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01027B - 一种图像相关的车载作用下采动岩土体变形试验模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图像相关的车载作用下采动岩土体变形试验模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01027B
CN109001027B CN201810450248.6A CN201810450248A CN109001027B CN 109001027 B CN109001027 B CN 109001027B CN 201810450248 A CN201810450248 A CN 201810450248A CN 109001027 B CN109001027 B CN 1090010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ing
loading chamber
vehicle
track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5024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01027A (zh
Inventor
王文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Original Assignee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filed Critical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Priority to CN20181045024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0102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0010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010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010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010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08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by applying steady tensile or compressive for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16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the deformation in a solid, e.g. optical strain gaug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图像相关的车载作用下采动岩土体变形试验模型装置,适用于采用图像相关技术模拟车载作用下采动裂隙岩土体沉降、变形,裂隙空间演化规律的研究。该装置包括模型铺设框架,在模型铺设框架的顶部模型铺设框架前后设置有挡板,前面挡板为透明挡板,模型铺设框架内底板上逐层铺设模型材料,在铺设的模型材料的顶部设置有顶部柔性加载室,左右侧分别设置有左侧柔性加载室、右侧柔性加载室,顶部柔性加载室内底部设置有分段连接的加载车轨道及加载车,加载车轨道通过电流导线与速度调控器连接,在模型材料内埋设有应力应变传感器,前面挡板外面设置有PIV监测系统,采集数据通过数据采集仪传输至StrainMaster处理系统。

Description

一种图像相关的车载作用下采动岩土体变形试验模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采矿及岩土工程相似材料模拟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图像相关的车载作用下采空区变形试验模型装置。
背景技术
铁路下煤层开采是“三下”开采其中的一种类型,铁路下煤层的开采导致煤层上、铁路下岩土体的不均匀下沉变形,将对铁路的安全运营构成威胁。此外,随着国内铁路路线的快速扩展修建,穿越采空区修建铁路已成为不可回避的技术难题,火车运行所产生的动载作用将会对已相对稳定的采空区裂隙岩土体再次扰动、裂隙岩土体产生再次变形,进而影响铁路路基稳定及铁路的安全运营。研究两者的相互影响是保证铁路安全运营的理论基础。
相似材料模型试验以相似理论、因次分析作为依据的实验室研究方法,广泛应用于水利、采矿、地质、铁路等部门。以往的相似模型试验研究较少涉及铁路运行对采动裂隙岩体裂隙演化、长期变形规律的影响研究。在相似模型试验装置中缺少关于车载作用下的模型试验装置。此外埋设位移传感器、应力传感器是传统相似材料模型试验常规的监测手段,但想获取多个区域的监测数据需要大量埋设的位移及应力传感器,该方法往往会对模型铺设及岩土体结构的完整性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相关的车载作用下采动岩土体变形试验模型装置,可实现非接触监测,并实现补偿荷载、车载同步加载的相似材料模型试验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一种图像相关的车载作用下采动岩土体变形试验模型装置,包括模型铺设框架,其在模型铺设框架前后设置有挡板,前面挡板为透明挡板,模型铺设框架内底板上逐层铺设模型材料,在铺设的模型材料的顶部设置有顶部柔性加载室,顶部柔性加载室内底部设置有加载车和轨道,加载车与轨道轨道副连接,轨道通过导线与柔性加载室外面的速度调控器连接,在模型材料内埋设有应力应变传感器,前面挡板外面设置有PIV系统,应力应变传感器与PIV系统连接。
上述图像相关的车载作用下采动岩土体变形试验模型装置,所述PIV系统包括图像采集装置、数据采集仪和 StrainMaster数字图像处理系统,应力应变传感器及图像采集装置通过第一数据采集线与数据采集仪连接,数据采集仪通过第二数据传输线与StrainMaster数字图像处理系统连接。
上述图像相关的车载作用下采动岩土体变形试验模型装置,在模型铺设框架的左、右侧对应设置有左侧柔性加载室、右侧柔性加载室;顶部柔性加载室、左侧柔性加载室和右侧柔性加载室均设置有充气口,充气口上均设置有气压表。
上述图像相关的车载作用下采动岩土体变形试验模型装置,所述加载车轨道为双轨道,单轨道由若干轨道分段体依次连接构成,各轨道分段体由铆钉固定在顶部柔性加载室的底部,各轨道分段体依次连接有轨道电线,轨道电线作为加载车的供电线路,在充气加载过程中各轨道分段体间距可增加不约束气囊膨胀。
上述图像相关的车载作用下采动岩土体变形试验模型装置,所述加载车的车轮直径大于相邻轨道分段体间的间距,加载车在轨道分段体衔接处碰撞产生振动荷载,实现车载及振动荷载同步加载,通过速度调控器可调节车速形成不同频次振动荷载。
上述图像相关的车载作用下采动岩土体变形试验模型装置,所述顶部柔性加载室、左侧柔性加载室和右侧柔性加载室这三个柔性加载室均由加载室和设置在加载室内的加载气囊构成,加载气囊填充满加载室,加载车设置在加载气囊内底部,且保持加载气囊的密封性,所述顶部柔性加载室的底部和右部开口,左侧柔性加载室的右侧开口,右侧柔性加载室的左侧开口,顶部柔性加载室右部设置有加载室密封盖。
上述图像相关的车载作用下采动岩土体变形试验模型装置,所述加载室密封盖通过法兰与顶部柔性加载室连接,顶部柔性加载室的加载气囊的右端延伸至法兰的边缘,卡在法兰与加载室密封盖之间作为密封垫使用。
上述图像相关的车载作用下采动岩土体变形试验模型装置,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包括安装在前挡板前面的CCD相机和图像采集相机,以及补光灯,CCD相机和图像采集相机均与数据采集仪连接。
上述图像相关的车载作用下采动岩土体变形试验模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挡板为透明钢化玻璃挡板。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有以下优点:本发明实现车载作用下采动岩土体的模型试验研究,采用轨道分段体布设轨道,通过控制车速实现变化振动车载频率并同步加载补偿荷载。采用PIV系统可以实现非接触测量。采用CCD 相机跟踪获取整体及局部裂隙岩体的动态演化图像,包括裂隙萌生、扩展及闭合的过程。结合StrainMaster处理系统,对采集图像进行量化处理,输出应变场、位移场、速度矢量图、位移等值线图等量化结果,分析裂隙萌生、扩展及闭合过程中其端部局部应变集中现象,为相似模型试验的监测提供新的手段。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了同步施加补偿荷载及车载作用,非接触式实时监测、量化处理,更准确的模拟监测岩土体的变形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图。
图2为本发明装置顶部柔性加载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装置的通电轨道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装置法兰及车载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装置的左侧柔性加载室及右侧柔性加载室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5所示的一种图像相关的车载作用下采动岩土体变形试验模型装置,包括模型铺设框架15,在模型铺设框架的前后设置有挡板9,前面挡板为透明挡板,优选透明钢化玻璃挡板,便于图像采集,模型铺设框架内底板17上逐层铺设模型材料,在铺设的模型材料的顶部设置有顶部柔性加载室1,顶部柔性加载室内底部设置有轨道2和加载车13,轨道通过电流导线35与顶部柔性加载室1外面的速度调控器14连接,通过调节电流大小及方向控制车速及运转方向;在模型材料内埋设有少量应力应变传感器12,即在铺设模型材料过程中埋设少量应力应变传感器12,用于监测应力、位移变化,并与图像相关处理结果对比,前面挡板外面设置有PIV系统,应力应变传感器12与数据采集仪8连接。PIV系统包括图像采集装置、数据采集仪8、和 StrainMaster数字图像处理系统7,图像采集装置通过第一数据采集线16与数据采集仪8,数据采集仪8通过第二数据传输线18将数据传输至StrainMaster数字图像处理系统7, StrainMaster处理系统对采集图像进行处理,输出应变场、位移场、速度矢量图、位移等值线图等量化结果,分析裂隙萌生、扩展及闭合过程中其端部局部应变集中现象。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包括安装在前挡板前面的CCD相机6和图像采集相机5,以及补光灯4 ,CCD相机6和图像采集相机5均与数据采集仪连接。
本发明在模型铺设框架的左、右侧对应设置有左侧柔性加载室11、右侧柔性加载室3;顶部柔性加载室1、左侧柔性加载室11和右侧柔性加载室3均设置有充气口,充气口上均设置有气压表。
本发明的顶部柔性加载室、左侧柔性加载室和右侧柔性加载室这三个柔性加载室均由加载室和设置在加载室内的加载气囊构成,加载气囊填充满加载室,轨道2和加载车13设置在顶部加载气囊22内底部,且保持顶部加载气囊22的密封性,所述顶部加载室25的底部和右部开口,整个加载气囊体积稍大于加载室体积,满足充气加载过程中加载气囊不产生膨胀约束,底部铺设轨道2,顶部柔性加载室右部设置有密封盖38,密封盖38设置顶部充气口21及顶部压力表34,密封盖38通过法兰33与顶部柔性加载室连接,密封盖、法兰和顶部柔性加载室通过螺栓32紧固,顶部柔性加载室的顶部加载气囊的右端延伸至法兰33的边缘,卡在法兰33与密封盖38之间作为密封垫使用;左侧柔性加载室30的右侧开口,右部开口面积与模型铺设框架15左侧面积相同,内置左侧加载气囊29,左侧加载气囊9端部设置左充气口19及左压力表36,左侧加载气囊29稍大于左侧柔性加载室30,保证充气加载过程中不产生膨胀约束;右侧柔性加载室32的左侧开口,左部开口面积与模型铺设框架15右侧面积相同,内置右侧加载气囊31,右侧加载气囊31端部设置右充气口20及右压力表37,右侧加载气囊31稍大于右侧柔性加载室3,保证充气加载过程中不产生膨胀约束。所述加载车13,其车轮23内宽外窄,行驶于轨道2中,通过速度调控器14调整车速及运转方向,速度调控器14通过电流导线35与轨道2相连,加载车13车身重量可调整,并可实现多节加载车同时运行,多节加载车之间通过加载车连接线28连接。
本发明的加载车轨道为双轨道,单轨道由若干轨道分段体26依次连接构成,分段体为导电刚性短分段体,各轨道分段体由铆钉24固定在顶部加载气囊22的底部,各轨道分段体26依次连接有轨道电线27,轨道2作为加载车13的供电线路,在充气加载过程中各轨道分段体26间距可适当增加不约束加载气囊膨胀,且满足加载车正常行驶不脱轨,加载车行驶在轨道分段体衔接处车轮与轨道产生振动荷载,传递至采动煤岩土体,实现车载振动加载。
本发明的加载车车轮直径大于相邻轨道分段体间的间距,可以保证其间距增大时正常行驶。
本发明的整个模型铺设框架的底部可以通过支架10固定在地面上。
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粒子图象测速技术)是在流动显示技术的基础上,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流动测量技术,可以实现非接触测量。采用CCD相机跟踪获取整体及局部裂隙岩体的动态演化图像,包括裂隙萌生、扩展及闭合的过程。结合StrainMaster 图像处理软件量化处理采集图像,输出应变场、位移场、速度矢量图、位移等值线图等量化结果,分析裂隙萌生、扩展及闭合过程中其端部局部应变集中现象,为相似模型试验的监测提供新的手段。
本发明操作过程如下:
如图1所示,模型铺设前安装左侧加载气囊29及右侧加载气囊31,安装相应高度的挡板9,然后在模型铺设框架15的底板17上方逐层铺设相似模型材料,并安装相应应力应变传感器12,在相似模型材料铺设完毕后,安装顶部加载气囊22,并安装加载车13及密封盖38,在模型铺设框架前方,放置并调整好PIV监测系统,在模型铺设完毕晾干后,左、右侧及顶部柔性加载室施加对应的水平地应力及垂直补偿荷载,准备开采时,打开补光灯4,保证在模型开采过程中模型铺设框架15的光线稳定,开采过程中采用图像采集相机5捕捉整体模型图像,CCD相机6快速采集局部大变形区图像,数据采集仪8采集数据通过第二数据传输线18传递至StrainMaster处理系统7进行图像及数据分析,给出整体应变场及局部应变场、裂隙发育尖端局部应变集中场;在模型开采结束稳定一定时间后,通过速度调控器14控制加载车13开始加载,根据不同工况调整加载车重量及加载频次,模拟采空区稳定后铁路运营对采空区变形的影响,该过程中继续监测、分析相应数据;
如图2 和图5所示,加载室内均采用气囊加载,可实现模型均匀加载,在左侧柔性加载室外壁30及右侧柔性加载室外壁32的底部均设置充气孔口,左侧加载气囊29和右侧加载气囊31均可通过模型铺设框15内侧进行安装,在模型铺设完毕后由分别由顶部充气口21、左侧充气口19、右侧充气口20,向顶部加载气囊22、左侧加载气囊29、右侧加载气囊31内充气,并由顶部气压表34、左侧气压表36及右侧气压表37监测对应加载气压;
如图2和图3所示,在顶部柔性加载室1内的顶部加载气囊22的底部铺设两条轨道2,单条轨道2由轨道分段体26构成,各轨道分段体26由铆钉24固定在顶部加载气囊22底部,各轨道分段体26连有轨道电线27,两条轨道2可作为加载车13的供电线路,各轨道分段体26间留设一定空隙,加载车13的行驶对模型产生一定动载,在行驶至空隙段将产生振动荷载,实现多种工况的车载加载作用;
如图1所示,加载车13的轨道2通过电流导线35与速度调控器14控制连接,速度调控器14通过改变电流大小及方向改变加载车13的行驶速度及方向;
如图4所示,加载车13的车轮23为刚性车轮,内窄外宽滑行在车载轨道2上,车载轨道2的轨道分段体26在顶部加载气囊22加载过程中间距将适当增大,不约束顶部加载气囊22的膨胀,加载车13的车轮23直径大于轨道分段体26间间距,可保证其间距增大时正常行驶;
如图4所示,顶部柔性加载室的右侧设有密封盖38,通过法兰33与顶部柔性加载室连接,由于安装顶部加载气囊22和加载车13,顶部加载气囊22延伸至法兰33的边缘,起到密封盖38与法兰33间密封垫的作用。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Claims (6)

1.一种图像相关的车载作用下采动岩土体变形试验模型装置,包括模型铺设框架(15),其特征在于:在模型铺设框架前后设置有挡板(9),前面挡板为透明挡板,模型铺设框架内底板(17)上逐层铺设模型材料,在铺设的模型材料的顶部设置有顶部柔性加载室(1),顶部柔性加载室内底部设置有加载车(13)和轨道(2),加载车与轨道之间为轨道副连接,轨道通过导线(35)与顶部柔性加载室外面的速度调控器(14)连接,在模型材料内埋设有应力应变传感器(12),前面挡板外面设置有PIV系统,应力应变传感器与PIV系统连接;在模型铺设框架的左、右侧对应设置有左侧柔性加载室(11)、右侧柔性加载室(3);顶部柔性加载室、左侧柔性加载室和右侧柔性加载室均设置有充气口,充气口上均设置有气压表;模型铺设框架的底部通过支架(10)固定在地面上;所述加载车轨道为双轨道,单轨道由若干轨道分段体(26)依次连接构成,各轨道分段体由铆钉(24)固定在顶部柔性加载室的底部,各轨道分段体依次连接有轨道电线(27),轨道电线作为加载车的供电线路,在充气加载过程中,各轨道分段体(26)间距的增加不约束气囊的膨胀;所述顶部柔性加载室、左侧柔性加载室和右侧柔性加载室这三个柔性加载室均由加载室和设置在加载室内的加载气囊构成,加载气囊填充满加载室,加载车设置在加载气囊内底部,且保持加载气囊的密封性,所述顶部柔性加载室的底部和右部开口,左侧柔性加载室的右侧开口,右侧柔性加载室的左侧开口,顶部柔性加载室右部设置有加载室密封盖(3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相关的车载作用下采动岩土体变形试验模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IV系统包括图像采集装置、数据采集仪(8)和 StrainMaster数字图像处理系统(7),应力应变传感器(12)及图像采集装置通过第一数据采集线(16)与数据采集仪(8)连接,数据采集仪(8)通过第二数据传输线(18)与StrainMaster数字图像处理系统(7)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相关的车载作用下采动岩土体变形试验模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车(13)的车轮直径大于相邻轨道分段体间的间距,加载车(13)在轨道分段体(26)衔接处碰撞产生振动荷载,实现车载及振动荷载同步加载,通过速度调控器(14)调节车速形成不同频次振动荷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相关的车载作用下采动岩土体变形试验模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室密封盖(38)通过法兰(33)与顶部柔性加载室连接,顶部柔性加载室的加载气囊的右端延伸至法兰的边缘,卡在法兰与加载室密封盖之间作为密封垫使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相关的车载作用下采动岩土体变形试验模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包括安装在前挡板前面的CCD相机(6)和图像采集相机(5),以及补光灯(4),CCD相机(6)和图像采集相机(5)均与数据采集仪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相关的车载作用下采动岩土体变形试验模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挡板为透明钢化玻璃挡板。
CN201810450248.6A 2018-05-11 2018-05-11 一种图像相关的车载作用下采动岩土体变形试验模型装置 Active CN1090010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50248.6A CN109001027B (zh) 2018-05-11 2018-05-11 一种图像相关的车载作用下采动岩土体变形试验模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50248.6A CN109001027B (zh) 2018-05-11 2018-05-11 一种图像相关的车载作用下采动岩土体变形试验模型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01027A CN109001027A (zh) 2018-12-14
CN109001027B true CN109001027B (zh) 2021-04-23

Family

ID=64573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50248.6A Active CN109001027B (zh) 2018-05-11 2018-05-11 一种图像相关的车载作用下采动岩土体变形试验模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010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20842B (zh) * 2019-01-02 2023-08-22 安徽理工大学 动静载荷与裂隙压力耦合破裂岩石力学试验装置及其方法
CN111024503A (zh) * 2019-12-30 2020-04-17 中建七局第四建筑有限公司 实时量测土体的内部拉应力及裂隙发育的环形试验装置
CN111610094B (zh) * 2020-05-29 2021-05-07 西南交通大学 通过坎儿井的高速铁路路基的模型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111812022B (zh) * 2020-06-16 2024-04-05 重庆大学 一种复杂地质构造下煤岩三维应变场可视化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85758A (zh) * 2017-03-01 2017-06-23 山东大学 一种可视化劈裂注浆扩散过程模拟试验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07132160A (zh) * 2017-06-13 2017-09-05 同济大学 一种可视化高铁路基颗粒体振陷重演模型试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38273B2 (ja) * 1999-12-15 2009-10-07 東日本旅客鉄道株式会社 道床沈下検知方法、道床沈下検知器及び道床沈下監視装置
CN102109419B (zh) * 2010-12-18 2013-04-03 浙江大学 高速铁路列车运行荷载的模拟加载系统
CN102108656B (zh) * 2010-12-18 2012-05-09 浙江大学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动力学模型试验系统
CN103217348B (zh) * 2013-04-12 2016-01-20 同济大学 模拟往复交通移动荷载下碎石土路基力学行为的试验装置
CN104568568B (zh) * 2015-01-05 2018-04-24 温州大学 一种多点激振式飞机荷载模型试验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CN107389790B (zh) * 2017-06-13 2020-07-28 同济大学 一种平面应变条件下路基高频振动的可视化试验装置
CN107782248A (zh) * 2017-09-26 2018-03-09 重庆大学 一种隧道开挖变形可视化模型实验装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85758A (zh) * 2017-03-01 2017-06-23 山东大学 一种可视化劈裂注浆扩散过程模拟试验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07132160A (zh) * 2017-06-13 2017-09-05 同济大学 一种可视化高铁路基颗粒体振陷重演模型试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01027A (zh) 2018-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01027B (zh) 一种图像相关的车载作用下采动岩土体变形试验模型装置
CN104820084B (zh) 基于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的煤与瓦斯突出相似模拟试验方法
CN107290343B (zh) 煤与瓦斯突出动力致灾可视化物理模拟试验系统
CN108007800B (zh) 一种循环动载土体沉降的模型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206487477U (zh) 一种控制盾构掘进出土量自动控制系统
CN106198235A (zh) 基于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的爆破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
CN203658352U (zh) 煤层采动诱发顶板涌水溃砂灾害模拟试验系统
Li et al. A new method to measure the aerodynamic drag of high-speed trains passing through tunnels
CN207649998U (zh) 隧道衬砌结构非均匀载荷力学特性试验装置
CN203035263U (zh) 一种井下通风监控系统
CN103454103B (zh) 用于岩土工程大型立体综合模拟试验台的加载装置
CN110032087B (zh) 基于相似理论的连采装备履带行驶系统动载荷估计方法
CN110823612A (zh) 隧道围岩衬砌复合结构受力防水试验系统与方法
Wang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f a tracked mobile robot’s mobility performance
CN107389678A (zh) 煤与瓦斯突出动力致灾可视化物理模拟试验方法
CN205580764U (zh) 一种可调节的室内隧道模型试验箱
CN106769742A (zh) 一种抑尘剂、防尘剂除尘效果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04237486A (zh) 一种封闭钻孔采动破坏模拟试验装置
CN103760096B (zh) 一种侧向加压相似模拟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CN109932501A (zh) 可视化的泥水盾构开挖面失稳模型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
CN103529188B (zh) 一种煤与瓦斯突出渗透失稳试验装置
Xia et al. A study on the airtightness of a high-speed train using a reduced-scale method
CN206095484U (zh) 一种矿山压力检测装置
CN106870008A (zh) 一种检测煤矿瓦斯的安全预警装置
CN107389859B (zh) 煤与瓦斯突出灾变过程中人-机-环受损模拟试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