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67463B - 拉远光纤色散补偿装置和方法、远程接入设备、电子设备、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拉远光纤色散补偿装置和方法、远程接入设备、电子设备、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67463B
CN109067463B CN201810860705.9A CN201810860705A CN109067463B CN 109067463 B CN109067463 B CN 109067463B CN 201810860705 A CN201810860705 A CN 201810860705A CN 109067463 B CN109067463 B CN 1090674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ersion compensation
remote
wavelength
transmission service
optical fi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6070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67463A (zh
Inventor
肖礼
张蔚青
卜勤练
付成鹏
陈志�
乔立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ccelink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ccelink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celink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ccelink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86070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6746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0674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67463A/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23440 priority patent/WO2020024543A1/zh
Priority to US17/264,523 priority patent/US11290185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674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674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5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ibre transmission
    • H04B10/250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ibre transmission for the reduction or elimination of distortion or dispersion
    • H04B10/2513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ibre transmission for the reduction or elimination of distortion or dispersion due to chromatic dispersion
    • H04B10/2525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ibre transmission for the reduction or elimination of distortion or dispersion due to chromatic dispersion using dispersion-compensating fibres
    • H04B10/25253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ibre transmission for the reduction or elimination of distortion or dispersion due to chromatic dispersion using dispersion-compensating fibres with dispersion management, i.e. using a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kind of fibres in the transmission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5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ibre transmission
    • H04B10/250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ibre transmission for the reduction or elimination of distortion or dispersion
    • H04B10/2513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ibre transmission for the reduction or elimination of distortion or dispersion due to chromatic dispersion
    • H04B10/2525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ibre transmission for the reduction or elimination of distortion or dispersion due to chromatic dispersion using dispersion-compensating fibr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拉远光纤色散补偿方法和装置,其中一种色散补偿装置,包括:距离测量模块,用于测量对远程接入光纤的拉远距离;信道监控模块,用于监控传输业务波长信道的光谱功率;拉远光纤色散功率均衡模块,用于根据测量到的远程接入光纤的拉远距离和监控到的传输业务波长信道的光谱功率,对传输业务信号进行色散补偿和对波长信道进行插损调节。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波长选择开关灵活选择不同信道的补偿量,通过预设不同长度的色散补偿光纤对拉远光纤传输进行色散补偿和对不同信道进行插损调节,可实现对不同拉远光纤长度引入的色散和功率差异的补偿和均衡。

Description

拉远光纤色散补偿装置和方法、远程接入设备、电子设备、非 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光纤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拉远光纤色散补偿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光纤接入网中,不同的接入波长信道可能产生在不同的物理位置上,和汇聚设备之间有不同的拉远距离。有的光信道可能在设备本地产生,拉远距离为0;有的光信道可能在10公里以外产生,通过光纤连接到设备本地,并在光波长层面和本地业务合波并传输到更上一级的数据中心。
目前采用PAM4格式调制的光信号在光纤接入网中广泛应用,具有用低波特率承载更高业务容量的优势。但这种调制格式对传输信道的残余色散要求苛刻,仅能容忍约+/-50ps/nm的残余色散。不同波长的拉远距离的差异如果有10km,若以17ps/nm/km的普通单模光纤计算,无论在链路中如何进行色散补偿,都无法使得所有信道同时满足残余色散的要求。此外,现有技术对于拉远的业务采用光电光的方式,将拉远的业务在设备本地转化成电信号并调制在本地光收发模块上,实现所有的光信号在本地同步终结和产生,这需要额外的设备和管理。另外,现有技术也可以针对每一个波长信道的拉远距离进行单独色散补偿。这需要大量的色散补偿模块和额外的手动操作。
因此,如何均衡不同长度拉远光纤的产生的色散差异,以使得所有光波长信道满足色散要求,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拉远光纤色散补偿方法和装置。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拉远光纤色散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距离测量模块,用于测量远程接入光纤的拉远距离;信道监控模块,用于监控传输业务波长信道的光谱功率;拉远光纤色散功率均衡模块,用于根据测量到的远程接入光纤的拉远距离和监控到的传输业务波长信道的光谱功率,对传输业务信号进行色散补偿和对波长信道进行插损调节。
此外,所述拉远光纤色散功率均衡模块包括波长选择开关和N根预设不同长度的色散补偿光纤,其中,所述波长选择开关根据远程接入的光纤的拉远距离,将传输业务的波长信道分为N组,并将N组波长信道的传输业务信号输入到所述N根预设不同长度的色散补偿光纤以进行传输业务信号的拉远光纤色散补偿,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
此外,所述拉远光纤色散功率均衡模块包括波长选择开关,所述信道监控模块将监控到的波长信道的光谱功率输入到所述波长选择开关以对信道进行插损调节。
此外,所述波长选择开关为1×N波长选择开关,所述波长选择开关将所述N组波长信道的传输业务信号分配至N个端口,所述N根预设不同长度的色散补偿光纤连接所述波长选择开关的N个端口,对传输业务信号进行色散补偿。
此外,所述拉远光纤色散功率均衡模块包括上行模块和下行模块,其中,所述上行模块包括第一放大器、第一光环形器、第一1×N波长选择开关、第一N根预设不同长度的色散补偿光纤和第二放大器,其中,上行传输业务信号经过第一放大器后,通过第一光环形器注入所述第一1×N波长选择开关,经过第一N根预设不同长度的色散补偿光纤进行色散补偿后,上行传输业务信号反射回第一波长选择开关,再通过第一光环形器注入第二放大器;所述下行模块包括第三放大器、第二光环形器、第二1×N波长选择开关、第二N根预设不同长度的色散补偿光纤和第四放大器,其中,下行传输业务信号经过第三放大器后,通过第二光环形器注入所述第二1×N波长选择开关,经过第二N根预设不同长度的色散补偿光纤进行色散补偿后,下行传输业务信号反射回第二1×N波长选择开关,再通过第二光环形器注入第四放大器。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远程接入设备,包括:
合波器、第一链路功率色散补偿模块第二链路功率色散补偿模块、分波器和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第一拉远光纤色散补偿装置和第二拉远光纤色散补偿装置,所述第一拉远光纤色散补偿装置位于合波器和第一链路功率色散补偿装置之间,所述第二拉远光纤色散补偿装置位于分波器和第二链路功率色散补偿装置之间,其中,
所述合波器用于对上行传输业务信号进行合波,生成合波业务信号;所述合波业务信号经过所述第一拉远光纤色散补偿装置后进行不同信道拉远距离的色散补偿和功率均衡,所述第一链路功率色散补偿装置对上行传输业务信号进行统一的色散补偿和功率均衡;
所述第二链路功率色散补偿装置对下行传输业务信号进行统一的色散补偿和功率均衡,进行统一色散补偿和功率均衡后的下行业务传输信号经过第二拉远光纤色散补偿装置进行不同信道拉远距离的色散补偿和功率均衡,然后送入所述分波器对下行传输业务进行分波,生成分波业务信号。
又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拉远光纤色散补偿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测量远程接入的光纤的拉远距离并监控传输业务波长信道的光谱功率;根据测量到的远程接入光纤的拉远距离和监控到的传输业务波长信道的光谱功率,对不同拉远距离信号进行色散补偿和对信道进行插损调节。
此外,所述对传输业务进行拉远光纤色散补偿包括:根据远程接入的光纤的拉远距离,将传输业务的波长信道分为N组,并将N组波长信道的传输业务信号输入到所述N根预设不同长度的色散补偿光纤以进行传输业务信号的色散补偿,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
又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拉远光纤色散补偿方法。
又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拉远光纤色散补偿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波长选择开关灵活选择不同信道的补偿量,通过预设不同长度的色散补偿光纤对拉远光纤传输进行色散补偿和对不同信道功率进行插损调节,可实现对不同拉远光纤长度引入的色散和功率差异的补偿和均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拉远光纤色散补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拉远光纤色散功率均衡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远程接入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拉远光纤色散补偿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拉远光纤色散补偿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拉远光纤色散补偿装置100包括:距离测量模块101,用于测量对远程接入光纤的拉远距离;信道监控模块102,用于监控传输业务波长信道的光谱功率;拉远光纤色散功率均衡模块103,用于根据测量到的远程接入光纤的拉远距离和监控到的传输业务的波长信道的光谱功率,对传输业务信号进行拉远光纤色散补偿和对信道进行插损调节。
具体地,以远程接入上行传输业务为例,本发明实施例对远程接入上行业务通过合波器进行合波,由于远程接入的上行业务传输所用光纤有不同拉远距离,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距离测量模块101对远程接入光纤拉远距离进行测量,采用信道监控模块102对上行传输业务的波长信道的光谱功率进行监控,得到远程接入的光纤拉远距离值和波长信道光谱功率值后,拉远光纤色散功率均衡模块103根据这两者来进行上行传输业务信号的色散补偿和波长信道功率的插损调节。在实际对光纤拉远距离测量中,可以采用可调波长光时域反射监测仪(OTDR)穿通合波器,对各个波长信道的光纤拉远距离进行测量,以便选择针对该波长业务的合适色散补偿量,当然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有其他的远程接入光纤的拉远距离测量方法也可应用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
对于上行传输业务信号的色散补偿,拉远光纤色散功率均衡模块103根据远程接入的光纤的拉远距离,将传输上行业务的波长信道进行划分,即分为N组,然后将这N组波长信道传输的上行业务信号输入到N根预设不同长度的色散补偿光纤DCF(DispersionCompensating Fiber,色散补偿光纤),色散补偿光纤的预设长度不同,即对应的色散补偿能力也不同。N根色散补偿光纤对划分了N组的波长信道承载的上行传输业务信号进行色散补偿。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在实际的色散补偿中N一般为4或者9,20等型号,但并不限于以上型号。N根预设不同长度的色散补偿光纤用于补偿由于光纤拉远距离不同而造成的上行业务的残余色散,使得上行业务再经过链路整体色散补偿后,能够同时满足PAM4的残余色散要求。预设的色散补偿光纤种类越多(N越大),色散补偿的残差越小。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对波长信道的分组由波长选择开关203完成,如图2所示,拉远光纤色散功率均衡模块103包括上行模块21和下行模块22,对于上行模块21,包括第一1×N波长选择开关(WSS)203,具有1个输入端和N个输出端口,根据距离测量模块101测量到的远程接入光纤的拉远距离,第一1×N WSS203将传输上行业务的波长信道分为N组,并将这N组上行业务波长信道承载的业务信号分配到第一1×N WSS 203的N个输出端口,所述第一1×N WSS 203的N个输出端口连接N个预设不同长度的色散补偿光纤DCF,如图2所示,由N根预设不同长度的DCF(图2中的L0,…, LN-1)组成的第一DCF阵列204,由N根预设不同长度的色散补偿光纤进行传输业务信号的色散补偿。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拉远光纤色散功率均衡模块103进一步可包括第一放大器201、第一光环形器202、第一1×N波长选择开关(WSS)203、第一N根预设不同长度的色散补偿光纤204和第二放大器205,第三放大器 206、第二光环形器207、第二1xN波长选择开关(WSS)208、第二N跟预设不同长度色散补偿光纤208和第四放大器210。
其中,上行业务经过第一放大器201后,通过第一光环形器202注入1×N 波长选择开关(WSS)203,第一WSS 203的完成对波长信道的分组后,将上行业务分配到N个端口,并由第一N根不同长度的色散补偿光纤(DCF) 204提供不同程度的色散补偿(图2中的L0,…,LN-1),然后将色散补偿后的上行业务信号全反射回到第一WSS 203,从第一环形器202的输出端口注入第二放大器205进行功率放大。例如,以1×4的WSS为例,经过第二放大器后,不同信道的色散差异可由原来的170ps/nm缩减到42.5ps/nm,可完全满足PAM4的残余色散要求。下行业务工作原理类似上行业务。
道信监控模块102用于监控传输业务的波长信道的光谱,拉远光纤色散功率均衡模块103根据信道监控模块102在第二放大器205输出处监控到的波长信道的光谱功率对波长信道功率进行插损调节。
下行业务在色散补偿装置100中的工作原理和上行业务相同。具体地,距离测量模块101和信道监控模块102分别测量下行业务的远程接入光纤的拉远距离和在第四放大器210输出处监控下行传输业务波长信道的光谱功率,拉远光纤色散功率均衡模块103根据测量到的下行远程接入光纤的拉远距离和监控到的下行传输业务的波长信道的光谱功率,对下行传输业务信号进行色散补偿和对信道进行插损调节。如图2所示,下行传输业务信号经过第三放大器206进行功率放大后,通过第二光环形器207注入所述第二1×N 波长选择开关WSS 208,经过第二N根预设不同长度的色散补偿光纤DCF 阵列209进行色散补偿后,下行传输业务信号反射回第二1×N波长选择开关208,再通过第二光环形器209注入第四放大器210进行功率放大。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波长选择开关灵活选择不同信道的补偿量,通过预设不同长度的色散补偿光纤进行对传输业务信号进行拉远光纤色散补偿和对不同信道进行插损调节,可实现对不同长度拉远光纤引入的色散和功率差异的补偿和均衡。
图3示出了本发明又一实施例远程接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对于传输的上行业务,所述远程接入设备300包括:合波器 (Mux)301、分波器(Dmux)303、第一链路功率色散补偿模块302、第二链路功率色散补偿模块302’、第一拉远光纤色散补偿装置100、第二拉远光纤色散补偿装置100’。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拉远光纤色散补偿装置100位于合波器301和第一链路功率色散补偿装置302之间,所述第二拉远光纤色散补偿装置100’位于分波器303和第二链路功率色散补偿装置302’之间,其中,
所述合波器301用于对上行传输业务信号进行合波,生成合波业务信号;所述合波业务信号经过所述第一拉远光纤色散补偿装置100’后进行不同信道拉远距离的色散补偿和功率均衡,所述第一链路功率色散补偿装置302对传输业务信号进行统一的色散补偿和功率均衡。
所述第二链路功率色散补偿装置302’对下行传输业务信号进行统一的色散补偿和功率均衡,进行统一色散补偿和功率均衡后的下行传输信号经过第二拉远光纤色散补偿装置100’进行不同信道拉远距离的色散补偿和功率均衡,然后送入所述分波器303对下行传输业务进行分波,生成分波业务信号。
图3中的所述第一拉远光纤色散补偿装置100和第二拉远光纤色散补偿装置100’的结构和如图1和图2所示,能够分别对上行和下行业务进行拉远光纤色散补偿和功率插损调节,在这里不再赘述。
所述第一功率色散补偿模块302和第二功率色散补偿模块302’对传输的上行或下行业务进行统一的色散补偿和功率均衡。第一拉远光纤色散补偿装置100和第二拉远光纤色散补偿装置100’对由于接入光纤拉远距离的不同,造成了残余色散和光谱功率不均衡,从而进行残余色散的色散补偿和信道光谱功率的插损调节,
本发明实施例在远程接入设备的合波器和分波器和功率色散补偿装置之间插入拉远光纤色散补偿装置,通过波长选择开关灵活选择不同信道的补偿量,通过预设不同长度的色散补偿光纤进行对拉远光纤传输进行色散补偿和对不同信道进行插损调节,可实现对不同长度拉远光纤引入的色散和功率差异的补偿和均衡。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功能模块可以通过硬件处理器(hardware processor)来实现相关功能模块,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图4示出了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拉远光纤色散补偿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参照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测量远程接入的光纤的拉远距离并监控传输业务的波长信道的光谱功率;
S2、根据测量到的远程接入光纤的拉远距离和监控到的传输业务的波长信道的光谱功率,对传输业务信号进行色散补偿和对信道进行插损调节。
其中对传输业务进行色散补偿包括:根据远程接入的光纤的拉远距离,将传输业务的波长信道进行分为N组,并将N组波长信道传输的业务信号输入到所述N根预设不同长度的色散补偿光纤以进行传输业务信号的色散补偿,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拉远光纤色散补偿方法,通过波长选择开关灵活选择不同信道的补偿量,通过预设不同长度的色散补偿光纤进行对拉远光纤传输进行色散补偿和对不同信道进行插损调节,可实现对不同拉远光纤长度引入的色散和功率差异的补偿和均衡。
本发明又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图4的方法。
图5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51、处理器52、总线53以及存储在存储器51上并可在处理器5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存储器51、处理器52通过所述总线53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处理器52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51中的程序指令,以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图4的方法。
例如,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下方法:
测量远程接入的光纤的拉远距离并对监控传输业务波长信道的光谱功率;根据测量到的远程接入光纤的拉远距离和监控到的传输业务波长信道的光谱功率,对传输业务信号进行色散补偿和对信道进行插损调节。其中对传输业务进行色散补偿包括:根据远程接入的光纤的拉远距离,将传输业务的波长信道进行分为N组,并将N组波长信道传输的业务信号输入所述N根预设不同长度的色散补偿光纤以进行传输业务信号的色散补偿,其中,N为大于1 的整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通过波长选择开关灵活选择不同信道的补偿量,通过预设不同长度的色散补偿光纤进行对拉远光纤传输进行色散补偿和对不同信道进行插损调节,可实现对不同拉远长度光纤引入的色散和功率差异的补偿和均衡。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图4的方法。
例如,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下方法:
测量远程接入的光纤的拉远距离并监控传输业务的波长信道的光谱功率;根据测量到的远程接入光纤的拉远距离和监控到的传输业务波长信道的光谱功率,对传输业务信号进行色散补偿和对信道进行插损调节。其中对传输业务进行色散补偿包括:根据远程接入的光纤的拉远距离,将传输业务的波长信道进行分为N组,并将N组波长信道传输的业务信号输入所述N根预设不同长度的色散补偿光纤对传输业务信号进行拉远光纤色散补偿,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预设不同长度的色散补偿光纤进行对拉远光纤传输进行色散补偿和对不同信道进行插损调节,可实现对不同长度拉远光纤引入的色散和功率差异的补偿和均衡。
本发明又一实施例公开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计算机能够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
测量远程接入的光纤的拉远距离并监控传输业务的波长信道的光谱功率;根据测量到的远程接入光纤的拉远距离和监控到的传输业务波长信道的光谱功率,对传输业务信号进行色散补偿和对信道进行插损调节。其中对传输业务进行色散补偿包括:根据远程接入的光纤的拉远距离,将传输业务的波长信道进行分为N组,并将N组波长信道传输的业务信号输入所述N根预设不同长度的色散补偿光纤以进行传输业务信号的色散补偿,其中,N为大于1 的整数。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拉远光纤色散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距离测量模块,用于测量对远程接入光纤中各波长信道的拉远距离;
信道监控模块,用于监控传输业务信号的各波长信道的光谱功率;
拉远光纤色散功率均衡模块,用于根据测量到的各波长信道的拉远距离和监控到的各波长信道的光谱功率,对各波长信道中的传输业务信号进行色散补偿和对各波长信道进行插损调节;
其中,所述拉远光纤色散功率均衡模块包括波长选择开关和N根预设不同长度的色散补偿光纤;
根据远程接入光纤中各波长信道的拉远距离,将传输业务信号的各波长信道分为N组,以确定N组波长信道中每一组波长信道中的传输业务信号对应的色散补偿量;
所述波长选择开关将所述N组波长信道中每一组波长信道中的传输业务信号分别对应输入到所述N根预设不同长度的色散补偿光纤中,以按照每一组波长信道对应的色散补偿量进行传输业务信号的色散补偿;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波长选择开关为1×N波长选择开关,所述波长选择开关将所述N组波长信道的传输业务信号分配到至N个端口,所述N根预设不同长度的色散补偿光纤连接所述波长选择开关的N个端口,对传输业务信号进行色散补偿;
所述拉远光纤色散功率均衡模块包括上行模块和下行模块;其中,所述上行模块包括第一放大器、第一光环形器、第一1×N波长选择开关、第一N根预设不同长度的色散补偿光纤和第二放大器;
其中,上行传输业务信号经过第一放大器后,通过第一光环形器注入所述第一1×N波长选择开关,经过第一N根预设不同长度的色散补偿光纤进行色散补偿后,上行传输业务信号反射回第一1×N波长选择开关,再通过第一光环形器注入第二放大器;
所述下行模块包括第三放大器、第二光环形器、第二1×N波长选择开关、第二N根预设不同长度的色散补偿光纤和第四放大器;
其中,下行传输业务信号经过第三放大器后,通过第二光环形器注入所述第二1×N波长选择开关,经过第二N根预设不同长度的色散补偿光纤进行色散补偿后,下行传输业务信号反射回第二1×N波长选择开关,再通过第二光环形器注入第四放大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所述信道监控模块将监控到的各波长信道的光谱功率输入到所述波长选择开关,以对各波长信道进行插损调节。
3.一种远程接入设备,包括:合波器、第一链路功率色散补偿模块、第二链路功率色散补偿模块、分波器、第一拉远光纤色散补偿装置和第二拉远光纤色散补偿装置;所述第一拉远光纤色散补偿装置和所述第二拉远光纤色散补偿装置均包括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拉远光纤色散补偿装置;所述第一拉远光纤色散补偿装置位于合波器和第一链路功率色散补偿装置之间,所述第二拉远光纤色散补偿装置位于分波器和第二链路功率色散补偿装置之间,其中,
所述合波器用于对上行传输业务信号进行合波,生成合波业务信号;所述合波业务信号经过所述第一拉远光纤色散补偿装置后进行不同信道拉远距离的色散补偿和功率均衡,所述第一链路功率色散补偿装置对上行传输业务信号进行统一的色散补偿和功率均衡;
所述第二链路功率色散补偿装置对下行传输业务信号进行统一的色散补偿和功率均衡,进行统一色散补偿和功率均衡后的下行传输业务信号经过第二拉远光纤色散补偿装置进行不同信道拉远距离的色散补偿和功率均衡,然后送入所述分波器对下行传输业务进行分波,生成分波业务信号。
4.一种拉远光纤色散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量远程接入的光纤中各波长信道的拉远距离,并监控传输业务信号的各波长信道的光谱功率;
根据测量到的各波长信道的拉远距离和监控到的各波长信道的光谱功率,对各波长信道中的传输业务信号进行色散补偿和对各波长信道进行插损调节;
所述对各波长信道中的传输业务信号进行色散补偿包括:
根据远程接入的光纤中各波长信道的拉远距离,将传输业务信号的各波长信道分为N组,以确定N组波长信道中每一组波长信道中的传输业务信号对应的色散补偿量;
通过波长选择开关将所述N组波长信道中每一组波长信道中的传输业务信号分别对应输入到N根预设不同长度的色散补偿光纤中,以按照每一组波长信道对应的色散补偿量进行传输业务信号的色散补偿,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波长选择开关为1×N波长选择开关,所述波长选择开关将所述N组波长信道的传输业务信号分配到至N个端口,所述N根预设不同长度的色散补偿光纤连接所述波长选择开关的N个端口,对传输业务信号进行色散补偿;
所述传输业务信号包括上行传输业务信号和下行传输信号;所述通过波长选择开关将所述N组波长信道中每一组波长信道中的传输业务信号分别对应输入到N根预设不同长度的色散补偿光纤中,包括:
所述上行传输业务信号经过第一放大器后,通过第一光环形器注入第一1×N波长选择开关,经过第一N根预设不同长度的色散补偿光纤进行色散补偿后,上行传输业务信号反射回第一1×N波长选择开关,再通过第一光环形器注入第二放大器;
所述下行传输业务信号经过第三放大器后,通过第二光环形器注入第二1×N波长选择开关,经过第二N根预设不同长度的色散补偿光纤进行色散补偿后,下行传输业务信号反射回第二1×N波长选择开关,再通过第二光环形器注入第四放大器。
5.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远光纤色散补偿方法。
6.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远光纤色散补偿方法。
CN201810860705.9A 2018-08-01 2018-08-01 拉远光纤色散补偿装置和方法、远程接入设备、电子设备、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0674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60705.9A CN109067463B (zh) 2018-08-01 2018-08-01 拉远光纤色散补偿装置和方法、远程接入设备、电子设备、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CT/CN2018/123440 WO2020024543A1 (zh) 2018-08-01 2018-12-25 拉远光纤色散补偿装置和方法、远程接入设备、电子设备、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7/264,523 US11290185B2 (en) 2018-08-01 2018-12-25 Remote optical fiber dispersion compensation device and method, remote access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and non-transient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60705.9A CN109067463B (zh) 2018-08-01 2018-08-01 拉远光纤色散补偿装置和方法、远程接入设备、电子设备、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67463A CN109067463A (zh) 2018-12-21
CN109067463B true CN109067463B (zh) 2021-04-09

Family

ID=64832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60705.9A Active CN109067463B (zh) 2018-08-01 2018-08-01 拉远光纤色散补偿装置和方法、远程接入设备、电子设备、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290185B2 (zh)
CN (1) CN109067463B (zh)
WO (1) WO202002454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67463B (zh) * 2018-08-01 2021-04-09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拉远光纤色散补偿装置和方法、远程接入设备、电子设备、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16664A (zh) * 2019-01-07 2020-07-14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色散补偿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2051562A (zh) * 2020-08-26 2020-12-08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无线测距的距离补偿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17596A (zh) * 2020-09-23 2021-01-12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参数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230084066A1 (en) * 2021-09-14 2023-03-1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persion compensation in fibered optical communication paths
CN113949455B (zh) * 2021-09-16 2023-02-14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通信设备及光通信系统
CN114124214B (zh) * 2021-11-22 2023-02-1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传输优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172613B (zh) * 2021-12-03 2023-06-27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波分复用系统中高隔离度的光源填充装置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97499B (zh) * 2009-10-30 2015-10-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色散补偿的装置及方法
CN101719798A (zh) 2009-12-29 2010-06-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多信道偏振模色散补偿的装置和方法
EP2974077B1 (en) * 2013-03-12 2019-08-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ntrolling optical signal power levelling in an optical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4320192A (zh) * 2014-09-26 2015-01-28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一种高速光纤光传输系统
CN104868968B (zh) * 2015-06-03 2017-10-10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用于波分接入保护环的基于监控波长的波分接入保护方法
JP2017175236A (ja) * 2016-03-18 2017-09-28 富士通株式会社 受信装置、分散補償値制御方法
CN109067463B (zh) 2018-08-01 2021-04-09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拉远光纤色散补偿装置和方法、远程接入设备、电子设备、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290185B2 (en) 2022-03-29
CN109067463A (zh) 2018-12-21
US20210328671A1 (en) 2021-10-21
WO2020024543A1 (zh) 2020-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67463B (zh) 拉远光纤色散补偿装置和方法、远程接入设备、电子设备、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278766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alancing link performance
Antonelli et al. Stokes-space analysis of modal dispersion of SDM fibers with mode-dependent loss: Theory and experiments
US20180248625A1 (en) Optical Sourc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Optical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an Optical Signal
Ferreira et al. Nonlinear performance of few-mode fiber links with intermediate coupling
Andrusier et al. Assessing the effects of mode-dependent loss in space-division multiplexed systems
US20180302154A1 (en) Mode division multiplexed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US11595125B2 (en) Transceiver agnostic GOSNR measurement
Seve et al. Semi-analytical model for the performance estimation of 100Gb/s PDM-QPSK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s without inline dispersion compensation and mixed fiber types
Romanov et al. Computing of influence of stimulated Raman scattering in DWDM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US10090928B2 (en) Analog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using dispersion management technique
Mateo et al. Nonlinear characterization of fiber optic submarine cables
Rommel et al. Measurement of modal dispersion and group delay in a large core count few-mode multi-core fiber
Zhang et al. Fiber nonlinearity-insensitive OSNR monitoring for coherent PM-QPSK-Nyquist-WDM system
Soni et 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WDM link using Dispersion Compensating Fiber at different wavelengths
Latal et al. Simul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optical access network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optical-fiber amplifiers
Vardanyan A Technique for estimating the signal-to-noise ratio in fiber-optic transmission systems with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Chaoui et al. Reduction of Four-Wave Mixing nonlinear effects in dense WDM optical long-haul networks
Pina et al. Nonlinear tolerance of polarization-multiplexed QPSK transmission over mixed fiber links
Spenner et al.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Inter Mode Group Coupling at Connectors in Graded Index Multi Mode Fibers
JP6993126B2 (ja) 光伝送装置、光伝送システム、および光伝送方法
US20050175340A1 (en) Optical transmission network management process
Ji et al. 700G/280G SDM-TWDM-PON over 20km Seven-Core Fibre based on 10G-Class Optical Components
Yaffe et al. Experimental determination of system outage probability due to first-order and second-order PMD
Zhang et al. Fast evaluation of nonlinear noise variance in dynamic mesh optical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