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66067A -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66067A
CN109066067A CN201810814488.XA CN201810814488A CN109066067A CN 109066067 A CN109066067 A CN 109066067A CN 201810814488 A CN201810814488 A CN 201810814488A CN 109066067 A CN109066067 A CN 1090660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structure
antenna
frequency range
protruding portion
range swit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1448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林
顾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81448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66067A/zh
Publication of CN1090660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660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天线组件包括金属中框,金属中框包括第一端部、主体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与主体部之间设有第一间隙,主体部和第二端部之间设有第二间隙;主体部包括第一侧边部、主地部和第二侧边部,第一侧边部、第二侧边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环绕主地部;第一侧边部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天线结构和第二天线结构,第二侧边部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三天线结构和第四天线结构;第一天线结构、第二天线结构、第三天线结构和第四天线结构均与主地部之间设有间隙;第一天线结构、第二天线结构、第三天线结构和第四天线结构用于传输相同频段天线信号。满足更高的天线需求。

Description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电子设备智能化程度的提高,用户可以通过电子设备实现越来越多的功能,比如通话、聊天、玩游戏等。其中,用户在利用电子设备玩游戏、网页浏览中通过电子设备的天线实现信号的传输。
现在电子设备上包括两个长期演进天线,一个位置定位天线和一个无线保真天线,天线数量有限,不能满足更高的天线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可以具有更多的天线结构,满足更高的天线需求。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组件,其包括:
金属中框,所述金属中框包括依次设置的主体部、以及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两端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主体部之间设有第一间隙,所述主体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设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间隙和所述第二间隙在所述金属中框的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金属中框;
所述主体部包括依次设置的主地部、第一侧边部和第二侧边部,所述第一侧边部和所述第二侧边部分别位于所述主地部两侧,并与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共同环绕所述主地部设置;
所述第一侧边部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天线结构和第二天线结构,所述第二侧边部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三天线结构和第四天线结构;
所述第一天线结构与所述主地部之间设有第三间隙,所述第二天线结构与所述主地部之间设有第四间隙,所述第三天线结构与所述主地部之间设有第五间隙,所述第四天线结构与所述主地部之间设有第六间隙;
所述第一天线结构、所述第二天线结构、所述第三天线结构和所述第四天线结构用于传输相同频段的天线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射频模块和天线组件,所述射频模块与所述天线组件连接,所述天线组件为上述所述的天线组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组件,包括第一端部、主体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分别位于主体部两端;主体部包括第一侧边部、主地部和第二侧边部,第一侧边部和第二侧边部分别位于主地部两侧,第一侧边部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天线结构和第二天线结构,第二侧边部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三天线结构和第四天线结构;四个天线结构都与主地部之间设有间隙。如此,四个天线结构都能有较好的天线性能。可以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设置天线结构的基础上,主体部两侧再设置四个天线结构,这样天线组件具有较多的天线结构,可以方便发射和/或接收天线信号,满足更高的天线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组件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组件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组件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组件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组件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组件的第六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组件的第七种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模块框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以下将对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进行详细说明。该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还可以是游戏设备、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设备、汽车、数据存储装置、音频播放装置、视频播放装置、笔记本、桌面计算设备等。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包括显示屏10、中框20、电路板30、电池40以及后盖50。
其中,显示屏10安装在后盖50上,以形成电子设备100的显示面。显示屏10作为电子设备100的前壳,与后盖50形成一收容空间,用于容纳电子设备100的其他电子元件或功能模块。同时,显示屏10形成电子设备100的显示面,用于显示图像、文本等信息。显示屏10可以为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或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类型的显示屏。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10上可以设置有玻璃盖板。其中,玻璃盖板可以覆盖显示屏10,以对显示屏10进行保护,防止显示屏10被刮伤或者被水损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10可以包括显示区域11以及非显示区域12。其中,显示区域11执行显示屏10的显示功能,用于显示图像、文本等信息。非显示区域12不显示信息。非显示区域12可以用于设置摄像头、受话器、接近传感器等功能模块。在一些实施例中,非显示区域12可以包括位于显示区域11上部和下部的至少一个区域。
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显示屏10可以为全面屏。此时,显示屏10可以全屏显示信息,从而电子设备100具有较大的屏占比。显示屏10只包括显示区域11,而不包括非显示区域。此时,电子设备100中的摄像头、接近传感器等功能模块可以隐藏在显示屏10下方,而电子设备100的指纹识别模组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100的背面。
中框20可以为薄板状或薄片状的结构,也可以为中空的框体结构。其中,中框20可以收容在上述显示屏10与后盖50形成的收容空间中。中框20用于为电子设备100中的电子元件或功能模块提供支撑作用,以将电子设备中的电子元件、功能模块安装到一起。例如,电子设备中的摄像头、受话器、电路板、电池等功能模块都可以安装到中框20上以进行固定。在一些实施例中,中框20的材质可以包括金属或塑胶。
电路板30安装在上述收容空间内部。例如,电路板30可以安装在中框20上,并随中框20一同收容在上述收容空间中。电路板30可以为电子设备100的主板。电路板30上设置有接地点,以实现电路板30的接地。电路板30上可以集成有马达、麦克风、扬声器、受话器、耳机接口、通用串行总线接口(USB接口)、摄像头、接近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陀螺仪以及处理器等功能模块中的一个或多个。同时,显示屏10可以电连接至电路板30。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路板30上设置有显示控制电路。显示控制电路向显示屏10输出电信号,以控制显示屏10显示信息。
电池40安装在上述收容空间内部。例如,电池40可以安装在中框20上,并随中框20一同收容在上述收容空间中。电池40可以电连接至电路板30,以实现电池40为电子设备100供电。其中,电路板30上可以设置有电源管理电路。电源管理电路用于将电池40提供的电压分配到电子设备100中的各个电子元件。
后盖50用于形成电子设备100的外部轮廓。后盖50可以一体成型。在后盖50的成型过程中,可以在后盖50上形成后置摄像头孔、指纹识别模组安装孔等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还可以为异形屏,如在显示屏的顶部中间设有非显示区域,在该非显示区域内设置前置摄像头、受话器等功能器件。
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组件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天线组件包括金属中框20,该金属中框20包括第一端部21、主体部22和第二端部23,第一端部21和第二端部23位于主体部22两端,第一端部21与主体部22之间设有第一间隙31,主体部22和第二端部23之间设有第二间隙32,第一间隙31和第二间隙32在金属中框20的厚度方向上贯穿金属中框20。金属中框20可以为上述实施例中的中框,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主体部22包括第一侧边部221、主地部222和第二侧边部223。第一侧边部221和第二侧边部223位于主地部222两侧。第一端部21、主体部22和第二端部23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如沿金属中框20的长边方向设置。第一侧边部221、主地部222和第二侧边部223沿第二方向依次设置,如沿金属中框20的短边方向设置。第一端部、第一侧边部、第二端部和第二侧边部共同环绕主地部设置。
第一侧边部221和第二侧边部223设置在第一间隙31和第二间隙32之间,第一侧边部221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天线结构81和第二天线结构82,第二侧边部223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三天线结构83和第四天线结构84。
第一天线结构81与主地部222之间设有第三间隙33,第二天线结构82与主地部222之间设有第四间隙34,第三天线结构83与主地部222之间设有第五间隙35,第四天线结构84与主地部222之间设有第六间隙36。
四个天线结构与主地部222之间都有间隙,如此,四个天线结构都能有较好的天线性能。可以在第一端部21和第二端部23设置天线结构的基础上,主体部22两侧再设置四个天线结构,这样天线组件具有较多的天线结构,可以方便发射和/或接收天线信号,满足更高的天线需求。
第一天线结构81、第二天线结构82、第三天线结构83和第四天线结构84可以组成多入多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天线,用于同时发射或接收相同频段天线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端部21包括第一本体部211、第一突出部212和第二突出部213,第一本体部211两端分别向主体部22延伸形成第一突出部212和第二突出部213,第二端部23包括第二本体部231、第三突出部232和第四突出部233,第二本体部231两端分别向主体部22延伸形成第三突出部232和第四突出部233,主体部22的主地部222一端设置在第一突出部212和第二突出部213之间,主地部222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三突出部232和第四突出部233之间。
第一突出部212、第一侧边部221和第三突出部232设置在同一侧,第二突出部213、第二侧边部223和第四突出部233设置在同一侧。
第一端部21和主体部22之间的第一缝隙31将两者分离。具体的,其中第一缝隙31包括相连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第一部分设置第一突出部212和主体部22之间的,第二部分设置在第一本体部211和主体部22之间、第三部分设置在第二突出部213和主地部之间。
第一部分包括第一子部分和第二子部分,第一子部分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子部分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可以垂直,第一方向可以为平行第一突出部212的方向,第二方向可以为垂直第一突出部212的方向。第一子部分将第一突出部212的侧边与主体部22分离,第二子部分将第一突出部212的端部与主体部22分离,第一突出部212的另一端部与第一本体部211相连。同样的,第三部分也包括两个子部分,两个子部分的方向垂直。如此,可以将第一端部21完全的与主体部22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端部23和第二间隙32可以采用与第一端部21和第一间隙31相同的结构。
请结合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组件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具体的,第一侧边部221包括第三端部2211、第一中间部2212和第四端部2213,第三端部2211和第四端部2213分别位于第一中间部2212两端。
第二侧边部22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五端部2231、第二中间部2232和第六端部2233,第五端部2231和第六端部2233分别位于第二中间部2232两端。
第三端部2211与主地部222之间设有第三间隙33,第一中间部2212与主地部222连接,第四端部2213与主地部222之间设有第四间隙34,第三端部2211上设有第一天线结构81,第四端部2213上设有第二天线结构82。
第五端部2231与主地部222之间设有第五间隙35,第二中间部2232与主地部222连接,第六端部2233与主地部222之间设有第六间隙36,第五端部2231上设有第三天线结构83,第六端部2233上设有第四天线结构84。
其中第三间隙33和第五间隙35分别与第一间隙31的两端连通,第四间隙34和第六间隙36分别与第二间隙32的两端连通。第三间隙33、第四间隙34、第五间隙35及第六间隙36在金属中框的厚度方向上贯穿金属中框。其中,第一天线结构81的一端与主地部222连接,第一天线结构81的其他部分通过第三间隙33与主地部222分离。第二天线结构82、第三天线结构83和第四天线结构84采用与第一天线结构81类似的结构。
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组件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天线结构81上设有第一馈电端811和第一频段切换点812,第一馈电端811连接第一信号源91,第一频段切换点812连接第一频段切换模块71;第二天线结构82上设有第二馈电端821和第二频段切换点822,第二馈电端821连接第二信号源92,第二频段切换点822连接第二频段切换模块72;第三天线结构83上设有第三馈电端831和第三频段切换点832,第三馈电端831连接第三信号源93,第一频段切换点812连接第三频段切换模块73;第四天线结构84上设有第四馈电端841和第四频段切换点842,第四馈电端841连接第四信号源94,第四频段切换点842连接第四频段切换模块74。
四个天线结构都可以通过一个频段切换模块进行频段切换,如此,四个天线结构可以传输不同频段的天线信号,提高了天线结构的使用范围,增强了天线结构的灵活性,减小布设天线结构的数量,降低了电子设备对天线结构净空的设置难度。
例如,天线信号包括N78(3.3GHz~3.6GHz)、N79(4.8GHz~5GHz)两个频段的天线信号,4个信号源同时发射N78频段的天线信号,4个频段切换模块调整其内部电路,使其对应的天线结构将该N78频段的天线信号发射出去。当需要发射N79频段的天线信号时,4个信号源同时发射N79频段的天线信号,4个频段切换模块调整其内部电路,使其对应的天线结构将该N79频段的天线信号发射出去。如此,不需要额外设置更多的天线结构就能实现两个频段的天线信号发射和接收。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天线信号频段的需求,频段切换模块可以包括多个调整电路。例如,天线信号包括三个频段的天线信号,频段切换模块包括三个调整后的电路,分别对应一个频段的天线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频段切换点812设置在第一馈电端811和第一间隙31之间,第二频段切换点822设置在第二馈电端821和第二间隙32之间,第三频段切换点832设置在第三馈电端831和第一间隙31之间,第四频段切换点842设置在第四馈电端841和第二间隙32之间。
第一天线结构81的第一馈电端811与第一间隙31相对设置,即,第一馈电端811远离第一间隙31设置,天线信号从第一馈电端811进入第一天线结构81,并从与第一间隙31相邻的第一天线结构81端部辐射出去,尽可能的利用第一天线结构81的长度。第二天线结构82、第三天线结构83和第四天线结构84同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天线结构81、第二天线结构82、第三天线结构83和第四天线结构84为相同的天线结构,第一频段切换模块71、第二频段切换模块72、第三频段切换模块73和第四频段切换模块74为相同的频段切换模块。
第一天线结构81、第二天线结构82、第三天线结构83和第四天线结构84都相同,方便设置天线结构,设置各个天线结构的匹配电路也方便,同时,在设计阶段、检测阶段等阶段调天线结构的参数时,调天线结构参数也更加简单方便。各个天线结构相同,对应的频段切换模块也可以采用相同的频段切换模块。频段切换模块根据需要切换的频段设置,例如,频段切换模块可以包括一个单刀双掷开关、第一电容器和第二电容器,其中第一电容器和第二电容器的电容值不同,单刀双掷开关的输入端连接天线结构的频段切换点,单刀双掷开关的两个输入端分别通过第一电容器和第二电容器接地。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电容器和第二电容器中的一个或两个可以替换为电感器,或者第一电容器和第二电容器中的一个或两个可以替换为LC电路(即电感和电容并联的电路)。其中,第一电容器和第二电容器的值根据天线结构对应的频段设置,同样的,电感器和LC电路的值也可以根据天线结构对应的频段设置。也可以第一电容器和第二电容器替换为一个电感器和一个LC电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天线结构81、第二天线结构82、第三天线结构83和第四天线结构84中一个天线结构与其他天线结构的长度不同。
因为电子设备各个位置设置的功能器件不同、或者电子设备的结构设计需要,无法给四个天线结构同样的位置。如第三天线结构83周边的位置需要设置按键,第三天线结构83的长度比其他天线结构的长度短,如此,第三天线结构83的匹配电路可以包括一个电感器,该电感器等效于延长第三天线结构83的长度。当然,也可以因为第三天线结构83周边的净空环境好,可以设置更长的长度,而其他天线结构因为各种环境限制,长度较短需要利用匹配电路配合实现天线信号的发射和接收。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地部222接地,第一天线结构81和第二天线结构82通过第一侧边部221接地,第三天线结构83和第四天线结构84通过第二侧边部223接地。
具体的,第一中间部2212和第二中间部2232分别通过主地部222接地,第三端部2211和第四端部2213通过第一中间部2212接地,第五端部2231和第六端部2233通过第二中间部2232接地。金属中框20的主地部222接地,如此,与主地部222连接的第一中间部2212和第二中间部2232也接地,第三端部2211和第四端部2213通过第一中间部2212接地,第五端部2231和第六端部2233通过第二中间部2232接地,各个天线结构不需要额外设置接地点,直接通过与主地部222连接的一端接地。同时,还能增强金属中框20的强度。
请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组件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天线结构81上设有第一接地点813、第一馈电端811,第一接地点设置在第一间隙31与第一馈电端811之间。
第一天线结构81上还可以设置第一接地点813,第一接地点813设置在第一间隙31与第一馈电端811之间,第一天线结构81可以形成一个环模天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天线结构82、第三天线结构83和第四天线结构84也可以采用第一天线结构81的方式,即,在天线结构上设置一个接地点,且该接地点设置在间隙和馈电端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天线系统包括第一信号源91、阻抗匹配网络75、第一天线结构81、第一频段切换模块71。第一天线结构81包括第一馈电端811、第一频段切换点812、第一接地点813。第一天线结构81的第一馈电端811将需要发射的电讯号馈电第一天线系统,第一天线结构81的第一馈电端811通过阻抗匹配网络75连接第一信号源91,阻抗匹配网络75可由集中元件如电感或电容或两者的组合构成,其用于调节第一天线系统的馈入阻抗,达到尽可能将更多的信号能量传输到第一天线结构81的目的。通过调节第一天线结构81的宽度对天线的谐振宽度(工作带宽)进行调节,通过第一接地点813位置移动(即改变辐射体长度)和第一频段切换模块71(天线开关或天线调谐Tuner)组合实现对天线结构长度的调整,使其工作在所需的频段。
请参阅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组件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端部21设有第五天线结构85,第二端部23设有第六天线结构86。
第五天线结构85和第六天线结构86传输的天线信号频率小于3699MHz,第一天线结构81、第二天线结构82、第三天线结构83和第四天线结构84传输的天线信号频率大于3.8GHz。
第一端部21的第五天线结构85和第二端部23的第六天线结构86用于发射和/或接收4G的射频信号,其频率的范围可以为699MHz(兆赫兹)至3699MHz。第一天线结构81、第二天线结构82、第三天线结构83和第四天线结构84用于发射和/或接收5G的射频信号,其频率的范围可以包括3.8GHz(吉赫兹)至30GHz。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五天线结构85和第六天线结构86可以为两个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LTE)天线,用来传输低频+中频+高频的天线信号。
请参阅图8,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组件的第六种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端部21包括第一本体部211、第一突出部212和第二突出部213,第一本体部211两端分别向主体部22延伸形成第一突出部212和第二突出部213,第二端部23包括第二本体部231、第三突出部232和第四突出部233,第二本体部231两端分别向主体部22延伸形成第三突出部232和第四突出部233,主体部22的主地部222一端设置在第一突出部212和第二突出部213之间,主地部222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三突出部232和第四突出部233之间。
第一突出部212与第三端部2211设置在第一间隙31两侧,第二突出部213与第五端部2231设置在第一间隙31两侧,第三突出部232与第四端部2213设置在第二间隙32两侧,第四突出部233与第六端部2233设置在第二间隙32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端部21上还设有第七天线结构87,第七天线结构87和第五天线结构85分别设置在第一端部21两侧,第七天线结构87用于传输短距离天线信号和/或定位信号。第七天线结构87可以与第一天线结构81设置在第一间隙31两侧。其中,短距离天线信号可以为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信号、蓝牙信号等,定位信号可以为GPS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间隙31、第二间隙32内填充非金属材料(如塑胶、塑料等),是第一端部21、主体部22和第二端部23连成一体,提高金属中框20的强度。同样的,第三间隙33、第四间隙34、第五间隙35和第六间隙36也同样可以填充非金属材料。其中,各个间隙的宽度可以在1mm~2.5mm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中框20可以为镁铝合金金属中框20,也可以为铝合金中框等。
在本申请中,在金属中框20上下两端及侧边开缝隙(1mm~2.5mm),利用缝隙分割出的金属枝节制作天线结构。原先两个LTE天线及GPS/WIFI天线系统结构及位置保持不变。新开出的四个金属枝节作为5G天线的辐射体。通过阻抗匹配网络75及频段切换机构(天线开关或天线调谐Tuner)来实现5G天线N78(3.3GHz~3.6GHz)、N79(4.8GHz~5GHz)两频段的切换。
请参阅图9,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组件的第七种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天线结构81与第一突出部212之间还设有第一隔离条241,第一隔离条241与第一天线结构81之间还有第三间隙33,第一隔离条241与第一突出部212之间还有第一间隙31,即,第一隔离条241与第一端端部21、第一侧边部221均不连接,第一隔离条241可以与主地部222相连,第一隔离条241与主地部222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为两个单独元件连接(如焊接)在一起。
第一端部21上的天线结构与第一天线结构81共用一个缝隙口,两者的隔离度会较差。增加第一隔离条241后,这样可以有效的增加第一天线结构81和第一端部21上的天线结构的隔离度。其中,第一隔离条241可以为金属隔离条。
第二隔离条242设置在第二天线结构82和第三突出部232之间。第二隔离条与第二天线结构82之间还有第四间隙34,第二隔离条与第三突出部232之间还有第二间隙32。
第三隔离条243设置在第三天线结构83和第二突出部213之间。第三隔离条243与第三天线结构83之间还有第五间隙35,第一隔离条与第二突出部213之间还有第一间隙31,
第四隔离条244设置在第四天线结构84和第四突出部233之间。第四隔离条244与第四天线结构84之间还有第六间隙36,第四隔离条244与第四突出部233之间还有第二间隙。
同样的,第二隔离条、第三隔离条和第四隔离条可以增加隔离条两侧的天线结构的隔离度。
请参阅图10,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模块框图示意图。该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可以包括存储和处理电路61。该存储和处理电路61可以存储器,例如硬盘驱动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闪存或用于形成固态驱动器的其它电子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静态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等)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存储和处理电路61中的处理电路可以用于控制电子设备100的运转。该处理电路可以基于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基带处理器,功率管理单元,音频编解码器芯片,专用集成电路,显示驱动器集成电路等来实现。
存储和处理电路61可用于运行电子设备100中的软件,例如互联网浏览应用程序,互联网协议语音(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VOIP)电话呼叫应用程序,电子邮件应用程序,媒体播放应用程序,操作系统功能等。这些软件可以用于执行一些控制操作,例如,基于照相机的图像采集,基于环境光传感器的环境光测量,基于接近传感器的接近传感器测量,基于诸如发光二极管的状态指示灯等状态指示器实现的信息显示功能,基于触摸传感器的触摸事件检测,与在多个(例如分层的)显示器上显示信息相关联的功能,与执行无线通信功能相关联的操作,与收集和产生音频信号相关联的操作,与收集和处理按钮按压事件数据相关联的控制操作,以及电子设备100中的其它功能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电路62。输入-输出电路62可用于使电子设备100实现数据的输入和输出,即允许电子设备100从外部设备接收数据和也允许电子设备100将数据从电子设备100输出至外部设备。输入-输出电路62可以进一步包括传感器63。传感器63可以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基于光和电容的接近传感器,触摸传感器(例如,基于光触摸传感器和/或电容式触摸传感器,其中,触摸传感器可以是触控显示屏的一部分,也可以作为一个触摸传感器结构独立使用),加速度传感器,和其它传感器等。
输入-输出电路62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显示器,例如显示器64。显示器64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电子墨水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使用其它显示技术的显示器中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显示器64可以包括触摸传感器阵列(即,显示器64可以是触控显示屏)。触摸传感器可以是由透明的触摸传感器电极(例如氧化铟锡(ITO)电极)阵列形成的电容式触摸传感器,或者可以是使用其它触摸技术形成的触摸传感器,例如音波触控,压敏触摸,电阻触摸,光学触摸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音频组件65。音频组件65可以用于为电子设备100提供音频输入和输出功能。电子设备100中的音频组件65可以包括扬声器,麦克风,蜂鸣器,音调发生器以及其它用于产生和检测声音的组件。
通信电路66可以用于为电子设备100提供与外部设备通信的能力。通信电路66可以包括模拟和数字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和基于射频信号和/或光信号的无线通信电路。通信电路66中的无线通信电路可以包括射频收发器电路、功率放大器电路、低噪声放大器、开关、滤波器和天线。举例来说,通信电路66中的无线通信电路可以包括用于通过发射和接收近场耦合电磁信号来支持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的电路。例如,通信电路66可以包括近场通信天线和近场通信收发器。通信电路66还可以包括蜂窝电话收发器和天线,无线局域网收发器电路和天线等。
电子设备10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电池,电力管理电路和其它输入-输出单元67。输入-输出单元67可以包括按钮,操纵杆,点击轮,滚动轮,触摸板,小键盘,键盘,照相机,发光二极管和其它状态指示器等。
用户可以通过输入-输出电路62输入命令来控制电子设备100的操作,并且可以使用输入-输出电路62的输出数据以实现接收来自电子设备100的状态信息和其它输出。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2)

1.一种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金属中框,所述金属中框包括依次设置的主体部、以及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两端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主体部之间设有第一间隙,所述主体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设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间隙和所述第二间隙在所述金属中框的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金属中框;
所述主体部包括依次设置的主地部、第一侧边部和第二侧边部,所述第一侧边部和所述第二侧边部分别位于所述主地部两侧,并与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共同环绕所述主地部设置;
所述第一侧边部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天线结构和第二天线结构,所述第二侧边部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三天线结构和第四天线结构;
所述第一天线结构与所述主地部之间设有第三间隙,所述第二天线结构与所述主地部之间设有第四间隙,所述第三天线结构与所述主地部之间设有第五间隙,所述第四天线结构与所述主地部之间设有第六间隙;
所述第一天线结构、所述第二天线结构、所述第三天线结构和所述第四天线结构用于传输相同频段的天线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结构上设有第一馈电端和第一频段切换点,所述第一馈电端连接第一信号源,所述第一频段切换点连接第一频段切换模块;
所述第二天线结构上设有第二馈电端和第二频段切换点,所述第二馈电端连接第二信号源,所述第二频段切换点连接第二频段切换模块;
所述第三天线结构上设有第三馈电端和第三频段切换点,所述第三馈电端连接第三信号源,所述第一频段切换点连接第三频段切换模块;
所述第四天线结构上设有第四馈电端和第四频段切换点,所述第四馈电端连接第四信号源,所述第四频段切换点连接第四频段切换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频段切换点设置在所述第一馈电端和所述第一间隙之间,所述第二频段切换点设置在所述第二馈电端和所述第二间隙之间,所述第三频段切换点设置在所述第三馈电端和所述第一间隙之间,所述第四频段切换点设置在所述第四馈电端和所述第二间隙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天线结构、所述第二天线结构、所述第三天线结构和所述第四天线结构为相同的天线结构,所述第一频段切换模块、所述第二频段切换模块、所述第三频段切换模块和所述第四频段切换模块为相同的频段切换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天线结构、所述第二天线结构、所述第三天线结构和所述第四天线结构中一个天线结构与其他天线结构的长度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地部接地,所述第一天线结构和所述第二天线结构通过所述第一侧边部接地,所述第三天线结构和所述第四天线结构通过所述第二侧边部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结构上设有第一接地点、第一馈电端,所述第一接地点设置在所述第一间隙与所述第一馈电端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设有第五天线结构,所述第二端部设有第六天线结构;
所述第五天线结构和第六天线结构传输的天线信号频率小于3699MHz,所述第一天线结构、所述第二天线结构、所述第三天线结构和所述第四天线结构传输的天线信号频率大于3.8GHz。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包括第一本体部、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一本体部的两端分别向所述主体部延伸形成所述第一突出部和所述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二端部包括第二本体部、第三突出部和第四突出部,所述第二本体部的两端分别向所述主体部延伸形成所述第三突出部和所述第四突出部,所述主体部的主地部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突出部和所述第二突出部之间,所述主地部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三突出部和所述第四突出部之间;
所述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一侧边部和所述第三突出部设置在同一侧,所述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二侧边部和第四突出部设置在同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上还设有第七天线结构,所述第七天线结构和所述第五天线结构分别设置在第一端部两侧,所述第七天线结构用于传输短距离天线信号和/或定位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结构与所述第一突出部之间设有第一隔离条,所述第一隔离条与所述第一天线结构及所述第一突出部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天线结构与所述第三突出部之间设有第二隔离条,所述第二隔离条与所述第二天线结构及所述第三突出部间隔设置;所述第三天线结构与所述第二突出部之间设有第三隔离条,所述第三隔离条与所述第三天线结构及所述第二突出部间隔设置;所述第四天线结构与所述第四突出部之间设有第四隔离条,所述第四隔离条与所述第四天线结构及所述第四突出部间隔设置;
所述第一隔离条、所述第二隔离条、所述第三隔离条和所述第四隔离条均与所述主地部连接。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射频模块和天线组件,所述射频模块与所述天线组件连接,所述天线组件为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组件。
CN201810814488.XA 2018-07-23 2018-07-23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090660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14488.XA CN109066067A (zh) 2018-07-23 2018-07-23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14488.XA CN109066067A (zh) 2018-07-23 2018-07-23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66067A true CN109066067A (zh) 2018-12-21

Family

ID=64836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14488.XA Pending CN109066067A (zh) 2018-07-23 2018-07-23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6606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374320B2 (en) 2019-12-06 2022-06-28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Antenna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39571A (zh) * 2018-01-16 2018-05-1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中框组件、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8258425A (zh) * 2018-01-16 2018-07-0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组件、中框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8270071A (zh) * 2018-01-19 2018-07-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组件、中框组件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39571A (zh) * 2018-01-16 2018-05-1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中框组件、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8258425A (zh) * 2018-01-16 2018-07-0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组件、中框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8270071A (zh) * 2018-01-19 2018-07-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组件、中框组件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374320B2 (en) 2019-12-06 2022-06-28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Antenna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9460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near-field antenna operating through display
CN108736134B (zh)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08738425U (zh)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US953721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passive antenna retuning circuitry
US10312593B2 (en) Antennas for near-field and non-near-field communications
US958383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indirectly fed slot antennas
CN108879072B (zh) 电子设备
CN109193123B (zh) 电子设备、天线辐射体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9066066A (zh)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9244645B (zh) 天线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08539096U (zh)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GB2471161A (en) Touch and display panel antennas
CN208433519U (zh) 天线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N108808268A (zh)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1725608B (zh) 天线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N108900217A (zh) 调谐电路、射频电路及电子设备
CN109346828A (zh)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9066056B (zh) 天线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N208637579U (zh) 电子设备
CN109004343A (zh)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8365866A (zh) 射频电路及电子设备
CN109066067A (zh)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08862150U (zh) 天线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N108880603A (zh) 调谐开关模块、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8767431A (zh)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2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