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40364A - 一种手机及其双面显示屏的切换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机及其双面显示屏的切换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40364A
CN109040364A CN201810927991.6A CN201810927991A CN109040364A CN 109040364 A CN109040364 A CN 109040364A CN 201810927991 A CN201810927991 A CN 201810927991A CN 109040364 A CN109040364 A CN 1090403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screen
mobile phone
screen
shell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2799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秀芬
杨云天
杨云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92799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40364A/zh
Publication of CN1090403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403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23Construction or mounting of dials or of equivalent devices;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use thereof
    • H04M1/236Construction or mounting of dials or of equivalent devices;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use thereof including keys on side or rear 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机及其双面显示屏的切换控制方法,手机包括壳体、前置显示屏、后置显示屏及屏幕切换按键,后置显示屏为全面屏;屏幕切换按键设置于壳体的侧面;手机包括转换器,前置显示屏、后置显示屏及屏幕切换按键均与转换器连接;切换控制方法包括:读取前置显示屏的第一状态信息和后置显示屏的第二状态信息;解析已读取信息,确定手机的双面显示屏的实时工作状态;获取屏幕切换按键的点击动作信息,根据点击动作信息更改手机的双面显示屏的实时工作状态。本发明能够实现100%全面屏和传统屏的统一布局设计,完成全面屏手机的全部功能,用户能充分享受全面屏带来的极致体验,具有用户体验好、成本低等突出优点,适于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手机及其双面显示屏的切换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设备技术领域,更为具体来说,本发明为一种手机及其双面显示屏的切换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使用手机的频率越来越高,因而对手机的性能和外观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手机往往倾向于全面屏设计,以给用户带来良好的用户体验,但是,全面屏技术方案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以下的问题:前置摄像头安置问题、前置面部识别模块安置问题、听筒安置问题以及前置指纹识别模块安置问题等;对于新型智能手机来说,上述功能模块一般是必须保留的,所以现有技术只能作出妥协:如iPhone X采用“刘海屏”设计,屏幕显示缺失导致界面显示缺失,看视频和图片都不方便,而且美观性非常差,用户体验不好;再如OPPO FindX采用升降摄像头方案,该方案引入新的机械结构,其不仅会增加手机厚度,而且必然增加手机生产成本。
虽然很多手机厂商对屏下摄像头技术、屏下指纹技术、屏幕震动发声等技术进行研究,但这些方案必须对现有的手机进行大幅度革新,显然会拉高手机的生产成本,而且用户体验也不好。
因此,在不显著增加手机成本的基础上,如何能够较好地实现全面屏手机、提升用户体验,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和始终研究的重点。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全面屏手机设计方案存在的手机功能部件布局矛盾、用户体验差、生产成本高等问题,本发明创新地提供了一种手机及其双面显示屏的切换控制方法,本发明充分利用手机壳体前后表面有效空间,合理地进行功能模块的布置,结合屏幕切换按键进行切换操作,本发明能够实现绝佳的用户操控体验。
为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机,该手机包括壳体、前置显示屏、后置显示屏及屏幕切换按键;所述前置显示屏固定于壳体的正面,壳体的正面还固定有摄像头、闪光灯、听筒及距离传感器;所述后置显示屏固定于壳体的反面,且所述后置显示屏为全面屏;所述屏幕切换按键设置于壳体的侧面;该手机还包括处理器和转换器,摄像头、闪光灯、听筒、距离传感器及转换器均与所述处理器连接,前置显示屏、后置显示屏及屏幕切换按键均与所述转换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正面还固定有环境光传感器,所述环境光传感器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正面还固定有面部识别装置,所述面部识别装置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正面还固定有主页键,所述主页键内安装有指纹识别装置,所述主页键和所述指纹识别装置均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主页键设置于所述前置显示屏下方。
进一步地,壳体的侧面还设置有电源键、音量按键及SIM卡槽,所述电源键、音量按键及SIM卡槽均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进一步地,壳体的下侧设置有充电接口、麦克及扬声器,所述充电接口、麦克及扬声器均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后置显示屏为曲面屏或异形屏。
进一步地,所述前置显示屏和/或所述后置显示屏为触摸屏。
进一步地,所述摄像头为多目摄像头。
进一步地,所述摄像头、闪光灯、听筒及距离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前置显示屏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环境光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前置显示屏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面部识别装置设置于所述前置显示屏上方。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述手机的双面显示屏的切换控制方法,所述切换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手机正常运行状态下,读取前置显示屏的第一状态信息和后置显示屏的第二状态信息;
步骤2,解析所述第一状态信息和所述第二状态信息,根据解析结果确定手机的双面显示屏的实时工作状态;其中,所述双面显示屏包括前置显示屏和后置显示屏;
步骤3,获取屏幕切换按键的点击动作信息,然后根据所述点击动作信息更改手机的双面显示屏的实时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步骤2中,如果手机的双面显示屏的实时工作状态为:双面显示屏的一个显示屏处于开启状态、另一个显示屏处于关闭状态;
步骤3中,在所述点击动作信息为单击时,令原处于开启状态的显示屏关闭且令原处于关闭状态的显示屏开启。
进一步地,步骤3中,在所述点击动作信息为双击时,令所述前置显示屏和所述后置显示屏均开启。
进一步地,步骤3还包括如下步骤;
读取屏幕操作信息,根据所述屏幕操作信息更改手机的双面显示屏的实时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屏幕操作信息为虚拟按钮触发信息或屏幕按压信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一、本发明能够实现100%全面屏和传统屏的统一布局设计,以完成全面屏手机的全部功能,用户可以充分享受全面屏带来的极致体验,由于前置显示屏的存在及配合,手机背面的全面屏可免于布置其他影响全面屏的功能模块,简洁且易实现,所以本发明具有总体设计合理、用户与手机交互效果好、成本低等突出优点,适于推广应用。
二、本发明提供的手机总体布局合理,很好的解决了前置功能模块与全面屏同侧布局的冲突问题;相较刘海屏方案,本方案正面触摸屏上下部剩余空间大,听筒、摄像头、手电、麦克、距离感应器、指纹识别等模块可灵活进行布局;手机可采用指纹识别、面孔识别等成熟解锁技术,具有成本低、技术成熟、可靠性高等优点。
三、该技术方案能够充分发挥全面屏的优势,背面触摸屏可达到100%屏占比,超过目前量产的绝大多数主流手机的屏占比。
四、本发明手机前后双屏幕设计,造型新颖,外观漂亮,在手机外观设计上独树一帜,有亮点;新颖的外观对用户的吸引力大,市场潜力大。
五、增加后置全面屏后,用户可根据需要设置前后屏同时显示,满足特殊场景下的使用需求。
六、由于两个触摸屏可单独工作,当一个屏幕发生破裂时,还有另一个屏幕可以使用,应对碎屏等意外情况更有优势。
七、本发明不再使用当前手机标配的前置摄像头,而是替换为高品质摄像头,且去掉了现有手机的后置摄像头,降低硬件成本,同时自拍效果更好。
八、本发明设计屏幕切换按键,以实现一键切换屏幕功能,方便用户快速切换前后显示屏,用户可以根据个人习惯选则用软件切换屏幕或用切换按键切换屏幕,操作更多样化。
九、用户可获得极至的手机操控体验,包括单面屏体验、全面屏体验、双面屏体验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手机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手机反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手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手机的双面显示屏切换方式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手机的硬件原理示意图。
图中,
1、壳体;2、前置显示屏;3、屏幕切换按键;4、摄像头;5、闪光灯;6、听筒;7、距离传感器;8、环境光传感器;9、面部识别装置;10、主页键;11、电源键;12、音量按键;13、后置显示屏;14、充电接口;15、麦克;16、扬声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手机及其双面显示屏的切换控制方法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至5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手机,基于现有的成熟技术,通过系统工程的方法综合利用手机前后盖空间,设计了一种全新的全面屏手机解决方案,该方案不仅能够充分利用现有成熟技术、降低手机成本,而且可在本发明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实用手机功能,以给用户带来极致的操作体验;具体说明如下。
如图1、2、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手机包括壳体1、前置显示屏2、后置显示屏13及屏幕切换按键3,屏幕切换按键3用于切换不同显示屏显示,比如,可从前置显示屏2显示切换至后置显示屏13显示、从后置显示屏13显示切换至前置显示屏2显示、从单屏显示切换至双屏显示、从双屏显示切换至单屏显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手机为智能手机,主要包括主板、屏幕、外壳、小配件、电池等,主板上有应用处理器、基带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多数器件可以采用已成熟应用的器件,本发明不再赘述。但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发明设置了转换器,通过转换器的驱动及切换,实现手机前后屏分别与主板连接及切换,避免前置显示屏2和后置显示屏13可能存在的屏幕驱动不一致的问题,进而保证手机前后屏使用的可靠性以及稳定性,避免可能发生的主板处理器与屏幕直接连接时出现的驱动不匹配问题。
如图1所示,手机正面可采用经典的单屏布局方案:前置显示屏2固定于壳体1的正面,壳体1的正面还固定有摄像头4、闪光灯5、听筒6及距离传感器7;后置显示屏13固定于壳体1的反面,且后置显示屏13为全面屏,本实施例中,后置显示屏13为曲面屏或异形屏,其中,前置显示屏2和/或后置显示屏13为触摸屏;屏幕切换按键3设置于壳体1的侧面;手机主板可包括处理器(CPU)和转换器,摄像头4、闪光灯5、听筒6、距离传感器7以及转换器均与处理器连接,前置显示屏2、后置显示屏13及屏幕切换按键3均与转换器连接,从而实现屏幕切换按键3直接控制转换器。本实施例中,壳体1的正面还固定有环境光传感器8,环境光传感器8与处理器连接;壳体1的正面还固定有面部识别装置9,面部识别装置9与处理器连接;壳体1的正面还固定有主页键(HOME键)10,主页键10内安装有指纹识别装置,主页键10和指纹识别装置均与处理器连接,主页键10设置于前置显示屏2下方。
与现有技术不同,本发明取消了后置摄像头,把正面的前置摄像头4改为高品质摄像头,用于自拍和作为后置显示屏13的后摄像头,本实施例中,摄像头4可为多目摄像头,比如双目摄像头等,前置显示屏2上部具有多功能区,在上部多功能区中,摄像头4、闪光灯5、听筒6及距离传感器7设置于前置显示屏2上方,环境光传感器8设置于前置显示屏2上方,面部识别装置9设置于前置显示屏2上方;前置显示屏2下部具有多功能区,在下部多功能区中,前置显示屏2下部具有主页键10,壳体1的下侧设置有充电接口14、麦克15及扬声器16,充电接口14、麦克15及扬声器16均与处理器连接,下部功能区还可设置返回键等。壳体1的侧面还设置有电源键11、音量按键12及SIM卡槽,电源键11、音量按键12及SIM卡槽均与处理器连接,SIM卡槽可以根据实际手机型号具体设置,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本发明采用系统工程的设计方法,从而解决了现有全面屏手机存在的各种问题,本发明涉及的单项技术成熟、总体设计合理、无需开发风险大的新技术,而且能够使用户获得极致的操作体验。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发明不是针对某种特定品牌手机的定制产品,而且,各手机厂家的屏幕驱动往往都不同,无法进行通用化的电路设计。因此,详细的转换器电路图本发明不再赘述,电路的详细设计必须结合各手机厂商的实际手机电路进行改动及调整。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具体公开了一种实施例一提供的手机的双面显示屏的切换控制方法,进而较好地解决了前后屏合理配合使用的问题,该切换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手机正常运行状态下,读取前置显示屏2的第一状态信息和后置显示屏13的第二状态信息,其中,上述第一状态信息、第二状态信息可为实时工作状态信息。
步骤2,解析第一状态信息和第二状态信息,根据解析结果确定手机的双面显示屏的实时工作状态;其中,双面显示屏包括前置显示屏2和后置显示屏13。
步骤3,获取屏幕切换按键3的点击动作信息,然后根据点击动作信息更改手机的双面显示屏的实时工作状态。与实施例一相同,本实施例的切换键是用于快速切换屏幕显示的快捷键,切换键可直接控制转换器,也可以通过CPU间接控制转换器,如图4所示,通过切换键的单击或双击操作,可快速完成对前后屏幕的切换;转换器负责完成前后屏幕工作开关的选择及信号处理工作,通过转换器硬件的支持,配合手机软件控制,以完成前后显示屏幕的切换、显示,以及前后触摸屏切换、输入功能。转换器接受手机CPU的控制,也同时接受切换键的快捷控制。切换键对转换器的控制也可以设计为通过手机CPU对其间接控制。其目的是实现双屏的显示与切换,完成不同像素屏幕的工作切换与显示驱动。通过增加上述两个硬件,在本发明已公开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必要的软件修改,可实现对手机屏幕显示的选择控制功能。由于手机增加了背面全面屏,可极大的提高用户使用体验。用户可在不进行全面屏应用时仅仅依靠前屏操作手机。增加一个屏幕后,同时也解决了碎屏时不能操作手机的困境,带来更多的便利。
步骤2中,如果手机的双面显示屏的实时工作状态为:双面显示屏的一个显示屏处于开启状态、另一个显示屏处于关闭状态;
步骤3中,在点击动作信息为单击时,令原处于开启状态的显示屏关闭且令原处于关闭状态的显示屏开启;在点击动作信息为双击时,令前置显示屏2和后置显示屏13均开启。
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的步骤3还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处理器读取屏幕操作信息,处理器根据屏幕操作信息更改手机的双面显示屏的实时工作状态;其中,屏幕操作信息为虚拟按钮触发信息或屏幕按压信息,虚拟按钮触发方式可通过手机软件设计实现,完成前后屏切换或单双显示切换,具体应用时,可采用屏幕切换按键控制和基于屏幕操作信息控制兼顾的方案,即兼顾屏幕切换按键3直接控制转换器方式和手机处理器直接控制转换器两种方式,比如,当显示屏需要切换时,可以通过切换键控制,也可通过手机软件控制;有特殊需要(比如两人在手机两侧同时观看视频、课件等)时,可以通过手机软件或切换键设置前后屏同时显示,以满足在特殊场景下的需要。
在具体应用时,本发明可按照如下方式进行具体实施:
1、手机开机或待机后唤醒,转接器驱动手机前置显示屏或后置显示屏(背面全面屏)启动(可根据个人习惯在手机里进行默认设置)。假设选择前屏启动,通过结构光、指纹、密码等方式完成手机解锁,此时后屏处于切断状态,用户可使用前屏进行手机操作。当选择后屏启动时,通过前屏指纹解锁或后屏输入密码解锁,此时前屏处于切断状态,可使用后屏进行手机操作。
2、前屏正在工作,当用户需要应用后屏(全面屏)时,用户可以通过切换键一键单击切换后屏,然后用后屏进行手机操作,也可通过应用软件选择后屏启动,同时关闭前屏;后屏正在工作,当客户打算用前屏操作时,用户可通过软件控制前屏启动,同时关闭后屏,也可通过切换键一键单击切换前屏,然后用前屏进行手机操作。用户自拍时,可以通过处理器自动启动前屏,用户对其他事物进行拍照时,可自动启动后屏。通过屏幕选择,可省掉原有的前置低像素摄像头,降低成本,同时,前置高品质摄像头可获得更好的自拍效果。
3、在前后屏任意一个屏幕单独工作状态下,当出现某些应用场景时,比如观看视频时,可以启动双屏显示,以实现更多人同时分享。再比如,当工作需要时,也可以启动双屏显示,同时方便多人进行工作交流。此时可启动双屏显示并设定任意屏或双屏同时输入。本功能可以通过应用软件控制,在软件功能上设置几种双面屏操作模式,获得单屏手机无法实现的功能。本功能也可以通过切换键双击命令(可设置)实现快捷切换。
4、当处于双面屏工作状态时,用户打算用前屏或后屏单独操作手机,可通过软件控制选择启动任意屏幕,同时退出双面屏工作状态。也可以通过切换键单击或双击的方式快速切换前屏或后屏工作。
5、在任何一种屏幕显示模式下,均可用电源键实现一键锁屏及关机。当用户一键锁屏后唤醒,可通过软件提前设定唤醒后是否直接进入锁屏前的前屏或后屏。手机关机后再开机时,显示屏也可以提前设置为默认前屏或后屏显示,以方便用户进行手机的操作及解锁。
6、当使用全面屏时遇到来电,选择接听来电后,手机自动切换为前屏工作状态,并利用距离传感器及时关掉或者点亮屏幕,方便快速接听电话。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面屏手机工业设计方案和逻辑控制方法,使用者可同时获得手机非全面屏布局优点及全面屏布局的完美体验,并增加了双面屏同时显示及操作的独特功能,完美的解决了当前手机全面屏布局设计的缺陷,具有总体设计合理、用户与手机交互效果好、成本低、适于推广应用等突出优点。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本实施例”、“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实质内容上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简单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手机,其特征在于:该手机包括壳体(1)、前置显示屏(2)、后置显示屏(13)及屏幕切换按键(3);所述前置显示屏(2)固定于壳体(1)的正面,壳体(1)的正面还固定有摄像头(4)、闪光灯(5)、听筒(6)及距离传感器(7);所述后置显示屏(13)固定于壳体(1)的反面,且所述后置显示屏(13)为全面屏;所述屏幕切换按键(3)设置于壳体(1)的侧面;该手机还包括处理器和转换器,摄像头(4)、闪光灯(5)、听筒(6)、距离传感器(7)及转换器均与所述处理器连接,前置显示屏(2)、后置显示屏(13)及屏幕切换按键(3)均与所述转换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正面还固定有环境光传感器(8),所述环境光传感器(8)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正面还固定有面部识别装置(9),所述面部识别装置(9)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正面还固定有主页键(10),所述主页键(10)内安装有指纹识别装置,所述主页键(10)和所述指纹识别装置均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其特征在于:壳体(1)的侧面还设置有电源键(11)、音量按键(12)及SIM卡槽,所述电源键(11)、音量按键(12)及SIM卡槽均与所述处理器连接;壳体(1)的下侧设置有充电接口(14)、麦克(15)及扬声器(16),所述充电接口(14)、麦克(15)及扬声器(16)均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6.一种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手机的双面显示屏的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手机正常运行状态下,读取前置显示屏的第一状态信息和后置显示屏的第二状态信息;
步骤2,解析所述第一状态信息和所述第二状态信息,根据解析结果确定手机的双面显示屏的实时工作状态;其中,所述双面显示屏包括前置显示屏和后置显示屏;
步骤3,获取屏幕切换按键的点击动作信息,然后根据所述点击动作信息更改手机的双面显示屏的实时工作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机的双面显示屏的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如果手机的双面显示屏的实时工作状态为:双面显示屏的一个显示屏处于开启状态、另一个显示屏处于关闭状态;
步骤3中,在所述点击动作信息为单击时,令原处于开启状态的显示屏关闭且令原处于关闭状态的显示屏开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机的双面显示屏的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中,在所述点击动作信息为双击时,令所述前置显示屏和所述后置显示屏均开启。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手机的双面显示屏的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还包括如下步骤;
读取屏幕操作信息,根据所述屏幕操作信息更改手机的双面显示屏的实时工作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机的双面显示屏的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操作信息为虚拟按钮触发信息或屏幕按压信息。
CN201810927991.6A 2018-08-15 2018-08-15 一种手机及其双面显示屏的切换控制方法 Pending CN1090403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27991.6A CN109040364A (zh) 2018-08-15 2018-08-15 一种手机及其双面显示屏的切换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27991.6A CN109040364A (zh) 2018-08-15 2018-08-15 一种手机及其双面显示屏的切换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40364A true CN109040364A (zh) 2018-12-18

Family

ID=64630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27991.6A Pending CN109040364A (zh) 2018-08-15 2018-08-15 一种手机及其双面显示屏的切换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40364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91209A (zh) * 2019-05-20 2019-08-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切换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10727380A (zh) * 2019-08-28 2020-01-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提醒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309277A (zh) * 2020-02-27 2020-06-19 山东超越数控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机屏幕切换工作模式切换方法及系统
WO2020135175A1 (zh) * 2018-12-25 2020-07-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12242112A (zh) * 2019-07-17 2021-01-19 广州街投传媒有限公司 透明oled可变影像显示系统
CN112286402A (zh) * 2020-11-03 2021-01-29 安徽鸿程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触控开关控制的方法及交互式电子白板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430353U (zh) * 2016-03-28 2016-08-03 郭亚钗 一种双显示屏手机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430353U (zh) * 2016-03-28 2016-08-03 郭亚钗 一种双显示屏手机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35175A1 (zh) * 2018-12-25 2020-07-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10191209A (zh) * 2019-05-20 2019-08-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切换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10191209B (zh) * 2019-05-20 2021-06-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切换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12242112A (zh) * 2019-07-17 2021-01-19 广州街投传媒有限公司 透明oled可变影像显示系统
CN110727380A (zh) * 2019-08-28 2020-01-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提醒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309277A (zh) * 2020-02-27 2020-06-19 山东超越数控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机屏幕切换工作模式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12286402A (zh) * 2020-11-03 2021-01-29 安徽鸿程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触控开关控制的方法及交互式电子白板
CN112286402B (zh) * 2020-11-03 2024-01-30 安徽鸿程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触控开关控制的方法及交互式电子白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40364A (zh) 一种手机及其双面显示屏的切换控制方法
US9420180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witching between double cameras
CN104951093B (zh) 通过自定义按键实现调用程序或功能的移动终端及其方法
US10776184B2 (en) Managing device functions based on physical interaction with device modules
CN102782637B (zh) 显示图形用户接口对象的系统和方法
CN103546629A (zh)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US11797255B2 (en) Preview display method based on multi-angl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524199B2 (en) Activating device functions based on configurations of device modules
JP2016500175A (ja) フローティングオブジェクトの実現方法及び装置
CN103412772A (zh) 在移动操作系统下快速启动视窗化应用软件的方法及装置
CN108702414A (zh) 一种屏幕锁定方法及装置
CN103488371A (zh) 一种在移动终端上制作动画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920071A (zh) 基于异形显示屏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3229124A (zh) 用于使便携式计算装置的处理器快速进入以及快速退出休眠状态的方法和系统
CN111526232B (zh) 一种基于双屏终端的摄像头控制方法及双屏终端
US20170118318A1 (en) Mobile Phone
CN101771805A (zh) 遥控器按键功能介绍的方法及遥控器
EP4175277A1 (en) Image coll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5827834A (zh) 一种移动设备应用方法及装置
CN108600842A (zh) 一种视频源切换方法及电视
US20220210260A1 (en) Volume Adjust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Terminal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7463883B2 (en) Multi-functional integrated circuit apparatu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12468626A (zh) 电子设备
CN112114883A (zh) 一种终端唤醒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2104654A (zh) 一种手机及其锁定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