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78293A - 一种基于训练高效且适应多种盲人行走的盲人直线行走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训练高效且适应多种盲人行走的盲人直线行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78293A
CN109078293A CN201810643757.0A CN201810643757A CN109078293A CN 109078293 A CN109078293 A CN 109078293A CN 201810643757 A CN201810643757 A CN 201810643757A CN 109078293 A CN109078293 A CN 1090782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shell
sheave
inner cavity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4375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78293B (zh
Inventor
龙青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Zhirou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龙青梅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龙青梅 filed Critical 龙青梅
Priority to CN20201077756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70878B/zh
Priority to CN201810643757.0A priority patent/CN10907829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0782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782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782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782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2/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ditioning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for training agility or co-ordination of movements
    • A63B22/02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ditioning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for training agility or co-ordination of movements with movable endless bands, e.g. treadmills
    • A63B22/0235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ditioning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for training agility or co-ordination of movements with movable endless bands, e.g. treadmills driven by a motor
    • A63B22/0242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ditioning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for training agility or co-ordination of movements with movable endless bands, e.g. treadmills driven by a motor with speed variation
    • A63B22/025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ditioning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for training agility or co-ordination of movements with movable endless bands, e.g. treadmills driven by a motor with speed variation electrically, e.g. D.C. motors with variable speed contro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225/00Miscellaneous features of sport apparatus, devices or equipment
    • A63B2225/09Adjustable dimensions
    • A63B2225/093Heigh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训练高效且适应多种盲人行走的盲人直线行走装置,涉及盲人行走工具领域。该基于训练高效且适应多种盲人行走的盲人直线行走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两侧面的底部均焊接有支撑板,所述壳体两侧面的顶部焊接有斜坡板,所述斜坡板远离壳体的一端与支撑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顶面开设有条形孔。该基于训练高效且适应多种盲人行走的盲人直线行走装置,通过行走装置、传动装置、定位装置、回位装置、升降装置和助行装置的配合使用,可以提高训练盲人直线行走的速率,也可以适应多种身高的盲人进行训练,同时,增加了盲人训练直线行走时的安全性,进一步提高了盲人直线行走装置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训练高效且适应多种盲人行走的盲人直线行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训练高效且适应多种盲人行走的盲人直线行走装置。
背景技术
盲人是指有视觉障碍的人,同时盲人还分先天盲人和后天盲人,目前,不管是先天盲人或是后天盲人,眼睛在刚开始进入到黑暗世界的时候,盲人们本身是不具有直线行走能力的,这样就需要通过后期的专业训练才能够慢慢掌握这项能力。
目前,现实生活中对于辅助和训练盲人行走的装置,大多数都是拐杖,而仅仅通过拐杖辅助盲人进行走路,并不能够很快锻炼盲人直线行走的能力,而且盲人在没有看护人进行看护的时候,这个时候进行走动盲人就容易出现摔倒的情况,从而影响了盲人本身的身体健康,以至于降低了盲人行走装置的安全性,这样也进一步增加了盲人训练直线行走的难度。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训练高效且适应多种盲人行走的盲人直线行走装置,解决了盲人行走装置安全性低、增加了训练直线行走难度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训练高效且适应多种盲人行走的盲人直线行走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两侧面的底部均焊接有支撑板,所述壳体两侧面的顶部焊接有斜坡板,所述斜坡板远离壳体的一端与支撑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顶面开设有条形孔,所述壳体内腔的顶部和壳体内腔底面的中心处均设置有行走装置,所述壳体的内腔并位于行走装置的左下方设置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的右下方设置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的右端并位于行走装置的下方设置有回位装置,所述壳体内腔的左侧和壳体的顶面均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的两端均设置有助行装置。
优选的,所述行走装置包括有固定架、第一固定轴承、滚筒、传动带、第一从动槽轮、减速电机、双槽轮、固定杆、第二固定轴承、第一驱动齿轮、从动齿轮、第二从动槽轮、第一驱动皮带、第一从动皮带,所述壳体的内腔并位于壳体底面的前方和后方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正面的顶部均镶嵌有第一固定轴承,前方第一固定轴承和后方第一固定轴承的内腔均插接有滚筒,所述滚筒的外部均套装有传动带,最右侧滚筒前端固定杆的表面套装有第一从动槽轮,所述壳体内腔底面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前端输出轴的表面套装有双槽轮,所述减速电机的右侧并位于壳体内腔的后面焊接有两个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前端的表面套装有两个第二固定轴承,所述左侧第二固定轴承的外圈面套装有第一驱动齿轮,所述右侧第二固定轴承的外全面套装有从动齿轮,所述第一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正面均焊接有第二从动槽轮,所述双槽轮和左侧第二从动槽轮的槽内均套装有第一驱动皮带,所述右侧第二从动槽轮和第一从动槽轮的槽内均套装有第一从动皮带。
优选的,所述传动装置包括有固定板、第一气缸、第一活塞杆、推送架、推送板、凹槽、通孔、定位杆、第一稳固弹簧、第一稳固杆、第一稳固轴承、第一传动齿轮、第一传动槽轮、第一传动皮带、第二稳固杆、第二稳固轴承、第二传动齿轮、第二传动槽轮和第二传动皮带,所述壳体底面和固定架底面的左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右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右端安装有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推送架,所述推送架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推板,所述推送板的上下两侧并位于固定架的底面和壳体的顶面均开设有凹槽,所述推送版两侧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通孔,所述凹槽左侧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稳固杆,所述第一稳固杆的右端贯穿通孔的内腔并与凹槽右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推送板的左侧并位于第一稳固杆的表面套装有第一稳固弹簧,所述推送板正面的中心处焊接有第一稳固杆,所述第一稳固杆前端的表面套装有第一稳固轴承,所述第一稳固轴承的外圈面套装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正面的中心处焊接有第一传动槽轮,所述第一传动槽轮的槽内套装有第一传动皮带,所述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的右侧并位于箱体内腔的后面焊接有第二稳固杆,所述第二稳固杆前端的表面套装有第二稳固轴承,所述第二稳固轴承的外圈面套装有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正面的中心处焊接有第二传动槽轮,所述第二传动槽轮的槽内套装有第二传动皮带,所述第二传动皮带远离第二传动齿轮的一端套装在双槽轮的槽内。
优选的,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有横向槽、推杆、滑杆、固定管、第一缓冲弹簧、滑块、定位柱、容纳槽、定位块、转轮、定位槽、第二缓冲弹簧、第一拉杆和支撑杆,所述凹槽的右侧并位于壳体的底部开设有横向槽,所述推送板右侧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推杆,两个所述推杆远离推送板的一端均贯穿凹槽右侧的内壁并延伸到横向槽的内腔,所述推杆延伸到横向槽内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右侧并位于横向槽的内壁套装有固定管,所述滑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弹簧,所述第一缓冲弹簧的右端延伸到固定管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双槽轮的下方并位于壳体内腔的底面镶嵌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顶端的内部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顶端的内腔套装有定位块,所述双槽轮正面的中心处焊接有转轮,所述转轮的底部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块的顶端贯穿定位柱的顶部并延伸到定位槽的内腔,所述容纳槽的内腔并位于定位块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弹簧,所述定位块底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拉杆,所述第一拉杆的底端分别贯穿第二缓冲弹簧内腔和容纳槽内腔的底面并延伸到横线槽的内部,所述第一拉杆延伸到横线槽内腔的一端通过销轴铰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第一拉杆的一端通过销轴与定位块右端的正面铰接。
优选的,所述回位装置包括有第二气缸、第二活塞杆和第二拉杆,所述横向槽右侧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左侧安装有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活塞杆正面通过销轴铰接有第二拉杆,所述第二拉杆远离第二活塞杆的一端通过销轴与第一拉杆的正面铰接。
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有第一稳固柱、升降管、第二稳固柱、升降杆、护栏、第一驱动轴承、螺纹杆、第一驱动槽轮、第二驱动皮带、第二驱动轴承、蜗杆、第三稳固杆、第三驱动轴承、第二驱动齿轮和第二驱动槽轮,所述壳体顶面的两端并位于壳体的前方和后方均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稳固柱,两个所述第一稳固柱顶端的内腔套装有两个升降管,所述支撑板的顶面并位于远离壳体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稳固柱,所述第二稳固柱的内腔插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和升降管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护栏,两个所述第一稳固柱内腔的底部套装有两个第一驱动轴承,两个所述升降管的内壁螺纹连接有两个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的底端均与第一驱动轴承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驱动轴承的上方并位于螺纹杆的表面套装有两个第一驱动槽轮,两个所述第一驱动槽轮的槽内均套装有第二驱动皮带,所述壳体的内腔并位于壳体底面的左端镶嵌有第二驱动轴承,左侧螺纹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远离螺纹杆的一端贯穿壳体的顶部并与第二驱动轴承的内壁固定连接,最左侧固定架正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稳固杆,所述第三稳固杆前端的表面套装有第三驱动轴承,所述第三驱动轴承的外圈面套装有第二驱动齿轮,所述第二驱动齿轮正面的中心处焊接有第二驱动槽轮。
优选的,所述助行装置包括有第三气缸、第三活塞杆和适应杆,所述护栏正面的两端并位于上方栏杆的中心处固定安装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后端安装有第三活塞杆,所述第三活塞杆远离第三气缸的一端贯穿栏杆并固定连接有适应杆。
优选的,所述第一稳固柱和第二稳固柱的数量均有四个,且第一稳固柱均分布在壳体顶面的四角处,所述升降管的外部形状与第一稳固柱的内壁形状均为方形,且升降管的外表面与第一稳固柱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杆的表面与第二稳固柱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槽轮和螺纹杆的数量均有四个,且驱动皮带分别贯穿第一稳固柱并与四个第一驱动槽轮传送连接。
优选的,所述双槽轮和左侧第二从动槽轮之间均通过第一驱动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从动槽轮与右侧第二从动槽轮之间均通过第一从动皮带传动连接,所述双槽轮与第二传动槽轮之间均通过第二传动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之间为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槽轮与第二驱动槽轮之间均通过第一传动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齿轮与蜗杆之间为传动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训练高效且适应多种盲人行走的盲人直线行走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基于训练高效且适应多种盲人行走的盲人直线行走装置,通过行走装置中减速电机、第一从动槽轮、第二从动槽轮、第一驱动皮带和第一从动皮带的配合使用,减速电机的启动就可以方便促使滚筒转动,滚筒的转动就可以带动传动带转动,通过传动带的转动,就可以方便盲人在上面进行行走,从而达到锻炼盲人进行行走的效果。
(2)、该基于训练高效且适应多种盲人行走的盲人直线行走装置,通过传动装置中第一气缸、第一活塞杆、推动架与推送板的配合使用,第一气缸的启动可以方便带动推送板上的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相互连接,通过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的相互连接,就可以使得传动装置分别与定位装置、升降装置之间达到相互传动的效果,这样觉可以增加盲人行走装置的实用性。
(3)、该基于训练高效且适应多种盲人行走的盲人直线行走装置,通过定位装置中推杆、滑杆、定位块和定位槽的配合使用,通过传动装置的运动就可以方便带动推杆和滑杆同时运动,推杆和滑杆的同时运动就可以方便带动定位块与定位槽的内腔卡接,这样就可以使得转轮达到快速停止的效果,通过转轮的停止就可以使得传动装置中的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充分啮合,从而达到快速定位的效果。
(4)、该基于训练高效且适应多种盲人行走的盲人直线行走装置,通过回位装置中第二气缸、第二活塞杆和第二拉杆的配合使用,第一气缸启动就可以方便带动第二拉杆进行运动,通过第二拉杆的运动就可以方便拉动第一拉杆向下运动,通过第一拉杆的向下运动就可以方便带动定位块脱离出定位槽的内部,这样就可以使得行走装置继续进行运动,同时,也可以方便传动装置与升降装置继续进行运动,这样就可以进一步提高整个盲人直线行走装置的方便使用。
(5)、该基于训练高效且适应多种盲人行走的盲人直线行走装置,通过升降装置中第一稳固柱、升降管、第一驱动槽轮、第二驱动皮带、蜗杆和第二驱动齿轮的配合使用,就可以方便行走装置分别带动传动装置与升降装置进行运动,通过升降装置的运动,就可以方便带动护栏上下进行运动,通过护栏上下的运动就可以使得护栏本身具有升降的功能,同时,通过护栏的升降还可以方便适应不同高度的盲人,从而可以提高训练盲人直线行走的人员范围,进一步提高了盲人直线行走装置的实用性。
(6)、该基于训练高效且适应多种盲人行走的盲人直线行走装置,通过助行装置中第三气缸、第三活塞杆和适应杆的配合使用,第三气缸的启动就可以方便调节两个适应杆之间相距的宽度,然后通过调节两个适应杆之间的距离就可以一步步训练盲人直线行走的标准度,从而可以使得盲人慢慢的进步,也可以提高盲人训练直线行走的效率。
(7)、该基于训练高效且适应多种盲人行走的盲人直线行走装置,通过第二驱动皮带与四个第一驱动槽轮之间的相互连接,这样就可以使得其中一个螺纹杆转动,并带着其他螺纹杆转动,从而就可以通过第二驱动齿轮与蜗杆的传动连接带动整体的升降装置进行运动,这样就可以提高升降装置的方便使用。
(8)、该基于训练高效且适应多种盲人行走的盲人直线行走装置,通过设置的第一缓冲弹簧和第二缓冲弹簧,第一缓冲弹簧可以使得滑杆与第一拉杆之间具有缓冲的效果,同时,也减少了第一拉杆与定位柱内壁的碰撞伤害,而第二缓冲弹簧的弹性力可以方便促使定位块与定位槽的充分卡接,从而提高了定位装置的高效性。
(9)、该基于训练高效且适应多种盲人行走的盲人直线行走装置,通过行走装置、传动装置、定位装置、回位装置、升降装置和助行装置的配合使用,可以提高训练盲人直线行走的速率,也可以适应多种身高的盲人进行训练,同时,增加了盲人训练直线行走时的安全性,进一步提高了盲人直线行走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的正面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结构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行走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图2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图2中B处结构的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回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支撑板、3斜坡板、4条形孔、5行走装置、51固定架、52第一固定轴承、53滚筒、54传动带、55第一从动槽轮、56减速电机、57双槽轮、58固定杆、59第二固定轴承、511第一驱动齿轮、512从动齿轮、513第二从动槽轮、514第一驱动皮带、515第一从动皮带、6传动装置、61固定板、62第一气缸、63第一活塞杆、64推送架、65推送板、66凹槽、67通孔、68定位杆、69第一稳固弹簧、611第一稳固杆、612第一稳固轴承、613第一传动齿轮、614第一传动槽轮、615第一传动皮带、616第二稳固杆、617第二稳固轴承、618第二传动齿轮、619第二传动槽轮、621第二传动皮带、7定位装置、71横向槽、72推杆、73滑杆、74固定管、75第一缓冲弹簧、76滑块、77定位柱、78容纳槽、79定位块、711转轮、712定位槽、713第二缓冲弹簧、714第一拉杆、715支撑杆、8回位装置、81第二气缸、82第二活塞杆、83第二拉杆、9升降装置、91第一稳固柱、92升降管、93第二稳固柱、94升降杆、95护栏、96第一驱动轴承、97螺纹杆、98第一驱动槽轮、99第二驱动皮带、911第二驱动轴承、912蜗杆、913第三稳固杆、914第三驱动轴承、915第二驱动齿轮、916第二驱动槽轮、10助行装置、1001第三气缸、1002第三活塞杆、1003适应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所用材料,方法和仪器,未经特殊说明,均为本领域常规材料,方法和仪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均可通过商业渠道获得。
在本发明以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和“竖着”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以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亦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训练高效且适应多种盲人行走的盲人直线行走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两侧面的底部均焊接有支撑板2,壳体1两侧面的顶部焊接有斜坡板3,斜坡板3表面为防滑状,这样可以提高盲人进入行走装置5中的安全性,斜坡板3远离壳体1的一端与支撑板2的顶面固定连接,壳体1的顶面开设有条形孔4,壳体1内腔的顶部和壳体1内腔底面的中心处均设置有行走装置5,壳体1的内腔并位于行走装置5的左下方设置有传动装置6,传动装置6的右下方设置有定位装置7,定位装置7的右端并位于行走装置5的下方设置有回位装置8,壳体1内腔的左侧和壳体1的顶面均设置有升降装置9,升降装置9的两端均设置有助行装置10。
行走装置5包括有固定架51、第一固定轴承52、滚筒53、传动带54、第一从动槽轮55、减速电机56、双槽轮57、固定杆58、第二固定轴承59、第一驱动齿轮511、从动齿轮512、第二从动槽轮513、第一驱动皮带514、第一从动皮带515,壳体1的内腔并位于壳体1底面的前方和后方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架51,固定架1正面的顶部均镶嵌有第一固定轴承52,前方第一固定轴承52和后方第一固定轴承52的内腔均插接有滚筒53,滚筒53的外部均套装有传动带54,传动带54可以方便盲人在其表面进行练习直线行走,最右侧滚筒53前端固定杆的表面套装有第一从动槽轮55,第一从动槽轮55与右侧第二从动槽轮513之间均通过第一从动皮带515传动连接,壳体1内腔底面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减速电机56,启动减速电机56,减速电机56的启动就可以带动双槽轮57转动,通过双槽轮57的转动,就可以方便带动第一驱动皮带514转动,第一驱动皮带514转动就可以方便带动第一驱动齿轮511与从动齿轮512同时转动,通过从动齿轮512的转动就可以方便带动第一从动皮带515进行转动,再通过第一从动杆皮带515的转动就可以带动滚筒53转动,通过滚筒53的转动就可以带动传动带54进行转动,从而可以方便盲人在传动带54上进行走路,减速电机56前端输出轴的表面套装有双槽轮57,双槽轮57和左侧第二从动槽轮513之间均通过第一驱动皮带514传动连接,双槽轮57与第二传动槽轮619之间均通过第二传动皮带621传动连接,减速电机56的右侧并位于壳体1内腔的后面焊接有两个固定杆58,两个固定杆58前端的表面套装有两个第二固定轴承59,左侧第二固定轴承59的外圈面套装有第一驱动齿轮511,右侧第二固定轴承59的外全面套装有从动齿轮512,第一驱动齿轮511和从动齿轮512的正面均焊接有第二从动槽轮513,双槽轮57和左侧第二从动槽轮513的槽内均套装有第一驱动皮带514,右侧第二从动槽轮513和第一从动槽轮55的槽内均套装有第一从动皮带515。
传动装置6包括有固定板61、第一气缸62、第一活塞杆63、推送架64、推送板65、凹槽66、通孔67、定位杆68、第一稳固弹簧69、第一稳固杆611、第一稳固轴承612、第一传动齿轮613、第一传动槽轮614、第一传动皮带615、第二稳固杆616、第二稳固轴承617、第二传动齿轮618、第二传动槽轮619和第二传动皮带621,壳体1底面和固定架51底面的左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1,固定板61的右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62,通过启动第一气缸62,第一气缸62可以带动方便带动第一传动齿轮613与第二传动齿轮618相互啮合,同时第一气缸62的启动也可以方便带动定位装置7中的定位块79与定位槽712的内腔卡接,从而可以方便固定住转轮711,通过固定住转轮711就可以使得第一传动齿轮613与第二传动齿轮618之间充分啮合,第一气缸62的右端安装有第一活塞杆63,第一活塞杆63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推送架64,推送架64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推板65,推送板65的上下两侧并位于固定架51的底面和壳体1的顶面均开设有凹槽66,推送版65两侧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通孔67,凹槽66左侧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杆68,定位杆68的右端贯穿通孔67的内腔并与凹槽66右侧的内壁固定连接,推送板65的左侧并位于定位杆68的表面套装有第一稳固弹簧69,推送板65正面的中心处焊接有第一稳固杆611,第一稳固杆611前端的表面套装有第一稳固轴承612,第一稳固轴承612的外圈面套装有第一传动齿轮613,第一传动齿轮613正面的中心处焊接有第一传动槽轮614,第一传动槽轮614与第二驱动槽轮619之间均通过第一传动皮带615传动连接,第一传动槽轮614的槽内套装有第一传动皮带615,第一传动齿轮613的右侧并位于箱体1内腔的后面焊接有第二稳固杆616,第二稳固杆616前端的表面套装有第二稳固轴承617,第二稳固轴承617的外圈面套装有第二传动齿轮618,第二传动齿轮618正面的中心处焊接有第二传动槽轮619,第二传动槽轮619的槽内套装有第二传动皮带621,第二传动皮带621远离第二传动齿轮618的一端套装在双槽轮57的槽内。
定位装置7包括有横向槽71、推杆72、滑杆73、固定管74、第一缓冲弹簧75、滑块76、定位柱77、容纳槽78、定位块79、转轮711、定位槽712、第二缓冲弹簧713、第一拉杆714和支撑杆715,凹槽66的右侧并位于壳体1的底部开设有横向槽71,推送板65右侧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推杆72,两个推杆72远离推送板65的一端均贯穿凹槽66右侧的内壁并延伸到横向槽71的内腔,推杆72延伸到横向槽71内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杆73,滑杆73的右侧并位于横向槽71的内壁套装有固定管74,滑杆7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弹簧75,第一缓冲弹簧75的右端延伸到固定管74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滑块76,双槽轮57的下方并位于壳体1内腔的底面镶嵌有定位柱77,定位柱77顶端的内部开设有容纳槽78,容纳槽78顶端的内腔套装有定位块79,双槽轮57正面的中心处焊接有转轮711,转轮711的底部开设有定位槽712,定位块79的顶端贯穿定位柱77的顶部并延伸到定位槽712的内腔,容纳槽78的内腔并位于定位块79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弹簧713,定位块79底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拉杆714,第一拉杆714的底端分别贯穿第二缓冲弹簧713内腔和容纳槽78内腔的底面并延伸到横线槽71的内部,第一拉杆714延伸到横线槽71内腔的一端通过销轴铰接有支撑杆715,支撑杆715远离第一拉杆714的一端通过销轴与定位块79右端的正面铰接。
回位装置8包括有第二气缸81、第二活塞杆82和第二拉杆83,横向槽71右侧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81,通过控制第二气缸81的启动,第二气缸81的启动就可以方便带动第二拉杆83进行运动,通过第二拉杆83的运动就可以方便带动第一拉杆714上的定位块79与定位槽712的内腔脱离,从而可以方便完成定位块79的回位,第二气缸81的左侧安装有第二活塞杆82,第二活塞杆82正面通过销轴铰接有第二拉杆83,第二拉杆83远离第二活塞杆82的一端通过销轴与第一拉杆714的正面铰接。
升降装置9包括有第一稳固柱91、升降管92、第二稳固柱93、升降杆94、护栏95、第一驱动轴承96、螺纹杆97、第一驱动槽轮98、第二驱动皮带99、第二驱动轴承911、蜗杆912、第三稳固杆913、第三驱动轴承914、第二驱动齿轮915和第二驱动槽轮916,壳体1顶面的两端并位于壳体1的前方和后方均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稳固柱91,第一稳固柱91和第二稳固柱93的数量均有四个,且第一稳固柱91均分布在壳体1顶面的四角处,两个第一稳固柱91顶端的内腔套装有两个升降管92,升降管92的外部形状与第一稳固柱91的内壁形状均为方形,且升降管92的外表面与第一稳固柱91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支撑板2的顶面并位于远离壳体1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稳固柱93,第二稳固柱93的内腔插接有升降杆94,升降杆94的表面与第二稳固柱93的内表面滑动连接,升降杆94和升降管92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护栏95,两个第一稳固柱91内腔的底部套装有两个第一驱动轴承96,两个升降管92的内壁螺纹连接有两个螺纹杆97,两个螺纹杆97的底端均与第一驱动轴承96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第一驱动轴承96的上方并位于螺纹杆97的表面套装有两个第一驱动槽轮98,第一驱动槽轮98和螺纹杆97的数量均有四个,且第二驱动皮带99分别贯穿第一稳固柱91并与四个第一驱动槽轮98传送连接,两个第一驱动槽轮98的槽内均套装有第二驱动皮带99,壳体1的内腔并位于壳体1底面的左端镶嵌有第二驱动轴承911,左侧螺纹杆9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蜗杆912,通过蜗杆912与第二驱动齿轮915的传动连接,减速电机56的正反转就可以方便带动蜗杆912进行正反转运动,蜗杆912的正反转运动就可以带动螺纹杆97的正反转运动,通过螺纹杆97的正反转运动就可以使得升降管92方便进行升降,然后通过升降管92的升降就可以使得护栏可以随意调节高度,这样就可以使得盲人直线行走装置能够适应不同高度的盲人,蜗杆912远离螺纹杆97的一端贯穿壳体1的顶部并与第二驱动轴承911的内壁固定连接,最左侧固定架51正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稳固杆913,第三稳固杆913前端的表面套装有第三驱动轴承914,第三驱动轴承914的外圈面套装有第二驱动齿轮915,第二驱动齿轮915与蜗杆912之间为传动连接,第二驱动齿轮915正面的中心处焊接有第二驱动槽轮916。
助行装置10包括有第三气缸1001、第三活塞杆1002和适应杆1003,护栏95正面的两端并位于上方栏杆的中心处固定安装第三气缸1001,通过启动第三气缸1001,第三气缸1001可以带动活第三塞杆1002进行运动,通过第三活塞杆1002的运动就可以方便带动适应杆1003进行运动,通过适应杆1003的运动就可以方便完成训练盲人直线行走的难易程度,第三气缸1001的后端安装有第三活塞杆1002,第三活塞杆1002远离第三气缸1001的一端贯穿栏杆并固定连接有适应杆1003。
该基于训练高效且适应多种盲人行走的盲人直线行走装置使用时,首先通过启动减速电机56,减速电机56的启动就可以带动双槽轮57转动,通过双槽轮57的转动,就可以方便带动第一驱动皮带514转动,第一驱动皮带514转动就可以方便带动第一驱动齿轮511与从动齿轮512同时转动,通过从动齿轮512的转动就可以方便带动第一从动皮带515进行转动,再通过第一从动杆皮带515的转动就可以带动滚筒53转动,通过滚筒53的转动就可以带动传动带54进行转动,从而可以方便盲人在传动带54上进行走路,再通过启动第一气缸62,第一气缸62可以带动方便带动第一传动齿轮613与第二传动齿轮618相互啮合,同时第一气缸62的启动也可以方便带动定位装置7中的定位块79与定位槽712的内腔卡接,从而可以方便固定住转轮711,通过固定住转轮711就可以使得第一传动齿轮613与第二传动齿轮618之间充分啮合,然后再通过控制第二气缸81的启动,第二气缸81的启动就可以方便带动第二拉杆83进行运动,通过第二拉杆83的运动就可以方便带动第一拉杆714上的定位块79与定位槽712的内腔脱离,从而可以方便完成定位块79的回位,通过蜗杆912与第二驱动齿轮915的传动连接,减速电机56的正反转就可以方便带动蜗杆912进行正反转运动,蜗杆912的正反转运动就可以带动螺纹杆97的正反转运动,通过螺纹杆97的正反转运动就可以使得升降管92方便进行升降,然后通过升降管92的升降就可以使得护栏可以随意调节高度,这样就可以使得盲人直线行走装置能够适应不同高度的盲人,最后通过启动第三气缸1001,第三气缸1001可以带动活第三塞杆1002进行运动,通过第三活塞杆1002的运动就可以方便带动适应杆1003进行运动,通过适应杆1003的运动就可以方便完成训练盲人直线行走的难易程度。
综上所述,该基于训练高效且适应多种盲人行走的盲人直线行走装置,通过行走装置5中减速电机56、第一从动槽轮55、第二从动槽轮513、第一驱动皮带514和第一从动皮带515的配合使用,减速电机56的启动就可以方便促使滚筒53转动,滚筒53的转动就可以带动传动带54转动,通过传动带54的转动,就可以方便盲人在传动带54上面进行行走,从而达到锻炼盲人进行走动的效果。
同时,通过传动装置6中第一气缸62、第一活塞杆63、推动架64与推送板65的配合使用,第一气缸62的启动可以方便带动推送板65上的第一传动齿轮613与第二传动齿轮618相互连接,通过第一传动齿轮613与第二传动齿轮618的相互连接,就可以使得传动装置6分别与定位装置7、升降装置9之间达到相互传动的效果,这样觉可以增加盲人行走装置的实用性。
同时,通过定位装置7中推杆72、滑杆73、定位块79和定位槽712的配合使用,通过传动装置6的运动就可以方便带动推杆72和滑杆73同时运动,推杆72和滑杆73的同时运动就可以方便带动定位块79与定位槽712的内腔卡接,这样就可以使得转轮711达到快速停止的效果,通过转轮711的停止就可以使得传动装置7中的第一传动齿轮613与第二传动齿轮618充分啮合,从而达到快速定位的效果。
同时,通过回位装置8中第二气缸81、第二活塞杆82和第二拉杆83的配合使用,第一气缸62启动就可以方便带动第二拉杆83进行运动,通过第二拉杆83的运动就可以方便拉动第一拉杆714向下运动,通过第一拉杆714的向下运动就可以方便带动定位块79脱离出定位槽712的内部,这样就可以使得行走装置5继续进行运动,同时,也可以方便传动装置6与升降装置9继续进行运动,这样就可以进一步提高整个盲人直线行走装置的方便使用。
同时,通过升降装置9中第一稳固柱91、升降管92、第一驱动槽轮98、第二驱动皮带99、蜗杆912和第二驱动齿轮915的配合使用,就可以方便行走装置5分别带动传动装置6与升降装置9进行运动,通过升降装置9的运动,就可以方便带动护栏95上下进行运动,通过护栏95上下的运动就可以使得护栏95本身具有升降的功能,同时,通过护栏95的升降还可以方便适应不同高度的盲人,从而可以提高训练盲人直线行走的人员范围,进一步提高了盲人直线行走装置的实用性。
同时,通过助行装置10中第三气缸1001、第三活塞杆1002和适应杆1003的配合使用,第三气缸1001的启动就可以方便调节两个适应杆1003之间相距的宽度,然后通过调节两个适应杆1003之间的距离就可以一步步训练盲人直线行走的标准度,从而可以使得盲人慢慢的进步,也可以提高盲人训练直线行走的效率。
同时,通过第二驱动皮带99与四个第一驱动槽轮98之间的相互连接,这样就可以使得其中一个螺纹杆97转动,并带着其他螺纹杆97转动,从而就可以通过第二驱动齿轮915与蜗杆912的传动连接带动整体的升降装置9进行运动,这样就可以提高升降装置9的方便使用。
同时,通过设置的第一缓冲弹簧75和第二缓冲弹簧713,第一缓冲弹簧75可以使得滑杆73与第一拉杆714之间具有缓冲的效果,同时,也减少了第一拉杆714与定位柱77内壁的碰撞伤害,而第二缓冲弹簧713的弹性力可以方便促使定位块79与定位槽712的充分卡接,从而提高了定位装置7的高效性。
同时,通过行走装置5、传动装置6、定位装置7、回位装置8、升降装置9和助行装置10的配合使用,可以提高训练盲人直线行走的速率,也可以适应多种身高的盲人进行训练,同时,增加了盲人训练直线行走时的安全性,进一步提高了盲人直线行走装置的实用性。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基于训练高效且适应多种盲人行走的盲人直线行走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两侧面的底部均焊接有支撑板(2),所述壳体(1)两侧面的顶部焊接有斜坡板(3),所述斜坡板(3)远离壳体(1)的一端与支撑板(2)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的顶面开设有条形孔(4),所述壳体(1)内腔的顶部和壳体(1)内腔底面的中心处均设置有行走装置(5),所述壳体(1)的内腔并位于行走装置(5)的左下方设置有传动装置(6),所述传动装置(6)的右下方设置有定位装置(7),所述定位装置(7)的右端并位于行走装置(5)的下方设置有回位装置(8),所述壳体(1)内腔的左侧和壳体(1)的顶面均设置有升降装置(9),所述升降装置(9)的两端均设置有助行装置(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训练高效且适应多种盲人行走的盲人直线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装置(5)包括有固定架(51)、第一固定轴承(52)、滚筒(53)、传动带(54)、第一从动槽轮(55)、减速电机(56)、双槽轮(57)、固定杆(58)、第二固定轴承(59)、第一驱动齿轮(511)、从动齿轮(512)、第二从动槽轮(513)、第一驱动皮带(514)、第一从动皮带(515),所述壳体(1)的内腔并位于壳体(1)底面的前方和后方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架(51),所述固定架(1)正面的顶部均镶嵌有第一固定轴承(52),前方第一固定轴承(52)和后方第一固定轴承(52)的内腔均插接有滚筒(53),所述滚筒(53)的外部均套装有传动带(54),最右侧滚筒(53)前端固定杆的表面套装有第一从动槽轮(55),所述壳体(1)内腔底面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减速电机(56),所述减速电机(56)前端输出轴的表面套装有双槽轮(57),所述减速电机(56)的右侧并位于壳体(1)内腔的后面焊接有两个固定杆(58),两个所述固定杆(58)前端的表面套装有两个第二固定轴承(59),所述左侧第二固定轴承(59)的外圈面套装有第一驱动齿轮(511),所述右侧第二固定轴承(59)的外全面套装有从动齿轮(512),所述第一驱动齿轮(511)和从动齿轮(512)的正面均焊接有第二从动槽轮(513),所述双槽轮(57)和左侧第二从动槽轮(513)的槽内均套装有第一驱动皮带(514),所述右侧第二从动槽轮(513)和第一从动槽轮(55)的槽内均套装有第一从动皮带(5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训练高效且适应多种盲人行走的盲人直线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6)包括有固定板(61)、第一气缸(62)、第一活塞杆(63)、推送架(64)、推送板(65)、凹槽(66)、通孔(67)、定位杆(68)、第一稳固弹簧(69)、第一稳固杆(611)、第一稳固轴承(612)、第一传动齿轮(613)、第一传动槽轮(614)、第一传动皮带(615)、第二稳固杆(616)、第二稳固轴承(617)、第二传动齿轮(618)、第二传动槽轮(619)和第二传动皮带(621),所述壳体(1)底面和固定架(51)底面的左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1),所述固定板(61)的右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62),所述第一气缸(62)的右端安装有第一活塞杆(63),所述第一活塞杆(63)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推送架(64),所述推送架(64)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推板(65),所述推送板(65)的上下两侧并位于固定架(51)的底面和壳体(1)的顶面均开设有凹槽(66),所述推送版(65)两侧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通孔(67),所述凹槽(66)左侧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杆(68),所述定位杆(68)的右端贯穿通孔(67)的内腔并与凹槽(66)右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推送板(65)的左侧并位于第一稳固杆(68)的表面套装有第一稳固弹簧(69),所述推送板(65)正面的中心处焊接有第一稳固杆(611),所述第一稳固杆(611)前端的表面套装有第一稳固轴承(612),所述第一稳固轴承(612)的外圈面套装有第一传动齿轮(613),所述第一传动齿轮(613)正面的中心处焊接有第一传动槽轮(614),所述第一传动槽轮(614)的槽内套装有第一传动皮带(615),所述所述第一传动齿轮(613)的右侧并位于箱体(1)内腔的后面焊接有第二稳固杆(616),所述第二稳固杆(616)前端的表面套装有第二稳固轴承(617),所述第二稳固轴承(617)的外圈面套装有第二传动齿轮(618),所述第二传动齿轮(618)正面的中心处焊接有第二传动槽轮(619),所述第二传动槽轮(619)的槽内套装有第二传动皮带(621),所述第二传动皮带(621)远离第二传动齿轮(618)的一端套装在双槽轮(57)的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训练高效且适应多种盲人行走的盲人直线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7)包括有横向槽(71)、推杆(72)、滑杆(73)、固定管(74)、第一缓冲弹簧(75)、滑块(76)、定位柱(77)、容纳槽(78)、定位块(79)、转轮(711)、定位槽(712)、第二缓冲弹簧(713)、第一拉杆(714)和支撑杆(715),所述凹槽(66)的右侧并位于壳体(1)的底部开设有横向槽(71),所述推送板(65)右侧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推杆(72),两个所述推杆(72)远离推送板(65)的一端均贯穿凹槽(66)右侧的内壁并延伸到横向槽(71)的内腔,所述推杆(72)延伸到横向槽(71)内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杆(73),所述滑杆(73)的右侧并位于横向槽(71)的内壁套装有固定管(74),所述滑杆(7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弹簧(75),所述第一缓冲弹簧(75)的右端延伸到固定管(74)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滑块(76),所述双槽轮(57)的下方并位于壳体(1)内腔的底面镶嵌有定位柱(77),所述定位柱(77)顶端的内部开设有容纳槽(78),所述容纳槽(78)顶端的内腔套装有定位块(79),所述双槽轮(57)正面的中心处焊接有转轮(711),所述转轮(711)的底部开设有定位槽(712),所述定位块(79)的顶端贯穿定位柱(77)的顶部并延伸到定位槽(712)的内腔,所述容纳槽(78)的内腔并位于定位块(79)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弹簧(713),所述定位块(79)底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拉杆(714),所述第一拉杆(714)的底端分别贯穿第二缓冲弹簧(713)内腔和容纳槽(78)内腔的底面并延伸到横线槽(71)的内部,所述第一拉杆(714)延伸到横线槽(71)内腔的一端通过销轴铰接有支撑杆(715),所述支撑杆(715)远离第一拉杆(714)的一端通过销轴与定位块(79)右端的正面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训练高效且适应多种盲人行走的盲人直线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位装置(8)包括有第二气缸(81)、第二活塞杆(82)和第二拉杆(83),所述横向槽(71)右侧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81),所述第二气缸(81)的左侧安装有第二活塞杆(82),所述第二活塞杆(82)正面通过销轴铰接有第二拉杆(83),所述第二拉杆(83)远离第二活塞杆(82)的一端通过销轴与第一拉杆(714)的正面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训练高效且适应多种盲人行走的盲人直线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9)包括有第一稳固柱(91)、升降管(92)、第二稳固柱(93)、升降杆(94)、护栏(95)、第一驱动轴承(96)、螺纹杆(97)、第一驱动槽轮(98)、第二驱动皮带(99)、第二驱动轴承(911)、蜗杆(912)、第三稳固杆(913)、第三驱动轴承(914)、第二驱动齿轮(915)和第二驱动槽轮(916),所述壳体(1)顶面的两端并位于壳体(1)的前方和后方均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稳固柱(91),两个所述第一稳固柱(91)顶端的内腔套装有两个升降管(92),所述支撑板(2)的顶面并位于远离壳体(1)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稳固柱(93),所述第二稳固柱(93)的内腔插接有升降杆(94),所述升降杆(94)和升降管(92)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护栏(95),两个所述第一稳固柱(91)内腔的底部套装有两个第一驱动轴承(96),两个所述升降管(92)的内壁螺纹连接有两个螺纹杆(97),两个所述螺纹杆(97)的底端均与第一驱动轴承(96)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驱动轴承(96)的上方并位于螺纹杆(97)的表面套装有两个第一驱动槽轮(98),两个所述第一驱动槽轮(98)的槽内均套装有第二驱动皮带(99),所述壳体(1)的内腔并位于壳体(1)底面的左端镶嵌有第二驱动轴承(911),左侧螺纹杆(9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蜗杆(912),所述蜗杆(912)远离螺纹杆(97)的一端贯穿壳体(1)的顶部并与第二驱动轴承(911)的内壁固定连接,最左侧固定架(51)正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稳固杆(913),所述第三稳固杆(913)前端的表面套装有第三驱动轴承(914),所述第三驱动轴承(914)的外圈面套装有第二驱动齿轮(915),所述第二驱动齿轮(915)正面的中心处焊接有第二驱动槽轮(91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训练高效且适应多种盲人行走的盲人直线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助行装置(10)包括有第三气缸(1001)、第三活塞杆(1002)和适应杆(1003),所述护栏(95)正面的两端并位于上方栏杆的中心处固定安装第三气缸(1001),所述第三气缸(1001)的后端安装有第三活塞杆(1002),所述第三活塞杆(1002)远离第三气缸(1001)的一端贯穿栏杆并固定连接有适应杆(100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训练高效且适应多种盲人行走的盲人直线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稳固柱(91)和第二稳固柱(93)的数量均有四个,且第一稳固柱(91)均分布在壳体(1)顶面的四角处,所述升降管(92)的外部形状与第一稳固柱(91)的内壁形状均为方形,且升降管(92)的外表面与第一稳固柱(91)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杆(94)的表面与第二稳固柱(93)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槽轮(98)和螺纹杆(97)的数量均有四个,且第二驱动皮带(99)分别贯穿第一稳固柱(91)并与四个第一驱动槽轮(98)传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训练高效且适应多种盲人行走的盲人直线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槽轮(57)和左侧第二从动槽轮(513)之间均通过第一驱动皮带(514)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从动槽轮(55)与右侧第二从动槽轮(513)之间均通过第一从动皮带(515)传动连接,所述双槽轮(57)与第二传动槽轮(619)之间均通过第二传动皮带(621)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齿轮(613)与第二传动齿轮(618)之间为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槽轮(614)与第二驱动槽轮(619)之间均通过第一传动皮带(615)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齿轮(915)与蜗杆(912)之间为传动连接。
CN201810643757.0A 2018-06-21 2018-06-21 一种基于训练高效且适应多种盲人行走的盲人直线行走装置 Active CN1090782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77569.4A CN111870878B (zh) 2018-06-21 2018-06-21 基于训练高效且适应多种盲人行走的盲人直线行走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01810643757.0A CN109078293B (zh) 2018-06-21 2018-06-21 一种基于训练高效且适应多种盲人行走的盲人直线行走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43757.0A CN109078293B (zh) 2018-06-21 2018-06-21 一种基于训练高效且适应多种盲人行走的盲人直线行走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77569.4A Division CN111870878B (zh) 2018-06-21 2018-06-21 基于训练高效且适应多种盲人行走的盲人直线行走装置及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78293A true CN109078293A (zh) 2018-12-25
CN109078293B CN109078293B (zh) 2020-12-25

Family

ID=6484009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43757.0A Active CN109078293B (zh) 2018-06-21 2018-06-21 一种基于训练高效且适应多种盲人行走的盲人直线行走装置
CN202010777569.4A Active CN111870878B (zh) 2018-06-21 2018-06-21 基于训练高效且适应多种盲人行走的盲人直线行走装置及使用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77569.4A Active CN111870878B (zh) 2018-06-21 2018-06-21 基于训练高效且适应多种盲人行走的盲人直线行走装置及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9078293B (zh)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24960A (en) * 1997-10-07 1999-07-20 Hausmann Industries, Inc. Ambulation and mobility apparatus for therapeutic exercise
US6217483B1 (en) * 1997-04-03 2001-04-17 Charles Kallassy Exercise apparatus adjustment mechanism
US20040009845A1 (en) * 2002-07-15 2004-01-15 Johnson Reginald A. Balance and gait training board
CN2620564Y (zh) * 2003-04-03 2004-06-16 郭海滨 可形成扩张式摆幅运动的阶梯运动机
CN201410253Y (zh) * 2009-06-11 2010-02-24 常州市钱璟康复器材有限公司 康复训练用阶梯
CN101690844A (zh) * 2009-09-28 2010-04-07 山东凤凰健身器材有限公司 盲人及残疾人语音控制健步机
US20140113773A1 (en) * 2012-10-24 2014-04-24 Frank Marghella Exercise machine
CN203724711U (zh) * 2013-11-05 2014-07-23 贾庭英 一种中医科用上下肢康复训练器
CN204543381U (zh) * 2015-03-31 2015-08-12 青岛市中心医院 一种康复训练用扶梯
CN205434835U (zh) * 2016-03-04 2016-08-10 泰山医学院 一种康复训练用扶梯
CN106913448A (zh) * 2017-03-29 2017-07-04 李子木 一种用于恢复肢体健康的机器人治疗装置
CN206566438U (zh) * 2017-03-08 2017-10-20 安阳市翔宇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康复训练用升降阶梯
CN206792926U (zh) * 2017-05-27 2017-12-26 宜春学院 一种身体康复用楼梯机
CN206934302U (zh) * 2017-02-14 2018-01-30 江栩晖 一种用于辅助盲人行走的智能机器人
CN107694035A (zh) * 2017-11-14 2018-02-16 王美玲 神经科用的装有安全防护机构的自主恢复锻炼装置
CN207401072U (zh) * 2017-10-07 2018-05-25 杜小芳 一种多功能医疗用康复训练扶梯
CN207493140U (zh) * 2017-09-13 2018-06-15 丁良甲 一种医疗用的平衡训练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91207A (en) * 1974-01-11 1975-06-24 Merle M Helliwell Exerciser device
US4726581A (en) * 1986-07-03 1988-02-23 Chang Shao Ying Exercise stair device
DE102006004290A1 (de) * 2006-01-31 2007-08-02 Horst Mettbach Stockleuchte
JP2011056168A (ja) * 2009-09-14 2011-03-24 Daito Denki Kogyo Kk 階段昇り型の運動装置
CN202061309U (zh) * 2011-02-14 2011-12-07 青岛和兴工贸有限公司 多功能康复训练阶梯
CN204034126U (zh) * 2014-06-18 2014-12-24 常州市建本医疗康复器材有限公司 康复训练用扶梯
CN203915938U (zh) * 2014-06-23 2014-11-05 谢贤德 一种辅助行走的阶梯机构
CN204447105U (zh) * 2015-01-20 2015-07-08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新型用于体育锻炼多功能运动器材
US9895576B1 (en) * 2016-11-13 2018-02-20 Dpe Medical Ltd. Physiotherapeutic stair and incline system
CN106823287A (zh) * 2017-03-08 2017-06-13 安阳市翔宇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康复训练用升降阶梯
CN107930029B (zh) * 2017-12-19 2022-11-11 吉林大学 多功能坐站运动辅助与康复运动训练机器人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17483B1 (en) * 1997-04-03 2001-04-17 Charles Kallassy Exercise apparatus adjustment mechanism
US5924960A (en) * 1997-10-07 1999-07-20 Hausmann Industries, Inc. Ambulation and mobility apparatus for therapeutic exercise
US20040009845A1 (en) * 2002-07-15 2004-01-15 Johnson Reginald A. Balance and gait training board
CN2620564Y (zh) * 2003-04-03 2004-06-16 郭海滨 可形成扩张式摆幅运动的阶梯运动机
CN201410253Y (zh) * 2009-06-11 2010-02-24 常州市钱璟康复器材有限公司 康复训练用阶梯
CN101690844A (zh) * 2009-09-28 2010-04-07 山东凤凰健身器材有限公司 盲人及残疾人语音控制健步机
US20140113773A1 (en) * 2012-10-24 2014-04-24 Frank Marghella Exercise machine
CN203724711U (zh) * 2013-11-05 2014-07-23 贾庭英 一种中医科用上下肢康复训练器
CN204543381U (zh) * 2015-03-31 2015-08-12 青岛市中心医院 一种康复训练用扶梯
CN205434835U (zh) * 2016-03-04 2016-08-10 泰山医学院 一种康复训练用扶梯
CN206934302U (zh) * 2017-02-14 2018-01-30 江栩晖 一种用于辅助盲人行走的智能机器人
CN206566438U (zh) * 2017-03-08 2017-10-20 安阳市翔宇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康复训练用升降阶梯
CN106913448A (zh) * 2017-03-29 2017-07-04 李子木 一种用于恢复肢体健康的机器人治疗装置
CN206792926U (zh) * 2017-05-27 2017-12-26 宜春学院 一种身体康复用楼梯机
CN207493140U (zh) * 2017-09-13 2018-06-15 丁良甲 一种医疗用的平衡训练装置
CN207401072U (zh) * 2017-10-07 2018-05-25 杜小芳 一种多功能医疗用康复训练扶梯
CN107694035A (zh) * 2017-11-14 2018-02-16 王美玲 神经科用的装有安全防护机构的自主恢复锻炼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70878B (zh) 2021-07-27
CN109078293B (zh) 2020-12-25
CN111870878A (zh) 2020-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233322A1 (zh) 一种下肢训练康复设备
CN206218050U (zh) 一种爬楼机器人
CN103230335B (zh) 一种新型电动步行训练器
CN2788795Y (zh) 智能腿部康复训练器
CN112169270B (zh) 一种基于5g物联网的手臂伸展用医疗康复设备
CN106185686A (zh) 一种工业设备的升降装置
CN212416848U (zh) 一种踩踏式大腿肌肉康复锻炼装置
CN104042433A (zh) 一种按摩器
CN202751547U (zh) 一种外骨骼型台式下肢体康复练习机
CN202270358U (zh) 减重上肢康复训练装置
CN111588595A (zh) 一种用于下肢步态训练的智能康复机器人
CN205924862U (zh) 一种用于体操训练的可调节压腿装置
CN109078293A (zh) 一种基于训练高效且适应多种盲人行走的盲人直线行走装置
CN212466517U (zh) 一种用于下肢步态训练的智能康复机器人
CN206288825U (zh) 楼梯扶手载重器
CN107157706B (zh) 一种可调式上肢康复训练装置
CN204364772U (zh) 一种跑步机的调节机构
CN102343138A (zh) 阻尼可调式功能训练系统
CN109869025A (zh) 一种具有安全防护功能的机械式升降横移停车位
CN201500394U (zh) 一种井用救援机
CN210355817U (zh) 一种双档位健身器材
CN109568900B (zh) 一种输电线路铁塔攀爬助手
CN111012590A (zh) 一种爬楼轮椅
CN206675650U (zh) 自走车式无障碍轮椅
CN206434545U (zh) 一种康复训练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01

Address after: 314000 3fa03-06-29, No.705, Asia Pacific Road, Daqiao Town, Nanhu District,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Zhejiang Zhirou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205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ast Lake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Wuhan, Hubei

Applicant before: Long Qingmei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