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41090B - 基于基站的异常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基于基站的异常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41090B
CN109041090B CN201810953338.7A CN201810953338A CN109041090B CN 109041090 B CN109041090 B CN 109041090B CN 201810953338 A CN201810953338 A CN 201810953338A CN 109041090 B CN109041090 B CN 1090410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management
alarm
event
base station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5333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41090A (zh
Inventor
刘志伟
谢惠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95333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4109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0410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410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410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410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4Arrangements for maintain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31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root cause analysis; using analysis of correlation between notifications, alarms or events based on decision criteria, e.g. hierarchy, tree or time analysi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基站的异常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其中,方法中包括:获取基站检测到的异常;根据预设的异常与本地事件间的关联规则定义表,将该异常处理为本地事件;查询预设的告警表,将本地事件对应的状态与告警表中存储的不同告警类型的正常状态进行比较,判断不同告警类型的状态是否发生变化,不同告警类型包含的参数的数量不同;若发生变化,将本地事件组包处理为发生变化的告警类型。本申请提高了对基站的可管理性,提高了对基站告警的可控制性,减少告警量对网管系统冲击,解决了基站频繁告警导致的网管系统的压力问题。

Description

基于基站的异常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基站的异常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解决弱覆盖及盲覆盖区域的分布式微型基站被广泛的部署到各种室内及室外场合。对基站的操作维护,可以通过网管系统进行管理。当基站或其从属设备产生故障或异常时,一般以告警的方式上报到网管系统,再由基站维护人员通过网管系统上的告警信息对基站问题进行定位及排查。
然而,基站上传的每条告警信息中包含多达十个参数,在基站设备的数量众多时,基站往往频繁向网管系统上报告警信息,给网管系统造成很大的压力甚至瘫痪。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基站的异常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以解决基站频繁告警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基站的异常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基站检测到的异常;
根据预设的异常与本地事件间的关联规则定义表,将该异常处理为本地事件;
查询预设的告警表,将本地事件对应的状态与告警表中存储的不同告警类型的正常状态进行比较,判断不同告警类型的正常状态是否发生变化,不同告警类型包含的参数的数量不同;
若发生变化,将本地事件组包处理为发生变化的告警类型。
进一步,
所述告警类型至少包括网管事件和网管告警,
所述若发生变化,将本地事件组包处理为发生变化的告警类型,包括:
若本地事件对应的状态与网管事件的正常状态不一致,将本地事件组包处理为网管事件;
若本地事件对应的状态与网管告警的正常状态不一致,将本地事件组包处理为网管告警。
进一步,网管事件包括本地事件ID、产生时间、本地事件的状态及产生的详细原因。
进一步,所述告警表中还包括网管事件的上报配置信息和网管告警的上报配置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查询网管事件的上报配置信息,在网管事件的上报配置信息为确认需要上报时,将网管事件上传至网管系统;
查询网管告警的上报配置信息,在网管告警的上报配置信息为确认需要上报时,将网管告警上传至网管系统。
进一步,所述网管告警的上报配置信息还包括网管系统中的管理网管告警的用户ID。
进一步,所述告警表中还包括网管事件的上报配置信息和网管告警的上报配置信息,所述将本地事件组包处理为网管事件,包括:
检测网管事件的上报配置信息为确认需要上报时,则将本地事件组包处理为网管事件;
所述将本地事件组包处理为网管告警,包括:
检测网管告警的上报配置信息为确认需要上报时,则将本地事件组包处理为网管告警。
进一步,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对基站进行异常检测前,将基站接入网管系统后,将基站上的预配置信息上传至网管系统,其中,预配置信息包括该基站的异常与本地事件间的关联规则定义表、告警表、网管事件的上报配置信息和网管告警的上报配置信息;
在网管系统完成对该基站的预配置信息的修改后,获取修改后的预配置信息并存储至该基站。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基站的异常处理装置,包括:
异常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基站检测到的异常;
事件处理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异常与本地事件间的关联规则定义表,将该异常处理为本地事件;
上报判断模块,用于查询预设的告警表,将本地事件对应的状态与告警表中存储的不同告警类型的正常状态进行比较,判断不同告警类型的正常状态是否发生变化,不同告警类型中包含的参数的数量不同;
上报处理模块,用于若发生变化,将本地事件组包处理为发生变化的告警类型。
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配置用于:执行所述的基于基站的异常处理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的基于基站的异常处理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关联规则定义表将检测到的异常处理为本地事件后,通过查询告警表判断本地事件的正常状态是否发生变化,最终将正常状态发生变化的本地事件处理为不同的告警类型,实现本地事件的分类上报处理,同时通过将本地事件按照不同告警类型的参数类型实现对基站的可管理性,提高了对基站告警的可控制性,减少告警量对网管系统冲击,解决了基站频繁告警导致的网管系统的压力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所述基于基站的异常处理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对异常进行处理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对异常进行处理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对异常进行处理的架构示意图;
图5是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对异常进行处理的架构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所述基于基站的异常处理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所述基于基站的异常处理装置一个实施例的框图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所述基于基站的异常处理装置另一个实施例的框图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基站的异常处理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S101、获取基站检测到的异常。
具体地,异常的类型包括多种,如模块异常(Module Abnormal)、接口异常(Interface Abnormal)等类型。一般地,导致异常的原因很多,例如,模块异常的原因包括DSP模块初始化异常、DSP心跳丢失、L3心跳丢失等;接口异常的原因可能包括DSP-AIF2 isabnormal、FPGA-AIF2 is abnormal、LMK04808exception、RF PLL exception等。
具体地,利用基站进行异常检测,应用时,可选的利用基站上已安装的告警软件模块中对外调用接口进行异常检测,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将获取该基站上已安装的告警软件模块检测到异常,以便对该异常进行处理。
S102、根据预设的异常与本地事件间的关联规则定义表,将该异常处理为本地事件。
S103、查询预设的告警表,将本地事件对应的状态与告警表中存储的不同告警类型的正常状态进行比较,判断不同告警类型的正常状态是否发生变化,不同告警类型包含的参数的数量不同。
S104、若发生变化,将本地事件组包处理为发生变化的告警类型。
本申请通过关联规则定义表将该检测到的异常处理为本地事件,在将本地事件上报至网管系统前,由于告警表中包括不同告警类型的正常状态,因此,将本地事件的状态与不同告警类型的正常状态进行比较,在不同告警类型的正常状态与本地事件的状态不一致时,确定不同告警类型的正常状态发生的变化,以便将本地事件组包处理为发生变化的告警类型。
本申请通过不同的告警类型实现了将本地事件分类上报的目的,通过对不同告警类型的参数类型的确定,规范了不同告警类型的格式,不仅控制了告警类型的信息内容,同时有利于控制上报的告警类型数据量,便于上传。
相关技术是按照3GPP协议和TR069协议等规定的告警上报规则,告警类型为网管告警,因一条网管告警中包含的参数一般多达十个参数,因此在接入到网管的设备数量众多的情形下,因设备稳定性或其他问题导致告警频繁上报(称为告警风暴)时,将给网管系统造成很大的压力甚至瘫痪。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告警类型至少包括网管事件和网管告警,所述若发生变化,将本地事件组包处理为发生变化的告警类型,包括:若本地事件对应的状态与网管事件的正常状态不一致,将本地事件组包处理为网管事件;若本地事件对应的状态与网管告警的正常状态不一致,将本地事件组包处理为网管告警。本实施例中将告警类型分为网管事件和网管告警,并通过将本地事件的状态分别与网管事件的正常状态、网管告警的正常状态进行比较,判断状态发生变化的告警类型,从而决定上报的类型。
本实施例中,网管事件包括的参数为本地事件ID、产生时间、本地事件的状态及产生的详细原因,其中,详细原因可以包括名称、告警源、告警级别。相比较网管告警包括的参数的数量,网管事件的参数的数量非常少,实现了通过通过控制不同告警类型包括的参数的数量,实现降低网管系统压力的目的。同时因减小上报的网管事件包括的参数的数量,实现了加快上报网管事件的速度。
具体地,本申请将检测到的异常通过异常与本地事件间的关联规则定义表处理为本地事件后,判断该本地事件是否需要上报。具体通过网管事件的正常状态、网管告警的正常状态进行判断。一般地,网管事件存在两种状态:NewAlarm(产生)和ClearedAlarm(清除);网管告警存在以下三种状态:NewAlarm,ChangeAlarm及ClearedAlarm。例如,若本申请告警表中设置的网管事件的正常状态为ClearedAlarm,那么本地事件的状态为NewAlarm时,确定网管事件的状态发生变化,确定该本地事件以网管事件进行上报。
如图2所示为一个实施例的上报的流程示意图,其中,所述告警表中还包括网管事件的上报配置信息和网管告警的上报配置信息,该方法包括:
S201、查询网管事件的上报配置信息,在网管事件的上报配置信息为确认需要上报时,将网管事件上传至网管系统;
S202、查询网管告警的上报配置信息,在网管告警的上报配置信息为确认需要上报时,将网管告警上传至网管系统。
具体地,所述网管告警的上报配置信息还包括网管系统中的管理网管告警的用户ID。通过管理网管告警的用户ID为网管系统接收到网管告警进行分配ID基础。
本申请将本地事件处理为网管事件或网管告警后,需要请通过网管事件的上报配置信息和网管告警的上报配置信息进行判断,判断是否需要上报网管事件以及是否需要上报网管告警。应用时,可以通过修改网管事件的上报配置信息和网管告警的上报配置信息,确定是否上报,从而解决对基站报警的控制,防止告警风暴。
具体地,可选的将异常与本地事件间的关联规则对比表、告警表、网管事件的上报配置信息和网管告警的上报配置信息均可以存储在基站的数据库中,以便基站的处理器获取到检测的异常后,通过调用基站的数据库,首先将该异常处理为本地事件,再利用告警表进行上报判断,以确定上报的告警类型,具体为网管事件和网管告警,由于网管事件包括的参数是有限的,因而直接降低了数据量,方便了后期上传的压力。
如图3所示为另一个实施例的上报的流程示意图,其中,所述告警表中还包括网管事件的上报配置信息和网管告警的上报配置信息,该方法包括:
S301、所述将本地事件组包处理为网管事件,包括:检测网管事件的上报配置信息为确认需要上报时,则将本地事件组包处理为网管事件;
S302、所述将本地事件组包处理为网管告警,包括:检测网管告警的上报配置信息为确认需要上报时,则将本地事件组包处理为网管告警;
本实施例通过对网管事件的上报配置信息和网管告警的上报配置信息的判断,只有在确认需要上报网管事件时,才对本地事件进行组包处理,组包处理为网管事件;只有在确认需要上报网管告警时,才对本地事件进行组包处理,组包处理为网管告警。通过上报前的预先判断,降低对本地事件的处理步骤,加快处理效率。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参照图4和图5,对本实施例进行阐述。如图4所示,在本地基站100连接从属扩展设备,利用已安装的告警软件模块(即其他功能模块)的对外调用接口进行告警产生及异常处理,应用本申请提供的基于基站的异常处理方法的装置将检测到的异常生成本地事件(具体按照异常与本地事件间的关联规则定义表处理),并将本地事件的状态与告警表中不同告警类型的正常状态进行比较,判断不同告警类型的正常状态是否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将本地事件处理为发生变化的告警类型,实现将本地事件分为不同告警类型分类上报的目的。本实施例是在对本地事件处理前,根据网管事件的上报配置信息和网管告警的上报配置信息判断是否确认以网管事件或网管告警上报,实际应用为判断网管事件或网管告警的上报功能是否开启,开启则将本地事件组包为网管事件或网管告警,并上报至远端网管系统200。实际应用中,远端网管系统将接收到的网管事件和网管告警分别在运维界面、用户界面显示。具体地,在使用该基站前,利用远端网管系统200将修改后的基站的预配置信息发送至本地基站100存储,修改后的预配置信息可以是在本地基站100初次接入远端网管系统200时,根据上报的预配置信息修改得到的,也可以是在对本地基站的运行过程中,修改得到的。
如图5所示为应用本申请提供的基于基站的异常处理方法一个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该实施例通过执行步骤S11至S19,确定是否向远端网管系统上报网管事件和网管告警。整个步骤包括:基站接入网管系统,网管系统下发配置信息;基站检测到异常,调用事件及告警模块;告警模块接口产生本地事件并呈现;告警模块调用异常处理函数进行异常处理;判断事件上报使能是否开启,如果开启上报告警(即网管事件),否则判断告警上报使能是否开启,如果开启上报告警(即网管告警),否则结束上报步骤。
进一步,在利用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对异常进行前,如图6所示,该方法还包括:
S401、在对基站进行异常检测前,将基站接入网管系统后,将基站上的预配置信息上传至网管系统,其中,预配置信息包括该基站的异常与本地事件间的关联规则定义表、告警表、网管事件的上报配置信息和网管告警的上报配置信息;
S402、在网管系统完成对该基站的预配置信息的修改后,获取修改后的预配置信息并存储至该基站。
本申请中对基站的操作维护通过网管系统进行管理的,应用前,先在待监控的基站上进行基础信息配置,即预配置信息,该预配置信息包括预配置信息包括该基站的异常与本地事件间的关联规则定义表、告警表、网管事件的上报配置信息和网管告警的上报配置信息。在完成预配置信息后,基站将预配置信息发送至网管系统,以便在网管系统进行修改。例如,调整预配置信息中网管事件的上报配置信息和网管告警的上报配置信息从而控制网管系统是否接收基站发送的网管事件、网管告警,从而提高网管系统对基站发送告警类型的可管可控能力,实现根据工程进度设置上报配置信息,控制告警量对网管冲击的目的,实现在某一阶段拒绝接收基站发送的告警类型的目的,以配合设备调试阶段的误报或频繁异常清形,在设备稳定后,从新调整基站的预配置信息,修改基站的预配置信息,以重新接收告警。
本申请控制了基站的异常上报,防止基站频繁告警导致的网管系统的压力,为实现网管系统对基站的可维护性、可控制系统提供基础,进而减少了上告警量对网管系统冲击,将规范的告警信息呈现给监控用户,而将一些不需要暴露的详细信息以事件的方式呈现给运维人员。
本申请通过告警表中不同告警类型的正常状态,即网管事件的正常状态、网管告警的正常状态,为本地事件是否需要上报,上报的告警类型提供判断基础,本申请提供网管事件和网管告警两种形式的上报告警类型,其中,网管事件参数少较少,实现降低上报的网管事件的数据量的目的,为后期网管系统将规范的告警信息(即网管告警)呈现给监控用户提供基础。同时上传配置信息的设定,为控制基站是否上报告警提供条件。
应用时,可选的将基站的预配置信息,即异常与本地事件间的关联规则定义表、告警表、网管事件的上报配置信息和网管告警的上报配置信息导入基站数据库,以便应用时,基站可以通过调用数据库实现对检测到的异常的处理。更具体地,基站运行正常后可选择的根据需要通过操作维护界面或相应的端口对数据库中的异常与本地事件间的关联规则定义表、告警表进行插入、删除或修改等操作,实现对基站告警的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施上述基于基站的异常处理方法的装置,如图7所示,该装置70包括:
异常获取模块71,用于获取基站检测到的异常;
事件处理模块72,用于根据预设的异常与本地事件间的关联规则定义表,将该异常处理为本地事件;
上报判断模块73,用于查询预设的告警表,将本地事件对应的状态与告警表中存储的不同告警类型的正常状态进行比较,判断不同告警类型的正常状态是否发生变化,不同告警类型包含的参数的数量不同;
上报处理模块74,用于若发生变化,将本地事件组包处理为发生变化的告警类型。
进一步,所述告警类型至少包括网管事件和网管告警,上报处理模块用于:若本地事件对应的状态与网管事件的正常状态不一致,将本地事件组包处理为网管事件;若本地事件对应的状态与网管告警的正常状态不一致,将本地事件组包处理为网管告警。
进一步,所述告警表中还包括网管事件的上报配置信息和网管告警的上报配置信息,如图8所示,该装置还包括:事件上报判断模块75和告警上报判断模块76。
其中,事件上报判断模块75,用于查询网管事件的上报配置信息,在网管事件的上报配置信息为确认需要上报时,将网管事件上传至网管系统;
告警上报判断模块76,用于查询网管告警的上报配置信息,在网管告警的上报配置信息为确认需要上报时,将网管告警上传至网管系统。
进一步,所述告警表中还包括网管事件的上报配置信息和网管告警的上报配置信息,所述上报处理模块还用于:检测网管事件的上报配置信息为确认需要上报时,则将本地事件组包处理为网管事件;检测网管告警的上报配置信息为确认需要上报时,则将本地事件组包处理为网管告警。
所述网管告警的上报配置信息还包括网管系统中的管理网管告警的用户ID。
所述网管事件包括本地事件ID、产生时间、本地事件的状态及产生的详细原因。
如图9所示,本申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为基站,该电子设备900包括电子设备900包括:处理器9001和存储器9003。其中,处理器9001和存储器9003相连,如通过总线9002相连。进一步地,电子设备90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9006。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收发器9006不限于一个,该电子设备900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处理器9001可以是CPU,通用处理器,DSP,ASIC,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9001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
总线9002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总线9002可以是PCI总线或EISA总线等。总线9002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9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存储器9003可以是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EEPROM、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
存储器900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应用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90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9001用于执行存储器900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以实现图6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基站的异常处理装置。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基于基站的异常处理方法。
本申请通过异常与本地事件间的关联规则定义表将该检测到的异常处理为本地事件,在将本地事件上报前,根据本地事件分别与不同告警类型的正常状态的比较,判断告警类型的正常状态是否发生变化,以在正常状态发生变化时,将本地事件处理为发生变化的告警类型,通过对不同告警类型的参数类型的控制,实现降低了后期上传的告警类型的数据量,同时,对基站的异常告警的敏感信息进行过滤,起到了防止信息泄露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申请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申请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基于基站的异常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基站检测到的异常;
根据预设的异常与本地事件间的关联规则定义表,将该异常处理为本地事件;
查询预设的告警表,将本地事件对应的状态与告警表中存储的不同告警类型的正常状态进行比较,所述告警类型至少包括网管事件和网管告警,若本地事件对应的状态与网管事件的正常状态不一致,将本地事件组包处理为网管事件,若本地事件对应的状态与网管告警的正常状态不一致,将本地事件组包处理为网管告警,网管事件包括的参数的数量比网管告警包括的参数的数量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管事件包括本地事件ID、产生时间、本地事件的状态及产生的详细原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告警表中还包括网管事件的上报配置信息和网管告警的上报配置信息,
所述方法还包括:
查询网管事件的上报配置信息,在网管事件的上报配置信息为确认需要上报时,将网管事件上传至网管系统;
查询网管告警的上报配置信息,在网管告警的上报配置信息为确认需要上报时,将网管告警上传至网管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管告警的上报配置信息还包括网管系统中的管理网管告警的用户ID。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告警表中还包括网管事件的上报配置信息和网管告警的上报配置信息,
所述将本地事件组包处理为网管事件,包括:
检测网管事件的上报配置信息为确认需要上报时,则将本地事件组包处理为网管事件;
所述将本地事件组包处理为网管告警,包括:
检测网管告警的上报配置信息为确认需要上报时,则将本地事件组包处理为网管告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对基站进行异常检测前,将基站接入网管系统后,将基站上的预配置信息上传至网管系统,其中,预配置信息包括该基站的异常与本地事件间的关联规则定义表、告警表、网管事件的上报配置信息和网管告警的上报配置信息;
在网管系统完成对该基站的预配置信息的修改后,获取修改后的预配置信息并存储至该基站。
7.一种基于基站的异常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设有配置规则的基站,包括:
异常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基站检测到的异常;
事件处理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异常与本地事件间的关联规则定义表,将该异常处理为本地事件;
上报判断模块,用于查询预设的告警表,将本地事件对应的状态与告警表中存储的不同告警类型的正常状态进行比较,所述告警类型至少包括网管事件和网管告警,网管事件包括的参数的数量比网管告警包括的参数的数量少;
上报处理模块,用于若本地事件对应的状态与网管事件的正常状态不一致,将本地事件组包处理为网管事件,若本地事件对应的状态与网管告警的正常状态不一致,将本地事件组包处理为网管告警。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
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配置用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基站的异常处理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基站的异常处理方法。
CN201810953338.7A 2018-08-21 2018-08-21 基于基站的异常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90410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53338.7A CN109041090B (zh) 2018-08-21 2018-08-21 基于基站的异常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53338.7A CN109041090B (zh) 2018-08-21 2018-08-21 基于基站的异常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41090A CN109041090A (zh) 2018-12-18
CN109041090B true CN109041090B (zh) 2021-09-21

Family

ID=64626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53338.7A Active CN109041090B (zh) 2018-08-21 2018-08-21 基于基站的异常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4109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24827B (zh) * 2020-01-13 2022-07-19 武汉虹信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室分设备监控的派单方法及装置
DE102020204053A1 (de) * 2020-03-28 2021-09-30 Robert Bosch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Verfahren zur Behandlung einer Anomalie von Daten, insbesondere bei einem Kraftfahrzeug
CN112100020A (zh) * 2020-08-04 2020-12-18 浙江三维利普维网络有限公司 基站的数据上报方法、装置、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88794B (zh) * 2008-10-10 2011-12-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网络管理系统异常事件的方法和系统
CN105764081A (zh) * 2014-12-17 2016-07-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通讯链路的方法、基站、网管及系统
CN106250290A (zh) * 2016-08-03 2016-12-21 广州唯品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异常信息的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07426755A (zh) * 2017-08-07 2017-12-01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基站问题的排查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88794B (zh) * 2008-10-10 2011-12-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网络管理系统异常事件的方法和系统
CN105764081A (zh) * 2014-12-17 2016-07-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通讯链路的方法、基站、网管及系统
CN106250290A (zh) * 2016-08-03 2016-12-21 广州唯品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异常信息的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07426755A (zh) * 2017-08-07 2017-12-01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基站问题的排查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41090A (zh) 2018-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41090B (zh) 基于基站的异常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5939334B (zh) 工业通信网络中的异常检测
CN109726072B (zh) WebLogic服务器的监控告警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741282A (zh) 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设备智能化管理系统及方法
EP2934038B1 (en) Cell outage detection and compensation method and device
KR20150041093A (ko) 자가 조직화 네트워크 동작 진단 기능
CN106716924B (zh) 蜂窝网络中wlan警报通知的方法及装置
CN107797859A (zh) 一种定时任务的调度方法及一种调度服务器
CN107729213B (zh) 一种后台任务监控方法及装置
WO2011082826A1 (en) Network optimisation
CN106465366B (zh) 用于自组织网络的资源分配
CN104410511A (zh) 一种服务器管理方法及系统
US20040205142A1 (en) Notification filtering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CN114285849A (zh) 限流状态的调整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5447384B (zh) 一种反监控的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11949421B (zh) Sdk调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618461A (zh) 一种基于动码云手机的服务器监控方法
CN108733536A (zh) 监控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1399978A (zh) 一种基于OpenStack的故障迁移系统及迁移方法
CN105656855B (zh) 资源访问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6385413A (zh) 入侵报文流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579760A (zh) 一种网络设备的负荷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0586076C (zh) 一种网管系统中接口挂起的方法
CN109120439B (zh) 分布式集群告警输出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6533747A (zh) 一种网络服务器运行状况监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31

Address after: 510663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dong Shenzhou Road, No. 10

Applicant after: Comba Telecom System (China) 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Shenzhou Road 10,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dong, Guangzhou

Applicant before: Comba Telecom System (China) Ltd.

Applicant before: COMBA TELECOM SYSTEMS (GUANGZHOU) Ltd.

Applicant before: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Applicant before: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0663 Shenzhou Road 10, Science City, Guangdong, Guangzhou

Applicant after: Jingxin Network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Shenzhou Road 10, Science City, Guangdong, Guangzhou

Applicant before: Comba Telecom System (China)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