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51751A - 一种灾害检测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灾害检测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51751A
CN109151751A CN201810812185.4A CN201810812185A CN109151751A CN 109151751 A CN109151751 A CN 109151751A CN 201810812185 A CN201810812185 A CN 201810812185A CN 109151751 A CN109151751 A CN 1091517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l
time
standard
destinations traffic
mana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1218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燕平
耿雷
于文晖
吴波
方智强
席志杰
陈德科
唐尔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uace Navigation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uace Navigation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uace Navigation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uace Navigation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81218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51751A/zh
Publication of CN1091517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517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38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collecting sensor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灾害检测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依据预设采样时间间隔获取实时检测结果;依据至少两种通信制式的当前通信质量,确定目标通信制式;切换至所述目标通信制式,并基于所述目标通信制式向管理平台上传所述实时检测结果。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将检测结果实时上传给管理平台进行灾害的检测和管理,提高了灾害预警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灾害检测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灾害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灾害检测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自然灾害的检测需求也越来越高,自然灾害检测的目的在于防治,其必须在勘查的基础上,对自然灾害的发展动态进行长期系统的监测,做出及时准确的预测预报。
目前常用的自然灾害检测方式是手工检测预警,需要勘察人员携带检测仪器进行实地检测后,将检测结果带回上传到管理平台进行灾害检测管理。存在管理平台获取的检测数据实时性较差的问题,其直接影响灾害预警的准确性和实时性,亟需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灾害检测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以解决对自然灾害检测时,得到的检测数据实时性较差的问题,提高了灾害预警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灾害检测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依据预设采样时间间隔获取实时检测结果;
依据至少两种通信制式的当前通信质量,确定目标通信制式;
切换至所述目标通信制式,并基于所述目标通信制式向管理平台上传所述实时检测结果。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灾害检测管理装置,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依据预设采样时间间隔获取实时检测结果;
通信制式确定模块,用于依据至少两种通信制式的当前通信质量,确定目标通信制式;
切换上传模块,用于切换至所述目标通信制式,并基于所述目标通信制式向管理平台上传所述实时检测结果。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灾害检测管理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传感器;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述的灾害检测管理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灾害检测管理系统,包括:灾害检测管理设备和管理平台;
所述灾害检测管理设备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灾害检测管理设备;
所述管理平台,用于接收和显示所述灾害检测管理设备上传的实时检测结果,并基于远程通信协议向所述灾害检测管理设备下发远程控制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灾害检测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通过多种不同通信制式间的切换,选择通信质量高的通信制式向管理平台上传实时获取的检测结果,解决了上传至管理平台的数据实时性较差的问题,实现了对数据的实时检测与管理,提高了灾害预警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描述实施例中所需要用到的附图做一简单介绍。显然,所介绍的附图只是本发明所要描述的一部分实施例的附图,而不是全部的附图,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得到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灾害检测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灾害检测管理设备的功能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灾害检测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灾害检测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灾害检测管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灾害检测管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灾害检测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灾害检测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灾害检测管理设备的功能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通过对环境参数进行检测和管理,进而实现对灾害预警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灾害检测管理装置或设备来执行,该装置可采用硬件和/或软件的方式实现,结合图2中灾害检测管理设备的功能对图1的灾害检测管理方法进行说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01,依据预设采样时间间隔获取实时检测结果。
其中,预设采样时间间隔可以是预先设定的实时检测结果的采样频率,例如,可以预先设置采样时间间隔为一小时,每隔一个小时获取一次实时检测结果。可选的,预设采样时间间隔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修改,例如,阴雨天是自然灾害的高发期,可以在阴雨天缩短预设采样时间间隔,实现阴雨天的高频次检测。
实时检测结果可以包括导致自然灾害发生的多种环境参数值,以及检测多种环境参数值的传感器的状态。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数据采集功能对应的环境参数值包括:降雨量、土壤含水率、水位/水温、拉线位移、深部位移、倾斜角度、次声波频率、水压/土压等;状态显示功能对应的检测多种环境参数值的传感器的状态,如,正常、异常、关闭等。
可选的,灾害检测管理设备中设计有不同的传感器通道,实时检测结果中的环境参数值可以通过设置在不同通道的多种不同功能的传感器进行检测,具体的,通道的类型以及通道中传感器的设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设置。
示例性的,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灾害检测管理设备中的通道设计功能预先设置有开关通道、模数转换(ADC)通道、RS485通道和振弦通道,开关通道中设置有雨量计,用来检测降雨量;ADC通道中设置有土壤水分计、投入式水位计、地下水温计和拉线位移计,分别用来检测土壤含水率、水位、水温和拉线位移;RS485通道中设置有测斜仪、倾角仪、超声波液位计、雷达泥位计和次声波检测仪,分别用来检测倾斜角度、深部位移、次声波频率;振弦通道中设置有渗压计和土压力计,分别用来检测水压和土压。
可选的,依据预设采样时间间隔获取实时检测结果,即为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获取通道中各传感器检测到的环境参数值。可选的,预设采样时间间隔可以通过设置在灾害检测管理设备中的定时器进行判断,完成一次采样后定时器初始化重新进行计时,当达到预设采样时间间隔时,触发获取各传感器检测的环境参数值。
可选的,由于实时检测结果包括多种不同传感器采集的环境参数以及各传感器状态,因此预设采样时间间隔也可以是基于实际需求为各传感器设置不同的预设采样时间间隔。例如,若降雨量较少时,可以降低土壤含水率的检测频次,因此在降雨量较少时,雨量计的预设采样时间间隔小于土壤水分计的预设采样时间间隔。还可以为采集环境参数和采集传感器状态设置不同的采样时间间隔,例如,分为环境参数采样时间间隔和传感器状态采样时间间隔。
可选的,灾害检测管理设备获取实时检测结果后,启动数据存储功能,将采集到的实时环境参数值以及各传感器的状态进行本地存储,具体的,可以为每个传感器通道设置一个目录,按照不同传感器类型,每种传感器每天的采样数据存储在一个文件中,文件格式可以是每行分为若干各字段,每个字段所表示的内容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定,例如,可以将文件格式每行分为三个字段,第一字段表示采样时间,第二字段表示采集的环境参数值,第三字段表示传感器类型,从而使得在灾害检测管理设备端上可随时查看实时或历史的检测结果,即使当前通信质量不好无法及时上传给管理平台也不会造成数据的丢失。
S102,依据至少两种通信制式的当前通信质量,确定目标通信制式。
其中,通信制式是用来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方式,可以包括移动通信制式、卫星通信制式和近距离通信制式等,具体的,移动通信制式又包括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第四/三代移动通信技术(4G/3G)等;卫星通信制式又包括北斗、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等;近距离通信制式又包括蓝牙、无线局域网(WIreless-Fidelity,Wi-Fi)等。目标通信制式可以是选出的进行本次通信的通信制式。具体的,可以根据至少两个通信制式的当前通信质量,选择当前通信质量高的通信制式作为目标通信制式,用来进行数据的上传。
当前通信质量可以是用于评价当前通信网络好坏的一种标准,可通过误码率、重传次数、信噪比及接收信号强度等进行判断。一般信号强度可用分贝毫瓦(dbm)表示,分贝毫瓦为负值,其值越大信号强度越强,即通信质量越好。可选的,可以在灾害检测管理设备中设置一个信号强度检测模块,用于实时对各通信制式的信号强度进行检测,选出信号强度值最大的通信制式作为目标通信制式。
可选的,考虑到各种通信制式的通信成本,在选择目标通信制式时,若卫星通信制式、移动通信制式和近距离通信制式的通信质量都满足数据上传需求时,则优先选择近距离通信制式,其次选择移动通信制式,最后选择卫星通信制式。
S103,切换至目标通信制式,并基于目标通信制式向管理平台上传实时检测结果。
其中,管理平台是用来对灾害检测管理设备采集的数据进行显示和处理的服务平台,灾害检测管理设备通常设置在野外,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管理平台来对各灾害检测管理设备采集的数据进行管理,同时也可以通过管理平台下发控制指令对灾害检测管理设备进行控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S102确定了目标通信制式后,先判断当前通信制式是否是目标通信制式,若是,直接通过当前通信制式向管理平台上传实时检测结果。若当前通信制式不是目标通信制式,则需要将当前通信制式切换至目标通信制式。与人工上传或使用固定的通信制式上传实时检测结果相比,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多种通信制式中切换通信质量最好的通信制式进行数据的上传,防止了因通信质量不高导致数据丢失的情况,提高了上传数据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可选的,基于目标通信制式向管理平台上传实时检测结果时,可以是S101获取实时检测结果后,就基于目标通信制式向管理平台上传一次实时检测结果;也可以是当实时检测结果满足上传条件时,基于目标通信制式向管理平台上传一次实时检测结果,例如,若日降雨量超过100mm是上传条件,当日降雨量满足上传条件时,有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此时基于目标通信制式向管理平台上传一次实时检测结果;还可以是基于目标通信制式,依据预设上传时间间隔向管理平台上传实时检测结果。其中,预设上传时间间隔可以是预先设定的实时检测结果的上传频率,其具体设置方式与预设采样时间间隔类似,可以针对不同数据设置不同的上传时间间隔,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各上传时间间隔进行修改。
示例性的,预设上传时间间隔又可以包括参数上传时间间隔和状态上传时间间隔,对于检测结果中的环境参数值按照其对应的参数上传时间间隔进行上传,而对于各传感器的状态,则按照状态上传时间间隔进行上传。
可选的,管理平台接收到上传的实时检测结果后,可以对实时检测结果进行显示,以使工作人员了解实时的环境参数变化以及各传感器的状态,还可以基于对实时检测结果进行处理,进一步深入对自然灾害的研究,更精确的实现对灾害的检测。也可以根据上传的检测结果向灾害检测管理设备下发下行控制指令,实现远程对灾害检测管理设备的控制。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灾害检测管理方法,通过多种不同通信制式间的切换,选择通信质量高的通信制式向管理平台上传实时获取的检测结果,减少人工现场的工作量,解决了上传至管理平台的数据实时性较差的问题,实现了对数据的实时检测与管理,提高了灾害预警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实施例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灾害检测管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适用于当前通信质量不稳定时的灾害检测管理方法,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优化,具体的,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S301,依据预设采样时间间隔获取实时检测结果。
S302,判断至少两种通信制式的当前通信质量是否都不满足通信需求,若是,执行S303,若否,执行S304。
示例性的,判断至少两种通信制式的当前通信质量是否都不满足通信需求,若是,说明可选的通信制式的当前通信质量都无法进行实时检测结果的上传,即当前时刻灾害检测管理设备与管理平台无法进行通信连接,此时执行S303,将实时检测结果进行缓存。若当前时刻存在满足通信需求的通信制式,则执行S304,从满足通信需求的通信制式中,确定目标通信制式。
S303,将实时检测结果进行缓存。
示例性的,将实时检测结果进行缓存的触发条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可以是与上传实时数据的触发条件相同,例如,在需要进行实时检测结果上传时,将待上传的实时检测结果缓存在灾害检测管理设备中,可选的,可以设置一个缓存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因为通信质量不好导致无法进行上传的实时检测结果。
可选的,由于灾害检测管理设备中本身就具有存储功能,对实时检测结果进行存储,因此,将实时检测结果进行缓存可以是实时检测结果在本地存储的过程中,在存储的检测结果中设置缓存标识,带有缓存标识的已存检测结果为历史缓存的检测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缓存的检测结果在上传到管理平台后,清空本地缓存数据存储单元中的数据,或清除检测结果中设置的缓存标识,避免缓存结果的重复上传。
S304,依据至少两种通信制式的当前通信质量,确定目标通信制式。
S305切换至目标通信制式,并基于目标通信制式向管理平台上传实时检测结果。
S306,若存在历史缓存的检测结果,则基于目标通信制式向管理平台上传历史缓存的检测结果。
示例性的,在切换至目标通信制式后,灾害检测管理设备与管理平台已经建立通信连接,此时灾害检测管理设备需要查看其中是否存有历史缓存的检测结果,若存在,则说明之前灾害检测管理设备与管理平台断开连接期间,有需要上传给管理平台的历史检测结果。此时基于目标通信制式,向管理平台上传灾害检测管理设备中的历史缓存的检测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S305和S306分别是灾害检测管理设备具有的平台管理功能中的实时数据上传和历史数据上传两个独立的过程,本申请不对两者之间的执行顺序进行限定,可以是本申请实施例给出的执行顺序,也可以是切换至目标通信制式后同时进行,还可以是切换至目标通信制式后,没有满足上传实时检测结果的触发条件,先执行S306上传历史缓存的检测结果后,满足了实时检测结果的触发条件,再执行S305上传实时检测结果。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灾害检测管理方法,通过多种不同通信制式间的切换,选择通信质量高的通信制式向管理平台上传实时获取的检测结果,若多种通信制式的通信质量都不满通信需求,则将实时检测结果进行缓存,当存在满足通信需求的通信制式时,再上传历史缓存的检测结果。能够防止上传数据因通信质量不稳定造成丢失的情况,保证了上传数据的实时性和稳定性。
实施例三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灾害检测管理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具体的,结合图2中灾害检测管理设备的功能对图4的灾害检测管理方法进行说明,该方法包括:
S401,启动灾害检测管理设备,读取配置参数文件。
示例性的,要进行灾害检测时,首先要启动灾害检测管理设备,进入该设备的配置管理功能,读取配置管理功能中的配置参数文件,如传感器参数、通道开关参数、通信制式(如4G、北斗等)参数、平台参数等。其中,配置管理功能中的配置参数文件可以是设备默认的配置参数文件,也可以是用户通过灾害检测管理设备的网页进行设置的,还可以是用户通过管理平台远程下发下行控制指令设置的。
可选的,灾害检测管理设备中的配置管理功能,主要用于对各配置参数(如传感器参数、通道参数、4G/北斗参数、平台参数等)的管理,将各配置参数写进配置参数文件,每当更新或获取配置参数时,都可以在配置参数文件中进行,其中,配置文件采用的是JSON(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JS对象简谱)数据交换的格式。
S402,依据预设采样时间间隔,判断当前时刻是否处于休眠状态;若否,执行S403,若是,返回S402,进行下一时刻是否处于休眠状态的判断。
为了减少灾害检测管理设备的功耗,可以将灾害检测管理设备中的传感器设置为唤醒和休眠两种状态,当传感器对应的通道关闭时,该传感器处于休眠状态,返回S402进行下一时刻该传感器是否处于休眠状态的判断。当传感器对应的通道开启时,判断当前时刻是否达到预设采样时间间隔,若是,则执行S403,唤醒传感器,否则该传感器仍处于休眠状态,返回S402继续进行下一时刻传感器状态的判断。
可选的,如图2所示,通道设计功能中有4中不同的通道,各通道是的开闭是独立的,因此,可能存在灾害检测管理设备中有些通道是开启的,其中的传感器处于唤醒状态;有些通道是关闭的,其中的传感器处于休眠状态。可针对每个传感器都依据该传感器对应的预设采样时间间隔,判断当前时刻该传感器是否处于休眠状态。
可选的,为了保证传感器在达到预设采样时间间隔时能够准确进行检测结果的采集,可以通过判断当前时刻是否即将属于唤醒状态,提前执行S403唤醒传感器,保证传感器能够在预设采样时间间隔准确获取实时检测结果。例如,若传感器通道开关处于开启状态,可以在当前时刻为预设采样时间间隔前一分钟时,即认为当前时刻处于非休眠状态,执行S403,唤醒传感设备。
S403,唤醒传感器进行检测,并依据预设采样时间间隔获取实时检测结果。
示例性的,当前时刻不属于休眠状态,需要唤醒时,可以是为各传感器设置一个供电开关,供电开关开启,即对传感器供电,该传感器即被唤醒,相应的,若让传感器处于休眠状态,只需断开供电开关即可控制传感器处于休眠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传感器可以提前唤醒,如提前一分钟唤醒传感器进行环境参数值的实时检测,但是获取实时检测结果仍然是按照预设采样时间间隔获取,并不受传感器唤醒时间的影响。
S404,判断实时检测结果是否满足报警条件,若是,执行S405,若否,返回S402,进行下一时刻是否处于休眠状态的判断。
其中,报警条件可以是预先设定的判断实时检测结果是否存在灾害隐患的标准,由于实时检测结果包括各传感器检测到的环境参数和各传感器的状态,相应的,报警条件也包括环境参数报警条件和传感器状态报警条件,例如,环境参数报警条件可以是降雨量超过安全降雨量值、水位/水温超过安全水位/水温值等。传感器报警条件可以是传感器状态异常。
示例性的,若判断实时检测结果满足报警条件,则执行S405,向用户发送报警信息,并缩短向管理平台上传实时检测结果的上传时间间隔,否则说明当前检测结果处于安全范围,返回S402,进行下一时刻是否处于休眠状态的判断。
S405,向权限用户发送报警信息,并缩短向管理平台上传实时检测结果的上传时间间隔。
其中,权项用户是预先设定的,具有接收报警信息权限的用户,可以是进行灾害监测工作的相关人员;还可以是订阅了查看报警信息的普通用户,例如,用户通过管理平台的应用程序注册订阅了报警提示功能,灾害检测管理设备检测结果满足报警条件时,就会向订阅了该功能的用户发送报警信息;也可以是报警信息对应区域内的用户,例如,当北京市区的灾害检测管理设备检测的结果满足报警条件时,将北京市区范围内的用户作为权项用户。
具体的,向权限用户发送报警信息可以是通过应用程序消息推送、短信等的形式向具有权项的用户发送报警信息。可选的,为了让用户更好的了解报警的具体原因和可能存在的灾害隐患,报警信息可以包括传感器采集的实时检测结果、触发的报警条件(例如各环境参数值对应的报警阈值)以及可能存在的灾害隐患等,例如,报信信息的格式可以是实时检测结果#触发报警条件#灾害隐患。若通过消息推送的形式向权限用户发送报警消息,则向订阅了该功能的用户账号推送报警消息。若通过短信的形式向权限用户发送报警消息,则获取权限用户的预留电话号码,将报警信息已短信的形式发送给预留电话号码。
由于当前实时检测结果已经满足报警条件,说明当前已经存在灾害隐患,因此在向权限用户发送报警信息的同时,需要缩短向管理平台上传实时检测结果的上传时间间隔,加强对检测结果的管控。具体的,缩短上传时间间隔可以和超过报警条件的程度有关,例如,当前环境参数值与报警条件对应的阈值的差值越高,上传时间间隔缩短的越多。
可选的,若实时检测结果满足报警条件是传感器状态异常导致的,则可以仅将报警信息发送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接收到该报警信息后,通过查看传感器错误编码功能,通过具体的错误编码种类,确定传感器异常的原因,进而快速对传感器进行恢复,防止因传感器故障影响灾害检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具体的,由图2中的错误编码功能可以看出传感器错误编码的种类主要包括几下几种:(1)编码正常;(2)因供电问题导致的异常;(3)传感器在恶劣环境中工作较长时间后,出现的在采样周期读不到数据;(4)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超过设置的上下限范围造成的数据异常。
S406,依据至少两种通信制式的当前通信质量,确定目标通信制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S403获取实时检测结果后,在执行S404判断实时检测结果是否满足报警条件的同时,执行S406,依据至少两种通信制式的当前通信质量,确定目标通信制式。
若至少两种通信制式的当前通信质量都不满足通信需求,则将实时检测结果进行缓存,在当前通信制式满足通信需求,切换至目标通信制式之后,再基于目标通信制式向管理平台上传历史缓存的检测结果。
S407,切换至目标通信制式,并依据预设上传时间间隔,基于目标通信制式向管理平台上传实时检测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切换为目标通信制式后,依据预设上传时间间隔上传实时检测结果时,若S404当前时刻实时检测结果满足报警条件,则此时的预设上传时间间隔是缩短后的预设上传时间间隔,若S404当前时刻实时检测结果没有满足报警条件,则此时的预设上传时间间隔还是原来的预设上传时间间隔。
例如,原始设定的预设上传时间间隔为1小时上传一次,若当前时刻的实时检测结果没有满足报警条件,则说明此时不存在灾害隐患,仍保持1小时上传一次实时检测结果。若当前时刻的实时检测结果满足报警条件,则说明此时存在灾害隐患,应该加强对实时检测结果的检测,因此将预设上传时间间隔缩短为5分钟上传一次,能够使得工作人员通过管理平台加强对当前情况的监控分析,及时做出相关防范工作。
S408,响应管理平台下发的远程控制指令,进行系统参数的配置管理。
其中,系统参数可以是对灾害检测管理设备进行配置调整的参数,例如,可以包括灾害检测管理设备的配置管理功能中的传感器参数、通道参数、通信制式参数、管理平台中不同的协议参数等。通过在管理平台端远程对灾害检测管理设备进行多种参数的配置管理,与仅通过灾害检测管理设备进行系统参数的配置管理相比,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管理平台对系统参数进行配置管理,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安全且提高了配置灾害检测管理设备的灵活性。
可选的,进行灾害检测管理设备系统参数的配置除了通过管理平台下发远程控制指令进行配置,还可以是通过设备自身的控制页面进行配置。例如,设备上设置有显示屏,用户可以在设备的显示屏上进入参数配置页面,通过参数配置页面进行系统参数的配置管理。
可选的,远程控制指令不但可以进行系统参数的配置管理,还是用于更新设备固件、重启设备、更改传感器上下限和阈值、设置传感器工作模式、设置接收报警信息的用户权限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灾害检测管理方法只要有传感器通道处于开启状态,就会进行实时检测结果的获取、上传以及报警条件的判断,只有在通道设计功能对应的四个通道都处于关闭状态,或灾害检测管理设备处于关闭状态,该方法才会停止执行。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S408响应管理平台下发的远程控制指令进行系统参数的配置管理的过程并不限定于在上传实时检测结果后执行,可以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任意一步进行执行,其具体执行顺序取决于用户下发远程控制指令的时刻,与其余步骤的执行顺序没有必然联系。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灾害检测管理方法,为节约能耗传感器设置了休眠和唤醒状态,在当前时刻处于唤醒状态时唤醒传感器进行检测,获取实时检测结果;对于实时监测结果一方面进行存储后上传到管理平台,另一方面进行报警条件的判断,若满足则向权限用户发送报警信息,并缩短实时检测结果上传时间间隔,还可以随时响应管理平台下发的远程控制指令进行系统参数配置。在达到灾害报警功能的同时,还可以实时准确的上传检测结果,减少人工现场的工作量,使得灾害检测管理更加精准化、实时化和自动化。
实施例四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灾害检测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适用于通过对环境参数进行检测和管理,进而完成对灾害进行预警的过程中,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灾害检测管理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501,用于依据预设采样时间间隔获取实时检测结果;
通信制式确定模块502,用于依据至少两种通信制式的当前通信质量,确定目标通信制式;
切换上传模块503,用于切换至所述目标通信制式,并基于所述目标通信制式向管理平台上传所述实时检测结果。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灾害检测管理装置,通过多种不同通信制式间的切换,选择通信质量高的通信制式向管理平台上传实时获取的检测结果,减少人工现场的工作量,解决了上传至管理平台的数据实时性较差的问题,实现了对数据的实时检测与管理,提高了灾害预警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进一步的,上述切换上传模块503包括:
切换单元,用于若当前通信制式不是所述目标通信制式,则将当前通信制式切换至所述目标通信制式;
上传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目标通信制式,依据预设上传时间间隔向管理平台上传实时检测结果。
进一步的,上述装置还包括:
缓存模块,用于若所述至少两种通信制式的当前通信质量都不满足通信需求,则将所述实时检测结果进行缓存;
相应的,切换上传模块503还用于在切换至所述目标通信制式之后,若存在历史缓存的检测结果,则基于所述目标通信制式向管理平台上传所述历史缓存的检测结果。
进一步的,上述装置还包括:
配置管理模块,用于响应所述管理平台下发的远程控制指令,进行系统参数的配置管理。
进一步的,上述获取模块501具体用于依据所述预设采样时间间隔,判断当前时刻是否处于休眠状态;
若所述当前时刻处于非休眠状态,则唤醒传感器进行检测,并获取实时检测结果。
进一步的,上述切换上传模块503还用于,若所述实时检测结果满足报警条件,则缩短向所述管理平台上传实时检测结果的上传时间间隔;
依据缩短后的上传时间间隔,基于所述目标通信制式向所述管理平台上传所述实时检测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灾害检测管理装置的实施例中,所包括的各个单元和模块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例如,该装置可以仅包括获取模块和处理模块,获取模块实现实时检测结果的获取功能;处理模块用于通信制式的确定和切换、检测结果的上传和缓存、系统参数的配置等相关功能。另外,各功能单元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五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灾害检测管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示例性灾害检测管理设备60的框图。图6显示的灾害检测管理设备6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如图6所示,该灾害检测管理设备6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该灾害检测管理设备6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或者处理单元601,系统存储器602,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系统存储器602和处理单元601)的总线603。
总线603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AC)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CI)总线。
灾害检测管理设备60典型地包括多种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灾害检测管理设备60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系统存储器602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604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605。灾害检测管理设备60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存储系统606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6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尽管图6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CD-ROM,DVD-ROM或者其它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603相连。系统存储器602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607的程序/实用工具608,可以存储在例如系统存储器602中,这样的程序模块607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607通常执行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灾害检测管理设备6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传感器609相连,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设备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灾害检测管理设备6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管理平台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611进行。并且,灾害检测管理设备6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612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6所示,网络适配器612通过总线603与灾害检测管理设备6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灾害检测管理设备6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处理单元601通过运行存储在系统存储器602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灾害检测管理方法。
实施例六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灾害检测管理系统的结构框图,该系统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达到相应的有益效果,该灾害检测管理系统7包括:灾害检测管理设备60、管理平台71;
所述灾害检测管理设备60为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灾害检测管理设备60;
所述管理平台71,用于接收和显示所述灾害检测管理设备60上传的实时检测结果,并基于远程通信协议向所述灾害检测管理设备60下发远程控制指令。
可选的,上述灾害检测管理系统还包括用户终端72,
所述用户终端72,用于接收所述灾害检测管理设备60发送的报警信息。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灾害检测管理系统,通过多种不同通信制式间的切换,选择通信质量高的通信制式向管理平台上传实时获取的检测结果,减少人工现场的工作量,解决了上传至管理平台的数据实时性较差的问题,实现了对数据的实时检测与管理,提高了灾害预警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灾害检测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依据预设采样时间间隔获取实时检测结果;
依据至少两种通信制式的当前通信质量,确定目标通信制式;
切换至所述目标通信制式,并基于所述目标通信制式向管理平台上传所述实时检测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切换至所述目标通信制式,并基于所述目标通信制式向管理平台上传所述实时检测结果,包括:
若当前通信制式不是所述目标通信制式,则将当前通信制式切换至所述目标通信制式;
基于所述目标通信制式,依据预设上传时间间隔向管理平台上传实时检测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预设采样时间间隔获取实时检测结果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至少两种通信制式的当前通信质量都不满足通信需求,则将所述实时检测结果进行缓存;
相应的,切换至所述目标通信制式之后,还包括:
若存在历史缓存的检测结果,则基于所述目标通信制式向管理平台上传所述历史缓存的检测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所述管理平台下发的远程控制指令,进行系统参数的配置管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预设采样时间间隔获取实时检测结果,包括:
依据所述预设采样时间间隔,判断当前时刻是否处于休眠状态;
若所述当前时刻处于非休眠状态,则唤醒传感器进行检测,并获取实时检测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目标通信制式向管理平台上传所述实时检测结果,包括:
若所述实时检测结果满足报警条件,则缩短向所述管理平台上传实时检测结果的上传时间间隔;
依据缩短后的上传时间间隔,基于所述目标通信制式向所述管理平台上传所述实时检测结果。
7.一种灾害检测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依据预设采样时间间隔获取实时检测结果;
通信制式确定模块,用于依据至少两种通信制式的当前通信质量,确定目标通信制式;
切换上传模块,用于切换至所述目标通信制式,并基于所述目标通信制式向管理平台上传所述实时检测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上传模块包括:
切换单元,用于若当前通信制式不是所述目标通信制式,则将当前通信制式切换至所述目标通信制式;
上传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目标通信制式,依据预设上传时间间隔向管理平台上传实时检测结果。
9.一种灾害检测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传感器;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灾害检测管理方法。
10.一种灾害检测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灾害检测管理设备和管理平台;
所述灾害检测管理设备为权利要求9所述的灾害检测管理设备;
所述管理平台,用于接收和显示所述灾害检测管理设备上传的实时检测结果,并基于远程通信协议向所述灾害检测管理设备下发远程控制指令。
CN201810812185.4A 2018-07-23 2018-07-23 一种灾害检测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Pending CN1091517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12185.4A CN109151751A (zh) 2018-07-23 2018-07-23 一种灾害检测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12185.4A CN109151751A (zh) 2018-07-23 2018-07-23 一种灾害检测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51751A true CN109151751A (zh) 2019-01-04

Family

ID=64801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12185.4A Pending CN109151751A (zh) 2018-07-23 2018-07-23 一种灾害检测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5175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49601A (zh) * 2019-05-15 2019-08-20 青岛农业大学 一种用于北斗短信息进行大数据通讯的数据装配方法
CN110987742A (zh) * 2019-11-26 2020-04-10 倪世章 一种污水处理中悬浮物含量的控制检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03298A1 (en) * 2005-11-09 2007-05-10 Se-Han Kim Distributional alert system for disaster prevention utilizing ubiquitous sensor network
CN101826247A (zh) * 2010-04-06 2010-09-08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泥石流监测预报预警系统
CN203192178U (zh) * 2012-08-10 2013-09-11 陕西银河景天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暴雨洪涝灾害监测预警及应急指挥装置
CN204373698U (zh) * 2015-02-04 2015-06-03 北京江伟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地质灾害预警联动系统
CN105823516A (zh) * 2016-05-25 2016-08-03 北京北方节能环保有限公司 一种墒情设备采集仪终端及系统
CN106097693A (zh) * 2016-08-26 2016-11-09 苏州盖恩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缓存式无线信号采集器
CN207164980U (zh) * 2017-07-29 2018-03-30 昆明雄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地质灾害数据采集的遥测终端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03298A1 (en) * 2005-11-09 2007-05-10 Se-Han Kim Distributional alert system for disaster prevention utilizing ubiquitous sensor network
CN101826247A (zh) * 2010-04-06 2010-09-08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泥石流监测预报预警系统
CN203192178U (zh) * 2012-08-10 2013-09-11 陕西银河景天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暴雨洪涝灾害监测预警及应急指挥装置
CN204373698U (zh) * 2015-02-04 2015-06-03 北京江伟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地质灾害预警联动系统
CN105823516A (zh) * 2016-05-25 2016-08-03 北京北方节能环保有限公司 一种墒情设备采集仪终端及系统
CN106097693A (zh) * 2016-08-26 2016-11-09 苏州盖恩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缓存式无线信号采集器
CN207164980U (zh) * 2017-07-29 2018-03-30 昆明雄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地质灾害数据采集的遥测终端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49601A (zh) * 2019-05-15 2019-08-20 青岛农业大学 一种用于北斗短信息进行大数据通讯的数据装配方法
CN110149601B (zh) * 2019-05-15 2021-08-03 青岛农业大学 一种用于北斗短信息进行大数据通讯的数据装配方法
CN110987742A (zh) * 2019-11-26 2020-04-10 倪世章 一种污水处理中悬浮物含量的控制检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392326A1 (en) Multi-state trigger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mote automatic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of landslide mass
CN103806005B (zh) 一种地下管线阴极保护的智能化远程监测、监控方法
KR101090360B1 (ko) 상수도 관망의 블록 정보 전산화 시스템 및 정보취득 방법
CN111998912A (zh) 一体化全量程窨井水位监测设备及监测方法
CN104236626A (zh) 排水管道液位与流量一体化在线监测系统
CN106500928A (zh) 一种水库坝体渗流安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
CN109151751A (zh) 一种灾害检测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KR20140063380A (ko) 소음 수준 및 분포를 이용한 상시 누수진단 시스템
CN201716071U (zh) 一种城市排水管网水位信息监测装置
CN103835764A (zh) 地下工程和深基坑安全监测预警系统
CN103714702A (zh) 一种车辆超速报警装置及方法
KR101382232B1 (ko) 소음 수준 및 분포를 이용한 상시 누수진단 시스템
CN207036164U (zh) 一种嵌入式建筑安全监测仪
CN101541014A (zh) 网络覆盖监测方法、信令监测系统及网络覆盖监测系统
Stoian et al. SCADA and modeling in water management
CN107290767B (zh) 一种分布式远程辐射环境监测系统
CN109764795A (zh) 基于NB-iot的高速铁路轨道板上拱自动化监测系统
CN107493317A (zh) 基于bds的桥梁结构相对形变监测系统与方法
CN205562186U (zh) 建筑构件结构性能智能检测仪
CN115115229A (zh) 一种装配式灌浆套筒连接的质量监测方法
CN115407378A (zh) 基于rtk高精度定位的高压电场作业风险预警方法及装置
CN114740425A (zh) 一种融合路径规划信息的蓝牙定位方法及其系统
CN113219051A (zh) 一种灌浆饱满度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Brunelli et al.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system with Narrowband IoT and MEMS sensors
CN110080315A (zh) 一种基桩扩径完整性测试工艺及仪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0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