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97484B - 一种提高甘蔗野生种资源保育成活率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甘蔗野生种资源保育成活率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97484B
CN109197484B CN201811181741.9A CN201811181741A CN109197484B CN 109197484 B CN109197484 B CN 109197484B CN 201811181741 A CN201811181741 A CN 201811181741A CN 109197484 B CN109197484 B CN 1091974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garcane
wild
resource
soil
materia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8174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97484A (zh
Inventor
王先宏
杨清辉
娄红波
李富生
何丽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118174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9748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1974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974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974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9748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55Sugar ca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7/00Botany in general
    • A01G7/06Treatment of growing trees or plants, e.g. for preventing decay of wood, for tingeing flowers or wood, for prolonging the life of plan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cology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Botan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高甘蔗野生种资源保育成活率的方法,涉及甘蔗野生种保育技术领域。所述提高甘蔗野生种资源保育成活率的方法为:对采集的甘蔗野生资源材料在植入资源圃前先采用盆栽方式进行种植,有效提高甘蔗野生资源材料的分蘖能力,并利用分蘖茎发出的新根形成强大的根系,移植到资源圃后100%成活,提高了甘蔗野生种质资源的保育成活率。便于对甘蔗野生种资源的深入研究和利用,从而促进甘蔗种质创新、品种改良和甘蔗种植生产行业的发展。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甘蔗野生种资源保育成活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甘蔗野生种保育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提高甘蔗野生种资源保育成活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甘蔗(Saccharum spp.)是禾本科(Gramineae)甘蔗亚族(Saccharastrae)甘蔗属(Saccharum)的一种高大植物。甘蔗亚族中还有一些与甘蔗关系密切、对甘蔗育种有重要利用价值的属种,蔗茅属(Erianthus)、芒属(Miscanthus)、硬穗属(Sclerostachya)、河八王属(Narenga)及白茅属(Imperata)等。这些属的植物连同Saccharum一起统称为“Saccharum复合群”。由于这些植物中具有许多诸如分蘖强、抗逆性强、耐瘠薄等优良性状,对甘蔗新品种的培育或原有品种的改良具有潜在利用价值,它们被作为甘蔗种质资源不断得到研究和利用。其中割手密(S.spontaneum L.)、斑茅(E.arundinaceus Retz.)、蔗茅(E.fulvusNess)、河八王(N.porphyrocoma(Hance ex Trimen)Box)、五节芒(M.floridulus(Lab.)Warb.ex Schum.et Laut.)、芒(M.sinensis Anderss.)和滇蔗茅(E.rockii keong)等在甘蔗种质创新、品种改良中具有广阔的利用前景,一直是甘蔗种质资源采集和利用的重点,而对这些资源植物的成功保育则是其在甘蔗育种中能被进一步利用的重要基础。
目前,甘蔗野生种资源在野外采集时,由于需采集的材料份数较多、携带及运输不便,每份材料野外取材较少,加之材料采集地与保育地之间的气候及环境条件有差异,甘蔗野生资源材料采集后直接在资源圃保存时萌发及生长相对较慢,部分材料在保育过程中因长势不好逐渐死亡,限制了对甘蔗野生种资源的深入研究和利用,从而制约了甘蔗种质创新、品种改良和甘蔗种植生产行业的发展;现有技术中,没有相关研究解决此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甘蔗野生种资源保育成活率的方法,对采集的甘蔗野生资源材料在植入资源圃前先采用盆栽方式进行种植,有效提高甘蔗野生资源材料的分蘖能力,并利用分蘖茎发出的新根形成强大的根系,移植到资源圃后100%成活,提高了甘蔗野生种质资源的保育成活率。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提高甘蔗野生种资源保育成活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排水及透气良好的中号或大号花盆,在花盆内预填装无杂质泥土至总容积1/2处;
2)将野外采集的甘蔗野生资源材料编号,编号后分别种植于花盆中并进一步覆土至花盆总容积3/4处,浇透水并覆盖透明塑料薄膜后置于28-32℃的温室内培养让幼芽萌发,幼苗长至14-16cm时揭去塑料薄膜继续培养;
3)待幼苗材料最高的茎长至1.4-1.6米时,将主茎及多数发育较好的分蘖茎从距盆内土面10cm左右处剪断,浇透水后继续置于28-32℃温室内培养;
4)在28-32℃温室内培养至第二年夏季降雨即将来临前,先在资源圃内挖好坑,坑的大小比花盆稍大,坑内浇透水;将蔗茎从距盆内土面10cm处剪断,将泥土和材料完整的从盆中取出置于资源圃内挖好的坑内,覆土后浇足水,7-14天后有大量分蘖发出,待材料有18-22个且高度达1.5米以上的分蘖时保育成功。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野外采集到的甘蔗野生资源材料带1-3个分蘖芽点及3-5条老根;幼苗长至14-16cm时揭去塑料薄膜继续培养,期间注意及时浇水,防止干旱。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在28-32℃温室内培养过程中,需及时浇水并适当补充甘蔗专用复合肥,让其尽可能多的长出分蘖及新根。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将泥土和材料完整的从盆中取出时,用手轻拍盆身下半部分至盆中泥土松动,双手托住泥土表面后将花盆倒转,将泥土和材料完整的从盆中取出,操作过程中防止植株剩余茎杆、根系等受损。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材料移栽至资源圃内前两个月的保育初期,如果降雨不够可人工浇水,材料有18-22个且高度达1.5米以上的分蘖时,任其自然生长。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野生种甘蔗资源保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选择排水及透气良好的花盆并在花盆内预填装无杂质泥土至总容积1/2处;
将采集的甘蔗野生资源材料编号并种植于花盆中,覆土至花盆总容积3/4处,浇透水并覆盖透明塑料薄膜后置于28-32℃温室内培养让幼芽萌发,幼苗长至14-16cm时揭去塑料薄膜继续培养;
幼苗材料最高的茎长至1.5m后,将主茎及多数发育较好的分蘖茎从距盆内土面10cm左右处剪断,浇透水后继续置于28-32℃温室内培养;
第二年夏季降雨即将来临前,先在资源圃内预挖移栽坑并浇透水,将蔗茎从距盆内土面10cm处剪断,将泥土和材料完整的从盆中取出置于资源圃内挖好的坑内,覆土后浇足水,7-14天后有大量分蘖发出,待材料有18-22个且高度达1.5每以上的分蘖时成功保育野生种甘蔗资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对采集的甘蔗野生资源材料在植入资源圃前先采用盆栽方式进行种植,有效提高甘蔗野生资源材料的分蘖能力,即剪断主茎,有利于更多的分蘖芽点萌动形成分蘖茎;在距土面10厘米处剪断的目的是防止因剪口腐烂或滋生病虫害从而影响材料分蘖芽点的存活及生长能力,并利用分蘖茎发出的新根形成强大的根系,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盆栽的甘蔗野生种资源材料移植到资源圃后100%成活,提高了甘蔗野生种质资源的保育成活率;便于对甘蔗野生种资源的深入研究和利用,从而促进甘蔗种质创新、品种改良和甘蔗种植生产行业的发展。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提高甘蔗野生种资源保育成活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采用本发明的方法保育的甘蔗野生种的图片;
图3为直接种植于资源圃的同样材料的实际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
一种提高甘蔗野生种资源保育成活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排水及透气良好的中号或大号花盆,在花盆内预填装无杂质泥土至总容积1/2处;
2)将野外采集的甘蔗野生资源材料编号,编号后分别种植于花盆中并进一步覆土至花盆总容积3/4处,浇透水并覆盖透明塑料薄膜后置于30℃左右的温室内培养让幼芽萌发,幼苗长至14-16cm时揭去塑料薄膜继续培养;
3)待幼苗材料最高的茎长至1.4-1.6米时,将主茎及多数发育较好的分蘖茎从距盆内土面10cm左右处剪断,浇透水后继续置于28-32℃温室内培养;
4)在28-32℃温室内培养至第二年夏季降雨即将来临前,先在资源圃内挖好坑,坑的大小比花盆稍大,坑内浇透水;将蔗茎从距盆内土面10cm左右处剪断,将泥土和材料完整的从盆中取出置于资源圃内挖好的坑内,覆土后浇足水,7-14天后有大量分蘖发出,待材料有18-22个且高度达1.5米以上的分蘖时保育成功。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野外采集到的甘蔗野生资源材料带1-3个分蘖芽点及3-5条老根;幼苗长至14-16cm时揭去塑料薄膜继续培养,期间注意及时浇水,防止干旱。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在28-32℃温室内培养过程中,需及时浇水并适当补充甘蔗专用复合肥,让其尽可能多的长出分蘖及新根。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将泥土和材料完整的从盆中取出时,用手轻拍盆身下半部分至盆中泥土松动,双手托住泥土表面后将花盆倒转,将泥土和材料完整的从盆中取出,操作过程中防止植株剩余茎杆、根系等受损。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材料移栽至资源圃内前两个月的保育初期,如果降雨不够可人工浇水,材料有18-22个且高度达1.5米以上的分蘖时,任其自然生长。
一种野生种甘蔗资源保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选择排水及透气良好的花盆并在花盆内预填装无杂质泥土至总容积1/2处;
将采集的甘蔗野生资源材料编号并种植于花盆中,覆土至花盆总容积3/4处,浇透水并覆盖透明塑料薄膜后置于28-32℃温室内培养让幼芽萌发,幼苗长至15cm时揭去塑料薄膜继续培养;
幼苗材料最高的茎长至1.5米后,将主茎及多数发育较好的分蘖茎从距盆内土面10cm左右处剪断,浇透水后继续置于30℃温室内培养;
第二年夏季降雨即将来临前,先在资源圃内预挖移栽坑并浇透水,将蔗茎从距盆内土面10cm处剪断,将泥土和材料完整的从盆中取出置于资源圃内挖好的坑内,覆土后浇足水,7-14天后有大量分蘖发出,待材料有18-22个且高度达1.5米以上的分蘖时成功保育野生种甘蔗资源。
盆栽的甘蔗野生种资源材料移植到资源圃后100%成活,提高了甘蔗野生种质资源的保育成活率;便于对甘蔗野生种资源的深入研究和利用,从而促进甘蔗种质创新、品种改良和甘蔗种植生产行业的发展。
实施例2
2016年9-10月份在昆明周边采集割手密资源材料共7份,编号分别为2016-1、2016-2、2016-3、2016-4、2016-5、2016-6和2016-7,采集之后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处理并于2017年5月昆明雨季到来之前保育于位于黑龙潭的云南农业大学后山甘蔗研究所甘蔗野生种质资源圃内,到2017年11月份时7份材料均已成活且每份材料都有50多条分蘖茎(图2),生长旺盛,保育成活率达100%;而采集后直接种植于资源圃的相同材料即便到2018年9月份仍只有10条以下较矮小的分蘖茎,长势较差(图3),其中一份材料已死亡,另2份材料也有死亡的迹象。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6)

1.一种提高甘蔗野生种资源保育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排水及透气良好的中号或大号花盆,在花盆内预填装无杂质泥土至总容积1/2处;
2)将野外采集的甘蔗野生资源材料编号,编号后分别种植于花盆中并进一步覆土至花盆总容积3/4处,浇透水并覆盖透明塑料薄膜后置于30℃左右的温室内培养让幼芽萌发,幼苗长至14-16cm时揭去塑料薄膜继续培养;
3)待幼苗材料最高的茎长至1.4-1.6米时,将主茎及多数发育较好的分蘖茎从距盆内土面10cm左右处剪断,浇透水后继续置于30℃左右温室内培养;
4)在28-32℃温室内培养至第二年夏季降雨即将来临前,先在资源圃内挖好坑,坑的大小比花盆稍大,坑内浇透水;将蔗茎从距盆内土面10cm左右处剪断,将泥土和材料完整的从盆中取出置于资源圃内挖好的坑内,覆土后浇足水,7-14天后有大量分蘖发出,待材料有18-22个且高度达1.5米以上的分蘖时保育成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甘蔗野生种资源保育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野外采集到的甘蔗野生资源材料带1-3个分蘖芽点及3-5条老根;幼苗长至14-16cm时揭去塑料薄膜继续培养,期间注意及时浇水,防止干旱。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甘蔗野生种资源保育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在28-32℃温室内培养过程中,需及时浇水并适当补充甘蔗专用复合肥,让其尽可能多的长出分蘖及新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甘蔗野生种资源保育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将泥土和材料完整的从盆中取出时,用手轻拍盆身下半部分至盆中泥土松动,双手托住泥土表面后将花盆倒转,将泥土和材料完整的从盆中取出,操作过程中防止植株剩余茎杆、根系受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甘蔗野生种资源保育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材料移栽至资源圃内前两个月的保育初期,如果降雨不够可人工浇水,材料有18-22个且高度达1.5米以上的分蘖时,任其自然生长。
6.一种野生种甘蔗资源保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选择排水及透气良好的花盆并在花盆内预填装无杂质泥土至总容积1/2处;
将采集的甘蔗野生资源材料编号并种植于花盆中,覆土至花盆总容积3/4处,浇透水并覆盖透明塑料薄膜后置于28-32℃温室内培养让幼芽萌发,幼苗长至15cm时揭去塑料薄膜继续培养;
幼苗材料最高的茎长至1.5米后,将主茎及多数发育较好的分蘖茎从距盆内土面10cm左右处剪断,浇透水后继续置于28-32℃温室内培养;
第二年夏季降雨即将来临前,先在资源圃内预挖移栽坑并浇透水,将蔗茎从距盆内土面10cm处剪断,将泥土和材料完整的从盆中取出置于资源圃内挖好的坑内,覆土后浇足水,7-14天后有大量分蘖发出,待材料有18-22个且高度达1.5米以上的分蘖时成功保育野生种甘蔗资源。
CN201811181741.9A 2018-10-11 2018-10-11 一种提高甘蔗野生种资源保育成活率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1974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81741.9A CN109197484B (zh) 2018-10-11 2018-10-11 一种提高甘蔗野生种资源保育成活率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81741.9A CN109197484B (zh) 2018-10-11 2018-10-11 一种提高甘蔗野生种资源保育成活率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97484A CN109197484A (zh) 2019-01-15
CN109197484B true CN109197484B (zh) 2020-10-16

Family

ID=649794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8174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197484B (zh) 2018-10-11 2018-10-11 一种提高甘蔗野生种资源保育成活率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9748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13548B2 (ja) * 1998-10-30 2003-06-03 株式会社サークル鉄工 甘蔗の枝茎苗の移植栽培方法
BRPI0601606A (pt) * 2006-04-24 2007-12-18 Oraclides Correia Da Silva aplicação de semente cultivo da cana-de-açúcar
CN103430755A (zh) * 2013-09-06 2013-12-11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一种甘蔗健康种子研制的方法
CN105474956B (zh) * 2015-12-04 2018-02-16 扶绥县科学技术局 甘蔗的高产种植方法
CN107094623A (zh) * 2017-04-19 2017-08-29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甘蔗组织培养的繁殖方法
CN108271644B (zh) * 2018-01-10 2021-04-13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一种能够有效促进甘蔗分蘖的种植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97484A (zh) 2019-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98019B (zh) 一种白玉兰与广玉兰的嫁接培育方法
CN104186189B (zh) 一种桑树穴盘育苗方法
CN103947501B (zh) 一种优质奶枣丰产造林的种植方法
CN110367025B (zh) 一种快速丰产且抗病性强的柑橘无病容器大苗种植方法
CN106171763B (zh) 一种老果园快速更新的方法
CN100536650C (zh) 彩色马蹄莲优质开花种球的快速培育方法
CN109429853A (zh) 一种软枣猕猴桃绿枝扦插育苗方法
CN102986431A (zh) 一种异形西瓜大棚盆钵无土栽培方法
CN108432534B (zh) 美国山核桃提早结果的促进方法
CN113068560A (zh) 一种沙冬青的容器育苗方法
CN102523891A (zh) 一种大型丛生竹以苗繁苗的方法
CN113079964A (zh) 一种黄花补血草的育苗及栽植方法
CN110583270A (zh) 一种柑橘砧木幼树栽植后嫁接的快速建园方法
CN109197570B (zh) 一种提高甘蔗野生种资源花粉采集量的方法
CN109328575B (zh) 一种油榄仁移栽方法
CN109121954B (zh) 一种盛果期薄壳山核桃高成活快恢复的移植方法
CN103503682B (zh) 一种旱冬瓜轻基质网袋育苗方法
CN109699380A (zh) 一种胡杨温室育苗方法
CN109197484B (zh) 一种提高甘蔗野生种资源保育成活率的方法
CN107439200A (zh) 一种棉花套种马铃薯的种植方法
CN109937722B (zh) 一种利用三白草地上茎快速繁殖的方法
CN106942001A (zh) 以茶花为砧木培育四季红山茶花苗木的方法
CN201805768U (zh) 一种杨树育苗专用纸杯
CN107135888B (zh) 一种茶树剥芽促梢育苗方法
CN111528033A (zh) 大花黄牡丹的栽培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16

Termination date: 202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