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88513A - 生成深度域数据体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生成深度域数据体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88513A
CN109188513A CN201811157402.7A CN201811157402A CN109188513A CN 109188513 A CN109188513 A CN 109188513A CN 201811157402 A CN201811157402 A CN 201811157402A CN 109188513 A CN109188513 A CN 1091885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eed
depth
depth domain
area
data volu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5740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88513B (zh
Inventor
梁瀚
孔令霞
冉崎
曾鸣
韩嵩
代瑞雪
屠志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5740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8851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1885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885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885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885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analysis, for interpretation, for correction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成深度域数据体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属于石油与天然气勘探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深度域速度模型,当接收到针对深度域速度模型中第一区域的第一速度更新指令时,对第一区域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第一深度域速度场,对第一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第一深度域数据体;当接收到针对第二区域的第二速度更新指令时,对第二区域中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第二深度域速度场,对第二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第二深度域数据体。本发明考虑到了层位的变形程度对深度域速度场的影响,对初始深度域速度场按照不同区域进行差异化处理,以建立更准确的深度域速度场,从而得到更符合实际地质情况的深度域数据体。

Description

生成深度域数据体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与天然气勘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成深度域数据体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石油与天然气勘探过程中,人们在某个地区的地面可通过检波器检测地震反射波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后得到时间域地质模型。但是,该地区的深层构造可能比较复杂,导致该地区的地震反射波场异常复杂,速度变化较大,此时,时间域地质模型已经不能准确反映该地区的构造。
相关技术中,通常是建立时间域地质模型和初始时间域速度场,根据时间域地质模型和时间初始域速度场进行时深转换,得到深度域速度模型,然后直接对深度域速度模型中的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深度域数据体,以深度域数据体来反映该地区的构造。
然而,上述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复杂的构造对深度域速度场的影响,导致建立的深度域速度场不准确,进而导致最终得到的深度域数据体无法准确反映该地区的构造。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成深度域数据体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生成深度域数据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深度域速度模型,所述深度域速度模型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由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中每个层位上至少一个位置的速度构成的初始深度域速度场,所述第二区域的层位的变形程度强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层位的变形程度;
当接收到针对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一速度更新指令时,对所述第一区域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第一深度域速度场,对所述第一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第一深度域数据体;
当接收到针对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二速度更新指令时,对所述第二区域中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第二深度域速度场,对所述第二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第二深度域数据体;
其中,所述第二速度更新指令在用户确定所述第一区域中的CRP(CommonReflection Point,共反射点)道集被拉平时触发。
可选地,所述获取深度域速度模型,包括:
按照时间域地质模型中每个层位的变形程度,将所述时间域地质模型划分为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
将初始时间域速度场填充至所述时间域地质模型中,得到时间域速度模型;
对所述时间域速度模型进行时深转换,得到所述深度域速度模型。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第一区域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第一深度域速度场,包括:
对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每个层位上的任一指定速度,通过第一预设方式拾取所述指定速度当前所处位置的深度域速度谱,将所述深度域速度谱中的速度作为所述指定速度对应的速度残差,所述第一预设方式至少包括垂向速度分析、均方根速度扫描、沿层层析中的一种;
计算所述指定速度与所述指定速度对应的速度残差的和值,将所述和值作为所述指定速度更新后的第一速度。
可选地,所述当接收到针对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一速度更新指令时,对所述第一区域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第一深度域速度场,对所述第一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第一深度域数据体,包括:
每次接收到所述第一速度更新指令时,对所述第一区域当前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深度域速度场,并对所述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深度域数据体;
在用户确定所述深度域数据体中所述第一区域的CRP道集未拉平时,接收下一个所述第一速度更新指令,继续进行速度更新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深度域数据体,直至当前的深度域数据体中所述第一区域的CRP道集拉平时,将所述当前的深度域数据体作为所述第一深度域数据体。
可选地,所述当接收到针对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一速度更新指令时,对所述第一区域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第一深度域速度场,对所述第一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第一深度域数据体,包括:
当接收到针对所述第一区域中第一个层位的速度更新指令时,对所述第一区域中第一个层位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深度域速度场,并对所述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深度域数据体;
在用户确定所述深度域数据体中的所述当前层位的CRP道集拉平时,接收针对所述第一区域中下一个层位的速度更新指令,继续对所述下一个层位进行速度更新和叠前深度偏移,直到对所述第一区域中最后一个层位进行速度更新和叠前深度偏移后,得到所述第一深度域数据体。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第二区域中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第二深度域速度场,包括:
对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每个层位的任一指定速度,通过第一预设方式拾取所述指定速度当前所处位置的深度域速度谱,将所述深度域速度谱中的速度作为所述指定速度对应的速度残差,所述第一预设方式至少包括垂向速度分析、均方根速度扫描、沿层层析中的一种;
计算所述指定速度与所述指定速度对应的速度残差的和值,作为所述指定速度更新后的第二速度;
通过第二预设方式拾取所述第二速度当前所处位置的深度域速度谱,将所述深度域速度谱中的速度作为所述第二速度对应的速度残差,所述第二预设方式至少包括网格层析;
计算所述第二速度和所述第二速度对应的速度残差之间的和值,将所述和值作为所述第二速度更新后的第三速度。
可选地,所述当接收到针对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二速度更新指令时,对所述第二区域中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第二深度域速度场,对所述第二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第二深度域数据体,包括:
每次接收到所述第二速度更新指令时,对所述第二区域当前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深度域速度场,并对所述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深度域数据体;
在用户确定所述深度域数据体中所述第二区域的CRP道集未拉平时,接收下一个所述第二速度更新指令,继续进行速度更新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深度域数据体,直至当前的深度域数据体中所述第二区域的CRP道集拉平时,将所述当前的深度域数据体作为所述第二深度域数据体。
可选地,所述当接收到针对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二速度更新指令时,对所述第二区域中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第二深度域速度场,对所述第二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第二深度域数据体,包括:
当接收到针对所述第二区域中第一个层位的速度更新指令时,对所述第二区域中第一个层位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深度域速度场,并对所述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深度域数据体;
在用户确定所述深度域数据体中的所述当前层位的CRP道集拉平时,接收针对所述第二区域中下一个层位的速度更新指令,继续对所述下一个层位进行速度更新和叠前深度偏移,直到对所述第二区域中最后一个层位进行速度更新和叠前深度偏移后,得到所述第二深度域数据体。
可选地,所述当接收到针对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一速度更新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初始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初始深度域数据体;
其中,所述第一更新指令在用户确定所述初始深度域数据体中所述第一区域的CRP道集未拉平时触发。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生成深度域数据体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深度域速度模型,所述深度域速度模型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由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中每个层位上至少一个位置的速度构成的初始深度域速度场,所述第二区域的层位的变形程度强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层位的变形程度;
第一更新模块,用于当接收到针对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一速度更新指令时,对所述第一区域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第一深度域速度场,对所述第一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第一深度域数据体;
第二更新模块,用于当接收到针对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二速度更新指令时,对所述第二区域中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第二深度域速度场,对所述第二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第二深度域数据体;
其中,所述第二速度更新指令在用户确定所述第一区域中的共反射点CRP道集被拉平时触发。
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划分子模块,用于按照时间域地质模型中每个层位的变形程度,将所述时间域地质模型划分为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
填充子模块,用于将初始时间域速度场填充至所述时间域地质模型中,得到时间域速度模型;
转换子模块,用于对所述时间域速度模型进行时深转换,得到所述深度域速度模型。
可选地,所述第一更新模块包括:
拾取子模块,用于对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每个层位上的任一指定速度,通过第一预设方式拾取所述指定速度当前所处位置的深度域速度谱,将所述深度域速度谱中的速度作为所述指定速度对应的速度残差,所述第一预设方式至少包括垂向速度分析、均方根速度扫描、沿层层析中的一种;
计算子模块,用于计算所述指定速度与所述指定速度对应的速度残差的和值,将所述和值作为所述指定速度更新后的第一速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更新模块包括:
循环更新子模块,用于每次接收到所述第一速度更新指令时,对所述第一区域当前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深度域速度场,并对所述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深度域数据体;
所述循环更新子模块,还用于在用户确定所述深度域数据体中所述第一区域的CRP道集未拉平时,接收下一个所述第一速度更新指令,继续进行速度更新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深度域数据体,直至当前的深度域数据体中所述第一区域的CRP道集拉平时,将所述当前的深度域数据体作为所述第一深度域数据体。
可选地,所述第一更新模块包括:
循环更新子模块,用于当接收到针对所述第一区域中第一个层位的速度更新指令时,对所述第一区域中第一个层位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深度域速度场,并对所述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深度域数据体;
所述循环更新子模块,还用于在用户确定所述深度域数据体中的所述当前层位的CRP道集拉平时,接收针对所述第一区域中下一个层位的速度更新指令,继续对所述下一个层位进行速度更新和叠前深度偏移,直到对所述第一区域中最后一个层位进行速度更新和叠前深度偏移后,得到所述第一深度域数据体。
可选地,所述第二更新模块包括:
拾取子模块,用于对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每个层位的任一指定速度,通过第一预设方式拾取所述指定速度当前所处位置的深度域速度谱,将所述深度域速度谱中的速度作为所述指定速度对应的速度残差,所述第一预设方式至少包括垂向速度分析、均方根速度扫描、沿层层析中的一种;
计算子模块,用于计算所述指定速度与所述指定速度对应的速度残差的和值,作为所述指定速度更新后的第二速度;
所述拾取子模块,还用于通过第二预设方式拾取所述第二速度当前所处位置的深度域速度谱,将所述深度域速度谱中的速度作为所述第二速度对应的速度残差,所述第二预设方式至少包括网格层析;
所述计算子模块,还用于计算所述第二速度和所述第二速度对应的速度残差之间的和值,将所述和值作为所述第二速度更新后的第三速度。
可选地,所述第二更新模块包括:
循环更新子模块,用于每次接收到所述第二速度更新指令时,对所述第二区域当前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深度域速度场,并对所述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深度域数据体;
所述循环更新子模块,还用于在用户确定所述深度域数据体中所述第二区域的CRP道集未拉平时,接收下一个所述第二速度更新指令,继续进行速度更新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深度域数据体,直至当前的深度域数据体中所述第二区域的CRP道集拉平时,将所述当前的深度域数据体作为所述第二深度域数据体。
可选地,所述第二更新模块包括:
循环新子模块,用于第当接收到针对所述第二区域中第一个层位的速度更新指令时,对所述第二区域中第一个层位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深度域速度场,并对所述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深度域数据体;
所述循环更新子模块,还用于在用户确定所述深度域数据体中的所述当前层位的CRP道集拉平时,接收针对所述第二区域中下一个层位的速度更新指令,继续对所述下一个层位进行速度更新和叠前深度偏移,直到对所述第二区域中最后一个层位进行速度更新和叠前深度偏移后,得到所述第二深度域数据体。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叠前深度偏移模块,对所述初始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初始深度域数据体;
其中,所述第一更新指令在用户确定所述初始深度域数据体中所述第一区域的CRP道集未拉平时触发。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生成深度域数据体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任一项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任一项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先获取深度域速度模型,当接收到针对深度域速度模型中第一区域的第一速度更新指令时,对第一区域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第一深度域速度场,对第一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第一深度域数据体;当接收到针对深度域速度模型中第二区域的第二速度更新指令时,对第二区域中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第二深度域速度场,对第二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第二深度域数据体。这样,考虑到了不同地区不同的层位的变形程度对于深度域速度场的影响,按照层位的不同变形程度划分区域,对不同区域的速度分别进行更新,以进行差异化处理,从而使得建立的深度域速度场能够更准确,得到更加符合真实的层位变形程度的深度域数据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成深度域数据体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生成深度域数据体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某一地区的时间域地质模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某一地区的深度域速度模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某一地区的第一区域更新前的能量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某一地区的第一区域更新后的能量团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某一地区的第二区域更新前后能量团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某一地区的更新前后速度场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某一地区的第二深度域数据体和最终速度场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成深度域数据体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生成深度域数据体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成深度域数据体的方法流程图,参见图1,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深度域速度模型,该深度域速度模型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由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每个层位上至少一个位置的速度构成的初始深度域速度场,第二区域的层位的变形程度强于第一区域的层位的变形程度。
步骤102:当接收到针对第一区域的第一速度更新指令时,对第一区域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第一深度域速度场,对第一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第一深度域数据体。
步骤103:当接收到针对第二区域的第二速度更新指令时,对第二区域中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第二深度域速度场,对第二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第二深度域数据体;其中,第二速度更新指令在用户确定所述第一区域中的共反射点CRP道集被拉平时触发。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先获取深度域速度模型,当接收到针对深度域速度模型中第一区域的第一速度更新指令时,对第一区域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第一深度域速度场,对第一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第一深度域数据体;当接收到针对深度域速度模型中第二区域的第二速度更新指令时,对第二区域中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第二深度域速度场,对第二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第二深度域数据体。这样,考虑到了不同地区不同的层位的变形程度对于深度域速度场的影响,按照层位的不同变形程度划分区域,对不同区域的速度分别进行更新,以进行差异化处理,从而使得建立的深度域速度场能够更准确,得到更加符合真实的层位变形程度的深度域数据体。
可选地,所述获取深度域速度模型,包括:
按照时间域地质模型中每个层位的变形程度,将所述时间域地质模型划分为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
将初始时间域速度场填充至所述时间域地质模型中,得到时间域速度模型;
对所述时间域速度模型进行时深转换,得到所述深度域速度模型。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第一区域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第一深度域速度场,包括:
对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每个层位上的任一指定速度,通过第一预设方式拾取所述指定速度当前所处位置的深度域速度谱,将所述深度域速度谱中的速度作为所述指定速度对应的速度残差,所述第一预设方式至少包括垂向速度分析、均方根速度扫描、沿层层析中的一种;
计算所述指定速度与所述指定速度对应的速度残差的和值,将所述和值作为所述指定速度更新后的第一速度。
可选地,所述当接收到针对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一速度更新指令时,对所述第一区域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第一深度域速度场,对所述第一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第一深度域数据体,包括:
每次接收到所述第一速度更新指令时,对所述第一区域当前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深度域速度场,并对所述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深度域数据体;
在用户确定所述深度域数据体中所述第一区域的CRP道集未拉平时,接收下一个所述第一速度更新指令,继续进行速度更新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深度域数据体,直至当前的深度域数据体中所述第一区域的CRP道集拉平时,将所述当前的深度域数据体作为所述第一深度域数据体。
可选地,所述当接收到针对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一速度更新指令时,对所述第一区域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第一深度域速度场,对所述第一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第一深度域数据体,包括:
当接收到针对所述第一区域中第一个层位的速度更新指令时,对所述第一区域中第一个层位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深度域速度场,并对所述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深度域数据体;
在用户确定所述深度域数据体中的所述当前层位的CRP道集拉平时,接收针对所述第一区域中下一个层位的速度更新指令,继续对所述下一个层位进行速度更新和叠前深度偏移,直到对所述第一区域中最后一个层位进行速度更新和叠前深度偏移后,得到所述第一深度域数据体。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第二区域中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第二深度域速度场,包括:
对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每个层位的任一指定速度,通过第一预设方式拾取所述指定速度当前所处位置的深度域速度谱,将所述深度域速度谱中的速度作为所述指定速度对应的速度残差,所述第一预设方式至少包括垂向速度分析、均方根速度扫描、沿层层析中的一种;
计算所述指定速度与所述指定速度对应的速度残差的和值,作为所述指定速度更新后的第二速度;
通过第二预设方式拾取所述第二速度当前所处位置的深度域速度谱,将所述深度域速度谱中的速度作为所述第二速度对应的速度残差,所述第二预设方式至少包括网格层析;
计算所述第二速度和所述第二速度对应的速度残差之间的和值,将所述和值作为所述第二速度更新后的第三速度。
可选地,所述当接收到针对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二速度更新指令时,对所述第二区域中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第二深度域速度场,对所述第二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第二深度域数据体,包括:
每次接收到所述第二速度更新指令时,对所述第二区域当前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深度域速度场,并对所述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深度域数据体;
在用户确定所述深度域数据体中所述第二区域的CRP道集未拉平时,接收下一个所述第二速度更新指令,继续进行速度更新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深度域数据体,直至当前的深度域数据体中所述第二区域的CRP道集拉平时,将所述当前的深度域数据体作为所述第二深度域数据体。
可选地,所述当接收到针对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二速度更新指令时,对所述第二区域中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第二深度域速度场,对所述第二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第二深度域数据体,包括:
当接收到针对所述第二区域中第一个层位的速度更新指令时,对所述第二区域中第一个层位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深度域速度场,并对所述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深度域数据体;
在用户确定所述深度域数据体中的所述当前层位的CRP道集拉平时,接收针对所述第二区域中下一个层位的速度更新指令,继续对所述下一个层位进行速度更新和叠前深度偏移,直到对所述第二区域中最后一个层位进行速度更新和叠前深度偏移后,得到所述第二深度域数据体。
可选地,所述当接收到针对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一速度更新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初始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初始深度域数据体;
其中,所述第一更新指令在用户确定所述初始深度域数据体中所述第一区域的CRP道集未拉平时触发。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成深度域数据体的方法流程图,应用于分析设备中。下面本发明实施例将对图1所示的实施例进行展开说明。参见图2,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获取深度域速度模型,该深度域速度模型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由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每个层位上至少一个位置的速度构成的初始深度域速度场。
其中,深度域速度模型中包括至少两个层位,分析设备可以将深度域速度模型划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包括至少一个层位,第二区域包括至少一个层位,第二区域的层位的变形程度强于第一区域的层位的变形程度。每个层位上包括至少一个位置,且每个位置上存在地震波经过该位置时的速度,因此,每个层位的速度包括该层位上至少一个位置的速度,初始深度域速度模型中包括初始深度域速度场,该深度域速度场由每个层位的至少一个位置的速度构成。
可选地,获取深度域速度模型时,可以按照时间域地质模型中每个层位的变形程度,将时间域地质模型划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将初始时间域速度场填充至时间域地质模型中,得到时间域速度模型;对时间域速度模型进行时深转换,得到深度域速度模型。
例如,某一地区的时间域地质模型可以如图3所示,相应的,将初始时间域速度场填充至图3所示的时间域地质模型中得到时间域速度模型,再经过时深转换得到的深度域速度模型可以如图4所示。
其中,对于获取时间域地质模型而言,可以先获取某一地区的地震资料,然后对该地区的地震资料中的叠前时间偏移剖面进行构造解释,得到时间域地质模型。同时按照该时间域地质模型中每个层位的变形程度,即每个层位的构造变形剧烈程度,将时间域地质模型中构造变形较弱、起伏不大且不存在断层的至少一个层位划分为第一区域,将构造变形复杂、起伏较大、存在断层或者褶皱的至少一个层位划分为第二区域。其中,第二区域由该时间域地质模型中除了第一区域的至少一个层位之外的所有层位构成。
并且,对于建立初始时间域速度场而言,可以对该地区的地震资料进行处理分析得到叠加速度,再结合检测到的测井声波速度,根据测井声波速度对叠加速度进行校正,从而建立初始时间域速度场;或者根据获取到的该地区每个层位的层速度和测井声波速度来建立初始时间域速度场。
其中,上述地震资料和层速度可以由技术人员输入,上述叠加速度也可以由技术人员对该地区的地震资料进行处理分析得到。
步骤202:对初始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初始深度域数据体。
由于对整个初始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需要很长时间,因此,通常会采用选取目标线方式,进行目标线的叠前深度偏移,得到深度域数据体。其中,目标线是指初始深度域速度场中某一位置的二维速度剖面,然后按照设置的目标线偏移量逐个选取多个二维剖面,选取出的多个二维速度剖面来代表初始深度域速度场,然后对该多个二维速度剖面进行叠前深度偏移,以快速得到深度域数据体。
例如,目标线偏移量可以设置为500m,那么在确定了目标线后,每间隔500m,选取一个深度域速度场的二维剖面,以得到多个二维剖面,进行后续的叠前深度偏移。
另外,对于目标线的选取通常会遵循靠近或者经过过井线的原则,从而能够将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后得到的深度域数据体与实际的井进行对比,以便于技术人员判断深度域数据体的构造是否合理、是否接近实际地质情况或者成像是否清楚。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提供的步骤202是可选步骤,在执行了步骤201后,可先执行步骤202,再执行步骤203-204,也可以不执行步骤202,直接执行步骤203-204。
步骤203:当接收到针对第一区域的第一速度更新指令时,对第一区域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第一深度域速度场,对第一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第一深度域数据体。
当接收到针对第一区域的第一速度更新指令时,按照预先设置的第一区域的更新方式对第一区域中至少一个层位上的每个位置的速度进行更新,将更新后的速度场作为第一深度域速度场,之后对第一深度域速度场按照上述步骤202中选取目标线的方式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第一深度域数据体。
需要说明的是,在深度域速度模型中层位与速度之间相互对应,每个层位的位置可以体现速度,对第一区域的速度更新之后,可以按照更新后的速度对第一区域中的层位进行调整,将出现偏差的层位调整至与更新后的速度对应的位置,然后根据更新后的速度和调整后的层位建立第一深度域速度场,再进行后续的叠前深度偏移。
可选地,对于第一区域的每个层位上的任一指定速度,通过第一预设方式拾取该指定速度当前所处位置的深度域速度谱,将该深度域速度谱中的速度作为该指定速度对应的速度残差,该第一预设方式至少包括垂向速度分析、均方根速度扫描、沿层层析中的一种;计算该指定速度与该指定速度对应的速度残差的和值,将该和值作为该指定速度更新后的第一速度。
由于第一区域的层位变形程度较小,构造简单,因此通过上述第一预设方式手动拾取深度域速度谱就能够拾取到比较准确的速度,然后进行速度更新,使得最终得到的第一深度域速度场准确。
另外,若执行了上述步骤202之后,再执行步骤203,那么该第一速度更新指令在用户确定初始深度域数据体中第一区域中的CRP道集被拉平时触发。
其中,CRP道集是否拉平能够表示速度场是否准确,若CRP道集未拉平,则表示当前的速度不准确,那么深度域速度谱就存在一定的速度残差。若CRP道集向下偏移,则表示当前的速度高于真实速度,若CRP道集向下偏移,则表示当前的速度低于真实速度。此时,需要拾取速度残差以进行速度更新。并且,拾取速度残差时,为了保证拾取尽量平滑,需要本着慎重选取切除线和时窗的原则,沿深度域速度谱的趋势拾取速度残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步骤203可以通过如下两种可能的方式来实现。
第一种可能的方式:每次接收到第一速度更新指令时,对第一区域当前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深度域速度场,并对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深度域数据体;在用户确定该深度域数据体中第一区域的CRP道集未拉平时,接收下一个第一速度更新指令,继续进行速度更新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深度域数据体,直至当前的深度域数据体中第一区域的CRP道集拉平时,将当前的深度域数据体作为第一深度域数据体。
在接收到第一速度更新指令时,就对第一区域当前的每个层位上所有位置的速度进行更新,将第一区域的速度更新完后,得到深度域速度场,然后按照上述选取目标线的方式,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深度域数据体,若在判断出该深度域数据体中第一区域的CRP道集未拉平时,再次触发第一速度更新指令,继续进行速度更新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深度域数据体,直到确定当前的深度域数据体中第一区域的CRP道集拉平时,将当前的深度域数据体作为第一深域数据体。
其中,当前的深度域数据体中第一区域的CRP道集拉平时,第一区域的各个层位的深度域速度谱聚焦于零线附近,通过上述迭代的方式进行不断的更新,最终保证第一区域各个层位的速度残差基本为零,此时可以认为第一区域的速度准确,可以进行后续的操作。
通常第一区域的层位为多个,考虑到可能上一层位的速度更新之后会影响到下一层位的速度,因此,本发明通过下述第二种可能的方式逐个层位进行速度更新和叠前深度偏移。
第二种可能的方式:当接收到针对第一区域中第一个层位的速度更新指令时,对第一区域中第一个层位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深度域速度场,并对该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深度域数据体;在用户确定该深度域数据体中的当前层位的CRP道集拉平时,接收针对第一区域中下一个层位的速度更新指令,继续对下一个层位进行速度更新和叠前深度偏移,直到对第一区域中最后一个层位进行速度更新和叠前深度偏移后,得到第一深度域数据体。
在接收到针对第一区域中第一个层位的速度更新指令时,就对第一区域第一个层位上所有位置的速度进行更新,将第一区域的速度更新完后,得到深度域速度场,然后按照上述选取目标线的方式,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深度域数据体,若技术人员在判断出该深度域数据体中第一区域的CRP道集未拉平时,技术人员再次触发针对第一区域中第一个层位的速度更新指令,继续对该层位进行速度更新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深度域数据体,直到技术人员确定当前的深度域数据体中该层位的CRP道集拉平时,技术人员触发针对第一区域中下一个层位的速度更新指令,继续对下一个层位进行速度更新和叠前深度偏移,直到对第一区域中最后一个层位进行速度更新和叠前深度偏移后,在技术人员确定当前得到的深度域数据体中最后一个层位的CRP道集拉平时,将该深度域数据体作为第一深域数据体。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上述第二种可能的方式在第一区域中逐个层位进行速度更新和叠前深度偏移,在确定上一个层位的速度符合要求后,再更新下一个层位的速度,这样能够避免直接一次更新完第一区域中每个层位的速度,而导致上一个层位的速度更新后影响到下一个层位的速度,使得最后得到的速度场更加精准,得到的深度域数据体中第一区域的构造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例如,图5的左图为更新前第一区域的能量团,图5右图为更新后第一区域的能量团,通过上述两种可能的方式对第一区域的速度不断进行迭代更新,更新后的能量团的中心几乎都位于零线附近,证明此时第一区域的CRP道集拉平,各个层位的深度域速度谱聚焦于零线附近,最终实现第一区域各个层位的速度残差基本为零,此时可以认为第一区域的速度准确。
步骤204:当接收到针对第二区域的第二速度更新指令时,对第二区域中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第二深度域速度场,对第二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第二深度域数据体。
其中,第二速度更新指令在用户确定第一区域中的共反射点CRP道集被拉平时触发。当接收到针对第二区域的第二速度更新指令时,按照预先设置的第一区域的更新方式,对第二区域中至少一个层位上的每个位置的速度进行更新,将更新后的速度场作为第二深度域速度场,之后对第二深度域速度场按照上述选取目标线的方式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第二深度域数据体。
可选地,对于第二区域的每个层位的任一指定速度,通过第一预设方式拾取该指定速度当前所处位置的深度域速度谱,将该深度域速度谱中的速度作为该指定速度对应的速度残差,该第一预设方式至少包括垂向速度分析、均方根速度扫描、沿层层析中的一种;计算该指定速度与该指定速度对应的速度残差的和值,作为该指定速度更新后的第二速度;通过第二预设方式拾取该第二速度当前所处位置的深度域速度谱,将该深度域速度谱中的速度作为该第二速度对应的速度残差,该第二预设方式至少包括网格层析;计算该第二速度和该第二速度对应的速度残差之间的和值,将该和值作为该第二速度更新后的第三速度。
由于上述第一预设方式是通过用户手动拾取速度谱,主要考虑层位的平均层速度,拾取的速度对第一区域内大部分同相轴是合适的,而对第二区域这类层间速度异常或层间速度变化较大的区域却很难保证拾取的速度的准确性,通常不是偏高就是偏低。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在通过第一预设方式进行速度更新后得到第二速度,通过第二预设方式对第二速度再进行更新,从而提高第二区域更新后的速度的准确度。
其中,上述第二预设方式通常可以为网格层析,通过网格层析的方式拾取速度残差,使得拾取的速度残差更精准,根据该速度残差对第二区域当前的速度进行更新后,可以得到较为精准的速度。
另外,网格层析的效果与沿着指定射线的旅行时误差线性相关,旅行时误差是从反射点到地表用不同的反射角和方位角进行射线追踪得到的。通常可以从没拉平的CRP道集和需要进行网格层析的目标进行旅行时误差估计,利用最小平方方式,找到一个最优的更新参数,使全局的旅行时误差最小。在下一次进行叠前深度偏移中,按照该更新参数更新旅行时误差,能让得到的深度域数据体与实际地质情况更加接近,可以使得CRP道集更平。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步骤204可以通过如下两种可能的方式来实现。
第一种可能的方式:每次接收到第二速度更新指令时,对第二区域当前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深度域速度场,并对该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深度域数据体;在用户确定该深度域数据体中第二区域的CRP道集未拉平时,接收下一个第二速度更新指令,继续进行速度更新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深度域数据体,直至当前的深度域数据体中第二区域的CRP道集拉平时,将当前的深度域数据体作为第二深度域数据体。
第二种可能的方式:当接收到针对第二区域中第一个层位的速度更新指令时,对第二区域中第一个层位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深度域速度场,并对该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深度域数据体;在用户确定该深度域数据体中的当前层位的CRP道集拉平时,接收针对第二区域中下一个层位的速度更新指令,继续对下一个层位进行速度更新和叠前深度偏移,直到对第二区域中最后一个层位进行速度更新和叠前深度偏移后,得到第二深度域数据体。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两种可能的方式与步骤203中两种可能的方式类似,不再一一赘述。
例如,图6所示的为更新前第二区域的能量团,图7所示的为更新后第二区域的能量团,通过对比可以看出,通过上述两种可能的方式对第二区域的速度不断进行迭代更新,更新后的能量团的中心几乎都位于零线附近,证明此时第二区域的CRP道集拉平,各个层位的深度域速度谱聚焦于零线附近,保证了第二区域各个层位的速度残差基本为零,此时可以认为第二区域的速度准确。与初始深度域速度场相比,明显可以看出第二区域的速度更新后的深度域速度场更加符合层位的变形程度。如图8所示,图8的左图为第二区域的速度更新前的深度域速度场,图8的右图为第二区域的速度更新后的深度域速度场。最后,在第二区域的CRP道集拉平时,将当前的深度域速度场作为第二深度域数据体中的第二深度域速度场,如图9的右图所示;将当前的深度域数据体作为第二深度域数据体,如图9的左图所示。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生成深度域数据体的方法,先获取深度域速度模型,当接收到针对深度域速度模型中第一区域的第一速度更新指令时,对第一区域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第一深度域速度场,对第一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第一深度域数据体;当接收到针对深度域速度模型中第二区域的第二速度更新指令时,对第二区域中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第二深度域速度场,对第二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第二深度域数据体。这样,考虑到了不同构造变形程度对于速度的影响,按照层位的变形程度将深度域速度模型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对于不同的区域分别进行速度更新,以进行差异化处理,能够按照不同区域的构造变形程度进行不同方式的速度更新,使得最终得到的速度场更加准确,同时保证得到的深度域数据体更加符合真实的地质情况。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成深度域数据体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0,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1001,第一更新模块1002和第二更新模块1003。
获取模块1001,用于获取深度域速度模型,该深度域速度模型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由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每个层位上至少一个位置的速度构成的初始深度域速度场,第二区域的层位的变形程度强于第一区域的层位的变形程度;
第一更新模块1002,用于当接收到针对第一区域的第一速度更新指令时,对第一区域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第一深度域速度场,对第一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第一深度域数据体;
第二更新模块1003,用于当接收到针对第二区域的第二速度更新指令时,对第二区域中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第二深度域速度场,对第二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第二深度域数据体;
其中,第二速度更新指令在用户确定第一区域中的共反射点CRP道集被拉平时触发。
可选地,获取模块1001包括:
划分子模块,用于按照时间域地质模型中每个层位的变形程度,将时间域地质模型划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填充子模块,用于将初始时间域速度场填充至时间域地质模型中,得到时间域速度模型;
转换子模块,用于对时间域速度模型进行时深转换,得到深度域速度模型。
可选地,第一更新模块1002包括:
拾取子模块,用于对于第一区域的每个层位上的任一指定速度,通过第一预设方式拾取该指定速度当前所处位置的深度域速度谱,将该深度域速度谱中的速度作为该指定速度对应的速度残差,该第一预设方式至少包括垂向速度分析、均方根速度扫描、沿层层析中的一种;
计算子模块,用于计算该指定速度与该指定速度对应的速度残差的和值,将该和值作为该指定速度更新后的第一速度。
可选地,第一更新模块1002包括:
循环更新子模块,用于每次接收到第一速度更新指令时,对第一区域当前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深度域速度场,并对该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深度域数据体;
该循环更新子模块,还用于在用户确定该深度域数据体中第一区域的CRP道集未拉平时,接收下一个第一速度更新指令,继续进行速度更新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深度域数据体,直至当前的深度域数据体中第一区域的CRP道集拉平时,将当前的深度域数据体作为第一深度域数据体。
可选地,第一更新模块1002包括:
循环更新子模块,用于当接收到针对第一区域中第一个层位的速度更新指令时,对第一区域中第一个层位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深度域速度场,并对该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深度域数据体;
该循环更新子模块,还用于在用户确定该深度域数据体中的当前层位的CRP道集拉平时,接收针对第一区域中下一个层位的速度更新指令,继续对下一个层位进行速度更新和叠前深度偏移,直到对第一区域中最后一个层位进行速度更新和叠前深度偏移后,得到第一深度域数据体。
可选地,第二更新模块1003包括:
拾取子模块,用于对于第二区域的每个层位的任一指定速度,通过第一预设方式拾取该指定速度当前所处位置的深度域速度谱,将该深度域速度谱中的速度作为该指定速度对应的速度残差,该第一预设方式至少包括垂向速度分析、均方根速度扫描、沿层层析中的一种;
计算子模块,用于计算该指定速度与该指定速度对应的速度残差的和值,作为该指定速度更新后的第二速度;
该拾取子模块,还用于通过第二预设方式拾取该第二速度当前所处位置的深度域速度谱,将该深度域速度谱中的速度作为该第二速度对应的速度残差,该第二预设方式至少包括网格层析;
该计算子模块,还用于计算该第二速度和该第二速度对应的速度残差之间的和值,将该和值作为该第二速度更新后的第三速度。
可选地,第二更新模块1003包括:
循环更新子模块,用于每次接收到第二速度更新指令时,对第二区域当前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深度域速度场,并对该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深度域数据体;
该循环更新子模块,还用于在用户确定该深度域数据体中第二区域的CRP道集未拉平时,接收下一个第二速度更新指令,继续进行速度更新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深度域数据体,直至当前的深度域数据体中第二区域的CRP道集拉平时,将当前的深度域数据体作为第二深度域数据体。
可选地,第二更新模块1003包括:
循环更新子模块,用于第当接收到针对第二区域中第一个层位的速度更新指令时,对第二区域中第一个层位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深度域速度场,并对该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深度域数据体;
该循环更新子模块,还用于在用户确定该深度域数据体中的当前层位的CRP道集拉平时,接收针对第二区域中下一个层位的速度更新指令,继续对下一个层位进行速度更新和叠前深度偏移,直到对第二区域中最后一个层位进行速度更新和叠前深度偏移后,得到第二深度域数据体。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
叠前深度偏移模块,对初始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初始深度域数据体;
其中,第一更新指令在用户确定初始深度域数据体中第一区域的CRP道集未拉平时触发。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先获取深度域速度模型,当接收到针对深度域速度模型中第一区域的第一速度更新指令时,对第一区域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第一深度域速度场,对第一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第一深度域数据体;当接收到针对深度域速度模型中第二区域的第二速度更新指令时,对第二区域中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第二深度域速度场,对第二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第二深度域数据体。这样,考虑到了不同地区不同的层位的变形程度对于深度域速度场的影响,按照层位的不同变形程度划分区域,对不同区域的速度分别进行更新,以进行差异化处理,从而使得建立的深度域速度场能够更准确,得到更加符合真实的层位变形程度的深度域数据体。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生成深度域数据体的装置在生成深度域数据体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生成深度域数据体的装置与生成深度域数据体的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图1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分析设备1100的结构框图。该分析设备1100可因配置或性能不同而产生比较大的差异,可以包括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s,CPU)1101、存储器1102和显示器1103。
其中,该存储器1102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该处理器1101用于加载并执行所述至少一条指令以实现上述生成深度域数据体的方法的步骤,该显示器1103用于在上述生成深度域数据体的方法中进行数据显示。当然,该分析设备1100还可以具有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键盘以及输入输出接口等部件,以便进行输入输出,该分析设备1100还可以包括其他用于实现设备功能的部件,在此不做赘述。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上述指令可由上述分析设备中的处理器执行以完成上述实施例中的生成深度域数据体的方法。例如,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0)

1.一种生成深度域数据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深度域速度模型,所述深度域速度模型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由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中每个层位上至少一个位置的速度构成的初始深度域速度场,所述第二区域的层位的变形程度强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层位的变形程度;
当接收到针对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一速度更新指令时,对所述第一区域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第一深度域速度场,对所述第一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第一深度域数据体;
当接收到针对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二速度更新指令时,对所述第二区域中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第二深度域速度场,对所述第二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第二深度域数据体;
其中,所述第二速度更新指令在用户确定所述第一区域中的共反射点CRP道集被拉平时触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深度域速度模型,包括:
按照时间域地质模型中每个层位的变形程度,将所述时间域地质模型划分为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
将初始时间域速度场填充至所述时间域地质模型中,得到时间域速度模型;
对所述时间域速度模型进行时深转换,得到所述深度域速度模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区域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第一深度域速度场,包括:
对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每个层位上的任一指定速度,通过第一预设方式拾取所述指定速度当前所处位置的深度域速度谱,将所述深度域速度谱中的速度作为所述指定速度对应的速度残差,所述第一预设方式至少包括垂向速度分析、均方根速度扫描、沿层层析中的一种;
计算所述指定速度与所述指定速度对应的速度残差的和值,将所述和值作为所述指定速度更新后的第一速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接收到针对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一速度更新指令时,对所述第一区域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第一深度域速度场,对所述第一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第一深度域数据体,包括:
每次接收到所述第一速度更新指令时,对所述第一区域当前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深度域速度场,并对所述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深度域数据体;
在用户确定所述深度域数据体中所述第一区域的CRP道集未拉平时,接收下一个所述第一速度更新指令,继续进行速度更新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深度域数据体,直至当前的深度域数据体中所述第一区域的CRP道集拉平时,将所述当前的深度域数据体作为所述第一深度域数据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接收到针对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一速度更新指令时,对所述第一区域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第一深度域速度场,对所述第一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第一深度域数据体,包括:
当接收到针对所述第一区域中第一个层位的速度更新指令时,对所述第一区域中第一个层位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深度域速度场,并对所述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深度域数据体;
在用户确定所述深度域数据体中的所述当前层位的CRP道集拉平时,接收针对所述第一区域中下一个层位的速度更新指令,继续对所述下一个层位进行速度更新和叠前深度偏移,直到对所述第一区域中最后一个层位进行速度更新和叠前深度偏移后,得到所述第一深度域数据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二区域中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第二深度域速度场,包括:
对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每个层位的任一指定速度,通过第一预设方式拾取所述指定速度当前所处位置的深度域速度谱,将所述深度域速度谱中的速度作为所述指定速度对应的速度残差,所述第一预设方式至少包括垂向速度分析、均方根速度扫描、沿层层析中的一种;
计算所述指定速度与所述指定速度对应的速度残差的和值,作为所述指定速度更新后的第二速度;
通过第二预设方式拾取所述第二速度当前所处位置的深度域速度谱,将所述深度域速度谱中的速度作为所述第二速度对应的速度残差,所述第二预设方式至少包括网格层析;
计算所述第二速度和所述第二速度对应的速度残差之间的和值,将所述和值作为所述第二速度更新后的第三速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接收到针对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二速度更新指令时,对所述第二区域中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第二深度域速度场,对所述第二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第二深度域数据体,包括:
每次接收到所述第二速度更新指令时,对所述第二区域当前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深度域速度场,并对所述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深度域数据体;
在用户确定所述深度域数据体中所述第二区域的CRP道集未拉平时,接收下一个所述第二速度更新指令,继续进行速度更新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深度域数据体,直至当前的深度域数据体中所述第二区域的CRP道集拉平时,将所述当前的深度域数据体作为所述第二深度域数据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接收到针对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二速度更新指令时,对所述第二区域中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第二深度域速度场,对所述第二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第二深度域数据体,包括:
当接收到针对所述第二区域中第一个层位的速度更新指令时,对所述第二区域中第一个层位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深度域速度场,并对所述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深度域数据体;
在用户确定所述深度域数据体中的所述当前层位的CRP道集拉平时,接收针对所述第二区域中下一个层位的速度更新指令,继续对所述下一个层位进行速度更新和叠前深度偏移,直到对所述第二区域中最后一个层位进行速度更新和叠前深度偏移后,得到所述第二深度域数据体。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接收到针对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一速度更新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初始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初始深度域数据体;
其中,所述第一更新指令在用户确定所述初始深度域数据体中所述第一区域的CRP道集未拉平时触发。
10.一种生成深度域数据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深度域速度模型,所述深度域速度模型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由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中每个层位上至少一个位置的速度构成的初始深度域速度场,所述第二区域的层位的变形程度强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层位的变形程度;
第一更新模块,用于当接收到针对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一速度更新指令时,对所述第一区域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第一深度域速度场,对所述第一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第一深度域数据体;
第二更新模块,用于当接收到针对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二速度更新指令时,对所述第二区域中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第二深度域速度场,对所述第二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第二深度域数据体;
其中,所述第二速度更新指令在用户确定所述第一区域中的共反射点CRP道集被拉平时触发。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划分子模块,用于按照时间域地质模型中每个层位的变形程度,将所述时间域地质模型划分为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
填充子模块,用于将初始时间域速度场填充至所述时间域地质模型中,得到时间域速度模型;
转换子模块,用于对所述时间域速度模型进行时深转换,得到所述深度域速度模型。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更新模块包括:
拾取子模块,用于对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每个层位上的任一指定速度,通过第一预设方式拾取所述指定速度当前所处位置的深度域速度谱,将所述深度域速度谱中的速度作为所述指定速度对应的速度残差,所述第一预设方式至少包括垂向速度分析、均方根速度扫描、沿层层析中的一种;
计算子模块,用于计算所述指定速度与所述指定速度对应的速度残差的和值,将所述和值作为所述指定速度更新后的第一速度。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更新模块包括:
循环更新子模块,用于每次接收到所述第一速度更新指令时,对所述第一区域当前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深度域速度场,并对所述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深度域数据体;
所述循环更新子模块,还用于在用户确定所述深度域数据体中所述第一区域的CRP道集未拉平时,接收下一个所述第一速度更新指令,继续进行速度更新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深度域数据体,直至当前的深度域数据体中所述第一区域的CRP道集拉平时,将所述当前的深度域数据体作为所述第一深度域数据体。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更新模块包括:
循环更新子模块,用于当接收到针对所述第一区域中第一个层位的速度更新指令时,对所述第一区域中第一个层位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深度域速度场,并对所述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深度域数据体;
所述循环更新子模块,还用于在用户确定所述深度域数据体中的所述当前层位的CRP道集拉平时,接收针对所述第一区域中下一个层位的速度更新指令,继续对所述下一个层位进行速度更新和叠前深度偏移,直到对所述第一区域中最后一个层位进行速度更新和叠前深度偏移后,得到所述第一深度域数据体。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更新模块包括:
拾取子模块,用于对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每个层位的任一指定速度,通过第一预设方式拾取所述指定速度当前所处位置的深度域速度谱,将所述深度域速度谱中的速度作为所述指定速度对应的速度残差,所述第一预设方式至少包括垂向速度分析、均方根速度扫描、沿层层析中的一种;
计算子模块,用于计算所述指定速度与所述指定速度对应的速度残差的和值,作为所述指定速度更新后的第二速度;
所述拾取子模块,还用于通过第二预设方式拾取所述第二速度当前所处位置的深度域速度谱,将所述深度域速度谱中的速度作为所述第二速度对应的速度残差,所述第二预设方式至少包括网格层析;
所述计算子模块,还用于计算所述第二速度和所述第二速度对应的速度残差之间的和值,将所述和值作为所述第二速度更新后的第三速度。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更新模块包括:
循环更新子模块,用于每次接收到所述第二速度更新指令时,对所述第二区域当前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深度域速度场,并对所述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深度域数据体;
所述循环更新子模块,还用于在用户确定所述深度域数据体中所述第二区域的CRP道集未拉平时,接收下一个所述第二速度更新指令,继续进行速度更新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深度域数据体,直至当前的深度域数据体中所述第二区域的CRP道集拉平时,将所述当前的深度域数据体作为所述第二深度域数据体。
17.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更新模块包括:
循环更新子模块,用于当接收到针对所述第二区域中第一个层位的速度更新指令时,对所述第二区域中第一个层位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深度域速度场,并对所述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深度域数据体;
所述循环更新子模块,还用于在用户确定所述深度域数据体中的所述当前层位的CRP道集拉平时,接收针对所述第二区域中下一个层位的速度更新指令,继续对所述下一个层位进行速度更新和叠前深度偏移,直到对所述第二区域中最后一个层位进行速度更新和叠前深度偏移后,得到所述第二深度域数据体。
18.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叠前深度偏移模块,用于对所述初始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初始深度域数据体;
其中,所述第一更新指令在用户确定所述初始深度域数据体中所述第一区域的CRP道集未拉平时触发。
19.一种生成深度域数据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权利要求1-9所述的任一项方法的步骤。
2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9所述的任一项方法的步骤。
CN201811157402.7A 2018-09-30 2018-09-30 生成深度域数据体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1885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57402.7A CN109188513B (zh) 2018-09-30 2018-09-30 生成深度域数据体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57402.7A CN109188513B (zh) 2018-09-30 2018-09-30 生成深度域数据体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88513A true CN109188513A (zh) 2019-01-11
CN109188513B CN109188513B (zh) 2020-03-10

Family

ID=64946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57402.7A Active CN109188513B (zh) 2018-09-30 2018-09-30 生成深度域数据体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8851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17461A (zh) * 2019-03-04 2019-06-2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侏罗系地层及基岩成像质量的方法及装置
CN111624649A (zh) * 2020-06-05 2020-09-04 中油奥博(成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零偏移距vsp建立横向变速层速度模型的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41815A1 (en) * 2002-08-27 2004-03-04 Conoco Inc. Method of building and updating an anisotropic velocity model for depth imaging of seismic data
US20040220743A1 (en) * 2003-04-30 2004-11-04 Conocophillips Company Method for determining shear-wave velocity model for depth migration of mode-converted data
CN102901985A (zh) * 2011-07-25 2013-01-3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起伏地表的深度域层速度修正方法
CN104360385A (zh) * 2014-11-26 2015-02-18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结合地震地质认识综合建立初始深度层速度模型的方法
CN104459782A (zh) * 2014-12-10 2015-03-2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薄层的沿层层析反演地震速度建模方法以及建模单元
CN104536043A (zh) * 2014-12-26 2015-04-2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深度域整体速度模型融合方法及装置
CN104570088A (zh) * 2013-10-29 2015-04-2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进行多方位层析速度建模方法
CN104950330A (zh) * 2014-03-25 2015-09-3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气顶油藏深度域成像的速度建模方法及系统
CN105182409A (zh) * 2015-08-31 2015-12-2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速度模型建立方法
CN105386756A (zh) * 2014-09-04 2016-03-0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应变量计算脆性地层孔隙度的方法
WO2016064483A1 (en) * 2014-10-24 2016-04-28 Landmark Graphics Corporation Structure tensor constrained tomographic velocity analysis
CN105974479A (zh) * 2016-06-30 2016-09-28 恒泰艾普(北京)能源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Gpu空间网格体的层析2d/3d各向异性深度域速度建模方法
CN106950598A (zh) * 2017-03-27 2017-07-14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一种偏移速度场可靠性评价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41815A1 (en) * 2002-08-27 2004-03-04 Conoco Inc. Method of building and updating an anisotropic velocity model for depth imaging of seismic data
US20040220743A1 (en) * 2003-04-30 2004-11-04 Conocophillips Company Method for determining shear-wave velocity model for depth migration of mode-converted data
CN102901985A (zh) * 2011-07-25 2013-01-3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起伏地表的深度域层速度修正方法
CN104570088A (zh) * 2013-10-29 2015-04-2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进行多方位层析速度建模方法
CN104950330A (zh) * 2014-03-25 2015-09-3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气顶油藏深度域成像的速度建模方法及系统
CN105386756A (zh) * 2014-09-04 2016-03-0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应变量计算脆性地层孔隙度的方法
WO2016064483A1 (en) * 2014-10-24 2016-04-28 Landmark Graphics Corporation Structure tensor constrained tomographic velocity analysis
CN104360385A (zh) * 2014-11-26 2015-02-18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结合地震地质认识综合建立初始深度层速度模型的方法
CN104459782A (zh) * 2014-12-10 2015-03-2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薄层的沿层层析反演地震速度建模方法以及建模单元
CN104536043A (zh) * 2014-12-26 2015-04-2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深度域整体速度模型融合方法及装置
CN105182409A (zh) * 2015-08-31 2015-12-2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速度模型建立方法
CN105974479A (zh) * 2016-06-30 2016-09-28 恒泰艾普(北京)能源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Gpu空间网格体的层析2d/3d各向异性深度域速度建模方法
CN106950598A (zh) * 2017-03-27 2017-07-14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一种偏移速度场可靠性评价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CHNEDER W A.: ""Intergral formation for migration in two and three dimension"", 《GEOPHYSICSS》 *
罗勇 等: ""复杂构造地震叠前深度偏移速度模型构建及效果"", 《新疆石油地质》 *
陈骁 等: "叠前深度偏移在复杂构造成像研究中的应用", 《地质勘探》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17461A (zh) * 2019-03-04 2019-06-2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侏罗系地层及基岩成像质量的方法及装置
CN111624649A (zh) * 2020-06-05 2020-09-04 中油奥博(成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零偏移距vsp建立横向变速层速度模型的方法和装置
CN111624649B (zh) * 2020-06-05 2022-05-20 中油奥博(成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零偏移距vsp建立横向变速层速度模型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88513B (zh) 2020-03-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76459B2 (en) Final statics calculation for automated near surface analysis
CN107272062B (zh) 一种数据驱动的地下介质q场估计方法
CN108445538B (zh) 基于反射地震资料建立深度域层q模型的方法和系统
CN104570076A (zh) 一种基于二分法的地震波初至自动拾取方法
CN108196305A (zh) 一种山地静校正方法
CN109188513A (zh) 生成深度域数据体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GB2438306A (en) Method for sub-salt migration velocity analysis
CN111123359B (zh) 随钻测井与地层格架约束的井周地震成像探测方法及装置
CN108845355A (zh) 地震偏移成像方法及装置
CN106772593A (zh) 绕射波的成像方法及装置
CN109884700B (zh) 多信息融合地震速度建模方法
CN107942379A (zh) 一种提高复杂断块速度模型精度的方法
CN105301638B (zh) 一种提取风化层底界面的方法和装置
CN107102379A (zh) 一种基于多属性反演进行煤层底板富水性预测的方法
CN111208558B (zh) 超深低幅度三维地质构造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13156509A (zh) 基于饱和介质精确Zeoppritz方程的地震振幅反演方法及系统
CN112444859A (zh) 协同异变蚂蚁体的页岩储层断裂识别方法及系统
US20230228894A1 (en) Target-oriented seismic acquisi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medium and device
CN109188516A (zh) Radon域能量扫描叠加的微地震事件定位方法
CN109725354A (zh) 各向异性速度建模方法及系统
CN105425290B (zh) 一种叠前时间偏移的方法及装置
CN111142159B (zh) 中深层异常体地震速度建模方法及系统
CN110824555B (zh) 地震能量均衡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946742A (zh) 一种拾取精确叠加速度谱的方法
CN112147700A (zh) 速度异常区的低频模型构建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