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46737B - 一种基于考试平台的智能交互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考试平台的智能交互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46737B
CN109146737B CN201811019518.4A CN201811019518A CN109146737B CN 109146737 B CN109146737 B CN 109146737B CN 201811019518 A CN201811019518 A CN 201811019518A CN 109146737 B CN109146737 B CN 1091467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amination
user
examination platform
platform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1951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46737A (zh
Inventor
谭伟
黄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Huagong Zhiy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Huagong Zhiy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Huagong Zhiy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Huagong Zhiy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1951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4673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1467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467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467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467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0Education
    • G06Q50/205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or guid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1Social network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考试平台的智能交互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考试平台检索存储的录入信息,根据录入信息中的地址信息、学校信息、专业信息和工作履历信息中的一项或者多项,建立一个或者多个关系簇;考试平台以默认的匿名用户方式,根据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关系簇建立交流群组;考试平台根据交流群组中各用户之间的相似度,标识同一交流群组中不同匿名用户之间的关系热度。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考试平台常规等级的录入信息,实现了一种灵活的交流方式,将原本仅仅用于资质认证或者身份认证的录入信息激活,使其在提高考生交流方向上提供有效助力,能够改善当前考试环境越来越孤立,缺考、漏考情况严重的现状。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考试平台的智能交互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考试平台的智能交互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各行各业的精细化分工,越来越多的国际性的考证、行业内考证、企业内考证等等被推广开来,作为对技术性人才专项技能考核和评定的标准。然而,现有的考试平台大多仅仅能够提供考生的信息录入,除此以外无法提供其它任何除考试以外的信息。这其实是将原本就紧张的考试过程,变得更为的死板和生硬,并且,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于考生之间交流的无作为,影响了考试的最终通过率,并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缺考、漏考等现象的发生。
鉴于此,克服该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是本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考试平台录入系统过于死板,并没有起到与其获取到的报名信息所对等的信息反馈;现有的考试平台录入系统仅仅起到一种验证考生身份的作用,然而,这对于推广考试、提高考试通过率和应考率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考试平台的智能交互方法,考试平台用于获取用户的录入信息,并将所述录入信息存储起来,交互方法包括:
考试平台检索存储的录入信息,根据录入信息中的地址信息、学校信息、专业信息和工作履历信息中的一项或者多项,建立一个或者多个关系簇;
考试平台以默认的匿名用户方式,根据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关系簇建立交流群组;
考试平台根据交流群组中各用户之间的相似度,标识同一交流群组中不同匿名用户之间的关系热度。
优选的,所述考试平台还用于接收第一用户选择的一项或者多项录入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选择的一项或者多项录入信息,从相应关系簇中筛选用户对象,并反馈相匹配的用户对象;或者,在所述建立的交流群组中,对于满足用户选择的一项或者多项录入信息中,与各用户录入信息匹配中的信息数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交流群组中的用户清单。
优选的,在第一用户通过考试平台选择考场的时候,考试平台根据已经选择考场的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的录入信息间的匹配程度,在第一用户选择考场界面为所述第一用户反馈各考场的关系热度;
其中,对于考试平台确定的与所述第一用户建立有好友关系的第二用户已经选择第一考场时,考试平台将为所述第一用户反馈相应的提示消息。
优选的,在所述好友关系是通过考试平台自身的交流软件确认,或者是通过第三方授权的即时通讯软件确认,则所述考试平台将为所述第一用户反馈相应的提示消息,具体包括:
以所述交流软件或所述即时通讯软件的标识信息标于代表考场的区域;其中,所述标识信息包括头像、称昵、ID号中的一项或者多项;或者,
在对应所述第一用户的所述交流软件或所述即时通讯软件中,在相应软件中的用户清单中显示相应用户的考试科目和考场中的一项或者多项信息。
优选的,交互方法还包括:
考试平台根据所述录入信息,检索历史考试通过的用户;
考试平台以匿名的形式向有关注册用户和/或报名用户推送检索结果中,与其相似度达到预设阈值的一个或者多个历史考试通过的用户和/或,
考试平台中还记录有各用户的考试用书记录,并向有关注册用户和/或报名用户推送考试用过的用户的考试用书记录。
优选的,考试平台还包括论坛交流系统,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考试平台获取各用户的发帖和/或评论,并根据相应用户的考试成绩,给予相应发帖和/或评论以初始评级;
其中,考试平台根据其他用户的点赞和/或回复数量,在所述初始评级基础上,动态更新相应发帖和/或评论的评级。
优选的,所述考试平台获取各用户的发帖和/或评论,并根据相应用户的考试成绩,给予相应发帖和/或评论以初始评级,具体包括:
考试平台分析用户所发帖和/或评论内容所对应的技术科目,并分析该用户历史考试过程中,相应技术科目的考分和/或正确率;
考试平台根据所述相应技术科目的考分和/或正确率,给予相应发帖和/或评论以初始评级。
优选的,第一用户在完成自身在所述考试平台的录入信息登记后,通过携带的智能终端登录所述智能平台,则所述交互方法还包括:
服务器获取所述智能终端发送的地图信息访问请求;
服务器根据所述考试平台搜集的各考生的录入信息,以及对应数字地图中的各建筑、小区和/或地域模型,将从所述录入信息中分析出的与所述第一用户相似度大于预设阈值统计结果导入所述数字地图中,返回给所述智能终端。
优选的,所述各用户之间的相似度,还包括:
各用户之间就历史参与考试错题类型之间的相似度、各用户就本轮报告的科目类型之间的相似度、各用户之间投入到考试平台所使用的复习时间和复习内容的相似度和各用户之间历史科目考试分数之间的相似度,其中的一项或者多项相似度值加权求和的结果。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考试平台的智能交互装置,用于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基于考试平台的智能交互方法,所述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程序设置为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基于考试平台的智能交互方法。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用于完成第一方面所述的基于考试平台的智能交互方法。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考试平台常规等级的录入信息,实现了一种灵活的交流方式,将原本仅仅用于资质认证或者身份认证的录入信息激活,使其在提高考生交流方向上提供有效助力,能够改善当前考试环境越来越孤立,缺考、漏考情况严重的现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考试平台的智能交互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考试平台的智能推送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考试平台的智能发帖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考试平台的智能地图生成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考试平台的智能交互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内”、“外”、“纵向”、“横向”、“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要求本发明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基于考试平台的智能交互方法,如图1所示,考试平台用于获取用户的录入信息,并将所述录入信息存储起来,其中,所述录入信息包含常规的考试平台中需要登记的信息,例如:姓名、性别、年龄、地址信息、学校信息、专业信息、工作履历信息等等,交互方法包括:
在步骤201中,考试平台检索存储的录入信息,根据录入信息中的地址信息、学校信息、专业信息和工作履历信息中的一项或者多项,建立一个或者多个关系簇。
其中,建立关系簇的方式,可以是分别按照所述地址信息、学校信息和工作履历信息作为关系簇标签进行建立;而所述专业信息可以作为所述学校信息关系簇下的子关系簇形式存在,或者,作为与所述学校信息并列的级别,搜罗各学校同一专业信息索构成的关系簇。发明人发现,上述几种录入信息是作为考试类型来说,被高概率搜集的,并且,从地缘特性、校友关系、企业同事来说,都存在较大概率能够建立考试交流关系。另外,发明人发现,作为考试交流平台来说,跨专业领域的考证经验也是被热点关注的,尤其是交流双方均为同一专业且进行跨专业考证时,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着重的将专业信息引入到与所述地址信息、学校信息、工作履历信息同级层面。
在步骤202中,考试平台以默认的匿名用户方式,根据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关系簇建立交流群组。
其中,匿名用户方式是同时考虑登记用户的信息保密性,还考虑到给予本发明所提出的交互方法以开始交流的可能,例如:在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用户A可以向匿名用户B发送交流请求,并且,在用户B确认原意交流时,为两者建立独立的聊天通道,更甚者,在双方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取下双方之间的匿名掩膜,而以真实的身份信息呈现给对方。
其中,所述交流群组的呈现方式可以是多种方式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例如:
方式一:
按照建立用户之间交互最为有效的几个维度,生成交流群组;例如:地址信息(城市、地区等等,表明了地域上的关系),学校信息(表明了校友关系,在其之下还可以细化到专业信息),企业信息(可以从上述工作履历中提取和整理,表明了类似校友一般的共同环境下的经历关系);相比较上述几种,如步骤201中所提出的直接以专业信息作为分组依据,其交互的有效程度相比较上述几种相对会弱一些,毕竟毕业之后所学专业通常只有一部分人能够贯彻下来,一大部分人还是会从事与原专业相距较远的工作,此时便会涉及上述跨专业考证的情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步骤202中所建立的关系群组,通常为第一级的群组关系,属于普适性的,可以作为支撑生成后续不同用户定制化个性群组的资源池,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后续不同用户定制化个性群组的效率。例如,每一关系簇中还可以根据各自的特性引入子关系簇的结构,对于地址信息的关系簇优选的是其子关系簇到达城市级,而对于用户的定制化个性群组来说,可以是这对上述城市级子关系簇进一步筛选地区级子关系簇、小区级子关系簇;而所述地区级子关系簇、小区级子关系簇,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地址信息子关系簇中是非优选生成的,其原因是降低服务器的数据占用量,其中,建立城市级子关系簇,便足以快速响应各用户在地址信息上的定制化个性群组要求了。
在步骤203中,考试平台根据交流群组中各用户之间的相似度,标识同一交流群组中不同匿名用户之间的关系热度。其中,所述标识可以是由考试平台预先为每一个新注册的考生用户生成并存储在服务器上,而对于已经考试通过的用户,则优选的将其对应的所述关系热度从服务器中删除,从而保证了服务器中有效数据的存储。
所述各用户之间的相似度,除了包括上述的各条录入信息外,还包括:各用户之间就历史参与考试错题类型之间的相似度、各用户就本轮报告的科目类型之间的相似度、各用户之间投入到考试平台所使用的复习时间和复习内容的相似度和各用户之间历史科目考试分数之间的相似度,其中的一项或者多项相似度值加权求和的结果。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由于上述用于计算用户之间相似度的因素,同时包括上述类似录入信息的静态量(通常对应每一个用户都是在有限的几种类型中择其一,而录入信息自身却包含了较多的字符内容),还包括上述错题类型、复习时间等动态量。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计算相似度的效率,结合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优选的实现方案,即对于上述静态量(包括录入信息、考试科目等)进行简单字符的映射,以便于在进行相似度计算时候,能够更快的完成计算过程。例如:将有限的学校用字符组合A-A-1至Z-A-n进行映射,其中,首字符代表省,第二字符代表市,第三字符代表学校,从而能够将原本需要8-15字节才能表达的学校名,通过三个字节便表述完了。从而极大程度的提高了相似度计算过程中涉及用户学校信息属性项的匹配。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基于考试平台常规等级的录入信息,实现了一种灵活的交流方式,将原本仅仅用于资质认证或者身份认证的录入信息激活,使其在提高考生交流方向上提供有效助力,能够改善当前考试环境越来越孤立,缺考、漏考情况严重的现状。
本发明实施例是从考试平台维护数据的方式进行描述的,而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方法还适用于由用户主动选择属性项来生成个人定制化交流群组的情况。因此,结合本发明实施例,还存在一种优选的实现方案,所述考试平台还用于接收第一用户选择的一项或者多项录入信息。对于第一用户来说,他可能更多的关心录入信息中的某一项,也可能关心录入信息中的多项,甚至于其想要呈现出来的用户清单按照录入信息匹配的数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从而给第一用户提供更为直观的关注内容的呈现。
具体的,根据所述第一用户选择的一项或者多项录入信息,从相应关系簇中筛选用户对象,并反馈相匹配的用户对象;或者,在所述建立的交流群组中,对于满足用户选择的一项或者多项录入信息中,与各用户录入信息匹配的信息数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交流群组中的用户清单。例如:第一用户选择了三项录入信息,则三项录入信息都匹配上的用户具有排列顺序时更高的优先级,优选被排列在用户清单的前面,而两项或者一项录入信息匹配上的用户则相应的优先级会低一些,被排列在用户清单靠中或靠后位置。
在现有的考试平台中,虽然提供了考场的自助选择,但是,对于用户来说其无法获取任何考场信息,以至于只能凭借自己的感觉或者是凭借考场离自己距离来进行选择,但是这对于用户来说是远不够的,对于提高应考率和提高考试成绩来说,提供交互平台才是最为有效的。为了改善上述用户选择考场时的盲目情况,结合本发明实施例,还存在一种优选的实现方案,在第一用户通过考试平台选择考场的时候,考试平台根据已经选择考场的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的录入信息间的匹配程度,在第一用户选择考场界面为所述第一用户反馈各考场的关系热度;
其中,对于考试平台确定的与所述第一用户建立有好友关系的第二用户已经选择第一考场时,考试平台将为所述第一用户反馈相应的提示消息。例如:直接在所述第一用户选择考场界面上显示所述第二用户已选择相应考场的信息内容。
上述考试平台确定的与所述第一用户建立有好友关系的第二用户,可以是通过与所述考试平台关联的第三方即时聊天软件授权信息中获得,其中,用于考试平台和第三发即时聊天软件关联的对象通常可以是用于唯一标定用户的手机号或者身份证号。
例如:在所述好友关系是通过考试平台自身的交流软件确认,或者是通过第三方授权的即时通讯软件确认,则所述考试平台将为所述第一用户反馈相应的提示消息,具体包括:
以所述交流软件或所述即时通讯软件的标识信息标于代表考场的区域;其中,所述标识信息包括头像、称昵、ID号中的一项或者多项;或者,
在对应所述第一用户的所述交流软件或所述即时通讯软件中,在相应软件中的用户清单中显示相应用户的考试科目和考场中的一项或者多项信息。
通过上述扩展方案,能够极大程度上提高考试平台中,参加同一场考试的交流朋友的建立(交流朋友的建立是本发明所提出的交流群组的目标),因为,朋友之间的孤立和交流是最为真挚和有效的。
在具体参加过考试的人,对于能够顺利通过考试的,尤其是能够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考试的,通常都会有自己的心得,因此,结合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优选的实现方案,如图2所示,交互方法还包括:
在步骤301中,考试平台根据所述录入信息,检索历史考试通过的用户。
在步骤302中,考试平台以匿名的形式向有关注册用户和/或报名用户推送检索结果中,与其相似度达到预设阈值的一个或者多个历史考试通过的用户。优选的,被推送的历史考试通过的用户为其自身在考试平台侧设置允许被推送选项的用户;而对于设置不允许被推送选项的用户,考试平台将自动过滤掉相应用户,从而避免造成对用户自身权益的侵害。其中,若考试平台还记录有不同用户的考试用书,则优选的,考试平台中还可以向有关注册用户和/或报名用户推送考试用过的用户的考试用书记录。
其中,匿名推送的方式仍然是贯彻本发明所提出的维护用户隐私的初衷,而上述相似度可以是系统默认配置的,也可以是通过上述扩展方案中所提出的由用户自主配置计算相似度的关注项(包括地址信息、学校信息、专业信息、工作履历信息、考试错题类型、考试科目类型、复习时间和历史科目考试分数中的一项或者多项)。而所述匿名方式也可以在双方允许的情况下,以真名方式呈现给双方。在具体实现过程中,通常用户都是不愿意被打扰的,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推荐对象通常是基于有偿服务来实现的,而相应的有偿方式可以是论坛的积分、现金红包奖励等等,而相应奖励内容多少则可以依据获取推荐用户相关解答内容后,由相应用户评价满意度来参考,类似的奖励机制还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中其它可实现方式,由于类似的奖励机制由于并非本发明的重点在此不一一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考试平台除了可以是为用户之间建立交流群组外,基于共同的发明构思,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在考试平台中包含论坛发帖和/或评述的改进思路,具体的,考试平台还包括论坛交流系统,则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步骤401中,考试平台获取各用户的发帖和/或评论,并根据相应用户的考试成绩,给予相应发帖和/或评论以初始评级。
在步骤402中,考试平台根据其他用户的点赞和/或回复数量,在所述初始评级基础上,动态更新相应发帖和/或评论的评级。
对于论坛来说,常规的凭资论辈靠的都是积分的积累,而对于这些人的发帖通常会受到更多的关注,而其他人的发帖则很难再初期受到较多的关注,因此,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构想,提出了上述的扩展方案,直接以用户的考试成绩作为其“凭资论辈”参考因素(即上述的初始评级),其中,所述初始评级的方式多种多样,在此仅简单描述可适用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几种:
方式一:直接将成绩分成N级,并以用户的考试成绩所归属的层级来标识其发的帖子。优选的,在此方式之下,考试平台还会进一步分析用户发帖的主题,并将所述主题与其细化的具体科目类型进行匹配,从而达到更为精细化的评级结果。
方式二:对于用户评论的内容的评级,考试平台优选的会回溯到评论用户其考试中,对于与评论内容相关的考题的答题正确率,其中,答题正确率越高则相应的评级越高。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评级方式适用于论坛系统中初建立账号的用户,而对于资深论坛用户来说,则拥有论坛等级作为其发帖和回复内容专业程度的论证,则无需本发明生实施例所提出的评级方法。并且,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依据考试成绩作为评级依据通常也设置有时效性,例如半年内的考试成绩才会被引入,作为评级依据;而超出半年的考试成绩,将不再作为评级依据,此时,可以过渡到通过论坛等级来进行评级。这么操作的原因,在于考试成绩并不能一直代表用户的专业性,尤其是在当前的应试环境下,因此,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于上述的作为评级依据的考试成绩的有效期的确定,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优选的实现方案,能够使得上述考试成绩的有效期,达到更为精细化的管理。
考试平台确认所述用户录入信息中的工作履历信息所包含的职位与所述考试之间的关联度,若关联度高则相应的有效期时间设定长一些;若关联度低则相应的有效期时间设定短一些。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还存在一种优选的实现方案,第一用户在完成自身在所述考试平台的录入信息登记后,通过携带的智能终端登录所述智能平台,则如图4所示,所述交互方法还包括:
在步骤501中,服务器获取所述智能终端发送的地图信息访问请求。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器具体用于呈现考试平台,此处之所以用服务器来描述是为了能够与智能终端客体表述更一致。
在步骤502中,服务器根据所述考试平台搜集的各考生的录入信息,以及对应数字地图中的各建筑、小区和/或地域模型,将从所述录入信息中分析出的与所述第一用户相似度大于预设阈值统计结果导入所述数字地图中,返回给所述智能终端。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智能终端可以多种形式存在,该智能终端包括但不限于:
(1)移动通信设备:这类设备的特点是具备移动通信功能,并且以提供话音、数据通信为主要目标。这类终端包括:智能手机(例如iPhone)、多媒体手机、功能性手机,以及低端手机等。
(2)超移动个人计算机设备:这类设备属于个人计算机的范畴,有计算和处理功能,一般也具备移动上网特性。这类终端包括:PDA、MID和UMPC设备等,例如iPad。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考试平台的智能交互装置的架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基于考试平台的智能交互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21以及存储器22。其中,图5中以一个处理器21为例。
处理器21和存储器22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图5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存储器22作为一种基于考试平台的智能交互方法和装置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易失性软件程序和非易失性计算机可执行程序,如实施例1中的基于考试平台的智能交互方法。处理器2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22中的非易失性软件程序和指令,从而执行基于考试平台的智能交互方法。
存储器2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22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21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处理器21。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所述程序指令/模块存储在所述存储器22中,当被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21执行时,执行上述实施例1中的基于考试平台的智能交互方法,例如,执行以上描述的图1或者图2所示的各个步骤。
值得说明的是,上述装置和系统内的模块、单元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发明的处理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具体内容可参见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中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基于考试平台的智能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考试平台用于获取用户的录入信息,并将所述录入信息存储起来,交互方法包括:
考试平台检索存储的录入信息,根据录入信息中的地址信息、学校信息、专业信息和工作履历信息中的一项或者多项,建立一个或者多个关系簇;
考试平台以默认的匿名用户方式,根据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关系簇建立交流群组;
考试平台根据交流群组中各用户之间的相似度,标识同一交流群组中不同匿名用户之间的关系热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考试平台的智能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考试平台还用于接收第一用户选择的一项或者多项录入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选择的一项或者多项录入信息,从相应关系簇中筛选用户对象,并反馈相匹配的用户对象;或者,在所述建立的交流群组中,对于满足用户选择的一项或者多项录入信息中,与各用户录入信息匹配中的信息数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交流群组中的用户清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考试平台的智能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用户通过考试平台选择考场的时候,考试平台根据已经选择考场的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的录入信息间的匹配程度,在第一用户选择考场界面为所述第一用户反馈各考场与所述第一用户的关系热度;
其中,对于考试平台确定的与所述第一用户建立有好友关系的第二用户已经选择第一考场时,考试平台将为所述第一用户反馈相应的提示消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考试平台的智能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好友关系是通过考试平台自身的交流软件确认,或者是通过第三方授权的即时通讯软件确认,则所述考试平台将为所述第一用户反馈相应的提示消息,具体包括:
以所述交流软件或所述即时通讯软件的标识信息标于代表考场的区域;其中,所述标识信息包括头像、称昵、ID号中的一项或者多项;或者,
在对应所述第一用户的所述交流软件或所述即时通讯软件中,在相应软件中的用户清单中显示相应用户的考试科目和考场中的一项或者多项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考试平台的智能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交互方法还包括:
考试平台根据所述录入信息,检索历史考试通过的用户;
考试平台以匿名的形式向有关注册用户和/或报名用户推送检索结果中,与其相似度达到预设阈值的一个或者多个历史考试通过的用户;和/或,
考试平台中还记录有各用户的考试用书记录,并向有关注册用户和/或报名用户推送考试通过的用户的考试用书记录。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考试平台的智能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考试平台还包括论坛交流系统,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考试平台获取各用户的发帖和/或评论,并根据相应用户的考试成绩,给予相应发帖和/或评论以初始评级;
其中,考试平台根据其他用户的点赞和/或回复数量,在所述初始评级基础上,动态更新相应发帖和/或评论的评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考试平台的智能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考试平台获取各用户的发帖和/或评论,并根据相应用户的考试成绩,给予相应发帖和/或评论以初始评级,具体包括:
考试平台分析用户所发帖和/或评论内容所对应的技术科目,并分析该用户历史考试过程中,相应技术科目的考分和/或正确率;
考试平台根据所述相应技术科目的考分和/或正确率,给予相应发帖和/或评论以初始评级。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基于考试平台的智能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用户之间的相似度,还包括:
各用户之间就历史参与考试错题类型之间的相似度、各用户就本轮报考的科目类型之间的相似度、各用户之间投入到考试平台所使用的复习时间和复习内容的相似度和各用户之间历史科目考试分数之间的相似度,其中的一项或者多项相似度值加权求和的结果。
9.一种基于考试平台的智能交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程序设置为执行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基于考试平台的智能交互方法。
CN201811019518.4A 2018-09-03 2018-09-03 一种基于考试平台的智能交互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91467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19518.4A CN109146737B (zh) 2018-09-03 2018-09-03 一种基于考试平台的智能交互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19518.4A CN109146737B (zh) 2018-09-03 2018-09-03 一种基于考试平台的智能交互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46737A CN109146737A (zh) 2019-01-04
CN109146737B true CN109146737B (zh) 2020-11-17

Family

ID=64826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19518.4A Active CN109146737B (zh) 2018-09-03 2018-09-03 一种基于考试平台的智能交互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4673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11455B (zh) * 2020-01-17 2024-02-06 广东德诚科教有限公司 考务信息匹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04203A (zh) * 2015-11-26 2017-08-01 株式会社博报堂Dy控股集团 信息处理系统以及方法
CN108171627A (zh) * 2017-12-27 2018-06-15 广州市卓创教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校智慧考试报名系统
CN108172048A (zh) * 2018-01-15 2018-06-15 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公共英语学习交流平台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04203A (zh) * 2015-11-26 2017-08-01 株式会社博报堂Dy控股集团 信息处理系统以及方法
CN108171627A (zh) * 2017-12-27 2018-06-15 广州市卓创教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校智慧考试报名系统
CN108172048A (zh) * 2018-01-15 2018-06-15 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公共英语学习交流平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46737A (zh) 2019-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97856B1 (ko) 메신저 서비스를 이용한 인공지능 학습 방법 및 시스템, 그리고 인공지능을 이용한 답변 중계 방법 및 시스템
Gibson et al. Normalising or equalising party competition?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the web on election campaigning
US9928280B2 (en) Suggesting connections to users with low activity in a social networking system
Vasilescu et al. Gender, representation and online participation: A quantitative study
Conroy-Krutz et al. Partisan cues and vote choice in new multiparty systems
US7680770B1 (en) Automatic generation and recommendation of communities in a social network
US20120066118A1 (en) Interface Integration Application Connection between Websites and Social Network in Addition with the Social Network Tree Chart System
US2023031642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generation of computerized groupings
US20070031800A1 (en) Method of matching people
CN103188139A (zh) 一种推荐朋友的信息展示方法和装置
WO2014059059A2 (en) Selecting user accounts in social network to answer question
Wang et al. Group recommendation using external followee for social TV
US2015029398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inion Sharing and Recommending Social Connections
CN109146737B (zh) 一种基于考试平台的智能交互方法和装置
JP2013105185A (ja) 情報収集サーバ、情報収集方法および情報収集プログラム
Roberts Subcultural boundary maintenance in a virtual community for body modification enthusiasts
US2019030404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Vetting Potential Jurors
RU124504U1 (ru) Система знакомства в сети интернет
KR101753340B1 (ko) 주소록 관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Masin The effects of Facebook use on college students' interpersonal development
WO2014007678A1 (ru) Система знакомства в сети интернет
CN116821315B (zh) 一种在大数据中实现人企双向匹配的方法及系统
KR101357804B1 (ko) 질의 답변 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1202431B1 (ko) 소셜 검색 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1216155B1 (ko) 소셜 검색 시스템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