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44069A - 一种艾草佛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艾草佛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44069A
CN109044069A CN201810903440.6A CN201810903440A CN109044069A CN 109044069 A CN109044069 A CN 109044069A CN 201810903440 A CN201810903440 A CN 201810903440A CN 109044069 A CN109044069 A CN 1090440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grant
parts
wormwood
bamboo core
buddhi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0344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哲
王朝阳
王飞
王一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Jinan Biomedicin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Bas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Jinan Biomedicin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Bas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Jinan Biomedicin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Bas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Jinan Biomedicin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Bas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90344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44069A/zh
Publication of CN1090440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440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GHOUSEHOLD OR TABLE EQUIPMENT
    • A47G33/00Religious or ritual equipment in dwelling or for general use

Landscapes

  • Cosmetics (AREA)
  • Fats And Perfu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制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艾草佛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艾草佛香包括以下组分及其质量份数:香料72‑113份,桦木皮18‑28份,榆树皮25‑36份,水14‑24份,竹芯33‑52份,染料1‑3份。本发明提供的艾草佛香配比合理,安全无毒,能充分燃烧、味道清爽芬芳、有显著的静心、明目、祛湿、去烦热、驱虫、抗菌、预防关节疼痛的功效,适合祭祀祈福,尤其适合寺庙长期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艾草佛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艾草佛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烧香拜佛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行为,一方面,古人认为香是人间和通灵的媒介,祈祷时上香,那么佛就会听见你的祈祷;另一方,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面临更大的压力,内心也会变得浮躁,有些人会选择通过寺庙烧香的方式净化心灵。同时,香也有净化环境,祛邪避秽的作用,长久以来烧香已成为了国民的习俗,因此寺庙常年香火不断,佛香的品质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专利CN104323687B公开了一种环保佛香及其制备方法,该佛香以:咖啡果壳、核桃壳、玉米秆、锯末和糯米为原料混合后制备而成。虽然该佛香原料成本较低,但是以上原料无任何药用价值,燃烧后烟雾较重且其成分不适用于长期燃烧使用。
中国专利CN103393336B公开了一种艾灸型无烟保健佛香,该佛香由炭粉70-80%,艾叶提取液8-10%,甘松提取液0.2-0.5%,白芷、细辛、羌活、广木香、小茴香、丁香各组分提取液分别为0.1-0.3%,变性淀粉10-20%混合制成香胚后再将檀香提取液喷涂于香胚表面制备而成,该佛香燃烧时没有烟雾、但原料复杂、成本较高,且碳粉含量达到了70-80%,燃烧时容易产生有害物质,不适合长期使用。
中国专利CN103393336B公开了一种环保型佛香及其制备方法,该佛香由木炭或竹炭、麦芽糖、艾叶、青蒿、苍术、丁香、红花、大青叶、栀子、合欢皮、丹参、夜交藤、柏子仁、松香、茉莉花为原料混合制得,该佛香原料采用天然中药,具有安神杀菌的功效,但是该佛香的原料众多,成本较高,其炭成分仍较高,也不适合长期使用。
因此,现有的佛香通常面临成本高、成分过于复杂、容易产生有害物质,不宜长期使用等不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艾草佛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艾草佛香生产成本低,成分简单,味道清爽芬芳、能驱虫、抗菌、并且有显著的静心、明目、祛湿、去烦热、预防关节疼痛的功效,适合祭祀祈福,成分天然、安全无毒、尤其适合寺庙长期使用。另外,本发明提供的艾草佛香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艾草佛香,由以下组分及其质量份数组成:香料72-113份,桦木皮18-28份,榆树皮25-36份,水14-24份,竹芯33-52份,染料1-3份。
进一步地,所述艾草佛香由以下组分及其质量份数组成:香料92份,桦木皮23份,榆树皮26份,水16份,竹芯44份,染料2份。
进一步地,所述香料由艾草、菊花叶和桦木按质量比19:5-15:5-15组成。
更进一步地,所述香料由艾草、菊花叶和桦木按质量比19:9:9组成。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艾草佛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分别将香料、桦木皮和榆树皮于60-80℃下烘干,然后用超细粉碎机磨成粒径为40-100目的粉末;
S2将步骤S1所得粉末充分混合后平均分成两份,一份加水后充分搅拌2-4小时,得到粘香粉,另一份为干香粉;
S3将竹芯留下长度为10-12厘米的香脚,其余部分浸水湿润,得湿竹芯;
S4将步骤S2所得粘香粉铺展开,用揉搓的方式将粘粉附着于步骤S3所得湿竹芯上,得打底的竹芯;
S5将步骤S4所得打底的竹芯再次浸水,浸水高度与粘香粉高度一致,得粘性竹芯;
S6将步骤S5所得粘性竹芯展开成扇形,再将步骤S2所得干香粉撒于粘性竹芯上,使每只粘性竹芯均匀的粘附上干香粉,得原始香枝;
S7双手分别拿起步骤S6所得原始香枝,抖动并相互摩擦,使原始香枝更加扎实且圆滑平整得光滑香枝;
S8将步骤S7所得光滑香枝均匀放置于香架上,晾晒至七成干,得香枝半成品;
S9将步骤S8所得香枝半成品表面电化,进行铝烫金字,得烫金香枝;
S10将步骤S9所得烫金香枝的香脚浸染染料,将香脚染成预定的颜色,将染好香脚的香枝重新晾开在香架上,曝晒至完全干燥后,即得成品。
艾草是菊科植物艾的全草。菊花叶为为菊科植物菊的叶。
本发明中香料由艾草、菊花叶和桦木组成,其中艾草味道芬芳,具有安神、祛湿寒、驱虫等功效;菊花叶有淡菊花香味,具有治疗头痛、明目、去烦热的功效;桦木具有清凉油的味道,能治疗风湿、痛风等关节疾病。将三者混合后的香料能显著增强佛香的安神、驱虫、明目以及治疗关节疼痛的功效,同时将产生一种新型的清爽芬芳的味道。
进一步地,经驱虫试验发现,本发明提供的艾草佛香能有效驱除蚊虫;小鼠实验发现该佛香安全无毒,适合长期使用。
进一步地,经艾草佛香香味测试发现,本发明制备的艾草佛香味道清爽芬芳,符合大众喜好。
本发明中,桦木皮为桦木科植物华北白桦或白桦的树皮,气味微弱而香,能促进燃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1)本发明提供的艾草佛香的制备方法简单,制作成本低。
(2)本发明提供的艾草佛香同时具有安神、明目、去烦热、祛湿寒、驱虫等多重功效。
(3)本发明提供的艾草佛香味道独特、清爽芬芳。
(4)本发明提供的艾草佛香成分天然、安全无毒,适合长期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这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可以做出各种修改或改进,但是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均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本发明的组分均为常规的天然成分,对人体无毒副作用。
实施例1、一种艾草佛香
所述艾草佛香由以下组分及其质量份数组成:
香料72份,桦木皮18份,榆树皮25份,水14份,竹芯33份,染料1份;所述香料由艾草、菊花叶和桦木按质量比19:5:5组成。
制备方法:
S1分别将香料、桦木皮和榆树皮于60℃下烘干,然后用超细粉碎机磨成粒径为40目的粉末;
S2将S1中的粉末充分混合后平均分成两份,一份加水后充分搅拌2小时,得到粘香粉,另一份为干香粉;
S3将竹芯留下长度为10厘米的香脚,其余部分浸水湿润,得湿竹芯;
S4将步骤S2所得粘香粉铺展开,用揉搓的方式将粘粉附着于步骤S3所得湿竹芯上,得打底的竹芯;
S5将步骤S4所得打底的竹芯再次浸水,浸水高度与粘香粉高度一致,得粘性竹芯;
S6将步骤S5所得粘性竹芯展开成扇形,再将步骤S2所得干香粉撒于粘性竹芯上,使每只粘性竹芯均匀的粘附上干香粉,得原始香枝;
S7双手分别拿起步骤S6所得原始香枝,抖动并相互摩擦,使原始香枝更加扎实且圆滑平整得光滑香枝;
S8将步骤S7所得光滑香枝均匀放置于香架上,晾晒至七成干,得香枝半成品;
S9将步骤S8所得香枝半成品表面电化,进行铝烫金字,得烫金香枝;
S10将步骤S9所得烫金香枝的香脚浸染染料,将香脚染成预定的颜色,将染好香脚的香枝重新晾开在香架上,曝晒至完全干燥后,即得成品。
实施例2、一种艾草佛香
所述艾草佛香由以下组分及其质量份数组成:
香料72份,桦木皮18份,榆树皮25份,水14份,竹芯33份,染料1份;所述香料由艾草、菊花叶和桦木按质量比19:9:9组成。
制备方法:
S1分别将香料、桦木皮和榆树皮于60℃下烘干,然后用超细粉碎机磨成粒径为100目的粉末;
S2将S1中的粉末充分混合后平均分成两份,一份加水后充分搅拌2小时,得到粘香粉,另一份为干香粉;
S3将竹芯留下长度为10厘米的香脚,其余部分浸水湿润,得湿竹芯;
S4将步骤S2所得粘香粉铺展开,用揉搓的方式将粘粉附着于步骤S3所得湿竹芯上,得打底的竹芯;
S5将步骤S4所得打底的竹芯再次浸水,浸水高度与粘香粉高度一致,得粘性竹芯;
S6将步骤S5所得粘性竹芯展开成扇形,再将步骤S2所得干香粉撒于粘性竹芯上,使每只粘性竹芯均匀的粘附上干香粉,得原始香枝;
S7双手分别拿起步骤S6所得原始香枝,抖动并相互摩擦,使原始香枝更加扎实且圆滑平整得光滑香枝;
S8将步骤S7所得光滑香枝均匀放置于香架上,晾晒至七成干,得香枝半成品;
S9将步骤S8所得香枝半成品表面电化,进行铝烫金字,得烫金香枝;
S10将步骤S9所得烫金香枝的香脚浸染染料,将香脚染成预定的颜色,将染好香脚的香枝重新晾开在香架上,曝晒至完全干燥后,即得成品。
实施例3、一种艾草佛香
所述佛香由以下组分及其质量份数组成:
香料113份,桦木皮28份,榆树皮36份,水24份,竹芯52份,染料3份。所述香料包括艾草、菊花叶和桦木按质量比19:5:5组成。
制备方法:
S1分别将香料、桦木皮和榆树皮于80℃下烘干,然后用超细粉碎机磨成粒径为60目的粉末;
S2将S1中的粉末充分混合后平均分成两份,一份加水后充分搅拌4小时,得到粘香粉,另一份为干香粉;
S3将竹芯留下长度为12厘米的香脚,其余部分浸水湿润,得湿竹芯;
S4将步骤S2所得粘香粉铺展开,用揉搓的方式将粘粉附着于步骤S3所得湿竹芯上,得打底的竹芯;
S5将步骤S4所得打底的竹芯再次浸水,浸水高度与粘香粉高度一致,得粘性竹芯;
S6将步骤S5所得粘性竹芯展开成扇形,再将步骤S2所得干香粉撒于粘性竹芯上,使每只粘性竹芯均匀的粘附上干香粉,得原始香枝;
S7双手分别拿起步骤S6所得原始香枝,抖动并相互摩擦,使原始香枝更加扎实且圆滑平整得光滑香枝;
S8将步骤S7所得光滑香枝均匀放置于香架上,晾晒至七成干,得香枝半成品;
S9将步骤S8所得香枝半成品表面电化,进行铝烫金字,得烫金香枝;
S10将步骤S9所得烫金香枝的香脚浸染染料,将香脚染成预定的颜色,将染好香脚的香枝重新晾开在香架上,曝晒至完全干燥后,即得成品。
实施例4、一种艾草佛香
所述佛香由以下组分及其质量份数组成:
香料113份,桦木皮28份,榆树皮36份,水24份,竹芯52份,染料3份。所述香料包括艾草、菊花叶和桦木按质量比19:15:15组成。
制备方法:
S1分别将香料、桦木皮和榆树皮于80℃下烘干,然后用超细粉碎机磨成粒径为80目的粉末;
S2将S1中的粉末充分混合后平均分成两份,一份加水后充分搅拌4小时,得到粘香粉,另一份为干香粉;
S3将竹芯留下长度为12厘米的香脚,其余部分浸水湿润,得湿竹芯;
S4将步骤S2所得粘香粉铺展开,用揉搓的方式将粘粉附着于步骤S3所得湿竹芯上,得打底的竹芯;
S5将步骤S4所得打底的竹芯再次浸水,浸水高度与粘香粉高度一致,得粘性竹芯;
S6将步骤S5所得粘性竹芯展开成扇形,再将步骤S2所得干香粉撒于粘性竹芯上,使每只粘性竹芯均匀的粘附上干香粉,得原始香枝;
S7双手分别拿起步骤S6所得原始香枝,抖动并相互摩擦,使原始香枝更加扎实且圆滑平整得光滑香枝;
S8将步骤S7所得光滑香枝均匀放置于香架上,晾晒至七成干,得香枝半成品;
S9将步骤S8所得香枝半成品表面电化,进行铝烫金字,得烫金香枝;
S10将步骤S9所得烫金香枝的香脚浸染染料,将香脚染成预定的颜色,将染好香脚的香枝重新晾开在香架上,曝晒至完全干燥后,即得成品。
实施例5、一种艾草佛香
所述佛香由以下组分及其质量份数组成:
香料92份,桦木皮23份,榆树皮26份,水16份,竹芯44份,染料2份。所述香料由艾草、菊花叶和桦木按质量比19:9:9组成。
制备方法:
S1分别将香料、桦木皮和榆树皮于70℃下烘干,然后用超细粉碎机磨成粒径为80目的粉末;
S2将S1中的粉末充分混合后平均分成两份,一份加水后充分搅拌3小时,得到粘香粉,另一份为干香粉;
S3将竹芯留下长度为11厘米的香脚,其余部分浸水湿润,得湿竹芯;
S4将步骤S2所得粘香粉铺展开,用揉搓的方式将粘粉附着于步骤S3所得湿竹芯上,得打底的竹芯;
S5将步骤S4所得打底的竹芯再次浸水,浸水高度与粘香粉高度一致,得粘性竹芯;
S6将步骤S5所得粘性竹芯展开成扇形,再将步骤S2所得干香粉撒于粘性竹芯上,使每只粘性竹芯均匀的粘附上干香粉,得原始香枝;
S7双手分别拿起步骤S6所得原始香枝,抖动并相互摩擦,使原始香枝更加扎实且圆滑平整得光滑香枝;
S8将步骤S7所得光滑香枝均匀放置于香架上,晾晒至七成干,得香枝半成品;
S9将步骤S8所得香枝半成品表面电化,进行铝烫金字,得烫金香枝;
S10将步骤S9所得烫金香枝的香脚浸染染料,将香脚染成预定的颜色,将染好香脚的香枝重新晾开在香架上,曝晒至完全干燥后,即得成品。
对比例1、一种艾草佛香
所述艾草佛香由以下组分及其质量份数组成:
香料92份,桦木皮23份,榆树皮26份,水16份,竹芯44份,染料2份;所述香料由艾草和菊花叶按质量比19:9组成。
所述艾草佛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5类似。
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所述香料中没有添加桦木。
对比例2、一种艾草佛香
所述艾草佛香由以下组分及其质量份数组成:
香料92份,桦木皮23份,榆树皮26份,水16份,竹芯44份,染料2份;所述香料由艾草和桦木按质量比19:9组成。
所述艾草佛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5类似。
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所述香料中没有添加菊花叶。
试验例一、毒性试验
1、试验材料:实施例1、实施例3和实施例5制备的艾草佛香。
2、试验方法:
将6只重量在20-25克的小鼠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只,分别放在2个实验室内,对照组小鼠不做任何处理,正常饲养;实验组小鼠每日熏实施例5制得的艾草佛香,每天熏10小时,连续15天。观察小鼠生长状态并进行血液学和解剖学检测。
3、试验结果: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小鼠毒性试验结果
从表1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艾草佛香对小鼠的生长状况及各项身体指标均未造成任何损伤,说明本发明制备的艾草佛香安全无毒,适合长期使用。
试验例二、驱虫效果试验
1、试验材料:实施例5、对比例1和对比例2制备的艾草佛香。
2、试验方法:
取果蝇270只,分别装入9个大烧杯内,每个30只,烧杯用报纸封口,每三个烧杯一组,分别设为实施例5组、对比例1组和对比例2组,将等体积的实施例5、对比例1和对比例2制备的艾草佛香点燃后用镊子放入烧杯中,要注意不让果蝇飞出,5分钟后观察烧杯中晕倒的果蝇数。
3、试验结果: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驱虫效果统计表
项目 实施例5组 对比例1组 对比例2组
晕倒果蝇数(只) 24±1.54 17±1.32 18±1.83
从表2结果可以看出,对比例1组和对比例2组晕倒的果蝇数分别为17只和18只,而实施例5组果蝇晕倒数为24只,明显高于对比例1组和对比例2组,因此说明本发明同时添加有艾草、菊花叶和桦木的艾草佛香具有明显的驱虫效果。
试验例三、香味检测试验
1、试验材料:实施例5、对比例1和对比例2制备的艾草佛香。
2、试验方法:
将等量的实施例5、对比例1和对比例2制备的艾草佛香分别在三个房间内点燃,标记为1、2、3号房,随机选取60名嗅觉正常的志愿者,让志愿者随机去三个房间后填写最喜欢哪个房间的味道,做好统计。
3、试验结果:试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香味测试统计结果
项目 实施例5 对比例1 对比例2
喜欢人数比例(%) 68.3% 16.7% 15%
从表3的结果可以看出,有68.3%的人喜欢实施例5制备的艾草佛香,说明本发明制备的艾草佛香味道独特,受到人们喜爱,与对比例相比,同时添加有艾草、菊花叶和桦木后能明显提升佛香的味道。

Claims (5)

1.一种艾草佛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及其质量份数组成:香料72-113份,桦木皮18-28份,榆树皮25-36份,水14-24份,竹芯33-52份,染料1-3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草佛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及其质量份数组成:香料92份,桦木皮23份,榆树皮26份,水16份,竹芯44份,染料2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艾草佛香,其特征在于,所述香料由艾草、菊花叶和桦木按质量比19:5-15:5-15组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艾草佛香,其特征在于,所述香料由艾草、菊花叶和桦木按质量比19:9:9组成。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艾草佛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分别将香料、桦木皮和榆树皮于60-80℃下烘干,然后用超细粉碎机磨成粒径为40-100目的粉末;
S2将步骤S1所得粉末充分混合后平均分成两份,一份加水后充分搅拌2-4小时,得到粘香粉,另一份为干香粉;
S3将竹芯留下长度为10-12厘米的香脚,其余部分浸水湿润,得湿竹芯;
S4将步骤S2所得粘香粉铺展开,用揉搓的方式将粘粉附着于步骤S3所得湿竹芯上,得打底的竹芯;
S5将步骤S4所得打底的竹芯再次浸水,浸水高度与粘香粉高度一致,得粘性竹芯;
S6将步骤S5所得粘性竹芯展开成扇形,再将步骤S2所得干香粉撒于粘性竹芯上,使每只粘性竹芯均匀的粘附上干香粉,得原始香枝;
S7双手分别拿起步骤S6所得原始香枝,抖动并相互摩擦,使原始香枝更加扎实且圆滑平整得光滑香枝;
S8将步骤S7所得光滑香枝均匀放置于香架上,晾晒至七成干,得香枝半成品;
S9将步骤S8所得香枝半成品表面电化,进行铝烫金字,得烫金香枝;
S10将步骤S9所得烫金香枝的香脚浸染染料,将香脚染成预定的颜色,将染好香脚的香枝重新晾开在香架上,曝晒至完全干燥后,即得成品。
CN201810903440.6A 2018-08-09 2018-08-09 一种艾草佛香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90440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03440.6A CN109044069A (zh) 2018-08-09 2018-08-09 一种艾草佛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03440.6A CN109044069A (zh) 2018-08-09 2018-08-09 一种艾草佛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44069A true CN109044069A (zh) 2018-12-21

Family

ID=64683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03440.6A Pending CN109044069A (zh) 2018-08-09 2018-08-09 一种艾草佛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4406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62696A (zh) * 2019-11-01 2020-03-06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防潮佛香及其加工工艺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02326A (zh) * 2011-08-24 2012-01-04 无锡市灵山香烛工艺制品有限公司 中草药卫生香的制作方法
CN105581370A (zh) * 2015-12-15 2016-05-18 杨济旭 艾草苍术在消毒保健中新应用
CN206137830U (zh) * 2016-08-03 2017-05-03 福建金丰香业有限公司 一种防掉粉祭祀用线香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02326A (zh) * 2011-08-24 2012-01-04 无锡市灵山香烛工艺制品有限公司 中草药卫生香的制作方法
CN105581370A (zh) * 2015-12-15 2016-05-18 杨济旭 艾草苍术在消毒保健中新应用
CN206137830U (zh) * 2016-08-03 2017-05-03 福建金丰香业有限公司 一种防掉粉祭祀用线香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62696A (zh) * 2019-11-01 2020-03-06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防潮佛香及其加工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18784B (zh) 茉莉花杀虫剂
CN106236620A (zh) 一种驱蚊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19937A (zh) 一种驱蚊精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53065A (zh) 采用醇提取制备的中药型蚂蚁诱杀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24009B (zh) 一种具有安睡作用花生蔓芽茶的加工方法
CN104921568A (zh) 一种广谱抗菌型负离子地毯
CN106137801A (zh) 一种植物精油香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44069A (zh) 一种艾草佛香及其制备方法
Adachukwu et al. A review of the ethnotherapeutics of medicinal plants used in traditional/alternative medicinal practice in eastern Nigeria
CN109090148A (zh) 一种醒脑安神养生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37059B (zh) 一种驱蚊防虫香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06291A (zh) 多用途中药熏香及其制备方法
Prakasha et al. People’s knowledge on medicinal plants in Sringeri taluk, Karnataka
KR102502113B1 (ko) 천연식물 추출 방충성분을 함유한 도료
CN105381487A (zh) 一种祛风散寒熏香及其制备方法
KR20110045440A (ko) 모기 기피 조성물
CN107412288A (zh) 路路通保健卫生香
Ugbogu et al. Ethnobotany of okomu forest reserve, Edo state, Nigeria
CN104303810B (zh) 种植花生的方法
CN107320388B (zh) 一种植物源驱蚊止痒乳液
Mashayekhan et al. Ethno botanical urvey of herbal remedies rraditionally used in North Khorasan province of Iran
CN112335698A (zh) 一种防蚊驱虫香包及其制作方法
CN104985962A (zh) 一种薰衣草复配精油有效成分的驱蚊型文具筒
CN105434277A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婴儿专用驱蚊湿巾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06444A (zh) 一种含有薰衣草天然芳香的电热液体蚊香及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2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