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26149A - 防止煤矿井下工作面误送电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防止煤矿井下工作面误送电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26149A
CN109026149A CN201810878264.5A CN201810878264A CN109026149A CN 109026149 A CN109026149 A CN 109026149A CN 201810878264 A CN201810878264 A CN 201810878264A CN 109026149 A CN109026149 A CN 1090261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ing face
gas concentration
gas
safety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7826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26149B (zh
Inventor
刘亚辉
林引
张金豪
胡亮
龙芃军
郭江涛
徐军见
赵光绪
邵严
何青松
贺奎
张加易
胡宇
周代勇
孙中光
廖文凯
沈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TEG Chongq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CTEG Chongq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TEG Chongq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CTEG Chongq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87826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2614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0261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261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261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261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FSAFETY DEVICES, TRANSPORT, FILLING-UP, RESCUE, VENTILATION, OR DRAINING IN OR OF MINES OR TUNNELS
    • E21F17/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use in mines or tunnels, not covered elsewhere
    • E21F17/04Distributing means for power supply in mines
    • E21F17/06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able networks; Conduits for cab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Measuring Volume Flow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止煤矿井下工作面误送电的方法,包括S1:实时测量回风巷在与工作面距离为L0处的瓦斯气体浓度,判断瓦斯气体浓度是否大于或等于安全瓦斯气体浓度;当瓦斯气体浓度大于或等于安全瓦斯气体浓度时,断开并闭锁工作面中的非本质安全电气设备的供电;S2:继续测量回风巷在与工作面距离为L0处的瓦斯气体浓度,当测量到瓦斯气体浓度小于安全瓦斯气体浓度时,再隔安全测量时间后,测量回风巷在与工作面距离为L0处的瓦斯气体浓度,判断瓦斯浓度是否小于安全瓦斯浓度;本发明避免在回风巷中瓦斯浓度还未稀释到安全浓度以下,就给工作面送电,给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误送电,保证了工作面供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Description

防止煤矿井下工作面误送电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井下安全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煤矿井下工作面误送电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阶段,在煤矿井下工作面瓦斯超限断电逻辑和解除断电逻辑主要是依靠单个瓦斯传感器的监测值来实现的。如图2所示,在U形通风系统中,当瓦斯传感器T1检测到空气中瓦斯浓度达到断电值时,监测分站执行控制命令,切断工作面所有非本质安全型设备的供电电源。由于通风系统的存在,新鲜风流被吹入工作面,瓦斯浓度降低,当瓦斯传感器T1检测到空气中瓦斯浓度低于复电值时,监测分站执行复电命令,允许工作面所有非本质安全型设备的供电电源送电。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当工作面涌出一股瓦斯被传感器T1监测达到断电值,系统执行断电操作。新鲜风流吹过传感器T1,传感器T1监测到的瓦斯浓度值满足复电条件,系统执行复电操作。但是工作面中涌出的那股瓦斯气体在随风流向回风巷流动时,瓦斯浓度并没有被稀释到安全浓度,当传感器T2监测到瓦斯浓度超标时,再次执行断电操作,直至瓦斯浓度低于复电值,再执行复电操作。在高浓度瓦斯气体流过传感器T1但没有到达T2位置的这段时间,如果进行送电操作,存在瓦斯爆炸危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煤矿井下工作面误送电的方法,避免在回风巷中瓦斯浓度还未稀释到安全浓度以下,工作面的供电系统就解锁断电控制,给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误送电,保证了工作面电气设备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煤矿井下工作面误送电的方法,包括步骤
S1:实时测量回风巷在与工作面距离为L0处的瓦斯气体浓度,判断瓦斯气体浓度是否大于或等于安全瓦斯气体浓度;当瓦斯气体浓度大于或等于安全瓦斯气体浓度时,断开并闭锁工作面中的非本质安全电气设备的供电;
S2:继续测量回风巷在与工作面距离为L0处的瓦斯气体浓度,当测量到瓦斯气体浓度小于安全瓦斯气体浓度时,再隔安全测量时间后,测量回风巷在与工作面距离为L0处的瓦斯气体浓度,判断隔安全测量时间后测量的瓦斯浓度是否小于安全瓦斯浓度;
若隔安全测量时间后测量的瓦斯浓度小于安全瓦斯浓度,则解锁对工作面中的非本质安全电气设备的断电控制;
若隔安全测量时间后测量的瓦斯浓度大于或等于安全瓦斯浓度,返回步骤S2。
进一步,所述步骤S2中,所述安全测量时间的确定具体如下:
S201:继续测量回风巷在与工作面距离为L0处的瓦斯气体浓度,当测量到瓦斯气体浓度小于安全瓦斯气体浓度时,测量回风巷在与工作面距离为L0处的气体流速;
S202:根据气体流速和工作面长度计算气体完全流过工作面的所用时间t1
S203:根据工作面的空气容积和单位时间的供风量,计算完全更新工作面空气的时间t2
S204:将t1和t2进行大小比较,取t1和t2中值最大的时间作为安全测量时间。
进一步,所述气体完全流过工作面的所用时间t1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L为工作面的长度,v1为当测量到瓦斯气体浓度小于安全瓦斯气体浓度时回风巷在与工作面距离为L0处的气体流速。
进一步,所述完全更新工作面空气的时间t2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V为工作面的空气容积,q为工作面的单位时间的供风量。
进一步,所述L0≤10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为确定安全测量时间的流程图;
图3为现有的防止煤矿井下误送电系统的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止煤矿井下工作面误送电的方法,包括步骤
S1:实时测量回风巷在与工作面距离为L0处的瓦斯气体浓度,判断瓦斯气体浓度是否大于或等于安全瓦斯气体浓度;当瓦斯气体浓度大于或等于安全瓦斯气体浓度时,断开并闭锁工作面中的非本质安全电气设备的供电;
S2:继续测量回风巷在与工作面距离为L0处的瓦斯气体浓度,当测量到瓦斯气体浓度小于安全瓦斯气体浓度时,再隔安全测量时间后,测量回风巷在与工作面距离为L0处的瓦斯气体浓度,判断隔安全测量时间后测量的瓦斯浓度是否小于安全瓦斯浓度;
若隔安全测量时间后测量的瓦斯浓度小于安全瓦斯浓度,则解锁对工作面中的非本质安全电气设备的断电控制;
若隔安全测量时间后测量的瓦斯浓度大于或等于安全瓦斯浓度,返回步骤S2。通过上述方法,相对于单一地回风巷在与工作面距离为L0处的瓦斯气体浓度来解锁对工作面的非本质安全电气设备的断电,避免在回风巷中瓦斯浓度还未稀释到安全浓度以下,工作面的供电系统就解锁断电控制,给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误送电,保证了工作面电气设备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相对于在回风巷的进风端和出风端分别设置两个传感器对瓦斯浓度进行测量,其更加精确,误送电率更低,也避免了在距离相距较远的位置设置多个传感器,导致接线、结构复杂、易受干扰等问题。其中,安全瓦斯浓度为1%。当测量回风巷在与工作面距离为L0处的瓦斯气体浓度为A时,比如A取值为2%,由于大于安全瓦斯浓度1%,断开并闭锁工作面中的非本质安全电气设备的供电,而瓦斯气体存在不均匀流动的现象,当在测量到瓦斯气体浓度为2%之后,测量到瓦斯气体浓度为0.9%,低于安全瓦斯浓度1%,此时若将非本质安全电气设备解锁供电,由于工作面中高浓度的瓦斯气体还未被新鲜空气完全排出工作面,可能在测量到瓦斯气体浓度为0.9%随后的某个短时间内再次测量到瓦斯气体浓度为1.5%,此时需要再次断电闭锁,如此反复循环,给工作面的非本质安全设备进行误送电。在工作面中高浓度的瓦斯气体还未被新鲜空气完全排出工作面的情况下,频繁的断电闭锁和解锁供电,容易在工作面引发瓦斯爆炸。本实施例中,采用U形通风系统的巷道。
所述步骤S2中,所述安全测量时间的确定具体如下:
S201:继续测量回风巷在与工作面距离为L0处的瓦斯气体浓度,当测量到瓦斯气体浓度小于安全瓦斯气体浓度时,测量回风巷在与工作面距离为L0处的气体流速;
S202:根据气体流速和工作面长度计算气体完全流过工作面的所用时间t1
S203:根据工作面的空气容积和单位时间的供风量,计算完全更新工作面空气的时间t2
S204:将t1和t2进行大小比较,取t1和t2中值最大的时间作为安全测量时间。
本实施例中,充分考虑到向工作面输送新鲜空气的速率和瓦斯气体的排出工作面速率,两者取其值更大的作为判断瓦斯气体是否充分排出的工作面的安全测量时间,为了更一步保证判断的准确性,在测量到瓦斯浓度已低于安全瓦斯浓度后,再在间隔安全测量时间后再次判断瓦斯浓度,以进一步确保高浓度瓦斯气体完全排出工作面,避免了对非本质安全电气设备的误送电。
所述气体完全流过工作面的所用时间T1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L为工作面的长度,v1为当测量到瓦斯气体浓度小于安全瓦斯气体浓度时回风巷在与工作面距离为L0处的气体流速。
所述完全更新工作面空气的时间T2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V为工作面的空气容积,q为工作面的单位时间的供风量。
所述L0≤10米。本实施例中,L0取10米,在此处测量瓦斯气体浓度,避免了在工作面和回风巷的交界处或在工作面处测量瓦斯气体浓度时,由于路径的变化,风速的不稳定,导致瓦斯气体浓度的不均匀,而提高了误送电的几率,L0≤10米的位置,空气的流速已平稳均匀,更利于测量和计算。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5)

1.一种防止煤矿井下工作面误送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实时测量回风巷在与工作面距离为L0处的瓦斯气体浓度,判断瓦斯气体浓度是否大于或等于安全瓦斯气体浓度;当瓦斯气体浓度大于或等于安全瓦斯气体浓度时,断开并闭锁工作面中的非本质安全电气设备的供电;
S2:继续测量回风巷在与工作面距离为L0处的瓦斯气体浓度,当测量到瓦斯气体浓度小于安全瓦斯气体浓度时,再
隔安全测量时间后,测量回风巷在与工作面距离为L0处的瓦斯气体浓度,判断隔安全测量时间后测量的瓦斯浓度是否小于安全瓦斯浓度;
若隔安全测量时间后测量的瓦斯浓度小于安全瓦斯浓度,则解锁对工作面中的非本质安全电气设备的断电控制;
若隔安全测量时间后测量的瓦斯浓度大于或等于安全瓦斯浓度,返回步骤S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止煤矿井下工作面误送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安全测量时间的确定具体如下:
S201:继续测量回风巷在与工作面距离为L0处的瓦斯气体浓度,当测量到瓦斯气体浓度小于安全瓦斯气体浓度时,测量回风巷在与工作面距离为L0处的气体流速;
S202:根据气体流速和工作面长度计算气体完全流过工作面的所用时间t1
S203:根据工作面的空气容积和单位时间的供风量,计算完全更新工作面空气的时间t2
S204:将t1和t2进行大小比较,取t1和t2中值最大的时间作为安全测量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防止煤矿井下工作面误送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完全流过工作面的所用时间t1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L为工作面的长度,v1为当测量到瓦斯气体浓度小于安全瓦斯气体浓度时回风巷在与工作面距离为L0处的气体流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防止煤矿井下工作面误送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完全更新工作面空气的时间t2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V为工作面的空气容积,q为工作面的单位时间的供风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止煤矿井下工作面误送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0≤10米。
CN201810878264.5A 2018-08-03 2018-08-03 防止煤矿井下工作面误送电的方法 Active CN1090261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78264.5A CN109026149B (zh) 2018-08-03 2018-08-03 防止煤矿井下工作面误送电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78264.5A CN109026149B (zh) 2018-08-03 2018-08-03 防止煤矿井下工作面误送电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26149A true CN109026149A (zh) 2018-12-18
CN109026149B CN109026149B (zh) 2020-05-29

Family

ID=64648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78264.5A Active CN109026149B (zh) 2018-08-03 2018-08-03 防止煤矿井下工作面误送电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2614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63662A (zh) * 2020-12-29 2021-05-07 精英数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气体传感器数据异常的识别方法及相关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61986A (zh) * 2006-06-12 2006-11-15 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防止煤矿巷道内产生点火源的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装置
CN101922309A (zh) * 2009-06-09 2010-12-22 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防止煤矿瓦斯爆炸的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装置
CN204082221U (zh) * 2014-10-16 2015-01-07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采煤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报警系统
CN104612740A (zh) * 2014-12-01 2015-05-13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矿井通风系统自动调节系统
US20170268335A1 (en) * 2013-03-14 2017-09-21 Seneca Industries Inc. Mining 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61986A (zh) * 2006-06-12 2006-11-15 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防止煤矿巷道内产生点火源的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装置
CN101922309A (zh) * 2009-06-09 2010-12-22 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防止煤矿瓦斯爆炸的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装置
US20170268335A1 (en) * 2013-03-14 2017-09-21 Seneca Industries Inc. Mining systems
CN204082221U (zh) * 2014-10-16 2015-01-07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采煤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报警系统
CN104612740A (zh) * 2014-12-01 2015-05-13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矿井通风系统自动调节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63662A (zh) * 2020-12-29 2021-05-07 精英数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气体传感器数据异常的识别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2763662B (zh) * 2020-12-29 2023-08-22 精英数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气体传感器数据异常的识别方法及相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26149B (zh) 2020-05-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69014B (zh)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煤矿井下火灾监测系统
CN104018884B (zh) 深部开采矿井通风智能感知及远程统一调控系统
CN104075756B (zh)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多元复合无线监测系统
CN103696806B (zh) 瓦斯隧道防治方法及其系统
CN104316851A (zh) 一种线路绝缘子污损的自动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02777201B (zh) 基于正压通风系统的火区下近距离煤层开采通风方法
CN110044977A (zh) 一种砂石骨料含水率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6119897A (zh) 一种电解槽电流分布及安全监测系统和电解铝设备
CN109026149A (zh) 防止煤矿井下工作面误送电的方法
CN107100674A (zh) 矿用瓦斯传感器监测数据中标校实验伪数据的识别方法
CN102155264A (zh) 一种检测煤矿监控系统中的瓦斯量监测信息异常的方法
CN110262597A (zh) 一种粮仓信息化监管系统
CN109597381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物联网安全管理系统
CN104675434A (zh) 一种井下通风监控系统
CN102155266A (zh) 检测煤矿监控系统中的瓦斯量监测信息异常的方法
CN106285781A (zh) 一种基于示踪气体快速判识煤矿井下灾变事故的方法
CN206007845U (zh) 一种电缆沟安全防护系统以及电缆沟
CN206231915U (zh) 一种用于颗粒或块状物料料位检测装置
CN203534584U (zh) 一种尾矿库干滩自动化监测预警系统
CN205927044U (zh) 一种二冷区喷嘴的高效检测装置
CN205027412U (zh) 井下油水界面检测仪
CN206705159U (zh) 一种矿用带式输送机运行安全监测装置
CN109733891A (zh) 一种仓泵节能检测控制仪表及其工作方法
CN102155265A (zh) 监测煤矿监控系统中的瓦斯量监测信息异常的方法
CN207960660U (zh) 一种热害矿井巷道分布式监控与自适应调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u Yahui

Inventor after: He Qingsong

Inventor after: He Kui

Inventor after: Zhang Jiayi

Inventor after: Hu Yu

Inventor after: Zhou Daiyong

Inventor after: Sun Zhongguang

Inventor after: Liao Wenkai

Inventor after: Shen Li

Inventor after: Lin Yin

Inventor after: Zhang Jinhao

Inventor after: Hu Liang

Inventor after: Long Pijun

Inventor after: Guo Jiangtao

Inventor after: Xu Junjian

Inventor after: Zhao Guangxu

Inventor after: Shao Yan

Inventor before: Liu Yahui

Inventor before: He Qingsong

Inventor before: He Kui

Inventor before: Zhang Jiayi

Inventor before: Hu Yu

Inventor before: Zhou Daiyong

Inventor before: Sun Zhongguang

Inventor before: Liao Wenkai

Inventor before: Shen Li

Inventor before: Lin Yin

Inventor before: Zhang Jinhao

Inventor before: Hu Liang

Inventor before: Long Pijun

Inventor before: Guo Jiangtao

Inventor before: Xu Junjian

Inventor before: Zhao Guangxu

Inventor before: Shao Ya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