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31392B - 一种基于距离的辐射检测联动报警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距离的辐射检测联动报警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31392B
CN109031392B CN201810656934.9A CN201810656934A CN109031392B CN 109031392 B CN109031392 B CN 109031392B CN 201810656934 A CN201810656934 A CN 201810656934A CN 109031392 B CN109031392 B CN 1090313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ion
alarm
pipe
signal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5693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31392A (zh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Zheli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Lishui Hi Tech Venture Capital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Lishui Hi Tech Venture Capital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Lishui Hi Tech Venture Capital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5693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3139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0313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313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313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313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TMEASUREMENT OF NUCLEAR OR X-RADIATION
    • G01T1/00Measuring X-radiation, gamma radiation, corpuscular radiation, or cosmic radiation
    • G01T1/16Measuring radiation intensity
    • G01T1/20Measuring radiation intensity with scintillation detectors
    • G01T1/202Measuring radiation intensity with scintillation detectors the detector being a crystal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02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 G08B21/12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responsive to undesired emission of substances, e.g. pollution alarm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Measurement Of Radi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距离的辐射检测联动报警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辐射监测站点部署,将该报警系统分别在辐射监控区域进行蜂窝状均匀部署;S2、辐射监测,х‑γ辐射检测器接收到辐射后将辐射强度信号传输给控制器进行信号处理,控制器对辐射强度信号进行处理后将辐射信息传输给信号收发器,由信号收发器将辐射强度信号通过无线网络远程传递给后台监控室;S3、辐射距离判断,根据不同位置的х‑γ辐射检测器传入后台监控室的辐射强度,根据报警的站点进行模拟连线,从而形成可视的危险辐射区域。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距离的辐射检测联动报警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核电安全监测中的辐射监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距离的辐射检测联动报警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和居民生活用电量越来越多。但是火力发电燃烧煤炭或者天然气会造成大气污染,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造成温室效应,影响人类健康;同时,由于煤炭和天然气均属于非可再生能源,在地球上的储量有限。而水力发电会破坏河流的生态环境,造成地质灾害,均不利于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火力发电和水力发电的弊端,核电显现出了独特的优势。据统计,到目前为止,核电发电量已占到我国发电总量的4%,并且这一比重逐年增大。但是核电最重要的问题是核辐射泄露问题,核泄漏产生的辐射能破坏人体组织里分子和原子之间的化学键,可能对人体重要的生化结构与功能产生严重影响。人体会尝试修复这些损伤,但是有时损伤过于严重或涉及太多组织与脏器,以至于不可能修复。而且,身体在自然修复过程中,也很可能产生错误。最容易为辐射所伤的身体部分包括肠胃上皮细胞以及生成血细胞的那些骨髓细胞,并产生癌变。
为了检测核电的核泄漏,以便在核泄漏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造成重大危害,现有技术中对核泄漏产生的核辐射的检测有以下技术方案:
中国专利申请201220073884.X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核辐射检测仪,如图1所示,其包括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的一个输入端通过放大器和射线传感器相连,另一输入端和控制按钮相连,输出端和液晶显示器相连,通信端通过内部数据总线和数据通讯模块相连;所述射线传感器为盖革-弥勒计数管;所述数据通讯模块为以太网模块或无线通信模块。本技术方案提供的便携式核辐射检测仪,采用一体式的采集显示装置,从而满足α、β、γ射线的检测和显示需要,且结构简单,功耗低,易于携带使用。
中国专利申请201420222603.1公开了一种车载核辐射检测装置,如图2所示,其包括电源、驱动部件、核辐射传感器、MCU、报警器和CAN总线;其中,所述电源通过MCU均与驱动部件、核辐射传感器、报警器和CAN总线电连接;所述驱动部件与所述核辐射传感器连接;所述MCU均与所述驱动部件、核辐射传感器、报警器和CAN总线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时性高,方便安装和集成。
但是现有的检测核泄漏产生的核辐射的装置均需要人工操作,到疑似核泄漏的地方检测核辐射;一旦检测点具有核辐射,即使通过相关检测装置检测到核辐射,也难以避免对装置操作人员造成难以挽回的身体伤害。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距离的辐射检测联动报警系统,在及时获得核泄露信息的同时,避免人工到现场检测核泄漏产生的核辐射,保护人体的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距离的辐射检测联动报警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辐射检测报警系统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发生设备运转异常的情况发生,造成误报警,给人带来一定烦恼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距离的辐射检测联动报警方法,所述的报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辐射监测站点部署,将该报警系统分别在辐射监控区域进行蜂窝状均匀部署;
S2、辐射监测,х-γ辐射检测器接收到辐射后将辐射强度信号传输给控制器进行信号处理,控制器对辐射强度信号进行处理后将辐射信息传输给信号收发器,由信号收发器将辐射强度信号通过无线网络远程传递给后台监控室;
S3、辐射距离判断,根据不同位置的х-γ辐射检测器传入后台监控室的辐射强度,根据报警的站点进行模拟连线,从而形成可视的危险辐射区域。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S2还包括:后台监控室的工作人员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强度来判断辐射强度是否达到危险程度,在达到危险程度时,向辐射强度达到报警值的站点发出报警信号,由信号收发器接收到报警信号后,信号收发器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报警灯进行发光报警。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S2还包括:控制器控制电动推杆控制开关来控制电动推杆向上推动第一滑块移动,使得第一滑块带动钢管向上移动,从而使得报警灯的位置抬高,方便于人员远距离发现报警灯光。
一种用于基于距离的辐射检测联动报警方法的报警系统,该报警系统包括多个辐射检测联动报警装置,每个辐射检测联动报警装置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所述报警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等距设有合金钢板,所述合金钢板内设有盘管,所述盘管的一侧管口与进气管相连通,所述盘管的另一侧管口与出气管相连通,所述底板的顶部设有抽风机,所述抽风机的进气口与出气管相连通,所述抽风机的出气口通过气管连通于筒体的底部,所述筒体焊接在底板的顶部,所述筒体的内腔设有形状为环形的第一滑块;
所述筒体的内侧底部设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第一滑块相连接,所述第一滑块的顶部通过钢管连接有盒体,所述盒体内设有气腔,所述钢管与气腔相连通,所述盒体的顶部均匀贯穿有与气腔相连通的气孔,所述盒体的顶部通过支撑腿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设有管体,所述管体的顶部内腔插入有插杆,所述插杆的顶部设有透明罩;
所述透明罩内设有报警灯,所述盒体的顶部通过弹簧柱连接有网状板,所述网状板的顶部分别设有х-γ辐射检测器、控制器和信号收发器,所述筒体的外侧设有电动推杆控制开关,所述电动推杆控制开关、х-γ辐射检测器、信号收发器和报警灯均与控制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的管口处设有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插杆的外侧等距设有定位孔,所述管体的外侧设有锁紧机构。
优选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第一缸体,所述第一缸体内腔贯穿有销杆,所述销杆的外侧设有位于第一缸体内腔的第二滑块。
优选的,所述第二滑块的右侧通过第一弹簧连接于第一缸体的内部右侧,所述销杆的右端设有把手,所述销杆的左端插入于定位孔内。
优选的,所述弹簧柱包括第二缸体,所述第二缸体内腔设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的顶部设有柱体。
优选的,所述第三滑块的底部通过第二弹簧连接于第二缸体的内腔底部。
优选的,所述插杆的顶部贯穿有第一电缆孔,所述管体的底部贯穿有第二电缆孔。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为PLC或单片机。
优选的,所述的报警灯在报警时能够显示不同的颜色,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核辐射的泄露程度,以提醒工作人员采取不同的措施等级来应对不同的泄露程度,使应对措施更具有针对性。
优选的,为了更好地检测核泄露产生的辐射中的x射线、γ射线、中子,以确定辐射的程度,所述的х-γ辐射检测器采用闪烁晶体作为探测器;所述闪烁晶体呈圆柱状,其直径φ为28-32mm,长度L为20-30mm;为了更好地检测х-γ辐射,所述的闪烁晶体的直径φ和长度L满足:φ/L大于等于0.95小于等于1.5。
优选的,为了更好地检测辐射,每个辐射检测联动报警装置在需要监控的区域内呈矩阵状分布或者蜂窝状分布;进一步的,每个辐射检测联动报警装置之间的距离D为30-280m,优选为45-55m。
优选的,所述的闪烁晶体的直径φ、长度L和每个辐射检测联动报警装置之间的距离D满足以下关系: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1
其中,K为距离系数,取值范围为10.5-15.6;D0为每个辐射检测联动报警装置之间的距离调节值,取值范围为30-45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发明的基于距离的辐射检测联动报警方法,通过多个辐射检测联动报警装置,在距离辐射源不同的距离处的报警装置发出不同等级的报警信息,无需人工到辐射泄露处检测,并针对不同等级的报警信息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以避免辐射泄露带来的危害。
2、本发明的基于距离的辐射检测联动报警方法,通过多个合金钢板埋在地下,使得抽风机抽出的风能够被地下温度进行冷却,从而提高х-γ辐射检测器、控制器和信号收发器的冷却效果,能够有效提高х-γ辐射检测器、控制器和信号收发器的工作效率,防止高温造成设备无法运转的情况发生。
3、本发明的基于距离的辐射检测联动报警方法,通过电动推杆带动报警灯向上抬高,使得报警灯发出的光能够被远距离观测到,方便人员判断辐射距离的远近。
4、本发明的基于距离的辐射检测联动报警方法,通过设置х-γ辐射检测器采用闪烁晶体作为探测器,以及闪烁晶体的参数,以提高检测的精度和辐射程度,便于采取不同的措施。
5、本发明的基于距离的辐射检测联动报警方法,通过设置闪烁晶体的直径、长度和每个辐射检测联动报警装置之间的距离满足的关系,以更好的检测核辐射的泄露。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便携式核辐射检测仪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车载核辐射检测装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辐射检测联动报警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辐射检测联动报警装置盒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辐射检测联动报警装置管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辐射检测联动报警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辐射检测联动报警装置合金钢板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辐射检测联动报警装置弹簧柱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辐射检测联动报警装置锁紧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辐射检测联动报警方法的流程图。
图3-9中:1底板、2合金钢板、3盘管、4进气管、5出气管、6抽风机、7气管、8筒体、9电动推杆、10第一滑块、11钢管、12盒体、13气腔、14气孔、15弹簧柱、16网状板、17х-γ辐射检测器、18控制器、19信号收发器、20支撑腿、21顶板、22管体、23插杆、24透明罩、25报警灯、26第一电缆孔、27定位孔、28锁紧机构、29第二电缆孔、30第一缸体、31第二滑块、32销杆、33第一弹簧、34把手、35第二缸体、36第三滑块、37柱体、38第二弹簧、39过滤网、40电动推杆控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0所示,一种基于距离的辐射检测联动报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辐射监测站点部署,将该报警系统分别在辐射监控区域进行蜂窝状均匀部署;
S2、辐射监测,х-γ辐射检测器接收到辐射后将辐射强度信号传输给控制器进行信号处理,控制器对辐射强度信号进行处理后将辐射信息传输给信号收发器,由信号收发器将辐射强度信号通过无线网络远程传递给后台监控室;
S3、辐射距离判断,根据不同位置的х-γ辐射检测器传入后台监控室的辐射强度,根据报警的站点进行模拟连线,从而形成可视的危险辐射区域。
如图3-9所示,所述的报警方法采用一种基于距离的辐射检测联动报警系统,该系统包括多个辐射检测联动报警装置,每个辐射检测联动报警装置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所述报警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底部等距设有合金钢板2,所述合金钢板2内设有盘管3,所述盘管3的一侧管口与进气管4相连通,所述盘管3的另一侧管口与出气管5相连通,所述底板1的顶部设有抽风机6,所述抽风机6的进气口与出气管5相连通,所述抽风机6的出气口通过气管7连通于筒体8的底部,所述筒体8焊接在底板1的顶部,所述筒体8的内腔设有形状为环形的第一滑块10。
所述筒体8的内侧底部设有电动推杆9,所述电动推杆9的输出端与第一滑块10相连接,所述第一滑块10的顶部通过钢管11连接有盒体12,所述盒体12内设有气腔13,所述钢管11与气腔13相连通,所述盒体12的顶部均匀贯穿有与气腔13相连通的气孔14,所述盒体12的顶部通过支撑腿20连接有顶板21,所述顶板21的顶部设有管体22,所述管体22的顶部内腔插入有插杆23,所述插杆23的顶部设有透明罩24,所述透明罩24内设有报警灯25,所述盒体12的顶部通过弹簧柱15连接有网状板16,所述网状板16的顶部分别设有х-γ辐射检测器17、控制器18和信号收发器19,所述筒体8的外侧设有电动推杆控制开关40,所述电动推杆控制开关40、х-γ辐射检测器17、信号收发器19和报警灯25均与控制器18连接,所述进气管4的管口处设有过滤网39。
所述插杆23的外侧等距设有定位孔27,所述管体22的外侧设有锁紧机构28。定位孔27可以使的插杆23在锁定时不易移动,锁紧机构28用于对插杆23进行锁紧。
所述锁紧机构28包括第一缸体30,所述第一缸体30内腔贯穿有销杆32,所述销杆32的外侧设有位于第一缸体30内腔的第二滑块31,所述第二滑块31的右侧通过第一弹簧33连接于第一缸体30的内部右侧,所述销杆32的右端设有把手34,所述销杆32的左端插入于定位孔27内。第一弹簧33可以推动销杆32卡紧在定位孔27内,而且通过拔出把手34,方便控制销杆32活动。
所述弹簧柱15包括第二缸体35,所述第二缸体35内腔设有第三滑块36,所述第三滑块36的顶部设有柱体37,所述第三滑块36的底部通过第二弹簧38连接于第二缸体35的内腔底部。弹簧柱15用于起到减震作用,使得х-γ辐射检测器17、控制器18和信号收发器19减震效果更好。
所述插杆23的顶部贯穿有第一电缆孔26,所述管体22的底部贯穿有第二电缆孔29。第一电缆孔26和第二电缆孔29用于放置电缆,放置电缆外漏。
所述控制器18为PLC或单片机。控制器18用于对х-γ辐射检测器17传入的数据进行信号处理,和根据信号收发器19传入的指令进行控制电动推杆控制开关40和报警灯25工作。
结构原理:将合金钢板2埋在地下土壤中,抽风机6将盘管3内气体抽出,气体经盘管3时被地下温度进行冷却,使得抽风机6向筒体8内吹入冷风,冷风经钢管11传入到气腔13内,再由气孔14将冷风向上吹出,冷风对х-γ辐射检测器17、控制器18和信号收发器19进行冷却,使得х-γ辐射检测器17、控制器18和信号收发器19能够正常运行。在需要调整报警灯25的高度时,拔出把手34,使得销杆32脱离定位孔27,使得插杆23可以自由活动,控制插杆23位置来调整报警灯25位置,调整完成后松开把手34,使得第一弹簧33带动销杆32插入定位孔27内,使得插杆23位置固定。
实施例2
如图10所示,一种基于距离的辐射检测联动报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辐射监测站点部署,将该报警系统分别在辐射监控区域进行蜂窝状均匀部署;
S2、辐射监测,х-γ辐射检测器接收到辐射后将辐射强度信号传输给控制器进行信号处理,控制器对辐射强度信号进行处理后将辐射信息传输给信号收发器,由信号收发器将辐射强度信号通过无线网络远程传递给后台监控室,后台监控室的工作人员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强度来判断辐射强度是否达到危险程度,在达到危险程度时,向辐射强度达到报警值的站点发出报警信号,由信号收发器接收到报警信号后,信号收发器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报警灯进行发光报警;
S3、辐射距离判断,根据不同位置的х-γ辐射检测器传入后台监控室的辐射强度,根据报警的站点进行模拟连线,从而形成可视的危险辐射区域。
如图3-9所示,所述的报警方法采用一种基于距离的辐射检测联动报警系统,该系统包括多个辐射检测联动报警装置,每个辐射检测联动报警装置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所述报警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底部等距设有合金钢板2,所述合金钢板2内设有盘管3,所述盘管3的一侧管口与进气管4相连通,所述盘管3的另一侧管口与出气管5相连通,所述底板1的顶部设有抽风机6,所述抽风机6的进气口与出气管5相连通,所述抽风机6的出气口通过气管7连通于筒体8的底部,所述筒体8焊接在底板1的顶部,所述筒体8的内腔设有形状为环形的第一滑块10。
所述筒体8的内侧底部设有电动推杆9,所述电动推杆9的输出端与第一滑块10相连接,所述第一滑块10的顶部通过钢管11连接有盒体12,所述盒体12内设有气腔13,所述钢管11与气腔13相连通,所述盒体12的顶部均匀贯穿有与气腔13相连通的气孔14,所述盒体12的顶部通过支撑腿20连接有顶板21,所述顶板21的顶部设有管体22,所述管体22的顶部内腔插入有插杆23,所述插杆23的顶部设有透明罩24,所述透明罩24内设有报警灯25,所述盒体12的顶部通过弹簧柱15连接有网状板16,所述网状板16的顶部分别设有х-γ辐射检测器17、控制器18和信号收发器19,所述筒体8的外侧设有电动推杆控制开关40,所述电动推杆控制开关40、х-γ辐射检测器17、信号收发器19和报警灯25均与控制器18连接,所述进气管4的管口处设有过滤网39。
所述插杆23的外侧等距设有定位孔27,所述管体22的外侧设有锁紧机构28。定位孔27可以使的插杆23在锁定时不易移动,锁紧机构28用于对插杆23进行锁紧。
所述锁紧机构28包括第一缸体30,所述第一缸体30内腔贯穿有销杆32,所述销杆32的外侧设有位于第一缸体30内腔的第二滑块31,所述第二滑块31的右侧通过第一弹簧33连接于第一缸体30的内部右侧,所述销杆32的右端设有把手34,所述销杆32的左端插入于定位孔27内。第一弹簧33可以推动销杆32卡紧在定位孔27内,而且通过拔出把手34,方便控制销杆32活动。
所述弹簧柱15包括第二缸体35,所述第二缸体35内腔设有第三滑块36,所述第三滑块36的顶部设有柱体37,所述第三滑块36的底部通过第二弹簧38连接于第二缸体35的内腔底部。弹簧柱15用于起到减震作用,使得х-γ辐射检测器17、控制器18和信号收发器19减震效果更好。
所述插杆23的顶部贯穿有第一电缆孔26,所述管体22的底部贯穿有第二电缆孔29。第一电缆孔26和第二电缆孔29用于放置电缆,放置电缆外漏。
所述控制器18为PLC或单片机。控制器18用于对х-γ辐射检测器17传入的数据进行信号处理,和根据信号收发器19传入的指令进行控制电动推杆控制开关40和报警灯25工作。
所述的报警灯在报警时能够显示不同的颜色,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核辐射的泄露程度,以提醒工作人员采取不同的措施等级来应对不同的泄露程度,使应对措施更具有针对性。
为了更好地检测核泄露产生的辐射中的x射线、γ射线、中子,以确定辐射的程度,所述的х-γ辐射检测器采用闪烁晶体作为探测器;所述闪烁晶体呈圆柱状,其直径φ为28-32mm,长度L为20-30mm;为了更好地检测х-γ辐射,所述的闪烁晶体的直径φ和长度L满足:φ/L大于等于0.95小于等于1.5。
实施例3
如图10所示,一种基于距离的辐射检测联动报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辐射监测站点部署,将该报警系统分别在辐射监控区域进行蜂窝状均匀部署;
S2、辐射监测,х-γ辐射检测器接收到辐射后将辐射强度信号传输给控制器进行信号处理,控制器对辐射强度信号进行处理后将辐射信息传输给信号收发器,由信号收发器将辐射强度信号通过无线网络远程传递给后台监控室,后台监控室的工作人员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强度来判断辐射强度是否达到危险程度,在达到危险程度时,向辐射强度达到报警值的站点发出报警信号,由信号收发器接收到报警信号后,信号收发器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报警灯进行发光报警,同时控制器控制电动推杆控制开关来控制电动推杆向上推动第一滑块移动,使得第一滑块带动钢管向上移动,从而使得报警灯的位置抬高,方便于人员远距离发现报警灯光;
S3、辐射距离判断,根据不同位置的х-γ辐射检测器传入后台监控室的辐射强度,根据报警的站点进行模拟连线,从而形成可视的危险辐射区域。
如果3-9所示,所述的报警方法采用一种基于距离的辐射检测联动报警系统,该系统包括多个辐射检测联动报警装置,每个辐射检测联动报警装置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所述报警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底部等距设有合金钢板2,所述合金钢板2内设有盘管3,所述盘管3的一侧管口与进气管4相连通,所述盘管3的另一侧管口与出气管5相连通,所述底板1的顶部设有抽风机6,所述抽风机6的进气口与出气管5相连通,所述抽风机6的出气口通过气管7连通于筒体8的底部,所述筒体8焊接在底板1的顶部,所述筒体8的内腔设有形状为环形的第一滑块10。
所述筒体8的内侧底部设有电动推杆9,所述电动推杆9的输出端与第一滑块10相连接,所述第一滑块10的顶部通过钢管11连接有盒体12,所述盒体12内设有气腔13,所述钢管11与气腔13相连通,所述盒体12的顶部均匀贯穿有与气腔13相连通的气孔14,所述盒体12的顶部通过支撑腿20连接有顶板21,所述顶板21的顶部设有管体22,所述管体22的顶部内腔插入有插杆23,所述插杆23的顶部设有透明罩24,所述透明罩24内设有报警灯25,所述盒体12的顶部通过弹簧柱15连接有网状板16,所述网状板16的顶部分别设有х-γ辐射检测器17、控制器18和信号收发器19,所述筒体8的外侧设有电动推杆控制开关40,所述电动推杆控制开关40、х-γ辐射检测器17、信号收发器19和报警灯25均与控制器18连接,所述进气管4的管口处设有过滤网39。
所述插杆23的外侧等距设有定位孔27,所述管体22的外侧设有锁紧机构28。定位孔27可以使的插杆23在锁定时不易移动,锁紧机构28用于对插杆23进行锁紧。
所述锁紧机构28包括第一缸体30,所述第一缸体30内腔贯穿有销杆32,所述销杆32的外侧设有位于第一缸体30内腔的第二滑块31,所述第二滑块31的右侧通过第一弹簧33连接于第一缸体30的内部右侧,所述销杆32的右端设有把手34,所述销杆32的左端插入于定位孔27内。第一弹簧33可以推动销杆32卡紧在定位孔27内,而且通过拔出把手34,方便控制销杆32活动。
所述弹簧柱15包括第二缸体35,所述第二缸体35内腔设有第三滑块36,所述第三滑块36的顶部设有柱体37,所述第三滑块36的底部通过第二弹簧38连接于第二缸体35的内腔底部。弹簧柱15用于起到减震作用,使得х-γ辐射检测器17、控制器18和信号收发器19减震效果更好。
所述插杆23的顶部贯穿有第一电缆孔26,所述管体22的底部贯穿有第二电缆孔29。第一电缆孔26和第二电缆孔29用于放置电缆,放置电缆外漏。
所述控制器18为PLC或单片机。控制器18用于对х-γ辐射检测器17传入的数据进行信号处理,和根据信号收发器19传入的指令进行控制电动推杆控制开关40和报警灯25工作。
所述的报警灯在报警时能够显示不同的颜色,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核辐射的泄露程度,以提醒工作人员采取不同的措施等级来应对不同的泄露程度,使应对措施更具有针对性。
优选的,为了更好地检测核泄露产生的辐射中的x射线、γ射线、中子,以确定辐射的程度,所述的х-γ辐射检测器采用闪烁晶体作为探测器;所述闪烁晶体呈圆柱状,其直径φ为28-32mm,长度L为20-30mm;为了更好地检测х-γ辐射,所述的闪烁晶体的直径φ和长度L满足:φ/L大于等于0.95小于等于1.5。
为了更好地检测辐射,每个辐射检测联动报警装置在需要监控的区域内呈矩阵状分布或者蜂窝状分布;进一步的,每个辐射检测联动报警装置之间的距离D为30-280m,优选为45-55m。
所述的闪烁晶体的直径φ、长度L和每个辐射检测联动报警装置之间的距离D满足以下关系:
Figure 48016DEST_PATH_IMAGE001
其中,K为距离系数,取值范围为10.5-15.6;D0为每个辐射检测联动报警装置之间的距离调节值,取值范围为30-45m。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基于距离的辐射检测联动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报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辐射监测站点部署,将报警系统分别在辐射监控区域进行蜂窝状均匀部署;
S2、辐射监测,х-γ辐射检测器接收到辐射后将辐射强度信号传输给控制器进行信号处理,控制器对辐射强度信号进行处理后将辐射信息传输给信号收发器,由信号收发器将辐射强度信号通过无线网络远程传递给后台监控室;
S3、辐射距离判断,根据不同位置的х-γ辐射检测器传入后台监控室的辐射强度,根据报警的站点进行模拟连线,从而形成可视的危险辐射区域;
所述的报警方法采用一种报警系统,该报警系统包括多个辐射检测联动报警装置,每个辐射检测联动报警装置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所述报警装置包括底板(1)、合金钢板(2)、盘管(3)、进气管(4)、出气管(5)、抽风机(6)、气管(7)、筒体(8)、电动推杆(9);所述底板(1)的底部等距设有合金钢板(2),所述合金钢板(2)内设有盘管(3),所述盘管(3)的一侧管口与进气管(4)相连通,所述盘管(3)的另一侧管口与出气管(5)相连通,所述底板(1)的顶部设有抽风机(6),所述抽风机(6)的进气口与出气管(5)相连通,所述抽风机(6)的出气口通过气管(7)连通于筒体(8)的底部,所述筒体(8)焊接在底板(1)的顶部,所述筒体(8)的内腔设有形状为环形的第一滑块(10),所述筒体(8)的内侧底部设有电动推杆(9),所述电动推杆(9)的输出端与第一滑块(10)相连接,所述第一滑块(10)的顶部通过钢管(11)连接有盒体(12),所述盒体(12)内设有气腔(13),所述钢管(11)与气腔(13)相连通,所述盒体(12)的顶部均匀贯穿有与气腔(13)相连通的气孔(14),所述盒体(12)的顶部通过支撑腿(20)连接有顶板(21),所述顶板(21)的顶部设有管体(22),所述管体(22)的顶部内腔插入有插杆(23),所述插杆(23)的顶部设有透明罩(24),所述透明罩(24)内设有报警灯(25),所述盒体(12)的顶部通过弹簧柱(15)连接有网状板(16),所述网状板(16)的顶部分别设有х-γ辐射检测器(17)、控制器(18)和信号收发器(19),所述筒体(8)的外侧设有电动推杆控制开关(40),所述电动推杆控制开关(40)、х-γ辐射检测器(17)、信号收发器(19)和报警灯(25)均与控制器(1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距离的辐射检测联动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2中还包括:后台监控室的工作人员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强度来判断辐射强度是否达到危险程度,在达到危险程度时,向辐射强度达到报警值的站点发出报警信号,由信号收发器接收到报警信号后,信号收发器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报警灯进行发光报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距离的辐射检测联动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柱(15)包括第二缸体(35),所述第二缸体(35)内腔设有第三滑块(3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距离的辐射检测联动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23)的顶部贯穿有第一电缆孔(26),所述管体(22)的底部贯穿有第二电缆孔(2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距离的辐射检测联动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18)为PLC或单片机。
CN201810656934.9A 2018-06-25 2018-06-25 一种基于距离的辐射检测联动报警方法 Active CN1090313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56934.9A CN109031392B (zh) 2018-06-25 2018-06-25 一种基于距离的辐射检测联动报警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56934.9A CN109031392B (zh) 2018-06-25 2018-06-25 一种基于距离的辐射检测联动报警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31392A CN109031392A (zh) 2018-12-18
CN109031392B true CN109031392B (zh) 2020-09-08

Family

ID=64610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56934.9A Active CN109031392B (zh) 2018-06-25 2018-06-25 一种基于距离的辐射检测联动报警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31392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613411U (zh) * 2015-05-14 2015-09-02 浙江索思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辐射源监测系统
CN105589088A (zh) * 2016-03-16 2016-05-18 重庆大学 一种环境辐射远程预警监控系统
JP2016217891A (ja) * 2015-05-21 2016-12-2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放射性ガスモニタリング装置
CN107290767A (zh) * 2017-06-23 2017-10-24 江苏超敏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远程辐射环境监测系统
CN107578592A (zh) * 2017-10-13 2018-01-12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具有远距离遥控功能的放射源防盗报警器
CN107957588A (zh) * 2017-11-20 2018-04-24 湖北华昱天辰环保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放射源监控系统
CN108169784A (zh) * 2018-01-30 2018-06-15 赵埴飚 一种放射科用辐射测量警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613411U (zh) * 2015-05-14 2015-09-02 浙江索思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辐射源监测系统
JP2016217891A (ja) * 2015-05-21 2016-12-2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放射性ガスモニタリング装置
CN105589088A (zh) * 2016-03-16 2016-05-18 重庆大学 一种环境辐射远程预警监控系统
CN107290767A (zh) * 2017-06-23 2017-10-24 江苏超敏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远程辐射环境监测系统
CN107578592A (zh) * 2017-10-13 2018-01-12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具有远距离遥控功能的放射源防盗报警器
CN107957588A (zh) * 2017-11-20 2018-04-24 湖北华昱天辰环保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放射源监控系统
CN108169784A (zh) * 2018-01-30 2018-06-15 赵埴飚 一种放射科用辐射测量警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31392A (zh) 2018-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40230A (zh) 一种电力设备故障信号监测装置
CN101914904A (zh) 水利水电工程洞室群火灾模拟实验设备及模拟实验方法
CN205843705U (zh) 一种基于新能源的土壤环境监测设备
CN110243538B (zh) 一种压力传感器最大承受力检测装置
CN110486792A (zh) 基于gprs网络的热网远程监测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9031392B (zh) 一种基于距离的辐射检测联动报警方法
CN205350863U (zh) 燃气管网泄漏在线监测系统、监测装置和移动式监测装置
CN206249054U (zh) 沼气发酵工程在线监测报警系统
CN109991277B (zh) 一种湍流预混气体管道爆炸实验测试装置及方法
CN203099768U (zh) 用于建筑遮阳得热性能检测装置的低能耗模拟光源系统
CN111852395A (zh) 一种井口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7014956A (zh) 一种智慧家庭空气检测装置
CN101782361B (zh) 一种磁介质漏磁定位方法
CN106371378A (zh) 沼气发酵工程在线监测报警系统
CN217561440U (zh) 一种有限空间实时监控装置
CN207081411U (zh) Gis伸缩节激光测距装置
CN216083893U (zh) 一种集辐射监测和火灾探测为一体室内巡检系统
CN216082671U (zh) 环境检测可无线远程测控的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测系统
CN214749662U (zh) 用于隐框玻璃幕墙的老化装置
CN213876042U (zh) 一种用于放射性污染区域的快速标定装置
CN108680945A (zh) 一种基于距离的辐射检测联动报警系统
CN203405421U (zh) 一种电缆孔洞可视检查工具
CN209043369U (zh) 一种铁路土木工程施工用风力检测装置
CN209690160U (zh) 一种环境安全检测装置
CN206627430U (zh) 塑料烟密度测试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813

Address after: 211200 Kechuang building, Futian Road, Zhetang street, Lishu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Nanjing Lishui hi tech Venture Capital Manage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9, No. 11, No. 11, No. 9, Avenue of science, Henan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Zhengzhou City, Henan

Applicant before: ZHENGZHOU YUNQI INDUSTRIAL EQUIPMENT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14

Address after: 211200 288 Qinhuai Road, Yung Yang Street, Lishui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Patentee after: Nanjing Zheli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211200 Kechuang building, Futian Road, Zhetang street, Lishu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Lishui hi tech Venture Capital Management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