应的数据统一发送至客户端,可避免数据接口反复被调用而导致出错,且可提高数据调用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标签语法,从所述第一标签文本中识别至少两个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包括:
将所述第一标签文本拆分成至少两个第一标签语句;
针对每个第一标签语句,基于标签语法,识别相应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
这里,先根据第一标签文本的结构特征,将第一标签文本拆分成第一标签语句,其中,第一标签语句的数量与调用对象的数量相等;再基于标签语法,对每一个第一标签语句的内容进行识别,具体地,针对每个第一标签语句,能够识别出相应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识别的所述相应调用对象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为空时,将与所述相应调用对象对应的默认预设条件确定为与所述相应调用对象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
这里,可以根据需要预先给调用对象设置默认预设条件,如此,用户在使用客户端发起数据调用操作时,只需选择调用对象,可简便用户操作,简化数据调用机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接口数据变换规则,将相应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转换成对应所述相应调用对象的数据调用请求,包括:
根据所述相应调用对象确定监控对象;
根据所述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确定所述监控对象的操作范围;
基于数据接口的通信协议,利用所述监控对象及所述监控对象的操作范围形成所述相应数据调用请求。
这里,所述监控对象为监控服务器中的一项监控数据;所述监控对象的操作范围为所述监控数据被执行提取的范围。本实施例中,针对一个第一标签语句,可以识别出一个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而数据调用条件实质是由至少一个表达式组成。由于监控系统与监控服务器之间是通过数据接口进行通信,那么,需要将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转换成数据接口的通信协议格式数据。这里,实际应用中,预先在监控系统中存储有一关系字典,且基于关系字典,将相应调用对象翻译成监控对象,以及将对应的数据调用请求翻译成监控对象的操作范围,最后,根据翻译获得的监控对象和监控对象的操作范围,形成符合数据接口通信协议格式的数据调用请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至少两个调用对象的数据发送给所述客户端,包括:
基于标签语法,将所述至少两个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编译成第二标签文本;
将所述第二标签文本发送给所述客户端。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标签语法,将所述至少两个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编译成第二标签文本,包括:
针对每个调用对象,基于标签语法,将相应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编译成第二标签语句;
将所述至少两个调用对象的第二标签语句形成所述第二标签文本。
这里,一个调用对象,对应在第二标签文本中具有一个第二标签语句,存在多个调用对象时,则第二标签文本中有多个第二标签语句。其中,第二标签文本可以为XML格式文件,且在第二标签文本为XML格式文件时,所述标签语法为XML语法。
此外,实际上,为了便于管理与实现,第一标签文本和第二标签文本通常会设置成同一文本类型,例如,均为XML格式文件。在客户端和监控系统之间采用标签文本进行数据传输,就相当于在客户端和监控系统间建立了一种便于沟通的语言,可使得二者的数据传输更便捷,从而提高数据调用效率。
以上各步骤的处理具体可由监控系统对应的通信设备来完成,所述监控系统对应的通信设备可以是服务器。
下面结合应用实施例对本发明再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本应用实施例数据调用的过程,如图5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501:客户端确定至少两个调用对象及调用对象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基于标签语法,将所述至少两个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编译成第一标签文本;将所述第一标签文本发送至监控系统;
步骤S502:监控系统接收客户端的第一标签文本;基于标签语法,从所述第一标签文本中识别至少两个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针对每个调用对象,根据接口数据变换规则,将相应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转换成对应所述相应调用对象的数据调用请求,并将数据调用请求发送至监控服务器;接收所述监控服务器基于相应数据调用请求发送的调用对象的数据,将所述至少两个调用对象的数据发送给所述客户端;
步骤S503:客户端接收监控系统的第二标签文本;基于标签语法,从所述第二标签文本中识别至少两个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完成数据调用。
本实施例中,由于在客户端与监控系统之间采用标签文本进行数据传输,在客户端需要获取多个调用对象的数据时,可通过第一标签文本一次将多个调用对象同时发送给监控系统,然后在监控系统接收到监控服务器基于相应数据调用请求发送的调用对象的数据时,可通过第二标签文本,同时将多个调用对象的数据一次发送给客户端,可避免客户端与监控系统间的数据接口反复被调用而导致出错,可提高数据调用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客户端基于标签语法,将所述至少两个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编译成第一标签文本,包括:
针对每个调用对象,基于标签语法,将相应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编译成第一标签语句;
将所述至少两个调用对象的第一标签语句形成所述第一标签文本。
这里,第一标签文本可以为XML格式文件,且在第一标签文本为XML格式文件时,所述标签语法为XML语法。
具体地,实际应用时,客户端在形成第一标签文本后,通过数据接口将第一标签文本发送至监控系统中。由于第一标签文本中存有多个调用对象的第一标签语句,且由于第一标签语句与调用对象的数据调用需求直接关联,将第一标签文本发送至监控系统,即为将多个调用对象的数据调用需求统一发送至监控系统,可以提高数据调用效率。此外,将多个调用对象的数据调用需求统一发送至监控系统,只需对数据接口进行一次调用,可避免数据接口反复被调用而导致出错。
在一些实施例中,监控系统基于标签语法,从所述第一标签文本中识别至少两个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包括:
将所述第一标签文本拆分成至少两个第一标签语句;
针对每个第一标签语句,基于标签语法,识别相应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
这里,监控系统先根据第一标签文本的结构特征,将第一标签文本拆分成第一标签语句,其中,第一标签语句的数量与调用对象的数量相等;再基于标签语法,对每一个第一标签语句的内容进行识别,具体地,针对每个第一标签语句,能够识别出相应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监控系统在识别的所述相应调用对象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为空时,将与所述相应调用对象对应的默认预设条件确定为与所述相应调用对象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
这里,可以根据需要预先给调用对象设置默认预设条件,如此,用户在使用客户端发起数据调用操作时,只需选择调用对象,可简便用户操作,简化数据调用机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监控系统根据接口数据变换规则,将相应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转换成对应所述相应调用对象的数据调用请求,包括:
根据所述相应调用对象确定监控对象;
根据所述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确定所述监控对象的操作范围;
基于数据接口的通信协议,利用所述监控对象及所述监控对象的操作范围形成所述相应数据调用请求。
这里,所述监控对象为监控服务器中的一项监控数据;所述监控对象的操作范围为所述监控数据被执行提取的范围。本实施例中,监控系统针对一个第一标签语句,可以识别出一个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而数据调用条件实质是由至少一个表达式组成。由于监控系统与监控服务器之间是通过数据接口进行通信,那么,需要将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转换成数据接口的通信协议格式数据。这里,实际应用中,预先在监控系统中存储有一关系字典,且基于关系字典,将相应调用对象翻译成监控对象,以及将对应的数据调用请求翻译成监控对象的操作范围,最后,根据翻译获得的监控对象和监控对象的操作范围,形成符合数据接口通信协议格式的数据调用请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监控系统将所述至少两个调用对象的数据发送给所述客户端,包括:
基于标签语法,将所述至少两个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编译成第二标签文本;
将所述第二标签文本发送给所述客户端。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监控系统基于标签语法,将所述至少两个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编译成第二标签文本,包括:
针对每个调用对象,基于标签语法,将相应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编译成第二标签语句;
将所述至少两个调用对象的第二标签语句形成所述第二标签文本。
这里,第二标签文本可以为XML格式文件,且在第二标签文本为XML格式文件时,所述标签语法为XML语法。
本实施例中,在客户端和监控系统之间采用标签文本进行数据传输,就相当于在客户端和监控系统间建立了一种便于沟通的语言,可使得二者的数据传输更便捷,从而提高数据调用效率。
下面结合应用实施例对本发明再作详细的描述。
本应用实施例中,监控系统接收到客户端的第一标签文本时,识别出客户端的需求为以多对象方式返回,即,客户端需要获取多个调用对象的数据。此时,监控系统通过序列化反射方式,以调用对象为拆分单位,先拆分出第一标签文本中的至少两个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其中,数据调用条件用于对调用对象进行数据过滤;再针对每个调用对象,将相应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转换成数据调用请求。
另外,监控系统在获取到监控服务器基于数据调用请求发出的调用对象的数据后,通过标准化结构语言,把调用对象的数据通过反射方式调用set、get方法,把数据注入到要返回给客户端的调用对象中,然后将至少两个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直接返回给数据接口,实现多对象并行调用同时返回数据。
这里,所述把数据注入到要返回给客户端的调用对象,为对调用对象进行赋值的过程描述,且实际目的是将数据与调用对象进行直接关联。
此外,监控系统可以按照预先定义的结构化标签语句和语法,预设出执行条件语句,然后在实际的处理过程中,对预设出的执行条件语句进行过滤,并动态生成新的调用语句。
这里,所述预设出的执行条件语句为预先存储在监控系统中的条件语句,用于对指定的调用对象进行调用限定,即,在调用对象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进行限定,从而生成新的数据调用条件。如此,可以实现动态化标签条件过滤。
另外,监控系统在接收到客户端的第一标签文本后,根据标签文本识别出至少两个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的实现过程,包括:
1)采用CachePool类对XML配置文件进行文本结构分解,分解成结构块;其中,XML配置文件即为第一标签文本,结构块即为第一标签语句。
2)采用Decompose类对XML的节点(Node)进行分解,解析成小的单元语句;
这里所述单元语句为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的表达语句,其中,Decompose类是基于XML标签对XML的Node进行分解。
3)把解析的XML封装入Component类组件中,并在Component中存放整个生命周期;
这里,Component类组件中,采用invoke方法来判定执行,其中,具体地,语句增加可通过调用insert执行,语句删除可通过调用delete执行,语句修改可通过调用update执行,语句查询可通过调用select执行。
4)采用Executor类去调用Component中的方法,且Executor类调用Component中的方法时,对Component中的语句使用Rules类进行再次解析,其中,按Rules类规则进行语法解析后的语句为最终执行语句;
这里,所述最终执行语句为相应调用对象的数据调用请求。其中,Rules类用于语法解析,且解析对象可以为动态表达式,在解析对象为动态表达式时,用于获取动态表达式的动态结果值。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提及的CachePool类、Decompose类、Executor类、Executor类、Rules类等,均为本实施例自定义的命名,命名本身可以根据需要设定,只要所实现的功能为上述描述的功能即可。
为实现本发明实施例客户端侧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调用装置,设置在客户端,如图6所示,所述装置包括:对象确定单元601、文本编译单元602、文本发送单元603和数据获取单元604;其中,
对象确定单元601,用于确定至少两个调用对象及调用对象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
文本编译单元602,用于基于标签语法,将所述至少两个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编译成第一标签文本;
文本发送单元603,用于将所述第一标签文本发送至监控系统;
数据获取单元604,用于获取所述监控系统基于所述第一标签文本从监控服务器得到的所述至少两个调用对象的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标签语法,将所述至少两个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编译成第一标签文本,包括:
针对每个调用对象,基于标签语法,将相应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编译成第一标签语句;
将所述至少两个调用对象的第一标签语句形成所述第一标签文本。实际应用时,所述对象确定单元601、文本发送单元603和数据获取单元604可由数据调用装置的第一处理器结合第一通信接口实现;所述文本编译单元602可由数据调用装置的第一处理器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调用装置在进行数据调用时,仅以上述各程序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各程序模块的处理分配由不同的程序模块完成,即将数据调用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程序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处理。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调用装置与客户端侧的数据调用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为了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监控系统侧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调用装置,设置在监控系统,如图7所示,所述装置包括:文本接收单元701、对象识别单元702、请求转换单元703和数据转发单元704;其中,
文本接收单元701,用于接收客户端的第一标签文本;
对象识别单元702,用于基于标签语法,从所述第一标签文本中识别至少两个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
请求转换单元703,用于针对每个调用对象,根据接口数据变换规则,将相应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转换成对应所述相应调用对象的数据调用请求,并将数据调用请求发送至监控服务器;
数据转发单元704,用于接收所述监控服务器基于相应数据调用请求发送的调用对象的数据,将所述至少两个调用对象的数据发送给所述客户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标签语法,从所述第一标签文本中识别至少两个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包括:
将所述第一标签文本拆分成至少两个第一标签语句;
针对每个第一标签语句,基于标签语法,识别相应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识别的所述相应调用对象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为空时,将与所述相应调用对象对应的默认预设条件确定为与所述相应调用对象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接口数据变换规则,将相应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转换成对应所述相应调用对象的数据调用请求,包括:
根据所述相应调用对象确定监控对象;
根据所述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确定所述监控对象的操作范围;
基于数据接口的通信协议,利用所述监控对象及所述监控对象的操作范围形成所述相应数据调用请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至少两个调用对象的数据发送给所述客户端,包括:
基于标签语法,将所述至少两个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编译成第二标签文本;
将所述第二标签文本发送给所述客户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标签语法,将所述至少两个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编译成第二标签文本,包括:
针对每个调用对象,基于标签语法,将相应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编译成第二标签语句;
将所述至少两个调用对象的第二标签语句形成所述第二标签文本。
实际应用时,所述文本接收单元701、请求转换单元703和数据转发单元704可由数据调用装置的第二处理器结合第二通信接口实现;所述对象识别单元702可由数据调用装置的第二处理器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调用装置在进行数据调用时,仅以上述各程序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各程序模块的处理分配由不同的程序模块完成,即将数据调用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程序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处理。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调用装置与监控系统侧的数据调用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为了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客户端侧的数据调用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硬件实现的通信设备,具体为客户端,如图8所示,该通信设备810包括:第一处理器801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第一存储器802,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器801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
确定至少两个调用对象及调用对象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
基于标签语法,将所述至少两个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编译成第一标签文本;
将所述第一标签文本发送至监控系统;
获取所述监控系统基于所述第一标签文本从监控服务器得到的所述至少两个调用对象的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处理器801还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
针对每个调用对象,基于标签语法,将相应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编译成第一标签语句;
将所述至少两个调用对象的第一标签语句形成所述第一标签文本。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与客户端侧的数据调用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当然,实际应用时,如图8所示,该通信设备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通信接口803。通信设备中的各个组件通过第一总线系统804耦合在一起。可理解,第一总线系统804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第一总线系统804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8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第一总线系统804。
其中,第一通信接口803,用于与其它设备进行交互。
具体来说,所述第一处理器801可以通过第一通信接口803将所述第一标签文本发送至监控系统;获取所述监控系统基于所述第一标签文本从监控服务器得到的所述至少两个调用对象的数据。
可以理解,第一存储器8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FRAM,ferro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只读光盘(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可以是磁盘存储器或磁带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SRAM,Synchronous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Synchronous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DRSDRAM,Double Data Rate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SDRAM,Enhanced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LDRAM,SyncLink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RRAM,Direct Rambus Random Access Memory)。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第一存储器80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存储器802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通信设备的操作。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一处理器801中,或者由第一处理器801实现。第一处理器8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更具体地,内置有数据调用算法,即具有数据调用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第一处理器8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第一处理器8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第一处理器801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第一存储器802,第一处理器801读取第一存储器8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前述方法的步骤。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设备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DSP、可编程逻辑器件(PLD,Programmable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MCU,Micro Controller Unit)、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前述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监控系统侧的数据调用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硬件实现的通信设备,具体为监控系统,如图9所示,该通信设备910包括:第二处理器901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第二存储器902,其中,所述第二处理器901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
接收客户端的第一标签文本;
基于标签语法,从所述第一标签文本中识别至少两个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
针对每个调用对象,根据接口数据变换规则,将相应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转换成对应所述相应调用对象的数据调用请求,并将数据调用请求发送至监控服务器;
接收所述监控服务器基于相应数据调用请求发送的调用对象的数据,将所述至少两个调用对象的数据发送给所述客户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处理器901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
将所述第一标签文本拆分成至少两个第一标签语句;
针对每个第一标签语句,基于标签语法,识别相应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处理器901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
在识别的所述相应调用对象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为空时,将与所述相应调用对象对应的默认预设条件确定为与所述相应调用对象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处理器901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
根据所述相应调用对象确定监控对象;
根据所述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确定所述监控对象的操作范围;
基于数据接口的通信协议,利用所述监控对象及所述监控对象的操作范围形成所述相应数据调用请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处理器901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
基于标签语法,将所述至少两个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编译成第二标签文本;
将所述第二标签文本发送给所述客户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处理器901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
针对每个调用对象,基于标签语法,将相应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编译成第二标签语句;
将所述至少两个调用对象的第二标签语句形成所述第二标签文本。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与监控系统侧的数据调用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当然,实际应用时,如图9所示,该通信设备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通信接口903。通信设备中的各个组件通过第二总线系统904耦合在一起。可理解,第二总线系统904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第二总线系统904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9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第二总线系统904。
其中,第二通信接口903,用于与其它设备进行交互。
具体来说,所述第二处理器901可以通过第二通信接口903接收客户端的第一标签文本,以及通过第二通信接口903将数据调用请求发送至监控服务器;接收所述监控服务器基于相应数据调用请求发送的调用对象的数据,将所述至少两个调用对象的数据发送给所述客户端。
可以理解,第二存储器9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ROM、PROM、EPROM、EEPROM、FRAM、Flash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CD-ROM;磁表面存储器可以是磁盘存储器或磁带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SRAM、SSRAM、DRAM、SDRAM、DDRSDRAM、ESDRAM、SLDRAM、DRRAM。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第二存储器90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二存储器902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通信设备的操作。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二处理器901中,或者由第二处理器901实现。第二处理器9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更具体地,内置有数据调用算法,即具有数据调用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第二处理器9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第二处理器9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DSP,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第二处理器901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第二存储器902,第二处理器901读取第二存储器9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前述方法的步骤。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设备可以被一个或多个ASIC、DSP、PLD、CPLD、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MCU、Microprocessor、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前述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调用系统,如图10所示,该系统包括:
客户端1010,用于确定至少两个调用对象及调用对象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基于标签语法,将所述至少两个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编译成第一标签文本;将所述第一标签文本发送至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1020,用于接收客户端的第一标签文本;基于标签语法,从所述第一标签文本中识别至少两个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针对每个调用对象,根据接口数据变换规则,将相应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转换成对应所述相应调用对象的数据调用请求,并将数据调用请求发送至监控服务器;接收所述监控服务器基于相应数据调用请求发送的调用对象的数据,将所述至少两个调用对象的数据发送给所述客户端;
客户端1010,还用于接收监控系统的第二标签文本;基于标签语法,从所述第二标签文本中识别至少两个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完成数据调用。
需要说明的是:客户端1010及监控系统1020的具体处理过程已在上文详述,这里不再赘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即计算机存储介质,具体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存储计算机程序的第一存储器802,上述计算机程序可由通信设备810的第一处理器801执行,以完成前述方法所述步骤。再比如包括存储计算机程序的第二存储器902,上述计算机程序可由通信设备910的第二处理器901执行,以完成前述方法所述步骤。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FRAM、ROM、PROM、EPROM、EEPROM、Flash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CD-ROM等存储器。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之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数据调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客户端,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至少两个调用对象及调用对象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
基于标签语法,将所述至少两个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编译成第一标签文本;
将所述第一标签文本发送至监控系统;
获取所述监控系统基于所述第一标签文本从监控服务器得到的所述至少两个调用对象的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调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标签语法,将所述至少两个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编译成第一标签文本,包括:
针对每个调用对象,基于标签语法,将相应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编译成第一标签语句;
将所述至少两个调用对象的第一标签语句形成所述第一标签文本。
3.一种数据调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监控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客户端的第一标签文本;
基于标签语法,从所述第一标签文本中识别至少两个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
针对每个调用对象,根据接口数据变换规则,将相应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转换成对应所述相应调用对象的数据调用请求,并将数据调用请求发送至监控服务器;
接收所述监控服务器基于相应数据调用请求发送的调用对象的数据,将所述至少两个调用对象的数据发送给所述客户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调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标签语法,从所述第一标签文本中识别至少两个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包括:
将所述第一标签文本拆分成至少两个第一标签语句;
针对每个第一标签语句,基于标签语法,识别相应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调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识别的所述相应调用对象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为空时,将与所述相应调用对象对应的默认预设条件确定为与所述相应调用对象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调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接口数据变换规则,将相应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转换成对应所述相应调用对象的数据调用请求,包括:
根据所述相应调用对象确定监控对象;
根据所述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确定所述监控对象的操作范围;
基于数据接口的通信协议,利用所述监控对象及所述监控对象的操作范围形成所述相应数据调用请求。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调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至少两个调用对象的数据发送给所述客户端,包括:
基于标签语法,将所述至少两个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编译成第二标签文本;
将所述第二标签文本发送给所述客户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调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标签语法,将所述至少两个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编译成第二标签文本,包括:
针对每个调用对象,基于标签语法,将相应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编译成第二标签语句;
将所述至少两个调用对象的第二标签语句形成所述第二标签文本。
9.一种数据调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对象确定单元,用于确定至少两个调用对象及调用对象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
文本编译单元,用于基于标签语法,将所述至少两个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编译成第一标签文本;
文本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标签文本发送至监控系统;
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监控系统基于所述第一标签文本从监控服务器得到的所述至少两个调用对象的数据。
10.一种数据调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文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客户端的第一标签文本;
对象识别单元,用于基于标签语法,从所述第一标签文本中识别至少两个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
请求转换单元,用于针对每个调用对象,根据接口数据变换规则,将相应调用对象及对应的数据调用条件转换成对应所述相应调用对象的数据调用请求,并将数据调用请求发送至监控服务器;
数据转发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监控服务器基于相应数据调用请求发送的调用对象的数据,将所述至少两个调用对象的数据发送给所述客户端。
11.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包括:第一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第一存储器,
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1或2所述方法的步骤。
12.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包括:第二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第二存储器,
其中,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3至8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3.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或2所述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权利要求3至8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810873841.1A 2018-08-02 2018-08-02 数据调用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2411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73841.1A CN109241157B (zh) 2018-08-02 2018-08-02 数据调用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73841.1A CN109241157B (zh) 2018-08-02 2018-08-02 数据调用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41157A true CN109241157A (zh) 2019-01-18
CN109241157B CN109241157B (zh) 2021-09-07

Family

ID=650728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73841.1A Active CN109241157B (zh) 2018-08-02 2018-08-02 数据调用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4115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98918A (zh) * 2019-03-28 2019-08-06 中至数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解密调度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11008109A (zh) * 2019-12-06 2020-04-14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监控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31963A (zh) * 2021-03-24 2021-06-25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条件编译的实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58847A1 (en) * 2002-02-21 2003-08-21 Wissner Michael J. Scalable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CN105787013A (zh) * 2016-02-05 2016-07-20 北京天广汇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异构数据的类型名称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07291743A (zh) * 2016-03-31 2017-10-24 北京小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的调用方法和装置
CN108153803A (zh) * 2017-11-17 2018-06-12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获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280091A (zh) * 2017-01-06 2018-07-1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任务请求执行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58847A1 (en) * 2002-02-21 2003-08-21 Wissner Michael J. Scalable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CN105787013A (zh) * 2016-02-05 2016-07-20 北京天广汇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异构数据的类型名称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07291743A (zh) * 2016-03-31 2017-10-24 北京小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的调用方法和装置
CN108280091A (zh) * 2017-01-06 2018-07-1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任务请求执行方法和装置
CN108153803A (zh) * 2017-11-17 2018-06-12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获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98918A (zh) * 2019-03-28 2019-08-06 中至数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解密调度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11008109A (zh) * 2019-12-06 2020-04-14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监控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008109B (zh) * 2019-12-06 2023-09-05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监控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31963A (zh) * 2021-03-24 2021-06-25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条件编译的实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31963B (zh) * 2021-03-24 2023-09-12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条件编译的实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41157B (zh) 2021-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433769B1 (en) Composition of pattern-driven reactions in real-time dataflow programming
CN111767143B (zh) 交易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09241157A (zh) 数据调用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564527A (zh) 云计算节点的安全配置
CN106649488B (zh) 多数据源交互接口的调用方法及装置
EP4293987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based on internet-of-things device, and relate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4156300A (zh) 日志管理系统和日志管理方法
CN110581893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路由设备、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6326099B (zh) 一种用于程序跟踪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5635298A (zh) 一种基于业务隔离原理的数据采集设备统一接入系统
CN103152391A (zh) 一种日志输出方法和装置
CN106850242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389299A (zh) 工作流流程部署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3530538A (zh) 一种基于Schema的XML安全视图查询方法
CN106686148A (zh) 一种用于提高对象存储系统中对象上传速度的方法和系统
CN105577480A (zh) 一种网络连接性能的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04281488A (zh) 服务器引擎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Sergei Cyber resilient platform for Internet of Things (IIoT/IoT) ed systems: survey of architecture patterns
CN108182119A (zh) 读写分离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3961179A (zh) Soar平台的服务接入方法、系统、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2148506A (zh) 消息处理方法、装置、平台和存储介质
US20230023290A1 (en) Method for managing function based on engine,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dium
CN110417860A (zh) 文件传输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389355B (zh) 数据处理方法和终端
CN113965599A (zh) 基于通用管理业务模型的设备管理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