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88822A - 数据流量转发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流量转发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88822A
CN109088822A CN201811106437.8A CN201811106437A CN109088822A CN 109088822 A CN109088822 A CN 109088822A CN 201811106437 A CN201811106437 A CN 201811106437A CN 109088822 A CN109088822 A CN 1090888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raffic
physical link
priority
logical links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0643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88822B (zh
Inventor
方皓
宋楹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0643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8882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0888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888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888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888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30Routing of multiclass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12Shortest path evaluation
    • H04L45/123Evaluation of link metric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4Multi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70Routing based on monitoring resul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流量转发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若接收到数据流量,获取所述数据流量所对应的优先级;根据所述数据流量所对应的优先级,以及预存的当前每条物理链路中的逻辑链路与数据流量优先级的对应关系,确定转发所述数据流量的逻辑链路;检测所确定的逻辑链路所对应的物理链路是否出现故障;若所确定的逻辑链路所对应的物理链路未出现故障,通过所确定的逻辑链路来转发所述数据流量。本申请实施例可根据数据流量的优先级确定路由器转发该数据流量所对应的逻辑链路,保证了不同优先级的数据流量在传输过程中的不同需求,提高了消息的传输速率,提高用户的体验。

Description

数据流量转发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流量转发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行业内的数据中心互联网络,例如国有大型企业和银行等的数据中心互联网络等,可以实现让全国各地分布的各分数据中心进行相互通信。这些数据中心互联网络都是基于BGPv4(Border Gateway Protocol,边界网关协议)或MPLS-VPN(MultiprotocolLabel Switching,多协议标记交换,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虚拟私有网络;基于MPLS技术的VPN技术)来实现数据流量的承载,并通过相关的路由策略进行数据流量的转发和调度。如此,在利用路由策略进行数据流量的转发时,并没有考虑到不同数据流量的不同,如不同数据流量所对应的重要性程度不同等,而一律不进行区分都进行转发,如此降低了用户的体验。部分互联网公司也使用SDN方式来控制路径,但是控制层和转发层同步带来的延迟较大,当数据流量出现突发情况或线路出现故障时收敛速度慢,难以满足某些行业如金融行业对数据流量转发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流量转发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保证了不同优先级的数据流量在传输过程中的不同需求,提高了消息的传输速率,提高用户的体验。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流量转发方法,该方法包括:
若接收到数据流量,获取所述数据流量所对应的优先级;根据所述数据流量所对应的优先级,以及预存的当前每条物理链路中的逻辑链路与数据流量优先级的对应关系,确定转发所述数据流量的逻辑链路;检测所确定的逻辑链路所对应的物理链路是否出现故障;若所确定的逻辑链路所对应的物理链路未出现故障,通过所确定的逻辑链路来转发所述数据流量。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流量转发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对应的单元。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流量转发系统,所述数据流量转发系统包括多条不同的物理链路,每一条物理链路包括若干条不同的逻辑链路;所述数据流量转发系统还包括多台转发器,每台转发器对应有若干条物理链路通过,每台转发器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以将接收到的数据流量选择合适的逻辑链路进行转发。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以及与所述存储器相连的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根据数据流量所对应的优先级,以及预存的当前每条物理链路中的逻辑链路与数据流量优先级的对应关系,确定转发所述数据流量的逻辑链路,即可根据数据流量的优先级确定转发该数据流量所对应的逻辑链路,保证了不同优先级的数据流量在传输过程中的不同需求,提高了消息的传输速率,提高用户的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流量转发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流量转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流量转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流量转发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5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流量转发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到的逻辑链路与背景技术中提到的路径相同,以下都以逻辑链路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数据流量转发系统应用于数据中心互联网络中。在该数据流量转发系统中,存在有多条不同的物理链路。每一条物理链路可以包括若干条不同的逻辑链路,对应地,多条不同的物理链路包括多个若干条不同的逻辑链路。可以从公路的例子来简单理解:一条公路对应一条物理链路,每条公路上有多个车道,每个车道对应一条逻辑链路,每个车道上所规定的可以通过的车的类型不同,对应每条逻辑链路可以通过的数据流量的优先级不同。可以理解地,每一条物理链路包括的逻辑链路的条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其中,需要注意的是,物理链路可以理解为真实的链路,如用光纤铺设而成的链路,是静态的,它的最大带宽、最大吞吐量等是固定的;而逻辑链路是动态变化的,一条逻辑链路可以动态承载在任何物理链路上,可以根据网络情况在物理链路中新建一条逻辑链路,也可以删除某条逻辑链路,物理链路中的逻辑链路的带宽也是动态变化的。
在该数据流量转发系统中还包括有多台转发器,每台转发器对应会有若干条物理链路经过,每条物理链路对应有若干条逻辑链路,以将该转发器接收的数据流量选择合适的逻辑链路进行转发。转发器可以是商用路由器等,该商用路由器只进行数据流量的选路(选取逻辑链路)计算和数据流量的转发。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流量转发系统的示例图。图1中的线表示物理链路,逻辑链路动态承载在任何物理链路上。通过该多个不同的物理链路可以实现多个数据中心之间的相互通信。假设图1中的物理链路都是可以双向通信的。如在深圳的一个数据中心(存在一个转发器C)与在上海的一个数据中心(存在一个转发器D)相互通信,深圳的数据中心到上海的数据中心包括多条物理链路,如深圳-上海,深圳-武汉(存在一个转发器B)-上海,深圳-北京(存在一个转发器A)-上海,深圳-武汉-北京-上海,深圳-北京--武汉-上海等,由于逻辑链路动态承载在任何物理链路上,因此从深圳的数据中心到上海的数据中心有若干条不同的逻辑链路,如深圳-上海,深圳-武汉-上海,深圳-北京-上海,深圳-武汉-北京-上海,深圳-北京--武汉-上海等。其中,对应数据中心发送的数据流量会经过对应的转发器转发,且从其中地方发送的数据流量也会经过对应的转发器转发到对应数据中心来接收。如从深圳的数据中心发送的数据流量会经过转发器C,且从其他地方发往深圳数据中心的数据流量也会经过转发器C来转发,以使得深圳的数据中心可以接收到该数据流量。其中,对于每一个物理链路中的一些逻辑链路,还设置有备份逻辑链路。如深圳-上海设置有备份链路等。需要注意的是,图1仅仅是示例图。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数据流量转发系统还包括更复杂的情况,如包括有更多的转发器,更多的物理链路,其中存在有物理链路不是双向通信等情况。
在每台转发器中执行以下方法实施例所述的数据流量转发方法。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流量转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实施例应用于转发器中。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S201-S210。
S201,统计当前每条物理链路的带宽使用信息和流量信息。
其中,带宽使用信息包括带宽使用率,流量信息包括吞吐量、丢包率、时延、时延抖动情况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流量信息可以只包括吞吐量等。可以理解地,流量信息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增减。在转发器中,每条物理链路的最大带宽和最大吞吐量是固定的。记录当前每条物理链路中的所有逻辑链路实际使用带宽或所有逻辑链路的当前吞吐量,根据物理链路中所有逻辑链路实际占用的带宽以及保存的物理链路的最大带宽计算每条物理链路的实际带宽使用率,简称为带宽使用率。将每条物理链路中的所有逻辑链路的当前吞吐量相加即得到每条物理链路所对应的实际吞吐量,简称为吞吐量。丢包率是通过统计一段时间内的丢弃的数据包数量与通过的数据包的总数量相除计算得出。也可以通过获取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用于对通信线路进行管理)和Netflow(用于分析网络流量的工具)等统计的当前每条逻辑链路的带宽使用数据、每条物理链路的吞吐量数据、每条物理链路的带宽使用率的数据、丢包率、时延、时延抖动情况等数据。其中,需要指出的是,带宽使用率等可以是实时进行计算,也可以每隔一段时间进行计算;当前每条物理链路中的每个逻辑链路实际使用带宽或每个逻辑链路的当前吞吐量是实时记录的。
S202,若接收到数据流量,获取所述数据流量所对应的优先级。
其中,每个经过转发器的数据流量都会根据预先设定的规则确定该数据流量所对应的优先级,如根据IP地址、使用的网络协议、IP端口等信息确定优先级。或者也可以认为每个经过转发器的数据流量都会携带有该数据流量所对应的优先级标识信息。其中,优先级标识可以通过一级、二级、三级、...等表示,一级表示优先级最高,或者一级表示优先级最低;也可以通过1、2、3、4、5、6......等表示,1表示优先级最高,或者1标识优先级最低;还可以通过高、较高、中、...等表示,高表示优先级最高。具体地,优先级的表示方法不作具体限定。若转发器接收到数据流量,获取数据流量所对应的优先级。
S203,根据所述数据流量所对应的优先级,以及预存的当前每条物理链路中的逻辑链路与数据流量优先级的对应关系,确定转发所述数据流量的逻辑链路。
在转发器中预先设置经过该转发器的当前每条物理链路中的所有逻辑链路所对应的可以通过的数据流量的优先级。其中,每条逻辑链路可以通过的数据流量的优先级可以有一个,也可以有多个。如设置某条逻辑链路可以通过数据流量的优先级为一级、二级,也可以只设置为一级。可以理解地,延迟比较小、抖动比较小、带宽比较高的物理链路中的逻辑逻辑对应高优先级(此处的高优先级不是指优先级的标识为高,而是泛指优先级高,如若一级表示最高,那么一级、二级、三级可以称为高优先级,也可以一级、二级称为高优先级等)的数据流量,以让好的物理资源匹配高优先级的数据流量,可以让高优先级的数据流量快速地传输。保存所设置的当前每条物理链路中的所有逻辑链路可以通过的数据流量的优先级,将保存的当前每条物理链路中的所有逻辑链路和数据流量的优先级的对应关系作为预存的当前每条物理链路中的所有逻辑链路与数据流量优先级的对应关系。
其中,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数据流量优先级所对应的逻辑链路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为不同的带宽,以满足不同数据流量优先级的需求。上文中已提到,物理链路的带宽是固定的,而物理链路中的逻辑链路的带宽是动态变化的。当有数据流量经过时,根据该数据流量所对应的优先级,从预存的当前每条物理链路中的逻辑链路与数据流量优先级的对应关系中查找该数据流量的优先级所对应的逻辑链路,将查找到的逻辑链路确定为转发该数据流量的逻辑链路。
S204,检测所确定的逻辑链路所对应的物理链路是否出现故障。
其中,故障包括中断,或者由其他原因导致的类似中断的效果。可以理解地,中断后数据流量不能通过该物理链路中的逻辑链路进行转发。可通过心跳检测机制来检测该逻辑链路所对应的物理链路是否出现故障。具体地,转发器发送心跳数据包到该物理链路需经过的节点,若能接收到该物理链路需经过的节点返回的数据包,则认为从转发器到该物理链路需经过的节点中间未出现故障;若连续多次发送心跳数据包后,都没有接收到该物理链路需经过的节点返回的数据包,则认为从转发器到该物理链路需经过的节点中间出现故障。
若所确定的逻辑链路所对应的物理链路未出现故障,执行步骤S205;若所确定的逻辑链路所对应的物理链路出现故障,执行步骤S206。
S205,通过所确定的逻辑链路来转发所述数据流量。
S206,从预设的备份链路中查看是否存在可转发所述数据流量的备份链路。
其中,备份链路存在于通过转发器的其他的物理链路中。可以理解地,由于备份链路跟所对应的原逻辑链路的属性相同,如占用相同的带宽等,因此若一条物理链路中的所有逻辑链路都设置有备份链路,需要大量的带宽成本,显然不太现实。因此,一条物理链路中只有某些逻辑链路进行了备份,如所对应的可以通过的数据流量的优先级较高的逻辑链路才会设置有备份链路。将预先设置的备份链路作为预设的备份链路。可通过预设的备份链路所对应的数据流量优先级来查看是否有可转发该数据流量的备份链路。
若存在可转发该数据流量的备份链路,执行步骤S207;若不存在可转发该数据流量的备份链路,执行步骤S208。
S207,通过备份链路来转发所述数据流量。
可以理解地,备份链路在所对应的原逻辑链路出现故障后,才启用。由于预先设置有备份链路,当原逻辑链路出现故障后,可以很快切换到备份链路上,如能够50MS切换到备份路径上,收敛速度快,减少丢包率,提高用户体验。
S208,根据预设条件从其他的物理链路中选择一条物理链路作为目标物理链路。其中,根据预设条件带从其他的物理链路中选择一条物理链路作为目标物理链路包括根据带宽使用信息和/或流量信息和/或所述数据流量的优先级从其他的物理链路中选择一条物理链路作为目标物理链路。
若不存在可转发该数据流量的备份链路,除了故障的物理链路外,从该转发器其他的物理链路中选择一条物理链路作为目标物理链路。具体地,根据带宽使用信息和/或流量信息和/或该数据流量的优先级从其他的物理链路中选择一条物理链路作为目标物理链路。如可以从其他的物理链路中选择一条带宽使用率最小的物理链路,也可以从其他的物理链路中选择一条与该优先级相近的其他逻辑链路所对应的物理链路,也可以从其他的物理链路中选择一条丢包率小和/或时延小和/或时延抖动小的物理链路,也可以从与该优先级相近的其他逻辑链路所对应的物理链路中选择一条带宽使用率小的物理链路,也可以从与该优先级相近的其他逻辑链路所对应的物理链路中选择一条丢包率小和/或时延小和/或时延抖动小的物理链路,也可以从其他的物理链路中选择丢包率小和/或时延小和/或时延抖动小且带宽使用率小的物理链路,还可以从与该优先级相近的其他逻辑链路所对应的物理链路中选择一条丢包率小和/或时延小和/或时延抖动小且带宽使用率小的物理链路。
在其他实施例中,当从其他的物理链路中选择一条物理链路涉及到带宽使用信息和流量信息和该数据流量的优先级等多个因素结合时,还可以将各个因素归一化,并将归一化后的因素对应分配一定的权重,并使权重和等于1,再根据归一化的值和对应的权重计算出来的结果选择一条物理链路作为目标物理链路。
S209,在所述目标物理链路中新建一条逻辑链路。
选择一条物理链路作为目标物理链路后,在该目标物理链路上新建一条逻辑链路,以通过该新建的逻辑链路来转发该数据流量。可以理解地,在该目标物理链路上新建一条逻辑链路,即在该目标物理链路上分配与原逻辑链路属性相同的链路链路,如分配相同的带宽,该带宽属于新建的逻辑链路。
S210,通过新建的逻辑链路来转发所述数据流量。
将该数据流量从该新建的逻辑链路进行转发,并设置该新建的逻辑链路与数据流量优先级的对应关系,并将对应关系进行保存。后续该新建的逻辑链路转发与该数据流量的优先级相同的数据流量。其中,通过该新建的逻辑链路可以到达转发该数据流量的原逻辑链路所对应的终点。即该数据流量所对应的目的IP地址所对应的设备。如此,在转发该数据流量所对应的物理链路出现故障且不存在备份链路的情况下,能保证该数据流量可以进行快速的转发,同时降低了数据流量的丢包率。
以上方法实施例通过设定逻辑链路与数据流量优先级的对应关系,可以使得数据流量根据优先级所对应的重要性程度区别对待,如此满足了不同数据流量优先级所对应的用户需求;对于优先级较高的数据流量所对应的逻辑链路,设置有备份链路,如此在所对应的逻辑链路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可以快速的切换到备份链路,收敛速度快,降低优先级较高的数据流量的丢包率,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在对应的逻辑链路所对应的物理链路出现故障且不存在备份链路的情况下,从其他的物理链路中选择一条物理链路作为目标物理链路,并在目标物理链路上新建一条逻辑链路,以通过该新建的逻辑链路来转发数据流量,能保证该数据流量可以进行快速的转发,同时降低了数据流量的丢包率。
图3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流量转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数据流量转发方法除了包括图2实施例中的所有步骤外,还包括步骤S301-309。为了附图显示的方便,图3中仅列出了步骤S301-S309。下面将详细介绍步骤S301-S309。
S301,判断是否达到预设时间间隔。其中,预设时间间隔可以设置为30ms等。
S302,若达到预设时间间隔,检测在该预设时间间隔内当前每条物理链路的平均带宽使用率是否超过了预设带宽使用率或者判断当前每条物理链路的平均吞吐量是否超过了预设吞吐量。
如预设带宽使用率为90%等,预设吞吐量为80%等。可以实时统计每条物理链路的带宽使用率,在达到预设时间间隔时,计算在该预设时间间隔内该每条物理链路的平均带宽使用率,或者平均吞吐量。以平均带宽使用率或者平均吞吐量来判定在该预设时间间隔内物理链路的网络情况,使得得出的网络情况更加趋于真实情况。
S303,若存在有物理链路超过了预设带宽使用率或者预设吞吐量,把所述物理链路中的低优先级数据流量所对应的逻辑链路转移到其他的物理链路中。
具体地,把所述物理链路中的低优先级数据流量所对应的逻辑链路转移到其他次优的物理链路中。需要注意的是,该步骤中的低优先级的数据流量指的是某条物理链路中的低优先级的数据流量,具体地是超过了预设带宽使用率或者预设吞吐量的物理链路中低优先级的数据流量。该处的低优先级不是指优先级的标识为低,而是泛指优先级低。如某条物理链路中通过的数据流量的优先级为一级、二级、三级(其中,一级表示优先级最高,一级后面还包括有多个级别),那么该条物理链路中低优先级的数据流量为三级,或者三级和二级等。每条物理链路中的低优先级和高优先级可以预先设定,也可以按照某些规则设定。如当物理链路中通过的数据流量所对应的优先级达到3个时,可将该物理链路中最高的两个优先级或者一个优先级作为高优先级,将该物理链路中最低的一个优先级作为低优先级等。还可以按照其他规则进行设定。
其中,评价一个物理链路的优劣可以从带宽使用率、丢包率、延时、延时抖动等因素来进行评价,也可以只根据其中的任一个因素或者几个因素结合起来评价。需要注意的是,若是几个因素结合起来评价,那么可以给几个因素归一化,分配一定的权重,并使权重和等于1,再根据归一化的值和对应的权重计算出来的结果选择来评价物理链路。如若一条数据链路带宽使用率最低,丢包率最小、延时最小、延时抖动最小,那么该条数据链路则为最优的物理链路。该步骤中的次优的物理链路是相对于已经超过了预设带宽使用率或者预设吞吐量的物理链路来说的(可以理解为,该条物理链路经过的数据流量的优先级是经过预先设置以及根据网络情况实时选择的,则可以认为该条物理链路与数据流量的优先级的对应关系是最优的配置)。
S304,当接收到所述低优先级的数据流量时,通过转移后的物理链路中的所对应的逻辑链路进行转发。
通过以上步骤S301-S304来及时预防物理链路中出现的不稳定因素,如突然经过大量的数据流量。即若物理链路中平均吞吐量达到预设吞吐量,平均带宽使用率超过预设带宽使用率后,将通过该物理链路中的低优先级的数据流量所对应的逻辑链路转移到其他的物理链路中,以通过其他的物理链路来转发数据流量,从而减少该物理链路转发的数据流量,以避免该物理链路发生拥塞,而其他物理链路的带宽还没有充分利用而造成的丢包。如此,提高了物理链路的带宽使用率,降低了丢包率。
S305,检测当前每条物理链路是否都已经达到最大带宽或者最大吞吐量。其中,可以按照预设时间间隔来进行检测,也可以实时进行检测。
S306,若检测到当前每条物理链路都已经达到最大带宽或者最大吞吐量,若接收到数据流量,获取接收到的数据流量的优先级。
其中,若检测到转发器中当前每条物理链路都已经达到最大带宽或者最大吞吐量,说明通过该转发器中的数据流量实在太多,该转发器已经承载不了那么多的数据流量了。
S307,判断接收到的数据流量的优先级是否属于低优先级。
其中,需要注意的是,该步骤中的低优先级是相对于通过该转发器中的所有的数据流量来说的,所有数据流量中的低优先级的数据流量。同样需要注意的是,该处的低优先级并不是指优先级的标识为低,而是泛指优先级低。
S308,若属于低优先级,则丢弃接收到的数据流量。
丢弃低优先级的数据包,保证了高优先级的数据流量可以正常通过。满足高优先级的数据流量所对应的业务或者用户可以正常使用。
S309,若不属于低优先级,转发接收到的数据流量。具体的,转发接收到的数据流量是通过图2所示的实施例进行转发的。
以上步骤S305-S309是在网络出现拥塞时对数据流量的处理,以在网络出现拥塞时可以保证高优先级数据流量可以正常通过。其中,该网络指的是数据转发系统中涉及的网络。
以上步骤S301-309实现了对物理链路中出现的不稳定因素的预防,即对将要出现的丢包进行预防,尽最大努力防止丢包;且在网络出现拥塞,丢弃低优先级的数据流量,以保证网络中高优先级数据流量的正常通过,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一实施例中,数据流量转发方法除了包括图2实施例中的所有步骤外,还包括步骤S301-S304,以实现在数据流量转发的同时,对物理链路中出现的不稳定因素的预防。
在一实施例中,数据流量转发方法除了包括图2实施例中的所有步骤外,还包括步骤S305-S309。可以理解地,在该实施例中,检测当前每条物理链路是否都已经达到最大带宽或者最大吞吐量,是实时检测的,并不一定要达到预设时间间隔进行检测。该实施例实现在数据流量转发的同时,并对网络中出现拥塞时情况进行处理,以保证网络中高优先级数据流量的正常通过。
以上方法实施例可根据物理链路的带宽使用率或者吞吐量等动态调整各种不同优先级的数据流量的转发,动态的实现整个网络中的数据流量的调整和转发,以使得整个网络中的对应优先级的数据流量在对应的物理链路上进行传输,使得整个网络中的数据流量与转发该数据流量的物理链路的对应关系是最优的。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流量转发装置的示意性框图。该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数据流量转发方法所对应的单元。该装置可以被配置于转发器中,转发器为路由器等设备。具体地,如图4所示,该装置40包括链路信息统计单元401、优先级获取单元402、转发链路确定单元403、故障检测单元404、数据转发单元405、备份链路检测单元406、链路选择单元407以及新建单元408。
链路信息统计单元401,用于统计当前每条物理链路的带宽使用信息和流量信息。
优先级获取单元402,用于若接收到数据流量,获取所述数据流量所对应的优先级。
转发链路确定单元403,用于根据所述数据流量所对应的优先级,以及预存的当前每条物理链路中的逻辑链路与数据流量优先级的对应关系,确定转发所述数据流量的逻辑链路。
故障检测单元404,用于检测所确定的逻辑链路所对应的物理链路是否出现故障。
数据转发单元405,用于若所确定的逻辑链路所对应的物理链路未出现故障,通过所确定的逻辑链路来转发所述数据流量。
备份链路检测单元406,用于若所确定的逻辑链路所对应的物理链路出现故障,从预设的备份链路中查看是否存在有备份链路可以转发所述数据流量。
数据转发单元405,还用于若存在有备份链路可以转发该数据流量,通过备份链路来转发所述数据流量。
链路选择单元407,用于若不存在有备份链路可以转发该数据流量,根据带宽使用信息和/或流量信息和/或所述数据流量的优先级从其他的物理链路中选择一条物理链路。
新建单元408,用于在选择的物理链路中新建一条逻辑链路。
数据转发单元405,还用于通过新建的逻辑链路来转发所述数据流量。
图5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流量转发装置的示意性框图。具体地,如图5所示,该装置50包括链路信息统计单元501、优先级获取单元502、转发链路确定单元503、故障检测单元504、数据转发单元505、备份链路检测单元506、链路选择单元507、新建单元508、时间判断单元509、预防判断单元510、转移单元511、拥塞判断单元512、优先级判断单元513以及丢弃单元514。该实施例与图4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增加了时间判断单元509、预防检测单元510、转移单元511、拥塞检测单元512、优先级判断单元513以及丢弃单元514,其他单元请参看图4实施例的描述。
时间判断单元509,用于判断是否达到预设时间间隔。
预防检测单元510,用于若达到预设时间间隔,检测在该预设时间间隔内当前每条物理链路的平均带宽使用率是否超过了预设带宽使用率或者判断当前每条物理链路的平均吞吐量是否超过了预设吞吐量。
转移单元511,用于若存在有物理链路超过了预设带宽使用率或者预设吞吐量,把所述物理链路中的低优先级数据流量所对应的逻辑链路转移到其他次优的物理链路中。
数据转发单元505,还用于接收到所述低优先级的数据流量时,通过转移后的次优物理链路中的所对应的逻辑链路进行转发。
拥塞检测单元512,用于检测当前每条物理链路是否都已经达到最大带宽或者最大吞吐量。
优先级获取单元502,用于若检测到当前每条物理链路都已经达到最大带宽或者最大吞吐量,若接收到数据流量,获取接收到的数据流量的优先级。
优先级判断单元513,用于判断接收到的数据流量的优先级是否属于低优先级。
丢弃单元514,用于若接收到的数据流量的优先级属于低优先级,则丢弃接收到的数据流量。
数据转发单元505,还用于若接收到的数据流量的优先级不属于低优先级,转发接收到的数据流量。
需要说明的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装置和各单元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描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装置可以实现为一种计算机程序的形式,计算机程序可以在如图6所示的计算机设备上运行。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示意性框图。该设备为转发器。其中,转发器可以是路由器等。该设备60包括通过系统总线601连接的处理器602、存储器和网络接口603,其中,存储器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604和内存储器605。
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604可存储操作系统6041和计算机程序6042。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所存储的计算机程序6042被处理器602执行时,可实现上述所述的数据流量转发方法。该处理器602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支撑整个设备60的运行。该内存储器605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602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602执行上述所述的数据流量转发方法。该网络接口603用于进行网络通信。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设备60的限定,具体的设备60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其中,所述处理器602用于运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下步骤:
若接收到数据流量,获取所述数据流量所对应的优先级;根据所述数据流量所对应的优先级,以及预存的当前每条物理链路中的逻辑链路与数据流量优先级的对应关系,确定转发所述数据流量的逻辑链路;检测所确定的逻辑链路所对应的物理链路是否出现故障;若所确定的逻辑链路所对应的物理链路未出现故障,通过所确定的逻辑链路来转发所述数据流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602还具体实现如下步骤:
若所确定的逻辑链路所对应的物理链路出现故障,从预设的备份链路中查看是否存在可转发所述数据流量的备份链路;若存在可转发所述数据流量的备份链路,则通过该备份链路来转发所述数据流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602还具体实现如下步骤:
若不存在可转发所述数据流量的备份链路,则根据预设条件从其他的物理链路中选择一条物理链路作为目标物理链路;在所述目标物理链路中新建一条逻辑链路;通过新建的逻辑链路来转发所述数据流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当前每条物理链路的带宽使用信息、流量信息、所述数据流量的优先级,所述处理器602在执行所述根据预设条件从其他的物理链路中选择一条物理链路作为目标物理链路时,具体实现如下步骤:
根据所述带宽使用信息或者所述流量信息或者所述数据流量的优先级从其他的物理链路中选择一条物理链路作为目标物理链路;或者根据所述带宽使用信息和所述流量信息,或者根据所述带宽使用信息和所述数据流量的优先级,或者根据所述流量信息和所述数据流量的优先级从其他的物理链路中选择一条物理链路作为目标物理链路;或者根据所述带宽使用信息和所述流量信息和所述数据流量的优先级从从其他的物理链路中选择一条物理链路作为目标物理链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602还具体实现如下步骤:
每隔预设时间间隔,判断在所述预设时间间隔内当前每条物理链路的平均带宽使用率是否超过了预设带宽使用率或者判断当前每条物理链路的平均吞吐量是否超过了预设吞吐量;若存在有物理链路超过了预设带宽使用率或者预设吞吐量,把所述物理链路中的低优先级数据流量所对应的逻辑链路转移到其他的物理链路中;当接收到所述低优先级的数据流量时,通过转移后的物理链路中的所对应的逻辑链路进行转发。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602还具体实现如下步骤:
检测当前每条物理链路是否都已经达到最大带宽或者最大吞吐量;若检测到当前每条物理链路都已经达到最大带宽或者最大吞吐量,若接收到数据流量,获取接收到的数据流量的优先级;判断接收到的数据流量的优先级是否属于低优先级;若属于低优先级,则丢弃接收到的数据流量。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称处理器602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应用程序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实现上述实施例的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可以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程序被该计算机系统中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步骤。
因此,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可以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当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若接收到数据流量,获取所述数据流量所对应的优先级;根据所述数据流量所对应的优先级,以及预存的当前每条物理链路中的逻辑链路与数据流量优先级的对应关系,确定转发所述数据流量的逻辑链路;检测所确定的逻辑链路所对应的物理链路是否出现故障;若所确定的逻辑链路所对应的物理链路未出现故障,通过所确定的逻辑链路来转发所述数据流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还具体实现如下步骤:
若所确定的逻辑链路所对应的物理链路出现故障,从预设的备份链路中查看是否存在可转发所述数据流量的备份链路;若存在可转发所述数据流量的备份链路,则通过该备份链路来转发所述数据流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还具体实现如下步骤:
若不存在可转发所述数据流量的备份链路,则根据预设条件从其他的物理链路中选择一条物理链路作为目标物理链路;在所述目标物理链路中新建一条逻辑链路;通过新建的逻辑链路来转发所述数据流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当前每条物理链路的带宽使用信息、流量信息、所述数据流量的优先级,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所述根据预设条件从其他的物理链路中选择一条物理链路作为目标物理链路时,具体实现如下步骤:
根据所述带宽使用信息或者所述流量信息或者所述数据流量的优先级从其他的物理链路中选择一条物理链路作为目标物理链路;或者根据所述带宽使用信息和所述流量信息,或者根据所述带宽使用信息和所述数据流量的优先级,或者根据所述流量信息和所述数据流量的优先级从其他的物理链路中选择一条物理链路作为目标物理链路;或者根据所述带宽使用信息和所述流量信息和所述数据流量的优先级从从其他的物理链路中选择一条物理链路作为目标物理链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还具体实现如下步骤:
每隔预设时间间隔,判断在所述预设时间间隔内当前每条物理链路的平均带宽使用率是否超过了预设带宽使用率或者判断当前每条物理链路的平均吞吐量是否超过了预设吞吐量;若存在有物理链路超过了预设带宽使用率或者预设吞吐量,把所述物理链路中的低优先级数据流量所对应的逻辑链路转移到其他的物理链路中;当接收到所述低优先级的数据流量时,通过转移后的物理链路中的所对应的逻辑链路进行转发。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还具体实现如下步骤:
检测当前每条物理链路是否都已经达到最大带宽或者最大吞吐量;若检测到当前每条物理链路都已经达到最大带宽或者最大吞吐量,若接收到数据流量,获取接收到的数据流量的优先级;判断接收到的数据流量的优先级是否属于低优先级;若属于低优先级,则丢弃接收到的数据流量。
所述存储介质可以是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设备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数据流量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若接收到数据流量,获取所述数据流量所对应的优先级;
根据所述数据流量所对应的优先级,以及预存的当前每条物理链路中的逻辑链路与数据流量优先级的对应关系,确定转发所述数据流量的逻辑链路;
检测所确定的逻辑链路所对应的物理链路是否出现故障;
若所确定的逻辑链路所对应的物理链路未出现故障,通过所确定的逻辑链路来转发所述数据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确定的逻辑链路所对应的物理链路出现故障,从预设的备份链路中查看是否存在可转发所述数据流量的备份链路;
若存在可转发所述数据流量的备份链路,则通过该备份链路来转发所述数据流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不存在可转发所述数据流量的备份链路,则根据预设条件从其他的物理链路中选择一条物理链路作为目标物理链路;
在所述目标物理链路中新建一条逻辑链路;
通过新建的逻辑链路来转发所述数据流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条件包括当前每条物理链路的带宽使用信息、流量信息、所述数据流量的优先级,所述根据预设条件从其他的物理链路中选择一条物理链路作为目标物理链路,包括:
根据所述带宽使用信息或者所述流量信息或者所述数据流量的优先级从其他的物理链路中选择一条物理链路作为目标物理链路;或者
根据所述带宽使用信息和所述流量信息,或者根据所述带宽使用信息和所述数据流量的优先级,或者根据所述流量信息和所述数据流量的优先级从其他的物理链路中选择一条物理链路作为目标物理链路;或者
根据所述带宽使用信息和所述流量信息和所述数据流量的优先级从从其他的物理链路中选择一条物理链路作为目标物理链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每隔预设时间间隔,判断在所述预设时间间隔内当前每条物理链路的平均带宽使用率是否超过了预设带宽使用率或者判断当前每条物理链路的平均吞吐量是否超过了预设吞吐量;
若存在有物理链路超过了预设带宽使用率或者预设吞吐量,把所述物理链路中的低优先级数据流量所对应的逻辑链路转移到其他的物理链路中;
当接收到所述低优先级的数据流量时,通过转移后的物理链路中的所对应的逻辑链路进行转发。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当前每条物理链路是否都已经达到最大带宽或者最大吞吐量;
若检测到当前每条物理链路都已经达到最大带宽或者最大吞吐量,若接收到数据流量,获取接收到的数据流量的优先级;
判断接收到的数据流量的优先级是否属于低优先级;
若属于低优先级,则丢弃接收到的数据流量。
7.一种数据流量转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流量转发装置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方法的单元。
8.一种数据流量转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流量转发系统包括多条不同的物理链路,每一条物理链路包括若干条不同的逻辑链路;所述数据流量转发系统还包括多台转发器,每台转发器对应有若干条物理链路通过,每台转发器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以将接收到的数据流量选择合适的逻辑链路进行转发或者丢弃。
9.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以及与所述存储器相连的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811106437.8A 2018-09-21 2018-09-21 数据流量转发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0888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06437.8A CN109088822B (zh) 2018-09-21 2018-09-21 数据流量转发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06437.8A CN109088822B (zh) 2018-09-21 2018-09-21 数据流量转发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88822A true CN109088822A (zh) 2018-12-25
CN109088822B CN109088822B (zh) 2022-08-16

Family

ID=648422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06437.8A Active CN109088822B (zh) 2018-09-21 2018-09-21 数据流量转发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88822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90178A (zh) * 2019-05-30 2019-09-27 厦门网宿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流的调度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083375A1 (zh) * 2019-10-31 2021-05-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检测链路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CN113364691A (zh) * 2021-05-31 2021-09-07 广州趣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交互系统、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438169A (zh) * 2021-06-30 2021-09-24 珠海云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调度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63716A1 (ja) * 2005-12-02 2007-06-07 Nec Corporation 通信装置、装置起動制御方法、通信制御方法及び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1373990A (zh) * 2008-09-23 2009-02-25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链路备份方法及装置
CN101447929A (zh) * 2008-12-26 2009-06-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流量选路方法、路由器和通信系统
CN101834758A (zh) * 2010-04-09 2010-09-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逻辑端口节能实现方法及其设备与系统
CN102075444A (zh) * 2011-02-28 2011-05-25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保障多类型业务服务质量的网络系统及方法
CN102638368A (zh) * 2012-03-28 2012-08-1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优化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US8797844B1 (en) * 2011-12-29 2014-08-05 Juniper Networks, Inc. Scheduling traffic over aggregated bundles of links
CN104486124A (zh) * 2014-12-19 2015-04-01 盛科网络(苏州)有限公司 使用逻辑端口实现多系统链路聚合的装置及方法
CN105262696A (zh) * 2015-09-01 2016-01-20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路径分流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5450536A (zh) * 2015-11-12 2016-03-30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数据分发的方法和装置
US20160255009A1 (en) * 2015-02-26 2016-09-01 Citrix Systems, Inc. System for bandwidth optimization with traffic priority determination
CN106302168A (zh) * 2016-09-18 2017-01-04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isp选路方法、装置及网关
CN106789660A (zh) * 2017-03-31 2017-05-3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研究院 软件定义网络中QoS可感知的流量管理方法
CN106878165A (zh) * 2017-01-22 2017-06-20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63716A1 (ja) * 2005-12-02 2007-06-07 Nec Corporation 通信装置、装置起動制御方法、通信制御方法及び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1373990A (zh) * 2008-09-23 2009-02-25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链路备份方法及装置
CN101447929A (zh) * 2008-12-26 2009-06-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流量选路方法、路由器和通信系统
CN101834758A (zh) * 2010-04-09 2010-09-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逻辑端口节能实现方法及其设备与系统
CN102075444A (zh) * 2011-02-28 2011-05-25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保障多类型业务服务质量的网络系统及方法
US8797844B1 (en) * 2011-12-29 2014-08-05 Juniper Networks, Inc. Scheduling traffic over aggregated bundles of links
CN102638368A (zh) * 2012-03-28 2012-08-1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优化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CN104486124A (zh) * 2014-12-19 2015-04-01 盛科网络(苏州)有限公司 使用逻辑端口实现多系统链路聚合的装置及方法
US20160255009A1 (en) * 2015-02-26 2016-09-01 Citrix Systems, Inc. System for bandwidth optimization with traffic priority determination
CN105262696A (zh) * 2015-09-01 2016-01-20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路径分流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5450536A (zh) * 2015-11-12 2016-03-30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数据分发的方法和装置
CN106302168A (zh) * 2016-09-18 2017-01-04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isp选路方法、装置及网关
CN106878165A (zh) * 2017-01-22 2017-06-20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6789660A (zh) * 2017-03-31 2017-05-3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研究院 软件定义网络中QoS可感知的流量管理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90178A (zh) * 2019-05-30 2019-09-27 厦门网宿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流的调度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083375A1 (zh) * 2019-10-31 2021-05-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检测链路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CN113364691A (zh) * 2021-05-31 2021-09-07 广州趣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交互系统、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438169A (zh) * 2021-06-30 2021-09-24 珠海云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调度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88822B (zh) 2022-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21707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tracer packets in a data-driven intelligent network
US1081965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oftware programmable intelligent network
KR102104047B1 (ko) 패킷 데이터 네트워킹에서의 혼잡 제어
US10164886B2 (en) Route optimization using measured congestion
CN109088822A (zh) 数据流量转发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679895B2 (ja) 情報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US9667570B2 (en) Fabric extra traffic
US7525919B2 (en) Packet communication method with increased traffic engineering efficiency
CN1731768A (zh) 用于在无连接通信网络中转发业务的方法
Escudero-Sahuquillo et al. Combining congested-flow isolation and injection throttling in hpc interconnection networks
EP2869506B1 (en) Congestion avoidance and fairness in data networks with multiple traffic sources
CN110351187A (zh) 数据中心网络中路径切换粒度自适应的负载均衡方法
US8369220B1 (en) Routing a flow of elastic traffic
US20220124023A1 (en) Path Switch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US8149694B2 (en) Enforcing fairness in ad hoc mesh networks
JP2003078555A (ja) 適応的ネットワーク負荷分散方式およびパケット交換装置
CN113676408B (zh) 虚拟专用网络的选路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2546199B (zh) 一种聚合链路的保护方法及包交换节点
Ma et al. Asap: Preventing starvation in backpressure forwarding
KR100909341B1 (ko) Mpls 네트워크 관리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WO2024066623A1 (zh) 调度策略的确定方法及相关装置
EP2134030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 management of QoS real-time multimedia traffic in packet based Mesh networks
US20220182310A1 (en) Techniques for routing data in a network
CN117201381A (zh) 算力路由方法和网关
CN115002040A (zh) 基于大数据的感知优先级流控的负载均衡方法及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