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61859A - 一种基于球面反射镜的同轴偏视场型长波红外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球面反射镜的同轴偏视场型长波红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61859A
CN109061859A CN201810565240.4A CN201810565240A CN109061859A CN 109061859 A CN109061859 A CN 109061859A CN 201810565240 A CN201810565240 A CN 201810565240A CN 109061859 A CN109061859 A CN 1090618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imaging
compensating
focal length
spherical refl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6524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61859B (zh
Inventor
王虎
沈阳
薛要克
刘美莹
樊学武
刘阳
潘越
王芳
肖南
叶水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Institute of Optics and Precision Mechanics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XiAn Institute of Optics and Precision Mechanics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Institute of Optics and Precision Mechanics of CAS filed Critical XiAn Institute of Optics and Precision Mechanics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81056524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6185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0618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618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618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618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7/00Systems with reflecting surfaces, with or without refracting elements
    • G02B17/08Catadioptric syste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球面反射镜的同轴偏视场型长波红外系统,其特征在于:沿光线传播方向依次包括一个球面反射镜、多个带有光阑的成像补偿透镜组;每个带有光阑的成像补偿透镜组构成一个单独的成像通道;整个系统为同轴系统,为保证成像补偿透镜组不与入射光线相互遮挡,每一个通道的主光线均偏离一个特定的视场;多个成像补偿透镜组呈扇形分布在同心球反射镜的出光处,且不与入射光在同一个平面上;所述多个成像补偿透镜组包括多个短焦补偿镜、多个中焦补偿镜和多个长焦补偿镜,所述多个成像微透镜组对于不同的视场采用不同焦距的校正镜组校正像差,以保证恒定地元高分辨率。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球面反射镜的同轴偏视场型长波红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成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球面反射镜的同轴偏视场型长波红外系统。主要用于星载大范围中等分辨率气象观测,也可用于城市安全监控、国土普查、防灾减灾等领域。
背景技术
卫星海洋遥感对观测与研究全球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具有重要作用,其特点是快速、连续、大范围和能同时观测多个参数。全球已发射了多颗探测海洋的气象卫星,主遥感器包含可见光多光谱扫描辐射计,特点是灵敏度和信噪比高,扫描视场宽,成像畸变小。当前的卫星载荷均采用固定焦距相机加扫描机构或者固定焦距多相机阵列的方案实现大视场成像,导致星下点与边缘视场的分辨率差距过大,影响气象探测的结果。实现全视场等地元分辨率,降低星下点与边缘视场的分辨率差距对于气象探测具有重要意义。
Orbview-2卫星上搭载的宽视场海洋遥感器SeaWiFS,采用摆扫方式扫描±58.3°,实现了2800km的超大幅宽,星下点分辨率为1.13km。EOS Terra卫星上搭载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采用摆扫方式扫描±55°,实现2330km 的扫描幅宽,星下点分辨率在不同的谱段分别为250m,500m和1000m。极轨运行环境卫星系统NPOESS搭载的可见光红外成像辐射仪VIIRS,采用摆扫方式扫描±55.8°,实现了3000km的超大幅宽,星下点分辨率为390m。Envisat-1 卫星上搭载的MERIS,采用5个固定焦距相机组成的相机阵列实现对68.5°视场内推扫成像,实现1150km幅宽成像,星下点分辨率为250m。Sentinel-3卫星上搭载的OLCI,采用5个固定焦距相机组成的相机阵列实现对68.4°视场内推扫成像,实现1150km幅宽成像,星下点分辨率为300m。我国第一代极轨气象卫星系列FY-1搭载了多通道可见光和红外扫描辐射度计(MVISR),其扫描角度为±55.4°,星下点分辨率达1.1km,边缘视场分辨率约为4km,成像幅宽约为2800km。在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系列FY-3上搭载了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 (MERSI),其扫描角度为±55.4°,星下点分辨率达0.1km,边缘视场分辨率约为2.4km,成像幅宽约为2800km。海洋一号(HY-1)卫星搭载的十波段水色扫描仪采用摆扫方式扫描±35.2°,星下点分辨率为1100m。可以看出,当前气象卫星的载荷采用推扫与摆扫的技术方案都是基于固定焦距像距结合扫描机制实现大视场、低畸变成像。由于采用固定焦距相机,大视场造成星下点与边缘视场的对地成像张角和成像距离差距很大,导致星下点与边缘视场的分辨率差距过大。以EOS Terra卫星上搭载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为例,星下点分辨率为500m时,边缘视场的分辨率约为2700m。
美国杜克大学D.J.Brady等人为解决大视场、低畸变、高分辨率成像提出了基于同心球透镜的多尺度光学系统设计方案。该方案将全视场分割为多个子视场,每一个子视场有独立的补偿镜补偿局部像差,保证单个子视场内成像质量良好且畸变很小,多个子系统拼接实现全视场内高成像质量低畸变。国内多家单位也申请了相关专利:2012年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申请的专利号为 103064171 A的专利《一种新型高分辨率大视场光学成像系统》,2013年苏州大学申请的专利号为203838419 U的专利《用于大规模高分辨率遥感相机的光学成像系统》,2014年苏州大学申请的专利号为204188263 U的专利《一种大视场凝视式光谱成像系统》,2014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申请的专利号为 104079808A的专利《超高分辨率宽场成像系统》以及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2016年申请的专利号为ZL201610265166.5的专利《基于球面反射镜大动态范围近半球视场恒定分辨率多光谱光学系统》。以上专利虽然在内容上有不同,但是共同点都是基于同心球透镜的同心多尺度设计。受红外材料的低透射率的影响,透射式的同心多尺度系统方案很难应用于红外波段。
发明内容
越来越多的应用环境下需求红外波段成像,针对红外波段需求大视场、低畸变、高成像质量光学系统的需求,本发明提出了基于球面反射镜的同轴偏视场型长波红外系统。该光学系统具有成像质量高、成像视场大、全视场恒定地元分辨率、可工作于红外波段等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球面反射镜的同轴偏视场型长波红外系统,其特殊之处在于沿光线传播方向依次包括一个球面反射镜及多个带有光阑的成像补偿透镜组;
整个系统为同轴系统;上述球面反射镜与多个带有光阑的成像补偿透镜组同轴设置且与入射光轴同轴;
多个带有光阑的成像补偿透镜组呈扇形分布在球面反射镜的出光处,且与入射至球面反射镜的入射光在不同平面上;每个带有光阑的成像补偿透镜组构成一个单独的成像通道,为保证成像补偿透镜组不与入射光线相互遮挡,每一个成像通道的主光线均偏离一个设定的视场;
上述多个带有光阑的成像补偿透镜组包括多个短焦补偿镜、多个中焦补偿镜和多个长焦补偿镜,多个成像微透镜组对于不同的视场采用不同焦距的校正镜组校正像差,以保证恒定地元高分辨率。
上述同球面反射镜与各个补偿透镜组之间为同轴关系,由于在窄视场方向与中心零视场偏离了一定角度,导致球面反射镜的实际使用部分仅为偏离对称中心的离轴部分;由于每一通道的窄视场方向选取的一致,所以说每一通道利用的反射镜部分中心点相同,通过延展球面反射镜就可以将所有的系统拼接在一起,实现超宽视场成像。
优选地,多个带有光阑的成像补偿透镜组呈扇形均布在同球面反射镜的出光处。
优选地,短焦补偿镜包括沿光路依次设置的第一负透镜、第一正透镜、冷光阑窗口、第二正透镜、第二负透镜;上述第一负透镜的光学特性为: -3f’2<f’21<-2f’2,-4f’2<R21<-3f’2,-7f’2<R22<-5f’2;上述第一正透镜的光学特性为: 3f’2<f’22<4f’2,-f’2<R23<0,-f’2<R24<0;上述第二正透镜的光学特性为:4f’2<f’23<5f’2, -f’2<R25<-2f’2,-f’2<R26<-2f’2;上述第二负透镜的光学特性为:-2f’2<f’24<-f’2, -5f’2<R27<-4f’2,3f’2<R28<4f’2;其中,f’2为短焦补偿镜的焦距,f’2>0,f’21、f’22、f’23、 f’24依次为组成短焦补偿镜的四片透镜的焦距;R21、R22、R23、R24、R25、R26、R27、R28依次为四片透镜所对应的8个曲率半径。
优选地,中焦补偿镜包括沿光路依次设置的第一负透镜、第一正透镜、冷光阑窗口、第二正透镜、第二负透镜;其中第一负透镜的光学特性为: -3f’3<f’31<-2f’3,-4f’3<R31<-3f’3,-7f’3<R32<-6f’3;第一正透镜的光学特性为: 3f’3<f’32<4f’3,-f’3<R33<0,-f’3<R34<0;第二正透镜的光学特性为:5f’3<f’33<6f’3,-3f’3<R35<-2f’3,-2f’3<R36<-2f’3;第二负透镜的光学特性为:-2f’3<f’34<-f’3, -5f’3<R37<-4f’3,2f’3<R38<3f’3;其中,f’3为中焦补偿镜的焦距,f’3>0;f’31、f’32、f’33、 f’34依次为组成中焦补偿镜的四片透镜的焦距;R31、R32、R33、R34、R35、R36、R37、R38依次为四片透镜所对应的8个曲率半径。
优选地,长焦补偿镜包括沿光路依次设置的第一负透镜、第一正透镜、冷光阑窗口、第二正透镜、第二负透镜;其中第一负透镜的光学特性为: -2f’4<f’41<-f’4,-4f’4<R41<-3f’4,-10f’4<R42<-9f’4;第一正透镜的光学特性为: 3f’4<f’42<4f’4,-f’4<R43<0,-f’4<R44<0;第二正透镜的光学特性为:5f’4<f’43<6f’4, -3f’4<R45<-2f’4,-2f’4<R46<-f’4;第二负透镜的光学特性为:-f’4<f’44<-0.5f’4, -3f’4<R47<-2f’4,2f’4<R48<3f’4;其中,f’4为长焦补偿镜的焦距,f’4>0;f’41、f’42、f’43、 f’44依次为组成长焦补偿镜的四片透镜的焦距;R41、R42、R43、R44、R45、R46、R47、R48依次为四片透镜所对应的8个曲率半径。
优选地,系统选用推扫的成像模式,每一个成像通道的视场均选择为窄条带视场,不同成像通道的宽视场通过相互重叠5%来覆盖整个成像视场,所有的窄视场为偏离中心视场一定角度的窄带视场,整个系统的成像补偿透镜组仅在垂直于推扫方向上排列。
优选地,为了保证各视场成像质量的一致性,短焦补偿镜、中焦补偿镜和长焦补偿镜具有相同的相对孔径。
优选地,为了保证排布足够多的成像补偿透镜且各个补偿透镜之间不会相互干涉,球面反射镜和带有光阑的成像补偿透镜组之间的距离为光学系统焦距两倍以上。
将全视场分段,每一个通道的视场有限,并且在系统光阑处设置玻璃平板,通过将部分补偿透镜制冷的方式实现冷光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球面反射镜加上各个补偿透镜组实现在整个视场上接近衍射极限的成像质量;把光阑设置在补偿透镜组内部,充分利用球面反射镜全视场旋转对称的光学特性;光学系统的有效视场理论上可以接近360°,结合推扫的成像模式可以获得极大的成像幅宽;在接近360°的全视场范围内,所有视场的畸变小于5%;
2、球面反射镜与补偿透镜组之间间隔很开,能够有效的分开各个通道的成像光束,有利于杂散光抑制;同时避免了局部强光源对全部视场的干扰,可以实现大动态范围的成像探测;
3、成像谱段覆盖8-12μm,覆盖了常用的长波红外波段;
4、为了实现不同视场内的恒定地元分辨率,对于不同的视场采用三种的校正镜组校正像差,在同一个球透镜的基础上实现短焦、中焦和长焦来保证恒定地元高分辨率;同时短、中焦和长焦系统具有相同的相对孔径F#,从而进一步保证了各个视场成像质量的一致性;
5、结合推扫的成像模式,整个系统的成像微透镜仅排列在垂直于推扫方向上,相对于面阵成像可以极大的减少相机的数量;同时可以对整个球面反射静进行切割(切割之后留下的为环形反射镜)仅保留所需要的部分,可以加大的减少相机的体积和质量;
6、短焦、中焦和长焦系统设计时光学总长足够长,可以保证在像面上排布足够多的相机且各个相机之间不会相互干涉;球面反射镜与补偿透镜组之间距离足够长,这一点对于后期的杂光抑制是有好处的;同时组成校正镜组的镜片排布很紧密,对于系统安装装调都非常有利;
7、考虑到长波红外系统经常采用制冷模式,通常的方案中一般采用冷光阑的方式解决;但是采用冷光阑方案限制了系统的成像视场,在我们的方案中将全视场分段,每一个通道的视场有限,并且在系统光阑处设置玻璃平板,通过将部分补偿透镜制冷的方式实现冷光阑。
8、整个系统为同轴系统,易于装调。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光学系统的入射光拼接示意图;
图1b为本发明光学系统的成像补偿透镜组拼接示意图;
图2a、图2b和图2c分别为本发明光学系统在短焦、中焦及长焦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图3a、图3b和图3c分别为本发明光学系统在短焦、中焦及长焦对应的MTF 曲线;
图4a、图4b和图4c分别为本发明光学系统在短焦、中焦及长焦的弥散斑图;
图5a、图5b和图5c分别为本发明光学系统在短焦、中焦及长焦的场曲和畸变曲线;
图6为本发明光学系统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侧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球面反射镜;2-短焦补偿镜,3-中焦补偿镜,4-长焦补偿镜;21-短焦补偿镜组的第一负透镜,22-短焦补偿镜组的第一正透镜,23-短焦补偿镜组的窗口玻璃,24-短焦补偿镜组的第二正透镜,25-短焦补偿镜组的第二负透镜;31-中焦补偿镜组的第一负透镜,32-中焦补偿镜组的第一正透镜,33- 中焦补偿镜组的窗口玻璃,34-中焦补偿镜组的第二正透镜,35-中焦补偿镜组的第二负透镜;41-长焦补偿镜组的第一负透镜,42-长焦补偿镜组的第一正透镜, 43-长焦补偿镜组的窗口玻璃,44-长焦补偿镜组的第二正透镜,45-长焦补偿镜组的第二负透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a、图1b、图6及图7所示,为本发明光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在光学路径上放置球面反射镜1。为了对每个校正镜组对应的成像通道单独抑制杂光,且充分利用球面反射镜1全视场旋转对称的光学特性,按照光学设计结果在球面反射镜1前方对应位置依次放置各个成像补偿镜组;每个成像通道的成像光束被有效分开,避免了局部强光源对全部视场的干扰,可以实现大动态范围的成像探测。结合推扫的成像模式,整个系统的成像微透镜仅排列在垂直于推扫方向上,相对于面阵成像可以极大的减少相机的数量;同时可以对整个球透镜进行切割仅保留所需要的部分,可以大大的减少相机的体积和质量。
成像微透镜系统包括短焦补偿镜2、中焦补偿镜3和长焦补偿镜4;如图2a、图2b及图2c所示分别单独给出了本发明光学系统在短焦、中焦及长焦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短焦补偿镜2采用五片透镜组成,如图1b及图2a所示,沿光线入射方向依次为:短焦补偿镜组的第一负透镜21,短焦补偿镜组的第一正透镜22,短焦补偿镜组的窗口玻璃23,短焦补偿镜组的第二正透镜24,短焦补偿镜组的第二负透镜25。上述第一负透镜的光学特性为:-3f’2<f’21<-2f’2,-4f’2<R21<-3f’2, -7f’2<R22<-5f’2;第一正透镜的光学特性为:3f’2<f’22<4f’2,-f’2<R23<0,-f’2<R24<0;第二正透镜的光学特性为:4f’2<f’23<5f’2,-f’2<R25<-2f’2,-f’2<R26<-2f’2;第二负透镜的光学特性为:-2f’2<f’24<-f’2,-5f’2<R27<-4f’2,3f’2<R28<4f’2;其中,f’2为短焦补偿镜的焦距,f’2>0,f’21、f’22、f’23、f’24依次为组成短焦补偿镜的四片透镜的焦距;R21、R22、R23、R24、R25、R26、R27、R28依次为四片透镜所对应的8个曲率半径。
中焦补偿镜3采用五片透镜组成,如图1b及图2b所示,沿光线入射方向依次为:中焦补偿镜组的第一负透镜31,中焦补偿镜组的第一正透镜32,中焦补偿镜组的窗口玻璃33,中焦补偿镜组的第二正透镜34,中焦补偿镜组的第二负透镜35。其中第一负透镜的光学特性为:-3f’3<f’31<-2f’3,-4f’3<R31<-3f’3, -7f’3<R32<-6f’3;第一正透镜的光学特性为:3f’3<f’32<4f’3,-f’3<R33<0,-f’3<R34<0;第二正透镜的光学特性为:5f’3<f’33<6f’3,-3f’3<R35<-2f’3,-2f’3<R36<-2f’3;第二负透镜的光学特性为:-2f’3<f’34<-f’3,-5f’3<R37<-4f’3,2f’3<R38<3f’3;其中,f’3为中焦补偿镜的焦距,f’3>0;f’31、f’32、f’33、f’34依次为组成中焦补偿镜的四片透镜的焦距;R31、R32、R33、R34、R35、R36、R37、R38依次为四片透镜所对应的8个曲率半径。
长焦补偿镜4采用四片透镜组成,如图1b及图2c所示,沿光线入射方向依次为:长焦补偿镜组的第一负透镜41,长焦补偿镜组的第一正透镜42,长焦补偿镜组的窗口玻璃43,长焦补偿镜组的第二正透镜44,长焦补偿镜组的第二负透镜45。其中第一负透镜的光学特性为:-2f’4<f’41<-f’4,-4f’4<R41<-3f’4, -10f’4<R42<-9f’4;第一正透镜的光学特性为:3f’4<f’42<4f’4,-f’4<R43<0,-f’4<R44<0;第二正透镜的光学特性为:5f’4<f’43<6f’4,-3f’4<R45<-2f’4,-2f’4<R46<-f’4;第二负透镜的光学特性为:-f’4<f’44<-0.5f’4,-3f’4<R47<-2f’4,2f’4<R48<3f’4;其中,f’4为长焦补偿镜的焦距,f’4>0;f’41、f’42、f’43、f’44依次为组成长焦补偿镜的四片透镜的焦距;R41、R42、R43、R44、R45、R46、R47、R48依次为四片透镜所对应的8个曲率半径。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光学系统的系统焦距短焦、中焦和长焦依次为59.04mm、65.51mm和90mm;不同焦距对应的全视场依次为22.12°、20°和16°,与之对应的探测器像元尺寸分别为75μm、50μm、25μm,通过拼接实现110°的全视场;短焦、中焦和长焦的系统F#均为2,全视场无渐晕。如图3a、图3b、图3c、图 4a、图4b、图4c、图5a、图5b和图5c所示,在8μm-12μm波段范围内全视场范围内MTF均接近衍射极限,相对畸变小于5%,相对于中心波长(10μm)的弥散斑能量质心偏差5μm以内。若将该相机应用于800km的近地轨道卫星上,可以在110°视场范围内获得恒定地元分辨率优于1200m的接近衍射极限的成像质量。
光学系统采用推扫的模式,所以成像相机只需要分布在垂直于推扫的方向上,对于多余的球面反射镜部分均可以切割掉,这样可以极大的减小光学系统的复杂性,同时也利于实现相机的轻小型化。
通过对该实施例进行等比例缩放,在同等F#和视场情况下,可以实现轨道飞行高度小于800km情况下,在接近180°视场内实现接近衍射极限的成像质量,并且可以在110°视场范围内具有恒定地元分辨率。

Claims (9)

1.一种基于球面反射镜的同轴偏视场型长波红外系统,其特征在于:沿光线传播方向依次包括一个球面反射镜及多个带有光阑的成像补偿透镜组;
所述球面反射镜与多个带有光阑的成像补偿透镜组同轴设置且与入射光轴同轴;
多个带有光阑的成像补偿透镜组呈扇形分布在球面反射镜的出光处,且与入射至球面反射镜的入射光在不同平面上;每个带有光阑的成像补偿透镜组构成一个单独的成像通道,每一个成像通道的主光线均偏离一个设定的视场;
所述多个带有光阑的成像补偿透镜组包括多个短焦补偿镜、多个中焦补偿镜和多个长焦补偿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球面反射镜的同轴偏视场型长波红外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带有光阑的成像补偿透镜组呈扇形均布在同球面反射镜的出光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球面反射镜的同轴偏视场型长波红外系统,其特征在于:短焦补偿镜包括沿光路依次设置的第一负透镜、第一正透镜、冷光阑窗口、第二正透镜、第二负透镜;上述第一负透镜的光学特性为:-3f’2<f’21<-2f’2,-4f’2<R21<-3f’2,-7f’2<R22<-5f’2;上述第一正透镜的光学特性为:3f’2<f’22<4f’2,-f’2<R23<0,-f’2<R24<0;上述第二正透镜的光学特性为:4f’2<f’23<5f’2,-f’2<R25<-2f’2,-f’2<R26<-2f’2;上述第二负透镜的光学特性为:-2f’2<f’24<-f’2,-5f’2<R27<-4f’2,3f’2<R28<4f’2;其中,f’2为短焦补偿镜的焦距,f’2>0,f’21、f’22、f’23、f’24依次为组成短焦补偿镜的四片透镜的焦距;R21、R22、R23、R24、R25、R26、R27、R28依次为四片透镜所对应的8个曲率半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球面反射镜的同轴偏视场型长波红外系统,其特征在于:中焦补偿镜包括沿光路依次设置的第一负透镜、第一正透镜、冷光阑窗口、第二正透镜、第二负透镜;其中第一负透镜的光学特性为:-3f’3<f’31<-2f’3,-4f’3<R31<-3f’3,-7f’3<R32<-6f’3;第一正透镜的光学特性为:3f’3<f’32<4f’3,-f’3<R33<0,-f’3<R34<0;第二正透镜的光学特性为:5f’3<f’33<6f’3,-3f’3<R35<-2f’3,-2f’3<R36<-2f’3;第二负透镜的光学特性为:-2f’3<f’34<-f’3,-5f’3<R37<-4f’3,2f’3<R38<3f’3;其中,f’3为中焦补偿镜的焦距,f’3>0;f’31、f’32、f’33、f’34依次为组成中焦补偿镜的四片透镜的焦距;R31、R32、R33、R34、R35、R36、R37、R38依次为四片透镜所对应的8个曲率半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球面反射镜的同轴偏视场型长波红外系统,其特征在于:长焦补偿镜包括沿光路依次设置的第一负透镜、第一正透镜、冷光阑窗口、第二正透镜、第二负透镜;其中第一负透镜的光学特性为:-2f’4<f’41<-f’4,-4f’4<R41<-3f’4,-10f’4<R42<-9f’4;第一正透镜的光学特性为:3f’4<f’42<4f’4,-f’4<R43<0,-f’4<R44<0;第二正透镜的光学特性为:5f’4<f’43<6f’4,-3f’4<R45<-2f’4,-2f’4<R46<-f’4;第二负透镜的光学特性为:-f’4<f’44<-0.5f’4,-3f’4<R47<-2f’4,2f’4<R48<3f’4;其中,f’4为长焦补偿镜的焦距,f’4>0;f’41、f’42、f’43、f’44依次为组成长焦补偿镜的四片透镜的焦距;R41、R42、R43、R44、R45、R46、R47、R48依次为四片透镜所对应的8个曲率半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一种基于球面反射镜的同轴偏视场型长波红外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选用推扫的成像模式,每一个成像通道的视场均选择为窄条带视场,不同成像通道的宽视场通过相互重叠5%来覆盖整个成像视场,所有的窄视场为偏离中心视场一定角度的窄带视场,整个系统的成像补偿透镜组仅在垂直于推扫方向上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一种基于球面反射镜的同轴偏视场型长波红外系统,其特征在于:短焦补偿镜、中焦补偿镜和长焦补偿镜具有相同的相对孔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一种基于球面反射镜的同轴偏视场型长波红外系统,其特征在于:球面反射镜和带有光阑的成像补偿透镜组之间的距离为光学系统焦距两倍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3至5任一所述的一种基于球面反射镜的同轴偏视场型长波红外系统,其特征在于:冷光阑窗口包括光阑及设置在光阑处的玻璃平板。
CN201810565240.4A 2018-06-04 2018-06-04 一种基于球面反射镜的同轴偏视场型长波红外系统 Active CN1090618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65240.4A CN109061859B (zh) 2018-06-04 2018-06-04 一种基于球面反射镜的同轴偏视场型长波红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65240.4A CN109061859B (zh) 2018-06-04 2018-06-04 一种基于球面反射镜的同轴偏视场型长波红外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61859A true CN109061859A (zh) 2018-12-21
CN109061859B CN109061859B (zh) 2024-04-05

Family

ID=64820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65240.4A Active CN109061859B (zh) 2018-06-04 2018-06-04 一种基于球面反射镜的同轴偏视场型长波红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6185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80297A (zh) * 2020-05-29 2020-11-03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一种基于同心双球面反射镜的离轴折反式中长波红外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116553A1 (en) * 2011-04-01 2015-04-30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Monocentric imaging
CN105807405A (zh) * 2016-04-26 2016-07-27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适用于大动态范围近半球视场恒定分辨率多光谱光学系统
CN105892048A (zh) * 2016-04-29 2016-08-2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棱镜-光纤耦合的大视场成像装置
CN208580258U (zh) * 2018-06-04 2019-03-05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一种基于球面反射镜的同轴偏视场型长波红外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116553A1 (en) * 2011-04-01 2015-04-30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Monocentric imaging
CN105807405A (zh) * 2016-04-26 2016-07-27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适用于大动态范围近半球视场恒定分辨率多光谱光学系统
CN105892048A (zh) * 2016-04-29 2016-08-2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棱镜-光纤耦合的大视场成像装置
CN208580258U (zh) * 2018-06-04 2019-03-05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一种基于球面反射镜的同轴偏视场型长波红外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80297A (zh) * 2020-05-29 2020-11-03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一种基于同心双球面反射镜的离轴折反式中长波红外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61859B (zh) 2024-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11075B (zh) 一种大视场摆扫二维像移补偿双通道成像仪光学系统
EP0124682B1 (en) Coaxial wideband refractive optical system
CN100504495C (zh) 空间大口径压缩光束中继扫描成像光学系统
CN205539710U (zh) 大视场摆扫二维像移补偿双通道成像仪光学系统
CN105807405B (zh) 适用于大动态范围近半球视场恒定分辨率多光谱光学系统
CN103309019A (zh) 紫外多波段全景成像仪光学系统
US5768040A (en) Wide field-of-view imaging spectrometer
CN102519593B (zh) 一种超广角短波红外推扫超光谱成像仪的光学系统
CN105181137A (zh) 用于地基对月观测的宽波段高光谱分辨率成像系统
CN208580258U (zh) 一种基于球面反射镜的同轴偏视场型长波红外系统
CN107703643A (zh) 一种高分辨多波段光学复合成像探测系统及其方法
CN103017900A (zh) 双通道共光路棱镜色散宽波段成像光谱仪光学系统
CN212364707U (zh) 一种基于同心双球面反射镜的离轴折反式中长波红外系统
CN110031980A (zh) 一种“四光合一”的光谱分光结构
CN104897282B (zh) 一种实用型热红外高光谱成像仪载荷系统
CN104656235B (zh) 一种长焦距宽矩形视场的离轴三反光学系统
CN108873280A (zh) 一种基于球面反射镜的离轴折反式中长波红外系统
CN106324816B (zh) 一种轻小型亿像素高分辨率空间相机
CN108444600A (zh) 一种高通量宽谱段小型化成像光谱仪
CN208270840U (zh) 一种基于球面反射镜的离轴折反式中长波红外系统
CN109061859A (zh) 一种基于球面反射镜的同轴偏视场型长波红外系统
US4927256A (en) Multispectral optical device comprising mirrors
CN109655157A (zh) 一种可见光-红外图谱探测装置及方法
CN108760634A (zh) 一种用于机载水色探测的紫外-可见-近红外成像光谱仪
CN104034420A (zh) 一种大视场凝视式光谱成像系统及其成像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