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17980B - 一种编解码能力配置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编解码能力配置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17980B
CN109217980B CN201710532551.6A CN201710532551A CN109217980B CN 109217980 B CN109217980 B CN 109217980B CN 201710532551 A CN201710532551 A CN 201710532551A CN 109217980 B CN109217980 B CN 1092179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ability
coding
decoding
codec
par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3255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17980A (zh
Inventor
时永方
高安林
毛煦楠
谷沉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53255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17980B/zh
Priority to PCT/CN2018/092095 priority patent/WO2019007211A1/zh
Publication of CN1092179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17980A/zh
Priority to US16/547,370 priority patent/US11044278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179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179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59End-user terminal functionalit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al-time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60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 H04L65/70Media network packet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14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source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7Scheduling of signalling, e.g. occurrence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60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 H04L65/61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for supporting one-way streaming services, e.g. Internet radio
    • H04L65/612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for supporting one-way streaming services, e.g. Internet radio for unica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60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 H04L65/75Media network packet hand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60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 H04L65/75Media network packet handling
    • H04L65/752Media network packet handling adapting media to network capabil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60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 H04L65/75Media network packet handling
    • H04L65/762Media network packet handling at the sour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4Negotiation of communication capabil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4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video transcoding, i.e. partial or full decoding of a coded input stream followed by re-encoding of the decoded output strea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34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of video streams or manipulating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 H04N21/2343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of video streams or manipulating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reformatting operations of video signals for distribution or compliance with end-user requests or end-user device requir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5Conference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ression Or Coding Systems Of Tv Signal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编解码能力配置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分别获得至少两个终端上报的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包括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和所述至少两个终端执行业务的业务类型;所述至少两个终端属于同一业务组;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和所述业务类型确定满足所述至少两个终端的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发送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至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的每个终端,以使所述每个终端基于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配置编解码参数。

Description

一种编解码能力配置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编解码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编解码能力配置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带宽的提高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视频为载体的多媒体应用越来越丰富。现有技术中,终端的视频编解码能力的交换机制需要多次协商编解码参数,耗时较长,且受网络状态影响较大。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编解码能力配置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编解码能力配置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分别获得至少两个终端上报的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包括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和所述至少两个终端执行业务的业务类型;所述至少两个终端属于同一业务组;
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和所述业务类型确定满足所述至少两个终端的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
发送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至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的每个终端,以使所述每个终端基于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配置编解码参数。
上述方案中,所述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和所述业务类型确定满足所述至少两个终端的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包括:
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以及预设编解码能力数据确定满足所述每个终端、且满足所述业务类型的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
其中,所述预设编解码能力数据为预先配置的、对应类型的终端支持的编解码能力参数。
上述方案中,所述确定满足所述每个终端、且满足所述业务类型的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包括:
确定满足所述每个终端、且满足所述业务类型的编解码能力数据为至少两个时,基于预设决策规则在至少两个编解码能力数据中选择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使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之间的通信质量满足预设要求。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包括编解码能力参数;所述预设编解码能力数据包括预设编解码能力参数;
所述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以及预设编解码能力数据确定满足所述每个终端、且满足所述业务类型的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包括:
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编解码能力参数确定满足所述每个终端的编解码能力、且满足所述业务类型的第一组编解码能力参数;
基于所述第一组编解码能力参数和预设编解码能力参数确定第二组编解码能力参数;
在所述第二组编解码能力参数中选择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编解码能力参数,基于所述第一编解码能力参数生成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还包括与所述编解码能力参数相关联的硬件加速参数;所述预设编解码能力数据还包括与所述预设编解码能力参数相关联的预设硬件加速参数;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组编解码能力参数和预设编解码能力参数确定第二组编解码能力参数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硬件加速参数和预设硬件加速参数确定支持硬件加速能力的第三组编解码能力参数;
基于所述第二组编解码能力参数和所述第三组编解码能力参数确定第四组编解码能力参数;
在所述第四组编解码能力参数中选择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二编解码能力参数,基于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参数生成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还包括:表征相应终端的编解码能力的第一参数;
所述基于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参数生成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每个终端的第一参数的最低值,确定所述最低值对应的最大编解码性能参数;
所述基于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参数生成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参数和所述最大编解码性能参数生成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编解码能力配置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数据收集单元、参数协商单元和参数配置单元;其中,
所述数据收集单元,用于分别获得至少两个终端上报的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包括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和所述至少两个终端执行业务的业务类型;所述至少两个终端属于同一业务组;
所述参数协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和所述业务类型确定满足所述至少两个终端的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
所述参数配置单元,用于发送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至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的每个终端,以使所述每个终端基于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配置编解码参数。
上述方案中,所述设备还包括存储单元,用于存储预设编解码能力数据;所述预设编解码能力数据为预先配置的、对应类型的终端支持的编解码能力参数;
所述参数协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以及预设编解码能力数据确定满足所述每个终端、且满足所述业务类型的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
上述方案中,所述参数协商单元,用于确定满足所述每个终端、且满足所述业务类型的编解码能力数据为至少两个时,基于预设决策规则在至少两个编解码能力数据中选择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使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之间的通信质量满足预设要求。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包括编解码能力参数;所述预设编解码能力数据包括预设编解码能力参数;
所述参数协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编解码能力参数确定满足所述每个终端的编解码能力、且满足所述业务类型的第一组编解码能力参数;基于所述第一组编解码能力参数和预设编解码能力参数确定第二组编解码能力参数;在所述第二组编解码能力参数中选择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编解码能力参数,基于所述第一编解码能力参数生成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还包括与所述编解码能力参数相关联的硬件加速参数;所述预设编解码能力数据还包括与所述预设编解码能力参数相关联的预设硬件加速参数;
所述参数协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编解码能力参数确定满足所述每个终端的编解码能力、且满足所述业务类型的第一组编解码能力参数;基于所述第一组编解码能力参数和预设编解码能力参数确定第二组编解码能力参数;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硬件加速参数和预设硬件加速参数确定支持硬件加速能力的第三组编解码能力参数;基于所述第二组编解码能力参数和所述第三组编解码能力参数确定第四组编解码能力参数;在所述第四组编解码能力参数中选择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二编解码能力参数,基于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参数生成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还包括:表征相应终端的编解码能力的第一参数;
所述参数协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编解码能力参数确定满足所述每个终端的编解码能力、且满足所述业务类型的第一组编解码能力参数;基于所述第一组编解码能力参数和预设编解码能力参数确定第二组编解码能力参数;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硬件加速参数和预设硬件加速参数确定支持硬件加速能力的第三组编解码能力参数;基于所述第二组编解码能力参数和所述第三组编解码能力参数确定第四组编解码能力参数;还用于确定所述每个终端的第一参数的最低值,确定所述最低值对应的最大编解码性能参数;在所述第四组编解码能力参数中选择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二编解码能力参数,基于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参数和所述最大编解码性能参数生成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编解码能力配置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编解码能力配置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编解码能力配置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编解码能力配置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分别获得至少两个终端上报的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包括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和所述至少两个终端执行业务的业务类型;所述至少两个终端属于同一业务组;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和所述业务类型确定满足所述至少两个终端的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发送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至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的每个终端,以使所述每个终端基于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配置编解码参数。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编解码能力配置设备(例如服务器)与终端之间的一次数据交互,使服务器选择合适的编解码能力数据下发至终端,减少了视频编解码能力的协商次数,缩短了协商时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编解码能力配置方案的应用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编解码能力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编解码能力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编解码能力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编解码能力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四;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编解码能力配置方法的交互流程示意图;
图7为现有技术中视频编解码能力的协商交互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编解码能力配置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一;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编解码能力配置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二;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编解码能力配置设备的硬件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编解码能力配置方案的应用架构示意图;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进行信息交互的各方硬件实体的示意图,图1中包括:服务器11……1n和终端设备21-24,终端设备21-24可通过有线网络或者无线网络与服务器进行信息交互。所述终端设备21-24包括手机、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一体电脑机等类型。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服务器11……1n中包括第一类服务器,所述第一类服务器可称为数据服务器,所述数据服务器用于向终端传输视频数据;其中,终端设备中可运行多种视频类应用;所述应用可用于发送视频数据和/或接收视频数据;则所述第一类服务器可以是终端设备中运行的视频类应用所属的数据服务器;连接归属于同一视频类应用所属的第一类服务器的终端设备,执行同一业务的至少两个终端设备划分为同一业务组的终端设备;例如,终端设备1和终端设备2进行一对一的视频通话,则终端设备1和终端设备2组成一组终端设备。所述服务器11……1n中还包括第二类服务器,所述第二类服务器可作为本实施例中的编解码能力配置设备,用于与终端设备进行信息交互,获得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能力信息,基于获得的能力信息中包括的编解码能力数据和业务类型进行编解码参数协商,确定每一组终端中每个终端均支持的编解码能力数据并下发至相应业务组的每个终端中,以进行编解码配置参数的配置。
上述图1的例子只是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系统架构实例,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于上述图1所述的系统结构,基于该系统架构,提出本发明各个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编解码能力配置方法。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编解码能力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分别获得至少两个终端上报的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包括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和所述至少两个终端执行业务的业务类型;所述至少两个终端属于同一业务组。
步骤102: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和所述业务类型确定满足所述至少两个终端的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
步骤103:发送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至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的每个终端,以使所述每个终端基于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配置编解码参数。
本实施例中,所述编解码能力配置方法应用于编解码能力配置设备中;所述编解码能力配置设备用于对终端的编码方式和/或解码方式进行选择和配置,具体是处于同一业务组的终端编码方式和/或解码方式进行协商后配置。作为一种示例,所述编解码能力配置设备具体可通过用于编解码参数配置的服务器实现,在以下各实施例中均以服务器作为执行主体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中,服务器分别获得属于同一业务组的至少两个终端上报的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包括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和业务类型。其中,所述业务类型包括仅需要视频编码的业务类型、或者仅需要视频解码的业务类型、或者需要视频编码和解码的业务类型等等,上述业务类型携带在终端上报的能力信息中,且所述业务类型也表征所述至少两个终端所属的业务组的业务类型,即所述至少两个终端执行的业务类型可以是相同的。作为一种示例,在处于视频监控的应用场景时,所述业务类型即为视频编码的业务类型;在处于视频点播的应用场景时,所述业务类型即为视频解码的业务类型;在处于直播(直播可以理解为基于直播平台、采用音频和/或视频技术的多用户互动社交方式)的应用场景时,所述业务类型可以为多媒体数据的编码和解码的业务类型,所述多媒体数据可包括视频数据和/或音频数据;在处于网络电话(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的应用场景中,所述业务类型需要同时编码和解码,特别的,对于多人视频通话,还需要多路同时解码。其中,处于同一业务组的终端所具有的业务类型相同。
本实施例中,服务器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终端的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和所述业务类型确定满足所述每个终端的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为满足所述业务类型、且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每个终端均支持的编解码能力。具体的,服务器在接收到属于同一业务组的至少两个终端中的第一个终端上报的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后,创建一特定空间,待接收到所述业务组中的所有终端上报的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后,结合所述业务组的业务类型(也即每个终端的能力信息中包括的业务类型)进行编解码能力数据的协商。在实际应用中,服务器获得的能力信息中可包括组标识,基于所述组标识可确定获得的编解码能力数据是否属于同一业务组的编解码能力数据。所述服务器获得的能力信息中还可包括业务组中的终端数量,以基于所述终端数量可确定是否已接收到所述业务组中的所有终端上报的能力信息。
本实施例中,服务器基于业务类型选择与所述业务类型相关的、且满足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能力的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具体的,若业务类型仅仅为视频编码的业务类型,则所述服务器选择与视频编码类型相关的、且满足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编码能力的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若业务类型仅仅为视频解码的业务类型,则所述服务器选择与视频解码类型相关的、且满足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解码能力的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若业务类型为视频编码和解码的业务类型,则所述服务器选择与视频编码和视频解码类型相关的、且满足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编码能力和解码能力的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和所述业务类型确定满足所述每个终端的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包括: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以及预设编解码能力数据确定满足所述每个终端、且满足所述业务类型的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其中,所述预设编解码能力数据为预先配置的、对应类型的终端支持的编解码能力参数。
具体的,服务器中可预先配置预设编解码能力数据,所述预设编解码能力数据为常用型号的终端支持的、且支持较佳的编解码能力参数。某些编解码能力是终端支持的,但效率较低或者容易出错,在终端上报的编解码能力数据中表示支持该编解码能力,但在所述预设编解码能力数据中表示不支持该编解码能力。基于此,本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器基于终端上报的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以及预设编解码能力数据确定每个终端所支持的、且符合所述业务类型的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其中,所述预设编解码能力数据可依据长期的运营自动配置,也可以通过操作人员进行人为配置。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满足所述每个终端、且满足所述业务类型的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包括:确定满足所述每个终端、且满足所述业务类型的编解码能力数据为至少两个时,基于预设决策规则在至少两个编解码能力数据中选择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使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之间的通信质量满足预设要求。
具体的,满足所述业务类型、且满足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编解码能力数据可能不止一个,则所述服务器选择满足预设决策规则的编解码能力数据作为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所述预设决策规则具体可以是使终端的特定性能达到最优的条件,或者使至少两个终端之间的通信质量满足预设要求。作为一种示例,所述服务器可选择压缩效率最高的编解码能力数据作为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大大节省了带宽需求。
本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器将协商确定的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发送至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的每个终端,以使所述每个终端基于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配置编解码参数。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一方面,通过编解码能力配置设备(例如服务器)与终端之间的一次数据交互,使服务器选择合适的编解码能力数据下发至终端,减少了视频编解码能力的协商次数,缩短了协商时长。另一方面,通过服务器中存储的预设编解码能力数据,实现了服务器支持后续对编解码能力的灵活控制。又一方面,通过选择满足预设条件的编解码能力数据(选择使业务组内的至少两个终端之间的通信质量达到最优的编解码能力数据),例如选择压缩效率最高的编解码能力数据,大大节省了带宽。
下面结合具体的协商机制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编解码能力配置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编解码能力配置方法。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编解码能力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201:分别获得至少两个终端上报的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包括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和所述至少两个终端执行业务的业务类型;所述至少两个终端属于同一业务组。所述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包括编解码能力参数。
步骤202: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编解码能力参数确定满足所述至少两个终端的编解码能力、且满足所述业务类型的第一组编解码能力参数。
步骤203:基于所述第一组编解码能力参数和预设编解码能力参数确定第二组编解码能力参数。
步骤204:在所述第二组编解码能力参数中选择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编解码能力参数,基于所述第一编解码能力参数生成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
步骤205:发送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至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的每个终端,以使所述每个终端基于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配置编解码参数。
本实施例中,服务器分别获得属于同一业务组的至少两个终端上报的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包括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和业务类型。其中,所述业务类型包括仅需要视频编码的业务类型、或者仅需要视频解码的业务类型、或者需要视频编码和解码的业务类型等等,上述业务类型携带在终端上报的能力信息中,且所述业务类型也表征所述至少两个终端所属的业务组的业务类型,即所述至少两个终端执行的业务类型可以是相同的。作为一种示例,在处于视频监控的应用场景时,所述业务类型即为视频编码的业务类型;在处于视频点播的应用场景时,所述业务类型即为视频解码的业务类型;在处于直播(直播可以理解为基于直播平台、采用音频和/或视频技术的多用户互动社交方式)的应用场景时,所述业务类型可以为多媒体数据的编码和解码的业务类型,所述多媒体数据可包括视频数据和/或音频数据;在处于VoIP的应用场景中,所述业务类型可以为多媒体数据编码和解码的业务类型,特别的,对于多人视频通话,还需要多路数据同时解码。其中,处于同一业务组的终端所具有的业务类型相同。
本实施例中,服务器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编解码能力参数确定满足所述每个终端的编解码能力、且满足所述业务类型的第一组编解码能力参数。具体的,服务器在接收到属于同一业务组的至少两个终端中的第一个终端上报的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后,创建一特定空间,待接收到所述业务组中的所有终端上报的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后,结合所述业务组的业务类型(也即每个终端的能力信息中包括的业务类型)进行编解码能力数据的协商。在实际应用中,服务器获得的能力信息中可包括组标识,基于所述组标识可确定获得的编解码能力数据是否属于同一业务组的编解码能力数据。所述服务器获得的能力信息中还可包括业务组中的终端数量,以基于所述终端数量可确定是否已接收到所述业务组中的所有终端上报的能力信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包括编解码能力参数,作为一种示例,每个终端可通过一个32比特(bit)的字段描述所述编解码能力参数,也即可通过32bit的字段描述对应终端支持的编解码能力。具体可参照如下表1所示,若支持某编解码能力,则对应的字段置为1;相应的,若不支持某编解码能力,则对应的字段置为0。
表1
0 1 2 3 …… 31
H.264 VP8 HEVC VP9 …… codecX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中还可以包括硬件信息和软件信息等等;其中,所述硬件信息例如中央处理器(CPU)信息(例如CPU主频、CPU核数等等)、硬件编解码器等;所述软件信息例如承载视频数据的应用的版本信息等等。
本实施例中,服务器获得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所有终端的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具体是所述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中的编解码能力参数)后,提取所述编解码能力参数中满足所述业务类型的编码和/或解码能力参数记为ListC,具体的,若业务类型仅仅为视频编码的业务类型,则所述服务器选择与视频编码类型相关的、且满足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编码能力的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若业务类型仅仅为视频解码的业务类型,则所述服务器选择与视频解码类型相关的、且满足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解码能力的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若业务类型为视频编码和解码的业务类型,则所述服务器选择与视频编码和视频解码类型相关的、且满足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编码能力和解码能力的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则所述第一组编解码能力参数CodecList1满足:
CodecList1=ListC(1)&ListC(2)&……ListC(n);
其中,n表示所述属于同一业务组的终端数量;“&”表示逻辑与运算。
本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器中预先配置有对应于终端类型的预设编解码能力数据,所述预设编解码能力数据为常用型号的终端支持的、且支持较佳的编解码能力参数。某些编解码能力是终端支持的,但效率较低或者容易出错,在终端上报的编解码能力数据中表示支持该编解码能力,但在所述预设编解码能力数据(具体是所述预设编解码能力参数)中表示不支持该编解码能力。某终端对应的预设编解码能力参数可记为ListS;则所述第二组编解码能力参数CodecList2满足:
CodecList2=(ListC(1)&ListS(1))&(ListC(2)&ListS(2))&……(ListC(n)&ListS(n))。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组编解码能力参数中所包含的编解码能力参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就是说,满足业务类型、且满足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每个终端支持的编解码能力、并且满足服务器中存储的与相应终端类型相关联的预设编解码能力参数的编解码能力参数可能不止一个,则所述服务器选择满足预设条件的编解码能力数据作为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所述预设条件具体可以是使终端的特定性能达到最优的条件。作为一种示例,所述服务器可选择压缩效率最高的编解码能力数据作为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例如,若所述第二组编解码能力参数中包括H.264和高效视频编码(HEVC,High Efficiency VideoCoding)两种编解码能力参数,则可选择HEVC作为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
本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器将协商确定的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发送至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的每个终端,以使所述每个终端基于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配置编解码参数。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第一方面,通过编解码能力配置设备(例如服务器)与终端之间的一次数据交互,使服务器选择合适的编解码能力数据下发至终端,减少了视频编解码能力的协商次数,缩短了协商时长。第二方面,通过服务器中存储的预设编解码能力数据,实现了服务器支持后续对编解码能力的灵活控制。第三方面,通过选择满足预设条件的编解码能力数据(选择使业务组内的至少两个终端之间的通信质量达到最优的编解码能力数据),例如选择压缩效率最高的编解码能力数据,大大节省了带宽。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编解码能力配置方法。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编解码能力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如图4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301:分别获得至少两个终端上报的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包括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和所述至少两个终端执行业务的业务类型;所述至少两个终端属于同一业务组。所述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包括:编解码能力参数和与所述编解码能力参数相关联的硬件加速参数。
步骤302: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编解码能力参数确定满足所述每个终端的编解码能力、且满足所述业务类型的第一组编解码能力参数。
步骤303:基于所述第一组编解码能力参数和预设编解码能力参数确定第二组编解码能力参数。
步骤304: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硬件加速参数和预设硬件加速参数确定支持硬件加速能力的第三组编解码能力参数。
步骤305:基于所述第二组编解码能力参数和所述第三组编解码能力参数确定第四组编解码能力参数。
步骤306:在所述第四组编解码能力参数中选择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二编解码能力参数,基于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参数生成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
步骤307:发送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至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的每个终端,以使所述每个终端基于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配置编解码参数。
本实施例中,服务器分别获得属于同一业务组的至少两个终端上报的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包括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和业务类型。其中,所述业务类型包括仅需要视频编码的业务类型、或者仅需要视频解码的业务类型、或者需要视频编码和解码的业务类型等等,上述业务类型携带在终端上报的能力信息中,且所述业务类型也表征所述至少两个终端所属的业务组的业务类型,即所述至少两个终端执行的业务类型可以是相同的。作为一种示例,在处于视频监控的应用场景时,所述业务类型即为视频编码的业务类型;在处于视频点播的应用场景时,所述业务类型即为视频解码的业务类型;在处于直播(直播可以理解为基于直播平台、采用音频和/或视频技术的多用户互动社交方式)的应用场景时,所述业务类型可以为多媒体数据的编码和解码的业务类型,所述多媒体数据可包括视频数据和/或音频数据;在处于VoIP的应用场景中,所述业务类型可以为多媒体数据编码和解码的业务类型,特别的,对于多人视频通话,还需要多路数据同时解码。其中,处于同一业务组的终端所具有的业务类型相同。
本实施例中,服务器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编解码能力参数确定满足所述每个终端的编解码能力、且满足所述业务类型的第一组编解码能力参数。具体的,服务器在接收到属于同一业务组的至少两个终端中的第一个终端上报的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后,创建一特定空间,待接收到所述业务组中的所有终端上报的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后,结合所述业务组的业务类型(也即每个终端的能力信息中包括的业务类型)进行编解码能力数据的协商。在实际应用中,服务器获得的能力信息中可包括组标识,基于所述组标识可确定获得的编解码能力数据是否属于同一业务组的编解码能力数据。所述服务器获得的能力信息中还可包括业务组中的终端数量,以基于所述终端数量可确定是否已接收到所述业务组中的所有终端上报的能力信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包括编解码能力参数,作为一种示例,每个终端可通过一个32比特(bit)的字段描述所述编解码能力参数,也即可通过32bit的字段描述对应终端支持的编解码能力。具体可参照如下表1所示,若支持某编解码能力,则对应的字段置为1;相应的,若不支持某编解码能力,则对应的字段置为0。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中还可以包括硬件信息和软件信息等等;其中,所述硬件信息例如CPU信息(例如CPU主频、CPU核数等等)、硬件编解码器等;所述软件信息例如承载视频数据的应用的版本信息等等。
本实施例中,服务器获得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所有终端的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具体是所述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中的编解码能力参数)后,提取所述编解码能力参数中满足所述业务类型的编码和/或解码能力参数记为ListC,具体的,若业务类型仅仅为视频编码的业务类型,则所述服务器选择与视频编码类型相关的、且满足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编码能力的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若业务类型仅仅为视频解码的业务类型,则所述服务器选择与视频解码类型相关的、且满足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解码能力的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若业务类型为视频编码和解码的业务类型,则所述服务器选择与视频编码和视频解码类型相关的、且满足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编码能力和解码能力的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则所述第一组编解码能力参数CodecList1满足:
CodecList1=ListC(1)&ListC(2)&……ListC(n);
其中,n表示所述属于同一业务组的终端数量;“&”表示逻辑与运算。
本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器中预先配置有对应于终端类型的预设编解码能力数据,所述预设编解码能力数据为常用型号的终端支持的、且支持较佳的编解码能力参数。某些编解码能力是终端支持的,但效率较低或者容易出错,在终端上报的编解码能力数据中表示支持该编解码能力,但在所述预设编解码能力数据(具体是所述预设编解码能力参数)中表示不支持该编解码能力。某终端对应的预设编解码能力参数可记为ListS;则所述第二组编解码能力参数CodecList2满足:
CodecList2=(ListC(1)&ListS(1))&(ListC(2)&ListS(2))&……(ListC(n)&ListS(n))。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还包括与所述编解码能力参数相关联的硬件加速参数,可以理解为,所述硬件加速参数表征相应的编解码能力参数是否支持硬件加速能力。具体可参照前述实施例中的表1所示,对于该32bit的字段中每个字段位表示的编解码能力参数均对应有硬件加速参数的标识,例如,若某编解码能力参数具有硬件加速能力,则对应的字段置为1;相应的,若某编解码能力参数不具有硬件加速能力,则对应的字段置为0。另一方面,所述服务器中存储有预设硬件加速参数,所述预设硬件加速参数表征常用编解码能力是否支撑硬件加速。则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组编解码能力参数CodecList3满足:
CodecList3=HWC(i)&HWS(i);
其中,HWC(i)表示终端i上报的与所述编解码能力参数相关联的硬件加速参数;HWS(i)表示服务器中预置的与所述终端的类型相匹配的、且与编解码能力参数相关联的硬件加速参数;其中,HWC(i)和HWS(i)中可定义有与表1中编解码能力参数相同的顺序的字段位,每个字段位中的“1”或“0”表示相应的编解码能力参数是否支持硬件加速能力;若相应终端不支持硬件加速能力,则每个字段位均可置为“0”。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编解码能力参数可通过例如表1的编解码能力列表表示;所述硬件加速参数可通过与表1定义的编解码参数顺序相同的硬件加速列表表示。
进一步地,基于所述第二组编解码能力参数和所述第三组编解码能力参数确定第四组编解码能力参数;所述第四组编解码能力参数CodecList4满足:
CodecList4=CodecList3&CodecList2;
CodecList3=HWC(i)&HWS(i);
CodecList2=(ListC(1)&ListS(1))&(ListC(2)&ListS(2))&……(ListC(n)&ListS(n))。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四组编解码能力参数中所包含的编解码能力参数可能不止一个,则所述服务器选择所述第四组编解码能力参数中满足预设条件的编解码能力数据作为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所述预设条件具体可以是使终端的特定性能达到最优的条件。作为一种示例,所述服务器可选择压缩效率最高的编解码能力数据作为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例如,若所述第四组编解码能力参数中包括H.264和HEVC两种编解码能力参数,则可选择HEVC作为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
本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器将协商确定的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发送至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的每个终端,以使所述每个终端基于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进行编解码参数的配置。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第一方面,通过编解码能力配置设备(例如服务器)与终端之间的一次数据交互,使服务器选择合适的编解码能力数据下发至终端,减少了视频编解码能力的协商次数,缩短了协商时长。第二方面,通过服务器中存储的预设编解码能力数据,实现了服务器支持后续对编解码能力的灵活控制。第三方面,通过硬件加速能力进行视频编解码处理,大大提升了视频编解码性能,降低了终端的CPU功耗。第四方面,通过选择满足预设条件的编解码能力数据(选择使业务组内的至少两个终端之间的通信质量达到最优的编解码能力数据),例如选择压缩效率最高的编解码能力数据,大大节省了带宽。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编解码能力配置方法。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编解码能力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四;如图5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401:分别获得至少两个终端上报的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包括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和所述至少两个终端执行业务的业务类型;所述至少两个终端属于同一业务组。所述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包括:编解码能力参数、与所述编解码能力参数相关联的硬件加速参数和表征相应终端的编解码能力的第一参数。
步骤402: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编解码能力参数确定满足所述每个终端的编解码能力、且满足所述业务类型的第一组编解码能力参数。
步骤403:基于所述第一组编解码能力参数和预设编解码能力参数确定第二组编解码能力参数。
步骤404: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硬件加速参数和预设硬件加速参数确定支持硬件加速能力的第三组编解码能力参数。
步骤405:基于所述第二组编解码能力参数和所述第三组编解码能力参数确定第四组编解码能力参数。
步骤406:确定所述每个终端的第一参数的最低值,确定所述最低值对应的最大编解码性能参数。
步骤407:在所述第四组编解码能力参数中选择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二编解码能力参数,基于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参数和所述最大编解码性能参数生成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
步骤408:发送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至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的每个终端,以使所述每个终端基于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配置编解码参数。
区别于前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还包括:表征相应终端的编解码能力的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可基于终端自身的硬件参数以及软件类型对所述终端自身的编解码能力进行评分,所述第一参数可区分终端之间的编解码性能差异。具体的,终端可通过以下参数的至少之一进行评分:CPU主频、CPU核数、加速指令集、硬件加速能力等。作为一种示例,所述第一参数的取值可在(0,100]之间,数值越大可表明编解码的能力越强;数值越小可表明编解码的能力越弱。则本实施例中,服务器基于终端上报的第一参数对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编解码性能参数进行配置;所述编解码性能参数可包括以下参数的至少之一:最高码率、最高帧率、最高I帧间隔、最大冗余率、最大分辨率、最大画面每秒传输帧数(FPS)等等。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为了兼顾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每个终端对应用户的体验,所述服务器基于获得的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第一参数、确定所述每个终端对应的第一参数中的最低值(也即最小值),可通过预先配置的映射表查找所述最低值对应的最大编解性能参数,例如表2所示。所述映射表中对应于每个第一参数区间的最大编解码性能参数可通过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控制算法根据实时网络状态确定。
表2
Figure BDA0001339655490000191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组编解码能力参数中所包含的编解码能力参数可能不止一个,则所述服务器选择所述第四组编解码能力参数中满足预设条件的编解码能力数据,将所述满足预设条件的编解码能力数据和所述最大编解码性能参数作为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所述预设条件具体可以是使终端的特定性能达到最优的条件。作为一种示例,所述服务器可选择压缩效率最高的编解码能力数据作为最终协商确定的编解码能力参数。例如,若所述第四组编解码能力参数中包括H.264和HEVC两种编解码能力参数,则可选择HEVC作为最终协商确定的编解码能力参数。
本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器将协商确定的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发送至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的每个终端,以使所述每个终端基于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进行编解码参数的配置。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第一方面,通过编解码能力配置设备(例如服务器)与终端之间的一次数据交互,使服务器选择合适的编解码能力数据下发至终端,减少了视频编解码能力的协商次数,缩短了协商时长。第二方面,通过服务器中存储的预设编解码能力数据,实现了服务器支持后续对编解码能力的灵活控制。第三方面,通过硬件加速能力进行视频编解码处理,大大提升了视频编解码性能,降低了终端的CPU功耗。第四方面,通过选择满足预设条件的编解码能力数据(选择使业务组内的至少两个终端之间的通信质量达到最优的编解码能力数据),例如选择压缩效率最高的编解码能力数据,大大节省了带宽。
本发明实施例的编解码能力配置方案可应用于多种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视频监控、视频点播、直播、VoIP等多种应用场景。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编解码能力配置方法的交互流程示意图;在本示意中,假设当前处于VoIP通话的应用场景,如图6所示,终端1和终端2在建立通话之前,也可以理解为终端1和终端2在传输多媒体数据(例如视频数据)之前,终端1和终端2分别将各自的编解码能力数据(这里的编解码能力数据可作为前述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发送至服务器;所述编解码能力数据可包括终端支持的编解码能力参数(具体可采用前述32bit的字段表示)、硬件信息、软件信息、业务类型、与编解码能力参数相关联的硬件加速参数和表征编解码能力的第一参数(也即编解码能力的评分值)等等。服务器基于接收到的归属于同一组的终端1和终端2的编解码能力数据进行综合评估决策,最终选择包含有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的配置参数下发至终端1和终端2,以使终端1和终端2基于下发的配置参数进行设置。如此,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编解码能力配置方案,通过服务器与终端之间的一次交互,使服务器选择合适的编解码能力数据下发至终端,减少了视频编解码能力的协商次数,缩短了协商时长
相比于图6所示的编解码能力配置方案,现有技术中的协商机制可参照图7所示,现有技术中,终端之间的视频编解码能力的协商主要采用基于会话初始化(SIP,SessionInitiation Protocol)的会话描述协议(SDP,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请示/回答会话机制,会话双方(也可以是多方)来回应答协商出均支持的编解码参数。会话形式可如下所示:
m=video 49170 RTP/AVP 98;
a=rtpmap:98H264/90000;
a=fmtp:98profile-level-id=42A01E;packetization-mode=1;
sprop-parameter-sets=Z0IACpZTBYmI,aMljiA。
其中,m=video表明在对视频进行配置,49170表示端口号,RTP表示协议,98表示codec代号,上述第二个至第四个表达式则具体解释了视频编解码器(codec)的相关配置,如使用了H.264编码方式,level信息及序列参数集/图像参数集(SPS/PPS)等等。
参照图7中所示的基于SIP的SDP请求/回答模式的会话协商机制,需要通过至少两次的来回协商,耗时较长,且受网络状态影响较大。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编解码能力配置设备。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编解码能力配置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一;如图8所示,所述设备包括:数据收集单元51、参数协商单元52和参数配置单元53;其中,
所述数据收集单元51,用于分别获得至少两个终端上报的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包括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和所述至少两个终端执行业务的业务类型;所述至少两个终端属于同一业务组;
所述参数协商单元52,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和所述业务类型确定满足所述至少两个终端的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
所述参数配置单元53,用于发送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至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的每个终端,以使所述每个终端基于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配置编解码参数。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编解码能力配置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二;如图9所示,所述设备还包括存储单元54,用于存储预设编解码能力数据;所述预设编解码能力数据为预先配置的、对应类型的终端支持的编解码能力参数;
所述参数协商单元52,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以及预设编解码能力数据确定满足所述每个终端、且满足所述业务类型的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参数协商单元52,用于确定满足所述每个终端、且满足所述业务类型的编解码能力数据为至少两个时,基于预设决策规则在至少两个编解码能力数据中选择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使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之间的通信质量满足预设要求。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编解码能力配置设备中各处理单元的功能,可参照前述编解码能力配置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编解码能力配置设备中各处理单元,可通过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功能的模拟电路而实现,也可以通过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功能的软件在智能终端上的运行而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编解码能力配置设备,具体可参照图9所示,所述设备包括:数据收集单元51、参数协商单元52、参数配置单元53和存储单元54;其中,
所述数据收集单元51,用于分别获得至少两个终端上报的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包括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和所述至少两个终端执行业务的业务类型;所述至少两个终端属于同一业务组;所述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包括编解码能力参数;
所述参数协商单元52,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编解码能力参数确定满足所述至少两个终端的编解码能力、且满足所述业务类型的第一组编解码能力参数;
所述存储单元54,用于存储预设编解码能力数据;所述预设编解码能力数据包括预设编解码能力参数;
所述参数协商单元52,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组编解码能力参数和预设编解码能力参数确定第二组编解码能力参数;在所述第二组编解码能力参数中选择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编解码能力参数,基于所述第一编解码能力参数生成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
所述参数配置单元53,用于发送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至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的每个终端,以使所述每个终端基于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配置编解码参数。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编解码能力配置设备中各处理单元的功能,可参照前述编解码能力配置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编解码能力配置设备中各处理单元,可通过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功能的模拟电路而实现,也可以通过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功能的软件在智能终端上的运行而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编解码能力配置设备,具体可参照图9所示,所述设备包括:数据收集单元51、参数协商单元52、参数配置单元53和存储单元54;其中,
所述数据收集单元51,用于分别获得至少两个终端上报的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包括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和所述至少两个终端执行业务的业务类型;所述至少两个终端属于同一业务组;所述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包括:编解码能力参数和与所述编解码能力参数相关联的硬件加速参数;
所述参数协商单元52,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编解码能力参数确定满足所述至少两个终端的编解码能力、且满足所述业务类型的第一组编解码能力参数;
所述存储单元54,用于存储预设编解码能力数据;所述预设编解码能力数据包括预设编解码能力参数以及与所述预设编解码能力参数相关联的预设硬件加速参数;
所述参数协商单元52,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组编解码能力参数和预设编解码能力参数确定第二组编解码能力参数;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硬件加速参数和预设硬件加速参数确定支持硬件加速能力的第三组编解码能力参数;基于所述第二组编解码能力参数和所述第三组编解码能力参数确定第四组编解码能力参数;在所述第四组编解码能力参数中选择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二编解码能力参数,基于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参数生成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
所述参数配置单元53,用于发送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至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的每个终端,以使所述每个终端基于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配置编解码参数。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编解码能力配置设备中各处理单元的功能,可参照前述编解码能力配置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编解码能力配置设备中各处理单元,可通过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功能的模拟电路而实现,也可以通过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功能的软件在智能终端上的运行而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编解码能力配置设备,具体可参照图9所示,所述设备包括:数据收集单元51、参数协商单元52、参数配置单元53和存储单元54;其中,
所述数据收集单元51,用于分别获得至少两个终端上报的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包括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和所述至少两个终端执行业务的业务类型;所述至少两个终端属于同一业务组;所述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包括:编解码能力参数、与所述编解码能力参数相关联的硬件加速参数以及表征相应终端的编解码能力的第一参数;
所述参数协商单元52,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编解码能力参数确定满足所述至少两个终端的编解码能力、且满足所述业务类型的第一组编解码能力参数;
所述存储单元54,用于存储预设编解码能力数据;所述预设编解码能力数据包括预设编解码能力参数以及与所述预设编解码能力参数相关联的预设硬件加速参数;
所述参数协商单元52,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组编解码能力参数和预设编解码能力参数确定第二组编解码能力参数;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硬件加速参数和预设硬件加速参数确定支持硬件加速能力的第三组编解码能力参数;基于所述第二组编解码能力参数和所述第三组编解码能力参数确定第四组编解码能力参数;还用于确定所述每个终端的第一参数的最低值,确定所述最低值对应的最大编解码性能参数;在所述第四组编解码能力参数中选择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二编解码能力参数,基于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参数和所述最大编解码性能参数生成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
所述参数配置单元53,用于发送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至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的每个终端,以使所述每个终端基于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配置编解码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设备中的参数协商单元52,在实际应用中均可由所述设备中的CP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微控制单元(MCU,Microcontroller Unit)或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实现;所述设备中的数据收集单元51和参数配置单元53,在实际应用中可通过通信模组(包含:基础通信套件、操作系统、通信模块、标准化接口和协议等)及收发天线实现;所述设备中的存储单元54,在实际应用中可通过存储器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编解码能力配置设备,如图10所示,包括存储器62、处理器61及至少一个外部通信接口63;所述存储器62上存储有可在处理器6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61、存储介质62以及外部通信接口63均通过总线64连接;所述处理器61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分别获得至少两个终端上报的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包括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和所述至少两个终端执行业务的业务类型;所述至少两个终端属于同一业务组;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和所述业务类型确定满足所述至少两个终端的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发送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至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的每个终端,以使所述每个终端基于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配置编解码参数。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处理器61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以及预设编解码能力数据确定满足所述每个终端、且满足所述业务类型的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其中,所述预设编解码能力数据为预先配置的、对应类型的终端支持的编解码能力参数。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处理器61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确定满足所述每个终端、且满足所述业务类型的编解码能力数据为至少两个时,基于预设决策规则在至少两个编解码能力数据中选择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使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之间的通信质量满足预设要求。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包括编解码能力参数;所述预设编解码能力数据包括预设编解码能力参数;所述处理器61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编解码能力参数确定满足所述每个终端的编解码能力、且满足所述业务类型的第一组编解码能力参数;基于所述第一组编解码能力参数和预设编解码能力参数确定第二组编解码能力参数;在所述第二组编解码能力参数中选择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编解码能力参数,基于所述第一编解码能力参数生成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还包括与所述编解码能力参数相关联的硬件加速参数;所述预设编解码能力数据还包括与所述预设编解码能力参数相关联的预设硬件加速参数;所述处理器61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基于所述第一组编解码能力参数和预设编解码能力参数确定第二组编解码能力参数之后,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硬件加速参数和预设硬件加速参数确定支持硬件加速能力的第三组编解码能力参数;基于所述第二组编解码能力参数和所述第三组编解码能力参数确定第四组编解码能力参数;在所述第四组编解码能力参数中选择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二编解码能力参数,基于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参数生成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还包括:表征相应终端的编解码能力的第一参数;所述处理器61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基于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参数生成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之前,确定所述每个终端的第一参数的最低值,确定所述最低值对应的最大编解码性能参数;基于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参数和所述最大编解码性能参数生成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存储器6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FRAM,ferro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只读光盘(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可以是磁盘存储器或磁带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SRAM,Synchronous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Synchronous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DRSDRAM,Double Data Rate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SDRAM,Enhanced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LDRAM,SyncLink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RRAM,Direct Rambus Random Access Memory)。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存储器70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61中,或者由处理器61实现。处理器6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6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6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DSP、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处理器61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62,处理器61读取存储器6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前述方法的步骤。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编解码能力配置设备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DSP、可编程逻辑器件(PLD,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Device)、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MCU,Micro Controller Unit)、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前述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分别获得至少两个终端上报的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包括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和所述至少两个终端执行业务的业务类型;所述至少两个终端属于同一业务组;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和所述业务类型确定满足所述至少两个终端的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发送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至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的每个终端,以使所述每个终端基于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配置编解码参数。
本实施例中,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以及预设编解码能力数据确定满足所述每个终端、且满足所述业务类型的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其中,所述预设编解码能力数据为预先配置的、对应类型的终端支持的编解码能力参数。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确定满足所述每个终端、且满足所述业务类型的编解码能力数据为至少两个时,基于预设决策规则在至少两个编解码能力数据中选择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使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之间的通信质量满足预设要求。
作为第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包括编解码能力参数;所述预设编解码能力数据包括预设编解码能力参数;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编解码能力参数确定满足所述每个终端的编解码能力、且满足所述业务类型的第一组编解码能力参数;基于所述第一组编解码能力参数和预设编解码能力参数确定第二组编解码能力参数;在所述第二组编解码能力参数中选择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编解码能力参数,基于所述第一编解码能力参数生成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
作为第二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还包括与所述编解码能力参数相关联的硬件加速参数;所述预设编解码能力数据还包括与所述预设编解码能力参数相关联的预设硬件加速参数;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硬件加速参数和预设硬件加速参数确定支持硬件加速能力的第三组编解码能力参数;基于所述第二组编解码能力参数和所述第三组编解码能力参数确定第四组编解码能力参数;在所述第四组编解码能力参数中选择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二编解码能力参数,基于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参数生成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
作为第三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还包括:表征相应终端的编解码能力的第一参数;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确定所述每个终端的第一参数的最低值,确定所述最低值对应的最大编解码性能参数;基于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参数和所述最大编解码性能参数生成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发明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编解码能力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分别获得至少两个终端上报的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包括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和所述至少两个终端执行业务的业务类型;所述至少两个终端属于同一业务组;
其中,所述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包括编解码能力参数、与所述编解码能力参数相关联的硬件加速参数;所述硬件加速参数表征相应的编解码能力参数是否支持硬件加速能力;
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和所述业务类型确定满足所述至少两个终端的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
发送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至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的每个终端,以使所述每个终端基于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配置编解码参数,其中,所述每个终端基于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配置通过硬件加速能力进行编解码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和所述业务类型确定满足所述至少两个终端的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包括:
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以及预设编解码能力数据确定满足所述每个终端、且满足所述业务类型的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
其中,所述预设编解码能力数据为预先配置的、对应类型的终端支持的编解码能力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满足所述每个终端、且满足所述业务类型的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包括:
确定满足所述每个终端、且满足所述业务类型的编解码能力数据为至少两个时,基于预设决策规则在至少两个编解码能力数据中选择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使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之间的通信质量满足预设要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编解码能力数据包括预设编解码能力参数;
所述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以及预设编解码能力数据确定满足所述每个终端、且满足所述业务类型的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包括:
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编解码能力参数确定满足所述每个终端的编解码能力、且满足所述业务类型的第一组编解码能力参数;
基于所述第一组编解码能力参数和预设编解码能力参数确定第二组编解码能力参数;
在所述第二组编解码能力参数中选择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编解码能力参数,基于所述第一编解码能力参数生成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编解码能力数据还包括与所述预设编解码能力参数相关联的预设硬件加速参数;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组编解码能力参数和预设编解码能力参数确定第二组编解码能力参数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硬件加速参数和预设硬件加速参数确定支持硬件加速能力的第三组编解码能力参数;
基于所述第二组编解码能力参数和所述第三组编解码能力参数确定第四组编解码能力参数;
在所述第四组编解码能力参数中选择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二编解码能力参数,基于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参数生成第三编解码能力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还包括:表征相应终端的编解码能力的第一参数;
所述第一参数为基于终端自身的硬件参数以及软件类型对所述终端自身编解码能力进行的评分;所述第一参数数值越大表明终端编解码能力越强,数值越小表明终端编解码能力越弱;所述基于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参数生成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每个终端的第一参数的最低值,通过预先配置的映射表查找所述最低值对应的最大编解码性能参数;
所述编解码性能参数包括以下参数至少之一:最高码率、最高帧率、最高I帧间隔、最大冗余率、最大分辨率、最大画面每秒传输帧数;
所述基于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参数生成第三编解码能力数据,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参数和所述最大编解码性能参数生成第三编解码能力数据。
7.一种编解码能力配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数据收集单元、参数协商单元和参数配置单元;其中,
所述数据收集单元,用于分别获得至少两个终端上报的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包括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和所述至少两个终端执行业务的业务类型;所述至少两个终端属于同一业务组;其中,所述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包括编解码能力参数、与所述编解码能力参数相关联的硬件加速参数;所述硬件加速参数表征相应的编解码能力参数是否支持硬件加速能力;
所述参数协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和所述业务类型确定满足所述至少两个终端的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
所述参数配置单元,用于发送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至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的每个终端,以使所述每个终端基于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配置编解码参数,其中,所述每个终端基于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配置通过硬件加速能力进行编解码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存储单元,用于存储预设编解码能力数据;所述预设编解码能力数据为预先配置的、对应类型的终端支持的编解码能力参数;
所述参数协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以及预设编解码能力数据确定满足所述每个终端、且满足所述业务类型的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协商单元,用于确定满足所述每个终端、且满足所述业务类型的编解码能力数据为至少两个时,基于预设决策规则在至少两个编解码能力数据中选择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使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之间的通信质量满足预设要求。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编解码能力数据包括预设编解码能力参数;
所述参数协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编解码能力参数确定满足所述每个终端的编解码能力、且满足所述业务类型的第一组编解码能力参数;基于所述第一组编解码能力参数和预设编解码能力参数确定第二组编解码能力参数;在所述第二组编解码能力参数中选择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编解码能力参数,基于所述第一编解码能力参数生成第二编解码能力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编解码能力数据还包括与所述预设编解码能力参数相关联的预设硬件加速参数;
所述参数协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编解码能力参数确定满足所述每个终端的编解码能力、且满足所述业务类型的第一组编解码能力参数;基于所述第一组编解码能力参数和预设编解码能力参数确定第二组编解码能力参数;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硬件加速参数和预设硬件加速参数确定支持硬件加速能力的第三组编解码能力参数;基于所述第二组编解码能力参数和所述第三组编解码能力参数确定第四组编解码能力参数;在所述第四组编解码能力参数中选择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二编解码能力参数,基于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参数生成第三编解码能力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编解码能力数据还包括:表征相应终端的编解码能力的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为基于终端自身的硬件参数以及软件类型对所述终端自身编解码能力进行的评分;所述第一参数数值越大表明终端编解码能力越强,数值越小表明终端编解码能力越弱;
所述参数协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编解码能力参数确定满足所述每个终端的编解码能力、且满足所述业务类型的第一组编解码能力参数;基于所述第一组编解码能力参数和预设编解码能力参数确定第二组编解码能力参数;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硬件加速参数和预设硬件加速参数确定支持硬件加速能力的第三组编解码能力参数;基于所述第二组编解码能力参数和所述第三组编解码能力参数确定第四组编解码能力参数;还用于确定所述每个终端的第一参数的最低值,通过预先配置的映射表查找所述最低值对应的最大编解码性能参数;所述编解码性能参数包括以下参数至少之一:最高码率、最高帧率、最高I帧间隔、最大冗余率、最大分辨率、最大画面每秒传输帧数;在所述第四组编解码能力参数中选择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二编解码能力参数,基于所述第二编解码能力参数和所述最大编解码性能参数生成第三编解码能力数据。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编解码能力配置方法的步骤。
14.一种编解码能力配置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编解码能力配置方法的步骤。
CN201710532551.6A 2017-07-03 2017-07-03 一种编解码能力配置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2179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32551.6A CN109217980B (zh) 2017-07-03 2017-07-03 一种编解码能力配置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PCT/CN2018/092095 WO2019007211A1 (zh) 2017-07-03 2018-06-21 编解码能力配置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US16/547,370 US11044278B2 (en) 2017-07-03 2019-08-21 Transcoding capability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32551.6A CN109217980B (zh) 2017-07-03 2017-07-03 一种编解码能力配置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17980A CN109217980A (zh) 2019-01-15
CN109217980B true CN109217980B (zh) 2020-11-06

Family

ID=64950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32551.6A Active CN109217980B (zh) 2017-07-03 2017-07-03 一种编解码能力配置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044278B2 (zh)
CN (1) CN109217980B (zh)
WO (1) WO201900721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31389B (zh) * 2019-12-11 2022-05-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视频处理方法、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3542795B (zh) * 2020-04-21 2023-04-1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视频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491119A (zh) * 2020-04-28 2021-10-08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图传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与图传系统
CN113747160B (zh) * 2021-09-07 2023-06-1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视频编码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5335A (zh) * 2005-04-22 2008-05-21 Nxp股份有限公司 高效视频解码加速器
CN101588252A (zh) * 2008-05-23 2009-1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点会议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2137093A (zh) * 2010-12-10 2011-07-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媒体流处理方法及媒体网关
US8842159B2 (en) * 2012-02-13 2014-09-23 Microsoft Corporation Encoding processing for conferencing systems
CN106506444A (zh) * 2016-09-21 2017-03-15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 一种面向lte集群系统的媒体协商系统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97496A (ja) * 2001-04-02 2002-10-11 Hitachi Ltd メディア配信システム及びマルチメディア変換サーバ
US7929599B2 (en) * 2006-02-24 2011-04-19 Microsoft Corporation Accelerated video encoding
TWI381733B (zh) * 2007-06-11 2013-01-01 Quanta Comp Inc 高解析度視訊會議系統
CN102098553B (zh) * 2010-12-03 2013-06-1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视频传输方法、系统及视频服务器
CN102893603B (zh) * 2011-12-31 2014-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会议的处理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CN103702124B (zh) * 2012-09-27 2017-11-17 深圳市快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转码加速方法和转码器
CN103731232B (zh) * 2012-10-12 2018-06-01 三亚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sip终端编解码自适应的方法及装置
CN103702063B (zh) * 2013-12-24 2018-01-16 北京佳讯飞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视频会议系统中实现动态媒体协商的方法
CN104853081B (zh) * 2014-02-19 2019-03-15 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断点拍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034241B (zh) * 2015-03-19 2019-04-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媒体重定向的方法、客户端、服务器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5335A (zh) * 2005-04-22 2008-05-21 Nxp股份有限公司 高效视频解码加速器
CN101588252A (zh) * 2008-05-23 2009-1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点会议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2137093A (zh) * 2010-12-10 2011-07-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媒体流处理方法及媒体网关
US8842159B2 (en) * 2012-02-13 2014-09-23 Microsoft Corporation Encoding processing for conferencing systems
CN106506444A (zh) * 2016-09-21 2017-03-15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 一种面向lte集群系统的媒体协商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044278B2 (en) 2021-06-22
CN109217980A (zh) 2019-01-15
US20190379707A1 (en) 2019-12-12
WO2019007211A1 (zh) 2019-0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17980B (zh) 一种编解码能力配置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KR101636842B1 (ko) 향상된 멀티캐스트 콘텐츠 전달을 위한 기술
TWI829058B (zh) 用於在多媒體通訊中使用壓縮並行轉碼器的方法和裝置
US20120304235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laying video file, and media resource server
WO2016049987A1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相关服务器
CN114501062B (zh) 视频渲染协同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5196710A1 (zh) 一种设备能力协商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803056A (zh) 一种视频彩铃播放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113397A (zh) 交互式视频会议
CN104093067A (zh) 在终端中分享、播放视听片段的设备和方法
WO2019119950A1 (zh) 视频编码处理方法、装置及具有视频编码功能的应用
CN113965751B (zh) 屏幕内容编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185062A (zh) 一种终端处理视频流的方法及终端
US20210409738A1 (en) Video de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video en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21057697A1 (zh) 视频编解码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9495753A (zh) 一种编解码参数配置方法
WO2013078614A1 (zh) 一种虚拟桌面场景下音频压缩算法选择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CN114500914A (zh) 音视频转发方法、装置、终端与系统
CN102572364A (zh) 视频通话数据的解码方法及装置
CN115941972A (zh) 图像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333765A (zh) 一种视频直播流的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
US20210320810A1 (en) Volumetric conversational services using network edge
WO2016107174A1 (zh) 多媒体文件数据的处理方法及系统、播放器和客户端
CN113453081A (zh) 视频传输方法、系统、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30362214A1 (en) 5g support for webrtc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