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66519A - 一种oled驱动电源和oled电视 - Google Patents

一种oled驱动电源和oled电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66519A
CN109166519A CN201811043681.4A CN201811043681A CN109166519A CN 109166519 A CN109166519 A CN 109166519A CN 201811043681 A CN201811043681 A CN 201811043681A CN 109166519 A CN109166519 A CN 1091665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circuit
capacitor
power supply
tri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4368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胜平
韦宗旺
周建华
郭振宇
戴奇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4368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66519A/zh
Publication of CN1091665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66519A/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93449 priority patent/WO2020048196A1/zh
Priority to US17/058,323 priority patent/US11308871B2/en
Priority to EP19857191.1A priority patent/EP3848922A4/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6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EDs comprising organic material, e.g. for operat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67Converter structures employing plural converter units, other than for parallel operation of the units on a single load
    • H02M1/007Plural converter units in cascad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4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mpensating for or adjusting power factor in converters or inverters
    • H02M1/4208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power factor of AC inpu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4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mpensating for or adjusting power factor in converters or inverters
    • H02M1/4208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power factor of AC input
    • H02M1/4225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power factor of AC input using a non-isolated boost convert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1Resonant DC/DC converters
    • H02M3/015Resonant DC/DC converters with means for adaptation of resonance frequency, e.g. by modification of capacitance or inductance of resonance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2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2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2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 H02M3/285Single converters with a plurality of output stages connected in parallel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30Driver circuits
    • H05B45/355Power factor correction [PFC];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30Driver circuits
    • H05B45/37Converter circuits
    • H05B45/3725Switched mode power supply [SMPS]
    • H05B45/382Switched mode power supply [SMPS] with galvanic isolation between input and outpu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30Driver circuits
    • H05B45/37Converter circuits
    • H05B45/3725Switched mode power supply [SMPS]
    • H05B45/39Circuits containing inverter bridg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30/00Aspects of power supply; Aspects of display protection and defect management
    • G09G2330/02Details of power systems and of start or stop of display operatio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30/00Aspects of power supply; Aspects of display protection and defect management
    • G09G2330/02Details of power systems and of start or stop of display operation
    • G09G2330/026Arrangements or methods related to booting a displa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30Semiconductor lamps, e.g. solid state lamps [SSL] 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or organic LED [OL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OLED驱动电源及OLED电视,所述OLED驱动电源包括与主板和OLED屏连接的电源板,电源板包括供电电路、第一转换模块、第二转换模块和切换开关;接通电源后由供电电路启动第一转换模块输出高压直流至第二转换模块、并输出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为主板供电,由切换开关将第一电压转换为第一使能电压给OLED屏供电;经过预设时间后,主板输出第二使能信号至供电电路,由供电电路控制第二转换模块启动输出第二使能电压给OLED屏供电,点亮OLED屏;其中第一转换模块包括集成在同一半导体芯片封装中的无桥PFC电路和辅路LLC控制电路,通过将无桥PFC和辅路LLC控制电路整合集成在一个控制芯片内并省去专用待机电路,优化了电路结构,缩小电源板面积,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OLED驱动电源和OLED电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OLED驱动电源及OLED电视。
背景技术
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因其具有无需背光,无需彩色滤光片及液晶的优点,且OLED自身能发光,在画质、响应速度、厚度及可视角度等方面都优于传统的LCD和LED,故而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随着OLED技术的逐渐成熟,以OLED作为显示方案的电视将逐步取代传统的LCD、LED电视,同时OLED电视相对传统的LCD、LED电视不仅在画质上有了质的飞跃,还具有厚度薄、柔性等特性。因现有的OLED电视相对传统的LCD、LED电视对电源的时序要求更高、功率较大,导致电源板的体积很大。
另外,请参阅图1和图2,现有的OLED驱动电源往往采用多路独立单独控制输出,所有主路都是相互独立并受主板信号控制,其中待机电路输出5V给主板供电,辅助绕组通过供电电路输出电源分别给PFC电路、辅路LLC控制器和主LLC控制器供电。当电视机上电时,现有输出5V给主板供电,主板工作后按照一定的时序使能主路依次输出。待机时,主板接受到待机信号,按照一定时序依次关掉主路输出,进入待机状态。该驱动电源的架构各路输出相互独立,各个之间关系明确逻辑清晰,非常便于时序控制,但整体架构比较复杂。
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OLED驱动电源及OLED电视,通过将无桥PFC和辅路LLC控制电路整合集成在一个控制芯片内,并且省去了专用的待机电路,在满足OLED电视对电源输出稳定性和时序控制的要求,同时优化了电路结构,缩小电源板面积,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OLED驱动电源,包括与主板和OLED屏连接的电源板,所述电源板包括供电电路、第一转换模块、第二转换模块和切换开关;
接通电源后由供电电路根据主板输出的开关机信号启动第一转换模块后,由第一转换模块输出高压直流至第二转换模块,并由第一转换模块输出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为主板供电,由切换开关根据主板输出的第一使能信号将第一电压转换为第一使能电压输出给OLED屏供电;经过预设时间后,主板输出第二使能信号至供电电路,由供电电路根据所述第二使能信号控制第二转换模块启动,由所述第二转换模块将高压直流转换为第二使能电压给OLED屏供电,点亮OLED屏;
所述第一转换模块包括集成在同一半导体芯片封装中的无桥PFC电路和辅路LLC控制电路,所述无桥PFC电路在启动后输出高压直流至辅路LLC控制电路,由所述辅路LLC控制电路将所述高压直流转换成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输出给主板供电。
所述的OLED驱动电源中,所述供电电路包括开关机控制电路和使能切换电路,所述开关机控制电路根据主板输出的开关机信号输出第一电源启动无桥PFC电路、输出第二电源给辅路LLC控制电路供电,并根据无桥PFC电路输出的高压直流输出第三电源给使能切换电路供电;由使能切换模电路将根据主板输出的第二使能信号将所述第三电源转换为第四电源输出至第二转换模块。
所述的OLED驱动电源中,所述辅路LLC控制电路包括辅路LLC控制器和第一变压器,由所述辅路LLC控制器根据开关机控制电路输出的第二电源启动第一变压器,由第一变压器将无桥PFC电路输出的高压直流转换为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后输出至主板。
所述的OLED驱动电源中,所述第二转换模块包括主路LLC控制器和第二变压器,由所述主路LLC控制器根据使能切换电路输出的第四电源启动第二变压器,第二变压器将无桥PFC电路输出的高压直流转换为第二使能电压给OLED屏供电。
所述的OLED驱动电源中,所述开关机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控制子电路和第二控制子电路,由所述第一控制子电路跟据主板输出的开关机信号输出第一电源启动无桥PFC电路、输出第二电源给辅路LLC控制电路供,由所述第二控制子电路根据无桥PFC电路启动后输出的高压直流输出第三电源至使能切换电路。
所述的OLED驱动电源中,所述辅路LLC控制电路还包括待机降压电路,用于根据开关机信号控制输出至主板的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的大小。
所述的OLED驱动电源中,所述待机降压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一三极管、第一分流基准源和第一光耦;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主板,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通过第一电阻连接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一电容的一端和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和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均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三电阻连接第四电阻的一端、第五电阻的一端、第六电阻的一端、第一分流基准源的反馈脚、第二电容的一端、第三电容的一端和第七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主板,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连接OLED屏和第十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第六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一分流基准源的正极均接地;所述第一分流基准源的负极连接第二电容的另一端、第八电阻的一端、第九电阻的一端和第一光耦的第2脚;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九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十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一光耦的第1脚;所述第一光耦的第3脚接地,所述第一光耦的第4脚连接主板。
所述的OLED驱动电源中,所述第一控制子电路包括第二二极管、第一稳压二极管、第二稳压二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第十七电阻、第十八电阻、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和第二光耦;
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主板,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通过第十一电阻连接第十二电阻的一端、第四电容的一端和第二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十二电阻的另一端、第四电容的另一端和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均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光耦的第2脚、还通过第十三电阻连接第二光耦的第1脚和第十四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二光耦的第3脚通过第十五电阻连接第十六电阻的一端、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负极和第三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二光耦的第4脚连接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和辅路LLC控制电路,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十八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十八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十七电阻的一端、第四三极管的基极和第二稳压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十六电阻的另一端、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第五电容的另一端、第十七电阻的另一端、第二稳压二极管的正极和第六电容的一端均接地,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无桥PFC电路、第二控制子电路、第六电容的另一端。
所述的OLED驱动电源中,所述第二控制子电路包括第十九电阻、第二十电阻、第二十一电阻、第二十二电阻、第二十三电阻、第二十四电阻、第二十五电阻、第二十六电阻、第二十七电阻、第五三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和第二分流基准源;
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一控制子电路、还通过第十九电阻连接第二十电阻的一端和第二分流基准源的负极,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二十电阻连接第二分流基准源的负极,所述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五二极管的正极、还通过第二十一电阻连接第三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负极连接使能切换电路;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四二极管的负极、第二分流基准源的反馈脚、还通过第七电容接地;所述第二分流基准源的正极接地;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通过第二十二电阻连接第二十三电阻的一端、第八电容的一端、第九电容的一端和第二十四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二十三电阻的另一端、第八电容的另一端、第九电容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二十四电阻的另一端依次与第二十五电阻、第二十六电阻、第二十七电阻串联后连接无桥PFC电路。
一种OLED电视,包括如上所述的OLED驱动电源。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OLED驱动电源及OLED电视,所述OLED驱动电源包括与主板和OLED屏连接的电源板,电源板包括供电电路、第一转换模块、第二转换模块和切换开关;接通电源后由供电电路启动第一转换模块输出高压直流至第二转换模块、并输出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为主板供电,由切换开关将第一电压转换为第一使能电压给OLED屏供电;经过预设时间后,主板输出第二使能信号至供电电路,由供电电路控制第二转换模块启动输出第二使能电压给OLED屏供电,点亮OLED屏;其中第一转换模块包括集成在同一半导体芯片封装中的无桥PFC电路和辅路LLC控制电路,通过将无桥PFC和辅路LLC控制电路整合集成在一个控制芯片内并省去专用待机电路,优化了电路结构,缩小电源板面积,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OLED驱动电源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OLED驱动电源供电线路示意图;
图3 为本发明提供的OLED驱动电源的架构示意图;
图4 为本发明提供的OLED驱动电源的供电线路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OLED驱动电源的辅路LLC控制电路与供电电路的结构框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OLED驱动电源的第二转换模块与供电电路的结构框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OLED驱动电源中待机降压电路的电路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OLED驱动电源中开关机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图9本发明提供的OLED驱动电源中使能切换电路的电路图;
图10发明提供的OLED驱动电源的开关机时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OLED驱动电源及OLED电视,通过将无桥PFC和辅路LLC控制电路整合集成在一个控制芯片内,并且省去了专用的待机电路,在满足OLED电视对电源输出稳定性和时序控制的要求,同时优化了电路结构,缩小电源板面积,降低生产成本。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的OLED驱动电源适用于采用有机发光二极管即OLED作为显示方案的电视、监视器、电教、背投等离子显示等显示相关的电源驱动。
请参阅图3和图4,本发明提供的OLED驱动电源,包括与主板20和OLED屏30 连接的电源板10,所述电源板10包括供电电路11、第一转换模块13、第二转换模块14和切换开关12;所述供电电路11与主板20、第一转换模块13和第二转换模块14连接,所述第一转换模块13与第二转换模块14和切换开关12连接,所述切换模块和第二转换模块14还与OLED屏30连接。接通电源后由供电电路11根据主板20输出的开关机信号ON/OFF启动第一转换模块13后,由第一转换模块13输出高压直流HV-DC至第二转换模块14,并由第一转换模块13输出第一电压(本实施例中为+12V)和(本实施例中为+20V)为主板20供电,由切换开关12根据主板20输出的第一使能信号VDD_NO将第一电压+12V转换成第一使能电压(本实施例中为VDD_12V)输出给OLED屏30 供电;经过预设时间后,主板20输出第二使能信号EVDD_ON至供电电路11,由供电电路11根据所述第二使能信号EVDD_ON控制第二转换模块14启动,由所述第二转换模块14将高压直流HV_DC转换为第二使能电压(本实施例中为EVDD_24V)给OLED屏30供电,从而点亮OLED屏30 。
其中,所述第一转换模块13包括集成在同一半导体芯片封装中的无桥PFC电路131和辅路LLC控制电路132,所述无桥PFC电路131在启动后输出高压直流HV-DCHV-DC至辅路LLC控制电路132,由所述辅路LLC控制电路132将所述高压直流HV-DCHV-DC转换成第一电压+12V和第二电压+20V,输出给主板20供电;通过将无桥PFC和辅路LLC控制电路132整合集成在一个控制芯片内,并且省去了专用的待机电路,在满足OLED电视对电源输出稳定性和时序控制的要求,同时优化了电路结构,缩小电源板10面积,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供电电路11包括开关机控制电路(图中为示出)和使能切换电路(图中为示出),所述开关机控制电路连接主板20、无桥PFC电路131、辅路LLC控制电路132和使能切换电路,所述使能切换电路还连接第二转换模块14。所述开关机控制电路根据主板20输出的开关机信号ON/OFF输出第一电源PFC_VCC启动无桥PFC电路131、输出第二电源VCC_VDD给辅路LLC控制电路132供电,并根据无桥PFC电路131输出的高压直流HV-DC输出第三电源PWM_VCC给使能切换电路供电;由使能切换模电路将根据主板20输出的第二使能信号EVDD-ON将所述第三电源PWM_VCC转换为第四电源VCC_ EVDD输出至第二转换模块14,即通过开关机控制电路和使能切换电路无桥PFC电路131、辅路LLC控制电路132和主路LLC控制电路提供工作电能,并控制其进行有序的工作,进而满足OLED电视对电源稳定性以及时序性的要求。
具体实施时,所述开关机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控制子电路和第二控制子电路,所述第一控制子电路与无桥PFC电路131。辅路LLC控制电路132连接和主板20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子电路与第一控制子电路、无桥PFC电路131和使能切换电路连接。由所述第一控制子电路跟据主板20输出的开关机信号ON/OFF输出第一电源PFC_VCC启动无桥PFC电路131、输出第二电源VCC_VDD给辅路LLC控制电路132供,由所述第二控制子电路根据无桥PFC电路131启动后输出的高压直流HV-DC输出第三电源PWM_VCC至使能切换电路,利用第一控制子电路和第二控制子电路实现对各个电路供电的有效控制,保证各个电路之间工作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5和图6,所述辅路LLC控制电路132包括辅路LLC控制器1321和第一变压器1322,所述辅路LLC控制器1321与供电电路11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1322与辅路LLC控制器1321连接和主板20连接。由所述辅路LLC控制器1321根据开关机控制电路输出的第二电源VCC_VDD启动第一变压器1322,由第一变压器1322将无桥PFC电路131输出的高压直流HV-DC转换为第一电压+12V和第二电压+20V后输出至主板20,通过辅路LLC控制电路132同时输出第一电压+12V和第二电压+20V至主板20,保证主板20正常工作,同时通过切换开关12将第一电压+12V转换为第一使能电压VDD_12V输出至OLED屏30 。
进一步地,由于OLED屏30 需要第一使能电压VDD_12V和第二使能电压EVDD_24V两路电压的控制才能电点亮,因此,本发明中所述第二转换模块14包括主路LLC控制器141和第二变压器142,所述主路LLC控制器141与供电电路11连接,所述第二变压器142与主路LLC控制器141和主板20连接,由所述主路LLC控制器141根据使能切换电路输出的第四电源VCC_ EVDD启动第二变压器142,第二变压器142将无桥PFC电路131输出的高压直流HV-DC转换为第二使能电压EVDD_24V给OLED屏30 供电。
更进一步地,由于本发明中主板20直接由12V供电,待机时需要主路一直在工作,而原来的待机只有5V输出。在相同的负载下,电压越高,损耗越大,因此为解决待机功耗大的问题,所述辅路LLC控制电路132还包括待机降压电路,用于根据开关机信号ON/OFF控制输出至主板20的第一电压+12V和第二电压+20V的大小,而当开关机信号ON/OFF为低(即关机信号)时,待机降压电路控制第一电压+12V和第二电压+20V降为输出10V和18V,从而降低待机损耗。同时,本发明通过选用具有极地的待机损耗的控制IC来进一步避免损耗高的问题,其具有Auto Standby Function(自动待机功能),通过相应的设置,可以在待机时使电路进入 Burst模式,达到降低待机功耗的目的。
具体地,请参阅图7,所述待机降压电路1323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一三极管Q1、第一分流基准源U11和第一光耦U1。
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主板20,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通过第一电阻R1连接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一电容C1的一端和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和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均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第三电阻R3连接第四电阻R4的一端、第五电阻R5的一端、第六电阻R6的一端、第一分流基准源U11的反馈脚、第二电容C2的一端、第三电容C3的一端和第七电阻R7的一端;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主板20,所述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OLED屏30 和第十电阻R10的一端;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和第一分流基准源U11的正极均接地;所述第一分流基准源U11的负极连接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第八电阻R8的一端、第九电阻R9的一端和第一光耦U1的第2脚;所述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所述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和第一光耦U1的第1脚;所述第一光耦U1的第3脚接地,所述第一光耦U1的第4脚连接主板20。
在开机状态时,开关机信号ON/OFF拉高,第一三极管Q1导通,第一分流基准源U11的反馈脚的电阻值为第三电阻R3、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三个电阻并联,此时输出正常电压;当关机状态时,开关机信号ON/OFF被拉低,第一三极管Q1截止关闭,第一分流基准源U11的反馈脚的 电阻值为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并联,电阻减少,从而将输出电压降低到10.5V左右,进而降低了待机损耗,使得系统可正常工作。优选地,所述第一三极管Q1为NPN三极管,所述第一光耦U1的型号为BPC-817C。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8,所述第一控制子电路1111包括第二二极管D2、第一稳压二极管ZD1、第二稳压二极管ZD2、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第四三极管Q4、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五电阻R15、第十六电阻R16、第十七电阻R17、第十八电阻R18、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和第二光耦U2。
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主板20,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通过第十一电阻R11连接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第四电容C4的一端和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和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均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第二光耦U2的第2脚、还通过第十三电阻R13连接第二光耦U2的第1脚和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所述第二光耦U2的第3脚通过第十五电阻R15连接第十六电阻R16的一端、第一稳压二极管ZD1的负极和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所述第二光耦U2的第4脚连接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和辅路LLC控制电路132(用于输出第二电源VCC_VDD),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和第十八电阻R18的一端,所述第十八电阻R18的另一端连接第十七电阻R17的一端、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和第二稳压二极管ZD2的负极;所述第十六电阻R16的另一端、第一稳压二极管ZD1的正极、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第十七电阻R17的另一端、第二稳压二极管ZD2的正极和第六电容C6的一端均接地,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无桥PFC电路131(用于输出第一电源PFC_VCC)、第二控制子电路1112、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和第四三极管Q4均为NPN三极管,所诉第一稳压二极管ZD1和第二稳压二极管ZD2可保护第三三极管Q3和第四三极管Q4,所述第二光耦U2的型号为BPC-817C。所述第二二极管D2、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和第四电容C4组成滤波分压电路,所述第十一电阻R11和第十二电阻R12的分压为第二三极管Q2基极上的导通电压,决定了第二三极管Q2的导通状态,所述第四电容C4对导通电压进行滤波处理。当ON/OFF信号为高时,此时第二三极管Q2饱和导通,进而第二光耦U2导通,使得第三三极管Q3和和第四三极管Q4工作,所述第一控制子电路1111输出第一电源PFC_VCC和第二电源VCC_VDD,使得无桥PFC电路131和辅路LLC控制电路132开始工作,使得所述无桥PFC电路131输出高压直流HV-DC至第二控制子电路1112。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阅图9,所述第二控制子电路1112包括第十九电阻R19、第二十电阻R20、第二十一电阻R21、第二十二电阻R22、第二十三电阻R23、第二十四电阻R24、第二十五电阻R25、第二十六电阻R26、第二十七电阻R27、第五三极管Q5、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和第二分流基准源U12。
第五三极管Q5的发射极连接第一控制子电路1111、还通过第十九电阻R19连接第二十电阻R20的一端和第二分流基准源U12的负极,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通过第二十电阻R20连接第二分流基准源U12的负极,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还通过第二十一电阻R21连接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所述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使能切换电路;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第二分流基准源U12的反馈脚、还通过第七电容C7接地;所述第二分流基准源U12的正极接地;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通过第二十二电阻R22连接第二十三电阻R23的一端、第八电容C8的一端、第九电容C9的一端和第二十四电阻R24的一端,所述第二十三电阻R23的另一端、第八电容C8的另一端、第九电容C9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二十四电阻R24的另一端依次与第二十五电阻R25、第二十六电阻R26、第二十七电阻R27串联后连接无桥PFC电路131(输入高压直流HV-DC)。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五三极管Q5为PNP三极管,所述第二十四电阻R24、第二十五电阻R25、第二十六电阻R26和第二十七电阻R27组成分压电阻组,第十九电阻R19、第二十电阻R20主要用于调节第五三极管Q5的导通状态,第五二极管D5主要用于隔直滤波、稳定第三电源PWM_VCC的输出,所述第七电容C7主要用于滤波平滑波形。当无桥PFC输出高压直流HV-DC至第二控制子电路1112之后,高压直流HV-DC经过分压电阻组分压为高于2.5V的电压值至第二分流基准源U12,所述第二分流基准源U12导通使得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为低电平,使得第五三极管Q5导通,进而使得第二控制子电路1112输出第三电源PWM_VCC至使能切换电路。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0,所述使能切换电路112包括第六二极管D6、第二十八电阻R28、第二十九电阻R29、第三十电阻R30、第三十一电阻R32、第三十二电阻R32、第十电容C10、第六三极管Q6、第七三极管Q7、第三稳压二极管ZD3和第三光耦U3。
所述第六二极管D6的正极连接主板20(用于输入第二使能信号EVDD-ON),所述第六二极管D6的负极通过第二十八电阻R28连接第二十九电阻R29的一端、第十电容C10的一端和第六三极管Q6的基极,所述第二十九电阻R29的另一端、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和第六三极管Q6的发射极均接地;所述第六三极管Q6的集电极连接第三光耦U3的第2脚,所述第三光耦U3的第1脚通过第三十电阻R30与开关机控制电路,所述第三光耦U3的第3脚通过第三十一电阻R32连接第三十二电阻R32的一端、第三稳压二极管ZD3的负极和第七三极管Q7的基极,所述第三光耦U3的第4脚连接开关机控制电路和第七三极管Q7的集电极;所述第七三极管Q7的发射极连接第二转换模块14;所述第三十二电阻R32的另一端和第三稳压二极管ZD3的正极均接地。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六三极管Q6和第七三极管Q7均为NPN三极管,所述第六二极管D6、第二十八电阻R28和十电容主要用于滤除输入的第二使能信号EVDD-ON中的干扰信号,平滑其波形。所述第三十一电阻R32和第三十二电阻R32用于调整第七三极管Q7的导通状态。所述第三光耦U3的型号为BPC-817C。当第二使能信号EVDD-ON为高时,第六三极管Q6饱和导通,使得第三光耦U3开始工作,具体为第三光耦U3的第3脚和第4脚流过电流,此时第七三极管Q7的基极建立电流导通,进而将第三电源PWM_VCC转换为第四电源VCC_ EVDD输出至主路LLC控制器141,由主路控制器根据第四电源VCC_ EVDD启动第二变压器142,第二变压器142将无桥PFC电路131输出的高压直流HV-DC转换为第二使能电压EVDD_24V给OLED屏30供电,进而电亮OLED屏30 。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OLED驱动电源的开关机时序示意图如图10所示,以下结合图3至图 10对本发明提供的OLED驱动电源的开机过程和待机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开机时,当插上电源线,第一转换模块13会分别有约10V和18V的输出,当遥控器接收到开机信号时,主板20会给出高电平的ON/OFF信号,此时第五极管导通,供电电路11开始给无桥PFC电路131供电,无桥PFC电路131将整流后的电压升压到约400V。同时当开关机信号ON/OFF为高时,此时待机降压电路开始切换为正常工作模式,即第一三极管Q1Q1导通,约T1时间后第一转换模块13的输出电压由10V和18V左右上升至正常值12V和20V,主板20正常开始工作。为了点亮屏幕,再经过T2时间输出第一使能信号至切换开关12,此时切换开关12打开,将12V转为VDD_ 12V给OLED屏30 供电,但是点亮OLED屏30 30需要两路电压,因此在T3时间后,主板2020输出拉高的第二使能信号EVDD-ON,而PFC电路15反馈的400V高压直流HV-DC在经过分压后使得第五三极管Q5导通,使PWM_VCC有电压,此时使能切换电路结合第二控制子电路1112输出的第三电源PWM_VCC输出第四电源VCC_ EVDD为主路LLC控制电路供电,由主路LLC控制电路将高压直流HV-DC转换为第二使能电压EVDD_24V输出至OLED屏30 ,经过T4时间后,第二使能电压EVDD_24V输出稳定,OLED屏30被点亮。
当主板20接收到待机信号时,经过T5时间后主板20首先会将第二使能信号EVDD-ON拉低,此时供电电路11不再给第二转换模块14供电,此时主路不再输出第二使能电压EVDD_24V。紧接着,主板20的第一使能信号也会被拉低,进而切换开关12停止工作,不再输出第一使能电压VDD_12V;再经过T6时间后,主板20将开关机信号ON/OFF拉低,无桥PFC电路131停止工作,同时输出电压12V和20V开始下降,最终下降为10V和18V,进而无桥PFC电路131停止工作,使得OLED驱动电源进入待机状态,其中T6时间不少于30s。
本发明还相应提供一种OLED电视,其包括如上所述的OLED驱动电源,由于上文已对所述OLED驱动电源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不作详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OLED驱动电源及OLED电视,所述OLED驱动电源包括与主板和OLED屏连接的电源板,电源板包括供电电路、第一转换模块、第二转换模块和切换开关;接通电源后由供电电路启动第一转换模块输出高压直流至第二转换模块、并输出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为主板供电,由切换开关将第一电压转换为第一使能电压给OLED屏供电;经过预设时间后,主板输出第二使能信号至供电电路,由供电电路控制第二转换模块启动输出第二使能电压给OLED屏供电,点亮OLED屏;其中第一转换模块包括集成在同一半导体芯片封装中的无桥PFC电路和辅路LLC控制电路,通过将无桥PFC和辅路LLC控制电路整合集成在一个控制芯片内并省去专用待机电路,优化了电路结构,缩小电源板面积,降低生产成本。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OLED驱动电源,包括与主板和OLED屏连接的电源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板包括供电电路、第一转换模块、第二转换模块和切换开关;
接通电源后由供电电路根据主板输出的开关机信号启动第一转换模块后,由第一转换模块输出高压直流至第二转换模块,并由第一转换模块输出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为主板供电,由切换开关根据主板输出的第一使能信号将第一电压转换为第一使能电压输出给OLED屏供电;经过预设时间后,主板输出第二使能信号至供电电路,由供电电路根据所述第二使能信号控制第二转换模块启动,由所述第二转换模块将高压直流转换为第二使能电压给OLED屏供电,点亮OLED屏;
所述第一转换模块包括集成在同一半导体芯片封装中的无桥PFC电路和辅路LLC控制电路,所述无桥PFC电路在启动后输出高压直流至辅路LLC控制电路,由所述辅路LLC控制电路将所述高压直流转换成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输出给主板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LED驱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包括开关机控制电路和使能切换电路,所述开关机控制电路根据主板输出的开关机信号输出第一电源启动无桥PFC电路、输出第二电源给辅路LLC控制电路供电,并根据无桥PFC电路输出的高压直流输出第三电源给使能切换电路供电;由使能切换模电路将根据主板输出的第二使能信号将所述第三电源转换为第四电源输出至第二转换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OLED驱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辅路LLC控制电路包括辅路LLC控制器和第一变压器,由所述辅路LLC控制器根据开关机控制电路输出的第二电源启动第一变压器,由第一变压器将无桥PFC电路输出的高压直流转换为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后输出至主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OLED驱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换模块包括主路LLC控制器和第二变压器,由所述主路LLC控制器根据使能切换电路输出的第四电源启动第二变压器,第二变压器将无桥PFC电路输出的高压直流转换为第二使能电压给OLED屏供电。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OLED驱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机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控制子电路和第二控制子电路,由所述第一控制子电路跟据主板输出的开关机信号输出第一电源启动无桥PFC电路、输出第二电源给辅路LLC控制电路供,由所述第二控制子电路根据无桥PFC电路启动后输出的高压直流输出第三电源至使能切换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LED驱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辅路LLC控制电路还包括待机降压电路,用于根据开关机信号控制输出至主板的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的大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OLED驱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机降压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一三极管、第一分流基准源和第一光耦;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主板,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通过第一电阻连接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一电容的一端和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和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均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三电阻连接第四电阻的一端、第五电阻的一端、第六电阻的一端、第一分流基准源的反馈脚、第二电容的一端、第三电容的一端和第七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主板,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连接OLED屏和第十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第六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一分流基准源的正极均接地;所述第一分流基准源的负极连接第二电容的另一端、第八电阻的一端、第九电阻的一端和第一光耦的第2脚;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九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十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一光耦的第1脚;所述第一光耦的第3脚接地,所述第一光耦的第4脚连接主板。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OLED驱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子电路包括第二二极管、第一稳压二极管、第二稳压二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第十七电阻、第十八电阻、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和第二光耦;
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主板,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通过第十一电阻连接第十二电阻的一端、第四电容的一端和第二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十二电阻的另一端、第四电容的另一端和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均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光耦的第2脚、还通过第十三电阻连接第二光耦的第1脚和第十四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二光耦的第3脚通过第十五电阻连接第十六电阻的一端、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负极和第三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二光耦的第4脚连接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和辅路LLC控制电路,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十八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十八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十七电阻的一端、第四三极管的基极和第二稳压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十六电阻的另一端、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第五电容的另一端、第十七电阻的另一端、第二稳压二极管的正极和第六电容的一端均接地,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无桥PFC电路、第二控制子电路、第六电容的另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OLED驱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子电路包括第十九电阻、第二十电阻、第二十一电阻、第二十二电阻、第二十三电阻、第二十四电阻、第二十五电阻、第二十六电阻、第二十七电阻、第五三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和第二分流基准源;
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一控制子电路、还通过第十九电阻连接第二十电阻的一端和第二分流基准源的负极,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二十电阻连接第二分流基准源的负极,所述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五二极管的正极、还通过第二十一电阻连接第三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负极连接使能切换电路;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四二极管的负极、第二分流基准源的反馈脚、还通过第七电容接地;所述第二分流基准源的正极接地;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通过第二十二电阻连接第二十三电阻的一端、第八电容的一端、第九电容的一端和第二十四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二十三电阻的另一端、第八电容的另一端、第九电容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二十四电阻的另一端依次与第二十五电阻、第二十六电阻、第二十七电阻串联后连接无桥PFC电路。
10.一种OLED电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OLED驱动电源。
CN201811043681.4A 2018-09-07 2018-09-07 一种oled驱动电源和oled电视 Pending CN1091665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43681.4A CN109166519A (zh) 2018-09-07 2018-09-07 一种oled驱动电源和oled电视
PCT/CN2019/093449 WO2020048196A1 (zh) 2018-09-07 2019-06-28 一种oled驱动电源和oled电视
US17/058,323 US11308871B2 (en) 2018-09-07 2019-06-28 OLED drive power supply and OLED television
EP19857191.1A EP3848922A4 (en) 2018-09-07 2019-06-28 POWER SUPPLY FOR OLED CONTROL AND OLED TV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43681.4A CN109166519A (zh) 2018-09-07 2018-09-07 一种oled驱动电源和oled电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66519A true CN109166519A (zh) 2019-01-08

Family

ID=648946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43681.4A Pending CN109166519A (zh) 2018-09-07 2018-09-07 一种oled驱动电源和oled电视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308871B2 (zh)
EP (1) EP3848922A4 (zh)
CN (1) CN109166519A (zh)
WO (1) WO2020048196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13514A (zh) * 2019-06-28 2019-09-06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分体电视的供电电路及分体电视
WO2020048196A1 (zh) * 2018-09-07 2020-03-12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oled驱动电源和oled电视
CN111327851A (zh) * 2020-03-27 2020-06-23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oled电源电路、oled电视电源及oled电视
CN111669528A (zh) * 2020-05-11 2020-09-15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oled驱动电源及oled电视
CN112073666A (zh) * 2019-06-10 2020-12-11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设备的电源控制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2349249A (zh) * 2020-11-03 2021-02-09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oled驱动电源和oled电视
WO2023005146A1 (zh) * 2021-07-28 2023-02-02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mini led驱动电源及mini led电视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19021A (zh) * 2018-09-07 2019-01-01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oled驱动电源及oled电视
US11594948B2 (en) * 2021-02-09 2023-02-28 Excelsys Tecnologies Ltd. Reduced power consumption for LLC resonant converter under light load
CN114094799A (zh) * 2021-11-23 2022-02-25 无锡睿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显示屏的供电电路及系统
CN114286474B (zh) * 2021-12-30 2024-03-29 福州大学 一种无桥高增益单级led驱动电路与限压限流混合控制方法
CN114664242A (zh) * 2022-04-14 2022-06-24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背光恒流控制电路及电视机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795995U (zh) * 2012-04-17 2013-03-13 广州硅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led显示驱动芯片
CN106409220A (zh) * 2016-09-29 2017-02-15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oled驱动电源装置及oled电视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89805B (zh) 2006-07-12 2010-11-10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模拟量控制装置及其方法
US20100259240A1 (en) * 2009-04-11 2010-10-14 Cuks, Llc Bridgeless PFC converter
CN103889118B (zh) * 2014-03-18 2016-02-10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oled驱动电源装置
CN105322803B (zh) * 2015-11-02 2018-03-06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恒压恒流同步输出电源及电视机
KR102579291B1 (ko) * 2018-02-07 2023-09-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력 변환 장치 및 교류 직류 변환 장치
CN108521223B (zh) * 2018-04-24 2019-09-13 上海推拓科技有限公司 开关电源电路
CN109166519A (zh) 2018-09-07 2019-01-08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oled驱动电源和oled电视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795995U (zh) * 2012-04-17 2013-03-13 广州硅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led显示驱动芯片
CN106409220A (zh) * 2016-09-29 2017-02-15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oled驱动电源装置及oled电视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48196A1 (zh) * 2018-09-07 2020-03-12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oled驱动电源和oled电视
US11308871B2 (en) 2018-09-07 2022-04-19 Shenzhen Skyworth-Rgb Electronic Co., Ltd OLED drive power supply and OLED television
CN112073666A (zh) * 2019-06-10 2020-12-11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设备的电源控制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2073666B (zh) * 2019-06-10 2023-03-24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设备的电源控制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0213514A (zh) * 2019-06-28 2019-09-06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分体电视的供电电路及分体电视
CN110213514B (zh) * 2019-06-28 2021-09-03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分体电视的供电电路及分体电视
CN111327851A (zh) * 2020-03-27 2020-06-23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oled电源电路、oled电视电源及oled电视
CN111669528A (zh) * 2020-05-11 2020-09-15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oled驱动电源及oled电视
CN112349249A (zh) * 2020-11-03 2021-02-09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oled驱动电源和oled电视
CN112349249B (zh) * 2020-11-03 2021-12-28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oled驱动电源和oled电视
WO2023005146A1 (zh) * 2021-07-28 2023-02-02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mini led驱动电源及mini led电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48922A1 (en) 2021-07-14
US11308871B2 (en) 2022-04-19
US20210210008A1 (en) 2021-07-08
EP3848922A4 (en) 2021-10-06
WO2020048196A1 (zh) 2020-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09220B (zh) 一种oled驱动电源装置及oled电视
CN109166519A (zh) 一种oled驱动电源和oled电视
CN103889118B (zh) 一种oled驱动电源装置
CN109119021A (zh) 一种oled驱动电源及oled电视
CN106488607B (zh) 开关电源及电视机
CN105764185B (zh) 交流驱动混合调光电路和电视机
CN107464533B (zh) 一种恒流驱动电路及电视机
CN105323512B (zh) 一种pfc供电的次级控制装置
CN205751480U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电源驱动电路
CN111669528B (zh) 一种oled驱动电源及oled电视
CN202404873U (zh) Led显示屏的恒压恒流驱动电路
CN102751698A (zh) 过电压保护电路、电源模块以及过电压保护方法
CN108665859A (zh) 背光源控制电路及背光源
WO2023005146A1 (zh) 一种mini led驱动电源及mini led电视
CN206585802U (zh) 低电压调光电源
CN209402781U (zh) 一种超薄光电产品智能调光电源控制电路
CN104252831A (zh) 背光电流的调整装置及方法
CN208971648U (zh) 一种电视机及多功能电视机电源
CN106793346A (zh) 低电压调光电源
CN201332524Y (zh) 一种状态指示灯控制装置
CN216852444U (zh) 一种电源控制电路、驱动电源及灯具
CN205647315U (zh) 一种电机的超宽转速范围驱动电路和调速器
CN207235158U (zh) 一种led背光驱动保护电路和显示设备
CN106531087A (zh) 一种背光驱动电路及液晶显示器
CN109949753A (zh) 一种背光源的供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0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