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20444B - 云资源管理方法、处理器以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云资源管理方法、处理器以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20444B
CN109120444B CN201810955269.3A CN201810955269A CN109120444B CN 109120444 B CN109120444 B CN 109120444B CN 201810955269 A CN201810955269 A CN 201810955269A CN 109120444 B CN109120444 B CN 1091204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ud
task information
job
orchestration
resourc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5526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20444A (zh
Inventor
陆明
樊志诚
王友焱
王丽娟
汪昊
冯雅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95526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2044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1204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204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204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204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04L67/025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for remote control or remote monitoring of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2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s of a change of settings, e.g. optimising configuration for enhancing relia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1Discovery or management thereof, e.g. service location protocol [SLP] or web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云资源管理方法、处理器以及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根据对云资源进行配置管理的指令,确定与云资源相关联的云平台以及由云平台执行的与指令相关联的编排作业;生成与编排作业相关联的作业任务信息;以及将作业任务信息发送到预先设置的消息队列,其中消息队列能够为云平台访问。

Description

云资源管理方法、处理器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云计算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云资源管理方法、处理器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企业应用部署在全球多云环境中,集中管理应用运行环境,需要能够应对如下典型挑战:
集中管理运行在不同国家的公有云以及私有云上的云资源。现实业务环境中,在多云环境中往往需要统一管理全球不同区域市场环境的云服务商资源。例如,北美和欧洲采购AWS或Azure Cloud资源,而在中国采购阿里云与腾讯云服务。在私有云方面,也因为平台建设时间不同,即便基于OpenStack开源搭建的私有云平台也可能需要兼容不同的OpenStackedition或version(例如,Lenovo ThinkCloud产品或Ubuntu Cloud产品等)。集中管理不同的云资源需要编排环境兼容不同的API,并实现统一的资源管理。此外还将实现差异化的云平台的集中管理,最大程度实现标准化的资源管理。例如,消息队列服务可能在AWS平台上通过购买EC2节点部署kafka集群,而在阿里云上则会采购Aliyun Kafka产品。
遵循不同云平台和数据中心安全策略,特别是跨越不同安全级别数据中心执行编排。当跨越不同安全级别的数据中心访问资源时,防火墙管理和治理约束会很强。传统的编排工具需要从一个主机节点(即master节点)直接连接所有基础设施资源开展配置管理活动,显然从安全策略角度而言是不现实的。
管理跨国多云计算和企业应用,将会面对有限的网络带宽、较高的网络延迟以及网络闪断,从而对于编排的可靠性要求很高。例如,在中国和美国分别建立私有云环境,系统资源管理与编排的网络与业务网路共享专线带宽。在业务高峰,数据迁移作业等场景下,数据中心之间的网络带宽、延迟甚至网络连接稳定性将遇到很大挑战。通常从QoS角度不会为编排活动预备足够的网络带宽,这就要求编排框架能够在相对不稳定的网络环境下实现稳定可靠的编排作业执行和管理。
弹性部署编排节点,使得编排处理能力可以在业务请求队列上升的时候水平扩展,并在业务请求队列下降之后,释放资源。这就要求编排框架可以根据云平台和业务特点实现快速资源管理,并基于确定业务流程执行资源回收。同时在资源管理与回收过程中,还需要同时更新监控、配置管理数据库(CMDB)等。
但是,现今常见的编排框架很难应对上面所列的这些多云环境下的挑战。例如,以Ansible为代表的编排工具很难满足多云的运行要求。Ansible要求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开放大量跨云平台或数据中心的控制权限高的服务器端口。开放这样端口在多云环境下,通常是与安全政策冲突的。如果不能开放这些端口,Ansible作业将无法正常运行。再例如,受到Ansible运行机制的影响,当紧急事件发生时,基于Ansible很难同时可靠的操作大量服务器。这是因为Ansible是以无代理(agent-less)模式通过远程直接连接服务器进行编排管理。此外,Ansible对于网络品质要求很高,如果网络连接不可靠或高延迟,将会影响Ansible作业。而跨国多云环境下,特别是不同公有云服务商之间,承载编排业务的网络品质往往不是特别稳定。
此外,以SaltStack为代表的编排系统通过部署代理(agent)在目标服务器实现管理,也很难应对在复杂网络环境下对于大规模计算和存储资源节点的多云管理。例如,SaltStack基于zeromq管理作业,缺乏持久化能力,在大规模作业与高延迟网络运行环境下,可靠性存在风险。
所以,单纯使用SaltStack或Ansible等常规编排工具都无法在多云环境下独立整地实现云平台、基础设施资源以及应用的编排管理需求。在全球多云计算环境中,需要功能更完整,更灵活的编排框架。
但是,针对现有的云资源编排管理工具存在的不能跨越地域以及跨越不同安全级别的数据中心进行管理、编排的可靠性不高难于适应有限的网络带宽和高延迟的网络质量以及编排处理能力不能适应弹性部署等技术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云资源管理方法、处理器以及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现有的云资源编排管理工具存在的不能跨越地域以及跨越不同安全级别的数据中心进行管理、编排的可靠性不高难于适应有限的网络带宽和高延迟的网络质量以及编排处理能力不能适应弹性部署等技术问题。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云资源管理方法,包括:根据对云资源进行配置管理的指令,确定与所述云资源相关联的云平台以及由所述云平台执行的与所述指令相关联的编排作业;生成与所述编排作业相关联的作业任务信息;以及将所述作业任务信息发送到预先设置的消息队列,其中所述消息队列能够为所述云平台访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云资源管理方法,包括:访问预先设置的远程的消息队列;从所述消息队列中获取作业任务信息,其中所述作业任务信息与对云资源进行的编排作业相关联;以及根据所述作业任务信息,对所述云资源进行相应的编排作业。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云资源管理方法,包括:根据输入的配置信息,生成对云资源进行配置管理的指令,其中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对所述云资源进行以下所述的至少一项的配置管理:对所述云资源的操作系统内部的资源进行配置管理;对采用不同的安全策略的多个云平台的云资源进行配置管理;以及对跨越多个地区的私有云的云资源进行配置管理。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由处理器执行上面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面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云资源管理设备,该设备包括: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对云资源进行配置管理的指令,确定与云资源相关联的云平台以及由云平台执行的与指令相关联的编排作业;作业任务信息生成模块,用于生成与编排作业相关联的作业任务信息;以及作业任务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将作业任务信息发送到预先设置的消息队列,其中消息队列能够为云平台访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云资源管理设备,该设备包括:消息队列访问模块,用于访问预先设置的远程的消息队列;作业任务信息获取模块,用于从消息队列中获取作业任务信息,其中作业任务信息与对云资源进行的编排作业相关联;以及编排作业模块,用于根据作业任务信息,对云资源进行相应的编排作业。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云资源管理设备,该设备包括:指令生成模块,用于根据输入的配置信息,生成对云资源进行配置管理的指令,其中配置信息用于指示对云资源进行以下所述的至少一项的配置管理:对所述云资源的操作系统内部的资源进行配置管理;对采用不同的安全策略的多个云平台的云资源进行配置管理;以及对跨越多个地区的私有云的云资源进行配置管理。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云资源管理设备,该设备包括:第一处理器;以及第一存储器,与所述第一处理器连接,用于为所述第一处理器提供处理以下处理步骤的指令:根据对云资源进行配置管理的指令,确定与云资源相关联的云平台以及由云平台执行的与该指令相关联的编排作业;生成与编排作业相关联的作业任务信息;以及将作业任务信息发送到预先设置的消息队列,其中消息队列能够为云平台访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云资源管理设备,该设备包括:第二处理器;以及第二存储器,与所述第二处理器连接,用于为所述第二处理器提供处理以下处理步骤的指令:访问预先设置的远程的消息队列;从消息队列中获取作业任务信息,其中作业任务信息与对云资源进行的编排作业相关联;以及根据作业任务信息,对云资源进行相应的编排作业。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云资源管理设备,该设备包括:第三处理器;以及第三存储器,与所述第三处理器连接,用于为所述第三处理器提供处理以下处理步骤的指令:根据输入的配置信息,生成对云资源进行配置管理的指令,其中配置信息用于指示对云资源进行以下的至少一项的配置管理:对所述云资源的操作系统内部的资源进行配置管理;对采用不同的安全策略的多个云平台的云资源进行配置管理;以及对跨越多个地区的私有云的云资源进行配置管理。
从而通过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的云资源编排管理工具存在的不能跨越地域以及跨越不同安全级别的数据中心进行统一的编排管理、编排的可靠性不高难于适应有限的网络带宽和高延迟的网络质量以及编排处理能力不能适应弹性部署等问题。并且,在此基础上,还能够实现对云资源的编排过程进行分析和审计。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1所述的云资源管理方法的计算设备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2是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1所述的云资源管理方法的云资源交付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所述的云资源编排管理设备和云平台的具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第一个方面所述的云资源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第二个方面所述的云资源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第三个方面所述的云资源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所述的云资源管理系统的详细操作的流程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第一个方面的云资源管理设备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第二个方面的云资源管理设备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第三个方面的云资源管理设备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第一个方面的云资源管理设备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第二个方面的云资源管理设备的示意图;以及
图1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第三个方面的云资源管理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1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云资源管理方法的方法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1所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可以在终端设备、服务器或者类似的运算装置中执行。图1示出了一种用于实现云资源管理方法的计算设备(例如服务器或终端设备)的硬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计算设备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中采用102a、102b,……,102n来示出)处理器102(处理器1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等的处理装置)、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104、以及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装置106。除此以外,还可以包括:显示器、输入/输出接口(I/O接口)、通用串行总线(USB)端口(可以作为I/O接口的端口中的一个端口被包括)、网络接口、电源和/或相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电子装置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计算设备10还可包括比图1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所示不同的配置。例如,如果是作为服务器,可以不设置显示器。
应当注意到的是上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2和/或其他数据处理电路在本文中通常可以被称为“数据处理电路”。该数据处理电路可以全部或部分的体现为软件、硬件、固件或其他任意组合。此外,数据处理电路可为单个独立的处理模块,或全部或部分的结合到计算设备10中的其他元件中的任意一个内。如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该数据处理电路作为一种处理器控制(例如与接口连接的可变电阻终端路径的选择)。
存储器104可用于存储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云资源管理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数据存储装置,处理器1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4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云资源管理方法。存储器10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10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02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计算设备10。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传输装置106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计算设备10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6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6可以为射频(Radio Frequency,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显示器可以例如触摸屏式的液晶显示器(LCD),该液晶显示器可使得用户能够与计算设备10的用户界面进行交互。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此外,图2示出了用于实施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云资源管理方法的系统。如图2所示,该系统包括:终端设备210、云资源编排管理设备220以及云平台231~233。
其中,管理员通过终端设备210向云资源编排管理设备220发送对云平台231~233上的云资源进行配置管理的指令。该配置管理包括但不限于:虚拟机的迁移、重启和回收以及对虚拟机操作系统的编排,等等。云资源编排管理设备220从管理员的终端设备210接收该指令,并且根据该指令对云平台231~233上的云资源进行配置管理。云平台231~233根据云资源编排管理设备220的配置管理,执行编排作业,从而实现管理员发出的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设备210、云资源编排管理设备220以及云平台231~233均可适用上面所述的硬件结构。并且尽管图3中只示出了云平台231对云资源编排管理设备220进行访问的路径箭头,对于云平台232、233以及其他云平台也可以适用相同的配置。
此外,图3示出了云资源编排管理设备220以及云平台231~233的详细构造图。
参考图3所示,云资源编排管理设备220包括编排管理模块221、消息队列222、作业执行器供应模块223以及日志模块224。
其中编排管理模块221从管理员的终端设备210接收对云平台231~233上的云资源进行配置管理的指令,并且根据该指令确定要对哪些云平台上的云资源进行操作。然后将与该指令相关的作业任务信息发送到消息队列222中。其中消息队列222能够为云平台231~233所访问。
云平台231~233上运行的作业模块321~322能够访问消息队列222并且获取作业任务信息,然后根据作业任务信息对云平台231~233上的云资源进行相应的编排作业。
此外,云资源编排管理设备220还包括作业执行器供应模块223以及日志模块224。在下文中将详细描述与之相关的技术特征。
在上述系统的基础上,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云资源管理方法。其中,图4示出了该云资源管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由云资源编排管理设备220执行,参考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S402:根据对云资源进行配置管理的指令,确定与云资源相关联的云平台以及由云平台执行的与该指令相关联的编排作业;
S404:生成与编排作业相关联的作业任务信息;以及
S406:将作业任务信息发送到预先设置的消息队列,其中消息队列能够为云平台访问。
具体地,参见图2和图3所示,管理员通过终端设备210向云资源编排管理设备220发送用于对云平台231~233上的云资源进行配置管理的指令。该指定操作例如可以是:虚拟机的迁移、重启和回收自己对虚拟机操作系统的编排,等等。
云资源编排管理设备220中的编排管理模块221接收到指令后,基于该指令,确定是对哪个云平台上的云资源进行编排以及云平台所要执行的编排作业。
此外,即使在管理员没有向云资源编排管理设备220发送作业指令的情况下,编排管理模块221也可以基于预先设置的对云资源进行配置管理的指令确定与云资源相关联的云平台231~233以及与该指令相关联的编排作业。
然后,编排管理模块221生成与编排作业相关联的作业任务信息。该作业任务信息例如可以包括云资源的标识、编排作业的类型、与编排作业相关的数据模型以及相应的参数信息。
然后编排管理模块221将生成的作业任务信息发送到消息队列222中,并且该消息队列222可以由云平台231~233访问。从而,云平台231~233可以通过作业模块321~323访问消息队列222并且获取相应的作业任务信息。并且在各自的云平台231~233上进行面向云资源的编排作业。
从而通过这种方式,根据本实施例所述的云资源编排管理设备220并不与各个云平台231~233的基础设施直接连接,并且也不需要去直接访问各个云平台231~233,而是将与各个云平台对应的作业任务信息发送到消息队列222中(即,发布订阅消息)。从而,各个云平台231~233上设置的作业模块321~323可以定期访问消息队列222(即,订阅编排管理模块224)。从而各个云平台231~233的作业模块321~323能够从消息队列222中获取各自的作业任务信息,并且根据从消息队列225中获取的作业任务信息启动作业执行,从而在各个云平台231~233内发起面向云平台与相关资源的编排作业。
由此可见,与现有的对云资源进行配置管理的工具不同,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在对各个云平台231~233进行配置管理时,并不需要从一个调度编排节点直接连接所有基础设施资源开展配置管理活动。而是采用异步编排的方式,将与对云资源的配置管理相关的作业任务信息发送到消息队列222中。然后,各个云平台231~233可以通过各自的作业模块321~323访问该消息队列222,并且获取各自的作业任务信息,从而通过各个作业模块321~323在云平台231~233发起面向云平台与相关资源的编排作业。
由于本实施例不需要云资源编排管理设备220与各个云平台231~233的基础设施资源直接连接,因此也就不需要去跨越不同安全级别的数据中心访问资源,从而可以有效解决现有的云资源编排管理系统所面临的防火墙管理和治理约束方面的问题。从而在本实施例中,只有作业模块321~323与消息队列222之间需要建立网络连接和开通防火墙策略,因此也就简化了防火墙的管理。从而可以针对地域分布广阔的云平台的云资源进行统一的管理配置。从而使得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云资源的统一管理配置。
其次,由于各个云平台上的编排活动不是通过云资源编排管理设备220来实现,而是通过各个云平台上设置的作业模块321~323实现。因此,各个云平台231~233上的编排不会因为云资源编排管理设备220与各个云平台之间的网络延迟以及不同云平台的API的差异而受到影响。从而可以对不同配置的云平台上的云资源进行管理配置。
由于本实施例的以上特点,因此本实施例的方案可以对不同类型以及不同地区的云平台的资源进行统一的管理配置。并且,云平台上的作业模块321~323的编排作业也可以覆盖到对云平台之上的操作系统内部资源的编排。
从而通过这种方式,解决了现有的云资源编排管理工具存在的不能跨越地域以及跨越不同安全级别的数据中心进行统一的编排管理、编排的可靠性不高难于适应有限的网络带宽和高延迟的网络质量以及编排处理能力不能适应弹性部署的问题。
可选地,云平台为多个云平台。其中,生成作业任务信息的操作,包括生成与的多个云平台分别对应的多个作业任务信息;以及将所生成的作业任务信息发送到预先设置的消息队列的操作,包括:将多个作业任务信息发送到消息队列。
在多云环境下对云资源进行管理和编排的情况下,往往会涉及对多个云平台上的云资源的编排作业。例如,可能会涉及到云平台231~233这3个云平台上的云资源的编排作业。在这种情况,云资源编排管理设备220通过编排管理模块222生成分别与多个云平台(例如云平台231~233)对应的多个作业任务信息,并将多个作业任务信息发送到消息队列222中。从而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通过云资源编排管理设备220对多个云平台的云资源进行调度和编排,从而满足了多云环境下的云资源管理和编排的需求。
可选地,消息队列包括多个分别与不同的云平台对应的消息队列,其中将述多个作业任务信息发送到消息队列的操作包括:将多个作业任务信息分别发送到与多个云平台对应的消息队列。
例如,尽管未示出,消息队列222可以包括多个消息队列,分别与云平台231、232以及233对应。云资源编排管理设备220在发送作业任务信息时,会将与多个云平台231~233对应的作业任务信息分别发送到与多个云平台231~233对应的消息队列。这样,云平台231、232以及233可以仅仅访问自己的消息队列获取自己的作业任务信息。从而,这种方式有利于实现作业任务的管理,提高了调度的效率。
可选地,生成作业任务信息的操作,还包括:根据该指令,生成与编排作业相关的数据模型,其中数据模型包括与编排作业相关的参数信息;以及根据数据模型生成作业任务信息。
具体地,云资源编排管理设备220的编排管理模块221根据对云资源进行配置管理的指令,生成与对云资源的编排作业相关的数据模型。其中该数据模型例如包括编排作业的优先级、调用的资源配置以及作业任务信息的ID等与编排作业相关的参数信息。然后,编排管理模块221根据该数据模型生成作业任务信息。
从而通过这种方式,云平台231~233上的作业模块321~323在访问消息队列222获取作业任务时,会获取与云资源的编排作业相关的数据模型。从而根据该数据模型执行对云平台进行编排作业的流程。
可选地,还包括将作业任务信息所包含的至少一部分信息持久化。
参考图3所示,云资源编排管理设备220包括日志模块224,从而编排管理模块221可以将作业任务信息中的至少一部分信息,例如将生成的数据模型通过日志模块224进行持久化。从而,可以记录与对云资源进行的编排作业相关联的参数(例如作业任务的优先级、调用的资源配置以及作业任务信息的ID等与编排作业相关的参数信息),以便将来进行审计和分析。并且可选地,对应于每个作业任务信息可以生成一条记录,并且以作业任务信息的id为关键字,以便以后进行查询。从而可以在对云资源进行的编排作业执行完成后,通过查询数据库中的日志信息,对编排作业的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和分析。
从而根据本实施例的方案,解决了现有的云资源编排管理工具存在的不能跨越地域以及跨越不同安全级别的数据中心进行统一的编排管理、编排的可靠性不高难于适应有限的网络带宽和高延迟的网络质量以及编排处理能力不能适应弹性部署等问题。并且,在此基础上,还能够实现对云资源的编排过程进行分析和审计。
此外,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的云资源管理方法。该方法通过云平台231~233上运行的作业模块321~323实现。参考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
S502:访问预先设置的远程的消息队列;
S504:从消息队列中获取作业任务信息,其中作业任务信息与对云资源进行的编排作业相关联;以及
S506:根据作业任务信息,对云资源进行相应的编排作业。
具体地,参考上面所述,云平台231~233上的各个作业模块321~323首先会访问预先设置的远程的消息队列222,从消息队列222中获取作业任务信息。然后根据该作业任务信息,作业模块321~323执行面向所在云平台上的云资源的编排作业。从而,通过这种方式,作业模块321~323对云资源执行与前面所述的配置管理指令对应的编排作业。
从而,参考上面所述,云资源编排管理设备220根据对云资源进行配置管理的指令,将相应的作业任务信息发送到消息队列222中。然后,作业模块321~323根据从消息队列222中获取的作业任务信息,发起面向云平台231~233上的云资源的编排作业。
正如上面所述,通过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云资源编排管理设备220不再与云平台231~233的基础设施直接连接,同时也不需要云资源编排管理设备220直接编排云平台231~233上的云资源。而是将编排云平台231~233的云资源的作业任务信息发送到消息队列222,然后作业模块321~323获取该作业任务后,实现上述管理配置指令对应的编排作业。
从而解决了现有的云资源编排管理工具存在的不能跨越地域以及跨越不同安全级别的数据中心进行统一的编排管理、编排的可靠性不高难于适应有限的网络带宽和高延迟的网络质量以及编排处理能力不能适应弹性部署等问题。并且,在此基础上,还能够实现对云资源的编排过程进行分析和审计。
可选地,根据作业任务信息,对云资源进行相应的编排作业的操作,包括:根据作业任务信息,获取与编排作业相关的编排模板;根据作业任务信息,获取与编排作业相关的数据模型;利用数据模型中的参数信息填充编排模板;以及根据填充后的编排模板,执行编排作业。
具体地,作业模块321~323从消息队列222中获取作业任务信息后,会根据作业任务信息中所包含的编排作业的类型从作业执行器供应模块223获取与编排作业对应的编排模板。然后利用作业任务信息中的数据模型中的参数填充该编排模板,然后根据填充后的编排模板,执行编排作业。
从而通过这种方式,作业模块321~323只需要从消息队列的作业任务信息中获取与编排模板相关的标识信息即可,而无需从作业任务信息中获取关于编排作业的全部流程信息。简化了云平台231~233与云资源编排管理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当然,作业模块321~323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获得编排模板,例如利用作业任务信息中的URL地址获得编排模板。此外,作业模块321~323也可以不获取编排模板,而是调取用于对云资源进行编排的API,利用作业任务信息中的数据模型中的参数,对云资源进行编排。
可选地,方法还包括将执行编排作业过程中的日志信息持久化。例如,参考图3所示,作业模块321~323可以将执行编排作业过程中的日志信息发送至云资源编排管理设备220中的日志模块224,从而利用日志模块224实现日志信息的持久化。作为替代地,业模块321~323可以将执行编排作业过程中的日志信息发送至相应的日志数据库进行持久化。
从而,在编排作业完毕后,可以对编排作业的过程进行审计和分析。
此外,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第三个方面所述的云资源管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为图2中所示的管理员的终端设备210上执行的方法。参考图6所示,方法包括:
S602:根据输入的配置信息,生成对云资源进行配置管理的指令,其中配置信息用于指示对云资源进行以下所述的至少一项的配置管理:对所述云资源的操作系统内部的资源进行配置管理;对采用不同的安全策略的多个云平台的云资源进行配置管理;以及对跨越多个地区的私有云的云资源进行配置管理;以及
S604:将指令发送到预先设置的用于对云资源进行配置管理的编排管理系统。
正如前面所述,现有的关于云资源的编排管理设备,由于需要与云平台的基础设置直接连接,因此在访问具有不同安全策略的多个云平台时,就需要采用不同安全策略的云平台为该编排管理设备开放端口。这对于多个云平台的安全管理来说,是非常难于接受的。但是,通过本申请,由于不需要将云资源编排管理设备220与云平台231~233的基础设施进行直接连接,因此也就不需要云平台231~233的安全系统为云编排管理设备220开放端口。从而使得用户易于实现对跨越不同安全策略的多个云平台的云资源的编排。
此外,由于跨越多个地区的私有云彼此分割,并且也存在较大的网络延迟或网络闪断。因此如果利用现有技术的编排管理设备进行与云资源的配置管理相关的编排作业,那么在编排过程中网络的不稳定性会使得云资源的编排变得非常困难。但是由于本公开采用的是采用云资源管理设备220进行统一的管理配置,而具体的编排作业则有各个云平台231~233上的作业模块321~323来完成,因此这种情况下关于云资源配置管理的编排作业可以不受网络延迟等不稳定情况的限制。从而使得用户可以实现对跨越多个地区的私有云的云资源的配置管理。
此外,由于传统的编排管理设备都是直接与云平台进行连接,因此在对云资源进行配置管理时,如果同时还要配置管理操作系统内的资源文件,则需要进一步获取云平台的操作系统的信息。这对于云平台的安全策略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从而难于实现。但是本公开的方案由于相应的编排作业都是在云平台231~233上进行,因此在编排过程中,作业模块321~323可以对云平台的操作系统内的资源文件进行编排,并且进行相应的云资源的配置管理。
由此可见,通过本公开的方案,在用户对云资源进行配置管理时,可以提供现有技术所不能实现的云资源的配置。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无法向用户提供异构云资源的配置管理以及不能提供云平台上的操作系统内部资源的配置管理的技术问题,并且,进一步增强了用户使用的便利性。
此外,可选地,将所述指令发送到预先设置的用于编排云资源的编排系统的操作,还包括:在发送所述指令后预定时间内未收到回应的情况下,重新发送所述指令。
从而根据本公开的方法,当用户从终端设备210向编排系统发送对云资源进行配置管理的指令时,如果由于跨区域交付等原因出现网络质量不好从而导致超时的情况下,终端设备210会自动重新发送指令,从而保证了云资源交付过程的稳定性。
从而,根据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根据管理员输入的指令,对相应的云资源进行配置管理。
从而,综上所述,本实施例通过管理员的终端设备210、云资源编排管理设备220以及云平台231~233上的作业模块321~323所实现的方法,使得能够根据输入的指令对跨地域以及跨数据中心的云资源进行统一的管理配置。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实施例中云资源编排管理设备220包括编排管理模块221等多个模块,但是这种划分仅仅是示例性的说明。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将多个模块结合成一个模块。各个模块之间的组合不受本实施例记载的内容的限制。此外,尽管在图2和图3所示的方案中,通过管理员利用终端设备210输入的指令来发起对云资源进行配置管理的流程。但是这样的流程也可以通过预先设置在云资源编排管理设备220中的指令发起。
图7示出了图2和图3所示的系统中的具体方法的流程图,参考图7所示,方法流程包括:
S702:管理员通过终端设备210向云资源编排管理设备220发出对云资源进行配置管理的指令。
S704:云资源编排管理设备220的编排管理模块221根据接收的指令确定与云资源相关联的云平台并且生成对应的作业任务信息;
S706:编排管理模块221将作业任务信息发送到消息队列222,并且还将作业任务信息中的至少一部分信息发送到日志模块224进行持久化;
S708:云平台231~233上的作业模块321~323访问消息队列222,获取作业任务信息;
S710:作业模块321~323根据作业任务信息访问作业执行供应模块223,获取与编排作业相关的编排模板;
S712:作业模块321~323获取作业任务信息中的数据模型,并且利用数据模型中的参数填充获取的编排模板,并且根据填充后的编排模板执行编排作业;
S714:作业模块321~323在编排作业过程中或者完成编排作业后将与编排作业相关的日志信息发送至云资源编排管理设备的日志模块224进行持久化。
从而,通过以上方式,解决了现有的云资源编排管理工具存在的不能跨越地域以及跨越不同安全级别的数据中心进行统一的编排管理、编排的可靠性不高难于适应有限的网络带宽和高延迟的网络质量以及编排处理能力不能适应弹性部署等问题。并且,在此基础上,还能够实现对云资源的编排过程进行分析和审计。
此外,参考图1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存储介质104,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由处理器执行上面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此外,参考图1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五个方面,提供一种处理器102,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面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从而,综上所述,通过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的云资源编排管理工具存在的不能跨越地域以及跨越不同安全级别的数据中心进行统一的编排管理、编排的可靠性不高难于适应有限的网络带宽和高延迟的网络质量以及编排处理能力不能适应弹性部署等问题。并且,在此基础上,还能够实现对云资源的编排过程进行分析和审计。
实施例2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所述的云资源管理设备800,该设备800与根据实施例1的第一个方面所述的方法相对应。参考图8所示,该设备800包括:确定模块810,用于根据对云资源进行配置管理的指令,确定与云资源相关联的云平台以及由云平台执行的与指令相关联的编排作业;作业任务信息生成模块820,用于生成与编排作业相关联的作业任务信息;以及作业任务信息发送模块830,用于将作业任务信息发送到预先设置的消息队列,其中消息队列能够为云平台访问。
可选地,云平台为多个云平台。作业任务信息生成模块820包括第一作业任务信息生成子模块,用于生成与多个云平台分别对应的多个作业任务信息;以及作业任务信息发送模块830包括作业任务信息发送子模块,用于将多个作业任务信息发送到消息队列。
可选地,消息队列包括多个分别与不同的云平台对应的消息队列,其中作业任务信息发送子模块包括作业任务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将多个作业任务信息分别发送到与多个云平台对应的消息队列。
可选地,作业任务信息生成模块820,还包括:数据模型生成子模块,用于根据指令,生成与编排作业相关的数据模型,其中数据模型包括与编排作业相关的参数信息;以及第二作业任务信息生成子模块,用于根据数据模型生成作业任务信息。
可选地,还包括持久化模块,用于将作业任务信息所包含的至少一部分信息持久化。
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第二个方面的云资源管理设备900,该设备900与根据实施例1的第二个方面所述的方法相对应。参考图9所示,该设备900包括:消息队列访问模块910,用于访问预先设置的远程的消息队列;作业任务信息获取模块920,用于从消息队列中获取作业任务信息,其中作业任务信息与对云资源进行的编排作业相关联;以及编排作业模块930,用于根据作业任务信息,对云资源进行相应的编排作业。
可选地,编排作业模块930包括:编排模板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作业任务信息,获取与编排作业相关的编排模板;数据模型获取子模型,用于根据作业任务信息,获取与编排作业相关的数据模型;编排模板填充子模块,用于利用数据模型中的参数信息填充编排模板;以及编排作业子模块,用于根据填充后的编排模板,执行编排作业。
可选地,设备900还包括日志信息持久化模块,用于将执行编排作业过程中的日志信息持久化。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三个方面的云资源管理设备1000,其对应于实施例1第三个方面所述的方法。参考图10所示,该设备1000包括:
指令生成模块1010,用于根据输入的配置信息,生成对云资源进行配置管理的指令,其中配置信息用于指示对云资源进行以下所述的至少一项的配置管理:对所述云资源的操作系统内部的资源进行配置管理;对采用不同的安全策略的多个云平台的云资源进行配置管理;以及对跨越多个地区的私有云的云资源进行配置管理;以及
指令发送模块1020,将指令发送到预先设置的用于对云资源进行配置管理的编排管理系统。
此外,指令发送模块1020还包括指令再发送子模块,用于在发送所述指令后预定时间内未收到回应的情况下,重新发送所述指令。
从而,综上所述,通过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的云资源编排管理工具存在的不能跨越地域以及跨越不同安全级别的数据中心进行统一的编排管理、编排的可靠性不高难于适应有限的网络带宽和高延迟的网络质量以及编排处理能力不能适应弹性部署等问题。并且,在此基础上,还能够实现对云资源的编排过程进行分析和审计。
实施例3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所述的云资源管理设备1100,该设备1100与根据实施例1的第一个方面所述的方法相对应。参考图11所示,该设备1100包括:第一处理器1110;以及第一存储器1120,与所述第一处理器连接,用于为所述第一处理器提供处理以下处理步骤的指令:根据对云资源进行配置管理的指令,确定与云资源相关联的云平台以及由云平台执行的与该指令相关联的编排作业;生成与编排作业相关联的作业任务信息;以及将作业任务信息发送到预先设置的消息队列,其中消息队列能够为云平台访问。
可选地,云平台为多个云平台。其中生成作业任务信息的操作,包括生成与的多个云平台分别对应的多个作业任务信息;以及将作业任务信息发送到预先设置的消息队列的操作,包括:将多个作业任务信息发送到消息队列。
可选地,消息队列包括多个分别与不同的云平台对应的消息队列,其中将述多个作业任务信息发送到消息队列的操作包括:将多个作业任务信息分别发送到与多个云平台对应的消息队列。
可选地,生成作业任务信息的操作,还包括:根据指令,生成与编排作业相关的数据模型,其中数据模型包括与编排作业相关的参数信息;以及根据数据模型生成作业任务信息。
可选地,第一存储器1120还提供处理以下处理步骤的指令:将作业任务信息所包含的至少一部分信息持久化。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第二个方面的云资源管理设备1200,该设备1200与根据实施例1的第二个方面所述的方法相对应。参考图12所示,该设备1200包括:第二处理器1210;以及第二存储器1220,与所述第二处理器连接,用于为所述第二处理器提供处理以下处理步骤的指令:访问预先设置的远程的消息队列;从消息队列中获取作业任务信息,其中作业任务信息与对云资源进行的编排作业相关联;以及根据作业任务信息,对云资源进行相应的编排作业。
可选地,根据作业任务信息,对云资源进行相应的编排作业的操作,包括:根据作业任务信息,获取与编排作业相关的编排模板;根据作业任务信息,获取与编排作业相关的数据模型;利用数据模型中的参数信息填充编排模板;以及根据填充后的编排模板,执行编排作业。
可选地,第二存储器1220还提供处理以下处理步骤的指令:将执行编排作业过程中的日志信息持久化。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三个方面的云资源管理设备1300,其对应于实施例1第三个方面所述的方法。参考图13所示,该设备1300包括:第三处理器1310;以及第三存储器1320,与所述第三处理器连接,用于为所述第三处理器提供处理以下处理步骤的指令:根据输入的配置信息,生成对云资源进行配置管理的指令,其中配置信息用于指示对云资源进行以下的至少一项的配置管理:对所述云资源的操作系统内部的资源进行配置管理;对采用不同的安全策略的多个云平台的云资源进行配置管理;以及对跨越多个地区的私有云的云资源进行配置管理。
此外,可选地,将所述指令发送到预先设置的用于编排云资源的编排系统的操作,还包括:在发送所述指令后预定时间内未收到回应的情况下,重新发送所述指令。
从而,综上所述,通过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的云资源编排管理工具存在的不能跨越地域以及跨越不同安全级别的数据中心进行统一的编排管理、编排的可靠性不高难于适应有限的网络带宽和高延迟的网络质量以及编排处理能力不能适应弹性部署等问题。并且,在此基础上,还能够实现对云资源的编排过程进行分析和审计。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云资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对云资源进行配置管理的指令,确定与所述云资源相关联的云平台以及由所述云平台执行的与所述指令相关联的编排作业;
生成与所述编排作业相关联的作业任务信息;以及
将所述作业任务信息发送到预先设置的消息队列,其中所述消息队列能够为所述云平台访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云平台为多个云平台,其中
生成所述作业任务信息的操作,包括生成与所述多个云平台分别对应的多个作业任务信息;以及
将所述作业任务信息发送到预先设置的消息队列的操作,包括:将所述多个作业任务信息发送到所述消息队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息队列包括多个分别与不同的云平台对应的消息队列,其中将述多个作业任务信息发送到所述消息队列的操作包括:
将所述多个作业任务信息分别发送到与所述多个云平台对应的消息队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成所述作业任务信息的操作,还包括:
根据所述指令,生成与所述编排作业相关的数据模型,其中所述数据模型包括与所述编排作业相关的参数信息;以及
根据所述数据模型生成所述作业任务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作业任务信息所包含的至少一部分信息持久化。
6.一种云资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访问预先设置的远程的消息队列;
从所述消息队列中获取作业任务信息,其中所述作业任务信息与对云资源进行的编排作业相关联;以及
根据所述作业任务信息,对所述云资源进行相应的编排作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作业任务信息,对所述云资源进行相应的编排作业的操作,包括:
根据所述作业任务信息,获取与所述编排作业相关的编排模板;
根据所述作业任务信息,获取与所述编排作业相关的数据模型;
利用所述数据模型中的参数信息填充所述编排模板;以及
根据填充后的所述编排模板,执行所述编排作业。
8.一种云资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输入的配置信息,生成对云资源进行配置管理的指令,其中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对所述云资源进行以下的至少一项的配置管理:对所述云资源的操作系统内部的资源进行配置管理;对采用不同的安全策略的多个云平台的云资源进行配置管理;以及对跨越多个地区的私有云的云资源进行配置管理;以及
将所述指令发送到预先设置的用于对云资源进行配置管理的编排管理系统。
9.一种可读 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由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810955269.3A 2018-08-21 2018-08-21 云资源管理方法、处理器以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1204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55269.3A CN109120444B (zh) 2018-08-21 2018-08-21 云资源管理方法、处理器以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55269.3A CN109120444B (zh) 2018-08-21 2018-08-21 云资源管理方法、处理器以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20444A CN109120444A (zh) 2019-01-01
CN109120444B true CN109120444B (zh) 2021-06-29

Family

ID=64853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55269.3A Active CN109120444B (zh) 2018-08-21 2018-08-21 云资源管理方法、处理器以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204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49283A (zh) * 2019-05-22 2019-08-20 无锡华云数据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编排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10704851A (zh) * 2019-09-18 2020-01-17 上海联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公有云数据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13094167A (zh) * 2020-01-08 2021-07-09 顺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云计算资源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65225B (zh) * 2020-11-27 2022-08-12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数据发送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886093B (zh) * 2021-12-07 2022-04-29 北京微吼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多云架构的云资源管理系统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64736A (zh) * 2014-10-30 2017-02-22 环球互连及数据中心公司 用于基于云的服务交换的实时配置和管理的互连平台
CN107070705A (zh) * 2017-03-23 2017-08-18 无锡华云数据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云资源的编排方法
CN107291538A (zh) * 2017-06-14 2017-10-24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面向任务的拟态云构建方法及基于拟态云的任务调度方法、装置、系统
CN107493310A (zh) * 2016-06-13 2017-12-1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云资源处理方法及云管理平台
CN107580065A (zh) * 2017-09-15 2018-01-1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私有云接入方法及设备
CN108304236A (zh) * 2017-12-28 2018-07-20 天津麒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云平台下基于消息订阅的用户界面刷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64736A (zh) * 2014-10-30 2017-02-22 环球互连及数据中心公司 用于基于云的服务交换的实时配置和管理的互连平台
CN107493310A (zh) * 2016-06-13 2017-12-1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云资源处理方法及云管理平台
CN107070705A (zh) * 2017-03-23 2017-08-18 无锡华云数据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云资源的编排方法
CN107291538A (zh) * 2017-06-14 2017-10-24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面向任务的拟态云构建方法及基于拟态云的任务调度方法、装置、系统
CN107580065A (zh) * 2017-09-15 2018-01-1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私有云接入方法及设备
CN108304236A (zh) * 2017-12-28 2018-07-20 天津麒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云平台下基于消息订阅的用户界面刷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20444A (zh) 2019-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20444B (zh) 云资源管理方法、处理器以及存储介质
CN112119374B (zh) 使用替代服务器名称选择性地提供相互传输层安全
CN109845303B (zh) 网络切片的管理方法及管理单元
EP3455728B1 (en) Orchestrator for a virtual network platform as a service (vnpaas)
CN108141380B (zh) 基于网络的资源配置发现服务
EP3595244B1 (en) Network slice management method, unit and system
US10694389B2 (en) Network slice management method, management unit, and system
CN108370341B (zh) 资源配置方法、虚拟网络功能管理器和网元管理系统
RU2683630C2 (ru) Способ обновления дескриптора сетевой службы nsd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US20200162345A1 (en) Method, system and options for multi-operator service life cycle management
CN109246201B (zh) 云资源交付方法、处理器以及存储介质
US20170289060A1 (en) Model driven process for automated deployment of domain 2.0 virtualized services and applications on cloud infrastructure
CN105359459B (zh) 一种实现虚拟化网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742031B (zh) 节点状态信息获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KR20170024606A (ko) 소프트웨어 정의 네트워크 중의 서비스 편성 방법 및 장치, 저장 매체
CN111880902A (zh) 一种pod创建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8543680B2 (en) Migrating device management between object managers
CN102752215B (zh) 一种vdp请求报文的处理方法和边缘交换机
CN111130820A (zh) 集群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系统
CN109600769B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0196721B (zh) 一种互联网数据中心管理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08370329B (zh) 管理功能对象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0620754B (zh) Nf所需资源的部署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0753093A (zh) 云计算系统中设备的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07005468B (zh) 一种待上载的nsd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17

Address after: 201-h2-6, 2 / F, building 2, No. 6, Shangdi We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5

Patentee after: Lenovo (Beij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300143 No.301, door 4, Liyuan apartment, Jianguo Road, Hebei District, Tianjin

Patentee before: Lu Ming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