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40712A - 一种安全工作空间的数据迁移方法及终端、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安全工作空间的数据迁移方法及终端、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40712A
CN109240712A CN201810959869.7A CN201810959869A CN109240712A CN 109240712 A CN109240712 A CN 109240712A CN 201810959869 A CN201810959869 A CN 201810959869A CN 109240712 A CN109240712 A CN 1092407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migrated
terminal
free service
trouble fre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5986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40712B (zh
Inventor
钱建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gfor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gfor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gfor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gfor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95986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4071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2407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407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407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407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60Software deployment
    • G06F8/61Instal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48Program initiating; Program switching, e.g. by interrupt
    • G06F9/4806Task transfer initiation or dispatching
    • G06F9/4843Task transfer initiation or dispatching by program, e.g. task dispatcher, supervisor, operating system
    • G06F9/485Task life-cycle, e.g. stopping, restarting, resuming execution
    • G06F9/4856Task life-cycle, e.g. stopping, restarting, resuming execution resumption being on a different machine, e.g. task migration, virtual machine mig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全工作空间的数据迁移方法及终端、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通过第一宿主应用获取第一安全工作空间中的待迁移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安全工作空间用于与个人应用数据进行隔离;所述待迁移数据至少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安全工作空间中的应用软件以及所述应用软件对应的数据;通过所述第一宿主应用将所述待迁移数据发送至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以使得所述第二终端通过第二宿主应用对所述待迁移数据中的应用软件进行安装,对所述应用软件对应的数据进行保存。

Description

一种安全工作空间的数据迁移方法及终端、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传输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安全工作空间的数据迁移方法及终端、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办公应用和业务都转移到移动终端上进行;为了保护企业的数据信息安全,对移动终端的办公数据和应用进行保护是十分必要的。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将办公数据和办公应用存储在终端的安全工作区中;这里,安全工作区是指在终端的系统应用层,设置一个虚拟的隔离工作区,该工作区中拥有独立的文件系统、剪切板、虚拟网卡等内容,能够与个人应用数据实现有效的安全隔离,从而保证企业的信息安全。
但是,随着安全工作区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办公应用转移至安全工作区;由于安全工作区的应用越来越多、并且数据越来越复杂,如何快速迁移安全工作区应用、数据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在相关技术中,数据的迁移通常需要云端服务器协助完成;具体地,发送端需要将数据实时地更新备份至云端服务器,接收端在云端服务器下载需要的迁移数据;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办公应用涉及敏感数据,在第三方服务器进行数据备份无疑会增加数据的不安全性,同时,将数据定时备份至服务器也无法实现数据的即迁即用。另外,相关技术中对数据进行迁移时,通常是对整个系统的应用和数据进行备份和迁移,无法针对安全工作空间的数据进行选择性迁移,灵活性较差。基于上述问题,亟需一种安全工作空间的数据迁移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安全工作空间的数据迁移方法及终端、存储介质。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安全工作空间的数据迁移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宿主应用获取第一安全工作空间中的待迁移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安全工作空间用于与个人应用数据进行隔离;所述待迁移数据至少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安全工作空间中的应用软件以及所述应用软件对应的数据;
通过所述第一宿主应用将所述待迁移数据发送至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以使得所述第二终端通过第二宿主应用对所述待迁移数据中的应用软件进行安装,对所述应用软件对应的数据进行保存。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安全工作空间的数据迁移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与第二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待迁移数据;其中,所述待迁移数据至少包括应用软件以及所述应用软件对应的数据;
通过第二宿主应用将所述待迁移数据中的应用软件安装至第二安全工作空间,并将所述应用软件对应的数据保存至所述第二安全工作空间对应的安全存储区;其中,所述第二安全工作空间用于与个人应用数据进行隔离。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一终端,所述第一终端包括:获取模块和第一处理模块,其中,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通过第一宿主应用获取第一安全工作空间中的待迁移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安全工作空间用于与个人应用数据进行隔离;所述待迁移数据至少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安全工作空间中的应用软件以及所述应用软件对应的数据;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用于通过第一宿主应用将所述待迁移数据发送至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以使得所述第二终端通过第二宿主应用对所述待迁移数据进行保存和安装。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二终端,所述第二终端包括:接收模块和第二处理模块,其中: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待迁移数据;其中,所述待迁移数据至少包括应用软件以及所述应用软件对应的数据;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通过第二宿主应用将所述待迁移数据中的应用软件安装至第二安全工作空间,并将所述应用软件对应的数据保存至所述第二安全工作空间对应的安全存储区;其中,所述第二安全工作空间用于与个人应用数据进行隔离。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安全工作空间的数据迁移中的步骤。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安全工作空间的数据迁移方法中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安全工作空间的数据迁移方法及终端、存储介质,其中,首先,通过第一终端的宿主应用获取安全工作空间中的待迁移数据;其中,所述安全工作空间用于与个人应用数据进行隔离;所述待迁移数据至少包括安装于所述安全工作空间中的应用软件以及所述应用软件对应的数据;然后,所述第一宿主应用将所述待迁移数据发送至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以使得所述第二终端通过第二宿主应用对所述待迁移数据中的应用软件进行安装,对所述应用软件对应的数据进行保存。如此,第一终端通过第一宿主应用将安全工作空间中的待迁移数据直接发送至第二终端,待迁移数据无需备份至服务器,提高了数据迁移的效率和安全性;并且第二终端中的第二宿主应用在接收到待迁移数据后,可以实现对待迁移数据的安装和保存,实现数据的随迁随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全工作空间的数据迁移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安全工作空间的数据迁移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安全工作空间的数据迁移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全工作空间的数据迁移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终端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终端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硬件结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安全工作空间的数据迁移方法,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安全工作空间的数据迁移方法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通过第一宿主应用获取第一安全工作空间中的待迁移数据。
这里,步骤101通过第一宿主应用获取第一安全工作空间中的待迁移数据可以由第一终端来实现;第一终端可以为任意类型的电子设备,在实际应用中,第一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安全工作空间是指在第一终端操作系统的应用层虚拟建立一个隔离工作空间;这里,第一安全工作空间能够安装应用软件,并且具有独立的文件系统、剪切板、虚拟网卡等部件;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安全工作空间中安装的应用软件可以是封装过的应用软件;这里的封装用于修改应用软件的访问、联网等行为,也就是说,第一安全空间中安装的应用软件的访问、联网等行为将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从而使得第一安全空间中的应用与个人空间中的应用不能进行数据共享,因此,第一安全工作空间能够与原始系统中个人空间进行隔离;也就是说,第一安全工作空间可以与原始系统中个人应用数据进行隔离。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每个安全工作空间都配置有一个宿主应用,宿主应用能够管理安全工作空间中的数据、应用以及网络等。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宿主应用依赖于第一安全工作空间而存在;第一宿主应用能够管理第一安全工作空间中的数据、应用和网络,也就是说,第一宿主应用相当于一个管理应用。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全工作空间能够通过第一宿主应用将安装于上述第一安全工作空间中的应用软件进行可视化展示。具体地,第一宿主应用可以在第一终端中建立虚拟桌面,将第一安全工作空间中的应用软件显示在该虚拟桌面上;可以理解为,用户通过上述虚拟桌面,能够直观的看到第一安全工作空间中安装的应用软件;并且,用户可以在所述第一宿主应用展示的虚拟桌面上对展示的应用软件进行操作。
在一种可以实现的方式中,第一宿主应用还可以提供应用商店的服务,用户可以在该第一宿主应用提供的应用商店中下载需要使用的应用软件;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宿主应用中的应用软件都是完成封装的应用。这里,封装过程可以通过封装服务器完成,具体地,企业用户将研发的办公应用软件上传至封装服务器,封装服务器在接收到应用软件后自动对应用软件进行封装,即为上传至封装服务器的应用软件添加访问权限或修改网络连接权限等;最后,封装服务器将封装好的应用软件进行发布,以使得用户在应用商店中可以查找到该应用软件。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待迁移数据至少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安全工作空间中的应用软件以及所述应用软件对应的数据。这里,所述应用软件对应的数据可以包括应用的安装文件,以及该应用软件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型文件。此外,待迁移数据还可以包括整个第一安全工作空间内所有数据;能够实现对整个安全工作空间的克隆和拷贝。
步骤102、通过第一宿主应用将待迁移数据发送至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以使得第二终端通过第二宿主应用对所述待迁移数据进行保存和安装。
其中,步骤102,第一宿主应用将待迁移数据发送至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以使得所述第二终端通过第二宿主应用对所述待迁移数据进行保存和安装可以由第一终端来实现。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可以通过数据线与第二终端建立通信连接,也可以通过WiFi或蓝牙等无线连接的方式建立通信连接。这里,第一终端能够与一个或者多个第二终端建立通信网络连接。第一宿主应用通过该通信网络连接,将待迁移数据发送至一个或者多个第二终端。
优选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可以通过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Network,VPN)建立通信网络连接。这里,VPN网络是在公共网络上建立的专用网络,能够通过公用的网络架构(例如:互联网)来传送内网的网络资源;这是利用已加密的通道协议(Tunneling Protocol)来达到数据保密、发送端认证、消息准确性等私人消息安全效果。这种技术可以实现用不安全的网络来发送可靠、安全的消息的效果。基于上述分析,待迁移数据通过VPN组建的虚拟专业网络传输,可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进一步,第二终端在接收到待迁移数据之后,可以将迁移数据自动保存和安装至第二终端的安全工作空间,即第二安全工作空间中;这里,第二终端的第二宿主应用实现对待迁移数据的保存和安装,不需要用户进行手动安装,实现随迁随用的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安全工作空间的数据迁移方法,首先,通过第一终端的宿主应用获取安全工作空间中的待迁移数据;其中,所述安全工作空间用于与个人应用数据进行隔离;所述待迁移数据至少包括安装于所述安全工作空间中的应用软件以及所述应用软件对应的数据;然后,所述第一宿主应用将所述待迁移数据发送至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以使得所述第二终端通过第二宿主应用对所述待迁移数据中的应用软件进行安装,对应用软件对应的数据进行保存。如此,第一终端通过第一宿主应用将安全工作空间中的待迁移数据直接发送至第二终端,待迁移数据无需备份至服务器,提高了数据迁移的效率和安全性;并且第二终端中的第二宿主应用在接收到待迁移数据后,可以实现对待迁移数据的安装和保存,实现数据的随迁随用的效果。
基于前述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安全工作空间的数据迁移方法,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安全工作空间的数据迁移方法又一实现流程图,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待迁移数据。
其中,步骤201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待迁移数据可以通过第二终端来实现;第二终端可以为任意类型的电子设备,在实际应用中,第二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第一终端不同于第二终端,也就是说,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不是同一个终端。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二终端可以有多个。本实施例通过一个第二终端对接收后的情况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终端可以通过数据线与第一终端建立通信连接,也可以通过WiFi或蓝牙的方式建立通信连接。优选地,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可以通过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N)建立通信网络连接。这里,VPN网络是在公共网络上建立的专用网络,能够通过公用的网络架构(例如:互联网)来传送内网的网络资源;这是利用已加密的通道协议(Tunneling Protocol)来达到数据保密、发送端认证、消息准确性等私人消息安全效果。这种技术可以实现用不安全的网络来发送可靠、安全的消息的效果。基于上述分析,待迁移数据通过VPN组建的虚拟专业网络传输,可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进一步,待迁移数据至少包括应用软件以及所述应用软件对应的数据。这里,所述应用软件对应的数据可以包括应用的安装文件,以及该应用软件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型文件。
步骤202、通过第二宿主应用将所述待迁移数据中的应用软件安装至第二安全工作空间,并将所述应用软件对应的数据保存至所述第二安全工作空间对应的安全存储区。
其中,所述第二安全工作空间用于与个人应用数据进行隔离。
这里,步骤202通过第二宿主应用将所述待迁移数据中的应用软件安装至第二安全工作空间,并将所述应用软件对应的数据保存至所述第二安全工作空间对应的安全存储区可以由第二终端来实现。
其中,第二安全工作空间与第一安全工作空间类似,是在第二终端操作系统的应用层虚拟建立的一个隔离工作空间;这里,第二安全工作空间能够安装应用软件,并且具有独立的文件系统、剪切板、虚拟网卡,从而也能够与第二终端中的个人应用数据隔离。
另外,第二宿主应用能够管理第二安全工作空间中的数据、应用和网络;并且,第二宿主应用可以将安装于第二安全工作空间中的应用软件进行可视化展示;具体地,第二宿主应用可以在第二终端中建立虚拟桌面,将第二安全工作空间中的应用软件显示在该虚拟桌面上;可以理解为,用户通过上述虚拟桌面,能够直观的看到安装于第二安全工作空间中的应用软件;并且,用户可以在所述第二宿主应用展示的虚拟桌面上对展示的应用软件进行操作。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每个安全工作空间可以对应一个安全存储区域;这里,安全存储区域可以是终端设备中的物理存储空间。第二终端通过第二宿主应用自动将待迁移数据中的应用软件进行安装,且将应用软件对应的数据保存至第二安全工作空间对应的安全存储区,使得待迁移数据在迁移完成后可以直接使用,达到随迁随用的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安全工作空间的数据迁移方法,首先,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待迁移数据;然后,通过第二宿主应用将所述待迁移数据中的应用软件安装至第二安全工作空间,并将所述应用软件对应的数据保存至所述第二安全工作空间对应的安全存储区。如此,第二终端能够直接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待迁移数据,可见,待迁移数据无需备份至服务器,提高了数据迁移的效率和安全性;并且第二终端中的第二宿主应用在接收到待迁移数据后,可以实现对待迁移数据的安装和保存,实现数据的随迁随用的效果。
基于前述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安全工作空间的数据迁移方法,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安全工作空间的数据迁移方法又一实现流程图,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第一终端通过第一宿主应用获取选择信息。
其中,所述选择信息用于表征用户选择的所述第一安全工作空间中的待迁移数据对应的标识信息。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每个应用软件或者每组数据都有唯一的标识信息,也就是说,一个标识信息可以唯一代表一个应用软件或者一组数据。第一宿主应用在获取用户的选择信息后,分析选择信息中包含的标识信息,这样,第一宿主应用就可以获知用户选择的是哪些应用软件和数据,因此,在相应的存储空间中获取标识信息对应的数据。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宿主应用可以通过虚拟桌面向用户展示当前第一安全工作空间的所有应用软件及相关数据。第一宿主应用可以通过弹出选择菜单让用户勾选需要迁移的应用和数据,或者设置拖拽模式使用户在虚拟桌面上拖拽待迁移数据的图标来获取需要迁移的应用软件或者数据的标识信息。
步骤302、第一终端中第一宿主应用根据所述选择信息,获取所述选择信息表征的标识信息对应的待迁移数据。
这里,第一宿主应用获取选择信息之后,通过解析选择信息中的内容,可以获知用户选择了哪些应用软件和数据;从而在存储空间的对应位置中获取该应用软件和数据。
步骤303、第一终端通过第一宿主应用将所述待迁移数据进行打包和压缩。
步骤304、第一终端获取目标账户信息。
其中,账户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终端;所述目标账户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终端。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可以获取与第一终端建立通信连接的所有终端,通过第一宿主应用的虚拟桌面展示给用户。第一宿主应用通过提示消息,指示用户从所有的终端中选择需要发送的终端,并获取选中的终端的账户信息;这里,用户可以选择一个或者多个终端。
步骤305、第一终端将所述打包和压缩后的待迁移数据发送至目标账户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终端。
步骤306、第二终端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待迁移数据。
其中,所述待迁移数据至少包括应用软件以及所述应用软件对应的数据。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二终端还需要通过第二宿主应用提示用户是否允许迁移,当第二终端接收到用户的允许迁移指令之后,第二终端才能够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待迁移数据。
步骤307、第二终端通过所述第二宿主应用对所述待迁移数据执行解压操作。
步骤308、第二终端通过第二宿主应用将解压后的待迁移数据中的应用软件虚拟安装至所述第二安全工作空间,将所述应用软件对应的数据保存至所述第二安全工作空间对应的安全存储区。
其中,所述虚拟安装用于通过第二宿主应用代理执行安装过程。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二终端将第二安全工作空间中的安装权限交给第二宿主应用;第二宿主应用在接收到待迁移数据后,代理所述第二终端执行对待迁移数据中的应用软件进行安装。也就是说,将安装应用软件的代码加载至第二宿主应用的进程中执行,并不需要在第二终端的原始系统中进行注册执行。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与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关步骤的解释可以参照其他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安全工作空间的数据迁移方法,首先,第一终端通过第一宿主应用将安全工作空间中的待迁移数据直接发送至第二终端,待迁移数据无需备份至服务器,提高了数据迁移的效率和安全性;并且第二终端中的第二宿主应用在接收到待迁移数据后,可以实现对待迁移数据的安装和保存,实现数据的随迁随用的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安全工作空间的数据迁移方法,可以应用于图4所示的场景中。其中,图4能够实现两个终端之间的数据迁移;第一终端41内的第一安全工作空间包括第一宿主应用和相应的安全存储区,其中第一宿主应用管理安全应用1、安全应用2和安全应用3;安全应用1、安全应用2和安全应用3将对应的应用数据1、应用数据2和应用数据3分别存储于对应的安全存储区中。第二终端42内的第二安全工作空间包括第二宿主应用和相应的安全存储区,其中第二宿主应用管理安全应用3和安全应用4;安全应用3和安全应用4将对应的应用数据3和应用数据4分别存储于对应的安全存储区中。在该系统结构中,第一终端41将安全应用2迁移至第二终端42;具体地,第一宿主应用将安全应用2和其对应的应用数据2打包并压缩发送至第二终端42,第二宿主应用在接收到待迁移数据之后,将安全应用2安装至第二安全工作空间中,将安全应用2对应的应用数据2保存至第二安全工作空间对应的安全存储区中。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一终端,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终端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终端500包括:获取模块501和第一处理模块502其中:
所述获取模块501,用于通过第一宿主应用获取第一安全工作空间中的待迁移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安全工作空间用于与个人应用数据进行隔离,;所述待迁移数据至少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安全工作空间中的应用软件以及所述应用软件对应的数据;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502,用于通过第一宿主应用将所述待迁移数据发送至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以使得所述第二终端通过第二宿主应用对所述待迁移数据进行保存和安装。
优选地,第一安全工作空间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宿主应用将安装于所述第一安全工作空间中的应用软件进行可视化展示。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全工作空间用于与个人应用数据进行隔离,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宿主应用将封装后的应用软件下载并安装至所述第一安全工作空间内,以使得所述第一安全工作空间与所述个人应用数据进行隔离。
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模块501具体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宿主应用获取选择信息;所述选择信息用于表征用户选择的所述第一安全工作空间中的待迁移数据对应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一宿主应用根据所述选择信息,获取所述选择信息表征的标识信息对应的待迁移数据。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处理模块502具体用于,通过第一宿主应用将所述待迁移数据进行打包和压缩;获取目标账户信息;其中,所述账户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终端;所述目标账户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将所述打包和压缩后的待迁移数据发送至目标账户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终端。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二终端,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二终端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所述第二终端600包括:接收模块601和第二处理模块602其中:
所述接收模块601,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待迁移数据;其中,所述待迁移数据至少包括应用软件以及所述应用软件对应的数据;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602,用于通过第二宿主应用将所述待迁移数据中的应用软件安装至第二安全工作空间,并将所述应用软件对应的数据保存至所述第二安全工作空间对应的安全存储区;其中,所述第二安全工作空间用于与个人应用数据进行隔离;
优选地,所述第二安全工作空间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宿主应用将安装于所述第二安全工作空间中的应用软件进行可视化展示。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处理模块602具体用于,通过所述第二宿主应用对所述待迁移数据执行解压操作;通过第二宿主应用将解压后的待迁移数据中的应用软件虚拟安装至所述第二安全工作空间,将所述应用软件对应的数据保存至所述第二安全工作空间对应的安全存储区;其中,所述虚拟安装用于通过第二宿主应用代理执行安装过程。
基于上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中各单元的硬件实现,为了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工作空间的数据迁移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如图7所示,所述装置70包括:处理器71和配置为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72,
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器71配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前述实施例一至三中的方法步骤。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72,上述计算机程序可由终端70的处理器71执行,以完成前述方法所述步骤。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FRAM,ferromagnetic randomaccess memory)、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只读光盘(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等存储器。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应理解,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发明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安全工作空间的数据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宿主应用获取第一安全工作空间中的待迁移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安全工作空间用于与个人应用数据进行隔离;所述待迁移数据至少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安全工作空间中的应用软件以及所述应用软件对应的数据;
通过所述第一宿主应用将所述待迁移数据发送至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以使得所述第二终端通过第二宿主应用对所述待迁移数据中的应用软件进行安装,对所述应用软件对应的数据进行保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全工作空间用于与个人应用数据进行隔离,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宿主应用将封装后的应用软件下载并安装至所述第一安全工作空间内,以使得所述第一安全工作空间与所述个人应用数据进行隔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第一宿主应用获取第一安全工作空间中的待迁移数据,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宿主应用获取选择信息;其中,所述选择信息用于表征用户选择的所述第一安全工作空间中的待迁移数据对应的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宿主应用根据所述选择信息,获取所述选择信息表征的标识信息对应的待迁移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第一宿主应用将所述待迁移数据发送至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宿主应用将所述待迁移数据进行打包和压缩;
获取目标账户信息;其中,所述账户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终端;所述目标账户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终端;
将所述打包和压缩后的待迁移数据发送至目标账户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终端。
5.一种安全工作空间的数据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二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待迁移数据;其中,所述待迁移数据至少包括应用软件以及所述应用软件对应的数据;
通过第二宿主应用将所述待迁移数据中的应用软件安装至第二安全工作空间,并将所述应用软件对应的数据保存至所述第二安全工作空间对应的安全存储区;其中,所述第二安全工作空间用于与个人应用数据进行隔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宿主应用将所述待迁移数据中的应用软件安装至第二安全工作空间,并将所述应用对应的数据保存至所述第二安全工作空间对应的安全存储区,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宿主应用对所述待迁移数据执行解压操作;
通过第二宿主应用将解压后的待迁移数据中的应用软件虚拟安装至所述第二安全工作空间,将所述应用软件对应的数据保存至所述第二安全工作空间对应的安全存储区;
其中,所述虚拟安装用于通过第二宿主应用代理执行安装过程。
7.一种第一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包括:获取模块和第一处理模块,其中,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通过第一宿主应用获取第一安全工作空间中的待迁移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安全工作空间用于与个人应用数据进行隔离;所述待迁移数据至少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安全工作空间中的应用软件以及所述应用软件对应的数据;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用于通过第一宿主应用将所述待迁移数据发送至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以使得所述第二终端通过第二宿主应用对所述待迁移数据进行保存和安装。
8.一种第二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包括:接收模块和第二处理模块,其中: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待迁移数据;其中,所述待迁移数据至少包括应用软件以及所述应用软件对应的数据;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通过第二宿主应用将所述待迁移数据中的应用软件安装至第二安全工作空间,并将所述应用软件对应的数据保存至所述第二安全工作空间对应的安全存储区;其中,所述第二安全工作空间用于与个人应用数据进行隔离。
9.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4或者5至6任一项所述安全工作空间的数据迁移方法中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4或者5至6任一项所述安全工作空间的数据迁移方法中的步骤。
CN201810959869.7A 2018-08-22 2018-08-22 一种安全工作空间的数据迁移方法及终端、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2407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59869.7A CN109240712B (zh) 2018-08-22 2018-08-22 一种安全工作空间的数据迁移方法及终端、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59869.7A CN109240712B (zh) 2018-08-22 2018-08-22 一种安全工作空间的数据迁移方法及终端、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40712A true CN109240712A (zh) 2019-01-18
CN109240712B CN109240712B (zh) 2022-03-22

Family

ID=650685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59869.7A Active CN109240712B (zh) 2018-08-22 2018-08-22 一种安全工作空间的数据迁移方法及终端、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4071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06810A1 (zh) * 2020-07-09 2022-01-13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管理方法、装置、电子元件以及终端设备
CN114722384A (zh) * 2022-06-02 2022-07-08 南京中成越科技有限公司 端对端远程通讯的风险数据传输处理方法、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36055A1 (en) * 2005-04-13 2006-10-19 Hitachi, Ltd. Storage system, data migration managing system, and data migration managing method
CN104113574A (zh) * 2013-04-19 2014-10-22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广域网可信虚拟机的安全迁移方法及系统
CN106445663A (zh) * 2016-09-14 2017-02-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应用数据的迁移方法及装置
CN106454805A (zh) * 2016-09-14 2017-02-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445641A (zh) * 2016-11-02 2017-02-22 深圳前海生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离散计算节点上安全虚拟平台间的数据迁移方法
CN108076011A (zh) * 2016-11-10 2018-05-25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可信执行环境数据迁移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36055A1 (en) * 2005-04-13 2006-10-19 Hitachi, Ltd. Storage system, data migration managing system, and data migration managing method
CN104113574A (zh) * 2013-04-19 2014-10-22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广域网可信虚拟机的安全迁移方法及系统
CN106445663A (zh) * 2016-09-14 2017-02-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应用数据的迁移方法及装置
CN106454805A (zh) * 2016-09-14 2017-02-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445641A (zh) * 2016-11-02 2017-02-22 深圳前海生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离散计算节点上安全虚拟平台间的数据迁移方法
CN108076011A (zh) * 2016-11-10 2018-05-25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可信执行环境数据迁移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06810A1 (zh) * 2020-07-09 2022-01-13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管理方法、装置、电子元件以及终端设备
CN114722384A (zh) * 2022-06-02 2022-07-08 南京中成越科技有限公司 端对端远程通讯的风险数据传输处理方法、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40712B (zh) 2022-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19374B (zh) 使用替代服务器名称选择性地提供相互传输层安全
CN102202049B (zh) 用于多虚拟机设备的网络策略实现
CN107925685B (zh) 用于安全网页浏览的重定向器
US20210349750A1 (en) Enforcing compliance rules using guest management components
US8694786B2 (en) Virtual machine images encryption using trusted computing group sealing
US10025612B2 (en) Enforcing compliance rules against hypervisor and host device using guest management components
CN106201566B (zh) 利博伟特软件热升级方法及设备
US20120192175A1 (en) Method and System to Accelerate Copying of Virtual Machine Images
CN111367599B (zh) 一种软件分层管理系统
CN105637523A (zh) 用于移动设备管理类型保护的安全客户端驱动映射和文件存储系统
CN103634128B (zh) 虚拟机放置策略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1242261B (zh) 一种基于操作系统桌面的vpn连接分离方法
CN105308561A (zh) 使用云同步数据提供本机桌面
JP6018316B2 (ja) 端末認証登録システム、端末認証登録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8268211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685136A (zh) 一种多网络环境隔离方法及终端
CN105338048A (zh) 一种虚拟桌面基础架构下的文件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09635581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US9887842B2 (en) Binding software application bundles to a physical execution medium
US11329957B2 (en) Centralized management of remote endpoint devices
CN105653326A (zh) 一种批量Linux系统安装及检测的系统及方法
CN109240712A (zh) 一种安全工作空间的数据迁移方法及终端、存储介质
CN103473037A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JP2019505040A (ja) 大規模分散スケールアウトデータシステムをバックアップ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4484291B (zh) 一种建立设备映射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