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83776A - 一种新型增湿加sddc桩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增湿加sddc桩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83776A
CN109183776A CN201811242649.9A CN201811242649A CN109183776A CN 109183776 A CN109183776 A CN 109183776A CN 201811242649 A CN201811242649 A CN 201811242649A CN 109183776 A CN109183776 A CN 1091837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mension table
field
sddc
instruction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4264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贵兴
张生统
吕全义
柳建龙
申东阳
杨志龙
郑茂盛
徐向星
方彩霞
牟峰
段清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hydro Engineering Bureau 4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hydro Engineering Bureau 4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hydro Engineering Bureau 4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hydro Engineering Bureau 4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4264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83776A/zh
Publication of CN1091837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837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00Improving or preserving soil or rock, e.g. preserving permafrost soil
    • E02D3/02Improving by compacting
    • E02D3/08Improving by compacting by inserting stones or lost bodies, e.g. compaction piles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基夯实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增湿加SDDC桩的方法,确定柱间距:桩间距2.6m、2.8m、3.0m,成孔直径1.2m;布置注水孔:对SDDC桩进行引孔,夯填;确定桩位,桩周围均匀布置注水孔,直径0.2m,距离桩中心1.5m;进行注水增湿:SDDC桩间距3.0m,注水孔深度7.3m;桩间距2.8m,注水孔深度7.3m、注水量1.95m3/孔;桩间距2.6m,注水孔深度7.4m、注水量1.67m3/孔;进行夯击。本发明可防止注水孔壁坍塌造成下部注水不均,根据渗透速度可灵活调整水流量,避免水分蒸发浪费,损耗小,操作简便,省人工,增湿效果好、施工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增湿加SDDC桩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基夯实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增湿加SDDC桩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业内常用的现有技术是这样的:
孔内深层强夯法,简称DDC工法(Down-hole Dynamic Compaction),是一种深层地基处理方法。该方法先成孔至预定深度,然后自下而上分层填料分层夯实,以高动能、超压强、强挤密的特点,形成高承载力的密实桩体和强力挤密的桩间土。DDC工法桩锤呈尖锥杆状或橄榄状,经过设备更新,地基处理深度已超过40m。
现有技术易出现注水孔壁坍塌造成下部注水不均,不能灵活调整水流量,水分蒸发浪费大,损耗大,操作复杂,浪费人工,增湿效果差、施工效率低。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现有技术易出现注水孔壁坍塌造成下部注水不均,不能灵活调整水流量,水分蒸发浪费大,损耗大,操作复杂,浪费人工,增湿效果差、施工效率低。
现有技术中,对于施工过程监测差,造成SDDC桩施工效果差,桩身、桩间湿密度、含水率不能保证施工质量的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增湿加SDDC桩的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增湿加SDDC桩的方法:
步骤一:确定柱间距:桩间距2.6m、2.8m、3.0m,成孔直径1.2m;
步骤二:布置注水孔:SDDC桩施工采用直径1.2m旋挖钻进行引孔,夯填;确定桩位,在桩周围均匀布置注水孔,直径0.2m,距离桩中心1.5m;
步骤三:进行注水增湿:SDDC桩间距3.0m,注水孔深度7.3m、注水量2.23m3/孔;SDDC桩间距2.8m,注水孔深度7.3m、注水量1.95m3/孔;SDDC桩间距2.6m,注水孔深度7.4m、注水量1.67m3/孔;
步骤四:对SDDC桩进行夯击,采用旋挖钻进行引孔,孔径为1.2m,布孔方式采用正三角形布置;夯锤提升高度10m,夯沉后孔底高程升高度小于1m,最后成桩直径1.7m。
进一步,步骤一中,桩间距按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提供公式计算:
其中:S—桩孔间中心距离(m);
d—桩孔直径(m);
—桩间土经成孔挤密后的平均挤密系数,对重要工程不应小于0.93,对一般工程不应小于0.90;
ρdmax—桩间土的最大干密度(g/cm3);
ρd—地基处理前土的平均干密度(g/cm3)。
桩直径取1.2m,挤密系数取0.93,对现场土进行检测,取ρdmax=1.74g/cm3,地勘报告中ρd=1.33g/cm3;经过计算S=2.7m;因此,桩间距选择2.6m、2.8m、3.0m,成孔直径1.2m。
进一步,步骤二中,注水孔采用螺旋钻成孔,直径0.2m,距离桩中心1.5m。
进一步,步骤三中,注水增湿注水孔完成后,采用专门的管道系统和设备将低压水送到增湿区域后,通过注水管将水注入注水孔底部,自下而上直至水平面达到孔口,边渗透边补水,直至完成注水量。
进一步,步骤四中,每个孔深8m,夯后8.6-9m,每孔需填土18-20次。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所述新型增湿加SDDC桩的方法处理的地基。
本发明的另一目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增湿加SDDC桩检测系统包括:
注水检测单元,用于注水完成后进行含水率检测;
夯填过程监测单元,用于监测先进行引孔,布孔方式采用正三角形布置;先将含水率达到最佳含水率的土料填入孔内进行夯击,夯击过程中对填料夯实挤密,并对桩间距土进行挤密的过程;并对桩体夯击过程中进行监测;
夯击过程监测单元,用于监测每个孔的每次填料夯击次数,并进行统计;
计算机,用于接收注水检测单元、夯填过程监测单元、夯击过程监测单元监测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进行显示。
本发明的另一目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增湿加SDDC桩检测方法包括:
通过注水检测单元对注水完成后进行含水率检测;
通过夯填过程监测单元对桩体夯击过程中进行监测;
通过夯击过程监测单元于监测每个孔的每次填料夯击次数,并进行统计;
通过计算机于接收注水检测单元、夯填过程监测单元、夯击过程监测单元监测的含水率、湿陷性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进行显示;对于异常数据进行报警;
注水检测单元集成多个含水率感应器;夯填过程监测单元集成有多个监测器;夯击过程监测单元集成有多个夯击监测器;
计算机对接收注水检测单元、夯填过程监测单元、夯击过程监测单元监测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中,计算机通过集成的时序控制模块由程序控制器获取指令,根据所述指令产生指令执行周期,将所述指令执行周期向状态信号模块发送;
状态信号模块接收所述时序控制模块发送的指令执行周期,根据所述指令执行周期指示所述指令执行时所处的时钟周期,所述指令执行周期包括至少两个时钟周期;
时序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状态信号模块指示的所述指令执行时所处的时钟周期,在所述指令执行时所处的倒数第二个时钟周期向所述程序存储器发送读取下一条指令的控制信号,以及在所述指令执行时所处的最后一个时钟周期从所述程序控制器读取下一条指令;
时序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指令产生时序控制信号,将所述时序控制信号向读写控制模块和运算模块发送;
所述读写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时序控制信号,从数据存储器读取数据或者向数据存储器写入数据;
所述运算模块根据所述时序控制信号,对从数据存储器读取的数据进行处理;
所述时序控制模块在所述下一条指令执行时所处的第一个时钟周期产生时序控制信号,将所述时序控制信号向所述读写控制模块和运算模块发送;
中断定时模块根据所述状态信号模块指示的所述指令执行时所处的时钟周期,在所述指令执行时所处的最后一个时钟周期进行中断仲裁,当具有所响应的中断时,在所述下一条指令执行时所处的倒数第二个时钟周期,控制所述时序控制模块暂停从所述程序控制器读取指令;
所述时序控制模块在复位期间将所述指令执行周期设置为包括两个时钟周期;
程序控制器控制指令的方法包括:
接收维护更新指令;
根据所述维护更新指令获取用户身份信息以及需要维护更新的维度表的维度表信息;
根据所述维度表信息获取预先设置的维度表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维度表配置信息中带有所述需要维护更新的维度表所在的源数据库、所述维度表需要同步的目的数据库以及维度表操作权限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身份信息以及所述维度表操作权限信息,判断所述用户身份信息是否满足所述维度表操作权限信息;
若所述用户身份信息满足所述维度表操作权限信息,对所述需要维护更新的维度表进行更新操作;
将进行更新操作后的维度表同步到所述目的数据库;
所述维度表操作权限信息包括:具有维度表操作权限的用户身份标识;
所述判断所述用户身份信息是否满足所述维度表操作权限信息,包括:
判断所述用户身份信息是否在所述具有维度表操作权限的用户身份标识中;
所述维护更新指令为增加内容指令、更改内容指令或删除内容指令;
在对所述需要维护更新的维度表进行更新操作之前,包括:
根据所述维护更新指令,确定需要维护更新的字段,并获取到所述需要维护更新的字段标识;
根据所述字段标识以及所述维度表配置信息获取到预先设置的字段配置信息;其中,所述字段配置信息包括所述字段的字段内容排序规则、字段次序信息、字段限制条件;
若所述维护更新指令为增加内容指令,所述对所述需要维护更新的维度表进行更新操作,包括:
获取所述增加内容指令对应的批量数据内容;
根据所述批量数据内容,在所述维度表中的一个或多个字段中增加字段内容;
根据所述字段内容排序规则,将所述字段内容进行排序;
根据所述字段次序信息,将维度表中的各个字段进行排序;
若所述维护更新指令为更改内容指令,所述对所述需要维护更新的维度表进行更新操作,包括:
获取所述更改内容指令对应的批量数据内容;
根据所述批量数据内容,在所述维度表中的一个或多个字段中更改字段内容;
若所述维护更新指令为删除内容指令,所述对所述需要维护更新的维度表进行更新操作,包括:
在所述维度表中的一个或多个字段中删除字段内容;
还包括:
判断所述增加字段内容、更改字段内容或者删除字段内容之后的各字段是否满足所述字段限制条件;
若有字段不满足所述字段限制条件,生成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不满足所述字段限制条件的字段数,并提示不满足所述字段限制条件的字段相关信息;所述字段相关信息包括所述字段的所述字段标识或者字段名称。
本发明的另一目在于提供一种实现所述新型增湿加SDDC桩检测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本发明的另一目在于提供一种实现所述新型增湿加SDDC桩检测方法的信息数据处理终端。
本发明的另一目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所述的新型增湿加SDDC桩检测方法。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增湿加SDDC桩的方法,注水的水流由分支管流进注水管,在一定的工作压力下注入土壤;以一个恒定的低流量在土壤中以非饱和流的形式在向四周渗透;本发明可防止注水孔壁坍塌造成下部注水不均,根据渗透速度可灵活调整水流量,且避免水分蒸发浪费,损耗小,操作简便,省人工,增湿效果好、施工效率高。
如图5所示,从湿密度变化来看,注水+桩距2.6m试验1-8m范围内桩身、桩间湿密度均大于1.75g/cm3,并且湿密度变化幅度较小,曲线变化稳定,1m-2m范围内由于距离地面较近,夯击时夯锤不稳定,致使桩间1m、2m湿密度为1.80g/cm3、1.75g/cm3。注水+桩距2.8m试验1-5m范围内湿密度大于1.8g/cm3,6m、8m桩间湿密度为1.7g/cm3、1.63g/cm3,桩身、桩间湿密度变化较明显;注水+桩距3.0m试验桩身湿密度大于1.8g/cm3,桩间湿密度1.59-1.77g/cm3,,桩身、桩间湿密度变化明显。桩距3.0m不注水桩间桩身湿密度相差较大,差值最大值为0.66/cm3
如图6所示,从干密度变化来看,注水+桩距2.6m试验1-8m范围内桩身、桩间干密度均大于1.6g/cm3,1m-2m范围内由于湿密度较小,桩间1m、2m干密度为1.59g/cm3、1.6g/cm3,桩身、桩间干密度总体变化幅度较小;注水+桩距2.8m试验1-5m范围内干密度大于1.6g/cm3,6m、8m桩间干密度为1.52g/cm3、1.47g/cm3,桩身、桩间总体干密度变化较明显;注水+桩距3.0m试验桩身干密度大于1.47g/cm3,最大值为1.8g/cm3,桩身、桩间干密度总体变化明显。桩距3.0m不注水桩间桩身干密度相差较大,差值最大值为0.5g/cm3
如图7-图8所示,从含水率、湿陷性系数变化来看,注水+桩距2.6m试验平均含水率为14.29%,8m以内湿陷性全部消除,且只有1m桩间湿陷性系数为0.004,其余部位无论桩身、桩间湿陷系数均小于0.002。注水+桩距2.8m试验平均含水率为12.25%,8m以内湿陷性全部消除,但随深度变化不稳定。注水+桩距3.0m试验平均含水率为11.05%,8m以内湿陷性全部消除,其中桩身4m、桩身5m、桩间5m、桩身6m湿陷系数为0.002,其余部位湿陷系数大于0.002,湿陷系数变化不稳定。桩距3.0m不注水未消除湿陷性。
本发明提供的新型增湿加SDDC桩检测方法中,注水检测单元,用于注水完成后进行含水率检测;夯填过程监测单元,用于监测先进行引孔,布孔方式采用正三角形布置;先将含水率达到最佳含水率的土料填入孔内进行夯击,夯击过程中对填料夯实挤密,并对桩间距土进行挤密的过程;并对桩体夯击过程中进行监测;夯击过程监测单元,用于监测每个孔的每次填料夯击次数,并进行统计;计算机,用于接收注水检测单元、夯填过程监测单元、夯击过程监测单元监测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进行显示。计算机通过集成的时序控制模块由程序控制器获取指令,根据所述指令产生指令执行周期,将所述指令执行周期向状态信号模块发送;
状态信号模块接收所述时序控制模块发送的指令执行周期,根据所述指令执行周期指示所述指令执行时所处的时钟周期,所述指令执行周期包括至少两个时钟周期;
时序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状态信号模块指示的所述指令执行时所处的时钟周期,在所述指令执行时所处的倒数第二个时钟周期向所述程序存储器发送读取下一条指令的控制信号,以及在所述指令执行时所处的最后一个时钟周期从所述程序控制器读取下一条指令;等。上述方案的实施,保证了含水率、干密度、湿密度的指标达到设定的要求,保证了施工的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增湿加SDDC桩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桩间距2.6m注水孔布置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桩间距2.8m注水孔布置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桩间距3.0m注水孔布置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湿密度随深度变化曲线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干密度随深度变化曲线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含水率变化曲线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湿陷变化曲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增湿加SDDC桩的方法:
S101:确定柱间距:桩间距2.6m、2.8m、3.0m,成孔直径1.2m;
S102:布置注水孔:SDDC桩施工采用直径1.2m旋挖钻进行引孔,夯填;确定桩位,在桩周围均匀布置注水孔,直径0.2m,距离桩中心1.5m;
S103:进行注水增湿:SDDC桩间距3.0m,注水孔深度7.3m、注水量2.23m3/孔;SDDC桩间距2.8m,注水孔深度7.3m、注水量1.95m3/孔;SDDC桩间距2.6m,注水孔深度7.4m、注水量1.67m3/孔;
S104:对SDDC桩进行夯击,采用旋挖钻进行引孔,孔径为1.2m,布孔方式采用正三角形布置;夯锤提升高度10m,夯沉后孔底高程升高度小于1m,最后成桩直径1.7m。
步骤S101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桩间距按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提供公式计算:
其中:S—桩孔间中心距离(m);
d—桩孔直径(m);
—桩间土经成孔挤密后的平均挤密系数,对重要工程不应小于0.93,对一般工程不应小于0.90;
ρdmax—桩间土的最大干密度(g/cm3);
ρd—地基处理前土的平均干密度(g/cm3)。
桩直径取1.2m,挤密系数取0.93,对现场土进行检测,取ρdmax=1.74g/cm3,地勘报告中ρd=1.33g/cm3;经过计算S=2.7m;因此,桩间距选择2.6m、2.8m、3.0m,成孔直径1.2m。
步骤S102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注水孔采用螺旋钻成孔,直径0.2m,距离桩中心1.5m。
步骤S103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注水增湿注水孔完成后,采用专门的管道系统和设备将低压水送到增湿区域后,通过注水管将水注入注水孔底部,自下而上直至水平面达到孔口,边渗透边补水,直至完成注水量。
步骤S104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每个孔深8m,夯后8.6-9m,每孔需填土18-20次。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1、施工方案;
(1)确定柱间距:桩间距2.6m、2.8m、3.0m,成孔直径1.2m;
桩间距按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提供公式计算:
S—桩孔间中心距离(m);d—桩孔直径(m);—桩间土经成孔挤密后的平均挤密系数,对重要工程不应小于0.93,对一般工程不应小于0.90;ρdmax—桩间土的最大干密度(g/cm3);ρd地基处理前土的平均干密度(g/cm3)。
桩直径取1.2m,挤密系数取0.93,对现场土进行检测,取ρdmax=1.74g/cm3,地勘报告中ρd=1.33g/cm3。经过计算S=2.7m。因此桩间距选择2.6m、2.8m、3.0m,成孔直径1.2m。
(2)布置注水孔:
如图2-图4所示,SDDC桩施工采用直径1.2m旋挖钻进行引孔,夯填;确定桩位,在桩周围均匀布置注水孔,直径0.2m,距离桩中心1.5m;
(3)进行注水增湿:
注水孔深度:7.3m(SDDC桩间距3.0m);7.3m(SDDC桩间距2.8m);7.4m(SDDC桩间距2.6m)。
注水量:2.23m3/孔(SDDC桩间距3.0m);1.95m3/孔(SDDC桩间距2.8m);1.67m3/孔(SDDC桩间距2.6m)。
注水增湿注水孔完成后,采用专门的管道系统和设备将低压水送到增湿区域后,通过注水管将水注入注水孔底部,自下而上直至水平面达到孔口,边渗透边补水,直至完成设计要求注水量。水流由分支管流进注水管,在一定的工作压力下注入土壤。以一个恒定的低流量在土壤中以非饱和流的形式在向四周渗透。
①选取注水试验区。
②在试验区测量制图布孔,采用螺旋钻机成孔。
③根据注水点位置,划分注水小区,布置注水管网系统(水源、水泵、主管、控制阀门、流量计、支管、分支管、注水管等)。
④管网布置完成,每个小区分批次多孔同时注水。
⑤注水量检测控制,遵循“少食多餐”原则,全过程严格控制注水流量,并控制水头与孔口保持齐平,直至完成理论注水量。
⑥设计理论注水量完成,并在间歇期过后测定注水后地层土的含水率。
增湿管网,注水试验管网布置图中,注水孔深度、注水量、间歇时间等根据本工程土层渗透系数、天然含水率、最优含水率、增湿土体的体积及国家规范要求计算确定。如遇地质异常,根据试桩实际情况修改上述参数。
2、施工参数;
⑴桩间距:采用正三角形布点,夯点间距3.0m、2.8m、2.6m。
⑵成孔直径:1.2m,成孔深度:7.5m,平均成桩直径:1.7m。
⑶强夯能级:1000KNm。
⑷夯锤参数:重量10T,夯锤直径1.15m。
⑸夯击遍数:隔排跳桩,四遍完成。
⑹夯击次数:每次填料夯击4-5次,夯击后孔底高程升高小于1米即满足要求,如大于1米则增加夯击次数,直至达到不大于1米为止。
⑺填料含水率控制:最优含水率wop±2%。
⑻处理深度:8m。
3、检测注水效果;
在试验区注水完成7天后连续进行含水率检测,随机在距离注水孔0.5m,1.0m处进行取样测定含水情况,如表1所示。
表1:注水后含水动态监测表
4、夯填过程监测
SDDC桩施工过程中先采用旋挖钻进行引孔,孔径为1.2m,布孔方式采用正三角形布置。先将含水率达到最佳含水率的土料填入孔内进行夯击,夯击过程中对填料夯实挤密,并且橄榄状的锤夯击过程中向两侧挤密,夯锤提升高度10m,夯沉后孔底高程升高度小于1m,最后成桩直径1.7m,并对桩间距土进行挤密。现场对试验区内对桩间距2.6m、2.8m、3.0m桩体夯击过程中进行监测。
㈠由于施工区域内土料含水率较低,平均含水率6.5%,现场对夯填料含水率及时测定,小于最优含水率的及时进行增湿。
㈡夯击过程监测
夯距2.6m、2.8m、3.0mSDDC桩试验每组7根桩,正三角形布置,对每个孔的每次填料夯击次数,夯填次数进行统计。
表2:试桩记录表(桩距2.6m)
桩号:20 桩距2.6m 成孔深度:8.0m 夯后深度:8.6m
表3:试桩记录表(桩距2.8m)
桩号:12 桩距2.8m 成孔深度:8.1m 夯后深度:9.0m
序号 击数 深度 抬升高度 序号 击数 深度 抬升高度
1 4 8.5 0.5 11 6 3.8 0.6
2 4 8.0 0.5 12 6 3.5 0.3
3 5 7.6 0.4 13 6 3.0 0.5
4 6 7.2 0.5 14 6 2.4 0.6
5 6 6.7 0.5 15 6 2.2 0.2
6 6 6.2 0.5 16 6 1.8 0.4
7 6 5.7 0.3 17 6 1.4 0.4
8 6 5.4 0.6 18 6 0.8 0.6
9 6 4.8 0.4 19 5 0.6 收顶开始
10 6 4.4 0.6 20 3 收顶结束
表4:试桩记录表(桩距3.0m)
桩号:6 桩距3.0m 成孔深度:7.6m 夯后深度:8.7m
在夯填过程中每次填土量一定,每填一次土夯击击数4-6击,抬升高度均小于1m,因此确定夯击击数为4-6击。
每个孔深8m,夯后8.6-9m,每孔需填土18-20次。
5、结果;
如图5所示,从湿密度变化来看,注水+桩距2.6m试验1-8m范围内桩身、桩间湿密度均大于1.75g/cm3,并且湿密度变化幅度较小,曲线变化稳定,1m-2m范围内由于距离地面较近,夯击时夯锤不稳定,致使桩间1m、2m湿密度为1.80g/cm3、1.75g/cm3。注水+桩距2.8m试验1-5m范围内湿密度大于1.8g/cm3,6m、8m桩间湿密度为1.7g/cm3、1.63g/cm3,桩身、桩间湿密度变化较明显;注水+桩距3.0m试验桩身湿密度大于1.8g/cm3,桩间湿密度1.59-1.77g/cm3,,桩身、桩间湿密度变化明显。桩距3.0m不注水桩间桩身湿密度相差较大,差值最大值为0.66/cm3
如图6所示,从干密度变化来看,注水+桩距2.6m试验1-8m范围内桩身、桩间干密度均大于1.6g/cm3,1m-2m范围内由于湿密度较小,桩间1m、2m干密度为1.59g/cm3、1.6g/cm3,桩身、桩间干密度总体变化幅度较小;注水+桩距2.8m试验1-5m范围内干密度大于1.6g/cm3,6m、8m桩间干密度为1.52g/cm3、1.47g/cm3,桩身、桩间总体干密度变化较明显;注水+桩距3.0m试验桩身干密度大于1.47g/cm3,最大值为1.8g/cm3,桩身、桩间干密度总体变化明显。桩距3.0m不注水桩间桩身干密度相差较大,差值最大值为0.5g/cm3
如图7-图8所示,从含水率、湿陷性系数变化来看,注水+桩距2.6m试验平均含水率为14.29%,8m以内湿陷性全部消除,且只有1m桩间湿陷性系数为0.004,其余部位无论桩身、桩间湿陷系数均小于0.002。注水+桩距2.8m试验平均含水率为12.25%,8m以内湿陷性全部消除,但随深度变化不稳定。注水+桩距3.0m试验平均含水率为11.05%,8m以内湿陷性全部消除,其中桩身4m、桩身5m、桩间5m、桩身6m湿陷系数为0.002,其余部位湿陷系数大于0.002,湿陷系数变化不稳定。桩距3.0m不注水未消除湿陷性。
下面结合具体分析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增湿加SDDC桩检测系统包括:
注水检测单元,用于注水完成后进行含水率检测;
夯填过程监测单元,用于监测先进行引孔,布孔方式采用正三角形布置;先将含水率达到最佳含水率的土料填入孔内进行夯击,夯击过程中对填料夯实挤密,并对桩间距土进行挤密的过程;并对桩体夯击过程中进行监测;
夯击过程监测单元,用于监测每个孔的每次填料夯击次数,并进行统计;
计算机,用于接收注水检测单元、夯填过程监测单元、夯击过程监测单元监测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进行显示。
本发明提供的新型增湿加SDDC桩检测方法包括:
通过注水检测单元对注水完成后进行含水率检测;
通过夯填过程监测单元对桩体夯击过程中进行监测;
通过夯击过程监测单元于监测每个孔的每次填料夯击次数,并进行统计;
通过计算机于接收注水检测单元、夯填过程监测单元、夯击过程监测单元监测的含水率、湿陷性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进行显示;对于异常数据进行报警;
注水检测单元集成多个含水率感应器;夯填过程监测单元集成有多个监测器;夯击过程监测单元集成有多个夯击监测器;
计算机对接收注水检测单元、夯填过程监测单元、夯击过程监测单元监测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中,计算机通过集成的时序控制模块由程序控制器获取指令,根据所述指令产生指令执行周期,将所述指令执行周期向状态信号模块发送;
状态信号模块接收所述时序控制模块发送的指令执行周期,根据所述指令执行周期指示所述指令执行时所处的时钟周期,所述指令执行周期包括至少两个时钟周期;
时序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状态信号模块指示的所述指令执行时所处的时钟周期,在所述指令执行时所处的倒数第二个时钟周期向所述程序存储器发送读取下一条指令的控制信号,以及在所述指令执行时所处的最后一个时钟周期从所述程序控制器读取下一条指令;
时序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指令产生时序控制信号,将所述时序控制信号向读写控制模块和运算模块发送;
所述读写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时序控制信号,从数据存储器读取数据或者向数据存储器写入数据;
所述运算模块根据所述时序控制信号,对从数据存储器读取的数据进行处理;
所述时序控制模块在所述下一条指令执行时所处的第一个时钟周期产生时序控制信号,将所述时序控制信号向所述读写控制模块和运算模块发送;
中断定时模块根据所述状态信号模块指示的所述指令执行时所处的时钟周期,在所述指令执行时所处的最后一个时钟周期进行中断仲裁,当具有所响应的中断时,在所述下一条指令执行时所处的倒数第二个时钟周期,控制所述时序控制模块暂停从所述程序控制器读取指令;
所述时序控制模块在复位期间将所述指令执行周期设置为包括两个时钟周期;
程序控制器控制指令的方法包括:
接收维护更新指令;
根据所述维护更新指令获取用户身份信息以及需要维护更新的维度表的维度表信息;
根据所述维度表信息获取预先设置的维度表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维度表配置信息中带有所述需要维护更新的维度表所在的源数据库、所述维度表需要同步的目的数据库以及维度表操作权限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身份信息以及所述维度表操作权限信息,判断所述用户身份信息是否满足所述维度表操作权限信息;
若所述用户身份信息满足所述维度表操作权限信息,对所述需要维护更新的维度表进行更新操作;
将进行更新操作后的维度表同步到所述目的数据库;
所述维度表操作权限信息包括:具有维度表操作权限的用户身份标识;
所述判断所述用户身份信息是否满足所述维度表操作权限信息,包括:
判断所述用户身份信息是否在所述具有维度表操作权限的用户身份标识中;
所述维护更新指令为增加内容指令、更改内容指令或删除内容指令;
在对所述需要维护更新的维度表进行更新操作之前,包括:
根据所述维护更新指令,确定需要维护更新的字段,并获取到所述需要维护更新的字段标识;
根据所述字段标识以及所述维度表配置信息获取到预先设置的字段配置信息;其中,所述字段配置信息包括所述字段的字段内容排序规则、字段次序信息、字段限制条件;
若所述维护更新指令为增加内容指令,所述对所述需要维护更新的维度表进行更新操作,包括:
获取所述增加内容指令对应的批量数据内容;
根据所述批量数据内容,在所述维度表中的一个或多个字段中增加字段内容;
根据所述字段内容排序规则,将所述字段内容进行排序;
根据所述字段次序信息,将维度表中的各个字段进行排序;
若所述维护更新指令为更改内容指令,所述对所述需要维护更新的维度表进行更新操作,包括:
获取所述更改内容指令对应的批量数据内容;
根据所述批量数据内容,在所述维度表中的一个或多个字段中更改字段内容;
若所述维护更新指令为删除内容指令,所述对所述需要维护更新的维度表进行更新操作,包括:
在所述维度表中的一个或多个字段中删除字段内容;
还包括:
判断所述增加字段内容、更改字段内容或者删除字段内容之后的各字段是否满足所述字段限制条件;
若有字段不满足所述字段限制条件,生成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不满足所述字段限制条件的字段数,并提示不满足所述字段限制条件的字段相关信息;所述字段相关信息包括所述字段的所述字段标识或者字段名称。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或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State Disk(SSD))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增湿加SDDC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增湿加SDDC桩的方法:
步骤一:确定柱间距;
步骤二:布置注水孔:引孔,夯填;确定桩位,在桩周围均匀布置注水孔;
步骤三:进行注水增湿;
步骤四:对SDDC桩进行夯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增湿加SDDC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注水增湿注水孔完成后,采用管道系统和设备将低压水送到增湿区域后,通过注水管将水注入注水孔底部,自下而上直至水平面达到孔口,边渗透边补水,直至完成注水量;
所述步骤四中,采用旋挖钻进行引孔,孔径为1.2m,布孔方式采用正三角形布置;夯锤提升高度10m,夯沉后孔底高程升高度小于1m,最后成桩直径1.7m;每个孔深8m,夯后8.6-9m,每孔需填土18-20次。
3.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增湿加SDDC桩的方法处理的地基。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增湿加SDDC桩的方法的新型增湿加SDDC桩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增湿加SDDC桩检测系统包括:
注水检测单元,用于注水完成后进行含水率检测;
夯填过程监测单元,用于监测先进行引孔,布孔方式采用正三角形布置;先将含水率达到最佳含水率的土料填入孔内进行夯击,夯击过程中对填料夯实挤密,并对桩间距土进行挤密的过程;并对桩体夯击过程中进行监测;
夯击过程监测单元,用于监测每个孔的每次填料夯击次数,并进行统计;
计算机,用于接收注水检测单元、夯填过程监测单元、夯击过程监测单元监测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进行显示。
5.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新型增湿加SDDC桩检测系统的新型增湿加SDDC桩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增湿加SDDC桩检测方法包括:
通过注水检测单元对注水完成后进行含水率检测;
通过夯填过程监测单元对桩体夯击过程中进行监测;
通过夯击过程监测单元于监测每个孔的每次填料夯击次数,并进行统计;
通过计算机于接收注水检测单元、夯填过程监测单元、夯击过程监测单元监测的含水率、湿陷性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进行显示;对于异常数据进行报警;
注水检测单元集成多个含水率感应器;夯填过程监测单元集成有多个监测器;夯击过程监测单元集成有多个夯击监测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增湿加SDDC桩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机对接收注水检测单元、夯填过程监测单元、夯击过程监测单元监测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中,计算机通过集成的时序控制模块由程序控制器获取指令,根据所述指令产生指令执行周期,将所述指令执行周期向状态信号模块发送;
状态信号模块接收所述时序控制模块发送的指令执行周期,根据所述指令执行周期指示所述指令执行时所处的时钟周期,所述指令执行周期包括至少两个时钟周期;
时序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状态信号模块指示的所述指令执行时所处的时钟周期,在所述指令执行时所处的倒数第二个时钟周期向所述程序存储器发送读取下一条指令的控制信号,以及在所述指令执行时所处的最后一个时钟周期从所述程序控制器读取下一条指令;
时序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指令产生时序控制信号,将所述时序控制信号向读写控制模块和运算模块发送;
所述读写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时序控制信号,从数据存储器读取数据或者向数据存储器写入数据;
所述运算模块根据所述时序控制信号,对从数据存储器读取的数据进行处理;
所述时序控制模块在所述下一条指令执行时所处的第一个时钟周期产生时序控制信号,将所述时序控制信号向所述读写控制模块和运算模块发送;
中断定时模块根据所述状态信号模块指示的所述指令执行时所处的时钟周期,在所述指令执行时所处的最后一个时钟周期进行中断仲裁,当具有所响应的中断时,在所述下一条指令执行时所处的倒数第二个时钟周期,控制所述时序控制模块暂停从所述程序控制器读取指令;
所述时序控制模块在复位期间将所述指令执行周期设置为包括两个时钟周期。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增湿加SDDC桩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程序控制器控制指令的方法包括:
接收维护更新指令;
根据所述维护更新指令获取用户身份信息以及需要维护更新的维度表的维度表信息;
根据所述维度表信息获取预先设置的维度表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维度表配置信息中带有所述需要维护更新的维度表所在的源数据库、所述维度表需要同步的目的数据库以及维度表操作权限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身份信息以及所述维度表操作权限信息,判断所述用户身份信息是否满足所述维度表操作权限信息;
若所述用户身份信息满足所述维度表操作权限信息,对所述需要维护更新的维度表进行更新操作;
将进行更新操作后的维度表同步到所述目的数据库;
所述维度表操作权限信息包括:具有维度表操作权限的用户身份标识;
所述判断所述用户身份信息是否满足所述维度表操作权限信息,包括:
判断所述用户身份信息是否在所述具有维度表操作权限的用户身份标识中;
所述维护更新指令为增加内容指令、更改内容指令或删除内容指令;
在对所述需要维护更新的维度表进行更新操作之前,包括:
根据所述维护更新指令,确定需要维护更新的字段,并获取到所述需要维护更新的字段标识;
根据所述字段标识以及所述维度表配置信息获取到预先设置的字段配置信息;其中,所述字段配置信息包括所述字段的字段内容排序规则、字段次序信息、字段限制条件;
若所述维护更新指令为增加内容指令,所述对所述需要维护更新的维度表进行更新操作,包括:
获取所述增加内容指令对应的批量数据内容;
根据所述批量数据内容,在所述维度表中的一个或多个字段中增加字段内容;
根据所述字段内容排序规则,将所述字段内容进行排序;
根据所述字段次序信息,将维度表中的各个字段进行排序;
若所述维护更新指令为更改内容指令,所述对所述需要维护更新的维度表进行更新操作,包括:
获取所述更改内容指令对应的批量数据内容;
根据所述批量数据内容,在所述维度表中的一个或多个字段中更改字段内容;
若所述维护更新指令为删除内容指令,所述对所述需要维护更新的维度表进行更新操作,包括:
在所述维度表中的一个或多个字段中删除字段内容;
还包括:
判断所述增加字段内容、更改字段内容或者删除字段内容之后的各字段是否满足所述字段限制条件;
若有字段不满足所述字段限制条件,生成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不满足所述字段限制条件的字段数,并提示不满足所述字段限制条件的字段相关信息;所述字段相关信息包括所述字段的所述字段标识或者字段名称。
8.一种实现权利要求5~7任意一项所述新型增湿加SDDC桩检测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9.一种实现权利要求5~7任意一项所述新型增湿加SDDC桩检测方法的信息数据处理终端。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5-7任意一项所述的新型增湿加SDDC桩检测方法。
CN201811242649.9A 2018-10-24 2018-10-24 一种新型增湿加sddc桩的方法 Pending CN1091837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42649.9A CN109183776A (zh) 2018-10-24 2018-10-24 一种新型增湿加sddc桩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42649.9A CN109183776A (zh) 2018-10-24 2018-10-24 一种新型增湿加sddc桩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83776A true CN109183776A (zh) 2019-01-11

Family

ID=64943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42649.9A Pending CN109183776A (zh) 2018-10-24 2018-10-24 一种新型增湿加sddc桩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83776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89193A (zh) * 2010-11-05 2011-03-23 青岛海信信芯科技有限公司 微控制器及其指令执行方法
CN104252452A (zh) * 2013-06-25 2014-12-3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6522191A (zh) * 2016-10-28 2017-03-22 青海送变电工程公司 一种变电站地基处理方法及其应用
CN206784362U (zh) * 2017-06-09 2017-12-22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土壤增湿结构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89193A (zh) * 2010-11-05 2011-03-23 青岛海信信芯科技有限公司 微控制器及其指令执行方法
CN104252452A (zh) * 2013-06-25 2014-12-3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6522191A (zh) * 2016-10-28 2017-03-22 青海送变电工程公司 一种变电站地基处理方法及其应用
CN206784362U (zh) * 2017-06-09 2017-12-22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土壤增湿结构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郭志勇等: "黄土地区超级孔内深层强夯桩复合地基", 《建筑科学》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05363A (zh) 一种三维地下承压水流-地铁隧道结构相互作用模拟装置
CN108303514B (zh) 一种用于模拟煤矿地下封闭空间的试验装置
CN105137488B (zh) 基于人工注液的地下水流场描述方法
CN103866769A (zh) 基于3d地质模型及实时监控大坝灌浆工程分析控制方法
CN107843713A (zh) 泥石流启动试验人工降雨模拟方法
CN105625293A (zh) 溶岩强发育施工场地填充式地质处理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6503329A (zh) 基于超孔隙水压比的碎石桩复合地基抗液化判别方法
CN108090286A (zh) 一种生态护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CN105421445A (zh) 非预应力离心高强混凝土桩植桩施工方法
CN204059327U (zh) 降水区域的地层变形监测装置
CN111794218A (zh) 一种固化土桩施工质量控制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13812473U (zh) 一种适用于岩溶湿地地表和地下水位监测的装置
CN109959598A (zh) 一种含水层底部疏放水井渗流试验方法
CN109183776A (zh) 一种新型增湿加sddc桩的方法
CN206784362U (zh) 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土壤增湿结构
CN104866664A (zh) 一种防渗止水帷幕体施工难度预测方法
CN109989733B (zh) 一种溶洞型油藏油井注氮气采油方法及系统
CN114705126B (zh) 深部采空区光纤施工引导装置、工艺及全地层监测方法
CN203930082U (zh) 自钻式剪切波测试装置
CN110428189A (zh) 一种地下水水源地回补潜力的量化评价方法及系统
CN104131527B (zh) 河口海岸工程管袋坝信息化施工系统
CN110080317A (zh) 承压水地层基坑底部土层桩基加固桩距与桩长预测方法
CN205581667U (zh) 一种试验区地下水位精确控制装置
CN106795703B (zh) 用于抗震加固和质量管理的c.g.s注入管理指标获取装置
CN105160144B (zh) 一种适用于软介质爆破鼓包与爆腔运动的监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1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