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17006A - 被动触控笔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被动触控笔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17006A
CN109117006A CN201810863838.1A CN201810863838A CN109117006A CN 109117006 A CN109117006 A CN 109117006A CN 201810863838 A CN201810863838 A CN 201810863838A CN 109117006 A CN109117006 A CN 1091170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pen
stylus
pen core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6383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天保
邬营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86383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17006A/zh
Publication of CN1091170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170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5Pens or styl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为了解决被动触控笔功能单一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被动触控笔及信号处理系统和方法,其中被动触控笔包括:笔身,具有容置腔;导电笔芯,装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导电笔芯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笔身电连接,所述导电笔芯适于被配置为具有不同导电性能的笔芯,以便于装配有不同导电性能的笔芯的被动触控笔操作触控屏时所影响的信号变化量不同;导电笔头,与所述导电笔芯的第二端电连接,并露出所述笔身之外,所述导电笔头与所述笔身之间绝缘。本发明的被动触控笔的操作性能好。

Description

被动触控笔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被动触控笔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本发明对于背景技术的描述属于与本发明相关的相关技术,仅仅是用于说明和便于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不应理解为申请人明确认为或推定申请人认为是本发明在首次提出申请的申请日的现有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迅猛发展,触摸屏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于是催生了各种各样应用于触摸屏的手写笔,当前应用较广泛的首推被动式手写笔(被动触控笔)和主动式手写笔(主动触控笔)。主动式手写笔可以实现差异化操作(如不同颜色的书写),但由于其特殊的架构需求,需要增加芯片及电路,所以主动式手写笔的价格要远远高于没有此功能的设备。被动式手写笔功能单一,无法实现差异化操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被动触控笔,主要目的是改善电容式被动触控笔的操作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
被动触控笔,包括:
笔身,具有容置腔;
导电笔芯,装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导电笔芯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笔身电连接,所述导电笔芯适于被配置为具有不同导电性能的笔芯;
导电笔头,与所述导电笔芯的第二端电连接,并露出所述笔身之外,所述导电笔头与所述笔身之间绝缘。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被动触控笔,包括:
笔身,具有容置腔;
导电笔芯,装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导电笔芯包括第一导电笔芯和第二导电笔芯,所述第一导电笔芯和第二导电笔芯的导电性能不同,所述第一导电笔芯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导电笔芯具有相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端与所述笔身电连接;
导电笔头,包括第一导电笔头和第二导电笔头,所述第一导电笔头与所述第一导电笔芯的第二端电连接,并露出所述笔身之外,所述第二导电笔头与所述第二导电笔芯的第四端电连接,并从另一端露出所述笔身之外,所述导电笔头与所述笔身之间绝缘。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被动触控笔,包括:
笔身,具有容置腔,所述笔身具有相互绝缘的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
导电笔芯,装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导电笔芯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导电笔芯具有沿轴向分布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导电部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导电部电连接;
导电笔头,与所述导电笔芯的第二端电连接,并露出所述笔身之外,所述导电笔头与所述笔身之间绝缘。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被动触控笔,包括:
笔身,具有容置腔,所述笔身具有导电部;
导电笔芯,装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导电笔芯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导电笔芯具有沿轴向分布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第一开关与所述导电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第二开关与所述导电部连接;
导电笔头,与所述导电笔芯的第二端电连接,并露出所述笔身之外,所述导电笔头与所述笔身之间绝缘。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触控信号接收区间至少划分为互无交集的第一信号区间和第二信号区间;
所述第一信号区间接收的触控信号的书写性能区别于第二信号区间接收的触控信号的书写性能;
根据接收的触控信号所对应的信号区间,匹配与所述触控信号相应的书写性能。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包括:
信号划分模块,将触控信号接收区间至少划分为互无交集的第一信号区间和第二信号区间;
书写性能设定模块,设定与所述第一信号区间和第二信号区间对应的书写性能,所述第一信号区间接收的触控信号的书写性能区别于第二信号区间接收的触控信号的书写性能;
书写性能匹配模块,根据接收的触控信号所对应的信号区间,匹配与所述触控信号相应的书写性能。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上述信息处理系统。
第八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九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的方法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被动触控笔通过笔头、笔芯和笔身依次导电连接形成电流传输线路,从而实现了不同导电性能的被动触控笔,而不同导电性能的触控笔操作时,影响的信号变化量不同,从而能够加以区分辨别,实现被动触控笔的差异化识别,亦及实现被动触控笔差异化操作。本发明实施例的被动触控笔相较于主动笔能够以较小的成本实现差异化操作。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被动触控笔第一实施例的结构透视图。
图2示出了图1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被动触控笔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被动触控笔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被动触控笔的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被动触控笔的第五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被动触控笔的第六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被动触控笔的第七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发明信息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图1示出了本发明被动触控笔第一实施例的结构透视图。图2示出了图1的结构拆分示意图。。参见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被动触控笔,该被动触控笔包括:
笔身10,具有容置腔14,笔身10至少持拿部位的材质为导电材料;
导电笔芯20,装配于容置腔14内,导电笔芯20包括相对的第一端21和第二端22,第一端21与笔身电连接,导电笔芯20适于被配置为具有不同导电性能的笔芯,以便于装配有不同导电性能的笔芯的被动触控笔操作触控屏时所影响的信号变化量不同;
导电笔头30,与导电笔芯20的第二端22电连接,并露出笔身10之外,导电笔头30与笔身10之间绝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被动触控笔通过笔头、笔芯和笔身依次导电连接形成电流传输线路,当用户持拿该被动触控笔进行触控操作时,手会接触笔身的导电部(导电材料形成的部分),从触控屏至人手之间按照导电笔头、导电笔芯和笔身的顺序传输电流,影响电容变化,从而实现了不同导电性能的被动触控笔,而不同导电性能的触控笔操作时,影响的信号变化量不同,从而能够加以区分辨别,实现被动触控笔的差异化识别,亦及实现被动触控笔差异化操作。本发明实施例的被动触控笔相较于主动笔能够以较小的成本实现差异化操作。主动笔的价格至少是被动笔的价格的5倍以上,并且由于主动笔具有电路,使用寿命远远不如被动笔的使用寿命。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的材质只要能够实现其功能即可,在下面的不同实施例(或优选)中将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被动触控笔可以通过配置具有不同导电性能的导电电芯来改变整个触控笔的导电性能,从而在触控操作时产生不同的信号变化量,实现差异化识别及差异化操作。如使用配置有不同导电性能的导电笔芯20的两个触控笔进行操作时,即可识别出两种笔的操作,从而可以对应两种书写性能(如不同颜色的笔迹、不同粗细的笔迹,或者一种为书写,另一种为擦除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导电笔头的具体构造以及所采用的材料不做限定,只要适于触控操作即可。下面给出导电笔头的也具体实施例用于进一步说明,并供参考、选择。本发明实施例中,导电笔头30包括导电固定柱31和导电笔头套32,导电固定柱31一端与导电笔芯20连接,导电笔头套32套设于导电固定柱31的另一端。本实施例中的导电笔头30包括两部分,其中导电笔头套32直接与触摸屏接触,可以采用较为柔软的导电材料,例如可以是导电橡胶、导电硅胶等。而导电固定柱31可以采用不易变形的导电材料,例如可以是铜、铝等金属材质。本实施例不但可以保护触摸屏,而且能够保证触控操作的舒适性,并且损耗部分一般仅为导电笔头套32,仅需极小的成本即可更换。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导电笔头30还包括导电弹性件33,导电弹性件33设于导电笔头套32和导电固定柱31之间,用于该导电笔头套32被挤压后复位该导电笔头套32。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导电笔头套32和导电固定柱31之间设置导电弹性件33,提高了导电笔头套32的复位性能,从而提高了触控操作的性能。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导电弹性件33的具体形状不做具体限定,如导电弹性件33可以为弹簧,也可以为弧形弹性件,弧形弹性件的具体形状可以是弓形,也可以是锅形。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导电弹性件33的材料也不做具体限定,如导电弹性件33可以是由铜等薄片金属制成。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笔身10的具体构造也不做具体限定。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笔身10进行说明,并供选择。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的笔身包括笔管11和笔头帽12,笔管11的材质为导电材料,笔头帽12与笔管11的一端连接,笔头帽12的材质为绝缘材料,笔头帽12具有通孔,通孔形成笔头容置腔,导电笔头30设于笔头容置腔内。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绝缘材料的笔头帽12,不但可以实现导电笔头30与笔身10的绝缘,而且可以实现导电笔芯20的装配及更换。笔头帽12的材质可以是塑料等任何适合的绝缘材料。当然,笔身10的构造不限于此,例如笔管11还可以是由两段或两段以上组装而成,或者如图1及图2中所示,在笔管11的另一端设有端盖13,端盖13与笔管可以是固定连接(作为另外一种替换形式,笔管11与端盖13为一体),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通过端盖13与笔管11的拆卸可以实现导电笔芯20的装配或更换。端盖13的材质也可以是任何导电材料,例如端盖13可以是铜、铝等金属材料,或其他非金属导电材料。导电笔芯20的第一端21可以通过与导电材料制成的端盖13相抵而实现与笔管11的导电连接。笔管11的材质可以是任何适宜的导电材料,例如铜、铝等,当然,笔管11采用铝制作,不但具有较优的导电性能,而且重量较轻,成本也较低。当然,除了本实施例中采用绝缘材料的笔头帽12实现导电笔头与笔身的绝缘之外,也可可以在导电笔头与笔身之间设置绝缘隔离件来实现,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导电笔芯20的材料同样不做限定,例如可以是铜、铝、炭等不同导电特性的材料,根据需要的参数制备不同电阻的导电笔芯20,从而得到不同导电性能的导电笔芯20。本发明实施例中装配不同导电性能笔芯的触控笔即可实现差异化识别,进而实现差异化操作。
图3示出了本发明被动触控笔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发明被动触控笔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参见图3和图4,一种被动触控笔,其包括:
笔身10,具有容置腔14,笔身10至少持拿部位的材质为导电材料;
导电笔芯20,装配于容置腔14内,导电笔芯20包括第一导电笔芯210和第二导电笔芯220,第一导电笔芯210和第二导电笔芯220的导电性能不同,第一导电笔芯21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211和第二端212,第二导电笔芯220具有相对的第三端221和第四端222,第一端211和第三端221与笔身10电连接;
导电笔头,包括第一导电笔头301和第二导电笔头302,第一导电笔头301与第一导电笔芯210的第二端212电连接,并露出笔身10之外,第二导电笔头220与第二导电笔芯220的第四端222电连接,并从另一端露出笔身10之外,导电笔头与笔身之间绝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被动触控笔与上述实施例的被动触控笔的主要区别是在一个笔身10上装配有两个导电笔头和两个导电性能不同的导电笔芯,使用该实施例的触控笔的两端分别进行操作时,影响的信号变化量不同,从而能够加以区分辨别,实现被动触控笔的差异化识别,亦及实现被动触控笔差异化操作。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被动触控笔即可实现两种不同的触控操作,使用更加方便,成本更低。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上述结合图1和图2第一实施例的相关部分中的被动触控笔的具体方案均可用于本实施例的被动触控笔中,因此,在下面的进一步描述中,未能述及的部分,可以参考上面的相关说明。
例如,本实施例中的导电笔头(第一导电笔头210和第二导电笔头220)的具体构造及材料可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即
导电笔头包括导电固定柱31和导电笔头套32,导电固定柱31一端与导电笔芯连接,导电笔头套32套设于导电固定柱31的另一端。本实施例中的导电笔头包括两部分,其中导电笔头套32直接与触摸屏接触,可以采用较为柔软的导电材料,例如可以是导电橡胶、导电硅胶等。而导电固定柱31可以采用不易变形的导电材料,例如可以是铜、铝等金属材质。本实施例不但可以保护触摸屏,而且能够保证触控操作的舒适性,并且损耗部分一般仅为导电笔头套32,仅需极小的成本即可更换。进一步,导电笔头还包括导电弹性件33,导电弹性件33设于导电笔头套32和导电固定柱31之间,用于该导电笔头套32被挤压后复位该导电笔头套32。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导电笔头套32和导电固定柱31之间设置导电弹性件33,提高了导电笔头套32的复位性能,从而提高了触控操作的性能。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导电弹性件33的具体形状不做具体限定,如导电弹性件33可以为弹簧,也可以为弧形弹性件,弧形弹性件的具体形状可以是弓形,也可以是锅形。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导电弹性件33的材料也不做具体限定,如导电弹性件33可以是由铜等薄片金属制成。
另外,参见图3和图4,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导电笔身的构造和材质也可采用上述实施例描述的导电笔身。例如,本实施例中导电笔身包括笔管11和笔头帽12,其中笔管11的材质为导电材料,笔头帽包括第一笔帽121和第二笔帽122,笔管11的一端连接第一笔帽121,另一端连接第二笔帽122,笔头帽的材质为绝缘材料,笔头帽具有通孔,通孔形成笔头容置腔,导电笔头设于笔头容置腔内。参见附图,第一导电笔头301设于第一笔帽121内,第二导电笔头302设于第二笔帽122内。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导电笔芯210和第二导电笔芯220的具体设置也不做具体限定。例如,参见图3,容置腔14内设置有导电体40,导电体40连接导电笔芯和笔身,实现了导电笔芯与笔身的电连接,导电体40的一侧形成第一导电笔芯121,另一侧形成第二导电笔芯122。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导电笔芯121和第二导电笔芯122为一体结构,通过导电体40将其分为两部分(第一导电笔芯121和第二导电笔芯122),例如导电体40位于一体导电笔芯的三分之二处(或四分之三处等等)。在材质相同,粗细相同的情况下,长度不同的笔芯的电阻不同,导电性能不同。第一导电体40例如可以为环形,导电笔芯可以从导电体40中间穿过。
参见图4,容置腔14在轴向上可以由分隔件50分隔成两部分,一侧装配第一导电笔芯121,另一侧装配第二导线笔芯122。至于第一导电笔芯121和第二导线笔芯122与笔身的电连接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例如,分隔件50的材质为导电材料。另外,分隔件50可以与笔身为一体结构,也可以为可拆分结构。
图5示出了本发明被动触控笔的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图6示出了本发明被动触控笔的第五实施例的示意图。参见图5和图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被动触控笔,本实施例的被动触控笔包括:
笔身10,具有容置腔14,笔身10具有相互绝缘的第一导电部111和第二导电部112;
导电笔芯20,装配于容置腔14内,导电笔芯20包括相对的第一端21和第二端22,导电笔芯20具有沿轴向分布的第一连接部231和第二连接部232,第一连接部231与第一导电部111电连接,第二连接部232与第二导电部112电连接;
导电笔头30,与导电笔芯20的第二端22电连接,并露出笔身10之外,导电笔头30与笔身之间绝缘。
使用本实施例的被动触控笔进行触控操作时,使用者的手接触不同的导电部(第一导电部111或第二导电部112)时,由于通过导电笔芯的长度不同,因此,电阻产生了变化,即导电性能不同,因此影响的信号变化量不同,从而能够加以区分辨别,实现被动触控笔的差异化识别,亦及实现被动触控笔差异化操作。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被动触控笔即可实现两种不同的触控操作,使用更加方便,成本更低。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上述结合图1和图2第一实施例的相关部分中的被动触控笔的具体方案均可用于本实施例的被动触控笔中,因此,在下面的进一步描述中,未能述及的部分,可以参考上面的相关说明。
例如,本实施例中的导电笔头的具体构造及材料可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即
导电笔头30包括导电固定柱31和导电笔头套32,导电固定柱31一端与导电笔芯连接,导电笔头套32套设于导电固定柱31的另一端。本实施例中的导电笔头包括两部分,其中导电笔头套32直接与触摸屏接触,可以采用较为柔软的导电材料,例如可以是导电橡胶、导电硅胶等。而导电固定柱31可以采用不易变形的导电材料,例如可以是铜、铝等金属材质。本实施例不但可以保护触摸屏,而且能够保证触控操作的舒适性,并且损耗部分一般仅为导电笔头套32,仅需极小的成本即可更换。进一步,导电笔头还包括导电弹性件33,导电弹性件33设于导电笔头套32和导电固定柱31之间,用于该导电笔头套32被挤压后复位该导电笔头套32。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导电笔头套32和导电固定柱31之间设置导电弹性件33,提高了导电笔头套32的复位性能,从而提高了触控操作的性能。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导电弹性件33的具体形状不做具体限定,如导电弹性件33可以为弹簧,也可以为弧形弹性件,弧形弹性件的具体形状可以是弓形,也可以是锅形。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导电弹性件33的材料也不做具体限定,如导电弹性件33可以是由铜等薄片金属制成。
例如导电笔头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导电笔身的构造和材质也可采用上述实施例描述的导电笔身。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导电部111和第二导电部112可以是通过笔身多段连接的构造来实现,例如,绝缘段114将两段导电段连接,绝缘段114两侧的导电段分别形成第一导电部111和第二导电部112。导电笔芯20的第二连接部232可以是导电笔芯20的第一端21,通过第一端21与笔身的端部(可以设有导电材质的端盖13)相抵实现电连接。第一连接部231与第一导电部111的电连接也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例如,可以通过设置第一导电环60,实现第一连接部231与第一导电部111的电连接,导电笔芯从第一导电环60的中间穿过。其他的电连接方式再次不再一一赘述。
参见图6,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本实施例中,笔身10还具有与第一导电部11和第二导电部112相互绝缘的第三导电部113;导电笔芯还具有第三连接部233,第三连接部233与第一连接部231和第二连接部232沿导电笔芯20的轴向分布,第三连接部233与第三导电部113电连接。使用本实施例的被动触控笔进行操作时,使用者的手接触不同的导电部(第一导电部111或第二导电部112或第三导电部113)时,由于通过导电笔芯的长度不同,因此,电阻产生了变化,即导电性能不同,因此影响的信号变化量不同,从而能够加以区分辨别,实现被动触控笔的差异化识别,亦及实现被动触控笔差异化操作。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被动触控笔即可实现三种不同的触控操作,使用更加方便,成本更低。至于第三连接部233与第三导电部113电连接也可采用多种方式,例如设置第二导电环70实现第三连接部233与第三导电部113电连接,其他的连接方式,再次不再一一赘述。
图7示出了本发明被动触控笔的第六实施例的示意图。图8示出了本发明被动触控笔的第七实施例的示意图。参见图7和图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被动触控笔,本实施例的被动触控笔包括:
笔身10,具有容置腔14,笔身10具有导电部;
导电笔芯20,装配于容置腔14内,导电笔芯20包括相对的第一端21和第二端22,导电笔芯20具有沿轴向分布的第一连接部231和第二连接部232,第一连接部231通过第一开关241与导电部连接,第二连接部232通过第二开关242与导电部连接;
导电笔头30,与导电笔芯20的第二端22电连接,并露出笔身10之外,导电笔头30与笔身10之间绝缘。
使用本实施例的被动触控笔进行触控操作时,通过开关(第一开关241或第二开关242)实现导电笔芯不同部位与笔身电连接,由于通过导电笔芯的长度不同,因此,电阻产生了变化,即导电性能不同,因此影响的信号变化量不同,从而能够加以区分辨别,实现被动触控笔的差异化识别,亦及实现被动触控笔差异化操作。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被动触控笔即可实现两种不同的触控操作,使用更加方便,成本更低。本实施例对笔身的要求较低,不必区分多个导电部。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上述结合图1和图2第一实施例的相关部分中的被动触控笔的具体方案均可用于本实施例的被动触控笔中,因此,在下面的进一步描述中,未能述及的部分,可以参考上面的相关说明。
例如,本实施例中的导电笔头的具体构造及材料可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即
导电笔头30包括导电固定柱31和导电笔头套32,导电固定柱31一端与导电笔芯连接,导电笔头套32套设于导电固定柱31的另一端。本实施例中的导电笔头包括两部分,其中导电笔头套32直接与触摸屏接触,可以采用较为柔软的导电材料,例如可以是导电橡胶、导电硅胶等。而导电固定柱31可以采用不易变形的导电材料,例如可以是铜、铝等金属材质。本实施例不但可以保护触摸屏,而且能够保证触控操作的舒适性,并且损耗部分一般仅为导电笔头套32,仅需极小的成本即可更换。进一步,导电笔头还包括导电弹性件33,导电弹性件33设于导电笔头套32和导电固定柱31之间,用于该导电笔头套32被挤压后复位该导电笔头套32。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导电笔头套32和导电固定柱31之间设置导电弹性件33,提高了导电笔头套32的复位性能,从而提高了触控操作的性能。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导电弹性件33的具体形状不做具体限定,如导电弹性件33可以为弹簧,也可以为弧形弹性件,弧形弹性件的具体形状可以是弓形,也可以是锅形。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导电弹性件33的材料也不做具体限定,如导电弹性件33可以是由铜等薄片金属制成。
本实施例中的开关(第一开关241或第二开关242)可以采用任何构造或形式的开关,只要能够实现导电笔芯20与笔身10之间导通或断开即可。例如可以是按压式开关。
例如导电笔头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导电笔身的构造和材质也可采用上述实施例描述的导电笔身。同样可以设置绝缘材料的笔头帽12实现导电笔头与笔身之间的绝缘,笔管11可以部分或全部为导电材料形成导电部。也同样可以设置端盖13。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参见图8,本实施例中导电笔芯20还具有第三连接部233,第三连接部233通过第三开关243与导电部连接。本实施例的被动触控笔可以区别三种触控,基本满足一般触控需求。
当然,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提供更多差异识别的被动触控笔。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触控信号接收区间至少划分为互无交集的第一信号区间和第二信号区间;
第一信号区间接收的触控信号的书写性能区别于第二信号区间接收的触控信号的书写性能;
根据接收的触控信号所对应的信号区间,匹配与触控信号相应的书写性能。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无需改变触控屏的构造,即可实现对被动触控笔的差异化识别,进而实现被动笔的差异化操作。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触控信号接收区间还划分有与第一信号区间和第二信号区间互无交集的第三信号区间;第三信号区间接收的触控信号的书写性能区别于第一信号区间和第二信号区间接收的触控信号的书写性能;接收的触控信号位于第三信号区间时,触控信号匹配与所述第三信号区间对应的书写性能。本实施例增加了一个信号识别区间,可以实现三种差异化识别及操作。当然,根据上述的实施例可知,在可能的情况下,可以将触控信号接收区间划分为更多的信号识别区,以便于实现更多的差异化操作。
图9示出了本发明信息处理系统的示意图。参见图9,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系统,该信息处理系统包括:
信号划分模块,将触控信号接收区间至少划分为互无交集的第一信号区间和第二信号区间;
书写性能设定模块,设定与所述第一信号区间和第二信号区间对应的书写性能,所述第一信号区间接收的触控信号的书写性能区别于第二信号区间接收的触控信号的书写性能;
书写性能匹配模块,根据接收的触控信号所对应的信号区间,匹配与所述触控信号相应的书写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实现了对被动触控笔的差异化识别,进而实现被动笔的差异化操作。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中,信号划分模块还将所述触控信号接收区间划分出与第一信号区间和第二信号区间互无交集的第三信号区间;书写性能设定模块设定与第三信号区间对应的书写性能,第三信号区间接收的触控信号的书写性能区别于第一信号区间和第二信号区间接收的触控信号的书写性能;接收的触控信号位于第三信号区间时,书写性能匹配模块匹配所述触控信号与第三信号区间对应的书写性能。
本实施例增加了一个信号识别区间,可以实现三种差异化识别及操作。当然,根据上述的实施例可知,在可能的情况下,可以将触控信号接收区间划分为更多的信号识别区,以便于实现更多的差异化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本实施例的终端可以是任何触控电子设备。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借助软件和/或硬件来实现。本说明书中的“单元”或“模块”是指能够独立完成或与其他部件配合完成特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其中硬件例如可以是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等。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方法的步骤。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任何类型的盘,包括软盘、光盘、DVD、CD-ROM、微型驱动器以及磁光盘、ROM、RAM、EPROM、EEPROM、DRAM、VRAM、闪速存储器设备、磁卡或光卡、纳米系统(包括分子存储器IC),或适合于存储指令和/或数据的任何类型的媒介或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方法的步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器为计算机系统的控制中心,可以是实体机的处理器,也可以是虚拟机的处理器。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顺序;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5)

1.被动触控笔,其特征在于,包括:
笔身,具有容置腔;
导电笔芯,装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导电笔芯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笔身电连接,所述导电笔芯适于被配置为具有不同导电性能的笔芯;
导电笔头,与所述导电笔芯的第二端电连接,并露出所述笔身之外,所述导电笔头与所述笔身之间绝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动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笔头包括:
导电固定柱,一端与所述导电笔芯连接;
导电笔头套,其套设于所述导电固定柱的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动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笔头还包括导电弹性件,所述导电弹性件设于所述导电笔头套和所述导电固定柱之间,用于该导电笔头套被挤压后复位该导电笔头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动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笔身包括:
笔管,所述笔管的材质为导电材料;
笔头帽,所述笔头帽与所述笔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笔头帽的材质为绝缘材料,所述笔头帽具有通孔,所述通孔形成笔头容置腔,所述导电笔头设于所述笔头容置腔内。
5.被动触控笔,其特征在于,包括:
笔身,具有容置腔;
导电笔芯,装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导电笔芯包括第一导电笔芯和第二导电笔芯,所述第一导电笔芯和第二导电笔芯的导电性能不同,所述第一导电笔芯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导电笔芯具有相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端与所述笔身电连接;
导电笔头,包括第一导电笔头和第二导电笔头,所述第一导电笔头与所述第一导电笔芯的第二端电连接,并露出所述笔身之外,所述第二导电笔头与所述第二导电笔芯的第四端电连接,并从所述笔身的另一端露出所述笔身之外,所述导电笔头与所述笔身之间绝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被动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笔头包括:
导电固定柱,一端与所述导电笔芯连接;
导电笔头套,其套设于所述导电固定柱的另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被动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笔头还包括导电弹性件,所述导电弹性件设于所述导电笔头套和所述导电固定柱之间,用于该导电笔头套被挤压后复位该导电笔头套。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被动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笔身包括:
笔管,所述笔管的材质为导电材料;
笔头帽,包括第一笔帽和第二笔帽,所述笔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笔帽,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笔帽,所述笔头帽的材质为绝缘材料,所述笔头帽具有通孔,所述通孔形成笔头容置腔,所述导电笔头设于所述笔头容置腔内。
9.被动触控笔,其特征在于,包括:
笔身,具有容置腔,所述笔身具有相互绝缘的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
导电笔芯,装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导电笔芯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导电笔芯具有沿轴向分布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导电部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导电部电连接;
导电笔头,与所述导电笔芯的第二端电连接,并露出所述笔身之外,所述导电笔头与所述笔身之间绝缘。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被动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笔头包括:
导电固定柱,一端与所述导电笔芯连接;
导电笔头套,其套设于所述导电固定柱的另一端。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被动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笔头还包括导电弹性件,所述导电弹性件设于所述导电笔头套和所述导电固定柱之间,用于该导电笔头套被挤压后复位该导电笔头套。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被动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笔身包括:
笔管,所述笔管上具有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
笔头帽,所述笔头帽与所述笔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笔头帽的材质为绝缘材料,所述笔头帽具有通孔,所述通孔形成笔头容置腔,所述导电笔头设于所述笔头容置腔内。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被动触控笔,其特征在于,
所述笔身还具有与所述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相互绝缘的第三导电部;
所述导电笔芯还具有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沿所述导电笔芯的轴向分布,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三导电部电连接。
14.被动触控笔,其特征在于,包括:
笔身,具有容置腔,所述笔身具有导电部;
导电笔芯,装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导电笔芯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导电笔芯具有沿轴向分布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第一开关与所述导电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第二开关与所述导电部连接;
导电笔头,与所述导电笔芯的第二端电连接,并露出所述笔身之外,所述导电笔头与所述笔身之间绝缘。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被动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笔头包括:
导电固定柱,一端与所述导电笔芯连接;
导电笔头套,其套设于所述导电固定柱的另一端。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被动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笔头还包括导电弹性件,所述导电弹性件设于所述导电笔头套和所述导电固定柱之间,用于该导电笔头套被挤压后复位该导电笔头套。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被动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笔身包括:
笔管,所述笔管的材质为导电材料;
笔头帽,所述笔头帽与所述笔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笔头帽的材质为绝缘材料,所述笔头帽具有通孔,所述通孔形成笔头容置腔,所述导电笔头设于所述笔头容置腔内。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被动触控笔,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笔芯还具有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通过第三开关与所述导电部连接。
19.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触控信号接收区间至少划分为互无交集的第一信号区间和第二信号区间;
所述第一信号区间接收的触控信号的书写性能区别于第二信号区间接收的触控信号的书写性能;
根据接收的触控信号所对应的信号区间,匹配与所述触控信号相应的书写性能。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
所述触控信号接收区间还划分有与所述第一信号区间和第二信号区间互无交集的第三信号区间;
所述第三信号区间接收的触控信号的书写性能区别于所述第一信号区间和第二信号区间接收的触控信号的书写性能;
接收的触控信号位于所述第三信号区间时,所述触控信号匹配与所述第三信号区间对应的书写性能。
21.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包括:
信号划分模块,将触控信号接收区间至少划分为互无交集的第一信号区间和第二信号区间;
书写性能设定模块,设定与所述第一信号区间和第二信号区间对应的书写性能,所述第一信号区间接收的触控信号的书写性能区别于第二信号区间接收的触控信号的书写性能;
书写性能匹配模块,根据接收的触控信号所对应的信号区间,匹配与所述触控信号相应的书写性能。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
所述信号划分模块还将所述触控信号接收区间划分出与所述第一信号区间和第二信号区间互无交集的第三信号区间;
所述书写性能设定模块设定与所述第三信号区间对应的书写性能,所述第三信号区间接收的触控信号的书写性能区别于所述第一信号区间和第二信号区间接收的触控信号的书写性能;
接收的触控信号位于所述第三信号区间时,所述书写性能匹配模块匹配所述触控信号与所述第三信号区间对应的书写性能。
23.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上述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
2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25.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1810863838.1A 2018-08-01 2018-08-01 被动触控笔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091170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63838.1A CN109117006A (zh) 2018-08-01 2018-08-01 被动触控笔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63838.1A CN109117006A (zh) 2018-08-01 2018-08-01 被动触控笔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17006A true CN109117006A (zh) 2019-01-01

Family

ID=648638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63838.1A Pending CN109117006A (zh) 2018-08-01 2018-08-01 被动触控笔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17006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76832A (zh) * 2021-04-23 2021-07-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主动式触控笔、触控系统及交互方法
WO2021174799A1 (zh) * 2020-03-04 2021-09-10 深圳市鸿合创新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笔头结构及被动式电容笔
CN115904112A (zh) * 2021-09-29 2023-04-04 广州众远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交互装置及其触控反馈方法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2281A (zh) * 2006-11-20 2007-05-16 杭州惠道科技有限公司 各种电子设备通用的无线无源手写笔
CN102736745A (zh) * 2011-04-13 2012-10-17 义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控笔
CN202548782U (zh) * 2012-03-22 2012-11-21 泰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良的触控笔结构
JP2013222375A (ja) * 2012-04-18 2013-10-28 Mitsubishi Pencil Co Ltd 情報入力用ペン
KR20140096723A (ko) * 2013-01-29 2014-08-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스타일러스 펜
CN203799342U (zh) * 2014-04-03 2014-08-27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被动式触控笔
JP2015032285A (ja) * 2013-08-07 2015-02-16 三菱鉛筆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に用いられるスタイラスペン
JP2016021134A (ja) * 2014-07-14 2016-02-04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タッチペン及びそのペン先
JP2018049414A (ja) * 2016-09-21 2018-03-29 三洋テクノソリューションズ鳥取株式会社 情報端末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TWI629634B (zh) * 2017-08-17 2018-07-11 義隆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於觸控顯示裝置上進行觸控感測的方法及該觸控顯示裝置
CN208506706U (zh) * 2018-08-01 2019-02-15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被动触控笔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2281A (zh) * 2006-11-20 2007-05-16 杭州惠道科技有限公司 各种电子设备通用的无线无源手写笔
CN102736745A (zh) * 2011-04-13 2012-10-17 义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控笔
CN202548782U (zh) * 2012-03-22 2012-11-21 泰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良的触控笔结构
JP2013222375A (ja) * 2012-04-18 2013-10-28 Mitsubishi Pencil Co Ltd 情報入力用ペン
KR20140096723A (ko) * 2013-01-29 2014-08-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스타일러스 펜
JP2015032285A (ja) * 2013-08-07 2015-02-16 三菱鉛筆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に用いられるスタイラスペン
CN203799342U (zh) * 2014-04-03 2014-08-27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被动式触控笔
JP2016021134A (ja) * 2014-07-14 2016-02-04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タッチペン及びそのペン先
JP2018049414A (ja) * 2016-09-21 2018-03-29 三洋テクノソリューションズ鳥取株式会社 情報端末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TWI629634B (zh) * 2017-08-17 2018-07-11 義隆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於觸控顯示裝置上進行觸控感測的方法及該觸控顯示裝置
CN208506706U (zh) * 2018-08-01 2019-02-15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被动触控笔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74799A1 (zh) * 2020-03-04 2021-09-10 深圳市鸿合创新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笔头结构及被动式电容笔
US11775085B2 (en) 2020-03-04 2023-10-03 SHENZHEN Hite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Stylus tip structure, and passive capacitive stylus
CN113176832A (zh) * 2021-04-23 2021-07-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主动式触控笔、触控系统及交互方法
CN115904112A (zh) * 2021-09-29 2023-04-04 广州众远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交互装置及其触控反馈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17006A (zh) 被动触控笔及其控制方法
JP7417659B2 (ja) 電子ペン
CN101208712B (zh) 电子信号笔
US20150038078A1 (en) Method and terminal for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terminals
CN104571635A (zh) 电磁书写单元及电磁式手写笔
CN107368203B (zh) 触控笔装置
CN108563049A (zh) 一种可实现局部擦除的书写膜及应用
CN205790337U (zh) 一种天线结构及移动终端
CN206312164U (zh) 指纹模组以及移动终端
CN104461128B (zh) 触控面板
CN208506706U (zh) 被动触控笔
EP4252564A1 (en) Battery rod for electronic atomization and electronic atomization device
CN111433041B (zh) 手写笔、笔芯、手写笔组件及书写颜色同步方法
US8411065B2 (en) Touchpad with a double-layer printed circuit board structure
CN204440357U (zh) 具指纹辨识的触控装置
CN206961141U (zh) 指纹识别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402278A (zh) 电子笔
JP2012059244A (ja) 静電容量式タッチスクリーン
CN102566799A (zh) 电磁笔
CN208596359U (zh) 手写笔及手写装置
CN203950280U (zh) 具有电容感应装置的主动式触控笔
CN214751815U (zh) 一种电容白板书写笔
CN105449450A (zh) 具有按键结构的卡托及电子设备
CN205961558U (zh) 贴片导电件及移动终端
CN106100758A (zh) 一种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