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32590B - 一种可视化开发环境的配置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视化开发环境的配置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32590B
CN109032590B CN201811124520.8A CN201811124520A CN109032590B CN 109032590 B CN109032590 B CN 109032590B CN 201811124520 A CN201811124520 A CN 201811124520A CN 109032590 B CN109032590 B CN 1090325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l
data
data model
relationship
phys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2452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32590A (zh
Inventor
申海福
王刚
王雪婷
张鑫
王萌
董文杰
夏裕
王帅
马晓峰
刘士红
吴江
陈清莹
柳明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Lurua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Luneng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Luneng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Luneng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2452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3259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0325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325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325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325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30Creation or generation of source code
    • G06F8/34Graphical or visual programming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视化开发环境的配置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绑定物理数据模型,读取物理数据模型,建立O/R关系通道;装载模型数据集,配置数据模型间的依赖关系与事件关系,生成与物理数据模型间的双向映射关系;将数据模型集进行二次结构化改造,完成字段级别的映射关系;根据物理数据模型与数据模型集的O/R双向映射关系,生成统一的代码文件;调用数据接口,访问数据库,完成业务场景的功能操作;本申请提供的方法统一技术框架,同时该技术框架自动化高、开发效率高、专业性要求低、漏洞少、代码规范、安全、简单易用、功能全面的特点,节省了时间成本、节省了人工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可视化开发环境的配置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视化开发环境的配置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及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应用于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技术框架尤其是java方向的技术框架五花八门,java研发工程师所擅长的方面也各不相同;各项目存在自己搭建开发框架和开发工具不统一的问题,还需要企业配备相应的框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受软件行业及信息化大潮的影响,国内开发人员多但是综合能力相对偏低,这就造成了软件企业开发的人工成本也随之增高,使企业负担加重利润较低。
针对于上述现状市场上推出了快速开发平台,但数目相对较少,技术不是很成熟,功能简单,且灵活性不够,不能满足多种环境和不同平台的业务需求,使用效果不是很明显;封装后的java技术框架使用中没有问题还好,一旦出现框架中尤其是jar包需要二次开发来满足业务场景时,无从下手;市场上的技术框架基本都是基于纯后台的开发模式,没有配套的强大前台功能辅以支撑。
因此,亟需一种根据模型匹配数据库实现可视化开发环境配置的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能够使研发团队可以根据实际业务场景需求直接着眼于业务功能信息化,通过前台的多功能配置完成框架层级的敏捷化代码开发,既统一技术框架,又有了统一的代码维护口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根据模型匹配数据库实现可视化开发环境配置的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视化开发环境的配置方法,包括:
绑定物理数据模型,读取物理数据模型,建立O/R关系通道;
装载模型数据集,配置数据模型间的依赖关系与事件关系,生成与物理数据模型间的双向映射关系;
将数据模型集进行二次结构化改造,完成字段级别的映射关系;
根据物理数据模型与数据模型集的O/R双向映射关系,生成统一的代码文件;
调用数据接口,访问数据库,完成业务场景的功能操作。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可视化开发环境包括为Java可视化开发环境。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物理数据模型与数据模型集的O/R双向映射关系,生成统一的代码文件,包括:
自动化代码工厂根据物理模型与模型数据集的O/R双向映射关系,生成统一的代码文件。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调用数据接口,访问数据库,完成业务场景的功能操作包括:
自动化代码工厂内置模型驱动引擎,通过模型驱动引擎调用数据接口,访问数据库,完成业务场景的功能操作。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视化开发环境配置的装置,包括:
准备单元,所述准备单元用于绑定物理数据模型,读取物理数据模型,建立O/R关系通道;
映射单元,所述映射单元用于装载模型数据集,配置数据模型间的依赖关系与事件关系,生成与物理数据模型间的双向映射关系;
结构化单元,所述结构化单元用于将数据模型集进行二次结构化改造,完成字段级别的映射关系;
确定单元,所述确定单元根据物理数据模型与数据模型集的O/R双向映射关系,生成统一的代码文件;
访问单元,所述访问单元用于调用数据接口,访问数据库,完成业务场景的功能操作。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自动化代码工厂根据物理模型与模型数据集的O/R双向映射关系,生成统一的代码文件。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访问单元具体用于自动化代码工厂内置模型驱动引擎,通过模型驱动引擎调用数据接口,访问数据库,完成业务场景的功能操作。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终端,包括:
处理器、存储器,其中,
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该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机程序,使得终端终端执行上述的终端终端的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申请根据模型匹配数据库实现可视化开发环境配置的方法,通过利用动态自定义定制数据模型技术,灵活组合物理模型,重新形成具象化具有继承、实现关系的数据模型集,统一了技术框架,通过数据模型双向映射O/R技术,在数据模型之间建立起数据元素的对应关系,达到了正、反双向的实时同步机制;通过二次结构化物理数据的解耦技术,根据双向映射关系,进一步细分数据元素的颗粒度绑定至数据模型;通过模型驱动引擎,搭载基于模型配置的自动化代码工厂模块,输出场景化代码;利用模型热启动技术,动态加载数据模型至开发框架中,进一步缩减配置、提高开发效率。
(2)本申请不但统一技术框架,同时该技术框架自动化高、开发效率高、专业性要求低、漏洞少、代码规范、安全、简单易用、功能全面的特点,节省了时间成本、节省了人工成本;同时弱化了研发团队中人员技术方向的比重,提高了代码的复用率及研发资源的复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4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装置的系统框架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其中,图1执行主体可以为一种根据模型匹配数据库实现可视化开发环境配置的装置。
如图1所示,该方法100包括:
步骤110,绑定物理数据模型,读取物理数据模型,建立O/R关系通道;
步骤120,装载模型数据集,配置数据模型间的依赖关系与事件关系,生成与物理数据模型间的双向映射关系;
步骤130,将数据模型集进行二次结构化改造,完成字段级别的映射关系;
步骤140,根据物理数据模型与数据模型集的O/R双向映射关系,生成统一的代码文件;
步骤150,调用数据接口,访问数据库,完成业务场景的功能操作。
为了便于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以本发明配置可视化开发环境的原理,结合实施例中根据模型匹配数据库的过程,对本发明提供的根据模型匹配数据库实现可视化开发环境配置的装置做进一步的描述。
可选地,作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述可视化开发环境包括为Java可视化开发环境。
可选地,作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物理数据模型与数据模型集的O/R双向映射关系,生成统一的代码文件,包括:
自动化代码工厂根据物理模型与模型数据集的O/R双向映射关系,生成统一的代码文件。
可选地,作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述调用数据接口,访问数据库,完成业务场景的功能操作包括:
自动化代码工厂内置模型驱动引擎,通过模型驱动引擎调用数据接口,访问数据库,完成业务场景的功能操作。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根据模型匹配数据库实现可视化开发环境配置的方法包括:
S1:根据业务需求在配置好的数据源对应的数据库中创建自己的业务逻辑表;
S2:在指定的系统包下面根据业务需求创建自己的模型对应包,在包下面创建所属模型列表,需要指定模型名称和配置完成的数据源;
S3:点击左侧对应的模型名称,右侧自动展示为模型信息、模型属性、子模型列表等tab页签;
S4:点击模型信息在模型关联对象的功能页签中点击添加按钮,根据创建的数据库表和对应的业务逻辑创建自己的模型查询方式;
S5:根据第四步骤创建完成后,在同样的tab中点击对象属性列表中的添加按钮,创建自己的数据库关联信息;
S6、若S1在没有创建数据的情况下,根据S5创建现有的数据库表格后,点击模型关联对象中的向“数据库同步后”,数据库会自动根据对象属性列表中的业务逻辑字段自动创建数据库表;
S7:点击自动生成后在程序配置的相应路径下自动生成包含有前台html代码的和模型相关联、同样编号的数据文件。
图3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如图3示,该装置300包括:
准备单元310,所述准备单元310用于绑定物理数据模型,读取物理数据模型,建立O/R关系通道;
映射单元320,所述映射单元320用于装载模型数据集,配置数据模型间的依赖关系与事件关系,生成与物理数据模型间的双向映射关系;
结构化单元330,所述结构化单元330用于将数据模型集进行二次结构化改造,完成字段级别的映射关系;
确定单元340,所述确定单元340根据物理数据模型与数据模型集的O/R双向映射关系,生成统一的代码文件;
访问单元350,所述访问单元350用于调用数据接口,访问数据库,完成业务场景的功能操作。
可选地,作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述确定单元340具体用于自动化代码工厂根据物理模型与模型数据集的O/R双向映射关系,生成统一的代码文件。
可选地,作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述访问单元350具体用于自动化代码工厂内置模型驱动引擎,通过模型驱动引擎调用数据接口,访问数据库,完成业务场景的功能操作。
图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装置的系统框架图,具体包括:
统一权限组件、模型驱动组件、业务数据库服务器及应用层,
所述应用层包括加载映射组件、模型包管理组件、模型管理组件、子模型管理组件、数据集管理组件、序列管理组件、模型同步管理组件、SSN定义组件及代码工厂。其中,所述统一权限组件,用于针对系统的组织架构、用户、角色及菜单的统一管理单元;
所述模型驱动组件,用于加载所有模型数据,供系统调用;所述加载映射组件,用于所述模型包管理组件,用于分类、分包管理所有模型数据。所述模型组件、子模型组件,绑定物理模型,生成多层级的父子模型数据,建立双向O/R通道;同时通过模型同步组件进行物理模型与模型数据的双向同步机制。
所述SSN定义组件,用于定义变量名称的规定规则。
所述数据集管理组件,用于通过数据集的定义,控制用户能查看和操作的数据范围。
所述序列管理组件,对模型数据中的序列sequence进行管理。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装置500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装置500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更新散热策略参数的方法。
其中,该终端装置500可以包括:处理器510、存储器520及通信单元550。这些组件通过一条或多条总线进行通信,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中示出的服务器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它既可以是总线形结构,也可以是星型结构,还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其中,该存储器520可以用于存储处理器510的执行指令,存储器520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终端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当存储器520中的执行指令由处理器510执行时,使得终端500能够执行以下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处理器510为存储终端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电子终端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5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内的数据,以执行电子终端的各种功能和/或处理数据。所述处理器可以由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简称IC)组成,例如可以由单颗封装的IC所组成,也可以由连接多颗相同功能或不同功能的封装IC而组成。举例来说,处理器510可以仅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CPU可以是单运算核心,也可以包括多运算核心。
通信单元550,用于建立通信信道,从而使所述存储终端可以与其它终端进行通信。接收其他终端发送的用户数据或者向其他终端发送用户数据。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可存储有程序,该程序执行时可包括本申请提供的各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等。
因此,本申请提供的根据模型匹配数据库实现可视化开发环境配置的方法,通过利用动态自定义定制数据模型技术,灵活组合物理模型,重新形成具象化具有继承、实现关系的数据模型集,统一了技术框架,通过数据模型双向映射O/R技术,在数据模型之间建立起数据元素的对应关系,达到了正、反双向的实时同步机制;通过二次结构化物理数据的解耦技术,根据双向映射关系,进一步细分数据元素的颗粒度绑定至数据模型;通过模型驱动引擎,搭载基于模型配置的自动化代码工厂模块,输出场景化代码;利用模型热启动技术,动态加载数据模型至开发框架中,进一步缩减配置、提高开发效率。本实施例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见上文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如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终端(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第二终端、网络终端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尽管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优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在本发明的涵盖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可视化开发环境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绑定物理数据模型,读取物理数据模型,建立O/R关系通道;
装载模型数据集,配置数据模型间的依赖关系与事件关系,生成模型数据集与物理数据模型间的双向映射关系;
将数据模型集进行二次结构化改造,完成字段级别的映射关系;
根据物理数据模型与数据模型集的O/R双向映射关系,生成统一的代码文件;
调用数据接口,访问数据库,完成业务场景的功能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化开发环境包括为Java可视化开发环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物理数据模型与数据模型集的O/R双向映射关系,生成统一的代码文件,包括:
自动化代码工厂根据物理模型与模型数据集的O/R双向映射关系,生成统一的代码文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用数据接口,访问数据库,完成业务场景的功能操作包括:
自动化代码工厂内置模型驱动引擎,通过模型驱动引擎调用数据接口,访问数据库,完成业务场景的功能操作。
5.一种可视化开发环境配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准备单元,所述准备单元用于绑定物理数据模型,读取物理数据模型,建立O/R关系通道;
映射单元,所述映射单元用于装载模型数据集,配置数据模型间的依赖关系与事件关系,生成模型数据集与物理数据模型间的双向映射关系;
结构化单元,所述结构化单元用于将数据模型集进行二次结构化改造,完成字段级别的映射关系;
确定单元,所述确定单元根据物理数据模型与数据模型集的O/R双向映射关系,生成统一的代码文件;
访问单元,所述访问单元用于调用数据接口,访问数据库,完成业务场景的功能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自动化代码工厂根据物理模型与模型数据集的O/R双向映射关系,生成统一的代码文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访问单元具体用于自动化代码工厂内置模型驱动引擎,通过模型驱动引擎调用数据接口,访问数据库,完成业务场景的功能操作。
8.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的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9.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811124520.8A 2018-09-26 2018-09-26 一种可视化开发环境的配置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0325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24520.8A CN109032590B (zh) 2018-09-26 2018-09-26 一种可视化开发环境的配置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24520.8A CN109032590B (zh) 2018-09-26 2018-09-26 一种可视化开发环境的配置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32590A CN109032590A (zh) 2018-12-18
CN109032590B true CN109032590B (zh) 2021-11-16

Family

ID=64618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24520.8A Active CN109032590B (zh) 2018-09-26 2018-09-26 一种可视化开发环境的配置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3259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14089B (zh) * 2018-12-30 2022-02-22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访问代码的自动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992258A (zh) * 2019-04-02 2019-07-09 北京市天元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灵活实现模型配置方法以及装置
CN110941422B (zh) * 2019-11-21 2023-08-15 山东鲁能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代码自动生成方法、代码生成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362040B (zh) * 2021-06-30 2023-02-03 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审批链配置更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564176B (zh) * 2022-01-27 2023-08-22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一种代码开发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3748A (zh) * 2010-12-03 2011-04-27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一种数据处理流程代码的生成方法
US8838654B1 (en) * 2012-10-23 2014-09-16 Dell Software Inc. Data modeling system for runtime schema extensibility
CN104268207A (zh) * 2014-09-23 2015-01-07 国家电网公司 营销基础数据平台数据模型与接口的系统实现及方法
CN105354036A (zh) * 2015-11-26 2016-02-24 深圳市金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库操作代码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7368346A (zh) * 2017-07-06 2017-11-21 万惠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元数据和脚本引擎的代码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8228817A (zh) * 2017-12-29 2018-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3748A (zh) * 2010-12-03 2011-04-27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一种数据处理流程代码的生成方法
US8838654B1 (en) * 2012-10-23 2014-09-16 Dell Software Inc. Data modeling system for runtime schema extensibility
CN104268207A (zh) * 2014-09-23 2015-01-07 国家电网公司 营销基础数据平台数据模型与接口的系统实现及方法
CN105354036A (zh) * 2015-11-26 2016-02-24 深圳市金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库操作代码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7368346A (zh) * 2017-07-06 2017-11-21 万惠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元数据和脚本引擎的代码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8228817A (zh) * 2017-12-29 2018-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32590A (zh) 2018-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32590B (zh) 一种可视化开发环境的配置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866333B (zh) 基于云原生的微服务场景优化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Loutas et al. A semantic interoperability framework for cloud platform as a service
US9507748B2 (en) Platform runtime abstraction
CN110134494B (zh) 一种基于Docker容器的容器自动化管理方法
US10628128B2 (en) Discovery and modeling of deployment actions for multiple deployment engine providers
CN110543328A (zh) 基于Ambari的跨平台组件管理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15016923A1 (en) Cloud based service design inheritance
CN108037977B (zh) 虚拟计算机资源的管理方法、设备、计算机介质、及系统
CN111899008B (zh) 资源转移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12559635B (zh) 以太坊联盟链节点的业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0580174B (zh) 应用组件生成方法、服务器及终端
WO2021139778A1 (zh) 系统调度工作流生成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035090A (zh) 基于容器化技术实现智能合约智慧化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0738038A (zh) 合同文本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185496A (zh) 一种基于Flowable工作流引擎的业务编排方法
Bhattacharjee et al. A model-driven approach to automate the deployment and management of cloud services
CN109840074A (zh) 一种业务生成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CN110362294A (zh) 开发任务执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311399A (zh) 图像渲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2418796B (zh) 子流程任务节点激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Makki et al. Scalable and manageable customization of workflows in multi-tenant saas offerings
CN109597611A (zh) 前端数据流控制组件开发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484149B (zh) 网络切换方法、网络切换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282795B (zh) 数据结构图生成及更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185, Jingsi Road, Shizhong District,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luruan Digi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85, Jingsi Road, Shizhong District,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ANDONG LUNENG SOFTWARE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