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41122A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加速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加速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41122A
CN109041122A CN201810595411.8A CN201810595411A CN109041122A CN 109041122 A CN109041122 A CN 109041122A CN 201810595411 A CN201810595411 A CN 201810595411A CN 109041122 A CN109041122 A CN 1090411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rlc
cell group
terminal
sequence nu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9541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41122B (zh
Inventor
金东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7013862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354589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0411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411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411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411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04W28/065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using assembly or disassembly of pack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82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among bearers or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10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 H04W28/14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using intermediate stor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68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uplink data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34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ensuring sequence integrity, e.g. using sequence numb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90Buffering arrangements
    • H04L49/9057Arrangements for supporting packet reassembly or resequenc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89Congestion control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用于利用用于物联网(IoT)的技术来融合超越第四代(4G)系统的用于支持更高数据速率的第五代(5G)通信系统的通信方法和系统。本公开可应用于基于5G通信技术和IoT相关技术的智能化服务,诸如智能家居、智能建筑、智能城市、智能车、联网汽车、卫生保健、数字教育、智能零售、安全性和安全服务。提供一种用于由配置有双连接的终端处理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数据,基于数据的量和阈值确定预处理数据的小区组,在接收到用于发送数据的上行链路授权之前由确定的小区组预处理数据,并且如果接收到上行链路授权则基于上行链路授权确定预处理的数据的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序列号。

Description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加速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加速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装置。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终端使用双连接技术向上行链路发送数据的情况下通过应用数据预处理技术来实现终端的数据处理的加速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对自从4G通信系统的部署以来增加的无线数据业务的需求,已经努力开发改进的5G或pre-5G(准5G)通信系统。5G或pre-5G通信系统也被称为“超4G网络”或“后LTE系统”。5G通信系统被认为是在较高频率(mmWave)频带(例如60GHz频带)中实现的,以便实现更高的数据速率。为了减少无线电波的传播损耗并增加传输距离,在5G通信系统中讨论波束成形、海量多输入多输出(MIMO)、全维MIMO(FD-MIMO)、阵列天线、模拟波束成形、大规模天线技术。另外,在5G通信系统中,基于先进小小区、云无线电接入网(RAN)、超密集网络、设备到设备(D2D)通信、无线回程、移动网络、协同通信、协调多点(CoMP)、接收端干扰消除等等,对系统网络改进的开发正在进行。在5G系统中,已经开发出作为高级编码调制(ACM)的混合FSK和QAM调制(FQAM)以及滑动窗叠加编码(SWSC),以及作为高级接入技术的滤波器组多载波(FBMC)、非正交多址(NOMA)和稀疏码多址(SCMA)。
作为其中人类生成和消费信息的以人为中心的连接网络的互联网现在正演进到物联网(IoT),其中诸如各种设备之类的分布式实体交换和处理信息而无需人类干预。作为通过与云服务器的连接的IoT技术与大数据处理技术的组合,IoE(IoE)已经出现。对于IoT实现已经需要诸如“传感技术”、“有线/无线通信和网络基础设施”、“服务接口技术”和“安全性技术”之类的技术元素,并且近来已经研究了传感器网络、机器对机器(M2M)通信、机器类型通信(MTC)等等。这样的IoT环境可提供智能互联网技术服务,该服务通过收集和分析在连接的事物之间生成的数据而为人类生活创造新的价值。通过现有信息技术(IT)与各种工业应用之间的融合与组合,IoT可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智能家居、智能建筑、智能城市、智能汽车或联网汽车、智能电网、卫生保健、智能家电和高级医疗服务。
与此相符合,已经进行了各种尝试来将5G通信系统应用于IoT网络。例如,诸如传感器网络、MTC和M2M通信之类的技术可通过波束成形、MIMO和阵列天线来实现。作为上述大数据处理技术的云RAN的应用也可被认为是5G技术与IoT技术之间的融合的示例。
另一方面,在下一代通信系统中,已经进行了用于改进数据处理速度的各种研究来实现上述目的。
以上信息被提供作为背景信息以仅帮助理解本公开。关于以上任何内容是否可能可用作本公开的现有技术,没有做出确定并且没有做出断言。
发明内容
本公开各方面至少解决上述问题和/或缺点并且至少提供下述优点。
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需要在下行链路中支持20Gbps的最大数据速率并且在上行链路中支持10Gbps的最大数据速率,并且需要非常短的延迟响应时间。相应地,在终端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被服务的情况下,非常高的数据处理速度是必要的。相应地,用于加速终端的数据处理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并且特别是在高速数据传输中,双连接技术可能非常有用。因为在高速数据传输中应用能够加速双连接技术中的数据处理的数据预处理技术可能是有利的,所以本公开提出一种用于执行数据预处理技术的方法,其中终端可以加速双连接环境中的数据处理。
长期演进(LTE)系统具有与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不同的数据处理结构。具体而言,在LTE系统中,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层执行RLC级联功能,并且因此终端不能够执行某些数据预处理,直到其从网络接收到上行链路授权为止。如果接收到上行链路授权,则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通过级联PDCP PDU来产生一个RLC分组数据单元(PDU)并且将RLC PDU发送到介质访问控制(MAC)层以继续进行数据传输。相反,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因为RLC层不具有RLC级联功能,所以RLC层在接收到上行链路授权之前通过处理从PDCP层传送的PDCP PDU来产生RLC PDU,并且将RLC PDU发送到MAC层。MAC层具有能够预生成直到MAC子报头和MAC SDU的数据处理结构。
相应地,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可能应用数据预处理技术,并且本公开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用于甚至在双连接环境中也有效实现上述技术的方法和装置。
附加方面将部分地在下面描述中得到阐述,并且部分将从描述中显而易见,或者可通过对呈现的实施例的实践而被学习。
根据本公开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由配置有双连接的终端处理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数据,基于数据的量和阈值确定预处理数据的小区组,在接收到用于发送数据的上行链路授权之前由确定的小区组预处理数据,并且如果接收到上行链路授权则基于上行链路授权确定预处理的数据的RLC序列号。
根据本公开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配置有双连接的终端。该终端包括:收发器,被配置成发送和接收信号;和控制器,被配置成获取数据,基于数据的量和阈值确定预处理数据的小区组,在接收到用于发送数据的上行链路授权之前由确定的小区组预处理数据,并且如果接收到上行链路授权则基于上行链路授权确定预处理的数据的RLC序列号。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能提供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加速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用于实现数据预处理技术的有效方法,其中终端可以在双连接环境中加速数据处理,并且因此可以在终端中支持高数据速率。
从下面结合附图的公开了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本公开的其它方面、优点和显著特征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从下面的结合附图的描述中,本公开的以上和其它方面、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LTE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2是图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LTE系统的无线电协议结构的图;
图3是图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4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电协议结构的图;
图5A和5B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LTE系统中的数据处理结构的图;
图6A和6B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数据处理结构的图;
图7A、7B和7C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用于在双连接中执行终端的数据预处理操作的方法的图;
图8A、8B和8C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用于在多连接中执行终端的数据预处理操作的第一实施例的图;
图9A和9B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用于在多连接中执行终端的数据预处理操作的第二实施例的图;
图10A、10B和10C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用于在多连接中执行终端的数据预处理操作的第三实施例的图;
图11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在多连接中执行终端的数据预处理操作的第一实施例的终端操作的图;
图12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在多连接中执行终端的数据预处理操作的第二实施例的终端操作的图;
图13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在多连接中执行终端的数据预处理操作的第三实施例的终端操作的图;
图14是图示本公开的第一至第三实施例的修改的实现方法的图;
图15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终端的结构的图;以及
图16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发送和接收点(TRP)的块配置的图。
贯穿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将被理解成指代相同的部件、组件和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下面的参照附图的描述以帮助全面理解如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的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其包括各种特定细节以帮助理解,但是这些将被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相应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以进行对本文所述的各种实施例的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另外,为了清楚和简要,可省略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在下面描述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和词语不限于书面含义,而是仅仅由发明人使用以使得能够清楚和一致地理解本公开。相应地,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清楚的是:仅仅出于说明目的而不是出于限制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的本公开的目的来提供下面的对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描述。
应当理解: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规定,否则单数形式“一个”、“一”和“该”包括复数指代。因此,例如,对“一个组件表面”的引用包括对一个或多个这样的表面的引用。
在描述本公开时,在确定并入本文的相关公知功能或配置以不必要的细节模糊本公开的主题的情况下,不详细描述它们。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
在下文中,为了便于解释而举例说明如在下面的描述中使用的用于识别连接节点的术语、用于调用网络实体的术语、用于调用消息的术语、用于调用网络实体之间的接口的术语以及用于调用各条标识信息的术语。相应地,本公开不限于将在稍后描述的术语,但是可使用用于调用具有等同技术含义的主题的其它术语。
在下文中,为了便于解释,在本公开中使用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长期演进(3GPPLTE)标准中定义的术语和标题。然而,本公开不受所述术语和标题的限制,而是可以同样适用于遵循其它标准的系统。
图1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LTE系统的结构的图。
在图1中,LTE系统的无线电接入网(RAN)由演进节点B(在下文中称为“ENB”、“节点B”或“基站”)105、110、115和120、移动性管理实体(MME)125以及服务网关(S-GW)130组成。用户设备(在下文中称为“UE”或“终端”)aa-35通过ENB 105至120和S-GW 130接入外部网络。
在图1中,ENB 105至120对应于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现有节点B。ENB在无线电信道上连接到UE 135,并且扮演比现有节点B的角色更复杂的角色。在LTE系统中,因为包括实时服务(诸如通过互联网协议的IP语音(VoIP))的所有用户业务在共享信道上被服务,所以通过状态信息(诸如缓冲器状态、可用传输功率状态以及每个UE的信道状态)的合并来执行调度的设备是必要的,并且ENB 105至120对应于这样的调度设备。通常,一个ENB控制多个小区。例如,为了实现100Mbps的传输速度,LTE系统例如在20MHz的带宽中使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作为无线电接入技术。LTE系统采用自适应调制和编码(AMC)方案,该方案确定调制方案和信道编码率以匹配终端的信道状态。S-GW 130是提供数据承载的设备,并且在MME 125的控制下生成或移除数据承载。MME是不仅负责终端的移动性管理而且负责各种类型的控制功能的设备,并且连接到多个基站。
图2是图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LTE系统的无线电协议结构的图。
参考图2,在UE或ENB中,LTE系统的无线电协议由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205或240、无线电链路控制(RLC)210或235、以及介质访问控制(MAC)215或230组成。PDCP 205或240负责IP报头压缩/解压缩操作。PDCP的主要功能总结如下。
-报头压缩和解压缩:仅仅ROHC
-用户数据的传送
-在用于RLC AM的PDCP重新建立过程中按序递送上层PDU
-对于DC中的拆分承载(仅仅支持RLC AM):用于发送的PDCP PDU路由和用于接收的PDCP PDU重新排序
-在用于RLC AM的PDCP重新建立过程中重复下层SDU的检测
-在切换中重传PDCP SDU,并且对于DC中的拆分承载在用于RLC AM的PDCP数据恢复过程中重传PDCP PDU,
-加密和解密
-在上行链路中基于定时器的SDU丢弃
无线电链路控制(在下文中称为“RLC”)210或235用适当尺寸重新配置PDCP分组数据单元(PDU)并且执行ARQ操作。RLC的主要功能总结如下。
-上层PDU的传送
-通过ARQ的纠错(仅仅用于AM数据传送)
-RLC SDU的级联、分段和重组(仅仅用于UM和AM数据传送)
-RLC数据PDU的重新分段(仅仅用于AM数据传送)
-RLC数据PDU的重新排序(仅仅用于UM和AM数据传送)
-重复检测(仅仅用于UM和AM数据传送)
-协议错误检测(仅仅用于AM数据传送)
-RLC SDU丢弃(仅仅用于UM和AM传送)
-RLC重新建立
MAC 215或230连接到在一个终端中配置的几个RLC层设备,并且执行将RLC PDU复用到MAC PDU中/从MAC PDU解复用RLC PDU。MAC的主要功能总结如下。
-逻辑信道与输送信道之间的映射
-将属于一个或不同逻辑信道的MAC SDU复用到在输送信道上向/从物理层递送的输送块(TB)中/从在输送信道上向/从物理层递送的输送块(TB)解复用属于一个或不同逻辑信道的MAC SDU
-调度信息报告
-HARQ功能(通过HARQ的纠错)
-在一个UE的逻辑信道之间的优先处理
-借助于动态调度在UE之间的优先处理
-MBMS服务标识
-输送格式选择
-填充
物理层220或225执行上层数据的信道编码和调制以配置OFDM码元并将其发送到无线电信道,或者执行在无线电信道上接收的OFDM码元的解调和信道解码以向上层传送经解调和信道解码的数据。
图3是图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的图。
参考图3,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在下文中称为“NR”或“5G”)的RAN由新的无线电节点B(在下文中称为“NR gNB”或“NR ENB”)310和新的无线电核心网络(NR CN)305组成。新的无线电用户设备(在下文中称为“NR UE”或“终端”)315经由无线电接入320、通过NR gNB310和NR CN 305接入外部网络。
在图3中,NR gNB 310对应于现有LTE系统的演进节点B(ENB)。NR gNB在无线电信道上连接到NR UE 315,并且因此NR gNB可以提供比现有节点B的服务更优质的服务。因为在下一代移动通信中在共享信道上对所有用户业务提供服务,所以通过状态信息(诸如缓冲器状态、可用传输功率状态以及每个UE的信道状态)的合并来执行调度的设备是必要的,并且NR gNB 310负责这一点。一个NR gNB通常控制多个小区。为了执行与现有LTE相比超高速的数据传输,NR gNB或小区可具有现有的最大带宽或更多,并且可考虑作为无线电连接技术的OFDM而将波束成形技术额外移植。此外,采用确定调制方案和信道编码率以匹配UE的信道状态的AMC方案。NR CN305执行移动性支持、承载配置和QoS配置的功能。NR CN是不仅负责终端移动性管理而且还负责各种控制功能的设备,并且连接到多个ENB。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也可与现有LTE系统互锁,并且NR CN通过网络接口连接到MME 325。MME连接到作为现有基站的ENB 330。
图4是图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电协议结构的图。
参考图4,在UE或NR ENB中,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电协议由NR PDCP 405或440、NR RLC 410或435、以及NR MAC 415或430组成。NR PDCP 405或440的主要功能可包括下面的功能中的部分:
-报头压缩和解压:仅仅ROHC
-用户数据的传送
-上层PDU的按序递送
-用于接收的PDCP PDU重新排序
-下层SDU的重复检测
-PDCP SDU的重传
-加密和解密
-在上行链路中的基于定时器的SDU丢弃
如上所述,NR PDCP设备的重新排序可意味着基于PDCP序列号(SN)对从下层接收的PDCP PDU重新排序,并且重新排序可包括以重新排序的次序向上层递送数据。此外,NRPDCP设备的记录可包括通过重新排序来记录丢失的PDCP PDU,向发送侧对于丢失的PDCPPDU的状态报告,并且请求重传丢失的PDCP PDU。
NR RLC 410或435的主要功能可包括下面的功能中的部分:
-上层PDU的传送
-上层PDU的按序递送
-上层PDU的无序递送
-通过ARQ的纠错
-RLC SDU的级联、分段和重组
-RLC数据PDU的重新分段
-RLC数据PDU的重新排序
-重复检测
-协议错误检测
-RLC SDU丢弃
-RLC重新建立
如上所述,NR RLC设备的按序递送可意味着向上层按序递送从下层接收的RLCSDU。在一个原始RLC SDU被分段成待接收的几个RLC SDU的情况下,NR RLC设备的按序递送可包括RLC SDU的重组和递送。NR RLC设备的按序递送可包括基于RLC序列号(SN)或PDCP序列号(SN)对接收的RLC PDU重新排序,并且通过重新排序来记录丢失的RLC PDU。NR RLC设备的按序递送可包括执行向发送侧的对丢失的RLC PDU的状态报告,并且请求重传丢失的PDCP PDU。如果存在丢失的RLC SDU,则NR RLC设备的按序递送可包括仅仅向上层按序递送正好在丢失的RLC SDU之前的RLC SDU。NR RLC设备的按序递送可包括:如果定时器已经到期,尽管存在丢失的RLC SDU,但是向上层按序递送在特定定时器开始其操作之前接收的所有RLC SDU,或者如果定时器已经到期,尽管存在丢失的RLC SDU,但是向上层按序递送直到现在为止接收的所有RLC SDU。可以以其接收的次序(不管序列号的次序如何,而是以其到达的次序)来处理RLC PDU,并且然后可以无序递送方式将它们传送到PDCP设备。在分段的情况下,存储在缓冲器中或稍后将被接收的分段被接收并重新配置为将被处理并传送到PDCP设备的一个完整的RLC PDU。NR RLC层可不包括级联功能,并且该功能可由NR MAC层执行或者可由NR MAC层的复用功能代替。
如上所述,通过NR RLC设备的无序递送意味着直接向上层传送从下层接收的RLCSDU而不管接收的RLC SDU的次序的功能。如果一个原始RLC SDU被分段成待接收的几个RLCSDU,则无序递送可包括RLC SDU的重组和递送,并且通过存储来记录丢失的RLC PDU,并且对接收的RLC PDU的RLC SN或PDCP SN排序。
NR MAC 415或430可连接到在一个终端中配置的几个NR RLC层设备,并且NR MAC的主要功能可包括下面的功能中的部分:
-逻辑信道与输送信道之间的映射
-MAC SDU的复用/解复用
-调度信息报告
-HARQ功能(通过HARQ的纠错)
-一个UE的逻辑信道之间的优先处理
-借助于动态调度在UE之间优先处理
-MBMS服务标识
-输送格式选择
-填充
NR PHY层420或425可执行对上层数据的信道编码和调制以在无线电信道上制作和发送OFDM码元,或者可执行对在无线电信道上接收的OFDM码元的解调和信道解码以向上层传送经解调和信道解码的数据。
图5A和5B是图示根据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LTE系统中的数据处理结构的图。在下文中,图5A和5B被共同称为图5。
参考图5A,LTE系统为逻辑信道执行PDCP层和RLC层数据处理。逻辑信道1 505和逻辑信道2 510具有不同的PDCP层和RLC层,并执行独立的数据处理。LTE系统向MAC层传送从各个逻辑信道的RLC层生成的RLC PDU以配置一个MAC PDU,并向接收端发送MAC PDU。在LTE系统中,PDCP层、RLC层515和MAC层520可包括如上参照图2所述的功能,并且可执行对应于该功能的操作。
在LTE系统中,RLC层可以级联PDCP PDU为特征。在LTE系统中,如由525表示的PDCPPDU结构可以具有下述结构为特征,在该结构中,所有MAC子报头位于所有MAC PDU的前部,并且MAC SDU部分位于MAC PDU的后部。由于这样的特征,在LTE系统中,RLC层在上行链路授权的接收之前不能够预执行或准备数据处理。
参考图5B,如果接收到上行链路授权530,则终端通过级联从PDCP层接收的PDCPPDU以匹配上行链路授权来生成RLC PDU。在MAC层从基站接收到上行链路授权之后,终端执行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Logincal Channel Prioritization,LCP),并且划分用于各个逻辑信道的上行链路授权。上行链路授权530是从基站分配给MAC层的上行链路传输资源。如果待级联的PDCP PDU的尺寸不匹配上行链路授权的尺寸,则RLC层执行分段过程以使得PDCP PDU匹配上行链路授权。可为每个逻辑信道执行上述过程,并且每个RLC设备可使用级联的PDCP PDU来配置RLC报头,并且可向MAC设备发送完成的RLC PDU。如上所述,MAC设备可将从各个RLC层接收的RLC PDU(MAC SDU)配置为一个MAC PDU,以向PHY设备发送MAC PDU。如果RLC设备在RLC报头的配置期间执行分段操作并且在RLC报头中包括分段信息,则在报头中包括各个级联的PDCP PDU的长度信息成为可能(这是为了在接收端重组它们)。
如上所述,LTE系统的特征使得RLC层、MAC层和PHY层的全面数据处理(full-scaledata processing)从接收上行链路授权的时间开始。
图6A和6B是图示根据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数据处理结构的图。在下文中,图6A和6B被共同称为图6。
参考图6A,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为逻辑信道执行PDCP层和RLC层数据处理。也就是说,逻辑信道1 605和逻辑信道2 610具有不同的PDCP层和RLC层,并执行独立的数据处理。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向MAC层传送从各个逻辑信道的RLC层生成的RLC PDU以配置一个MACPDU,并向接收端发送MAC PDU。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PDCP层、RLC层615和MAC层620可包括如上参照图4所述的功能,并且可执行对应于该功能的操作。
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其特征在于RLC层不级联PDCP PDU,并且诸如625之类的MAC PDU结构以具有拥有用于各个MAC SDU的MAC子报头的结构为特征,也就是说,其中以MAC SDU为单位重复MAC子报头的结构。相应地,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可在接收上行链路授权之前执行数据预处理(630)。如果PDCP层接收到IP分组,则终端在接收上行链路授权之前可执行对于所接收的IP分组的PDCP处理(加密和完整性保护),并且可通过PDCP报头的生成来生成PDCP PDU。此外,终端可通过经由向RLC层传送PDCP PDU而配置RLC报头来配置RLC PDU,并且可以通过向MAC层传送RLC PDU来预配置MAC子报头和MAC SDU。
如果终端接收到上行链路授权(630),则终端可通过使MAC子报头和MAC SDU达到匹配上行链路授权的尺寸的程度来配置MAC PDU。如果上行链路授权不足,则终端可执行分段操作,以便充满并有效使用传输资源。可更新(640)对应于分段数据和MAC报头的RLC报头(分段信息或长度信息)(因为L字段和长度被改变)。相应地,与LTE系统相比,如果假定诸如630和645之类的上行链路授权被同时接收到,则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在处理时可以具有很大的增益,诸如635。这是因为在LTE系统中,在接收到上行链路授权之前不能够执行预处理操作,而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在接收到上行链路授权之前可以执行预处理操作。另一方面,如果需要,或者如果在网络中配置,则RLC层和PDCP层可使用一个公共序列号。
可为每个逻辑信道执行预处理,并且为每个逻辑信道预处理的RLC PDU可由MAC层再次预处理为MAC SDU和MAC子报头。此外,如果MAC层接收到上行链路授权630,则终端可通过为每个逻辑信道分配上行链路授权来复用预生成的MAC SDU和MAC子报头。在MAC层从基站接收上行链路授权之后,终端可执行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LCP),并且可为每个逻辑信道划分和给出上行链路授权。此外,终端可通过复用为每个逻辑信道生成的MAC SDU和MAC子报头来配置一个MAC PDU,并且向PHY层传送MAC PDU。如果分配给每个逻辑信道的上行链路授权不足,则可请求对RLC层的分段。相应地,如果RLC层执行分段操作,则包括在报头中的分段信息可被更新并且被再次传送给MAC层,并且MAC层可更新对应的MAC报头。
如上所述,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具有即使在接收到上行链路授权之前也可以开始PDCP层、RLC层和MAC层的数据处理的特征。
[终端连接中的数据预处理操作]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数据预处理可应用于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可执行与在一个传输时间间隔(TTI)或一次传输中最多能发送的数据的量一样大的数据预处理。可以执行与最大可允许的UL授权或最大UL授权一样多的数据预处理。执行数据预处理的时间可包括下面的情况中的一个或多个:
1.如果当前预处理的数据的量变得小于如上所述的最大可允许的UL授权的量,则可以执行数据预处理。
2.可以基于特定的时间周期性地执行数据预处理。
3.可以在MAC层使用上行链路授权配置MAC PDU并向PHY层传送数据时执行数据预处理。
4.可以在通过UL授权发送数据之后执行数据预处理。
5.如果从下层接收到执行数据预处理的指示符,则可以执行数据接收。
在上述时间点之一处,终端可以执行数据预处理。如果有必要,终端可以根据如上所述的几个时间点来执行数据预处理。
[用于在多个连接中执行终端数据预处理的方法]
如果在多或双连接环境中配置上行链路拆分承载710、720、730和740(如果在PDCP层中划分用于主小区组的承载和用于辅小区组的承载,如图7A至7C中所示),则终端应当能够预先确定主小区组(MCG)还是辅小区组(SCG)将发送PDCP层的数据以便执行数据预处理。因为需要在数据预处理过程中分配RLC序列号,所以应当预先确定什么小区组将执行PDCP层的数据的传输以便执行数据预处理。如果未预先确定将向什么小区组发送数据,则数据预处理可能是不可能的(如果使用以下提出的部分预处理,则数据预处理可能成为可能,并且可以获得很大的数据预处理增益)。因为对应于各个小区组的RLC层设备分配独立的RLC序列号,所以应当预先确定将向什么小区组发送PDCP数据(PDCP PDU)。用于在双连接环境中向主小区组和辅小区组预分配PDCP层数据的方法如下。
图7A至图7C是图示根据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用于在双连接中执行终端的数据预处理操作的方法的图。在下文中,图7A至7B被共同称为图7。
参考图7,第一分配方法(710):如果PDCP层的数据的量小于预定阈值(在图7中状态711的情况下),终端不向主小区组和辅小区组预分配PDCP层的数据。仅仅在主小区组(或辅小区组或由基站预配置的小区组)中预处理阈值内的数据。
如果PDCP层的数据的量变得大于阈值(在图7中状态713的情况下),则终端不执行对于其数量变得大于阈值的数据的数据预处理。终端向主小区组和辅小区组执行关于PDCP层的当前数据量的缓冲器状态报告,并且如果接收到关于每个小区组的上行链路授权,则终端可根据上行链路授权向主小区组和辅小区组分配PDCP层数据,并且可执行数据处理以发送数据。也就是说,终端可首先处理数据并将其发送给UL授权被分配到的基站。阈值可被分配为能够指示低数据速率或小数据的值,并且可在网络(或基站)执行RRC连接配置时被配置。
2.第(1-1)分配方法(720):如果PDCP层的数据的量小于预定阈值(在图7中状态721的情况下),终端不向主小区组和辅小区组预分配PDCP层的数据。此外,仅仅在主小区组(或辅小区组或由基站预配置的小区组)中预处理阈值内的数据。例如,终端可执行仅仅关于主小区组(或辅小区组或由基站预配置的小区组)的与阈值一样大的数据的数据预处理,并且可向主小区组和辅小区组执行关于其数量等于或大于阈值的数据的缓冲器状态报告。如果接收到关于每个小区组的上行链路授权,则终端可根据上行链路授权向主小区组和辅小区组分配PDCP层数据,并且可执行数据预处理以发送数据(723)。阈值可被分配为能够指示低数据速率或小数据的值,并且可在网络(或基站)执行RRC连接配置时被配置。
3.第(1-2)分配方法(730):如果PDCP层的数据的量小于预定阈值(在图7中状态731的情况下),则终端不向主小区组和辅小区组预分配PDCP层的数据。仅仅在主小区组(或辅小区组或由基站预配置的小区组)中预处理阈值内的数据。
如果PDCP层的数据的量变得大于阈值(在图7中状态733的情况下),终端可在主小区组和辅小区组中预处理数据。例如,终端可对于其数量变得大于阈值的数据预处理与主小区组(或辅小区组或由基站预配置的小区组)的阈值一样多的数据,并且可预处理在其数量等于或大于阈值的数据之中的、与可以被最大化地分配给辅小区组的上行链路授权的尺寸一样多的关于辅小区组(或者未被基站预配置的主小区组或者小区组)的数据。关于其它剩余数据,终端可向主小区组和辅小区组执行缓冲器状态报告,并且如果接收到关于每个小区组的上行链路授权,则终端可根据上行链路授权向主小区组和辅小区组分配PDCP层数据,并且可执行数据处理以发送数据。阈值可被分配为能够指示低数据速率或小数据的值,并且可在网络(或基站)执行RRC连接配置时被配置。
4.第二分配方法(740):如果PDCP层的数据的量小于预定阈值(在图7中状态741的情况下),终端不向主小区组和辅小区组预分配PDCP层的数据。仅仅在主小区组(或辅小区组)中预处理阈值内的数据。
如果PDCP层的数据的量变得大于阈值(在图7中状态743的情况下),则终端可根据由网络或基站配置的特定拆分比向主小区组和辅小区组预分配PDCP层的当前总体数据(或者关于与阈值一样大的数据,对于主小区组执行数据预处理,并且关于超过阈值的数据,在根据特定拆分比将数据预分配给主小区组和辅小区组之后执行数据预处理)。关于预分配的数据,终端可在向各个小区组分配上行链路授权之前针对各个小区组执行数据预处理。关于其它剩余数据,终端可向主小区组和辅小区组执行缓冲器状态报告,并且如果接收到对于每个小区组的上行链路授权,则终端可向主设备小区组和辅小区组分配PDCP层数据,并且可执行数据处理以发送数据。当RRC连接配置由网络(或基站)执行时,阈值可被配置为能够指示低数据速率或小数据的值,并且当网络(或基站)考虑到网络和基站资源情况而执行RRC连接配置时,拆分比可被配置。
在本公开中,双连接环境中的终端可以通过应用如上所述的四个方法之一来执行数据预处理。通过上述方法,通过向主小区组和/或辅小区组预分配PDCP层数据,PDCP层数据可以用于预处理。
其中终端的PDCP层基于阈值确定数据的量并且向主小区组和辅小区组预分配数据的过程可在以下所述的一个或多个时间点处开始:
1.当意图在当前预处理的数据的量变得小于能够被最大分配的上行链路授权的量的状态下执行数据预处理时
2.周期性地基于特定时间
3.当MAC层使用上行链路授权配置MAC PDU并向PHY层传送数据时
4.在向UL授权发送数据之后
5.当从下层接收到用于执行数据预处理的指示符并且意图执行数据预处理时
6.每当在PDCP层中接收到新数据时
7.当从下层接收到向主小区组和辅小区组执行数据分配的指示符时
8.当PDCP层中数据的量变得大于的特定阈值时
每当PDCP层数据的量与阈值比较时,可通过下面的方法计算PDCP层数据的量:
1.第一计算方法:该方法计算对应于未被发送和未被预处理的PDCP数据层的数据量、在主小区组中未被发送并且被预处理的数据量以及在辅小区组中未被发送并且被预处理的数据量的总和的总体数据的尺寸,并且将计算的值与阈值比较。
2.第二计算方法:该方法计算未被发送并且未被预处理的PDCP数据层的数据量的尺寸,并且将计算的值与阈值比较。
3.第三计算方法:该方法计算排除当与先前的阈值比较时计算的数据的未被发送并且被新接收的数据量的尺寸,并且将计算的值与阈值比较。
4.第四计算方法:该方法计算对应于未被发送并且在主小区组中被预处理的数据量以及未被发送并且在辅小区组中被预处理的数据量的总和的总体数据的尺寸,并且将计算的值与阈值比较。
使用如上所述的四个方法之一,可以计算在双连接环境中通过终端与阈值比较的PDCP层数据的尺寸。
双连接环境中的终端可以规定分配连续的PDCP序列号的规则,使得当PDCP层的数据被预分配给主小区组和辅小区组时,各个小区组最大化地具有它们。如果PDCP序列号未被拆分到各个小区组,但是被分配给连续的PDCP序列号的组,则当接收侧的PDCP层重新对准PDCP序列号的次序时发生的处理时间和负担可以减少。
在用于在双连接环境中执行终端的数据预处理的方法中,可以通过向每个小区组应用用于在单连接环境中执行终端的数据预处理的方法来执行数据预处理。当在各个小区组中执行数据预处理时,终端可以执行与最大输送块尺寸、最大可允许的UL授权的尺寸或者在一个TTI中最大可发送的数据的尺寸一样大的数据预处理。如果执行与上述尺寸一样大的数据预处理,则可能为下一次数据传输获得最大数据预处理增益。在用于在双连接环境中执行终端的数据预处理的方法中,可以通过RRC消息(RRCConnectionSetup(RRC连接建立)或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RRC连接重新配置))从基站到终端配置阈值或特定拆分比,或者可通过RRC消息(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动态地重新配置。此外,为了动态分配阈值或特定拆分比,可使用新定义的PDCP控制PDU或MAC控制元素(CE)来更新阈值或特定拆分比。
在用于在双连接环境中执行终端的数据预处理的方法中,对于基站来说有必要配置阈值,使得阈值变得大于主小区组的最大输送块尺寸、最大可允许的UL授权的尺寸或者在一个TTI中最大可传输的数据尺寸。这是因为:通过配置阈值使得其变得大于最大输送块尺寸、最大可允许的UL授权的尺寸或者在一个TTI中最大可传输的数据尺寸,为下一个数据传输获得最大数据预处理增益成为可能。
在如上所述的双连接环境中,终端可配置PDCP层数据以通过分组复制将它们发送给不同的小区组,并且该配置可由RRC消息激活或去激活,或者新定义的PDCP控制PDU或MACCE。
[用于在多个连接中执行终端数据预处理的方法]
图8A至8C是图示根据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用于在多个连接中执行终端的数据预处理操作的第一实施例的图。在下文中,图8A至8C被共同称为图8。
参考图8A,在用于在双连接中执行终端的数据预处理操作的第一实施例中,其特征可在于终端具有用于各个小区组的单独的缓冲器以及单独的映射表。单独的缓冲器可意味着逻辑划分的缓冲器、存储器地址上的不同缓冲器、实际上硬件相同的缓冲器,但是被逻辑划分或以硬件划分的单独的缓冲器。第一实施例对应于实现能够在双连接环境中执行数据预处理的第一分配方法的方法。
如果在PDCP层设备中接收到IP分组,则终端可在第一缓冲器中配置和存储PDCPPDU(805)。如果第一缓冲器的数据量小于预定阈值(810),则终端不向主小区组和辅小区组预分配PDCP层的数据。仅仅在主小区组(或辅小区组或由基站预配置的小区组)中预处理阈值内的数据。
如果PDCP层的数据的量变得大于阈值(815),则终端不执行对于对应的数据的数据预处理。终端向主小区组和辅小区组执行关于PDCP层的当前数据量的缓冲器状态报告,并且如果接收到关于每个小区组的上行链路授权,则终端根据接收的上行链路授权向主小区组和辅小区组分配PDCP层数据。终端可执行对于分配给各个小区组的数据的数据处理,在对应于各个小区组的缓冲器(第二缓冲器825和第三缓冲器830)中存储数据,并且执行数据传输(820)。终端可首先处理数据并向UL授权被分配到的基站(小区组)发送该数据。阈值可被分配为可指示低数据速率或小数据的值,并且可在RRC连接配置由网络(或基站)执行时被配置。
如上所述,各个小区组的单独映射信息可被配置为映射表825和830。各个映射表可基于RLC序列号(SN)来配置(也可基于PDCP序列号来配置)。各个映射表可指示第一缓冲器与第二缓冲器或第三缓冲器的存储器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在执行分段操作的情况下,可将分段信息(seg.Info)存储在映射表中并且在其中应用RLC ARQ功能的RLC AM模式的情况下,可在映射表中记录ACK/NACK信息。此外,除了存储器地址的映射信息之外,还可通过添加PDCP序列号字段来记录RLC序列号与PDCP序列号之间的映射信息。
如果在第一实施例的操作820(图8),对应于各个小区组的RLC设备和MAC设备在从各个小区组接收到上行链路授权前执行数据预处理以用于在双连接中执行终端数据预处理(820-2),可以实现用于使得可能在双连接环境中执行数据预处理的第(1-1)分配方法、第(1-2)分配方法和第二分配方法。可根据第(1-1)分配方法执行仅仅关于预配置的小区组的预处理,并且主小区组和辅小区组可基于阈值或者可发送的上行链路量、根据第(1-2)分配方法执行预处理一次,或者主小区组和辅小区组可根据第二分配方法、按照预配置的比率来执行预处理。在操作825和830处可通过以上所述的映射表来管理预处理的数据。
图9A和图9B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用于在多个连接中执行终端的数据预处理操作的第二实施例的图。在下文中,图9A和9B被共同称为图9。
参考图9A,在用于在双连接中执行终端的数据预处理操作的第二实施例中,其特征可在于终端不具有用于各个小区组的单独缓冲器,而是具有一个集成缓冲器以及集成映射表。集成缓冲器可意味着逻辑集成的缓冲器、存储器地址上的不同缓冲器、实际上硬件不同但是逻辑集成的缓冲器,或硬件集成的缓冲器。第二实施例对应于用于实现能够使得可能在双连接环境中执行数据预处理的第一分配方法、第(1-1)分配方法、第(1-2)分配方法和第二分配方法的方法。特别地,第二实施例可能更适合于实现第二分配方法。
如果PDCP层的数据的量小于预定阈值,则终端不向主小区组和辅小区组预分配PDCP层的数据。仅仅在主小区组(或辅小区组或预先指定的小区组)中预处理阈值内的数据。如果PDCP层的数据的量小于预定阈值,则可实现如第一实施例中的方法。
如果PDCP层的数据的量变得大于阈值(905),则终端可根据由网络或基站配置的特定拆分比来向主小区组和辅小区组预分配PDCP层的当前总体数据(或者关于与阈值一样大的数据,为主小区组执行数据预处理,并且对于超过阈值的数据,在根据特定拆分比向主小区组和辅小区组预分配数据之后执行数据预处理,或者对于总体数据,执行与关于各个小区组的最大可接收的UL授权的量一样大的数据预处理)(910)。关于将被发送给各个小区组的数据,终端可在各个小区组被分配有上行链路授权之前执行针对各个小区组的数据预处理。可分配RLC序列号,可预配置RLC报头和MAC报头,并且可在第二缓冲器(915)中存储用于各个小区组的预处理的数据。在这种情况下,RLC序列号可以是虚拟RLC序列号。RLC序列号可以是临时指定的与各个小区组的UL授权的最大量一样大的RLC序列号。相应地,如果针对各个小区组实际接收UL授权,则可根据接收的UL授权来重新分配RLC序列号。如果预分配的虚拟RLC序列号与实际分配的UL授权很好地一致,则没必要重新分配RLC序列号。例如,如果分配给各个小区组的UL授权的量小于在各个小区组中预处理的量,则可能有必要重新分配RLC序列号。
如果在针对各个小区组执行数据预处理之后实际从各个小区组接收到UL授权(920),则终端可将实际接收的UL授权与预处理的数据的量比较,并且可重新分配虚拟RLC序列号,使得数据可以被连续地发送给接收的UL授权(925)。相应地,可以向预处理的数据的一部分重新分配RLC序列号,并且可以发送数据以匹配UL授权的尺寸。如果需要,则在授权的尺寸不匹配预处理的数据的尺寸的情况下,可执行分段操作。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在预处理数据被发送给各个小区组之后的剩余预处理的数据,可重新分配虚拟RLC序列号。虚拟RLC序列号意味着关于下一个UL授权的RLC序列号的重新分配(930)。
在从各个小区组接收到下一个UL授权之后,可重复执行上述过程。
为了实现第二实施例,可配置用于管理集成映射信息的映射表935和940。各个映射表可基于RLC序列号(SN)来配置(也可基于PDCP序列号来配置)。各个映射表可指示第一和第二缓冲器的存储器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并且如果分段操作被执行则可存储分段信息。在执行分段操作的情况下,可将分段信息存储在映射表中并且在其中应用RLC ARQ功能的RLC AM模式的情况下,可在映射表中记录ACK/NACK信息。除了存储器地址的映射信息之外,还可通过添加PDCP序列号字段来记录RLC序列号与PDCP序列号之间的映射信息。可将指示各个RLC序列号或存储器地址的位置的新字段添加到映射表,并且因为使用集成映射表,所以可添加用于指示各个小区组的链接字段。例如在链接字段中,“0”可指示主小区组,而“1”可指示辅小区组。用于各个小区组的RLC序列号被独立管理并且被独立和连续地分配。
如上所述,终端可分配虚拟RLC序列号,并且可在其从各个小区组接收到UL授权之前实现映射表935。每当从各个小区组接收到UL授权时,终端可更新如940中的虚拟RLC序列号。终端可重新分配实际的RLC序列号以匹配UL授权的尺寸,并且可向各个小区组发送数据。在向各个小区组发送对应于UL授权的数据之后,终端可期待下一个UL授权,并且可分配关于剩余数据的新的虚拟RLC序列号。期待下一个UL授权意味着考虑对应于由基站配置的各个小区组的特定拆分比或者可以由各个小区组最大接收的UL授权的量。
RLC序列号的重新分配是必要的原因是:如果对于各个小区组的预处理的数据的尺寸与在各个小区组中实际UL授权的数据的尺寸之间发生失配,则可能发生性能恶化。例如,如果在例如已经对于第一小区组预处理了100千字节的数据并且已经对于第二小区组预处理了100千字节的数据的状态下,第一小区组达到50千字节的实际UL授权并且第二小区组达到150千字节的实际UL授权,由于还未被发送给第一小区组的50千字节,所以在接收端PDCP设备中可能发生延迟。在从第一小区组接收的50千字节的数据与从第二小区组接收的50千字节的数据之间可能存在PDCP序列号间隙,并且为了将其连续地传送给上层,需要等待还未被接收的50千字节的数据,并且这可能导致延迟发生。此外,如果在已经在第二小区组中进行仅仅100千字节的状态下达到150千字节的UL授权,将进行不必要的填充,并且因此可能发生资源浪费。
例如,在935处,对于链路0生成虚拟RLC序列号1、2、3、4、5,并且对于链路1生成虚拟RLC序列号1、2,但是作为UL授权分配的结果,可对于链路0分配仅仅对应于上行链路RLC序列号1、2的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关于先前生成的虚拟RLC序列号3或更大以及用于链路1的RLC SN,有必要更新RLC序列号。如果935处通过链路1分配足够处理RLC SN 3、4的资源的量,则作为935处的链路0,RLC SN 3、4被处理的数据可被更新成如在940处的链路1,RLC SN1、2。资源不能够被分配到的预处理的数据(对应于935处的链路0和RLC SN为5的数据,以及对应于链路1和RLC SN为1、2的数据)需要更新(或重新分配)RLC序列号。
尽管已经与举例说明第二分配方法一样描述了第二实施例,但是其甚至可以应用于第一分配方法、第(1-1)分配方法和第(1-2)分配方法。根据第二实施例,使用集成缓冲器,向预处理的数据分配虚拟RLC SN,并且在接收到UL授权之后更新或重新分配RLC SN。为了用于预处理的数据确定,总共可以应用第一分配方法、第(1-1)分配方法、第(1-2)分配方法和第二分配方法。
图10A至图10C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用于在多个连接中执行终端的数据预处理操作的第三实施例的图。在下文中,图10A至10C被共同称为图10。
参考图10A,在用于在双连接中执行终端的数据预处理操作的第三实施例中,其特征可在于终端不具有用于各个小区组的单独的缓冲器,而是具有一个集成缓冲器以及集成映射表。集成缓冲器可意味着逻辑集成的缓冲器、存储器地址上的不同缓冲器、实际上硬件不同的但是逻辑集成的缓冲区、或硬件集成的缓冲器。第三实施例对应于用于实现能够使得可能在双连接环境中执行数据预处理的第一分配方法、第(1-1)分配方法、第(1-2)分配方法和第二分配方法的方法。
如果PDCP层的数据的量小于预定阈值,则终端不向主小区组和辅小区组预分配PDCP层的数据。仅仅在主小区组(或辅小区组或预先指定的小区组)中预处理阈值内的数据。如果PDCP层的数据的量小于预定阈值,则可执行如第一实施例中的方法。
第三实施例提出一种数据部分预处理方法。数据部分预处理方法意味着执行与数据预处理方法相同的过程,但是在没有分配RLC序列号的情况下空出RLC序列号将被分配到的位置,并且不执行处理(这意味着在存储器上空出位置)。数据部分预处理方法意味着执行对于剩余的RLC报头字段和MAC报头的数据预处理。根据第三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中一样,RLC序列号未被重新分配几次,并且因此可以节省终端处理能力,并且可以减少负担。存储各个RLC序列号的存储器地址,并且可以使用存储的RLC序列号的存储器地址、与每当从各个小区组接收到UL授权时将发送的对应于UL授权的数据的尺寸一样大地分配RLC序列号。相应地,在第三实施例中,可以与用于执行如上所述的数据预处理过程的时间点或条件相同的方式执行数据部分预处理。每当从各个小区组接收到UL授权时,分配RLC序列号,并且可以执行数据传输。
数据部分预处理是甚至在终端的UL拆分承载中也可以有价值地应用的方法。此外,该方法甚至可有价值地应用于基站的DL拆分承载。
即使PDCP层的数据的量小于预定阈值,也可应用如上所述的数据部分预处理方法。
如果PDCP层的数据的量变得大于阈值(1005),则终端可预处理PDCP层的当前总体数据。例如,终端可执行与关于小区组的最大可接收的UL授权量的总和一样大的数据部分预处理(1010)。在第三实施例中,在预处理期间,终端可不分配RLC序列号,预配置RLC报头和MAC报头并且在第二缓冲器(1015)中存储针对各个小区组的部分预处理的数据。如果实际接收到针对各个小区组的UL授权,终端可根据接收的UL授权来分配RLC序列号。
如果在如上所述地执行数据部分预处理之后实际从各个小区组接收到UL授权(1020),则终端可将实际接收的UL授权与部分预处理的数据的量比较,并且可分配RLC序列号,使得数据可以被连续地发送给接收的UL授权(1025)。相应地,可以将RLC序列号分配给部分预处理的数据的一部分,并且可以发送数据以匹配UL授权的尺寸。如果需要,则在授权的尺寸不匹配预处理的数据的尺寸的情况下,可执行分段操作。
在这种情况下,关于在向各个小区组发送部分预处理的数据之后剩余的部分预处理的数据,在从各个小区组接收到下一个UL授权之后分配RLC序列号,并且执行数据传输。可重复执行上述过程。
为了实现第三实施例,可配置用于管理集成映射信息的映射表1030和1035。可基于RLC序列号(SN)来配置各个映射表。也可基于PDCP序列号来配置映射表。各个映射表可指示第一和第二缓冲器的存储器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并且如果执行分段操作则可将分段信息存储在映射表中。在其中应用RLC ARQ功能的RLC AM模式的情况下,可在映射表中记录ACK/NACK信息。此外,除了存储器地址的映射信息之外,还可通过添加PDCP序列号字段来记录RLC序列号与PDCP序列号之间的映射信息。可将指示各个RLC序列号或存储器地址的位置的新字段添加到映射表,并且因为使用了集成映射表,所以可添加用于指示各个小区组的链接字段。用于各个小区组的RLC序列号被独立管理并且被独立和连续地分配。
如上所述,终端可不分配RLC序列号,并且可在它从各个小区组接收到UL授权之前实现映射表1030。每当从各个小区组接收到UL授权时,终端可更新RLC序列号(1035)。终端可分配RLC序列号以匹配UL授权的尺寸,并且可向各个小区组发送数据。每当在向各个小区组发送对应于UL授权的数据之后接收到关于剩余数据的下一个UL授权时,终端可分配RLC序列号。例如,尽管已经在1030处预处理了对应于PDCP SN 1至7的数据,但是终端不分配RLC SN。终端甚至可能不分配链路字段。如果UL授权被分配,则终端可分配RLC SN并且可确定链路。例如,可假定:分配对于链路0的用于发送PDCP SN 1、2的资源,并且分配对于链路1的用于发送PDCP SN 3、4的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如935那样,对应于PDCP SN 1、2的预处理的数据可被分配有链路0,RLC SN 1、2,而对应于PDCP SN 3、4的预处理的数据可被分配有链路1,RLC SN 1、2。如果UL授权稍后被分配,则对应于PDCP SN 5、6、7的预处理的数据可被分配有RLC SN。
根据第三实施例,使用集成缓冲器,不通过部分预处理来分配RLC SN,并且在接收到UL授权之后分配RLC SN。为了用于预处理的数据确定,总共可以应用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分配方法、第(1-1)分配方法、第(1-2)分配方法和第二分配方法。
图11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在多个连接中执行终端的数据预处理操作的第一实施例的终端操作的图。
参考图11,如果在PDCP层设备中接收到IP分组,则在操作1105中终端可配置PDCPPDU并将其存储在第一缓冲器中。
在操作1110中终端将存储的数据的量与阈值比较。数据量与阈值比较的时间点以及用于计算将与阈值比较的数据的量的方法可遵循本公开的上述内容。如果存储的数据的量小于阈值,则执行操作1115,而如果存储的数据的量大于阈值,则执行操作1130。
如果在操作1115中第一缓冲器中的数据的量小于预定阈值,则终端不向主小区组和辅小区组预分配PDCP层的数据。可仅仅在主小区组、辅小区组或者由基站预配置的小区组中预处理阈值内的数据。终端将预处理的数据存储在第二或第三缓冲器中。
在操作1120中终端接收用于对应的小区组的UL授权。在操作1125中终端可使用接收的UL授权向对应的小区组发送经预处理的数据。
如果PDCP层的数据的量变得大于阈值,则在操作1130中,终端不预处理对应的数据。终端向主小区组和辅小区组执行关于PDCP层的当前数据量的缓冲器状态报告。
如果在操作1135中接收到关于各个小区组的UL授权,则终端根据UL授权向主小区组和辅小区组分配PDCP层的数据,执行数据处理,并且将该数据存储在对应于小区组的缓冲器(第二缓冲器或第三缓冲器)中。在操作1140中终端可基于接收的UL授权发送处理的数据。终端可首先处理数据并将其发送给UL授权被首先分配到的基站。
如果在用于在双连接中执行终端数据预处理的第一实施例的终端操作1130处,对应于各个小区组的RLC设备和MAC设备在从各个小区组接收上行链路授权之前执行数据预处理,可以实现用于使得可能在双连接环境中执行数据预处理的第(1-1)分配方法、第(1-2)分配方法和第二分配方法。代替在操作1130处不执行预处理,可根据第(1-1)分配方法、第(1-2)分配方法或第二方法来预处理分配给各个小区组的数据,并且对于未预处理的数据可应用操作1135和随后的操作。
图12是图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在多个连接中执行终端的数据预处理操作的第二实施例的终端操作的图。
参考图12,如果在PDCP层设备中接收到IP分组,则在操作1205中终端可配置PDCPPDU并将其存储在第一缓冲器中。
在操作1210中终端将存储的数据的量与阈值比较。数据量与阈值比较的时间点以及用于计算将与阈值比较的数据的量的方法可遵循本公开的上述内容。如果存储的数据的量小于阈值,则执行操作1215,而如果存储的数据的量大于阈值,则执行操作1230。
如果PDCP层的数据的量小于预定阈值,则终端不向主小区组和辅小区组预分配PDCP层的数据。可仅仅在主小区组、辅小区组或预先指定的小区组中预处理阈值内的数据。在操作1215中终端可将预处理的数据存储在第二缓冲器中。
在操作1220中终端接收针对各个小区组的UL授权。在操作1225中终端可使用接收的UL授权向对应的小区组发送预处理的数据。
如果PDCP层的数据的量小于预定阈值,则可执行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方法相同的方法,并且可以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方式不同的方式来使用集成缓冲器而不是独立缓冲器。
如果PDCP层的数据的量变得大于阈值,则在操作1230中,各个小区组可预处理数据并且可通过虚拟RLC序列号的分配而将预处理的数据存储在第二缓冲器中。例如,终端在操作1230中可根据由网络或基站配置的特定拆分比向主小区组和辅小区组预分配PDCP层的当前总体数据(或者关于与阈值一样大的数据,对于主小区组执行数据预处理,并且关于超过阈值的数据,在根据特定拆分比向主小区组和辅小区组预分配数据之后执行数据预处理。关于总体数据,终端可针对各个小区组执行与UL授权的最大可接收量一样大的数据预处理)。
关于在上述方法中被预定为发送给各个小区组的数据,终端可在各个小区组被分配有上行链路授权之前执行对于小区组的数据预处理。可分配RLC序列号,可预配置RLC报头和MAC报头,并且可将针对各个小区组的预处理的数据存储在第二缓冲器中。在这种情况下,RLC序列号可以是虚拟RLC序列号。RLC序列号可以是根据由网络配置的临时指定或者与各个小区组的UL授权的最大量一样大的RLC序列号。
在操作1235中终端可接收针对各个小区组的UL授权。如果终端接收到针对各个小区组的UL授权,则在操作1240中可根据接收的UL授权来重新分配RLC序列号。如果预分配的虚拟RLC序列号与实际分配的UL授权很好地一致,则没有必要重新分配RLC序列号。
如果在执行用于各个小区组的数据预处理之后实际从各个小区组接收到UL授权,则在操作1240中终端可将实际接收的UL授权与预处理的数据的量比较,并且可重新分配虚拟RLC序列,使得可以向接收的UL授权连续地发送数据。
在操作1245中,可以向预处理的数据的一部分重新分配RLC序列号,并且可以发送数据以匹配UL授权的尺寸。如果需要,在授权的尺寸不匹配预处理的数据的尺寸的情况下,可执行分段操作。
在这种情况下,用于各个小区组的UL授权可在不同的时间到达。相应地,可重新分配RLC序列号,以便首先发送关于与首先到达的UL授权对应的小区组的数据。为了向与首先到达的UL授权对应的辅小区组首先发送关于主小区组的预处理的数据,可将RLC序列号重新分配并记录在映射表中(小区组指示(链路)变化并且RLC序列号更新)。
在这种情况下,关于在向各个小区组发送预处理的数据之后剩余的预处理的数据,可重新分配虚拟RLC序列号。虚拟RLC序列号在操作1250中意味着重新分配关于下一个UL授权的RLC序列号。
尽管根据图12的实施例的第二分配方法已被描述为终端操作的示例,但是图12的实施例甚至可以应用于第一分配方法、第(1-1)分配方法和第(1-2)分配方法。根据第二实施例,使用集成缓冲器,向预处理的数据分配虚拟RLC序列号,并且在接收到UL授权之后更新或重新分配RLC序列号。为了用于预处理的数据确定,总共可以应用第一分配方法、第(1-1)分配方法、第(1-2)分配方法和第二分配方法。
图13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在多个连接性中执行终端的数据预处理操作的第三实施例的终端操作的图。
参考图13,在用于在双连接性中执行终端的数据预处理操作的第三实施例中,其特征可在于终端不具有用于各个小区组的单独的缓冲器,而是具有一个集成缓冲器以及集成映射表。
在操作1305中,如果在PDCP层设备中接收到IP分组,则终端可配置PDCP PDU并将其存储在第一缓冲器中。
在操作1310中终端将存储的数据的量与阈值比较。数据量与阈值比较的时间点以及用于计算将与阈值比较的数据的量的方法可遵循本公开的上述内容。如果存储的数据的量小于阈值,执行操作1315,而如果存储的数据的量大于阈值,执行操作1330。
如果PDCP层的数据的量小于预定阈值,终端不向主小区组和辅小区组预分配PDCP层的数据。可仅仅在主小区组(或辅小区组或预先指定的小区组)中预处理阈值内的数据。在操作1315中终端可将预处理的数据存储在第二缓冲器中。
在操作1320中,终端接收对于相应小区组的UL授权。在操作1325中终端可使用接收的UL授权向相应小区组发送预处理的数据。
如果PDCP层的数据的量小于预定阈值,可执行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方法相同的方法,并且可以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方式不同的方式来使用集成缓冲器而不是独立缓冲器。
第三实施例提出一种数据部分预处理方法。数据部分预处理方法意味着执行与数据预处理方法相同的过程,但是在没有分配RLC序列号的情况下空出RLC序列号将被分配到的位置,并且不执行处理(这意味着在存储器上空出位置)。数据部分预处理方法意味着执行对于剩余的RLC报头字段和MAC报头的数据预处理。根据第三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中一样,RLC序列号未被重新分配几次,并且因此可以节省终端处理能力,并且可以减少负担。存储各个RLC序列号的存储器地址,并且可以使用存储的RLC序列号的存储器地址、与每当从各个小区组接收到UL授权时将发送的对应于UL授权的数据的尺寸一样大地分配RLC序列号。相应地,在第三实施例中,可以与用于执行如上所述的数据预处理过程的时间点或条件相同的方式执行数据部分预处理。此外,每当从各个小区组接收到UL授权时,分配RLC序列号,并且可以执行数据传输。
即使PDCP层的数据的量小于预定阈值,也可应用如上所述的数据部分预处理方法。
如果PDCP层的数据的量变得大于阈值,则各个小区组可预处理数据。然而,因为执行部分预处理,所以可不分配RLC序列号(1330)。例如,在操作1330中终端可针对各个小区组关于PDCP层的当前总体数据执行与UL授权的最大可接收的量一样大的数据部分预处理。终端可能还未分配RLC序列号码,预配置RLC报头和MAC报头,并且在第二缓冲器中存储针对各个小区组的部分预处理的数据。相应地,如果实际接收到针对各个小区组的UL授权,择可根据接收的UL授权来分配RLC序列号。
终端在操作1335中可接收针对各个小区组的UL授权。如果终端在执行数据部分预处理之后实际从各个小区组接收到UL授权,则终端可将实际接收的UL授权与部分预处理的数据的量比较,并且在操作1340中可分配RLC序列号,使得数据可以被连续地发送给接收的UL授权。
终端可分配关于部分预处理的数据的一部分的RLC序列号,并且在操作1345中可发送数据以匹配UL授权的尺寸。如果需要,在授权的尺寸不匹配预处理的数据的尺寸的情况下,可执行分段操作。
在这种情况下,关于在向各个小区组发送部分预处理的数据之后剩余的部分预处理的数据,在从各个小区组接收到下一个UL授权之后分配RLC序列号,并且执行数据传输。可重复执行上述过程。
在这种情况下,用于各个小区组的UL授权可在不同的时间到达。相应地,为了首先发送关于与首先到达的UL授权对应的小区组的数据,可首先分配RLC序列号,并且可执行数据传输。
如上在本公开中所述的双连接技术甚至可被扩展地应用于其中终端连接到三个或四个基站的多连接环境。
作为本公开的第四实施例,如果在终端通过应用第三实施例执行数据部分预处理方法的状态下,确定由网络预先指定的特定拆分比很好地匹配由各个小区组分配的UL授权的比,也就是说,如果它们彼此很好地匹配特定次数或达到特定时段,则终端可应用第二实施例。如果确定它们彼此不匹配,则终端可再次应用第三实施例。也就是说,上述实施例可组合使用。
在根据本公开的提出的第三实施例中,数据部分预处理方法不仅可扩展到不分配RLC序列号,而且还可不分配PDCP序列号。PDCP序列号的位置可被清空(存储器空间被清空),并且可能不被分配,但是稍后可被分配。在特定的时间过去之后,例如,如果特定的定时器到期或者达到每个特定的时段,可分配关于当前存在的IP分组数据的PDCP序列号。当执行数据部分预处理方法时,不分配而是清空PDCP序列号和RLC序列号,并且如果在执行关于PDCP报头、RLC报头和MAC子报头的数据预处理之后从各个小区组接收到UL授权,则可以通过分配PDCP序列号和RLC序列号以匹配UL授权的尺寸来发送数据。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将用于PDCP序列号的存储器地址的字段添加到映射表信息。
在上述实施例中,指示PDCP序列号还是RLC序列号被分配给映射表的字段可能是必要的。
在第三实施例中,不分配RLC序列号可以是不分配关于所有预处理的数据的RLC序列号,或者不分配关于预处理的数据的部分数据的RLC序列号。例如,可分配关于第一RLCPDU的序列号,并且可不分配关于随后的RLC PDU的序列号。可通过期望上行链路资源分配来仅仅分配关于部分预处理的RLC PDU的RLC序列号,并且可不分配关于剩余的预处理的RLC PDU的RLC序列号。
根据本公开的用于在双连接中执行数据预处理的方法是用于加速数据处理的方案,并且可以是可以有价值地应用于终端的上行链路拆分承载的方法,并且还以可有价值地应用于基站的下行链路拆分承载。
图14是图示本公开的第一至第三实施例的修改的实现方法的图。
参考图14,本公开的第一至第三实施例的修改的实现方法。参考图8、9和10,以包括报头和数据的单元在映射表中管理预处理的数据。此外,假定RLC序列号或PDCP序列号以RLC序列号或PDCP序列号的次序连续地位于存储器或缓冲器上。在本公开中,如上参照图8至10所述的实现方法是示范性的,以呈现最有效的方法。其它修改方法成为可能。
作为另一个实现方法,如图14中所示,可为各个传输报头(MAC报头、RLC报头和PDCP报头)和数据(1420)划分地存储和管理预处理的数据。在以上情况下,可在映射表中分别配置指示各个报头地址的字段和指示数据的字段,并且可记录关于各个报头和数据的映射信息。此外,如1425,可单独地存储和管理各个层的报头和数据。在映射表中,可添加和管理指示各个报头的地址的字段和对应的映射信息。
如上参照图14所述的,可以各种方式实现本公开中提出的方法。此外,数据预处理技术在概念上将数据预处理为1415,并且可被不同地实现,诸如数据的存储和管理、物理上不同的缓冲器的使用、缓冲器的逻辑划分、几个映射表的单独管理、或者报头和数据的划分管理。
在单独地管理报头和数据的情况下,可在MAC PDU的配置期间参照对应的存储器地址而级联报头和数据以传送给下层。
如上参照图14所述的实施例对应于映射表中的预处理的数据的管理,并且甚至在通过根据按照本公开的第一分配方法、第(1-1)分配方法、第(1-2)分配方法和第二分配方法分配给各个小区组的数据的预处理来管理映射表的情况下,也可以以相同的方式而被应用。也就是说,在图8至10的实施例中,可在映射表中为各个传输报头(MAC报头、RLC报头和PDCP报头)和数据分开地存储和管理预处理的数据。在实现本公开的第一至第四实施例的情况下,预处理根据按照本公开的第一分配方法、第(1-1)分配方法、第(1-2)分配方法和第二分配方法分配给各个小区组的数据,并且可在映射表中针对各个传输报头(MAC报头、RLC报头和PDCP报头)和数据而分开存储和管理预处理的数据,
在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中,如果向某个小区组(主小区组或辅小区组)发送一个RLC SDU的分段,则也应当向该小区组发送该一个RLC SDU的剩余分段;这是为了使得可在接收端重组RLC SDU,因为剩余的分段具有与小区组中将被划分成SI字段的先前发送的分段的RLC序列号相同的RLC序列号。
在本公开第二实施例中,如果由于特定原因(例如,如果首先向辅小区组分配UL授权)确定向辅小区组发送已经被预处理以发送到主小区组的数据,则可更新RLC报头的RLC序列号以匹配辅小区组,可更新MAC子报头的逻辑信道标识(LCID)以匹配对应于辅小区组的RLC层设备的逻辑信道标识,并且然后对应于辅小区组的MAC层设备可执行用于传输的过程(如果有必要,复用、MAC报头生成或者请求来自RLC层的分段操作)。相反,如果由于特定原因(例如,如果首先向主小区组分配UL授权)确定向主小区组发送已经被预处理以发送到辅小区组的数据,则可更新RLC报头的RLC序列号以匹配主小区组,可更新MAC子报头的逻辑信道标识(LCID)以匹配对应于主小区组的RLC层设备的逻辑信道标识,并且然后对应于主小区组的MAC层设备可执行用于传输的过程(如果有必要,复用、MAC报头生成或者请求来自RLC层的分段操作)。
在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中,如果向某个小区组(主小区组或辅小区组)发送一个RLC SDU的分段,则也应当向该小区组发送该一个RLC SDU的剩余分段;这是为了使得可在接收端重组RLC SDU,因为剩余的分段具有与小区组中将被划分成SI字段的先前发送的分段的RLC序列号相同的RLC序列号。
在本公开第三实施例中,如果由于特定原因(例如,如果首先向辅小区组分配UL授权)确定向辅小区组发送已经被预处理的数据,则RLC报头的RLC序列号可被配置成匹配辅小区组,MAC子报头的逻辑信道标识(LCID)可被更新以匹配与辅小区组对应的RLC层设备的逻辑信道标识,并且然后对应于辅小区组的MAC层设备可执行用于传输的过程(如果有必要,复用、MAC报头生成或者请求来自RLC层的分段操作)。相反,如果由于特定原因(例如,如果首先向主小区组分配UL授权)确定向主小区组发送已经被预处理的数据,则可更新RLC报头的RLC序列号以匹配主小区组,可更新MAC子报头的逻辑信道标识(LCID)以匹配与主小区组对应的RLC层设备的逻辑信道标识,并且然后对应于主小区组的MAC层设备可执行用于传输的过程(如果有必要,复用、MAC报头生成或者请求来自RLC层的分段操作)。
可如下应用根据本公开的在单或双连接环境中执行数据预处理的过程。此外,以下所述的应用的数据预处理方法可应用在本公开中提出的第一至第三实施例中。
1.数据预处理的第一实施例:在每个PDCP层中,数据预处理可通过加密PDCP SDU(IP分组或数据分组)、如果有必要的话执行完整性保护、生成PDCP报头、分配每个RLC层中的RLC序列号、配置分段信息(SI)字段以及配置RLC报头来实现。如果MAC层指示各个RLC层设备满足特定条件,则各个RLC层设备可配置长度(L)字段以匹配RLC PDU的尺寸以通过MAC层处理预处理的RLC PDU,配置匹配各个RLC层设备的逻辑信道标识(LCID),通过MAC报头的配置来配置和复用各个MAC子报头和MAC SDU,并且配置MAC PDU以匹配UL授权的尺寸。MAC层的特定条件可以是:当从基站接收到UL授权时,以及当接收到UL授权时,各个RLC层可被指示向MAC层设备传送预处理的RLC PDU。
2.数据预处理的第二实施例:在数据预处理的第二实施例中,当执行数据预处理的第一实施例时,可单独地生成、存储和管理各个PDCP报头和RLC报头。当执行数据预处理时,可预生成、处理和存储各个PDCP报头和各个RLC报头。如果在接收到UL授权之后由于缺乏授权而需要执行分段操作,则更新生成的RLC报头的SI字段(第一分段被配置成01,最后一个分段被配置成10,并且除第一分段和最后一个分段之外的任何分段被配置成11),并且如果有必要,可将SO字段动态地添加到RLC报头(如果该分段不是第一分段,具有2字节尺寸的分段偏移(SO)字段被添加以指示偏移)。
3.数据预处理的第三实施例:在数据预处理的第三实施例中,执行数据预处理的第一实施例并且直到可以预执行MAC层设备的数据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可单独地生成、存储和管理各个PDCP报头、RLC报头和MAC报头,也就是说,当执行数据预处理时,可预生成、处理和存储各个PDCP报头、RLC报头和MAC报头。如果在接收到UL授权后由于缺乏授权而需要执行分段操作,则更新生成的RLC报头的SI字段(第一分段被配置成01,最后一个分段被配置成10,并且除第一分段和最后一个分段之外的任何分段被配置成11),并且如果有必要,可将SO字段动态地添加到RLC报头(如果该分段不是第一分段,具有2字节尺寸的分段偏移(SO)字段被添加以指示偏移)。
如上提出的用于比较PDCP层的数据量与阈值的第一至第四计算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一至第三实施例中的所有实施例。
在根据本公开的单连接数据预处理过程和双连接数据预处理过程中,如果用于各个PDCP SDU(或PDCP PDU)的PDCP丢弃定时器到期,则PDCP层可向RLC层传送丢弃PDCP SDU(或PDCP PDU)的指示。当接收到该指示时,RLC层设备可执行下面提出的过程之一。
1.第一实施例:如果从PDCP层设备接收到丢弃某个PDCP PDU的指示,则RLC层设备立即丢弃PDCP PDU,直到RLC序列号已经被分配给PDCP PDU。如果RLC序列号已经被分配,则RLC层设备不丢弃PDCP PDU。
2.第二实施例:如果从PDCP层设备接收丢弃某个PDCP PDU的指示,则RLC层设备立即丢弃该PDCP PDU,除非RLC序列号已经被分配给该PDCP PDU。如果RLC序列号已经被分配并且PDCP PDU的部分分段已经被传送或发送给下层,则RLC层设备不丢弃PDCP PDU。如果RLC序列号已经被分配并且PDCP PDU的部分分段还未被传送或发送给下层,则RLC层设备立即丢弃PDCP PDU。如果RLC序列号被分配到的RLC PDU被丢弃,则因为在接收端出现RLC序列号间隙,所以接收端可请求重传,并且因为PDCP PDU还未被发送(已经被丢弃),所以发送端不能够执行重传,导致可能发生传输延迟或断开现象。相应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如果RLC层设备已经丢弃了RLC序列号被分配到的RLC PDU,则RLC层设备可向从上层接收的新的PDCP PDU重新分配分配给丢弃的RLC PDU的RLC序列号,并且发送接收的PDCP PDU,以便防止在接收端发生RLC序列号间隙。作为另一个方法,在分配RLC序列号被分配到的RLC PDU的情况下,仅仅丢弃作为数据部分的RLC SDU,并且仅仅发送RLC报头和PDCP报头,以便防止在接收端发生RLC序列号间隙。
如果基站将阈值配置成无穷大(或其它任意大的数量)并且在双连接环境中应用第一至第三实施例的状态下在RRC消息(RRC连接重新配置)中包含用于指示主小区组或辅小区组的指示,则数据可被仅仅发送给主小区组或辅小区组。此外,基站可通过RRC消息仅仅向主小区组指示执行数据传输,或者仅仅向辅小区组指示执行数据传输。也就是说,可以动态地切换数据传输路径。如果在终端在双连接中向主小区组和辅小区组发送数据的状态下,基站通过RRC消息仅仅向一侧的小区组指示执行传输,终端可取消(清空)预处理到另一侧小区组的所有数据,为由基站指示的小区组重新执行关于PDCP PDU(PDCP PDU被预处理到另一侧小区组)的数据预处理以用于数据传输,并且准备传输。如果关于主小区组或辅小区组的传输停止,则关于预处理的数据的传输延迟可能发生,并且数据可能丢失。在这种情况下,应当通过向另一个可发送的小区组重新处理数据来执行。
图15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终端的结构的图。
参考图15,终端包括射频(RF)处理器1510、基带处理器1520、存储单元1530和控制器1540。
RF处理器1510执行用于在无线电信道上发送和接收信号的功能,诸如信号频带转换和放大。RF处理器1510执行将从基带处理器1520提供的基带信号上变频为RF频带信号以向天线发送经转换的信号,并且执行将通过天线接收的RF频带信号下变频为基带信号。例如,RF处理器1510可包括发送滤波器、接收滤波器、放大器、混频器、振荡器、数模转换器(DAC)和模数转换器(ADC)。尽管在附图中仅仅图示了一个天线,但是该终端可被提供有多个天线。RF处理器1510可包括多个RF链。RF处理器1510可执行波束成形。为了波束成形,RF处理器1510可调整通过多个天线或天线元件发送或接收的信号的相位和尺寸。RF处理器可执行MIMO,并且可在MIMO操作的执行期间接收几个层。RF处理器1510可在控制器的控制下通过多个天线或天线元件的适当配置来执行接收波束扫描,或者可控制接收波束的方向和波束宽度,使得接收波束与飞发送波束同步。
基带处理器1520根据系统的物理层标准执行在基带信号与比特串之间的转换。例如,在数据发送期间,基带处理器1520通过编码和调制发送的比特串来生成复数码元。在数据接收期间,基带处理器1520通过解调和解码从RF处理器1510提供的基带信号来恢复接收的比特串。例如,在遵循OFDM方法的情况下,在数据发送期间,基带处理器1520通过编码和调制发送的比特串来生成复数码元,执行复数码元在副载波上的映射,并且然后通过快速傅立叶逆变换(IFFT)操作和循环前缀(CP)插入来配置OFDM码元。在数据接收期间,基带处理器1520以OFDM码元为单位划分从RF处理器1510提供的基带信号,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操作恢复映射在副载波上的信号,并且然后通过解调和解码来恢复接收的比特串。
基带处理器1520和RF处理器1510发送和接收如上所述的信号。相应地,基带处理器1520和RF处理器1510可被称为发送器、接收器、收发器或通信单元。为了支持不同的无线电连接技术,基带处理器1520和RF处理器1510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多个通信模块。此外,为了处理不同的频率频带的信号,基带处理器1520和RF处理器1510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不同的通信模块。例如,不同的无线电连接技术可包括LTE网络和NR网络。不同的频率频带可包括超高频(SHF)(例如2.5GHz或5GHz)频带和毫米波(mmWave)(例如60GHz)频带。
存储单元1530在其中存储用于终端的操作的基本程序、应用程序和配置信息的数据。存储单元1530根据来自控制器1540的请求提供存储的数据。
控制器1540控制终端的整个操作。例如,控制器1540通过基带处理器1520和RF处理器1510发送和接收信号。控制器1540在存储单元1530中记录数据或从存储单元1530读取数据。为此,控制器1540可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例如,控制器1540可包括执行对通信的控制的通信处理器(CP)以及控制诸如应用程序之类的上层的应用处理器(AP)。控制器1540也可包括多连接处理器1542。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控制器1540可控制以获取数据,基于数据的量和阈值确定预处理数据的小区组,在接收到用于发送数据的上行链路授权之前由确定的小区组预处理数据,并且如果接收到上行链路授权则基于上行链路授权来确定经预处理的数据的RLC序列号。
在这种情况下,预处理可包括:在接收到上行链路授权之前,通过比PDCP层低的至少一个层来处理获取的数据。预处理可包括:基于获取的数据,由终端的RLC层生成RLCPDU。
控制器1540可基于上行链路授权确定发送生成的RLC PDU的链路,并且为确定的链路分配RLC序列号。
控制器1540可在预处理期间分配虚拟RLC序列号,并且如果接收到上行链路授权则基于上行链路授权的尺寸重新分配RLC序列号。
控制器1540可控制:如果数据的量小于阈值则由预定的小区组预处理数据,如果数据的量大于阈值则由预定的小区组预处理对应于阈值的数据的量,并且在接收到上行链路授权之后处理剩余的数据。
如果数据的量大于阈值,则控制器1540可根据预定比率或预定量、对于主小区组和辅小区组预处理数据并且在接收到上行链路授权之后处理剩余的数据。
控制器1540可在预处理的数据被分离成每层的数据和报头的状态下将预处理的数据存储在映射表中。
控制器1540的配置和操作不限于上述配置,并且如上通过本公开各个实施例所述的终端的操作可由控制器1540执行或控制。
图16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发送和接收点(TRP)的块配置的图。TRP可被称为基站。
参考图16,基站可包括RF处理器1610、基带处理器1620、通信单元1630、存储单元1640和控制器1650。
RF处理器1610执行用于在无线电信道上发送和接收信号的功能,诸如信号频带转换和放大。RF处理器1610执行将从基带处理器1620提供的基带信号上变频为RF频带信号以向天线发送经转换的信号,并且执行将通过天线接收的RF频带信号下变频为基带信号。例如,RF处理器1610可包括发送滤波器、接收滤波器、放大器、混频器、振荡器、DAC和ADC。尽管在附图中仅仅图示一个天线,但是第一连接节点可被提供有多个天线。RF处理器1610可包括多个RF链。RF处理器1610可执行波束成形。为了波束成形,RF处理器1610可调整通过多个天线或天线元件发送或接收的信号的相位和尺寸。RF处理器可通过一个或多个层的传输来执行向下MIMO操作。
基带处理器1620根据第一无线电连接技术的物理层标准执行在基带信号与比特串之间的转换。例如,在数据发送期间,基带处理器1620通过编码和调制发送的比特串来生成复数码元。此外,在数据接收期间,基带处理器1620通过解调和解码从RF处理器1610提供的基带信号来恢复接收的比特串。例如,在遵循OFDM方法的情况下,在数据传输期间,基带处理器1620通过编码和调制发送的比特串来生成复数码元,执行复数码元在副载波上的映射,并且然后通过IFFT操作和CP插入来配置OFDM码元。在数据接收期间,基带处理器1620以OFDM码元为单位划分从RF处理器1610提供的基带信号,通过FFT操作恢复映射在副载波上的信号,并且然后通过解调和解码来恢复接收的比特串。基带处理器1620和RF处理器1610发送和接收如上所述的信号。相应地,基带处理器1620和RF处理器1610可被称为发送器、接收器、收发器、通信单元或无线通信单元。
通信单元1630提供用于与网络中的其它节点执行通信的接口。通信单元1630可被称为回程通信单元1630。
存储单元1640存储用于主基站的操作的基本程序、应用程序以及配置信息的数据。特别地,存储单元1640可存储关于分配给连接的终端的承载的信息以及从连接的终端报告的测量结果。存储单元1640可存储成为确定是提供还是挂起到终端的多连接的基础的信息。存储单元1640根据来自控制器1650的请求提供存储的数据。
控制器1650控制主基站的整个操作。例如,控制器1650通过基带处理器1620和RF处理器1610或者通过回程通信单元1630发送和接收信号。控制器1650在存储单元1640中记录数据或从存储单元1640读取数据。为此,控制器1650可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控制器1650也可包括多连接处理器1652。
此外,控制器1650可根据本公开各个实施例控制基站的操作。例如,控制器1650可控制向终端分配上行链路资源并从终端接收上行链路数据。
说明书和附图中公开的实施例仅仅用于呈现特定示例以容易地解释本公开的内容并有助于理解,而不打算限制本公开的范围。相应地,除了本文公开的实施例之外,本公开的范围还应当被分析为包括基于本公开的技术概念导出的所有改变或修改。
虽然已经参照本公的各种实施例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可在其中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而不会脱离如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的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0)

1.一种用于由配置有双连接的终端处理数据的方法,包括:
获取数据;
基于所述数据的量和阈值,确定预处理所述数据的小区组;
在接收到用于发送所述数据的上行链路授权之前,由所确定的小区组预处理所述数据;并且
如果接收到上行链路授权,则基于所述上行链路授权确定经预处理的数据的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序列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的预处理包括:在接收到上行链路授权之前,由比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低的至少一个层处理所获取的数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的预处理包括:基于所获取的数据,由终端的RLC层生成RLC分组数据单元(PDU)。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当在预处理期间生成RLC PDU时,不分配RLC序列号,以及
其中,如果接收到上行链路授权,则基于所述上行链路授权的尺寸分配RLC序列号。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基于上行链路授权发送所生成的RLC PDU的链路,以及
其中,为所确定的链路分配RLC序列号。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预处理期间分配虚拟RLC序列号,以及
其中,如果接收到上行链路授权,则基于所述上行链路授权的尺寸重新分配RLC序列号。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所述数据的量小于阈值,则所述数据由预定的小区组预处理。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所述数据的量大于阈值,则对应于阈值的量的数据由预定的小区组预处理,以及
其中,在接收到上行链路授权之后,处理剩余的数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所述数据的量大于阈值,则根据预定比率或预定量、为主小区组和辅小区组预处理数据,以及
其中,在接收到上行链路授权之后,处理剩余的数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经预处理的数据被分离成每层的数据和报头的状态下将经预处理的数据存储在映射表中。
11.一种配置有双连接的终端,包括:
收发器,被配置成发送和接收信号;以及
控制器,被配置成:
获取数据;
基于所述数据的量和阈值,确定预处理所述数据的小区组;
在接收到用于发送所述数据的上行链路授权之前,由所确定的小区组预处理所述数据;以及
如果接收到上行链路授权,则基于所述上行链路授权确定经预处理的数据的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序列号。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器被进一步配置成:在接收到上行链路授权之前,由比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低的至少一个层处理所获取的数据。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器被进一步配置成:基于所获取的用于预处理的数据,由终端的RLC层生成RLC分组数据单元(PDU)。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器被进一步配置成:
当在预处理期间生成RLC PDU时,不分配RLC序列号,以及
如果接收到上行链路授权,则基于所述上行链路授权的尺寸分配RLC序列号。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器被进一步配置成:
确定基于上行链路授权发送所生成的RLC PDU的链路,以及
为所确定的链路分配RLC序列号。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器被进一步配置成:
在预处理期间分配虚拟RLC序列号,以及
如果接收到上行链路授权,则基于所述上行链路授权的尺寸重新分配RLC序列号。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器被进一步配置成:如果所述数据的量小于阈值,则由预定的小区组预处理所述数据。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器被进一步配置成:
如果所述数据的量大于阈值,则由预定的小区组预处理对应于阈值的量的数据,以及
在接收到上行链路授权之后,处理剩余的数据。
19.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器被进一步配置成:
如果所述数据的量大于阈值,则根据预定比率或预定量、为主小区组和辅小区组预处理数据,以及
在接收到上行链路授权之后,处理剩余的数据。
20.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器被进一步配置成:在经预处理的数据被分离成每层的数据和报头的状态下将经预处理的数据存储在映射表中。
CN201810595411.8A 2017-06-09 2018-06-11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加速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90411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7-0072555 2017-06-09
KR20170072555 2017-06-09
KR10-2017-0138623 2017-10-24
KR1020170138623A KR102354589B1 (ko) 2017-06-09 2017-10-24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처리를 가속화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41122A true CN109041122A (zh) 2018-12-18
CN109041122B CN109041122B (zh) 2022-02-01

Family

ID=62630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95411.8A Active CN109041122B (zh) 2017-06-09 2018-06-11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加速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10721650B2 (zh)
EP (1) EP3416447B1 (zh)
CN (1) CN109041122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18668A (zh) * 2019-04-12 2020-10-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支持双连接的电子装置及操作该电子装置的方法
CN111918409A (zh) * 2020-08-10 2020-11-10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用于教育软件的大数据信息收集方法及系统
CN111935794A (zh) * 2020-07-02 2020-11-13 四川创智联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缩短切换时延的数据处理方法
CN112399478A (zh) * 2020-10-28 2021-02-23 展讯半导体(成都)有限公司 防止上行失步方法、通信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4003896A (zh) * 2021-10-29 2022-02-01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物联大数据分析处理装置和方法
WO2023169051A1 (zh) * 2022-03-09 2023-09-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21650B2 (en) * 2017-06-09 2020-07-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celerating data process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4277414A3 (en) 2018-09-10 2024-01-03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A medium access control protocol data unit in a message 3 buffer
US11102678B2 (en) * 2018-09-28 2021-08-24 Mediatek Inc.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message segmentation
KR102655629B1 (ko) 2018-10-26 2024-04-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버를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11355561B (zh) * 2018-12-24 2023-01-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重传的指示、处理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654229A1 (en) * 2010-12-16 2013-10-23 Fujitsu Limi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ontrol method
CN104041131A (zh) * 2012-01-11 2014-09-10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接入系统中收发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用于该方法的装置
CN106413095A (zh) * 2015-07-31 2017-02-15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32356A1 (en) * 2009-03-16 2010-09-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Layer two segmentation techniques for high data rate transmissions
KR102367974B1 (ko) 2014-09-18 2022-02-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인터워킹 수행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단말
CN108024374A (zh) * 2016-11-03 2018-05-1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进行数据发送和接收的方法及系统
US11202279B2 (en) * 2017-01-16 2021-12-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237784B2 (en) * 2017-03-24 2019-03-19 Motorola Mobility Llc Split bearer packet data converge protocol protocol data unit routing
US10785670B2 (en) * 2017-04-26 2020-09-22 Motorola Mobility Llc Packet data converge protocol protocol data unit pre-processing
CN115765932A (zh) * 2017-06-02 2023-03-07 摩托罗拉移动有限责任公司 确定可用于传输的数据
US10721650B2 (en) * 2017-06-09 2020-07-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celerating data process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654229A1 (en) * 2010-12-16 2013-10-23 Fujitsu Limi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ontrol method
CN104041131A (zh) * 2012-01-11 2014-09-10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接入系统中收发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用于该方法的装置
CN106413095A (zh) * 2015-07-31 2017-02-15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RICSSON (RAPPORTEUR): "R2-1704381,UL Split in Dual Connectivity", 《3GPP TSG-RAN WG2 #98》 *
SAMSUNG: "R2-1705817,Clarification on threshold based solution for UL split bearer", 《3GPP TSG-RAN WG2 MEETING #98》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18668A (zh) * 2019-04-12 2020-10-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支持双连接的电子装置及操作该电子装置的方法
CN111935794A (zh) * 2020-07-02 2020-11-13 四川创智联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缩短切换时延的数据处理方法
CN111935794B (zh) * 2020-07-02 2021-06-04 四川创智联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缩短切换时延的数据处理方法
CN111918409A (zh) * 2020-08-10 2020-11-10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用于教育软件的大数据信息收集方法及系统
CN112399478A (zh) * 2020-10-28 2021-02-23 展讯半导体(成都)有限公司 防止上行失步方法、通信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4003896A (zh) * 2021-10-29 2022-02-01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物联大数据分析处理装置和方法
WO2023169051A1 (zh) * 2022-03-09 2023-09-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41122B (zh) 2022-02-01
US11019532B2 (en) 2021-05-25
EP3416447A1 (en) 2018-12-19
US20200351711A1 (en) 2020-11-05
US20180359657A1 (en) 2018-12-13
EP3416447B1 (en) 2021-02-24
US10721650B2 (en) 2020-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41122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加速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US1120227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2598001B1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효율적인 패킷 중복 전송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11469862B2 (en) Apparatus and buffer control method thereof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34960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uplicate packets in next-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556135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data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999162B (zh) 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传送和接收重复分组的方法和装置
US2021036789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2567881A (zh) 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支持无丢失的pdcp版本改变的方法和设备
US11470499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974185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handover without suspension of data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in next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2354589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처리를 가속화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10495211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及其缓冲器控制方法
KR102554092B1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KR20220132932A (ko) 차세대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처리를 가속화하는 데이터 분할 방법과 수신 상태 보고 방법 및 장치
KR20210125879A (ko) 백홀 및 액세스 홀 결합 시스템에서 du에게 ip 주소를 할당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