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62322B - 智能化卫浴的气动式自动延时闭合放水池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智能化卫浴的气动式自动延时闭合放水池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62322B
CN109162322B CN201811276262.5A CN201811276262A CN109162322B CN 109162322 B CN109162322 B CN 109162322B CN 201811276262 A CN201811276262 A CN 201811276262A CN 109162322 B CN109162322 B CN 1091623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tate
valve
air
press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7626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62322A (zh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AN YONGZHEN GRIZZLY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Lu'an Yongzhen Grizzly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an Yongzhen Grizzly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an Yongzhen Grizzly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7626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6232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1623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623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623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623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C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OR WASTE WATER; SINKS
    • E03C1/00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or waste water; Sinks
    • E03C1/12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waste water; Basins or fountains connected thereto; Sinks
    • E03C1/22Outlet devices mounted in basins, baths, or sinks
    • E03C1/23Outlet devices mounted in basins, baths, or sinks with mechanical closure mechanism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C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OR WASTE WATER; SINKS
    • E03C1/00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or waste water; Sinks
    • E03C1/12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waste water; Basins or fountains connected thereto; Sinks
    • E03C1/18Sinks, whether or not connected to the waste-pipe
    • E03C1/182Sinks, whether or not connected to the waste-pipe connected to the waste-pip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C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OR WASTE WATER; SINKS
    • E03C1/00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or waste water; Sinks
    • E03C1/12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waste water; Basins or fountains connected thereto; Sinks
    • E03C1/22Outlet devices mounted in basins, baths, or sinks
    • E03C1/23Outlet devices mounted in basins, baths, or sinks with mechanical closure mechanisms
    • E03C1/2302Outlet devices mounted in basins, baths, or sinks with mechanical closure mechanisms the actuation force being transmitted to the plug via rigid ele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C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OR WASTE WATER; SINKS
    • E03C1/00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or waste water; Sinks
    • E03C1/12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waste water; Basins or fountains connected thereto; Sinks
    • E03C1/22Outlet devices mounted in basins, baths, or sinks
    • E03C1/23Outlet devices mounted in basins, baths, or sinks with mechanical closure mechanisms
    • E03C1/2306Outlet devices mounted in basins, baths, or sinks with mechanical closure mechanisms the plug being operated by hand contac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C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OR WASTE WATER; SINKS
    • E03C1/00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or waste water; Sinks
    • E03C1/12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waste water; Basins or fountains connected thereto; Sinks
    • E03C1/22Outlet devices mounted in basins, baths, or sinks
    • E03C1/23Outlet devices mounted in basins, baths, or sinks with mechanical closure mechanisms
    • E03C2001/2313Outlet devices mounted in basins, baths, or sinks with mechanical closure mechanisms the actuation force being pneumatic or hydraulic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C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OR WASTE WATER; SINKS
    • E03C1/00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or waste water; Sinks
    • E03C1/12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waste water; Basins or fountains connected thereto; Sinks
    • E03C1/22Outlet devices mounted in basins, baths, or sinks
    • E03C1/23Outlet devices mounted in basins, baths, or sinks with mechanical closure mechanisms
    • E03C2001/2317Outlet devices mounted in basins, baths, or sinks with mechanical closure mechanisms transmission of actuation force involves a sp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ck Valves (AREA)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智能化卫浴的气动式自动延时闭合放水池的控制方法,其步骤在于:使用者按压按压机构并使空气流动至触发放水装置内;空气流入至感应阀内并使感应阀切换至流通状态,水可经过滤段、进水管、感应阀流动至触发机构,使触发机构牵引闭合机构切换至打开状态,储水池本体内的水可通过出水管道排出至下水道;水排出过程中,水的冲击力使浮球向下运动并牵引气动阀芯绕自身轴向转动,使气动阀切换至待透气状态,此时使用者松开对按压机构的按压;水排出完毕后,复位弹簧弹力使气动阀恢复至透气状态,此时外界空气可流动至按压机构,按压机构在其内部按压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恢复至原状,同时感应阀在其内部的感应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恢复至堵塞状态。

Description

智能化卫浴的气动式自动延时闭合放水池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放水池,具体涉及一种放水池的放水方法。
背景技术
水池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品之一,人们可以通过水池清洗许多东西,一般的水池由水槽、设置在水槽上方的水龙头、转动设置在水槽内的翻盖以及与水槽相连的下水系统组成;水池在使用过程中,为了节省水的使用,一般会利用翻盖将水槽密封,并在水槽内蓄水,使用者使用完毕后通过移动翻盖打开水槽,水槽内的水通过下水系统排出至下水道,但在水槽排水过程中,使用者需要在一旁等待,直至水排出完毕后重新利用翻盖将水槽密封,重新下一轮的使用过程,这种方法使得使用者需要长时间呆在水槽旁边,浪费时间,同时当处于水池上方的水龙头放水时,水流首先与翻盖接触时,就会轻易的使得翻盖在水槽槽口处进行翻转,从而造成翻盖与水槽槽口之间的间隙,此时将会造成水源的浪费,除此之外,若翻盖丢失则造成水槽无法储存水,影响水槽的后续使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放水池的放水方法,用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到的问题,本放水池的按压控制装置以及触发放水装置均可自动恢复至初始状态,无需使用者在一旁等待并操作,使用更加方便并且自动化程度更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智能化卫浴的气动式自动延时闭合放水池的控制方法,其步骤在于:
S1:使用者对设置于水池上的按压控制装置进行按压;
所述的水池包括储水池本体、出水管道,所述的出水管道位于储水池本体下方,出水管道呈竖直布置且出水管道与储水池本体连接接通,出水管道沿自身轴向可分为三段并且分别为与储水池本体连接接通的过滤段、与下水道系统连接接通的排出段、位于过滤段与排出段之间的触发段;
所述的按压控制装置包括用于被使用者按压触发的按压机构、用于按压机构与触发放水装置之间连接接通的第一连接软管、用于按压机构与气动延时装置之间连接接通的第二连接软管;
所述的第一连接软管、第二连接软管、按压机构之间设置有用于三者之间连接接通的三通管,三通管包括水平流管、竖直流管,竖直流管垂直设置于水平流管中间位置且相互接通、并构成T型结构,竖直流管的自由端与按压机构连接接通;
所述的第一连接软管与水平流管的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一单向阀、并且两者之间通过第一单向阀进行连接接通,第一单向阀用于控制流体由按压机构向触发放水装置单向流动;
所述的第二连接软管与水平流管的另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二单向阀、并且两者之间通过第二单向阀进行连接接通,第二单向阀用于控制流体由气动延时装置向按压机构单向流动;
所述的第一连接软管上还设置有用于对其内的堆积空气进行放气的排气机构,排气机构包括排气触发构件、放气构件,排气触发构件用于对放气构件进行触发并使放气构件对第一连接软管内的堆积空气进行释放;
所述的放气构件的运动状态分为可对第一连接软管内的堆积空气进行释放的放气状态、未能对第一连接软管内的堆积空气进行释放的待触发状态,放气构件的初始状态为待触发状态;
使用者对按压机构进行按压并使得空气流动至触发放水装置内,此过程中,放气构件始终处于待触发状态;
S2:空气进入触发放水装置后,触发放水装置使得储水池本体内的水可经出水管道排出至下水道;
所述的触发放水装置包括进水管、感应阀、放水触发机构、闭合机构,所述的闭合机构用于堵塞出水管道的排出段并使水无法通过排出段,所述的感应阀用于被按压控制装置触发并使水通过进水管、感应阀流入放水触发机构,所述的放水触发机构用于被水触发并使闭合机构撤销对出水管道的堵塞;
所述的感应阀与第一连接软管连接接通,感应阀的运动状态分为限制水通过进水管与感应阀流入至放水触发机构的堵塞状态、可使水通过进水管与感应阀流入至放水触发机构的流通状态,感应阀的初始状态为堵塞状态;
闭合机构的运动状态分为堵塞出水管道排出段的关闭状态、撤销堵塞出水管道排出段的打开状态,闭合机构的初始状态为关闭状态;
按压机构使空气流入至感应阀内,并使得感应阀由堵塞状态切换至流通状态,而后水可通过出水管道的过滤段、进水管、感应阀流动至放水触发机构,并使得放水触发机构牵引闭合机构由关闭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此时储水池本体内的水可通过出水管道排出至下水道;
S3:储水池本体内的水排出过程中,气动延时装置在水的冲击力作用下进行状态切换,并使得按压机构未能恢复至原状;
所述的气动延时装置包括气动阀、延时触发机构、复位弹簧,所述的气动阀用于使按压控制装置恢复至原状的过程中内部压强与外界大气压保持相匹配,所述的延时触发机构用于使气动阀在水池内的水排出完毕后被触发,所述的复位弹簧用于使延时触发机构恢复至原状;
所述的气动阀与第二连接软管连接接通,气动阀的运动状态分为空气可通过气动阀与第二连接软管流动至按压机构的透气状态、空气未能通过气动阀与第二连接软管流动至按压机构的待透气状态,气动阀的初始状态为透气状态;
所述的出水管道的触发段外表面开设有与其内腔连接接通的滑孔,滑孔的引导方向平行于出水管道的轴向,所述的延时触发机构包括连接杆、固定杆、浮球,所述的浮球设置于出水管道的触发段内并且可漂浮于水面,所述的连接杆与气动阀的气动阀芯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杆用于连接杆与浮球之间的连接;
当储水池本体内的水经出水管道向下水道排出时,水与浮球接触并且水的冲击力使浮球向下运动,浮球运动并通过固定杆、连接杆牵引气动阀芯绕自身轴向做使气动阀由透气状态切换至待透气状态的转动,此时使用者松开对按压机构的按压,同时由于第一单向阀的存在以及气动阀为待透气状态,从而使得空气无法流动至按压机构,按压机构无法在其内部的按压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恢复至原状;
S4:当储水池本体内的水排出完毕后,复位弹簧的弹力使得气动阀恢复至初始状态,即透气状态,此时外界空气可通过气动阀、第二连接软管、三通管流动至按压机构,按压机构在其内部的按压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恢复至原状;
按压机构恢复至原状的过程中,按压机构与排气触发构件接触并使得放气构件由待触发状态切换至放气状态,同时感应阀在其内部的感应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恢复至初始状态,即堵塞状态,感应阀恢复过程中产生的压缩空气通过放气构件排出至外界;
感应阀恢复完毕后,按压机构脱离与排气触发构件的接触,放气构件在其内部的卷簧的弹力作用下恢复至初始状态,即待触发状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者只需通过对按压控制装置进行按压即可使闭合机构关闭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储水池本体内的水即可通过出水管道排出至下水道,操作方便,同时水排出完毕后,按压控制装置以及触发放水装置均自动恢复至初始状态,无需使用者在一旁等待并操作,使用更加方便并且自动化程度更高,除此之外,气动延时装置使按压控制装置恢复至原状的过程中内部压强与外界大气压保持一致,恢复过程更加平稳顺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
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水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按压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按压机构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一连接软管、三通管、第二连接软管的配合图。
图7为本发明的排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排气触发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放气构件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的触发放水装置与出水管道的配合图。
图11为本发明的触发放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进水管、感应阀、流通管的配合图。
图13为本发明的感应阀的剖视图。
图14为本发明的放水触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闭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的气动延时装置与出水管道的配合图。
图17为本发明的气动延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的延时触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的气动阀的剖视图。
图中标示为:
100、水池;110、储水池本体;120、出水管道;
200、触发放水装置;
210、进水管;
220、感应阀;221、感应阀壳;222、接通嘴;223、接口一;224、接口二;225、密封段一;226、密封段二;227、固定段;228、感应弹簧;
230、放水触发机构;231、安装支架;232、导向杆;233、固定套;234、触发弹簧;235、流通罐;236、流通嘴;237、流通管;238、排水软管;
240、闭合机构;241、牵引杆;242、引导孔;243、转轴;244、闭合塞;245、摆杆;
300、按压控制装置;
310、按压机构;311、按压外壳;312、连接嘴;313、活塞;314、活塞杆;315、按压块;316、按压弹簧;
320、第一连接软管;321、单向阀壳;322、阀球;323、单向控制弹簧;
330、第二连接软管;
340、排气机构;
3410、排气触发构件;3411、连动杆;3412、连动块;3413、弹性片;
3420、放气构件;3421、放气阀壳;3422、放气阀芯;3423、触发块;3424、支撑凸起;3425、卷簧;3426、放气管;
400、气动延时装置;
410、气动阀;411、气动阀壳;412、气动阀芯;
420、延时触发机构;421、连接杆;422、固定杆;423、浮球;424、密封塞一;425、密封塞二;
430、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通过触发放水装置控制水池内的水是否可排出至下水道的优越性在于,使用者只需通过对按压控制装置进行按压即可使闭合机构关闭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储水池本体内的水即可通过出水管道排出至下水道,操作方便,同时水排出完毕后,按压控制装置以及触发放水装置均自动恢复至初始状态,无需使用者在一旁等待并操作,使用更加方便并且自动化程度更高,除此之外,气动延时装置使按压控制装置恢复至原状的过程中内部压强与外界大气压保持一致,恢复过程更加平稳顺利。
如图1-19所示,气动式自动延时闭合放水池,包括用于储存水并供使用者使用的水池100、用于控制水池100内的水是否可排出至下水道的触发放水装置200、用于被使用者按压并使触发放水装置200控制水池100内的水可排出至下水道的按压控制装置300、用于使按压控制装置300恢复至原状的过程中内部压强与外界大气压保持相匹配的气动延时装置400;使用者利用水池100内的水完毕时,可对按压控制装置300进行按压并使得触发放水装置200被触发,从而使得水池100内的水可排出至下水道,排出完毕后,按压控制装置300在气动延时装置400的配合下恢复至原状。
所述的水池100包括储水池本体110、出水管道120,所述的出水管道120位于储水池本体110下方,出水管道120呈竖直布置并且出水管道120与储水池本体110连接接通,出水管道120沿自身轴向可分为三段并且分别为与储水池本体110连接接通的过滤段、与下水道系统连接接通的排出段、位于过滤段与排出段之间的触发段。
优选的,所述的过滤段内设置有用于对经使用者使用完毕后的水进行过滤的过滤网罩。
如图10-15所示,上述的触发放水装置200包括进水管210、感应阀220、放水触发机构230、闭合机构240,所述的闭合机构240用于堵塞出水管道120的排出段并使水无法通过排出段,所述的感应阀220用于被按压控制装置300触发并使水通过进水管210、感应阀220流入放水触发机构230,所述的放水触发机构230用于被水触发并使闭合机构240撤销对出水管道120的堵塞。
如图12-13所示,所述的感应阀220包括感应阀壳221、感应阀芯、感应弹簧228,所述的感应阀壳221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并且开口端匹配安装有感应阀盖的矩形壳体结构,感应阀壳221的内腔延伸方向平行于地面,感应阀壳221的上端面开设有与其内腔连接接通的接口一223,感应阀壳221的下端面开设有与其内腔连接接通并且与接口一223同轴布置的接口二224,感应阀盖上同轴设置有用于感应阀壳221内腔与外界连接接通的接通嘴222。
所述的感应阀芯为三段同轴不等径的柱体组成并且分别为用于堵塞接口一223与接口二224的密封段一225、靠近感应阀盖的密封段二226、用于密封段一225与密封段二226之间固定连接的固定段227,密封段一225/密封段二226与感应阀壳221内腔之间均构成密封式滑动导向配合。
所述的感应弹簧228设置于感应阀壳221内,感应弹簧228的一端与感应阀壳221的腔底抵触、另一端与密封段一225抵触,感应弹簧228的弹力使得感应阀芯沿自身轴向做靠近感应阀盖的运动。
感应阀220的运动状态分为密封段一225堵塞接口一223与接口二224的堵塞状态、密封段一225撤销对接口一223与接口二224堵塞的流通状态,感应阀220的初始状态为堵塞状态。
所述的出水管道120的过滤段外表面开设有与其内腔连接接通并位于过滤网罩下方的穿设孔,所述的进水管210的一端位于出水管道120过滤段内并位于过滤网罩下方、另一端穿过穿设孔并与接口一223连接接通,进水管210与穿设孔之间构成密封式配合。
所述的按压控制装置300与接通嘴222连接接通。
使用者对按压控制装置300进行按压并使得空气经接通嘴222流入至感应阀壳221内,使得感应阀芯沿自身轴向做远离感应阀盖的运动,最终使得感应阀220由堵塞状态切换至流通状态,水可通过进水管210、接口一223、接口二224流出至放水触发机构230内;当储水池本体110内的水排出完毕后,感应弹簧228的弹力使得感应阀220由流通状态切换至堵塞状态。
如图12、14所示,所述的放水触发机构230包括安装支架231、导向杆232、固定套233、触发弹簧234、流通罐235、流通管237、排水软管238,所述的安装支架231固定安装于出水管道120外部,安装支架231上设置有轴向垂直于地面的通孔,所述的导向杆232的引导方向垂直于地面,导向杆232固定安装于安装支架231并且位于通孔上方。
所述的流通罐235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并且开口端位于封闭端上方的壳体结构,流通罐235的开口端匹配安装有流通盖,流通罐235同轴活动套设于通孔内并且两者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流通罐235的封闭端同轴设置有用于流通罐235内腔与外部之间连接接通的流通嘴236。
所述的固定套233固定套接于流通罐235外部,固定套233上设置有套接凸起并且固定套233通过套接凸起活动套接于导向杆232外部,套接凸起与导向杆232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
所述的触发弹簧234套设于导向杆232外部,触发弹簧234的一端与套接凸起抵触、另一端与安装支架231抵触,触发弹簧234的弹力通过固定套233使流通罐235沿导向杆232引导方向做远离地面的上升运动。
所述的流通盖同轴开设有与流通罐235内腔连接接通的伸出孔,所述的流通管237的一端与接口二224连接接通、另一端穿过伸出孔并位于流通罐235内,流通管237与伸出孔之间构成密封式滑动导向配合。
所述的出水管道120的排出段外表面开设有与其内腔连接接通的避让孔,所述的排水软管238的一端与流通嘴236连接接通、另一端穿过避让孔并位于出水管道120的排出段内,排水软管238与避让孔之间构成密封式配合,排水软管238的单位流量小于流通管237的单位流量。
当感应阀220处于流通状态时,水可通过进水管210、接口一223、接口二224流出至流通罐235内并最终通过排水软管238、出水管道120的排出段流出至下水道,此过程中,由于排水软管238的单位流量小于流通管237的单位流量,则使得流通罐235内的水量逐渐增多,即流通罐235的重力逐渐增大,从而使得流通罐235沿导向杆232的引导方向做下降运动并触发闭合机构240,使得闭合机构240撤销对出水管道120的堵塞,储水池本体110内的水可排出至下水道;当储水池本体110内的水排出完毕后,触发弹簧234的弹力使得放水触发机构230恢复至初始状态。
优选的,为了使流通罐235沿导向杆232引导方向的运动更加平稳顺利,所述的导向杆232设置有两组并且分别位于通孔的一侧,所述的触发弹簧234、设置于固定套233的套接凸起均对应设置有两组。
如图10-11、15所示,所述的闭合机构240包括用于对出水管道120排出段进行堵塞的闭合构件、用于闭合构件与放水触发机构230之间连接的牵引构件。
所述的出水管道120的排出段外表面开设有与其内腔连接接通的转孔,并且转孔位于避让孔上方,转孔设置有两组并且两组转孔位于出水管道120的同一直径上,所述的闭合构件包括闭合塞244、转轴243,所述的转轴243的轴向平行于地面,转轴243的一端位于出水管道120外部、另一端穿过两组转孔并位于出水管道120的外部,转轴243与转孔之间构成密封式转动配合,所述的闭合塞244设置于出水管道120内并且闭合塞244可堵塞出水管道120的排出段,闭合塞244上设置有套接孔并且闭合塞244通过套接孔固定套接于转轴243外部,转轴243绕自身轴向转动并牵引闭合塞244同步转动。
所述的牵引构件包括牵引杆241、摆杆245,所述的牵引杆241可分为两部分并且分别为套接段、牵引段,所述的套接段的延伸方向平行于转轴243的轴向,套接段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固定孔并且套接段通过固定孔固定套接于流通嘴236外部,所述的牵引段位于出水管道120与套接段之间的区域,牵引段设置有两组并且两组牵引段分别固定连接于套接段的一端,牵引段水平布置并且牵引段与套接段之间呈垂直布置,牵引段上还设置有引导方向平行于牵引段延伸方向的引导孔242。
所述的摆杆245设置于转轴243与牵引段之间的区域,摆杆245可分为两部分并且分别为摆动段一、摆动段二,所述的摆动段一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牵引段的延伸方向,摆动段一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孔并通过连接孔固定套接于转轴243外部、另一端为悬置端,所述的摆动段二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出水管道120的轴向并且摆动段二位于摆动段一的上方,摆动段二的一端与摆动段一的悬置端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引导凸起,引导凸起位于引导孔242内并且两者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摆杆245对应设置有两组。
闭合机构240的运动状态分为闭合塞244堵塞出水管道120排出段的关闭状态、闭合塞244撤销堵塞出水管道120排出段的打开状态,闭合机构240的初始状态为关闭状态。
当流通罐235沿导向杆232的引导方向做下降运动时,流通嘴236随之同步下降并使牵引杆241同步下降,牵引杆241下降并使得引导凸起沿引导孔242的引导方向做背离出水管道120的运动,从而使得摆杆245绕转轴243轴向转动并牵引闭合塞244同步转动,最终使得闭合塞244与出水管道120排出段的腔壁之间存在有间隙,闭合机构240由关闭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储水池本体110内的水可通过出水管道120排出至下水道;当储水池本体110内的水排出完毕后,触发弹簧234的弹力使得放水触发机构230恢复至初始状态,即流通罐235做上升运动,从而使得闭合塞244方向转动并重新堵塞出水管道120的排出段,闭合机构240由打开状态切换至关闭状态。
如图1、3-10、16所示,上述的按压控制装置300包括用于被使用者按压触发的按压机构310、用于按压机构310与触发放水装置200之间连接接通的第一连接软管320、用于按压机构310与气动延时装置400之间连接接通的第二连接软管330。
所述的储水池本体110的水池边沿开设有贯穿其厚度的按压孔,所述的按压机构310包括按压外壳311、活塞313、活塞杆314、按压弹簧316,按压外壳311设置于储水池本体110的水池边沿下方,按压外壳311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并且轴向平行于出水管道120轴向的圆柱壳体结构,按压外壳311的开口端匹配安装有按压盖并且按压盖固定安装于储水池本体110水池边沿的下底面,按压盖上开设有与按压孔同轴布置的插孔,按压外壳311的封闭端同轴设置有用于其内腔与外部连接接通的连接嘴312。
所述的活塞313设置于按压外壳311内并且两者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所述的活塞杆314与按压外壳311同轴布置,活塞杆314的一端与活塞313固定连接、另一端为按压端并且该端穿过插孔以及按压孔并位于储水池本体110水池边沿的上方。
所述的按压弹簧316设置于按压外壳311内,按压弹簧316的一端与按压外壳311的腔底抵触、另一端与活塞313抵触,按压弹簧316的弹力使得活塞313沿活塞杆314轴向做靠近按压盖的运动。
优选的,为了使使用者按压活塞杆314的按压端更加方便轻松,所述的活塞杆314的按压端设置有按压块315。
所述的第一连接软管320、第二连接软管330、连接嘴312之间设置有用于三者之间连接接通的三通管,具体的,三通管包括水平流管、竖直流管,竖直流管垂直设置于水平流管中间位置且相互接通、并构成T型结构,竖直流管的自由端与连接嘴312连接接通。
所述的第一连接软管320与水平流管的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一单向阀、并且两者之间通过第一单向阀进行连接接通,第一单向阀用于控制流体由连接嘴312向接通嘴222单向流动,第一单向阀包括单向阀壳321、阀球322、单向控制弹簧323,所述的单向阀壳321为两端开口的圆柱壳体结构,单向阀壳321的一端与水平流管连接接通、另一端与第一连接软管320的一端连接接通,第一连接软管320的另一端与接通嘴222连接接通,单向阀壳321内设置有内置台阶并且内置台阶靠近第一连接软管320,所述的阀球322设置于单向阀壳321内并且阀球322靠近水平流管,阀球322可堵塞水平流管与单向阀壳321之间的接通处,所述的单向控制弹簧323设置于单向阀壳321内,单向控制弹簧323的一端与阀球322抵触、另一端与内置台阶抵触,单向控制弹簧323的弹力使得阀球322做靠近水平流管的运动并堵塞水平流管与单向阀壳321之间的接通处。
所述的第二连接软管330与水平流管的另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二单向阀、并且两者之间通过第二单向阀进行连接接通,第二单向阀用于控制流体由气动延时装置400向水平流管单向流动,第二单向阀、第二连接软管330、水平流管之间的连接关系与第一单向阀、第一连接软管320、水平流管之间的连接关系一致。
当储水池本体110内的水使用完毕后,使用者按压按压块315并使活塞313做远离按压盖的运动,使得空气经三通管、第一单向阀、第一连接软管320单向输送至感应阀200内,并最终使得感应阀芯做远离感应阀盖的运动,感应阀220由堵塞状态切换至流通状态,从而使得水被排出至下水道,此过程中,气动延时装置400使得空气无法通过第二连接软管、第二单向阀、三通管单向流入至按压外壳311内,从而使得按压机构310未恢复至原状;
当储水池本体110内的水排出完毕后,气动延时装置400使得空气可通过第二连接软管、第二单向阀、三通管单向流入至按压外壳311内,从而使按压机构310在按压弹簧316的弹力作用下恢复至原状。
更为具体的,如图4、7-9所示,在感应阀220恢复至初始状态的过程中,感应阀芯运动并使得感应阀盖与感应阀芯之间区域内的空气排出至第一连接软管320内,由于第一单向阀的存在,该空气最终堆积于第一连接软管320内,当本放水池使用次数过多时,则会使得第一连接软管320内的压强越来越大,最终使得第一连接软管320发生破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所述的第一连接软管320上还设置有用于对其内的堆积空气进行放气的排气机构340。
所述的排气机构340包括排气触发构件3410、放气构件3420,排气触发构件3410用于对放气构件3420进行触发并使放气构件3420对第一连接软管320内的堆积空气进行释放。
所述的放气构件3420设置于储水池本体110的水池边沿下方,放气构件3420包括放气阀、触发块3423、卷簧3425、放气管3426。
所述的放气阀包括放气阀壳3421、放气阀芯3422,放气阀壳3421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壳体结构,放气阀壳3421与储水池本体110之间设置有紧固件并且放气阀壳3421通过紧固件垂直固定安装于储水池本体110的外壁,放气阀壳3421的封闭端同轴开设有与其内腔连接接通的安装孔一并且封闭端靠近储水池本体110,放气阀壳3421的开口端匹配安装有放气阀盖并且放气阀盖上同轴开设有安装孔二。
所述的放气阀芯3422为三段同轴不等径的圆柱体组成并且分别为与放气阀壳3421内腔构成密封式转动配合的进气段、自由端穿过安装孔一并位于放气阀壳3421外部的放气段、自由端穿过安装孔二并位于放气阀壳3421外部的转动段,放气阀芯3422可绕自身轴向转动,进气段的外表面设置有进气孔,放气段上设置有用于进气孔与外界连接接通的放气孔。
所述的触发块3423的一端为触发端并且该端位于按压外壳311与放气阀芯3422转动段之间的区域、另一端设置有套孔并且触发块3423通过套孔固定套接于转动段外部,所述的放气阀壳3421的外表面设置有与触发块3423相对应的支撑凸起3424,支撑凸起3424位于触发块3423下方,支撑凸起3424用于支撑触发块3423并使其呈水平布置。
所述的卷簧3425设置于转动段与安装孔二之间的穿插处并且卷簧3425的弹力使得转动段牵引触发块3423做靠近支撑凸起3424的转动。
所述的放气阀壳3421的外表面还设置有用于其内腔与外界之间连接接通的放气嘴,所述的第一连接管320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于其内腔与外界连接接通的排气嘴,所述的放气管3426的一端与放气嘴连接接通、另一端与排气嘴连接接通。
所述的放气构件3420的运动状态分为设置于进气段的进气孔与放气嘴接通的放气状态、设置于进气端的进气孔未与放气嘴接通的待触发状态,放气构件3420的初始状态为待触发状态。
所述的排气触发构件3410设置于按压外壳311与触发块3423触发端之间的区域,排气触发构件3410包括连动杆3411、连动块3412、弹性片3413。
所述的储水池本体110的水池边沿开设有贯穿其厚度的导向孔,所述的连动杆3411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套并且通过安装套固定套接于活塞杆314外部、另一端穿过导向孔并位于储水池本体110的水池边沿下方并且与连动块3412固定连接,连动杆3411与导向孔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
所述的连动块3412上设置有固定凸起,所述的弹性片3413分为两部分并且分别为弹性段一、弹性段二,弹性段一的一端为连接端并且该端与固定凸起固定连接、另一端为牵引端并且该端位于触发块3423触发端的正上方,弹性段二与弹性段一的连接端固定连接且两者之间构成V形结构、并且两者之间的距离由下至上递增。
所述的连动块3412上还设置有抵触凸起一、抵触凸起二,抵触凸起一位于弹性段一下方并且两者抵触,抵触凸起二位于弹性段二背离弹性段一的一侧并且抵触凸起二与弹性段二抵触。
排气机构340的工作过程,具体表现为:使用者按压按压机构310的过程中,活塞杆314牵引排气触发构件3410同步向下运动,该过程中,弹性片3413的弹性段一与触发块3423接触,由于支撑凸起3424位于触发块3423下方,使得弹性片3413的弹性段一发生弹性形变,最终弹性片3413的牵引端位于触发块3423的正下方,此过程中,放气构件3420始终处于待触发状态;
按压机构310在按压弹簧316的弹力作用下恢复至原状的过程中,活动杆314牵引排气触发构件3410同步向上运动,该过程中,弹性片3413的牵引端与触发块3423接触,由于抵触凸起一位于弹性段一下方并且两者抵触,使得弹性片3413向上运动的同时通过触发块3423牵引放气阀芯3422绕自身轴向转动,并最终使得放气构件3420由待触发状态切换至放气状态,与此同时,感应阀220恢复至初始状态并将空气排出至第一连接软管320内,该空气继续通过放气构件3420排出至外界;
当第一连接软管320内的堆积空气排出完毕时,触发块3423随放气阀芯3422同步转动并与弹性片3413的牵引端脱离接触,而后放气构件3420在卷簧3425的弹力作用下恢复至初始状态,即待触发状态。
如图16-19所示,上述的气动延时装置400包括气动阀410、延时触发机构420、复位弹簧430,所述的气动阀410用于使按压控制装置300恢复至原状的过程中内部压强与外界大气压保持相匹配,所述的延时触发机构420用于使气动阀410在水池100内的水排出完毕后被触发,所述的复位弹簧430用于使延时触发机构420恢复至原状。
所述的气动阀410与出水管道120外壁之间设置有固定支架并且气动阀410通过固定支架水平固定安装于出水管道120的外壁,气动阀410包括气动阀壳411、气动阀芯412,所述的气动阀壳411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壳体结构,气动阀壳411的开口端匹配安装有气动阀盖,气动阀壳411的封闭端开设有穿插孔一,气动阀盖上开设有与穿插孔一同轴布置的穿插孔二。
所述的气动阀芯412为三段同轴不等径的圆柱体组成并且分别为与气动阀壳411内腔构成密封式转动配合的通气段、自由端穿过穿插孔一并位于气动阀壳411外部的连动段一、自由端穿过穿插孔二并位于气动阀壳411外部的连动段二,气动阀芯412可绕自身轴向转动,通气段的外圆面设置有贯穿其直径的通气孔。
所述的气动阀壳411的外表面开设有与其内腔连接接通的透气孔一、透气孔二,透气孔一、透气孔二、通气孔三者之间呈同轴布置并且三者之间相互连接接通,所述的第二连接软管330与透气孔一连接接通。
所述的气动阀410的运动状态分为透气孔一、透气孔二、通气孔三者之间呈同轴布置并且连接接通的透气状态、气动阀芯412转动并使通气孔撤销与透气孔一/透气孔二连接接通的待透气状态,气动阀410的初始状态为透气状态。
所述的出水管道120的触发段外表面开设有与其内腔连接接通的滑孔,滑孔的引导方向平行于出水管道120的轴向,所述的延时触发机构420包括连接杆421、固定杆422、浮球423,所述的浮球423设置于出水管道120的触发段内并且可漂浮于水面。
所述的连接杆421设置于气动阀410与出水管道120的触发段外壁之间的区域,连接杆421可分为三部分并且分别为接收段、传递段,所述的接收段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气动阀芯412的轴向,所述的传递段设置于接收段与气动阀410之间,传递段设置有两组并且两组传递段分别固定连接于接受段的一端,传递段与接收段之间呈垂直布置,一组传递段与气动阀芯412的连动段一固定连接、另一组传递段与气动阀芯412的连动段二固定连接。
所述的固定杆422的一端与连接杆421的接受段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设置于出水管道120的滑孔并与浮球423固定连接,固定杆422与滑孔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
所述的气动阀芯412的连动段一的自由端设置有连接凸起一,并且连接凸起一朝背离连接杆421的方向延伸,所述的出水管道120的触发段外壁还设置有连接凸起二,并且连接凸起二位于连接凸起一的下方。
所述的复位弹簧430的一端与连接凸起一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凸起二连接,复位弹簧430的弹力使得气动阀芯412绕自身轴向做使通气孔与透气孔一/透气孔二连接接通的转动。
气动延时装置400的工作过程,具体表现为:当储水池本体110内的水经出水管道120向下水道排出时,水与浮球423接触并且水的冲击力使浮球423向下运动,浮球423运动并通过固定杆422、连接杆421牵引气动阀芯412绕自身轴向做使通气孔撤销与透气孔一/透气孔二连接接通的转动,气动阀410由透气状态切换至待透气状态,此时使用者松开对按压机构310的按压,同时由于第一单向阀的存在以及气动阀410为待透气状态,从而使得空气无法流动至活塞313与按压外壳311封闭端之间的区域,最终使得按压弹簧316的弹力未能使按压机构310恢复至原状;
当储水池本体110内的水排出完毕后,复位弹簧430的弹力使得气动阀410恢复至初始状态,即透气状态,此时外界空气可通过气动阀410、第二连接软管330、三通管流动至按压机构310,按压机构310在按压弹簧316的弹力作用下恢复至原状。
更为具体的,为了使浮球423受水冲击而做向下运动的过程更加平稳顺利,所述的出水管道120的触发段内匹配设置有引流罩,引流罩为两端开口的圆台壳体结构,引流罩的大端位于小端上方,引流罩的大端与出水管道120的触发段腔壁同轴固定连接、小端位于浮球423的正上方。
更为优化的,由于固定杆422与滑孔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当水经出水管道120排出时,部分水会经滑孔流出至本放水池所在区域的地面,会使过往行人发生脚滑现象,严重的还会对行人造成身体伤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所述的滑孔内设置有密封构件,密封构件包括密封塞一424、密封塞二425,所述的密封塞一424固定安装于滑孔内并且两者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密封塞一424上还设置有引导方向平行于滑孔引导方向的牵引孔,密封塞一424与滑孔朝向出水管道120内腔的开口之间的区域为滑动区,所述的密封塞二425设置于滑动区并且两者之间构成密封式滑动导向配合,密封塞二425上还设置有密封孔,密封塞二425通过密封孔固定套接于固定杆422外部;固定杆422运动过程中,固定杆422运动并牵引密封塞二425同步运动,同时由于密封塞二425与滑动区之间构成密封式滑动导向配合,从而使得水无法通过滑孔流出至本放水池所在区域的地面。
智能化卫浴的气动式自动延时闭合放水池的控制方法,其步骤在于:
S1:使用者对设置于水池100上的按压控制装置300进行按压;
所述的水池100包括储水池本体110、出水管道120,所述的出水管道120位于储水池本体110下方,出水管道120呈竖直布置且出水管道120与储水池本体110连接接通,出水管道120沿自身轴向可分为三段并且分别为与储水池本体110连接接通的过滤段、与下水道系统连接接通的排出段、位于过滤段与排出段之间的触发段;
所述的按压控制装置300包括用于被使用者按压触发的按压机构310、用于按压机构310与触发放水装置200之间连接接通的第一连接软管320、用于按压机构310与气动延时装置400之间连接接通的第二连接软管330;
所述的第一连接软管320、第二连接软管330、按压机构310之间设置有用于三者之间连接接通的三通管,三通管包括水平流管、竖直流管,竖直流管垂直设置于水平流管中间位置且相互接通、并构成T型结构,竖直流管的自由端与按压机构310连接接通;
所述的第一连接软管320与水平流管的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一单向阀、并且两者之间通过第一单向阀进行连接接通,第一单向阀用于控制流体由按压机构310向触发放水装置200单向流动;
所述的第二连接软管330与水平流管的另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二单向阀、并且两者之间通过第二单向阀进行连接接通,第二单向阀用于控制流体由气动延时装置400向按压机构310单向流动;
所述的第一连接软管320上还设置有用于对其内的堆积空气进行放气的排气机构340,排气机构340包括排气触发构件3410、放气构件3420,排气触发构件3410用于对放气构件3420进行触发并使放气构件3420对第一连接软管320内的堆积空气进行释放;
所述的放气构件3420的运动状态分为可对第一连接软管320内的堆积空气进行释放的放气状态、未能对第一连接软管320内的堆积空气进行释放的待触发状态,放气构件3420的初始状态为待触发状态;
使用者对按压机构310进行按压并使得空气流动至触发放水装置200内,此过程中,放气构件3420始终处于待触发状态;
S2:空气进入触发放水装置200后,触发放水装置200使得储水池本体110内的水可经出水管道120排出至下水道;
所述的触发放水装置200包括进水管210、感应阀220、放水触发机构230、闭合机构240,所述的闭合机构240用于堵塞出水管道120的排出段并使水无法通过排出段,所述的感应阀220用于被按压控制装置300触发并使水通过进水管210、感应阀220流入放水触发机构230,所述的放水触发机构230用于被水触发并使闭合机构240撤销对出水管道120的堵塞;
所述的感应阀220与第一连接软管320连接接通,感应阀220的运动状态分为限制水通过进水管210与感应阀220流入至放水触发机构230的堵塞状态、可使水通过进水管210与感应阀220流入至放水触发机构230的流通状态,感应阀220的初始状态为堵塞状态;
闭合机构240的运动状态分为堵塞出水管道120排出段的关闭状态、撤销堵塞出水管道120排出段的打开状态,闭合机构240的初始状态为关闭状态;
按压机构310使空气流入至感应阀220内,并使得感应阀220由堵塞状态切换至流通状态,而后水可通过出水管道120的过滤段、进水管210、感应阀220流动至放水触发机构230,并使得放水触发机构230牵引闭合机构240由关闭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此时储水池本体110内的水可通过出水管道120排出至下水道;
S3:储水池本体110内的水排出过程中,气动延时装置400在水的冲击力作用下进行状态切换,并使得按压机构310未能恢复至原状;
所述的气动延时装置400包括气动阀410、延时触发机构420、复位弹簧430,所述的气动阀410用于使按压控制装置300恢复至原状的过程中内部压强与外界大气压保持相匹配,所述的延时触发机构420用于使气动阀410在水池100内的水排出完毕后被触发,所述的复位弹簧430用于使延时触发机构420恢复至原状;
所述的气动阀410与第二连接软管330连接接通,气动阀410的运动状态分为空气可通过气动阀410与第二连接软管330流动至按压机构310的透气状态、空气未能通过气动阀410与第二连接软管330流动至按压机构310的待透气状态,气动阀410的初始状态为透气状态;
所述的出水管道120的触发段外表面开设有与其内腔连接接通的滑孔,滑孔的引导方向平行于出水管道120的轴向,所述的延时触发机构420包括连接杆421、固定杆422、浮球423,所述的浮球423设置于出水管道120的触发段内并且可漂浮于水面,所述的连接杆421与气动阀410的气动阀芯412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杆422用于连接杆421与浮球423之间的连接;
当储水池本体110内的水经出水管道120向下水道排出时,水与浮球423接触并且水的冲击力使浮球423向下运动,浮球423运动并通过固定杆422、连接杆421牵引气动阀芯412绕自身轴向做使气动阀410由透气状态切换至待透气状态的转动,此时使用者松开对按压机构310的按压,同时由于第一单向阀的存在以及气动阀410为待透气状态,从而使得空气无法流动至按压机构310,按压机构310无法在其内部的按压弹簧316的弹力作用下恢复至原状;
S4:当储水池本体110内的水排出完毕后,复位弹簧430的弹力使得气动阀410恢复至初始状态,即透气状态,此时外界空气可通过气动阀410、第二连接软管330、三通管流动至按压机构310,按压机构310在其内部的按压弹簧316的弹力作用下恢复至原状;
按压机构310恢复至原状的过程中,按压机构310与排气触发构件3410接触并使得放气构件3420由待触发状态切换至放气状态,同时感应阀220在其内部的感应弹簧228的弹力作用下恢复至初始状态,即堵塞状态,感应阀220恢复过程中产生的压缩空气通过放气构件3420排出至外界;
感应阀220恢复完毕后,按压机构310脱离与排气触发构件3410的接触,放气构件3420在其内部的卷簧3425的弹力作用下恢复至初始状态,即待触发状态。
本发明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

1.智能化卫浴的气动式自动延时闭合放水池的控制方法,其步骤在于:
S1:使用者对设置于水池上的按压控制装置进行按压;
所述的水池包括储水池本体、出水管道,所述的出水管道位于储水池本体下方,出水管道呈竖直布置且出水管道与储水池本体连接接通,出水管道沿自身轴向可分为三段并且分别为与储水池本体连接接通的过滤段、与下水道系统连接接通的排出段、位于过滤段与排出段之间的触发段;
所述的按压控制装置包括用于被使用者按压触发的按压机构、用于按压机构与触发放水装置之间连接接通的第一连接软管、用于按压机构与气动延时装置之间连接接通的第二连接软管;
所述的第一连接软管、第二连接软管、按压机构之间设置有用于三者之间连接接通的三通管,三通管包括水平流管、竖直流管,竖直流管垂直设置于水平流管中间位置且相互接通、并构成T型结构,竖直流管的自由端与按压机构连接接通;
所述的第一连接软管与水平流管的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一单向阀、并且两者之间通过第一单向阀进行连接接通,第一单向阀用于控制流体由按压机构向触发放水装置单向流动;
所述的第二连接软管与水平流管的另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二单向阀、并且两者之间通过第二单向阀进行连接接通,第二单向阀用于控制流体由气动延时装置向按压机构单向流动;
所述的第一连接软管上还设置有用于对其内的堆积空气进行放气的排气机构,排气机构包括排气触发构件、放气构件,排气触发构件用于对放气构件进行触发并使放气构件对第一连接软管内的堆积空气进行释放;
所述的放气构件的运动状态分为可对第一连接软管内的堆积空气进行释放的放气状态、未能对第一连接软管内的堆积空气进行释放的待触发状态,放气构件的初始状态为待触发状态;
使用者对按压机构进行按压并使得空气流动至触发放水装置内,此过程中,放气构件始终处于待触发状态;
S2:空气进入触发放水装置后,触发放水装置使得储水池本体内的水可经出水管道排出至下水道;
所述的触发放水装置包括进水管、感应阀、放水触发机构、闭合机构,所述的闭合机构用于堵塞出水管道的排出段并使水无法通过排出段,所述的感应阀用于被按压控制装置触发并使水通过进水管、感应阀流入放水触发机构,所述的放水触发机构用于被水触发并使闭合机构撤销对出水管道的堵塞;
所述的感应阀与第一连接软管连接接通,感应阀的运动状态分为限制水通过进水管与感应阀流入至放水触发机构的堵塞状态、可使水通过进水管与感应阀流入至放水触发机构的流通状态,感应阀的初始状态为堵塞状态;
闭合机构的运动状态分为堵塞出水管道排出段的关闭状态、撤销堵塞出水管道排出段的打开状态,闭合机构的初始状态为关闭状态;
按压机构使空气流入至感应阀内,并使得感应阀由堵塞状态切换至流通状态,而后水可通过出水管道的过滤段、进水管、感应阀流动至放水触发机构,并使得放水触发机构牵引闭合机构由关闭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此时储水池本体内的水可通过出水管道排出至下水道;
S3:储水池本体内的水排出过程中,气动延时装置在水的冲击力作用下进行状态切换,并使得按压机构未能恢复至原状;
所述的气动延时装置包括气动阀、延时触发机构、复位弹簧,所述的气动阀用于使按压控制装置恢复至原状的过程中内部压强与外界大气压保持相匹配,所述的延时触发机构用于使气动阀在水池内的水排出完毕后被触发,所述的复位弹簧用于使延时触发机构恢复至原状;
所述的气动阀与第二连接软管连接接通,气动阀的运动状态分为空气可通过气动阀与第二连接软管流动至按压机构的透气状态、空气未能通过气动阀与第二连接软管流动至按压机构的待透气状态,气动阀的初始状态为透气状态;
所述的出水管道的触发段外表面开设有与其内腔连接接通的滑孔,滑孔的引导方向平行于出水管道的轴向,所述的延时触发机构包括连接杆、固定杆、浮球,所述的浮球设置于出水管道的触发段内并且可漂浮于水面,所述的连接杆与气动阀的气动阀芯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杆用于连接杆与浮球之间的连接;
当储水池本体内的水经出水管道向下水道排出时,水与浮球接触并且水的冲击力使浮球向下运动,浮球运动并通过固定杆、连接杆牵引气动阀芯绕自身轴向做使气动阀由透气状态切换至待透气状态的转动,此时使用者松开对按压机构的按压,同时由于第一单向阀的存在以及气动阀为待透气状态,从而使得空气无法流动至按压机构,按压机构无法在其内部的按压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恢复至原状;
S4:当储水池本体内的水排出完毕后,复位弹簧的弹力使得气动阀恢复至初始状态,即透气状态,此时外界空气可通过气动阀、第二连接软管、三通管流动至按压机构,按压机构在其内部的按压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恢复至原状;
按压机构恢复至原状的过程中,按压机构与排气触发构件接触并使得放气构件由待触发状态切换至放气状态,同时感应阀在其内部的感应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恢复至初始状态,即堵塞状态,感应阀恢复过程中产生的压缩空气通过放气构件排出至外界;
感应阀恢复完毕后,按压机构脱离与排气触发构件的接触,放气构件在其内部的卷簧的弹力作用下恢复至初始状态,即待触发状态。
CN201811276262.5A 2018-10-30 2018-10-30 智能化卫浴的气动式自动延时闭合放水池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091623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76262.5A CN109162322B (zh) 2018-10-30 2018-10-30 智能化卫浴的气动式自动延时闭合放水池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76262.5A CN109162322B (zh) 2018-10-30 2018-10-30 智能化卫浴的气动式自动延时闭合放水池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62322A CN109162322A (zh) 2019-01-08
CN109162322B true CN109162322B (zh) 2020-11-10

Family

ID=64876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76262.5A Active CN109162322B (zh) 2018-10-30 2018-10-30 智能化卫浴的气动式自动延时闭合放水池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623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00557B (zh) * 2021-01-26 2023-03-28 广东金云科厨卫有限公司 一种高耐腐蚀不锈钢水槽及其制造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102661A1 (en) * 2005-03-24 2006-09-28 The Westbrass Company, Inc. Button actuated toilet flush and refill mechanism
CN201301483Y (zh) * 2008-08-14 2009-09-02 徐剑光 电控落水装置
WO2011061467A1 (en) * 2009-11-17 2011-05-26 Dlp Limite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control of shower apparatus
CN202117129U (zh) * 2011-05-23 2012-01-18 何堂光 由水压水流输出控制开启关闭的配用盆排水器
CN205399583U (zh) * 2016-02-18 2016-07-27 宁波埃美柯铜阀门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阀控制出水和放水的自闭延时水嘴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68451A (zh) * 2011-02-28 2011-08-31 何堂光 利用水压水流实现排水器存排水开闭功能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102661A1 (en) * 2005-03-24 2006-09-28 The Westbrass Company, Inc. Button actuated toilet flush and refill mechanism
CN201301483Y (zh) * 2008-08-14 2009-09-02 徐剑光 电控落水装置
WO2011061467A1 (en) * 2009-11-17 2011-05-26 Dlp Limite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control of shower apparatus
CN202117129U (zh) * 2011-05-23 2012-01-18 何堂光 由水压水流输出控制开启关闭的配用盆排水器
CN205399583U (zh) * 2016-02-18 2016-07-27 宁波埃美柯铜阀门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阀控制出水和放水的自闭延时水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62322A (zh) 2019-0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447875B1 (ko) 양변기용 급속 배수장치
CN103850345B (zh) 偏心水箱式水力自冲洗拦蓄门
CN109162322B (zh) 智能化卫浴的气动式自动延时闭合放水池的控制方法
CN109183914B (zh) 智能化自动复位的家用卫浴设备
JP2008512608A (ja) 水を使用する家庭用器具における排水導管用の導管換気装置
CN2937483Y (zh) 负压放水排渣器
CN208183748U (zh) 一种建筑基坑用排水装置
US20100139784A1 (en) Float-controlled water inflow switching device for water pump
CN111810690B (zh) 一种公共卫生用自动延时清洗水龙头
CN109098254A (zh) 一种地下室正压污水提升机构
CN213451711U (zh) 家用可选污水回收用的自动关水阀
CN210104886U (zh) 一种具有溢流功能的去水器
CN210194795U (zh) 一种马桶的清洁剂添加装置
CN111705895A (zh) 一种自清堵地漏管
CN112178232A (zh) 一种真空排污阀
CN113586129A (zh) 一种自动放水器
CN109183928B (zh) 一种排气装置
CN106968307B (zh) 一种用于室内装修的节水防堵马桶
CN105756158A (zh) 一种隔味装置
CN109235564A (zh) 智能化家用卫浴的自动化控制方法
CN212534308U (zh) 一种防溢出的冲版机水箱自动上水装置
CN109235565A (zh) 基于按压触发放水的智能化卫浴器械
KR200277610Y1 (ko) 압축공기를 이용한 양변기용 급속 배수장치
CN217078981U (zh) 一种防堵型排水管道
CN2662030Y (zh) 节能环保防逆流磁力密封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021

Address after: Room 303-306, building 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trepreneurship service center, Yingbin Avenue, Lu'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Anhu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LU'AN YONGZHEN GRIZZLY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4033 Jincheng District, 36 Jincheng Avenue, Chikan District, Zhanjiang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17

Applicant before: Zhang Xixia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