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94511A - 一种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94511A
CN109194511A CN201811019864.2A CN201811019864A CN109194511A CN 109194511 A CN109194511 A CN 109194511A CN 201811019864 A CN201811019864 A CN 201811019864A CN 109194511 A CN109194511 A CN 1091945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t
message
equipment
mouthfuls
network ident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1986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94511B (zh
Inventor
彭剑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1986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94511B/zh
Publication of CN1091945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945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945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945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4Network analysis or design
    • H04L41/145Network analysis or design involving simulating, designing, planning or modelling of a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41Virtual LANs, VLANs, e.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VP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41Virtual LANs, VLANs, e.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VPN]
    • H04L12/4645Details on frame tagg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8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route fault re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44Distributed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54Organization of routing tab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报文发送方法包括:接收待发送报文;确定发送待发送报文的DR口的DR标识,并识别该DR口的状态;若该DR口的状态为DOWN状态,则在待发送报文中封装与该DR口的DR标识对应的网络标识,并将封装了网络标识的待发送报文转发至邻居DR设备,以使邻居DR设备基于网络标识,从具有网络标识对应的DR标识的DR口发送待发送报文;若该DR口的状态为UP状态,则从该DR口发送待发送报文。通过本方案,可以提高报文发送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DRNI(Distributed Resilient Network Interconnect,分布式弹性网络互连)是一种跨设备链路聚合技术,将两台网络设备在聚合层面虚拟成一台设备来实现跨设备链路聚合,从而提供设备级冗余保护和流量负载分担。如图1所示的DRNI网络模型,DR(Distributed Relay,分布式聚合)设备1和DR设备2形成负载分担,两个DR设备互为邻居,当其中一台DR设备发生故障时,报文可以快速切换到另一台DR设备,保证报文的正常发送。
报文发送的具体过程为:在两台DR设备上共享相同的转发表,其中一DR设备接收由发送端发送来的报文,该报文中携带有发送端设备信息,例如发送端MAC(Media Access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地址,该报文中还携带有需要发送至的终端设备信息,例如终端MAC地址,基于发送端设备信息和终端设备信息,从转发表中查询发送报文的DR口。如果DR口的状态为DOWN(关闭)状态,则转发报文至邻居DR设备,邻居DR设备基于发送端设备信息和终端设备信息,从转发表中查询发送报文的DR口将报文发送至终端;如果DR口的状态为UP(开启)状态,则直接通过DR口发送报文至终端。
然而,随着DRNI网络模型的不断扩大,网络中的终端以及DR设备的数量不断增多,则每个DR设备需要存储的转发表越来越大,每一个DR设备的报文转发都需要到转发表中进行查询,转发表越大,查询的速度就越慢,导致报文发送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以提高报文发送效率。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报文发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待发送报文;
确定发送所述待发送报文的分布式聚合DR口的DR标识,并识别所述DR口的状态;
若所述DR口的状态为关闭DOWN状态,则在所述待发送报文中封装与所述DR标识对应的网络标识,并将封装了所述网络标识的待发送报文转发至邻居DR设备,以使所述邻居DR设备基于所述网络标识,从具有所述网络标识对应的DR标识的DR口发送所述待发送报文;
若所述DR口的状态为开启UP状态,则从所述DR口发送所述待发送报文。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报文发送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待发送报文;
识别模块,用于确定发送所述待发送报文的分布式聚合DR口的DR标识,并识别所述DR口的状态;
发送模块,用于若所述DR口的状态为关闭DOWN状态,则在所述待发送报文中封装与所述DR标识对应的网络标识,并将封装了所述网络标识的待发送报文转发至邻居DR设备,以使所述邻居DR设备基于所述网络标识,从具有所述网络标识对应的DR标识的DR口发送所述待发送报文;若所述DR口的状态为开启UP状态,则从所述DR口发送所述待发送报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通过接收待发送报文,确定发送待发送报文的DR口的DR标识,并识别该DR口的状态,若该DR口的状态为DOWN状态,则在待发送报文中封装与DR标识对应的网络标识,并将封装了网络标识的待发送报文转发至邻居DR设备;若该DR口的状态为UP状态,则从该DR口发送待发送报文。通过对发送待发送报文的DR口进行DR标识确定以及状态识别,在状态DOWN时,将DR标识对应的网络标识封装进待发送报文中,再将封装好的待发送报文转发至邻居DR设备,由于网络标识和DR标识有对应关系,邻居DR设备可以基于网络标识,从该网络标识对应的DR口发送待发送报文,这样,邻居DR设备中不再需要存储转发表,仅通过网络标识和DR标识的对应关系可以确定出发送报文的DR口,避免了查询转发表所带来的速度较慢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报文发送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的DRNI网络模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DRNI网络建立流程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的DR口故障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的IPL故障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5为现有技术的设备故障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报文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现有技术的VXLAN报文封装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链形组网发送报文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环形组网发送报文的流程示意图;
图10a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转发到指定端口的原始流程示意图;
图10b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转发到指定端口的故障后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报文发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DR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更便于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进行理解,下面首先对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DRNI技术的基本概念作以介绍。
DR口:与外部设备相连的二层聚合接口。与外部设备上上相同聚合组相连的DR口属于同一DR组。如图1所示,DR设备1上的DR口1和DR设备2上的DR口2属于同一DR组。
IPP(Intra-Portal Port,内部控制链路接口):连接对端邻居DR设备用于内部控制的接口。每台DR设备只有一个IPP,IPP间通过IPL(Intra-Portal Link,内部控制链路)在DR设备间传输报文。
DRNI网络模型中,部分业务功能(例如生成树)需要统一在一台设备上处理,DRNI对DR设备进行了角色划分:无设备角色,表征设备启动时的状态;主设备,负责处理报文;从设备,将报文透传到主设备。
DRNI网络模型通过在IPL上运行DRCP(Distributed Relay Control Protocol,分布式聚合控制协议)来交互分布式聚合的相关信息,以确定两台DR设备是否可以组成DRNI网络。两端DR设备通过IPL定期发送DRCP报文,当收到邻居DR设备的DRCP报文后,会判断DRCP报文中的DR口标识以及DRNI网络配置是否和本端DR设备相同,如果两端DR设备的DR口标识以及DRNI网络配置相同,则这两台DR设备可以组成DRNI网络。
DR设备在向邻居DR设备发送完DRCP报文后,会等待邻居DR设备回复DRCPDU(Distributed Relay Control Protocol Data Unit,分布式聚合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如果超过一定时间未收到DRCPDU,则认为邻居DR设备的IPP或者DR口已经失效。
DR设备间通过作用为检测链路的保活链路(Keep alive链路)检测邻居DR设备是否故障,从而控制主从设备的切换。如果在指定时间内,未收到邻居DR设备发送的Keepalive报文时,如果IPL状态为DOWN,则认为邻居DR设备状态为DOWN,此时从设备升级为主设备;如果IPL状态为UP,则认为Keep alive链路状态为DOWN,此时主从设备正常工作。
DRNI网络的建立过程如图2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当DR设备完成DRNI网络参数配置后,两端设备通过IPL定期发送DRCP报文。当本端DR设备收到邻居DR设备发送的DRCP报文后,会判断DRCP报文中的DR口标识是否和本端DR设备相同。如果两端的DR口标识相同,则这两台设备组成DRNI网络。
第二步,配对成功后,两端设备会确定出主从角色。先比较DR设备角色优先级,值越小优先级越高,优先级高的为主设备。如果优先级相同,那么比较两台DR设备的桥MAC地址,桥MAC地址较小的为主设备。主从协商后,DR设备间会进行一致性检查。
第三步,两端DR设备通过Keep alive链路周期性地发送Keep alive报文,当两端DR设备均能收到对端发送的Keep alive报文时,DRNI网络开始正常工作。
第四步,DRNI网络开始工作后,两端设备之间会实时同步对端的信息,例如MAC地址表项、ARP表项等,这样任意一台DR设备故障都不会影响报文的转发,保证报文转发不会中断。
DRNI网络模型的故障类型包括DR口故障、IPL故障和设备故障三类,针对不同的故障类型,设置了不同的故障处理机制,下面分别作以介绍。
如图3所示,某DR口故障,网络侧报文会通过IPL发送给另一台DR设备,所有报文均由另一台DR设备转发,具体过程如下:DR设备2的某DR口故障,网络侧并不能感知,报文依然会发送给所有DR设备;DR设备2的某DR口故障,DR设备1的相同DR口正常,则DR设备2收到网络侧访问外部设备的报文后,通过IPL将报文发送给DR设备1后转发给外部设备;故障恢复后,DR设备2的该DR口状态变为UP,报文正常转发。
如图4所示,IPL故障但Keep alive链路正常会导致从设备上除IPP口、管理以太网口、堆叠系统(例如,IRF(Intelligent Resilient Framework,智能弹性架构))物理接口、保留接口以外的接口处于DOWN状态,主设备上IPL状态仍为UP,从设备上IPL状态变为DOWN,从而保证所有报文都通过主设备转发。一旦IPL故障恢复,处于DOWN状态的接口经过延迟恢复时间自动恢复为UP状态。
如图5所示,主设备故障后,主设备上的IPL状态变为DOWN,不再转发报文。从设备升级为主设备,该DR设备上的IPL状态为UP,报文转发状态不变,继续转发报文。原主设备故障恢复后,DRNI网络中由从设备升级为主设备的设备仍然保持为主设备,故障恢复后的设备成为DRNI网络的从设备。如果是从设备发生故障,DRNI网络的主从不会发生变化,从设备上的IPL状态变为DOWN;主设备上的IPL状态为UP,报文转发状态不变,继续转发报文。
通过上述介绍可以看出,现有的DRNI网络仅支持两台设备形成的分布式聚合,无法支持更多台设备形成分布式聚合,并且,如果是多台设备形成分布式聚合,每台DR设备均需要实时同步邻居DR设备的信息,信息量庞大,则在信息匹配的过程中耗时较长,严重影响报文发送效率。
因此,为了实现多台设备形成分布式聚合,并提高报文发送效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下面,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报文发送方法进行介绍。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报文发送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DRNI网络模型中的DR设备,DR设备可以为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接入设备,DR设备中至少包括具有控制功能的逻辑芯片。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报文发送方法的方式可以为设置于执行主体中的软件、硬件电路和逻辑电路中的至少一种。
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报文发送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601,接收待发送报文。
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报文发送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DRNI网络模型中多个DR设备中的任一DR设备。待发送报文可以是通过DR口从网络侧发来的报文,也可以是通过IPP从其他DR设备发来的报文。
可选的,S601具体可以为:从DR口接收待发送报文。
如果DR设备从DR口接收到待发送报文,则说明网络侧将报文发送至该DR设备,由该DR设备进行报文的发送。
可选的,S601具体还可以为:从IPP接收待发送报文。
如果DR设备从IPP接收到待发送报文,则说明接收网络侧或者其他设备发送的报文的DR设备的DR口状态DOWN,该DR设备在识别出应该发送DR口的状态DOWN时,将待发送报文发送给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执行主体的DR设备。
S602,确定发送待发送报文的DR口的DR标识,并识别该DR口的状态。若DR口的状态为DOWN状态,则执行S603,若DR口的状态为UP状态,则执行S604。
DR标识为区别各DR口的标识,可以为DR口的编号或者特殊识别码,本实施例中建立DR口的方法与上述建立DRNI网络中的方法相同,这里不再赘述。与外部设备上相同聚合组相连的DR口属于同一DR组,具有相同的DR标识。针对从不同接口接收待发送报文的情况,DR标识的确定方式不同。
可选的,若从DR口接收待发送报文,则S602中确定发送待发送报文的DR口的DR标识具体的方式可以为:
根据待发送报文以及接收待发送报文的DR口的DR标识,查询转发表,确定发送待发送报文的DR口的DR标识。
对于DR设备直接接收网络侧发送的待发送报文的情况,该DR设备中存储了一转发表,该转发表中记录了从哪个DR口接收的待发送报文,应该从哪个DR口发送该待发送报文的对应关系,这样根据待发送报文以及接收待发送报文的DR口的DR标识,通过查询转发表,就可以确定发送待发送报文的DR口的DR标识。
可选的,若从IPP接收待发送报文,则S602中确定发送待发送报文的DR口的DR标识具体的方式可以为:
从待发送报文中剥离出封装的网络标识,确定与网络标识对应的DR标识为发送待发送报文的DR口的DR标识。
对于DR设备接收其他DR设备发送的待发送报文的情况,这些待发送报文中封装有网络标识,该网络标识与发送报文的DR口的DR标识相对应,则可以从待发送报文中剥离出封装的网络标识,基于网络标识和DR表示的对应关系,确定与网络标识对应的DR标识为发送待发送报文的DR口的DR标识。
DR设备还需实时识别发送待发送报文的DR口的状态,也就是判断该DR口是DOWN的还是UP的,如果DR口故障或者DR设备故障,DR口的状态则会变为DOWN状态;如果DR口正常,DR口的状态即为UP状态。
S603,在待发送报文中封装与该DR口的DR标识对应的网络标识,并将封装了网络标识的待发送报文转发至邻居DR设备。
邻居DR设备在接收到待发送报文后,按照S602中从待发送报文中剥离出封装的网络标识,确定与网络标识对应的DR标识为发送待发送报文的DR口的DR标识,邻居DR设备识别其DR口的状态,如果DR口的状态为DOWN状态,则在待发送报文中封装与该DR口的DR标识对应的网络标识,并将封装了网络标识的待发送报文转发至另一个邻居DR设备,如果DR口的状态为UP状态,则从该DR口发送待发送报文。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报文发送方法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
根据预设分配策略以及各DR口的DR标识,对应分配网络标识,其中,具有同一DR标识的DR口所分配的网络标识相同。
在按照上述DRNI网络的建立方法创建DR口后,将连接至同一网络的DR设备的DR接口配置为同一DR组,分配相同的DR标识,针对具有同一DR标识的DR口可以分配相同的网络标识,这里所提及的网络标识可以为VXLAN(Virtual Extensible Local Area Network,可扩展虚拟局域网)标识、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多协议标签交换)标识等,用于区分不同的DR口。并且如图7所示,VXLAN ID长度为24比特,可以标识0~16777215,VXLAN ID资源非常多,对于VXLAN业务本身不会影响,因此,网络标识可以为VXLAN ID。为了减少协议复杂度,VXLAN ID分配算法采用静态分配。在具体分配时,可以从10000000开始预留4K个VXLAN ID,这样,加入DR标识为DR1,则对应的VXLAN ID可以为10000001。
针对同一DR标识的DR口,分配相同的VXLAN ID时,同时创建一个VXLAN实例,如果DR设备上发送待发送报文的DR口的状态UP,则该VXLAN实例中包含该DR口的DR标识,这样,只要接收到的待发送报文中带该DR口对应的VXLAN ID,就可以从该DR口发出,不会误发到其他端口。在VXLAN实例中,不修改原始报文的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这样,进来的报文可以原封不动的从VXLAN ID对应的DR口发出。如果DR设备上发送待发送报文的DR口的状态DOWN,则VXLAN实例中包含与邻居DR设备间的IPP,由于进VXLAN实例时已经剥掉了VXLAN隧道封装,所以从IPP发出时要重新加上VXLAN隧道封装。
本实施例的DRNI网络模型中包括多个DR设备,各DR设备之间可以组成链形组网或者环形组网,针对链形组网,可以采用上述方法进行报文发送,针对环形组网,由于每台DR设备都有多条路径可到其他DR设备,则需要计算最优路径。
可选的,S603中将封装了网络标识的待发送报文转发至邻居DR设备具体可以为:
根据预设最优路径选择策略,确定邻居DR设备中满足最优路径条件的第一邻居DR设备;
将封装了网络标识的待发送报文转发至第一邻居DR设备。
最优路径选择策略可以为与该DR设备相连的其他DR设备中,DR口状态UP、路径最短、跳数最少的路径,在满足这些条件下,可以找到一条最优路径,该路径对端的DR设备即为第一邻居DR设备,可以将封装了网络标识的待发送报文转发至该DR设备。
S604,从该DR口发送待发送报文。
如果DR口的状态为UP状态,则可以直接从该DR口发送待发送报文至网络侧或者其他终端设备。
应用本实施例,通过接收待发送报文,确定发送待发送报文的DR口的DR标识,并识别该DR口的状态,若该DR口的状态为DOWN状态,则在待发送报文中封装与DR标识对应的网络标识,并将封装了网络标识的待发送报文转发至邻居DR设备;若该DR口的状态为UP状态,则从该DR口发送待发送报文。通过对发送待发送报文的DR口进行DR标识确定以及状态识别,在状态DOWN时,将DR标识对应的网络标识封装进待发送报文中,再将封装好的待发送报文转发至邻居DR设备,由于网络标识和DR标识有对应关系,邻居DR设备可以基于网络标识,从该网络标识对应的DR口发送待发送报文,这样,邻居DR设备中不再需要存储转发表,仅通过网络标识和DR标识的对应关系可以确定出发送报文的DR口,避免了查询转发表所带来的速度较慢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报文发送效率,并且实现了多台设备形成分布式聚合。
并且,由于将DR口的DR标识对应的VXLAN标识封装至待发送报文,通过VXLAN实例,可以将待发送报文转发到指定端口,实现DR口的三层聚合,能够支持镜像重定向等业务,对DRNI网络模型的业务功能进行了扩展。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报文发送方法进行更为详细的介绍。
如图8所示,为链形组网发送报文的实例图。假设DRNI网络模型中有两个DR口,则为两个DR口分别创建VXLAN实例,DR1对应的VXLAN ID为10000001,DR2对应的VXLAN ID为10000002。假设DR2在左侧DR设备和中间DR设备的DR口状态都为DOWN状态,DR2在右侧DR设备的DR口状态为UP状态。左侧DR设备从DR1口收到待发送报文,查询转发表,应该从DR2口发出。由于左侧DR设备的DR2口的状态为DOWN状态,则从连接中间DR设备的IPP发出报文,封装DR2口对应的VXLAN ID。中间DR设备接收到待发送报文,根据VXLAN ID剥掉VXLAN封装进入对应的VXLAN实例,由于中间DR设备的DR2口的状态也为DOWN状态,则中间DR设备通过IPP发出报文至右侧DR设备,封装DR2口对应的VXLAN ID。右侧DR设备收到待发送报文,根据VXLANID剥掉VXLAN封装进入对应的VXLAN实例,右侧DR设备的DR2口的状态为UP状态,此时VXLAN实例里包含DR2口的标识,可以从DR2口发出待发送报文。
如图9所示,为环形组网发送报文的实例图。假设DR2在左侧DR设备和中间DR设备的DR口状态都为DOWN状态,DR2在右侧DR设备的DR口状态为UP状态。左侧DR设备从DR1口收到待发送报文,查询转发表,应该从DR2口发出。由于左侧DR设备的DR2口的状态为DOWN状态,此时应该从左右两条路径中选择一条最优路径,由于右侧DR设备的DR2口的状态为UP状态,则到右侧DR设备的链路最优,所以直接将待发送报文发送为右侧DR设备即可,封装DR2口对应的VXLAN ID。右侧DR设备收到待发送报文,根据VXLAN ID剥掉VXLAN封装进入对应的VXLAN实例,此时VXLAN实例里包含DR2口的标识,可以从DR2口发出待发送报文。如果所有DR设备的DR口都没有UP,则VXLAN实例中不能包含IPP,以防止形成环路。
如图10a所示,为转发到指定端口的实例图,假设DRNI网络模型中有两个DR口,则为两个DR口分别创建VXLAN实例,DR1对应的VXLAN ID为10000001,DR2对应的VXLAN ID为10000002。正常DR口的状态均为UP状态,流量不走IPL。当左侧DR设备的DR口的状态变为DOWN时,如图10b所示,左侧DR设备DR1口收到报文要通过IPL发到右侧DR设备,然后从右侧DR设备的DR2口发出。左侧DR设备通过IPL发出的报文封装VXLAN隧道,携带VXLAN ID为10000002,这样,右侧DR设备收到报文后,剥掉VXLAN隧道,进入DR2对应的VXLAN实例,从DR2口发出。这样,将通过左侧DR设备发送的报文,镜像重定向至右侧DR设备发送,实现了DR口的三层聚合。
通过上述实例,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支持多台设备形成分布式聚合,可以支持链形组网和环形组网。并且,分布式聚合可以支持镜像重定向等业务,DR口可以为三层聚合口。
相应于上述方法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报文发送装置,如图11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
接收模块1110,用于接收待发送报文;
识别模块1120,用于确定发送所述待发送报文的分布式聚合DR口的DR标识,并识别所述DR口的状态;
发送模块1130,用于若所述DR口的状态为关闭DOWN状态,则在所述待发送报文中封装与所述DR标识对应的网络标识,并将封装了所述网络标识的待发送报文转发至邻居DR设备,以使所述邻居DR设备基于所述网络标识,从具有所述网络标识对应的DR标识的DR口发送所述待发送报文;若所述DR口的状态为开启UP状态,则从所述DR口发送所述待发送报文。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
分配模块,用于根据预设分配策略以及各DR口的DR标识,对应分配网络标识,其中,具有同一DR标识的DR口所分配的网络标识相同。
可选的,所述接收模块1110,具体可以用于:
从DR口接收待发送报文;
所述识别模块1120,具体可以用于:
根据所述待发送报文以及接收所述待发送报文的DR口的DR标识,查询转发表,确定发送所述待发送报文的DR口的DR标识。
可选的,所述接收模块1110,具体可以用于:
从内部控制链路接口IPP接收待发送报文;
所述识别模块1120,具体可以用于:
从所述待发送报文中剥离出封装的网络标识,确定与所述网络标识对应的DR标识为发送所述待发送报文的DR口的DR标识。
可选的,所述发送模块1130,具体可以用于:
根据预设最优路径选择策略,确定所述邻居DR设备中满足最优路径条件的第一邻居DR设备;
将封装了所述网络标识的待发送报文转发至所述第一邻居DR设备。
应用本实施例,通过接收待发送报文,确定发送待发送报文的DR口的DR标识,并识别该DR口的状态,若该DR口的状态为DOWN状态,则在待发送报文中封装与DR标识对应的网络标识,并将封装了网络标识的待发送报文转发至邻居DR设备;若该DR口的状态为UP状态,则从该DR口发送待发送报文。通过对发送待发送报文的DR口进行DR标识确定以及状态识别,在状态DOWN时,将DR标识对应的网络标识封装进待发送报文中,再将封装好的待发送报文转发至邻居DR设备,由于网络标识和DR标识有对应关系,邻居DR设备可以基于网络标识,从该网络标识对应的DR口发送待发送报文,这样,邻居DR设备中不再需要存储转发表,仅通过网络标识和DR标识的对应关系可以确定出发送报文的DR口,避免了查询转发表所带来的速度较慢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报文发送效率,并且实现了多台设备形成分布式聚合。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DR设备,如图12所示,可以包括:处理器1201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1202,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1202存储有能够被所述处理器1201执行的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1201被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促使实现上述报文发送方法。
上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也可以包括NVM(Non-volatile Memory,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的,机器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上述处理器的存储装置。
上述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NP(Network Processor,网络处理器)等;还可以是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本实施例中,DR设备的处理器通过读取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的机器可执行指令,并通过运行该机器可执行指令,能够实现:通过接收待发送报文,确定发送待发送报文的DR口的DR标识,并识别该DR口的状态,若该DR口的状态为DOWN状态,则在待发送报文中封装与DR标识对应的网络标识,并将封装了网络标识的待发送报文转发至邻居DR设备;若该DR口的状态为UP状态,则从该DR口发送待发送报文。通过对发送待发送报文的DR口进行DR标识确定以及状态识别,在状态DOWN时,将DR标识对应的网络标识封装进待发送报文中,再将封装好的待发送报文转发至邻居DR设备,由于网络标识和DR标识有对应关系,邻居DR设备可以基于网络标识,从该网络标识对应的DR口发送待发送报文,这样,邻居DR设备中不再需要存储转发表,仅通过网络标识和DR标识的对应关系可以确定出发送报文的DR口,避免了查询转发表所带来的速度较慢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报文发送效率。
相应于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报文发送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机器可执行指令,在被处理器调用和执行时,实现上述报文发送方法。
本实施例中,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在运行时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报文发送方法的机器可执行指令,因此能够实现:通过接收待发送报文,确定发送待发送报文的DR口的DR标识,并识别该DR口的状态,若该DR口的状态为DOWN状态,则在待发送报文中封装与DR标识对应的网络标识,并将封装了网络标识的待发送报文转发至邻居DR设备;若该DR口的状态为UP状态,则从该DR口发送待发送报文。通过对发送待发送报文的DR口进行DR标识确定以及状态识别,在状态DOWN时,将DR标识对应的网络标识封装进待发送报文中,再将封装好的待发送报文转发至邻居DR设备,由于网络标识和DR标识有对应关系,邻居DR设备可以基于网络标识,从该网络标识对应的DR口发送待发送报文,这样,邻居DR设备中不再需要存储转发表,仅通过网络标识和DR标识的对应关系可以确定出发送报文的DR口,避免了查询转发表所带来的速度较慢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报文发送效率。
对于DR设备以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实施例而言,由于其所涉及的方法内容基本相似于前述的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DR设备以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报文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待发送报文;
确定发送所述待发送报文的分布式聚合DR口的DR标识,并识别所述DR口的状态;
若所述DR口的状态为关闭DOWN状态,则在所述待发送报文中封装与所述DR标识对应的网络标识,并将封装了所述网络标识的待发送报文转发至邻居DR设备,以使所述邻居DR设备基于所述网络标识,从具有所述网络标识对应的DR标识的DR口发送所述待发送报文;
若所述DR口的状态为开启UP状态,则从所述DR口发送所述待发送报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预设分配策略以及各DR口的DR标识,对应分配网络标识,其中,具有同一DR标识的DR口所分配的网络标识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待发送报文,包括:
从DR口接收待发送报文;
所述确定发送所述待发送报文的DR口的DR标识,包括:
根据所述待发送报文以及接收所述待发送报文的DR口的DR标识,查询转发表,确定发送所述待发送报文的DR口的DR标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待发送报文,包括:
从内部控制链路接口IPP接收待发送报文;
所述确定发送所述待发送报文的DR口的DR标识,包括:
从所述待发送报文中剥离出封装的网络标识,确定与所述网络标识对应的DR标识为发送所述待发送报文的DR口的DR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封装了所述网络标识的待发送报文转发至邻居DR设备,包括:
根据预设最优路径选择策略,确定所述邻居DR设备中满足最优路径条件的第一邻居DR设备;
将封装了所述网络标识的待发送报文转发至所述第一邻居DR设备。
6.一种报文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待发送报文;
识别模块,用于确定发送所述待发送报文的分布式聚合DR口的DR标识,并识别所述DR口的状态;
发送模块,用于若所述DR口的状态为关闭DOWN状态,则在所述待发送报文中封装与所述DR标识对应的网络标识,并将封装了所述网络标识的待发送报文转发至邻居DR设备,以使所述邻居DR设备基于所述网络标识,从具有所述网络标识对应的DR标识的DR口发送所述待发送报文;若所述DR口的状态为开启UP状态,则从所述DR口发送所述待发送报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分配模块,用于根据预设分配策略以及各DR口的DR标识,对应分配网络标识,其中,具有同一DR标识的DR口所分配的网络标识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
从DR口接收待发送报文;
所述识别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待发送报文以及接收所述待发送报文的DR口的DR标识,查询转发表,确定发送所述待发送报文的DR口的DR标识。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
从内部控制链路接口IPP接收待发送报文;
所述识别模块,具体用于:
从所述待发送报文中剥离出封装的网络标识,确定与所述网络标识对应的DR标识为发送所述待发送报文的DR口的DR标识。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预设最优路径选择策略,确定所述邻居DR设备中满足最优路径条件的第一邻居DR设备;
将封装了所述网络标识的待发送报文转发至所述第一邻居DR设备。
CN201811019864.2A 2018-09-03 2018-09-03 一种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91945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19864.2A CN109194511B (zh) 2018-09-03 2018-09-03 一种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19864.2A CN109194511B (zh) 2018-09-03 2018-09-03 一种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94511A true CN109194511A (zh) 2019-01-11
CN109194511B CN109194511B (zh) 2021-09-10

Family

ID=649178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19864.2A Active CN109194511B (zh) 2018-09-03 2018-09-03 一种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9451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49752A (zh) * 2019-12-17 2020-04-21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多传输线路的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78164A (zh) * 2016-12-13 2017-06-20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6878065A (zh) * 2017-01-18 2017-06-20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聚合系统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7547370A (zh) * 2017-09-25 2018-01-05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流量转发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173753A (zh) * 2017-12-28 2018-06-15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报文转发方法、交换卡、业务卡及分布式交换机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78164A (zh) * 2016-12-13 2017-06-20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6878065A (zh) * 2017-01-18 2017-06-20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聚合系统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7547370A (zh) * 2017-09-25 2018-01-05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流量转发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173753A (zh) * 2017-12-28 2018-06-15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报文转发方法、交换卡、业务卡及分布式交换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49752A (zh) * 2019-12-17 2020-04-21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多传输线路的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94511B (zh) 2021-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86172B (zh) 虚拟集群交换
US10601728B2 (en) Software-defined data center and service cluster scheduling and traffic monitoring method therefor
CN105049360B (zh) 用于促进互连交换机的网络中的交换机虚拟化的方法和系统
US8588060B2 (en) E-spring (G.8032) interworking to provide access protection
CN102067533B (zh) 与虚拟接口相关联的端口分组
CN104488238B (zh) 用于网络环境中集群链路聚合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KR101669700B1 (ko) 민첩한 데이터 센터 네트워크 아키텍처
CN105553849B (zh) 一种传统ip网络与sptn网络互通方法与系统
US20060029056A1 (en) Virtual machine task management system
CN105656645B (zh) 堆叠系统的故障处理的决策方法和装置
CN103117876B (zh) 用户状态信息的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04580024A (zh) 扩展的以太网互联结构交换机
CN104104570A (zh) Irf系统中的聚合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064649B (zh) 一种分层端口绑定实现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1710877A (zh) 基于伪线的业务流量处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US9984028B2 (en) Redundancy for port extender chains
CN104798350B (zh) 跨多个架构交换机的虚拟链路聚合的方法和系统
WO2002059719A2 (en) Network device virtual interface
CN104980372A (zh) 中继系统以及交换机装置
CN107211036A (zh) 一种数据中心网络组网的方法以及数据中心网络
JP2015530829A (ja) ミドルウェアマシン環境における劣化ファットツリーの発見およびルーティングをサポート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2325037A (zh) 一种伪线双归网络的切换方法、系统和双归属运营商设备
CN104618189B (zh) 链路故障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7332683A (zh) 一种链路切换方法及系统
WO2016165142A1 (zh) 一种虚拟网络的保护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