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93900A - 一种基于共直流母线的光储充微网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共直流母线的光储充微网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93900A
CN109193900A CN201811194390.5A CN201811194390A CN109193900A CN 109193900 A CN109193900 A CN 109193900A CN 201811194390 A CN201811194390 A CN 201811194390A CN 109193900 A CN109193900 A CN 1091939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current
energy
dimension table
field
comm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9439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93900B (zh
Inventor
叶楚安
张燎
王振平
杨成
邓文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ity And Wei Wei Power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ity And Wei Wei Power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ity And Wei Wei Power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ity And Wei Wei Power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81119439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9390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1939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939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939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939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4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 H02J7/35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with light sensitive cells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管理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共直流母线的光储充微网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基于共直流母线的光储充微网管理系统设置有能源自生系统,所述能源自生系统连接有IGBT充电集,所述IGBT充电集连接有新能源汽车模块、智能能源调度系统、电桩运营平台、所述智能能源调度系统连接有能源管理中心与电桩运营平台,所述电桩运营平台连接有协议池,所述数据采集中心用于收集各个模块的数据信息;同时公开一种管理方法;同时公开一种管理方法。本发明采用IGBT充电集,耐压高、容量大、效率高、寿命长、可靠性环境适应性好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共直流母线的光储充微网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管理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共直流母线的光储充微网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电动汽车充电站必将成为汽车工业和能源产业发展的重点。目前充换电站多采用直流快充模式,技术路线为风冷MOSFET模块叠加,为减少设备体积,一般采用风冷模式,器件和散热器共用一个风道,环境适应性很差;而模块越多意味着器件和连接点越多,出故障的概率就愈高,很容易出现某个模块故障就会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另外,这些小功率模块的效率较低,低效率往往导致设备发热量居高不下。随着动力电池技术的不断突破及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的不断提高,大功率IGBT快充技术才是未来十年的发展趋势。
传统的管理系统采用交流线进行输电,单模块功率偏小,易产生叠加效应:轻载时效能低;重载时性能指标下降,需考虑加装有源滤波设备,增加投资成本。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现有技术中,单模块功率偏小,易产生叠加效应。
设备运行可靠性低,设备维护量和设备占点面积大;
能源调度及管理层次不清晰简单;
且数据采集中心采集各个环节的数据不便于后期的管理。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共直流母线的光储充微网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共直流母线的光储充微网管理方法,包括:
通过能源自生系统的光伏系统进行生产能源,产生的电能进入储能系统,通过移动系统将电能移入IGBT充电集,通过IGBT充电集的共直流母线结构进行电能的输送,进入充电桩,通过充电桩为新能源汽车充电;
智能能源调度系统与IGBT充电集连接,进行智能的调配能源的利用,通过数据采集中心对各个环节的数据进行采集分析。
进一步,数据采集中心对各个环节的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具体包括:
接收维护更新指令;
根据所述维护更新指令获取电流身份信息以及需要维护更新的维度表的维度表信息;
根据所述维度表信息获取预先设置的维度表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维度表配置信息中带有所述需要维护更新的维度表所在的源数据库、所述维度表需要同步的目的数据库以及维度表操作权限信息;
根据所述电流身份信息以及所述维度表操作权限信息,判断所述电流身份信息是否满足所述维度表操作权限信息;
若所述电流身份信息满足所述维度表操作权限信息,对所述需要维护更新的维度表进行更新操作;
将进行更新操作后的维度表同步到所述目的数据库;
所述维度表操作权限信息包括:具有维度表操作权限的电流身份标识;
所述判断所述电流身份信息是否满足所述维度表操作权限信息,包括:
判断所述电流身份信息是否在所述具有维度表操作权限的电流身份标识中;
所述维护更新指令为增加内容指令、更改内容指令或删除内容指令;
在对所述需要维护更新的维度表进行更新操作之前,包括:
根据所述维护更新指令,确定需要维护更新的字段,并获取到所述需要维护更新的字段的字段标识;
根据所述字段标识以及所述维度表配置信息获取到预先设置的字段配置信息;其中,所述字段配置信息包括所述字段的字段内容排序规则、字段次序信息、字段限制条件;
若所述维护更新指令为增加内容指令,所述对所述需要维护更新的维度表进行更新操作,包括:
获取所述增加内容指令对应的批量数据内容;
根据所述批量数据内容,在所述维度表中的一个或多个字段中增加字段内容;
根据所述字段内容排序规则,将所述字段内容进行排序;
根据所述字段次序信息,将维度表中的各个字段进行排序;
若所述维护更新指令为更改内容指令,所述对所述需要维护更新的维度表进行更新操作,包括:
获取所述更改内容指令对应的批量数据内容;
根据所述批量数据内容,在所述维度表中的一个或多个字段中更改字段内容;
若所述维护更新指令为删除内容指令,所述对所述需要维护更新的维度表进行更新操作,包括:
在所述维度表中的一个或多个字段中删除字段内容;
还包括:
判断所述增加字段内容、更改字段内容或者删除字段内容之后的各字段是否满足所述字段限制条件;
若有字段不满足所述字段限制条件,生成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不满足所述字段限制条件的字段数,并提示不满足所述字段限制条件的字段相关信息;所述字段相关信息包括所述字段的所述字段标识或者字段名称。
进一步,通过IGBT充电集的共直流母线结构进行电能的输送方法包括:
第一步,给出系统工作在共直流母线结构的电流的传输速率Rm(t)、工作在充电桩的电流的传输速率Rn(t)和所有工作设备的电流的总传输速率Rtot(t)的定义公式;
第二步,给出单电流的瞬时功耗Pk(t)、长期的平均功耗和系统瞬时总功耗Ptot(t)的公式:
其中,ξk为功率放大器的功效系数,为一个示性参数,如果电流k是组r内工作的电流,则值为1;否则值为0,为组r内工作的电流k的发送功率,为设备的固定电路功耗:
其中,Pk(t)为单电流的瞬时功耗,T为时隙数;
其中,ξk为功率放大器的功效系数,为组r内工作的电流k的发送功率,为设备的固定电路功耗;
第三步,为了定量的刻画能效与时延之间的折衷关系,给出了实际数据队列Qk(t)更新公式和能效ηEE的公式;
具体实现如下:
Qk(t+1)=max[Qk(t)-Rk(t),0]+Ak(t)
其中,max[Qk(t)-Rk(t),0]为Qk(t)-Rk(t)与0的最大值,Rk(t)为时隙t的业务离开速率,Ak(t)为时隙t的业务到达速率;
网络能效ηEE定义为长期的网络总功耗与相应的总的传输数据量的比值,单位为Joule/bit/Hz,该定义能够描述时变信道条件和随机业务到达对时延性能的影响,公式如下:
其中,为系统长期平均总功耗,为系统长期平均总传输速率;
第四步,建立随机最优化模型来揭示网络覆盖的干扰受限的充电桩的能效与时延折衷关系:
C2:排队队列Qk(t)平均速率稳定,
其中,为电流每个时隙的平均功耗门限,为组内所有工作在充电桩的电流对工作的电流的干扰门限,为组内所有工作的电流对工作在充电桩的电流的干扰门限;
C1用于保证移动设备的生存期;C2是队列稳定性约束,用于保证所有到达的数据在有限的时间内离开网络;C3限制组内所有工作在充电桩的电流对工作的电流的干扰;C4限制组内所有工作的电流对工作在充电桩的电流的干扰;C5是一个非负传输功率约束;
第五步,为处理随机最优化模型的限制条件C1,引入并给出虚拟功率队列Vk(t)的概念和定义公式,其中Vk(0)=0;如果功率分配算法使所有的虚拟功率队列稳定,则满足平均功率限制C1:
Vk(t+1)=max[Vk(t)+yk(t),0]
其中,max[Vk(t)+yk(t),0]为Vk(t)+yk(t)与0的最大值,Pk(t)为单电流的瞬时功耗,为电流每个时隙的平均功耗门限;
第六步,利用非线性分数规划,转化随机、非凸最优化模型,将最优化问题转化成为如下最优化问题:
s.t.C1,C2,C3,C4,C5;
其中,
其中,为系统长期平均总功耗,为系统长期平均总传输速率,Ptot(P(τ),G(τ))为系统瞬时总功耗,Rtot(P(τ),G(τ))为系统瞬时总传输速率;
第七步,根据组的概念将最优化问题分解为R个子问题,提出对子问题的迭代功率分配算法IPAA:
s.t.C3,C4,C5;
第八步,通过利亚普洛夫偏移技术,定量的分析出能效-时延折衷关系为[O(1/V),O(V)];
其中,为步骤六最优化问题的最优解,B为正实数,Rmin为所有工作的电流的总传输速率的边界最小值,V为控制参数;
其中,B为正实数,V为控制参数,为步骤六最优化问题的最优解,Rmax为所有工作的电流的总传输速率的边界最大值,Pmax为系统瞬时总功耗的边界最大值,ε为各个电流业务到达率距网络容量域边界的最小距离;得出电能输送最优电流传输速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运行所述的基于共直流母线的光储充微网管理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终端,所述终端至少搭载所述基于共直流母线的光储充微网管理方法的控制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所述的基于共直流母线的光储充微网管理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共直流母线的光储充微网管理系统,所述基于共直流母线的光储充微网管理系统设置有:
能源自生系统;
所述能源自生系统连接有IGBT充电集,所述IGBT充电集连接有新能源汽车模块、智能能源调度系统、电桩运营平台;所述智能能源调度系统连接有能源管理中心与电桩运营平台,所述电桩运营平台连接有协议池,所述数据采集中心用于收集各个模块的数据信息。
进一步,所述能源自生系统包括:光伏系统、储能系统、移动系统、燃料电池均连接IGBT充电集;
所述IGBT充电集包括:共直流母线结构、嵌入式数据控制系统、BMS协议池均连接新能源汽车模块、智能能源调度系统、电桩运营平台。
进一步,所述新能源汽车模块包括:电池BMS、OBD/APP均连接智能能源调度系统。
进一步,所述基于共直流母线的光储充微网管理系统还设置有节能站场,包括:照明、空调、设备、其它负载均通过信号连接数据采集中心。
本发明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
本发明采用共直流母线进行输电,能量通过母线及回馈装置直接回馈给电网,以达到节能、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减少设备维护量和设备占点面积,采用共直流母线的转换效率高,比共交流母线高6%以上,拓扑简单,系统造价低、能源调度及管理层次清晰简单,且设置有数据采集中心,能够采集各个环节的数据,便于后期的管理。
本发明通过引入组的概念,组与组之间不存在干扰,组概念的引入将该算法的最优化问题分解成了一系列的子问题,从而大大的降低了计算的复杂度。提高了需要输入电流值的快速判断,具有信号开销小的优点,从而能容易的应用于实际设备中。
本发明数据采集中心对各个环节的数据进行采集分析,
接收维护更新指令;
根据所述维护更新指令获取电流身份信息以及需要维护更新的维度表的维度表信息;
根据所述维度表信息获取预先设置的维度表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维度表配置信息中带有所述需要维护更新的维度表所在的源数据库、所述维度表需要同步的目的数据库以及维度表操作权限信息;
根据所述电流身份信息以及所述维度表操作权限信息,判断所述电流身份信息是否满足所述维度表操作权限信息;
若所述电流身份信息满足所述维度表操作权限信息,对所述需要维护更新的维度表进行更新操作;
将进行更新操作后的维度表同步到所述目的数据库;
通过IGBT充电集的共直流母线结构进行电能的输送中,给出系统工作在共直流母线结构的电流的传输速率Rm(t)、工作在充电桩的电流的传输速率Rn(t)和所有工作设备的电流的总传输速率Rtot(t)的定义公式;给出单电流的瞬时功耗Pk(t)、长期的平均功耗和系统瞬时总功耗Ptot(t)的公式:为了定量的刻画能效与时延之间的折衷关系,给出了实际数据队列Qk(t)更新公式和能效ηEE的公式,等;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单模块功率偏小,易产生叠加效应问题;解决了设备运行可靠性低,设备维护量和设备占点面积大,能源调度及管理层次不清晰简单,且数据采集中心采集各个环节的数据不便于后期的管理问题。在充电技术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共直流母线的光储充微网管理系统的结构图。
图中:1、节能站场;2、能源自生系统;3、IGBT充电集;4、新能源汽车;5、其它充电设施;6、能源管理中心;7、智能能源调度系统;8、电桩运营平台;9、协议池;10、数据采集中心。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共直流母线的光储充微网管理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共直流母线的光储充微网管理系统,设置有:节能站场1、能源自生系统2、IGBT充电集3、新能源汽车4、其它充电设施5、能源管理中心6、智能能源调度系统7、电桩运营平台8、协议池9、数据采集中心10。
所述能源自生系统2连接有IGBT充电集3,所述IGBT充电集3连接有新能源汽车模块4、智能能源调度系统7、电桩运营平台8、所述智能能源调度系统7连接有能源管理中心6与电桩运营平台8,所述电桩运营平台8连接有协议池9,所述数据采集中心10用于收集各个模块的数据信息。
所述能源自生系统2包括:光伏系统、储能系统、移动系统、燃料电池。
所述IGBT充电集3包括:共直流母线结构、嵌入式数据控制系统、BMS协议池。
所述节能站场1包括:照明、空调、设备、其它负载。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通过能源自生系统2的光伏系统进行生产能源,产生的电能进入储能系统,通过移动系统将电能移入IGBT充电集3,通过IGBT充电集3的共直流母线结构进行电能的进一步输送进入充电桩,通过充电桩为新能源汽车4充电,所述智能能源调度系统7与IGBT充电集3连接,可以智能的调配能源的利用,通过数据采集中心10对各个环节的数据进行采集分析。
下面结合具体分析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共直流母线的光储充微网管理方法,包括:
S101:通过能源自生系统的光伏系统进行生产能源,产生的电能进入储能系统,通过移动系统将电能移入IGBT充电集,通过IGBT充电集的共直流母线结构进行电能的输送,进入充电桩,通过充电桩为新能源汽车充电;
S102:智能能源调度系统与IGBT充电集连接,进行智能的调配能源的利用,通过数据采集中心对各个环节的数据进行采集分析。
数据采集中心对各个环节的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具体包括:
接收维护更新指令;
根据所述维护更新指令获取电流身份信息以及需要维护更新的维度表的维度表信息;
根据所述维度表信息获取预先设置的维度表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维度表配置信息中带有所述需要维护更新的维度表所在的源数据库、所述维度表需要同步的目的数据库以及维度表操作权限信息;
根据所述电流身份信息以及所述维度表操作权限信息,判断所述电流身份信息是否满足所述维度表操作权限信息;
若所述电流身份信息满足所述维度表操作权限信息,对所述需要维护更新的维度表进行更新操作;
将进行更新操作后的维度表同步到所述目的数据库;
所述维度表操作权限信息包括:具有维度表操作权限的电流身份标识;
所述判断所述电流身份信息是否满足所述维度表操作权限信息,包括:
判断所述电流身份信息是否在所述具有维度表操作权限的电流身份标识中;
所述维护更新指令为增加内容指令、更改内容指令或删除内容指令;
在对所述需要维护更新的维度表进行更新操作之前,包括:
根据所述维护更新指令,确定需要维护更新的字段,并获取到所述需要维护更新的字段的字段标识;
根据所述字段标识以及所述维度表配置信息获取到预先设置的字段配置信息;其中,所述字段配置信息包括所述字段的字段内容排序规则、字段次序信息、字段限制条件;
若所述维护更新指令为增加内容指令,所述对所述需要维护更新的维度表进行更新操作,包括:
获取所述增加内容指令对应的批量数据内容;
根据所述批量数据内容,在所述维度表中的一个或多个字段中增加字段内容;
根据所述字段内容排序规则,将所述字段内容进行排序;
根据所述字段次序信息,将维度表中的各个字段进行排序;
若所述维护更新指令为更改内容指令,所述对所述需要维护更新的维度表进行更新操作,包括:
获取所述更改内容指令对应的批量数据内容;
根据所述批量数据内容,在所述维度表中的一个或多个字段中更改字段内容;
若所述维护更新指令为删除内容指令,所述对所述需要维护更新的维度表进行更新操作,包括:
在所述维度表中的一个或多个字段中删除字段内容;
还包括:
判断所述增加字段内容、更改字段内容或者删除字段内容之后的各字段是否满足所述字段限制条件;
若有字段不满足所述字段限制条件,生成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不满足所述字段限制条件的字段数,并提示不满足所述字段限制条件的字段相关信息;所述字段相关信息包括所述字段的所述字段标识或者字段名称。
通过IGBT充电集的共直流母线结构进行电能的输送方法包括:
第一步,给出系统工作在共直流母线结构的电流的传输速率Rm(t)、工作在充电桩的电流的传输速率Rn(t)和所有工作设备的电流的总传输速率Rtot(t)的定义公式;
第二步,给出单电流的瞬时功耗Pk(t)、长期的平均功耗和系统瞬时总功耗Ptot(t)的公式:
其中,ξk为功率放大器的功效系数,为一个示性参数,如果电流k是组r内工作的电流,则值为1;否则值为0,为组r内工作的电流k的发送功率,为设备的固定电路功耗:
其中,Pk(t)为单电流的瞬时功耗,T为时隙数;
其中,ξk为功率放大器的功效系数,为组r内工作的电流k的发送功率,为设备的固定电路功耗;
第三步,为了定量的刻画能效与时延之间的折衷关系,给出了实际数据队列Qk(t)更新公式和能效ηEE的公式;
具体实现如下:
Qk(t+1)=max[Qk(t)-Rk(t),0]+Ak(t)
其中,max[Qk(t)-Rk(t),0]为Qk(t)-Rk(t)与0的最大值,Rk(t)为时隙t的业务离开速率,Ak(t)为时隙t的业务到达速率;
网络能效ηEE定义为长期的网络总功耗与相应的总的传输数据量的比值,单位为Joule/bit/Hz,该定义能够描述时变信道条件和随机业务到达对时延性能的影响,公式如下:
其中,为系统长期平均总功耗,为系统长期平均总传输速率;
第四步,建立随机最优化模型来揭示网络覆盖的干扰受限的充电桩的能效与时延折衷关系:
C2:排队队列Qk(t)平均速率稳定,
其中,为电流每个时隙的平均功耗门限,为组内所有工作在充电桩的电流对工作的电流的干扰门限,为组内所有工作的电流对工作在充电桩的电流的干扰门限;
C1用于保证移动设备的生存期;C2是队列稳定性约束,用于保证所有到达的数据在有限的时间内离开网络;C3限制组内所有工作在充电桩的电流对工作的电流的干扰;C4限制组内所有工作的电流对工作在充电桩的电流的干扰;C5是一个非负传输功率约束;
第五步,为处理随机最优化模型的限制条件C1,引入并给出虚拟功率队列Vk(t)的概念和定义公式,其中Vk(0)=0;如果功率分配算法使所有的虚拟功率队列稳定,则满足平均功率限制C1:
Vk(t+1)=max[Vk(t)+yk(t),0]
其中,max[Vk(t)+yk(t),0]为Vk(t)+yk(t)与0的最大值,Pk(t)为单电流的瞬时功耗,为电流每个时隙的平均功耗门限;
第六步,利用非线性分数规划,转化随机、非凸最优化模型,将最优化问题转化成为如下最优化问题:
s.t.C1,C2,C3,C4,C5;
其中,
其中,为系统长期平均总功耗,为系统长期平均总传输速率,Ptot(P(τ),G(τ))为系统瞬时总功耗,Rtot(P(τ),G(τ))为系统瞬时总传输速率;
第七步,根据组的概念将最优化问题分解为R个子问题,提出对子问题的迭代功率分配算法IPAA:
s.t.C3,C4,C5;
第八步,通过利亚普洛夫偏移技术,定量的分析出能效-时延折衷关系为[O(1/V),O(V)];
其中,为步骤六最优化问题的最优解,B为正实数,Rmin为所有工作的电流的总传输速率的边界最小值,V为控制参数;
其中,B为正实数,V为控制参数,为步骤六最优化问题的最优解,Rmax为所有工作的电流的总传输速率的边界最大值,Pmax为系统瞬时总功耗的边界最大值,ε为各个电流业务到达率距网络容量域边界的最小距离;得出电能输送最优电流传输速率。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或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电流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State Disk(SSD))等。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共直流母线的光储充微网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共直流母线的光储充微网管理方法包括:
通过能源自生系统的光伏系统进行生产能源,产生的电能进入储能系统,通过移动系统将电能移入IGBT充电集,通过IGBT充电集的共直流母线结构进行电能的输送,进入充电桩,通过充电桩为新能源汽车充电;
智能能源调度系统与IGBT充电集连接,进行智能的调配能源的利用,通过数据采集中心对各个环节的数据进行采集分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共直流母线的光储充微网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数据采集中心对各个环节的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具体包括:
接收维护更新指令;
根据所述维护更新指令获取电流身份信息以及需要维护更新的维度表的维度表信息;
根据所述维度表信息获取预先设置的维度表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维度表配置信息中带有所述需要维护更新的维度表所在的源数据库、所述维度表需要同步的目的数据库以及维度表操作权限信息;
根据所述电流身份信息以及所述维度表操作权限信息,判断所述电流身份信息是否满足所述维度表操作权限信息;
若所述电流身份信息满足所述维度表操作权限信息,对所述需要维护更新的维度表进行更新操作;
将进行更新操作后的维度表同步到所述目的数据库;
所述维度表操作权限信息包括:具有维度表操作权限的电流身份标识;
所述判断所述电流身份信息是否满足所述维度表操作权限信息,包括:
判断所述电流身份信息是否在所述具有维度表操作权限的电流身份标识中;
所述维护更新指令为增加内容指令、更改内容指令或删除内容指令;
在对所述需要维护更新的维度表进行更新操作之前,包括:
根据所述维护更新指令,确定需要维护更新的字段,并获取到所述需要维护更新的字段的字段标识;
根据所述字段标识以及所述维度表配置信息获取到预先设置的字段配置信息;其中,所述字段配置信息包括所述字段的字段内容排序规则、字段次序信息、字段限制条件;
若所述维护更新指令为增加内容指令,所述对所述需要维护更新的维度表进行更新操作,包括:
获取所述增加内容指令对应的批量数据内容;
根据所述批量数据内容,在所述维度表中的一个或多个字段中增加字段内容;
根据所述字段内容排序规则,将所述字段内容进行排序;
根据所述字段次序信息,将维度表中的各个字段进行排序;
若所述维护更新指令为更改内容指令,所述对所述需要维护更新的维度表进行更新操作,包括:
获取所述更改内容指令对应的批量数据内容;
根据所述批量数据内容,在所述维度表中的一个或多个字段中更改字段内容;
若所述维护更新指令为删除内容指令,所述对所述需要维护更新的维度表进行更新操作,包括:
在所述维度表中的一个或多个字段中删除字段内容;
还包括:
判断所述增加字段内容、更改字段内容或者删除字段内容之后的各字段是否满足所述字段限制条件;
若有字段不满足所述字段限制条件,生成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不满足所述字段限制条件的字段数,并提示不满足所述字段限制条件的字段相关信息;所述字段相关信息包括所述字段的所述字段标识或者字段名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共直流母线的光储充微网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IGBT充电集的共直流母线结构进行电能的输送方法包括:
第一步,给出系统工作在共直流母线结构的电流的传输速率Rm(t)、工作在充电桩的电流的传输速率Rn(t)和所有工作设备的电流的总传输速率Rtot(t)的定义公式;
第二步,给出单电流的瞬时功耗Pk(t)、长期的平均功耗和系统瞬时总功耗Ptot(t)的公式:
其中,ξk为功率放大器的功效系数,为一个示性参数,如果电流k是组r内工作的电流,则值为1;否则值为0,为组r内工作的电流k的发送功率,为设备的固定电路功耗:
其中,Pk(t)为单电流的瞬时功耗,T为时隙数;
其中,ξk为功率放大器的功效系数,为组r内工作的电流k的发送功率,为设备的固定电路功耗;
第三步,为了定量的刻画能效与时延之间的折衷关系,给出了实际数据队列Qk(t)更新公式和能效ηEE的公式;
具体实现如下:
Qk(t+1)=max[Qk(t)-Rk(t),0]+Ak(t)
其中,max[Qk(t)-Rk(t),0]为Qk(t)-Rk(t)与0的最大值,Rk(t)为时隙t的业务离开速率,Ak(t)为时隙t的业务到达速率;
网络能效ηEE定义为长期的网络总功耗与相应的总的传输数据量的比值,单位为Joule/bit/Hz,该定义能够描述时变信道条件和随机业务到达对时延性能的影响,公式如下:
其中,为系统长期平均总功耗,为系统长期平均总传输速率;
第四步,建立随机最优化模型来揭示网络覆盖的干扰受限的充电桩的能效与时延折衷关系:
s.t.C1:
C2:排队队列Qk(t)平均速率稳定,
C3:
C4:
C5:
其中,为电流每个时隙的平均功耗门限,为组内所有工作在充电桩的电流对工作的电流的干扰门限,为组内所有工作的电流对工作在充电桩的电流的干扰门限;
C1用于保证移动设备的生存期;C2是队列稳定性约束,用于保证所有到达的数据在有限的时间内离开网络;C3限制组内所有工作在充电桩的电流对工作的电流的干扰;C4限制组内所有工作的电流对工作在充电桩的电流的干扰;C5是一个非负传输功率约束;
第五步,为处理随机最优化模型的限制条件C1,引入并给出虚拟功率队列Vk(t)的概念和定义公式,其中Vk(0)=0;如果功率分配算法使所有的虚拟功率队列稳定,则满足平均功率限制C1:
Vk(t+1)=max[Vk(t)+yk(t),0]
其中,max[Vk(t)+yk(t),0]为Vk(t)+yk(t)与0的最大值,Pk(t)为单电流的瞬时功耗,为电流每个时隙的平均功耗门限;
第六步,利用非线性分数规划,转化随机、非凸最优化模型,将最优化问题转化成为如下最优化问题:
s.t.C1,C2,C3,C4,C5;
其中,
其中,为系统长期平均总功耗,为系统长期平均总传输速率,Ptot(P(τ),G(τ))为系统瞬时总功耗,Rtot(P(τ),G(τ))为系统瞬时总传输速率;
第七步,根据组的概念将最优化问题分解为R个子问题,提出对子问题的迭代功率分配算法IPAA:
s.t.C3,C4,C5;
第八步,通过利亚普洛夫偏移技术,定量的分析出能效-时延折衷关系为[O(1/V),O(V)];
其中,为步骤六最优化问题的最优解,B为正实数,Rmin为所有工作的电流的总传输速率的边界最小值,V为控制参数;
其中,B为正实数,V为控制参数,为步骤六最优化问题的最优解,Rmax为所有工作的电流的总传输速率的边界最大值,Pmax为系统瞬时总功耗的边界最大值,ε为各个电流业务到达率距网络容量域边界的最小距离;得出电能输送最优电流传输速率。
4.一种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运行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共直流母线的光储充微网管理方法。
5.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至少搭载权利要求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基于共直流母线的光储充微网管理方法的控制器。
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共直流母线的光储充微网管理方法。
7.一种基于共直流母线的光储充微网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共直流母线的光储充微网管理系统设置有:
能源自生系统;
所述能源自生系统连接有IGBT充电集,所述IGBT充电集连接有新能源汽车模块、智能能源调度系统、电桩运营平台;所述智能能源调度系统连接有能源管理中心与电桩运营平台,所述电桩运营平台连接有协议池,所述数据采集中心用于收集各个模块的数据信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共直流母线的光储充微网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源自生系统包括:光伏系统、储能系统、移动系统、燃料电池均连接IGBT充电集;
所述IGBT充电集包括:共直流母线结构、嵌入式数据控制系统、BMS协议池均连接新能源汽车模块、智能能源调度系统、电桩运营平台。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共直流母线的光储充微网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能源汽车模块包括:电池BMS、OBD/APP均连接智能能源调度系统。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共直流母线的光储充微网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共直流母线的光储充微网管理系统还设置有节能站场,包括:照明、空调、设备、其它负载均通过信号连接数据采集中心。
CN201811194390.5A 2018-10-15 2018-10-15 一种基于共直流母线的光储充微网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Active CN1091939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94390.5A CN109193900B (zh) 2018-10-15 2018-10-15 一种基于共直流母线的光储充微网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94390.5A CN109193900B (zh) 2018-10-15 2018-10-15 一种基于共直流母线的光储充微网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93900A true CN109193900A (zh) 2019-01-11
CN109193900B CN109193900B (zh) 2024-03-26

Family

ID=64944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94390.5A Active CN109193900B (zh) 2018-10-15 2018-10-15 一种基于共直流母线的光储充微网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93900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41157A1 (zh) * 2014-09-17 2016-03-24 东莞市迈科新能源有限公司 电动车管理方法及其管理系统
CN205509641U (zh) * 2016-04-07 2016-08-24 北京盛通高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电网技术的光储互补供电系统
CN107205022A (zh) * 2017-05-12 2017-09-26 地上铁租车(深圳)有限公司 用于新能源汽车服务与管理的系统及其服务与管理方法
CN207368724U (zh) * 2017-11-10 2018-05-15 深圳市安和威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Ltoⅱ型512kw汇流式自适应充电集系统
CN108263231A (zh) * 2018-01-19 2018-07-10 高新航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管理系统
CN108394298A (zh) * 2018-03-16 2018-08-14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高速公路分布式光-储-充交直流混联微网自助充电站
CN207782464U (zh) * 2017-12-18 2018-08-28 深圳市安和威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式光储充电站
CN207910488U (zh) * 2018-01-08 2018-09-25 三峡大学 一种多能互补的多层微电网组网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41157A1 (zh) * 2014-09-17 2016-03-24 东莞市迈科新能源有限公司 电动车管理方法及其管理系统
CN205509641U (zh) * 2016-04-07 2016-08-24 北京盛通高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电网技术的光储互补供电系统
CN107205022A (zh) * 2017-05-12 2017-09-26 地上铁租车(深圳)有限公司 用于新能源汽车服务与管理的系统及其服务与管理方法
CN207368724U (zh) * 2017-11-10 2018-05-15 深圳市安和威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Ltoⅱ型512kw汇流式自适应充电集系统
CN207782464U (zh) * 2017-12-18 2018-08-28 深圳市安和威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式光储充电站
CN207910488U (zh) * 2018-01-08 2018-09-25 三峡大学 一种多能互补的多层微电网组网系统
CN108263231A (zh) * 2018-01-19 2018-07-10 高新航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管理系统
CN108394298A (zh) * 2018-03-16 2018-08-14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高速公路分布式光-储-充交直流混联微网自助充电站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朱金卫;郑正仙;苏芳;蒋燕萍;周斌;: "储能型电动汽车充电站研究进展", 浙江电力, vol. 36, no. 10, pages 7 - 10 *
王树钊;吴红斌;赵波;张雪松;: "光伏/蓄电池系统共直流母线的控制策略研究", 华东电力, vol. 42, no. 02, pages 325 - 32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93900B (zh) 2024-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49629A (zh) 一种基于充电站负荷实时调度充电桩接入的控制方法
CN103384272B (zh) 一种云服务分布式数据中心系统及其负载调度方法
CN109435739A (zh) 新能源充电站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09617099B (zh) 一种虚拟储能协调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N107154626A (zh) 分布式光伏智能能源与储能管理SaaS系统
CN111340327A (zh) 一种主配用一体化负荷分析平台及其实现方法
CN111799840B (zh) 一种离并网一体化电源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4932281A (zh) 一种家庭微电网用能系统及其在智能用电互动的实现方法
CN112152200A (zh) 一种基于智能微电网的多站融合集成方法及系统
CN108805310A (zh) 一种变压器运行的智能在线分析系统
CN112165509B (zh) 基于虚拟能量路由器的能源互联网网络架构及其设计方法
CN114368315A (zh) 无人换电站的电池转移路径算法
CN110535131B (zh) 基于场景分析和安全约束经济调度的分层消纳预警方法
CN109193900A (zh) 一种基于共直流母线的光储充微网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CN206790218U (zh) 一种分布式储能网络化运营平台
CN216216038U (zh) 一种基于退役电池构建的光储充能源站
CN111626591B (zh) 一种柔性台区的风险评估方法
CN207530619U (zh) 一种智能配电终端及充电站充电管理系统
CN109995094B (zh) 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的规划方法及系统
CN106208377A (zh) 太阳能光伏储能式电动汽车充电站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13381426A (zh) 飞轮储能装置的容量配置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3328526A (zh) 一种智能电网的运行监测系统
CN109606182A (zh) 一种实现电动汽车双向电能调度的方法
Guo et al. Coordinated dispatching of flexible AC/DC distribution areas considering uncertainty of source and load
CN113285444B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与光伏发电的虚拟平衡协同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