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61550B - 基于远距离rfid技术获取移动目标运动轨迹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远距离rfid技术获取移动目标运动轨迹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61550B
CN109061550B CN201810600764.2A CN201810600764A CN109061550B CN 109061550 B CN109061550 B CN 109061550B CN 201810600764 A CN201810600764 A CN 201810600764A CN 109061550 B CN109061550 B CN 1090615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fid signal
behavior
moving target
area
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0076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61550A (zh
Inventor
郎铁山
闫鹏
王恩斌
曹文倩
李治
高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Xinxin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Zhongyun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Zhongyun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Zhongyun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0076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615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0615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615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615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615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00Beacons or beacon systems transmitting signals having a characteristic or characteristics capable of being detected by non-directional receivers and defining directions, positions, or position lines fixed relatively to the beacon transmitters; Receivers co-operating therewith
    • G01S1/02Beacons or beacon systems transmitting signals having a characteristic or characteristics capable of being detected by non-directional receivers and defining directions, positions, or position lines fixed relatively to the beacon transmitters; Receivers co-operating therewith using radio waves
    • G01S1/08Systems for determining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远距离RFID技术获取移动目标运动轨迹的方法及系统,将RFID信号发射子系统Ⅰ和RFID信号发射子系统Ⅱ设置在逻辑区域内,RFID信号发射子系统Ⅰ和RFID信号发射子系统Ⅱ分别以一定的频率发射低频RFID信号;RFID信号接收子系统和行为轨迹分析子系统分别设置在移动目标上,RFID信号接收子系统接收低频RFID信号数据,并将接收到的RFID信号数据发送至行为轨迹分析子系统;行为轨迹分析子系统根据RFID信号数据进行行为分析,得到移动目标的行为轨迹信息,并上报至LBS服务平台;LBS服务平台根据接收到的移动目标的行为轨迹信息,判断出移动目标的运动轨迹。本发明采用简化移动目标的行为逻辑的方法,提高移动目标的行为轨迹获取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基于远距离RFID技术获取移动目标运动轨迹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RFID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远距离RFID技术获取移动目标运动轨迹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种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标识(目标ID号码),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广泛应用于仓储物品位置管理、移动物体轨迹行为采集等领域。
RFID系统按工作频率可以分为低频、高频、超高频以及微波四个频段类别。根据低频RFID受金属、液体影响小,适合做目标信号检测;微波RFID传输距离远,适合做数据传输这一特性,采用低主频125k和微波2.4G的RFID技术广泛应用在采集目标的行为轨迹领域。但是由于实际应用过程中,移动目标行为复杂或传输环境有金属反射、液体介质阻挡等情况,常常会出现移动目标行为轨迹判断失败、判断不精确甚至出现误判、数据传输失败等情况。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对于移动目标行为轨迹判断失败、判断不精确甚至出现误判、数据传输失败等问题,尚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远距离RFID技术获取移动目标运动轨迹的方法及系统,采用简化移动目标的行为逻辑的方法,提高移动目标的行为轨迹获取的准确性,更新RFID信号传输方式,解决原有2.4G RFID信号容易出现传输失败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远距离RFID技术获取移动目标运动轨迹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接收低频RFID信号,并解析所接收到的低频RFID信号的内容,若接收到的信号的内容为RFID信号中断,则采集RFID信号中数据;
步骤2:判断是否是在本区域内首次接收数据,如果是在本区域内首次接收数据,则转步骤3;否则转步骤4;
步骤3:初始化移动目标的首次位置信息M0和首次时间变量T0,转步骤:8;
步骤4:初始化移动目标的当前位置信息M1和当前时间变量T1,所述当前位置信息M1包括信号覆盖逻辑区域的ID;
步骤5:设定触发时间中断的变量为T2,该T2与当前时间变量和移动目标没有接收到低频RFID信号离开逻辑区域Ⅰ或Ⅱ的时间阈值的和相等;
步骤6:判断当前时间变量T1与首次时间变量T0的差与移动目标在逻辑区域内停留的最长时间阈值STAY_LIMITED的大小,若T1-T0>STAY_LIMITED,则转步骤7,否则结束本次中断处理;
步骤7:当前时间大于T2时,触发时间中断;
步骤8:根据首次位置信息M0和当前位置信息M1,归纳移动目标的行为轨迹信息,并根据移动目标的首次位置信息M0中低频RFID信号的信息类型的值,向LBS服务平台上报移动目标的行为轨迹信息;
步骤9:LBS服务平台根据接收到的移动目标的行为轨迹信息所包含的行为属性,获取移动目标的运动轨迹,结束本次中断处理。
进一步的,还包括定义移动目标行为,根据移动目标在检测地点的可能行为轨迹情况,将移动目标经过的区域逻辑划分为逻辑区域Ⅰ和逻辑区域Ⅱ,将移动目标逐渐接近逻辑区域Ⅰ的行为轨迹定义为路线一,逐渐远离逻辑区域Ⅰ的行为轨迹定义为路线二;将移动目标逐渐接近逻辑区域Ⅱ的行为轨迹定义为路线三,逐渐远离逻辑区域Ⅱ的行为轨迹定义为路线四,移动目标的行为用路线一、路线二、路线三、路线四表示。
进一步的,所述首次位置信息M0包括RFID信号覆盖区域的ID、RFID信号覆盖逻辑区域的ID、移动目标在逻辑区内停留的最长时间阈值、判定移动目标没有接收到低频RFID信号离开逻辑区域Ⅰ或Ⅱ的时间阈值、低频RFID信号的信息类型。
进一步的,所述低频RFID信号的信息类型包括三种类型,类型一包括进入逻辑区域Ⅰ或Ⅱ发射低频RFID信号,类型二包括从逻辑区域Ⅰ进入从逻辑区域Ⅱ离开、或者从逻辑区域Ⅰ进入从逻辑区域Ⅰ离开、或者从逻辑区域Ⅱ进入从逻辑区域Ⅰ离开、或者从逻辑区域Ⅱ进入从逻辑区域Ⅱ离开时发射低频RFID信号,类型三包括从逻辑区域Ⅰ进入在逻辑区域Ⅱ停留超时、或者从逻辑区域Ⅰ进入在逻辑区域Ⅰ停留超时、或者从逻辑区域Ⅱ进入在逻辑区域Ⅰ停留超时、或者从逻辑区域Ⅱ进入在逻辑区域Ⅱ停留超时时发射低频RFID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目标的行为轨迹信息包括移动目标的行为信息、本次告警发生时的区域位置、时间和告警设备的ID,其中,所述移动目标的行为信息包括首次进入逻辑区域的ID、最后所在逻辑区域的ID以及低频RFID信号的信息类型。
一种实现如上所述的基于远距离RFID技术获取移动目标运动轨迹的方法的系统,该系统包括RFID信号发射子系统Ⅰ、RFID信号发射子系统Ⅱ、RFID信号接收子系统、行为轨迹分析子系统和LBS服务平台,
所述RFID信号发射子系统Ⅰ设置在逻辑区域Ⅰ内,所述RFID信号发射子系统Ⅱ设置在逻辑区域Ⅱ内,所述RFID信号发射子系统Ⅰ和RFID信号发射子系统Ⅱ分别以一定的频率发射低频RFID信号;
所述RFID信号接收子系统和行为轨迹分析子系统分别设置在移动目标上,所述RFID信号接收子系统用于接收RFID信号发射子系统Ⅰ或者RFID信号发射子系统Ⅱ所发射的低频RFID信号数据,并将接收到的RFID信号数据发送至行为轨迹分析子系统;所述行为轨迹分析子系统根据RFID信号数据进行行为分析,得到移动目标的行为轨迹信息,并根据低频RFID信号的信息类型的值,将移动目标的行为轨迹信息上报至LBS服务平台;
所述LBS服务平台根据接收到的移动目标的行为轨迹信息所包含的行为属性,获取移动目标的运动轨迹。
进一步的,所述LBS服务平台还被配置为设置RFID信号发射子系统Ⅰ或者RFID信号发射子系统Ⅱ的配置信息参数,所述配置信息包括RFID信号覆盖逻辑区域的ID、移动目标在逻辑区内停留的最长时间阈值STAY_LIMITED、判定移动目标没有接收到低频RFID信号离开A或B逻辑区的时间阈值LEAVE_TIME、低频RFID信号的信息类型REPORT_TYPE。
进一步的,所述RFID信号发射子系统Ⅰ和RFID信号发射子系统Ⅱ发射低频RFID信号的频率设置在1秒以内;所述RFID信号发射子系统Ⅰ和RFID信号发射子系统Ⅱ所发射的低频RFID信号的信号覆盖区域的ID相同、低频RFID信号的信号覆盖逻辑区域的ID不同。
进一步的,所述RFID信号数据内容包括RFID信号覆盖区域的ID、RFID信号覆盖区域的逻辑区域、移动目标在区域内停留的最长时间、判定移动目标没有接收到低频RFID信号离开逻辑区域Ⅰ或Ⅱ的时间和低频RFID信号的信息类型。
进一步的,所述行为轨迹分析子系统具体被配置为:
在某个时间点,根据首次进入逻辑区域和最后所在逻辑区域的ID,归纳移动目标的行为数据;
结合移动目标在区域内停留的最长时间、判定移动目标没有接收到低频RFID信号离开逻辑区域Ⅰ或Ⅱ的时间和低频RFID信号的信息类型,归纳移动目标的行为特征;
将移动目标的行为数据和行为特征相结合得到移动目标的行为轨迹信息,并将移动目标的行为轨迹信息上报至LBS服务平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RFID信号发送子系统发送的低频RFID信号COMMAND_DATA值来描述不同区域监测特性,以达到移动目标适应不同的监控区域的能力;
(2)本发明通过行为轨迹分析子系统简化了移动目标的行为逻辑,提高了对移动目标的行为轨迹判断的准确性;
(3)本发明采用电信运营商的物联网、互联网网络作为RFID信号发射子系统、RFID信号接收子系统、行为轨迹分析子系统和LBS服务平台传输通道,通过LBS服务平台配置RFID信号发送子系统的COMMAND_DATA,行为轨迹分析子系统将移动目标的行为数据STATUS上报至LBS服务平台,使得监控区域的环境参数可以实时更新,移动目标在监控区域行为特征实时上报,实现了移动目标行为轨迹的实时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是基于远距离RFID技术获取移动目标运动轨迹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设定的逻辑区域和线路示意图;
图3是基于远距离RFID技术获取移动目标运动轨迹的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正如背景技术所介绍的,现有技术中存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移动目标行为复杂或传输环境有金属反射、液体介质阻挡等情况,常常会出现移动目标行为轨迹判断失败、判断不精确甚至出现误判、数据传输失败等情况的不足,为了解决如上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基于远距离RFID技术获取移动目标运动轨迹的方法及系统。
本申请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基于远距离RFID技术获取移动目标运动轨迹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定义移动目标行为。
根据移动目标在检测地点的可能行为轨迹情况,将移动目标经过的区域划分为逻辑区域Ⅰ和逻辑区域Ⅱ。在逻辑Ⅰ区一侧,将移动目标逐渐接近、进入Ⅰ区的行为轨迹定义为路线一,逐渐远离Ⅰ区的行为轨迹定义为路线二。在逻辑Ⅱ区一侧,将移动目标逐渐接近Ⅱ区的轨迹定义为路线三,逐渐远离B区的行为逻辑定义为路线四;如图2所示。
步骤2:将RFID信号接收子系统、行为轨迹分析子系统设置在移动目标上。
步骤3:监测区域部署,将逻辑区域Ⅰ用RFID信号发射子系统Ⅰ覆盖,将逻辑区域Ⅱ用RFID信号发射子系统Ⅱ覆盖,设定RFID信号发射子系统Ⅰ和RFID信号发射子系统Ⅱ所发射的低频RFID信号的信号覆盖区域的ID相同、低频RFID信号的信号覆盖逻辑区域的ID不同,RFID信号发射子系统Ⅰ、RFID信号发射子系统Ⅱ以一定的频率发射低频RFID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RFID信号发射子系统Ⅰ、RFID信号发射子系统Ⅱ发射低频RFID信号的频率设置在1秒以内。车辆、人员等移动目标在逻辑区域内要接收到RFID信号,以一秒以内的频率发送RFID信号,基本保障了移动目标能够正常接收到RFID信号。
步骤4:移动目标携带的RFID信号接收子系统接收RFID信号发射子系统Ⅰ或者RFID信号发射子系统Ⅱ所发射的低频RFID信号、解析所接收到的低频RFID信号的内容,如果接收到的信号的内容为RFID信号中断则转步骤5,如果接收到的信号的内容为时间中断则转步骤7。
步骤5:采集RFID信号(COMMAND_DATA)数据,判断是否是在本区域内首次接收数据,如果是在本区域内首次接收数据,则转步骤6,否则转步骤7。
步骤6:初始化移动目标的首次位置信息M0和首次时间变量T0,其中,首次位置信息M0包括RFID信号覆盖区域的ID AREA_ID、RFID信号覆盖逻辑区域的ID AREA_TYPE、移动目标在逻辑区内停留的最长时间阈值STAY_LIMITED、判定移动目标没有接收到低频RFID信号离开Ⅰ或Ⅱ逻辑区的时间阈值LEAVE_TIME、低频RFID信号的信息类型REPORT_TYPE,转入步骤1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低频RFID信号的信息类型REPORT_TYPE包括:类型1-进入逻辑区域发送、类型2-离开逻辑区域发送、类型3-在逻辑区域内停留超时发送。
类型1-进入逻辑区域发送是指进入逻辑Ⅰ区或者逻辑Ⅱ区时发射低频RFID信号;类型2-离开逻辑区域发送是指从Ⅰ区进入从Ⅱ区离开、或者从Ⅰ区进入从Ⅰ区离开、或者从Ⅱ区进入从Ⅰ区离开、或者从Ⅱ区进入从Ⅱ区离开时发射低频RFID信号;类型3-在逻辑区域内停留超时发送是指从Ⅰ区进入在Ⅱ区停留超时、或者从Ⅰ区进入在Ⅰ区停留超时、或者从Ⅱ区进入在Ⅰ区停留超时、或者从Ⅱ区进入在Ⅱ区停留超时时发射低频RFID信号。
步骤7:初始化移动目标的当前位置信息M1、当前时间变量T1,当前位置信息M1包括信号覆盖逻辑区域的ID。
步骤8:设定触发时间中断的变量为T2,T2=T1+LEAVE_TIME。
步骤9:如果T1-T0>STAY_LIMITED,转步骤10,否则结束本次中断处理;
步骤10:判断是否发生时间中断,若当前时间大于T2,则触发时间中断;
步骤11:根据首次进入逻辑区域、最后进入逻辑区域的AREA_TYPE值,归纳移动目标的行为数据,结合移动目标在区域内停留的最长时间、判定移动目标没有接收到低频RFID信号离开逻辑区域Ⅰ或Ⅱ的时间和低频RFID信号的信息类型,归纳移动目标的行为特征,将移动目标的行为数据和行为特征相结合得到移动目标的行为轨迹信息STATUS,并根据根据低频RFID信号的信息类型REPORT_TYPE的值,向LBS服务平台上报移动目标的行为轨迹信息STATUS。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所述的移动目标的行为轨迹信息STATUS包括移动目标的行为信息、本次告警发生时的区域AREA_ID、本次告警发生的时间、告警设备的ID。
所述移动目标的行为信息包括:M0-首次进入逻辑区域的ID,即Ⅰ区或Ⅱ区;M1-最后所在逻辑区域的ID,即Ⅰ区或Ⅱ区;低频RFID信号的信息类型,即:类型1-进入逻辑区域发送、类型2-离开逻辑区域发送、类型3-在逻辑区域内停留超时发送。
步骤12:LBS服务平台根据接收到的移动目标的行为轨迹信息STATUS所包含的行为属性(一共10种行为状态,参考表3),获取移动目标的运动轨迹,结束本次中断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基于远距离RFID技术获取移动目标运动轨迹的方法,通过RFID信号发送子系统发送的低频RFID信号COMMAND_DATA值来描述不同区域监测特性,以达到移动目标适应不同的监控区域的能力;通过行为轨迹分析子系统简化了移动目标的行为逻辑,提高了对移动目标的行为轨迹判断的准确性;采用电信运营商的物联网、互联网网络作为传输通道,配置RFID信号发送子系统的COMMAND_DATA,上报移动目标的行为数据STATUS,使得监控区域的环境参数可以实时更新,移动目标在监控区域行为特征实时上报,实现了移动目标行为轨迹的实时性。
本申请的另一典型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提供了一种基于远距离RFID技术获取移动目标运动轨迹的系统,该系统包括RFID信号发射子系统、RFID信号接收子系统、行为轨迹分析子系统、LBS服务平台,所述RFID信号发射子系统、RFID信号接收子系统、行为轨迹分析子系统依次连接,所述RFID信号发射子系统和LBS服务平台相互通信连接,进行双向的信息交互,通过服务平台可以设置、查询RFID信号发射子系统的配置信息参数,配置信息包括信号覆盖逻辑区域的ID、移动目标在逻辑区内停留的最长时间阈值STAY_LIMITED、判定移动目标没有接收到低频RFID信号离开A或B逻辑区的时间阈值LEAVE_TIME、低频RFID信号的信息类型REPORT_TYPE;所述行为轨迹分析子系统和LBS服务平台相互通信连接,进行双向的信息交互,行为轨迹分析子系统将移动目标的轨迹信息STATUS发送至LBS服务平台,LBS服务平台接收到信号后,向行为轨迹分析子系统回馈信号,确定确定行为信息已经被成功接收到。
1、RFID信号发射子系统
所述RFID信号发射子系统以一定的频率(常规设置为1秒以内)发射低频RFID信号(COMMAND_DATA)。
2、RFID信号接收子系统
移动目标上的RFID信号接收子系统在逻辑Ⅰ区、逻辑Ⅱ区分别接收到不同的RFID信号数据(AREA_ID相同,AREA_TYPE不同)。RFID信号中的数据编码格式如表1所示。
表1RFID区域接收信号数据COMMAND_DATA内容
Figure BDA0001693143000000071
Figure BDA0001693143000000081
3、行为轨迹子系统
行为轨迹子系统在某个时间点,将根据M0(首次位置信息中的逻辑区域)、M1(最后位置信息中的逻辑区域)中AREA_TYPE值,将移动目标的行为数据STATUS归纳如表2取值.
表2移动目标行为数据
Figure BDA0001693143000000082
结合“STAY_LIMITED”、“LEAVE_TIME”、“REPORT_TYPE”以及“移动目标行为数据”,归纳移动目标如表3中10种行为特征。
表3移动目标行为特征
Figure BDA0001693143000000083
行为轨迹STATUS信息的上报,上报数据内容如表4所示。
表4移动目标上报数据内容—STATUS
Figure BDA0001693143000000091
4、LBS服务平台
LBS服务平台被配置为查询、设置RFID发送子系统信息;接收移动目标的轨迹信息;对外提供移动物体的位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基于远距离RFID技术获取移动目标运动轨迹的系统,通过RFID信号发送子系统发送的低频RFID信号COMMAND_DATA值来描述不同区域监测特性,以达到移动目标适应不同的监控区域的能力;通过行为轨迹分析子系统简化了移动目标的行为逻辑,提高了对移动目标的行为轨迹判断的准确性;采用电信运营商的物联网、互联网网络作为传输通道,配置RFID信号发送子系统的COMMAND_DATA,上报移动目标的行为数据STATUS,使得监控区域的环境参数可以实时更新,移动目标在监控区域行为特征实时上报,实现了移动目标行为轨迹的实时性。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Claims (9)

1.一种基于远距离RFID技术获取移动目标运动轨迹的方法,其特征是,简化移动目标的行为逻辑,更新RFID信号传输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接收低频RFID信号,并解析所接收到的低频RFID信号的内容,若接收到的信号的内容为RFID信号中断,则采集RFID信号中数据;
步骤2:判断是否是在本区域内首次接收数据,如果是在本区域内首次接收数据,则转步骤3;否则转步骤4;
步骤3:初始化移动目标的首次位置信息M0和首次时间变量T0,转步骤:8;
步骤4:初始化移动目标的当前位置信息M1和当前时间变量T1,所述当前位置信息M1包括信号覆盖逻辑区域的ID;
步骤5:设定触发时间中断的变量为T2,该T2与当前时间变量和移动目标没有接收到低频RFID信号离开逻辑区域Ⅰ或Ⅱ的时间阈值的和相等;
步骤6:判断当前时间变量T1与首次时间变量T0的差与移动目标在逻辑区域内停留的最长时间阈值STAY_LIMITED的大小,若T1-T0>STAY_LIMITED,则转步骤7,否则结束本次中断处理;
步骤7:当前时间大于T2时,触发时间中断;
步骤8:根据首次位置信息M0和当前位置信息M1,归纳移动目标的行为轨迹信息,并根据移动目标的首次位置信息M0中低频RFID信号的信息类型的值,向LBS服务平台上报移动目标的行为轨迹信息;
步骤9:LBS服务平台根据接收到的移动目标的行为轨迹信息所包含的行为属性,获取移动目标的运动轨迹,结束本次中断处理;
所述首次位置信息M0包括RFID信号覆盖区域的ID、RFID信号覆盖逻辑区域的ID、移动目标在逻辑区内停留的最长时间阈值、判定移动目标没有接收到低频RFID信号离开逻辑区域Ⅰ或Ⅱ的时间阈值、低频RFID信号的信息类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远距离RFID技术获取移动目标运动轨迹的方法,其特征是,还包括定义移动目标行为,根据移动目标在检测地点的可能行为轨迹情况,将移动目标经过的区域逻辑划分为逻辑区域Ⅰ和逻辑区域Ⅱ,将移动目标逐渐接近逻辑区域Ⅰ的行为轨迹定义为路线一,逐渐远离逻辑区域Ⅰ的行为轨迹定义为路线二;将移动目标逐渐接近逻辑区域Ⅱ的行为轨迹定义为路线三,逐渐远离逻辑区域Ⅱ的行为轨迹定义为路线四,移动目标的行为用路线一、路线二、路线三、路线四表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远距离RFID技术获取移动目标运动轨迹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低频RFID信号的信息类型包括三种类型,类型一包括进入逻辑区域Ⅰ或Ⅱ发射低频RFID信号,类型二包括从逻辑区域Ⅰ进入从逻辑区域Ⅱ离开、或者从逻辑区域Ⅰ进入从逻辑区域Ⅰ离开、或者从逻辑区域Ⅱ进入从逻辑区域Ⅰ离开、或者从逻辑区域Ⅱ进入从逻辑区域Ⅱ离开时发射低频RFID信号,类型三包括从逻辑区域Ⅰ进入在逻辑区域Ⅱ停留超时、或者从逻辑区域Ⅰ进入在逻辑区域Ⅰ停留超时、或者从逻辑区域Ⅱ进入在逻辑区域Ⅰ停留超时、或者从逻辑区域Ⅱ进入在逻辑区域Ⅱ停留超时时发射低频RFID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远距离RFID技术获取移动目标运动轨迹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移动目标的行为轨迹信息包括移动目标的行为信息、本次告警发生时的区域位置、时间和告警设备的ID,其中,所述移动目标的行为信息包括首次进入逻辑区域的ID、最后所在逻辑区域的ID以及低频RFID信号的信息类型。
5.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远距离RFID技术获取移动目标运动轨迹的方法的系统,其特征是,简化移动目标的行为逻辑,更新RFID信号传输方式,包括RFID信号发射子系统Ⅰ、RFID信号发射子系统Ⅱ、RFID信号接收子系统、行为轨迹分析子系统和LBS服务平台,
所述RFID信号发射子系统Ⅰ设置在逻辑区域Ⅰ内,所述RFID信号发射子系统Ⅱ设置在逻辑区域Ⅱ内,所述RFID信号发射子系统Ⅰ和RFID信号发射子系统Ⅱ分别以一定的频率发射低频RFID信号;
所述RFID信号接收子系统和行为轨迹分析子系统分别设置在移动目标上,所述RFID信号接收子系统用于接收RFID信号发射子系统Ⅰ或者RFID信号发射子系统Ⅱ所发射的低频RFID信号数据,并将接收到的RFID信号数据发送至行为轨迹分析子系统;所述行为轨迹分析子系统根据RFID信号数据进行行为分析,得到移动目标的行为轨迹信息,并根据低频RFID信号的信息类型的值,将移动目标的行为轨迹信息上报至LBS服务平台;
所述LBS服务平台根据接收到的移动目标的行为轨迹信息所包含的行为属性,获取移动目标的运动轨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LBS服务平台还被配置为设置RFID信号发射子系统Ⅰ或者RFID信号发射子系统Ⅱ的配置信息参数,所述配置信息包括RFID信号覆盖逻辑区域的ID、移动目标在逻辑区内停留的最长时间阈值、判定移动目标没有接收到低频RFID信号离开A或B逻辑区的时间阈值、低频RFID信号的信息类型。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RFID信号发射子系统Ⅰ和RFID信号发射子系统Ⅱ发射低频RFID信号的频率设置在1秒以内;所述RFID信号发射子系统Ⅰ和RFID信号发射子系统Ⅱ所发射的低频RFID信号的信号覆盖区域的ID相同、低频RFID信号的信号覆盖逻辑区域的ID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RFID信号数据内容包括RFID信号覆盖区域的ID、RFID信号覆盖区域的逻辑区域、移动目标在区域内停留的最长时间、判定移动目标没有接收到低频RFID信号离开逻辑区域Ⅰ或Ⅱ的时间和低频RFID信号的信息类型。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行为轨迹分析子系统具体被配置为:
在某个时间点,根据首次进入逻辑区域和最后所在逻辑区域的ID,归纳移动目标的行为数据;
结合移动目标在区域内停留的最长时间、判定移动目标没有接收到低频RFID信号离开逻辑区域Ⅰ或Ⅱ的时间和低频RFID信号的信息类型,归纳移动目标的行为特征;
将移动目标的行为数据和行为特征相结合得到移动目标的行为轨迹信息,并将移动目标的行为轨迹信息上报至LBS服务平台。
CN201810600764.2A 2018-06-12 2018-06-12 基于远距离rfid技术获取移动目标运动轨迹的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90615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00764.2A CN109061550B (zh) 2018-06-12 2018-06-12 基于远距离rfid技术获取移动目标运动轨迹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00764.2A CN109061550B (zh) 2018-06-12 2018-06-12 基于远距离rfid技术获取移动目标运动轨迹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61550A CN109061550A (zh) 2018-12-21
CN109061550B true CN109061550B (zh) 2021-02-26

Family

ID=648206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00764.2A Active CN109061550B (zh) 2018-06-12 2018-06-12 基于远距离rfid技术获取移动目标运动轨迹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61550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472693U (zh) * 2011-01-14 2012-10-03 北京六所新华科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rfid的监狱人员实时定位系统
CN103021044A (zh) * 2011-09-23 2013-04-03 北京天一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区域监控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463273A (zh) * 2014-12-03 2015-03-25 深圳中科讯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量rfid标签数据的处理装置及方法
FR3029670A1 (fr) * 2014-12-04 2016-06-10 Snecma Procede et systeme pour suivre et identifier un objet le long d'une chaine de traitement
WO2018038970A1 (en) * 2016-08-23 2018-03-01 Tyco Fire & Security Gmbh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ocating items within a facility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07851B2 (en) * 2006-08-16 2012-06-26 James Christoph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cking shopping behavio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472693U (zh) * 2011-01-14 2012-10-03 北京六所新华科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rfid的监狱人员实时定位系统
CN103021044A (zh) * 2011-09-23 2013-04-03 北京天一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区域监控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463273A (zh) * 2014-12-03 2015-03-25 深圳中科讯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量rfid标签数据的处理装置及方法
FR3029670A1 (fr) * 2014-12-04 2016-06-10 Snecma Procede et systeme pour suivre et identifier un objet le long d'une chaine de traitement
WO2018038970A1 (en) * 2016-08-23 2018-03-01 Tyco Fire & Security Gmbh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ocating items within a facilit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61550A (zh) 2018-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65880B1 (en) Method and systems for increasing capacity and safety of aeronautical safety-of-life services and data links
DE102011085185B3 (de)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Kommunikationssystems in der drahtlosen Fahrzeug-zu-Umgebung-Kommunikation und Kommunikationssystem
US2010012785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cating and tracking objects in a mining environment
US7830308B2 (en) Apparatus for multilateration and method
US20090248287A1 (en) Unmanned aerial system position reporting system and related methods
US20190331760A1 (en) Position detection system
CN113179541B (zh) 基于微波图传和蜂窝网络的无人机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2203255B (zh) 车载单元的控制方法和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9061550B (zh) 基于远距离rfid技术获取移动目标运动轨迹的方法及系统
CN109131909B (zh) 基于ads-b的防撞系统
CN203084941U (zh) 公交车自动报站系统
CN104820209A (zh) 一种民航用多点定位的询问发射机及其询问方法
CN112141169B (zh) 校验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列车及电子设备
US20210316770A1 (en) Data transmitting device, and data transmitting method
CN116192908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数据传输系统
CN107054407B (zh) 一种双制式融合的轨道交通车载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652507B (zh) 基于rfid的检测识别交通信号灯的方法及装置
EP2685277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diversity-distance-measuring equipment
CN104376717A (zh) 一种公务车辆智能管理系统
CN213750758U (zh) 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扫地机器人
CN103997380A (zh) 一种漏缆故障定位方法以及系统
CN113917492A (zh) 一种基于北斗cors的无人机集群实时监控系统
WO2022021084A1 (zh) 传感装置以及探测装置
CN111751818A (zh) 一种基于lte-v和毫米波雷达技术的车载自动目标追踪系统
CN207380229U (zh) 一种室内无线定位系统采点器及室内无线定位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50101 1001-3, block B, Yinhe building, 2008 Xinluo street, high tech Zone,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Xinxin Educ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50101 1001-3, block B, Yinhe building, 2008 Xinluo street, high tech Zone,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ANDONG ZHONGYUN EDUCATION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