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13927B - 提高风电变桨系统可靠性的非一致性伺服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提高风电变桨系统可靠性的非一致性伺服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13927B
CN109113927B CN201811088377.1A CN201811088377A CN109113927B CN 109113927 B CN109113927 B CN 109113927B CN 201811088377 A CN201811088377 A CN 201811088377A CN 109113927 B CN109113927 B CN 1091139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tch
control system
unit
wind power
pitch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8837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13927A (zh
Inventor
阎学科
王帅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icc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icc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icc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icc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8837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1392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1139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139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139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139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7/00Controlling wind mo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80/00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3D1/00 - F03D17/00
    • F03D80/30Lightning prote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80/00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3D1/00 - F03D17/00
    • F03D80/40Ice detection; De-ic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B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WIND, 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TO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COVERED BY SUBCLASSES F03B, F03D AND F03G
    • F05B2270/00Control
    • F05B2270/30Control parameters, e.g. input parameters
    • F05B2270/328Blade pitch angl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风电变桨系统可靠性的非一致性伺服控制系统,包括有与多个桨叶一一对应的多个轴变桨控制系统,所述多个轴变桨控制系统的配置存在非一致性。上述提高风电变桨系统可靠性的非一致性伺服控制系统,其多个轴变桨控制系统的配置存在非一致性,比一致性配置的变桨系统拥有更强、更可靠的抗破坏能力,当变桨系统受到雷电袭击或强电磁干扰或瞬时间强风力负载,SVG失效,孤岛效应,叶片结冰等破坏性情况发生时,不易出现所有轴变桨控制系统因为相同原因同时失效,从而提高了风电变桨系统的可靠性和耐久性,能降低整个风电变桨系统的风险。

Description

提高风电变桨系统可靠性的非一致性伺服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风电变桨系统可靠性的非一致性伺服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风电新能源技术的发展,风电变桨系统的可靠性越来越显得重要。目前,风电变桨控制系统的方法是每个轴采用一致性配置的控制系统架构。由于控制系统的这种一致性配置,使得变桨系统在雷电袭击或强电磁干扰或瞬时间强风力负载、SVG失效、孤岛效应、叶片结冰等破坏性情况下引起过压、过流、过温等问题,容易造成所有轴的变桨伺服控制系统由于相同原因而同时失效的最恶劣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提高风电变桨系统可靠性的非一致性伺服控制系统,该非一致性伺服控制系统能够提高风电变桨系统的可靠性和耐久性,从而降低整个风电变桨系统的风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提高风电变桨系统可靠性的非一致性伺服控制系统,包括有与多个桨叶一一对应的多个轴变桨控制系统,每个轴变桨控制系统包括有电源、防雷单元、EMC单元、驱动器、电机、后备电源和能量回收单元,所述多个轴变桨控制系统的配置存在非一致性。
进一步地,对应设置于所述多个轴变桨控制系统中的多个电源的配置存在非一致性。
进一步地,对应设置于所述多个轴变桨控制系统中的多个防雷单元的配置存在非一致性。
进一步地,对应设置于所述多个轴变桨控制系统中的多个EMC单元的配置存在非一致性。
进一步地,对应设置于所述多个轴变桨控制系统中的多个驱动器的配置存在非一致性。
进一步地,对应设置于所述多个轴变桨控制系统中的多个后备电源的配置存在非一致性。
进一步地,对应设置于所述多个轴变桨控制系统中的多个能量回收单元的配置存在非一致性。
进一步地,对应设置于所述多个轴变桨控制系统中的多个电机的配置存在非一致性。
进一步地,所述轴变桨控制系统中的驱动器包括依次连接的整流单元、母线电容和逆变单元,对应设置于所述多个轴变桨控制系统中的多个整流单元、多个母线电容或多个逆变单元的配置存在非一致性。
进一步地,所述轴变桨控制系统中的驱动器包括依次连接的整流单元、母线电容和逆变单元,对应设置于所述多个轴变桨控制系统中的多个整流单元、多个母线电容和多个逆变单元的配置存在非一致性。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上述提高风电变桨系统可靠性的非一致性伺服控制系统,其多个轴变桨控制系统的配置存在非一致性,比一致性配置的变桨系统拥有更强、更可靠的抗破坏能力,当变桨系统受到雷电袭击或强电磁干扰或瞬时间强风力负载,SVG失效,孤岛效应,叶片结冰等破坏性情况发生时,不易出现所有轴变桨控制系统因为相同原因同时失效,从而提高了风电变桨系统的可靠性和耐久性,能降低整个风电变桨系统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提高风电变桨系统可靠性的非一致性伺服控制系统的系统框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一轴变桨控制系统中的驱动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轴变桨控制系统中的驱动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三轴变桨控制系统中的驱动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1-4所示,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提高风电变桨系统可靠性的非一致性伺服控制系统1包括有与3个桨叶一一对应的第一轴变桨控制系统10、第二轴变桨控制系统20和第三轴变桨控制系统30。所述第一轴变桨控制系统10、第二轴变桨控制系统20和第三轴变桨控制系统30的配置存在非一致性。在所述第一轴变桨控制系统10中,电源100经过防雷单元110、EMC单元120、驱动器130到达被控制对象电机140,其中驱动器130与后备电源150连接,可以给后备电源150充电,而后备电源150也可以作为后备电源而给驱动器130供电;驱动器130与能量回收单元160连接,驱动器130能将多余的能量输送给能量回收单元160。在第二轴变桨控制系统20中,电源200经过防雷单元210、EMC单元220、驱动器230到达被控制对象电机240,其中驱动器230与后备电源250连接,可以给后备电源250充电,而后备电源250也可以作为后备电源而给驱动器230供电;驱动器230与能量回收单元260连接,驱动器230能将多余的能量输送给能量回收单元260。在第三轴变桨控制系统30中,电源300经过防雷单元310、EMC单元320、驱动器330到达被控制对象电机340,其中驱动器330与后备电源350连接,可以给后备电源350充电,而后备电源350也可以作为后备电源而给驱动器330供电;驱动器330与能量回收单元360连接,驱动器330能将多余的能量输送给能量回收单元360。其中,在所述驱动器130中,所述整流单元131连接母线电容132;同时,所述母线电容132还连接到逆变单元133。在所述驱动器230中,所述整流单元231连接母线电容232;同时,所述母线电容232还连接到逆变单元233。在所述驱动器330中,所述整流单元331连接母线电容332;同时,所述母线电容332还连接到逆变单元333。
所述第一轴变桨控制系统10、第二轴变桨控制系统20和第三轴变桨控制系统30的配置存在非一致性。具体地,在所述第一轴变桨控制系统10,电源100、防雷单元110、EMC单元120、驱动器130、电机140、后备电源150、能量回收单元160、驱动器130中整流单元131、驱动器130中母线电容132和逆变单元133中的一个或多个单元与所述第二轴变桨控制系统20或第三轴变桨控制系统30中对应单元的配置存在非一致性(不同);或者,在所述第二轴变桨控制系统20,电源200、防雷单元210、EMC单元220、驱动器230、电机240、后备电源250、能量回收单元260、驱动器230中整流单元231、驱动器230中母线电容232和逆变单元233中的一个或多个单元与所述第一轴变桨控制系统20或第三轴变桨控制系统30中对应单元的配置存在非一致性(不同);或者,在所述第三轴变桨控制系统30,电源300、防雷单元310、EMC单元320、驱动器330、电机340、后备电源350、能量回收单元360、驱动器330中整流单元331、驱动器330中母线电容332和逆变单元333中的一个或多个单元与所述第二轴变桨控制系统20或第一轴变桨控制系统10中对应单元的配置存在非一致性(不同)。
本发明实施例的提高风电变桨系统可靠性的非一致性伺服控制系统1,所述第一轴变桨控制系统10、第二轴变桨控制系统20和第三轴变桨控制系统30的配置存在非一致性,比一致性配置的变桨系统拥有更强、更可靠的抗破坏能力,当变桨系统受到雷电袭击或强电磁干扰或瞬时间强风力负载,SVG失效,孤岛效应,叶片结冰等破坏性情况发生时,不易出现所有轴变桨控制系统因为相同原因同时失效,从而提高了风电变桨系统的可靠性和耐久性,能降低整个风电变桨系统的风险。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电源100、电源200和电源300存在非一致性,即所述电源100、电源200和电源300采用不同电压等级的电源。例如,电源100和电源200采用400V电源电压,电源300采用690V电源电压;或者,电源100和电源300采用400V电源电压,电源200采用690V电源电压;或者,电源200和电源300采用400V电源电压,电源100采用690V电源电压;或者,电源100采用400V电源电压,电源200和电源300采用690V电源电压;或者,电源200采用400V电源电压,电源100和电源300采用690V电源电压;或者,电源300采用400V电源电压,电源100和电源200采用690V电源电压。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电源100、电源200和电源300也可采用除400V和690V电源电压之外的其他电源电压,例如575V电源电压,都为该技术实施方案。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防雷单元110、防雷单元210和防雷单元310存在非一致性,即所述防雷单元110、防雷单元210和防雷单元310采用不同电压等级或不同同流容量的防雷器。例如,防雷单元110和防雷单元210采用400V/40kA防雷器,防雷单元310采用400V/50kA防雷器;或者,防雷单元110和防雷单元310采用400V/40kA防雷器,防雷单元210采用400V/50kA防雷器;或者,防雷单元210和防雷单元310采用400V/40kA防雷器,防雷单元110采用400V/50kA防雷器;或者,防雷单元110采用400V/40kA防雷器,防雷单元210和防雷单元310采用400V/50kA防雷器;或者,防雷单元210采用400V/40kA防雷器,防雷单元110和防雷单元310采用400V/50kA防雷器;或者,防雷单元310采用400V/40kA防雷器,防雷单元110和防雷单元210采用400V/50kA防雷器。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防雷单元110、防雷单元210和防雷单元310可采用除400V/40kA防雷器和400V/50kA防雷器之外的防雷器,例如575V/40kA或者575V/50kA或者690V/40kA或者690V/50kA的防雷器,都为该技术实施方案。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EMC单元120、EMC单元220和EMC单元320存在非一致性,即所述EMC单元120、EMC单元220和EMC单元320采用不同电压等级或不同电流等级的EMC滤波器。例如,EMC单元120和EMC单元220采用400V/50AEMC滤波器,EMC单元320采用400V/100A EMC滤波器;或者,EMC单元120和EMC单元320采用400V/50AEMC滤波器,EMC单元220采用400V/100AEMC滤波器;或者,EMC单元220和EMC单元320采用400V/50A EMC滤波器,EMC单元120采用400V/100A EMC滤波器;或者,EMC单元120采用400V/50AEMC滤波器,EMC单元220和EMC单元320采用400V/100A EMC滤波器;或者,EMC单元220采用400V/50A EMC滤波器,EMC单元120和EMC单元320采用400V/100AEMC滤波器;或者,EMC单元320采用400V/50A EMC滤波器,EMC单元120和EMC单元220采用400V/100A EMC滤波器。需要说明的是,所述EMC单元120、EMC单元220和EMC单元320可采用除400V/50AEMC滤波器和400V/100AEMC滤波器之外的EMC滤波器,例如500V/50AEMC滤波器,都为该技术实施方案。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驱动器130、驱动器230和驱动器330存在非一致性。例如,所述驱动器130、驱动器230和驱动器330属于不少于两家公司品牌的产品;或者,驱动器130、驱动器230和驱动器330的电气参数存在非一致性;所述电气参数存在非一致性包括但不限于电压或电流或温度存在非一致性,都为该技术实施方案。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后备电源150、后备电源250和后备电源350存在非一致性。例如,后备电源150、后备电源250和后备电源350采用不少于两家公司品牌的电池;或者,后备电源150、后备电源250和后备电源350采用不少于两家公司品牌的超级电容;或者,后备电源150和后备电源250采用超级电容,后备电源350采用电池;或者,后备电源150和后备电源350采用超级电容,后备电源250采用电池;或者,后备电源250和后备电源350采用超级电容,后备电源150采用电池;或者,后备电源150采用超级电容,后备电源250和后备电源350采用电池;或者,后备电源250采用超级电容,后备电源150和后备电源350采用电池;或者,后备电源350采用超级电容,后备电源150和后备电源250采用电池。所述超级电容或者所述电池也存在非一致性,所述超级电容或者所述电池存在非一致性包括但不限于存在容量或者温度参数存在非一致性,都为该技术实施方案。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能量回收单元160、能量回收单元260和能量回收单元360存在非一致性。例如,所述能量回收单元160和能量回收单元260采用9欧姆/800W功率电阻,能量回收单元360采用6欧姆/1200W功率电阻;或者,所述能量回收单元160和能量回收单元360采用9欧姆/800W功率电阻,能量回收单元260采用6欧姆/1200W功率电阻;或者,所述能量回收单元260和能量回收单元360采用9欧姆/800W功率电阻,能量回收单元160采用6欧姆/1200W功率电阻;或者,所述能量回收单元160采用9欧姆/800W功率电阻,能量回收单元260和能量回收单元360采用6欧姆/1200W功率电阻;或者,所述能量回收单元260采用9欧姆/800W功率电阻,能量回收单元160和能量回收单元360采用6欧姆/1200W功率电阻;或者,所述能量回收单元360采用9欧姆/800W功率电阻,能量回收单元160和能量回收单元260采用6欧姆/1200W功率电阻。所述9欧姆/800W或者6欧姆/1200W功率电阻的温度电气参数也存在非一致性。所述能量回收单元160、能量回收单元260和能量回收单元360采用不同阻值或者功率或者温度电气参数的功率电阻,都为该技术实施方案。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电机140、电机240和电机340存在非一致性。例如,所述电机140、电机240和电机340属于不少于两家公司品牌的产品;或者,所述电机140、电机240和电机340的电气参数存在非一致性;所述电气参数存在非一致性,包括但不限于电压或电流或温度存在非一致性,都为该技术实施方案。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整流131、整流231和整流331存在非一致性。例如,所述整流131和整流231使用不控功率二极管,整流331使用半控晶闸管;或者,整流131和整流331使用不控功率二极管,整流231使用半控晶闸管;或者,整流231和整流331使用不控功率二极管,整流131使用半控晶闸管;或者,整流131使用不控功率二极管,整流231和整流331使用半控晶闸管;或者,整流231使用不控功率二极管,整流131和整流331使用半控晶闸管;或者,整流331使用不控功率二极管,整流131和整流231使用半控晶闸管。
或者,所述整流131、整流231和整流331都为不控功率二极管,其中所述不控功率二极管的厂家或电气参数存在非一致性。例如,所述整流131、整流231和整流331使用的不控功率二极管属于不少于两家公司品牌的产品;或者,所述不控功率二极管耐压存在非一致性,其中某个或某两个所述整流131、整流231和整流331的不控功率二极管耐压不同于其他两个或一个的不控整流二极管耐压,所述耐压包括1200V,或者更高电压;或者,不控功率二极管额定电流存在非一致性,其中某个或某两个所述整流131、整流231和整流331的不控功率二极管额定电流不同于其他两个或一个的不控整流二极管额定电流,所述不控功率二极管的电流包括200A,或者更高电流,都为该技术实施方案。
或者,所述整流131、整流231和整流331都为半控晶闸管,其中所述半控晶闸管的厂家或电气参数存在非一致性。例如,所述整流131、整流231和整流331使用的半控晶闸管属于不少于两家公司品牌的产品;或者,所述半控晶闸管耐压存在非一致性,其中某个或某两个所述整流131、整流231和整流331的半控晶闸管耐压不同于其他两个或一个的半控晶闸管耐压,所述耐压包括1200V,或者更高电压;或者,所述半控晶闸管额定电流存在非一致性,其中某个或某两个所述整流131、整流231和整流331的半控晶闸管额定电流不同于其他两个或一个的半控晶闸管额定电流,所述半控晶闸管的电流包括200A,或者更高电流,都为该技术实施方案。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母线电容132、母线电容232和母线电容332存在非一致性。例如,所述母线电容132、母线电容232和母线电容332属于不少于两家公司品牌的产品;或者,母线电容132、母线电容232和母线电容332的电气参数存在非一致性。所述电气参数存在非一致性包括但不限于电压或容量或漏电流或温度存在非一致性,都为该技术实施方案。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逆变133、逆变233和逆变333存在非一致性。例如,所述逆变133、逆变233和逆变333使用的IGBT属于不少于两家公司品牌的产品;或者,所述逆变133、逆变233和逆变333使用的IGBT的耐压存在非一致性,其中某个或某两个所述逆变133、逆变233和逆变333使用的IGBT的耐压不同于其他两个或一个的IGBT耐压,所述耐压包括1200V,或者更高电压;或者,所述逆变133、逆变233和逆变333使用的IGBT的额定电流存在非一致性,其中某个或某两个所述逆变133、逆变233和逆变333使用的IGBT额定电流不同于其他两个或一个的IGBT额定电流,所述半控晶闸管的电流包括200A,或者更高电流,都为该技术实施方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施以各种等同的更改和改进,凡在权利要求范围内所做的等同变化或修饰,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提高风电变桨系统可靠性的非一致性伺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非一致性伺服控制系统包括有与多个桨叶一一对应的多个轴变桨控制系统,其中一个轴变桨控制系统的电源、防雷单元、EMC单元、驱动器、电机、后备电源、能量回收单元、驱动器中整流单元、驱动器中母线电容和逆变单元中的一个或多个单元与其余至少一个轴变桨控制系统中对应单元的配置不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风电变桨系统可靠性的非一致性伺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对应设置于所述多个轴变桨控制系统中的多个电源的配置不全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风电变桨系统可靠性的非一致性伺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对应设置于所述多个轴变桨控制系统中的多个防雷单元的配置不全相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风电变桨系统可靠性的非一致性伺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对应设置于所述多个轴变桨控制系统中的多个EMC单元的配置不全相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风电变桨系统可靠性的非一致性伺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对应设置于所述多个轴变桨控制系统中的多个驱动器的配置不全相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风电变桨系统可靠性的非一致性伺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对应设置于所述多个轴变桨控制系统中的多个后备电源的配置不全相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风电变桨系统可靠性的非一致性伺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对应设置于所述多个轴变桨控制系统中的多个能量回收单元的配置不全相同。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风电变桨系统可靠性的非一致性伺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对应设置于所述多个轴变桨控制系统中的多个电机的配置不全相同。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风电变桨系统可靠性的非一致性伺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变桨控制系统中的驱动器包括依次连接的整流单元、母线电容和逆变单元,对应设置于所述多个轴变桨控制系统中的多个整流单元、多个母线电容或多个逆变单元的配置不全相同。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风电变桨系统可靠性的非一致性伺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变桨控制系统中的驱动器包括依次连接的整流单元、母线电容和逆变单元,对应设置于所述多个轴变桨控制系统中的多个整流单元、多个母线电容和多个逆变单元的配置不全相同。
CN201811088377.1A 2018-09-18 2018-09-18 提高风电变桨系统可靠性的非一致性伺服控制系统 Active CN1091139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88377.1A CN109113927B (zh) 2018-09-18 2018-09-18 提高风电变桨系统可靠性的非一致性伺服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88377.1A CN109113927B (zh) 2018-09-18 2018-09-18 提高风电变桨系统可靠性的非一致性伺服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13927A CN109113927A (zh) 2019-01-01
CN109113927B true CN109113927B (zh) 2023-12-29

Family

ID=64858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88377.1A Active CN109113927B (zh) 2018-09-18 2018-09-18 提高风电变桨系统可靠性的非一致性伺服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139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64362B (zh) * 2020-03-30 2023-03-24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机组运行控制方法和装置、变桨控制器
CN113238510A (zh) * 2021-05-26 2021-08-10 深圳众城卓越科技有限公司 全集成式变桨控制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91630A (zh) * 2011-03-22 2012-09-26 远景能源(丹麦)有限公司 一种风力涡轮机叶片
CN103089541A (zh) * 2013-02-20 2013-05-08 欣达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机组安全链控制系统
CN103518061A (zh) * 2011-03-30 2014-01-15 维斯塔斯风力系统集团公司 冗余电力供应架构
CN203925878U (zh) * 2014-05-14 2014-11-05 上海星之辰电气传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风电变桨矩伺服控制系统
CN206972434U (zh) * 2017-07-08 2018-02-06 嬴伏清洁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变浆系统
CN208803939U (zh) * 2018-09-18 2019-04-30 深圳众城卓越科技有限公司 提高风电变桨系统可靠性的非一致性伺服控制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336786A1 (en) * 2012-06-18 2013-12-19 Clipper Windpower, Llc Automatic Inspection of a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on a Wind Turbine
EP2821640B1 (en) * 2013-07-05 2016-12-21 Alstom Renovables España, S.L. Pitch drive system with a switching device controlled back-up power supply and method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91630A (zh) * 2011-03-22 2012-09-26 远景能源(丹麦)有限公司 一种风力涡轮机叶片
CN103518061A (zh) * 2011-03-30 2014-01-15 维斯塔斯风力系统集团公司 冗余电力供应架构
CN103089541A (zh) * 2013-02-20 2013-05-08 欣达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机组安全链控制系统
CN203925878U (zh) * 2014-05-14 2014-11-05 上海星之辰电气传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风电变桨矩伺服控制系统
CN206972434U (zh) * 2017-07-08 2018-02-06 嬴伏清洁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变浆系统
CN208803939U (zh) * 2018-09-18 2019-04-30 深圳众城卓越科技有限公司 提高风电变桨系统可靠性的非一致性伺服控制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交流异步伺服技术的风电机组变桨系统;赵迎春;余康;郝魁红;;电机与控制应用(第05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13927A (zh) 2019-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arhadi et al.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ies for high-power applications
Ge et al. Energy storage system-based power control for grid-connected wind power farm
CN112736977A (zh) 多端海上风电柔性直流与储能协同并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1328023Y (zh) 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电动变桨系统的后备电源
CN102769333B (zh) 一种风力发电电动变桨备用电源系统
Guo et al. Energy storable VSC-HVDC system based on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CN109113927B (zh) 提高风电变桨系统可靠性的非一致性伺服控制系统
CN103855724A (zh) 一种微电网系统
Farhadi et al. 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high power applications
CA2814660C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vervoltage protection
CN105552966A (zh) 储能型直驱永磁风力发电系统
Jin et al. Optimal power distribution method for wind farms to enhance the FRT capability of the LCC-HVDC system under commutation failure
CN108123464A (zh) 一种储能系统的微网平滑切换控制方法
Khan et al. Hybrid control of a grid-interactive win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
CN208803939U (zh) 提高风电变桨系统可靠性的非一致性伺服控制系统
Yengijeh et al. Inertia emulation with the concept of virtual supercapacitor for islanded dc microgrid
WO2010109262A2 (en) A redundant, supercapacitor, back-up power supply for wind turbine conversion and control systems
Soliman et al. Analysis of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a DFIG during grid disturbances using active crowbar protection
CN106300415A (zh) 一种无刷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组合的低电压穿越方法
Wang et al. Research on control method for flywheel 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
Preetha et al. Design of ultra-capacitor based DVR for power quality improvement
CN209217991U (zh) 一种无需外接制动电阻的变频器
Qin et al. A Coordinated Control Strategy for AC Fault Ride-Though at Receiving End of Offshore Wind Farm Integration based on VSC-HVDC
Javed et al. Protection Scheme Design for Star Connected PMSG Based Wind Farm against Line Faults
KV et al. Enhancement of power system performance with SVC-DFIG in 140—bus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