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68735A - 一种智能浇水花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浇水花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68735A
CN109168735A CN201810965788.8A CN201810965788A CN109168735A CN 109168735 A CN109168735 A CN 109168735A CN 201810965788 A CN201810965788 A CN 201810965788A CN 109168735 A CN109168735 A CN 1091687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lowerpot
pedestal
plant
wat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6578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68735B (zh
Inventor
刘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Keris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Good Pan Friend Mdt Infotech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Good Pan Friend Mdt Infotech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Good Pan Friend Mdt Infotech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96578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6873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1687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687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687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687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9/00Cultivation in receptacles, forcing-frames or greenhouses; Edging for beds, lawn or the like
    • A01G9/02Receptacles, e.g. flower-pots or boxes; Glasses for cultivating flowers
    • A01G9/022Pots for vertical horticulture
    • A01G9/023Multi-tiered plan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7/00Self-acting watering devices, e.g. for flower-pots
    • A01G27/02Self-acting watering devices, e.g. for flower-pots having a water reservoir, the main part thereof being located wholly around or directly beside the growth substrat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浇水花架。该智能浇水花架包括固定架、植花装置、底座、循环供水装置以及水位检测装置,底座固设于固定架上,植花装置可拆卸地连接于底座上,水位检测装置先判断植花装置是否放置于底座上,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水位检测装置再检测植花装置内的水位情况,并根据水位情况控制循环供水装置与相对应的植花装置对接以给植花装置供水,植花装置的回流水流至循环供水装置内。本发明提供的智能浇水花架实现了对植物浇水的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有效的提高了植物的成活率,通过植花装置多余的回流水流回至循环供水装置,有效的减少了水资源浪费。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浇水花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浇水花架。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的品质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近些年,随着对花卉植物的需求量的不断增加,花卉养殖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因此,如何有效的实现自动化花卉养殖以提高花卉成活率和生长率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关技术中,固定在同一固定架上的花盆,通过自动灌溉或者喷洒的方式同时对所有的花盆进行浇灌操作,水流的供应实现的是同时启停的方式,然而,固定架上每个位置是否有花盆以及花盆里是否有足够的水分,都需要人工一一进行检查,对有水和缺水的所有植物同时进行浇灌既浪费了资源,也无法对不同植物品种实现合理的水量浇灌。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智能浇水花架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针对不同水量需求实现精准浇灌,且有效节省资源的智能浇水花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浇水花架,包括固定架、植花装置、底座、循环供水装置以及水位检测装置,所述底座固设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植花装置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水位检测装置先判断所述植花装置是否放置于所述底座上,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所述水位检测装置再检测所述植花装置内的水位情况,并根据水位情况控制所述循环供水装置与相对应的所述植花装置对接以给所述植花装置供水,所述植花装置的回流水流至所述循环供水装置内。
优选的,所述植花装置包括具有开口的花盆、固设于所述开口的定植篮以及设于所述花盆内的进出水器,所述进出水器包括设于所述花盆底部的内凹接头、吸附于所述花盆的内侧壁上的带吸盘的滤网出水头以及连接所述内凹接头和所述滤网出水头的导水管,其中,所述滤网出水头与所述定植篮的底部平齐设置且与所述循环供水装置管道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包括座体、设于所述座体上的外凸接头以及贯穿所述座体并与所述外凸接头连通的通水管,所述外凸接头插设于所述内凹接头内,所述通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循环供水装置、另一端穿过所述座体连接所述内凹接头。
优选的,所述水位检测装置包括电路连接的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花盆检测按钮以及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检测装置设于所述花盆底部,且一部分固设于所述花盆内,另一部分露出于所述花盆的底部外壁,所述第二检测装置位于所述花盆内,当所述花盆放置于所述底座上时,所述第一检测装置与所述花盆检测按钮抵接来按压所述花盆检测按钮,以判断检测所述花盆是否在所述底座上。
优选的,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芯片、分别与所述控制芯片连接的模数信号转换电路、驱动模块和通信模块以及与所述通信模块通信连接的移动终端,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分别与所述模数信号转换电路连接,且通过所述模数信号转换电路将检测到的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二检测装置的信号传递给所述控制芯片,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通信模块控制所述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根据所述移动终端传递的信号控制所述驱动模块以控制所述循环供水装置动作。
优选的,所述水位检测装置包括电路连接的控制芯片、驱动模块和通信模块、以及与所述通信模块通信连接的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控制芯片来控制所述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控制所述循环供水装置动作。
优选的,所述循环供水装置包括水箱、潜水泵、固定盘、可旋转导水管、分水盘以及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于所述分水盘上且由所述水位检测装置控制其动作,所述植花装置通过管道与所述水箱连接,所述潜水泵设于所述水箱内,所述固定盘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水箱上,所述分水盘固定于所述固定盘的另一端,所述可旋转导水管由所述驱动电机带动其旋转,所述可旋转导水管的一端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潜水泵,另一端与所述分水盘连接。
优选的,所述水箱包括箱体及设于所述箱体上方的支撑筒,所述固定盘包括套设于所述支撑筒内的内固定盘以及自所述内固定盘的边沿弯折延伸的缘体,所述内固定盘的中部贯穿设置一连接管;所述可旋转导水管包括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的连接轴以及连接所述连接轴的通管,所述通管的一端插设于所述连接管内、另一端连接所述分水盘;所述分水盘包括与所述缘体配合连接的盘体以及固设于所述盘体上的至少一个分水头,所述分水头的一端与所述通管连接,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供水装置连接。
优选的,所述分水头设于所述盘体的顶部或者设于所述盘体的周侧,每一所述分水头通过管道与所述植花装置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均为水位传感器。
本发明提供的智能浇水花架通过水位检测装置先对底座上有无植花装置进行检测,再对植花装置水位情况进行的检测,并根据水位情况控制所述循环供水装置与所述植花装置对接以给所述植花装置供水,使所述循环供水装置能根据不同的情况对所述植花装置是否进行供水,实现了对植物浇水的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有效的提高了植物的成活率,通过所述植花装置多余的回流水流回至所述循环供水装置,有效的减少了水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智能浇水花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植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循环供水装置的剖面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循环供水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结构图;
图5为图3所示的循环供水装置的部分结构图;
图6为图1所示的水位检测装置的一实施例的原理图;
图7为图1所示的水位检测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智能浇水花架的结构示意图。该智能浇水花架100包括固定架1、植花装置3、底座5、循环供水装置7以及水位检测装置9,所述底座5固设于所述固定架1上,所述植花装置3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底座5上,使得所述植花装置3装取方便。所述水位检测装置9先判断所述植花装置3是否放置于所述底座5上,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所述水位检测装置9再检测所述植花装置3内的水位情况,并根据水位情况控制所述循环供水装置7与相对应的所述植花装置3对接以给所述植花装置3供水,其中,所述植花装置3的回流水流至所述循环供水装置7内。
所述固定架1设置多个间隔设置的隔板11,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隔板11为四个,每一所述隔板11上设置多个所述底座5用于放置所述植花装置3,所述循环供水装置7设置于最下方的所述隔板11之下。
请参阅图2,为图1所示的植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植花装置3包括具有开口的花盆31、固设于所述开口的定植篮33以及设于所述花盆31内的进出水器35,所述进出水器35包括设于所述花盆31底部的内凹接头351、吸附于所述花盆31的内侧壁上的带吸盘的滤网出水头353以及连接所述内凹接头351和所述滤网出水头353的导水管355,其中,所述滤网出水头353通过吸盘固定在所述花盆31内,水流从所述滤网出水头353流进和流出,所述滤网出水头353的滤网用于防止进出水口堵塞,所述滤网出水头353与所述定植篮33的底部平齐设置且与所述循环供水装置7管道连接。所述滤网出水头353的端部设置硅胶制成的吸盘以吸附于所述花盆31的内侧壁上固定。
所述底座5包括座体51、设于所述座体51上的外凸接头53以及一端贯穿所述座体51并与所述外凸接头53连通的通水管55,所述花盆31放置于所述座体51上时,所述外凸接头53插设于所述内凹接头351内,所述通水管5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循环供水装置7,水流自所述底座的底部通过所述通水管55、所述外凸接头53和所述内凹接头351至所述滤网出水头353流出,从而进入所述花盆31内。因此,所述智能浇水花架100可以配合其他共享花盆结构,从底部加水,具有更加环保节水节能有利植物生长的优势。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凸接头53采用ABS塑料,所述内凹接头351采用硅胶制成。
请结合参阅图3和图4,其中,图3为图1所示的循环供水装置的剖面图;图4为图3所示的循环供水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结构图。所述循环供水装置7包括水箱71、潜水泵73、固定盘75、可旋转导水管77、分水盘78以及驱动电机79,所述驱动电机79设于所述分水盘78上且由所述水位检测装置9控制其动作,所述潜水泵73设于所述水箱71内,所述固定盘75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水箱71上,所述分水盘78固定于所述固定盘75的另一端,所述可旋转导水管77由所述驱动电机79带动其旋转,所述可旋转导水管77一端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潜水泵73,另一端与所述分水盘78连接。所述潜水泵73抽取所述水箱71内的水往所述可旋转导水管77输送,再通过所述分水盘78输送至所述花盆31内。
所述水箱71包括箱体711以及设于所述箱体711上方的支撑筒713,具体的,所述箱体711呈长方型,自所述流出的水回流至所述箱体711内进行回收再利用,有效的避免了浪费水资源。
所述固定盘75包括套设于所述支撑筒713内的内固定盘751以及自所述内固定盘751的边沿弯折延伸的缘体753,所述内固定盘751的中部贯穿设置一连接管755,所述连接管755内设置缓冲弹簧,所述连接管755的一端与所述可旋转导水管77连接,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潜水泵73连接。
所述可旋转导水管77包括与所述驱动电机79连接的连接轴771以及连接所述连接轴771的通管773,所述通管773呈L型,所述连接轴771连接于所述通管773的转角处,所述通管773的一端插设于所述连接管755内且与所述缓冲弹簧配合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分水盘78。其中,所述通管773的另一端包括活动连接的上部分7731和下部分7733,所述上部分7731和所述下部分7733之间设置弹簧,两者在所述弹簧的伸缩力下形成上下间距,从而使得所述上部分7731和所述下部分7733形成上下活动,使所述通管773可以有效的抵接所述分水盘78的内侧壁,形成良好的连接。
请参阅图5,为图3所示的循环供水装置的部分结构图。所述分水盘78包括与所述缘体753配合连接的盘体781以及设于所述盘体781上的至少一个分水头783,每一所述分水头783与所述通管773连接。其中,所述分水头783设于所述盘体781的顶部或者设于所述盘体781的周侧,所述分水头783通过管道与所述通水管55连接,所述驱动电机79转动以带动所述通管773绕所述连接轴771旋转不同的角度来与所述分水头783相连接,所述分水头783的水流通过所述通水管55,再流至所述导水管355并自所述滤网出水头353处流入所述花盆31内。
具体的,所述分水头783为周向均匀间隔设置的16个,16个所述分水头783设于所述盘体781的顶部,相邻两个所述分水头783之间的夹角等于22.5°,每一个所述分水头783连接一个所述植花装置3,如果每一个所述植花装置3都需要供水,那所述驱动电机79的每一转动角度为22.5°,以此对不同的所述植花装置3进行供水。当然,所述分水头783的数量可以更加需求进行增减。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对所述控制芯片971的设置,可以设置所述驱动电机79的停留时间,即所述循环供水装置7的供水时间。
请参阅图6,为图1所示的水位检测装置的一实施例的原理图。一实施例中,所述水位检测装置9同时与所述植花装置3和所述循环供水装置7连接,用于先判断所述植花装置是否在所述底座上,再根据所检测到的所述植花装置3的水位情况来控制所述循环供水装置7对所述植花装置3的供水。所述水位检测装置9包括电路连接的第一检测装置91、第二检测装置93、花盆检测按钮95以及控制单元97,结合参阅图2,所述第一检测装置91设于所述花盆31底部,且一部分位于所述花盆31内用于检测所述花盆内的水位情况,另一部分露出于所述花盆31的外壁,所述第二检测装置93固设于所述花盆31内且与所述滤网出水头平齐设置,所述花盆检测按钮95设于所述座体51上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检测装置91和第二检测装置93之间的电路通断。
所述座体51顶部开设有安装孔511,所述花盆检测按钮95嵌设于所述安装孔511内,且部分露出于所述座体51的上表面。当所述花盆31放置于所述座体51上时,所述第一检测装置91露出于所述花盆31底部的部分与所述花盆检测按钮95抵接来按压所述花盆检测按钮95,以断开所述第一检测装置91和所述第二检测装置93之间的电性连接。具体的,所述第一检测装置91为两个,所述花盆检测按钮95为两个。
所述第二检测装置93用于检测所述花盆内的水位并将信号发送给所述控制芯片,当所述潜水泵73由下至上泵送水流至所述花盆内时,所述进出水器35出水,使得所述花盆内的水位上升,当水位高于所述第二检测装置时,所述控制芯片控制所述潜水泵停止泵水,高于所述滤网出水头的水位通过所述进出水器回流至所述箱体内。如同潮汐原理,这样不仅有效的保持了所述花盆31内的水位高度,还避免了资源浪费。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滤网出水头和所述第二检测装置的设置位置是灵活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滤网出水头与所述定植篮33的底部平齐是为了保持水面始终在植物根部以下,保证了根部充分吸收到水份,又确保了植物根部不会长期浸泡在水中,出现烂根现象,当然,直接水生的植物,可以将所述滤网出水头设置在根部以上的位置。
所述控制单元97包括控制芯片971、分别与所述控制芯片971连接的模数信号转换电路973、驱动模块975和通信模块977以及与所述通信模块977通信连接的移动终端979,所述第一检测装置91和所述第二检测装置93分别与所述模数信号转换电路973连接,所述模数信号转换电路973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检测装置91和所述第二检测装置93之间的电信号,通过所述模数信号转换电路973将信号传递给所述控制芯片971,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通信模块控制所述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根据所述移动终端传递的信号控制所述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再控制所述循环供水装置动作。当所述花盆31放置在所述座体51上时,所述第一检测装置91按压所述花盆检测按钮95按下,从而断开所述第一检测装置91和所述第二检测装置93之间的电性连接,所述模数信号转换电路973识别到电路之间的电压值发生变化,将信号传递给所述控制芯片971,从而得知所述花盆31已经放置在所述底座5上,故所述底座5上有没有所述植花装置3直接通过自动化识别,当花盆31放置于所述底座5上的同时,所述第二检测装置93在将所述花盆31内所检测到的水位情况反馈给所述控制芯片971以判断所述花盆31内是否缺水,无需人工查看,有效的实现了智能化。具体的,在所述移动终端上安装APP,通过对所述APP进行操作,来控制所述控制芯片971,从而通过驱动模块975来控制所述循环供水装置7启停。
所述植花装置3为若干个,每一所述植花装置3设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91和所述第二检测装置93,并通过所述模数信号转换电路973与同一个所述控制芯片971的不同接口连接。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检测装置91和所述第二检测装置93均为水位传感器,所述控制芯片971为I/O控制芯片。
所述驱动电机79的转动角度由所述控制芯片971进行控制,在收到每一个不同的所述第二检测装置93的水位检测信号后,所述控制芯片971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控制所述驱动电机79转动不同的角度,使所述通管773去连接所述分水头783。比如,所述植花装置3为16个,所述分水头设置16个,每一个所述分水头783对应连接一个所述植花装置3,每一所述花盆31内的所述第二检测装置93对水位进行检测,将检测信号发给所述控制芯片971,所述控制芯片971根据不同的信号对应控制所述驱动电机79转动相应的角度对缺水的所述植花装置3进行供水,例如,1号和2号所述植花装置3内被检测有水,3号缺水,所述驱动电机79在与1号和2号所述植花装置3连接的所述分水头783处不做停留,直接转动至与3号所述植花装置3所连接的所述分水头783,这样可以精确的对不同的水位、植物品种的水量需求进行精确的控制,从而实现给植物浇水的精细化管理,有效的提高了植物的成活率。
需要提出的是,所述花盆检测按钮95检测底座上是否有所述花盆原理在于,所述第二检测装置93输出一个微电流,如所述花盆检测按钮没有所述花盆的重量给其重力按压,则所述第二检测装置93点的电路为通路,所述数模转换电路973接收到的电阻为0,由此判断出此处没有所述花盆。如所述花盆检测按钮95处有所述花盆的重量按压,则所述第二检测装置93点的电路为断路,第一检测装置91与第二检测装置93之间的电流只能通过所述花盆内的水或空气来传导,此时所述数模转换电路973接收到的电阻为无穷大或一定数值,则判断此处有花盆。
所述第一检测装置91和所述第二检测装置93的检测所述花盆31内是否缺水以及水是否加满的原理在于,所述第二检测装置93输出一个微电流,因为空气不导电,所述第一检测装置91是信号接收端,检测没有电压变化,那么就判断为缺水;所述第二检测装置93被水淹没了,通过水导电,所述第一检测装置91就能检测到电压或电阻变化了,这时就判断为所述花盆31内的水满了。
因此,由于不同品种的植物其水量的需求量不同,可以先在所述控制芯片内设置供水时间,这样,可以针对不同的植物品种和其供水量情况的需求提供精准灌溉。
请参阅图7,为图1所示的水位检测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原理图。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水位检测装置10包括电路连接的控制芯片101、驱动模块103和通信模块105、以及与所述通信模块105通信连接的移动终端107。所述移动终端107通过所述控制芯片101来控制所述驱动模块103以控制所述循环供水装置7动作。所述移动终端107上安装APP,通过APP控制所述控制芯片101,这样,无需在所述花盆31内安装所述第一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检测装置以及所述模数信号转换电路,只要通过操作APP来控制即可,此时,通过设置驱动电机79的旋转时间和潜水泵73的工作时间即可实现灌溉,在灌溉完成一个所述花盆31后,所述驱动电机79再旋转角度后,所述可旋转导水管77接通下一个所述分水头783,此时,上一个所述花盆31因失去供水水压,多余的水回流,超出水位的水流通过所述进出水器直接流回所述水箱71内,此种方式,免去了所述第一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检测装置以及连接线路的成本,大大的节省了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智能浇水花架也可直接用于普通花盆,从花盆上部喷灌、滴灌浇水;只需将所述进出水器改成安装在普通土培、水培花盆上花架位置的喷灌或滴灌出水口,也可实现对每一个花盆精确的定时定量浇水。
本发明提供的智能浇水花架通过水位检测装置先对底座上有无植花装置进行检测,再对植花装置水位情况进行的检测,并根据水位情况控制所述循环供水装置与所述植花装置对接以给所述植花装置供水,使所述循环供水装置能根据不同的情况对所述植花装置是否进行供水,实现了对植物浇水的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有效的提高了植物的成活率,通过所述植花装置多余的回流水流回至所述循环供水装置,有效的减少了水资源浪费。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智能浇水花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植花装置、底座、循环供水装置以及水位检测装置,所述底座固设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植花装置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水位检测装置先判断所述植花装置是否放置于所述底座上,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所述水位检测装置再检测所述植花装置内的水位情况,并根据水位情况控制所述循环供水装置与相对应的所述植花装置对接以给所述植花装置供水,所述植花装置的回流水流至所述循环供水装置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浇水花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花装置包括具有开口的花盆、固设于所述开口的定植篮以及设于所述花盆内的进出水器,所述进出水器包括设于所述花盆底部的内凹接头、吸附于所述花盆的内侧壁上的带吸盘的滤网出水头以及连接所述内凹接头和所述滤网出水头的导水管,其中,所述滤网出水头与所述定植篮的底部平齐设置且与所述循环供水装置管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浇水花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座体、设于所述座体上的外凸接头以及贯穿所述座体并与所述外凸接头连通的通水管,所述外凸接头插设于所述内凹接头内,所述通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循环供水装置、另一端穿过所述座体连接所述内凹接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浇水花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位检测装置包括电路连接的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花盆检测按钮以及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检测装置设于所述花盆底部,且一部分固设于所述花盆内,另一部分露出于所述花盆的底部外壁,所述第二检测装置位于所述花盆内,当所述花盆放置于所述底座上时,所述第一检测装置与所述花盆检测按钮抵接来按压所述花盆检测按钮,以判断检测所述花盆是否在所述底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浇水花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芯片、分别与所述控制芯片连接的模数信号转换电路、驱动模块和通信模块、以及与所述通信模块通信连接的移动终端,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分别与所述模数信号转换电路连接,且通过所述模数信号转换电路将检测到的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二检测装置的信号传递给所述控制芯片,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通信模块控制所述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根据所述移动终端传递的信号来控制所述驱动模块以控制所述循环供水装置动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浇水花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位检测装置包括电路连接的控制芯片、驱动模块和通信模块、以及与所述通信模块通信连接的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控制芯片来控制所述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控制所述循环供水装置动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浇水花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供水装置包括水箱、潜水泵、固定盘、可旋转导水管、分水盘以及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于所述分水盘上且由所述水位检测装置控制其动作,所述植花装置通过管道与所述水箱连接,所述潜水泵设于所述水箱内,所述固定盘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水箱上,所述分水盘固定于所述固定盘的另一端,所述可旋转导水管由所述驱动电机带动其旋转,所述可旋转导水管的一端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潜水泵,另一端与所述分水盘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浇水花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包括箱体及设于所述箱体上方的支撑筒,所述固定盘包括套设于所述支撑筒内的内固定盘以及自所述内固定盘的边沿弯折延伸的缘体,所述内固定盘的中部贯穿设置一连接管;所述可旋转导水管包括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的连接轴以及连接所述连接轴的通管,所述通管的一端插设于所述连接管内、另一端连接所述分水盘;所述分水盘包括与所述缘体配合连接的盘体以及固设于所述盘体上的至少一个分水头,所述分水头的一端与所述通管连接,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供水装置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浇水花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头设于所述盘体的顶部或者设于所述盘体的周侧,每一所述分水头通过管道与所述植花装置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浇水花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均为水位传感器。
CN201810965788.8A 2018-08-23 2018-08-23 一种智能浇水花架 Active CN1091687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65788.8A CN109168735B (zh) 2018-08-23 2018-08-23 一种智能浇水花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65788.8A CN109168735B (zh) 2018-08-23 2018-08-23 一种智能浇水花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68735A true CN109168735A (zh) 2019-01-11
CN109168735B CN109168735B (zh) 2021-01-08

Family

ID=649196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65788.8A Active CN109168735B (zh) 2018-08-23 2018-08-23 一种智能浇水花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68735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65056A (ja) * 2002-03-19 2003-09-24 Aichi Prefecture 土壌水分量検出方法、鉢植え栽培の給水制御方法及び給水制御システム
CN202918762U (zh) * 2012-11-18 2013-05-08 杨雄 智能养护型旋转花架
CN105029969A (zh) * 2015-06-18 2015-11-11 江苏元中直流微电网有限公司 基于plc控制的可自动浇水的智能花架
CN105340623A (zh) * 2015-12-17 2016-02-24 金银石 一种种植架
CN205052293U (zh) * 2015-08-19 2016-03-02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智能花盆
CN106034786A (zh) * 2016-06-04 2016-10-26 陈玥彤 一种长期自动浇水护理智能花架
CN206525254U (zh) * 2017-01-16 2017-09-29 李丽莎 灌溉装置和大棚自动补水系统
CN108236263A (zh) * 2018-01-08 2018-07-03 孟三结 一种智能家居花盆承载架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65056A (ja) * 2002-03-19 2003-09-24 Aichi Prefecture 土壌水分量検出方法、鉢植え栽培の給水制御方法及び給水制御システム
CN202918762U (zh) * 2012-11-18 2013-05-08 杨雄 智能养护型旋转花架
CN105029969A (zh) * 2015-06-18 2015-11-11 江苏元中直流微电网有限公司 基于plc控制的可自动浇水的智能花架
CN205052293U (zh) * 2015-08-19 2016-03-02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智能花盆
CN105340623A (zh) * 2015-12-17 2016-02-24 金银石 一种种植架
CN106034786A (zh) * 2016-06-04 2016-10-26 陈玥彤 一种长期自动浇水护理智能花架
CN206525254U (zh) * 2017-01-16 2017-09-29 李丽莎 灌溉装置和大棚自动补水系统
CN108236263A (zh) * 2018-01-08 2018-07-03 孟三结 一种智能家居花盆承载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68735B (zh) 2021-0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23485U (zh) 一种盆栽植物的陈列架
CN105613135B (zh) 一种温室水肥气热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
CN203523472U (zh) 一种盆栽植物陈列架的自动浇水系统
CN201940407U (zh) 定容式精准自动补液装置
CN205408863U (zh) 一种温室水肥气热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
CN102230656A (zh) 水循环系统节约电能的方法及立体多用途加湿器
CN209995063U (zh) 苗床灌溉系统无线控制装置
CN109168735A (zh) 一种智能浇水花架
CN212279246U (zh) 一种用于种植盆的智能供水座
CN210328859U (zh) 一种坛紫菜苗种的养殖池体
CN107347589A (zh) 一种高效率太阳能园林灌溉装置
CN207369671U (zh) 花盆
CN210672886U (zh) 一种植物生态学多层植物栽培对照装置
CN211423426U (zh) 远程监控计量一体式阀门
CN110398577B (zh) 一种基于lpwan物联网技术的水产养殖基地水质及环境多维度监控设备
CN207399963U (zh) 一种智能花盆
CN208639351U (zh) 一种鱼菜共生潮汐种植床装置及系统
CN208402586U (zh) 百变花卉造型装置及自动洒水系统
CN201479567U (zh) 种子有氧恒温浸种催芽机
CN112741038A (zh) 一种自循环景观鱼池
CN206670729U (zh) 一种液面下分层界面实时监测装置
CN217308725U (zh) 一种养牛场用可自动加水的补水装置
CN206207713U (zh) 可拆式饮用水加热装置
CN111120670A (zh) 远程监控计量一体式阀门
CN211129293U (zh) 一种蔬菜机模组单元以及蔬菜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04

Address after: Room 209-175, 2nd Floor, Building A, No. 618 Heping Road, Longping High tech Park, Furong District,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410000

Patentee after: Hunan Keris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Ka-453, 7th floor, Yannong complex building, Dongfanghong community, 459 lushong Road, Changsha hi tech Development Zone, Hunan 410000

Patentee before: HUNAN HAOPENY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