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04220A - 一种波束训练方法及发起方设备、响应方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波束训练方法及发起方设备、响应方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04220A
CN109104220A CN201710469882.XA CN201710469882A CN109104220A CN 109104220 A CN109104220 A CN 109104220A CN 201710469882 A CN201710469882 A CN 201710469882A CN 109104220 A CN109104220 A CN 1091042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ponder
training
wave beam
information
initi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6988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04220B (zh
Inventor
李彦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46988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04220B/zh
Priority to EP18819870.9A priority patent/EP3641150B1/en
Priority to PCT/CN2018/091577 priority patent/WO2018233568A1/zh
Publication of CN1091042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042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042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042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the mobile station comprising multiple antennas, e.g. to provide uplink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Parameters other than those covered in groups H04B7/0623 - H04B7/0634, e.g. channel matrix rank or transmit mode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3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pre-detection combining
    • H04B7/0842Weighted combining
    • H04B7/086Weighted combining using weights depending on external parameters, e.g. direction of arrival [DOA], predetermined weights or beam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in the space domain, e.g. be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波束训练方法及发起方设备、响应方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发起方发送波束训练指示信息,所述波束训练指示信息中包括参与波束训练的一个或多个响应方的标识信息、以及为所述一个或多个响应方分配的资源的信息和为所述一个或多个响应方分配的训练序列的信息的一个或两个。响应方依据所述波束训练指示信息发送的上行训练信号。发起方发送训练反馈信息,所述训练反馈信息中包括为所述一个或多个响应方选定的波束的信息。可见,发起方可为一个或多个响应方分配用于上行波束训练的资源和/或训练序列,因此,发起方可以调度一个或多个响应方的上行波束训练,从而能够提高上行波束训练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波束训练方法及发起方设备、响应方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波束训练方法及发起方设备、响应方设备。
背景技术
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技术是使用具有方向性的波束进行通信的技术,即发射端将发射能量集中在某一个方向上,而在其它方向上的能量很小,以提高天线增益。
图1为一种MIMO系统,网络设备包括多个天线阵子以及一个或多个天线信号加权模块。天线信号加权模块可基于数字或模拟方式调整天线信号加权向量(antenna weightvector);或采用级联的方式,同时采用数字或模拟方式调整天线信号加权向量。天线信号加权向量将决定收发信号的波束方向。
波束训练是指网络设备与站点(station,STA)之间约定训练序列,发送方使用约定的训练序列发送信号,接收方依据接收到的信号获取网络设备与STA之间的信道的信息,再依据信道的信息确定天线信号加权向量,进一步确定收发信号的最优波束方向的过程。目前,MIMO系统的上行波束训练由STA自行发起,波束训练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波束训练方法及发起方设备、响应方设备,目的在于实现由发起方调度响应方进行的波束训练。如此,由发起方协调响应方进行发送波束或者接收波束的训练,具有更高的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波束训练方法,包括:发起方发送波束训练指示信息,所述波束训练指示信息中包括参与波束训练的一个或多个响应方的标识信息、以及为所述一个或多个响应方分配的资源的信息和为所述一个或多个响应方分配的训练序列的信息的一个或两个。所述发起方接收所述参与波束训练的一个或多个响应方依据所述波束训练指示信息发送的上行训练信号。所述发起方发送训练反馈信息,所述训练反馈信息中包括为所述一个或多个响应方选定的波束的信息。可见,发起方可为一个或多个响应方分配用于上行波束训练的资源和/或训练序列,因此,发起方可以调度一个或多个响应方的上行波束训练,从而能够提高上行波束训练的效率。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发起方设备,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所述发射器用于发送波束训练指示信息,所述波束训练指示信息中包括参与波束训练的一个或多个响应方的标识信息、以及为所述一个或多个响应方分配的资源的信息和为所述一个或多个响应方分配的训练序列的信息的一个或两个。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参与波束训练的一个或多个响应方依据所述波束训练指示信息发送的上行训练信号。所述发射器还用于发送训练反馈信息,所述训练反馈信息中包括为所述一个或多个响应方选定的波束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发起方设备为网络设备或者终端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波束训练指示信息中还包括:用于指示所述响应方发送所述上行训练信号的方式的指示信息,以便于所述响应方使用指示信息指示的方式发送所述上行训练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波束训练指示信息中还包括:所述响应方发送的第一个携带所述上行训练信号的帧中的倒数计数值CDOWN的指示信息。或者,所述响应方发送的携带所述上行训练信号的帧的个数的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波束训练指示信息中还包括:信号极化指示。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训练反馈信息中还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为所述一个或多个响应方选定的波束的信噪比、为一个响应方选定的多个波束的信息、所述多个波束的信道状态反馈信息、所述响应方的标识个数。为所述一个或多个响应方选定的波束的信噪比有利于响应方根据收到的SNR来选取发送所用的波束或波束方向。在训练反馈信息中包括为一个响应方选定的多个波束的信息的情况下,多个波束的多个波束的信道状态反馈信息,有利于响应方从多个波束方向中选取一个或多个波束方向来发送信号。所述响应方的标识个数,有利于响应方正确解调出响应方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发起方接收到所述响应方的临时标识的情况下,所述训练反馈信息中使用以下一个或多个作为所述使用所述临时标识的响应方的标识:所述临时标识、所述响应方反馈的所述响应方选择的最佳波束的编号、以及所述响应方发送的携带所述上行训练信号的帧中的扰码字段,以便于响应方接收到训练反馈信息,并提高训练反馈信息的安全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波束的信息包括:发送所述上行训练信号所使用的天线的编号、射频链的编号、波束的编号、波束的编号中的一个或多个。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为所述一个或多个响应方中的不同的响应方分配的资源和/或训练序列不同,以便于多个响应方可以并行发送上行训练信号,从而提高上行波束训练的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发起方发送训练反馈信息包括:所述发起方先发送所述一个或多个响应方的标识,在后续公告传输时段或基于竞争的访问期或服务期,再发送为一个或多个STA的选定的波束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发起方发送波束训练指示信息包括:基站发送帧,其中,帧n的子帧k中包括所述波束训练指示信息,n和k均为大于0的整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资源的信息包括:时域资源和/或频域资源的信息。所述时域资源的信息包括:时隙的信息或者训练符号的个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发起方接收所述参与波束训练的一个或多个响应方依据所述波束训练指示信息发送的上行训练信号包括:所述基站接收所述子帧k,所述子帧k中包括所述参与波束训练的一个或多个响应方依据所述波束训练指示信息发送的上行训练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发起方发送训练反馈信息包括:所述基站在所述子帧k中,向所述响应方发送所述训练反馈信息。或者,所述基站在个子帧k+1中,向所述响应方发送所述训练反馈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基站在子帧k+1中,向所述响应方发送训练反馈信息包括:所述基站在所述子帧k+1中发送下行控制信息DCI和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信息,所述PDSCH信息中包括所述训练反馈信息,所述DCI用于指示训练反馈信息在所述PDSCH中占用的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所述基站在所述子帧k或子帧k-1中设置帧配置信息,所述帧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子帧k的结构为下行-间隔-上行-下行或者下行-间隔-上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波束训练指示信息中还包括:在一个或多个子帧中发送所述上行训练信号的指示。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发起方发送波束训练指示信息包括:接入点发送触发帧,所述触发帧中包括所述波束训练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资源的信息包括:时域资源和/或频域资源的信息。所述时域资源的信息包括:所述触发帧中包括的所述AP用于进行波束扫描的SSW帧的个数或者时长。或者,触发帧中包括的倒数计数值CDOWN。或者,触发帧中包括的时隙。或者,触发帧中包括的所述AP用于进行波束扫描SSW的SSW帧的个数和时隙。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触发帧中还包括:上行SSW帧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响应方发送所述上行训练信号使用的SSW帧的格式和/或个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接入点发送触发帧包括:所述接入点发送多个触发帧,所述多个触发帧中的相邻触发帧之间的间隔预先设定为短帧间距、短波束成形帧间距、中波束成形帧间距或者大波束成形帧间距,所述多个触发帧中的每一个指向所述响应方中的一个或多个。或者,所述接入点发送单个触发帧,以将所述波束训练指示信息发给所述一个或多个响应方。或者,所述接入点发送下行多用户帧,以将所述波束训练指示信息发给所述多个响应方。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发起方发送训练反馈信息包括:所述接入点发送SSW反馈帧,所述SSW反馈帧中包括所述训练反馈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SSW反馈帧包括:物理层PHY帧,所述PHY帧的头部指示该帧无MAC Header,且帧类型为SSW反馈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触发帧中还包括:波束细化协议BRP请求信息,所述BRP请求信息中包括用于指示所述响应方发送BRP帧的参数。
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波束训练方法,包括:第一响应方接收发起方发送的波束训练指示信息,所述波束训练指示信息中包括参与波束训练的第一响应方的标识信息、以及为所述第一响应方分配的资源的信息和为所述第一响应方分配的训练序列的信息的一个或两个。所述第一响应方依据所述波束训练指示信息向所述发起方发送上行训练信号。所述第一响应方接收所述发起方发送的训练反馈信息,所述训练反馈信息中包括为所述第一响应方选定的波束的信息。可见,第一响应方能够在发起方的调度下进行上行波束训练。
本申请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响应方设备,包括:接收器和发射器。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发起方发送的波束训练指示信息,所述波束训练指示信息中包括参与波束训练的第一响应方的标识信息、以及为所述第一响应方分配的资源的信息和为所述第一响应方分配的训练序列的信息的一个或两个。所述发射器用于依据所述波束训练指示信息向所述发起方发送上行训练信号。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发起方发送的训练反馈信息,所述训练反馈信息中包括为所述第一响应方选定的波束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响应方设备为终端设备或者网络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依据所述波束训练指示信息发送上行训练信号包括:使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方式或离散傅里叶变换-正交频分复用DFT-OFDM方式发送所述上行训练信号,并在OFDM符号或DFT-OFDM符号前增加循环前缀,所述OFDM方式或DFT-OFDM方式由所述波束训练指示信息指示,以便多个STA的上行符号对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波束训练指示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一响应方的标识信息为通配符。在所述第一响应方接收训练反馈信息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一响应方向所述发起方发送临时标识,所述临时标识基于所述第一响应方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生成或随机生成、或基于所述第一响应方的MAC地址和随机值生成。通配符和临时标识的使用,使得响应方可以在通信指令不好的情况下,灵活的发起上行波束训练,而不必等待发起方的调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第一响应方接收训练反馈信息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一响应方向所述发起方发送CDOWN,所述CDOWN用于指示当前携带所述上行训练信号的帧是倒数第几帧。所述CDOWN依据所述波束训练指示信息中指示的所述第一响应方发送的第一个携带所述上行训练信号的帧中的CDOWN的指示信息,或者,所述第一响应方发送的携带所述上行训练信号的帧的个数的指示信息确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第一响应方接收训练反馈信息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一响应方向所述发起方发送所述第一响应方接收到的一个或多个携带所述波束训练指示信息的帧的编号和对应的质量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第一响应方接收训练反馈信息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一响应方向所述发起方发送所述第一响应方选择的用于所述发起方发送下行数据的最优波束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响应方在发送上行训练信号之前,对所述发起方指示的波束和/或波束方向覆盖的信道进行侦听。若侦听到信道空闲,则在该信道上发送上行训练信号,若侦听到信道忙,则取消在波束和/或波束方向的上行训练信号的发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响应方接收波束训练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响应方接收触发帧,所述触发帧中包括所述波束训练指示信息。所述波束训练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响应方发送所述上行训练信号使用的SSW帧的个数为N,所述第一响应方依据所述波束训练指示信息发送上行训练信号包括:所述第一响应方发送N个SSW帧,所述N个SSW帧包括所述上行训练信号,N为大于0的整数。所述波束训练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响应方发送所述上行训练信号使用的SSW帧的个数不大于N,所述第一响应方依据所述波束训练指示信息发送上行训练信号包括:所述第一响应方发送不超过N个SSW帧,所述SSW帧包括所述上行训练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响应方发送不超过N个SSW帧包括:所述第一响应方在决策的最优方向发送SSW帧,所述最优方向的数量小于N。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响应方依据所述波束训练指示信息发送上行训练信号包括:所述第一响应方依据所述波束训练指示信息发送BRP帧,所述BRP帧中包括所述上行训练信号以及TRN单元,每个TRN单元包括P个TRN基本单元以及M个TRN基本单元。其中,所述P个TRN基本单元的发送方向与物理帧前导和数据的传输方向相同,所述M个TRN基本单元中的每N个TRN基本单元采用相同的传输方向发送。
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MIMO系统的示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波束训练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波束训练方法应用在蜂窝网络的通信场景下的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波束训练方法应用在蜂窝网络的通信场景下的又一种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波束训练方法应用在蜂窝网络的通信场景下的又一种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波束训练方法应用在蜂窝网络的通信场景下的又一种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波束训练方法应用在蜂窝网络的通信场景下的又一种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波束训练方法应用在无线局域网络的通信场景下的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发起方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响应方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波束训练方法,应用在支持MIMO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中,该方法应用在发起方与响应方之间的波束训练过程中,以对响应方的发送波束,发起方的接收波束进行波束训练,或对收发双方同时进行波束训练。所述波束训练是指对响应方的发送波束、或发起方的接收波束、或收发同时进行训练。训练的目的是从一个或多个待选波束中选择一个或多个最优波束,或基于一个或多个待选波束,生成一个或多个最优波束。所述最优波束可以为具有最大信号强度的波束,或最小干扰的波束,或最大信干噪比的波束,或其他应用中所需的准则或指标。
上述发起方可以为网络设备或者终端设备,上述响应方可以为网络设备或者终端设备。具体而言,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发起方为网络设备,响应方为终端设备。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发起方和响应方均为终端设备。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发起方为终端,响应方为网络设备。在又一些实施方式中,发起方与响应方均为网络设备。
当发起方为网络设备,响应方为终端设备时,上述波束训练即为上行波束训练。上行波束训练得到的波束可用于上行数据的传输。当发起方和响应方的天线波束具有收发互易性(reciprocity)时,上行波束训练得到的波束也可用于下行数据的传输。
当发起方为终端设备,响应方为终端设备时,假设发起方和响应方已通过,包括3GPP或IEEE802(如IEEE802.11)或其他通信协议或技术,获知对方的ID和传输能力信息,包括具备本发明中涉及的波束训练能力。考虑到安全因素,发起方和响应方已通过,包括3GPP或IEEE802或其他通信协议或技术,认证对方的身份,确保波束的传播方向指向目的发送方或接收方,具体的方式在此不做限定。
当发起方为网络设备,响应方为多个网络设备时,即Mesh或Multi-hop Relay或Adhoc网络拓扑,假设发起方和响应方已通过,包括3GPP或IEEE802(如IEEE802.11)或其他通信协议或技术,获知对方的ID和传输能力信息,包括具备本发明中涉及的波束训练能力。
当发起方为终端设备,响应方为多个网络设备时,假设终端设备与多个网络设备分别进行了关联,例如,可采用3GPP或IEEE802协议中的多关联或多连接技术进行关联。或者,假设终端设备与多个网络设备中的至少一个进行了关联,所述已关联的网络设备可告知其他网络设备该发起方的属性和状态。又或者,假设终端设备与多个网络设备进行初始连接,则终端设备尚未关联到这些网络设备,但通过网络设备的广播信息,如信标帧或其他系统信息广播获知多个网络设备的ID和能力。
本申请所涉及到的网络设备包括基站(base station,BS)、接入点(accesspoint,AP)网络控制器或移动交换中心等。所述基站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宏基站、微基站、中继站、接入点或射频拉远单元(remote radio unit,RRU)等,与用户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的也可以是其他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网络侧设备,本申请对此不做唯一限定。在不同系统中,具备基站功能的设备的名称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在长期演进技术(long termevolution,LTE)网络中,称为演进的节点B(evolved NodeB,eNB或eNodeB),在第三代(the3rd generation,3G)网络中,称为节点B(Node B)等。
终端设备是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穿戴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如轮船等);还可以部署在空中(例如飞机、气球和卫星上等)。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应用场景不做限定。终端设备有时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设备、工作站(station,STA)、UE单元、UE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设备、移动设备、UE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无线通信设备、UE代理或UE装置等。
波束(beam)可以理解为空间资源,可以指具有能量传输指向性的发送或接收预编码向量、天线加权向量,可通过数字域、模拟域或者两者联合实现。并且,该发送或接收预编码向量能够通过索引信息进行标识,也可以单独通过或结合预编码向量、天线加权向量进行标识。其中,所述能量传输指向性可以指在一定空间位置内,接收经过该预编码向量进行预编码处理后的信号具有较好的接收功率,如满足接收解调信噪比等;所述能量传输指向性也可以指通过该预编码向量接收来自不同空间位置发送的相同信号具有不同的接收功率。
可选地,同一通信设备(比如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可以有不同的预编码向量,不同的设备也可以有不同的预编码向量,即对应不同的波束。
针对通信设备的配置或者能力,一个通信设备在同一时刻可以使用多个不同的预编码向量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即同时可以形成一个或多个波束。波束的信息可以通过索引信息进行标识。可选地,所述索引信息可以对应配置UE的资源标识(identity,ID),比如,所述索引信息可以对应配置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us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CSI-RS)的ID或者资源,也可以对应配置的上行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的ID或者资源,也可以是TRN或LTE或信道估计字段(channel estimation field,CEF)符号序列资源。或者,可选地,所述索引信息也可以是通过波束承载的信号或信道显示或隐式承载的索引信息,比如,所述索引信息可以是通过波束发送的同步信号或者广播信道指示该波束的索引信息。
波束对(beam pair)可以包括发送端的发送波束和接收端的接收波束,或者,也称作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比如,波束对可以包括gNB Tx beam传输波束或UE Rx beam接收波束,或者,UE Tx beam传输波束或gNB Rx beam接收波束,其中,传输波束还可以理解为发送波束。
以下,以发起方为网络设备,响应方为终端设备为例进行示例性地说明。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例如发起方和响应方均为终端设备的场景,以及发起方为终端设备、响应方为网络设备的场景,或者发起方和响应方均为网络设备的场景,可以参照以下实施例进行。请参照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简化示意图。其中,网络设备可以为基站,即图1所示为无线蜂窝场景。网络设备也可以为接入点,即图1所示为无线局域网场景。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波束训练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发起方向响应方发送波束训练指示信息。
波束训练指示信息中包括:参与波束训练的一个或多个响应方的标识信息、为一个或多个响应方分配的资源的信息和训练序列的信息。
或者,波束训练指示信息中包括:参与波束训练的一个或多个响应方的标识信息和为一个或多个响应方分配的资源的信息。
或者,波束训练指示信息中包括:参与波束训练的一个或多个响应方的标识信息和为一个或多个响应方分配的训练序列的信息。
具体的,响应方的标识信息可以为但不限于以下任意一种:响应方的标识(Identity,ID),响应方的ID的范围,响应方组(响应方组为包括一个或多个响应方的集合)的ID,覆盖响应方的波束(Beam)方向的ID(响应方已完成随机接入的情况下,发起方可获知覆盖响应方的Beam方向,在波束可以用来覆盖一个区域的情况下,被该波束所覆盖的对应区域可称为扇区,由于其对应性,“波束”也可以称为“扇区”),或覆盖响应方的波束的ID(响应方已完成随机接入的情况下,发起方可获知覆盖响应方的波束)。
可选的,响应方的ID可以为响应方的关联标示符(association ID,AID)或介质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地址。
可选的,发起方可以预先与响应方约定响应方的标识信息的有效时长。
或者,响应方的标识为通配符,也就是说,发起方不指定参与上行波束训练的响应方,而由接收到波束训练指示信息的响应方自行决定是否参与上行波束训练。如果响应方决定参与上行波束训练,则使用发起方分配的资源进行上行波束训练,使得响应方在通信质量不佳的情况下可以更为灵活地进行上行波束训练,而不必等待发起方的调度。
为响应方分配的资源包括时域资源和/或频域资源。频域资源包括信道或子信道的编号。频域资源可通过频分复用(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FDM)或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子信道划分。分配时域资源的具体方式将在后续结合具体的场景进行说明。
训练序列的信息可以为训练序列的编号,与现有技术相同,训练序列以及与训练序列一一对应的编号可以预先存储在发起方和响应方中,发起方从一组训练序列中选择一个序列,并通过将训练序列的编号告知响应方,从而为响应方分配训练序列。训练序列可以为CSI-RS(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序列、CEF序列或训练序列(training,TRN)。所述TRN(Training)包含K个TRN单元。K从一个预设范围中选取。可选地,所述预设范围集合可以为{0,1,…,Kmax}或{1,2,…,Kmax}。该范围集合内元素可依次+1,或非连续,如0,1,2,4,8。发起方可以为响应方指定训练序列的长度,举例说明,从多个待选长度集合中选取一个长度。待选长度集合可以为32,64,128,256,512或1024。发起方可以为不同的响应方分配相同或不同的一个训练序列,也可以为一个响应方分配多个训练序列。所述训练序列分配可以参照响应方的标识信息在波束训练指示信息中的排序来确定,即第n个标识信息指示的响应方使用序列n。例如第一个响应方的ID指示的响应方使用序列一,第二个响应方的ID指示的响应方使用序列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发起方可以在波束训练指示信息中明确指示为参与上行波束训练的响应方分配的信道编号和/或序列编号。
或者,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发起方也可不指示序列编号和/或信道编号,每个响应方根据其标识信息在波束训练指示信息中的排序,确定发起方为其分配的序列编号或和信道编号。例如,波束训练指示信息中的第一个响应方的ID所指示的响应方使用第一个序列。第二个响应方的ID所指示的响应方使用第二个序列。波束训练指示信息中的第一个响应方的ID所指示的响应方使用第一个信道。第二个响应方的ID所指示的响应方使用第二个信道。
可选的,因为发起方调度响应方的上行波束训练,所以,发起方可以通过为多个响应方分配相应的资源和/或训练序列,使得多个响应方可以并行地进行上行波束训练。
举例说明,发起方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中的至少一种方式来区分不同的响应方:
第一种方式,发起方通过训练序列来区分不同的响应方:即波束训练指示信息中为不同的响应方分配正交的训练序列。例如,波束训练指示信息中包括第一个响应方ID为AID1,为AID1指示的响应方分配长度为64的训练序列1,并在FDMA的信道1发送,第二个响应方ID为AID2,为AID2指示的响应方分配长度为64的训练序列2,并在FDMA的信道1发送,训练序列1和训练序列2正交。
第二种方式,发起方通过信道或子信道来区分不同的响应方:即波束训练指示信息中为不同的响应方分配正交的信道或者子信道。例如,波束训练指示信息中包括第一个响应方ID为AID1,为AID1指示的响应方分配长度为64的训练序列1,在FDMA的信道1发送,以及第二个响应方ID为AID2,为AID2指示的响应方分配长度为64的训练序列1,在FDMA的信道2发送。
第三种方式,发起方通过不同的时域资源区分不同的响应方。
可选的,波束训练指示信息中还可以包括:响应方发送上行训练信号的方式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响应方以何种方式在为该响应方分配的资源上发送上行训练信号。具体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
可选的,波束训练指示信息中还可以包括:响应方发送的第一个携带上行训练信号的帧中的倒数计数值(count down,CDOWN,CDOWN在携带一个序列的上行训练信号的帧中依次递减,且最后一个上行训练帧中CDOWN值为0)的指示信息。或响应方发送的携带上行训练信号的帧的个数的指示信息,响应方根据该个数来设定第一个上行训练帧中携带的倒数计数值CDOWN。
可选的,波束训练指示信息中还可以包括:信号极化指示,信号极化包括水平极化、垂直极化、双(交叉)极化、圆极化中的一种或多种。可选地,一个天线(由天线ID标示)可以与一种信号极化信息相对应。响应方可以依据信号极化指示进行上行波束训练。例如,在发起方发送的波束训练指示信息中包括圆极化的信号极化指示的情况下,响应方按圆极化发射信号,来进行上行波束训练。
S202:响应方接收波束训练指示信息,并依据波束训练指示信息发送上行训练信号。
具体的,响应方在确定波束训练指示信息中包括自身的标识信息的情况下,使用分配的训练序列和资源,发送上行训练信号。
可选的,响应方采用波束训练指示信息指示的发送方式发送上行训练信号。如果波束训练指示信息指示的方式为OFDM,响应方将在OFDM符号前增加循环前缀(cyclicprefix,CP),以便多个响应方上行符号对齐。如果波束训练指示信息指示的方式为离散傅里叶变换-正交频分复用(discrete Fourier transfer-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DFT-OFDM),响应方将在DFT-OFDM符号前增加CP,以便多个响应方的上行符号对齐。
当然,如果波束训练指示信息没有指示响应方发送信号的方式,响应方也可以自行决定采用OFDM或DFT-OFDM方式,并在OFDM或DFT-OFDM符号前增加CP。响应方也可以自行决定采用其它发送方式。
可选的,响应方在进行波束训练即发送上行训练信号之前,可对发起方指示的波束和/或波束方向覆盖的信道进行侦听,若信道忙,则取消在波束和/或波束方向的上行训练信号的发送。信道侦听时间可以从接收到波束训练指示信息时开始,并持续预定时长。该预定时长可以由发起方与响应方预先约定,或者,发起方也可以向响应方发送该预定时长。
可选的,除了上行训练信号之外,任意一个响应方还可以发送该响应方的标识。在响应方只发送上行训练信号而没有发送自身的标识信息的情况下,发起方可以通过训练序列和/或资源区分不同的响应方。
可选的,响应方还可以发送波束的信息。其中,波束的信息包括:响应方发送上行训练信号所使用的天线的编号、射频(radio frequency,RF)链的编号、波束的编号、波束的编号中的一个或多个。
可选的,响应方还可以发送响应方收到的一个或多个携带波束训练指示信号的帧的编号和对应的质量参数,具体的,携带波束训练指示信号的帧中的CDOWN可以作为该帧的编号使用。质量参数可以为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或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或信干噪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plus noise ratio,SINR)。
可选的,响应方还可以发送响应方选择的用于发起方发送下行数据的最优波束的信息,具体的,最优波束的信息可以为波束的编号、最优的波束编号或CDOWN。也就是说,响应方可以依据接收到的发起方发送的信号(该信号可以为发起方利用多天线发送的携带波束训练指示信息的信号)选择发起方发送下行数据的最优波束,将选择的结果发给发起方。
可选的,响应方可以发送帧,帧中包括上行训练信号,除了上行训练信号之外,帧中还可以包括上述响应方的标识、波束的信息、响应方收到的一个或多个携带波束训练指示信号的帧的编号和对应的质量参数、响应方选择的用于发起方发送下行数据的最优波束的信息的至少一项。
可选的,如果波束训练指示信息中包括的响应方的标识为通配符,则响应方自行决定是否依据波束训练指示信息中分配的资源和训练序列进行波束训练。如确定进行波束训练,则响应方发送临时标识,临时标识可以基于响应方的MAC地址生成,或随机生成,或同时利用MAC地址和随机值生成。具体的,可将上述帧中响应方的标识替换为临时标识。
可选的,响应方还可以发送CDOWN,所述CDOWN用于指示当前携带上行训练信号的帧是倒数第几帧。CDOWN可以依据波束训练指示信息中指示的响应方发送的第一个携带上行训练信号的帧中的倒数计数值CDOWN的指示信息,或者,响应方发送的携带上行训练信号的帧的个数的指示信息确定。
S203:发起方接收响应方发送的上行训练信号,并向一个或多个响应方发送训练反馈信息。
具体的,发起方采用天线阵列接收上行训练信号,并确定最优波束,即确定选择的波束。
其中,训练反馈信息中包括为一个或多个响应方选定的波束的信息,其中波束的信息包括发起方选定的响应方上行传输使用的天线的编号、RF链的编号、波束的编号、波束的编号中的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训练反馈信息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响应方的标识、以及与一个或多个响应方的标识对应的波束的信息。
可选的,训练反馈信息中还可以包括为一个或多个响应方选定的波束的SNR。从而,响应方可以根据收到的SNR来选取发送所用的波束或波束方向。本实施例中波束或波束方向用于指示信号发送的方向。或,响应方可以根据该SNR来设定对应波束方向发射信号的调制编码方式或发射功率,也可用于其它参数设定和决策。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发起方可以为一个响应方选定一个或多个波束。在训练反馈信息中包括为一个响应方选定的多个波束的信息的情况下,训练反馈信息中还可以包括多个波束的多个波束的信道状态反馈信息,以便于响应方从多个波束方向中选取一个或多个波束方向来发送信号。例如,当响应方发现某波束方向信道忙时,可用其他波束方向发送。或者响应方向多个波束方向发送多个数据流。当然,或多个波束的多个波束的信道状态反馈信息也可以用于其它目的。
可选的,如果响应方在S202中发送的帧中包括临时标识,则发起方在训练反馈信息中使用该临时标识、响应方反馈的响应方选择的最佳波束的编号、以及响应方发送的携带上行训练信号的帧中的扰码字段(scrambling code/Field)中的一个或多个作为使用该临时标识的响应方的标识,以便于响应方接收到训练反馈信息。扰码字段的作用在于,在响应方自行决定参与上行波束训练并使用临时标识的情况下,提高发给该响应方的训练反馈信息的安全性。进一步的,还可以使用上述扰码字段对携带训练反馈信息的帧的头部和payload进行加扰。所述加扰由对数据bit序列的异或操作实现。扰码字段位于包头和数据字段前面,以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响应方的标识和发起方为响应方选定的波束的信息可以不同时发送。发起方可以先发送接收到的一个或多个响应方的标识,而不包括为一个或多个响应方选定的波束的信息,以通知响应方已接收到上行训练信号,然后在后续公告传输时段(announcement transmission interval,ATI)或基于竞争的访问期(contention basedaccess period,CBAP)或服务期(service period,SP)再发送为一个或多个响应方的选定的波束的信息,也就是说,分两次发送响应方的标识和为响应方选定的波束的信息。
可选的,训练反馈信息中还可以包括响应方的标识个数,以便于响应方正确解调出响应方的标识。
响应方接收到发起方选定的波束的信息后,在选定的波束上发送上行数据。或者,如果响应方发现比发起方选定的波束更优的波束,也可以自行决定在更优的波束上发送上行数据。
从图2所示的过程可以看出,发起方通过向响应方发送波束训练指示信息,调度响应方的上行波束训练,即响应方依据波束训练指示信息向发起方发送上行训练信号,以进行上行波束训练。发起方依据上行训练信号为响应方选择进行上行传输的最优的波束。与现有的响应方自行进行上行波束训练的方式相比,发起方调度上行波束训练,不仅可以提高上行波束训练的效率,并且,可以为不同的响应方分配不同的训练资源,所以,可以实现不同响应方的并行上行波束训练。
图2所示的过程可以应用在蜂窝网络或无线局域网的通信场景下,在不同的通信场景下的区别在于,所携带波束训练指示信息、上行训练信号以及训练反馈信息的帧结构,以及具体的发送方式。
下面将结合蜂窝网络和无线局域网的通信场景,对图2所示的过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具体的场景中所示的帧结构中包括的波束训练指示信息、上行训练信号以及训练反馈信息仅为示例,可能没有包括图2所示的实施例所述的波束训练指示信息、上行训练信号以及训练反馈信息中包括的全部内容。并且,以下实施例重点在于说明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在特定场景下的具体实现方式,而对于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普遍适用于多个场景的特征不再赘述。
图3为蜂窝网络的通信场景下,作为发起方的基站与作为响应方的STA之间实现图2所示的过程中,交互的帧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的,基站向STA发送帧(frame),例如以帧n-1,帧n以及帧n+1为例进行说明,n为大于0的整数。在本实施方式中,帧n为用于发送波束训练指示信息的帧,帧n-1及帧n+1可以为用于发送数据的帧。或者,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帧n-1及帧n+1也可以为用于发送波束训练指示信息的帧。
以下,以帧n为例进行说明,帧n的子帧k(sub-frame)中包括波束训练指示信息,k为大于0的整数。在本实施方式中,子帧k位于帧n的中间部分。然而子帧k的位置并不是限定的,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子帧k可以位于帧n中的任意位置,如帧头或者帧尾。波束训练指示信息可以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发送。
图3中所示的波束训练指示信息中包括STA的ID、为STA分配的时域资源(使用起始时隙的编号以及时隙的个数指示)、训练序列的编号和子信道的信息。
在蜂窝通信的场景下,波束训练指示信息中可以使用时隙的信息或训练符号的个数(图3中未画出)指示为STA分配的时域资源。图3中以时隙,具体的,以起始时隙的编号以及时隙的个数指示基站为STA分配的时域资源。
下行控制信息中指定的STA使用下行控制信息为其分配的训练序列,在子帧k中、使用下行控制信息为其分配的时隙(图3中记为UL波束训练时隙)发送上行(up link,UL)训练信号。
基站接收到上行训练信号后,在子帧k中,向STA发送训练反馈信息。
因为波束切换需要过渡时间,所以,图3中,不同的UL波束训练时隙之间具有间隔,间隔的长度可以预先预定。或者,UL中的不同UL波束训练时隙之间可以填充信号,使得相邻两个波束的时隙连续,如图4所示。
图3以及图4以下行控制信息为STA分配时域资源为例进行说明,图5与图3-图4的区别在于,波束训练指示信息为STA分配时域资源和频域资源(子信道),STA在第k个子帧中、使用波束训练指示信息为其分配的时隙以及子信道发送上行训练信号。
图3-图5中,基站在同一个子帧中发送波束训练指示信息和训练反馈信息。可选的,基站还可以在不同的子帧中分别发送波束训练指示信息和训练反馈信息。
图6中,发起方在第k+1个子帧发送训练反馈信息,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在第k+1个子帧发送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指示信息和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信息,PDSCH信息中包括训练反馈信息,DCI用于指示训练反馈信息在PDSCH中占用的资源。
可选的,基站可以在本子帧或前序子帧中设置帧配置(frame configuration)信息,用于指示本子帧的结构为3图所示的下行-间隔-上行-下行、或为图6或图7所示为下行-间隔-上行。
可选的,基站可指示STA在多个子帧中发送上行训练信号。即波束训练指示信息中还可以包括在一个或多个子帧中发送上行训练信号的指示。所述多个子帧可以连续或非连续。当多个子帧非连续时,可以周期性出现。
可选的,基站还可以进行信道侦听的指示,即波束训练指示信息中还可以包括信道侦听指示信息,以指示STA在指定的资源上进行信道侦听。举例说明,基站在子帧1中发送信道侦听指示信息,指示需要侦听的波束和/或波束方向,以及信道侦听的时间区间,在子帧2中,发送波束训练指示信息。
图8为无线局域网的通信场景下,作为发起方的AP与作为响应方的STA之间实现图2所示的过程中,交互的帧结构的示意图。
图8中,AP向STA发送触发帧,触发帧中包括波束训练指示信息。具体的,触发帧指示为STA分配的时域资源的具体方法为:
1、触发帧中包括AP用于进行波束扫描的帧的个数N,(在无线局域网的通信场景下,波束扫描也称为扇区扫描(sector sweeping,SSW),波束扫描帧称为SSW帧)。
SSW帧的个数用于指示AP为STA分配的时域资源。或者,也可以使用SSW帧的时长指示AP为STA分配的时域资源。
2、触发帧中包括倒数计数值CDOWN,用于指示当前触发帧是倒数第几个触发帧,以指示AP为STA分配的时域资源。
3、触发帧中包括时隙,用于指示AP为STA分配的时域资源。
4、触发帧中包括SSW帧的个数N以及CDOWN,即1和2的组合,以指示AP为STA分配的时域资源。
可选的,SSW帧可以为DMG格式的SSW帧、EDMG格式的SSW帧、或EDMG格式的shortSSW帧、或其它格式的SSW帧。SSW帧的格式可预先约定。
可选的,在触发帧中还可以包括上行SSW帧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STA发送上行训练信号使用的SSW帧的格式和/或个数。具体的,格式可以为DMG(Directional Multi-Gigabit,即IEEE 802.11ad)、EDMG(Enhanced Directional Multi-Gigabit,即IEEE802.11ay)、或EDMG格式的short SSW帧,以便AP在波束扫描中帧对齐,减小AP接收检测复杂度。个数为N或者不大于N。
图8中,AP依次发送多个触发帧,相邻两个触发帧之间的间隔预先设定,可以采用短帧间距(short inter-frame spacing,SIFS)、短波束成形帧间距(short beamforminginter-frame spacing,SBIFS)、中波束成形帧间距(medium beamforming inter-framespacing,MBIFS)或大波束成形帧间距(large beamforming inter-frame spacing,LBIFS)。所述多个触发帧中的每一个指向多个STA中的一个或多个。
可选的,AP也可以发送单个触发帧,将波束训练指示信息发送给一个或多个STA。AP还可以使用下行多用户帧,将波束训练指示信息同时发送给多个STA。下行多用户帧中包括一个兼容DMG前导,并包括一个信道估计字段(channel estimation field,CEF)部分,CEF部分为多个序列并行传输。AP发送的多用户帧中的多个用户的消息采用与所述多个序列相同的天线配置、波束方向或天线加权向量方式发送。
STA在收到触发帧后,若触发帧中包括的STA的ID与本STA的ID匹配或Group ID与当前本STA的Group ID匹配,则在触发帧指示的资源上,回复SSW帧,SSW帧中包括上行训练信号。
可选的,若触发帧中包括CDOWN,则STA在CDOWN=0的触发帧后回复SSW帧。
可选的,除了上行训练信号之外,SSW帧中还可以包括AP的ID或基本服务集(basicservice set,BSS)的ID。SSW帧中还可包括CDOWN,指示当前SSW帧是倒数第几个SSW帧。
如果触发帧指示STA发送上行训练信号使用的SSW帧的个数为N,STA必须发送N个SSW帧。
如果触发帧指示STA发送上行训练信号使用的帧的个数不大于N,发送不超过N个SSW帧。进一步的,STA可在其自行决策的最优方向发送SSW帧,当最优方向的数量小于N时,可发送小于N数量的SSW帧。
如果触发帧指示了SSW帧的格式,STA使用触发帧指示的格式的SSW帧。
具体的,STA可在SSW帧中反馈STA收到一个或多个触发帧的CDOWN和对应的RSSI或SNR或SINR。
AP发送SSW反馈帧,SSW反馈帧中包括训练反馈信息。具体的,SSW反馈帧中包括AP接收到的一个或多个SSW帧的STA的ID,以及对应接收到的每个SSW帧的CDOWN或时隙编号,其中,CDOWN或时隙编号用于指示波束的编号。
可选的,在SSW反馈帧中未包括为一个或多个STA选定的波束的SNR的情况下,STA可以使用Control PHY或SC模式的最低速率的MCS(调制编码方式)与该AP通信。SSW反馈帧可包括是否出现SNR的指示。
对于帧传输时间受限的情况下,如A-BFT中必须满足DMG SSW Feedback传输时间的情况下,AP可用物理层PHY帧例来发送SSW反馈帧,该帧PHY头部指示该帧无MAC Header,且帧类型为SSW反馈帧。具体的,PHY帧中包括一个或多个STA的标识(如关联标示符AID)和波束标识符(如CDOWN,或sector ID或和天线(antenna)ID),可选的,还可以包括与波束标识符对应的SNR。
图8以STA发送SSW帧为例,除了SSW帧之外,STA还可以使用波束细化协议(beamrefinement protocol,BRP)帧发送上行训练信号。具体的,BRP帧中包括上行训练信号以及TRN单元。TRN单元为用于波束训练的参考信号。每个TRN单元可覆盖多个方向。
具体的,每个TRN单元包括P个TRN基本单元以及M个TRN基本单元。其中,P个TRN基本单元的发送方向与物理帧前导和数据的传输方向(由天线加权向量确定)相同。M个TRN基本单元中的每N个TRN基本单元采用相同的传输方向发送。TRN基本单元由一个或多个Golay序列构成。TRN基本单元可包含多个序列并行发送。BRP帧的接收方(即AP)可以用P个TRN基本单元来进行同步。用每N个TRN基本单元来进行各个传输方向的信号强度或信道测量。
AP可以在波束训练指示信息即触发帧中包括BRP请求信息,用于指示STA进行BRP训练。BRP请求信息中包括一个bit位,用1和0,或0和1分别指示STA发送上行训练信号的类型为并行扫描反馈或交叉扫描反馈。若为并行扫描反馈,则对N个发送天线选中的波束/波束方向,和它们每个天线的波束对应一个接收天线的波束方向,反馈一个信道测量反馈信息。一个信道测量反馈信息包含每径(tap)时延和幅度(幅度或实部虚部或同相正交相)信息。BRP请求信息中还可包括对应的N个SNR信息。若为交叉扫描反馈,则反馈N个发送天线与M个接收天线间的共N*M个信道测量反馈信息。BRP请求信息中还可包括对应的N*M个SNR信息。
可选的BRP请求信息中还包括P、N以及M参数中的至少一项,用于指示STA采用P、N以及M参数来发送TRN单元。
可选的,BRP请求信息中还可以包括BRP帧的个数和/或调制编码方式。
可选的,STA可以利用BRP帧或SSW帧或其它帧携带CDOWN字段,联合TRN单元个数进行波束标识。或利用BRP帧或SSW帧或其它帧携带波束ID字段和天线ID字段,联合TRN单元个数进行波束标识。
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发起方设备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在不同实施例中,发起方设备可以是网络设备,具体的,网络设备可以是基站,基站可以使用图3-图6所示的帧结构,实现图2所示的过程。或者网络设备可以是AP,AP可以使用图7或图8所示的帧结构,实现图2所示的过程。发起方设备还可以是终端设备。
在一个示例中,发起方设备的结构中包括:发射器100和接收器101。其中,发射器100用于发送波束训练指示信息。所述波束训练指示信息中包括参与波束训练的一个或多个响应方的标识信息、以及为所述一个或多个响应方分配的资源的信息和为所述一个或多个响应方分配的训练序列的信息的一个或两个。接收器101用于接收所述参与波束训练的一个或多个响应方依据所述波束训练指示信息发送的上行训练信号。发射器100还用于发送训练反馈信息,所述训练反馈信息中包括为所述一个或多个响应方选定的波束的信息。
具体的,发射器100和接收器101实现上述功能的具体方式可以参见实现图2所示的过程,这里不再赘述。
发起方设备还可以包括处理器102和存储器103。处理器102用于生成波束训练指示信息以及训练反馈信息。存储器103用于存储用于实现图2所示的发起方的功能的应用程序,以及应用程序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发射器100、接收器101、处理器102和存储器103可以通过总线相连。
可以理解的是,图9仅仅示出了发起方设备的简化设计,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发起方设备可以包含任意数量的发射器,接收器,处理器,存储器等,而所有可以实现本申请的发起方设备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所述发起方设备具有调度响应方进行上行波束训练的功能,可以使得多个响应方并行进行上行波束训练,以提高上行波束训练的效率。
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响应方设备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在不同实施例中,响应方设备可以是终端设备,具体的,所述终端设备可以在蜂窝网络下,使用图3-图6所示的帧结构,实现图2所示的过程。也可以在无线局域网下使用图7或图8所示的帧结构,实现图2所示的过程。
在一个示例中,响应方设备包括发射器100和接收器101。其中,接收器101用于接收发起方发送的波束训练指示信息。所述波束训练指示信息中包括参与波束训练的第一响应方的标识信息、以及为所述第一响应方分配的资源的信息和为所述第一响应方分配的训练序列的信息的一个或两个。发射器100用于依据所述波束训练指示信息向所述发起方发送上行训练信号。接收器101还用于接收所述发起方发送的训练反馈信息,所述训练反馈信息中包括为所述第一响应方选定的波束的信息。
具体的,发射器100和接收器101实现上述功能的具体方式以及发射器100的其它功能均可以参见实现图2所示的过程,这里不再赘述。所述响应方设备还可以包括处理器102和存储器103,处理器102用于生成上行训练信号。存储器103用于存储用于实现图2所示的响应方的功能的应用程序,以及应用程序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发射器100、接收器101、处理器102和存储器103可以通过总线相连。
可以理解的是,图10仅仅示出了响应方设备的简化设计,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响应方设备可以包含任意数量的发射器,接收器,处理器,存储器等,而所有可以实现本申请的响应方设备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响应方设备在发起方设备的调度下进行上行波束训练,有利于提高上行波束训练的效率。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8)

1.一种波束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起方发送波束训练指示信息,所述波束训练指示信息中包括参与波束训练的一个或多个响应方的标识信息、以及为所述一个或多个响应方分配的资源的信息和为所述一个或多个响应方分配的训练序列的信息的一个或两个;
所述发起方接收所述参与波束训练的一个或多个响应方依据所述波束训练指示信息发送的上行训练信号;
所述发起方发送训练反馈信息,所述训练反馈信息中包括为所述一个或多个响应方选定的波束的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束训练指示信息中还包括:
用于指示所述响应方发送所述上行训练信号的方式的指示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束训练指示信息中还包括:
所述响应方发送的第一个携带所述上行训练信号的帧中的倒数计数值CDOWN的指示信息;或者,所述响应方发送的携带所述上行训练信号的帧的个数的指示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反馈信息中还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
为所述一个或多个响应方选定的波束的信噪比、为一个响应方选定的多个波束的信息、所述多个波束的信道状态反馈信息、所述响应方的标识个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起方接收到所述响应方的临时标识的情况下,所述训练反馈信息中使用以下一个或多个作为所述使用所述临时标识的响应方的标识:
所述临时标识、所述响应方反馈的所述响应方选择的最佳波束的编号、以及所述响应方发送的携带所述上行训练信号的帧中的扰码字段。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束的信息包括:
发送所述上行训练信号所使用的天线的编号、射频链的编号、波束的编号、波束的编号中的一个或多个。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为所述一个或多个响应方中的不同的响应方分配的资源和/或训练序列不同。
8.一种波束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响应方接收发起方发送的波束训练指示信息,所述波束训练指示信息中包括参与波束训练的所述第一响应方的标识信息、以及为所述第一响应方分配的资源的信息和为所述第一响应方分配的训练序列的信息的一个或两个;
所述第一响应方依据所述波束训练指示信息向所述发起方发送上行训练信号;
所述第一响应方接收所述发起方发送的训练反馈信息,所述训练反馈信息中包括为所述第一响应方选定的波束的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波束训练指示信息发送上行训练信号包括:
使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方式或离散傅里叶变换-正交频分复用DFT-OFDM方式发送所述上行训练信号,并在OFDM符号或DFT-OFDM符号前增加循环前缀,所述OFDM方式或DFT-OFDM方式由所述波束训练指示信息指示。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束训练指示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一响应方的标识信息为通配符;
在所述第一响应方接收训练反馈信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响应方向所述发起方发送临时标识,所述临时标识基于所述第一响应方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生成或随机生成、或基于所述第一响应方的MAC地址和随机值生成。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响应方接收训练反馈信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响应方向所述发起方发送CDOWN,所述CDOWN用于指示当前携带所述上行训练信号的帧是倒数第几帧;
所述CDOWN依据所述波束训练指示信息中指示的所述第一响应方发送的第一个携带所述上行训练信号的帧中的CDOWN的指示信息,或者,所述第一响应方发送的携带所述上行训练信号的帧的个数的指示信息确定。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响应方接收训练反馈信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响应方向所述发起方发送所述第一响应方接收到的一个或多个携带所述波束训练指示信息的帧的编号和对应的质量参数。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响应方接收训练反馈信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响应方向所述发起方发送所述第一响应方选择的用于所述发起方发送下行数据的最优波束的信息。
14.一种发起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射器,用于发送波束训练指示信息,所述波束训练指示信息中包括参与波束训练的一个或多个响应方的标识信息、以及为所述一个或多个响应方分配的资源的信息和为所述一个或多个响应方分配的训练序列的信息的一个或两个;
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参与波束训练的一个或多个响应方依据所述波束训练指示信息发送的上行训练信号;
所述发射器还用于,发送训练反馈信息,所述训练反馈信息中包括为所述一个或多个响应方选定的波束的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发起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器发送的所述波束训练指示信息中还包括:
用于指示所述响应方发送所述上行训练信号的方式的指示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发起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器发送的所述波束训练指示信息中还包括:
所述响应方发送的第一个携带所述上行训练信号的帧中的倒数计数值CDOWN的指示信息;或者,所述响应方发送的携带所述上行训练信号的帧的个数的指示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发起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器发送的所述波束训练指示信息中还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
为所述一个或多个响应方选定的波束的信噪比、为一个响应方选定的多个波束的信息、所述多个波束的信道状态反馈信息、所述响应方的标识个数。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发起方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器接收到所述响应方的临时标识的情况下,所述发射器发送的所述训练反馈信息中使用以下一个或多个作为所述使用所述临时标识的响应方的标识:
所述临时标识、所述响应方反馈的所述响应方选择的最佳波束的编号、以及所述响应方发送的携带所述上行训练信号的帧中的扰码字段。
19.根据权利要求14-18任一项所述的发起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器发送的训练反馈信息中的所述波束的信息包括:
发送所述上行训练信号所使用的天线的编号、射频链的编号、波束的编号、波束的编号中的一个或多个。
20.根据权利要求14-18任一项所述的发起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器发送的所述波束训练指示信息中为所述一个或多个响应方中的不同的响应方分配的资源和/或训练序列不同。
21.根据权利要求14-18任一项所述的发起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起方设备为网络设备或者终端设备。
22.一种响应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器,用于接收发起方发送的波束训练指示信息,所述波束训练指示信息中包括参与波束训练的第一响应方的标识信息、以及为所述第一响应方分配的资源的信息和为所述第一响应方分配的训练序列的信息的一个或两个;
发射器,用于依据所述波束训练指示信息向所述发起方发送上行训练信号;
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发起方发送的训练反馈信息,所述训练反馈信息中包括为所述第一响应方选定的波束的信息。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响应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器用于依据所述波束训练指示信息向所述发起方发送上行训练信号包括:
所述发射器具体用于,使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方式或离散傅里叶变换-正交频分复用DFT-OFDM方式发送所述上行训练信号,并在OFDM符号或DFT-OFDM符号前增加循环前缀,所述OFDM方式或DFT-OFDM方式由所述波束训练指示信息指示。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响应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器接收的所述波束训练指示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一响应方的标识信息为通配符;
所述发射器还用于,在所述接收器接收所述训练反馈信息之前,向所述发起方发送临时标识,所述临时标识基于所述第一响应方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生成或随机生成、或基于所述第一响应方的MAC地址和随机值生成。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响应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器还用于:
在所述接收器接收所述训练反馈信息之前,向所述发起方发送CDOWN,所述CDOWN用于指示当前携带所述上行训练信号的帧是倒数第几帧;
所述CDOWN依据所述波束训练指示信息中指示的所述第一响应方发送的第一个携带所述上行训练信号的帧中的CDOWN的指示信息,或者,所述第一响应方发送的携带所述上行训练信号的帧的个数的指示信息确定。
2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响应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器还用于:
在所述接收器接收所述训练反馈信息之前,向所述发起方发送所述第一响应方接收到的一个或多个携带所述波束训练指示信息的帧的编号和对应的质量参数。
27.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响应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器还用于:
在所述接收器接收所述训练反馈信息之前,向所述发起方发送所述第一响应方选择的用于所述发起方发送下行数据的最优波束的信息。
28.根据权利要求22-27任一项所述的响应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方设备为终端设备或者网络设备。
CN201710469882.XA 2017-06-20 2017-06-20 一种波束训练方法及发起方设备、响应方设备 Active CN1091042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69882.XA CN109104220B (zh) 2017-06-20 2017-06-20 一种波束训练方法及发起方设备、响应方设备
EP18819870.9A EP3641150B1 (en) 2017-06-20 2018-06-15 Beam training method, initiator device, and responder device
PCT/CN2018/091577 WO2018233568A1 (zh) 2017-06-20 2018-06-15 一种波束训练方法及发起方设备、响应方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69882.XA CN109104220B (zh) 2017-06-20 2017-06-20 一种波束训练方法及发起方设备、响应方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04220A true CN109104220A (zh) 2018-12-28
CN109104220B CN109104220B (zh) 2021-06-22

Family

ID=647358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69882.XA Active CN109104220B (zh) 2017-06-20 2017-06-20 一种波束训练方法及发起方设备、响应方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641150B1 (zh)
CN (1) CN109104220B (zh)
WO (1) WO2018233568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32499A (zh) * 2020-03-24 2020-07-17 江苏创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46517A (zh) * 2021-08-31 2021-12-03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训练的方法及装置
WO2023221921A1 (zh) * 2022-05-18 2023-1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95462B2 (en) * 2019-01-29 2023-07-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coordinated beamforming in millimeter wave systems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9926A (zh) * 2009-04-03 2011-01-05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波束形成训练方法与实施波束形成训练的通信装置
US20110064033A1 (en) * 2009-09-15 2011-03-17 Gong Michelle X Millimeter-wave communication station and method for scheduling association beamforming training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
CN102468879A (zh) * 2010-10-29 2012-05-23 日电(中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波束形成训练方法、设备和系统
US20130201938A1 (en) * 2012-02-06 2013-08-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uplink resources in beamforming-bas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60323755A1 (en) * 2015-04-30 2016-11-03 Intel IP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beamforming
US20170085306A1 (en) * 2015-09-17 2017-03-23 Intel IP Corporation Method, wireless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conducting a multiple station beam refinement protocol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06797239A (zh) * 2014-10-07 2017-05-31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小区/无线网络的波束管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18168A1 (en) * 2014-07-28 2016-02-04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beam alignment on directional wireless links
US10375679B2 (en) * 2014-12-05 2019-08-06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Trigger frame format for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OFDMA) communication
CN106804043B (zh) * 2015-11-26 2020-1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接入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9926A (zh) * 2009-04-03 2011-01-05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波束形成训练方法与实施波束形成训练的通信装置
US20110064033A1 (en) * 2009-09-15 2011-03-17 Gong Michelle X Millimeter-wave communication station and method for scheduling association beamforming training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
CN102468879A (zh) * 2010-10-29 2012-05-23 日电(中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波束形成训练方法、设备和系统
US20130201938A1 (en) * 2012-02-06 2013-08-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uplink resources in beamforming-bas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797239A (zh) * 2014-10-07 2017-05-31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小区/无线网络的波束管理方法
US20160323755A1 (en) * 2015-04-30 2016-11-03 Intel IP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beamforming
US20170085306A1 (en) * 2015-09-17 2017-03-23 Intel IP Corporation Method, wireless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conducting a multiple station beam refinement protocol in a wireless network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SUSTEK: "Beam management in NR", 《3GPP TSG-RAN WG2 MEETING #95 R2-165287》 *
ASUSTEK: "Beam management in NR", 《3GPP TSG-RAN WG2 MEETING #95BIS R2-166588》 *
INTEL CORPORATION: "On UL Beam Management", 《3GPP TSG-RAN WG1 #88 R1-1702203 》 *
XINWEI: "Considerations on Beam Management for NR",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6 R1-166583》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32499A (zh) * 2020-03-24 2020-07-17 江苏创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432499B (zh) * 2020-03-24 2024-03-15 江苏创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46517A (zh) * 2021-08-31 2021-12-03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训练的方法及装置
WO2023221921A1 (zh) * 2022-05-18 2023-1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641150A1 (en) 2020-04-22
EP3641150A4 (en) 2020-06-03
CN109104220B (zh) 2021-06-22
EP3641150B1 (en) 2021-08-18
WO2018233568A1 (zh) 2018-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111218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用いられる電子機器、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EP2949091B1 (en) Sectorization feedback and multi-sector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JP6676766B2 (ja) 無線通信方法
CN106664723B (zh) 用于利用空间-特定感测进行通信的设备、网络和方法
JP6511436B2 (ja) 無線lan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チャネルサウンディング方法及びこれをサポートする装置
US9462599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utilizing a large-scale antenna array
CN109891819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或接收参考信号的方法及装置
CN109845129A (zh) 针对新无线电在弹性帧结构中进行波束成形扫描和训练
CN109891999A (zh) 支持对消息的受控发送和接收的方法和装置
CN107409403A (zh) 用于使用探测触发帧的信道探测的接入点(ap)、用户台站(sta)和方法
US11700640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9155660A (zh) 用于在毫米波无线局域网络中波束成形反馈的系统和方法
US8982751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designating transmission timings
CN105981310A (zh) 站点及其无线链路设置方法
CN106716930A (zh) 利用可变持续时间参考信号来通信的设备、网络和方法
US20160066324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via Combined Channel Training and Physical Layer Header Signaling
CN104798329A (zh) 用于发送数据的方法和设备以及用于发送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JP2023126969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用いられる電子機器、及び方法
EP3641150B1 (en) Beam training method, initiator device, and responder device
CN110291747A (zh) 用户设备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13316910A (zh) 用于发信号通知pdsch分集的系统和方法
US10701686B1 (en) Protection mechanism for multi-user transmission
CN107645322A (zh) 基于波束赋形的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设备
US11937117B2 (en) Dynamic transmit chain availability signaling in wireless devices
CN109756258B (zh) 波束训练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