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51840A - 基站信号调整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基站信号调整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51840A
CN109151840A CN201811123019.XA CN201811123019A CN109151840A CN 109151840 A CN109151840 A CN 109151840A CN 201811123019 A CN201811123019 A CN 201811123019A CN 109151840 A CN109151840 A CN 1091518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parameter
signal
specified
preset signa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2301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51840B (zh
Inventor
张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ng An Life Insurance Company of China Ltd
Original Assignee
Ping An Life Insurance Company of Chin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ng An Life Insurance Company of China Ltd filed Critical Ping An Life Insurance Company of China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2301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5184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1518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518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518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518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8Network planning too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6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base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1Services related to particular areas, e.g. point of interest [POI] services, venue services or geof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04W64/003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locating network equip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站信号调整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指定地域范围内各基站对应的基站参数;根据所述基站参数确定所述指定地域范围内的信号覆盖参数;当所述信号覆盖参数与所述指定地域范围对应的预设信号覆盖参数不匹配时,基于所述预设信号覆盖参数生成基站调整指令;根据所述基站调整指令对所述各基站进行调整,直至所述指定地域范围内的信号覆盖参数与所述预设信号覆盖参数匹配。采用本方法能够无需通过增加基站数量即可对基站信号进行调整,可以对基站数据进行处理实现对基站的智能调整,从而提高了指定地域范围内基站资源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基站信号调整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站信号调整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移动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直至移动终端接入互联网更加便捷。但是,移动通信技术中,需要通过基站发送基站信号,移动终端通过检测到的基站信号连接到基站,从而通过基站接入到互联网。
然而,传统的基站安装都是由人工安装,在人工安装基站后,基站位置就被固定了,不能对基站进行智能调整。为了提高某一地域范围内的信号强度,通过增加基站数量来实现,这样势必会导致某些基站信号重复覆盖,从而浪费较多的基站资源,降低了基站资源的利用率。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基站资源利用率的基站信号调整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一种基站信号调整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指定地域范围内各基站对应的基站参数;
根据所述基站参数确定所述指定地域范围内的信号覆盖参数;
当所述信号覆盖参数与所述指定地域范围对应的预设信号覆盖参数不匹配时,基于所述预设信号覆盖参数生成基站调整指令;
根据所述基站调整指令对所述各基站进行调整,直至所述指定地域范围内的信号覆盖参数与所述预设信号覆盖参数匹配。
一种基站信号调整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基站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指定地域范围内各基站对应的基站参数;
覆盖参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基站参数确定所述指定地域范围内的信号覆盖参数;
指令生成模块,用于当所述信号覆盖参数与所述指定地域范围对应的预设信号覆盖参数不匹配时,基于所述预设信号覆盖参数生成基站调整指令;
基站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基站调整指令对所述各基站进行调整,直至所述指定地域范围内的信号覆盖参数与所述预设信号覆盖参数匹配。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指定地域范围内各基站对应的基站参数;
根据所述基站参数确定所述指定地域范围内的信号覆盖参数;
当所述信号覆盖参数与所述指定地域范围对应的预设信号覆盖参数不匹配时,基于所述预设信号覆盖参数生成基站调整指令;
根据所述基站调整指令对所述各基站进行调整,直至所述指定地域范围内的信号覆盖参数与所述预设信号覆盖参数匹配。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指定地域范围内各基站对应的基站参数;
根据所述基站参数确定所述指定地域范围内的信号覆盖参数;
当所述信号覆盖参数与所述指定地域范围对应的预设信号覆盖参数不匹配时,基于所述预设信号覆盖参数生成基站调整指令;
根据所述基站调整指令对所述各基站进行调整,直至所述指定地域范围内的信号覆盖参数与所述预设信号覆盖参数匹配。
上述基站信号调整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获取指定地域范围内各基站对应的基站参数,根据基站参数确定地域范围内的信号覆盖参数,通过对覆盖参数进行数据分析,在信号覆盖参数与指定地域范围对应的预设信号覆盖参数不匹配时,表示该指定地域范围内的信号覆盖参数不符合预设要求,基于预设信号覆盖参数生成基站调整指令。基站调整指令用于指定地域范围内的各基站进行调整,对信号资源进行分配,直至指定地域范围内的信号覆盖参数与预设信号覆盖参数匹配,无需通过增加基站数量即可对基站信号进行调整,从而提高了指定地域范围内基站资源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基站信号调整方法的应用场景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基站信号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生成基站调整指令的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确定预设信号覆盖参数的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确定终端密度的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调整基站信号发射角度的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基站信号调整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指令生成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的基站信号调整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其中,服务器110通过网络与地域范围140内的各基站120进行通信,移动终端130通过基站信号接入网络。其中,移动终端130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服务器110可以用独立的服务器或者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来实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基站调整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服务器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S202,获取指定地域范围内各基站对应的基站参数。
具体地,服务器接收基站参数获取指令,提取基站参数获取指令中的地域范围信息,根据提取到的地域范围信息确定指定地域范围。服务器确定指定地域范围内的基站对应的基站标识,根据基站标识提取各基站对应的基站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服务器中存储着各基站对应的位置信息。服务器将地域范围信息与各基站对应的位置信息进行比较,确定在地域范围信息对应的指定地域范围内的各基站的基站标识。服务器根据各基站标识分别生成基站参数获取请求,分别将参数获取请求发送至相应的基站。基站在接收到参数获取请求,将当前基站参数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各基站发送的基站参数,将基站参数与相应的基站标识对应存储。
在一个实施例中,各基站定期将基站参数上传至服务器,服务器将接收到的基站参数与基站标识对应存储。服务器将地域范围信息与各基站对应的基站位置进行比较,确定在地域范围信息对应的指定地域范围内的各基站对应的基站标识。服务器从存储的基站参数中提取与确定的基站标识对应的基站参数。基站参数包括基站高度、信号发射高度和信号发射角度中的至少一种。
S204,根据基站参数确定指定地域范围内的信号覆盖参数。
其中,信号覆盖参数为表示指定地域范围内基站信号的覆盖情况的参数。信号覆盖参数具体可以包括信号强度、信号覆盖面积和信号覆盖角度中的至少一种。
具体地,服务器在获取到指定地域范围内的各基站对应的基站标识所对应的基站参数后,根据各基站标识分别对应基站参数确定指定地域范围对应的信号覆盖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服务器根据各基站标识分别对应的基站参数,确定各基站标识分别对应基站信号覆盖范围和基站信号强度,根据确定的基站信号覆盖范围和基站信号强度,确定指定地域范围对应信号覆盖参数。
S206,当信号覆盖参数与指定地域范围对应的预设信号覆盖参数不匹配时,基于预设信号覆盖参数生成基站调整指令。
具体地,服务器获取与指定地域范围对应的预设信号覆盖参数,将信号覆盖参数与获取到的预设信号覆盖参数进行比较,若信号覆盖参数与指定地域范围对应的预设信号覆盖不匹配,则根据预设信号覆盖参数生成基站调整指令。
S208,根据基站调整指令对各基站进行调整,直至指定地域范围内的信号覆盖参数与预设信号覆盖参数匹配。
具体地,服务器将基站调整指令发送至指定地域范围内各基站。基站在接收到基站调整指令后,提取基站调整指令中的基站调整参数,根据基站调整参数调整基站所发射的基站信号。服务器获取指定地域范围内调整后各基站对应的基站参数,根据获取到的基站参数确定调整后的信号覆盖参数,将调整后的信号覆盖参数与预设信号覆盖参数进行比较,当调整后的信号覆盖参数与预设信号覆盖参数匹配时,停止调整。当调整后的信号覆盖参数与预设信号覆盖参数不匹配时,则继续调整。
本实施例中,获取指定地域范围内各基站对应的基站参数,根据基站参数确定低于范围内的信号覆盖参数,在信号覆盖参数与指定地域范围对应的预设信号覆盖参数不匹配时,表示该指定地域范围内的信号覆盖参数不符合预设要求,基于预设信号覆盖参数生成基站调整指令。基站调整指令用于对指定地域范围内的各基站进行调整,直至指定地域范围内的信号覆盖参数与预设信号覆盖参数匹配,无需通过增加基站数量即可对基站信号进行调整,从而提高了指定地域范围内基站资源的利用率。
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S206具体包括生成基站调整指令的步骤,该步骤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S302,获取指定地域范围对应的预设信号覆盖参数。
具体地,服务器中存储着各地域范围分别对应的预设信号覆盖参数。服务器从存储的预设信号覆盖参数中,提取与指定地域范围对应的预设信号覆盖参数。
S304,检测信号覆盖参数与预设信号覆盖参数是否匹配。
具体地,服务器读取信号覆盖参数中的每个参数,根据读取到的参数在预设信号覆盖参数中查询相对应的参数,将读取到的参数与查询到的参数进行比较。若读取到的参数与查询到的参数匹配,则服务器再从信号覆盖参数中读取下一个参数,根据读取到的参数在预设信号覆盖参数中查询相对应的参数,将读取到的参数与查询到的参数进行比较;若读取到的参数与查询到的参数不匹配,服务器检测到信号覆盖参数与预设信号覆盖参数不匹配。
S306,当检测到信号覆盖参数与预设信号覆盖参数不匹配时,根据预设信号覆盖参数确定基站目标参数。
其中,基站目标参数为与预设信号参数对应的基站配置参数。各基站被配置为相应的基站目标参数后,则检测到的信号覆盖参数与预设信号覆盖匹配。基站目标参数包括基站信号发射高度、信号覆盖范围和信号发射角度中的至少一种。
具体地,当检测到信号覆盖参数与预设信号覆盖参数不匹配时,服务器提取预设信号覆盖参数,从预设信号覆盖参数中提取各基站分别对应的基站目标参数。
S308,根据基站目标参数生成基站调整指令。
具体地,服务器在确定各基站标识分别对应的基站目标参数,分别根据各基站标识和各基站标识分别对应的基站目标参数,生成各基站标识分别对应的基站调整指令。
本实施例中,在检测到指定地域范围的信号覆盖参数与预设信号覆盖参数不匹配时,根据预设信号覆盖参数确定基站目标参数,根据基站目标参数生成基站调整指令,通过基站调整指令对基站进行调整,根据基站调整指令中的基站目标参数对基站进行配置,提高基站配置的准确性。
如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S302具体还包括确定预设信号覆盖参数的步骤,该步骤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S402,获取指定地域范围内各基站分别对应的终端接入日志。
其中,终端接入日志为记录终端接入基站生成的接入信息的日志,终端接入日志中包括终端标识和终端接入时间,还可以包括终端类型。
具体地,各基站检测到有终端接入时,记录终端标识和终端接入时间,根据记录的终端标识和终端接入时间生成终端接入日志。各基站将终端接入日志上传至服务器,服务器将终端接入日志与基站标识对应存储。服务器在确定指定地域范围内各基站分别对应的基站标识后,从存储的终端接入日志中查询与确定的基站标识对应的终端接入日志。
S404,根据终端接入日志统计指定地域范围内的终端密度。
具体地,服务器读取终端接入日志中的记录,根据读取到的记录统计指定地域范围内的终端接入数量,将终端接入数量除以指定地域范围面积得到指定地域范围内的终端密度。
S406,确定与终端密度对应的预设信号覆盖参数。
具体地,服务器确定指定地域范围的终端密度后,确定终端密度对应的密度等级,根据密度等级与预设信号覆盖参数的对应关系,确定终端密度对应的预设信号覆盖参数。
本实施例中,根据指定地域范围内的终端密度,确定与终端密度对应的预设信号覆盖参数,以确定的预设信号覆盖参数对指定地域范围内各基站进行调整,从而实现根据指定地域范围内的终端密度对各基站进行调整,从而提高了基站资源的利用率和调整基站资源的准确性。
如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S404具体包括确定终端密度的步骤,该步骤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S502,提取终端接入日志中各终端标识分别对应的终端接入时间。
具体地,服务器在获取到指定地域范围内各基站的终端接入日志后,对终端接入日志进行解析,通过解析从终端接入日志中提取各终端分别对应的终端接入时间。
S504,按照预设时间间隔,根据各终端标识分别对应的终端接入时间统计各时间段对应的终端数量。
具体地,服务器获取预设时间间隔,根据预设时间间隔确定各时间段,将各终端标识分别对应的终端接入时间与各时间段进行比较,以确定各终端接入时间所属的时间段。服务器将各终端标识与所属时间段对应存储,得到各时间段对应的终端标识,统计各时间段对应的终端标识的数量,得到各时间段对应的终端数量。
S506,根据各时间段对应的终端数据和预设时间间隔,确定各时间段对应的终端密度。
具体地,服务器获取指定地域范围的地域范围信息,根据地域范围信息确定指定地域范围对应的指定地域范围面积,将各时间段分别对应的终端密度除以指定地域范围面积,得到指定地域范围内各时间段分别对应的终端密度。
S508,确定当前时间段对应的终端密度。
具体地,服务器获取当前时间,确定当前时间所属的当前时间段,查询与当前时间段对应的终端密度。
本实施例中,终端提取终端接入日志中各终端标识分别对应的终端接入时间,确定指定地域范围内各时间段的终端密度,从而基于各时间段的终端密度,确定当前时间段对应的终端密度,基于当前时间段对应的终端密度对指定地域范围内的各基站进行调整,进一步提高了基于各时间段的终端密度调整各基站的准确性。
如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S208具体包括调整基站信号发射角度的步骤,该步骤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S602,确定基站调整指令中各基站标识对应的信号发射角度。
其中,信号发射角度为基站发送信号时信号发射器发射信号的角度。信号强度为发射器发射信号时信号的强度。
具体地,服务器对基站调整指令进行解析,通过解析提取个基站标识对应的信号发射角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个实施例中,信号发射角度为电子下倾角的角度;S602具体还包括以下内容:从基站调整指令中提取各基站标识对应的覆盖半径;分别获取各基站标识分别对应的天线高度和半功率角;根据天线高度、半功率角和覆盖半径,确定各基站标识分别对应的电子下倾角的角度。
其中,电子下倾角是基站天线内部的线圈的角度,通过调整基站天线内部的线圈的角度可以达到调整其信号下倾角的目的。
具体地,服务器从基站调整指令中提取各基站标识对应的覆盖半径,分别获取各基站标识分别对应的天线高度和半功率角。服务器对于每个基站标识对应的天线高度、半功率角和覆盖半径,确定天线高度与覆盖半径的比值,求取比值的反正切值,将求得的反正切值与半功率角的一半进行相加,得到基站标识对应的电子下倾角的角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子下倾角的角度的计算根据以下公式计算:
B=arctan(h/R)+A/2
其中,B是天线的电子下倾角,h是天线的高度,R是天线发射信号预计要的覆盖半径,A是天线垂直平面的半功率角,arctan是反三角函数中的反正切。
S604,根据各基站标识对应的信号发射角度,生成各基站标识分别对应的发射信号调整指令。
具体地,服务器从各基站标识分别对应的信号发射角度中,读取每个基站标识对应的信号发射角度,根据读取到的基站标识对应的信号发射角度,生成与读取到的基站标识对应的发射信号调整指令。
S606,将发射信号调整指令发送至相应基站标识对应的基站,以对各基站发射的信号进行调整。
具体地,服务器确定发射信号调整指令对应的基站标识,将发射信号调整指令发送至确定的基站标识对应的基站。基站接收到发射信号调整指令后,对发射信号调整指令进行解析,通过解析提取发射信号调整指令中的信号发射角度,根据提取到的信号发射角度进行配置。
本实施例中,确定基站调整指令中各基站标识对应的信号发射角度,根据信号发射角度对基站发射信号的角度进行调整,从而提高指定地域范围内的信号覆盖率,从而提高基站资源的利用率。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2-6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2-6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如图7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基站信号调整装置700,该装置具体包括以下内容:基站参数获取模块702、覆盖参数确定模块704、指令生成模块706和基站调整模块708。
基站参数获取模块702,用于获取指定地域范围内各基站对应的基站参数。
覆盖参数确定模块704,用于根据基站参数确定指定地域范围内的信号覆盖参数。
指令生成模块706,用于当信号覆盖参数与指定地域范围对应的预设信号覆盖参数不匹配时,基于预设信号覆盖参数生成基站调整指令。
基站调整模块708,用于根据基站调整指令对各基站进行调整,直至指定地域范围内的信号覆盖参数与预设信号覆盖参数匹配。
本实施例中,获取指定地域范围内各基站对应的基站参数,根据基站参数确定低于范围内的信号覆盖参数,在信号覆盖参数与指定地域范围对应的预设信号覆盖参数不匹配时,表示该指定地域范围内的信号覆盖参数不符合预设要求,基于预设信号覆盖参数生成基站调整指令。基站调整指令用于对指定地域范围内的各基站进行调整,直至指定地域范围内的信号覆盖参数与预设信号覆盖参数匹配,无需通过增加基站数量即可对基站信号进行调整,从而提高了指定地域范围内基站资源的利用率。
如图8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指令生成模块706具体包括以下内容:预设参数获取模块706a、参数匹配检测模块706b、目标参数确定模块706c和调整指令生成模块706d。
预设参数获取模块706a,用于获取指定地域范围对应的预设信号覆盖参数。
参数匹配检测模块706b,用于检测信号覆盖参数与预设信号覆盖参数是否匹配。
目标参数确定模块706c,用于当检测到信号覆盖参数与预设信号覆盖参数不匹配时,根据预设信号覆盖参数确定基站目标参数。
调整指令生成模块706d,用于根据基站目标参数生成基站调整指令。
本实施例中,在检测到指定地域范围的信号覆盖参数与预设信号覆盖参数不匹配时,根据预设信号覆盖参数确定基站目标参数,根据基站目标参数生成基站调整指令,通过基站调整指令对基站进行调整,根据基站调整指令中的基站目标参数对基站进行配置,提高基站配置的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预设参数获取模块706a还用于获取指定地域范围内各基站分别对应的终端接入日志;根据终端接入日志统计指定地域范围内的终端密度;确定与终端密度对应的预设信号覆盖参数。
本实施例中,根据指定地域范围内的终端密度,确定与终端密度对应的预设信号覆盖参数,以确定的预设信号覆盖参数对指定地域范围内各基站进行调整,从而实现根据指定地域范围内的终端密度对各基站进行调整,从而提高了基站资源的利用率和调整基站资源的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预设参数获取模块706a还用于提取终端接入日志中各终端标识分别对应的终端接入时间;按照预设时间间隔,根据各终端标识分别对应的终端接入时间统计各时间段对应的终端数量;根据各时间段对应的终端数据和预设时间间隔,确定各时间段对应的终端密度;确定当前时间段对应的终端密度。
本实施例中,终端提取终端接入日志中各终端标识分别对应的终端接入时间,确定指定地域范围内各时间段的终端密度,从而基于各时间段的终端密度,确定当前时间段对应的终端密度,基于当前时间段对应的终端密度对指定地域范围内的各基站进行调整,进一步提高了基于各时间段的终端密度调整各基站的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站调整模块708还用于确定基站调整指令中各基站标识对应的信号发射角度;根据各基站标识对应的信号发射角度,生成各基站标识分别对应的发射信号调整指令;将发射信号调整指令发送至相应基站标识对应的基站,以对各基站发射的信号进行调整。
在一个实施例中,信号发射角度为电子下倾角的角度;基站调整模块708还用于从基站调整指令中各基站标识对应的覆盖半径;分别获取各基站标识分别对应的天线高度和半功率角;根据天线高度、半功率角和覆盖半径,确定各基站标识分别对应的电子下倾角的角度。
本实施例中,确定基站调整指令中各基站标识对应的信号发射角度,根据信号发射角度对基站发射信号的角度进行调整,从而提高指定地域范围内的信号覆盖率,从而提高基站资源的利用率。
关于基站信号调整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基站信号调整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基站信号调整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9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和数据库。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基站参数和预设信号覆盖参数。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或基站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基站信号调整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9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获取指定地域范围内各基站对应的基站参数;根据基站参数确定指定地域范围内的信号覆盖参数;当信号覆盖参数与指定地域范围对应的预设信号覆盖参数不匹配时,基于预设信号覆盖参数生成基站调整指令;根据基站调整指令对各基站进行调整,直至指定地域范围内的信号覆盖参数与预设信号覆盖参数匹配。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信号覆盖参数与指定地域范围对应的预设信号覆盖参数不匹配时,基于预设信号覆盖参数生成基站调整指令包括:获取指定地域范围对应的预设信号覆盖参数;检测信号覆盖参数与预设信号覆盖参数是否匹配;当检测到信号覆盖参数与预设信号覆盖参数不匹配时,根据预设信号覆盖参数确定基站目标参数;根据基站目标参数生成基站调整指令。
在一个实施例中,获取指定地域范围对应的预设信号覆盖参数包括:获取指定地域范围内各基站分别对应的终端接入日志;根据终端接入日志统计指定地域范围内的终端密度;确定与终端密度对应的预设信号覆盖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终端接入日志统计指定地域范围内的终端密度包括:提取终端接入日志中各终端标识分别对应的终端接入时间;按照预设时间间隔,根据各终端标识分别对应的终端接入时间统计各时间段对应的终端数量;根据各时间段对应的终端数据和预设时间间隔,确定各时间段对应的终端密度;确定当前时间段对应的终端密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基站调整指令对各基站进行调整,直至指定地域范围内的信号覆盖参数与预设信号覆盖参数匹配包括:确定基站调整指令中各基站标识对应的信号发射角度;根据各基站标识对应的信号发射角度,生成各基站标识分别对应的发射信号调整指令;将发射信号调整指令发送至相应基站标识对应的基站,以对各基站发射的信号进行调整。
在一个实施例中,信号发射角度为电子下倾角的角度;确定基站调整指令中各基站标识对应的信号发射角度包括:从基站调整指令中各基站标识对应的覆盖半径;分别获取各基站标识分别对应的天线高度和半功率角;根据天线高度、半功率角和覆盖半径,确定各基站标识分别对应的电子下倾角的角度。
本实施例中,获取指定地域范围内各基站对应的基站参数,根据基站参数确定低于范围内的信号覆盖参数,在信号覆盖参数与指定地域范围对应的预设信号覆盖参数不匹配时,表示该指定地域范围内的信号覆盖参数不符合预设要求,基于预设信号覆盖参数生成基站调整指令。基站调整指令用于对指定地域范围内的各基站进行调整,直至指定地域范围内的信号覆盖参数与预设信号覆盖参数匹配,无需通过增加基站数量即可对基站信号进行调整,从而提高了指定地域范围内基站资源的利用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获取指定地域范围内各基站对应的基站参数;根据基站参数确定指定地域范围内的信号覆盖参数;当信号覆盖参数与指定地域范围对应的预设信号覆盖参数不匹配时,基于预设信号覆盖参数生成基站调整指令;根据基站调整指令对各基站进行调整,直至指定地域范围内的信号覆盖参数与预设信号覆盖参数匹配。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信号覆盖参数与指定地域范围对应的预设信号覆盖参数不匹配时,基于预设信号覆盖参数生成基站调整指令包括:获取指定地域范围对应的预设信号覆盖参数;检测信号覆盖参数与预设信号覆盖参数是否匹配;当检测到信号覆盖参数与预设信号覆盖参数不匹配时,根据预设信号覆盖参数确定基站目标参数;根据基站目标参数生成基站调整指令。
在一个实施例中,获取指定地域范围对应的预设信号覆盖参数包括:获取指定地域范围内各基站分别对应的终端接入日志;根据终端接入日志统计指定地域范围内的终端密度;确定与终端密度对应的预设信号覆盖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终端接入日志统计指定地域范围内的终端密度包括:提取终端接入日志中各终端标识分别对应的终端接入时间;按照预设时间间隔,根据各终端标识分别对应的终端接入时间统计各时间段对应的终端数量;根据各时间段对应的终端数据和预设时间间隔,确定各时间段对应的终端密度;确定当前时间段对应的终端密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基站调整指令对各基站进行调整,直至指定地域范围内的信号覆盖参数与预设信号覆盖参数匹配包括:确定基站调整指令中各基站标识对应的信号发射角度;根据各基站标识对应的信号发射角度,生成各基站标识分别对应的发射信号调整指令;将发射信号调整指令发送至相应基站标识对应的基站,以对各基站发射的信号进行调整。
在一个实施例中,信号发射角度为电子下倾角的角度;确定基站调整指令中各基站标识对应的信号发射角度包括:从基站调整指令中各基站标识对应的覆盖半径;分别获取各基站标识分别对应的天线高度和半功率角;根据天线高度、半功率角和覆盖半径,确定各基站标识分别对应的电子下倾角的角度。
本实施例中,获取指定地域范围内各基站对应的基站参数,根据基站参数确定低于范围内的信号覆盖参数,在信号覆盖参数与指定地域范围对应的预设信号覆盖参数不匹配时,表示该指定地域范围内的信号覆盖参数不符合预设要求,基于预设信号覆盖参数生成基站调整指令。基站调整指令用于对指定地域范围内的各基站进行调整,直至指定地域范围内的信号覆盖参数与预设信号覆盖参数匹配,无需通过增加基站数量即可对基站信号进行调整,从而提高了指定地域范围内基站资源的利用率。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基站信号调整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指定地域范围内各基站对应的基站参数;
根据所述基站参数确定所述指定地域范围内的信号覆盖参数;
当所述信号覆盖参数与所述指定地域范围对应的预设信号覆盖参数不匹配时,基于所述预设信号覆盖参数生成基站调整指令;
根据所述基站调整指令对所述各基站进行调整,直至所述指定地域范围内的信号覆盖参数与所述预设信号覆盖参数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信号覆盖参数与所述指定地域范围对应的预设信号覆盖参数不匹配时,基于所述预设信号覆盖参数生成基站调整指令包括:
获取所述指定地域范围对应的预设信号覆盖参数;
检测所述信号覆盖参数与所述预设信号覆盖参数是否匹配;
当检测到所述信号覆盖参数与所述预设信号覆盖参数不匹配时,根据所述预设信号覆盖参数确定基站目标参数;
根据基站目标参数生成基站调整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指定地域范围对应的预设信号覆盖参数包括:
获取所述指定地域范围内各基站分别对应的终端接入日志;
根据所述终端接入日志统计所述指定地域范围内的终端密度;
确定与所述终端密度对应的预设信号覆盖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终端接入日志统计所述指定地域范围内的终端密度包括:
提取所述终端接入日志中各终端标识分别对应的终端接入时间;
按照预设时间间隔,根据所述各终端标识分别对应的终端接入时间统计各时间段对应的终端数量;
根据所述各时间段对应的终端数据和所述预设时间间隔,确定所述各时间段对应的终端密度;
确定当前时间段对应的终端密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基站调整指令对所述各基站进行调整,直至所述指定地域范围内的信号覆盖参数与所述预设信号覆盖参数匹配包括:
确定所述基站调整指令中各基站标识对应的信号发射角度;
根据所述各基站标识对应的信号发射角度,生成各基站标识分别对应的发射信号调整指令;
将所述发射信号调整指令发送至相应基站标识对应的基站,以对各基站发射的信号进行调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发射角度为电子下倾角的角度;所述确定所述基站调整指令中各基站标识对应的信号发射角度包括:
从所述基站调整指令中各基站标识对应的覆盖半径;
分别获取各基站标识分别对应的天线高度和半功率角;
根据所述天线高度、所述半功率角和所述覆盖半径,确定各基站标识分别对应的电子下倾角的角度。
7.一种基站信号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基站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指定地域范围内各基站对应的基站参数;
覆盖参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基站参数确定所述指定地域范围内的信号覆盖参数;
指令生成模块,用于当所述信号覆盖参数与所述指定地域范围对应的预设信号覆盖参数不匹配时,基于所述预设信号覆盖参数生成基站调整指令;
基站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基站调整指令对所述各基站进行调整,直至所述指定地域范围内的信号覆盖参数与所述预设信号覆盖参数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生成模块包括:
预设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指定地域范围对应的预设信号覆盖参数;
参数匹配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信号覆盖参数与所述预设信号覆盖参数是否匹配;
目标参数确定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信号覆盖参数与所述预设信号覆盖参数不匹配时,根据所述预设信号覆盖参数确定基站目标参数;
调整指令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基站目标参数生成基站调整指令。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1811123019.XA 2018-09-26 2018-09-26 基站信号调整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1518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23019.XA CN109151840B (zh) 2018-09-26 2018-09-26 基站信号调整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23019.XA CN109151840B (zh) 2018-09-26 2018-09-26 基站信号调整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51840A true CN109151840A (zh) 2019-01-04
CN109151840B CN109151840B (zh) 2024-02-02

Family

ID=64812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23019.XA Active CN109151840B (zh) 2018-09-26 2018-09-26 基站信号调整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5184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53664A (zh) * 2019-06-26 2020-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参数优化方法、装置、基站、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4697986A (zh) * 2020-12-28 2022-07-0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参数的调整方法和装置
CN112153664B (zh) * 2019-06-26 2024-05-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参数优化方法、装置、基站、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92124A (zh) * 2012-09-25 2013-01-2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站覆盖范围调整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332130A (zh) * 2015-07-02 2017-01-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勘察方法、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92124A (zh) * 2012-09-25 2013-01-2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站覆盖范围调整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332130A (zh) * 2015-07-02 2017-01-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勘察方法、装置及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53664A (zh) * 2019-06-26 2020-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参数优化方法、装置、基站、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WO2020259277A1 (zh) * 2019-06-26 2020-12-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参数优化方法、装置、基站、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2153664B (zh) * 2019-06-26 2024-05-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参数优化方法、装置、基站、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4697986A (zh) * 2020-12-28 2022-07-0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参数的调整方法和装置
CN114697986B (zh) * 2020-12-28 2024-03-1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参数的调整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51840B (zh) 2024-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u et al. A group-based binary splitting algorithm for UHF RFID anti-collision systems
KR101783662B1 (ko) 인증된 ToF 실내 포지셔닝 시스템 및 방법
US9357381B2 (en) Security management in M2M area network
CN112350809A (zh) 感知方法和通信装置
US10045324B2 (en) Methods and nodes for managing RSTD reports
CN109151840A (zh) 基站信号调整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586831A (zh) 信号传输方法与装置
US10986463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itigating the impact of beamforming on the accuracy of Wi-Fi based location tracking of client devices
US10826591B1 (en) Irregular grid sub sampling to reduce feedback overhead in a 5G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wireless network
US11076322B2 (en) Internet of things network device and method for excluding a base station based on a received pushdata message
US20160036506A1 (en) Transmission control apparatus and program
CN104639498A (zh) 一种指纹匹配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012497A (zh) 测量方法和终端
CN113050051A (zh) 一种uwb测距校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US2023018000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electronic device to provide ranging-based service
WO2023015816A1 (zh) eSIM设备配置系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KR20150110951A (ko) 비콘의 보안을 위한 제어 시스템 및 방법 그리고 그 제어 장치
US11899121B2 (en) Angle measurement result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10281311A1 (en) Timing measurement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CN109766122A (zh) 数据传输文件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6792828B (zh) 一种户外无线ap设备间速度测试方法及工具
CN105425204A (zh) 波达方位估计架构方法
CN109644170B (zh) 一种确定、发送小区参数集合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4720937A (zh) 到达角度的确定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7809418A (zh) 一种LoRa终端设备自主绑定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