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02603B - 仿真想定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仿真想定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02603B
CN109002603B CN201810760086.6A CN201810760086A CN109002603B CN 109002603 B CN109002603 B CN 109002603B CN 201810760086 A CN201810760086 A CN 201810760086A CN 109002603 B CN109002603 B CN 1090026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mergency
simulation model
establishing
data
sim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6008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02603A (zh
Inventor
黄盼盼
任晶
祝笑舟
吴新昱
向宇
范毅晟
肖世宝
钟旭阳
谢鸿章
汤智谦
窦丰丰
牛珍珍
朱磊
唐平
游佳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Lianchuang Zhongsh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Lianchuang Zhong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Lianchuang Zhongsh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Lianchuang Zhong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76008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026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0026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026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026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026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仿真想定的建立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应急资料,所述应急资料包括:应急预案资料和应急案例资料,对应急资料进行分析,提取应急要素;为应急要素进行建立通用仿真模型,并将通用仿真模型之间建立关联关系;建立应急演练的基础地理环境;在基础地理环境中加载通用仿真模型;获取加载通用仿真模型后的基础地理环境的执行脚本,将脚本进行发布。本方法具有简单、快捷和准确的积极效果。

Description

仿真想定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仿真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仿真想定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各地对应急管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纷纷建立各项应急预案。但要做到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响应和有效应对,只有预案是不够的,还必须做好应急演练。通过演练,使应急人员熟练掌握应急技术,流畅配合。而要做好应急演练,一个好的应急演练想定是必不可少的。应急演练的想定能够详细描述应急过程的每个环节,便于组织者、参与者和观看者对应急的流程有比较全面和详细的了解,是应急演练的依据。
应急演练想定的本质任务在于为应急演练设想了一个范围和边界,包括空间、时间、过程、资源,具体为:基本信息、环境、实体、事件、资源、任务与交互等,导致应急演练想定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现有技术中,直接编辑、检测和生成应急演练想定文件的过程过于繁琐并且工作量过大。且在实际应急演练实训中,事件发展、信息推送、资源分配、任务交互均依赖于工作人员;信息传递依赖于文字描述、图片和视频,传递方式单一、不连续,并且现有统的手工编写仿真想定开发,既耗时又耗力,且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仿真想定的建立方法及装置,以提高仿真想定的效率和准确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仿真想定的建立方法,包括:
获取应急资料,所述应急资料包括:应急预案资料和应急案例资料,对所述应急资料进行分析,提取应急要素;
为所述应急要素建立通用仿真模型,并在所述通用仿真模型之间建立关联关系;
建立应急演练的基础地理环境;
在所述基础地理环境中加载所述通用仿真模型;
获取加载所述通用仿真模型后的基础地理环境的执行脚本,将所述执行脚本进行发布。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仿真限定的建立方法,通过获取应急资料,并对应急资料进行分析,提取应急要素,为每个应急要素分别建立通用仿真模型,并在建立的基础地理环境中进行加载上述的通用仿真模型,最终获取在加载通用仿真模型后的地理环境的的执行脚本,将该执行脚本进行发布,进而在仿真演练平台可以进行应急仿真演练。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仿真想定的建立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应急资料,所述应急资料包括:应急预案资料和应急案例资料,对所述应急资料进行分析,提取应急要素;
第一建立模块,用于为所述应急要素建立通用仿真模型,并在所述通用仿真模型之间建立关联关系;
第二建立模块,用于建立应急演练的基础地理环境;
加载模块,用于在所述基础地理环境中加载所述通用仿真模型;
发布模块,用于获取加载所述通用仿真模型后的基础地理环境的执行脚本,将所述执行脚本进行发布。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仿真限定的建立装置,通过获取应急资料,并对应急资料进行分析,提取应急要素,为每个应急要素分别建立通用仿真模型,并在建立的基础地理环境中进行加载上述的通用仿真模型,最终获取在加载通用仿真模型后的地理环境的的执行脚本,将该执行脚本进行发布,进而在仿真演练平台可以进行应急仿真演练。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仿真限定的建立方法及装置可以进行事件发生的仿真演练,与现有技术中实际应急演练实训中,事件发展、信息推送、资源分配、任务交互均依赖于工作人员人工操作的方式相比,具有简单直观、确率高的积极效果。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仿真想定的建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对脚本进行修订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仿真想定的建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另一个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仿真想定的建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急演练想定的本质任务在于为应急演练设想了一个范围和边界,包括空间、时间、过程、资源,具体为:基本信息、环境、实体、事件、资源、任务与交互等,导致应急演练想定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直接编辑、检测和生成应急演练想定文件过于繁琐并且工作量过大。且在实际应急演练实训中,事件发展、信息推送、资源分配、任务交互均依赖于工作人员;信息传递依赖于文字描述、图片和视频,传递方式传统单一、不连续。因此,现有的应急演来想定不具有客观性、科学性和前瞻性。
考虑到现有技术中在对突发事件进行应急仿真演练时,都需要人工参与进行,人工进行整理资料,汇总结果,效率较低;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仿真想定的建立方法、装置和仿真想定的编辑系统,下面通过实施例进行描述。
参照图1所示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仿真想定的建立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获取应急资料,所述应急资料包括:应急预案资料和应急案例资料,对所述应急资料进行分析,提取应急要素。
上述的应急要素包括:突发事件、组织结构(如政府机构,社会团体)、应急资源(具体包括应急队伍、应急物资)和处置决策。上述对应急预案资料和应急案例资料进行拆分,得到应急要素以及应急要素之间的关系。对上述的应急资料进行解析可以得到所有的应急要素的属性信息(该属性信息可以是包括:参与对象种类、实体名称、描述和初始参数),例如,为应急演练的情景的地域环境信息(森林分布、植被覆盖率等)、人文环境信息(建筑物分布、人类活动信息等),应急资源中应急队伍的信息(队伍人数、队伍类型等)以及应急物资(物资数量、物资种类、应急物资所在的仓库等)的信息等;上述对应急数据进行解析以后就可以得到待进行应急演练(或者仿真)的事件的参与对象和参与对象的属性信息,获取该信息以后针对于每个参与对象获取标识信息与该参与对象的属性信息相匹配的通用仿真模型,该通用仿真模型预留有外部接口,所述外部接口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参数信息。
S102、为所述应急要素进行建立通用仿真模型,并将所述通用仿真模型之间建立关联关系。
上述的关联关系具体包括:实体关系和层次,实体关系在实例化以后用于实现通用仿真模型之间的行为约束;层次关系在实例化以后用于实现确定通用仿真模型之间的等级关系和归属关系。
S103、建立应急演练的基础地理环境。
具体的,上述建立应急演练的基础地理环境,可以是在webGIS平台构建事件发生的地域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具体包括:根据对应急资料进行解析得到的应急演练的情景的地域环境信息和人文环境信息,从多类型地形数据库中分别获取与该地域环境信息和人文环境信息相对应的自然地物模型(包括河流、山脉、林地、平原、绿地、盆地等)和人文地物模型(包括交通、邮电、供水供电、商业服务、科研与技术服务、园林绿化、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等市政公用工程设施和公共生活服务设施等),如果所述多类型地形数据库中不存在与该人文地物模型和自然地物模型时,结合用户的操作通过GIS工具进行创建相应的人文地物模型和自然地物模型;上述的多类型地形数据库为预先建立的,该数据库中存储有预先建立的自然地物模型和人文地物模型。
S104、在所述基础地理环境中加载所述通用仿真模型。
上述的通用仿真模型上还包括动态演变规则,该动态演变规则用于约束该通用仿真模型的动态变化发展的方向。
上述在webGIS平台建立事件发生地域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以后,在该webGIS平台加载并解析与该事件的所有参与对象的属性信息相匹配的通用仿真模型。
具体的,上述步骤104中在基础地理环境中加载所述通用仿真模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A10-A20:
A10、通过webGIS平台与通用仿真模型数据库之间的数据调用接口,在所述webGIS平台加载并解析与所述事件的属性信息相匹配的通用仿真模型。
A20、接收用户输入的通用仿真模型的初始状态参数,将所述通用仿真模型进行初始化。
本实施例中,在建立通用仿真模型时需建立通用仿真模型的与webGIS平台的调用接口,以使的在进行基础地理环境搭建完成以后,在地里环境信息中调用该通用仿真模型。
将所述通用仿真模型进行初始化,目的是使通用仿真模型的状态与事件中的所有参与对象所处的真实状态一致。
S105、获取加载所述通用仿真模型后的基础地理环境的执行脚本,将所述脚本进行发布。
上述获取加载通用仿真模型后的基础地理环境的脚本,将该脚本做为一个整体进行发布,使该脚本在应急演练平台转换成一个可执行的脚本。
本申请又一可能的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示,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脚本进行修订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上述在将脚本进行发布之前,还将该脚本进行修订,包括如下步骤:
S201、接收用户输入的通用仿真模型的控制参数,基于所述控制参数控制所述通用仿真模型动态演变。
S202、获取动态演变结果数据,将所述动态演变结果数据发送至导调平台,以使所述导调平台对所述动态演变结果数据进行校验,并得到校验结果。
S203、获取所述校验结果,基于所述校验结果对所述执行脚本进行修订。
获取上述的动态演变结果数据以后,将上述的动态演变结果数据发送至导调平台,导调平台接收该动态演变结果数据以后对该动态演变的结果进行校验,并得到校验结果,并将该校验结果反馈至仿真想定的建立装置,进而仿真想定的建立装置基于该校验结果,对仿真想定的执行脚本进行修订,进而使下次的仿真过程的准确率得到提高。
参照图3所示,图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仿真想定的建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301,用于获取应急资料,所述应急资料包括:应急预案资料和应急案例资料,对所述应急资料进行分析,提取应急要素;
第一建立模块302,用于为所述应急要素进行建立通用仿真模型,并将所述通用仿真模型之间建立关联关系;
第二建立模块303,用于建立应急演练的基础地理环境;
加载模块304,用于在所述基础地理环境中加载所述通用仿真模型;
发布模块305,用于获取加载所述通用仿真模型后的基础地理环境的执行脚本,将所述执行脚本进行发布。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建立模块303具体用于:
响应于用户操作,在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平台构建所述事件发生的地域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加载模块304,具体用于:
通过webGIS平台与通用仿真模型数据库之间的数据调用接口,在所述webGIS平台加载并解析与所述属性信息相匹配通用仿真模型;
接收用户输入的通用仿真模型的初始状态参数,将所述通用仿真模型进行初始化。
参照图4所示,图4为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种仿真想定的建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仿真想定建立装置还包括:
控制模块306,用于在所述脚本进行发布之前接收用户输入的通用仿真模型的控制参数,基于所述控制参数控制所述通用仿真模型动态演变;
发送模块307,用于获取动态演变结果数据,将所述动态演变结果数据发送至导调平台,以使所述导调平台对所述动态演变结果数据进行校验,并得到校验结果;
修订模块308,用于获取所述校验结果,基于所述校验结果对所述执行脚本进行修订。
作为可选的实施例,上述的关联关系包括:实体关系和层次关系;
所述实体关系,用于在实例化以后实现仿真通用模型之间的行为约束;
所述层次关系,用于在实例化以后实现确定仿真通用模型之间的等级和归属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进行仿真想定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程序代码包括的指令可用于执行前面方法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具体实现可参见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仿真想定的装置可以为设备上的特定硬件或者安装于设备上的软件或固件等。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装置,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前述方法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装置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相应内容。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前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均可以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仿真想定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应急资料,所述应急资料包括:应急预案资料和应急案例资料,对所述应急资料进行分析,提取应急要素;
为所述应急要素建立通用仿真模型,并在所述通用仿真模型之间建立关联关系;
建立应急演练的基础地理环境;
在所述基础地理环境中加载所述通用仿真模型;
获取加载所述通用仿真模型后的基础地理环境的执行脚本,将所述执行脚本进行发布;
所述将所述执行脚本进行发布之前,还包括:
接收用户输入的通用仿真模型的控制参数,基于所述控制参数控制所述通用仿真模型动态演变;
获取动态演变结果数据,将所述动态演变结果数据发送至导调平台,以使所述导调平台对所述动态演变结果数据进行校验,并得到校验结果;
获取所述校验结果,基于所述校验结果对所述执行脚本进行修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应急演练的基础地理环境,具体包括:
响应于用户操作,在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平台构建事件发生的地域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基础地理环境中加载所述通用仿真模型,具体包括:
通过webGIS平台与通用仿真模型数据库之间的数据调用接口,在所述webGIS平台加载并解析与所述事件的属性信息相匹配的通用仿真模型;
接收用户输入的通用仿真模型的初始状态参数,将所述通用仿真模型进行初始化。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联关系包括:实体关系和层次关系;
所述实体关系用于在实例化以后实现仿真通用模型之间的行为约束;
所述层次关系用于在实例化以后实现确定仿真通用模型之间的等级和归属关系。
5.一种仿真想定的建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应急资料,所述应急资料包括:应急预案资料和应急案例资料,对所述应急资料进行分析,提取应急要素;
第一建立模块,用于为所述应急要素建立通用仿真模型,并在所述通用仿真模型之间建立关联关系;
第二建立模块,用于建立应急演练的基础地理环境;
加载模块,用于在所述基础地理环境中加载所述通用仿真模型;
发布模块,用于获取加载所述通用仿真模型后的基础地理环境的执行脚本,将所述执行脚本进行发布;
所述装置还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脚本进行发布之前接收用户输入的通用仿真模型的控制参数,基于所述控制参数控制所述通用仿真模型动态演变;
发送模块,用于获取动态演变结果数据,将所述动态演变结果数据发送至导调平台,以使所述导调平台对所述动态演变结果数据进行校验,并得到校验结果;
修订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校验结果,基于所述校验结果对所述执行脚本进行修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建立模块具体用于:
响应于用户操作,在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平台构建事件发生的地域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webGIS平台与通用仿真模型数据库之间的数据调用接口,在所述webGIS平台加载并解析与所述事件的属性信息相匹配的通用仿真模型;
接收用户输入的通用仿真模型的初始状态参数,将所述通用仿真模型进行初始化。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联关系包括:实体关系和层次关系;
所述实体关系,用于在实例化以后实现仿真通用模型之间的行为约束;
所述层次关系,用于在实例化以后实现确定仿真通用模型之间的等级和归属关系。
CN201810760086.6A 2018-07-11 2018-07-11 仿真想定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90026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60086.6A CN109002603B (zh) 2018-07-11 2018-07-11 仿真想定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60086.6A CN109002603B (zh) 2018-07-11 2018-07-11 仿真想定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02603A CN109002603A (zh) 2018-12-14
CN109002603B true CN109002603B (zh) 2023-05-26

Family

ID=645990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60086.6A Active CN109002603B (zh) 2018-07-11 2018-07-11 仿真想定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02603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5309A (zh) * 2009-04-07 2009-08-26 华中科技大学 基于多智能体的城市应急疏散仿真系统
CN103093035A (zh) * 2012-12-30 2013-05-08 江苏远望神州软件有限公司 用于城市危机应急决策演练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及仿真方法
CN103679611A (zh) * 2013-12-17 2014-03-26 东莞中国科学院云计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 基于案例推理的城市综合应急智能仿真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5309A (zh) * 2009-04-07 2009-08-26 华中科技大学 基于多智能体的城市应急疏散仿真系统
CN103093035A (zh) * 2012-12-30 2013-05-08 江苏远望神州软件有限公司 用于城市危机应急决策演练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及仿真方法
CN103679611A (zh) * 2013-12-17 2014-03-26 东莞中国科学院云计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 基于案例推理的城市综合应急智能仿真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02603A (zh) 2018-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Pan et al. Sociohydrology modeling for complex urban environments in support of integrated land and 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 practices
US10489864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customer transaction test data that simulates real world customer transaction data
Miller et 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watershed management decision making 1
CN109002603B (zh) 仿真想定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Rome et al. The use of what-if analysis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of crisis situations
Mair et al. The application of a Web-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for improving urban water cycle modelling
Vijekumara A study on the resettlement planning process applied in post-landslide disaster resettlement projects in Sri Lanka
Snoeren et al. Spatial Data Infrastructure for emergency management: the view of the users
Bryant Digital mapping and inclusion in humanitarian response
Bruzzone et al. Intelligent agents for human behavior modeling as support to operations
Herfort et al. Being specific about geographic information crowdsourcing: a typology and analysis of the Missing Maps project in South Kivu
Yaakup et al. Integrated land use assessment (ILA) for planning and monitoring urban development
Richa et al. Simulating and Analyzing Crowdsourcing Impacts in Flood Management: A Geo-spatial Agent-Based Approach
Veloso et al. A WebGIS Interface Requirements Modeling Language
Soyler et al. A research-based approach to simulation in disaster management
Li et al. An open-source software system for setting wildfire evacuation triggers
Flügel et al.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an integrated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system (IWRMS)
Veloso A WebGIS Interface Requirements Modeling
Gebetsroither-Geringer et al. Urban development simulator: How can participatory data gathering support modeling of complex urban systems
Khan et al. Analysis, Design, Architecture Specification, and Formal Verification of a Smart Flood Monitoring System-of-Systems
Canós et al. SAGA: an integrated architecture for the management of advanced emergency plans
Kamissoko et al. A Decision Support Framework for crisis management
Karakostas et al. beAWARE: Enhancing Decision Support and Management Services in Extreme Weather Climate Events.
Munoz et al.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at Local Scale: The Experience within the Poli‐RISPOSTA Project
Hecht et al. Colouring Cities: A Citizen Science Platform for Knowledge Production on the Building Stock-Potentials for Urban and Architectural Histor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