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17982B - 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 Google Patents

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17982B
CN109217982B CN201710553166.XA CN201710553166A CN109217982B CN 109217982 B CN109217982 B CN 109217982B CN 201710553166 A CN201710553166 A CN 201710553166A CN 109217982 B CN109217982 B CN 1092179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length
code
symbol sequence
co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5316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17982A (zh
Inventor
王心远
杨文斌
王中风
林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6672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91500B/zh
Priority to CN201710553166.XA priority patent/CN10921798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2179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179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179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179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1Arrangements at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0043Realisations of complexity reduction techniques, e.g. use of look-up tables
    • H04L1/0044Realisations of complexity reduction techniques, e.g. use of look-up tab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ower sav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5Arrangements at the receiver en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发送设备获取第一母码,第一母码包括长度为k的信息符号序列和长度为n的校验符号序列,k≥1且k为整数,n≥1且n为整数;发送设备根据第一母码,生成N个子码,N≥2,且k不能被N整除,该N个子码中的第i个子码包括长度为ki的信息符号序列和长度为ni校验符号序列,i∈[1,N],N个子码中的至少两个子码分别包括的信息符号序列中的信息符号的数量不同;发送设备向接收设备发送N个子码。通过使N个子码中的至少两个子码所包括的信息符号的数量不同,从而将该第一母码分为N个码长较短的子码,进而降低纠错过程中的解码延迟与解码功耗。

Description

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移动通信领域中的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在数字通信系统中传输数据时,传输数据的信道会对其中传输的数据产生干扰,有可能导致数据的接收方无法接收到正确的原始数据。
前向纠错(Forward Error Correction,FEC)技术可以用来纠正数据传输过程中产生的错误。基于FEC技术,数据发送方将待传输数据信息进行编码,并在编码过程中引入一定的冗余数据,以使数据接收方能够利用该冗余数据来检测和纠正传输过程中产生的错误。
对于纠错码而言,纠错性能随着码长的增加而增加。当纠错码的码长增加时,解码器的能量消耗以及解码延迟也会相应增大。当通信系统的信道的干扰较小时,系统可以采用纠错能力较弱的纠错码进行纠错;当信道的干扰(例如,噪声)较大时,系统需要采用纠错能力较强的纠错码进行纠错。然而,当采用纠错能力较强的纠错码进行纠错时,系统的解码延迟以及解码功耗也会相应增大。解码延迟是指由于执行解码引入的延迟。因此,需要通过一种技术方案来实现纠错性能与解码延迟之间的折中。
已知一种现有技术,将待传输数据对应的母码等分为N个子码,并将该N个子码发送至接收方。例如,待传输数据对应母码(N,K,t)。其中,N为码长,K为信息符号的个数,t为纠错能力。当将该母码(N,K,t)等分为两个子码时,每个子码是子码(N/2,K/2,t/2)。当将该母码(N,K,t)等分为三个子码时,每个子码是子码(N/3,K/3,t/3)。通过在发送方与接收方之间传输该N个子码,从而使得接收方对N个子码进行解码。对母码(N,K,t)进行解码带来的解码延迟与解码功耗大于对子码(N/2,K/2,t/2)或者子码(N/3,K/3,t/3)进行解码带来的解码延迟与解码功耗。因此,对子码进行解码的方案降低了纠错过程中的解码延迟与解码功耗。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母码都能够被等分。现有技术中,当待传输数据对应的母码不能被等分时,在发送方与接收方之间只能传输母码。接收方只能对该母码进行解码。因此,当母码不能被等分时,通过上述现有技术的方案并不能在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传输子码,也不能降低纠错过程中的解码延迟与解码功耗。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在数据对应的母码不能被等分时,能够在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传输子码,从而有助于降低纠错过程中的解码延迟与解码功耗。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发送设备获取第一母码,该第一母码包括长度为k的信息符号序列和长度为n的校验符号序列,该长度为n的校验符号序列为该长度为k的信息符号序列的前向纠错FEC码,k≥1且k为整数,n≥1且n为整数;发送设备根据该第一母码,生成N个子码,N≥2,且k不能被N整除,该N个子码中的第i个子码包括长度为ki的信息符号序列和长度为ni校验符号序列,该长度为ki的信息符号序列为该长度为k的信息符号序列中的子序列,该长度为ni校验符号序列为该长度为ki的信息符号序列的前向纠错FEC码,i∈[1,N],ki<k,ni<n,ki为正整数,ni为正整数,N为正整数,该N个子码中的至少两个子码分别包括的信息符号序列中的信息符号的数量不同;发送设备向接收设备发送该N个子码。
将第一母码分为N个子码时,针对该第一母码不能被等分为N个子码的情况,通过使该N个子码中的至少两个子码所包括的信息符号的数量不同,从而将该第一母码分为N个码长较短的子码,进而降低纠错过程中的解码延迟与解码功耗。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该N个子码中码长最短的子码为该N个子码中的最早被发送的子码。
通过使N个子码中码长最短的子码作为第一个被发送的子码,当接收设备接收到该第一个被发送的子码时,就开始对该子码进行解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纠错过程中的解码延迟。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当N≥3时,该N个子码中的M个子码分别包括的信息符号序列中的信息符号的数量相同,M小于N,M为正整数。
在子码的个数N大于等于3时,通过使该N个子码中至少两个子码的信息符号数相同,使得包括的信息符号数相同的该至少两个子码的解码延迟相近。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母码为里德-所罗门码,该N个子码具体包括第一子码、第二子码以及第三子码,该第一子码是该N个子码中最早被发送的子码,该第一子码包括长度为k1的信息符号序列和长度为n1的校验符号序列,该第三子码是该N个子码中最晚被发送的子码,该第三子码包括长度为k3的信息符号序列和长度为n3的校验符号序列,该第二子码的发送时间晚于该第一子码的发送时间,该第二子码的发送时间早于该第三子码的发送时间,该第二子码包括长度为k2的信息符号序列和长度为n2的校验符号序列,其中,k=k1+k2+k3,n1=n2=n3=n/3。
通过使分得的三个子码中的至少两个子码分别包括的信息符号序列中的信息符号的数量不同,该三个子码中的每个子码所包括的信息符号的数量之和为该第一母码所包括的信息符号的数量,从而将该第一母码分为三个码长较短的子码,进而降低纠错过程中的解码延迟与解码功耗。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k=514,n=30,m=10,k1=174,k2=174,k3=166;或k=514,n=30,m=10,k1=166,k2=174,k3=174。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发送设备获取第一母码,该第一母码包括长度为k的信息符号序列和长度为n的校验符号序列,该长度为n的校验符号序列为该长度为k的信息符号序列的前向纠错FEC码,k≥1且k为整数,n≥1且n为整数;该发送设备根据该第一母码,生成N个子码,N≥2,且n除以N的结果不是偶数,该N个子码中的第i个子码包括长度为ki的信息符号序列、长度为si的参考符号序列和长度为pi的校验符号序列,该长度为ki的信息符号序列为该长度为k的信息符号序列中的子序列,该长度为si的参考符号序列为该长度为ki的信息符号序列的循环冗余校验码,该长度为pi的校验符号序列为长度为(ki+si)的符号序列的前向纠错FEC码,该长度为(ki+si)的符号序列由该长度为ki的信息符号序列和该长度为si的参考符号序列组成,且在该长度为(ki+si)的符号序列中该长度为ki的信息符号序列位于该长度为si的参考符号序列之前,i∈[1,N],pi能被2整除,ki<k,pi<n;发送设备向接收设备发送该N个子码。
在将该第一母码分为N个子码时,针对该第一母码不能被等分为N个子码的情况,在保证每个子码的码长固定不变的前提下,在该N个子码中的每个子码中增加参考符号序列(即,通过增加参考符号序列,相应地减少校验符号序列所包括的校验符号的数量,从而使得减少之后的校验符号的数量能够被2整除),从而能够在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传输子码,进而保证接收设备能够对该N个子码依次进行解码,降低纠错过程中的解码延迟与解码功耗。
此外,该参考符号序列为N个子码中的每个子码所包括的信息符号序列的循环冗余校验码,以便于接收设备在对该N个子码进行解码时,可以根据该参考符号序列,进一步确定接收设备对该N个子码中的每个子码的纠错结果是否正确,进而提高纠错结果的可靠性。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母码为里德-所罗门码,该N个子码包括两个子码,该两个子码中的最早被发送的子码包括长度为k1的信息符号序列、长度为s1的参考符号序列和长度为p1的校验符号序列,该两个子码中最晚被发送的子码包括长度为k2的信息符号序列、长度为s2的参考符号序列和长度为p2的校验符号序列,其中,k1=k2=k/2,p1=p2=(n-s1-s2)/2。
结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该k=514,n=30,m=10,k1=257,s1=1,p1=14,k2=257,s2=1,p2=14。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设备接收错误的第一子码,该错误的第一子码中包含了错误的信息符号序列,该错误的信息符号序列中的错误是发送设备生成的正确的第一子码从该发送设备传输至该接收设备的过程中产生的,该正确的第一子码包括一个信息符号序列和一个校验符号序列,该校验符号序列为该信息符号序列的前向纠错FEC编码结果;该接收设备确定该错误的第一子码的纠错能力t,
Figure BDA0001344990010000031
该错误的第一子码包括的该校验符号序列中的校验符号的数量为n,该错误的信息符号序列中发生错误的信息符号的数量小于或者等于t,n为正整数且n不能被2整除;该接收设备根据该纠错能力t,纠正该错误的第一子码中的该错误的信息符号序列中的错误,以获取该正确的第一子码。
针对由于子码的纠错能力为非整数,导致在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不能传输子码的情况,通过对该子码的纠错能力向下取整,使得该子码的纠错能力为整数,从而使得能够在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传输子码,进而降低纠错过程中的解码延迟与解码功耗。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正确的第一子码为根据第一母码生成的N个子码中的一个子码,该第一母码为发送设备对数据进行前向纠错FEC编码获得的,该第一母码包括长度为k的信息符号序列和长度为m的校验符号序列,该长度为m的校验符号序列为该长度为k的信息符号序列的前向纠错FEC码,k≥1且k为整数,m≥1且m为整数,该N个子码中的每个子码包括的校验符号的数量为奇数。
结合第三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该N个子码为里德-所罗门码,N=2,该N个子码中最早被接收的子码包括长度为257的信息符号序列和长度为15的校验符号序列,该N个子码中最晚被接收的子码包括长度为257的信息符号序列和长度为15的校验符号序列。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各实现方式中的传输数据的方法的各步骤的单元。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的各实现方式中的传输数据的方法的各步骤的单元。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三方面以及第三方面的各实现方式中的传输数据的方法的各步骤的单元。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发送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机程序,使得发送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发送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机程序,使得发送设备执行上述第二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接收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机程序,使得发送设备执行上述第三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该计算机程序代码被网络设备的处理单元、通信单元或处理器、收发器运行时,使得终端设备的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该计算机程序代码被终端设备的通信单元、处理单元或收发器、处理器运行时,使得网络设备执行上述第二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该计算机程序代码被网络设备的处理单元、通信单元或处理器、收发器运行时,使得终端设备的执行上述第三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
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该程序使得终端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
第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该程序使得网络设备执行上述第二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
第十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该程序使得终端设备执行上述第三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
第十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该芯片系统的通信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
第十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该芯片系统的通信设备执行上述第二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
第十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该芯片系统的通信设备执行上述第三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传输数据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的编码方案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的另一编码方案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的再一编码方案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传输数据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的再一编码方案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的再一传输数据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的传输数据的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传输数据的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的再一传输数据的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11是根据本申请的发送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2是根据本申请的另一发送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3是根据本申请的接收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部件”、“模块”、“系统”等用于表示计算机相关的实体、硬件、固件、硬件和软件的组合、软件、或执行中的软件。例如,部件可以是但不限于,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进程、处理器、对象、可执行文件、执行线程、程序和/或计算机。通过图示,在计算设备上运行的应用和计算设备都可以是部件。一个或多个部件可驻留在进程和/或执行线程中,部件可位于一个计算机上和/或分布在2个或更多个计算机之间。此外,这些部件可从在上面存储有各种数据结构的各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执行。部件可例如根据具有一个或多个数据分组(例如来自与本地系统、分布式系统和/或网络间的另一部件交互的二个部件的数据,例如通过信号与其它系统交互的互联网)的信号通过本地和/或远程进程来通信。
本申请中的长度指代数量。例如,长度为X的信息符号序列中,信息符号的数量为X。长度为Y的校验符号序列中,校验符号的数量为Y。长度为Z的子码中,符号的数量为Z。
为了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传输数据的方法,首先对伞码编码方案进行说明。
伞码编码方案是一种基于分组码的编码方案,将一个原始的母码等分为多个子码,母码以及每个子码均包括若干数量的信息符号与校验符号,母码与子码分别包括的信息符号的数量与校验符号的数量之和为母码与每个子码的码长,每个子码的码长均小于母码的码长,且所有子码的码长之和等于母码的码长。
然而,在将一个母码等分为多个子码时,并不是所有的原始的母码都能够满足被等分的条件。因此,当原始的母码不能够被等分时,就不能达到将一个母码分为多个子码的目的。
本申请旨在解决当原始的母码不能够被等分为多个子码时,如何将该原始的母码分为多个子码,从而降低纠错过程中的解码延迟与解码功耗。
需要说明的是,造成一个母码不能被等分为N(N≥2)个子码的情况主要有以下两种:
情况1,母码所包括的信息符号的数量不能被N整除;和/或
情况2,当将该母码等分为N个子码时,每个子码所包括的校验符号的数量不能被2整除,即不满足校验符号对应的纠错能力需为整数的条件(其中,校验符号与纠错能力之间的关系为校验符号为纠错能力的两倍)。
下面以母码为里德-所罗门码为例,针对上述情况1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里德-所罗门(Reed-solomon,RS)码的码长为544。RS码包括514的信息符号序列与30个校验符号。其中,每个符号所包含的比特数为10,RS码的纠错能力为15,记为RS(544,514,t=15,m=10),t代表纠错能力,m代表每个符号所包含的符号数。
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传输数据的方法100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100包括S101、S102以及S103。
S101,发送设备获取第一母码,该第一母码包括长度为k的信息符号序列和长度为n的校验符号序列,k≥1且k为整数,n≥1且n为整数;
S102,发送设备根据该第一母码,生成N个子码,N≥2,且k不能被N整除,该N个子码中的第i个子码包括长度为ki的信息符号序列和长度为ni校验符号序列,该长度为ki的信息符号序列为该长度为k的信息符号序列中的子序列,该长度为ni校验符号序列为该长度为ki的信息符号序列前向纠错FEC码,i∈[1,N],ki<k,ni<n,ki为正整数,ni为正整数,N为正整数,该N个子码中的至少两个子码分别包括的信息符号序列中的信息符号的数量不同;
S103,发送设备向接收设备发送该N个子码。
具体而言,发送设备对数据进行前向纠错(Forward Error Correction,FEC)编码后,获取该数据对应的第一母码(例如,RS码),该RS码包括长度为k的信息符号序列(即,该信息符号序列中包括的信息符号的数量为k)和长度为n的校验符号序列(即,该校验符号序列中包括的校验符号的数量为k),该数据包含该长度为k的信息符号序列,该长度为n的校验符号序列为该长度为k的信息符号序列的前向纠错FEC码,例如,k=514,n=30。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母码可以是发送设备对数据进行FEC编码后生成的,也可以是发送设备接收的来自其他装置/设备发送的母码,本申请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举例来说,该数据可以是网际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报文、以太网帧或者多协议标签交换(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MPLS)报文。
举例来说,该发送设备可以是路由器、网络交换机、基站、基站控制器、防火墙、负载均衡器或者分组传送网(Packet Transport Network,PTN)设备中的任意一种。举例来说,该接收设备的类型可以是与该发送设备的类型相同。
例如,该发送设备可以包括编码器。该编码器可以用于执行S101和S102。该发送设备可以包括端口。该发送设备可以利用该端口执行S103。该端口可以是以太网端口。
例如,发送设备根据当前系统的信道质量,在保证RS码的纠错能力的前提下,将该RS码分为N个子码(例如,N=3)。可以看出,当N=3时,RS码所包括的信息符号的数量并不能被3整除(即,k不能被N整除)。通过方法100能够将该RS码分为3个子码。
发送设备将该RS码分为3个子码,并向接收设备发送该3个子码。例如,该三个子码分别为第一子码、第二子码以及第三子码,其中,该第一子码是该三个子码中最早被发送的子码,该第一子码包括长度为k1的信息符号序列和长度为n1的校验符号序列,该第三子码是该三个子码中最晚被发送的子码,该第三子码包括长度为k3的信息符号序列和长度为n3的校验符号序列,该第二子码的发送时间晚于该第一子码的发送时间,该第二子码的发送时间早于该第三子码的发送时间,该第二子码包括长度为k2的信息符号序列和长度为n2的校验符号序列,其中,k=k1+k2+k3,n1=n2=n3=n/3。
其中,该N个子码中的每个子码包括的校验符号序列均为相应子码中的信息符号序列的前向纠错FEC码。
当接收设备接收到该N个子码时,可以根据该N个子码中的每个子码包括的校验符号序列,对接收到的相应的子码进行检错(即,根据对应的校验符号序列,对同一个子码中的信息符号序列进行检错)。进一步地,若在该信息符号序列中检测出错误,则利用同一个子码中的校验符号序列对该信息符号序列进行纠错,以获取正确的子码。
如图2所示,k1=170,k2=171,k3=173,n1=n2=n3=n/3=10,即,该三个子码中的第一子码对应的信息符号序列包括170个信息符号,该第一子码对应的校验符号序列包括10个校验符号;该三个子码中的第二子码对应的信息符号序列包括171个信息符号,该第一子码对应的校验符号序列包括10个校验符号;该三个子码中的第三子码对应的信息符号序列包括173个信息符号,该第一子码对应的校验符号序列包括10个校验符号,且该三个子码中每一个子码的纠错能力均为5。将该第一子码记为RS1(180,170,t=5,m=10);将该第二子码记为RS2(181,171,t=5,m=10);将该第三子码记为RS3(183,173,t=5,m=10)。
即,通过使该三个子码中至少两个子码包括的信息符号的数量不同,将该RS码分为三个子码,使得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能够传输子码。
可选地,该N个子码中码长最短的子码为该N个子码中的最早被发送的子码。
具体而言,在将该RS码分为N个子码时,使得该N个子码中的第一个被发送的子码对应的码长最短。其中,该码长为该子码对应的信息符号的数量与校验符号的数量之和。当信道质量进一步改善时,便能够向接收设备最早发送该码长最短的子码,以降低纠错过程中的解码延迟与解码功耗。
例如,发送设备将该RS码分为三个子码。如图3所示,该三个子码分别为第一子码、第二子码以及第三子码,其中,该第一子码是该三个子码中最早被发送的子码,该第三子码是该三个子码中最晚被发送的子码,该第二子码的发送时间晚于该第一子码的发送时间,该第二子码的发送时间早于该第三子码的发送时间。
其中,该三个子码中的第一子码对应的信息符号序列包括166个信息符号,该第一子码对应的校验符号序列包括10个校验符号;该三个子码中的第二子码对应的信息符号序列包括174个信息符号,该第一子码对应的校验符号序列包括10个校验符号;该三个子码中的第三子码对应的信息符号序列包括174个信息符号,该第一子码对应的校验符号序列包括10个校验符号,且该三个子码中每一个子码的纠错能力均为5。将该第一子码记为RS1(176,166,t=5,m=10);将该第二子码记为RS2(184,174,t=5,m=10);将该第三子码记为RS3(184,174,t=5,m=10)。
对于图2中所示的方案而言,接收设备需要接收到该三个子码中最早被发送的子码所包括的180个符号之后,才可以进行解码;而对于图3中所示的方案而言,接收设备只需要在接收到该三个子码中最早被发送的子码所包括的176个符号之后,就可以进行解码。因此,相比于图2所示的方案,图3中所示的编码方案的解码延迟进一步得到了降低。
可选地,当N≥3时,该N个子码中的M个子码分别包括的信息符号序列中的信息符号的数量相同,M小于N,M为正整数。
为了遵循同一个母码对应的N个子码对应的信息符号序列所包括的信息符号数无限接近的原则,在将RS码分为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子码时,可以使得该多个子码中的至少两个子码的信息符号数相同。
例如,发送设备将该RS码分为三个子码,如图4所示,该三个子码分别为第一子码、第二子码以及第三子码,其中,该第一子码是该三个子码中最早被发送的子码,该第三子码是该三个子码中最晚被发送的子码,该第二子码的发送时间晚于该第一子码的发送时间,该第二子码的发送时间早于该第三子码的发送时间。
其中,该三个子码中的第一子码对应的信息符号序列包括174个信息符号,该第一子码对应的校验符号序列包括10个校验符号;该三个子码中的第二子码对应的信息符号序列包括174个信息符号,该第一子码对应的校验符号序列包括10个校验符号;该三个子码中的第三子码对应的信息符号序列包括166个信息符号,该第一子码对应的校验符号序列包括10个校验符号,且该三个子码中每一个子码的纠错能力均为5。将该第一子码记为RS1(184,166,t=5,m=10);将该第二子码记为RS2(184,174,t=5,m=10);将该第三子码记为RS3(176,174,t=5,m=10)。
应理解,本申请仅以上述每个子码对应的信息符号序列所包括的信息符号的数量的取值为例进行说明。在保证同一个母码对应的N个子码所包括的信息符号数无限接近的前提下,本申请中每个子码所包括的信息符号的数量还可以为其他取值。本申请对此不作特别限定。
因此,根据本申请的传输数据的方法,将第一母码分为N个子码时,针对该第一母码不能被等分为N个子码的情况,通过使该N个子码中的至少两个子码所包括的信息符号的数量不同,从而将该第一母码分为N个码长较短的子码,进而降低纠错过程中的解码延迟与解码功耗。
下面继续以母码为里德-所罗门码为例,针对上述情况2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当发送设备将该RS码分为两个子码时,由于该RS码所包括的校验符号的数量为30,则该两个子码中每个子码所包括的校验符号的数量分别为15。可以看出,当每个子码所包括的校验符号的数量分别为15时,不满足校验符号对应的纠错能力为整数的条件,即,不能实现在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传输子码的目的。通过本申请的另一传输数据的方法200,能够将该RS码分为两个子码,即,能够实现在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传输子码的目的。
图5是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传输数据的方法200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200包括S201、S202以及S203。方法200涉及的技术术语的含义以及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描述。
S201,发送设备获取第一母码,该第一母码包括长度为k的信息符号序列和长度为n的校验符号序列,k≥1且k为整数,n≥1且n为整数;
S202,发送设备根据该第一母码,生成N个子码,N≥2,且n除以N的结果不是偶数,该N个子码中的第i个子码包括长度为ki的信息符号序列、长度为si的参考符号序列和长度为pi的校验符号序列,该长度为ki的信息符号序列为该长度为k的信息符号序列中的子序列,该长度为si的参考符号序列为该长度为ki的信息符号序列的循环冗余校验码,该长度为pi的校验符号序列的长度为(ki+si)的符号序列的前向纠错FEC码,该长度为(ki+si)的符号序列由该长度为ki的信息符号序列和该长度为si的参考符号序列组成,且在该长度为(ki+si)的符号序列中该长度为ki的信息符号序列位于该长度为si的参考符号序列之前,i∈[1,N],pi能被2整除,ki<k,pi<n;
S203,发送设备向接收设备发送该N个子码。
具体而言,发送设备对数据进行前向纠错FEC编码后,获取该数据对应的第一母码,该第一母码包括长度为k的信息符号序列和长度为n的校验符号序列,该数据包含该长度为k的信息符号序列,该长度为n的校验符号序列为该长度为k的信息符号序列的前向纠错FEC码,k≥1且k为整数,n≥1且n为整数,其中,且n除以N的结果不是偶数(即,该第一母码不能被等分为N个子码),通过方法200能够将该第一母码分为N个子码,使得能够在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传输子码。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母码可以是发送设备对数据进行FEC编码后生成的,也可以是发送设备接收的来自其他装置/设备发送的母码,本申请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在上述步骤S202中,发送设备在将该第一母码分解为N个子码时,在保证每个子码的码长固定不变的前提下,在该N个子码中的每个子码中增加参考符号序列(即,通过增加参考符号序列,相应地减少校验符号序列所包括的校验符号的数量,从而使得减少之后的校验符号的数量能够被2整除)。
例如,发送设备将该第一母码分为N个子码,该N个子码中的第i个子码包括长度为ki的信息符号序列、长度为si的参考符号序列和长度为pi的校验符号序列,该长度为ki的信息符号序列为该长度为k的信息符号序列中的子序列,该长度为si的参考符号序列为该长度为ki的信息符号序列的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码,该长度为pi的校验符号序列的长度为(ki+si)的符号序列的前向纠错FEC码,该长度为(ki+si)的符号序列由该长度为ki的信息符号序列和该长度为si的参考符号序列组成,且在该长度为(ki+si)的符号序列中该长度为ki的信息符号序列位于该长度为si的参考符号序列之前,i∈[1,N],pi能被2整除,ki<k,pi<n。
对RS码而言,发送设备将该RS码分为两个子码,如图6所示,该两个子码分别为第一子码和第二子码,其中,该第一子码是该三个子码中最早被发送的子码,该第二子码的发送时间晚于该第一子码的发送时间。该两个子码中第一子码包括257的信息符号序列、1个参考符号与14个校验符号序列,该1个参考符号为该257的信息符号序列的循环冗余校验码,并将该257的信息符号序列与该1个参考符号组成一个长度为258的符号序列,对该257的信息符号序列与该1个参考符号(即,长度为258的符号序列)组成的符号序列(即,长度为258的符号序列)进行前向纠错FEC编码,获得该长度为258的符号序列对应的校验符号序列,该校验符号序列中包括的校验符号的数量为14,将该第一子码记为RS1(272,258,t=7,m=10)。
同样的。该两个子码中第二子码包括257的信息符号序列、1个参考符号与14个校验符号序列,该1个参考符号为该257的信息符号序列的循环冗余校验码,并将该257的信息符号序列与该1个参考符号组成一个长度为258的符号序列,对该257的信息符号序列与该1个参考符号(即,长度为258的符号序列)组成的符号序列(即,长度为258的符号序列)进行前向纠错FEC编码,获得该长度为258的符号序列对应的校验符号序列,该校验符号序列中包括的校验符号的数量为14,将该第一子码记为RS1(272,258,t=7,m=10)。将该第二个被发送的子码记为RS2(272,258,t=7,m=10)。
可以看出,上述第一个被发送的子码的纠错能力为7,第二个被发送的子码的纠错能力也为7。发送设备在将该RS码分为上述两个子码之后,将该两个子码发送至接收设备。
对于接收设备而言,当接收设备接收到了发送设备发送的N个子码(例如,该N个子码为里德-所罗门码),并完成对该N个子码的解码工作之后。接收设备可以确定解码获得的该N个子码中的任意一个子码的信息符号序列的循环冗余校验码,并将该循环冗余校验码与接收到的相应子码所包括的参考符号序列(例如,该1个参考符号)进行比较,若两者一致,则说明该解码获得的该N个子码中的任意一个子码的信息符号序列是正确的;否则,说明解码获得的该N个子码中的任意一个子码的信息符号序列是错误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循环冗余校验码可以通过多项式发生器(PolynomialGenerator)生成,本申请对此不作特别限定。例如,可以通过多项式发生器生成关于x的10阶多项式G10(X)=X10+X9+X5+X4+X+1。
因此,根据本申请的传输数据的方法,在将该第一母码分为N个子码时,针对该第一母码不能被等分为N个子码的情况,在保证每个子码的码长固定不变的前提下,在该N个子码中的每个子码中增加参考符号序列(即,通过增加参考符号序列,相应地减少校验符号序列所包括的校验符号的数量,从而使得减少之后的校验符号的数量能够被2整除),从而能够在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传输子码,进而保证接收设备能够对该N个子码依次进行解码,降低纠错过程中的解码延迟与解码功耗。
此外,该参考符号序列为N个子码中的每个子码所包括的信息符号序列的循环冗余校验码,以便于接收设备在对该N个子码进行解码时,可以根据该参考符号序列,进一步确定接收设备对该N个子码中的每个子码的纠错结果是否正确,进而提高纠错结果的可靠性。
上述是从发送设备的角度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说明,下面针对上述情况2,继续以母码为里德-所罗门码为例,从接收设备的角度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图7是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传输数据的方法300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300包括S301、S302以及S303。
S301,接收设备接收错误的第一子码;
S302,该接收设备确定该错误的第一子码的纠错能力t,
Figure BDA0001344990010000101
该错误的第一子码包括的该校验符号序列中的校验符号的数量为n,该错误的信息符号序列中发生错误的信息符号的数量小于或者等于t,n为正整数且n不能被2整除;
S303,该接收设备根据该纠错能力t,纠正该错误的第一子码中的该错误的信息符号序列中的错误,以获取该正确的第一子码。
具体而言,发送设备在将子码发送至接收设备的过程中,由于会受到传输数据的信道会对其中传输的数据产生干扰,可能会导致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发送错误。因此,接收设备对接收到的子码需要进行检错以及纠错。
当接收设备对接收到的子码进行检错后发现该子码并未发生传输错误,则接收设备不再对该子码进行纠错。
下面仅对接收设备对接收到的子码进行检错后发现该子码发生传输错误,并对该子码进行纠错的过程进行说明。
当接收设备接收到错误的第一子码时,该错误的第一子码中包含了错误的信息符号序列,该错误的信息符号序列中的错误是发送设备生成的正确的第一子码从该发送设备传输至该接收设备的过程中产生的,该正确的第一子码包括一个信息符号序列和一个校验符号序列,该校验符号序列为该信息符号序列的前向纠错FEC编码结果。
该接收设备首先确定该第一子码的纠错能力。该错误的第一子码中包含了错误的信息符号序列,该错误的信息符号序列中的错误是发送设备生成的正确的第一子码从该发送设备传输至该接收设备的过程中产生的,该正确的第一子码包括一个信息符号序列和一个校验符号序列,该校验符号序列为该信息符号序列的前向纠错FEC码。
在上述步骤S302中,接收设备确定该错误的第一子码的纠错能力时,可以通过查表的方式确定该错误的第一子码的纠错能力。在进行传输系统设计时,系统会预先对子码与该子码对应的纠错能力、母码与该母码对应的纠错能力进行配置,例如,系统将子码与该子码对应的纠错能力、母码与该母码对应的纠错能力存储在映射表中,当接收设备接收到错误的第一子码时,可以通过该映射表获取与该错误的第一子码对应的纠错能力。
该错误的第一子码包括的校验符号序列中的校验符号的数量为n,且n为正整数且n不能被2整除,接收设备根据该错误的第一子码,通过查表,确定该错误的第一子码的纠错能力为t,且
Figure BDA0001344990010000111
在确定了该错误的第一子码的纠错能力之后,该接收设备对该错误的第一子码进行纠错,该错误的信息符号序列中发生错误的信息符号的数量小于或者等于纠错能力t,通过对该错误的第一子码进行纠错,接收设备最终获取正确的第一子码。
可选地,该正确第一子码为根据第一母码生成的N个子码中的一个子码,该第一母码为发送设备对数据进行前向纠错FEC编码获得的,该第一母码包括长度为k的信息符号序列和长度为m的校验符号序列,该长度为m的校验符号序列为该长度为k的信息符号序列的前向纠错FEC码,k≥1且k为整数,m≥1且m为整数,该N个子码中的每个子码包括的校验符号的数量为奇数。
例如,该错误的第一子码为里德-所罗门码,该错误的第一子码包括长度为257的信息符号序列和长度为15的校验符号序列。接收设备通过查表,确定该错误的第一子码的纠错能力为
Figure BDA0001344990010000112
并根据该纠错能力,对该错误的第一子码进行纠错,并最终获得正确的第一子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仅以将子码与该子码对应的纠错能力、母码与该母码对应的纠错能力存储在映射表中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接收设备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确定该错误的第一子码的纠错能力,例如,可以通过发送设备向该接收设备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向接收设备指示该错误的第一子码的纠错能力。本申请对接收设备确定错误的第一子码的纠错能力的方式不作具体限定。
因此,根据本申请的传输数据的方法,针对由于子码的纠错能力为非整数,导致在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不能传输子码的情况,通过对该子码的纠错能力向下取整,使得该子码的纠错能力为整数,从而使得能够在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传输子码,进而降低纠错过程中的解码延迟与解码功耗。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仅以RS码为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本申请并不对具体的母码、子码的种类做任何限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仅以校验符号序列为信息符号序列的前向纠错FEC码为例进行说明,本申请对此不作特别限定。例如,校验符号序列还可以为信息符号序列的格雷码(Gray Code)、汉明码(Hamming code)、多维奇偶校验码(Multidimensional Parity-check Code,MDPC)或博斯-乔赫里-霍克文黑姆代码(Bose-Chaudhurl-Hocguenghem,BCH)中的任意一种编码。
图8是根据本申请的传输数据的装置4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8所示,该装置400包括处理单元410以及通信单元420。
处理单元410,用于获取第一母码,该第一母码包括长度为k的信息符号序列和长度为n的校验符号序列,该长度为n的校验符号序列为该长度为k的信息符号序列的前向纠错FEC码,k≥1且k为整数,n≥1且n为整数;
该处理单元410还用于:
根据该第一母码,用于生成N个子码,N≥2,且k不能被N整除,该N个子码中的第i个子码包括长度为ki的信息符号序列和长度为ni校验符号序列,该长度为ki的信息符号序列为该长度为k的信息符号序列中的子序列,该长度为ni校验符号序列为该长度为ki的信息符号序列的前向纠错FEC码,i∈[1,N],ki<k,ni<n,ki为正整数,ni为正整数,N为正整数,该N个子码中的至少两个子码分别包括的信息符号序列中的信息符号的数量不同;
通信单元420,用于向接收设备发送该N个子码。
可选地,该N个子码中码长最短的子码为该N个子码中的最早被发送的子码。
可选地,当N≥3时,该N个子码中的M个子码分别包括的信息符号序列中的信息符号的数量相同,M小于N,M为正整数。
可选地,该第一母码为里德-所罗门码,该N个子码具体包括第一子码、第二子码以及第三子码,该第一子码是该N个子码中最早被发送的子码,该第一子码包括长度为k1的信息符号序列和长度为n1的校验符号序列,该第三子码是该N个子码中最晚被发送的子码,该第三子码包括长度为k3的信息符号序列和长度为n3的校验符号序列,该第二子码的发送时间晚于该第一子码的发送时间,该第二子码的发送时间早于该第三子码的发送时间,该第二子码包括长度为k2的信息符号序列和长度为n2的校验符号序列,其中,k=k1+k2+k3,n1=n2=n3=n/3。
可选地,k=514,n=30,m=10,k1=174,k2=174,k3=166;或
k=514,n=30,m=10,k1=166,k2=174,k3=174。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母码可以是传输数据的装置400对数据进行FEC编码后生成的,且该数据包含该长度为k的信息符号序列;也可以是传输数据的装置400接收的来自其他装置/设备发送的母码,本申请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应理解,根据本申请的传输数据的装置400可对应于本申请的方法中的发送设备,且该传输数据的装置400中的各单元及模块和上述其他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方法100中由发送设备执行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因此,根据本申请的传输数据的装置,将第一母码分为N个子码时,针对该第一母码不能被等分为N个子码的情况,通过使该N个子码中的至少两个子码所包括的信息符号的数量不同,从而将该第一母码分为N个码长较短的子码,进而降低纠错过程中的解码延迟与解码功耗。
图9是根据本申请的传输数据的装置5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9所示,该装置500包括处理单元510以及通信单元520。
处理单元510,用于获取第一母码,该第一母码包括长度为k的信息符号序列和长度为n的校验符号序列,该长度为n的校验符号序列为该长度为k的信息符号序列的前向纠错FEC码,k≥1且k为整数,n≥1且n为整数;
该处理单元510还用于:
根据该第一母码,生成N个子码,N≥2,且n除以N的结果不是偶数,该N个子码中的第i个子码包括长度为ki的信息符号序列、长度为si的参考符号序列和长度为pi的校验符号序列,该长度为ki的信息符号序列为该长度为k的信息符号序列中的子序列,该长度为si的参考符号序列为该长度为ki的信息符号序列的循环冗余校验码,该长度为pi的校验符号序列为长度为(ki+si)的符号序列的前向纠错FEC码,该长度为(ki+si)的符号序列由该长度为ki的信息符号序列和该长度为si的参考符号序列组成,且在该长度为(ki+si)的符号序列中该长度为ki的信息符号序列位于该长度为si的参考符号序列之前,i∈[1,N],pi能被2整除,ki<k,pi<n;
通信单元520,用于向接收设备发送该N个子码。
可选地,该第一母码为里德-所罗门码,该N个子码包括两个子码,该两个子码中的最早被发送的子码包括长度为k1的信息符号序列、长度为s1的参考符号序列和长度为p1的校验符号序列,该两个子码中最晚被发送的子码包括长度为k2的信息符号序列、长度为s2的参考符号序列和长度为p2的校验符号序列,其中,k1=k2=k/2,p1=p2=(n-s1-s2)/2。
可选地,k=514,n=30,m=10,k1=257,s1=1,p1=14,k2=257,s2=1,p2=14。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母码可以是传输数据的装置500对数据进行FEC编码后生成的,且该数据包含该长度为k的信息符号序列;也可以是传输数据的装置500接收的来自其他装置/设备发送的母码,本申请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应理解,根据本申请的传输数据的装置500可对应于本申请的方法中的发送设备,且该传输数据的装置500中的各单元及模块和上述其他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方法200中由发送设备执行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因此,根据本申请的传输数据的装置,在将该第一母码分为N个子码时,针对该第一母码不能被等分为N个子码的情况,在保证每个子码的码长固定不变的前提下,在该N个子码中的每个子码中增加参考符号序列(即,通过增加参考符号序列,相应地减少校验符号序列所包括的校验符号的数量,从而使得减少之后的校验符号的数量能够被2整除),从而能够在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传输子码,进而保证接收设备能够对该N个子码依次进行解码,降低纠错过程中的解码延迟与解码功耗。
此外,该参考符号序列为N个子码中的每个子码所包括的信息符号序列的循环冗余校验码,以便于接收设备在对该N个子码进行解码时,可以根据该参考符号序列,进一步确定接收设备对该N个子码中的每个子码的纠错结果是否正确,进而提高纠错结果的可靠性。
图10是根据本申请的传输数据的装置6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10所示,该装置600包括处理单元610以及通信单元620。
通信单元610,用于接收错误的第一子码,该错误的第一子码中包含了错误的信息符号序列,该错误的信息符号序列中的错误是发送设备生成的正确的第一子码从该发送设备传输至该接收设备的过程中产生的,该正确的第一子码包括一个信息符号序列和一个校验符号序列,该校验符号序列为该信息符号序列的前向纠错FEC编码结果;
处理单元620,用于确定该错误的第一子码的纠错能力t,
Figure BDA0001344990010000141
该错误的第一子码包括的该校验符号序列中的校验符号的数量为n,该错误的信息符号序列中发生错误的信息符号的数量小于或者等于t,n为正整数且n不能被2整除;
该处理单元620还用于:
根据该纠错能力t,纠正该错误的第一子码中的该错误的信息符号序列中的错误,以获取该正确的第一子码。
可选地,该正确的第一子码为根据第一母码生成的N个子码中的一个子码,该第一母码为发送设备对数据进行前向纠错FEC编码获得的,该第一母码包括长度为k的信息符号序列和长度为m的校验符号序列,该长度为m的校验符号序列为该长度为k的信息符号序列的前向纠错FEC码,k≥1且k为整数,m≥1且m为整数,该N个子码中的每个子码包括的校验符号的数量为奇数。
可选地,该N个子码为里德-所罗门码,N=2,该N个子码中最早被接收的子码包括长度为257的信息符号序列和长度为15的校验符号序列,该N个子码中最晚被接收的子码包括长度为257的信息符号序列和长度为15的校验符号序列。
应理解,根据本申请的传输数据的装置600可对应于本申请的方法中的接收,设备,且该传输数据的装置600中的各单元及模块和上述其他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方法400中由接收设备执行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因此,根据本申请的传输数据的装置,针对由于子码的纠错能力为非整数,导致在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不能传输子码的情况,通过对该子码的纠错能力向下取整,使得该子码的纠错能力为整数,从而使得能够在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传输子码,进而降低纠错过程中的解码延迟与解码功耗。
图11是根据本申请的发送设备700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11所示,该发送设备700包括收发器710、存储器720以及处理器730。
其中,该存储器720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730用于调用该存储器中的指令执行,以控制该收发器710发送信号。
其中,该处理器730,用于获取第一母码,该第一母码包括长度为k的信息符号序列和长度为n的校验符号序列,该长度为n的校验符号序列为该长度为k的信息符号序列的前向纠错FEC码,k≥1且k为整数,n≥1且n为整数;
该处理器730,还用于根据该第一母码,生成N个子码,N≥2,且k不能被N整除,该N个子码中的第i个子码包括长度为ki的信息符号序列和长度为ni校验符号序列,该长度为ki的信息符号序列为该长度为k的信息符号序列中的子序列,该长度为ni校验符号序列为该长度为ki的信息符号序列的前向纠错FEC码,i∈[1,N],ki<k,ni<n,ki为正整数,ni为正整数,N为正整数,该N个子码中的至少两个子码分别包括的信息符号序列中的信息符号的数量不同;
该收发器710,用于向接收设备发送该N个子码。
可选地,该N个子码中码长最短的子码为该N个子码中的最早被发送的子码。
可选地,该N个子码中的M个子码分别包括的信息符号序列中的信息符号的数量相同,M小于N,M为正整数。
可选地,该第一母码为里德-所罗门码,该N个子码具体包括第一子码、第二子码以及第三子码,该第一子码是该N个子码中最早被发送的子码,该第一子码包括长度为k1的信息符号序列和长度为n1的校验符号序列,该第三子码是该N个子码中最晚被发送的子码,该第三子码包括长度为k3的信息符号序列和长度为n3的校验符号序列,该第二子码的发送时间晚于该第一子码的发送时间,该第二子码的发送时间早于该第三子码的发送时间,该第二子码包括长度为k2的信息符号序列和长度为n2的校验符号序列,其中,k=k1+k2+k3,n1=n2=n3=n/3。
可选地,k=514,n=30,m=10,k1=174,k2=174,k3=166;或k=514,n=30,m=10,k1=166,k2=174,k3=174。
可选地,该发送设备为编码器。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母码可以是发送设备700对数据进行FEC编码后生成的,且该数据包含该长度为k的信息符号序列;也可以是发送设备700接收的来自其他装置/设备发送的母码,本申请对此不作任何限定。应理解,在本申请中,该处理器73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730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该存储器72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730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720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例如,存储器720还可以存储设备类型的信息。
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730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申请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720,处理器730读取存储器720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应理解,根据本申请的发送设备700可对应于本申请的方法中的发送设备,且该发送设备700中的各单元及模块和上述其他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方法100中由发送设备执行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因此,根据本申请的发送设备,将第一母码分为N个子码时,针对该第一母码不能被等分为N个子码的情况,通过使该N个子码中的至少两个子码所包括的信息符号的数量不同,从而将该第一母码分为N个码长较短的子码,进而降低纠错过程中的解码延迟与解码功耗。
图12是根据本申请的发送设备800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12所示,该发送设备800包括收发器810、存储器820以及处理器830。其中,该存储器820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830用于调用该存储器中的指令执行,以控制该收发器88发送信号。
其中,该处理器830,用于获取第一母码,该第一母码包括长度为k的信息符号序列和长度为n的校验符号序列,该长度为n的校验符号序列为该长度为k的信息符号序列的前向纠错FEC码,k≥1且k为整数,n≥1且n为整数;
该处理器830,还用于根据该第一母码,生成N个子码,N≥2,且n除以N的结果不是偶数,该N个子码中的第i个子码包括长度为ki的信息符号序列、长度为si的参考符号序列和长度为pi的校验符号序列,该长度为ki的信息符号序列为该长度为k的信息符号序列中的子序列,该长度为si的参考符号序列为该长度为ki的信息符号序列的循环冗余校验码,该长度为pi的校验符号序列为长度为(ki+si)的符号序列的前向纠错FEC码,该长度为(ki+si)的符号序列由该长度为ki的信息符号序列和该长度为si的参考符号序列组成,且在该长度为(ki+si)的符号序列中该长度为ki的信息符号序列位于该长度为si的参考符号序列之前,i∈[1,N],pi能被2整除,ki<k,pi<n;
该收发器810,用于向接收设备发送该N个子码。
可选地,该第一母码为里德-所罗门码,该N个子码包括两个子码,该两个子码中的最早被发送的子码包括长度为k1的信息符号序列、长度为s1的参考符号序列和长度为p1的校验符号序列,该两个子码中最晚被发送的子码包括长度为k2的信息符号序列、长度为s2的参考符号序列和长度为p2的校验符号序列,其中,k1=k2=k/2,p1=p2=(n-s1-s2)/2。
可选地,k=514,n=30,m=10,k1=257,s1=1,p1=14,k2=257,s2=1,p2=14。
可选地,该发送设备为编码器。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母码可以是发送设备800对数据进行FEC编码后生成的,且该数据包含该长度为k的信息符号序列;也可以是发送设备800接收的来自其他装置/设备发送的母码,本申请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应理解,在本申请中,该处理器83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该处理器830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该存储器82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830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820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例如,存储器820还可以存储设备类型的信息。
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830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申请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820,处理器830读取存储器820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应理解,根据本申请的发送设备800可对应于本申请的方法中的发送设备,且该发送设备800中的各单元及模块和上述其他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方法200中由发送设备执行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因此,根据本申请的发送设备,在将该第一母码分为N个子码时,针对该第一母码不能被等分为N个子码的情况,在保证每个子码的码长固定不变的前提下,在该N个子码中的每个子码中增加参考符号序列(即,通过增加参考符号序列,相应地减少校验符号序列所包括的校验符号的数量,从而使得减少之后的校验符号的数量能够被2整除),从而能够在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传输子码,进而保证接收设备能够对该N个子码依次进行解码,降低纠错过程中的解码延迟与解码功耗。
此外,该参考符号序列为N个子码中的每个子码所包括的信息符号序列的循环冗余校验码,以便于接收设备在对该N个子码进行解码时,可以根据该参考符号序列,进一步确定接收设备对该N个子码中的每个子码的纠错结果是否正确,进而提高纠错结果的可靠性。
图13是根据本申请的接收设备900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13所示,该接收设备900包括收发器910、存储器920以及处理器930。
其中,该存储器920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930用于调用该存储器中的指令执行,以控制该收发器910接收信号。
其中,该收发器910,用于接收错误的第一子码,该错误的第一子码中包含了错误的信息符号序列,该错误的信息符号序列中的错误是发送设备生成的正确的第一子码从该发送设备传输至该接收设备的过程中产生的,该正确的第一子码包括一个信息符号序列和一个校验符号序列,该校验符号序列为该信息符号序列的前向纠错FEC编码结果;
该处理器930,用于确定该错误的第一子码的纠错能力t,
Figure BDA0001344990010000171
该错误的第一子码包括的该校验符号序列中的校验符号的数量为n,该错误的信息符号序列中发生错误的信息符号的数量小于或者等于t,n为正整数且n不能被2整除;
该处理器930,还用于根据该纠错能力t,纠正该错误的第一子码中的该错误的信息符号序列中的错误,以获取该正确的第一子码。
可选地,该正确的第一子码为根据第一母码生成的N个子码中的一个子码,该第一母码为发送设备对数据进行前向纠错FEC编码获得的,该第一母码包括长度为k的信息符号序列和长度为m的校验符号序列,该长度为m的校验符号序列为该长度为k的信息符号序列的前向纠错FEC码,k≥1且k为整数,m≥1且m为整数,该N个子码中的每个子码包括的校验符号的数量为奇数。
可选地,该N个子码为里德-所罗门码,N=2,该N个子码中最早被接收的子码包括长度为257的信息符号序列和长度为15的校验符号序列,该N个子码中最晚被接收的子码包括长度为257的信息符号序列和长度为15的校验符号序列。
可选地,该接收设备为解码器。
应理解,在本申请中,该处理器93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该处理器930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该存储器92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930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920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例如,存储器920还可以存储设备类型的信息。
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930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申请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920,处理器930读取存储器920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应理解,根据本申请的接收设备900可对应于本申请的方法中的接收设备,且该接收设备900中的各单元及模块和上述其他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方法300中由接收设备执行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因此,根据本申请的接收设备,针对由于子码的纠错能力为非整数,导致在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不能传输子码的情况,通过对该子码的纠错能力向下取整,使得该子码的纠错能力为整数,从而使得能够在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传输子码,进而降低纠错过程中的解码延迟与解码功耗。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本申请。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申请揭露的技术内容想到其他实现方式。

Claims (24)

1.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发送设备获取第一母码,所述第一母码包括长度为k的信息符号序列和长度为n的校验符号序列,所述长度为n的校验符号序列为所述长度为k的信息符号序列的前向纠错FEC码,k≥1且k为整数,n≥1且n为整数;
所述发送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母码,生成N个子码,N≥2,且k不能被N整除,且n除以N的结果是偶数,所述N个子码中的第i个子码包括长度为ki的信息符号序列和长度为ni校验符号序列,所述长度为ki的信息符号序列为所述长度为k的信息符号序列中的子序列,所述长度为ni校验符号序列为所述长度为ki的信息符号序列的前向纠错FEC码,i∈[1,N],ki<k,ni<n,ki为正整数,ni为正整数,N为正整数,所述N个子码中的至少两个子码分别包括的信息符号序列中的信息符号的数量不同;
所述发送设备向接收设备发送所述N个子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子码中码长最短的子码为所述N个子码中的最早被发送的子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N≥3时,所述N个子码中的M个子码分别包括的信息符号序列中的信息符号的数量相同,M小于N,M为正整数。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母码为里德-所罗门码,所述N个子码包括第一子码、第二子码以及第三子码,所述第一子码是所述N个子码中最早被发送的子码,所述第一子码包括长度为k1的信息符号序列和长度为n1的校验符号序列,所述第三子码是所述N个子码中最晚被发送的子码,所述第三子码包括长度为k3的信息符号序列和长度为n3的校验符号序列,所述第二子码的发送时间晚于所述第一子码的发送时间,所述第二子码的发送时间早于所述第三子码的发送时间,所述第二子码包括长度为k2的信息符号序列和长度为n2的校验符号序列,其中,k=k1+k2+k3,n1=n2=n3=n/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k=514,n=30,m=10,k1=174,k2=174,k3=166;或
k=514,n=30,m=10,k1=166,k2=174,k3=174。
6.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发送设备获取第一母码,所述第一母码包括长度为k的信息符号序列和长度为n的校验符号序列,所述长度为n的校验符号序列为所述长度为k的信息符号序列的前向纠错FEC码,k≥1且k为整数,n≥1且n为整数;
所述发送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母码,生成N个子码,N≥2,k能被N整除,且n除以N的结果不是偶数,所述N个子码中的第i个子码包括长度为ki的信息符号序列、长度为si的参考符号序列和长度为pi的校验符号序列,所述长度为ki的信息符号序列为所述长度为k的信息符号序列中的子序列,所述长度为si的参考符号序列为所述长度为ki的信息符号序列的循环冗余校验码,所述长度为pi的校验符号序列为长度为(ki+si)的符号序列的前向纠错FEC码,所述长度为(ki+si)的符号序列由所述长度为ki的信息符号序列和所述长度为si的参考符号序列组成,且在所述长度为(ki+si)的符号序列中所述长度为ki的信息符号序列位于所述长度为si的参考符号序列之前,i∈[1,N],pi能被2整除,ki<k,pi<n;
所述发送设备向接收设备发送所述N个子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母码为里德-所罗门码,所述N个子码包括两个子码,所述两个子码中的最早被发送的子码包括长度为k1的信息符号序列、长度为s1的参考符号序列和长度为p1的校验符号序列,所述两个子码中最晚被发送的子码包括长度为k2的信息符号序列、长度为s2的参考符号序列和长度为p2的校验符号序列,其中,k1=k2=k/2,p1=p2=(n-s1-s2)/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k=514,n=30,m=10,k1=257,s1=1,p1=14,k2=257,s2=1,p2=14。
9.一种传输数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单元以及通信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获取第一母码,所述第一母码包括长度为k的信息符号序列和长度为n的校验符号序列,所述长度为n的校验符号序列为所述长度为k的信息符号序列的前向纠错FEC码,k≥1且k为整数,n≥1且n为整数;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母码,用于生成N个子码,N≥2,k不能被N整除,且n除以N的结果是偶数,所述N个子码中的第i个子码包括长度为ki的信息符号序列和长度为ni校验符号序列,所述长度为ki的信息符号序列为所述长度为k的信息符号序列中的子序列,所述长度为ni校验符号序列为所述长度为ki的信息符号序列的前向纠错FEC码,i∈[1,N],ki<k,ni<n,ki为正整数,ni为正整数,N为正整数,所述N个子码中的至少两个子码分别包括的信息符号序列中的信息符号的数量不同;
所述通信单元,用于向接收设备发送所述N个子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子码中码长最短的子码为所述N个子码中的最早被发送的子码。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N≥3时,所述N个子码中的M个子码分别包括的信息符号序列中的信息符号的数量相同,M小于N,M为正整数。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母码为里德-所罗门码,所述N个子码具体包括第一子码、第二子码以及第三子码,所述第一子码是所述N个子码中最早被发送的子码,所述第一子码包括长度为k1的信息符号序列和长度为n1的校验符号序列,所述第三子码是所述N个子码中最晚被发送的子码,所述第三子码包括长度为k3的信息符号序列和长度为n3的校验符号序列,所述第二子码的发送时间晚于所述第一子码的发送时间,所述第二子码的发送时间早于所述第三子码的发送时间,所述第二子码包括长度为k2的信息符号序列和长度为n2的校验符号序列,其中,k=k1+k2+k3,n1=n2=n3=n/3。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k=514,n=30,m=10,k1=174,k2=174,k3=166;或
k=514,n=30,m=10,k1=166,k2=174,k3=174。
14.一种传输数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单元以及通信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获取第一母码,所述第一母码包括长度为k的信息符号序列和长度为n的校验符号序列,所述长度为n的校验符号序列为所述长度为k的信息符号序列的前向纠错FEC码,k≥1且k为整数,n≥1且n为整数;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母码,生成N个子码,N≥2,k能被N整除,且n除以N的结果不是偶数,所述N个子码中的第i个子码包括长度为ki的信息符号序列、长度为si的参考符号序列和长度为pi的校验符号序列,所述长度为ki的信息符号序列为所述长度为k的信息符号序列中的子序列,所述长度为si的参考符号序列为所述长度为ki的信息符号序列的循环冗余校验码,所述长度为pi的校验符号序列为长度为(ki+si)的符号序列的前向纠错FEC码,所述长度为(ki+si)的符号序列由所述长度为ki的信息符号序列和所述长度为si的参考符号序列组成,且在所述长度为(ki+si)的符号序列中所述长度为ki的信息符号序列位于所述长度为si的参考符号序列之前,i∈[1,N],pi能被2整除,ki<k,pi<n;
所述通信单元,用于向接收设备发送所述N个子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母码为里德-所罗门码,所述N个子码包括两个子码,所述两个子码中的最早被发送的子码包括长度为k1的信息符号序列、长度为s1的参考符号序列和长度为p1的校验符号序列,所述两个子码中最晚被发送的子码包括长度为k2的信息符号序列、长度为s2的参考符号序列和长度为p2的校验符号序列,其中,k1=k2=k/2,p1=p2=(n-s1-s2)/2。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k=514,n=30,m=10,k1=257,s1=1,p1=14,k2=257,s2=1,p2=14。
17.一种发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设备包括:处理器、收发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执行以下步骤:
获取第一母码,所述第一母码包括长度为k的信息符号序列和长度为n的校验符号序列,所述长度为n的校验符号序列为所述长度为k的信息符号序列的前向纠错FEC码,k≥1且k为整数,n≥1且n为整数;
根据所述第一母码,生成N个子码,N≥2,k不能被N整除,且n除以N的结果是偶数,所述N个子码中的第i个子码包括长度为ki的信息符号序列和长度为ni校验符号序列,所述长度为ki的信息符号序列为所述长度为k的信息符号序列中的子序列,所述长度为ni校验符号序列为所述长度为ki的信息符号序列的前向纠错FEC码,i∈[1,N],ki<k,ni<n,ki为正整数,ni为正整数,N为正整数,所述N个子码中的至少两个子码分别包括的信息符号序列中的信息符号的数量不同;
所述收发器,用于向接收设备发送所述N个子码。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发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子码中码长最短的子码为所述N个子码中的最早被发送的子码。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发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子码中的M个子码分别包括的信息符号序列中的信息符号的数量相同,M小于N,M为正整数。
20.根据权利要求17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发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母码为里德-所罗门码,所述N个子码具体包括第一子码、第二子码以及第三子码,所述第一子码是所述N个子码中最早被发送的子码,所述第一子码包括长度为k1的信息符号序列和长度为n1的校验符号序列,所述第三子码是所述N个子码中最晚被发送的子码,所述第三子码包括长度为k3的信息符号序列和长度为n3的校验符号序列,所述第二子码的发送时间晚于所述第一子码的发送时间,所述第二子码的发送时间早于所述第三子码的发送时间,所述第二子码包括长度为k2的信息符号序列和长度为n2的校验符号序列,其中,k=k1+k2+k3,n1=n2=n3=n/3。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发送设备,其特征在于,k=514,n=30,m=10,k1=174,k2=174,k3=166;或
k=514,n=30,m=10,k1=166,k2=174,k3=174。
22.一种发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设备包括:处理器、收发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执行以下步骤:
获取第一母码,所述第一母码包括长度为k的信息符号序列和长度为n的校验符号序列,所述长度为n的校验符号序列为所述长度为k的信息符号序列的前向纠错FEC码,k≥1且k为整数,n≥1且n为整数;
根据所述第一母码,生成N个子码,N≥2,k能被N整除,且n除以N的结果不是偶数,所述N个子码中的第i个子码包括长度为ki的信息符号序列、长度为si的参考符号序列和长度为pi的校验符号序列,所述长度为ki的信息符号序列为所述长度为k的信息符号序列中的子序列,所述长度为si的参考符号序列为所述长度为ki的信息符号序列的循环冗余校验码,所述长度为pi的校验符号序列为长度为(ki+si)的符号序列的前向纠错FEC码,所述长度为(ki+si)的符号序列由所述长度为ki的信息符号序列和所述长度为si的参考符号序列组成,且在所述长度为(ki+si)的符号序列中所述长度为ki的信息符号序列位于所述长度为si的参考符号序列之前,i∈[1,N],pi能被2整除,ki<k,pi<n;
所述收发器,用于向接收设备发送所述N个子码。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发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母码为里德-所罗门码,所述N个子码包括两个子码,所述两个子码中的最早被发送的子码包括长度为k1的信息符号序列、长度为s1的参考符号序列和长度为p1的校验符号序列,所述两个子码中最晚被发送的子码包括长度为k2的信息符号序列、长度为s2的参考符号序列和长度为p2的校验符号序列,其中,k1=k2=k/2,p1=p2=(n-s1-s2)/2。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发送设备,其特征在于,k=514,n=30,m=10,k1=257,s1=1,p1=14,k2=257,s2=1,p2=14。
CN201710553166.XA 2017-07-07 2017-07-07 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Active CN1092179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66725.XA CN112491500B (zh) 2017-07-07 2017-07-07 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CN201710553166.XA CN109217982B (zh) 2017-07-07 2017-07-07 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53166.XA CN109217982B (zh) 2017-07-07 2017-07-07 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66725.XA Division CN112491500B (zh) 2017-07-07 2017-07-07 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17982A CN109217982A (zh) 2019-01-15
CN109217982B true CN109217982B (zh) 2020-11-10

Family

ID=6499121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53166.XA Active CN109217982B (zh) 2017-07-07 2017-07-07 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CN202011166725.XA Active CN112491500B (zh) 2017-07-07 2017-07-07 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66725.XA Active CN112491500B (zh) 2017-07-07 2017-07-07 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921798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25095A (zh) * 2021-04-19 2022-10-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循环码编码的方法、芯片、电路组件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11013A (ja) * 1994-01-14 1995-08-11 Sony Corp デイジタル信号符号化方法、デイジタル信号復号化方法、デイジタル信号符号化装置、デイジタル信号復号化装置及びデイジタル信号記録媒体
JP2004295958A (ja) * 2003-03-26 2004-10-21 Sharp Corp データ記録再生方法、データ記録再生装置、データ記録再生プログラム及び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CN101800560A (zh) * 2010-03-17 2010-08-11 苏州国芯科技有限公司 Flash控制器中BCH编译码的纠错能力扩展方法
CN101848001A (zh) * 2010-03-22 2010-09-29 苏州国芯科技有限公司 Flash控制器中BCH编译码的数据长度扩展方法
CN103986475A (zh) * 2013-02-08 2014-08-13 阿尔特拉公司 里德-所罗门伞型代码的并行分解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64301C (zh) * 2000-10-21 2006-07-1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混合自动请求重复数据通信系统中的数据发送/接收方法
US8396142B2 (en) * 2007-05-04 2013-03-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for multilevel shaping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KR100937430B1 (ko) * 2008-01-25 2010-01-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신호 송수신 장치
CN101692612B (zh) * 2009-05-27 2012-10-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规格里德-所罗门编解码方法、装置及系统
EP2786578A4 (en) * 2011-11-30 2015-11-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 RECEIVING BROADCAST DATA
CN103944586A (zh) * 2014-04-10 2014-07-23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码率兼容qc-ldpc码的构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11013A (ja) * 1994-01-14 1995-08-11 Sony Corp デイジタル信号符号化方法、デイジタル信号復号化方法、デイジタル信号符号化装置、デイジタル信号復号化装置及びデイジタル信号記録媒体
JP2004295958A (ja) * 2003-03-26 2004-10-21 Sharp Corp データ記録再生方法、データ記録再生装置、データ記録再生プログラム及び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CN101800560A (zh) * 2010-03-17 2010-08-11 苏州国芯科技有限公司 Flash控制器中BCH编译码的纠错能力扩展方法
CN101848001A (zh) * 2010-03-22 2010-09-29 苏州国芯科技有限公司 Flash控制器中BCH编译码的数据长度扩展方法
CN103986475A (zh) * 2013-02-08 2014-08-13 阿尔特拉公司 里德-所罗门伞型代码的并行分解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etails for ACK/NACK Subcode Design;ZTE;《3GPP TSG-RAN WG1 #52 R1-080759》;20080215;全文 *
Details of A/N Subcode for Extended CP;Motorola;《3GPP TSG RAN1#52 R1-080740》;20080215;全文 *
Ordering and segmentation of HARQ-ACK bits for TDD;Huawei, HiSilicon;《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63bis R1-110553》;20110121;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91500A (zh) 2021-03-12
CN109217982A (zh) 2019-01-15
CN112491500B (zh) 2022-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9022874A1 (en) Method of transmitting data
JP2009528728A (ja) データブロックにおけるエラー検出方法およびエラー検出装置
CN113645013B (zh) 用于无线重传通信系统的位纠错
TWI656746B (zh) 編碼器、解碼器、通訊系統及用於編碼資料之方法
JP2012147197A (ja)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通信プログラム
CN113541856A (zh) 数据恢复方法及装置
US8261165B2 (en) Multi-syndrome error correction circuit
WO2018082816A1 (en) Retransmission technique
US20170077952A1 (en) Sensor interface that provides a long package crc to improve functional safety
US20170019211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coding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 f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U2022211512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evice, system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09217982B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US20100306614A1 (en) Method of error control
JP5248085B2 (ja) データ処理方法およびデータ処理装置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CN108551382B (zh) 一种通信数据纠错方法及装置
WO2012092902A2 (zh) 一种译码方法和译码装置
EP3737013B1 (en) Encoding method, decoding method and device
Juan et al. FPGA implementation of hamming code for increasing the frame rate of CAN communication
CN112019485A (zh) 一种报文的生成、校验方法及装置
CN109787717B (zh) 一种基于fpga的qr31码译码方法
CN112564858B (zh) 卫星导航用crc纠错方法及系统
JP6739354B2 (ja) インターリービング深度を調整する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EP4376334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evice, system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2821984B (zh) 无线局域网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9600196B (zh) 检测帧边界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