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31435B - 基于相控阵的核磁共振地下水定向探测系统及探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相控阵的核磁共振地下水定向探测系统及探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31435B
CN109031435B CN201810914870.8A CN201810914870A CN109031435B CN 109031435 B CN109031435 B CN 109031435B CN 201810914870 A CN201810914870 A CN 201810914870A CN 109031435 B CN109031435 B CN 1090314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tting
coil
nuclear magnetic
magnetic resonance
rece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1487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31435A (zh
Inventor
尚新磊
刘宇
侯佳伟
刘婷婷
宋欣桦
于悦
王晓光
赵义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091487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3143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0314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314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314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314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3/00Electric or magne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Measuring 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th, e.g. declination, deviation
    • G01V3/14Electric or magne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Measuring 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th, e.g. declination, deviation operating with electron or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30Assessment of water resour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相控阵的核磁共振定向探测系统及探测方法,包括计算机、控制单元、发射系统及接收系统,通过对各可控发射线圈控制信号的相位实时控制,使各可控发射线圈依次延时激发,发出的磁场信号在地下某一方向同相叠加,核磁共振信号加强。通过改变各发射脉冲矩的偏转延迟,从而实现磁场波束的定向,使核磁共振定向和定距离激发成为可能。采用相控阵的核磁共振探测方法,为隧道、前方水体、陡倾斜等地质体的地下水探测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实现了特定方向和特定距离的地下水探测,此外还能提高地下水探测深度。通过测量能够获取更全面的地下水分布信息,提高了探测效率、精度和地下水探测分辨率。

Description

基于相控阵的核磁共振地下水定向探测系统及探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球物理勘探设备,尤其是一种基于相控阵的核磁共振地下水定向探测系统及探测方法。
背景技术
核磁共振地下水探测方法(Magnetic Resonance Sounding,简称MRS方法)是目前唯一的非侵入式直接进行地下水探测的方法,在地下水探测工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在MRS探水仪器中,发射系统决定着仪器的探测深度、效率及准确性等诸多关键因素,是仪器的“心脏”,掌握着探测工作的“命脉”。
目前现有技术中,通过生成核磁共振测量需要的脉冲或者脉冲序列,向发射线圈供电以在发射线圈中生成信号电流,根据脉冲或者脉冲序列改变发射线圈与供电信号电源间的通路,以改变信号电流的流向,从而在发射线圈中生成核磁共振信号;或者,通过将期望输出参数值输入发射机上位机平台,由CPLD模块根据上位机指令输出指令电流,再由滞环反馈电路实时处理指令信号与发射信号,将反馈信号转换为发射电路桥臂中开关器件的驱动信号,使输出正弦电流实时跟随指令信号。
现有技术虽然可以判断出含水体的位置,规模及水量大小等,但不能使特定方向的激发脉冲能量普遍得到加强,因此不适于隧道、前方水体、陡倾斜地等质体的探测,更不能定向和定距离探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相控阵的核磁共振地下水定向探测系统及探测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能使定向和定距离核磁共振探测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基于相控阵的核磁共振地下水定向探测系统,包括:
铺设于地下水探测区域,包括计算机、控制单元、发射系统及接收系统,所述发射系统由n个移相器、n个发射机和n个发射线圈构成;所述接收系统由n个接收机和n个接收线圈构成;所述系统还包括n个发射/接收切换控制器,分别与发射机和接收机连接,用于切换探测系统的发射/接收状态;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其中,n个发射线圈及n个接收线圈等间距共线设置。
所述计算机,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用于获取延时时间并传递给所述控制单元;所述计算机还用于根据获取发射脉冲距,及根据当地地磁场的强度、发射线圈的电感特性,计算发射机中的配谐电容的大小;所述计算机还用于根据发射电流和发射时间设置多个发射脉冲距;
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各个电路模块及计算机连接,用于对系统各部分的参数进行设置及系统的协调控制;
所述移相器,分别与控制单元与发射机连接,用于根据延时时间对发射脉冲的相位进行调整,使得各脉冲矩信号同时到达目标地层;
所述发射机,分别与移相器与发射/接收切换控制器连接,用于提供向地下发射的大功率交变发射电流;
所述接收机,分别与控制单元与发射/接收切换控制器连接,用于对水中氢质子产生的核磁共振信号进行调理与采集;
所述发射线圈及接收线圈,根据系统工作状态选择与发射机或接收机连接;当系统置于发射状态时,所述发射线圈与发射机连接,用于产生大功率交变电流;当系统置于接收状态时,所述接收线圈与接收机连接,用于接收地下水中氢核由高能级跃迀至低能级产生的核磁共振响应信号。
优选的,每个所述发射线圈和每个所述接收线圈为收发天线一体式结构,且n组发射线圈及接收线圈等间距共线设置。
优选的,所述计算机根据任意两个相邻发射线圈的间距、合成波束方向、第1发射线圈中心到目标地层的距离,目标地层深度,获取各发射线圈的延时时间。
优选的,所述计算机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设置多个发射脉冲矩。
优选的,每个所述发射机均由配谐电容经发射桥路分别与大功率电源和发射控制连接构成;
所述发射控制由具有PWM输出功能的模块和相关逻辑电路组成,用于对大功率电源进行充电控制,使大功率电源为发射线圈提供大功率瞬时电流;
所述发射控制还用于给驱动电路提供两路逻辑相反并具有预设死区时间的TTL电平的控制信号,驱动电路将该控制信号经过转换后驱动发射桥路;
所述发射桥路由两个桥臂构成,每个桥臂分别有两个大功率IGBT开关管,用来将大功率电源提供的直流电源逆变成交变电流;
所述配谐电容,与所述发射线圈组成谐振回路,所述发射桥路的两个桥臂输出端连接到谐振回路的两端,当控制单元给出发射命令时,谐振回路中将产生大功率交变电流。
优选的,控制单元由接收控制器经通讯控制器与发射控制器连接构成;
所述发射控制器用于根据延时时间控制发射机进行脉冲发射;
所述通讯控制器与计算机连接,用于将控制信号传至发射机及接收机;
所述接收控制器用于当发射线圈被发出停止发射命令后的预定死区时间后,控制接收线圈同步测量所述核磁共振响应信号,还用于选择接收线圈上传的数据,传递给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反演解释。
优选的,每个所述接收机均由通讯接口经同步控制器与继电器连接,所述接收线圈经继电器、谐振电路、放大电路和采集电路与通讯接口连接;其中,
所述通讯接口与控制单元、采集电路及同步控制器连接,用于传递控制采集命令;所述同步控制器用于根据控制采集指令控制继电器由断开状态变成闭合状态;
所述谐振电路,用于对经过继电器进入的核磁共振响应信号进行阻抗匹配,通过选择不同配谐电容达到最佳谐振点;
所述放大器,用于将经过谐振电路的核磁共振响应信号进行放大;
所述采集电路,用于根据核磁共振响应信号对采样率和采样精度的要求,选择高速高采样率的AD,用CPLD+FIFO的方式对高速釆集的数据进行缓冲存储,然后再将FIFO中的数据存入釆集电路中的存储器中。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基于相控阵的核磁共振地下水定向探测方法,应用于如上所述的地下水定向探测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计算机根据等间距的n个发射线圈的中心间距、目标地层深度、合成波束方向、第1发射线圈中心到目标地层的距离,获取发射线圈的延时时间;
计算机根据测试区域磁场强度及发射线圈的电感特征,确定发射机中的配谐电容大小,并与所述发射线圈形成谐振回路;
计算机根据发射电流和发射时间设置多个发射脉冲距,所述多个发射脉冲距分别与多个目标地层深度对应设置;
计算机根据所设置的各发射脉冲矩,设置各发射电压,使在各发射线圈中产生大功率的发射交变电流;
控制单元及移相器根据目标地层深度及延时时间,按照目标地层深度对应的发射交变电流,实时控制各发射线圈发射信号的相位激励顺序及延时时间,合成方向连续变化的磁场波束,对地质中不同方位进行扫描;
控制单元获取脉冲发射停止信号后,再经过预设死区时间长度后,向接收线圈发送采集命令,并将接收线圈采集的数据传递至计算机;
计算机获取全部测点采集的数据,并通过核磁共振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反演,绘制出探测区三维地下水分布图像。
优选的,所述计算机根据等间距的n个发射线圈的中心间距、目标地层深度、合成波束方向、第1发射线圈中心到目标地层的距离,获取各发射线圈的延时时间,包括:
获取相邻两发射线圈的发射偏转延迟
Figure BDA0001762720250000041
其中d为任意相邻两个发射线圈的中心间距,v为磁场波束所在介质的波速,θ为合成波束方向;
获取各发射线圈的激发时间tk=(k-1)τs,其中,tk为第k个发射线圈的激发时间,即所述延时时间;其中,k=l,2,...n;
其中,合成波束方向
Figure BDA0001762720250000042
其中x为第1发射线圈中心到目标地层的距离,h为目标地层深度。
优选的,所述发射脉冲矩根据地下水由浅到深的探测需求从小到大设置;所述控制单元和移相器按照发射脉冲矩从小到大的顺序,控制各发射线圈依次延时激发。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相控阵的核磁共振地下水定向探测系统及探测方法的技术效果是:
本发明基于相控阵布局地下水定向探测系统,通过将n个发射线圈和n个接收线圈采取等间距共线设置,再根据地质体的产状,人工选择激发脉冲方向,利用控制单元和移相器控制各发射线圈的激励顺序和延时时间,使各发射线圈在某一方向上产生的激发脉冲始终同相,使得该方向上极化磁场信号得到最大程度的加强,提高了地下水定向探测的效果,尤其对解决隧道、前方水体、陡倾斜地质体等的勘探效果更好,根本性地解决了发射系统不能定向探测和不能探测倾角较大地质体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基于相控阵的核磁共振地下水定向探测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接收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发射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基于相控阵的核磁共振地下水定向探测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基于相控阵的核磁共振地下水定向探测系统的原理框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相控阵的核磁共振地下水定向探测系统,铺设于地下水探测区域,包括计算机、控制单元、发射系统及接收系统,所述发射系统由n个移相器、n个发射机和n个发射线圈构成;所述接收系统由n个接收机和n个接收线圈构成;所述系统还包括n个发射/接收切换控制器,分别与发射机和接收机连接,用于切换探测系统的发射/接收状态;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发射线圈和每个所述接收线圈为收发天线一体式结构,且n组发射线圈及接收线圈等间距共线设置。
所述计算机,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用于获取延时时间并传递给所述控制单元;所述计算机还用于根据获取发射脉冲矩,及根据当地地磁场的强度、发射线圈的电感特性,计算发射机中的配谐电容的大小,以及,用于根据发射电流和发射时间设置多个发射脉冲矩;
当然,所述计算机还用于人机交互界面、信号图形显示等功能。
具体的,所述计算机根据各发射线圈的间距、各发射线圈到目标地层的距离、合成波束方向、目标地层深度,获取各发射线圈的延时时间,具体获取过程将在下面文档中进行详细阐述。
具体的,计算发射机中的配谐电容的大小,可以通过磁力仪获得测区地磁场强度Bo,磁场强度Bo*常数0.04258转化成拉莫尔频率,并设置在计算机中,根据拉莫尔频率和发射线圈的电感特性,计算发射机中的配谐电容的大小。
进一步的,所述计算机根据发射电流和发射时间的乘积设置多个发射脉冲矩,其中,发射时间通常设置为40ms,发射电流越大,探测的越深;为实现对地下水由浅到深的分层探测,需要从大到小设置多个发射脉冲矩。
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各个电路模块及计算机连接,用于对系统各部分的参数进行设置及系统的协调控制,例如控制接收线圈同步采集及上传核磁共振响应信号等。
所述移相器,分别与控制单元与发射机连接,用于根据延时时间对发射脉冲的相位进行调整,使得各脉冲矩信号同时到达目标地层;
所述发射机,分别与移相器与发射/接收切换控制器连接,用于提供向地下发射的大功率交变发射电流;
所述接收机,分别与控制单元与发射/接收切换控制器连接,用于对水中氢质子产生的核磁共振信号进行调理与采集;
所述发射线圈及接收线圈,根据系统工作状态选择与发射机或接收机连接;当系统置于发射状态时,所述发射线圈与发射机连接,用于产生大功率交变电流;当系统置于接收状态时,所述接收线圈与接收机连接,用于接收地下水中氢核由高能级跃迀至低能级产生的核磁共振响应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在满足信噪比要求的前提下,发射线圈的数量是可以不受限制的,因为,发射线圈间距不变时,增加发射线圈个数,主波束变窄,能量集中,信噪比高,探测深度增大,但增加可控发射线圈的数量,会使初期投入过大,因此,可以不必过分追求发射线圈的数量。
可选的,发射系统的线圈根据探测地形,可选择正方形或者长方形,并可尽量扩大线圈面积以获得更深的探测深度。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每个所述接收机均由通讯接口经同步控制器与继电器连接,所述接收线圈经继电器、谐振电路、放大电路和采集电路与通讯接口连接;其中,
所述通讯接口与控制单元、采集电路及同步控制器连接,用于传递控制采集命令,构成了控制单元与接收机进行通讯的桥梁;
所述同步控制器用于根据控制采集指令控制继电器由断开状态变成闭合状态;
所述谐振电路,用于对经过继电器进入的核磁共振响应信号进行阻抗匹配,通过选择不同配谐电容达到最佳谐振点;
所述放大器,用于将经过谐振电路的核磁共振响应信号进行放大;
所述采集电路,用于根据核磁共振响应信号对采样率和采样精度的要求,选择高速高采样率的AD,用CPLD+FIFO的方式对高速釆集的数据进行缓冲存储,然后再将FIFO中的数据存入采集电路中的存储器中。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控制单元由接收控制器经通讯控制器与发射控制器连接构成;所述发射控制器用于根据延时时间控制发射机进行脉冲发射;所述通讯控制器与计算机连接,用于将控制信号传至发射机及接收机;所述接收控制器用于当发射线圈被发出停止发射命令后的预定死区时间后,控制接收线圈同步三分量测量所述核磁共振响应信号,还用于选择接收线圈上传的数据,传递给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反演解释。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每个所述发射机均由配谐电容经发射桥路分别与大功率电源和发射控制连接构成;
所述发射控制由具有PWM输出功能的模块和相关逻辑电路组成,用于对大功率电源进行充电控制,使大功率电源为发射线圈提供大功率瞬时电流;
所述发射控制还用于给驱动电路提供两路逻辑相反并具有预设死区时间的TTL电平的控制信号,驱动电路将该控制信号经过转换后驱动发射桥路;
所述发射桥路由两个桥臂构成,每个桥臂分别有两个大功率IGBT开关管,用来将大功率电源提供的直流电源逆变成交变电流;
所述配谐电容,与所述发射线圈组成谐振回路,所述发射桥路的两个桥臂输出端连接到谐振回路的两端,当控制单元给出发射命令时,谐振回路中将产生大功率交变电流。
本实施例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基于相控阵的核磁共振地下水定向探测系统的操作控制由计算机负责,计算机通过串口线或者网口线与控制单元连接,用来进行控制指令和采集数据的传输。控制单元和移相器是仪器的核心,负责协调相控阵式第一发射(接收)线圈至第N发射(接收)线圈的工作,控制产生相控阵线圈的大功率交变电流、定向磁场信号波束、采集同步和选择上传接收线圈的核磁共振响应信号。
每个发射机由发射控制、大功率电源、发射桥路和配谐电容构成。发射控制由具有PWM输出功能的模块和相关逻辑电路组成,主要完成对大功率电源的充电控制,发射桥路驱动信号的产生和发射线圈状态监控等。发射控制通过对大功率电源的电压进行检测,控制大功率电源中电容的充电,为发射线圈提供大功率瞬时电流。发射控制给驱动电路提供两路逻辑相反并具有40sm死区时间的TTL电平的控制信号;驱动电路将该控制信号经过转换,驱动发射桥路;发射桥路由两个桥臂构成,每个桥臂分别有两个大功率IGBT开关管,用来将大功率电源提供的直流电源逆变成交变电流。配谐电容和发射线圈组成谐振回路,发射桥路的两个桥臂输出端接到谐振回路的两端。当控制单元和移相器给出发射命令时,谐振回路中将产生大功率交变电流,定向激发地下水中的氢核,使之跃迁至高能级。
总的来说,控制单元和移相器通过控制各发射线圈的发射时间使得各磁场信号波束同时到达目标地层。若相邻发射线圈按照移动时间τs被控制单元激励,则各发射线圈产生的激发脉冲将相应的延迟τs,根据波合成理论可知,相邻两发射线圈的发射偏转延迟为
Figure BDA0001762720250000091
(公式1),其中,d为任意相邻两个发射线圈的中心间距,v为磁场波束所在介质的波速,θ为合成波束方向。第1发射线圈至第n发射线圈依次延时tk(k=l,2,...n),tk为第k个发射线圈的激发时间,即延时时间;由公式1可得,(k-1)dsinθ=v·tk(公式2)。如图1所示,/>
Figure BDA0001762720250000092
(公式3),因此,可以得到合成波束方向/>
Figure BDA0001762720250000093
其中,x为第1发射线圈中心到目标地层的水平距离,h为目标地层深度。由公式1、2,、3即可计算出延时时间tk,其中,k=1,2,...n。
通过改变发射偏转延迟τs可以形成定向激发脉冲,激发脉冲方向在地下180°范围内可任意改变,进而实现对地下目标位置的全方位扫描。因此在隧道、前方水体、陡倾斜等地层探测时,通过改变磁场方向,可以使得接收线圈接收信号效果最好,从而得到高质量的核磁共振响应信号。
当控制单元向发射线圈发出停止命令后,发射线圈经过40ms死区时间将剩余能量释放完毕,控制单元向接收线圈发出开始釆集命令。当接收线圈中的通讯接口接到开始采集命令时,同步控制器控制继电器由断开状态变成闭合状态。此时,感应线圈接收到地下水中氢核由高能级跃迀至低能级产生的弛豫信号,又称核磁共振响应信号。核磁共振响应信号经继电器进入谐振电路进行阻抗匹配,通过选择不同配谐电容达到最佳谐振点,再经过放大器,进入采集电路。放大器由前置放大器、LC选频放大器、工频陷波器和后级放大器组成。采集电路根据核磁共振响应信号对采样率和采样精度的要求,选择高速高采样率的AD,用CPLD+FIFO的方式对高速釆集的数据进行缓冲存储,然后再将FIFO中的数据存入釆集电路中的存储器中。控制单元选择接收线圈上传存储器中的数据,最后汇总到计算机中进行数据处理和反演解释。
图5为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基于相控阵的核磁共振地下水定向探测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5及图1所示,所述方法应用于如上所述的地下水定向探测系统,首先在隧道、前方水体、陡倾斜等地质体的测区,用一个以上的发射(接收)线圈,采取等间距的共线排列,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01:计算机根据等间距的n个发射线圈的中心间距、目标地层深度、合成波束方向、第1发射线圈到目标地层的距离,获取各发射线圈的延时时间。
步骤502:计算机根据测试区域磁场强度及发射线圈的电感特征,确定发射机中的配谐电容大小,并与所述发射线圈形成谐振回路,具体确定方式可参照上文,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503:计算机根据发射电流和发射时间设置多个发射脉冲距,所述多个发射脉冲矩分别与多个目标地层深度对应设置;
具体的,发射脉冲矩为发射电流和发射时间的乘积;其中,发射时间通常设置为40ms,发射电流越大,探测的越深;为实现对地下水由浅到深的分层探测,因此需要从大到小设置多个发射脉冲矩。
步骤504:计算机根据所设置的各发射脉冲矩,设置各发射电压,使在各发射线圈中产生大功率的发射交变电流;
步骤505:控制单元及移相器根据目标地层深度及延时时间,按照目标地层深度对应的发射交变电流,实时控制各发射线圈发射信号的相位激励顺序及延时时间,合成方向连续变化的磁场波束,对地质中不同方位进行扫描;
步骤506:控制单元获取脉冲发射停止信号后,再经过预设死区时间长度后,向接收线圈发送采集命令,并将接收线圈采集的数据传递至计算机;
步骤507:计算机获取全部测点采集的数据,并通过核磁共振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反演,绘制出探测区三维地下水分布图像。
进一步地,所述计算机根据等间距的n个发射线圈的中心间距d、目标地层深度h、合成波束方向θ、第1发射线圈中心到目标地层的距离x,获取各发射线圈的延时时间,包括:
获取相邻两发射线圈的发射偏转延迟
Figure BDA0001762720250000111
其中d为任意相邻两个发射线圈的中心间距,v为磁场波束所在介质的波速,θ为合成波束方向;具体的,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v=c/n,c是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n是介质的折射率。
获取各发射线圈的激发时间tk=(k-1)τs,其中,tk为第k个发射线圈的激发时间,k=l,2,...n,即所述延时时间。
其中,合成波束方向
Figure BDA0001762720250000112
其中,x为第1发射线圈中心到目标地层的距离,h为目标地层深度。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发射脉冲矩根据地下水由浅到深的探测需求从小到大设置;所述控制单元和移相器按照发射脉冲矩从小到大的顺序,控制各发射线圈依次延时激发。
本实施例的线圈相控阵的扫描过程为:利用计算机产生发射信号,通过控制单元和移相器按照一定的激励顺序及延时时间,控制激发各个所述发射线圈,使各个所述发射线圈发射的磁场波束叠加形成方向连续变化的波阵面,以对水下各方位进行扫描;所述接收线圈通过三分量测量接收目标的核磁共振信号,并将核磁共振信号输送至计算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相控阵的核磁共振地下水定向探测系统,铺设于地下水探测区域,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控制单元、发射系统及接收系统,所述发射系统由n个移相器、n个发射机和n个发射线圈构成;所述接收系统由n个接收机和n个接收线圈构成;所述系统还包括n个发射/接收切换控制器,分别与发射机和接收机连接,用于切换探测系统的发射/接收状态;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其中,n个发射线圈及n个接收线圈等间距共线设置;
所述计算机,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用于获取延时时间并传递给所述控制单元;所述计算机还用于根据发射脉冲距,及根据当地地磁场的强度、发射线圈的电感特性,计算发射机中的配谐电容的大小;所述计算机还用于根据发射电流和发射时间设置多个发射脉冲距;
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各个电路模块及计算机连接,用于对系统各部分的参数进行设置及系统的协调控制;
所述移相器,分别与控制单元与发射机连接,用于根据延时时间对发射脉冲的相位进行调整,使得各脉冲矩信号同时到达目标地层;
所述发射机,分别与移相器与发射/接收切换控制器连接,用于提供向地下发射的大功率交变发射电流;
所述接收机,分别与控制单元与发射/接收切换控制器连接,用于对水中氢质子产生的核磁共振信号进行调理与采集;
所述发射线圈及接收线圈,根据系统工作状态选择与发射机或接收机连接;当系统置于发射状态时,所述发射线圈与发射机连接,用于产生大功率交变电流;当系统置于接收状态时,所述接收线圈与接收机连接,用于接收地下水中氢核由高能级跃迀至低能级产生的核磁共振响应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发射线圈和每个所述接收线圈为收发天线一体式结构,且n组发射线圈及接收线圈等间距共线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根据任意两个相邻发射线圈的间距、合成波束方向、第1发射线圈中心到目标地层的距离,目标地层深度,获取各发射线圈的延时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设置多个发射脉冲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发射机均由配谐电容经发射桥路分别与大功率电源和发射控制连接构成;
所述发射控制由具有PWM输出功能的模块和相关逻辑电路组成,用于对大功率电源进行充电控制,使大功率电源为发射线圈提供大功率瞬时电流;所述发射控制还用于给驱动电路提供两路逻辑相反并具有预设死区时间的TTL电平的控制信号,驱动电路将该控制信号经过转换后驱动发射桥路;
所述发射桥路由两个桥臂构成,每个桥臂分别有两个大功率IGBT开关管,用来将大功率电源提供的直流电源逆变成交变电流;
所述配谐电容,与所述发射线圈组成谐振回路,所述发射桥路的两个桥臂输出端连接到谐振回路的两端,当控制单元给出发射命令时,谐振回路中将产生大功率交变电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单元由接收控制器经通讯控制器与发射控制器连接构成;
所述发射控制器用于根据延时时间控制发射机进行脉冲发射;
所述通讯控制器与计算机连接,用于将控制信号传至发射机及接收机;
所述接收控制器用于当发射线圈被发出停止发射命令后的预定死区时间后,控制接收线圈同步测量所述核磁共振响应信号,还用于选择接收线圈上传的数据,传递给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反演解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接收机均由通讯接口经同步控制器与继电器连接,所述接收线圈经继电器、谐振电路、放大电路和采集电路与通讯接口连接;其中,
所述通讯接口与控制单元、采集电路及同步控制器连接,用于传递控制采集命令;所述同步控制器用于根据控制采集指令控制继电器由断开状态变成闭合状态;
所述谐振电路,用于对经过继电器进入的核磁共振响应信号进行阻抗匹配,通过选择不同配谐电容达到最佳谐振点;
所述放大电路,用于将经过谐振电路的核磁共振响应信号进行放大;
所述采集电路,用于根据核磁共振响应信号对采样率和采样精度的要求,选择高速高采样率的AD,用CPLD+FIFO的方式对高速釆集的数据进行缓冲存储,然后再将FIFO中的数据存入釆集电路中的存储器中。
8.一种基于相控阵的核磁共振地下水定向探测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地下水定向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计算机根据等间距的n个发射线圈的中心间距、目标地层深度、合成波束方向、第1发射线圈中心到目标地层的距离,获取发射线圈的延时时间;
计算机根据测试区域磁场强度及发射线圈的电感特征,确定发射机中的配谐电容大小,并与所述发射线圈形成谐振回路;
计算机根据发射电流和发射时间设置多个发射脉冲距,所述多个发射脉冲距分别与多个目标地层深度对应设置;
计算机根据所设置的各发射脉冲矩,设置各发射电压,使在各发射线圈中产生大功率的发射交变电流;
控制单元及移相器根据目标地层深度及延时时间,按照目标地层深度对应的发射交变电流,实时控制各发射线圈发射信号的相位激励顺序及延时时间,合成方向连续变化的磁场波束,对地质中不同方位进行扫描;
控制单元获取脉冲发射停止信号后,再经过预设死区时间长度后,向接收线圈发送采集命令,并将接收线圈采集的数据传递至计算机;
计算机获取全部测点采集的数据,并通过核磁共振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反演,绘制出探测区三维地下水分布图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根据等间距的n个发射线圈的中心间距、目标地层深度、合成波束方向、第1发射线圈中心到目标地层的距离,获取各发射线圈的延时时间,包括:
获取相邻两发射线圈的发射偏转延迟
Figure FDA0004150717410000031
其中d为任意相邻两个发射线圈的中心间距,v为磁场波束所在介质的波速,θ为合成波束方向;
获取各发射线圈的激发时间tk=(k-1)τs,其中,tk为第k个发射线圈的激发时间,即所述延时时间;其中,k=l,2,...n;
其中,合成波束方向
Figure FDA0004150717410000032
其中x为第1发射线圈中心到目标地层的距离,h为目标地层深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脉冲矩根据地下水由浅到深的探测需求从小到大设置;所述控制单元和移相器按照发射脉冲矩从小到大的顺序,控制各发射线圈依次延时激发。
CN201810914870.8A 2018-08-13 2018-08-13 基于相控阵的核磁共振地下水定向探测系统及探测方法 Active CN1090314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14870.8A CN109031435B (zh) 2018-08-13 2018-08-13 基于相控阵的核磁共振地下水定向探测系统及探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14870.8A CN109031435B (zh) 2018-08-13 2018-08-13 基于相控阵的核磁共振地下水定向探测系统及探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31435A CN109031435A (zh) 2018-12-18
CN109031435B true CN109031435B (zh) 2023-06-30

Family

ID=64632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14870.8A Active CN109031435B (zh) 2018-08-13 2018-08-13 基于相控阵的核磁共振地下水定向探测系统及探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314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56683B (zh) * 2019-01-07 2020-06-16 吉林大学 拖曳式相控阵电磁探测装置及方法
CN111999774A (zh) * 2020-08-12 2020-11-27 吉林大学 一种地面-井中联合的三维磁共振测深装置及方法
CN112925010B (zh) * 2021-01-26 2022-06-10 云南航天工程物探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精度相控阵弹性波隧道三维地质超前预报方法
CN115629421B (zh) * 2022-12-19 2023-03-10 吉林大学 双折线源磁共振潜在水诱滑坡检测方法及三维正演方法
CN117233849B (zh) * 2023-11-14 2024-01-30 吉林大学 一种基于稳态进动序列的磁共振隧道灾害水快速定位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77794B1 (en) * 1997-05-13 2001-01-23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Use of earth field spin echo NMR to search for liquid minerals
CN101872001A (zh) * 2010-06-29 2010-10-27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并行发射接收射频接口电路和相控阵发射接收头线圈
CN102053280A (zh) * 2010-11-10 2011-05-11 吉林大学 带有参考线圈的核磁共振地下水探测系统及探测方法
CN102062877A (zh) * 2010-12-07 2011-05-18 吉林大学 对前方水体超前探测的核磁共振探测装置及探测方法
CN102096112A (zh) * 2010-12-16 2011-06-15 吉林大学 基于阵列线圈的核磁共振地下水探测仪及野外探测方法
CN102221711A (zh) * 2011-05-23 2011-10-19 吉林大学 核磁共振差分探测坑道突水超前预测装置及探测方法
CN103344996A (zh) * 2013-07-08 2013-10-09 吉林大学 串联谐振式核磁共振探测装置及探测方法
CN104502984A (zh) * 2014-12-15 2015-04-08 吉林大学 特定频率噪声对消地下核磁共振探测装置及探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134892A1 (en) * 2007-05-03 2008-11-13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Of Canada Method for radio-frequency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N106772642B (zh) * 2017-01-03 2018-01-16 吉林大学 一种地电场激发的核磁共振探水系统及野外工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77794B1 (en) * 1997-05-13 2001-01-23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Use of earth field spin echo NMR to search for liquid minerals
CN101872001A (zh) * 2010-06-29 2010-10-27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并行发射接收射频接口电路和相控阵发射接收头线圈
CN102053280A (zh) * 2010-11-10 2011-05-11 吉林大学 带有参考线圈的核磁共振地下水探测系统及探测方法
CN102062877A (zh) * 2010-12-07 2011-05-18 吉林大学 对前方水体超前探测的核磁共振探测装置及探测方法
CN102096112A (zh) * 2010-12-16 2011-06-15 吉林大学 基于阵列线圈的核磁共振地下水探测仪及野外探测方法
CN102221711A (zh) * 2011-05-23 2011-10-19 吉林大学 核磁共振差分探测坑道突水超前预测装置及探测方法
CN103344996A (zh) * 2013-07-08 2013-10-09 吉林大学 串联谐振式核磁共振探测装置及探测方法
CN104502984A (zh) * 2014-12-15 2015-04-08 吉林大学 特定频率噪声对消地下核磁共振探测装置及探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egchenko,A.Magnetic resonance sounding:Enhanced modeling of a phase shift.《APPLIED MAGNETIC RESONANCE》.2004,第第25卷卷(第第3-4期期),621-636. *
尚新磊,林君.地下工程灾害水源的磁共振探测研究.《地球物理学报》.2013,第第56卷卷(第第11期期),3619-362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31435A (zh) 2018-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31435B (zh) 基于相控阵的核磁共振地下水定向探测系统及探测方法
CN101919696B (zh) 用于磁共振rf场测量的系统、方法和设备
CN102283649B (zh) 用于磁共振成像的三维空间选择性激励的序列设计方法
CN104297807B (zh) 地下灾害水源探测磁共振成像装置及探测和成像方法
CN108919366A (zh) 一种直升机磁共振与瞬变电磁联合探测装置及探测方法
US9720066B2 (e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2159965A (zh) 用于mri的b1映射和b1l匀场
CN103926474A (zh) 相控阵天线单元特性近场测量方法
CN106383364B (zh) 一种伪随机扫频核磁共振探测仪器
CN104181480A (zh) 磁共振装置中成像磁场测量和校正的方法及系统
CN104267440A (zh) 一种用于探地雷达的共中心点cmp探测方法
CN102096112A (zh) 基于阵列线圈的核磁共振地下水探测仪及野外探测方法
Larsen et al. Apsu—A new compact surfac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ystem for groundwater investigation
CN102288929B (zh) 用于磁共振系统的激发脉冲序列生成器
CN104060986B (zh) 一种多频阵列电测井谐振式发射系统
CN106873044B (zh) 阵列式squid核磁共振地下水探测装置及成像方法
CN109856683B (zh) 拖曳式相控阵电磁探测装置及方法
CN106814400A (zh) 基于阵列逆变充电的核磁共振探水发射装置及工作方法
CN107144885B (zh) 一种基于地井模式的核磁共振探测系统及方法
CN108181625A (zh) 一种基于非均匀频谱估计的钻孔雷达成像方法
CN110361682A (zh) 快速确定磁共振射频激发翻转角度对应能量自动校准方法
CN108227022B (zh) 基于squid的地空磁共振探测装置及探测方法
CN111290037A (zh) 磁共振无损原位探测地下有机污染物的装置及探测方法
CN208689182U (zh) 一种基于相控阵的核磁共振地下水定向探测系统
CN203759264U (zh) 基于工频整周期触发的核磁共振双极性叠加消噪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