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24315A - 可视化光动力治疗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可视化光动力治疗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24315A
CN109224315A CN201811067538.9A CN201811067538A CN109224315A CN 109224315 A CN109224315 A CN 109224315A CN 201811067538 A CN201811067538 A CN 201811067538A CN 109224315 A CN109224315 A CN 1092243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output
video image
laser
electr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6753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永红
顾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106753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24315A/zh
Publication of CN1092243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243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61N5/0613Apparatus adapted for a specific treatment
    • A61N5/062Photodynamic therapy, i.e. excitation of an ag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61N5/067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using laser ligh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61N2005/063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comprising light transmitting means, e.g. optical fibr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Path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Radiation-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可视化光动力治疗系统,其中,该系统包括:电子内镜系统10和光动力治疗激光系统20;所述电子内镜系统10包括:电子内镜101,冷光源主机102和摄像主机103;所述光动力治疗激光系统20包括:光动力治疗激光光源201,输出光纤202和光开关模块203;所述光开关模块203包括:所述光调制器2031;所述摄像主机103输出的电子光学时序信号,发送至所述光开关模块203,以控制所述光调制器2031的接通和关断;所述光动力治疗激光光源201输出的治疗激光,发送至所述光开关模块203,经所述光调制器2031进行同步开关调制,形成同步脉冲治疗激光,并通过所述输出光纤202传输至所述电子内镜101,以照射目标组织。

Description

可视化光动力治疗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视化光动力治疗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是全球癌症高发区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在今年2月3日发表了《全球癌症报告》,研究称2012年中国癌症新增病例居全球之首,近50%新增病例发生在中国。而且,食管癌、胃癌、肝癌和肺癌4大恶性肿瘤在我国的新增病例和死亡人数均居世界首位。以食管癌为例,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新增食管癌约26万例,发病率为16.7/10万人,死亡率为13.4/10万人,无论发病还是死亡人数均占世界半数以上。由于尚无有效的早期无创诊断方法,80%以上患者发现时即为中晚期。手术需开胸,对患者创伤大;放化疗全身毒副作用强,降低机体正常免疫功能,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差,且远期生存率尚不理想。
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一种符合21世纪肿瘤治疗发展方向(靶向、局部、个体化)的新技术,具有靶向性、局部治疗、个性化治疗等优点,与手术、化疗、放疗并列为肿瘤治疗的四种主要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多种内窥镜下的肿瘤治疗。但是,光动力治疗光源输出功率较高,可使内窥镜电荷耦合元件(CCD,Charge-coupled Device)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探测器饱和,显示屏呈亮白一片。而且治疗激光波长可以是630nm波段,也可以是532nm波段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医生处于盲视状态,无法实时判断治疗光纤在腔道内的位置和病灶反应,这是目前所有电子内窥镜下PDT面临的共性问题。
盲视下进行光动力治疗操作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增加了研究光动力治疗量效关系、治疗剂量优化的难度,限制了相关新型光敏药物、剂量实时监测调控技术等基础研究领域的发展,大大降低了治疗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增加了手术风险,严重阻碍了内窥镜下光动力治疗基础研究的拓展与临床应用推广。
现有解决方法包括:1)滤波技术,在CCD或CMOS前端的光学镜组增镀治疗激光的截止膜,但该方法针对不同治疗激光需要增镀不同的截止膜,即不同治疗激光必需使用对应的专门电子内镜,增加了临床治疗的复杂性,而且针对治疗激光的截止膜引入严重色偏,限制了其临床应用;2)展波技术,利用光学斩波器斩波,CCD或CMOS曝光期间阻挡激光输出,在读出期间,激光输出。该方法避免了滤波技术缺点,但是由于展波器的占空比取决于斩波轮的开孔大小,因此,CCD或CMOS曝光时间改变时,必须更换对应展波轮,而且,斩波轮的开孔通过机械加工实现的,无法满足临床应用中CCD或CMOS曝光时间的任意改变。因此,亟需研发满足临床需求的光动力治疗的可视化电子内镜系统,以保证内镜下光动力治疗的准确、可控和组织高清可见。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视化光动力治疗系统,实现在光动力治疗激光照射和电子光学信号读出时分复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视化光动力治疗系统,包括:
电子内镜系统10和光动力治疗激光系统20;
所述电子内镜系统10包括:电子内镜101,冷光源主机102和摄像主机103;
所述光动力治疗激光系统20包括:光动力治疗激光光源201,输出光纤202和光开关模块203;所述光开关模块203包括:所述光调制器2031;
所述摄像主机103输出的电子光学时序信号,发送至所述光开关模块203,以控制所述光调制器2031的接通和关断;
所述光动力治疗激光光源201输出的治疗激光,发送至所述光开关模块203,经所述光调制器2031进行同步开关调制,形成同步脉冲治疗激光,并通过所述输出光纤202传输至所述电子内镜101,以照射目标组织。
可选的,所述电子内镜系统10还包括:内镜监视器104;
所述冷光源主机102与所述电子内镜101连接,所述冷光源主机102输出的冷光源通过所述电子内镜101照射所述目标组织,并在所述内镜监视器104显示所述目标组织的图像信息。
可选的,所述电子内镜101包括:电子光学模块,软质内镜端部、器械通道、操作手柄和数据接头。
可选的,所述电子光学时序信号具体为电荷耦合元件CCD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芯片的曝光和读出的时序信号,其中,高电平对应的曝光信号,低电平对应的读出信号。
可选的,所述光开关模块203还包括:输入端2032,传输光纤2033,透镜2034,透镜2035,传输光纤2036,连接器2037和触发端口2038。
可选的,所述输出的电子光学时序信号,发送至所述光开关模块203,以控制所述光调制器2031的接通和关断,包括:
所述电子光学时序信号通过触发端口2038加载到所述光开关模块203,若当前输出的电子光学时序信号为高电平信号,则所述光调制器2031关断;若当前输出的电子光学时序信号为低电平信号,则所述光调制器2031开启。
可选的,所述光动力治疗激光光源201输出的治疗激光,发送至所述光开关模块203,经所述光调制器2031进行同步开关调制,形成同步脉冲治疗激光,并通过所述输出光纤202传输至所述电子内镜101,包括:
所述光动力治疗激光光源201输出的治疗激光,由光开关模块203的所述输入端2032进入所述传输光纤2033,再经所述透镜2034形成平行光,经所述光调制器2031进行同步开关调制,产生同步光脉冲,再经所述透镜2035耦合进入所述传输光纤2036,产生同步脉冲治疗激光,再经所述连接器2037进入所述输出光纤202传输至所述电子内镜101。
可选的,所述电子光学模块安装在所述软质内镜端部的先端部,所述电子光学模块采用直径大于等于3.0mm的光学系统,且所述电子光学模块中的CCD或CMOS芯片采用≤1/4″,至少48万有效像素的CCD或CMOS,镜头视场角100°或以上。
可选的,所述光调制器2031包括:数字微镜器件DMD,空间光调制器SLM等可编程器件。
可选的,所述光动力治疗激光光源201输出波长为可见光波段的激光,输出功率在0-3W范围内;
所述输出光纤202为光纤端面输出或光纤侧面输出,若为光纤侧面输出,则光纤的出光区域长度在10-200mm范围内。
由上可见,本申请方案提成了一套具有光调制器2031的光动力治疗激光系统,并通过摄像主机103输出的电子光学时序信号,发送至所述光开关模块203,以控制所述光调制器2031的接通和关断,从而在治疗激光发送至所述光开关模块203之后,可以通过所述光调制器2031进行同步开关调制,形成同步脉冲治疗激光,实现在光动力治疗激光照射和电子光学信号读出时分复用,满足了临床应用中电子光学信号曝光时间任意改变的状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视化光动力治疗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视化光动力治疗系统的实体示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同步脉冲信号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动力治疗激光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视化光动力治疗系统的另一个实体示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申请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文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申请的说明,其本身并没有特定的意义。
实施例一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视化光动力治疗系统,实现在光动力治疗激光照射和电子光学信号读出时分复用,请参阅图1,该可视化光动力治疗系统包括:
电子内镜系统10和光动力治疗激光系统20;
所述电子内镜系统10包括:电子内镜101,冷光源主机102和摄像主机103;
进一步的,所述电子内镜系统10还包括:内镜监视器104;
具体的,所述冷光源主机102与所述电子内镜101连接,所述冷光源主机102输出的冷光源通过所述电子内镜101照射所述目标组织,并在所述内镜监视器104显示所述目标组织的图像信息。
具体的,所述电子内镜适用于532nm,630nm等多种波段的治疗激光。
进一步的,所述电子内镜101包括:电子光学模块,软质内镜端部、器械通道、操作手柄和数据接头。所述电子光学模块安装在所述软质内镜端部的先端部,所述电子光学模块采用直径大于等于3.0mm的光学系统,且所述电子光学模块中的CCD或CMOS芯片采用≤1/4″,至少48万有效像素的CCD或CMOS,镜头视场角100°或以上。所述软质内镜端部是使用软性材料制造而成的,且其先端部具有弯曲的功能。所述器械通道直径大于等于2.8mm。
可选的,所述电子光学时序信号具体为电荷耦合元件CCD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芯片的曝光和读出的时序信号,其中,高电平对应的曝光信号,低电平对应的读出信号。
所述光动力治疗激光系统20包括:光动力治疗激光光源201,输出光纤202和光开关模块203;所述光开关模块203包括:所述光调制器2031;
进一步的,所述光开关模块203还包括:输入端2032,传输光纤2033,透镜2034,透镜2035,传输光纤2036,连接器2037和触发端口2038。
可选的,所述光调制器2031可以为:数字微镜器件(Digital Micro-mirrorDevice)DMD,空间光调制器(Spatial Light Modulator)SLM等可编程器件。
所述摄像主机103输出的电子光学时序信号,发送至所述光开关模块203,以控制所述光调制器2031的接通和关断;
具体的,所述电子光学时序信号通过触发端口2038加载到所述光开关模块203,若当前输出的电子光学时序信号为高电平信号,则所述光调制器2031关断;若当前输出的电子光学时序信号为低电平信号,则所述光调制器2031开启。
所述光动力治疗激光光源201输出的治疗激光,发送至所述光开关模块203,经所述光调制器2031进行同步开关调制,形成同步脉冲治疗激光,并通过所述输出光纤202传输至所述电子内镜101,以照射目标组织。
具体的,所述光动力治疗激光光源201输出的治疗激光,由光开关模块203的所述输入端2032进入所述传输光纤2033,再经所述透镜2034形成平行光,经所述光调制器2031进行同步开关调制,产生同步光脉冲,再经所述透镜2035耦合进入所述传输光纤2036,产生同步脉冲治疗激光,再经所述连接器2037进入所述输出光纤202传输至所述电子内镜101
具体的,所述光动力治疗激光光源201输出波长为可见光波段的激光,输出功率在0-3W范围内;
所述输出光纤202为光纤端面输出或光纤侧面输出,若为光纤侧面输出,则光纤的出光区域长度在10-200mm范围内。
由上可见,本申请方案提成了一套具有光调制器2031的光动力治疗激光系统,并通过摄像主机103输出的电子光学时序信号,发送至所述光开关模块203,以控制所述光调制器2031的接通和关断,从而在治疗激光发送至所述光开关模块203之后,可以通过所述光调制器2031进行同步开关调制,形成同步脉冲治疗激光,实现在光动力治疗激光照射和电子光学信号读出时分复用,满足了临床应用中电子光学信号曝光时间任意改变的状况。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本申请的可视化光动力治疗系统对于任何波长的治疗激光都适用,不像滤光技术,针对不同的治疗激光,需要更换不同光谱参数的CCD或CMOS电子光学系统。更重要的是,解决了斩波器存在的曝光时间和展波轮占空比一一对应矛盾,即曝光时间改变,必须更换对应占空比的展波轮,严重影响了其实用性的问题。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2,为了更直观的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法,本申请提供了一个应用例。以光调制器2031为DMD作为例子,如图2至图5所示,包括以下内容:
电子内镜系统10和光动力治疗激光系统20;
所述电子内镜系统10包括:电子内镜101,冷光源主机102和摄像主机103;
进一步的,所述电子内镜系统10还包括:内镜监视器104;
具体的,所述冷光源主机102与所述电子内镜101连接,所述冷光源主机102输出的冷光源通过所述电子内镜101照射所述目标组织,并在所述内镜监视器104显示所述目标组织的图像信息。
具体的,所述电子内镜适用于532nm,630nm等多种波段的治疗激光。
所述光动力治疗激光系统20包括:光动力治疗激光光源201,输出光纤202和光开关模块203;所述光开关模块203包括:所述光调制器2031;
进一步的,所述光开关模块203还包括:输入端2032,传输光纤2033,透镜2034,透镜2035,传输光纤2036,连接器2037和触发端口2038。
所述摄像主机103输出的电子光学时序信号,发送至所述光开关模块203,以控制所述光调制器2031的接通和关断;
所述光动力治疗激光光源201输出的治疗激光,发送至所述光开关模块203,经所述光调制器2031进行同步开关调制,形成同步脉冲治疗激光,并通过所述输出光纤202传输至所述电子内镜101,以照射目标组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摄像主机103输出的CCD或CMOS芯片的曝光和读出时序信号如图3的a段信号所示,高电平对应曝光阶段,低电平对应读出阶段,该时序信号通过触发端口2038加载到光开关模块203,控制DMD(光调制器2031)同步阻断或接通光路,同步信号如图3的b段信号所示,高电平对应光路阻断,低电平对应光路接通,产生同步输出光脉冲,如图3的c段信号所示,高电平对应有光输出,低电平对应无光输出,或相反。如图4所示,光动力治疗激光光源201输出的治疗激光,由光开关模块203的所述输入端2032进入所述传输光纤2033,再经所述透镜2034形成平行光,经所述光调制器2031进行同步开关调制,产生同步光脉冲,再经所述透镜2035耦合进入所述传输光纤2036,产生同步脉冲治疗激光,再经所述连接器2037进入所述输出光纤202传输至所述电子内镜101,照射目标组织30(如图5所示)。实现在光动力治疗激光照射和电子光学信号读出时分复用,CCD或CMOS芯片曝光与激光照射交替的工作模式,达到光动力治疗过程中可视的效果,而且不存在滤光技术引入的色偏问题,同时,该技术对于任何波长的治疗激光都适用,不像滤光技术,针对不同的治疗激光,需要更换不同光谱参数的CCD或CMOS电子光学系统。更重要的是,解决了斩波器存在的曝光时间和展波轮占空比一一对应矛盾,即曝光时间改变,必须更换对应占空比的展波轮,严重影响了其实用性。而本申请的DMD方案通过软件控制其开关状态,所述光动力治疗激光光源201输出波长为可见光波段的激光,输出功率在0-3W范围内;所述输出光纤202为光纤端面输出或光纤侧面输出,若为光纤侧面输出,则光纤的出光区域长度在10-200mm范围内。
同时,为了实现治疗激光光斑边界可见,本申请还提出了DMD少部分像素常开和多部分像素开关调制技术,使DMD多数像素按照上述开关调控过程工作的同时,让一小部分像素处于常开状态,保证在CCD或CMOS曝光过程仍有部分治疗激光照射,用于识别光斑照射区域,并利用伪彩显示光斑边界线,而且可以同时显示治疗激光强度的三维曲线,用于直观显示治疗激光在组织上的强度分布,有利于控制治疗激光剂量,提高疗效。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可读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可读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便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它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都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为对本申请所提供的可视化光动力治疗系统的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可视化光动力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子内镜系统(10)和光动力治疗激光系统(20);
所述电子内镜系统(10)包括:电子内镜(101),冷光源主机(102)和摄像主机(103);
所述光动力治疗激光系统(20)包括:光动力治疗激光光源(201),输出光纤(202)和光开关模块(203);
所述光开关模块(203)包括:所述光调制器(2031);
所述摄像主机(103)输出的电子光学时序信号,发送至所述光开关模块(203),以控制所述光调制器(2031)的接通和关断;
所述光动力治疗激光光源(201)输出的治疗激光,发送至所述光开关模块(203),经所述光调制器(2031)进行同步开关调制,形成同步脉冲治疗激光,并通过所述输出光纤(202)传输至所述电子内镜(101),以照射目标组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内镜系统(10)还包括:内镜监视器(104);
所述冷光源主机(102)与所述电子内镜(101)连接,所述冷光源主机(102)输出的冷光源通过所述电子内镜(101)照射所述目标组织,并在所述内镜监视器(104)显示所述目标组织的图像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内镜(101)包括:电子光学模块,软质内镜端部、器械通道、操作手柄和数据接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光学时序信号具体为电荷耦合元件CCD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芯片的曝光和读出的时序信号,其中,高电平对应的曝光信号,低电平对应的读出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开关模块(203)还包括:输入端(2032),传输光纤(2033),透镜(2034),透镜(2035),传输光纤(2036),连接器(2037)和触发端口(203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的电子光学时序信号,发送至所述光开关模块(203),以控制所述光调制器(2031)的接通和关断,包括:
所述电子光学时序信号通过触发端口(2038)加载到所述光开关模块(203);
若当前输出的电子光学时序信号为高电平信号,则所述光调制器(2031)关断;
若当前输出的电子光学时序信号为低电平信号,则所述光调制器(2031)开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动力治疗激光光源(201)输出的治疗激光,发送至所述光开关模块(203),经所述光调制器(2031)进行同步开关调制,形成同步脉冲治疗激光,并通过所述输出光纤(202)传输至所述电子内镜(101),包括:
所述光动力治疗激光光源(201)输出的治疗激光,由光开关模块(203)的所述输入端(2032)进入所述传输光纤(2033),再经所述透镜(2034)形成平行光,经所述光调制器(2031)进行同步开关调制,产生同步光脉冲,再经所述透镜(2035)耦合进入所述传输光纤(2036),产生同步脉冲治疗激光,再经所述连接器(2037)进入所述输出光纤(202)传输至所述电子内镜(101)。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光学模块安装在所述软质内镜端部的先端部,所述电子光学模块采用直径大于等于3.0mm的光学系统,且所述电子光学模块中的CCD或CMOS芯片采用≤1/4″,至少48万有效像素的CCD或CMOS,镜头视场角100°或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调制器(2031)包括:数字微镜器件DMD,空间光调制器SL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动力治疗激光光源(201)输出波长为可见光波段的激光,输出功率在0-3W范围内;
所述输出光纤(202)为光纤端面输出或光纤侧面输出,若为光纤侧面输出,则光纤的出光区域长度在10-200mm范围内。
CN201811067538.9A 2018-09-13 2018-09-13 可视化光动力治疗系统 Pending CN1092243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67538.9A CN109224315A (zh) 2018-09-13 2018-09-13 可视化光动力治疗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67538.9A CN109224315A (zh) 2018-09-13 2018-09-13 可视化光动力治疗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24315A true CN109224315A (zh) 2019-01-18

Family

ID=65058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67538.9A Pending CN109224315A (zh) 2018-09-13 2018-09-13 可视化光动力治疗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2431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98451A (zh) * 2019-04-30 2019-07-12 东北大学 一种内窥成像指导的光热治疗装置
CN112034616A (zh) * 2020-08-31 2020-12-04 同济大学 用于可扩展低能激光超高速扫描的可变透镜及应用
CN112642064A (zh) * 2020-12-22 2021-04-13 沈阳雷卓激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间隙发射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18481A (zh) * 2004-12-08 2005-05-25 山东师范大学 用于光动力疗法的全固态紫、红双色激光器
EP2433556A1 (en) * 2010-09-24 2012-03-28 Fujifilm Corporation Electronic endoscope system
CN103920248A (zh) * 2014-04-29 2014-07-16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同步光动力治疗装置
CN103933671A (zh) * 2014-04-22 2014-07-23 天津大学 一种精准化光动力治疗系统
CN104740786A (zh) * 2015-02-03 2015-07-01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精准血管光动力治疗设备
CN204709655U (zh) * 2015-02-03 2015-10-21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精准血管光动力治疗设备
CN107088266A (zh) * 2017-04-06 2017-08-25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具有可视化功能的光动力治疗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18481A (zh) * 2004-12-08 2005-05-25 山东师范大学 用于光动力疗法的全固态紫、红双色激光器
EP2433556A1 (en) * 2010-09-24 2012-03-28 Fujifilm Corporation Electronic endoscope system
CN103933671A (zh) * 2014-04-22 2014-07-23 天津大学 一种精准化光动力治疗系统
CN103920248A (zh) * 2014-04-29 2014-07-16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同步光动力治疗装置
CN104740786A (zh) * 2015-02-03 2015-07-01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精准血管光动力治疗设备
CN204709655U (zh) * 2015-02-03 2015-10-21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精准血管光动力治疗设备
CN107088266A (zh) * 2017-04-06 2017-08-25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具有可视化功能的光动力治疗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98451A (zh) * 2019-04-30 2019-07-12 东北大学 一种内窥成像指导的光热治疗装置
CN112034616A (zh) * 2020-08-31 2020-12-04 同济大学 用于可扩展低能激光超高速扫描的可变透镜及应用
CN112642064A (zh) * 2020-12-22 2021-04-13 沈阳雷卓激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间隙发射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24315A (zh) 可视化光动力治疗系统
CN103347436B (zh) 口腔内拍摄显示系统
CN104379050B (zh) 摄像装置、显微镜装置及内窥镜装置
CN105451637B (zh) 宽视场眼睛成像装置及其相关方法
Persichetti et al. Digital photography in plastic surgery: how to achieve reasonable standardization outside a photographic studio
JP2014104365A (ja) 手術用無線ルーペ
West et al. Wide-field calcium imaging of dynamic cortical networks during locomotion
CN104103053A (zh) 一种电子内窥镜图像增强的方法和装置
WO2017164101A1 (ja) 光照射システム、制御装置、光照射制御方法、及び手術用顕微鏡装置
US11283975B2 (en) Eye image capturing
CN107174215A (zh) 一种内窥式荧光观察装置
CN107137824B (zh) 具有可视化和显示光斑边界功能的光动力治疗系统
CN107088266A (zh) 具有可视化功能的光动力治疗系统
CN207755252U (zh) 一种智能无线内镜摄像光源系统
CN109011194A (zh) 可视化光动力治疗系统
CN107050657A (zh) 具有组织图像和光斑边界可视功能的光动力治疗系统
Magalhães et al. Glasses-free 3D viewing systems for medical imaging
CN111724894B (zh) 一种数据采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498079A (zh) 荧光污染环境中血管、淋巴管及淋巴结的识别方法及设备
CN207400799U (zh) 一种便携式全高清微创手术3d内窥镜呈像系统
CN105338226A (zh) 头灯摄像系统
CN209562651U (zh) 数字化手术信息采集与视野放大装置
CN108833883A (zh) 一种实时生成与显示2d/3d图像与影像的系统及方法
US20200129044A1 (en) Medical observation apparatus and medical observation system
CN108292427A (zh) 手术控制设备、手术控制方法、程序和手术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1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