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14620A - 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的创建方法及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系统 - Google Patents

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的创建方法及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14620A
CN109214620A CN201710518199.0A CN201710518199A CN109214620A CN 109214620 A CN109214620 A CN 109214620A CN 201710518199 A CN201710518199 A CN 201710518199A CN 109214620 A CN109214620 A CN 1092146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ervice
seed
cloud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1819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邢志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ttern Business Edu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ttern Business Edu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ttern Business Edu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ttern Business Edu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51819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14620A/zh
Publication of CN1092146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146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7Strategic management or analysis, e.g. setting a goal or target of an organisation; Planning actions based on goals; Analysis or evaluation of effectiveness of goals
    • G06Q10/06375Prediction of business process outcome or impact based on a proposed chan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7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的创建方法及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系统,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通过对项目的生命周期进行分析识别,确定项目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下所需的种子服务操作,并确定所有种子服务操作中的固定服务操作。选取所有固定服务操作对应的初始种子数据,在组装以及重构固定服务操作时,识别并积累除初始种子数据之外的附加数据。根据初始种子数据以及附加数据构建问题库模型,获取解答问题库模型中问题的数据资源。由于可实现对企业技术创新流程的整体管理,从而可充分运用外部研发资源,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增进创新的效率与效益。

Description

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的创建方法及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的创建方法及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传统产业面临着产能严重过剩,市场需求放缓,企业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市场压力。部分传统行业的企业减产、重组等现象时有发生。企业要想走出重组、破产等经济困境,转型发展是企业新一轮效益增长的唯一出路。转型发展需要依靠企业持续的技术创新,才能突破技术改造升级的难点,而技术创新始终离不开完善的创新平台环境。技术创新平台通常集聚科技资源、科技人才、科技设备、高技术研发水平聚集的地方,具有开放共享特征、支撑和服务于企业技术开发活动的科技机构组织。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创新环境,也是集聚企业创新资源、吸引创新人才有效的组织形态和空间形态,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发挥创新示范作用和新技术带动功能。平台建设能推动企业专业技术升级,实现企业高品质技术新的突破,为企业把握新机遇、寻求新模式创造有利条件,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针对企业上技术创新需求,现需一种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的创建方法以便于对企业技术创新进行管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的创建方法及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的创建方法,该方法包括:
服务云对项目的生命周期进行分析识别,确定项目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下所需的种子服务操作,并确定所有种子服务操作中的固定服务操作;
数据云选取所有固定服务操作对应的初始种子数据,在组装以及重构固定服务操作时,识别并积累除初始种子数据之外的附加数据;
知识云根据初始种子数据以及附加数据构建问题库模型,获取解答问题库模型中问题的数据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将企业的技术创新流程按照需求划分成不同子流程,并通过不同的子系统完成相应的子流程。基于各个子系统之间数据交互,可实现对企业技术创新流程的整体管理,可充分运用外部研发资源,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增进创新的效率与效益。另一方面,通过对开放式创新共创平台中组成成员的调查,能及时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技术创新方向,以适用于技术创新。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解答问题库模型中问题的数据资源之后,还包括:
专家云根据数据资源,构建对应的行为模型,基于行为模型,推送相应的人力资源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识别并积累除初始种子数据之外的附加数据之后,还包括:
办公云根据初始种子数据以及附加数据构建办公应用模型,并基于办公应用模型提供对应的服务。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识别并积累除初始种子数据之外的附加数据之后,还包括:
转化云构建转化模型,根据转化模型对初始种子数据以及附加数据进行过滤。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转化模型对初始种子数据以及附加数据进行过滤,包括:
根据转化模型预测创新主体的行为路径;
根据行为路径对初始种子数据以及附加数据进行过滤。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项目的生命周期阶段包括开始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稳定阶段以及衰退阶段。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所有种子服务操作中的固定服务操作,包括:
获取每一项种子服务操作的状态;
当确定任一项种子服务操作为成熟状态或稳定状态时,将任一项种子服务操作作为固定服务操作。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种子服务操作为以下操作类型中的至少一种,以下操作类型为地图服务、基因组测序、转化医学、症状监测以及物联网应用。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系统,该系统包括:
识别模块,用于对项目的生命周期进行分析识别,确定项目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下所需的种子服务操作,并确定所有种子服务操作中的固定服务操作;
选取模块,用于选取所有固定服务操作对应的初始种子数据,在组装以及重构固定服务操作时,识别并积累除初始种子数据之外的附加数据;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初始种子数据以及附加数据构建问题库模型,获取解答问题库模型中问题的数据资源。
本申请提出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对项目的生命周期进行分析识别,服务云确定项目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下所需的种子服务操作,并确定所有种子服务操作中的固定服务操作。数据云选取所有固定服务操作对应的初始种子数据,在组装以及重构固定服务操作时,识别并积累除初始种子数据之外的附加数据。知识云根据初始种子数据以及附加数据构建问题库模型,获取解答问题库模型中问题的数据资源。由于可将企业的技术创新流程按照项目的形式,在项目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构建问题库模型,获取解答问题库模型中问题的数据资源,以解决技术创新流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实现对企业技术创新流程的整体管理。因此,可充分运用外部研发资源,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增进创新的效率与效益。另一方面,通过对开放式创新共创平台中组成成员的调查,能及时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技术创新方向,以适用于技术创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的创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企业技术创新平台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的创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目前的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存在平台基础条件不完善、平台管理缺失、平台人才得不到保障、考核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很多企业管理层不重视创新平台建设,不愿意在平台上投入更多的资金,认为平台建设无法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资金投入可有可无。企业是以效益为中心,减少投入意味着增加了效益,企业选择放弃资金投入。另外,目前创新平台试验仪器设施设备不完善,平台已有的设施难以满足研发创新需要,研发试验无法顺利开展,技术创新工作开展受阻。有的时候因为研发设备设施缺失,技术开发人员的研发工作只能停留在理论上,无法得到充分有效的试验验证,企业的研发成果在未经过充分试验验证后直接应用在市场上,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市场风险,失败的研发成果投入到市场可能影响企业的品牌效益和经济效益。甚至可能会失去所有用户对企业的信任,企业失去了市场,导致破产。
多数企业未给创新平台配备专门的办公场所、专职管理人员、专职研发人员,认为建立单独的创新平台完全是一种资源和资金的浪费,企业平台建设意识不强,认为企业技术研发无需专门的创新平台,等有需要研发创新的时候临时组建一个团队从事研发工作,研发工作结束,研发人员还能从事市场业务、承担企业生产任务等工作。企业技术研发是一项延续很强的工作,由于没有专职的研发管理人员和专职技术研发人员,研发成果就成为了个人的成果,无法成为企业的成果,研发技术没有得到有效的沉淀和积累,企业只能依赖员工个人,一旦人才流失,研发技术随之消失,新技术研发人员需要重新熟悉原有技术原理和方案后才能开始新技术开发工作,导致研发效率低下。
企业高层对平台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平台内科技人员工作得不到企业的重视,薪资收入与同等条件的其他部门人员收入相比没有足够的吸引力甚至与其他直接创造经济效益的人员相比较差距较大,企业创新平台内人才职业规划前景不明朗,以至于平台科技人员认为进入创新平台等于失去职业发展机会,很多致力于创新研究的优秀人才选择放弃从事创新研究工作,平台人才流失严重,人力资源得不到保障。
企业创新平台机构不直接面向市场,而平台技术需要应用于市场,平台机构产生不了经济效益,可平台技术又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企业的重视程度不够,或者对平台建设意义了解不够,企业对创新平台的考核流于形式,未从创新平台人员工作的特殊性,制定出一整套符合平台管理的考核机制、体制。平台考核机制与研发创新成果无直接关系,创新成果不是衡量平台技术人员的工作绩效标准,绩效考核不能直接体现在个人薪资水平上,平台内技术研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得不到有效提高。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的创建方法。参见图1,包括:101、服务云对项目的生命周期进行分析识别,确定项目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下所需的种子服务操作,并确定所有种子服务操作中的固定服务操作;102、数据云选取所有固定服务操作对应的初始种子数据,在组装以及重构固定服务操作时,识别并积累除初始种子数据之外的附加数据;103、知识云根据初始种子数据以及附加数据构建问题库模型,获取解答问题库模型中问题的数据资源。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采用的计算方式为云计算。云计算是一种新型互联网服务的使用和交付模式。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虚拟化的资源。云是网络、互联网的一种比喻说法。过去往往用云来表示电信网,后来也用来抽象表示互联网和底层基础设施。狭义云计算指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资源;广义云计算指服务的使用和交付模式,即通过网络按照需求,通过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服务。
云计算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资源配置动态化。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动态划分或释放不同的物理和虚拟资源,当增加一个需求时,可通过增加可用的资源进行匹配,实现资源的快速弹性提供;如果用户不再使用这部分资源时,可释放这些资源。云计算为用户提供的这种能力是无限的,实现了IT资源利用的可扩展性。
(2)需求服务自助化。云计算为用户提供自助化的资源服务,用户无需同提供商交互就可自动得到自助的计算资源能力。同时云系统为用户提供一定的应用服务目录,用户可采用自助方式选择满足自身需求的服务项目和内容。
(3)网络访问便捷化。用户可借助不同的终端设备,通过标准的应用实现对网络访问的可用能力,使对网络的访问无处不在。
(4)服务可计量化。在提供云服务过程中,针对用户不同的服务类型,通过计量的方法来自动控制和优化资源配置。即资源的使用可被监测和控制,是一种即付即用的服务模式。
(5)资源的虚拟化。借助于虚拟化技术,将分布在不同地区的计算资源进行整合,实现基础设施资源的共享。
在信息技术日益占据主动的市场环境中,由于服务内容更迭迅速,新类型的服务往往基于现有服务或由现有服务组成,创新模式不再以传统产品的形式而被消费,而是以服务的形式被消费。
其中,步骤101对应的功能可由创新服务平台提供。创新服务平台包括一组独立的可消费的服务,主要用于对创新技术的技术先进性、可靠性、实用性及技术发展趋势进行评估,对项目市场前景与竞争态势进行分析,帮助企业确定宣传推广的合适时机、方式、途径和策略,协助企业开拓市场渠道,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创新服务平台通过服务云来实现,服务云按照企业服务以及协会联盟办事的模式,以升级企业服务能力,促进创业创新。
具体地,通过对项目(创新技术)的生命周期进行分析识别,可确定项目在当前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对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可为项目提供针对性的种子服务操作。通过种子服务操作孵化出或者构建出新的服务类别,并确定所有种子服务操作中的固定服务操作。
步骤102可对应创新数据平台,创新数据平台通过数据云来实现。其中,数据云可通过统一入口实现数据管理。数据云具有安全可控性、高效管理性以及数据运营性等特性,通过大数据汇聚发展新功能,以全面促进企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另外,还可使计算和存储资源可以快速弹性伸缩,用户可随时购买无限制的应用服务资源,以节约IT成本。
具体地,选取足以支持所有固定服务操作的初始种子数据。在固定服务正在被重构以及固定服务在组装新服务时,识别并积累除初始种子数据之外的附加数据。其中,附加数据与初始种子数据相关或者部分相关,附加数据可以在创新共同体参与的过程期间被积累,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创新共同体可包括服务提供商、用户、开发人员,以及可能会有助于创新消费或者促进创新的任何其他群体。
步骤103可对应创新知识平台,创新知识平台包括一组框架,用于提供一种创新所需的知识服务。创新知识平台基于完备的知识支撑服务体系,可整合服务资源,以构建适于企业发展的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创新知识平台通过知识云来实现。知识云可按照企业课堂、问题库、知识库以及法律库等模式,利用目前已有的人才以及知识资源,为企业授课,从而提供知识产权等法律保护服务,助力创新企业健康发展。
具体地,基于数据分析服务,可构建问题库模型。根据问题库模型整合相关的知识资源,即整合解答问题库模型中问题的数据资源,以为创新共同体提供知识培训,同时提供解决问题库中问题的解决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对项目的生命周期进行分析识别,确定项目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下所需的种子服务操作,并确定所有种子服务操作中的固定服务操作。选取所有固定服务操作对应的初始种子数据,在组装以及重构固定服务操作时,识别并积累除初始种子数据之外的附加数据。根据初始种子数据以及附加数据构建问题库模型,获取解答问题库模型中问题的数据资源。由于可将企业的技术创新流程按照项目的形式,在项目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构建问题库模型,获取解答问题库模型中问题的数据资源,以解决技术创新流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实现对企业技术创新流程的整体管理。因此,可充分运用外部研发资源,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增进创新的效率与效益。另一方面,通过对开放式创新共创平台中组成成员的调查,能及时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技术创新方向,以适用于技术创新。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在获取解答问题库模型中问题的数据资源之后,专家云还可根据数据资源,构建对应的行为模型,基于行为模型,推送相应的人力资源信息。
上述实施例对应的方法可由创新人才平台实现,创新人才平台包括提供人力资源、人才数据库并实现供需对接,从而为企业提供科技、管理、营销等各类人才信息,向企业推荐优秀的原创知识型专家人才。
创新人才平台通过专家云来实现。其中,人力资源状况是平台建设好坏的直接决定因素,基于众多原创知识人才和加盟企业家团队,可建立高精尖人才专家云库,充实人力资源平台,从而提高平台研发人员的整体素质,并改善创新平台知识结构。利用专家云可进一步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为平台人才提供职业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平台人才创新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具体地,可根据步骤103中得到的解决方案,即根据解答问题库模型中问题的数据资源,搭建行为模型。再根据该行为模型,推荐专家进行创新辅导,即基于行为模型,推送相应的人力资源信息。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识别并积累除初始种子数据之外的附加数据之后,办公云还可根据初始种子数据以及附加数据构建办公应用模型,并基于办公应用模型提供对应的服务。
上述实施例对应的方法可由创新应用平台实现,创新应用平台用于提供技术创新应用所需的硬件资源,为企业提供集中、完善、正规的办公场所、共享的通信联络、商务接待、会议会务、产品展示、路演中心等服务。
创新应用平台通过办公云实现。办公云按照企业协同以及云端文件互传的模式,以实现区域企业一站式移动云办公。基于办公云,可随时随地满足企业办公需求,并放大内部员工及企业的能量,从而实现高效协同以及共享发展。通过办公云子系统,可将企业内部的信息和高度定制的流程结合起来,不仅集成文档中心、流程管理、电子邮件、日程管理、会议管理、任务管理等协同服务功能,同时还包含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和采购管理等实用的企业资源管理功能。创新应用平台是为中小型企业量身定制的,不仅提供贴身、简单可行、完整的企业信息管理功能,而且在价格上也具有同类产品不可比拟的优势。
具体地,办公云可根据数据云提供的数据分析服务,即根据初始种子数据以及附加数据构建办公应用模型。基于办公应用模型提供对应的服务,即提供将企业内部信息和高度定制流程结合起来的商务办公服务。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识别并积累除初始种子数据之外的附加数据之后,转化云还可构建转化模型,根据转化模型对初始种子数据以及附加数据进行过滤。
上述实施例对应的方法可由创新转化平台实现,创新转化平台用于提供一组创新技术的转化对接框架。创新转化平台通过转化云实现,即通过转化云实现。转化云包括的功能项至少包括招聘、营销以及物流功能。转化云包括以下特点:功能全面、操作方便、既可灵活接入已有资源,又可定制开发行业特需功能,随时满足个性化需求。基于转化云,创造了“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全新模式,可帮助中小企业大幅降低IT成本,跨越式提升了企业信息化水平。另外,还可协助企业集中精力和资源专注于核心业务,加速产业升级企业发展。
具体地,转化云可构建转化模型,即可为创新服务平台进一步构建转化模型。相应地,数据云子收集的数据可被同化至转化模型中。转化云还可根据转化模型对初始种子数据以及附加数据进行过滤和/或净化。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创新服务平台可具有以下优势:
促进创业创新:双创背景下,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是相关政府部门响应国家号召的有力支撑,可充分落实国家“双创”行动战略,促进创业创新,实现共享发展。
增强服务能力: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大大便捷区域企业对接合作,从而提升政府部门服务区域企业的能力,让区域企业朝着一个良性的共赢的方向发展。
有效数据支撑:建设区域企业大数据框架,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可为政府提供调整产业及扶持政策提供真实有效数据支撑,增强管控能力。
新增服务渠道: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质量,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是政府相关部门服务中小企业水平的创新载体,正成为区域企业服务的重要抓手。
加快区域建设: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开放服务模式,打破区域企业市场空间限制,促进区域内企业协同发展,加快区域建设步伐。
提升运作效率: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有利于社会资源高效利用,从而让社会财富更好地转化为创新生产力为目标,产生更多价值,提高资本的运作效率。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根据转化模型对初始种子数据以及附加数据进行过滤,包括:
根据转化模型预测创新主体的行为路径;
根据行为路径对初始种子数据以及附加数据进行过滤。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项目的生命周期阶段包括开始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稳定阶段以及衰退阶段。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确定所有种子服务操作中的固定服务操作,包括:
获取每一项种子服务操作的状态;
当确定任一项种子服务操作为成熟状态或稳定状态时,将任一项种子服务操作作为固定服务操作。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种子服务操作为以下操作类型中的至少一种,以下操作类型为地图服务、基因组测序、转化医学、症状监测以及物联网应用。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初始种子数据的类型为以下数据类型中的至少一种;以下数据类型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物联网应用行为数据以及保险索赔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的创建方法可通过企业技术创新平台云系统实现。参见图2,图2给出了一种企业技术创新平台云系统,包括:服务云子系统201、数据云子系统202、知识云子系统203、专家云子系统204、办公云子系统205以及转化云子系统206;
服务云子系统201用于对项目的生命周期进行分析识别,确定项目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下所需的种子服务操作,并确定所有种子服务操作中的固定服务操作;数据云子系统202,用于选取所有固定服务操作对应的初始种子数据,在组装以及重构固定服务操作时,识别并积累除初始种子数据之外的附加数据;知识云子系统203,用于根据初始种子数据以及附加数据构建问题库模型,获取解答问题库模型中问题的数据资源;专家云子系统204,用于根据数据资源,构建对应的行为模型,基于行为模型,推送相应的人力资源信息;办公云子系统205,用于根据初始种子数据以及附加数据构建办公应用模型,并基于办公应用模型提供对应的服务;转化云子系统206,用于构建转化模型,根据转化模型对初始种子数据以及附加数据进行过滤和/或净化。
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基于上述图1对应实施例所提供的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的创建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系统。参见图3,该系统包括:
识别模块301,用于对项目的生命周期进行分析识别,确定项目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下所需的种子服务操作,并确定所有种子服务操作中的固定服务操作;
选取模块302,用于选取所有固定服务操作对应的初始种子数据,在组装以及重构固定服务操作时,识别并积累除初始种子数据之外的附加数据;
获取模块303,用于根据初始种子数据以及附加数据构建问题库模型,获取解答问题库模型中问题的数据资源。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该系统还包括:
推送模块,用于根据数据资源,构建对应的行为模型,基于行为模型,推送相应的人力资源信息。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该系统还包括:
提供模块,用于根据初始种子数据以及附加数据构建办公应用模型,并基于办公应用模型提供对应的服务。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该系统还包括:
过滤模块,用于构建转化模型,根据转化模型对初始种子数据以及附加数据进行过滤。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过滤模块,用于根据转化模型预测创新主体的行为路径;根据行为路径对初始种子数据以及附加数据进行过滤。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项目的生命周期阶段包括开始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稳定阶段以及衰退阶段。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识别模块301,用于获取每一项种子服务操作的状态;当确定任一项种子服务操作为成熟状态或稳定状态时,将任一项种子服务操作作为固定服务操作。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种子服务操作为以下操作类型中的至少一种,以下操作类型为地图服务、基因组测序、转化医学、症状监测以及物联网应用。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初始种子数据的类型为以下数据类型中的至少一种;以下数据类型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物联网应用行为数据以及保险索赔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通过对项目的生命周期进行分析识别,确定项目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下所需的种子服务操作,并确定所有种子服务操作中的固定服务操作。选取所有固定服务操作对应的初始种子数据,在组装以及重构固定服务操作时,识别并积累除初始种子数据之外的附加数据。根据初始种子数据以及附加数据构建问题库模型,获取解答问题库模型中问题的数据资源。由于可将企业的技术创新流程按照项目的形式,在项目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构建问题库模型,获取解答问题库模型中问题的数据资源,以解决技术创新流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实现对企业技术创新流程的整体管理。因此,可充分运用外部研发资源,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增进创新的效率与效益。另一方面,通过对开放式创新共创平台中组成成员的调查,能及时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技术创新方向,以适用于技术创新。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内容,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系统,还提供一种为服务云、转化云、应用云、知识云、专家云、数据云分别提供的转化方法。
服务云的实现方法如下:
第一步,对创新技术的生命周期(开始、发展、成熟、稳定、衰退)进行分析识别,确定技术创新开发的正确阶段;
第二步,对处于不同技术生命周期阶段的技术分别提供针对性的种子服务(地图服务、还是用于基因组测序、转化医学、症状监测、物联网);
第三步,通过种子服务孵化/构建出新的服务类别,当一种类别的服务处于成熟或稳定状态时,该类别的服务被认定为固定服务。
数据云的实现方法如下:
第一步,选择足以支持所有固定服务的初始种子数据(例如,在地图服务中,种子数据是用于世界的基本的GIS相关数据;在物联网中,种子数据是特定域诸如城市交通、智能电网等的行为数据;在症状监测中,种子数据是包括患者的诊断代码的健康保险索赔数据);
第二步,在服务正被重构以及正在从现有服务组成新服务时,识别和积累与初始数据集部分或完全相关的附加数据,其中非显而易见的数据被识别出来提供差异化的服务(例如,在物联网中,非显而易见的数据是非正常情况下的交通拥堵数据,以提前实现交通路线规划);
第三步,附加数据可以在创新共同体参与的过程期间被积累。创新共同体包括服务提供商、用户、开发人员、以及可能会有助于创新的消费和/或促进的任何其它群体。
知识云的实现方法如下:
第一步,根据上述数据云的数据分析服务,构建问题库模型;
第二步,根据上述的问题库模型,整合相关的知识资源,为创新共同体提供知识培训,同时提供解决问题库中问题的解决方案。
专家云的实现方法如下:
第一步,根据上述知识云中的解决方案,搭建行为模型;
第二步,为上述的行为模型推荐专家进行创新辅导。
办公云的实现方法如下:
第一步,根据上述数据云的数据分析服务,构建办公应用模型;
第二步,为上述的办公模型提供将企业内部的信息和高度定制的流程结合起来的商务办公服务。
转化云的实现方法如下:
第一步,为创新平台进一步构建转化模型,由创新平台收集的数据被同化到转化模型中;
第二步,所述转化模型随后被用于进行假设分析以预测创新主体行为的潜在的未来路径、服务的未来需求、以及数据的未来需求,过滤和/或净化数据;
第三步,将过滤和/或净化后数据进行创新转化。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对项目的生命周期进行分析识别,确定项目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下所需的种子服务操作,并确定所有种子服务操作中的固定服务操作。选取所有固定服务操作对应的初始种子数据,在组装以及重构固定服务操作时,识别并积累除初始种子数据之外的附加数据。根据初始种子数据以及附加数据构建问题库模型,获取解答问题库模型中问题的数据资源。由于可将企业的技术创新流程按照项目的形式,在项目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构建问题库模型,获取解答问题库模型中问题的数据资源,以解决技术创新流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实现对企业技术创新流程的整体管理。因此,可充分运用外部研发资源,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增进创新的效率与效益。另一方面,通过对开放式创新共创平台中组成成员的调查,能及时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技术创新方向,以适用于技术创新。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的内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系统可通过云计算系统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云计算系统。云计算系统与计算机服务器一起配置操作。云计算系统包括可通用或专用的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服务器上配置的系统包括服务器计算机系统、客户端系统、手持设备、基于微处理器的系统、机顶盒、可编程消费电子产品、网络个人电脑、小型计算机系统﹑大型计算机系统和包括上述任意系统的分布式云计算技术环境等中的一个或多个,优选为服务器计算机系统。
服务器计算机系统通过执行特定的任务或者实现特定的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目标程序、组件、逻辑、数据结构等功能的程序单元来实现,程序单元可位于包括存储设备的本地或远程计算系统存储介质上,程序单元并通过通信网络链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执行任务的分布式云计算环境中实施。
计算机服务器的组件包括处理单元和存储器,用连接总线连接存储器和处理单元。连接总线包括为工业标准体系结构总线。
存储器包括存储系统,存储系统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
存储器具有一组程序模块的程序工具,程序模块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
计算机服务器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例如键盘、指向设备、显示器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计算机服务器交互的设备通信。通信过程可以通过I/O接口进行通信。并且,计算机服务器通过网络适配器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通信,网络可以为局域网、广域网或因特网。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的创建设备。参见图4,该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的创建设备包括:处理器(processor)401、存储器(memory)402和总线403;
其中,处理器401及存储器402分别通过总线403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处理器401用于调用存储器402中的程序指令,以执行上述图1对应实施例所提供的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的创建方法,例如包括:服务云对项目的生命周期进行分析识别,确定项目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下所需的种子服务操作,并确定所有种子服务操作中的固定服务操作;数据云选取所有固定服务操作对应的初始种子数据,在组装以及重构固定服务操作时,识别并积累除初始种子数据之外的附加数据;知识云根据初始种子数据以及附加数据构建问题库模型,获取解答问题库模型中问题的数据资源。
本发明公开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计算机能够执行上述图1对应实施例所提供的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的创建方法,例如包括:服务云对项目的生命周期进行分析识别,确定项目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下所需的种子服务操作,并确定所有种子服务操作中的固定服务操作;数据云选取所有固定服务操作对应的初始种子数据,在组装以及重构固定服务操作时,识别并积累除初始种子数据之外的附加数据;知识云根据初始种子数据以及附加数据构建问题库模型,获取解答问题库模型中问题的数据资源。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使计算机执行上述图1对应实施例所提供的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的创建方法,例如包括:服务云对项目的生命周期进行分析识别,确定项目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下所需的种子服务操作,并确定所有种子服务操作中的固定服务操作;数据云选取所有固定服务操作对应的初始种子数据,在组装以及重构固定服务操作时,识别并积累除初始种子数据之外的附加数据;知识云根据初始种子数据以及附加数据构建问题库模型,获取解答问题库模型中问题的数据资源。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描述的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的创建设备等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方法。
最后,本申请的方法仅为较佳的实施方案,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的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服务云对项目的生命周期进行分析识别,确定所述项目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下所需的种子服务操作,并确定所有种子服务操作中的固定服务操作;
数据云选取所有固定服务操作对应的初始种子数据,在组装以及重构固定服务操作时,识别并积累除初始种子数据之外的附加数据;
知识云根据初始种子数据以及附加数据构建问题库模型,获取解答所述问题库模型中问题的数据资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解答所述问题库模型中问题的数据资源之后,还包括:
专家云根据所述数据资源,构建对应的行为模型,基于所述行为模型,推送相应的人力资源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并积累除初始种子数据之外的附加数据之后,还包括:
办公云根据初始种子数据以及附加数据构建办公应用模型,并基于所述办公应用模型提供对应的服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并积累除初始种子数据之外的附加数据之后,还包括:
转化云构建转化模型,根据所述转化模型对初始种子数据以及附加数据进行过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转化模型对初始种子数据以及附加数据进行过滤,包括:
根据所述转化模型预测创新主体的行为路径;
根据所述行为路径对初始种子数据以及附加数据进行过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项目的生命周期阶段包括开始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稳定阶段以及衰退阶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有种子服务操作中的固定服务操作,包括:
获取每一项种子服务操作的状态;
当确定任一项种子服务操作为成熟状态或稳定状态时,将所述任一项种子服务操作作为固定服务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服务操作为以下操作类型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以下操作类型为地图服务、基因组测序、转化医学、症状监测以及物联网应用。
9.一种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识别模块,用于对项目的生命周期进行分析识别,确定所述项目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下所需的种子服务操作,并确定所有种子服务操作中的固定服务操作;
选取模块,用于选取所有固定服务操作对应的初始种子数据,在组装以及重构固定服务操作时,识别并积累除初始种子数据之外的附加数据;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初始种子数据以及附加数据构建问题库模型,获取解答所述问题库模型中问题的数据资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处理单元、存储器和连接总线;所述连接总线连接所述处理单元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包括存储系统,所述存储系统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
存储器具有一组程序模块的模序工具,程序模块至少包括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
所述计算机服务器通过I/O接口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通信,通过网络适配器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通信。
CN201710518199.0A 2017-06-29 2017-06-29 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的创建方法及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系统 Pending CN1092146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18199.0A CN109214620A (zh) 2017-06-29 2017-06-29 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的创建方法及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18199.0A CN109214620A (zh) 2017-06-29 2017-06-29 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的创建方法及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14620A true CN109214620A (zh) 2019-01-15

Family

ID=64977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18199.0A Pending CN109214620A (zh) 2017-06-29 2017-06-29 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的创建方法及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1462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45122A (zh) * 2021-08-02 2021-11-12 深圳派富知识产权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创新数据的监测方法、客户端及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9171A (zh) * 2003-05-15 2004-11-24 季永萍 基于网格计算的高新技术市场界定标准的实现装置
CN104615799A (zh) * 2014-11-21 2015-05-13 惠州市仲恺高新技术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产品云设计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方法
CN105976275A (zh) * 2015-03-12 2016-09-28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用于建立可持续的创新平台的方法和系统
US20180121172A1 (en) * 2014-12-19 2018-05-03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Specifying models of an architectural typ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9171A (zh) * 2003-05-15 2004-11-24 季永萍 基于网格计算的高新技术市场界定标准的实现装置
CN104615799A (zh) * 2014-11-21 2015-05-13 惠州市仲恺高新技术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产品云设计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方法
US20180121172A1 (en) * 2014-12-19 2018-05-03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Specifying models of an architectural type
CN105976275A (zh) * 2015-03-12 2016-09-28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用于建立可持续的创新平台的方法和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45122A (zh) * 2021-08-02 2021-11-12 深圳派富知识产权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创新数据的监测方法、客户端及系统
CN113645122B (zh) * 2021-08-02 2023-08-11 深圳派富隆天知识产权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创新数据的监测方法、客户端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a et al. Pricing decisions in closed-loop supply chains with marketing effort and fairness concerns
Kanagal Innovation and product innovation in marketing strategy
Wiek et al. Functions of scenarios in transition processes
Dussault et al. Human resources for health policies: a critical component in health policies
Chen et al. A customer-oriented organisational diagnostic model based on data mining of customer-complaint databases
Capece et al. A practical proposal for a “competence plan fulfillment”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Shahzad et al. Evaluating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capacity for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advanced metering infrastructure by electricity distribution companies in Pakistan
Park et al. Value co-creation processes—Early stages of value chains involving high-tech business markets: Samsung–Qualcomm semiconductor foundry businesses
Bergman et al. Managing the exploration of new operational and strategic activities using the scenario method—assessing future capabilities in the field of electricity distribution industry
Pinto et al. The path to digital maturity: A cluster analysis of the retail industry in an emerging economy
Brown et al. Managing co-opetition for shared stakeholder utility in dynamic environments
Chen et al. Suitable business models for innovation in different levels of the smart grid energy industry
Rash et al. Product line design and scheduling at Intel
Hansen et al. IT project portfolio governance practice: An investigation into work design problems
CN109214620A (zh) 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的创建方法及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系统
Han et al. A multi-agent-based system for two-stage scheduling problem of offshore project
Aranchiy et al. Conceptual foundations of the organisation of innovative activities at agro-industrial enterprise based on outsourcing and The Business Process Model and Notation program
Ni et al. Research on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Vicarious Management Corporation
CN109214621A (zh) 企业技术创新平台云系统
Herbst Component suppliers in the commodity battle: Can digital technology in multi-tier supply chains help to transform liabilities into opportunities?
Su et al. From data-centric business processes to enterprise process frameworks
Tong et al. A customer-oriented method to support multi-task green scheduling with diverse time-of-use prices in Cloud Manufacturing
Li et al. Design about cost management of logistics enterpris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big data and informatization
Fill et al. An Approach to Support the Performance Management of Public Health Authorities using an IT based Modeling Method
Fu et al. Sustainability of technology-intensive social innovation in India: the role of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complementary asse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