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01424A - 一种实现数据激励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现数据激励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01424A
CN109101424A CN201810893639.5A CN201810893639A CN109101424A CN 109101424 A CN109101424 A CN 109101424A CN 201810893639 A CN201810893639 A CN 201810893639A CN 109101424 A CN109101424 A CN 1091014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title
equipment under
event
trig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9363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进朝
蒋泽军
杜承烈
王丽芳
尤涛
范刚龙
孟子霖
陈可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089363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01424A/zh
Publication of CN1091014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014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6Preventing errors by testing or debugging software
    • G06F11/3668Software testing
    • G06F11/3672Test management
    • G06F11/3684Test management for test design, e.g. generating new test ca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6Preventing errors by testing or debugging software
    • G06F11/3668Software testing
    • G06F11/3672Test management
    • G06F11/3688Test management for test execution, e.g. scheduling of test sui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数据激励的方法及装置,涉及仿真技术领域。用以解决数据激励生成技术存在重复的测试激励,从而降低了验证效率的问题。该方法包括:根据动作序列文件设置被测设备的执行动作参数和触发事件;执行动作参数包括每个测试的名称,每个测试的开始时间,每个测试的循环间隔以及每个测试的执行参数;当接收到的测试命令内携带的第二触发命令与第一触发命令匹配时,根据第一触发命令携带的第一事件名称触发被测设备进行第一测试;第二触发命令包括的第二事件名称与第一触发命令内的第一事件名称相对应;根据第一测试对应的开始时间,循环间隔以及执行参数生成被测设备的激励数据,并将激励数据发送至被测设备。

Description

一种实现数据激励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仿真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实现数据激励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规模较大,系统复杂的嵌入式软件也呈现出了网络化和层次化的趋势。嵌入式软件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大量同构和异构的软件模块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交互关系,使得嵌入式软件的验证变得越来越困难。传统人工验证设备功能的方法,效率低下,且无法保证验证结果的准确性,早已不符合现代工业的需求。所以,采用数据激励生成技术来验证设备功能是十分必要的。
数据激励生成技术是模拟真实设备向被测设备发送指令或者数据,通过对被测设备的响应进行分析,来验证被测设备的功能是否正常。目前模拟验证中的数据激励生成技术主要有定向激励生成技术和随机激励生成技术两种。定向激励生成技术主要是通过人工来编写测试用例来进行验证的方式,这种方式适合规模比较小,且软件模块间交互相对简单的系统,主要是因为人工编写验证激励太耗时,且容易出错,在不同平台间使用也会造成大量繁复的工作,没有良好的通用性;随机激励生成技术是通过程序随机的方式来生成验证激励的,这种方式可以降低人工的工作量,也可以减少出错率,但是也存在问题,比如会产生大量重复的测试激励,这会大大降低验证效率,也无法保证覆盖率。
综上所述,现有的数据激励生成技术存在重复的测试激励,从而降低了验证效率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实现数据激励的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的数据激励生成技术存在重复的测试激励,从而降低了验证效率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实现数据激励的方法,包括:
根据动作序列文件设置被测设备的执行动作参数和触发事件;所述执行动作参数包括每个测试的名称,每个所述测试的开始时间,每个所述测试的循环间隔以及每个所述测试的执行参数;
当接收到的测试命令内携带的第二触发命令与第一触发命令匹配时,根据所述第一触发命令携带的第一事件名称触发所述被测设备进行第一测试;所述第二触发命令包括的第二事件名称与所述第一触发命令内的第一事件名称相对应;
根据所述第一测试对应的所述开始时间,所述循环间隔以及所述执行参数生成所述被测设备的激励数据,并将所述激励数据发送至所述被测设备。
优选地,所述根据动作序列文件设置被测设备的执行动作参数和触发事件之前,还包括:
根据交互逻辑文件设置所述被测设备的测试状态以及所述第一触发命令;
所述交互逻辑文件包括所述被测设备的测试状态以及每个所述测试状态对应的所述第一触发命令,每个所述第一触发命令包括所述第一事件名称和触发动作;每个所述测试状态对应一个迁移名称。
优选地,所述当接收到的测试命令内携带的第二触发命令时,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事件名称确认所述被测设备从当前第一状态迁移到与所述第二事件名称对应的第二状态的所述迁移名称,并根据第一触发命令将所述被测设备从所述第一状态迁移到与第二状态。
优选地,所述动作序列文件包括所述被测设备的名称,与所述被测设备名称对应的所述执行动作参数和所述触发事件;
所述触发事件包括触发测试名称和触发测试参数,所述触发测试名称与所述执行动作参数包括的每个所述测试的名称对应;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触发命令携带的第一事件名称触发所述被测设备进行第一测试,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事件名称确认所述被测设备当前对应的所述迁移名称,根据所述迁移名称确认当前可执行的所述触发测试名称和所述触发测试参数;根据所述触发测试名称触发所述测试设备进行与所述触发测试名称对应的第一测试;所述第一测试的名称与所述触发测试名称相匹配。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实现数据激励的装置,包括:
设置单元,用于根据动作序列文件设置被测设备的执行动作参数和触发事件;所述执行动作参数包括每个测试的名称,每个所述测试的开始时间,每个所述测试的循环间隔以及每个所述测试的执行参数;
触发单元,用于当接收到的测试命令内携带的第二触发命令与第一触发命令匹配时,根据所述第一触发命令携带的第一事件名称触发所述被测设备进行第一测试;所述第二触发命令包括的第二事件名称与所述第一触发命令内的第一事件名称相对应;
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测试对应的所述开始时间,所述循环间隔以及所述执行参数生成所述被测设备的激励数据,并将所述激励数据发送至所述被测设备。
优选地,所述设置单元还用于:
根据交互逻辑文件设置所述被测设备的测试状态以及所述第一触发命令;
所述交互逻辑文件包括所述被测设备的测试状态以及每个所述测试状态对应的所述第一触发命令,每个所述第一触发命令包括所述第一事件名称和触发动作;每个所述测试状态对应一个迁移名称。
优选地,所述触发单元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二事件名称确认所述被测设备从当前第一状态迁移到与所述第二事件名称对应的第二状态的所述迁移名称,并根据第一触发命令将所述被测设备从所述第一状态迁移到与第二状态。
优选地,所述动作序列文件包括所述被测设备的名称,与所述被测设备名称对应的所述执行动作参数和所述触发事件;
所述触发事件包括触发测试名称和触发测试参数,所述触发测试名称与所述执行动作参数包括的每个所述测试的名称对应;
所述触发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事件名称确认所述被测设备当前对应的所述迁移名称,根据所述迁移名称确认当前可执行的所述触发测试名称和所述触发测试参数;根据所述触发测试名称触发所述测试设备进行与所述触发测试名称对应的第一测试;所述第一测试的名称与所述触发测试名称相匹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实现数据激励的方法,包括:根据动作序列文件设置被测设备的执行动作参数和触发事件;所述执行动作参数包括每个测试的名称,每个所述测试的开始时间,每个所述测试的循环间隔以及每个所述测试的执行参数;当接收到的测试命令内携带的第二触发命令与第一触发命令匹配时,根据所述第一触发命令携带的第一事件名称触发所述被测设备进行第一测试;所述第二触发命令包括的第二事件名称与所述第一触发命令内的第一事件名称相对应;根据所述第一测试对应的所述开始时间,所述循环间隔以及所述执行参数生成所述被测设备的激励数据,并将所述激励数据发送至所述被测设备。该方法可以模拟实现被测设备的内部处理逻辑,根据解析后的动作序列文件对激励器进行个性化定制,从而可以使得激励器能够模拟不同被测设备的多种测试状态,实现了具有通用性、可控性的激励器;再者,以接收到外接的测试命令为输入,模拟实现被测设备的内部状态和运行规律,实现了激励器对真实被测设备内部逻辑的替代,从而减少了跨平台使用,保证了激励器的可配置性;通过该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数据激励生成技术存在重复的测试激励,从而降低了验证效率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现数据激励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配置数据激励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现数据激励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示例性表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现数据激励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根据动作序列文件设置被测设备的执行动作参数和触发事件;所述执行动作参数包括每个测试的名称,每个所述测试的开始时间,每个所述测试的循环间隔以及每个所述测试的执行参数;
步骤102,当接收到的测试命令内携带的第二触发命令与第一触发命令匹配时,根据所述第一触发命令携带的第一事件名称触发所述被测设备进行第一测试;所述第二触发命令包括的第二事件名称与所述第一触发命令内的第一事件名称相对应;
步骤103,根据所述第一测试对应的所述开始时间,所述循环间隔以及所述执行参数生成所述被测设备的激励数据,并将所述激励数据发送至所述被测设备。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配置数据激励器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现数据激励的方法通过图2所提供的可配置数据激励器来实现的。如图2所示,可配置数据激励器由配置解析模块,内部逻辑自动机组成。可配置数据激励器模拟实现了真实被测设备的内部处理逻辑。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执行主体为内部逻辑自动机,即内部逻辑自动机根据接收到的交互逻辑文件和动作序列文件从而能够对激励器进行个性化定制,使得数据激励器能够模拟不同被测设备以及不同被测设备的各种不同测试状态,并产生激励数据。
具体地,在步骤101之前,配置解析模块需要对接收到的配置文件进行解析,即将从配置文件中解析得到交互逻辑文件和动作序列文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配置解析模块在内存数据库内为各节点间数据交换提供了支撑,将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对上层节点屏蔽了底层操作细节,配置解析模块由数据操作模块、映射操作模块和索引树模块构成。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配置解析模块的具体应用过程不做具体的介绍。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交换逻辑文件采用层次结构,以XML的形式体现。交换逻辑文件包括被测设备的测试状态以及每个测试状态对应的第一触发命令,具体地,每个第一触发命令包括第一事件名称和触发动作,每个测试状态都对应一个迁移名称,该迁移名称指代的是被测设备的状态迁移。
XML文件中各标签及其表示的含义如表1所示。
表1交互逻辑文件主要标签
其中,Event标签包含属性如表2所示,Action标签包含属性如表3所示。
表2 Event标签主要属性
属性 含义
Name 事件名称
DelayTime 延迟时间
Param 事件参数
Destination 接收事件的目标
Channel 事件传输通道
表3 Action标签主要属性
属性 含义
Name 动作名称
DelayTime 动作执行延迟时间
Param 动作参数
Destination 动作发送数据或事件的目标
Channel 数据发送通道
举例来说,如下XML代码所示,显示了一个雷达系统的自动机交互逻辑文件:
其中,雷达交互逻辑文件状态信息描述了雷达在就绪状态下接收到启动雷达的事件,系统状态会从就绪状态变为新的状态启动雷达状态。同时会产生一个名为上电命令的动作,雷达上电成功,开启雷达。前一段程序主要介绍了雷达系统的交互逻辑文件的头部信息,第二段程序描述了雷达的状态迁移过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动作序列文件包括被测设备的名称,与被测设备名称对应的执行动作参数和触发事件;其中,执行动作参数包括每个测试的名称,每个测试的开始时间,每个测试的循环间隔以及每个测试的执行参数;触发事件包括触发测试名称和触发测试参数,且触发测试名称与执行动作参数包括的每个测试的名称对应。
动作序列文件的表现形式和交互逻辑文件一样,也是XML文件,通过该文件,规定了被测设备执行每个测试是由那个触发测试名称触发的,且每个测试的开始时间,每个测试的循环间隔以及每个测试的执行参数等。动作序列文件主要标签的表述如表4所示。
表4动作序列文件主要标签
其中,Event标签与交互逻辑文件中定义相同,如表2所示。Behavior标签主要属性如表5所示。
表5 Behavior标签主要属性
属性 含义
Name 动作名称
BeginTime 动作执行的开始时间
Loop 动作循环间隔
Param 动作执行参数
在步骤101之前,配置解析模块对接收到的配置文件进行解析,得到交互逻辑文件和动作序列文件。
内部逻辑自动机通过加载交互逻辑文件,从而设置被测设备的测试状态以及第一触发命令。
由于每个测试状态对应一个迁移名称,每个第一触发命令包括一个第一事件名称和触发动作,则内部逻辑自动机根据交互逻辑文件可以设置被测设备的多个迁移名称以及与没有迁移名称对应的第一事件名称和触发动作。
比如,上述雷达系统的交互逻辑文件中,“<Event Name="启动雷达">
”为第一事件名称,“<Command Name="上电命令"/>”为触发动作,而“<EventName="上电成功"/>”则对应雷达的一个迁移名称,即雷达从就绪状态迁移到启动雷达状态。
在步骤101中,当内部逻辑自动机根据交互逻辑文件完成被测设备的自动运行之后,内部逻辑自动机根据解析的动作序列文件,设置被测设备的执行动作参数和触发事件。
具体地,执行动作参数包括每个测试的名称,每个测试的开始时间,每个测试的循环间隔和每个测试的执行参数等,具体可以参考表5。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执行动作参数包括的具体内容不做限定。触发事件包括触发测试名称和触发测试参数。其中,触发事件包括的触发测试名称与执行动作参数包括的每个测试的名称一一对应,即一个被测设备的一项测试只能通过一个触发测试名称来触发,也就是说,被测设备的一项测试只能响应一个触发测试名称。
举例来说,如下XML代码所示,显示了一个雷达系统的动作序列文件:
如上代码展示了雷达设备的动作序列文件,其中第一段规定了雷达设备中的公布目标位置的动作,公布位置动作的开始时间是2毫秒、执行周期是3秒、执行参数是“A”,而该动作实际执行的是“发送目标位置数据”事件,参数为“B”,即时间为2毫秒的时候,雷达开始发送目标位置数据,每3秒发一次。在这段动作序列文件中,“公布目标位置的动作”即为一项测试的名称,相应地,““发送目标位置数据”事件,参数为“B””为该项测试的触发测试名称。
第二段规定了雷达设备中公布速度的动作,公布速度信息动作的开始时间是10毫秒、执行周期是40ms、执行参数是“P”,而该动作实际执行的是“发送速度”事件,参数为“Q”,当时间为10毫秒的时候,雷达开始发送速度,每40毫秒发一次。在这段动作序列文件中,“公布速度的动作”为一项测试的名称,相应地,““发送速度”事件,参数为“Q””为该项测试的触发测试名称。
在步骤102中,当内部逻辑自动机根据交互逻辑文件完成了被测设备的运行,根据动作序列文件配置了被测设备的执行动作集合之后,则内部逻辑自动机完成了对被测设备的模拟,即内部逻辑自动机可以模拟被测设备的不同测试状态。
进一步地,当内部逻辑自动机接收到外部发送的测试命令时,由于测试命令内携带有第二触发命令,且第二触发命令包括有第二事件名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第二事件名称与第一触发命令内包括的第一事件名称相对应,而第一事件名称对应的第一触发命令与被测设备的每个测试状态相对应,即接收到外部发送的测试命令时,需要先确认被测设备当前的第一状态,若被测设备当前的第一状态与测试命令内的第二事件名称对应的测试状态一致,则不需要被测设备执行状态迁移动作;若被测设备当前的第一状态与测试命令内的第二事件名称对应的测试状态不一致,则需要根据第二事件名称确认被测设备从当前第一状态迁移到与第二事件名称对应的第二状态的迁移名称,然后根据第一触发命令将被测设备从第一状态迁移到第二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被测设备在进行状态迁移时是通过第一触发命令完成的,而迁移名称与触发事件包括的触发测试名称和触发测试参数向对应,即通过被测设备当前状态下对应的迁移名称,可以确认被测设备当前待执行的触发事件。进一步地,由于触发事件内包括的触发测试名称与执行动作参数内包括的每个测试的名称相互对应,即通过触发测试名称可以确认被测设备待执行的测试名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第一事件名称可以触发被测设备进行第一测试,即通过第一事件名称可以确认被测设备待进行的测试名称。
举例来说,如下XML代码所示,显示了一个雷达系统的自动机交互逻辑文件和动作序列文件:
在上述程序中,测试命令内携带的第二事件名称可以认为“<Event Name="启动雷达">,由于雷达当前第一状态为<FirstState Name="就绪状态"/>,由于雷达当前的第一状态与第二事件名称对应的雷达的状态不一致,则雷达需要从当前第一状态迁移到第二状态,在雷达从第一状态迁移到第二状态时,执行了“<Command Name="上电命令"/>”,则雷达从就绪状态迁移到上电成功状态,而上电成功状态对应的迁移名称为“<Event Name="上电成功"/>”。进一步地,当确认被测设备的迁移名称之后,可以根据迁移名称确认被测设备当前待执行的触发事件,即通过“<Event Name="上电成功"/>”迁移名称可以确认被测设备待执行的触发事件为““发送目标位置数据”事件,参数为“B””和““发送速度”事件,参数为“Q””。根据触发事件内包括的触发测试名称和触发测试参数可以依此确认被测设备待执行的测试名称,即通过“发送目标位置数据”事件和“发送速度”事件,可以确认雷达待执行的测试依此为“公布目标位置的动作”和“公布速度的动作”。
在步骤103中,当根据测试命令触发被测设备进行第一测试之后,内部逻辑自动机根据第一测试对应的开始时间,循环间隔和执行参数生成被测设备的激励数据。进一步地,根据报文格式文件,按照传输网络类型和目的地将激励数据进行封装,封装后的记录数据形成特定网络上能够适应的数据帧,然后通过虚拟通信总线,发送给被测设备。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实现数据激励的方法,该方法可以模拟实现被测设备的内部处理逻辑,根据解析后的动作序列文件对激励器进行个性化定制,从而可以使得激励器能够模拟不同被测设备的多种测试状态,实现了具有通用性、可控性的激励器;再者,以接收到外接的测试命令为输入,模拟实现被测设备的内部状态和运行规律,实现了激励器对真实被测设备内部逻辑的替代,从而减少了跨平台使用,保证了激励器的可配置性;通过该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数据激励生成技术存在重复的测试激励,从而降低了验证效率的问题。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现数据激励的装置,由于该装置解决技术问题的原理与一种实现数据激励的方法相似,因此该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现数据激励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装置主要包括设置单元301,触发单元302和生成单元303。
设置单元301,用于根据动作序列文件设置被测设备的执行动作参数和触发事件;所述执行动作参数包括每个测试的名称,每个所述测试的开始时间,每个所述测试的循环间隔以及每个所述测试的执行参数;
触发单元302,用于当接收到的测试命令内携带的第二触发命令与第一触发命令匹配时,根据所述第一触发命令携带的第一事件名称触发所述被测设备进行第一测试;所述第二触发命令包括的第二事件名称与所述第一触发命令内的第一事件名称相对应;
生成单元30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测试对应的所述开始时间,所述循环间隔以及所述执行参数生成所述被测设备的激励数据,并将所述激励数据发送至所述被测设备。
优选地,所述设置单元301还用于:
根据交互逻辑文件设置所述被测设备的测试状态以及所述第一触发命令;
所述交互逻辑文件包括所述被测设备的测试状态以及每个所述测试状态对应的所述第一触发命令,每个所述第一触发命令包括所述第一事件名称和触发动作;每个所述测试状态对应一个迁移名称。
优选地,所述触发单元302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二事件名称确认所述被测设备从当前第一状态迁移到与所述第二事件名称对应的第二状态的所述迁移名称,并根据第一触发命令将所述被测设备从所述第一状态迁移到与第二状态。
优选地,所述动作序列文件包括所述被测设备的名称,与所述被测设备名称对应的所述执行动作参数和所述触发事件;
所述触发事件包括触发测试名称和触发测试参数,所述触发测试名称与所述执行动作参数包括的每个所述测试的名称对应;
所述触发单元302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事件名称确认所述被测设备当前对应的所述迁移名称,根据所述迁移名称确认当前可执行的所述触发测试名称和所述触发测试参数;根据所述触发测试名称触发所述测试设备进行与所述触发测试名称对应的第一测试;所述第一测试的名称与所述触发测试名称相匹配。
应当理解,以上一种实现数据激励的装置包括的单元仅为根据该设备装置实现的功能进行的逻辑划分,实际应用中,可以进行上述单元的叠加或拆分。并且该实施例提供一种实现数据激励的装置所实现的功能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现数据激励的方法一一对应,对于该装置所实现的更为详细的处理流程,在上述方法实施例一中已做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详细描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实现数据激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动作序列文件设置被测设备的执行动作参数和触发事件;所述执行动作参数包括每个测试的名称,每个所述测试的开始时间,每个所述测试的循环间隔以及每个所述测试的执行参数;
当接收到的测试命令内携带的第二触发命令与第一触发命令匹配时,根据所述第一触发命令携带的第一事件名称触发所述被测设备进行第一测试;所述第二触发命令包括的第二事件名称与所述第一触发命令内的第一事件名称相对应;
根据所述第一测试对应的所述开始时间,所述循环间隔以及所述执行参数生成所述被测设备的激励数据,并将所述激励数据发送至所述被测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动作序列文件设置被测设备的执行动作参数和触发事件之前,还包括:
根据交互逻辑文件设置所述被测设备的测试状态以及所述第一触发命令;
所述交互逻辑文件包括所述被测设备的测试状态以及每个所述测试状态对应的所述第一触发命令,每个所述第一触发命令包括所述第一事件名称和触发动作;每个所述测试状态对应一个迁移名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接收到的测试命令内携带的第二触发命令时,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事件名称确认所述被测设备从当前第一状态迁移到与所述第二事件名称对应的第二状态的所述迁移名称,并根据第一触发命令将所述被测设备从所述第一状态迁移到与第二状态。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作序列文件包括所述被测设备的名称,与所述被测设备名称对应的所述执行动作参数和所述触发事件;
所述触发事件包括触发测试名称和触发测试参数,所述触发测试名称与所述执行动作参数包括的每个所述测试的名称对应;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触发命令携带的第一事件名称触发所述被测设备进行第一测试,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事件名称确认所述被测设备当前对应的所述迁移名称,根据所述迁移名称确认当前可执行的所述触发测试名称和所述触发测试参数;根据所述触发测试名称触发所述测试设备进行与所述触发测试名称对应的第一测试;所述第一测试的名称与所述触发测试名称相匹配。
5.一种实现数据激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单元,用于根据动作序列文件设置被测设备的执行动作参数和触发事件;所述执行动作参数包括每个测试的名称,每个所述测试的开始时间,每个所述测试的循环间隔以及每个所述测试的执行参数;
触发单元,用于当接收到的测试命令内携带的第二触发命令与第一触发命令匹配时,根据所述第一触发命令携带的第一事件名称触发所述被测设备进行第一测试;所述第二触发命令包括的第二事件名称与所述第一触发命令内的第一事件名称相对应;
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测试对应的所述开始时间,所述循环间隔以及所述执行参数生成所述被测设备的激励数据,并将所述激励数据发送至所述被测设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单元还用于:
根据交互逻辑文件设置所述被测设备的测试状态以及所述第一触发命令;
所述交互逻辑文件包括所述被测设备的测试状态以及每个所述测试状态对应的所述第一触发命令,每个所述第一触发命令包括所述第一事件名称和触发动作;每个所述测试状态对应一个迁移名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单元,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二事件名称确认所述被测设备从当前第一状态迁移到与所述第二事件名称对应的第二状态的所述迁移名称,并根据第一触发命令将所述被测设备从所述第一状态迁移到与第二状态。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作序列文件包括所述被测设备的名称,与所述被测设备名称对应的所述执行动作参数和所述触发事件;
所述触发事件包括触发测试名称和触发测试参数,所述触发测试名称与所述执行动作参数包括的每个所述测试的名称对应;
所述触发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事件名称确认所述被测设备当前对应的所述迁移名称,根据所述迁移名称确认当前可执行的所述触发测试名称和所述触发测试参数;根据所述触发测试名称触发所述测试设备进行与所述触发测试名称对应的第一测试;所述第一测试的名称与所述触发测试名称相匹配。
CN201810893639.5A 2018-08-07 2018-08-07 一种实现数据激励的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91014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93639.5A CN109101424A (zh) 2018-08-07 2018-08-07 一种实现数据激励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93639.5A CN109101424A (zh) 2018-08-07 2018-08-07 一种实现数据激励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01424A true CN109101424A (zh) 2018-12-28

Family

ID=64848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93639.5A Pending CN109101424A (zh) 2018-08-07 2018-08-07 一种实现数据激励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0142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24250A (zh) * 2020-05-09 2021-11-09 航天科工惯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温循测试装置和方法
CN115658411A (zh) * 2022-12-29 2023-01-31 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激励发生器以及激励发生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13315A (en) * 1992-12-22 1996-04-30 Microsoft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testing of computer software
CN101158875A (zh) * 2007-11-16 2008-04-09 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 一种卫星自动化测试平台及测试方法
CN101571802A (zh) * 2009-06-19 2009-11-0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嵌入式软件测试数据可视化自动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01833498A (zh) * 2009-07-31 2010-09-15 北京伟晨豪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测试脚本技术的嵌入式系统自动化检测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13315A (en) * 1992-12-22 1996-04-30 Microsoft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testing of computer software
CN101158875A (zh) * 2007-11-16 2008-04-09 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 一种卫星自动化测试平台及测试方法
CN101571802A (zh) * 2009-06-19 2009-11-0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嵌入式软件测试数据可视化自动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01833498A (zh) * 2009-07-31 2010-09-15 北京伟晨豪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测试脚本技术的嵌入式系统自动化检测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殷永峰: "基于UML的嵌入式软件测试用例生成方法研究", 《计算机应用研究》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24250A (zh) * 2020-05-09 2021-11-09 航天科工惯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温循测试装置和方法
CN113624250B (zh) * 2020-05-09 2024-05-10 航天科工惯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温循测试装置和方法
CN115658411A (zh) * 2022-12-29 2023-01-31 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激励发生器以及激励发生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77446B (zh) 分布式仿真平台的可视化建模方法
US8453110B2 (en)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code for component interfaces in models
Magee et al. Graphical animation of behavior models
CN103744680B (zh) 一种业务流程处理方法及装置
JP6045134B2 (ja) アプリケーション性能試験のための並列作業負荷シミュレーション
CN105279144B (zh) 一种风洞试验数据文本文件的排版方法和装置
CN104573287B (zh) 基于界面绑定统一模型的数字仿真框架设计方法
CN109740222A (zh) 一种针对汽车网联化场景的测试装置和系统
CN104317640B (zh) 一种航电设备的仿真系统及方法
CN109101424A (zh) 一种实现数据激励的方法及装置
CN109960647A (zh) 一种软件测试方法及装置、计算设备和存储介质
US8768680B2 (en) Simulator of multi-core system employing reconfigurable processor cores and method of simulating multi-core system employing reconfigurable processor cores
AU2022203306A1 (en) Computerized gam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reof
CN109472104A (zh) 一种500kv变电站vr施工仿真方法及装置
CN109325900A (zh) 一种算法的部署方法和系统
CN100531070C (zh) 网络资源调度仿真系统
CN103309676B (zh) 用于海洋数值模拟ROMS的Web服务封装方法以及系统
KR20140021389A (ko) 모델 제작 및 실행 분리형 시뮬레이션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08228965B (zh) 一种存储单元的仿真验证方法、装置和设备
Saadawi et al. Verification of real-time DEVS models
Pereira et al. Cloud based IOPT Petri net simulator to test and debug embedded system controllers
CN107885581A (zh) 一种生产线仿真模拟系统及其方法
CN109189670A (zh) 一种数据激励的方法及装置
CN105335240B (zh) 基于文件共享的paramics和matlab数据交互方法和设备
CN105930260B (zh) 一种系统可用性测试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