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89606A - 数据备份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备份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89606A
CN109189606A CN201810825432.4A CN201810825432A CN109189606A CN 109189606 A CN109189606 A CN 109189606A CN 201810825432 A CN201810825432 A CN 201810825432A CN 109189606 A CN109189606 A CN 1091896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data
charging equipment
backed
cha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2543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岩
徐红胜
周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verest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verest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verest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verest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82543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89606A/zh
Publication of CN1091896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896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4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 G06F11/1402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 G06F11/1446Point-in-time backing up or restoration of persistent data
    • G06F11/1448Management of the data involved in backup or backup resto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4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 G06F11/1402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 G06F11/1415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at system level
    • G06F11/1441Resetting or repowering
    • H02J5/005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02J7/025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7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B5/79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data transfer in combination with power transf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数据备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备份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该数据备份方法包括:移动终端检测到充电设备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时,在移动终端和充电设备之间建立数据连接;移动终端向充电设备发送待备份数据,以使充电设备对待备份数据进行数据备份存储。本发明的数据备份方法及系统,在检测到充电设备对移动终端充电时,建立数据连接,以将移动终端的待备份数据备份至充电设备中,避免因数据备份不及时造成的数据丢失或损坏,且不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移动终端,提高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数据备份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数据备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备份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移动终端在进行数据备份时,需要用户主动进行数据备份,只有在用户意识到需要进行数据备份时,才会对移动终端内的数据进行备份。而这种备份方式往往造成用户经常忘记及时将重要数据进行备份,而等到想起来需要备份数据时,移动终端已经丢失或数据已经丢失,造成严重损失,用户体验较差。
鉴于此,克服以上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新的数据备份方法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数据备份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以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备份方法,该数据备份方法包括:
移动终端检测到充电设备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充电时,在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充电设备之间建立数据连接;
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充电设备发送待备份数据,以使所述充电设备对所述待备份数据进行数据备份存储。
优选地,所述充电设备为无线通电设备,所述充电设备包括:
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用于将电能转换为电磁能,并将所述电磁能进行发射;
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待备份数据;以及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数据接收模块接收的待备份数据;
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用于接收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的电磁能,并将所述电磁能转转为电能;以及
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移动终端的待备份数据。
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检测到充电设备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充电时,在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充电设备之间建立数据连接”的步骤包括:
移动终端检测到充电设备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充电时,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充电设备进行身份验证;
所述移动终端在所述身份验证通过时,在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充电设备之间建立数据连接。
优选地,该数据备份方法还包括:
在移动终端和充电设备进行通讯握手的过程中,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充电设备进行身份验证;
获取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充电设备通讯握手成功的信号,驱动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发射磁场能量,以对所述移动终端充电;
所述“移动终端检测到充电设备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充电时,在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充电设备之间建立数据连接”的步骤包括:
移动终端检测到充电设备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充电时,判断所述身份验证是否通过;
所述移动终端在所述身份验证通过时,在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充电设备之间建立数据连接。
优选地,所述“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充电设备进行身份验证”的步骤包括:
所述充电设备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身份验证信息;
所述移动终端对接收的身份验证信息进行验证。
优选地,该数据备份方法包括:
移动终端检测到充电设备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充电时,在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充电设备之间建立数据连接;
检测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状态和/或用户状态,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状态和/或用户状态判断是否满足数据备份条件,得到第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充电设备发送待备份数据,以使所述充电设备对所述待备份数据进行数据备份存储。
优选地,“判断是否满足数据备份条件”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非使用状态;和/或
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处于预设数据备份时间;和/或
判断用户是否处于睡眠状态。
优选地,该数据备份方法包括:
移动终端检测到充电设备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充电时,在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充电设备之间建立数据连接;
检测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状态,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状态对应获取待备份的数据;
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充电设备发送待备份数据,以使所述充电设备对所述待备份数据进行数据备份存储。
优选地,该数据备份方法还包括:
获取充电设备中的备份数据的读取指令时,对用户进行身份信息验证;
当身份信息验证通过后,显示与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备份数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备份系统,运行于移动终端和充电设备,该数据备份系统被配置为执行上述的数据备份方法中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被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数据备份方法。
本发明的数据备份方法及系统,在检测到充电设备对移动终端充电时,建立数据连接,以将移动终端的待备份数据备份至充电设备中,避免因数据备份不及时造成的数据丢失或损坏,且不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移动终端,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数据备份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移动终端和充电设备结构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和充电设备结构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数据备份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数据备份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数据备份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数据备份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6的数据备份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7的数据备份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8的数据备份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9的数据备份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10的数据备份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11的数据备份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12的数据备份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15是本发明的存储介质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为了使本揭示内容的叙述更加详尽与完备,下文针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例提出了说明性的描述;但这并非实施或运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唯一形式。实施方式中涵盖了多个具体实施例的特征以及用以建构与操作这些具体实施例的方法步骤与其顺序。然而,亦可利用其它具体实施例来达成相同或均等的功能与步骤顺序。
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数据备份方法,请参阅图1所示,该数据备份方法包括:
S101,移动终端检测到充电设备对该移动终端进行充电时,在该移动终端和该充电设备之间建立数据连接。
S102,该移动终端向该充电设备发送待备份数据,以使该充电设备对该待备份数据进行数据备份存储。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示,该充电设备200包括充电模块201和存储模块202,该充电模块201用于对移动终端100充电,该存储模块202用于存储该移动终端100的待备份数据,当检测到该充电设备200对该移动终端100进行充电时,在该移动终端100和该充电设备200之间建立数据连接,以将移动终端100的待备份数据备份至充电设备200中,避免因数据备份不及时造成的数据丢失或损坏,且不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移动终端,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本实施例中,该充电设备200可以为有线充电设备,充电设备200的端口和移动终端100的端口之间用数据线连接,电能的传输、数据连接的建立、待备份数据的传输均通过数据线进行。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式中,请参阅图3所示,该充电设备200为无线充电设备,该充电设备200还包括:数据接收模块203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204,该无线充电发射线圈204用于将电能转换为电磁能,并将该电磁能进行发射;该数据接收模块203用于接收该移动终端100发送的待备份数据。相应地,移动终端100还包括数据发送模块101和无线充电接收线圈102,数据发送模块101,用于发送该移动终端的待备份数据;无线充电接收线圈102,用于接收该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的电磁能,并将该电磁能转转为电能。通过数据发送模块101和数据接收模块203的配合进行待备份数据的传输,通过无线充电发射线圈204和无线充电接收线圈102进行无线充电。
具体的,步骤S101包括:在移动终端检测到充电设备准备对该移动终端进行充电、且已经进行充电协议握手成功时,在该移动终端和该充电设备之间建立数据连接。或,在移动终端检测到充电设备已经在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时,在该移动终端和该充电设备之间建立数据连接。详后述。
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数据备份方法,请参阅图4所示,该数据备份方法包括:
S201,移动终端检测到充电设备对该移动终端进行充电时,该移动终端与该充电设备进行身份验证。
S202,该移动终端在该身份验证通过时,在该移动终端和该充电设备之间建立数据连接。
S203,该移动终端向该充电设备发送待备份数据,以使该充电设备对该待备份数据进行数据备份存储。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当检测到该充电设备200对该移动终端100进行充电时,先进行身份验证,在身份验证通过时,再在该移动终端100和该充电设备200之间建立数据连接。身份验证没有通过时,充电设备200可以继续对移动终端100充电,但是不在二者之间建立数据连接,也不进行数据备份,避免移动终端内数据被盗取,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在步骤S201中,该移动终端与该充电设备进行身份验证,具体包括:
该充电设备向该移动终端发送身份验证信息;
该移动终端对接收的身份验证信息进行验证。
上述身份验证过程可以基于NFC通信方式进行,在充电设备上设置NFC标签,在该NFC标签内写入身份验证信息,在移动终端上设置NFC读取模块,在移动终端靠近充电设备时,移动终端上的NFC读取模块读取该NFC标签内的身份验证信息,并对该身份验证信息进行验证,在验证通过之后,控制移动终端与充电设备建立数据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了一种数据备份方法,应用于如图3所示的移动终端和充电设备,请参阅图5所示,该数据备份方法包括:
S301,在移动终端和充电设备进行通讯握手的过程中,该移动终端与该充电设备进行身份验证。
S302,获取该移动终端与该充电设备通讯握手成功的信号,驱动该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发射磁场能量,以对该移动终端充电。
S303,移动终端检测到充电设备对该移动终端进行充电时,判断该身份验证是否通过。
S304,该移动终端在该身份验证通过时,在该移动终端和该充电设备之间建立数据连接。
S305,该移动终端向该充电设备发送待备份数据,以使该充电设备对该待备份数据进行数据备份存储。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100和充电设备200的身份验证在充电设备200开始对移动终端100充电之前进行,即在移动终端100和充电设备200进行通讯握手过程中进行。在检测到充电设备200对移动终端100充电时,判断身份验证是否通过。在身份验证通过时,再在该移动终端100和该充电设备200之间建立数据连接。身份验证没有通过时,充电设备200可以继续对移动终端100充电,但是不在二者之间建立数据连接,也不进行数据备份,避免移动终端内数据被盗取,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无线充电发射线圈204检测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102靠近时,充电设备200与移动终端100进行无线充电协议握手,并在无线充电协议握手过程中将烧录于充电设备200的无线充电芯片内的身份识别码发送至移动终端100,进行身份验证。
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了一种数据备份方法,请参阅图6所示,该数据备份方法包括:
S401,移动终端检测到充电设备对该移动终端进行充电时,在该移动终端和该充电设备之间建立数据连接。
S402,检测该移动终端的当前状态和/或用户状态,根据该移动终端的当前状态和/或用户状态判断是否满足数据备份条件,得到第一判断结果。
S403,当该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该移动终端向该充电设备发送待备份数据,以使该充电设备对该待备份数据进行数据备份存储。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为了避免数据备份对用户使用移动终端造成影响,在移动终端与充电设备建立数据连接之后,先判断是否满足数据备份条件,在满足数据备份条件时,移动终端再向充电设备发送待备份数据。
在步骤S402中,数据备份条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中的一项或多项:移动终端处于非使用状态、当前时间处于预设数据备份时间或用户处于睡眠状态。“判断是否满足数据备份条件”的步骤包括:判断该移动终端是否处于非使用状态;和/或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处于预设数据备份时间;和/或判断用户是否处于睡眠状态。
具体地,检测移动终端的当前使用状态,若移动终端当前处于使用状态(包括亮屏状态下使用以及黑屏状态下数据缓存或下载等),则暂时不将移动终端内的数据备份至充电设备的存储模块内,待检测到移动终端处于非使用状态之后,再开始将移动终端内的数据备份至充电设备的存储模块内,避免数据备份造成用户移动终端运行缓慢,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移动终端。进一步地,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非使用状态的步骤为判断移动终端的黑屏时间是否达到预设时间长度。在检测到移动终端黑屏时间达到预设时间长度之后,再开始将移动终端内的数据备份至充电设备的存储模块内。
具体地,检测当前时间是否处于预设数据备份时间,若当前时间处于预设数据备份时间内,则将移动终端内的数据备份至充电设备的存储模块内。例如,可以在移动终端设置预设备份时间为00:00AM~07:00AM。
具体地,检测用户的睡眠状态,若用户处于睡眠状态时,将移动终端内的数据备份至充电设备的存储模块内。若用户不处于睡眠状态时,不进行数据备份。进一步地,检测用户的睡眠状态的方法为:通过佩戴于用户手部的手环检测用户的睡眠状态,并将检测数据传输至移动终端,移动终端通过手环检测到的数据判断用户的睡眠状态。通过在睡眠时进行数据备份的方式,可避免数据备份对移动终端的正常使用造成干扰,同时,也可避免用户临时使用手机对数据备份造成干扰。
本发明实施例5提供了一种数据备份方法,请参阅图7所示,该数据备份方法包括:
S501,移动终端检测到充电设备对该移动终端进行充电时,在该移动终端和该充电设备之间建立数据连接。
S502,检测该移动终端的当前状态,根据该移动终端的当前状态对应获取待备份的数据。
S503,该移动终端向该充电设备发送待备份数据,以使该充电设备对该待备份数据进行数据备份存储。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为了避免数据备份对用户使用移动终端造成影响,在移动终端与充电设备建立数据连接之后,并非直接备份所有的未备份数据,而是根据移动终端的当前状态,获取与移动终端当前状态对应的待备份数据,移动终端再向充电设备发送所获取的待备份数据。
具体地,在控制移动终端与充电设备建立数据连接之后,检测移动终端当前状态,若移动终端当前处于使用状态,则将移动终端内的优选数据备份至充电设备的存储模块内,其中,优选数据包括联系人数据、图片数据、私密系统数据。若移动终端当前处于非使用状态,则将移动终端内的所有未备份数据备份至充电设备的存储模块内,其中,所有未备份数据包括预选数据、智能系统数据及移动终端内的其他需要备份的数据。也就是说,移动终端处于非使用状态对应的待备份数据是所有未备份数据,移动终端处于使用状态对应的待备份数据是优选数据。
在本发明中,充电设备对待备份数据进行数据备份存储的方法包括:读取移动终端内所有待备份文件的文件大小,将文件大小小于或等于文件传输阈值的第一备份文件进行打包传输,将文件大小大于文件传输阈值的第二备份文件进行直接传输。
可以理解的,该文件传输阈值可以是预设的文件阈值,如2K、3K或4K等。由于移动终端上通常包含很多待备份的零碎文件,在进行零碎文件备份时,其传输速度远低于其打包之后的传送速度。因此,将待备份文件中小于文件传输阈值的零碎文件进行压缩打包之后在进行传输,可以一定程度的提高文件备份效率。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该文件传输阈值还可以是通过计算得出的,具体方式为:在接收到文件备份请求时,计算至少两个测试文件的打包加传输速度和直接传输速度;
确定该至少两个测试文件中打包加传输速度小于或等于直接传输速度的至少一个第一拟定测试文件,并将该至少一个第一拟定测试文件中文件大小最小的第一拟定测试文件的文件大小作为文件传输阈值;或,确定该至少两个测试文件中打包加传输速度大于直接传输速度的至少一个第二拟定测试文件,并将该至少一个第二拟定测试文件中文件大小最大的第二拟定测试文件的文件大小作为文件传输阈值;
获取待备份文件的目标文件大小;
将待备份文件中文件大小大于该文件传输阈值的第一备份文件进行直接传输,将待备份文件中文件大小小于或等于该文件传输阈值的第二备份文件打包后进行传输。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至少两个测试文件可以为用户预设的测试文件,如:1K-10K的10个测试文件,也可以是从待备份文件中随机选择的大小不同的至少两个文件,优选选择文件大小小于nK(譬如:n<10)的文件作为测试文件。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打包加传输速度的计算方式可以为:假设一个nK(譬如:n=2)的文件,打包时间为As,打包后传输的时间为Bs,则该文件的打包加传输速度为nK/(A+B)。
具体的,计算至少两个测试文件的打包加传输速度和直接传输速度的方式为:计算至少两个文件大小不同的测试文件的打包加传输速度和直接传输速度。其中,计算至少两个不同文件大小的测试文件的打包加传输速度和直接传输速度的方式为:至少计算M个第一测试文件的打包加传输速度和直接传输速度和M个第二测试文件的打包加传输速度和直接传输速度。如:至少计算5个1K文件的同时打包加传输速度和直接传输速度、以及至少5个2K文件的同时打包加传输速度和直接传输速度。
为了更加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假设存在0.5K、0.8K、1K、2K、3K、4K的6个测试文件,对上述6个测试文件进行打包加传输速度和直接传输速度的计算,其中,0.5K、0.8K、1K三个文件的打包加传输速度大于直接传输速度,因此,本案可以确定1K作为文件传输阈值,将待备份文件中文件大小小于或等于1K的多个文件进行压缩打包之后再传输。进一步地,2K、3K、4K的打包加传输速度小于或等于直接传输速度,因此,本案也可以确定2K作为文件传输阈值,将待备份文件中文件大小小于或等于2K的多个文件进行压缩打包之后再传输。
优选的,将待备份文件中文件大小小于或等于文件传输阈值的多个第二备份文件打包后进行传输。
本实施例利用文件大小较小的文件的打包加传输速度大于直接传输速度,文件大小较大的文件的打包加传输速度小于直接传输速度的特性,在接收到文件备份请求时,通过测试、计算并比较至少两个测试文件的打包加传输速度和直接传输速度的快慢,确定文件传输阈值,进而将备份文件划分为直接传输类和打包传输类。因此,将打包传输类中一个或多个第二备份文件进行打包处理后进行传输,既减少了文件备份过程中的I/O操作次数,也缩短了文件的备份时间,从而既提升了终端的数据吞吐率,也提升了文件备份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6提供了一种数据备份方法,请参阅图8所示,该数据备份方法包括:
S601,移动终端检测到充电设备对该移动终端进行充电时,在该移动终端和该充电设备之间建立数据连接。
S602,该移动终端向该充电设备发送待备份数据,以使该充电设备对该待备份数据进行数据备份存储。
S603,获取充电设备中的备份数据的读取指令时,对用户进行身份信息验证。
S604,当身份信息验证通过后,显示与该身份信息对应的备份数据。
具体的,该充电设备内存储有预设身份验证信息,在充电设备接收到备份数据读取指令时,通过移动终端接收用户输入的身份信息,移动终端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身份信息后将该身份信息发送至充电设备,充电设备将所接收的身份信息与预设身份验证信息进行比对,在比对通过之后,显示与该身份信息对应的备份数据,供移动终端进行读取。
具体的,该身份信息可以是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该预设身份验证信息可以是预设指纹验证信息,移动终端通过指纹按键接收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并将所接收的指纹信息发送至充电设备进行比对。或,该身份信息为用户输入的密码信息,该预设身份验证信息为预设密码验证信息。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当用户读取充电设备的存储模块中备份的数据时,对用户进行身份信息验证,防止充电设备中备份的数据被盗取,保证数据的安全性。该充电设备的存储模块为加密存储芯片,该加密存储芯片设置有读取权限,在用户通过移动终端或计算机读取加密存储芯片内的数据时,需要输入密码或指纹信息等进行身份验证,在验证通过之后才能读取位于加密存储芯片内的备份数据。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备份系统,如下面的实施例。由于数据备份系统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数据备份方法相似,因此数据备份系统的实施可以参见数据备份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以下所使用的,术语“单元”或者“子模块”或者“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系统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本发明实施例7提供了一种数据备份系统,运行于移动终端和充电设备,请参阅图9所示,该数据备份系统包括数据连接建立模块301和数据备份模块302,其中,数据连接建立模块301用于在移动终端检测到充电设备对该移动终端进行充电时,在该移动终端和该充电设备之间建立数据连接。数据备份模块302用于向该充电设备发送待备份数据,以使该充电设备对该待备份数据进行数据备份存储。
本发明实施例8提供了一种数据备份系统,运行于移动终端和充电设备,请参阅图10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7的基础上,数据连接建立模块301进一步包括:身份验证单元3011和连接单元3012。其中,身份验证单元3011用于在移动终端检测到充电设备对该移动终端进行充电时,该移动终端与该充电设备进行身份验证。连接单元3012用于在该身份验证通过时,在该移动终端和该充电设备之间建立数据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9提供了一种数据备份系统,运行于移动终端和充电设备,该充电设备为如图2所示的无线充电设备,请参阅图11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7的基础上,该数据备份系统包括:身份验证模块303、驱动模块304和判断模块305,其中,身份验证模块303用于在移动终端和充电设备进行通讯握手的过程中,该移动终端与该充电设备进行身份验证;驱动模块304用于获取该移动终端与该充电设备通讯握手成功的信号,驱动该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发射磁场能量,以对该移动终端充电;判断模块305用于在移动终端检测到充电设备对该移动终端进行充电时,判断该身份验证是否通过。并且,在本实施例中,数据连接建立模块301用于在该身份验证通过时,在该移动终端和该充电设备之间建立数据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10提供了一种数据备份系统,运行于移动终端和充电设备,请参阅图12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7的基础上,该数据备份系统还包括:检测判断模块306,用于检测该移动终端的当前状态和/或用户状态,根据该移动终端的当前状态和/或用户状态判断是否满足数据备份条件,得到第一判断结果。并且,在本实施例中,数据备份模块302用于当该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向该充电设备发送待备份数据,以使该充电设备对该待备份数据进行数据备份存储。
本发明实施例11提供了一种数据备份系统,运行于移动终端和充电设备,请参阅图13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7的基础上,该数据备份系统还包括:检测获取模块307,用于检测该移动终端的当前状态,根据该移动终端的当前状态对应获取待备份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12提供了一种数据备份系统,运行于移动终端和充电设备,请参阅图14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7的基础上,该数据备份系统还包括:用户验证模块308和数据显示模块309,其中,用户验证模块308用于获取充电设备中的备份数据的读取指令时,对用户进行身份信息验证;数据显示模块309用于当身份信息验证通过后,显示与该身份信息对应的备份数据。
如图1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150,该存储介质150内存储有程序1501,该程序1501在被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数据备份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存储介质150可以是只读存储器、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只读光盘、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程序1501可被一种或更多编程语言的任何组合来书写,包括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如JAVA、Smalltalk、C++或类似的编程语言,还包括传统的过程编程语言,如“C”编程语言或类似的编程语言。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移动终端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移动终端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是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数据备份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数据备份方法包括:
移动终端检测到充电设备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充电时,在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充电设备之间建立数据连接;
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充电设备发送待备份数据,以使所述充电设备对所述待备份数据进行数据备份存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备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设备为无线通电设备,所述充电设备包括:
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用于将电能转换为电磁能,并将所述电磁能进行发射;
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待备份数据;以及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数据接收模块接收的待备份数据;
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用于接收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的电磁能,并将所述电磁能转转为电能;以及
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移动终端的待备份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备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检测到充电设备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充电时,在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充电设备之间建立数据连接”的步骤包括:
移动终端检测到充电设备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充电时,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充电设备进行身份验证;
所述移动终端在所述身份验证通过时,在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充电设备之间建立数据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备份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数据备份方法还包括:
在移动终端和充电设备进行通讯握手的过程中,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充电设备进行身份验证;
获取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充电设备通讯握手成功的信号,驱动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发射磁场能量,以对所述移动终端充电;
所述“移动终端检测到充电设备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充电时,在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充电设备之间建立数据连接”的步骤包括:
移动终端检测到充电设备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充电时,判断所述身份验证是否通过;
所述移动终端在所述身份验证通过时,在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充电设备之间建立数据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数据备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充电设备进行身份验证”的步骤包括:
所述充电设备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身份验证信息;
所述移动终端对接收的身份验证信息进行验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备份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数据备份方法包括:
移动终端检测到充电设备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充电时,在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充电设备之间建立数据连接;
检测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状态和/或用户状态,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状态和/或用户状态判断是否满足数据备份条件,得到第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充电设备发送待备份数据,以使所述充电设备对所述待备份数据进行数据备份存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备份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是否满足数据备份条件”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非使用状态;和/或
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处于预设数据备份时间;和/或
判断用户是否处于睡眠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备份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数据备份方法包括:
移动终端检测到充电设备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充电时,在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充电设备之间建立数据连接;
检测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状态,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状态对应获取待备份的数据;
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充电设备发送待备份数据,以使所述充电设备对所述待备份数据进行数据备份存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备份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数据备份方法还包括:
获取充电设备中的备份数据的读取指令时,对用户进行身份信息验证;
当身份信息验证通过后,显示与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备份数据。
10.一种数据备份系统,运行于移动终端和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数据备份系统被配置为执行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备份方法中的步骤。
11.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该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被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备份方法。
CN201810825432.4A 2018-07-25 2018-07-25 数据备份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091896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25432.4A CN109189606A (zh) 2018-07-25 2018-07-25 数据备份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25432.4A CN109189606A (zh) 2018-07-25 2018-07-25 数据备份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89606A true CN109189606A (zh) 2019-01-11

Family

ID=64936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25432.4A Pending CN109189606A (zh) 2018-07-25 2018-07-25 数据备份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8960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96333A (zh) * 2020-06-28 2020-09-22 上海明略人工智能(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1858175A (zh) * 2020-07-20 2020-10-30 上海云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存储装置备份云平台数据的方法与设备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24237A (ja) * 1999-03-10 2000-11-24 Goddo:Kk 携帯電話のデータバックアップ機能付充電器及び充電器接続用データバックアップ装置
CN1744740A (zh) * 2005-09-15 2006-03-08 王建平 在手机充电器内备份手机内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1111020A (zh) * 2006-07-17 2008-01-23 英华达股份有限公司 可携式电子通讯装置系统
CN102257696A (zh) * 2009-02-11 2011-11-2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装置的无线电力和数据传递
CN103683518A (zh) * 2012-09-12 2014-03-26 深圳市爱码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无线移动充电装置及无线移动充电方法
CN104980564A (zh) * 2014-04-09 2015-10-1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充电插座以及基于充电插座的移动终端处理方法
CN105550061A (zh) * 2015-12-02 2016-05-04 杭州禾声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及资料储存装置
US20170331329A1 (en) * 2014-11-24 2017-11-16 Lg Electronics Inc.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ame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24237A (ja) * 1999-03-10 2000-11-24 Goddo:Kk 携帯電話のデータバックアップ機能付充電器及び充電器接続用データバックアップ装置
CN1744740A (zh) * 2005-09-15 2006-03-08 王建平 在手机充电器内备份手机内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1111020A (zh) * 2006-07-17 2008-01-23 英华达股份有限公司 可携式电子通讯装置系统
CN102257696A (zh) * 2009-02-11 2011-11-2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装置的无线电力和数据传递
CN103683518A (zh) * 2012-09-12 2014-03-26 深圳市爱码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无线移动充电装置及无线移动充电方法
CN104980564A (zh) * 2014-04-09 2015-10-1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充电插座以及基于充电插座的移动终端处理方法
US20170331329A1 (en) * 2014-11-24 2017-11-16 Lg Electronics Inc.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ame
CN105550061A (zh) * 2015-12-02 2016-05-04 杭州禾声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及资料储存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96333A (zh) * 2020-06-28 2020-09-22 上海明略人工智能(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1858175A (zh) * 2020-07-20 2020-10-30 上海云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存储装置备份云平台数据的方法与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19166A (zh) 芯片烧录方法、芯片烧录装置、芯片烧录系统及存储介质
KR102218693B1 (ko) 복수의 심 정보 처리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CN108959990B (zh) 一种二维码的验证方法及装置
TWI571094B (zh) 具有經改良的裝置識別及傳訊鏈結安全之無線電力傳遞技術
KR20070069435A (ko) 디바이스 메모리의 무결성 확인 방법 및 장치
CN110167192B (zh) 蓝牙连接管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非暂态存储介质
CN102034041A (zh) 一种验证绑定数据卡和移动主机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196907A (zh) 一种安卓so文件的保护方法及装置
CN109189606A (zh) 数据备份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6559213A (zh) 设备管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6372497A (zh) 一种应用编程接口api 保护方法和保护装置
CN105516136B (zh) 权限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453263A (zh) 一种手机号码绑定app的方法及系统
EP2859681A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hentication of communication and operation
CN106156677A (zh) 身份证读卡方法和系统
CN105187369A (zh) 一种数据访问方法及装置
Radu et al. Practical EMV relay protection
CN106407825B (zh) 基于手环与终端的u盘加密方法和系统
US20150113602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hentication of communication and operation
CN111404706A (zh) 应用下载方法、安全元件、客户端设备及服务管理设备
CN112702731B (zh) Sim卡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EP4044500B1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ensuring integrity of electronic device intrinsic information,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for
KR101662947B1 (ko) 보안운영체제를 이용한 세션보안 제공 방법
CN101330685B (zh) 短信息加密传输的方法
CN102420829A (zh) 业务数据签名的方法、装置和系统及数字认证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