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41674A - 一种基于光纤激光器的光纤传感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光纤激光器的光纤传感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41674A
CN109141674A CN201810889078.1A CN201810889078A CN109141674A CN 109141674 A CN109141674 A CN 109141674A CN 201810889078 A CN201810889078 A CN 201810889078A CN 109141674 A CN109141674 A CN 1091416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amplifier
input terminal
termination
capaci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8907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41674B (zh
Inventor
吴戈
张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088907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4167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1416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416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416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4167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11/00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upon physical or chemical chang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K3/00, G01K5/00, G01K7/00 or G01K9/00
    • G01K11/32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upon physical or chemical chang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K3/00, G01K5/00, G01K7/00 or G01K9/00 using changes in transmittance, scattering or luminescence in optical fibres
    • G01K11/3206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upon physical or chemical chang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K3/00, G01K5/00, G01K7/00 or G01K9/00 using changes in transmittance, scattering or luminescence in optical fibres at discrete locations in the fibre, e.g. using Bragg scatter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3/00Lasers, i.e.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the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wave range
    • H01S3/05Construction or shape of optical resonators; Accommodation of active medium therein; Shape of active medium
    • H01S3/06Construction or shape of active medium
    • H01S3/063Waveguide lasers, i.e. whereby the dimensions of the waveguide are of the order of the light wavelength
    • H01S3/067Fibre las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光纤激光器的光纤传感系统属于光纤传感器技术领域。其主要结构有泵浦源(1)、光波分复用器(2)、掺铒光纤(3)等。本发明用正弦信号作为调制信号,不会产生高频干扰,具有工作更可靠、传感精度高、应用范围广等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光纤激光器的光纤传感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纤传感器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光纤激光器的光纤传感系统。
背景技术
布拉格光纤光栅(FBG)因具有抗电磁干扰、耐化学腐蚀、传输损耗小、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大规模生产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传感技术领域。尤其在微应力检测、恶劣环境的温度探测等方面,光纤传感器具有独特的优势,一方面温度或应力的非常微小的变化,布拉格光纤光栅均能敏感地探测出来,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另一方面在恶劣环境如潮湿、强电磁干扰条件下,布拉格光纤光栅不易损坏,工作性能不受影响,且信号传输不受干扰。这些优点使得布拉格光纤光栅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桥梁、隧道以及建筑物结构的微应力变化监测、矿井温度安全监测等重要安全生产场所。
与本发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是南开大学刘波的博士毕业论文《光纤光栅传感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该文献提供了一种基于非平衡马赫泽德尔干涉法解调技术的布拉格光纤光栅传感系统(参见该文献的第26页图3.6),该光纤传感系统采用马赫泽德尔干涉原理,在干涉仪两臂中的其中一臂上利用压电陶瓷(PZT)提供的调制信号改变该臂的长度,从而改变干涉仪输出光强,干涉仪输出光强随 PZT调制信号的变化呈余弦函数规律,如果采用理想锯齿波作为PZT的调制信号,则光纤传感系统的输出直接为余弦波。光纤传感系统通过布拉格光栅感知测量点处应力或温度的变化,并反映为反射光谱中心波长的变化,中心波长的变化经过上述马赫泽德尔干涉仪后体现为输出余弦波相位的变化,最后将余弦波的相位和锯齿波的相位相比较,即可反映出布拉格光纤光栅反射谱中心波长的变化,从而实现测量外界应力或温度的变化。
在上述传感系统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锯齿波不可能做到绝对的理想化,理想的锯齿波下降沿是垂直的,而实际的锯齿波的下降沿总是会有一定的坡度,从而会使后级输出的余弦波存在一个高频抖动,为了消除该高频抖动信号,一般在其后级解调电路中必须使用带通滤波器(BPF),滤除直流分量和高频分量。但是,一方面该高频分量本身就会对余弦波的相位检测造成影响(过零点位置变化);另一方面该高频抖动信号的频率受PZT驱动电路性能、PZT本身的迟滞特性(PZT的电特性相当于电容,其两端电压是不能跳变的,因此锯齿波的下降沿是做不到无限短的)以及光纤本身弹性等诸多因素影响,频率大小不定,很难滤除干净;而且,在使用滤波器时,除了会对输出信号的幅频特性产生影响外,还会同时对信号的相频特性产生影响,即滤波是在截止频率附近相位会受到影响,这对于依靠相位变化来测量应力变化的光纤传感器来说是十分不利的。因此,现有的布拉格光纤光栅传感器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布拉格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存在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正弦信号作为PZT驱动信号的基于光纤激光器的光纤传感系统,从而避免了高频干扰信号的产生,且在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时无需使用滤波器,从而避免了滤波过程对相位产生的影响。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光纤激光器的光纤传感系统,其结构有,泵浦源1与光波分复用器 2的980nm端相连,光波分复用器2的1550nm端与延迟线可调光纤11的一端相连,延迟线可调光线11的另一端与第一光隔离器10的输入端相连,延迟线可调光线11的控制端与电平转换芯片12的输出端口相连,电平转换芯片12与单片机15相连;第一光隔离器10的输出端与光滤波器9的光输入端相连,光滤波器9的电控制端与单片机15相连,光滤波器9的光输出端与光环行器7的第一端口相连,光环形器7的第二端口与布拉格光栅组8的一端相连,光环行器7的第三端口与第一光耦合器5的输入端相连,第一光耦合器5的90%输出端与第二光隔离器4的输入端相连,第二光隔离器4的输出端与掺铒光纤3的一端相连,掺铒光纤3的另一端与光波分复用器2的公共端相连;第一光耦合器5的10%输出端输出与第二光耦合器6的输入端相连,第二光耦合器6的一个输出端与第三光耦合器21的一个输入端相连,第二光耦合器6的另一个输出端与缠绕在压电陶瓷20上的光纤的一端相连,缠绕在压电陶瓷20上的光纤的另一端与第三光耦合器21的另一个输入端相连,第三光耦合器21的一个输出端与第一光探测器22的输入端相连,另一个输出端与第二光探测器23的输入端相连;
其特征在于,结构还有,第一光探测器22的输出端与差分放大电路24的同相输入端相连,第二光探测器23与差分放大电路24的反相输入端相连,差分放大电路24的输出端与函数变换电路25的输入端相连,函数变换电路25的输出端与自适应幅度归一电路26的输入端相连,自适应幅度归一电路26的输出端与相位比较电路27的一个输入端相连,可控频率源18的信号输出端与相位比较电路27的另一个输入端相连,还与PZT驱动电路19的输入端相连,相位比较电路27的输出端与单片机15相连,PZT驱动电路19的输出端与压电陶瓷20的控制端相连,可控频率源18的频率输出端与单片机15相连;基准电压电路28的输出端与自适应幅度归一电路26的输入端相连;单片机15还分别与输入按键 13、温度传感器14、串口通信模块16、显示屏17相连;
所述的函数变换电路25的结构为,电容C3的一端与三角函数转换器U1的管脚12及电阻R2的一端相连,电容C3的另一端作为函数变换电路25的输入端,记为端口ACOS_in,与差分放大电路24的输出端相连;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三角函数转换器U1的管脚2、3、4、5、8、11、13接地,管脚9、10与电容C2 的一端及-12V电源相连,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三角函数转换器U1的管脚6 与管脚7相连,管脚16与+12V电源及电容C1的一端相连,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三角函数转换器U1的管脚1与滑动变阻器W1的滑动端相连,滑动变阻器 W1的一端与电阻R1的一端相连,电阻R1的另一端与三角函数转换器U1的管脚 14相连,滑动变阻器W1的滑动端作为函数变换电路25的输出端,记为端口 ACOS_out,与自适应幅度归一电路26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的三角函数转换器U1 的型号为AD639;
所述的自适应幅度归一电路26的结构为,电容C11的一端与电阻R21的一端及芯片U2的管脚3相连,电阻R21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11的另一端作为自适应幅度归一电路26的输入端,记为端口ADAPT_in,与函数变换电路25的端口ACOS_out相连;芯片U2的管脚1、管脚7、管脚8、管脚14均接地,管脚2 与管脚4均与+5V电源相连,管脚11与管脚12相连并与电容C5的一端及+5V 电源相连,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2的管脚13与电容C4的一端相连,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2的管脚9与电容C6的一端相连,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2的管脚5与电阻R20及电阻R19的一端相连,电阻R20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9的另一端与运放U8的输出端及电阻R17的一端相连,运放U8 的正电源端接+5V电源,负电源端接地;电阻R17的另一端与电阻R15的一端及电阻R16的一端相连,并接到运放U8的反相输入端;运放U8的同相输入端与电阻R18的一端相连,电阻R18的另一端与+2.5V电源相连;电阻R15的另一端与电容C10的一端相连,并接到运放U7的输出端;运放U7的正电源端接+5V电源,负电源端接地;电容C10的另一端与滑动变阻器W3的一端及滑动端相连,并接到运放U7的反相输入端;运放U7的同相输入端与电阻R14的一端相连,电阻 R14的另一端与+2.5V电源相连;滑动变阻器W3的另一端与电阻R13的一端相连;电阻R16的另一端与滑动变阻器W2的滑动端及运放U6的输出端相连,滑动变阻器W2的一端与电阻R11的一端相连;电阻R11的另一端与电阻R10的一端相连,并接到运放U6的反相输入端;运放U6的正电源端接+5V电源,负电源端接地;运放U6的同相输入端与电阻R12的一端相连,电阻R12的另一端与+2.5V电源相连;电阻R10的另一端与电阻R13的另一端及电阻R7的一端相连,并接到运放U5的输出端;电阻R7的另一端与电阻R6的一端相连,并接到运放U5的反相输入端;电阻R6的另一端接运放U4的输出端,运放U5的正电源端接+5V电源,负电源端接地;电阻R8的一端与电阻R9的一端相连,并接到运放U5的同相输入端,电阻R9的另一端与+2.5V电源相连;电阻R8的另一端作为自适应幅度归一电路26的参考电压端,与基准电压电路28的参考电压输出端相连;芯片U2 的管脚10作为自适应幅度归一电路26的输出端,记为端口ADAPT_out,与相位比较电路27的一个输入端相连;芯片U2的管脚10与电容C7的一端相连,电容 C7的另一端与电阻R22的一端及运放U3的同相输入端相连,电阻R22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3的一端与电容C8的一端及二极管D1的正极相连,并接到运放U3 的反相输入端,运放U3的衬底(即管脚8)接到运放U3的反相输入端;运放U3 的正电源端接+5V电源,负电源端接-5V电源;电容C8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的负极及二极管D2的正极相连,并接到运放U3的输出端;电阻R3的另一端与电阻R4的一端及运放U4的反相输入端相连,电阻R4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2的负极及场效应管Q1的栅极相连,场效应管Q1的源极与电容C9的一端及电阻R5的一端相连,电容C9的另一端与电阻R5的另一端相连并接地;场效应管Q1的源极与场效应管Q1的漏极相连,并接到运放U4的同相输入端;运放U4的反相输入端与运放U4的衬底及运放U4的输出端相连;运放U3的正电源端接+5V电源,负电源端接-5V电源;所述的芯片U2是可变增益放大器芯片,型号是AD8367;
所述的相位比较电路27的结构为,电容C10的一端与运放U5的同相输入端及电阻R13的一端相连,电容C10的另一端作为相位比较电路27的一个输入端,记为端口PHASE_in1,与自适应幅度归一电路26的端口ADAPT_out相连;电阻R13的另一端接地;运放U5的正电源端接+5V电源,负电源端接地,反相输入端接地,输出端接D触发器U6A的CLK端;D触发器U6A的D端口接地;电容C11一端接地,另一端接D触发器U6A的PR端;电阻R14一端接D触发器U6A的PR端,另一端接D触发器U6A的Q端;D触发器U6A的CLR端接 +5V电源,D触发器U6A的Q非端接D触发器U8A的PR端;电容C12的一端与运放U7的同相输入端及电阻R15的一端相连,电容C12的另一端作为相位比较电路27的另一个输入端,记为端口PHASE_in2,与可控频率源18的端口 SineM_out相连;电阻R15的另一端接地;运放U7的正电源端接+5V电源,负电源端接地,反相输入端接地,输出端接D触发器U6B的CLK端;D触发器 U6B的D端口接地;电容C13一端接地,另一端接D触发器U6B的PR端;电阻R16一端接D触发器U6B的PR端,另一端接D触发器U6B的Q端;D 触发器U6B的CLR端接+5V电源,D触发器U6B的Q非端接D触发器U8A 的CLR端;D触发器U8A的D端和CLK端均接地,Q端作为相位比较电路27 的输出端,记为端口PHASE_out;
所述的基准电压电路28的结构为,电阻R27的一端接+5V电源,另一端接运放U13的同相输入端,稳压二极管D3的正极接地,负极接运放U13同相输入端,运放U13的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相连,正电源端接+5V电源,负电源端接地,输出端为+2.5V电源,各模块中的+2.5V电源均由该输出端提供;滑动变阻器W4的一端接+2.5V电源,另一端接地,滑动端接运放U14的同相输入端;运放U14的反相输入端接其输出端,正电源端接+5V电源,负电源端接地,输出端作为基准电压电路28的输出端,记为端口Vref,与自适应幅度归一电路26 的参考电压端相连。
所述的可控频率源18的结构为,电阻R32的一端接运放U15的同相输入端,另一端接地;电容C21的一端接运放U15的同相输入端,另一端作为可控频率源18的信号输出端,记为端口SinM_out,与相位比较电路27的端口PHASE_in2 以及PZT驱动电路19的输入端相连;电阻R31的一端接运放U15的反相输入端,另一端接地;运放U15的正电源端接+5V电源,负电源端接地,输出端作为可控频率源18的频率输出端,记为端口FrqM_out,与单片机15相连;电感 L1的一端接+12V电源,另一端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解电容C16的正极接 +12V电源,另一端接地;电阻R28的一端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另一端接三极管Q2的基极;电容C20的一端接三极管Q2的基极,另一端接电解电容C19 的正极;电阻R29的一端接三极管Q2的基极,另一端接地;电阻R30一端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另一端接地;电解电容C17的正极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负极接地;电容C18的一端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另一端接可调电感L2的一端,可调电感L2的另一端接地;电感L3的一端接端口SinM_out,另一端接电解电容C19的正极,电解电容C19的负极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端口 SinM_out。
所述的泵浦源1优选980nm激光光源。
所述的温度传感器14优选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
有益效果:
1、本发明用正弦信号作为调制信号,与现有技术使用锯齿波信号进行调制相比,不会产生高频干扰,使得传感系统工作更可靠。
2、本发明使用自适应幅度归一电路将解调后信号的幅度自动变换成适合相位比较电路进行比较的大小,使得相位检测误差更小,有效提高了整个传感系统的传感精度。
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调制信号频率可调,使得本发明的传感系统应用场合更广。
4、本发明具有温度补偿功能,有效克服了环境温度对传感参数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原理框图。
图2是本发明使用的函数变换电路的原理电路图。
图3是本发明使用的自适应幅度归一电路的原理电路图。
图4是本发明使用的相位比较电路的原理电路图。
图5是本发明使用的可控频率源的原理电路图。
图6是本发明使用的可控频率源的原理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工作原理进一步说明,应理解,附图中所标注的元器件参数为以下实施例使用的优选参数,而不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1本发明的整体结构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有,泵浦源1(OCLARO公司的LC962U型泵浦源,中心波长980nm,最大单模输出光功率为750mW)与光波分复用器2的980nm 端相连,光波分复用器2(COMCORE公司980/1060nm单模光纤波分复用器)的 1550nm端与延迟线可调光纤11四川宇恒星光科技有限公司的 VDL-40-15-S9-1-FA型电动光纤延迟线)的一端相连,延迟线可调光线11的另一端与第一光隔离器10(1550nm偏振无关光隔离器)的输入端相连,延迟线可调光线11的控制端与电平转换芯片12(MAX232)的输出端口相连,电平转换芯片12与单片机15(单片机STC89C51)相连;第一光隔离器10的输出端与光滤波器9(Micron Optics公司生产,型号为FFP-TF-1060-010G0200-2.0)的光输入端相连,光滤波器9的电控制端与单片机15相连,光滤波器9的光输出端与光环行器7(上海瀚宇公司的PIOC3-15)的第一端口相连,光环行器7的第二端口与布拉格光栅组8(反射率均为百分之九十,带宽均为0.6nm,中心波长分别为1550nm,1560nm和1630nm的三个布拉格光栅)的一端相连,光环行器 7的第三端口与第一光耦合器5(OZ-OPTICS公司生产的型号为 FUSED-12-1060-7/125-50/50-3U-3mm,分光比为10:90的1×2光纤耦合器)的输入端相连,第一光耦合器5的90%输出端与第二光隔离器4(Micron Optics 公司生产,型号为FFP-TF-1060-010G0200-2.0)的输入端相连,第二光隔离器4 的输出端与掺铒光纤3(美国Nufern公司生产的SM-ESF-7/125掺铒光纤)的一端相连,掺铒光纤3的另一端与光波分复用器2的公共端相连;第一光耦合器5 的10%输出端输出与第二光耦合器6(OZ-OPTICS公司生产的型号为 FUSED-12-1060-7/125-50/50-3U-3mm,分光比为50:50的1×2光纤耦合器)的输入端相连,第二光耦合器6的一个输出端与第三光耦合器21的一个输入端相连,第二光耦合器6的另一个输出端与缠绕在压电陶瓷20(圆柱形压电陶瓷,外径50mm,内径40mm,高50mm)上的光纤的一端相连,缠绕在压电陶瓷20上的光纤的另一端与第三光耦合器21(2×2标准单模光耦合器,分光比为50:50) 的另一个输入端相连,第三光耦合器21的一个输出端与第一光探测器22(北京敏光科技有限公司的LSIPD-LD50型光探测器)的输入端相连,另一个输出端与第二光探测器23(北京敏光科技有限公司的LSIPD-LD50型光探测器)的输入端相连;
本发明的结构还有,第一光探测器22的输出端与差分放大电路24的同相输入端相连,第二光探测器23与差分放大电路24的反相输入端相连,差分放大电路24的输出端与函数变换电路25的输入端相连,函数变换电路25的输出端与自适应幅度归一电路26的输入端相连,自适应幅度归一电路26的输出端与相位比较电路27的一个输入端相连,可控频率源18的信号输出端与相位比较电路 27的另一个输入端相连,还与PZT驱动电路19的输入端相连,PZT驱动电路 19的输出端与压电陶瓷20的控制端相连,相位比较电路27的输出端与单片机 15相连,可控频率源18的频率输出端与单片机15相连;基准电压电路28的输出端与自适应幅度归一电路26的输入端相连;单片机15还分别与输入按键13、温度传感器14(DS18B20)、串口通信模块16(MAX232)、显示屏17相连。
实施例2函数变换电路
如图2所示,本发明所使用的函数变换电路25的结构为,电容C3的一端与三角函数转换器U1的管脚12及电阻R2的一端相连,电容C3的另一端作为函数变换电路25的输入端,记为端口ACOS_in,与差分放大电路24的输出端相连;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三角函数转换器U1的管脚2、3、4、5、8、11、13接地,管脚9、10与电容C2的一端及-12V电源相连,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三角函数转换器U1的管脚6与管脚7相连,管脚16与+12V电源及电容C1的一端相连,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三角函数转换器U1的管脚1与滑动变阻器W1的滑动端相连,滑动变阻器W1的一端与电阻R1的一端相连,电阻R1的另一端与三角函数转换器U1的管脚14相连,滑动变阻器W1的滑动端作为函数变换电路25的输出端,记为端口ACOS_out,与自适应幅度归一电路26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的三角函数转换器U1的型号为AD639;该电路具有反余弦变换功能,将差分放大电路24输出的信号进行反余弦处理。
实施例3自适应幅度归一电路
由于函数变换电路25输出的信号幅度较小,且受光路及电路中多个参数的影响,大小不定,因此本发明设计了自适应幅度归一电路26,用来将函数变换电路25输出的信号的幅度归一化成最佳大小,以进一步提高解调的精度。所述的自适应幅度归一电路26的结构为,电容C11的一端与电阻R21的一端及芯片 U2的管脚3相连,电阻R21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11的另一端作为自适应幅度归一电路26的输入端,记为端口ADAPT_in,与函数变换电路25的端口ACOS_out 相连;芯片U2的管脚1、管脚7、管脚8、管脚14均接地,管脚2与管脚4均与+5V电源相连,管脚11与管脚12相连并与电容C5的一端及+5V电源相连,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2的管脚13与电容C4的一端相连,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2的管脚9与电容C6的一端相连,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芯片 U2的管脚5与电阻R20及电阻R19的一端相连,电阻R20的另一端接地,电阻 R19的另一端与运放U8的输出端及电阻R17的一端相连,运放U8的正电源端接 +5V电源,负电源端接地;电阻R17的另一端与电阻R15的一端及电阻R16的一端相连,并接到运放U8的反相输入端;运放U8的同相输入端与电阻R18的一端相连,电阻R18的另一端与+2.5V电源相连;电阻R15的另一端与电容C10的一端相连,并接到运放U7的输出端;运放U7的正电源端接+5V电源,负电源端接地;电容C10的另一端与滑动变阻器W3的一端及滑动端相连,并接到运放U7 的反相输入端;运放U7的同相输入端与电阻R14的一端相连,电阻R14的另一端与+2.5V电源相连;滑动变阻器W3的另一端与电阻R13的一端相连;电阻R16 的另一端与滑动变阻器W2的滑动端及运放U6的输出端相连,滑动变阻器W2的一端与电阻R11的一端相连;电阻R11的另一端与电阻R10的一端相连,并接到运放U6的反相输入端;运放U6的正电源端接+5V电源,负电源端接地;运放 U6的同相输入端与电阻R12的一端相连,电阻R12的另一端与+2.5V电源相连;电阻R10的另一端与电阻R13的另一端及电阻R7的一端相连,并接到运放U5 的输出端;电阻R7的另一端与电阻R6的一端相连,并接到运放U5的反相输入端;电阻R6的另一端接运放U4的输出端,运放U5的正电源端接+5V电源,负电源端接地;电阻R8的一端与电阻R9的一端相连,并接到运放U5的同相输入端,电阻R9的另一端与+2.5V电源相连;电阻R8的另一端作为自适应幅度归一电路26的参考电压端,与基准电压电路28的参考电压输出端相连;芯片U2的管脚10作为自适应幅度归一电路26的输出端,记为端口ADAPT_out,与相位比较电路27的一个输入端相连;芯片U2的管脚10与电容C7的一端相连,电容 C7的另一端与电阻R22的一端及运放U3的同相输入端相连,电阻R22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3的一端与电容C8的一端及二极管D1的正极相连,并接到运放U3 的反相输入端,运放U3的衬底(即管脚8)接到运放U3的反相输入端;运放U3 的正电源端接+5V电源,负电源端接-5V电源;电容C8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的负极及二极管D2的正极相连,并接到运放U3的输出端;电阻R3的另一端与电阻R4的一端及运放U4的反相输入端相连,电阻R4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2的负极及场效应管Q1的栅极相连,场效应管Q1的源极与电容C9的一端及电阻R5的一端相连,电容C9的另一端与电阻R5的另一端相连并接地;场效应管Q1的源极与场效应管Q1的漏极相连,并接到运放U4的同相输入端;运放U4的反相输入端与运放U4的衬底及运放U4的输出端相连;运放U3的正电源端接+5V电源,负电源端接-5V电源;所述的芯片U2是可变增益放大器芯片,型号是AD8367。
实施例4相位比较电路
如图4所示,本发明使用的相位比较电路27的结构为,电容C10的一端与运放U5的同相输入端及电阻R13的一端相连,电容C10的另一端作为相位比较电路27的一个输入端,记为端口PHASE_in1,与自适应幅度归一电路26的端口ADAPT_out相连;电阻R13的另一端接地;运放U5的正电源端接+5V电源,负电源端接地,反相输入端接地,输出端接D触发器U6A的CLK端;D触发器U6A的D端口接地;电容C11一端接地,另一端接D触发器U6A的PR端;电阻R14一端接D触发器U6A的PR端,另一端接D触发器U6A的Q端;D 触发器U6A的CLR端接+5V电源,D触发器U6A的Q非端接D触发器U8A 的PR端;电容C12的一端与运放U7的同相输入端及电阻R15的一端相连,电容C12的另一端作为相位比较电路27的另一个输入端,记为端口PHASE_in2,与可控频率源18的端口SineM_out相连;电阻R15的另一端接地;运放U7的正电源端接+5V电源,负电源端接地,反相输入端接地,输出端接D触发器U6B 的CLK端;D触发器U6B的D端口接地;电容C13一端接地,另一端接D触发器U6B的PR端;电阻R16一端接D触发器U6B的PR端,另一端接D触发器U6B的Q端;D触发器U6B的CLR端接+5V电源,D触发器U6B的Q非端接D触发器U8A的CLR端;D触发器U8A的D端和CLK端均接地,Q端作为相位比较电路27的输出端,记为端口PHASE_out。该电路将可控频率源输出的标准正弦波与自适应幅度归一电路输出的正弦波(其相位受布拉格光栅组8 所探测的环境影响)进行相位比较,并将比较结果送入单片机,单片机根据该相位差别,计算出布拉格光栅组8处的应力或温度等物理量的变化。
实施例5可控频率源
如图5所示,本发明所使用的可控频率源18的结构为,电阻R32的一端接运放U15的同相输入端,另一端接地;电容C21的一端接运放U15的同相输入端,另一端作为可控频率源18的信号输出端,记为端口SinM_out,与相位比较电路27的端口PHASE_in2以及PZT驱动电路19的输入端相连;电阻R31的一端接运放U15的反相输入端,另一端接地;运放U15的正电源端接+5V电源,负电源端接地,输出端作为可控频率源18的频率输出端,记为端口FrqM_out,与单片机15相连;电感L1的一端接+12V电源,另一端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解电容C16的正极接+12V电源,另一端接地;电阻R28的一端接三极管Q2 的集电极,另一端接三极管Q2的基极;电容C20的一端接三极管Q2的基极,另一端接电解电容C19的正极;电阻R29的一端接三极管Q2的基极,另一端接地;电阻R30一端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另一端接地;电解电容C17的正极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负极接地;电容C18的一端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另一端接可调电感L2的一端,可调电感L2的另一端接地;电感L3的一端接端口 SinM_out,另一端接电解电容C19的正极,电解电容C19的负极接地;三极管 Q2的集电极接端口SinM_out。该模块输出频率可调的标准正弦波,为本发明的解调部分提供所需的正弦信号。
实施例7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结合上述各实施例及各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工作时,将布拉格光纤光栅组8放置在需要监测的各个位置(如要监测应力变化的桥梁、建筑物承重柱等或要监测温度变化的矿井等),由掺铒光纤3、光隔离器4等组成的光纤激光器环形腔为布拉格光纤光栅组8提供宽带光源,每个布拉格光纤光栅会有一个特定的反射光谱,不同的光栅,反射谱的峰值波长不同,当某个被测物理量发生变化时,该处的布拉格光纤光栅的反射光谱峰值波长会发生相应的偏移,反射光进入由第二光耦合器6、压电陶瓷20、第三光耦合器21构成的马赫泽德尔干涉仪中,同时可控频率源18为马赫泽德尔干涉仪提供一个控制信号sin(ωt),该信号在干涉仪中受布拉格光纤光栅反射的光的影响,再经第一光探测器22和第二光探测器23转换成电信号,由差分放大电路24进行差分放大并由函数变换电路25的反余弦变换之后得到sin(ωt+Δθ),该信号经自适应幅度归一电路26 后幅度被调节到一个合适的大小(受基准电压电路28控制),此时的信号与可控频率源18产生的正弦信号sin(ωt)相比,相位发生了变化,通过相位比较电路 27将两者的相位差检测出来并送入单片机15,该相位差实际反应了待测物理量的变化,最终实现了对被测物理量的检测。本发明在调制与解调过程中没有使用锯齿波,从而避免了锯齿波下降沿带来的高频抖动信号,在解调电路中也就不需要使用带通滤波器进行滤波,避免了对输出信号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产生影响。本发明利用标准正弦波信号作为PZT调制信号,在对已调制信号进行解调时,巧妙地使用函数变换电路25和自适应幅度归一电路26,将已调制信号恢复出相位受布拉格光栅组8控制的且幅度合适的正弦信号,使得在相位比较电路27中进行相位比较时,可以非常精确地比较出受控信号与原始信号的相位差,从而精确地反应传感头(即布拉格光栅组8)所探测的环境参数。
由于光纤激光器环形腔在工作时易受环境温度(一般与布拉格光纤光栅组8 传感探头不在同一位置)的影响,因此本发明还设计了温度补偿功能,当环境温度改变时,温度传感器14输出的数字信号会发生变化,该数字信号输入单片机 15,用于补偿光纤激光器环形腔所处的环境温度的变化给测量结果带来的误差。

Claims (3)

1.一种基于光纤激光器的光纤传感系统,其结构有,泵浦源(1)与光波分复用器(2)的980nm端相连,光波分复用器(2)的1550nm端与延迟线可调光纤(11)的一端相连,延迟线可调光线(11)的另一端与第一光隔离器(10)的输入端相连,延迟线可调光线(11)的控制端与电平转换芯片(12)的输出端口相连,电平转换芯片(12)与单片机(15)相连;第一光隔离器(10)的输出端与光滤波器(9)的光输入端相连,光滤波器(9)的电控制端与单片机(15)相连,光滤波器(9)的光输出端与光环行器(7)的第一端口相连,光环形器(7)的第二端口与布拉格光栅组(8)的一端相连,光环行器(7)的第三端口与第一光耦合器(5)的输入端相连,第一光耦合器(5)的90%输出端与第二光隔离器(4)的输入端相连,第二光隔离器(4)的输出端与掺铒光纤(3)的一端相连,掺铒光纤(3)的另一端与光波分复用器(2)的公共端相连;第一光耦合器(5)的10%输出端输出与第二光耦合器(6)的输入端相连,第二光耦合器(6)的一个输出端与第三光耦合器(21)的一个输入端相连,第二光耦合器(6)的另一个输出端与缠绕在压电陶瓷(20)上的光纤的一端相连,缠绕在压电陶瓷(20)上的光纤的另一端与第三光耦合器(21)的另一个输入端相连,第三光耦合器(21)的一个输出端与第一光探测器(22)的输入端相连,另一个输出端与第二光探测器(23)的输入端相连;
其特征在于,结构还有,第一光探测器(22)的输出端与差分放大电路(24)的同相输入端相连,第二光探测器(23)与差分放大电路(24)的反相输入端相连,差分放大电路(24)的输出端与函数变换电路(25)的输入端相连,函数变换电路(25)的输出端与自适应幅度归一电路(26)的输入端相连,自适应幅度归一电路(26)的输出端与相位比较电路(27)的一个输入端相连,可控频率源(18)的频率输出端与单片机(15)相连,信号输出端与相位比较电路(27)的另一个输入端相连,还与PZT驱动电路(19)的输入端相连,相位比较电路(27)的输出端与单片机(15)相连,PZT驱动电路(19)的输出端与压电陶瓷(20)的控制端相连;基准电压电路(28)的输出端与自适应幅度归一电路(26)的输入端相连;单片机(15)还分别与输入按键(13)、温度传感器(14)、串口通信模块(16)、显示屏(17)相连;
所述的函数变换电路(25)的结构为,电容C3的一端与三角函数转换器U1的管脚(12)及电阻R2的一端相连,电容C3的另一端作为函数变换电路(25)的输入端,记为端口ACOS_in,与差分放大电路(24)的输出端相连;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三角函数转换器U1的管脚2、3、4、5、8、11、13接地,管脚9、10与电容C2的一端及-12V电源相连,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三角函数转换器U1的管脚6与管脚7相连,管脚16与+12V电源及电容C1的一端相连,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三角函数转换器U1的管脚1与滑动变阻器W1的滑动端相连,滑动变阻器W1的一端与电阻R1的一端相连,电阻R1的另一端与三角函数转换器U1的管脚14相连,滑动变阻器W1的滑动端作为函数变换电路(25)的输出端,记为端口ACOS_out,与自适应幅度归一电路(26)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的三角函数转换器U1的型号为AD639;
所述的自适应幅度归一电路(26)的结构为,电容C11的一端与电阻R21的一端及芯片U2的管脚3相连,电阻R21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11的另一端作为自适应幅度归一电路(26)的输入端,记为端口ADAPT_in,与函数变换电路(25)的端口ACOS_out相连;芯片U2的管脚1、管脚7、管脚8、管脚14均接地,管脚2与管脚4均与+5V电源相连,管脚11与管脚12相连并与电容C5的一端及+5V电源相连,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2的管脚13与电容C4的一端相连,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2的管脚9与电容C6的一端相连,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2的管脚5与电阻R20及电阻R19的一端相连,电阻R20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9的另一端与运放U8的输出端及电阻R17的一端相连,运放U8的正电源端接+5V电源,负电源端接地;电阻R17的另一端与电阻R15的一端及电阻R16的一端相连,并接到运放U8的反相输入端;运放U8的同相输入端与电阻R18的一端相连,电阻R18的另一端与+2.5V电源相连;电阻R15的另一端与电容C10的一端相连,并接到运放U7的输出端;运放U7的正电源端接+5V电源,负电源端接地;电容C10的另一端与滑动变阻器W3的一端及滑动端相连,并接到运放U7的反相输入端;运放U7的同相输入端与电阻R14的一端相连,电阻R14的另一端与+2.5V电源相连;滑动变阻器W3的另一端与电阻R13的一端相连;电阻R16的另一端与滑动变阻器W2的滑动端及运放U6的输出端相连,滑动变阻器W2的一端与电阻R11的一端相连;电阻R11的另一端与电阻R10的一端相连,并接到运放U6的反相输入端;运放U6的正电源端接+5V电源,负电源端接地;运放U6的同相输入端与电阻R12的一端相连,电阻R12的另一端与+2.5V电源相连;电阻R10的另一端与电阻R13的另一端及电阻R7的一端相连,并接到运放U5的输出端;电阻R7的另一端与电阻R6的一端相连,并接到运放U5的反相输入端;电阻R6的另一端接运放U4的输出端,运放U5的正电源端接+5V电源,负电源端接地;电阻R8的一端与电阻R9的一端相连,并接到运放U5的同相输入端,电阻R9的另一端与+2.5V电源相连;电阻R8的另一端作为自适应幅度归一电路(26)的参考电压端,与基准电压电路(28)的参考电压输出端相连;芯片U2的管脚10作为自适应幅度归一电路(26)的输出端,记为端口ADAPT_out,与相位比较电路(27)的一个输入端相连;芯片U2的管脚10与电容C7的一端相连,电容C7的另一端与电阻R22的一端及运放U3的同相输入端相连,电阻R22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3的一端与电容C8的一端及二极管D1的正极相连,并接到运放U3的反相输入端,运放U3的衬底(即管脚8)接到运放U3的反相输入端;运放U3的正电源端接+5V电源,负电源端接-5V电源;电容C8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的负极及二极管D2的正极相连,并接到运放U3的输出端;电阻R3的另一端与电阻R4的一端及运放U4的反相输入端相连,电阻R4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2的负极及场效应管Q1的栅极相连,场效应管Q1的源极与电容C9的一端及电阻R5的一端相连,电容C9的另一端与电阻R5的另一端相连并接地;场效应管Q1的源极与场效应管Q1的漏极相连,并接到运放U4的同相输入端;运放U4的反相输入端与运放U4的衬底及运放U4的输出端相连;运放U3的正电源端接+5V电源,负电源端接-5V电源;所述的芯片U2是可变增益放大器芯片,型号是AD8367;
所述的相位比较电路(27)的结构为,电容C10的一端与运放U5的同相输入端及电阻R13的一端相连,电容C10的另一端作为相位比较电路(27)的一个输入端,记为端口PHASE_in1,与自适应幅度归一电路(26)的端口ADAPT_out相连;电阻R13的另一端接地;运放U5的正电源端接+5V电源,负电源端接地,反相输入端接地,输出端接D触发器U6A的CLK端;D触发器U6A的D端口接地;电容C11一端接地,另一端接D触发器U6A的PR端;电阻R14一端接D触发器U6A的PR端,另一端接D触发器U6A的Q端;D触发器U6A的CLR端接+5V电源,D触发器U6A的Q非端接D触发器U8A的PR端;电容C12的一端与运放U7的同相输入端及电阻R15的一端相连,电容C12的另一端作为相位比较电路(27)的另一个输入端,记为端口PHASE_in2,与可控频率源(18)的端口SineM_out相连;电阻R15的另一端接地;运放U7的正电源端接+5V电源,负电源端接地,反相输入端接地,输出端接D触发器U6B的CLK端;D触发器U6B的D端口接地;电容C13一端接地,另一端接D触发器U6B的PR端;电阻R16一端接D触发器U6B的PR端,另一端接D触发器U6B的Q端;D触发器U6B的CLR端接+5V电源,D触发器U6B的Q非端接D触发器U8A的CLR端;D触发器U8A的D端和CLK端均接地,Q端作为相位比较电路(27)的输出端,记为端口PHASE_out;
所述的基准电压电路(28)的结构为,电阻R27的一端接+5V电源,另一端接运放U13的同相输入端,稳压二极管D3的正极接地,负极接运放U13同相输入端,运放U13的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相连,正电源端接+5V电源,负电源端接地,输出端为+2.5V电源,各模块中的+2.5V电源均由该输出端提供;滑动变阻器W4的一端接+2.5V电源,另一端接地,滑动端接运放U14的同相输入端;运放U14的反相输入端接其输出端,正电源端接+5V电源,负电源端接地,输出端作为基准电压电路(28)的输出端,记为端口Vref,与自适应幅度归一电路(26)的参考电压端相连;
所述的可控频率源(18)的结构为,电阻R32的一端接运放U15的同相输入端,另一端接地;电容C21的一端接运放U15的同相输入端,另一端作为可控频率源(18)的信号输出端,记为端口SinM_out,与相位比较电路(27)的端口PHASE_in2以及PZT驱动电路(19)的输入端相连;电阻R31的一端接运放U15的反相输入端,另一端接地;运放U15的正电源端接+5V电源,负电源端接地,输出端作为可控频率源(18)的频率输出端,记为端口FrqM_out,与单片机(15)相连;电感L1的一端接+12V电源,另一端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解电容C16的正极接+12V电源,另一端接地;电阻R28的一端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另一端接三极管Q2的基极;电容C20的一端接三极管Q2的基极,另一端接电解电容C19的正极;电阻R29的一端接三极管Q2的基极,另一端接地;电阻R30一端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另一端接地;电解电容C17的正极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负极接地;电容C18的一端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另一端接可调电感L2的一端,可调电感L2的另一端接地;电感L3的一端接端口SinM_out,另一端接电解电容C19的正极,电解电容C19的负极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端口SinM_ou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纤激光器的光纤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浦源(1)是980nm激光光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光纤激光器的光纤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度传感器(14)是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
CN201810889078.1A 2018-08-07 2018-08-07 一种基于光纤激光器的光纤传感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1416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89078.1A CN109141674B (zh) 2018-08-07 2018-08-07 一种基于光纤激光器的光纤传感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89078.1A CN109141674B (zh) 2018-08-07 2018-08-07 一种基于光纤激光器的光纤传感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41674A true CN109141674A (zh) 2019-01-04
CN109141674B CN109141674B (zh) 2019-11-19

Family

ID=64792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89078.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141674B (zh) 2018-08-07 2018-08-07 一种基于光纤激光器的光纤传感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4167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06787A (zh) * 2019-11-22 2020-04-14 太原理工大学 基于差分温度补偿的分布式光纤拉曼双端温度解调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55078A1 (en) * 2007-10-23 2011-10-20 Us Sensor Systems, Inc. Interrogator for a plurality of sensor fiber optic gratings
CN102564317A (zh) * 2011-12-23 2012-07-11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光纤复合干涉的高精度远程绝对位移测量系统
CN103940361A (zh) * 2014-04-30 2014-07-23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一种光纤光栅低频应变传感解调系统
CN105656561A (zh) * 2016-03-21 2016-06-08 吉林大学 一种双环反馈增益平坦掺铒光纤放大器
CN105784195A (zh) * 2016-05-10 2016-07-20 太原理工大学 单端混沌布里渊光时域分析的分布式光纤传感装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55078A1 (en) * 2007-10-23 2011-10-20 Us Sensor Systems, Inc. Interrogator for a plurality of sensor fiber optic gratings
CN102564317A (zh) * 2011-12-23 2012-07-11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光纤复合干涉的高精度远程绝对位移测量系统
CN103940361A (zh) * 2014-04-30 2014-07-23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一种光纤光栅低频应变传感解调系统
CN105656561A (zh) * 2016-03-21 2016-06-08 吉林大学 一种双环反馈增益平坦掺铒光纤放大器
CN105784195A (zh) * 2016-05-10 2016-07-20 太原理工大学 单端混沌布里渊光时域分析的分布式光纤传感装置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高博: "基于PZT的主动锁模光纤激光器腔长控制技术研究",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06787A (zh) * 2019-11-22 2020-04-14 太原理工大学 基于差分温度补偿的分布式光纤拉曼双端温度解调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41674B (zh) 2019-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78359B (zh) 一种带光缆的连续油管实时智能测井系统
CN106225816B (zh) 一种基于布里渊滤波器的光栅传感装置与方法
CN105783951A (zh) 多通道光纤光栅解调仪
CN109557041A (zh) 一种基于光纤延迟线的太赫兹扫描系统及探测方法
CN109141674B (zh) 一种基于光纤激光器的光纤传感系统
CN108955970A (zh) 一种用于桥梁监测的微应力传感器
CN109029516B (zh) 一种多用途光纤传感器
CN109059970B (zh) 一种多路远程光纤传感系统
CN109084817B (zh) 一种基于正弦波调制的光纤传感器
CN109029772B (zh) 一种高精度温度传感器
CN109029775B (zh) 一种基于迈克尔逊干涉结构的温度检测系统
CN109029517B (zh) 一种基于马赫泽德尔干涉结构的高精度光纤传感器
CN109100063B (zh) 一种高精度微应力传感器
CN109186824B (zh) 一种基于布拉格光纤光栅的高精度应力传感器
CN109029518A (zh) 一种基于迈克尔逊干涉的光纤传感器
CN109029776B (zh) 一种基于马赫泽德尔干涉结构的温度传感器
CN109029773A (zh) 一种用于矿井安全监测的温度传感系统
CN109029774A (zh) 一种布拉格光栅构成的多点温度传感系统
CN109029771A (zh) 一种恶劣环境下的温度探测装置
CN102759366A (zh) 一种光纤陀螺仪光学模块的检测装置
CN109238533A (zh) 一种基于相位比较的微应力传感器
CN109029806A (zh) 一种基于马赫泽德尔干涉结构的应力传感器
CN108827505A (zh) 一种基于迈克尔逊干涉结构的高精度应力传感系统
CN109039466A (zh) 一种基于掺铒光纤激光器的高稳定度光孤子产生器
CN204886972U (zh) 带射频检测功能的光纤放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19

Termination date: 20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