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51281B - 一种防脱瓶口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脱瓶口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51281B
CN109051281B CN201810946762.9A CN201810946762A CN109051281B CN 109051281 B CN109051281 B CN 109051281B CN 201810946762 A CN201810946762 A CN 201810946762A CN 109051281 B CN109051281 B CN 1090512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per shield
bottleneck
bottle cap
notch
anticree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4676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51281A (zh
Inventor
辜文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Yijing Packaging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Yijing Packaging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Yijing Packaging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Yijing Packaging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94676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51281B/zh
Publication of CN1090512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512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512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512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43/00Lids or covers for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 B65D43/14Non-removable lids or co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脱瓶口结构,包括瓶体,瓶体包括瓶身和瓶盖,所述瓶身上设有瓶口、瓶颈和菱形连接部,所述瓶口处连接有套盖;所述瓶口外侧设有弧形突起;所述瓶盖设有上第一圆形通孔,所述第一圆形通孔上连接有按压头;所述瓶盖内壁上设有若干凸销和若干卡凸。所述套盖上设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的内壁上设有防脱阻挡部,所述防脱阻挡部与所述圆形突起卡合套接;所述圆形凹槽设有若干U型缺口;所述套盖的内壁上设有向所述圆形凹槽靠近且逐渐减小形成的三角形突起;所述套盖在对角的方向上设有横向突起;所述套盖上还设有圆形突起,所述圆形突起上设有第二圆形通孔和弧形缺槽;本发明结构合理,装配简单,防止套盖从瓶口上脱落。

Description

一种防脱瓶口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妆瓶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脱瓶口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热衷于对美的追求,化妆品成为了大众(尤其是女性)的日常用品。现有的化妆品多数是使用瓶体进行封装,使用时,采用倾倒或按压的方式取出化妆品。
现有设计中的瓶盖或套盖与瓶身之间的连接方式通常为螺旋连接或者卡合连接,在卡合连接的方式中,又有翻盖设计或者一体式卡合设计等,卡合设计相比螺旋连接生产组装速度快,且卡合初期密封性较好,通常卡合结构是在瓶盖和瓶口相对位置处设置互相卡合的部件,这种结构生产方便,结构简单,广受欢迎。
但是,卡合结构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松动,或脱落的现象,如中国专利(201420861023.7)公开了一种化妆瓶,包括瓶体和按压式瓶盖总成,瓶盖总成上设有出液的泵体和按压出液的按钮;按钮上设有出液的管道及出液口,出液口设有出液口帽塞;该泵体的活塞杆的内部设置有滤网塞。
上述化妆瓶在使用或者存放的过程中,玻璃材质或塑胶材质的瓶盖由于热胀冷缩的影响,使瓶盖产生松动和易脱落的情况,造成化妆品或化妆液的外泄,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效果。并且,玻璃材质的瓶身具有刚性好,不易变形的特点,能适应各种卡合结构的连接,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另外,玻璃瓶身在吹塑过程中易成型,也能实现多种结构组合的连接方式。
因此,有待对现有的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开发一种结构合理,装配简单、防脱落的瓶口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装配简单的防脱落的瓶口结构。通过设计异型的玻璃瓶身和相应结构的玻璃瓶口,使套盖和上盖盖合在瓶口上时,能保证卡合的稳定,不会出现易脱落或脱离的现象。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实现如下:一种防脱瓶口结构,包括瓶身、套盖和瓶盖,所述瓶身顶部设有瓶口,所述套盖覆盖设置于所述瓶口,沿所述瓶口的周向向外侧突出设置弧形突起,所述弧形突起下方的瓶口形成为瓶颈,所述瓶颈的横截面积自上而下逐渐增大;
所述瓶颈与瓶身的连接处设置有伸入瓶盖内侧菱形连接部,所述菱形连接部水平方向的截面积与所述套盖水平方向的截面积相等,所述菱形连接部的外周边缘设置有向上方伸出下钩部,所述瓶盖底部的内侧边缘设置有向下方伸出上钩部,所述瓶盖盖合在瓶身时,所述上钩部伸入所述下钩部中;
所述瓶盖顶部开设有第一圆形通孔;所述第一圆形通孔中连接有按压头,所述按压头的侧面设有定位部,所述瓶盖的内壁自上而下平行设置两条凸销,两条所述凸销之间形成轨道,所述轨道的宽度大于所述定位部的宽度,所述定位部在所述轨道中上下移动;
所述瓶盖顶部设有翼尖,所述翼尖包括左翼尖和右翼尖,所述左翼尖由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组成;所述右翼尖由第三弧面和第四弧面组成,所述第一弧面和第三弧面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弧面和第四弧面对称设置;
所述左翼尖与右翼尖之间的第一圆形通孔处形成V型缺口,所述第一弧面和第三弧面的连接处形成深V型槽,所述深V型槽上设有弧形孔,所述瓶盖还包括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穿过所述弧形孔与所述按压头连接;
所述瓶盖内壁设有多个竖向突起,所述瓶盖内壁上设有多个方向垂直于所述竖向突起的卡凸,所述瓶盖套接于所述套盖时,多个所述竖向突起与套盖顶部抵接,多个所述卡凸以卡合套盖底部边缘的方式伸入所述菱形连接部与套盖之间的间隙中;
所述套盖外壁为菱形,所述套盖上设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的内壁上设有防脱阻挡部,所述防脱阻挡部与所述弧形突起卡接;
所述圆形凹槽的侧壁设有四个U型缺口,所述U型缺口沿靠近套盖底部的方向逐渐扩大;
所述U型缺口将所述圆形凹槽侧壁分割成四个扇形,所述扇形所对应的圆心角为67.5°;所述U型缺口上部的宽度与所述扇形的弧长的比例为1:3,所述套盖的内壁设有连接圆形凹槽的三角形突起,所述三角形突起的位置与所述U型缺口对应;
菱形的所述套盖在两个对角线的方向上分别设有连接圆形凹槽的横向突起,所述横向突起的延长线穿过所述防脱阻挡部的中心;
所述套盖上还设有圆形突起,所述圆形突起上设有弧形缺槽和第二圆形通孔;
所述弧形突起设置为所述套盖与弧形突起卡合后,按压并旋转套盖使其进一步向菱形连接部靠近,并且菱形的套盖与菱形连接部的位置呈长宽对应状态时,U型缺口带动扇形的圆形凹槽内壁收缩,使套盖沿远离菱形连接部的方向位移,使套盖与弧形突起呈不可逆卡合状。
优选的,所述弧形突起与菱形连接部的顶角位置对应处设置有至少两个位置相对的旋缺口,两个所述旋缺口倾斜设置在弧形突起侧壁,所述防脱阻挡部上方的圆形凹槽内壁上设有与所述旋缺口倾斜角度和数量均一致的齿推部,所述齿推部在套盖旋转时以不可逆的方式伸入旋缺口中。
优选的,所述旋缺口与水平方向夹角≤10°,且所述旋缺口的左端侧的高度低于右端侧的高度,使所述套盖逆向转动时齿推部伸入旋缺口中。
优选的,所述旋缺口的上端边缘形成为锯齿状,所述齿推部的上端边缘形成为与所述旋缺口上端边缘的锯齿状结构啮合连接的形状。
优选的,所述旋缺口的下端边缘自右向左呈逐渐向上的收缩状。
优选的,位于所述旋缺口右端侧的首个锯齿的深度大于其他锯齿形成为锯齿深槽,所述齿推部上设置有与所述锯齿深槽位置对应且互相啮合的深齿;
所述锯齿深槽在纵向上与菱形连接部的一个顶角位置对应,所述深齿分别与横向突起和套盖的顶角位置对应。
优选的,所述套盖上连接有泵头,所述泵头伸入所述圆形凹槽内以穿过所述第二圆形通孔的方式与所述圆形突起连接,所述泵头在露出所述圆形突起的部分设有弹簧;所述泵头上还设有挡片,所述挡片位于所述圆形凹槽内且与所述圆形突起抵接,所述挡片的直径与所述圆形凹槽的直径相等。
优选的,所述套盖的外侧设置多个导条,所述导条向下倾斜设置。
优选的,所述圆形凹槽和第二所述圆形通孔在同一垂直方向上,且所述圆形凹槽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圆形通孔的直径,所述瓶口的外径小于所述圆形凹槽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下钩部为环状,环状的所述下钩部自菱形连接部向上凸起并延伸至套盖外侧,下钩部的顶部向下弯曲呈钩状;
所述上钩部为弹性体,所述上钩部在所述瓶盖向上拔起时与所述下钩部卡合以防止瓶盖完全拔起。
优选的,所述上钩部为环状,环状的所述上钩部自瓶盖底部的内侧边缘向下延伸,并使上钩部的顶部向上弯曲形成钩状;
或者,所述上钩部为多个沿瓶盖底部的内侧边缘向下延伸的个体,多个所述上钩部均匀分布,且同时与所述下钩部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圆形突起的直径大于所述圆形凹槽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横向突起包括第一横向突起和第二横向突起,所述第一横向突起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横向突起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按压头为圆柱体,所述按压头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圆形通孔的直径。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结构合理,制造容易,装配简单;另外,所述瓶口设有弧形突起,所述套盖设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内壁上设有防脱阻挡部,所述瓶口与所述套盖连接时,所述防脱阻挡部扣住所述弧形突起,使所述套盖不能从所述瓶口上脱落。同时,所述套盖上设有三角形突起和横向突起,增加了所述套盖的稳定性,所述瓶盖上设有卡凸,所述瓶盖与所述套盖连接时,所述卡凸卡住所述套盖,使所述瓶盖不易从所述套盖上脱落,并且旋缺口和齿推部的啮合连接,保证了瓶盖不可逆的安装在瓶口上,保证了其密封性能;
另外上钩部和下钩部的设计能在上述的齿推部被破坏时二次保护瓶盖的连接关系,保证瓶盖不会脱落,保证套盖与瓶口的密封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瓶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瓶身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套盖与瓶口的连接图;
图5是本发明的套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套盖的仰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套盖的俯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套盖的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瓶盖正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瓶盖仰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瓶盖连接按压头的正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的瓶盖连接按压头的仰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的瓶盖连接按压头的俯视图;
图14是本发明的瓶盖的斜视图;
图15是本发明的旋缺口和齿推部的啮合状态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所对应的技术特征为:1-瓶身,11-瓶颈,12-菱形连接部,13-下钩部,14-上钩部,15-导条,2-瓶盖,21-第一圆形通孔,22-按压头,221-定位部,23-凸销,24-左翼尖,241-第一弧面,242-第二弧面,25-右翼尖,251-第三弧面,252-第四弧面,26-V型缺口,27-深V型槽,271-弧形孔,272-出液管,28-竖向突起,29-卡凸,3-瓶口,31-弧形突起,4-套盖,41-圆形凹槽,411-U型缺口,412-防脱阻挡部,42-第一横向突起,43-三角形突起,44-第二横向突起,45-圆形突起,451-弧形缺槽,452-第二圆形通孔,5-旋缺口,51-锯齿深槽,6-齿推部,61-深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完整的描述,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显然,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时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但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下属具体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脱瓶口结构,如图1至15所示,包括瓶身1、套盖4和瓶盖2,所述瓶身1顶部设有瓶口3,所述套盖4套设在瓶口3上方;
所述套盖4与瓶口3之间设有弹性平垫,使套盖与瓶口卡合后,还可以通过压缩弹性平垫而向下按压。
位于所述瓶口3的顶端的位置上沿其周向向外侧突出设置呈环状的弧形突起31,所述弧形突起31下方的瓶口3形成为瓶颈11,所述瓶颈11的横截面积自上而下逐渐增大,呈喇叭状;所述瓶颈11的外侧壁与菱形连接部12之间的夹角大于100°。
所述瓶颈11与瓶身1的连接处设置有伸入瓶盖2内侧菱形连接部12,所述菱形连接部12水平方向的截面积与所述套盖4水平方向的截面积相等,具体的菱形连接部12设置为同瓶身1一致的形状,进而从瓶身1的上部向上凸起形成,菱形连接部12与套盖形状一致的目的在于瓶盖2套设在套盖4上时,与菱形连接部呈间隙配合状态,以便于瓶盖与瓶身的外表面在同一纵向平面,这样使使用不会因瓶盖过大而划伤手;
所述菱形连接部12的外周边缘设置有向上方伸出下钩部13,所述瓶盖底部的内侧边缘设置有向下方伸出上钩部14,所述瓶盖盖合在瓶身时,所述上钩部14伸入所述下钩部13;
所述瓶盖2顶部开设有第一圆形通孔21;所述第一圆形通孔21中连接有按压头22,所述按压头22的侧面设有定位部221,所述瓶盖2的内壁自上而下平行设置两条凸销23,两条所述凸销23之间形成轨道,所述轨道的宽度大于所述定位部221的宽度,所述定位部221在所述轨道中上下移动;通过这样的设置保证在按压按压头时能保证在固定的轨道中上下移动,便于使用,不会出现偏转的现象。
所述瓶盖2顶部设有翼尖,所述翼尖包括左翼尖24和右翼尖25,所述左翼尖24由第一弧面241和第二弧面242组成;所述右翼尖25由第三弧面251和第四弧面252组成,所述第一弧面241和第三弧面251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弧面242和第四弧面252对称设置;
所述左翼尖24与右翼尖25之间的第一圆形通孔21处形成V型缺口26,所述第一弧面241和第三弧面251的连接处形成深V型槽27,所述深V型槽27上设有弧形孔271,所述瓶盖2还包括出液管272,所述出液管272穿过所述弧形孔271与所述按压头22连接;
通过上述设置,一方面通过上述结构的限制保证按压部的稳定上下移动,另一方便,该结构外型美观,翼尖的设置起到了保护使用者不会被瓶盖划伤的目的,也使按压头可以方便的按压,不会被瓶盖阻碍。
所述套盖的外侧设置多个导条15,所述导条15向下倾斜设置。
所述瓶盖2内壁设有六个竖向突起28,所述瓶盖内壁上设有六个与所述竖向突起28方向垂直的卡凸29,所述卡凸29设在竖向突起28的下方,且竖向突起28向外突出的宽度大于卡凸29向外凸起的宽度。竖向突起略宽,作用在于可以与套盖上部抵接。将瓶盖与套盖连接的紧固,而卡凸向外凸起的宽度略窄,因为卡凸需要穿过套盖并与套盖底部卡合,这就要求卡凸29不能太宽,保证瓶盖可以套在套盖4上,通过套盖上部与竖向突起、下部与卡凸卡合,以实现紧密连接。
所述瓶盖2套接于所述套盖时,六个平均分布在瓶盖2内侧所述竖向突起28与套盖4顶部抵接,四个所述卡凸29以卡合套盖底部边缘的方式伸入所述菱形连接部12与套盖4之间的间隙中;
所述套盖4外形为菱形,所述套盖4内部设有圆形凹槽41,所述圆形凹槽41的内壁上设有防脱阻挡部412,所述防脱阻挡部412与所述弧形突起31卡接;
所述圆形凹槽41的侧壁纵向设有四个U型缺口411,所述U型缺口411的开口沿朝向下方套盖4底部的方向逐渐扩大;
所述U型缺口411将所述圆形凹槽41侧壁分割成四个扇形,所述扇形所对应的圆心角为67.5°;所述U型缺口411上部的宽度与所述扇形的弧长的比例为1:3,所述套盖4的内壁设有连接圆形凹槽41的三角形突起43,所述三角形突起43的位置与所述U型缺口411对应;
菱形的所述套盖4在其上顶面内侧的两个对角线的方向上分别设有连接圆形凹槽的横向突起,所述横向突起的延长线穿过所述防脱阻挡部412的中心;
所述套盖4上表面设有圆形突起41,所述圆形突起41上设有贯穿套盖上表面的弧形缺槽451和第二圆形通孔452,弹性装置穿过弹性平垫和第二圆形通孔452后与按压头22连接,保证将按压头压下后,可以弹起恢复原状;
所述弧形突起31设置为所述套盖4与弧形突起31卡合后,按压并旋转套盖4使其进一步向菱形连接部12的方向向下靠近,并且菱形的套盖4与菱形连接部12的位置呈长宽对应状态时,U型缺口411带动扇形的圆形凹槽41内壁收缩,使套盖4沿远离菱形连接部12的方向向上位移,使套盖4与弧形突起31呈不可逆卡合状。
具体的,在本申请的上述方案中,套盖与瓶口弧形突起的卡合成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缺陷的关键,而现有技术中,一般的套盖(瓶盖)与瓶口卡合后便不可移动,而在本申请中,套盖4与弧形突起31卡合后,由于在本申请的瓶颈11上并没有螺纹,因此在套盖外侧套设瓶盖以前,套盖是可以在瓶颈处转动的,因此,上述的技术方案关键在于,使套盖设置在瓶口上以后形成稳定的结构,不会任意旋转,这样就保证了他们之间连接的稳定,不会在后期使用中出现间隙进而露液的情况出现。
如图所示,所述弧形突起31与菱形连接部12的对角线的顶角位置的对应处设置有两个位置相对的旋缺口5,两个所述旋缺口5倾斜设置在弧形突起31侧壁,所述旋缺口5从弧形突起31的顶部向下延伸,并且所述旋缺口5的厚度小于弧形突起31的厚度,使旋缺口5形成为向弧形突起31内部凹陷的凹槽状。
所述防脱阻挡部412上方的圆形凹槽41内壁上设有与所述旋缺口5倾斜角度和数量均一致的齿推部6,所述齿推部6在套盖4旋转时以不可逆的方式伸入旋缺口中。
具体的,通过齿推部与旋缺口的啮合连接,实现套盖与弧形突起紧固连接,并且齿推部伸入旋缺口后便不可退出,因此实现该结构的稳定,而弹性平垫的设置,保证在齿推部向旋缺口内伸入时,可以通过压缩弹性平垫使套盖进一步向下移动,而此时,由于圆形凹槽41上有U型缺口411的设置,进而圆形凹槽41的侧壁与瓶颈11接触,并且在套盖4向下位移的过程中,U型缺口会随着圆形凹槽41与瓶颈11的进一步接触而扩大,带动圆形凹槽扇形的侧壁向外扩大(该扇形结构本身向外倾斜2°因此其与瓶颈11接触时有利于向外侧扩大),而当套盖旋转至与瓶身方向一致时,齿推部6完全进入旋缺口5,这时,在U型缺口处由于U型缺口的形状设置,使其有一个向内收缩的力,因此圆形缺口四个扇形的侧壁同时向内收缩,通过瓶颈喇叭状的外壁结构,使其更在顺着瓶颈向上收缩时变得更容易,并且带动套盖整体向上位移,这时,齿推部与旋缺口紧密的啮合在一起,形成不可逆啮合状态。
上述结构的设计通过套盖与弧形突起紧固的卡合连接和U型缺口的收缩使旋缺口和齿推部紧密卡合的方式保证了套盖与瓶口可以紧固的连接不至于出现连接松散或者长时间使用漏液的现象出现。
进一步的,所述旋缺口5与水平方向夹角≤10°,且所述旋缺口5的左端侧的高度低于右端侧的高度,使所述套盖4逆向转动时齿推部6伸入旋缺口5中。
具体的,旋缺口的角度越趋于水平,卡合的效果越好,因此,旋缺口的倾斜角度需要很小,以实现其与齿推部的啮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旋缺口5的上端边缘形成为锯齿状,所述齿推部6的上端边缘形成为与所述旋缺口5上端边缘的锯齿状结构啮合连接的形状。
具体的,上述结构是实现啮合连接不可逆的优选方式,旋缺口的上端边缘的锯齿状形成为齿推部可伸入旋缺口,但齿推部无法逆向推出旋缺口的形状。例如,如图15所示,锯齿状由多个直角组成,且多个直角的其中一条直角边竖直与弧形突起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旋缺口5的下端边缘自右向左呈逐渐向上的收缩的弧形。
具体的,该结构保证齿推部在伸入旋缺口时,可以更容易与旋缺口锯齿状的上边缘啮合。起到了引导的作用。
位于所述旋缺口5右端侧的首个锯齿的深度大于其他锯齿形成为锯齿深槽51,所述齿推部6上设置有与所述锯齿深槽51位置对应且互相啮合的深齿61;
所述锯齿深槽51在纵向上与菱形连接部12的一个对角线的顶端处的顶角位置对应,所述深齿61分别与横向突起和套盖的对角线顶端处的顶角位置对应。
具体的,上述结构的目的在于通过深齿与锯齿深槽的卡合保证啮合的稳定性,保证齿推部不会逆向旋出旋缺口,另外通过深齿与锯齿深槽的卡合实现了定位,保证套盖与瓶身的角度一致。
所述防脱阻挡部412与所述弧形突起31卡接,使所述套盖4不能从所述瓶口3上脱落;所述防脱阻挡部412为卡扣;所述卡扣的结构呈弧形或楔形或三角形,所述卡扣的个数为4个。
上述的弹性装置包括与所述套盖4上连接有泵头(附图中未有画出),所述泵头伸入所述圆形凹槽41内以穿过所述第二圆形通孔452的方式与所述圆形突起45连接,所述泵头在露出所述圆形突起45的部分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为所述泵头提供一个向上的弹力;所述泵头上还设有挡片,所述挡片位于所述圆形凹槽41内且与所述圆形突起45抵接,所述挡片的直径与所述圆形凹槽41的直径相等,所述挡片的下方抵接弹性平垫,所述弧形缺槽451与所述防脱阻挡部412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所述弧形缺槽451的个数为4个。所述圆形凹槽41和所述第二圆形通孔452在同一垂直方向上,且所述圆形凹槽41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圆形通孔452的直径。
所述瓶口3的外径小于所述圆形凹槽41的直径,此结构的设置使得所述瓶口3能够伸入所述圆形凹槽41中,然后所述防脱阻挡部412扣住所述弧形突起31,使所述套盖4固定连接在所述瓶口3上,防止所述套盖4从所述瓶口3上脱落。
如图9至图12所示,所述瓶盖2上设有第一圆形通孔21;所述第一圆形通孔21中连接有按压头22,所述按压头22上设有定位部221。
所述按压头22为圆柱体,所述按压头22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圆形通孔21的直径,使得所述按压头22可以伸入所述第一圆形通孔21内。
如图11所示,所述瓶盖2内壁上设有若干凸销23,所述凸销23的个数为两个,所述凸销23之间形成轨道,所述轨道的宽度大于所述定位部221的宽度,所述定位部221可沿所述轨道上下移动,所述凸销23的设置对所述按压头22形成一个导向和限位的作用。
所述瓶盖2顶部设有翼尖,所述翼尖包括左翼尖24和右翼尖25,所述左翼尖24由第一弧面241和第二弧面242组成;所述右翼尖25由第三弧面251和第四弧面252组成,所述第一弧面241和第三弧面251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弧面242和第四弧面252对称设置;所述翼尖和所述第一圆形通孔21的连接处形成V型缺口26;所述V型缺口26的设置便于向所述按压头22向下施力。
所述竖向突起28与所述瓶盖2底部的距离大于所述套盖4的厚度;所述瓶身1还设有瓶颈11和菱形连接部12,所述菱形连接部12与所述套盖4的形状一致;所述所述瓶身1、瓶盖2和套盖4的侧面均为圆弧面,所述圆弧面的设置给使用者以柔和的触感。
所述下钩部13为环状,环状的所述下钩部13自菱形连接部向上凸起并延伸至套盖外侧,下钩部13的顶部向下弯曲呈钩状;
所述上钩部14为弹性体,所述上钩部14在所述瓶盖向上拔起时与所述下钩部卡合以防止瓶盖完全拔起。
所述上钩部14为环状,环状的所述上钩部14自瓶盖底部的内侧边缘向下延伸,并使上钩部14的顶部向上弯曲形成钩状;
或者,所述上钩部14为多个沿瓶盖底部的内侧边缘向下延伸的个体,多个所述上钩部14均匀分布,且同时与所述下钩部卡合连接。
具体的,当套盖与瓶口卡合时,齿推部与旋缺口啮合,此时上钩部伸入下钩部的弯曲钩状一端,并且上钩部与下钩部呈交错状,当旋转瓶盖时,导条的作用在于把瓶盖向下引导,这样的目的在于,瓶身与瓶盖都是菱形,如果向下引导,会使瓶盖不易拔起,起到了稳固瓶盖和套盖与瓶口卡合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对瓶盖用力旋转至破坏状态时,过大的旋转力破坏了导条的结构合齿推部的结构,使瓶盖向上拔起,这时上钩部上升,与下钩部卡合,再次限制了瓶盖的拔起,起到了二次保护的作用,当上钩部与下钩部卡合时,瓶盖内部的套盖便不会从瓶口脱离,依然处于密封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发明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10)

1.一种防脱瓶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瓶身、套盖和瓶盖,所述瓶身顶部设有瓶口,所述套盖覆盖设置于所述瓶口,沿所述瓶口的周向向外侧突出设置弧形突起,所述弧形突起下方的瓶口形成为瓶颈,所述瓶颈的横截面积自上而下逐渐增大;
所述瓶颈与瓶身的连接处设置有伸入瓶盖内侧菱形连接部,所述菱形连接部水平方向的截面积与所述套盖水平方向的截面积相等,所述菱形连接部的外周边缘设置有向上方伸出下钩部,所述瓶盖底部的内侧边缘设置有向下方伸出上钩部,所述瓶盖盖合在瓶身时,所述上钩部伸入所述下钩部中;
所述瓶盖顶部开设有第一圆形通孔;所述第一圆形通孔中连接有按压头,所述按压头的侧面设有定位部,所述瓶盖的内壁自上而下平行设置两条凸销,两条所述凸销之间形成轨道,所述轨道的宽度大于所述定位部的宽度,所述定位部在所述轨道中上下移动;
所述瓶盖顶部设有翼尖,所述翼尖包括左翼尖和右翼尖,所述左翼尖由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组成;所述右翼尖由第三弧面和第四弧面组成,所述第一弧面和第三弧面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弧面和第四弧面对称设置;
所述左翼尖与右翼尖之间的第一圆形通孔处形成V型缺口,所述第一弧面和第三弧面的连接处形成深V型槽,所述深V型槽上设有弧形孔,所述瓶盖还包括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穿过所述弧形孔与所述按压头连接;
所述瓶盖内壁设有多个竖向突起,所述瓶盖内壁上设有多个方向垂直于所述竖向突起的卡凸,所述瓶盖套接于所述套盖时,多个所述竖向突起与套盖顶部抵接,多个所述卡凸以卡合套盖底部边缘的方式伸入所述菱形连接部与套盖之间的间隙中;
所述套盖外壁为菱形,所述套盖上设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的内壁上设有防脱阻挡部,所述防脱阻挡部与所述弧形突起卡接;
所述圆形凹槽的侧壁设有四个U型缺口,所述U型缺口沿靠近套盖底部的方向逐渐扩大;
所述U型缺口将所述圆形凹槽侧壁分割成四个扇形,所述扇形所对应的圆心角为67.5°;所述U型缺口上部的宽度与所述扇形的弧长的比例为1:3,所述套盖的内壁设有连接圆形凹槽的三角形突起,所述三角形突起的位置与所述U型缺口对应;
菱形的所述套盖在两个对角线的方向上分别设有连接圆形凹槽的横向突起,所述横向突起的延长线穿过所述防脱阻挡部的中心;
所述套盖上还设有圆形突起,所述圆形突起上设有弧形缺槽和第二圆形通孔;
所述弧形突起设置为所述套盖与弧形突起卡合后,按压并旋转套盖使其进一步向菱形连接部靠近,并且菱形的套盖与菱形连接部的位置呈长宽对应状态时,U型缺口带动扇形的圆形凹槽内壁收缩,使套盖沿远离菱形连接部的方向位移,使套盖与弧形突起呈不可逆卡合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脱瓶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突起与菱形连接部的顶角位置对应处设置有至少两个位置相对的旋缺口,两个所述旋缺口倾斜设置在弧形突起侧壁,所述防脱阻挡部上方的圆形凹槽内壁上设有与所述旋缺口倾斜角度和数量均一致的齿推部,所述齿推部在套盖旋转时以不可逆的方式伸入旋缺口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脱瓶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缺口与水平方向夹角≤10°,且所述旋缺口的左端侧的高度低于右端侧的高度,使所述套盖逆向转动时齿推部伸入旋缺口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脱瓶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缺口的上端边缘形成为锯齿状,所述齿推部的上端边缘形成为与所述旋缺口上端边缘的锯齿状结构啮合连接的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脱瓶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缺口的下端边缘自右向左呈逐渐向上的收缩状。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防脱瓶口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旋缺口右端侧的首个锯齿的深度大于其他锯齿形成为锯齿深槽,所述齿推部上设置有与所述锯齿深槽位置对应且互相啮合的深齿;
所述锯齿深槽在纵向上与菱形连接部的一个顶角位置对应,所述深齿分别与横向突起和套盖的顶角位置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脱瓶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盖上连接有泵头,所述泵头伸入所述圆形凹槽内以穿过所述第二圆形通孔的方式与所述圆形突起连接,所述泵头在露出所述圆形突起的部分设有弹簧;所述泵头上还设有挡片,所述挡片位于所述圆形凹槽内且与所述圆形突起抵接,所述挡片的直径与所述圆形凹槽的直径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脱瓶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盖的外侧设置多个导条,所述导条向下倾斜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脱瓶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钩部为环状,环状的所述下钩部自菱形连接部向上凸起并延伸至套盖外侧,下钩部的顶部向下弯曲呈钩状;
所述上钩部为弹性体,所述上钩部在所述瓶盖向上拔起时与所述下钩部卡合以防止瓶盖完全拔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防脱瓶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钩部为环状,环状的所述上钩部自瓶盖底部的内侧边缘向下延伸,并使上钩部的顶部向上弯曲形成钩状;
或者,所述上钩部为多个沿瓶盖底部的内侧边缘向下延伸的个体,多个所述上钩部均匀分布,且同时与所述下钩部卡合连接。
CN201810946762.9A 2018-08-20 2018-08-20 一种防脱瓶口结构 Active CN1090512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46762.9A CN109051281B (zh) 2018-08-20 2018-08-20 一种防脱瓶口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46762.9A CN109051281B (zh) 2018-08-20 2018-08-20 一种防脱瓶口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51281A CN109051281A (zh) 2018-12-21
CN109051281B true CN109051281B (zh) 2019-11-08

Family

ID=64686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46762.9A Active CN109051281B (zh) 2018-08-20 2018-08-20 一种防脱瓶口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5128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71753B2 (ja) 2020-08-27 2024-04-22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オーバーキャップ付き容器
CN112066096B (zh) * 2020-08-31 2022-04-29 浙江亚德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实时监测的管道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59367Y (zh) * 1993-01-09 1994-03-23 王沙沙 双体压动式瓶盖
CN205345701U (zh) * 2016-01-01 2016-06-29 山东景芝酒业股份有限公司 瓶口的防伪结构
CN205707929U (zh) * 2016-05-05 2016-11-23 枣庄市可塑塑业有限公司 一种防滑防脱易盖盖瓶盖和瓶口装置
CN206142109U (zh) * 2016-11-04 2017-05-03 上海钰芊容器有限公司 泵出式液体包装瓶
CN206665267U (zh) * 2017-04-20 2017-11-24 深圳市通产丽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包装容器
CN206750567U (zh) * 2017-05-08 2017-12-15 安徽铭装塑业有限公司 粉剂保鲜瓶
CN206750481U (zh) * 2017-05-08 2017-12-15 安徽铭装塑业有限公司 泵出式液体包装瓶
CN207329224U (zh) * 2017-10-25 2018-05-08 廊坊美宝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容器的盖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51281A (zh) 2018-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51281B (zh) 一种防脱瓶口结构
US20130189018A1 (en) Rotation on/off-type brush-tube-shaped cosmetic container
US5361919A (en) Combination bottle cap and construction toy
US2793795A (en) Dispensing closures
CN210593289U (zh) 一种具有按压快锁的密封容器
FR2269459A1 (en) Child proof bottle screw cap - has cap locking stops released from those on bottle by cap deformation
CN208388013U (zh) 一种伞布与伞骨的连接结构
US9565917B2 (en) Eye shadow pencil case
CN214317289U (zh) 一种按压式控制定量的眼影笔
CN205197330U (zh) 一种化妆用的粉笔
CN216660975U (zh) 一种用于泵头的安全卡件
CN204193042U (zh) 一种新型易拆装密封药瓶
CN208248867U (zh) 一种单手操作的密封盒
CN210520691U (zh) 一种具有安全锁功能的触碰式杯盖
CN210162507U (zh) 一种多功能收纳盒
CN209033527U (zh) 一种纹身针及其纹身装置
CN208823448U (zh) 一种定量药瓶
CN206231834U (zh) 杯盖
CN204885638U (zh) 线扣
CN217959127U (zh) 一种刷杆可弹式唇彩
CN210437726U (zh) 一种新型膏霜类化妆瓶
CN220949298U (zh) 一种连接结构及密封瓶
CN215157260U (zh) 睫毛嫁接胶水瓶
CN218303846U (zh) 一种新型清洁刷
CN204635377U (zh) 一种粉扑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