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22926B - 一种用于监测身体状态的智能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监测身体状态的智能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22926B
CN109222926B CN201810632153.6A CN201810632153A CN109222926B CN 109222926 B CN109222926 B CN 109222926B CN 201810632153 A CN201810632153 A CN 201810632153A CN 109222926 B CN109222926 B CN 1092229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chip
detection part
jacket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3215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22926A (zh
Inventor
谢卫坚
赵东锋
刘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Bangde Lvj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ao Zhenl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ao Zhenlu filed Critical Miao Zhenlu
Priority to CN20181063215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2292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2229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229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229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229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05Simultaneously evaluating both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s and different types of body conditions, e.g. heart and respiratory condition
    • A61B5/02055Simultaneously evaluating both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and temperat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01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attached to or worn on the body surface
    • A61B5/6802Sensor mounted on worn items
    • A61B5/6804Garments; Cloth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01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attached to or worn on the body surface
    • A61B5/6802Sensor mounted on worn items
    • A61B5/681Wristwatch-type devic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Cardiolog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监测身体状态的智能设备,所述智能设备包括检测部和与所述检测部连接的数字处理部,所述检测部部署于穿戴式设备,所述数字处理部部署于终端,所述穿戴式设备与所述终端通信连接;所述检测部用于采集心电信号、血压信号、温度信号、脉搏信号以及活动状态信号,通过穿戴在用户身上即可综合测量血压、心率、心电、温度和活动状态等多种生理参数,最大程度实现了全自动的生理参数检测和处理,不论任何年龄的用户都可以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监测身体状态的智能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生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监测身体状态的智能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但是目前去医院测量心率、心电、血压等基本健康数据手续繁琐、等待漫长,而且大多数人不能经常去医院检查,自己在家测量需要购买相关设备,还需腾出时间来进行测量,这对于繁忙的现代人来说,无形中增加了很多麻烦,因此目前大部分人都只有在体检时才会测量这些健康数据。但是这些健康数据实际上反应了人们最基本的健康状态,如果能够及时掌握及早就医,将减少很多疾病的发生。
进一步地,心率、心电、血压等基本健康的测量需要具备一定专业知识,普通人尤其是年长和年幼的人也可能不具备这一能力。进一步地,随着科技的进步,医疗设备的便携性也有所提升,但是其体积还是相对较大也较为笨重,从而也为随时随地的便捷生理参数测量带来了困难。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监测身体状态的智能设备。
本发明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监测身体状态的智能设备,所述智能设备包括检测部和与所述检测部连接的数字处理部,所述检测部部署于穿戴式设备,所述数字处理部部署于终端,所述穿戴式设备与所述终端通信连接;
所述检测部用于采集心电信号、血压信号、温度信号、脉搏信号以及活动状态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设备还包括通信部,所述通信部与生理参数监控中心通信连接;所述智能设备还包括中控部,所述检测部、数字处理部和通信部均受控于所述中控部;所述通信部和所述中控部设置于所述终端;
所述智能设备以预设的中间节点为中转站,与所述生理参数监控中心实现双向通信链路;所述智能设备的通信部在任意时刻都能与至少三个中间节点取得联系,并且所述至少三个中间节点能够形成一个稳定连通的通信网络。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设备由部署有检测部的可分离式长袖上衣及能够与检测部通信的终端构成,所述长袖上衣包括上衣正面、上衣背面、左边衣袖和右边衣袖;所述上衣正面、上衣背面、左边衣袖和右边衣袖均可拆卸;左边衣袖内置有脉搏波感测芯片,所述所述长袖上衣的左边袖口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芯片、脉搏传感器和通信芯片,所述温度传感器芯片、脉搏传感器和脉搏波感测芯片均与所述通信芯片通信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芯片、脉搏传感器、脉搏波感测芯片与通信芯片构成第二检测部;所述长袖上衣的右边袖口处设设置有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和所述通信芯片构成第三检测部;所述上衣正面设置有多个镀银薄片电极,所述上衣背面设置有多个导电硅胶电极,部署在上衣正面和上衣背面的电极,以及所述通信芯片构成第一检测部;所述终端内部署有数字处理部、中控部和通信部,所述通信部与所述通信芯片以及生理参数监控中心通信。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设备由可分离式短袖上衣、腕带及终端构成,所述终端内部署有数字处理部、中控部和通信部,所述通信部与所述生理参数监控中心通信;所述短袖上衣包括上衣正面、上衣背面、左边衣袖和右边衣袖;所述上衣正面、上衣背面、左边衣袖和右边衣袖均可拆卸;所述上衣正面设置有多个镀银薄片电极和第一通信芯片,所述上衣背面设置有多个导电硅胶电极,部署在上衣正面和上衣背面的电极,以及第一通信芯片构成第一检测部,所述第一通信芯片与所述通信部通信;
所述短袖上衣的右边袖口处设设置有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一通信芯片一并构成第三检测部;
所述腕带形成第二检测部,具体地,所述腕带内侧与用户手腕直接接触的第一测量区固定有温度传感器芯片、脉搏传感器和第二通信芯片,所述腕带内侧的第二测量区设置有脉搏波感测芯片,所述温度传感器芯片、脉搏传感器和脉搏波感测芯片均与所述第二通信芯片通信连接;所述第一测量区和所述第二测量区不接触,所述第二通信芯片与所述通信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设备由背心、腕带及终端构成,所述终端内部署有数字处理部、中控部和通信部,所述通信部与所述生理参数监控中心通信;所述背心正面设置有多个镀银薄片电极和第一通信芯片,所述背心背面设置有多个导电硅胶电极,部署在背心正面和背心背面的电极,以及第一通信芯片构成第一检测部,所述第一通信芯片与所述通信部通信;
所述背心的底部设置有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一通信芯片一并构成第三检测部;
所述腕带形成第二检测部,具体地,所述腕带内侧与用户手腕直接接触的第一测量区固定有温度传感器芯片、脉搏传感器和第二通信芯片,所述腕带内侧的第二测量区设置有脉搏波感测芯片,所述温度传感器芯片、脉搏传感器和脉搏波感测芯片均与所述第二通信芯片通信连接;所述第一测量区和所述第二测量区不接触,所述第二通信芯片与所述通信部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为一种穿戴式设备,通过穿戴在用户身上即可进行生理参数的测量,便携性好,携带方便;
(2)本发明能够综合测量血压、心率、心电、温度和活动状态等多种生理参数,并能够对上述生理参数进行综合分析和综合处理,最大程度实现了全自动的生理参数检测和处理,自动化程度高,不论任何年龄的用户都可以使用;
(3)本发明公开了各种参数的详细异常处理逻辑,从而能够及时准确的对异常生理参数进行告警和相关处理,及时发现用户身体问题,从而保障用户健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拓扑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内部逻辑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温度异常数据处理逻辑流程图;
图5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温度异常数据告警流程图;
图6是本实施例提供的脉搏异常数据处理逻辑流程图;
图7是本实施例提供的脉搏异常数据告警流程图;
图8是本实施例提供的血压数据处理模块示意图;
图9是本实施例提供的血压自动计算方法流程图;
图10是本实施例提供的血压判定单元执行逻辑流程图;
图11是本实施例提供的预处理器处理逻辑流程图;
图12是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转换处理器处理逻辑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监测身体状态的智能设备,如图1所示,所述智能设备包括检测部和与所述检测部连接的数字处理部,
所述检测部用于采集生理参数原始数据,并将所述生理参数原始数据传输至所述数字处理部;
所述数字处理部用于对所述原始数据进行处理。
所述智能设备还包括通信部,所述通信部与生理参数监控中心通信连接;所述智能设备还包括中控部,所述检测部、数字处理部和通信部均受控于所述中控部。
所述中控部还包括交互界面,所述交互界面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指令,所述中控部基于所述指令控制检测部和数字处理部。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设备和所述生理参数监控中心都位于相邻空间,即所述智能设备和所述生理参数监控中心的直线距离小于预设的距离阈值。
如图2所示,所述智能设备以预设的中间节点为中转站,与所述生理参数监控中心实现双向通信链路。具体地,在一个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智能设备与所述生理参数监控中心位于同一个封闭或半封闭空间内,所述空间的天花板上部署有多个中间节点,所述智能设备和所述生理参数监控中心位于所述空间之中。所述智能设备的通信部在任意时刻都能与至少三个中间节点取得联系,并且所述至少三个中间节点能够形成一个稳定连通的通信网络。
如图3所示,所述检测部包括第一检测部、第二检测部和第三检测部;相应的,所述数字处理部包括第一数字处理部、第二数字处理部和第三数字处理部。
所述第一检测部用于采集心电信号并将所述心电信号传输至第一数字处理部,所述第一数字处理部对所述心电信号进行预处理得到第一目标数据,并将所述第一目标数据经由所述通信部传输至所述生理参数监控中心。
所述第二检测部用于采集血压信号、温度信号以及脉搏信号,并将所述血压信号、温度信号以及脉搏信号传输至第二数字处理部,所述第二数字处理部用于对所述血压信号、温度信号以及脉搏信号进行处理。
所述第三检测部用于采集活动状态信号,并将所述活动状态信号传输至第三数字处理部,所述第三数字处理部用于对所述活动状态信号进行处理。
具体地,所述检测部部署于穿戴式设备,所述数字处理部部署于终端。
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智能设备由部署有检测部的可分离式长袖上衣及能够与检测部通信的终端构成,所述长袖上衣包括上衣正面、上衣背面、左边衣袖和右边衣袖;所述上衣正面、上衣背面、左边衣袖和右边衣袖均可拆卸。左边衣袖内置有脉搏波感测芯片,所述所述长袖上衣的左边袖口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芯片、脉搏传感器和通信芯片,所述温度传感器芯片、脉搏传感器和脉搏波感测芯片均与所述通信芯片通信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芯片、脉搏传感器、脉搏波感测芯片与通信芯片构成第二检测部。所述长袖上衣的右边袖口处设设置有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和所述通信芯片构成第三检测部。所述上衣正面设置有多个镀银薄片电极,所述上衣背面设置有多个导电硅胶电极,部署在上衣正面和上衣背面的电极,以及所述通信芯片构成第一检测部。所述终端内部署有数字处理部、中控部和通信部,所述通信部与所述通信芯片以及生理参数监控中心通信。
在另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智能设备由可分离式短袖上衣、腕带及终端构成,所述终端内部署有数字处理部、中控部和通信部,所述通信部与所述生理参数监控中心通信。所述短袖上衣包括上衣正面、上衣背面、左边衣袖和右边衣袖;所述上衣正面、上衣背面、左边衣袖和右边衣袖均可拆卸。所述上衣正面设置有多个镀银薄片电极和第一通信芯片,所述上衣背面设置有多个导电硅胶电极,部署在上衣正面和上衣背面的电极,以及第一通信芯片构成第一检测部,所述第一通信芯片与所述通信部通信。
所述短袖上衣的右边袖口处设设置有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一通信芯片一并构成第三检测部。
所述腕带形成第二检测部,具体地,所述腕带内侧与用户手腕直接接触的第一测量区固定有温度传感器芯片、脉搏传感器和第二通信芯片,所述腕带内侧的第二测量区设置有脉搏波感测芯片,所述温度传感器芯片、脉搏传感器和脉搏波感测芯片均与所述第二通信芯片通信连接;所述第一测量区和所述第二测量区不接触,所述第二通信芯片与所述通信部连接。
在另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智能设备由背心、腕带及终端构成,所述终端内部署有数字处理部、中控部和通信部,所述通信部与所述生理参数监控中心通信。所述背心正面设置有多个镀银薄片电极和第一通信芯片,所述背心背面设置有多个导电硅胶电极,部署在背心正面和背心背面的电极,以及第一通信芯片构成第一检测部,所述第一通信芯片与所述通信部通信。
所述背心的底部设置有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一通信芯片一并构成第三检测部。
所述腕带形成第二检测部,具体地,所述腕带内侧与用户手腕直接接触的第一测量区固定有温度传感器芯片、脉搏传感器和第二通信芯片,所述腕带内侧的第二测量区设置有脉搏波感测芯片,所述温度传感器芯片、脉搏传感器和脉搏波感测芯片均与所述第二通信芯片通信连接;所述第一测量区和所述第二测量区不接触,所述第二通信芯片与所述通信部连接。
所述第二数字处理部包括温度数据处理模块、脉搏数据处理模块和血压数据处理模块。
所述温度数据处理模块用于获取测得的温度数据,判断所述温度数据是否大于预设第一温度阈值或小于预设第二温度阈值,若是,则判定所述温度数据为温度异常数据,并将所述温度异常数据传输中控部存储。
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工根据测量结果采取相应措施,本发明实施例设计了严格的温度异常数据处理逻辑,从而确保基于温度异常数据的报警结果可信度更高,在对温度异常数据进行相关的处理的过程中,不再需要人工判断和采取相关措施,实现了全自动的温度异常处理与报警逻辑。
具体地,如图4所示,执行下述逻辑:
S101.当所述中控部首次获取所述温度异常数据时,创建温度监控对象,所述温度监控对象以日期、序号和生理参数名称命名。比如在2015年12月12日中第二次产生了温度监控对象,则该温度监控对象的标识为2015121202tep。
S102.产生间隙测量指令,所述间隙测量指令用于触发第二检测部每间隔预设时间采集一次温度数据。
S103.若间隔预设第一安全时间,中控部没有再次接收到温度异常数据,则产生停止温度测量的指令。
S104.若间隔预设第一安全时间,中控部再次获得温度异常数据,则将其添加至所述温度监控对象之中。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在温度监控对象创建后若中控部在预设第一安全时间内再次接收到温度异常数据,还要执行下述逻辑:
S1.挑选目标温度数据。所述目标温度数据满足下述条件:(1)所述目标温度数据为所述温度监控对象之中的温度异常数据。(2)目标温度数据与前一个温度异常数据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预设的时间阈值。
S2.判断目标温度数据的个数是否大于预设的数量阈值,若是,则产生停止温度测量的指令,将所述温度监控对象传输至中控部,以便于所述中控部告警并产生综合测量指令。
所述综合测量指令包括同时发出的脉搏测量指令、血压测量指令、活动状态测量指令以及心电信号测量指令。响应于所述综合测量指令,所述第一检测部、第二检测部和第三检测部同时开始采集数据。
所述脉搏数据处理模块用于获取测得的脉搏数据,判断所述脉搏数据是否大于预设第一脉搏阈值或小于预设第二脉搏阈值,若是,则判定所述脉搏数据为脉搏异常数据,并将所述脉搏异常数据传输中控部存储。
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工根据测量结果采取相应措施,本发明实施例设计了严格的脉搏异常数据处理逻辑,从而确保基于脉搏异常数据的报警结果可信度更高,在对脉搏异常数据进行相关的处理的过程中,不再需要人工判断和采取相关措施,实现了全自动的脉搏异常处理与报警逻辑。
具体地,如图6所示,执行下述逻辑:
S201.当所述中控部首次获取所述脉搏异常数据时,判断是否需要创建脉搏监控对象。
若所述脉搏异常数据大于预设第一脉搏阈值,则执行下述逻辑:
触发第三检测部采集活动状态信号;
获取第三数字处理部反馈的活动状态判定结果,若为非静息状态,则产生停止脉搏检测的指令,删除所述脉搏异常数据;若为静息状态,则创建脉搏监控对象。
若所述脉搏异常数据小于预设第二脉搏阈值,则创建脉搏监控对象。
具体地,所述脉搏监控对象以日期、序号和生理参数名称命名。比如在2015年12月12日中第二次产生了脉搏监控对象,则该脉搏监控对象的标识为2015121202Pul。
S202.产生间隙测量指令,所述间隙测量指令用于触发第二检测部每间隔预设时间采集一次脉搏数据。
S203.若间隔预设第二安全时间,中控部没有再次接收到脉搏异常数据,则产生停止脉搏测量的指令。
S204.若间隔预设第二安全时间,中控部再次获得脉搏异常数据,则将其添加至所述脉搏监控对象之中。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在脉搏监控对象创建后若中控部在预设第二安全时间内再次接收到脉搏异常数据,还要执行下述逻辑:
S10.挑选目标脉搏数据。所述目标脉搏数据满足下述条件:(1)所述目标脉搏数据为所述脉搏监控对象之中的脉搏异常数据。(2)目标脉搏数据与前一个脉搏数据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预设的时间阈值。
S20.判断目标脉搏数据的个数是否大于预设的数量阈值,若是,则产生停止脉搏测量的指令,将所述脉搏监控对象传输至中控部,以便于所述中控部告警并产生综合测量指令。
所述综合测量指令包括同时发出的温度测量指令、血压测量指令、活动状态测量指令以及心电信号测量指令。响应于所述综合测量指令,所述第一检测部、第二检测部和第三检测部同时开始采集数据。
如图8所示,所述血压数据处理模块包括脉搏波数据处理单元和血压数据处理单元。
所述脉搏波数据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滤波单元、第二滤波单元和放大单元,所述第一滤波单元用于滤除50Hz工频干扰,所述第二滤波单元用于滤除低频噪音干扰。所述第一滤波单元的脉冲响应由有限个采样值构成,采集到的脉搏波信号在第一滤波单元中与所述第一滤波单元的系数进行卷积。为了提升第一滤波单元的运行速度,所述第一滤波单元只用一个乘法器和一个累加器按时间顺序依次完成一次滤波运算所需的N次乘法和N-1次加法。
所述血压数据处理单元包括血压计算单元和血压判定单元。为了实现血压的全自动计算,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较为精确的血压自动计算方法,所述方法在所述血压计算单元执行,如图9所示:
S301.根据放大单元输出的脉搏波信号计算脉搏波信号曲线。
S302.计算所述脉搏波信号曲线的包络线。
S303.在所述包络线上定位峰值点M。
S304.根据预设算法在包络线起始点A和峰值点M之间定位收缩压代表点S,并在包络线峰值点M和包络线中点B之间定位舒张压代表点D。
具体地,所述预设算法符合公式
Figure GDA0001828539510000091
其中,|S|为包络线上点S的纵坐标,|M|为包络线上点M的纵坐标,|D|为包络线上点D的纵坐标。其中K1,K2与第一滤波单元、第二滤波单元和放大单元的参数相关,为所述第二检测部的内部固定参数。
S305.将M、S、D投影到静压曲线上得到舒张压和收缩压。
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工根据测量结果采取相应措施,本发明实施例设计了严格的血压异常数据处理逻辑,从而确保基于血压异常数据的报警结果可信度更高,在对血压异常数据进行相关的处理的过程中,不再需要人工判断和采取相关措施,实现了全自动的血压异常处理与报警逻辑。
所述血压判定单元执行下述判定逻辑,如图10所示:
S401.根据预设综合判定条件判断得到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是否有效。
具体地,所述预设综合判定条件由第一判据、第二判据和第三判据的与关系构成。第一判据为收缩压在70-250毫米汞柱之间,第二判据为舒张压在50-150毫米汞柱之间,平均脉压在30-140毫米汞柱之间,所述平均脉压由所述舒张压和所述收缩压计算而得。
S402.若不符合所述综合判定条件,则判定测得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无效。
S403.判断当前补采次数是否达到预设上限,若否,则触发所述第二检测部重新采集血压,并更新当前补采次数。若是,则产生故障信号,将当前补采次数清零,并将所述故障信号传输至所述中控部,以便于所述中控部报警。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部生成有效期为一天的禁用指令,并将所述禁用指令传输至第二数字处理部,以使得所述第二检测部在隔天才能够重新进行血压测量。
S404.若符合所述综合判定条件,则测得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有效,将所述舒张压和收缩压传输至所述中控部,将当前补采次数清零。
所述第三数字处理部包括信号预处理单元、有效区间提取单元和积分单元,所述信号处理单元、有效区间提取单元和积分单元依次串联通信。
所述信号预处理单元用于对获取的加速度信号进行滤波、降噪和放大处理,得到目标加速度信号。
所述有效区间提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加速度信号定位有效区间。具体地,所述有效区间提取单元执行下述逻辑:定位加速度曲线中的极小值点,将极小值点以后第一个零点作为有效区间的分割点。
所述积分单元用于对每个有效区间进行积分,并根据积分结果判断当前活动状态,并将所述当前活动状态传输至中控部。所述活动状态包括静息状态、缓慢活动状态和剧烈活动状态。
所述第一数字处理部将采集到的心电信号转换为第一目标数据,并将第一目标数据传输至生理参数监控中心。
鉴于心电信号分析较为复杂,为了提升获取心电信号分析结果的及时性,本申请中将心电信号分析分布在第一数字处理部和生理参数监控中心,从而充分利用生理参数监控中心强大的计算能力提升心电信号分析结果的及时性。
具体地,所述第一数字处理部包括前置放大器、预处理器、第一转换处理器、第二转换处理器和后置放大器。所述第一转换处理器用于过滤得到的心电信号中的低频噪音,所述第二转换处理器用于过滤得到的心电信号中的来自空气中电磁波产生的噪音。
具体地,经由所述第一数字处理部得到的第一目标数据,还可以进一步经过无损压缩后得到第一目标数据包,所述第一目标数据包被发送至生理参数监控中心。生理参数监控中心得到的心电信号分析结果回传至中控部。
所述预处理器用于对心电信号进行预处理,经预处理后得到的信号灵敏度更高,如图11所示,所述预处理器执行下述处理逻辑:
S501.获取某个采样时刻的预降噪值A(i),所述预降噪值A(i)的获取方法包括:判断所述采样时刻与前一采样时刻原始数据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若是,则提取低频分量以得到所述采样时刻的预降噪值,若否,则将所述采样时刻的原始数据设为所述采样时刻的预降噪值。若所述采样时刻为第一个采样时刻,则所述采样时刻的原始数据直接作为预降噪值。
S502.根据所述预降噪值A(i)获取所述采样时刻的中间处理值B(i),所述中间处理值B(i)的获取方法包括:
Figure GDA0001828539510000111
其中χ,κ为所述预处理器的固定参数。若所述采样时刻为第一个采样时刻,则所述采样时刻的原始分量直接作为中间处理值。
S503.根据所述中间处理值B(i)获取所述采样时刻的预处理值C(i),所述预处理值的获取方法包括:判断|[B(i)*p+C(i-1)(1-p)]-A(i)|≤E判据是否成立,若是,则
C(i)=A(i)×(1-|B(i)*p+C(i-1)(1-p)-A(i)|)+[B(i)*p+C(i-1)(1-p)]×|B(i)*p+C(i-1)(1-p)-A(i)|,否则,C(i)=B(i)*p+C(i-1)(1-p),其中,p为经验值,经过大量实验验证其取值范围在0.4-0.75之间,E为预设的第二阈值。若所述采样时刻为第一个采样时刻,则所述采样时刻的原始分量直接作为预处理值。
S504.将得到的预处理值C(i)输入第一转换处理器。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预处理器中的各个固定参数均可以通过实验进行设定,各个固定参数的变化均属于本申请公开的范围。
具体地,如图12所示,所述第一转换处理器执行下述处理逻辑:
S601.获取信号C(i)至C(i+L-1),并对信号C(i)至C(i+L-1)按照模值排列得到长度为L的有序序列。
S602.输出所述有序序列中的中值D(i),并将所述中值D(i)从所述有序序列中删除,得到长度为L-1的有序序列。
S603.获取下一个信号C(t),按照所述信号C(t)的模值将其插入到长度为L-1的有序序列中,得到长度为L的有序序列。
S604.输出所述有序序列中的中值D(i),并将所述中值D(i)从所述有序序列中删除,得到长度为L-1的有序序列,并重复上一步骤。
进一步地,第一转换处理器得到的信号会在信号开始的位置损失L个数据,为了避免信号长度的损失,还可以在信号开始的位置进行合理插值,从而恢复信号的长度。在恢复信号长度后,将得到的信号输入第二转换处理器之中。
具体地,所述第二转换处理器对于第一转换处理器输出的信号进行加权平均的运算,具体地,令所述第二转换处理器的输出为E(i),则其输出满足公式
Figure GDA0001828539510000121
其中,α,β,γ,ν均为固定常数。在一个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分别取值3,2,-1,4。其中,2K为第一检测部采集信号的频率相较于需要滤除的空气中电磁波的频率信号的倍数。
经由第一数字处理部进行数据处理后得到的数据以无损压缩的形式被传输至生理参数监控中心,由生理参数监控中心进一步对数据进行分析。
具体地,所述生理参数监控中心实现下述功能:
(1)确定心电信号的主波方向,并确定Q、R、S点。
(2)基于Q、R、S点得到主波上升沿相对幅度、下降沿相对幅度、上升沿斜度、下降沿斜度,并判断得到的结果是否指示异常。
(3)判断是否存在宽QRS波,并给出判断结果。
(4)将上述判断结果存储并反馈至所述智能设备的中控部。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3)

1.一种用于监测身体状态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智能设备包括检测部和与所述检测部连接的数字处理部,所述检测部部署于穿戴式设备,所述数字处理部部署于终端,所述穿戴式设备与所述终端通信连接;
所述检测部用于采集心电信号、血压信号、温度信号、脉搏信号以及活动状态信号;
所述智能设备还包括通信部,所述通信部与生理参数监控中心通信连接;所述智能设备还包括中控部,所述检测部、数字处理部和通信部均受控于所述中控部;所述通信部和所述中控部设置于所述终端;所述数字处理部包括第一数字处理部、第二数字处理部和第三数字处理部;
所述智能设备以预设的中间节点为中转站,与所述生理参数监控中心实现双向通信链路;所述智能设备的通信部在任意时刻都能与至少三个中间节点取得联系,并且所述至少三个中间节点能够形成一个稳定连通的通信网络;
所述智能设备由背心、腕带及终端构成,所述终端内部署有数字处理部、中控部和通信部,所述通信部与所述生理参数监控中心通信;所述背心正面设置有多个镀银薄片电极和第一通信芯片,所述背心背面设置有多个导电硅胶电极,部署在背心正面和背心背面的电极,以及第一通信芯片构成第一检测部,所述第一通信芯片与所述通信部通信;
所述背心的底部设置有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一通信芯片一并构成第三检测部;
所述腕带形成第二检测部,具体地,所述腕带内侧与用户手腕直接接触的第一测量区固定有温度传感器芯片、脉搏传感器和第二通信芯片,所述腕带内侧的第二测量区设置有脉搏波感测芯片,所述温度传感器芯片、脉搏传感器和脉搏波感测芯片均与所述第二通信芯片通信连接;所述第一测量区和所述第二测量区不接触,所述第二通信芯片与所述通信部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数字处理部包括前置放大器、预处理器、第一转换处理器、第二转换处理器和后置放大器;
所述预处理器用于对心电信号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器执行下述处理逻辑:
获取某个采样时刻的预降噪值A(i),所述预降噪值A(i)的获取方法包括:判断所述采样时刻与前一采样时刻原始数据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若是,则提取低频分量以得到所述采样时刻的预降噪值,若否,则将所述采样时刻的原始数据设为所述采样时刻的预降噪值;若所述采样时刻为第一个采样时刻,则所述采样时刻的原始数据直接作为预降噪值;
根据所述预降噪值A(i)获取所述采样时刻的中间处理值B(i),所述中间处理值B(i)的获取方法包括:
Figure FDA0002801530900000021
其中χ,κ为所述预处理器的固定参数;若所述采样时刻为第一个采样时刻,则所述采样时刻的原始分量直接作为中间处理值;
根据所述中间处理值B(i)获取所述采样时刻的预处理值C(i),所述预处理值的获取方法包括:判断|[B(i)*p+C(i-1)(1-p)]-A(i)|≤E判据是否成立,若是,则C(i)=A(i)×(1-|B(i)*p+C(i-1)(1-p)-A(i)|)+[B(i)*p+C(i-1)(1-p)]×|B(i)*p+C(i-1)(1-p)-A(i)|,否则,C(i)=B(i)*p+C(i-1)(1-p),其中,p为经验值,E为预设的第二阈值;若所述采样时刻为第一个采样时刻,则所述采样时刻的原始分量直接作为预处理值;
将得到的预处理值C(i)输入第一转换处理器;
所述第一转换处理器执行下述处理逻辑:
获取信号C(i)至C(i+L-1),并对信号C(i)至C(i+L-1)按照模值排列得到长度为L的有序序列;
输出所述有序序列中的中值D(i),并将所述中值D(i)从所述有序序列中删除,得到长度为L-1的有序序列;
获取下一个信号C(t),按照所述信号C(t)的模值将其插入到长度为L-1的有序序列中,得到长度为L的有序序列;
输出所述有序序列中的中值D(i),并将所述中值D(i)从所述有序序列中删除,得到长度为L-1的有序序列,并重复上一步骤;
所述第二转换处理器对于第一转换处理器输出的信号进行加权平均的运算,令所述第二转换处理器的输出为E(i),则其输出满足公式
Figure FDA0002801530900000031
其中,α,β,γ,ν均为固定常数,2K为第一检测部采集信号的频率相较于需要滤除的空气中电磁波的频率信号的倍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监测身体状态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智能设备由部署有检测部的可分离式长袖上衣及能够与检测部通信的终端构成,所述长袖上衣包括上衣正面、上衣背面、左边衣袖和右边衣袖;所述上衣正面、上衣背面、左边衣袖和右边衣袖均可拆卸;左边衣袖内置有脉搏波感测芯片,所述所述长袖上衣的左边袖口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芯片、脉搏传感器和通信芯片,所述温度传感器芯片、脉搏传感器和脉搏波感测芯片均与所述通信芯片通信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芯片、脉搏传感器、脉搏波感测芯片与通信芯片构成第二检测部;所述长袖上衣的右边袖口处设设置有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和所述通信芯片构成第三检测部;所述上衣正面设置有多个镀银薄片电极,所述上衣背面设置有多个导电硅胶电极,部署在上衣正面和上衣背面的电极,以及所述通信芯片构成第一检测部;所述终端内部署有数字处理部、中控部和通信部,所述通信部与所述通信芯片以及生理参数监控中心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监测身体状态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智能设备由可分离式短袖上衣、腕带及终端构成,所述终端内部署有数字处理部、中控部和通信部,所述通信部与所述生理参数监控中心通信;所述短袖上衣包括上衣正面、上衣背面、左边衣袖和右边衣袖;所述上衣正面、上衣背面、左边衣袖和右边衣袖均可拆卸;所述上衣正面设置有多个镀银薄片电极和第一通信芯片,所述上衣背面设置有多个导电硅胶电极,部署在上衣正面和上衣背面的电极,以及第一通信芯片构成第一检测部,所述第一通信芯片与所述通信部通信;
所述短袖上衣的右边袖口处设设置有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一通信芯片一并构成第三检测部;
所述腕带形成第二检测部,具体地,所述腕带内侧与用户手腕直接接触的第一测量区固定有温度传感器芯片、脉搏传感器和第二通信芯片,所述腕带内侧的第二测量区设置有脉搏波感测芯片,所述温度传感器芯片、脉搏传感器和脉搏波感测芯片均与所述第二通信芯片通信连接;所述第一测量区和所述第二测量区不接触,所述第二通信芯片与所述通信部连接。
CN201810632153.6A 2018-06-19 2018-06-19 一种用于监测身体状态的智能设备 Active CN1092229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32153.6A CN109222926B (zh) 2018-06-19 2018-06-19 一种用于监测身体状态的智能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32153.6A CN109222926B (zh) 2018-06-19 2018-06-19 一种用于监测身体状态的智能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22926A CN109222926A (zh) 2019-01-18
CN109222926B true CN109222926B (zh) 2021-07-09

Family

ID=650838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32153.6A Active CN109222926B (zh) 2018-06-19 2018-06-19 一种用于监测身体状态的智能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22926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49312A (zh) * 2005-03-23 2005-08-03 北京首信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序列模式挖掘的程序级入侵检测系统和方法
CN102423261A (zh) * 2011-09-20 2012-04-25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超宽谱雷达式非接触生命参数实时监测系统
CN102736070A (zh) * 2012-07-12 2012-10-17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的风廓线雷达去噪方法
KR20120132598A (ko) * 2011-05-28 2012-12-06 임연수 부분방전 신호측정 방법과 장치
CN103720470A (zh) * 2012-08-17 2014-04-16 尼尔森公司(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收集和分析脑电图数据的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66341B (zh) * 2009-12-14 2011-10-12 江阴市协和针织有限公司 心跳频率实时采集服装
CN201939335U (zh) * 2010-12-10 2011-08-24 浙江大学 一种穿戴式人体四大生命体征参数实时监护系统
CN205285032U (zh) * 2015-12-26 2016-06-08 深圳市纳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体征监测的保健衣服
CN105726011B (zh) * 2016-01-26 2018-10-30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健康监控服装
CN108042109A (zh) * 2017-12-21 2018-05-18 王雪峰 可穿戴式生理信息采集传输平台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49312A (zh) * 2005-03-23 2005-08-03 北京首信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序列模式挖掘的程序级入侵检测系统和方法
KR20120132598A (ko) * 2011-05-28 2012-12-06 임연수 부분방전 신호측정 방법과 장치
CN102423261A (zh) * 2011-09-20 2012-04-25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超宽谱雷达式非接触生命参数实时监测系统
CN102736070A (zh) * 2012-07-12 2012-10-17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的风廓线雷达去噪方法
CN103720470A (zh) * 2012-08-17 2014-04-16 尼尔森公司(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收集和分析脑电图数据的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22926A (zh) 2019-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06798B (zh) 基于深度卷积残差网络的非接触式房颤智能检测系统
CN103997955B (zh) 检测心电图中的心房纤颤的方法
CN106175747B (zh) 利用导程的差动电压产生导程心电图信号的方法与系统
CN106419845B (zh) 一种基于压电陶瓷传感器的睡眠监测装置及方法
CN104363824A (zh) 心电图中实时qrs持续时间的测量
CN106659411A (zh) 生物信号测量系统、生物信息测量装置和生物信息提取算法改变方法
GB2420628A (en) Two-part template matching ECG monitor
CA3021919C (en) Systems, articles and methods for cardiology sensory technology
CN111248879B (zh) 一种基于多模态注意力融合的高血压老年人活动分析方法
CN104586381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心电监护系统
CN104473628A (zh) 一种可穿戴的心音监护装置
CN105125207A (zh) 一种移动式心电监测终端
CN104352226A (zh) 可穿戴式生命体征监测仪及监测方法
CN105249925A (zh) 一种中医脉象采集装置及降噪系统和降噪方法
CN101422362A (zh) 具有运动伪差消除功能的无线心电监护系统
CN107440695A (zh) 生理信号感测装置
CN104361540A (zh) 基于网络医院的孕妇及胎儿体征信息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1797152A (zh) 一种非接触式智能心电遥测背心及其工作方法
CN107595277A (zh) 一种具有运动识别和定位功能的心电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RU2657966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для дистанционной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диагностики функционального состояния сердечно-сосудистой системы человека на основе двигательной активности и фотоплетизмографии
CN109222926B (zh) 一种用于监测身体状态的智能设备
CN109222938B (zh) 一种生理参数穿戴式检测设备
Jain FPGA-assisted framework for heart rate evaluation using ECG signal processing
Park et al. Intelligent classification of heartbeats for automated real-time ECG monitoring
Haddab et al. Microcontroller-based system for electrogastrography monitoring through wireless transmiss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11

Address after: 223400 No.23, ximiao formation, miaodai village, Yixing Town, Lianshui County, Huai'an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Miao Zhenlu

Address before: 224000 Yanlong Street Office, Yandu District, Yanche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South of Weiba Road and East of Huarui Road (D)

Applicant before: JIANGSU FENGHUI ZHILIAN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Room 107, building 8, rongchuang Taohuayuan, No.9, Gaohe Road, Suzhou Industrial Park, 215000,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Miao Zhenlu

Address before: 223400 No.23, ximiao formation, miaodai village, Yixing Town, Lianshui County, Huai'an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Miao Zhenlu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907

Address after: 215159 No. 205, Fengshan Road, Guangfu Town,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Building 1, Suzhou Tiannan Electronics Co., Ltd.)

Patentee after: Suzhou Bangd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07, building 8, rongchuang Taohuayuan, No.9, Gaohe Road, Suzhou Industrial Park, 215000,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Miao Zhenlu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159 No. 205, Fengshan Road, Guangfu Town,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Building 1, Suzhou Tiannan Electronics Co., Ltd.)

Patentee after: Suzhou Bangde Lvji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159 No. 205, Fengshan Road, Guangfu Town,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Building 1, Suzhou Tiannan Electronics Co., Ltd.)

Patentee before: Suzhou Bangd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