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77930B - 汽车空调的除雾装置 - Google Patents

汽车空调的除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77930B
CN109177930B CN201811083110.3A CN201811083110A CN109177930B CN 109177930 B CN109177930 B CN 109177930B CN 201811083110 A CN201811083110 A CN 201811083110A CN 109177930 B CN109177930 B CN 1091779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wind
normally
defogging
passagew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8311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77930A (zh
Inventor
李圭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Junyua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gyong Yuanji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gyong Yuanji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gyong Yuanji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8311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779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1779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779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779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779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54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using gas, e.g. hot ai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271HVAC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 parts or components and being connected to the vehicle HVAC uni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271HVAC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 parts or components and being connected to the vehicle HVAC unit
    • B60H2001/003Component temperature regulation using an air flow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汽车空调设计制造领域,尤其涉及汽车空调的除雾装置,包括冷风通道、暖风通道、位于前挡风玻璃下端的前风窗出风口、位于驾驶座前方的面部风口和位于驾驶座下方的脚部风口,前风窗出风口与冷风通道相连接,面部风口和脚部风口均与冷风通道和暖风通道连通,汽车空调的除雾装置还包括用于导通前风窗出风口与冷风通道之间的风路而封闭面部风口和脚部风口与冷风通道之间的风路的除雾控制系统。本申请提供的汽车空调的除雾装置,通过除雾控制系统控制暖风和冷风的风向,使得暖风通道的暖风吹向车内人员的脸部和脚部实现取暖,冷风通道的冷风吹向前挡风玻璃实现除雾,同时保证了除雾效果以及车内人员所处环境的温度的舒适度。

Description

汽车空调的除雾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空调设计制造领域,尤其涉及汽车空调的除雾装置。
【背景技术】
当汽车在行驶时,天气冷温度低时,由于车内和车外的温差大,车内空气容易在前挡风玻璃雾化,模糊视野,影响行车安全,当开启暖气系统除雾时,效果不佳。而开启空调系统制冷除雾时,效果虽好但由于温度太低十分影响车内人员的舒适度。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汽车空调的除雾装置,通过除雾控制系统控制暖风和冷风的风向,使得暖风通道的暖风吹向车内人员的脸部和脚部实现取暖,冷风通道的冷风吹向前挡风玻璃实现除雾,同时保证了除雾效果以及车内人员所处环境的温度的舒适度。
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汽车空调的除雾装置,包括冷风通道、暖风通道、位于前挡风玻璃下端的前风窗出风口、位于驾驶座前方的面部风口和位于驾驶座下方的脚部风口,所述前风窗出风口与所述冷风通道相连接,所述面部风口和所述脚部风口均与所述冷风通道和所述暖风通道连通,所述汽车空调的除雾装置还包括用于导通所述前风窗出风口与所述冷风通道之间的风路而封闭所述面部风口和所述脚部风口与所述冷风通道之间的风路的除雾控制系统,以使所述前风窗出风口输送冷风而所述面部风口和所述脚部风口输送暖风。
如上所述的汽车空调的除雾装置,所述除雾控制系统包括蓄电池、第一常开继电器、第二常开继电器、第三常开继电器、第一风门电机、第二风门电机、鼓风机和压缩机,所述蓄电池上引出有正极线和负极线;
所述第一常开继电器线圈回路、所述第二常开继电器线圈回路、所述第三常开继电器线圈回路并联在所述正极线和所述负极线之间,所述蓄电池与所述第一常开继电器线圈回路之间的正极线上依次串联有点火开关、除雾开关、主机,所述第一常开继电器输出回路的正极、所述第二常开继电器输出回路的正极和所述第三常开继电器输出回路的正极均连接于所述点火开关和所述除雾开关之间的正极线上;
所述第一风门电机的正极和所述第二风门电机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常开继电器输出回路的负极,所述第一风门电机的负极和所述第二风门电机的负极连接所述负极线;
所述鼓风机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常开继电器输出回路的正极,所述鼓风机的负极连接所述负极线;
所述压缩机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常开继电器输出回路的负极,所述压缩机的负极连接所述负极线。
如上所述的汽车空调的除雾装置,所述前风窗出风口还与所述暖风通道连接,所述前风窗出风口与所述冷风通道之间的风路处于常闭状态,所述前风窗出风口与所述暖风通道之间的风路也处于常闭状态;
所述第一风门电机设在所述冷风通道与所述前风窗出风口之间用于控制所述冷风通道至前风窗出风口风路的通断;
所述第二风门电机设在所述暖风通道与所述前风窗出风口之间用于控制所述暖风通道至前风窗出风口风路的通断。
如上所述的汽车空调的除雾装置,所述面部风口和所述脚部风口均与所述冷风通道之间的风路处于常闭状态,所述面部风口和所述脚部风口均与所述暖风通道之间的通路处于常开状态;
所述面部风口和所述脚部风口与所述冷风通道之间设有第三风门以控制所述冷风通道与所述面部风口和所述脚部风口之间风路的通断。
如上所述的汽车空调的除雾装置,所述汽车空调的除雾装置还包括蒸发器和热交换器,所述鼓风机通过所述蒸发器产生冷风并通往所述冷风通道,所述鼓风机通过所述热交换器产生暖风并通往所述暖风通道。
如上所述的汽车空调的除雾装置,所述的汽车空调的除雾装置还包括汽车方向盘,所述汽车方向盘包括与汽车连接的转动座和位于所述转动座上方的转向盘,所述转向盘包括中心连接部、盘轮连接部和转向轮,所述中心连接部的转动中心与所述转动座连接,所述中心连接部伸出至少一个所述盘轮连接部与所述转向轮连接,所述除雾开关设在所述盘轮连接部上。
如上所述的汽车空调的除雾装置,所述盘轮连接部包括固定杆以及可绕所述固定杆180°转动的转套,所述转套套设在所述固定杆上,所述转套的底部开设有凹部,所述除雾开关设于所述凹部内。
如上所述的汽车空调的除雾装置,所述固定杆一侧上开设有安装沉孔,所述安装沉孔内装设有卡位球,所述卡位球与所述安装沉孔底部之间设有将所述卡位球往孔口方向顶出的弹性件;
所述转套内侧设有供所述卡位球沿所述转套转动方向滚动的环形轨道,所述轨道上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卡凹部和第二卡凹部,所述卡位球在初始位置被所述弹性件顶入所述第一卡凹部,转动所述转套,所述卡位球从所述第一卡凹部离开并沿所述环形轨道滚动而卡进所述第二卡凹部;
位于所述第一卡凹部两侧的所述环形轨道内还设有内侧限位凸起,所述固定杆外侧设有与所述内侧限位凸起对应的外侧限位凸起以限制所述转套相对所述固定杆仅在0~180°范围内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有如下优点:
1、所述汽车空调的除雾装置通过除雾控制系统控制暖风和冷风的风向,使得暖风通道的暖风吹向车内人员的脸部和脚部实现取暖,冷风通道的冷风吹向前挡风玻璃实现除雾,同时保证了除雾效果以及车内人员所处环境的温度的舒适度。
2、所述除雾开关设置在方向盘内,这样驾驶员在行驶时,利用紧握在方向盘的手指就能快捷安全进行开关操作。眼睛不会偏离行驶的路线,安全系数得到了提高。
3、将所述除雾开关设于所述盘轮连接部的底部有利于顶部可以空出空间来布置其他功能开关,另一方面隐藏式的开关设置可以让方向盘看起来更加简洁美观,而所述凹部则能够有效地防止因为开关按键凸起引起的误触动作,使其具有人性化的使用体验。另外,所述转套还可以转动至方向盘正面进行控制,可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而且所述转套不仅在正面可以设置其他的功能开关,由于其背面和正面可以转动切换,即所述转套的正面和背面均可以设置其它更多的功能开关,使得开光在方向盘的集成度更高,功能更加强大,使用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除雾控制系统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3至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汽车方向盘在三个不同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盘轮连接部在图5中的J方向的剖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如图1至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汽车空调的除雾装置,包括冷风通道100、暖风通道20、位于前挡风玻璃30下端的前风窗出风口3、位于驾驶座前方的面部风口4和位于驾驶座下方的脚部风口5,所述前风窗出风口3与所述冷风通道10相连接,所述面部风口4和所述脚部风口5均与所述冷风通道10和所述暖风通道20连通,所述汽车空调的除雾装置还包括用于导通所述前风窗出风口3与所述冷风通道10之间的风路而封闭所述面部风口4和所述脚部风口5与所述冷风通道10之间的风路的除雾控制系统6,以使所述前风窗出风口3输送冷风而所述面部风口4和所述脚部风口5输送暖风。所述汽车空调的除雾装置通过除雾控制系统6控制暖风和冷风的风向,使得暖风通道20的暖风吹向车内人员的脸部和脚部实现取暖,冷风通道10的冷风吹向前挡风玻璃30实现除雾,同时保证了除雾效果以及车内人员所处环境的温度的舒适度。
所述除雾控制系统6包括蓄电池61、第一常开继电器62、第二常开继电器63、第三常开继电器64、第一风门电机65、第二风门电机66、鼓风机67和压缩机68,所述蓄电池61上引出有正极线611和负极线612;所述第一常开继电器62线圈回路、所述第二常开继电器63线圈回路、所述第三常开继电器64线圈回路并联在所述正极线611和所述负极线612之间,所述蓄电池61与所述第一常开继电器62线圈回路之间的正极线611上依次串联有点火开关7、除雾开关8、主机9,所述第一常开继电器62输出回路的正极、所述第二常开继电器63输出回路的正极和所述第三常开继电器64输出回路的正极均连接于所述点火开关7和所述除雾开关8之间的正极线611上;所述第一风门电机65的正极和所述第二风门电机66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常开继电器62输出回路的负极,所述第一风门电机65的负极和所述第二风门电机66的负极连接所述负极线612;所述鼓风机67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常开继电器63输出回路的正极,所述鼓风机67的负极连接所述负极线612;所述压缩机68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常开继电器64输出回路的负极,所述压缩机68的负极连接所述负极线612。该除雾控制系统6的电路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蓄电池61作为控制电源,工作时,闭合点火开关7和除雾开关8,主机9工作进行电压的分配和稳压,第一常开继电器62线圈回路、第二常开继电器63线圈回路和第三常开继电器64线圈回路同时导通工作,常开触点闭合,第一风门电机65和第二风门电机66通电工作,鼓风机67和压缩机68也通电工作。
如图2所示,所述汽车空调的除雾装置还包括蒸发器40和热交换器50,所述鼓风机67通过所述蒸发器40产生冷风并通往所述冷风通道10,所述鼓风机67通过所述热交换器50产生暖风并通往所述暖风通道20。其中,所述前风窗出风口3还与所述暖风通道20连接,所述前风窗出风口3与所述冷风通道10之间的风路处于常闭状态,所述前风窗出风口3与所述暖风通道20之间的风路也处于常闭状态;所述第一风门电机65设在所述冷风通道10与所述前风窗出风口3之间用于控制所述冷风通道10至前风窗出风口3风路的通断;所述第二风门电机66设在所述暖风通道20与所述前风窗出风口3之间用于控制所述暖风通道20至前风窗出风口3风路的通断。所述面部风口4和所述脚部风口5均与所述冷风通道10之间的风路处于常闭状态,所述面部风口4和所述脚部风口5均与所述暖风通道20之间的通路处于常开状态;所述面部风口4和所述脚部风口5与所述冷风通道10之间设有第三风门70以控制所述冷风通道10与所述面部风口4和所述脚部风口5之间风路的通断,如图2.第三风门70同时也是设在冷风通道100和暖风通道20之间,开启第三风门70后可以输送将冷气和暖气混合后的达到适合温度的空气到面部风口4和脚部风口5。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汽车空调的除雾装置还包括汽车方向盘1,所述汽车方向盘1包括与汽车连接的转动座11和位于所述转动座11上方的转向盘12,所述转向盘12包括中心连接部121、盘轮连接部122和转向轮123,所述中心连接部121的转动中心与所述转动座11连接,所述中心连接部121伸出至少一个所述盘轮连接部122与所述转向轮123连接,所述除雾开关8设在所述盘轮连接部122上。所述除雾开关8设置在方向盘内,这样驾驶员在行驶时,利用紧握在方向盘的手指就能快捷安全进行开关操作。眼睛不会偏离行驶的路线,安全系数得到了提高。
更佳地,所述盘轮连接部122包括固定杆124以及可绕所述固定杆124进行180°转动的转套125,所述转套125套设在所述固定杆124上,所述转套125的底部开设有凹部1221,所述除雾开关8设于所述凹部1221内。将所述除雾开关8设于所述盘轮连接部的底部有利于顶部可以空出空间来布置其他功能开关,另一方面隐藏式的开关设置可以让方向盘看起来更加简洁美观,而所述凹部则能够有效地防止因为开关按键凸起引起的误触动作,使其具有人性化的使用体验。另外,所述转套还可以转动至方向盘正面进行控制,可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而且所述转套不仅在正面可以设置其他的功能开关,由于其背面和正面可以转动切换,即所述转套的正面和背面均可以设置其它更多的功能开关,使得开光在方向盘的集成度更高,功能更加强大,使用更加便捷。
更具体地,所述固定杆124一侧上开设有安装沉孔51,所述安装沉孔51内装设有卡位球52,所述卡位球52与所述安装沉孔51底部之间设有将所述卡位球52往孔口方向顶出的弹性件53,该弹性件63优选为弹簧;所述转套125内侧设有供所述卡位球52沿所述转套125转动方向滚动的环形轨道54,所述轨道54上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卡凹部56和第二卡凹部57,所述卡位球52在初始位置被所述弹性件53顶入所述第一卡凹部56,转动所述转套125,所述卡位球52从所述第一卡凹部56离开并沿所述环形轨道54滚动而卡进所述第二卡凹部57;位于所述第一卡凹部56两侧的所述环形轨道54内还设有内侧限位凸起58,所述固定杆124外侧设有与所述内侧限位凸起58对应的外侧限位凸起59以限制所述转套125相对所述固定杆124仅在0~180°范围内转动。以上结构使得所述转套的正面和背面转动切换的位置更加准确可靠,所述内侧限位凸起和所述外侧限位凸起则能有效防止所述转套转动过度造成的线路损坏,另外,所述弹性件的弹性提供了一定的阻尼使得所述转套在转动时的手感更佳。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风门电机65、第二风门电机66、第三风门电机70是作为风门开闭的风门执行器。
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所述汽车空调的除雾装置通过除雾控制系统6控制暖风和冷风的风向,使得暖风通道20的暖风吹向车内人员的脸部和脚部实现取暖,冷风通道10的冷风吹向前挡风玻璃30实现除雾,同时保证了除雾效果以及车内人员所处环境的温度的舒适度。
2、所述除雾开关8设置在方向盘内,这样驾驶员在行驶时,利用紧握在方向盘的手指就能快捷安全进行开关操作。眼睛不会偏离行驶的路线,安全系数得到了提高。
3、将所述除雾开关8设于所述盘轮连接部的底部有利于顶部可以空出空间来布置其他功能开关,另一方面隐藏式的开关设置可以让方向盘看起来更加简洁美观,而所述凹部则能够有效地防止因为开关按键凸起引起的误触动作,使其具有人性化的使用体验。另外,所述转套还可以转动至方向盘正面进行控制,可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而且所述转套不仅在正面可以设置其他的功能开关,由于其背面和正面可以转动切换,即所述转套的正面和背面均可以设置其它更多的功能开关,使得开光在方向盘的集成度更高,功能更加强大,使用更加便捷。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此外,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如上所述是结合具体内容提供的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并不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凡与本申请的方法、结构等近似、雷同,或是对于本申请构思前提下做出若干技术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汽车空调的除雾装置,包括冷风通道(10)、暖风通道(20)、位于前挡风玻璃(30)下端的前风窗出风口(3)、位于驾驶座前方的面部风口(4)和位于驾驶座下方的脚部风口(5),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风窗出风口(3)与所述冷风通道(10)相连接,所述面部风口(4)和所述脚部风口(5)均与所述冷风通道(10)和所述暖风通道(20)连通,所述汽车空调的除雾装置还包括用于导通所述前风窗出风口(3)与所述冷风通道(10)之间的风路而封闭所述面部风口(4)和所述脚部风口(5)与所述冷风通道(10)之间的风路的除雾控制系统(6),以使所述前风窗出风口(3)输送冷风而所述面部风口(4)和所述脚部风口(5)输送暖风;
所述除雾控制系统(6)包括蓄电池(61)、第一常开继电器(62)、第二常开继电器(63)、第三常开继电器(64)、第一风门电机(65)、第二风门电机(66)、鼓风机(67)和压缩机(68),所述蓄电池(61)上引出有正极线(611)和负极线(612);
所述第一常开继电器(62)线圈回路、所述第二常开继电器(63)线圈回路、所述第三常开继电器(64)线圈回路并联在所述正极线(611)和所述负极线(612)之间,所述蓄电池(61)与所述第一常开继电器(62)线圈回路之间的正极线(611)上依次串联有点火开关(7)、除雾开关(8)、主机(9),所述第一常开继电器(62)输出回路的正极、所述第二常开继电器(63)输出回路的正极和所述第三常开继电器(64)输出回路的正极均连接于所述点火开关(7)和所述除雾开关(8)之间的正极线(611)上;
所述第一风门电机(65)的正极和所述第二风门电机(66)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常开继电器(62)输出回路的负极,所述第一风门电机(65)的负极和所述第二风门电机(66)的负极连接所述负极线(612);
所述鼓风机(67)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常开继电器(63)输出回路的正极,所述鼓风机(67)的负极连接所述负极线(612);
所述压缩机(68)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常开继电器(64)输出回路的负极,所述压缩机(68)的负极连接所述负极线(612);
所述的汽车空调的除雾装置还包括汽车方向盘(1),所述汽车方向盘(1)包括与汽车连接的转动座(11)和位于所述转动座(11)上方的转向盘(12),所述转向盘(12)包括中心连接部(121)、盘轮连接部(122)和转向轮(123),所述中心连接部(121)的转动中心与所述转动座(11)连接,所述中心连接部(121)伸出至少一个所述盘轮连接部(122)与所述转向轮(123)连接,所述除雾开关(8)设在所述盘轮连接部(122)上;
所述盘轮连接部(122)包括固定杆(124)以及可绕所述固定杆(124)180°转动的转套(125),所述转套(125)套设在所述固定杆(124)上,所述转套(125)的底部开设有凹部(1221),所述除雾开关(8)设于所述凹部(1221)内;
所述固定杆(124)一侧上开设有安装沉孔(51),所述安装沉孔(51)内装设有卡位球(52),所述卡位球(52)与所述安装沉孔(51)底部之间设有将所述卡位球(52)往孔口方向顶出的弹性件(53);
所述转套(125)内侧设有供所述卡位球(52)沿所述转套(125)转动方向滚动的环形轨道(54),所述轨道(54)上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卡凹部(56)和第二卡凹部(57),所述卡位球(52)在初始位置被所述弹性件(53)顶入所述第一卡凹部(56),转动所述转套(125),所述卡位球(52)从所述第一卡凹部(56)离开并沿所述环形轨道(54)滚动而卡进所述第二卡凹部(57);
位于所述第一卡凹部(56)两侧的所述环形轨道(54)内还设有内侧限位凸起(58),所述固定杆(124)外侧设有与所述内侧限位凸起(58)对应的外侧限位凸起(5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的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风窗出风口(3)还与所述暖风通道(20)连接,所述前风窗出风口(3)与所述冷风通道(10)之间的风路处于常闭状态,所述前风窗出风口(3)与所述暖风通道(20)之间的风路也处于常闭状态;
所述第一风门电机(65)设在所述冷风通道(10)与所述前风窗出风口(3)之间用于控制所述冷风通道(10)至前风窗出风口(3)风路的通断;
所述第二风门电机(66)设在所述暖风通道(20)与所述前风窗出风口(3)之间用于控制所述暖风通道(20)至前风窗出风口(3)风路的通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的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部风口(4)和所述脚部风口(5)均与所述冷风通道(10)之间的风路处于常闭状态,所述面部风口(4)和所述脚部风口(5)均与所述暖风通道(20)之间的通路处于常开状态;
所述面部风口(4)和所述脚部风口(5)与所述冷风通道(10)之间设有第三风门(70)以控制所述冷风通道(10)与所述面部风口(4)和所述脚部风口(5)之间风路的通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的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空调的除雾装置还包括蒸发器(40)和热交换器(50),所述鼓风机(67)通过所述蒸发器(40)产生冷风并通往所述冷风通道(10),所述鼓风机(67)通过所述热交换器(50)产生暖风并通往所述暖风通道(20)。
CN201811083110.3A 2018-09-17 2018-09-17 汽车空调的除雾装置 Active CN1091779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83110.3A CN109177930B (zh) 2018-09-17 2018-09-17 汽车空调的除雾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83110.3A CN109177930B (zh) 2018-09-17 2018-09-17 汽车空调的除雾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77930A CN109177930A (zh) 2019-01-11
CN109177930B true CN109177930B (zh) 2021-09-07

Family

ID=64911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83110.3A Active CN109177930B (zh) 2018-09-17 2018-09-17 汽车空调的除雾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779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91068B (zh) * 2020-06-29 2021-08-13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动除雾的暖风控制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365480B1 (ko) * 2000-11-16 2002-12-18 한라공조주식회사 이층기류 공급을 위한 공조유니트
JP4424409B2 (ja) * 2007-11-02 2010-03-0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202782571U (zh) * 2012-08-30 2013-03-13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汽车空调系统多功能开关
JP6094095B2 (ja) * 2012-08-31 2017-03-1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空調装置
DE102012022214A1 (de) * 2012-11-13 2014-05-15 Valeo Klimasysteme Gmbh Fahrzeugklimaanlage
US9821726B2 (en) * 2016-03-03 2017-11-21 Steering Solutions Ip Holding Corporation Steering wheel with keyboar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77930A (zh) 2019-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91440B (zh) 一种汽车自动除雾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11242035B2 (en) Device for controlling defogging unit of vehicle
CN201827993U (zh) 汽车空调系统
CN109720167B (zh) 车辆空调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4757270U (zh) 三温区空调控制系统
CN103847463A (zh) 一种自动防止汽车起雾的控制方法
CN104329776A (zh) 电动汽车的空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177930B (zh) 汽车空调的除雾装置
CN107776359A (zh) 车辆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3909808A (zh) 车辆用空调设备
CN109720169A (zh) 一种车辆及其通风系统以及应用于该车辆的通风方法
CN210363268U (zh) 一种四区四温自动控制汽车空调系统
CN204845432U (zh) 一种汽车空调控制器用供电延时关闭及唤醒控制装置
US20200130464A1 (en) Air ventilation device of vehicl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9109621B (zh) 汽车空调的强制冷装置
CN103358853A (zh) 汽车后排吹风机构
CN210363281U (zh) 一种新型冷暖集成式空调系统
CN208263926U (zh) 一种客车及其客车空调系统
CN203032334U (zh) 一种用于客车驾驶区的内饰件
CN215041967U (zh) 汽车的出风口总成、用于汽车的空调装置及汽车
CN202806462U (zh) 座椅温度控制模组装置
CN111016762A (zh) 一种低成本车载加热制冷储物箱及其安装控制方法
CN205744186U (zh) 一种汽车空调电机化油器
CN218001656U (zh) 导风机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113799571A (zh) 车载空调出风控制系统、车辆以及出风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21

Address after: 425400 Economic Committee Hospital of Yongtao Road County, Xiaopu Town, Yongzhou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nan Junyu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25400 No. 393, Chengdong Road, Jiangyong County, Yongzhou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NGYONG YUANJIE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