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28438A - 用于睡眠的新风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睡眠的新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28438A
CN109028438A CN201810752685.3A CN201810752685A CN109028438A CN 109028438 A CN109028438 A CN 109028438A CN 201810752685 A CN201810752685 A CN 201810752685A CN 109028438 A CN109028438 A CN 1090284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resh air
host
sleep
out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5268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欣宇
宋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75268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28438A/zh
Publication of CN1090284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28438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4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 F24F7/06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1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用于睡眠的新风系统涉及一种通风系统,目的是为了克服原有新风系统对于潮湿闷热空气无法处理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睡眠的新风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户外送风装置、主机、湿度调节装置和空气缓释装置、且户外送风装置安装于室外,主机、湿度调节装置和空气缓释装置均安装于室内;本发明的用于睡眠的新风系统,能够将户外空气进行净化,再经调湿控制空气的湿度,引到床头缓缓地释放,为睡眠营造户外自然界氛围。能够使人们在睡眠时呼吸到户外的新鲜空气,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Description

用于睡眠的新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风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提供新风的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人们对健康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新风系统能够为室内提供新鲜空气,是改善室内环境的最佳手段。但目前市面上的新风系统只是简单地将室外空气导入室内,功能比较单一,并且在新风入口出能够明显感觉到气流的存在,反而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此外,好的睡眠环境能够改善人体健康状况。但现有的新风系统由于噪音及气流的原因,不适合在夜间使用,另外现有的新风系统只能稀释房间内的二氧化碳的浓度,南丁格尔曾经指出:任何人造通风设备都不可能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简而言之,无法保证进来的空气不会跟污染的空气混合,她坚持自然通风,因为她相信新鲜空气有治疗作用。所以在房间内是不可能呼吸到真正的户外空气。户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是最低的,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而户外生活一直是一些高品质人群的追求和向往,如果人们在睡眠时能够呼吸到户外自然界空气,那将是最好的滋养品,大大的提高了人们的健康水平。
并且在中国南方多数为潮湿地区,户外空气不仅水分多而且闷热,如果作为新风直接交换到室内,则无法提供让人舒适的室内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原有新风系统对于潮湿闷热空气无法处理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睡眠的新风系统。
本发明的用于睡眠的新风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户外送风装置、主机、湿度调节装置和空气缓释装置、且户外送风装置安装于室外,主机、湿度调节装置和空气缓释装置均安装于室内;
户外送风装置用于抽取户外的新风并将新风送至主机;
主机用于过滤新风;
湿度调节装置用于调节过滤后的新风的湿度;
空气缓释装置用于向室内释放过滤和调湿后的新风;
湿度调节装置为空气抽湿罐,该空气抽湿罐包括抽湿罐壳体、制冷装置和冷凝装置;抽湿罐壳体上设有抽湿罐进风口和抽湿罐出风口、抽湿罐壳体内分为三个连通的腔室,三个腔室分别为位于抽湿罐壳体底部的蓄水腔、位于抽湿罐壳体中部的制冷腔和位于抽湿罐壳体顶部的出风腔;制冷腔与抽湿罐进风口连通、出风腔与抽湿罐出风口连通;制冷装置位于制冷腔中,制冷腔内的新风通过制冷装置降温后产生的冷凝水流入到蓄水腔内、除水后的新风流入制冷腔并由抽湿罐出风口处流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用于睡眠的新风系统,能够将户外空气进行净化,再经调湿控制空气的湿度,引到床头缓缓地释放,为睡眠营造户外自然界氛围。能够使人们在睡眠时呼吸到户外的新鲜空气,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该用于睡眠的新风系统,维护方便廉价,具有温,湿度自动调节功能,应用地域广,一年四季均可使用,同时还具备能耗低、寿命长、安装方便、造价低、功能齐全、能够有效抵制雾霾和城市噪音的影响,该用于睡眠的新风系统还可以每天24小时连续工作,选择合适的户外送风装置的功率,可以达到每小时向室内输送18立方米的户外新风,有效解决了现有新风技术的诸多不足之处。为人们追求高品质生活和健康带来了福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用于睡眠的新风系统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用于睡眠的新风系统的主机的局部剖视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用于睡眠的新风系统的主机的剖视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用于睡眠的新风系统的主机的剖视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用于睡眠的新风系统的空气抽湿罐的局部剖视的主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用于睡眠的新风系统的空气抽湿罐的剖视的侧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用于睡眠的新风系统的空气抽湿罐的剖视的俯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用于睡眠的新风系统的户外送风装置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A-A向剖视图;
图10为图8的B-B向剖视图;
图11为本发明的用于睡眠的新风系统的空气缓释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用于睡眠的新风系统的空气加湿罐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A-A向剖视图;
图14为图12的B-B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
本发明的用于睡眠的新风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户外送风装置1、主机2、湿度调节装置3和空气缓释装置4、且户外送风装置1安装于室外,主机2、湿度调节装置3和空气缓释装置4均安装于室内;
户外送风装置用于抽取户外的新风并将新风送至主机2;
主机2用于过滤新风;
湿度调节装置3用于调节过滤后的新风的湿度;
空气缓释装置4用于向室内释放过滤和调湿后的新风;
如1图所示,附图标记10代表墙体,用于分割室内室外,而户外送风装置1设置在室外,主机2和湿度调节装置3设置在室内,空气缓释装置4设置在床头等供人作息的位置。户外送风装置1的送风装置出风口21与主机2的主机进风口22连通,主机2的主机出风口23与湿度调节装置3的抽湿罐进风口24连通,湿度调节装置3的抽湿罐出风口25与空气缓释装置4的一端连通,空气缓释装置4用于将进入其内部的新风缓慢释放出去。
如1图所示,户外送风装置1挂在户外墙壁上,目的是为了降低室内噪音。用于连接用的螺旋管26穿过墙壁,一端与户外送风装置1连接,另一端与主机2连接。螺旋管26为食品级钢丝软管,防紫外线,抗老化,使用寿命长,可伸缩、可弯曲,抗压能力强,环保无味。
主机2与湿度调节装置3、加湿度调节装置3与空气缓释装置4之间采用软管27连接。户外送风装置1将室外的新风引入主机2,在主机2内经过净化和其他处理后,经软管27依次进入与湿度调节装置3与空气缓释装置4,最后从与空气缓释装置4缓慢释放,为使用者提供户外的,低碳的新风。
上述的用于睡眠的新风系统将户外送风装置1安装在室外,超级静音,室内几乎听不到户外送风装置1的声音,对睡眠没有丝毫影响。除此而外,该用于睡眠的新风系统还可以每天24小时连续工作,选择合适的户外送风装置1的功率,可以达到每小时向室内输送18立方米的户外新风,无论南方,北方,冬季,夏季该系统都可以为睡眠提供户外的新鲜的,低碳的,温度,湿度合适的新风,使人们可以感受得到高品质生活带来的享受。该睡眠户外新风系统几乎涵盖了市面上所有和空气有关的各种机器的功能,例如,新风机,空气净化器,加湿机,抽湿机,负氧离子发生器39,扩香机等等,是对现有新风系统的一场革命。
在南方的夏季,空气中的温度和湿度都很高,因此可以加设有空气抽湿罐,从主机2出来的新风,通过软管27连接在抽湿罐进风口24,空气抽湿罐内分上中下三层的三个腔室,中间是制冷腔29,下层是蓄水腔28,上层是包括电源63、继电器64等电气元件和抽湿罐出风口25的出风腔30。
如图5~图7所示,该空气抽湿罐包括抽湿罐壳体5、制冷装置6和冷凝装置7;抽湿罐壳体5上设有抽湿罐进风口24和抽湿罐出风口25、抽湿罐壳体5内分为三个连通的腔室,三个腔室分别为位于抽湿罐壳体5底部的蓄水腔28、位于抽湿罐壳体5中部的制冷腔29和位于抽湿罐壳体5顶部的出风腔30;制冷腔29与抽湿罐进风口24连通、出风腔30与抽湿罐出风口25连通;制冷装置6位于制冷腔29中,制冷腔29内的新风通过制冷装置6降温后产生的冷凝水流入到蓄水腔28内、除水后的新风流入制冷腔29并由抽湿罐出风口25处流出。
制冷装置6安装于空气抽湿罐的背部,制冷装置6中的制冷功能可以采用半导体制冷芯片55实现,该半导体制冷芯片55的制冷端朝向制冷腔29内,半导体制冷芯片55的发热端设有散热器56、散热器56上设有风扇57用于散热,制冷装置6可以采用多组,根据需要开启一个或多个取得不同的制冷效果。
空气抽湿罐中的制冷腔29设置有制冷温度传感器58用于测量制冷腔29内制冷温度,在蓄水腔28中设有水位传感器59用于测量蓄水腔28内水位,并且在蓄水腔28的下方设有放水阀门60,用于放出蓄水腔28内积累的冷凝水。
为了保证散热效率,还可以半导体制冷芯片55制冷端加装制冷散热器61,用于加强制冷效率。
为了节省电力资源,该空气抽湿罐的可以采用风控开关62,在电源63接通的情况下,风控开关62检测来自主机2的新风,如果检测到新风,则接通继电器64控制半导体制冷芯片55制冷。
本发明的用于睡眠的新风系统中的湿度调节装置3为空气抽湿罐,该空气抽湿罐设置在主机2和空气缓释装置4之间,用于降低新风的湿度。
此外,抽湿灌可以放一些香料或在水中滴一些香薰精油,使新风更加清新。
具体实施方式二
本具体实施方式二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区别在于,空气抽湿罐中制冷装置6为半导体制冷片;冷凝装置7为金属螺旋盘管、该金属螺旋盘管位于制冷腔29中。
如6图所示,金属螺旋盘管位于制冷腔29中,在制冷装置6的制冷下,金属螺旋盘管的温度逐渐降低,新风经过金属螺旋盘管时,含有的水分就会冷凝并附着在金属螺旋盘管上,并且由于冷凝自身的重力,冷凝水会向下移动,最终通过制冷腔29与蓄水腔28的连通处进入蓄水腔28;而除水后的新风会通过制冷腔29与出风腔30的连通处进入出风腔30并从抽湿罐出风口25处流出。
上述的金属螺旋盘管可以直接安装在制冷腔29与蓄水腔28的连通处,采用螺旋形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新风与其本身的接触面积,使之冷凝更加高效。
具体实施方式三
本具体实施方式三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区别在于,主机2包括主机壳8和过滤装置9,主机壳8上设有主机进风口22和主机出风口23,主机进风口22与户外送风装置1连通、主机出风口23与湿度调节装置3的抽湿罐进风口24连通,过滤装置9安装在主机壳8内,且设于主机进风口22与主机出风口23之间的空气通路上。
如图2~图4所示,主机壳8包括主机盖31,且主机盖31通过一个调节旋钮32与主机壳8的其他部位固定,构成了一个密封的壳体。主机壳8的主机进风口22连接户外送风装置1的送风装置出风口21。户外的新风通过户外送风装置1由主机进风口22进入主机2内部,在主机壳8内部经过过滤装置9过滤,能够滤掉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如PM2.5,工业尾气等。
具体实施方式四
本具体实施方式四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的区别在于,如图2所示,过滤装置9包括活性炭滤网和HAPE高效滤纸;活性炭滤网和HAPE高效滤纸分层设置并通过滤网框架33固定。
活性炭滤网和HAPE高效滤纸分层设置在滤网框架33上,方便拆卸、更换和维修。
具体实施方式五
本具体实施方式五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的区别在于,如图2所示,主机2还包括电源模块12、加热模块13、负氧离子发生装置14和无线接收器15;
电源模块12包括稳压模块34,该稳压模块34用于将交流电的转换为所需电压值的直流工作电源;
加热模块13包括温控电路35、可控硅模块36、加热器37和除霜器38,温控电路35用于检测主机2内新风的温度,可控硅模块36根据所述温度和设定温度控制加热器37和除霜器38工作,加热器37用于加热新风,除霜器38用于对主机2内部除霜;
负氧离子发生装置14用于产生负氧离子;
无线接收器15用于与遥控器或移动终端通信连接并接收控制信号。
主机2配有220V交流电源插座、保险丝、电源开关、以及稳压模块34,稳压模块34包括12V/3A的开关稳压电源,开关稳压电源用于为与主机相连通的户外送风装置1以及主机2内电子元件提供12V直流工作电源。稳压模块34还包括5V稳压电压,用于为无线接收器15提供直流工作电源。
北方地区夜晚气温较低,为了使从主机2进入室内的新风温度与室内温度相当,增加了加热模块13,加热模块13包括温控电路35、可控硅模块36、加热器37和除霜器38。温控电路35可以直接采用现有的温控电路35,如图所示,一般包括固态交流调压器、运算放大器电路板以及温度传感器等,温度传感器可以采用LM35D型温度传感器,该温控电路35用于检测主机壳8内新风的温度,并根据检测结果以及预先设定好的温度控制可控硅模块36的导通角,通过可控硅模块36控制加热器37和除霜器38工作,使主机壳8内新风温度与室温相当。可控硅模块36可同时控制加热器37和除霜器38工作。过滤后的新风经加热器37加热到室温或其他温度后,从主机2的主机出风口23进入湿度调节装置3。
加热模块13里含有加热器37和除霜器38,加热器37可以采用电阻丝加热器,该电阻丝加热器用于对过滤后的空气进行加热,使主机内的新风维持在一定的温度。除霜器38可以采用陶瓷电阻管,该陶瓷电阻管位于靠近过滤装置9的位置,用于保证主机壳8不结霜。
负氧离子发生装置14包括负氧离子发生器39,负氧离子发生器39用于产生负氧离子。负氧离子伴随过滤后的空气从主机2的主机出风口23流出。
如图3所示,上述的主机2还包括导向装置,该导向装置用于引导过滤后的新风先流向加热器37附近,再从主机出风口23流出。
导向装置将主机内部空间分隔成两部分,即导向装置内部和导向装置外部。加热器37和主机出风口23均位于导向装置内部。导向装置上设置有导流孔,过滤后的空气只能先经导流孔进入导向装置内部,然后才能从主机出风口23流出。在导向装置内部,新风能够被加热器37加热升温。
此外,对主机2进行维护(例如更换滤纸)时,需要将主机盖31打开,为了避免内部电子元件暴露在外面,可将电子元件都以密封的形式设置在导向装置内部,避免受损。
如3图所示,导向装置可采用两块板构成,分别为横隔板42和纵隔板43。横隔板42与主机盖31垂直,用于将主机2内部空间分隔成上、下两部分,过滤装置9和主机进风口22位于横隔板42上面的部分,加热模块13位于横隔板42下面的部分。横隔板42的中心位置设有导流孔。纵隔板43与横隔板42垂直,位于横隔板42下部分,这样,纵隔板43、横隔板42、主机侧壁以及主机底板共同围成一个空间,空气从导流孔进入这个空间后,被加热器37加热,然后从主机出风口23流出。
具体实施方式六
本具体实施方式六与具体实施方式五的区别在于,如图2所示,主机2中还设有烟雾超值报警装置21,该烟雾超值报警装置21用于检测新风中杂质含量、并在杂质含量超过设定阈值时报警。设定阈值可以根据各种气象台以及气象监测机构所公布的指标来设定。
主机2中还设有烟雾超值报警装置21,用于检测当前流通过主机2的新风中杂质含量,当灰霾和PM2.5浓度超过设定值时,烟雾超值报警装置21发出关机信号令本发明的用于睡眠的新风系统的户外送风装置1关机(不再吸入新风,隔绝空气传入室内),阻止烟尘进入主机,但烟雾超值报警装置21本身持续运行检测,保持检测新风中杂质含量,当灰霾和PM2.5浓度位于设定值以下时,又发出开机信号,令本发明的用于睡眠的新风系统的户外送风装置1自动开机恢复运转。上述的烟雾超值报警装置21可以采用夏普灰尘传感器GP2Y1010A作为检测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七
本具体实施方式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区别在于,如图8~图10所示,户外送风装置1包括送风装置壳体16和风机17;送风装置壳体16的底部设有送风装置进风口44、侧壁设有送风装置出风口21,风机17固定于送风装置壳体16内、且该风机17的风机进风口与送风装置进风口44密封连通、风机17的风机出风口位于送风装置壳体16内部,新风由风机17吹出通过送风装置出风口21送至主机2。
上述的风机17可以采用12032型鼓风机等风机来实现,如8图所示,12032型鼓风机固定在送风装置壳体16的底盖上,倒置的安装方法能够防止雨雪,而送风装置进风口44有不锈钢或其他材质的防护网45,防止蚊虫进入户外送风装置1内部;送风装置壳体16的内壁还设有吸音棉用于将风机17运行时产生的噪声隔离,并且送风装置壳体16具有大空腔,因此噪声声波能够在空腔内折射,降低了噪声。
具体实施方式八
本具体实施方式八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区别在于,如图11所示,空气缓释装置4包括支撑机构18、过滤层19和缓释层20,过滤层19和缓释层20由内至外依次包裹在支撑机构18的外部构成空心圆柱;过滤和调湿后的新风透过过滤层19和缓释层20释放到室内。
支撑部18用于保持整体空气缓释装置4的外形并且提供新风的流动通道,过滤层19用于进一步对新风进行过滤,而缓释层20包裹过滤层19的外部,用于提供一定的阻力令新风缓慢透出。
支撑部18可以选择管状结构,其一端用于通入新风,支撑部18内部为新风通道,而支撑部18的侧壁上设置有缝隙或者孔,使支撑部18内部的新风能够通过该缝隙或孔流出支撑部18,然后依次通过过滤层19、缓释层20缓慢渗出。支撑部18的一端连接主机2,另一端可以呈封闭状态,也可以用缓释层20覆盖。
缓释布20应当选择透气性较差的材料,例如高支棉布。该空气缓释装置4安装在床头,能够使新鲜空气在枕边形成气团,笼罩在人们的头部周围,使人们在睡眠期间可以源源不断的呼吸到新鲜空气,就是将呼出的二氧化碳推移开,使人们永远吸到的是户外的低碳空气。因为缓释,人们不会感到有风的存在。因为呼出的人体废气体,迅速地被气团推走。整个睡眠期间,吸到的全都是富养、干净的新鲜空气,等同是在露营一样,大大的改善了睡眠质量和身体健康,可以说户外空气是最好的滋补品。
具体实施方式九
本具体实施方式九与具体实施方式八的区别在于,支撑机构18为螺旋弹簧或具有空心腔体的透气管路。
如图11所示,支撑机构18可以选用弹簧,弹簧具有可塑的长度,并且弹簧可以看做是具有空腔的且管壁透气的管状机构,能够起到支撑外部过滤层19和缓释层20的作用,又能够使得新风通畅地透过过滤层19和缓释层20,因此支撑机构18还可以采用其他类似的具有空腔的且管壁透气的管状机构代替。
具体实施方式十
本具体实施方式十与具体实施方式八的区别在于,过滤层19为椰壳活性炭过滤棉层。椰壳活性炭过滤棉层能够起进一步消除空气中异味作用。
本发明的用于睡眠的新风系统中的湿度调节装置3还可以采用空气加湿罐,空气加湿罐如图12~图14所示,包括加湿罐壳体46、加湿罐上盖47、加湿罐注水盖48、加湿罐旋钮49、加湿垂帘架50、加湿垂帘和加湿罐风口52;加湿罐壳体46与加湿罐上盖47扣合密封,且加湿罐上盖47上设有注水口53,该注水口53与加湿罐注水盖48扣合密封,加湿罐注水盖48上固定有加湿罐旋钮49用于旋动加湿罐注水盖48;加湿罐壳体46内设有加湿帘支撑柱51,该加湿帘支撑柱51上固定有加湿垂帘架50,加湿垂帘架50上固定有正整数个加湿垂帘,且加湿垂帘上设有毛细吸水绳伸入到加湿罐壳体46的水中,利用毛细原理进行吸水,保持加湿垂帘的湿润。加湿罐风口52有两个,一个作为加湿罐进风口与主机2的主机出风口23连通、另一个作为加湿罐出风口与空气缓释装置4的一端连通,且加湿垂帘位于加湿罐进风口和加湿罐出风口之间的新风通路中,当新风经过空气加湿罐时,会带走加湿垂帘上的水分,令新风增加湿度。
如图14所示,空气加湿罐的外壁还设有水位计54与加湿罐壳体46内部连通,利用连通器原理进行水位显示。
本发明的用于睡眠的新风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户外送风装置1抽取户外新风并送至主机2,主机2的烟雾超值报警装置21检测该新风中的杂质含量,如果超出预定值则关闭户外送风装置1,如果位于预定值以下则正常工作,主机2利用过滤装置9将新风中的特定杂质过滤(根据滤纸的种类不同有所区别),同时主机2可以利用加热器37将新风加热至所需的温度,并且为了防止新风与室内温差过大,还可以除霜器38加热主机2内部与室内温度相同或相近,防止主机2结霜;从主机2送出的新风可以通过湿度调节装置3的空气加湿罐增加湿度也可以通过湿度调节装置3的空气抽湿罐减少湿度后送出;从湿度调节装置3送出的新风已经根据需要过滤了杂质并调整到了适宜的温度、湿度,然后通过空气缓释装置4缓慢释放,能够使新鲜空气在枕边形成气团,笼罩在人们的头部周围。

Claims (10)

1.用于睡眠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户外送风装置(1)、主机(2)、湿度调节装置(3)和空气缓释装置(4)、且户外送风装置(1)安装于室外,主机(2)、湿度调节装置(3)和空气缓释装置(4)均安装于室内;
户外送风装置(1)用于抽取户外的新风并将新风送至主机(2);
主机(2)用于过滤新风;
湿度调节装置用于调节过滤后的新风的湿度;
空气缓释装置(4)用于向室内释放过滤和调湿后的新风;
湿度调节装置(3)为空气抽湿罐,该空气抽湿罐包括抽湿罐壳体(5)、制冷装置(6)和冷凝装置(7);抽湿罐壳体(5)上设有抽湿罐进风口和抽湿罐出风口、抽湿罐壳体(5)内分为三个连通的腔室,三个腔室分别为位于抽湿罐壳体(5)底部的蓄水腔、位于抽湿罐壳体(5)中部的制冷腔和位于抽湿罐壳体(5)顶部的出风腔;制冷腔与抽湿罐进风口连通、出风腔与抽湿罐出风口连通;制冷装置(6)位于制冷腔中,制冷腔内的新风通过制冷装置(6)降温后产生的冷凝水流入到蓄水腔内、除水后的新风流入制冷腔并由抽湿罐出风口处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睡眠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空气抽湿罐中制冷装置(6)为半导体制冷片;冷凝装置(7)为金属螺旋盘管、该金属螺旋盘管位于制冷腔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睡眠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主机(2)包括主机壳(8)和过滤装置(9),主机壳(8)上设有主机进风口和主机出风口,主机进风口与户外送风装置(1)连通、主机出风口与湿度调节装置(3)的抽湿罐进风口连通,过滤装置(9)安装在主机壳(8)内,且设于主机进风口与主机出风口之间的空气通路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睡眠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过滤装置(9)包括活性炭滤网和HAPE高效滤纸;活性炭滤网和HAPE高效滤纸分层设置并通过滤网框架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睡眠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主机(2)还包括电源模块(12)、加热模块(13)、负氧离子发生装置(14)和无线接收器(15);
电源模块(12)包括稳压模块,该稳压模块用于将交流电的转换为所需电压值的直流工作电源;
加热模块(13)包括温控电路、可控硅模块、加热器和除霜器,温控电路用于检测主机(2)内新风的温度,可控硅模块根据所述温度和设定温度控制加热器和除霜器工作,加热器用于加热新风,除霜器用于对主机(2)内部除霜;
负氧离子发生装置(14)用于产生负氧离子;
无线接收器(15)用于与遥控器或移动终端通信连接并接收控制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睡眠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主机(2)中还设有烟雾超值报警装置(21),该烟雾超值报警装置(21)用于检测新风中杂质含量、并在杂质含量超过设定阈值时报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睡眠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户外送风装置(1)包括送风装置壳体(16)和风机(17);送风装置壳体(16)的底部设有送风装置进风口、侧壁设有送风装置出风口,风机(17)固定于送风装置壳体(16)内、且该风机(17)的风机进风口与送风装置进风口密封连通、风机(17)的风机出风口位于送风装置壳体(16)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睡眠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空气缓释装置(4)包括支撑机构(18)、过滤层(19)和缓释层(20),过滤层(19)和缓释层(20)由内至外依次包裹在支撑机构(18)的外部构成空心圆柱;过滤和调湿后的新风透过过滤层(19)和缓释层(20)释放到室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睡眠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支撑机构(18)为螺旋弹簧或具有空心腔体的透气管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睡眠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过滤层(19)为椰壳活性炭过滤棉层。
CN201810752685.3A 2018-07-10 2018-07-10 用于睡眠的新风系统 Withdrawn CN1090284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52685.3A CN109028438A (zh) 2018-07-10 2018-07-10 用于睡眠的新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52685.3A CN109028438A (zh) 2018-07-10 2018-07-10 用于睡眠的新风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28438A true CN109028438A (zh) 2018-12-18

Family

ID=646416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52685.3A Withdrawn CN109028438A (zh) 2018-07-10 2018-07-10 用于睡眠的新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28438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68230A (zh) * 2019-01-04 2019-04-23 北京仰生恒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供休息及睡眠的微环境系统
CN110068095A (zh) * 2019-03-29 2019-07-30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供氧排碳床头送风装置
CN110397997A (zh) * 2019-07-26 2019-11-0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自力式湿化增氧床头精准送风装置
CN113062636A (zh) * 2021-04-13 2021-07-02 南昌中通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静音保健睡眠舱
CN113739291A (zh) * 2021-08-04 2021-12-03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半导体空调器及空调床
CN114636221A (zh) * 2022-04-12 2022-06-1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361520U (zh) * 2011-12-07 2012-08-01 上海朗诗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新风定点送风系统
CN204461960U (zh) * 2015-04-01 2015-07-08 王帅 一种pm2.5检测系统
US20170010006A1 (en) * 2015-07-07 2017-01-12 Korea Institute Of Energy Research Dehumidification system
CN206113227U (zh) * 2016-10-26 2017-04-19 杭州泰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除湿装置电控系统
CN206439925U (zh) * 2016-12-23 2017-08-25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迷你除湿机
CN206522900U (zh) * 2017-03-06 2017-09-26 宋欣宇 用于新风机的主机及睡眠新风机
CN206669916U (zh) * 2017-03-23 2017-11-24 合肥开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智能除湿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361520U (zh) * 2011-12-07 2012-08-01 上海朗诗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新风定点送风系统
CN204461960U (zh) * 2015-04-01 2015-07-08 王帅 一种pm2.5检测系统
US20170010006A1 (en) * 2015-07-07 2017-01-12 Korea Institute Of Energy Research Dehumidification system
CN206113227U (zh) * 2016-10-26 2017-04-19 杭州泰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除湿装置电控系统
CN206439925U (zh) * 2016-12-23 2017-08-25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迷你除湿机
CN206522900U (zh) * 2017-03-06 2017-09-26 宋欣宇 用于新风机的主机及睡眠新风机
CN206669916U (zh) * 2017-03-23 2017-11-24 合肥开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智能除湿机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68230A (zh) * 2019-01-04 2019-04-23 北京仰生恒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供休息及睡眠的微环境系统
CN109668230B (zh) * 2019-01-04 2023-08-01 北京仰生恒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供休息及睡眠的微环境系统
CN110068095A (zh) * 2019-03-29 2019-07-30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供氧排碳床头送风装置
CN110397997A (zh) * 2019-07-26 2019-11-0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自力式湿化增氧床头精准送风装置
CN113062636A (zh) * 2021-04-13 2021-07-02 南昌中通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静音保健睡眠舱
CN113739291A (zh) * 2021-08-04 2021-12-03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半导体空调器及空调床
CN114636221A (zh) * 2022-04-12 2022-06-1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28438A (zh) 用于睡眠的新风系统
CN107355938A (zh) 一种净化新风系统
CN108518760B (zh) 空调器
CN108518761B (zh) 空调器
CN106440275A (zh) 可调节室内湿度的空调附加装置
CN108469089A (zh) 加湿模块
CN108709274A (zh) 加湿模块
CN210241829U (zh) 一种空气净化换氧调温一体机
CN202993384U (zh) 室内空气冷暖辐射、新风、杀菌、加除湿系统
CN106839176A (zh) 嵌入式空调专用的可自动消毒型加湿器
CN108644950B (zh) 加湿装置
CN110388712B (zh) 加湿模块
CN206831689U (zh) 一种家用壁挂式空调器
CN201628319U (zh) 组合式新风综合处理机
CN107101277A (zh) 一种家用壁挂式空调器
CN206522900U (zh) 用于新风机的主机及睡眠新风机
CN108644951B (zh) 加湿装置
CN108709275B (zh) 加湿模块
CN203771607U (zh) 一种多功能空气调节器
CN113944953A (zh) 一种空调器舒适加湿装置及其加湿控制方法
CN103486671B (zh) 一种高洁净空调通风机
CN207584915U (zh) 空调器加湿系统
CN205403021U (zh) 冷气机
CN207094741U (zh) 具有净化空气功能的电暖器
CN201935291U (zh) 室内暖气流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