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65012A - 一种非解释型微应用实现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非解释型微应用实现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65012A
CN109165012A CN201811081096.3A CN201811081096A CN109165012A CN 109165012 A CN109165012 A CN 109165012A CN 201811081096 A CN201811081096 A CN 201811081096A CN 109165012 A CN109165012 A CN 1091650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
application
code
list
proj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8109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65012B (zh
Inventor
苑学贺
刘泽三
刘迪
王孟强
曹洪雨
李春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Co Ltd
Beijing China Pow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Co Ltd
Beijing China Pow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Co Ltd, Beijing China Pow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81108109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6501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1650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650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650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650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30Creation or generation of source cod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60Software deploy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非解释型微应用实现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代码工程项目中所有内容列表,初始化微应用代码工程的目录结构,解析出数据服务集合,对所有内容列表进行处理,按照微应用工程代码结构生成微应用。本申请能够在不依赖解释器的情况下,通过转码的方式实现功能构造组件的微应用实现。

Description

一种非解释型微应用实现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微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解释型微应用实现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在业务应用系统进行业务功能构造支撑微应用架构时,通常通过对原有的可视化功能构造进行微应用架构的改造,生成新的可以支撑应用的构造工程。现有功能构造器不能支撑微应用架构程序,如果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微应用架构的改造,需要重新进行后台程序的功能拆分,和整个工程的重构工作,工作量大,改造难度也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非解释型微应用实现方法,能够在不依赖解释器的情况下,通过转码的方式实现功能构造组件的微应用实现。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非解释型微应用实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代码工程项目中所有内容列表;
初始化微应用代码工程的目录结构;
解析出数据服务集合;
对所述所有内容列表进行处理;
按照微应用工程代码结构生成微应用。
优选地,所述所有内容列表包括:
数据模型列表和前端页面列表。
优选地,所述获取代码工程项目中所有内容列表包括:
构造代码工程的扫描器;
基于所述扫描器扫描所述代码工程的项目。
优选地,所述解析出数据服务集合包括:
由获取的数据模型列表解析出所有的数据服务集;
按照所述服务集生成微应用代码工程的访问层代码;
基于所述服务集生成控制层代码;
输出供前端用户界面引用的服务目录。
优选地,对所述所有内容列表进行处理包括:
处理每一个前端页面,为每一个前端页面生成前端代码;
将数据模型的访问替换生成对服务目录的引用。
一种非解释型微应用实现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代码工程项目中所有内容列表;
初始化模块,用于初始化微应用代码工程的目录结构;
解析模块,用于解析出数据服务集合;
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所有内容列表进行处理;
生成模块,用于按照微应用工程代码结构生成微应用。
优选地,所述所有内容列表包括:
数据模型列表和前端页面列表。
优选地,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构造单元,用于构造代码工程的扫描器;
扫描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扫描器扫描所述代码工程的项目。
优选地,所述解析模块包括:
解析单元,用于由获取的数据模型列表解析出所有的数据服务集;
第一生成单元,用于按照所述服务集生成微应用代码工程的访问层代码;
第二生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服务集生成控制层代码;
输出单元,用于输出供前端用户界面引用的服务目录。
优选地,处理模块包括:
第三生成单元,用于处理每一个前端页面,为每一个前端页面生成前端代码;
第四生成单元,用于将数据模型的访问替换生成对服务目录的引用。
综上所述,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非解释型微应用实现方法,在生成微应用时,首先获取代码工程项目中所有内容列表,然后初始化微应用代码工程的目录结构,解析出数据服务集合,对所有内容列表进行处理,最后按照微应用工程代码结构生成微应用。本申请能够在不依赖解释器的情况下,通过转码的方式实现功能构造组件的微应用实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非解释型微应用实现方法实施例1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非解释型微应用实现方法实施例2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非解释型微应用实现方法实施例3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非解释型微应用实现方法实施例4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非解释型微应用实现系统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非解释型微应用实现系统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非解释型微应用实现系统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非解释型微应用实现系统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非解释型微应用实现方法实施例1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1、获取代码工程项目中所有内容列表;
当需要生成非解释型的微应用时,首先对代码工程进行处理,获取到代码工程项目中所有内容的列表。其中,内容列表可以包括数据模型列表和前端页面列表。
S102、初始化微应用代码工程的目录结构;
然后通过对不同技术框架进行接口抽象定义,实现的时候用不同的技术架构(如,后端和前端),专家组提供架构接口的实现方式来达到不同架构扩展的目的,由技术框架中的接口初始化微应用代码工程的目录结构。
S103、解析出数据服务集合;
然后,从访问模型解析出数据服务集合。
S104、对所有内容列表进行处理;
并进一步多所有内容列表进行处理,如对数据模型进行处理,以及对前端页面进行处理。
S105、按照微应用工程代码结构生成微应用。
最后,按照微应用工程代码的结构生成微应用。
综上所述,在上述实施例中,在生成微应用时,首先获取代码工程项目中所有内容列表,然后初始化微应用代码工程的目录结构,解析出数据服务集合,对所有内容列表进行处理,最后按照微应用工程代码结构生成微应用。本申请能够在不依赖解释器的情况下,通过转码的方式实现功能构造组件的微应用实现。
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非解释型微应用实现方法实施例2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01、构造代码工程的扫描器;
当需要生成非解释型的微应用时,首先构造对代码工程进行扫描处理的扫描器。
S202、基于扫描器扫描代码工程的项目,获取代码工程项目中所有内容列表;
通过构造的扫描器对代码工程的项目进行扫描,获取到代码工程项目中所有内容的列表。其中,内容列表可以包括数据模型列表和前端页面列表。
S203、初始化微应用代码工程的目录结构;
然后通过对不同技术框架进行接口抽象定义,实现的时候用不同的技术架构(如,后端和前端),专家组提供架构接口的实现方式来达到不同架构扩展的目的,由技术框架中的接口初始化微应用代码工程的目录结构。
S204、解析出数据服务集合;
然后,从访问模型解析出数据服务集合。
S205、对所有内容列表进行处理;
并进一步多所有内容列表进行处理,如对数据模型进行处理,以及对前端页面进行处理。
S206、按照微应用工程代码结构生成微应用。
最后,按照微应用工程代码的结构生成微应用。
综上所述,在上述实施例中,在生成微应用时,首先获构造代码工程的扫描器,基于扫描器扫描代码工程的项目,获取代码工程项目中所有内容列表,然后初始化微应用代码工程的目录结构,解析出数据服务集合,对所有内容列表进行处理,最后按照微应用工程代码结构生成微应用。本申请能够在不依赖解释器的情况下,通过转码的方式实现功能构造组件的微应用实现。
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非解释型微应用实现方法实施例3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301、构造代码工程的扫描器;
当需要生成非解释型的微应用时,首先构造对代码工程进行扫描处理的扫描器。
S302、基于扫描器扫描代码工程的项目,获取代码工程项目中所有内容列表;
通过构造的扫描器对代码工程的项目进行扫描,获取到代码工程项目中所有内容的列表。其中,内容列表可以包括数据模型列表和前端页面列表。
S303、初始化微应用代码工程的目录结构;
然后通过对不同技术框架进行接口抽象定义,实现的时候用不同的技术架构(如,后端和前端),专家组提供架构接口的实现方式来达到不同架构扩展的目的,由技术框架中的接口初始化微应用代码工程的目录结构。
S304、由获取的数据模型列表解析出所有的数据服务集;
S305、按照服务集生成微应用代码工程的访问层代码;
S306、基于服务集生成控制层代码;
S307、输出供前端用户界面引用的服务目录;
功能构造生成的数据模型解析为后台数据访问服务集供前端用户界面引用,对功能构造生成的xml文本文件通过接口分离方式,解析为展现层的页面用户界面,并在页面用户界面生成时与后台数据访问服务进行绑定。
进行组件映射,通过解析模型实现对构造功能控件的规范化解析为MX或其它前端框架组件。
进行服务集提取,通过对构造数据模型访问模型列表解析出服务列表目录供前端用户界面调用。
S308、对所有内容列表进行处理;
并进一步多所有内容列表进行处理,如对数据模型进行处理,以及对前端页面进行处理。
S309、按照微应用工程代码结构生成微应用。
最后,按照微应用工程代码的结构生成微应用。
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非解释型微应用实现方法实施例4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401、构造代码工程的扫描器;
当需要生成非解释型的微应用时,首先构造对代码工程进行扫描处理的扫描器。
S402、基于扫描器扫描代码工程的项目,获取代码工程项目中所有内容列表;
通过构造的扫描器对代码工程的项目进行扫描,获取到代码工程项目中所有内容的列表。其中,内容列表可以包括数据模型列表和前端页面列表。
S403、初始化微应用代码工程的目录结构;
然后通过对不同技术框架进行接口抽象定义,实现的时候用不同的技术架构(如,后端和前端),专家组提供架构接口的实现方式来达到不同架构扩展的目的,由技术框架中的接口初始化微应用代码工程的目录结构。
S404、由获取的数据模型列表解析出所有的数据服务集;
S405、按照服务集生成微应用代码工程的访问层代码;
S406、基于服务集生成控制层代码;
S407、输出供前端用户界面引用的服务目录;
功能构造生成的数据模型解析为后台数据访问服务集供前端用户界面引用,对功能构造生成的xml文本文件通过接口分离方式,解析为展现层的页面用户界面,并在页面用户界面生成时与后台数据访问服务进行绑定。
进行组件映射,通过解析模型实现对构造功能控件的规范化解析为MX或其它前端框架组件。
进行服务集提取,通过对构造数据模型访问模型列表解析出服务列表目录供前端用户界面调用。
S408、处理每一个前端页面,为每一个前端页面生成前端代码;
S409、将数据模型的访问替换生成对服务目录的引用;
并进一步多所有内容列表进行处理,如对数据模型进行处理,以及对前端页面进行处理。
S410、按照微应用工程代码结构生成微应用。
最后,按照微应用工程代码的结构生成微应用。
综上所述,在上述实施例中,把原来的在线功能构造工程通过解析模型,组件映射,提取服务集,架构定义等步骤的处理后产生为由代码及资源文件构成的微应用代码工程。
单体应用架构下的在线构造工程,是通过拖动方式,动态组合布局以及控件(包括数据模型控件)生成页面,然后通过数据模型控件绑定数据源的方式访问数据库,生成各种应用场景,产生的页面通过xml格式的文本文件保存,数据模型保存于数据库。在运行态时,构造的工程通过自带解释器解释执行。
本技术通过扩展原有解析功能,按照微应用代码工程结构把功能构造工程下的展现层和控制层解析形成web应用,业务层和数据访问层形成微服务。
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非解释型微应用实现系统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系统可以包括:
获取模块501,用于获取代码工程项目中所有内容列表;
当需要生成非解释型的微应用时,首先对代码工程进行处理,获取到代码工程项目中所有内容的列表。其中,内容列表可以包括数据模型列表和前端页面列表。
初始化模块502,用于初始化微应用代码工程的目录结构;
然后通过对不同技术框架进行接口抽象定义,实现的时候用不同的技术架构(如,后端和前端),专家组提供架构接口的实现方式来达到不同架构扩展的目的,由技术框架中的接口初始化微应用代码工程的目录结构。
解析模块503,用于解析出数据服务集合;
然后,从访问模型解析出数据服务集合。
处理模块504,用于对所有内容列表进行处理;
并进一步多所有内容列表进行处理,如对数据模型进行处理,以及对前端页面进行处理。
生成模块505,用于按照微应用工程代码结构生成微应用。
最后,按照微应用工程代码的结构生成微应用。
综上所述,在上述实施例中,在生成微应用时,首先获取代码工程项目中所有内容列表,然后初始化微应用代码工程的目录结构,解析出数据服务集合,对所有内容列表进行处理,最后按照微应用工程代码结构生成微应用。本申请能够在不依赖解释器的情况下,通过转码的方式实现功能构造组件的微应用实现。
如图6所示,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非解释型微应用实现系统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系统可以包括:
构造单元601,用于构造代码工程的扫描器;
当需要生成非解释型的微应用时,首先构造对代码工程进行扫描处理的扫描器。
扫描单元602,用于基于扫描器扫描代码工程的项目,获取代码工程项目中所有内容列表;
通过构造的扫描器对代码工程的项目进行扫描,获取到代码工程项目中所有内容的列表。其中,内容列表可以包括数据模型列表和前端页面列表。
初始化模块603,用于初始化微应用代码工程的目录结构;
然后通过对不同技术框架进行接口抽象定义,实现的时候用不同的技术架构(如,后端和前端),专家组提供架构接口的实现方式来达到不同架构扩展的目的,由技术框架中的接口初始化微应用代码工程的目录结构。
解析模块604,用于解析出数据服务集合;
然后,从访问模型解析出数据服务集合。
处理模块605,用于对所有内容列表进行处理;
并进一步多所有内容列表进行处理,如对数据模型进行处理,以及对前端页面进行处理。
生成模块606,用于按照微应用工程代码结构生成微应用。
最后,按照微应用工程代码的结构生成微应用。
综上所述,在上述实施例中,在生成微应用时,首先获构造代码工程的扫描器,基于扫描器扫描代码工程的项目,获取代码工程项目中所有内容列表,然后初始化微应用代码工程的目录结构,解析出数据服务集合,对所有内容列表进行处理,最后按照微应用工程代码结构生成微应用。本申请能够在不依赖解释器的情况下,通过转码的方式实现功能构造组件的微应用实现。
如图7所示,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非解释型微应用实现系统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系统可以包括:
构造单元701,用于构造代码工程的扫描器;
当需要生成非解释型的微应用时,首先构造对代码工程进行扫描处理的扫描器。
扫描单元702,用于基于扫描器扫描代码工程的项目,获取代码工程项目中所有内容列表;
通过构造的扫描器对代码工程的项目进行扫描,获取到代码工程项目中所有内容的列表。其中,内容列表可以包括数据模型列表和前端页面列表。
初始化模块703,用于初始化微应用代码工程的目录结构;
然后通过对不同技术框架进行接口抽象定义,实现的时候用不同的技术架构(如,后端和前端),专家组提供架构接口的实现方式来达到不同架构扩展的目的,由技术框架中的接口初始化微应用代码工程的目录结构。
解析单元704,用于由获取的数据模型列表解析出所有的数据服务集;
第一生成单元705,用于按照服务集生成微应用代码工程的访问层代码;
第二生成单元706,用于基于服务集生成控制层代码;
输出单元707,用于输出供前端用户界面引用的服务目录;
功能构造生成的数据模型解析为后台数据访问服务集供前端用户界面引用,对功能构造生成的xml文本文件通过接口分离方式,解析为展现层的页面用户界面,并在页面用户界面生成时与后台数据访问服务进行绑定。
进行组件映射,通过解析模型实现对构造功能控件的规范化解析为MX或其它前端框架组件。
进行服务集提取,通过对构造数据模型访问模型列表解析出服务列表目录供前端用户界面调用。
处理模块708,用于对所有内容列表进行处理;
并进一步多所有内容列表进行处理,如对数据模型进行处理,以及对前端页面进行处理。
生成模块709,用于按照微应用工程代码结构生成微应用。
最后,按照微应用工程代码的结构生成微应用。
如图8所示,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非解释型微应用实现系统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系统可以包括:
构造单元801,用于构造代码工程的扫描器;
当需要生成非解释型的微应用时,首先构造对代码工程进行扫描处理的扫描器。
扫描单元802,用于基于扫描器扫描代码工程的项目,获取代码工程项目中所有内容列表;
通过构造的扫描器对代码工程的项目进行扫描,获取到代码工程项目中所有内容的列表。其中,内容列表可以包括数据模型列表和前端页面列表。
初始化模块803,用于初始化微应用代码工程的目录结构;
然后通过对不同技术框架进行接口抽象定义,实现的时候用不同的技术架构(如,后端和前端),专家组提供架构接口的实现方式来达到不同架构扩展的目的,由技术框架中的接口初始化微应用代码工程的目录结构。
解析单元804,用于由获取的数据模型列表解析出所有的数据服务集;
第一生成单元805,用于按照服务集生成微应用代码工程的访问层代码;
第二生成单元806,用于基于服务集生成控制层代码;
输出单元807,用于输出供前端用户界面引用的服务目录;
功能构造生成的数据模型解析为后台数据访问服务集供前端用户界面引用,对功能构造生成的xml文本文件通过接口分离方式,解析为展现层的页面用户界面,并在页面用户界面生成时与后台数据访问服务进行绑定。
进行组件映射,通过解析模型实现对构造功能控件的规范化解析为MX或其它前端框架组件。
进行服务集提取,通过对构造数据模型访问模型列表解析出服务列表目录供前端用户界面调用。
第三生成单元808,用于处理每一个前端页面,为每一个前端页面生成前端代码;
第四生成单元809,用于将数据模型的访问替换生成对服务目录的引用;
并进一步多所有内容列表进行处理,如对数据模型进行处理,以及对前端页面进行处理。
生成模块810,用于按照微应用工程代码结构生成微应用。
最后,按照微应用工程代码的结构生成微应用。
综上所述,在上述实施例中,把原来的在线功能构造工程通过解析模型,组件映射,提取服务集,架构定义等步骤的处理后产生为由代码及资源文件构成的微应用代码工程。
单体应用架构下的在线构造工程,是通过拖动方式,动态组合布局以及控件(包括数据模型控件)生成页面,然后通过数据模型控件绑定数据源的方式访问数据库,生成各种应用场景,产生的页面通过xml格式的文本文件保存,数据模型保存于数据库。在运行态时,构造的工程通过自带解释器解释执行。
本技术通过扩展原有解析功能,按照微应用代码工程结构把功能构造工程下的展现层和控制层解析形成web应用,业务层和数据访问层形成微服务。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非解释型微应用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代码工程项目中所有内容列表;
初始化微应用代码工程的目录结构;
解析出数据服务集合;
对所述所有内容列表进行处理;
按照微应用工程代码结构生成微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所有内容列表包括:
数据模型列表和前端页面列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代码工程项目中所有内容列表包括:
构造代码工程的扫描器;
基于所述扫描器扫描所述代码工程的项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出数据服务集合包括:
由获取的数据模型列表解析出所有的数据服务集;
按照所述服务集生成微应用代码工程的访问层代码;
基于所述服务集生成控制层代码;
输出供前端用户界面引用的服务目录。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所有内容列表进行处理包括:
处理每一个前端页面,为每一个前端页面生成前端代码;
将数据模型的访问替换生成对服务目录的引用。
6.一种非解释型微应用实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代码工程项目中所有内容列表;
初始化模块,用于初始化微应用代码工程的目录结构;
解析模块,用于解析出数据服务集合;
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所有内容列表进行处理;
生成模块,用于按照微应用工程代码结构生成微应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所有内容列表包括:
数据模型列表和前端页面列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构造单元,用于构造代码工程的扫描器;
扫描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扫描器扫描所述代码工程的项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模块包括:
解析单元,用于由获取的数据模型列表解析出所有的数据服务集;
第一生成单元,用于按照所述服务集生成微应用代码工程的访问层代码;
第二生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服务集生成控制层代码;
输出单元,用于输出供前端用户界面引用的服务目录。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处理模块包括:
第三生成单元,用于处理每一个前端页面,为每一个前端页面生成前端代码;
第四生成单元,用于将数据模型的访问替换生成对服务目录的引用。
CN201811081096.3A 2018-09-17 2018-09-17 一种非解释型微应用实现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91650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81096.3A CN109165012B (zh) 2018-09-17 2018-09-17 一种非解释型微应用实现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81096.3A CN109165012B (zh) 2018-09-17 2018-09-17 一种非解释型微应用实现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65012A true CN109165012A (zh) 2019-01-08
CN109165012B CN109165012B (zh) 2022-03-15

Family

ID=64879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81096.3A Active CN109165012B (zh) 2018-09-17 2018-09-17 一种非解释型微应用实现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65012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6900A (zh) * 2011-03-31 2012-10-17 新奥特(北京)视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soa的应用系统平台架构的系统及设计方法
US20160378439A1 (en) * 2015-06-29 2016-12-29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Cloud based editor for generation of interpreted artifacts for mobile runtime
CN106648690A (zh) * 2016-12-29 2017-05-10 北京恒华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代码自动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6980504A (zh) * 2017-03-28 2017-07-2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程序开发方法及其工具、设备
CN107122172A (zh) * 2017-03-23 2017-09-01 广州神马移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轻应用的处理方法、运行方法、设备及应用设备
CN107291450A (zh) * 2017-05-25 2017-10-24 深圳市彬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编程友好型的敏捷代码自动生成方法
CN107632833A (zh) * 2017-07-31 2018-01-26 广州神马移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轻应用的生成方法、设备及电子设备
CN107844299A (zh) * 2017-12-01 2018-03-27 浪潮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Web应用开发工具的实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6900A (zh) * 2011-03-31 2012-10-17 新奥特(北京)视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soa的应用系统平台架构的系统及设计方法
US20160378439A1 (en) * 2015-06-29 2016-12-29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Cloud based editor for generation of interpreted artifacts for mobile runtime
CN106648690A (zh) * 2016-12-29 2017-05-10 北京恒华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代码自动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7122172A (zh) * 2017-03-23 2017-09-01 广州神马移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轻应用的处理方法、运行方法、设备及应用设备
CN106980504A (zh) * 2017-03-28 2017-07-2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程序开发方法及其工具、设备
CN107291450A (zh) * 2017-05-25 2017-10-24 深圳市彬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编程友好型的敏捷代码自动生成方法
CN107632833A (zh) * 2017-07-31 2018-01-26 广州神马移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轻应用的生成方法、设备及电子设备
CN107844299A (zh) * 2017-12-01 2018-03-27 浪潮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Web应用开发工具的实现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WAFAA S.EL-KASSAS等: ""Taxonomy of Cross-Platform Mobile Applications Development Approaches"", 《AIN SHAMS ENGINEERING JOURNAL》 *
姚素红: "基于Java的Web应用系统开发模式",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方毓偈: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手机营业厅应用构架的设计与实现"",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 信息科技辑》 *
朱悦星 等: "小程序开发及其开源生态、应用案例分析", 《无线互联科技》 *
董志宇: ""基于HTML5的移动应用自动生成系统"",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 信息科技辑》 *
蔡璟 等: "基于移动平台的微应用开发框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通信技术》 *
裴晓东 等: "基于JavaEE+React小微APP程序开发",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
黄小锋 等: "基于J2EE平台的信息化系统代码生成", 《计算机系统应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65012B (zh) 2022-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hungana et al. Structuring the modeling space and supporting evolution in software product line engineering
Tizzei et al. Using microservices and software product line engineering to support reuse of evolving multi-tenant saas
WO2009036079A2 (en) A system, method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workflow generation, deployment and/or execution
WO2009036078A2 (en) A system, method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workflow generation, deployment and/or execution
CN108154569A (zh) 一种基于对象模型化配置的巡查采集方法
CN101799753B (zh) 一种实现树形结构的方法及装置
CN113419729A (zh) 基于组件化的前端页面搭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126299B (zh) 业务插件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Winter et al. Formal information modelling for standardisation in the spatial domain
Wang et al. A dependency-aware hierarchical service model for SaaS and cloud services
CN105824647A (zh) 一种表单页面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09165012A (zh) 一种非解释型微应用实现方法及系统
Masi et al. Automating smart grid solution architecture design
CN107025233B (zh) 一种数据特征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975286B (zh) 生成用于人机交互的界面的方法及系统
Barlas et al. Towards formal open standards: formalizing a standard’s requirements: The case of RSS v2. 0
CN108305161A (zh) 一种纳税服务接口梳理方法及装置
Chung et al. Modeling Web applications using Java and XML related technologies
Alam et al. Modelling a family of systems for crisis management with concern‐oriented reuse
Shao et al. GIS in the cloud: implementing a web coverage service on Amazon cloud computing platform
US20160188579A1 (en) Pseudo internal numbering mechanism
CN111753026A (zh) 一种用户画像生成系统、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Hu et al. Describing data formats of geographical models
CN113741897B (zh) 一种问题列表生成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osta et al. Towards a view-based process for designing and documenting restful service architectur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